《深圳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全文发布

时间:2019-05-12 01:16: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深圳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全文发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深圳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全文发布》。

第一篇:《深圳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全文发布

《深圳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全文发布

根据《深圳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改革后,深圳市公立医院将彻底打破医生的“铁饭碗”,不再实行编制管理,取消行政级别,实行全员合同制管理。在未来3年内,深圳将有近3万医生与编制脱钩。>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深府办函〔2015〕80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深圳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5年5月28日> 深圳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为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构建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就医格局,形成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绩效,提高基本医疗服务的公平、质量和效率,满足市民更高质量、更多层次的医疗健康需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38号)以及广东省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要求,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路径。按照改革联动、分类指导和探索创新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基本原则,结合深圳实际,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的保障、管理和监督责任,深入推动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价格机制、人事编制、收入分配、医疗监管等体制机制改革。

1.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强化公立医院保基本的功能定位,推动医疗、医保、医药改革联动,理顺医疗服务价格,推动医保支付、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改革,建立科学的财政补助机制,遏制公立医院逐利行为。

2.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合理界定政府、社会、患者的责权利关系。推动公立医院人事制度综合配套改革,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岗位聘用、薪酬分配、绩效考核和人才评价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3.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制度。以基层服务能力建设为基础,以分工协作机制为支撑,综合运用法律、医保和行政手段,统筹优化医疗资源布局,促进区域内公立医疗机构同步改革,构建区域医疗中心与基层医疗机构功能错位配置、业务协同发展的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引导市民合理就医。

4.推动医疗行业开放发展。推进公立医院与社会办医院协调发展,健全多元化的基本医疗服务供给机制,优化供给结构,创新服务模式。推动医疗信息化建设。完善医疗人才培养和职业认证制度、医疗机构评审评鉴制度,推动医师执业注册和管理方式改革,建立医疗行业诚信服务体系。

(二)主要目标。通过综合配套改革,到2017年底,基本实现以下目标:

1.初步形成分级诊疗制度。基本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的就诊比例明显提高,二、三级医院普通门诊就诊人次占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的比例明显降低。

2.全面巩固公益性。公立医院逐利机制基本破除,药品、医用耗材使用和检验检查行为科学规范,卫生总费用与本地区生产总值增幅相协调,公立医院门诊、住院次均费用年度增幅低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3.显著提升医院运营绩效。医院运营管理自主权得到全面落实;医疗服务体系能力明显提升;医疗服务流程进一步优化,病床使用率、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等指标得到合理控制。

4.医疗行业发展环境优化。形成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社会办医疗机构为重要补充的基本医疗服务供给新格局。市民和医务人员对公立医疗机构的满意度显著提升。

二、主要改革任务

(一)完善分级医疗服务体系。

1.优化公立医院规划布局。贯彻落实《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和广东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2016年前,编制《深圳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6—2020年)》,进一步明确各层级、各类别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完善以区域医疗中心和基层医疗服务网络为主体架构的新型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制定《深圳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规划(2016—2020年)》,促进人才队伍与服务体系协调发展。从严控制公立医院的总量、建设标准和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数量。加快推进特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体化发展,合理新增原特区外公立医院资源;推动原特区外公立医院的改扩建工程,实现对资源配置薄弱区域的“填平补齐”。推动部分一级、二级医院转型发展,完善康复、肿瘤、神经、口腔、儿科等专科医疗体系。

明确市、区公立医院的功能定位和学科发展重点,形成“区有特色、院有重点”的新格局。合理布局区域医疗中心,支持其创建国家级、省级重点专科,与医学院校、生物医药企业开展医疗人才培养和生命健康领域重大科研协作。〔牵头部门:市卫生计生委,配合部门: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委、人力资源保障局、医管中心,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2.完善医疗机构协作机制。进一步推进全市医疗机构联网组团运营,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导向,以业务、技术、管理和资产等为纽带,促进区域医疗中心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目标明确、权责清晰的分工协作关系。发挥区域医疗中心在急诊急救、住院服务,以及急危重症和疑难危重病例诊疗等方面的骨干作用,发挥基层医疗机构在疾病初级诊疗和转诊转介中的网底作用。支持医疗机构组建专科医院联盟、专科医疗联盟等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参加医疗机构联网组团运营,并引导其开展有序竞争。2015年底前,全市三级综合医院必须设置全科医学组织协调部门,负责承担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任务,并指导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转诊工作。〔牵头部门:市卫生计生委,配合部门:市财政委、人力资源保障局、医管中心,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3.完善分级诊疗服务模式。发展完善基层医疗服务网络,逐步调整社康中心布局,在每个街道设置1—2家一类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区域社康中心),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二、三类社康中心、全科医学诊所。发展完善全科医学服务体系,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全科医生培训和认证制度。到2017年,培育3000名通过认证的全科医生。探索向全科医生购买基本医疗服务,为市民提供健康咨询与管理、疾病初级诊疗、转诊转介服务。通过调整医保支付、财政补助政策,减少三级医院普通门诊就诊人次,引导基层医疗服务网络和个体执业医师分流更多的普通门诊病人。

完善分级、分片转诊规范,健全常见病种出入院标准和双向转诊标准,建立全市统一的双向转诊平台,完善对转诊病人的服务衔接和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服务机制,实现不同级别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的有序转诊。逐步增加公立医院通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全科医生预约挂号和转诊服务号源。2015年底,预约转诊占公立医院门诊就诊量的比例提高至20%以上。鼓励上级医院出具治疗方案,在下级或基层医疗机构实施治疗。推进护理服务社会化,推动“医养结合”,支持全科医生承接慢性病和康复期患者的管理和指导服务,引导公立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康复医疗机构建立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接续性医疗服务分工协作和双向转诊机制,促进形成急慢分治格局。〔牵头部门:市卫生计生委,配合部门: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委、人力资源保障局、医管中心,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完善与分级诊疗相适应的医保政策。2015年底前,结合分级诊疗工作推进情况,完善促进分级诊疗的医保支付政策。对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社会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参保人员住院医疗费的起付线可从患者在首诊医疗机构住院治疗之日起连续计算。〔牵头部门:市人力资源保障局,配合部门:市卫生计生委、医管中心,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4.统一基本诊疗服务标准和流程。在全市公立医院推行统一的运营管理标准;制定深圳市卫生计生系统质量控制中心建设规划,支持三级医院按照规划建设医疗、护理各专业质量控制中心,促进医院服务流程标准化、质量管理规范化。在统一质量控制标准的前提下,推进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加快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到2015年底,全市公立医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数达到出院病例数的30%以上。〔牵头部门:市卫生计生委,配合部门:市医管中心,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二)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1.推动市医管中心依法独立运作。学习借鉴香港医院管理局运营经验,完善市医管中心法定机构运作模式,依法保障其职责法定,在理事会决策下独立运营、灵活自主。政府各相关部门要创新管理方式,按照各自职责制定并落实对公立医院的发展建设、规划设置、财政补助、社会医疗保险、收费和医药价格等政策措施、标准规范。市医管中心负责牵头制定公立医院运营管理规范,在政府投入资源总规模内,统筹调配各公立医院资源,完善协调、统一、高效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牵头部门:市编办、市医管中心,配合部门: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委、人力资源保障局、卫生计生委)

2.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政事分开改革。公立医院不再实行编制管理,取消行政级别,促进不同级别医院按照专业化管理要求依法治理。各区、各新区要探索完善区属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明确“出资人”代表,负责统一履行区属公立医院的发展规划、章程制定、重大项目实施、财政投入、运行监管、绩效考核等重大事项决策职能。推进公立医院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支持各办医责任主体委托名校、名院合作运营公立医院,并落实医院的人事管理、内部分配和运营管理自主权。建立健全公立医院内部决策和制约机制,探索建立医院管理委员会,负责履行医院内部运营管理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和院务公开作用,监督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的落实。(牵头部门:市医管中心、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配合部门:市编办、发展改革委、财政委、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保障局)

3.推进医院管理团队职业化建设。制定医院管理团队职业化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合同管理制度,完善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和问责制,探索完善医院管理团队工资分配办法。支持医学院校在深举办医院管理学院,建立培训、研究基地,开展学术交流。支持社会力量组建专业医院管理组织或管理机构,参与公立、社会办医院的运营管理。实施医院管理人才研修计划,培育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医院管理专才。〔牵头部门:市卫生计生委、医管中心,配合部门:市编办、财政委、人力资源保障局,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三)运行机制改革。

1.推动公立医院人事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在公立医院全面实行以事定费、以费养事、以事定岗和按岗聘用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由医院根据实际需要,科学设置内设机构和工作岗位,建立以岗位为核心的全员聘用、工资分配等管理制度,淡化和取消身份差别,按岗聘用、以岗定薪、同岗同酬。健全与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行为规范、技术能力、医德医风和患者满意度等要素为核心的内部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与医务人员的岗位聘用、个人薪酬挂钩。〔牵头部门: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卫生计生委、医管中心、财政委,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2.健全政府投资和财政补助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医疗事业的投入力度,健全与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学科建设与固定资产折旧率相衔接的大型设备常态化更新机制,完善新建医院开办费、开业初期运营补助、非医方责任的医疗欠费等费用核定实施细则。加强对医院预算的管理,健全以事定费、购买服务、专项补助相结合的财政补助机制。完善基本医疗服务财政补助细则,全面取消与人员编制挂钩的医院财政补助核算方式,由财政部门根据医院的基本医疗服务数量、手术难度、病床周转率、转诊量、科研水平、满意度及行政岗位与医疗护理岗位比等指标核定补助经费,并根据考评结果进行动态调整。〔牵头部门:市财政委、发展改革委、卫生计生委、医管中心,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3.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2015年,根据国家、省统一部署,在保证公立医院良性运行、财政投入不减少、医保基金可承受、群众整体医疗负担不增加的前提下,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原则,研究制定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案,合理提高诊查、手术、护理、中医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服务项目价格,降低部分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和医用耗材定价。逐步理顺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之间以及各医疗服务项目之间的比价关系,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推进实施按病种、服务单元、服务包、床日等多种定价方式。加强医药价格监管,建立价格监测和预警机制,防范价格异动。加大对价格垄断、欺诈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在完善定价规则、规范医院行为、控制费用涨幅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医院自主制定医疗服务价格的管理方式。(牵头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市场和质量监管委,配合部门: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卫生计生委、医管中心)

4.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进一步健全与总额预付、分级诊疗相衔接的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逐步减少按项目付费,试点推行门诊按人头、住院按病种分组(DRGs)付费或按床日“打包收费”等支付模式。扩大按病种付费的病种数和覆盖面,到2015年底,实行按病种付费的病种不少于100个。完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之间的谈判协商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充分发挥各类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行为和费用的调控引导与监督制约作用。在规范日间手术和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的基础上,逐步扩大纳入医保支付的日间手术,以及中药制剂、针灸、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范围。〔牵头部门:市人力资源保障局,配合部门:市卫生计生委、医管中心,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5.降低药品和医用耗材费用。2015年底前制定《深圳市公立医院基本用药供应目录》,在保障全市社会医疗保险参保人用药需求的前提下,调整临床用药结构,降低高价药、次高价药比例,减少辅助用药和奇异剂型、奇异规格药品的临床应用。探索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在广东省第三方药品电子交易平台联合采购药品的新模式。鼓励公立医院与医药企业探索医药物流服务向医院药房延伸。组织开展临床路径审核和处方点评工作,定期公布比较各医院单病种医疗和药品费用,强化对激素类药物、抗肿瘤药物、辅助用药的临床使用干预。2015年底前,制定医用耗材统一编码规则,推行医用耗材网络化阳光采购,在统一信息平台公开各公立医院每一品规的医用耗材采购价格。督促公立医院优先配置国产医用设备,在保障医疗质量的前提下,优先采购和使用国产医用耗材,将特需医疗服务的比例控制在全部医疗服务的10%以内。到2017年,全市公立医院“药占比”总体降至30%以下,卫生材料费占医疗业务成本的比例控制在12%以下。〔牵头部门:市卫生计生委、医管中心,配合部门:市人力资源保障局、财政委、发展改革委、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四)诊疗服务模式改革。

1.完善便民、优质服务机制。进一步健全公立医院门诊、住院基本服务规范。推进门诊综合便民服务平台建设,为群众提供导医导诊、挂号、缴费、查询检验检查结果等“一站式”服务。探索组建住院综合便民服务平台,负责指导各科室优化病床资源配置,为患者提供办理住院、出院手续等“一站式”服务。深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2015年底,二、三级医院必须全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牵头部门:市卫生计生委、医管中心,配合部门: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2.引导建立合理的医院就诊秩序。推行团队式服务,在三级医院和专科医院试点组建医疗和护理服务团队,作为提供疾病诊疗、护理服务的工作单元;改革病人直接预约医生的模式,改为病人预约医疗团队或科室,由医院安排病人合理就诊。全面推广急诊预检分诊制度。实施“健康医疗信息惠民行动计划”,建设“深圳市民就医网”和APP应用系统,实现自助预约挂号、支付费用和查询检验检查结果、个人健康档案“掌上通”,形成转诊转介、远程医学、健康管理以及医疗协作等“一网通”。进一步完善“市民健康卡”功能,与医保卡、银联卡等多种载体信息对接,促进全员持卡就医和刷卡付费、在线付费。建设深圳市远程医学信息系统,促进国内外医学交流与合作。〔牵头部门:市卫生计生委、医管中心,配合部门: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3.完善多学科诊疗协作机制。在三级医院组建综合性疾病诊疗中心和疾病多学科协作组,促进多学科协作。推动网络医院和远程医学系统建设,建立与国内外名院名校互联互通的远程会诊中心。发展整合医学,推动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社会医学、心理卫生服务、临终关怀服务、基因和干细胞个体化治疗相结合,提升医学人文关怀水平。〔牵头部门:市卫生计生委,配合部门:市医管中心,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4.推动医疗服务国际化。支持境外高水平医院管理机构承接公立医院运营管理事务,支持公立医院引进境外高水平的学科团队。支持有条件的公立医院设置国际诊疗服务区,开展与国际接轨的诊疗服务。支持公立医院参加国际医疗质量认证,推广卓越绩效、品质管理圈、5S现场管理等国际医疗质量管理模式,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牵头部门:市卫生计生委、医管中心,配合部门: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五)运营监管模式改革。

1.健全医院运营绩效考核制度。完善公立医院运营管理考核评价办法,突出功能定位、职责履行、费用控制、运行绩效、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和社会满意度等考核指标。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开,并与公立医院财政补助、医保支付、工资总额以及领导班子薪酬、任免、奖惩等挂钩。2015年底前,建立健全数字化公立医院运营综合监管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实时掌握医院人、财、物等资源配置情况和业务运营等数据,实现对其运营管理情况的动态化、常态化监测和评估。〔牵头部门:市卫生计生委、医管中心,配合部门: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委、人力资源保障局、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2.健全医院财务监管制度。建立公立医院财政补助绩效评估制度,科学测算公立医院从财政补助和政府固定资产投资中取得的连带收入,作为调整政府投入、财政补助和医疗价格标准的参考。完善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和财务监管制度,探索派驻财务总监、开展第三方审计等监管方式,加强对医院经济运行和财务活动的会计监督、审计监督。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全成本核算制度,全面实施后勤保障与服务社会化,严控资源消耗性、行政后勤服务支出,促进医院调整收支结构,改善职工福利,缩小同岗人员收入差绝对值,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牵头部门:市卫生计生委、医管中心,配合部门:市财政委、发展改革委,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3.推动公立医院依法治理。各级公立医院主管部门要指导公立医院制定医院管理章程,明确医院宗旨、功能、目标,界定医院举办方、运营方和监管方的权责,明确医院基本管理制度,促进医院依照章程规范运作。健全涵盖医院人财物和业务管理的运营管理基本制度。落实职工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医院岗位设置方案、岗位管理制度、工资分配方案等民主管理权力。完善医院信息公开制度,重点公开财务状况、绩效考核、质量安全、人力资源、价格和医疗费用等信息。〔牵头部门:市卫生计生委、医管中心,配合部门: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六)统筹医疗行业改革发展。

1.促进医疗行业开放发展。进一步规范和简化医疗机构准入管理流程,推行网上申报。改革医师执业注册和管理方式,推行区域注册,全面放开医师执业注册地点限制。建立健全以技术水平、医德医风为核心,以行业自律、科学公正为特点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制度,将评价结果运用到医疗人才引进、医务人员岗位聘任、医保向医师购买医疗服务等方面。(牵头部门:市卫生计生委,配合部门:市医管中心、人力资源保障局)

2.健全医疗市场监管机制。推动建立与国际医疗认证制度接轨、符合国内医疗机构评审评价特点的深圳版医疗质量认证标准和评价体系,促进各医疗机构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发挥(疾病)诊断相关分类(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工具在医院评审评价、学科能力评价、医疗人才评价、医疗支付制度改革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医师执业积分管理制度、医师多点执业网上报备制度,启动医务人员诚信执业管理系统建设。发挥医疗行业协会在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医疗人才评审评价以及医疗行业诚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牵头部门:市卫生计生委,配合部门:市医管中心、人力资源保障局)

3.推动医疗教学科研协调发展。推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相衔接,扩大儿科、精神科等急需紧缺专业的培训规模。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专科医师培训和认证制度。支持国内外知名医学院校来深合作举办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特色学院;开展公共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等职业技能培训和认定服务。建设医学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提高医务人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推动医学转化平台建设,促进生命健康产业与医疗服务紧密对接。发展以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干细胞工程和“大数据”技术为支撑的“精准医学”。(牵头部门:市卫生计生委,配合部门:市编办、发展改革委、财政委、人力资源保障局、医管中心)

4.健全多元化的基本医疗供给机制。深入推进医疗市场开放发展,逐步将政府对基本医疗服务的投入从补“供方”向补“需方”转变,促进医疗市场公平竞争。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医疗服务模式改革和医疗资源结构调整,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名医诊疗中心、中医坐堂医诊所、全科医学诊所,发展全科医学服务、康复照护服务、健康检验检查服务。引导社会办医疗机构向专科医疗机构转型升级,创新服务模式,走集团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道路。2015年,全市力争建成3家名医诊疗中心。(牵头部门:市卫生计生委,配合部门: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委、人力资源保障局)

5.推动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完善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库,健全技术标准和安全防护体系,实现居民基本健康信息与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等应用系统业务协同,促进医疗卫生、医保和药品管理等系统对接、信息共享,推动建立医疗行业综合监管、科学决策、精细化服务的新模式。到2016年,实现与国家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对接,积极开展药品电子监管码核注核销;实现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与区域平台对接;到2016年,完成二级以上医院的信息化标准建设,社区健康服务管理系统与各举办医院的信息系统实现对接。〔牵头部门:市卫生计生委,配合部门:市发展改革委、经贸信息委、市场和质量监管委、人力资源保障局、医管中心,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6.完善法制、舆论、风险保障制度。支持医疗行业专业律师事务所与医院管理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支持爱心人士、慈善机构等社会力量建立医疗领域志愿服务组织。2015年底前,在全市所有公立医院推行医疗责任险制度;2016年底前,借鉴英国医师互助性责任保险制度,由医疗行业协会牵头建立医师执业保险制度。深入推动平安医院建设,借助医疗行业社会组织等第三方力量,完善与医疗责任保险相结合的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牵头部门:市卫生计生委,配合部门:市医管中心、民政局、司法局、深圳医患纠纷仲裁院、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三、组织实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

公立医院改革是市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的重要工作内容。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要对本部门的工作任务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按照责任分工分解工作任务、明确责任人,确保工作落实。市编办、发展改革委、财政委、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保障局、医管中心等相关部门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解放思想,密切配合,完善配套改革措施,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药品供应、医疗价格、监管体制等综合改革。

(二)加强督导评价。

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建立督导、考核、评估、问责机制,督促各单位按照进度安排,落实各项改革任务,并跟踪各项改革任务的完成情况和重点指标的进展情况,建立公立医院改革工作进展定期通报和动态调整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和交流经验,促进全市改革“一盘棋”。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强化对各区(新区)改革的支持和指导。

(三)做好宣传动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改革措施的宣传和解读,合理引导社会舆论和群众预期,凝聚共识、增强信心,营造改革的良好氛围。做好医务人员的宣传发动工作,调动广大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展对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干部和公立医院管理者的政策培训,提高政策水平和执行力,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深圳市公立医院改革重点指标

>改革目标 >指标名称 >指标值 >指标 >属性

>2014年 >2017年
>分级诊疗制度初步形成。>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含社康中心、全科医学诊所、门诊部、个体诊所、医务室)占全市总诊疗量的比例。>36.2% >≥50% >预期性
>市域内住院量占比。>97.2% >≥98% >预期性
>预约转诊占公立医院门诊就诊量的比例。>— >≥20% >预期性
>公益性质得到全面巩固。>公立医院门诊、住院次均费用年度增幅低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约束性
>检查收入、化验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29.82% >≤25% >预期性
>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34.16% >≤30% >预期性
>公益性质得到全面巩固。>卫生材料费占医疗业务成本的比例。>15.05% >≤12% >预期性

>全市公立医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数达到出院病例数的比例。>23.9% >二级≥50% >三级≥70% >预期性
>大型设备阳性检查率。>≥60% >≥70% >约束性
>各公立医院特需医疗服务占全部医疗服务的比例。>≤10% >≤10% >约束性
>医院运营绩效显著提升。>医院管理人员职业化培训率。>— >100% >约束性
>二级以上医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7.94天 >≤8.0天 >预期性
>二级以上医院预约诊疗服务量占全市二级以上医院诊疗服务量的比例。>11.81% >≥40% >预期性
>“市民健康卡”持卡就医比例。>52.7% >≥80% >预期性
>病理检查与临床诊断符合率。>92.5% >≥90% >预期性
>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93.8% >≥90% >预期性
>二级以上医院急诊预检分诊服务实施率。>— >100% >约束性
>医疗行业发展环境优化。>社会资本办三级医院的数量。>5家 >≥8家 >预期性
>名医诊疗中心数量。>0家 >≥3家 >预期性
>社会办医疗机构千人床位数。>0.62张/千人 >1张/千人 >预期性
>市民对公立医院门诊服务满意度。>76.01 >≥80 >预期性
>市民对公立医院住院服务满意度。>79.15 >≥85 >预期性
>参加医疗执业责任险的公立医院比例。>12.5% >100% >约束性
> 打破铁饭碗:未来3年内将有3万医生与编制脱钩,取消与编制挂钩的财政补助核算方式。> 一直以来,编制就像一把大锁,锁住了医术精湛的医生,使之无法向外流动、多点执业。编制也是一张温床,让不思进取的医生们得过且过。> 公立医院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管理制度等,一直处于改革尚未触及的深水区,有诸多弊端,给“过度检查和治疗”“商业贿赂”等以可乘之机。> 而在2012年由深港合作创办的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就彻底改革了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为全国公立医院体制改革树立了一个好样本。医院采用法人治理结构,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医院各级领导不套用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岗位等级,所有人员不纳入编制管理,而是“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医生、护士、医技、管理、工勤类人员的收入差距拉开,对灰色收入“零容忍”。> 而深圳即将同步推动的医院人事制度综合配套改革,也将借鉴港大深圳医院经验,取消与人员编制挂钩的医院财政补助核算方式。> 具体内容包括:> 落实医院的用人自主权,建立以岗位为核心的全员聘用、工资分配等管理制度,> 健全将考核结果与医务人员的聘用、薪酬挂钩的考核机制,> 以“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模式来调动员工积极性。> 而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相关人员表示,预计到2017年,深圳将有更多的医生走出公立医院的大门,深入民营医院或开办个人诊所,实现多点执业,其收入与声誉、地位也将成正比> 而打破医生铁饭碗,就是为了取消行政级别,让公立医疗机构与民营医疗机构在同一人力资源平台上竞争,促进医院人才的合理流动。> 此外,深圳将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取代编制背后的财政补助、养老保险利益。通过优化政府投资和财政补助机制,加大对医疗事业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医院预算的管理,健全以事定费、购买服务、专项补助相结合的财政补助机制,实行社保+职业年金的方式,保障已有编制员工“老有所养”。

第二篇: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

太医字(2012)47号

太白县医院太白县中医医院

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各科室: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好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陕政发医发【2012】9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院一年来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公益性原则,实行管办分开,医药分开,建立与全县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与城乡居民医疗卫生需求相适应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坚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认真研究本级财政负担能力,兼顾供给方和需求方,确定较长周期的政府投入规划。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统筹兼顾各方利益,正确处理政府、公立医院、医药企业、医务人员和群众之间的关系,既突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又最大限度的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通过改革公立医院管理机制、运行机制、补偿机制和监管

机制,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社会满

意度、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和费用,促进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 “医

务人员受鼓舞、监管人员易掌握、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2011年完

成我县公立医院改革工作,2012年巩固、完善、提高。

二、主要任务

(一)优化配置医院资源

把县医院办成符合二级甲等医院标准的区域医疗中心;把中医院建成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坚持中医特色,向中西医结合、中医医疗、保健、康

复、老年病诊治和老年护理等方向发展。分类规划建设乡镇卫生院,乡镇

卫生院在全力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同时积极开展基本医疗服务。坚持

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服务并重,满足城区居民、流动人口的公共卫生

和基本医疗需求。

(二)改革医院管理体制

对我院运营中的重大问题、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

使用等“三重一大”事项报经上级卫生主管部门进行监管。全面推行全员

聘用制、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内部分配绩效工资制。实行卫生局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院长拥有医院的经营管理和人事管理权限。院长根据有关规定提出医

院业务机构和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意见,报经卫生、人事部门同意,根据岗

位设置聘用人员。在工资总额内,确定内部薪酬分配办法。在核定的经费

支出总额内决定非资产性的经费支出。院长按维护公益性的要求行使职

权,确保医院严格执行国家医疗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范和标

准,承担社会责任。

(三)改革医院运行机制

1、完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医院成本核算,实行院务公开、财务公开,强化医院风险经营意识。按照医院财务有关规定,加强医院财

务监管,严格预算和收支管理。落实和完善财务内控制度、内部和外部审

计制度。按规定提取住房公积金等。

2、深化医院人事制度改革。

(1)实行岗位分类管理。我们根据岗位设置及任职条件,提出意见,经卫生局审核后报人劳局审查,办理工资、医保、档案等手续。要打破人

员身份界限,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按需设岗,按岗聘人,人员执业资

格与岗位需要相符,不随意超编进人、用人,不随意串岗。实现全院卫生

人员按岗位聘用,工作按岗位职责考核,工资福利待遇按岗位兑现的管理

机制。

(2)实行全员聘用制度。医院的中层管理人员由院长择优聘用,报

卫生局按岗位设置条件审查备案。专业技术人员的聘用实行评聘分开,竞

争上岗,择优聘用。其他人员参照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办法执行。

3、完善医院分配制度。建立以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为核心的分配机制。

医务人员绩效工资的发放要按照量化考核、按劳取酬、效率优先、兼顾公

平的原则进行。并且制定合理的分配方案,要向技术骨干、拔尖人才、学

科带头人倾斜,向重点岗位和弱势岗位倾斜。坚决取消开单提成、按医疗

服务金额提成和下达经济任务指标等做法,建立以服务质量和数量为核

心、以岗位责任与绩效为基础、以专业技术能力和医德医风等为主要评价

标准的绩效考核体系。拉开分配档次,充分调动各级各类人员的积极

性。

4、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我院始终将“科技兴院,人才强院”

作为医院建设的根本宗旨,立足实际,依靠市中医医院常驻专家组临床带

教,努力提高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以培养利用现有人才和本地人才为

主,逐步建立了一支素质高、业务精、技术硬的卫生人才队伍。采取三项

措施狠抓医疗质量管理。一是树立爱岗敬业,立足本职求发展的理念。鼓

励医务人员总结经验多写论文,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二是依靠市中

医医院专家组指导,建立并完善“三基”查房制度及危重患者会诊制度。

三是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不断增强人才自身内在“造血功能”。四是采取

“送出去学,请进来教”的工作方针。大力提升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狠

抓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

(四)改革医院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

预付等支付方式,建立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对医疗服务行为的激励和约束机

制。逐步扩大医疗保障范围,提高支付比例,合理控制医院医药总费用、均次费用,落实大病医疗救助。

(五)加强医院内部管理

1、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持续改

进的考核评价体系,严格执行医疗服务的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确保

合理诊断、合理用药、合理检查。严肃处理违规检查、违规用药等问题。

坚持把深化改革与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服务态度,维护医疗卫生行业的良好形象,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进一步完善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机制,纠正医疗行业不正之风。

加强重点专科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推广适宜技术和

基本药物。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全面改善医疗服务,大力推广方法多样、渠道灵活的惠民措施。对生活确有特殊困难的弱势群体,制定出具体的帮

扶办法,予以适当的费用减免。争取和省、市三甲以上医院建立长期的协

作关系,建立技术支持、远程会诊、人才培养、实地会诊手术等机制,方

便患者就诊。

2、有效控制医药费用。全面推行一日清单、收费项目公示和费用查

询等制度,按时向社会发布医疗服务价格信息,在患者的缴费票据和一日

清单上明确体现国家的收费标准、医院的减免比例、患者的受益金额,提

高收费透明度。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医院医药总费用、均次费用

稳步下降。

3、提高医疗信息化水平。以医院管理为重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

建立覆盖全县人口的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医院之间、医院与其他医疗卫生

机构之间、医疗机构与医保经办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人口健康信息的全过程、全方位联系与共享。

(六)完善基本药物购销体系

进一步推进药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工作,建立健全基本药物供应保

障体系。结合国家基本用药目录,不断完善全县基本药品目录,建立基本

药物优先选择和合理使用制度。实行动态的基本药物管理和采购制度,根

据临床需求,适时调整基本药品目录,做好基本药物应急储备。全面推进

“规范药房”建设。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王国庆(县医院、县中医医院院长)

副组长:李小军(县医院党委书记)、王瑛德(县医院副院长)、张兆祥(县医院副院长)

成员:韩涛、秦小雄、杜娟、李彩霞、谢会琴、齐晓丽、林

建平、张晖、魏琴芳、申顺利、李春娥、苟兰英、胡正艳、张林平、魏

晓芸、赵勇、李商贵、付军峰

(二)工作职责:

1、在本级政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领

导下,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2、根据国家医改工作的法规、方针、政策、指示,结合本地实际提出

贯彻实施的意见、建议供政府、医改领导小组决策。

3、负责与上级医改办、医改领导小组各成员部门,本级医改领导小组

各成员部门,下级医改领导小组、医改办进行医改工作的协调联系。

4、负责本级医改领导小组文件的起草和会议的组织工作。

5、负责对本级医改工作进行调研、督办、检查、指导、推进。

6、负责组织本级医改业务培训工作。

7、负责本级医改工作的对外宣传、信息发布工作。

8、负责承办上级医改部门及本级医改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加强舆论引导。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加强宣传,妥善处理好改革

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矛盾,为医院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抄送:太白县卫生局

太白县医院太白县中医医院2012年3月25日

共印20份

第三篇: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

太医字(2012)47号

太白县医院 太白县中医医院 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各科室: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好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陕政发医发【2012】9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院一年来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公益性原则,实行管办分开,医药分开,建立与全县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与城乡居民医疗卫生需求相适应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坚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认真研究本级财政负担能力,兼顾供给方和需求方,确定较长周期的政府投入规划。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统筹兼顾各方利益,正确处理政府、公立医院、医药企业、医务人员和群众之间的关系,既突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又最大限度的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通过改革公立医院管理机制、运行机制、补偿机制和监管

机制,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社会满意度、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和费用,促进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 “医务人员受鼓舞、监管人员易掌握、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2011年完成我县公立医院改革工作,2012年巩固、完善、提高。

二、主要任务

(一)优化配置医院资源

把县医院办成符合二级甲等医院标准的区域医疗中心;把中医院建成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坚持中医特色,向中西医结合、中医医疗、保健、康复、老年病诊治和老年护理等方向发展。分类规划建设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在全力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同时积极开展基本医疗服务。坚持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服务并重,满足城区居民、流动人口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需求。

(二)改革医院管理体制

对我院运营中的重大问题、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等“三重一大”事项报经上级卫生主管部门进行监管。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制、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内部分配绩效工资制。实行卫生局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院长拥有医院的经营管理和人事管理权限。院长根据有关规定提出医院业务机构和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意见,报经卫生、人事部门同意,根据岗位设置聘用人员。在工资总额内,确定内部薪酬分配办法。在核定的经费支出总额内决定非资产性的经费支出。院长按维护公益性的要求行使职权,确保医院严格执行国家医疗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范和标准,承担社会责任。

(三)改革医院运行机制

1、完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医院成本核算,实行院务公开、财务公开,强化医院风险经营意识。按照医院财务有关规定,加强医院财务监管,严格预算和收支管理。落实和完善财务内控制度、内部和外部审计制度。按规定提取住房公积金等。

2、深化医院人事制度改革。

(1)实行岗位分类管理。我们根据岗位设置及任职条件,提出意见,经卫生局审核后报人劳局审查,办理工资、医保、档案等手续。要打破人员身份界限,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按需设岗,按岗聘人,人员执业资格与岗位需要相符,不随意超编进人、用人,不随意串岗。实现全院卫生人员按岗位聘用,工作按岗位职责考核,工资福利待遇按岗位兑现的管理机制。

(2)实行全员聘用制度。医院的中层管理人员由院长择优聘用,报卫生局按岗位设置条件审查备案。专业技术人员的聘用实行评聘分开,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其他人员参照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办法执行。

3、完善医院分配制度。建立以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为核心的分配机制。医务人员绩效工资的发放要按照量化考核、按劳取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进行。并且制定合理的分配方案,要向技术骨干、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倾斜,向重点岗位和弱势岗位倾斜。坚决取消开单提成、按医疗服务金额提成和下达经济任务指标等做法,建立以服务质量和数量为核心、以岗位责任与绩效为基础、以专业技术能力和医德医风等为主要评价标准的绩效考核体系。拉开分配档次,充分调动各级各类人员的积极性。

4、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我院始终将“科技兴院,人才强院”作为医院建设的根本宗旨,立足实际,依靠市中医医院常驻专家组临床带教,努力提高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以培养利用现有人才和本地人才为 3

主,逐步建立了一支素质高、业务精、技术硬的卫生人才队伍。采取三项措施狠抓医疗质量管理。一是树立爱岗敬业,立足本职求发展的理念。鼓励医务人员总结经验多写论文,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二是依靠市中医医院专家组指导,建立并完善“三基”查房制度及危重患者会诊制度。三是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不断增强人才自身内在“造血功能”。四是采取“送出去学,请进来教”的工作方针。大力提升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狠抓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

(四)改革医院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支付方式,建立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对医疗服务行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逐步扩大医疗保障范围,提高支付比例,合理控制医院医药总费用、均次费用,落实大病医疗救助。

(五)加强医院内部管理

1、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持续改进的考核评价体系,严格执行医疗服务的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确保合理诊断、合理用药、合理检查。严肃处理违规检查、违规用药等问题。坚持把深化改革与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服务态度,维护医疗卫生行业的良好形象,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进一步完善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机制,纠正医疗行业不正之风。

加强重点专科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推广适宜技术和基本药物。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全面改善医疗服务,大力推广方法多样、渠道灵活的惠民措施。对生活确有特殊困难的弱势群体,制定出具体的帮扶办法,予以适当的费用减免。争取和省、市三甲以上医院建立长期的协作关系,建立技术支持、远程会诊、人才培养、实地会诊手术等机制,方便患者就诊。

2、有效控制医药费用。全面推行一日清单、收费项目公示和费用查询等制度,按时向社会发布医疗服务价格信息,在患者的缴费票据和一日清单上明确体现国家的收费标准、医院的减免比例、患者的受益金额,提高收费透明度。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医院医药总费用、均次费用稳步下降。

3、提高医疗信息化水平。以医院管理为重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建立覆盖全县人口的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医院之间、医院与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医疗机构与医保经办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人口健康信息的全过程、全方位联系与共享。

(六)完善基本药物购销体系

进一步推进药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工作,建立健全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结合国家基本用药目录,不断完善全县基本药品目录,建立基本药物优先选择和合理使用制度。实行动态的基本药物管理和采购制度,根据临床需求,适时调整基本药品目录,做好基本药物应急储备。全面推进“规范药房”建设。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王国庆(县医院、县中医医院院长)

副组长:李小军(县医院党委书记)、王瑛德(县医院副院长)、张兆祥(县医院副院长)

成 员:韩 涛、秦小雄、杜 娟、李彩霞、谢会琴、齐晓丽、林建平、张 晖、魏琴芳、申顺利、李春娥、苟兰英、胡正艳、张林平、魏晓芸、赵 勇、李商贵、付军峰

(二)工作职责:

1、在本级政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领导下,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2、根据国家医改工作的法规、方针、政策、指示,结合本地实际提出贯彻实施的意见、建议供政府、医改领导小组决策。

3、负责与上级医改办、医改领导小组各成员部门,本级医改领导小组各成员部门,下级医改领导小组、医改办进行医改工作的协调联系。

4、负责本级医改领导小组文件的起草和会议的组织工作。

5、负责对本级医改工作进行调研、督办、检查、指导、推进。

6、负责组织本级医改业务培训工作。

7、负责本级医改工作的对外宣传、信息发布工作。

8、负责承办上级医改部门及本级医改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加强舆论引导。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加强宣传,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矛盾,为医院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深化 公立医院 改革 实施方案 抄 送:太白县卫生局 太白县医院 太白县中医医院 2012年3月25日

共印20份

第四篇: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刚察县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医药 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青发 [2011] 9 号),顺利开 展和完成我县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根据州人民政府办 公室《关于印发海北州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北政办[2011]100 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 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公益性原则,实施“两改革”、“五便民”、“一 强化”,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 非营利性分开,探索公立医院多种实现形式。通过改革公 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补偿机制和监管机制等,切 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 社会满意度、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和费用,促使公立医院切 实履行基本医疗公共服务职能,促进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2011 年6 月起,在县人民医院和县藏医院开展改革试点工 作。

二、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基本原则 改革步骤上,坚持先行试点,重点突破,积极稳妥,大胆创新,因院施策的原则,总结适合全县推广的经验后 2 有序推进。改革措施上,坚持发展、改革和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完善服务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内部管理。

(二)工作目标 通过改革,构建公益目标明确、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结构优化、层次分明、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公立医院服 务体系,形成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促使公立 医院切实履行基本医疗公共服务职能,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总体实现“三升、三 降、三满意”的目标,即:门诊、住院业务量提升,业务 收入提升,技术服务水平提升;医疗收费标准降低,平均 就医费用降低,单病种费用降低和政府满意,医院满意,群众满意。

三、主要内容

(一)推行管理体制改革

1、建立政事分开、管办分开体制。组建县公立医院管 理委员会,由政府分管领导任主任,组织、发改、卫生、财政、人社、编办、药监、监察、审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 员,履行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的宏观管理职能,代表政府“管人、管事、管资产”,实施全行业属地化管理,确定 公立医院规划和发展方向,保证社会公益性目标的实现。3

2、建立医药分开机制。实行医药收支分开,逐步将医 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 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降低医院收入中药品所 占比例,通过增加医疗服务收入和政府投入等途径补偿医 院由此减少的收入,实行零差率销售。

3、建立管理评价制度。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制定严格 的管理办法,将公立医院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收支盈亏、社会和职工满意度、医药费用控制、政府指令性任务完成 情况等公益性指标纳入医院及院长考核体系,落实医院年 度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组织专家定期 对公立医院进行考评,原则上每半年进行一次,并将考核 结果与政府补偿经费划拨和院长业绩认定结合起来。

4、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巩固和完善公立医院医务人员 信息、医疗服务价格、药品价格及收费项目公示制度。按 月对比院内住院自费比例、药品收入占医药总收入比例、平均住院和门诊费用、单病种和单项检查费用、大型检查 阳性率等项目指标,并进行公示。坚持公开医院人事、财 务、管理等重大决策内容,提高民主科学管理程度。

5、建立便民惠民机制。全面实行检查结果互认,开展 无假日门诊、门诊预约和两级转诊。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 程,实施医疗费用及时报结制度。推行临床路径管理,控 制单病种医药费用和抗菌类药物使用,扩大试点病种范围,4 县人民医院选择不少于10 个病种、县藏医院选择不少于5个病种推行临床路径。

6、完善医疗保障支付制度改革。完善医疗保障支付制 度。进一步完善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支 付方式,建立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对医疗服务行为的激励和 约束机制,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逐步扩大医疗保障 范围,提高支付比例,合理控制医院医药总费用、次均费 用,缓解群众看病贵问题。落实医疗救助的管理和支付制 度,解决低收入人群的医疗费用。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对基 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外的诊疗费用实行补充医疗保险。

(二)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1、科学核定岗位总数 根据各公立医院发展和实际需求,依据服务职能、服 务范围、现有工作人员数等情况,按照“因需设岗、按岗 聘用”的原则,重新核定医院需要设置的岗位总数。按照 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等功能定位相适应,与工作范围、工作任务、工作量相匹配,与历年平均门诊 人次、床位数及床位周转次数、岗位设置需求相符合,与 服务对象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卫生服务半径大、工作难 度大、卫生服务成本高等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服 务人口、地域差异等综合因素,合理设岗。同时,以医、药、护、技岗位为主体,合理确定专业人员人员构成比例,5 保证正常开展工作需要。对缺编、空编人员制定计划,逐 年补充。

2、实行院长负责制 取消公立医院行政级别,完善公立医院院长选拔制度,以推行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为核心,制定公立医院院 长任职资格、选拔任用等管理制度,新任院长必须按照任 职资格实行招聘或推选,实行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领导下 的院长负责制,院长对管理委员会负责。落实公立医院院 长独立法人地位,院长拥有医院的经营管理和人事管理权 限,相对独立行使医院经营管理权责,通过民主程序决定 医院内设业务机构,自主招聘员工、设置专业技术岗位、聘任中层领导、决定非资产性的经费支出。院长按照公益 性的要求行使职权,确保医院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 策,承担社会责任。新任院长实行任期目标管理,以公益 性为核心,推行绩效考核管理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3、实行全员聘用制 坚持“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对公立医 院现任院长、副院长,保持现有职级。对新任院长,由医 院管理委员会向同级党委提名推荐,经组织部门审批后,由管理委员会聘任。院长、副院长聘期为五年,经考核合 格者可以连任。院长在任期内对医院人事、财务和行政管 理全面负责。中层管理人员由院长提名或通过竞聘上岗确 定,报管理委员会审查备案。其他人员实行全员聘用、竞 6 争上岗、以岗定责、岗变薪变的用人机制。探索推行院长 年薪制和特殊人才年薪制,完善考核管理办法。公立医院 的职工逐步由“单位人”变为“行业人”,由身份管理改为 岗位管理,在医院内按岗位需求合理流动。严格核定公立 医院各岗位的专业人数及技术层次人数,做到执业资格与 岗位需要相符,不得随意超员进人、用人。

4、建立灵活的聘用制度 一是建立解聘辞聘制度。制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 员和工勤人员考核标准,对聘用人员进行全面考核,并把 考核结果作为聘用、晋升、评先选优及解聘的依据。对聘 期内不能完全履行岗位职责、贻误工作、服务质量不高、出现重大医疗纠纷、差错事故和医德医风相关问题的,院 长有权按照有关制度提出解聘辞聘意见,并按程序予以解 聘或辞聘。二是建立高职低聘和低职高聘制度。卫生专业技术人 员按照专业技术职务实行评聘分开,在聘任时淡化资格、强化岗位,废除职称终身制的弊端,并可根据业务能力和 专业水平实行高职低聘和低职高聘,高聘者是专业技术骨 干,低聘者是履职考核最低分的获得者。

5、推行岗位工资制和绩效工资制 按照“总量控制、收支结余、不低于原来水平”的原 则,在岗人员基本工资按照考勤结果发放,其余部分纳入 工作岗位和绩效考核结果发放。绩效工资实行院科两级管 7 理,制定具体的岗位工资,一岗一薪,岗变薪变,注重向 临床一线、高风险岗位、技术骨干和特殊人才倾斜。在成 本核算的基础上,将工作质量、工作数量、岗位职责、风 险大小、医德医风、工作效益、成本支出、药品控制、收 支结余等项目与绩效工资直接挂钩,“上不封顶、下不保 底”,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充分 调动各级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绩效奖金分配原则: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绩效奖金分配要素:工作质量与工作数量。绩效奖金来源:个人绩效工资; 医院赢利的部分收入 绩效奖金分配方式:采取院科二级分配模式。医院以科 室为单位,根据一级分配方案将每月奖金核算到科室。绩效考核由科室对员工进行,院办、医务科对科室考核。由院办、医务科、财务科制定和审核一级分配方案,并负责 对全院各科室绩效二级分配方案审核,监控执行情况,负责 对全院绩效奖金分配结果动态监控,掌握绩效考核应用状况 与效果。绩效考核结果审核及发放程序:每月 10 日前,各科室 负责人将科室员工工作量上报院办,经院办审核后,签署意 见,再转财务科,于次月22 日前发放。绩效奖金管理有关规定: 8 科室制定二级绩效考核方案时,主要以工作质量和工作 数量两方面评价。各科室应不断探索绩效考核方法与评估指 标,力求公平公正、全面准确。(1)工作。(3)含护士组的临床科室,建议科室将绩效奖金先分 成医生、护士两部分。医生和护士部分再各自根据绩效分配 方案进行分配。绩效考核奖金来源中的医院赢利部分投入,是指当医院 在赢利的情况下,减去医院公用支出、人员培训支出、医院 内部建设资金及设备购置支出的前提下,剩余的结余部分,当对科室进行分解时,按照对科室的考核、按一定比例进行 分解。

(三)实行财政补偿机制改革

1、补偿原则(1)突出公益性质,加大政府投入。公立医院人员经 费全额预算,医院改革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更新和 运行经费由县财政列入预算,承担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中 央、省专项资金和项目全部及时安排到位,在历年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债务由财政、国资、卫生部门共同 清理,逐年解决。9(2)核定任务收支,强化绩效考核,实行收支两条线 管理。统筹考虑公立医院服务人口、地理位置以及服务工 作质量、数量等因素,强化医院的成本控制和精细化管理,合理确定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基数和支出基 数,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强对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激 励和补偿,经考核后,对公立医院业务运行和医改任务落 实后的经常性收支差额,分类给予补偿。

2、补偿方法(1)核定任务 公立医院主要提供符合规定的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 务。基本医疗服务任务根据机构服务能力、服务人口、近三年门(急)诊量和出院人次变动情况核定;公共卫生服 务任务根据服务人数和确定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和数 量、质量要求核定。(2)核定收入 收入构成:一是经常性收入,包括医疗服务收入和承 担基本公共卫生任务的经费补助收入。二是财政专项补助 收入,包括基本建设经费和设备购置经费、承担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处置任务补助经费、人员培训和人才招聘经费,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开展的其他卫生服务补助收入等。三是其他收入,包括公立医院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 的非财政补助收入,以及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经营收入、社会捐赠、利息收入等。10 收入核定:一是经常性收入核定。医疗服务收入按照 前三年医疗服务平均收入,综合分析物价、社会平均收入 水平等相关因素,并考虑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等各项 医改政策后对公立医院收入的影响合理核定,其中药品收 入根据药品采购价格和合理用药数量核定;基本公共卫生 服务补助收入根据服务人口、单位综合服务成本及核定的 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数量、质量核定。二是财政专项补助 收入核定。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根据公立 医院发展建设规划统筹安排;承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 置任务按服务成本核定补助;人员培训和人才招聘经费根 据有关人才培训规划和人员招聘规划合理安排。三是其他 收入核定。根据以前收入水平并综合考虑影响收入的 特殊因素合理核定。(3)核定支出 支出构成:一是经常性支出,包括人员经费、业务经 费等正常运转支出。二是财政专项补助支出,包括用于公 立医院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人 员培训和人才招聘支出等。三是其他支出,包括公立医院 上述项目以外的支出,如赞助、捐赠支出、医疗赔偿支出 等。支出核定:一是经常性支出核定。人员经费(含基本 工资、绩效工资、交通费、通讯费、烤火费、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按定员定额的方式及定编人数核 11 定,核定工资水平要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其中绩效工资、社会保障单位缴费及住房公积 金等项目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业务经费根据核定的基本 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数量、质量、成本定 额(剔除人力成本)、合理的药品损耗、设备维护、公用 支出等综合核定,其中药品支出根据药品采购价格和合理 用药数量等核定。二是财政专项补助支出核定。根据基本 建设、设备购置、人员培训和人才招聘、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处置等专项工作任务完成的数量、进度、质量、效益等 因素确定。三是其他支出,根据以前支出水平并综合 考虑医疗赔偿支出等影响支出的特殊因素合理核定。

(四)推行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

1、探索多元化办医格局(1)明确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权责。坚持政府举办公立 医院的非营利性质,面向城乡居民均等化提供优质、价廉、可得性和可及性强的基本医疗服务,向弱势群体提供医疗 服务费用减免,发挥对区域医疗服务市场技术进步、示范 和宏观调控作用,在执行政府指导价格的同时,承担紧急 救治、救灾、援外等社会责任。(2)确立营利性医疗机构定位。社会力量举办的营利 性医疗机构实行市场调节价格,依法照章纳税,接受卫生 部门监管,满足群众不同层次医疗服务需求。(3)探索多元化办医。探索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 12 革。政府在规划上给社会力量办医留足空间,在政策上予 以鼓励,引导社会力量举办专科医院为主的医疗机构,发 展高端专科医疗服务,满足高收入群体特需医疗服务需求,形成多元化办医竞争格局。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在 科研立项、职称评定、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医院同等待 遇,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

2、建立人才培养长效制度 一是积极引进人才。建立人才引进机制,高薪聘请专 业领军人才,充实县级公立医院专业队伍;以优厚的待遇,吸引优秀专科医师和管理人才,充实提高县级公立医院整 体服务水平。二是加强在岗人员培训。设立卫生人才培养基金,选 拔优秀学科带头人跨省深造学习,增强县级公立医院的技 术力量;强化“三基”培训与实践,以培养留得住、用得 上的使用人才为重点,有效缓解公立医院技术水平不高的 问题;以省内外医学院校为依托,每年选送一批公立医院 在职专业和管理人员,实施人才培养储备工程。

3、完善医院内部决策执行机制。医院内部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须 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并按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报批、执行。充分发挥医院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职工代表大会的科学管 理与民主监督作用,实施院务公开,推进民主管理。完善 13 医院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推进医院管理的制 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五)加强公立医院考评机制改革

1、加强医疗质量考评。建立医院内部监控机制,在医 生看病行医过程中容易导致医生乱开“大处方”、拿回扣 的医嘱用药量、抗菌素使用量特别是进口抗菌素使用量、青霉素占抗菌素比例、住院病人自费比例、人均输液量等 五项限制指标以及控制医疗机构盲目增收的药品收入占总 收入比例、门诊输液人次占门诊总人次比例、平均住院费 用、平均门诊费用、平均单病种费用、平均住院自费比例、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患者满意率等八项评估指标进行动 态监测,由医院管理委员会按月排队,季度评比,半年奖 惩,以考评制度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和监督。

2、加强费用控制考评。建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对医院的 评价和巡查制度,落实各项费用控制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大惩处力度,对以营利为目的,导致过度检查、过度用 药、过度治疗的行为依据相关规定做出严肃处理。

3、加强医德医风考评。落实和完善《青海省医务人员 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试行)》,强化医务人员警示 教育,加强医疗卫生行业有奖举报制度、医德医风考核制 度、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良业绩记录制度的落实和考评 管理。

(六)完善民族医医院改革 14 坚持县藏医院的公益性质,坚持中、藏、西医并重方 针,强化政府责任,推进医院保持和发展中、藏医药特色 优势,提高中、藏医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认真落实中、藏医药扶持政策,逐步解决 “以西养藏”的问题,使藏医 医院回归特色、让利于民,满足各族群众对藏医药服务的 需求,促进我县藏医药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构建和完善公立民族医医院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 完善藏医医院管理体制。把藏医院纳入区域卫生规划 和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县政府负责县藏医院建设,按 照等级标准,科学确定医院发展规模。实施“名院、名科、名医”建设工程,培育形成区域内藏医医疗、保健、科研 和教学中心。发展特色藏药制剂,鼓励和支持县藏医院依 法自制传统制剂,方便群众使用,提高藏药使用率。构建和完善藏医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县藏医院的龙 头带动作用,加快构建和完善中、藏医药服务体系。积极 组织实施中、藏医药“进农牧区、进社区、进家庭”工程。建立藏医医院评价、监测指标体系和巡查、预警制度。建立以促进县藏医院保持发挥民族医药特色优势为重点考 核内容的绩效考核制度,将领导班子结构、人员配备、民 族医诊疗技术运用、特色科室设置等纳入绩效考核,与补 偿政策、骨干培养、职称晋升、收入分配等挂勾。

2、建立有利于发挥民族医药特色优势的公立民族医院 运行机制和政策体系 15 改革和完善县藏医医院内部运行机制,建立以预算管 理和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经济运营体系,建立和完善以岗位 聘用制为核心的人事制度,进一步完善以医疗质量、服务 质量和岗位工作量为主要考核指标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建立中、藏医药从业人员岗位津贴制度,完善特殊人才和 高层次民族医药人才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在基本医疗保障建设中实行鼓励使用民族医药的政 策。将符合条件的民族医诊疗项目、医疗机构中、藏药制 剂纳入报销范围,降低报销起付标准,提高报销比例,探 索按中、藏医病种付费的实现方式。具体报销起付标准、报销比例的调整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有关部 门确定。完善中、藏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增设中、藏医诊疗服 务项目,适当提高诊疗技术服务价格,测算中、藏药饮片 药事服务费应考虑药品的库存、调剂、煎煮等各环节产生 的成本,按照医务人员职称和劳动付出合理确定辨证论治 费,合理确定自制制剂价格。合理核定县藏医院人员编制。为保证藏医药人员队伍 的稳定性和技术人才的引进,充分发挥藏医药特色与优势,在核定公立中、藏医医院人员编制的基础上要按照民族医 院等级标准合理确定民族医医生的比例。扩大医疗保障中、藏医药报销项目范围,将符合条件 的民族医诊疗项目、药品品种和医疗机构自制制剂纳入报 16 销范围,中、藏医药项目的报销比例提高 5 个百分点,住 院报销起付线降低10 个百分点,探索按民族医病种付费方 式。

三、实施步骤

1、组织动员阶段(2011 年6 月—7 月)。通过考察、论证、制定《刚察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修改完 善经县委、县政府同意后动员并启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2、完善制度阶段(2011 年7 月—8 月)。制定完善实 施细则和相关制度,总结形成完善的制度和实施办法。

3、组织实施阶段(2011 年8 月—2011 年10 月)。在 完善制度和实施细则的基础上,试点医院全面推行公立医 院改革。

4、总结提高阶段(2011 年10 月—2011 年11 月)。总 结公立医院改革中取得的成绩、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结 合国家、省、州关于公立医院改革的相关要求及其他地区 取得的先进经验,修订完善我县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 小组统筹协调、指导全县公立医院改革。各县和县直医疗 机构要在坚持中央、省、州确定的医改方向和原则基础上,建立试点工作领导机构,研究制定符合本县、本单位实际 17 的实施细则,细化措施,突出重点,在体制机制创新上积 极稳妥,大胆尝试,力求有所突破,取得实效。

(二)加强部门配合。发改部门负责将公立医院的发 展列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根据需要安排医院的基 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时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调整。卫生部 门负责实施公立医院改革的各项具体工作。财政部门依据 合法、科学、公开、公正、规范、透明的原则分配资金,加大投入,切实加强公立医院的收支监管。人社部门会同 发改、编制和卫生部门确定各公立医院人员编制和招聘方 案;会同卫生部门合理确定人员定岗、绩效工资审定,同 时加强对公立医院基本医疗保障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管。食 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药品质量安全监管。各部门要密切配 合,形成合力,确保公立医院改革深入推进。

(三)加大财政投入。落实试点公立医院政策性投入; 对承担公共卫生职能医疗机构经费投入纳入财政预算;加 大公立医院项目建设支持力度,促进医院加快发展;落实 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投入;安排专项资金,加强医疗卫生 人才队伍建设。

(四)加强舆论引导。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要采取多 种有效形式,加强对公立医院综合体制改革工作重要意义、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的宣传,调动广大医务人员参与改革 的积极性、主动性,争取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理解 18 和支持,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矛盾,为公 立医院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第五篇:兰山发布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

兰山发布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

戴美友 2010-10-16 00:00:00 http:// 来源:光明网鲁南频道

光明网鲁南频道10月16日讯 为了推进全区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更好地保障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方便群众就医,日前,兰山区卫生局发布了《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标志着兰山区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启动。

《方案》以优化卫生人才资源配置、提高卫生服务质量为核心,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质,坚持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推进公立医院体制机制创新,提高公立医院运行效率,形成比较科学规范、充满生机活力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到2011年底,结合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的推进,建立起政事职责分开、政府依法监管、公立医院规范运营、医疗质量与服务持续改进、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内部运行机制。

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坚持公开招聘、择优聘用的原则,建立健全聘用制度;打破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实行因事设岗,按岗聘用,以岗定薪,合同管理,进一步完善岗位管理制度;实行以专业技术能力、工作业绩和医德医风为主要评价标准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制度。

在分配制度改革方面,按照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建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自主灵活的工资分配激励机制,合理确定医务人员待遇水平,完善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实行院长负责制,按照法人治理结构的规定履行管理职责,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须经医院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并按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报批、执行,进一步完善医院内部决策执行机制。院长采取聘任、选任、委任、考任等多种方式产生,严格执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与考核制。

下载《深圳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全文发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深圳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全文发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刚察县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青发 [2011] 9号),顺利开展和完成我县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根据州......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武鸣县县级公立医院 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2011年9月18日)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

    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五篇范例]

    安骨发【2014】65号签发人: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各科室: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好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院一年来公立医......

    江门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行动方案[范文]

    江门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行动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加快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

    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

    **人民政府文件 *府发〔2011〕12号 **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各部门: 《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批准,现......

    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

    西丰县第一医院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 一、改革的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推进发展,提高效率,减轻负担,促进健康”为总体原则,紧抓医保资金总额预付制试点改革契机,围绕医院......

    县中医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修订稿)

    余庆县中医医院 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自2010年我院列入国家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以来,我院积极探索、不断进取,医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进一步巩固改......

    德州城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德州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为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构建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