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5、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意见
苏劳社医[2006]11号
各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精神,根据劳动保障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劳社部发[2006]15号)、《关于实施农民工“平安计划”加快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的通知》(劳社部发[2006]19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现就进一步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各地要高度重视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大多从事苦脏累工种,工伤事故风险较大,迫切需要工伤保障。各地要从以人为本,加快实现江苏“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出发,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农民工优先参加工伤保险的要求,把加快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作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优先安排,充分结合农民工的就业特点,制定完善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政策和办法,积极有序地开展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切实维护农民工工伤保险权益。
二、本省区域内使用农民工的各类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都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参加所在统筹地区的工伤保险。使用农民工的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按照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的规定参加工伤保险。在国家关于机关单位的工伤保险办法出台前,机关单位和依照或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农民工的,也要优先为其办理工伤保险。
使用农民工的用人单位尚未参加其它社会保险的,应当允许其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不得以未参加其他社会保险为由而限制其参加工伤保险。
三、要根据地处乡、镇等农村区域内企业使用农民工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农村区域内企业参加工伤保险的办法,在乡镇政府统一协调下,充分发挥乡镇劳动保障所(站)职能,集中动员,整体参保,加快推进地处农村区域内企业参加工伤保险的扩面工作。
四、建筑企业应当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对工程建设周期较短或使用农民工流动性较大的建筑企业,可以采取灵活有效的办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具体办法由各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报当地政府同意后实施。
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规定,协调建设主管部门对未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为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的,不得发放《安全生产许可证》。对未参加工伤保险的企业,劳动保障部门不得为其出具《工伤保险参保证明》,对未参加工伤保险的企业已经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劳动保障部门应当建议有关部门予以暂扣或者吊销。
五、农民工同时在两个以上用人单位就业的,其就业的每一个用人单位都应当分别为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发生工伤,应当由其受伤时为之工作的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六、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为其缴纳工伤保险费。尚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使用农民工人数占全部职工比例大于70%的,两年内,工伤保险缴费费率可以在经办机构确定的缴费费率基础上最低下浮40%执行;使用农民工人数占全部职工比例大于50%小于70%的,两年内,工伤保险缴费费率可以在经办机构确定的缴费费率基础上最低下浮30%执行。两年后,以上用人单位按正常费率缴费。机关、事业单位和民间非营利组织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缴费费率按照行业分类的最低基准费率执行。使用农民工的用人单位已经参加工伤保险的,其工伤保险缴费费率仍按原规定执行。
七、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本人可以到所在统筹地区的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举报。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应当对未参保的用人单位进行监察,督促用人单位限期参保。用人单位逾期仍未为其参保的,劳动保障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依法采取有力手段强制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此外,用人单位补缴工伤保险费的费率可以按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确定的缴费费率最高上浮50%执行。
劳动保障部门对在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以及处理工伤争议中发现受伤农民工所在单位尚未为其参加工伤保险的,应当及时告知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予以查处。
八、农民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其工伤范围、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待遇标准等按照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和省政府《江苏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用人单位应当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农民工的各项工伤保险待遇,均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支付。用人单位按照规定参加工伤保险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后,农民工继续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按照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支付。
九、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至四级伤残的农民工,以及因工死亡农民工的供养亲属,本人提出自愿一次性领取工伤保险待遇并终止工伤保险关系的,用人单位或者经办机构应当予以办理一次性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手续。具体享受标准按照省厅《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苏劳社医[2005]6号)第二十四条规定的标准执行。
十、切实加强对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管理。各地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要建立农民工参保个人档案,为参保农民工制发工伤保险参保卡,告知其享有的工伤保障权益和维权渠道;要设立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查询和举报电话,帮助其查询参保缴费情况和有关政策规定;要加强用人单位使用农民工和参加工伤保险的统计工作,为规范农民工管理和服务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
二OO六年六月十六日
第二篇: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
险的意见
为贯彻落实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一次会议精神,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着力解决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后,劳动关系确认难、工伤认定难、工伤待遇落实难等突出问题,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河南省工伤保险条例》以及相关文件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现就进一步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高度重视参保工作。各地要从以人为本、不断提升保障能力和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认真落实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要求,把加快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作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优先安排。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积极与地税、住建、安监、工会、财政、发改、水利、交通等部门加强沟通,充分结合农民工的就业特点,制定完善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规程和办法,切实维护农民工工伤保险权益。
二、畅通实名登记渠道。用人单位为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参保手续,要据实报送人员名册,人员发生变动的,应及时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变更参保人员名单。用人单位未及时申报变更的,参保名册之外的职工发生工伤,由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创造条件,公布有专人值守的热线电话、传真等便捷联系方式,并运用“互联网+”模式为用人单位及时变更参保人员名单提供便利。用人单位通过互联网报送的电子变更数据与纸质变更材料具有同等效力。
三、及时确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加强劳动用工管理。农民工发生事故伤害后,以劳动合同为基础确认劳动关系。对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按照《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规定处理。对于申请确认劳动关系的争议案件,各级劳动仲裁机构应当依法及时作出处理。
四、缩短工伤认定时限。农民工发生事故伤害的,各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及时作出工伤认定决定,一般自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如遇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60天期限。
五、积极进行工伤救治。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增强服务意识,把开辟工伤救治绿色通道列为签订工伤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协议的重要内容,指导引导工伤定点医疗机构建立健全工伤救治绿色通道。对于因生产性事故导致重伤的农民工要“先抢救、后结账”,各级卫生医疗机构要积极进行救治,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抢救或治疗。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要与定点医疗机构协同联动,做好工伤医疗费用联网结算系统的互联互通,全面推行工伤医疗费用实时结算,确保农民工发生工伤时能够及时得到救治,减轻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医疗费垫付压力。
六、充分发挥商保优势。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险的有益补充,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进一步创新方式,完善机制,加强与商业保险机构的协调合作。一方面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农民工办理商业类意外伤害保险,作为工伤保险的补充,用来分担应当由用人单位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有效拓宽农民工权益保障渠道。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共享商业保险机构在办理涉及农民工事故伤害案件调查、取证过程中的证据信息,作为认定工伤时的证据参考。针对商业保险公司调查、取证所产生的成本,可以运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所需资金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从社会保险部门预算经费等既有预算中统筹安排。与商业保险机构的合作事宜,应坚持依法、自愿、公开、竞争的原则进行。
七、努力推进参保前置。房屋建筑、市政建设、交通运输、铁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工程实行以建设项目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是保证工程安全施工的重要举措。各级各部门要严格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工伤保险工作的意见》(人社部发〔2014〕103号)及我省《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工伤保险工作的实施意见》(豫人社工伤[2015]9号)的有关要求。各类建筑施工项目在办理相关手续、进场施工前,均应提交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的证明,作为保证工程安全施工的具体措施。凡是没有工伤保险参保证明的,一律视为工程安全施工措施不到位,切实做到“先参保,再开工”。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及时督促各类建筑施工项目落实安全施工措施,督促未参保的及时补办参保手续,杜绝“未参保,先开工”、“只施工,不参保”的现象。
八、落实工伤保险待遇。农民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可以选择按月享受长期待遇也可以一次性领取待遇。具体领取办法和标准按照豫人社工伤【2015】9号文件规定执行。
按照建设项目参保的农民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至十级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农民工本人提出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时,按照规定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在建设项目工伤保险期限内,农民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人员终止工伤保险关系手续。
对在参保项目施工期间发生工伤,项目竣工时尚未完成工伤认定或劳动能力鉴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按豫人社工伤【2015】9号文相关规定执行。
九、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围绕“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采取深入施工企业及项目工地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增强用人单位遵法守法的自觉性和农民工自我保护意识。同时,联合住建、安监、工会、水利、交通等部门,积极开展工伤预防工作,依法检查督促和组织企业开展农民工劳动安全卫生、安全生产、工伤预防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做好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农民工职业病检查和防治工作,减少农民工工伤事故的发生。
十、建立部门联动机制。从2017年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已将新开工项目参保率纳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指标体系。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要会同住建、安监、工会、水利、交通等部门,建立健全联席会议、联合督查、信息共享、经办对接等部门协作机制,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定期不定期对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进行联合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十一、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对涉及农民工的劳动用工监管,对劳动合同签订情况、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要定期督导。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责令违反劳动、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单位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的要依法严肃处理,尤其要对农民工发生工伤后待遇落实情况进行重点督查,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十二、本意见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新疆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暂行办法
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暂行办法》的通知 2009年05月24日 星期日 15:34 关于印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暂行办法》的通知
新劳社字[2005]39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地;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石河子市、五家渠市、阿粒尔市、图木舒克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暂行办法》己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二○○五年五月十二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妥善解块农民工进城务工期间的工伤保险问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4]18号)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及在外省市注册(简称外地注册)在自治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含成建制在自治区承揽工程的施工单位(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农民工。
本办法所称农民工,是指在国家规定的劳动年龄内,具有农业户口,并与城镇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人员。
第三条 用人单位必须及时为农民工办理参加工伤保险手续,缴纳工伤保险费。农民工个人不缴费。
对用人单位为农民工先行办理工伤保险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予办理。
第四条 用人单位为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费以统筹地区上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工伤保险费率按其所在单位工伤保险费率确定。
第五条 用人单位已在注册地为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参保手续,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在自治区从事生产经营期间不再重复缴纳工伤保险费。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农民工,在注册地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并按照注册地的规定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第六条 用人单位未在注册地为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参保手续、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在自治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朝间,必须按照《办法》参加所在地的工伤保险。用人单位应携带相关资料到其生产经营所在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参保手续,并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
参加自治区工伤保险的外地注册用人单位离开本地时,应到参保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终止参保手续。
第七条 用人单位既未在注册地又未在生产经营地为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参保手续、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农民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息职业病的,由自治区生产经营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认定为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按照《条例》及《办法》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第八条 用人单位已参加自治区工伤保险社会统筹的,其农民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用人单位、农民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应向参保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农民工工伤保险待遇由参保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
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受伤害农民工或者共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一年内,可以直接向参保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第九条 农民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仕不认为是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承捏举证责任。用人单位拒不举证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受伤害农民工提供的证据依法作出工伤认定结论。
第十条 用人单位在自治区境内为农民工办理了工伤保险参保手续,受伤害农民工经统筹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的,其工伤保险待遇按照自治区规定执行,符合工伤保险基金支付项目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文付。
对新招用的农民工,用人单位当月未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应当在签订劳动合同或发生事实劳动关系之己起5日内,书面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备案,于次月补缴。招录当月发生的工伤费用,符合工伤保险基金支付项目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用人单位终止缴费的,自终止缴费的次月起,其伤残等级为五至十级的农民工按规定应继续领取的原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由用人单位支付。
第十一条 农民工因工伤残等级达到一至四级,其应享受的伤残津贴、护理费,一般应按月文付,并执行自治区工伤保险待遇的调整政策,直至丧失领取条件时止。本人自愿选择一次性领取工伤保险长期待遇的,以《条例》规定的应领取的月伤残津贴及护理费为基数,按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时间计算,对领取时间不足10年(含10年)的,按实际年限领取;超过 10年的,一次性领取的金额最高不得超过本人每月应领取金额的120倍。凡参加工伤保险社会统筹的,其一次性工伤保险长期待遇由工伤保险基金文付,未参加统筹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第十二条 因工死亡的农民工的供养亲属,符合享受供养亲属抚恤金条件的,一般应按月支付,并执行自治区工伤保险待遇的调整政策,直至丧失领取条件时止。木人自愿选择一次性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的,以《条例》规定的应领取的月供养亲属抚恤金为基数,按终止领取的供养余年计算,对领取时间不足I0年(含10年)的,按实际年限领取,超过10年的,一次性领取的金额最高不得超过本人每月应领取金额的120倍。供养亲属有数人的,其应领取的供养亲属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年龄已超过人口平均寿命的,应按月领取抚恤金。
第十三条 农民工按照本办法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申请一次性领取工伤保险待遇的,本人或亲属应当在申请核定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丧葬费、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待遇时提出,并由本人或亲属与用人单位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签署协议。一次性领取各项工伤保险待遇后,终止工伤保险关系,用人单位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已经按月领取伤残津贴、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待遇的,不得再按照本办法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二次性领取工伤保险待遇。
第十四条 外地注册或者成建制的用人单位在自治区分承包施工的,施工总承包的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将用工情况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备案,并督促分承包单位为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后,督促其按规定报告并提出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在自治区境内承包施工的用人单位如违反有关规定将工程再次分包给没有用工主体和施工资质的组织或个人,造成农民工因工伤亡的,应当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第十五条 用人单位未给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费,或者未按规定的标准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农民工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因此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的,农民工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认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本办法施行前已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农民工,未超过1年的工伤认定申请受理时限,且目前其用人单位仍在自治区境内生产经营的,参照本办法规定执行。
第四篇:建筑工地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须知
建筑工地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须知
新参保单位首先登录长春市医保网(http://www.xiexiebang.com)下载新参保录入程序,录入信息后携带下列材料到二楼1号窗口申报。※将录入程序安装在电脑上,人员录入见程序文件夹中“相关表格及说明”中的“数据采集软件说明”。
一、《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的原件及复印件。
二、提供经住建部门审核备案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原件及复印件加盖公章。
三、与建筑施工企业签订的《中标通知书》或《承接工程通知书》原件及复印件加盖公章。
四、建设项目中有分包或劳务分包的,提供分包合同或劳务分包合同的原件及复印件加盖公章。
五、需提供单位法人身份证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六、《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单位登记表》一式两份,填写后加盖公章、法人章;
七、录入信息后打印的人员信息汇总表一式两份(用A3或A4纸打印加盖单位公章);录入人员信息中的人员分类和上年月平均工资必须填写(上年月平均工资,按照上全市职工平均工资填报)。
八、参保人员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复印),加盖单位公章。
九、用工人员《劳动用工合同》原件及复印件,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十、上报U盘(将C盘sjcj文件夹生成ac01、ab01两个文件拷贝到U盘中)。
建筑单位人员增减变更
1、由用人单位填写《医疗、工伤、生育人员增减变更审核表》一式两份,人员离职说明。加盖单位公章。
2、如发生工伤,应经过劳动鉴定委员会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后,到市医保局核定工资基数(享受待遇)。咨询电话:81932999
第五篇:县域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情况调研
县域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情况调研
摘 要:目前我国政府在构建农民工工伤保险体制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中央、地方法律法规政策不断完善,各级司法和社会保障部门也开展了较有成效的治理行动,初步构建了一个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工伤保险政策体系。但是农民工属于弱势群体,在现行体制下,当其遭受工作伤害时,相应权利的保障措施仍十分脆弱,农民工权益保障还有待加强。
关键词:工伤保险体制;健全;农民工;权利保障;加强
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工伤保险,又称职业伤害保险,是通过社会统筹的办法,集中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建立工伤保险基金,对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遭受意外伤害或职业病,并由此造成死亡、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给予劳动者及其实用性法定的医疗救治以及必要的经济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这种补偿既包括医疗、康复所需费用,也包括保障基本生活的费用
一、目前我国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基本情况
随着县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男性外出务工劳动力达50%以上,女性外出务工劳动力达20%,如何解决好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对此,各省市高屋建瓴,适势决策,相继出台了关于调整完善社会保险政策的通知、《关于社会保险费实行一票征缴的通知》等行之有效的文件,为进城务工人员参加工伤保险指明了方向,目前各县域90%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以全部纳入到工伤保险参保范围。
(一)各地的宣传重视,制度不断完善,为工伤保险管理夯实基础。调研中大多数县域人社局都成立了业务科室有专门的工伤保险认定、待遇支付领导小组;宣传力度加大,工伤保险实行单位缴费,个人不缴费,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把宣传的重点放在了企业负责人和管理层上,通过发放工伤保险宣传资料、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用贴切现实典型的事例教育和引导企业,帮助企业算大账和长远账,使企业负责人真正认识到缴纳工伤保险的好处;制度和流程上不断规范,能够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例如《工伤保险管理内控制度》、《工伤保险业务经办流程》、《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等文件先后出台,目前用工单位办理工伤保险业务的积极性日益增高。
(二)抢抓机遇、明确目标,扎实推进农村劳动力扩面征缴工作。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工伤保险条例》和省市相关法规政策,层层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并建立长效机制,于每年下达任务指标后,召开全县社会保险扩面会议层层动员部署,并与乡镇、企业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局班子成员包乡镇、包企业制度,帮他们想办法、破难题,使进城务工人员参加工伤保险扩面工作实现了新突破。
(三)完善“一票征缴”业务,实现工伤保险应收尽收。自2008年以来,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开展了社保费一票征缴业务,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一票收缴,促使低风险行业参加了工伤保险,并按月交纳工伤保险金,提高了工伤保险覆盖范围,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
(四)规范工伤定点医院的管理。严格审批工伤定点医疗机构,并签订《协议书》,每年都要对定点医院实行专项检查,针对发现的不规范行为,严格执行《协议书》规定,减少工伤医疗费的支出,使工伤医疗管理进一步规范。
(五)严格工伤认定程序。人社系统严格执行工伤认定程序,对单位或个人报来的认定申请材料认真审核,按规定程序及时作出工伤认定结论并及时送达申请人,“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肃认真做好工伤认定工作,做到每一个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
(六)适时调整工伤保险费率。根据企业“工伤保险基金偿付率”与“事故发生频率”,用人单位在一个浮动期内一旦超过规定的范围,就要调整其工伤保险费率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给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积极性,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大大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民工属于弱势群体,在现行体制下,当其遭受工作伤害时,相应权利的保障措施仍十分脆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择性参保现象依然存在。一是受经济下滑影响,部分企业经营困难,企业负责人及参保职工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认识高于工伤保险,他们就提出各种原因不参加工伤保险。二是受行业影响,产生参保不对称现象。对于机械制造、建筑、矿山等风险大的行业,企业负责人因利益趋势,产生了只参加工伤保险,不愿参加其他保险的现象;而流通行业及党政事业单位,产生工伤机率相对小,他们不愿参加工伤保险。三是有的企业虽然风险程度高,但企业负责人却只为高风险工作岗位的工人参加工伤保险,而承担管理工作的工人和低风险岗位工人却不在参保范围内。四是民营企业参保率低,民营企业负责人往往只注重经济效益,企业负责人同时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的企业发生工伤事故的可能性小,参加工伤保险不划算。进城务工人员维权意识淡薄,工作流动性大,对自己是否参加工伤保险并不关心。
(二)工伤保险各环节都有可以操作的空间,使欺诈行为成为可能。无论在参保申报环节、工伤认定环节、基金支付和待遇享受等各个环节,都出现过虚报、瞒报、夸大病情和滥用高额医药费等现象。《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提出工伤保险基金可先行支付,虽然有相应的追偿办法,但是过于简单,特别是民营企业和个体经营企业,追偿难度大。
(三)强制措施力度不够,相关部门缺乏配合协调。尽管《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都明确规定,对不参加工伤保险的单位和企业负责人可以进行处罚,而在实际工作中,处罚往往无法落实到位。
(四)进城务工人员发生工伤事故的几率较高。进城务工人员文化水平相对低,大部分从事高危行业,居住地分散,上下班途中更易发生交通事故,且工伤认定难度较大。
三、建议
(一)加强工伤保险政策宣传,促进企业负责人和农民工政策认知。一方面,要通过新闻媒体或各种方式散发宣传材料,加大宣传力度。另一方面要争取让企业负责人和农民工都能从根本上认识和认同工伤保险,继而反推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对务工人员要多宣传工伤保险待遇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待遇的项目多、标准高、时间长等特点,让劳动者心动;对企业负责人要多运用现实中的工伤案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变空洞的政策说教为鲜活的思想触动,让用人单位在依法参保和加强工伤预防方面积极行动。
(二)要切实出台相关政策,打击危害工伤保险基金的各种欺诈行为。要提高工伤保险稽核工作重要性地人事,把好关,守好门;要加大工伤医疗监管力度,切实杜绝小伤大养、过度医疗等现象的发生;要实行部门联动机制,应由公安、法院、工商、税务、住建、安监、银行等相关部门参与,形成各单位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改变单靠人社部门的现状。
(三)如果相关部门不齐抓共管,采取强制措施形成联动机制,单靠人社局很难将工作落到实处。建议在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时,明确公安、法院、工商、税务、住建、安监、银行等部门的权责,并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
(四)通过相关制度创新,在现有法律规定下简化理赔程序,确保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及时实现。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进入城镇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多,我们希望上级尽快出台相应政策,以此推动基层社会保障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推动县域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当前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的研究》 百度文库
[2] 陈志旭:2012年第9期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规政策专刊 《对于如何加强工伤保险基金安全监管的思考》
[3]王在成:2014年3月 《农村劳动力工伤保险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