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铜仁市碧江区锦江小学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方案
铜仁市碧江区锦江小学“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
实 施 方 案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的精神,为扎实推进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以下简称“继教工程”),切实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促进城学校教育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坚持“打造骨干、推动校本、覆盖全员”的发展思路,不断加大继续教育工作力度,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增强培训效益,全面提高我校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为巩固提高我校义务教育水平,促进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目标要求
围绕“强化能力,提升素质,聚焦课堂,提高质量”的总体目标,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一德四新”(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为主要内容,以“国培计划”为引领,以“贵州省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为抓手,以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支撑下的校本研修为平台,扎实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全面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
三、实施原则
(一)坚持以教师为本、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按需施训的原则。完善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模式,优化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坚持全员培训和骨干研修相结合,远程培训和集中培训相结合,脱产研修和校本研修相结合,非学历培训和学历提升相结合的原则。
(三)坚持以校为本,强化校本研修,鼓励创新,围绕“提质减负、高效课堂”,提高校本研修和课堂教学质量的原则。
四、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为全体在职教师。
五、主要任务
“十二五”“继教工程”从2011年起至2015年止,用五年时间,对我校教师进行每人不少于360学时的继续教育培训(其中区级以上集中培训不少于240学时)。
“十二五”“继教工程”培训坚持分类、分层、分岗、分科原则,以学科培训为基础,将“一德四新”有机地融入各个学科培训。其中,师德教育不得少于60学时,“四新”的培训学时分配,在上级制定具体分配方案后执行。
我校“继教工程”培训分全员培训和专项培训。全员培训要以校本研修为主,聚焦课堂,要注重校本研修的自主创新和培训质量的提高。专项培训要以“打造骨干”为主导,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骨干教师队伍,构建校级骨干教师梯队。
(一)全员培训
1、师德新说(2012.1-6)
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认真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 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作业要求:写一篇师德论文和一份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报告(字数不少于1500字)。
2、新技能(2012.7-12)——教师的教学技能
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强化教师备课、研课、上课、观课、说课及议课的能力,增强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培养学生倾听、思考、交流、提问和应对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应用水平。
作业要求:根据所教学科,写一份课堂教学设计,一份说课稿;制作一个课件;上一堂公开课;整理一堂课的听课实录并作点评。
3、新知识(2013.1-6)——课标解读
认真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及实践成果,更新学科专业知识,使我校教师了解学科专业发展动态,提高教师在课堂上实现学科育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维发展等的综合素质,注重教育内涵发展。作业要求:认真钻研本学科教材,以本学科教材为范本,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本人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找出本学科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意见(题目:XX学科教材研究分析报告)。
4、新理念(2014.1-6)——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
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目标,以先进教育思想和理念为主要内容,树立新的价值观、质量观、教师观和学生观。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鼓励个性发展,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作业要求:以“我的教育观”为主题开展教育新观念大讨论,拟定一份不少于2000字的发言稿。
5、新方法(2015.1-6)——高效课堂
要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努力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如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参与式,任务驱动式,体验式等适合学生学习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考力、知识建构力及学习实践力,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增强课堂教学的执行力、创造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作业要求:根据所教学科写两份教学设计,此教学设计必须具有创新性,反映新的教育理念。
(二)专项培训
专项培训以打造骨干、倾斜农村为重点,努力构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省、地、区、校四级骨干教师梯队,推动各校校本研修有效开展。
1.骨干教师培训计划。
五年内,选拔、培训1名中小学“省级教学名师”,1名中小学省级骨干教师,15名中小学区、市级骨干教师,30名校级骨干教师,使各级骨干教师在全校覆盖课程计划规定的全部学科。
2.农村教师素质提升计划。
通过省、市、区三级集中培训,开展“送教下乡”活动,组织各级骨干教师巡回讲课和指导,对村小校长、教导主任、学科骨干教师进行学科培训,尤其加大对紧缺薄弱学科教师的培训力度,为各校构建一支校本研修骨干团队,扎实推进校本研修。
3、实施学校紧缺学科教师培训。结合“国培计划”,通过省、地、区三级培训,对学校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实验教学等紧缺学科教师开展专项培训,提高其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五年内选派2名以上英语教师,4名以上信息技术教师、音体美教师参加市区骨干培训。
4.班主任远程培训计划。
通过远程培训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全校所有班主任进行每五年不少于30学时的培训,选派20名优秀班主任参加市区骨干班主任培训,不断提高班主任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教书育人的能力。
5.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计划。
在普及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中级培训,提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到2015年,各校教师接受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并取得合格的比例应达到80%以上。
6.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培训计划。
按照《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和黔教法发〔2011〕152号文件要求实施培训。
7.新任教师岗前培训计划。
对新任教师进行不少于120学时的集中培训,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此项培训学时不计入继教工程培训360总学时中,实行单独登记。中小学及幼儿园新教师培训主要由区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
(三)学历提高培训
在职为主、脱产为辅。按照专业对口、学用一致、按需培训、对
口提升的要求,推进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培训。到2015年,小学教师学历80%达到专科以上。
五、措施保障
(一)加强领导,分级负责
学校各部门要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来认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出发,把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切实加强对教师继续教育的领导,把此项工作纳入学校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同步考虑,统筹安排,提供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并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各司其职,齐抓共管。
组
长:沈启平副组长:侯国胜
成员:蒋德发
贺秀全
胡志金
何启清
(二)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加强制度化管理 继续教育实行五年一个周期的管理制度和继续教育培训登记制度。五年内须接受不低于360学时的培训(其中区级以上集中培训不低于240学时)。教师参加符合规定的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其培训学时根据文件的规定,计入《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证》。五年内,教师完成规定学时的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取得“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合格证”。
对在继续教育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个人学校将给予表彰或奖励,对继续教育工作不支持的、态度不端正的、不自觉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擅自中断培训,或考核不合格者,当年年度考核视为不合格。
(四)加大投入,保证教师培训经费
学校要加大教师培训经费投入,建立教师培训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将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列入各级政府预算”的规定,确保教师培训计划的实施。落实财政部、教育部《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6〕5号)“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的规定,足额专款用于学校教师培训。建立健全教师培训经费管理制度,提高教师培训经费使用效益。
六、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11年10月底前为启动阶段。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1年11月-2014年为全面实施阶段。
(三)评估验收阶段:2015年1-12月为评估验收阶段。
铜仁市碧江区锦江中心小学
2011年10月15日
第二篇: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方案
大营乡小学“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
实 施 方 案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的精神,为扎实推进我乡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以下简称“继教工程”),切实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促进城乡学校教育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坚持“打造骨干、推动校本、覆盖全员”的发展思路,不断加大继续教育工作力度,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增强培训效益,全面提高我乡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为巩固提高我乡义务教育水平,促进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目标要求
围绕“强化能力,提升素质,聚焦课堂,提高质量”的总体目标,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一德四新”(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为主要内容,以“国培计划”为引领,以“贵州省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为抓手,以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支撑下的校本研修为平台,扎实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全面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
三、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为全体在职教师。
四、主要任务 “十二五”“继教工程”从2011年起至2015年止,用五年时间,对我乡教师进行每人不少于360学时的继续教育培训(其中县级以上集中培训不少于240学时)。
“十二五”“继教工程”培训坚持分类、分层、分岗、分科原则,以学科培训为基础,将“一德四新”有机地融入各个学科培训。其中,师德教育不得少于60学时,“四新”的培训学时分配,在上级制定具体分配方案后执行。
我乡“继教工程”培训分全员培训和专项培训。全员培训要以校本研修为主,聚焦课堂,要注重校本研修的自主创新和培训质量的提高。专项培训要以“打造骨干”为主导,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骨干教师队伍,构建校级骨干教师梯队。
(一)全员培训
1、师德教育
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认真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新理念
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目标,以先进教育思想和理念为主要内容,树立新的价值观、质量观、教师观和学生观。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鼓励个性发展,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3、新知识
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及实践成果,更新学科专业知识,使我乡教师了解学科专业发展动态,提高教师在课堂上实现学科育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维发展等的综合素质,注重教育内涵发展。
4、新方法
要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努力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如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参与式,任务驱动式,体验式等适合学生学习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考力、知识建构力及学习实践力,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增强课堂教学的执行力、创造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5、新技能
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强化教师备课、研课、上课、观课、说课及议课的能力,增强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培养学生倾听、思考、交流、提问和应对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应用水平。
(二)专项培训
1、积极实施上级关于“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计划。积极选拔教师进行参培参训。促使我乡骨干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使骨干教师覆盖学校和课程计划规定的全部学科。
2、实施骨干教师能力提升计划。对我乡骨干教师进行提升培训,增强其教育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和示范带动能力,使其成为当地基础教育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名师。
3、实施学校紧缺学科教师培训。结合“国培计划”,通过省、地、县三级培训,对学校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实验教学等紧缺学科教师开展专项培训,提高其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4、实施学班主任培训计划。五年内,通过远程培训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所有班主任进行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班主任培训要针对班主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加强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班级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专题培训,不断增强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和教书育人的本领。
5、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计划。根据教育局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在普及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中级培训,提高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能能力和水平。到2015年,力争90%以上的教师接受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并取得合格证。
6、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对所有新任教师进行岗前适应性培训,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培训内容应包含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律法规、所任教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班主任工作等。
(三)学历提高培训 坚持以在职攻读为主、脱产学习为辅、学用一致、学以致用的原则,稳步推进我乡教师学历提升工作,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五、措施保障
(一)加强领导,分级负责
学校各部门要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来认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出发,把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切实加强对教师继续教育的领导,把此项工作纳入学校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同步考虑,统筹安排,提供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并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组
长:
韦帮忠
副组长:
罗
默
成员: 陈才贵
郭志华
王国超
王兴国
陶仕文
杨胜兵
杨建云
杨昌荣
唐光忠
龙应刚
喻学勇
韦堂明
谢官成 黄
宁
(二)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加强制度化管理 继续教育实行五年一个周期的管理制度和继续教育培训登记制度。五年内须接受不低于360学时的培训(其中县级以上集中培训不低于240学时)。教师参加符合规定的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其培训学时根据文件的规定,计入《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证》。五年内,教师完成规定学时的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取得“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合格证”。
对在继续教育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个人学校将给予表彰或奖励,对继续教育工作不支持的、态度不端正的、不自觉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擅自中断培训,或考核不合格者,当年考核视为不合格。
(四)加大投入,保证教师培训经费
学校要加大教师培训经费投入,建立教师培训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将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列入各级政府预算”的规定,确保教师培训计划的实施。落实财政部、教育部《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6〕5号)“按照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的规定,足额专款用于学校教师培训。建立健全教师培训经费管理制度,提高教师培训经费使用效益。
六、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11年6月底前为启动阶段。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1年7月-2014年为全面实施阶段。
(三)评估验收阶段:2015年1-12月为评估验收阶段。省评估验收结束后,学校将对“继教工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大营乡中心小学
2011.6.20
第三篇:贵州省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方案
贵州省“十二五”(2011-2015年)中小学
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方案
(征求意见稿)
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教师[2011]1号)、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和《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精神,为扎实推进我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以下简称“继教工程”),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坚持“打造骨干、倾斜农村、推动校本、覆盖全员”的发展思路,不断加大继续教育工作力度,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增强培训效益,全面提高我省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为巩固提高我省义务教育水平,促进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目标要求
围绕“强化能力,提升素质,聚焦课堂,提高质量”的总体目标,以提高中小学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一德四新”(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为主要内容,以农村教师为重点,以“国培计划”为引领,以“贵州省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为抓手,以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支撑下的校本研修为平台,扎实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
三、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为全体在职中小学教师(含高中、幼儿园教师和民办学校教师)。
四、主要任务 “十二五”“继教工程”从2011年起至2015年止,用五年时间,对全省中小学教师进行每人不少于360学时的继续教育培训(其中县级以上集中培训不少于240学时)。
“十二五”“继教工程”培训坚持分类、分层、分岗、分科原则,以学科培训为基础,将“一德四新”有机地融入各个学科培训。其中,师德教育不得少于60学时,“四新”的培训学时分配,在市(州、地)的指导下,由各县(市、区)制定具体分配方案后执行。
全省“继教工程”培训分全员培训和专项培训。全员培训要以校本研修为主,聚焦课堂,要注重校本研修的自主创新和培训质量的提高。专项培训要以“打造骨干、倾斜农村”为主导,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骨干教师队伍,构建省、地、县、校四级骨干教师梯队。
(一)全员培训
1、师德教育
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认真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新理念
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目标,以先进教育思想和理念为主要内容,树立新的价值观、质量观、教师观和学生观。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鼓励个性发展,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3、新知识
认真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及实践成果,更新学科专业知识,使中小学教师了解学科专业发展动态,提高教师在课堂上实现学科育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维发展等的综合素质,注重教育内涵发展。
4、新方法
要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努力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如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参与式,任务驱动式,体验式等适合学生学习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考力、知识建构力及学习实践力,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增强课堂教学的执行力、创造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5、新技能
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强化教师备课、研课、上课、观课、说课及议课的能力,增强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培养学生倾听、思考、交流、提问和应对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应用水平。
(二)专项培训
1、继续实施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百千万”计划。五年内,遴选、培训、认定100名省级中小学教学名师,1000名省级中小学骨干教师,10000名地县级中小学骨干教师。各市(州、地)、县(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本地教师总数的3.5%选拔并培训本地区骨干教师,使全省地县两级骨干教师总数逾万人。其中市(州、地)级骨干教师数不低于本地教师总数的1.5%。实施计划时,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使骨干教师覆盖所有的乡(镇)学校和课程计划规定的全部学科。
2、实施省级骨干教师能力提升计划。对我省认定的省级骨干教师进行提升培训,增强其教育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和示范带动能力,使其成为当地基础教育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名师。对我省认定的省级教育名师进行高级研修,帮助其总结教育教学成功经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科研能力、培训和指导青年教师的能力,使其逐步成长为我省中小学教育教学专家。
3、深化“贵州省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在“十一五”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实施范围,创新培训模式,增强培训效益。通过省、地、县三级培训,培训机构“送教下乡”,省级教育名师、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巡回讲演和中小学优质课、示范课展示等活动,对农村学校校长、教导主任、学科骨干教师进行培训,为乡(镇)学校打造一支校本研修骨干团队,扎实推进校本研修。
4、实施农村学校紧缺学科教师培训项目。结合“国培计划”,通过省、地、县三级培训,对农村学校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实验教学等紧缺学科教师,以及幼儿教师和特殊教育师资开展专项培训,提高其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5、实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五年内,通过远程培训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所有班主任进行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班主任培训要针对班主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加强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班级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专题培训,不断增强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和教书育人的本领。
6、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计划。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在普及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中级培训,提高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能能力和水平。到2015年,力争50%的中小学教师接受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并取得合格证。
7、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对所有新任教师进行岗前适应性培训,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培训内容应包含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律法规、所任教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班主任工作等。高中新教师培训主要由市(州、地)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初中和小学新教师培训主要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
(三)学历提高培训
坚持以在职攻读为主、脱产学习为辅、学用一致、学以致用的原则,稳步推进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工作,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到2015年,小学教师学历逐步达到专科以上水平,初中教师基本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高中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有明显提高。
(四)实施中小学教师培训团队提升计划
中小学教师培训团队包括管理者团队和培训者团队。管理者团队和培训者团队是我省顺利实施“十二五”“继教工程”,有效提高继续教育培训质量的重要保障。各级要通过多样化的培训,使管理者准确把握我省“继教工程”的总体规划、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增强教师培训的组织策划和管理能力,使培训者熟悉并热爱教师继续教育,增强教师培训能力和校本研修指导能力,切实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五、措施保障
(一)加强领导,分级负责
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是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来认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切实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领导,把此项工作纳入本地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同步考虑,统筹安排,并提供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
我省“十二五”“继教工程”实行省、市(州、地)、县(市、区)、乡(镇)、校五级管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和健全教师教育领导和管理机构,落实专人负责,并认真做好教师培训机构与人事、计财、基教、教研和电教等部门和单位的协调工作,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形成合力,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推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省教育厅成立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领导小组,由厅长任组长,分管厅长任副组长,相关处室和单位为成员。具体工作由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办公室组织实施。省一级负责制定实施意见、管理办法,组织实施省级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开展管理者、培训者、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对各地工作进行检查、指导、评估。各市(州、地)、县(市、区)应相应成立继教工程领导机构,明确工作职责,进一步加强领导和管理,特别是县一级要抓好县、乡、校的三级管理,切实把“继教工程”抓落实。学校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阵地,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各校长要高度重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要将教师继续教育作为学校提高教师素质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进行统一部署,认真实施。各地要将校长抓教师培训工作的情况作为考核校长的重要依据。
(二)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加强制度化管理
我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行五年一个周期的管理制度和继续教育培训登记制度。中小学教师每五年须接受不低于360学时的培训(其中县级以上集中培训不低于240学时)。(以前面重复)教师参加符合规定的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其培训学时根据《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管理办法》(另文下发)的规定,计入《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证》。五年内,教师完成规定学时的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取得“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合格证”。
各地要建立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及评价制度,逐步形成促进教师积极参加继续教育、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要将教师继续教育证书制度与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与教师资格证书再认证相结合,将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作为教师考核、评优评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骨干教师选拔、特级教师评审等的依据。对继续教育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或个人要给予表彰或奖励,对继续教育工作组织不力的单位要给予批评,对不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擅自中断培训,或考核不合格者,当年考核视为不合格。
各地要强化教师培训质量监管。建立教师培训质量评估机制,完善教师培训质量评估体系。加强教师培训项目的过程评价和绩效评估。将教师培训工作纳入教育督导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各地教师培训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全省逐步实行教师培训机构资质认证制度,进一步规范培训机构管理,确保培训质量。今后,教师参加经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的培训机构所实施的教师培训项目,其培训学时可记入继续教育登记证。
(三)加强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完善教师支持服务体系 发挥师范院校在教师培训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综合大学特别是高水平大学培训中小学教师。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教师培训基地。
充分发挥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服务与支撑作用。积极推进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改革建设,促进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与相关机构的整合和联合,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基础能力建设,促进资源整合,形成上联高校、下联中小学的区域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发挥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在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和校本研修中组织协调、服务支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省将继续加强对省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扶持,促进其健康发展。至2015年,力争县县建立教师学习培训与资源中心。
要按照全国教师网联计划的发展规划,结合我省实际,努力构建以师范院校和省、市、县各级教师培训机构为主,其它综合性大学积极参与,整合各方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与全国教师网联相衔接,覆盖城乡、开放高效的教师教育网络体系。各地要按照专兼结合的原则,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培训者队伍,进一步完善教师培训师资专家库建设。要按照《贵州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团队提升计划》的安排,切实加强管理者团队和培训者团队建设,不断提升培训团队的管理能力和培训水平。建立巡回指导、送教下乡制度,加强校本培训的指导,促进教师培训质量的提高。加强培训课程资源建设,采取购买、组织开发、引进等方式,形成多样化的优质培训课程资源。
(四)加大投入,保证教师培训经费
各级要加大教师培训经费投入,建立教师培训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将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列入各级政府预算”的规定,确保教师培训计划的实施。落实财政部、教育部《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6〕5号)“按照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的规定,足额专款用于农村学校教师培训。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和个人出资相结合的教师培训经费投入机制。建立健全教师培训经费管理制度,提高教师培训经费使用效益。鼓励建立“中小学教师教育奖励基金”,用以表彰先进,树立典型。
六、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11年6月底前为启动阶段。在启动阶段,各级要认真做好有关文件精神的学习与宣传,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思想认识,要搞好调查研究,制定本地培训规划、实施细则和管理措施,并对管理者和培训者进行培训。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1年7月-2014年为全面实施阶段。在实施阶段,各地应根据当地实际分期分批地逐步展开继续教育活动,不搞“一刀切”和“齐步走”。各地要注重过程、讲求实效,保证培训质量,切忌搞形式主义和走过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培训机构要经常深入基层和学校,加强对培训特别是农村校本培训的业务指导和检查。各市(州、地)每年应对“继教工程”作一次专项检查。2013年省将对全省“继教工程”进行中期检查。
(三)评估验收阶段:2015年1-12月为评估验收阶段。其中,2015年6月底前,各县(市、区)完成对乡(镇)的检查验收;2015年9月底前,各市(州、地)完成对县(市、区)一级的检查验收。10-12月,省教育厅组织对各市(州、地)的评估验收。
省评估验收结束后,省教育厅将对“继教工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第四篇:金盆小学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方案
水城县金盆乡金盆小学“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
实 施 方 案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培训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重要保证。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不断提升广大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书育人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根据《水城县“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金盆乡“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的精神,为扎实推进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切实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促进城学校教育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结合我校教师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坚持“打造骨干、推动校本、覆盖全员”的发展思路,不断加大继续教育工作力度,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增强培训效益,全面提高我校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为巩固提高我校义务教育水平,促进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目标要求
围绕“强化能力,提升素质,决战课堂,提高质量”的总体目标,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一德四新”(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为主要内容,以“国培计划”为引领,以“贵州省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为抓手,以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支撑下的校本研修为平台,扎实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全面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
三、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为全体在职教师。
四、主要任务
“十二五”“继教工程”从2011年起至2015年止,用五年时间,对我校教师进行每人不少于360学时的继续教育培训(其中县级以上集中培训不少于240学时)。
“十二五”“继教工程”培训坚持分类、分层、分岗、分科原则,以学科培训为基础,将“一德四新”有机地融入各个学科培训。其中,师德教育不得少于60学时,“四新”的培训学时分配,在上级制定具体分配方案后执行。
我校“继教工程”培训分全员培训和专项培训。全员培训要以校本研修为主,决战课堂,要注重校本研修的自主创新和培训质量的提高。专项培训要以“打造骨干”为主导,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骨干教师队伍,构建校级骨干教师梯队。
(一)全员培训
1、师德教育
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认真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新理念
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目标,以先进教育思想和理念为主要内容,树立新的价值观、质量观、教师观和学生观。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鼓励个性发展,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3、新知识
认真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及实践成果,更新学科专业知识,使我校教师了解学科专业发展动态,提高教师在课堂上实现学科育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维发展等的综合素质,注重教育内涵发展。
4、新方法
要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努力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如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参与式,任务驱动式,体验式等适合学生学习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考力、知识建构力及学习实践力,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增强课堂教学的执行力、创造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5、新技能
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强化教师备课、研课、上课、观课、说课及议课的能力,增强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培养学生倾听、思考、交流、提问和应对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应用水平。
(二)专项培训
1、积极实施上级关于“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计划。积极选拔教师进行参培参训。促使我校骨干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使骨干教师覆盖学校和课程计划规定的全部学科。
2、实施骨干教师能力提升计划。对我校骨干教师进行提升培训,增强其教育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和示范带动能力,使其成为当地基础教育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名师。
3、实施学校紧缺学科教师培训。通过省、地、县三级培训,对学校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实验教学等紧缺学科教师开展专项培训,提高其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4、实施学班主任培训计划。五年内,通过远程培训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所有班主任进行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班主任培训要针对班主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加强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班级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专题培训,不断增强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和教书育人的本领。
5、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计划。根据教育局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在普及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中级培训,提高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能能力和水平。到2015年,力争90%以上的教师接受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并取得合格证。
6、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对所有新任教师进行岗前适应性培训,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培训内容应包含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律法规、所任教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班主任工作等。
(三)学历提高培训
坚持以在职攻读为主、脱产学习为辅、学用一致、学以致用的原则,稳步推进我校教师学历提升工作,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五、措施保障
(一)加强领导,分级负责
学校各部门要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来认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出发,把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切实加强对教师继续教育的领导,把此项工作纳入学校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同步考虑,统筹安排,提供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并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各司其职,齐抓共管。
组
长:龙祥海 副组长:肖华
成员:雷荣军
吴才富
吴长军
王静
周春
鲁刚
陆云
(二)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加强制度化管理 继续教育实行五年一个周期的管理制度和继续教育培训登记制度。五年内须接受不低于360学时的培训(其中县级以上集中培训不低于240学时)。教师参加符合规定的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其培训学时根据文件的规定,计入《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证》。五年内,教师完成规定学时的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取得“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合格证”。
对在继续教育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个人学校将给予表彰或奖励,对继续教育工作不支持的、态度不端正的、不自觉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擅自中断培训,或考核不合格者,当年考核视为不合格。
(四)加大投入,保证教师培训经费
学校要加大教师培训经费投入,建立教师培训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将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列入各级政府预算”的规定,确保教师培训计划的实施。落实财政部、教育部《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6〕5号)“按照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的规定,足额专款用于学校教师培训。建立健全教师培训经费管理制度,提高教师培训经费使用效益。
六、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11年9月底前为启动阶段。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1年10月-2014年为全面实施阶段。
(三)评估验收阶段:2015年1-12月为评估验收阶段。
省评估验收结束后,学校将对“继教工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金盆小学
2011.9.20
第五篇:“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方案
迤那镇中心校“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
实施方案
根据《贵州省“十二五”(2011-2015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方案》、《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精神,《毕节市教育局文件(毕市教字【2011】28号)》《关于“十二五”(2011-2015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方案》,按毕节市教师继续教育“十二五”启动会的要求,为扎实推进我校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完成上级“十二五”期间对教师继续教育的要求,促进我校教育发展,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提高育人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力推进新课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坚持“打造骨干、夯实校本,优化课堂、提升课研,全员参与、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大我校继续教育工作力度,积极创设贴近课改、贴近课堂、贴近教师的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参训的积极性、主动性。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扩大学习内容。进一步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形成教师培训的长效机制,完善教师培训的考核评估制度,秉承培训为教育发展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为教师发展服务的理念,突出师德素养和教育
教学能力的提升,全面提高我校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促进我校教育改革和教育质量的跨越发展。
二、目标要求
以省“围绕 “强化能力,提升素质,聚焦课堂,提高质量”以提高中小学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一德四新”(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为主要内容,以农村教师为重点,以“国培计划”为引领,以“贵州省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为抓手,以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支撑下的校本研修为平台,扎实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市“五大工程”的总体目标要求”为目标;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培训任务。全面构建惠及全体教师、提升全面素质、促进全程发展、实现全力服务教师培训体系。保质完成上级规定的每位中小学教师五年共120学时的全员培训任务,新教师一年60学时的新教师培训任务。五年内使全校5%以上学教师接受县级及以上骨干培训,10%以上的教师接受镇级骨干培训,努力造就一支学科骨干教师队伍。完成每人每年24学时的校本研修任务。深入开展网络研修,扩大网络培训对象,提高网络培训管理质量,高质量完成全体教师每学年不少于10学时的网络培训任务。把师德师风教育融入到培训中,切实增强广大教师的敬业意识;全面推进校本研修,构建高效的校本
研修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制度,健全教师培训管理工作机制,形成教师培训长效机制,充实教师学习时间。
三、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为全体在职教师
四、主要任务
(一)全员培训
全员培训以“一德四新”为主要内容(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开展,涉及师德教育、新课程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级)、校本研修、教育教学评价、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专业知识的更新与拓展。根据《毕节市教育局文件(毕市教字【2011】28号)》<关于“十二五”(2011-2015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方案>,“要坚持统一性和灵和性相结合,并按照“因地制宜、按需施教,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全面推进,注重过程,讲求实效”的原则认真开展。”“十二五”期间,将按上级要求认真完成全员培训,每人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其中师德教育不少于60学时,按照分类、分层、分岗、分科组织实施的培训(含“四新)不少于120学时。具体要求如下:
1、师德教育
按照教育局方案要求,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首要内容,结合我校教师实际,我校师德教育工作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为切入点,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学生满意的教师”为指针,以增强“责任感”和“生命感”为难主题。以地区教育局出台的学校、校长、教师“十个不”承诺为重点组织开展工作。深入学习和贯彻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执行《中共毕节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毕节市委组织部》出台的《干部作风行为规范“四要十不准”》。组织开展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为主题的系列师德教育活动,全面实施“师表工程”,营造学校人人都是德育教师,处处都是德育环境、课课渗透品德教育的“三维育人环境”,塑造教师高尚的道德行为,引领教师履行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促进教育健康、持续、和谐发展,确保我校规范办学行为工作取得实效。结合地区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对教师的要求,抓住当前师德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以及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通过集中培训、自主学习、专题讨论、撰写心得等形式认真开展师德教育。开展好“优秀班主任”、“名师”、“德育先进工作者”和各项专项活动,要求教师明确“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点滴皆楷模。”做到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强化“关爱贫困生、给贫困生送温暖;关爱学困生,给学困生送信心;关爱特殊生,给特殊生送方便;杜绝体罚学生,歧视差生,杜绝伤害学生心理”的爱生
活动。提高教师“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厌恶一个学生就等于毁掉一个学生”的思想认识。在师生中广泛开展“我心中的好老师”和“我为人师”征文活动和演讲比赛活动。达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每学年对我校所有教师进行考核和对所有学校进行考评,评出“文明班级、文明学校,师德标兵,师德优秀教师”予以奖励。通过考核和培训使广大中小学教师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有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的具体行为。此项工作集中培训不少于60学时。
2、新理念
根据教育局《关于“十二五”(2011-2015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方案》中“新理念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关注全体学生发展为主题,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通过培训使中小学教师进一步提高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质量关、教师观和学生观”的要求。我校把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作为新理念培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和认真完成二级培训,认真开展“校本培训”深化课程改革通识培训和教
学研究,用专家的教育理论和教师的实际教学经验,对教学进行诊断与评价、研究与分析,经过反复的探索和实践,把新的教育理念真正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让“集中培训和自主研修相结合、静态的成果总结和动态的过程研究相结合”,让培训持续在教师教学生活的全过程。专注课堂,认真开展“课堂拼搏”和“学会教学”校本培训活动,紧紧围绕一堂课的课前、课中、课后展开一系列的研讨,从问题出发,从教师的需求出发,让教师课前带着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教学设计,课中以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教学,课后进行反思、交流。让教师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理论转化为方法、将思想转化为性格。培养教师自我规划、自我反思、自我发展的能力,让教师的教学有个性、有灵魂。让每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五年内每个教师都完成下列书籍的培训学习:
3、新知识
按教育局《方案》新知识要求:“树立终生学习理念,搭建终生学习“立交桥”。依托互联网、远程教育平台、毕节地区教育信息平台、各类科研杂志、广播电视等,了解各学科前沿动态,认真学习国内外教育教学实践成果,拓宽知识视野,增强知识储备,深化学科专业知识,更新知识结构。通过培训,使中小学教师了解学科专业发展动态,提高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思维的综合素质,实现学科育人,促进教育教学内涵发展”。
我校教师“十二五”继续教育新知识培训在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培训,认真完成二级培训的前提下,每位教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终身教育的人生理念,关注自我的专业成长。加强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学习,全面把握改革思路,全面贯彻改革精神。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各科课程标准及其解读。利用各种渠道不断学习,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加跨学科综合知识。全面拓展个人的各方面修养,淡化自己的学科角色,把学生视为接受教育的一个完整的人。不把自己作为仅仅是一名某学科教师,只负责教学生学习某学科知识。而要把自己看成是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负责人,要学会在学习中思考。在实践中思考。教研中思考。“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多看书,多反思;多听课,多学习;多研究,多探索;教学中不拘泥于个人的圈子,走出去看看,感受和体验外面世界的精彩和复杂。开阔个人视野,活跃个人的思维,提高自身素质和综合实力。真正了解各学科前沿动态,促进教育教学内涵发展。广泛开展教师知识竞赛活动,读书交流活动,每位教师在活动时都带上自己所读书籍或读书笔记,将自己在书中的收获和最大体会与其他教师交流。评选优秀表彰。
4、新方法
在教育局《方案》“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努力探索、改进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下,我校将着力推进“练师能”活动的开展。引领教师把持续不断的反思作为一种研究方式,引导教师多以课例为载体,将日常点滴的教学工作、教学活动与新问题结合起来,力争在教学观念、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方面有明显改观,引导教师在教学模式的构建上处理好学科目标与综合素养、双基教学与能力培养、探究体验与接受理解、自主学习与同伴合作等方面关系。把自己所上的课拍成录像,然后反复观看和研究,找出自己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制定相关的改进方案。提升课堂教学基本功,增强课堂教学的执行力、创造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不断地追问自己教学的有效性。把教学工作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来,使学习成为学生自觉的行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多给学生提供体验机会,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坚决避免老师死教书和学生死学习以及老师用作业来变相惩罚学生的现象。
5、新技能
以教育局《方案》中“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强化和创新备课、说课、上课、评课及课后反思等基本技能;提高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不断提高教师指导学生有效学习的技能,具备引导学生课堂上倾听、思考、提问、交流等能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指导。我校将以校本研修为突破口,以全镇教师集体备课为抓手,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参训教师的主体地位,尊重教师的需求差异,提高参训教师的自主选择性。引导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和学校发展需要,结合工作和生活情况,自主安排培训时间。学习和应用新技术,完成省规定的技术教育能力“中级水平”培训任务,并把新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把新学和以有有机融合;促进课堂教学最优化,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应用水平。进一步改革和落实我镇集体备课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个别培训
1、骨干教师培训
通过理论学习、教学实践、信息技术运用、教育科学研究及专家指导等形式,培养教师的教育创新思维能力、学科知识拓展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增强教师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培养一支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具有较高政治教育素养和专业化水平的教师队
伍,在五完成30名左右镇级骨干教师和20名左右市级骨干教师的培训。争取有地级和省级骨干教师。
2、新教师培训
根据教育局《方案》要求,凡教龄在一年内或见习期的教师,各校必须对其进行培训,培训不得少于60学时。培训内容主要以课堂教学设计与组织的基本技能、班主任工作能力培养等为主要内容,以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为重点,教育教学中的指导、考核、要求、建议、督促、所任学科的课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班主任工作等。切实帮助新教师尽快提高政治业务水平。新教师指导听课情况。汇报课、教师基本功比赛。培训学习总结、教案、读书笔记、教育教学心得体会等由教务处负责。
3、学历提高培训
根据我镇各校教师专业结构情况,坚持在职提升为主、脱产学习为辅,学用一致、学以致用的原则。稳步推进我校教师学历提升工作,通过实施教师学历提高培训,到2011年,实现我校小学教师大专化。本科文凭及以上学历者达到30%以上。
4、班主任培训
深入实施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计划,建立健全 班主任培训制度,根据省、地、市安排,结合我校实际,通过远程培训和集中
培训等方式,每年对全镇所有班主任教师进行不少于60学时的专题培训。针对班主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帮助班主任了解班主任常规工作及基本要求,探究班主任工作的一般规律,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自觉性。通过学习优秀班主任的经验和方法,能够积极主动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创造性。积极探索,学会协调各方面工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与任课教师密切配合,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性。加强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班级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专题培训,不断增强班主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书育人的本领。
五、实施步骤
按教育局相关文件要求,我镇“十二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分启动、全面推广、评估验收三个阶段。
(一)启动阶段:2011年9—10月底为启动阶段。成立“毕节市层台镇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领导小组”,拟定工程实施意见,认真组织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广泛做好宣传工作;制定本校培训规划、实施细则和管理措施;在10月底召开层台中心“十一五”继续工程总结表彰暨“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 启动会。
(二)全面推广阶段:2010—2014年为全面推广阶段。按市的总体规划和计划逐步推进,不搞“一刀切”和“齐步走”。在培训项目、培训进度上结合自身实际自行决定内容的安排和时间的先后,确保总体上在2014年底前完成实施意见规定的培训任务。在全面推广阶段,注重过程、讲求实效,保证培训质量,切忌搞形式主义和走过场。在抓好全员培训的同时,加强对村级学校培训管理的指导督查,严禁出现培训死角。
(三)评估验收阶段:2015年1—12月为评估验收阶段。2015年6月底前,完成镇级 自评自查验收,做好准备 迎接市、地、省级的验收。
六、各类人员职责
学校职责:认真扎实地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根据市的整体部署,结合实际制定本校培训计划和管理措施;建立一支由本校骨干教师组成的辅导队伍,负责对本校教师进行面授辅导;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竞赛活动;按要求建立好学校集体档案和教师个人档案;负责抓好校本培训,对教师参加集中培训和自学自练情况进行检查、督促;负责完成对本校教师的逐人考核验收任务,并做好准备,接受市、地、省逐级考核验收。
辅导教师职责:提高思想觉悟,服从领导安排,任劳任怨,有敬业精神;认真钻研培训教材,备好课,上好课;收集整理好辅导资料并归类存档;配合学校完成校级培训和考核验收任务。
教师个人职责:在完成岗位本职工作的同时,认真学习领会师训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提高思想认识,端正态度;认真拟写个人培训计划、总结,积极主动地参加教师培训,作好培训记录,保证面授学习和自学自练时间;认真完成各种作业,努力提高自身职业道德、教学基本技能和学科教学业务水平,完成本阶段各项培训任务,并接受上级检查和考试考核。
七、培训要求
1、成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领导小组,配置专干,真正做到校长亲自抓,分管校长具体抓,经办人员专门抓,并结合实际拟定实施意见和管理措施。
2、每学期拟写工作计划和总结,以教师任职学校为主要培训场所,确保人员到位,使培训落到实处。
3、依靠骨干,利用远教设备,扩展培训资源,拓宽培训渠道;定期组织面授辅导;经常组织优质课竞赛和观摩课,研究课等教学活动,结合“六个三工程”实验课题,搞好校本课题研究;激发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校长亲自带头,以身示范,教师制定个人达标计划,坚持互帮互学、自学自练。
5、建立健全集体档案和教师个人档案。
八、条件保障和激励机制
1、培训经费: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共同分担。
2、第三阶段按省、地、市要求统一考试,统一发证。
3、所有在职教师都应按要求参加培训,否则在职称聘任中将底聘或不聘。
4、所有人员都必须按照相关制度和职责认真完成本阶段培训工作,不认真完成的,将严格按照地、市相关文件精神执行。
5、对不认真参加培训、考试、考核不合格者,见习期教师不得按时转正,其他教师不得推荐晋级和评优评模,己经评聘教师职务的,职称低聘一级,当年考核定为不合格。
6、对培训中工作认真,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优秀辅导教师和师训工作者,给予表彰和奖励。
2012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