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黑龙江省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试行办法(范文模版)
黑龙江省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试行办法(黑劳社
发[2005]70号)
黑龙江省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试行办法
第一条 为了维护进城务工农民工工伤保险的权益,保障其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和《黑龙江省贯彻<工伤保险条例>若干规定》, 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办法,为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费。本办法所称农民工是指有农业户口,在国家规定的就业年龄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人员。
第三条 用人单位应当到所在地的统筹地区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为农民工办理参加工伤保险手续。按照经办机构核定的费率,缴纳工伤保险费。农民工个人不缴费。
第四条 用人单位注册地与生产经营地不在同一统筹地区的,原则上在注册地参加工伤保险。未在注册地参加工伤保险的,在生产经营地参加工伤保险。
第五条 用人单位将工程或者生产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和自然人,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农民工工伤保险责任,由具备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担。
第六条 用人单位与农民工建立劳动关系后,当月未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应当从招用之日起5日内,书面向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备案,于次月补缴。农民工招用当月发生伤亡事故的,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基金支付项目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农民工务工时间不足12个月的,技实际务工时间计算本人月平均工资。
第七条 用人单位欠缴工伤保险费期间,原己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农民工,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暂停其工伤保险待遇支付,所发生的相关费用由用人单位支付。
第八条 农民工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后,应当在参保地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并按参保地的规定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用人单位在注册地和生产经营地均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后,在生产经营地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
第九条 认定为工伤的农民工,经过治疗停工留薪期己满或伤情相对稳定后,农民工或直系亲属、用人单位应该向劳动保障部门设立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农民工按照伤残等级依法享受相应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第十条 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农民工,以及享受供养亲属抚恤金的工亡农民工亲属,一般应该按月支付待遇,并按照省内工伤保险待遇的调整政策,适时调整,直至丧失领取条件为止。
第十一条 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农民工,在领取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前,本人提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并与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签订协议,终止工伤保险关系的,可以一次性领取含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在内的工伤保险待遇。工亡农民工享受供养亲属待遇的供养亲属,白愿选择一次性领取工伤保险待遇的,也可以一次性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
第十二条 一次性领取工伤保险待遇按以下标准支付:
(一)农民工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领取工伤保险待遇为离岗前120、105、90、75个月的本人工资;(二)农民工被鉴定一级至三级伤残,享受护理依赖的,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分别给予农民工生活护理费。标准依次是满16周岁不满30周岁的分别为10万元、8万元、5万元3个档次;满30周岁不满50周岁的为8万元、5万元、2万元3个档次;满50周岁以上的为3万元、2万元、1万元3个档次一次性支付。
(三)农民工因工死亡,其供养亲属自愿选择一次性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的,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及我省《若干规定》中规定的标准,在申请领取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费时提出。不满18周岁的,一次性计算到18周岁;其他供养亲属以终止供养余命年计算,一次性计发20 年;5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1周岁减发l年;70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发。
第十三条 本办法下发前,一级至四级伤残农民工已经按照有关规定领取了一次性工伤保险待遇的,不再重新处理。
第十四条 农民工或死亡农民工直系亲属,就赔偿数额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或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农民工或死亡农民工直系亲属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黑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5年10月1日起执行。
第二篇:吉林省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试行办法
吉林省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试行办法
吉劳社工字〔2006〕319号
第一条 为了维护农民工的工伤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吉林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规定》、《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实施意见》,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招用农民工并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类企业(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参加工伤保险、缴纳工伤保险费。农民工本人不缴费。
本办法所称农民工是指:具有农业户口、在国家规定的就业年龄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合同关系或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人员。
第三条 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缴费基数,按照用人单位支付农民工本人的工资确定。其中,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以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60%为基数;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以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300%为基数。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费率由统筹地区按照有关规定确定。
对于使用农民工相对集中的矿山、建筑等用人单位,缴费基数难以确定的,可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试行定额缴费、吨矿产品提取费用、建筑施工总造价提取费用等方式缴费。具体办法由统筹地区制定。
不论采取何种缴费方式,必须实行参保职工实名制。
第四条 用人单位注册地与生产经营地不在同一统筹地区的,原则上在注册地参加工伤保险。已在注册地参加工伤保险的,应向生产经营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出具参加工伤保险的证明。未在注册地参加工伤保险的,应当在生产经营地参加工伤保险。
第五条 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后,应当在参保地进行工伤认定并在参保地市州级劳动鉴定委员会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认定为工伤的,在参保地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第六条 用人单位在注册地和生产经营地均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后,应当向生产经营所在地统筹地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并在生产经营地的市州级劳动鉴定委员会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认定为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农民工在生产经营地应当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
第七条 用人单位将工程或者生产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农民工工伤保险责任,由具备主体资格的发包单位承担。第八条 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与农民工建立劳动关系后,当月未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应当自招用之日起5日内,书面向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备案,并于次月补缴,已备案的农民工招用当月发生事故伤害并被认定为工伤的,其按规定应当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第九条 用人单位参保后中断或停止缴费的,自中断和停止缴费的次月起,发生工伤事故的农民工按规定应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由用人单支付。
第十条 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的农民工,享受以下工伤保险待遇:
(一)工伤医疗待遇。包括治疗工伤的医疗费、康复性治疗费、辅助器具配置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外地就医所需交通、食宿费。
(二)伤残待遇。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三)工伤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四)工亡待遇。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第十一条 被认定为工伤且经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伤残等级达到一至四级的农民工,其享受的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等长期待遇,原则上按月支付。本人自愿选择一次性领取工伤保险待遇的,除按《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标准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外,再根据其工伤发生之日或职业病诊断之日的年龄和经劳动能力鉴定确定的伤残等级及本人工资,核定一次性领取工伤保险长期待遇,具体标准为:
(一)35周岁(含35周岁)以下:一级伤残为216个月;二级伤残为192个月;三级伤残为168个月;四级伤残为144个月。
(二)35周岁以上至50周岁(含50周岁):一级伤残为204个月;二级伤残为180个月;三级伤残为156个月;四级伤残为132个月。
(三)50周岁以上:一级伤残为192个月;二级伤残为168个月;三级伤残为144个月;四级伤残为120个月。
第十二条 因工死亡农民工的供养亲属符合享受供养亲属抚恤金条件的,供养亲属抚恤金按月支付。供养亲属本人(或法定代理人、法定监护人)自愿选择一次性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的,除按规定领取丧葬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外,根据农民工死亡时核定的供养亲属年龄和按月享受的抚恤金数额,其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支付的标准为:
(一)年龄在50周岁(含50周岁)以下的,按照按月发给的供养亲属抚恤金计算180个月;
(二)年龄在50周岁以上至70周岁(含70周岁)之间的,按照按月发给的供养亲属抚恤金计算120个月;
(三)年龄在70周岁以上的,按照按月发给的供养亲属抚恤金计算60个月;
(四)年龄未满18周岁的,按照按月发给的供养亲属抚恤金计算至18周岁。
第十三条 工伤农民工本人或因工死亡农民工供养亲属按照本办法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自愿一次性领取长期工伤保险待遇的,本人或供养亲属应当在申请核定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丧葬费、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待遇时提出书面申请。已参加工伤保险的,由本人或供养亲属与用人单位以及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签订协议,一次性领取工伤保险长期待遇后,终止劳动关系和工伤保险关系,用人单位和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不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由本人或供养亲属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用人单位一次性支付工伤保险长期待遇后,终止劳动关系和工伤保险关系。
已经按月领取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待遇的,原则上不得再按照本办法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一次性领取工伤保险长期待遇。
本办法下发前,一至四级工伤农民工已经按照有关规定一次性领取了工伤保险长期待遇的,不再重新处理。
第十四条 用人单位未按规定为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手续、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农民工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监察机构举报。
第十五条 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的农民工与用人单位因工伤保险待遇给付而发生争议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第十六条 本办法中的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在用人单位工作不满12个月的,以实际工作月份的平均工资作为本人工资。在用人单位工作不满1个月,且本人工资无法确定的,月工资标准参照适用其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
按照本办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方式缴费的,在计发待遇时,有本人工资的,以本人工资计算,难以确定本人工资的,按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确定。
第十七条 本办法未尽事项,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及《吉林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规定》和统筹地区工伤保险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本办法施行前已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农民工,未超过《工伤保险条例》所规定的工伤认定申请时效,且用人单位仍在本省生产经营的,可以按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九条 本办法与国家今后出台的规定不一致的,按国家规定执行。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吉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二〇〇六年九月十二日
第三篇:甘肃省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办法
甘肃省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办法
第一条 为维护农民工工伤保险权益,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4‟18号)、•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意见‣(甘政发„2006‟59号)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批转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贯彻落实†工伤保险条例‡的实施意见‣(甘政办发„2003‟131号)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外省注册在甘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及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为“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农民工适用本办法。第三条 用人单位应当及时为农民工办理参加工伤保险手续,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农民工个人不缴费。
第四条 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缴费基数按照用人单位支付农民工的全部报酬确定,其中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以统筹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确定;超过统筹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以统筹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确定。
对于使用农民工相对集中、流动性较大的矿山、建筑施工等企业,缴费基数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的缴费方式缴费。
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费率按照统筹地区的规定执行。
第五条 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实行实名制管理。用人单位招用和辞退农民工,应当及时到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备案手续。
第六条 用人单位注册地与生产经营地不在同一统筹地区的,原则上在注册地参加工伤保险;未在注册地参加工伤保险的,应当在生产经营地参加工伤保险。
第七条 跨统筹地区进行生产经营的用人单位,已在注册地参加工伤保险并为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要在生产经营活动开始前到生产经营地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备案;未在注册地参加工伤保险的,要在
生产经营活动开始前到生产经营地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参加工伤保险手续,缴纳工伤保险费。
在生产经营地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应当在生产经营活动结束之日起30日内到参保地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工伤保险注销手续。
第八条 已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在参保地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并按参保地有关规定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在生产经营地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并按生产经营地有关规定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第九条 有管辖权的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受理农民工的工伤认定申请。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管辖有争议的,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最先接到工伤认定申请的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向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指定管辖,工伤认定申请人也可向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指定管辖。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指定管辖的,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管辖。
第十条 因工伤残一至四级的农民工,已参加工伤保险的,其享受的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原则上由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月支付,直至丧失领取条件时止。本人自愿一次性领取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的,可以一次性领取。一次性领取的费用计发基数,按照•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和第三十二条第二款规定标准执行,计发年限从农民工工伤发生之日或职业病诊断、鉴定之日计算至省统计局公布的当期平均寿命。
因工伤残一至四级的农民工,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其享受的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按前款规定的标准计算由用人单位一次性支付。第十一条 已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因工死亡的,其供养亲属抚恤金原则上按月支付,直至丧失领取条件时止。供养亲属本人自愿一次性领取的,可以一次性领取。一次性领取的金额按•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标准计算到丧失领取条件时止,计算的最高年
龄为省统计局公布的当期平均寿命。
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因工死亡的,其供养亲属抚恤金按前款规定的标准计算,由用人单位一次性支付。
第十二条 工伤农民工本人或因工死亡农民工供养亲属按照本办法第 十条、第 十一条规定自愿一次性领取工伤保险待遇的,本人或供养亲属应当在申请核定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丧葬费、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待遇时提出书面申请。已参加工伤保险的,由本人或供养亲属与用人单位以及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签订协议,一次性领取各项工伤保险待遇后,解除劳动关系,终止工伤保险关系。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由本人或供养亲属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用人单位一次性支付工伤待遇后,解除劳动关系。
已经按月领取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待遇的,不得再按照本办法第 十条、第 十一条规定一次性领取。
第十三条 因工伤残一至四级农民工一次性领取工伤待遇并与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关系时,用人单位应当以工伤农民工本人工资为基数,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以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的24个月,二级伤残的22个月,三级伤残的20个月,四级伤残的18个月。
第十四条 用人单位未给农民工办理参加工伤保险手续的,农民工可以向用人单位注册地或生产经营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应调查核实,依法纠正和查处有关违法行为。
第十五条 工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依法对本单位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进行监督。
第十六条 有关农民工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待遇支付方面的争议,按照•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的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本办法所称农民工,是指具有农业户口,在国家规定的就业年龄内,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人员。
本办法中所称本人工资是指农民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在用人单位工作不满1年的,以实际工作月份的平均工资作为本人工资。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标准与实际支付的工资不一致或本人工资无法确定的,按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确定。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本办法施行前已受到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农民工,未超过1年申请工伤认定时效的,按照本办法规定执行。二○○七年十二月十八日
第四篇:深圳市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试行办法
关于印发《深圳市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做好本市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劳动保障部、建设部颁布的《关于做好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工作的通知》(劳社部发〔2006〕44号)和广东省劳动保障厅、建设厅颁布的《转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关于做好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工作的通知》(粤劳社发〔2007〕10号)的规定,结合本市的实际,特制定《深圳市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试行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深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二○○九年二月十二日
深圳市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试行
办法
第一条[目的和宗旨]
为进一步做好本市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广东省有关规定,结合本市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市的建筑施工企业应按本办法规定为本企业雇用的、从事建筑施工的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注册地不在本市的建筑施工企业在本市承接施工工程,其员工未在注册地参加工伤保险的,应参加本市的工伤保险。
第三条[主体界定] 本办法所称建筑施工企业,是指在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从事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拆除等有关活动的建筑业企业,包括施工总承包企业、专业承包企业和劳务分包企业。
本办法所称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以下简称农民工)是指在本市建筑施工企业务工的非本市户籍非城镇户口人员。
具有城镇户口的建筑施工企业务工人员不适用本办法的规定。
第四条[主管部门] 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以下简称市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对本市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进行监督管理。
第五条[经办部门] 市社会保险机构具体经办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的工伤保险业务。
第六条[资金列支]
农民工的工伤保险费是工程造价的组成部分,列入规费项目,单独设项,专款专用。农民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第七条[参保方式] 工资高于本市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农民工,建筑施工企业应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为其参加工伤保险,逐月缴费。工资低于本市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农民工,建筑施工企业可选择以工程项目一次性缴费形式或逐月缴费为其参加工伤保险。
第八条[一次性缴费方式] 以工程项目一次性缴费形式参保的,建设单位应将工伤保险费用作为专用款项在施工前一次性拨付给总承包企业,由总承包企业统一负责向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市区社会保险机构办理工伤保险参保手续。工程项目没有总承包企业负责的,由建设单位代扣代缴工伤保险费。
第九条[一次性缴费的标准] 以工程项目一次性缴费形式参保的,按税前工程造价的0.06%计取。工程项目追加工程造价的,应当按规定重新计算应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并补缴差额部分。
第十条[缴费封顶] 选择对部分农民工实行按月缴费、部分农民工实行一次性缴费的建筑施工企业,整体缴费水平高于工程总造价的0.1%,按工程总造价的0.1%的标准缴纳工伤保险费。
第十一条[已施工企业缴费标准]
本办法实施前已施工而未竣工的工程项目,总承包单位或建设单位以工程项目一次性缴费形式参保的,按以下标准缴费:
应缴费额=工程总造价×0.06%×〔(合同工期总天数-已施工的工期天数)÷合同工期总天数〕。
第十二条[一次性缴费参保的工伤保险期限]
以工程项目一次性缴费形式参保的,工伤保险期限为建设工程开工之日至建设单位办理完毕竣工验收备案之日的时间;参保单位在建设工程开工后参保的,工伤保险期限的起始时间从参保之日起计算。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中标之日起30日内办理工伤保险一次性缴费参保的,其工伤保险期限从中标之日起计算。
第十三条[一次性缴费需提供的资料] 以工程项目一次性缴费形式参保的,总承包单位或建设单位办理参保应提交以下资料:
(一)工程项目中标通知书(或工程交易单);
(二)工程项目承包合同书;
(三)工程项目的农民工参保名册;
(四)缴费的银行帐号。
第十四条[一次性缴费形式参保的人员名单备案] 以工程项目一次性缴费形式参保的,工程项目施工人员发生变化的,各用人单位应及时携带用工证明材料向总承包企业和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市、区社会保险机构报送人员变动名单备案。
未备案名单的农民工,在工程项目施工工地现场发生工伤事故或该农民工办理平安卡的,其工伤保险待遇由市社会保险机构支付,其余未备案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待遇由用人单位支付。
第十五条[工伤认定及待遇享受] 农民工的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保险待遇支付和争议处理等,按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和《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等规定执行。
以工程项目一次性缴费形式参保的农民工,在工程项目的工伤保险期限内发生工伤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按本市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工资核发工伤保险待遇。
第十六条[工伤保险责任主体]
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应由用人单位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由建筑施工企业中的用人单位支付。
建设单位、建筑施工企业将工程发包、分包或者转包给未经工商登记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或者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组织或者个人的,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上级发包、分包或转包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第十七条[浮动费率机制] 市社会保险机构对建筑施工企业参保情况和发生工伤情况建立档案予以登记。同一建筑施工企业承接新的工程项目再次办理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的,实行浮动费率,参照《深圳市工伤保险浮动费率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社会监督]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建筑施工企业有关工伤保险的违法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部门举报、投诉。劳动保障部门对举报、投诉应当及时调查,按照规定处理。
第十九条[专项培训经费] 市劳动保障部门应在每年提取的工伤预防经费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训。该专项资金按照国家及本市有关规定统一管理使用。
第二十条[未参保的支付]
建筑施工企业未按规定缴交工伤保险费期间雇用的农民工发生工伤的,其工伤待遇及相关费用由用人单位按本市工伤保险的有关规定标准予以支付。
第二十一条 [瞒报工程项目总造价的处理]
建筑施工企业瞒报工程项目总造价的,按《工伤保险条例》关于瞒报工资总额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二条 [监督和管理] 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对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和待遇支付情况实施监察和管理。对未为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参保的单位,责令其限期改正,并依按《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和《工伤保险条例》进行查处。
第二十三条[参保情况公示]
总承包企业或各施工企业完成农民工参保工作后,应当按照市劳动保障部门统一规定的样式,制作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公示标牌,并在工地的显著位置予以公示。
第二十四条[实施时间]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5年。
第五篇:哈尔滨市农民工工伤保险办法
哈尔滨市农民工工伤保险办法(试行)
哈劳社发[2005]211号
各区、县(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有关单位:
为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合法权益,使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农民工得到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根据国家和省工伤保险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了《哈尔滨市农民工工伤保险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并将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我局。
哈尔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二00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第一条 为使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农民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保障其合法权益,根据国家和省、市工伤保险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哈尔滨市行政区域内的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农民工。
本办法所称用人单位,是指各类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及在外省市注册(简称外地注册),在本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包括成建制在本市承揽建筑施工的单位。
本办法所称农民工,是指在国家规定的劳动年龄内,具有本市或外埠农业户口,并与本市各类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务工人员。第三条 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到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为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办理参加工伤保险手续,并按《哈尔滨市贯彻〈工伤保险条例〉实施意见》(哈政办综[2004]42号)规定的行业费率缴纳工伤保险费,农民工个人不缴费。
第四条 工伤保险费以农民工上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务工时间不足12个月的,按实际务工时间计算月平均工资;新招用的农民工以其第一个月的工资作为缴费工资基数。
农民工缴费工资低于上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以上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作为缴费工资基数;高于上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以上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作为缴费工资基数。第五条 用人单位办理工伤保险参保手续时,应提供参加工伤保险农民工名单。参保人员有增减变动时,应及时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变动手续。经办机构应按月受理用人单位农民工缴费人员变动申请并及时办理相关手续。
第六条 用人单位为农民工办理参加工伤保险手续并按时足额缴费,自缴费次日起,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的职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及本市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待遇符合工伤保险基金支付项目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第七条 外地注册的用人单位,未在注册地参保的,在本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应当参加本市工伤保险。其认定为工伤的农民工,按本市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第八条 发生事故伤害的用人单位、农民工或者直系亲属,可以作为申请人,到事故发生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认定为工伤的农民工,医疗期满后,用人单位、农民工或者直系亲属,应当向市、县(市)劳动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市、县(市)劳动鉴定委员会应当依法受理。
第九条 外地注册的用人单位,未在注册地参加工伤保险,又未在本市参加工伤保险,农民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后,由生产经营所在地的区、县(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工伤认定。由生产经营所在地的市、县(市)劳动鉴定委员会负责劳动鉴定。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及本市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第十条 外地注册的用人单位,已经在外地参加工伤保险的,应向本市生产经营地劳动保障部门行政提交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相关证明。其招用的农民工在本市工作期间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用人单位、农民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应当到用人单位所在参保地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核定工伤保险待遇。
第十一条 用人单位未按规定为农民工办理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可以向用人单位管辖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投诉。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未给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又未按照本市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标准支付工伤赔偿的,农民工可以向用人单位管辖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欠缴工伤保险费期间,原已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农民工,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暂停其工伤保险待遇,所发生的相关费用由用人单位支付。
第十四条 用人单位破产、注销或者离开本市而终止缴费的,应到经办机构办理终止参保手续。
用人单位终止缴费的,自终止缴费的次月起,其伤残等级为五至十级的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待遇由用人单位按有关规定支付。
第十五条 因工死亡的非本市户籍农民工的供养亲属,符合享受供养亲属抚恤条件的,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比例和标准按月领取,直至丧失领取条件为止。本人自愿申请选择一次性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的,可由本人在领取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费时与用人单位和经办机构签署协议,一次性结算,同时终止工伤保险关系。一次性结算计算年限:供养亲属不满18周岁的(包括子女),计算至18周岁;其他符合供养条件的亲属(包括配偶或父母),计算20年,5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1周岁减发1年,但最低不少于10年;70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第十六条 被认定为工伤且伤残等级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农民工,在领取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前,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并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签订协议的,本人可自愿选择一次性领取工伤保险待遇,终止工伤保险关系,一次性领取工伤保险待遇支付标准:
(一)一级伤残为120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10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90个月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75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被鉴定为一级至三级伤残的,同时被确认需要生活护理依赖的,依据生活护理等级不同,按以下标准发给生活护理费:满16周岁不满30周岁的,一级护理为10万元,二级护理为8万元,三级护理为5万元;满30周岁不满50周岁的,一级护理8万元,二级护理5万元,三级护理为2万元;满50周岁以上的,一级护理3万元,二级护理2万元、三级护理1万元。
第十七条 本办法实施前,一级至四级伤残的农民工已经一次性领取了工伤保险待遇的,不再重新处理。
第十八条 本办法农民工工伤保险未尽事项,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及《哈尔滨市贯彻〈工伤保险条例〉实施意见》等有关规定执行。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哈尔滨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解释 第二十条 本办法从2006年1月1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