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筑工地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须知
建筑工地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须知
新参保单位首先登录长春市医保网(http://www.xiexiebang.com)下载新参保录入程序,录入信息后携带下列材料到二楼1号窗口申报。※将录入程序安装在电脑上,人员录入见程序文件夹中“相关表格及说明”中的“数据采集软件说明”。
一、《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的原件及复印件。
二、提供经住建部门审核备案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原件及复印件加盖公章。
三、与建筑施工企业签订的《中标通知书》或《承接工程通知书》原件及复印件加盖公章。
四、建设项目中有分包或劳务分包的,提供分包合同或劳务分包合同的原件及复印件加盖公章。
五、需提供单位法人身份证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六、《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单位登记表》一式两份,填写后加盖公章、法人章;
七、录入信息后打印的人员信息汇总表一式两份(用A3或A4纸打印加盖单位公章);录入人员信息中的人员分类和上年月平均工资必须填写(上年月平均工资,按照上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填报)。
八、参保人员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复印),加盖单位公章。
九、用工人员《劳动用工合同》原件及复印件,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十、上报U盘(将C盘sjcj文件夹生成ac01、ab01两个文件拷贝到U盘中)。
建筑单位人员增减变更
1、由用人单位填写《医疗、工伤、生育人员增减变更审核表》一式两份,人员离职说明。加盖单位公章。
2、如发生工伤,应经过劳动鉴定委员会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后,到市医保局核定工资基数(享受待遇)。咨询电话:81932999
第二篇:新疆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暂行办法
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暂行办法》的通知 2009年05月24日 星期日 15:34 关于印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暂行办法》的通知
新劳社字[2005]39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地;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石河子市、五家渠市、阿粒尔市、图木舒克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暂行办法》己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二○○五年五月十二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妥善解块农民工进城务工期间的工伤保险问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4]18号)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及在外省市注册(简称外地注册)在自治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含成建制在自治区承揽工程的施工单位(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农民工。
本办法所称农民工,是指在国家规定的劳动年龄内,具有农业户口,并与城镇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人员。
第三条 用人单位必须及时为农民工办理参加工伤保险手续,缴纳工伤保险费。农民工个人不缴费。
对用人单位为农民工先行办理工伤保险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予办理。
第四条 用人单位为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费以统筹地区上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工伤保险费率按其所在单位工伤保险费率确定。
第五条 用人单位已在注册地为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参保手续,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在自治区从事生产经营期间不再重复缴纳工伤保险费。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农民工,在注册地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并按照注册地的规定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第六条 用人单位未在注册地为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参保手续、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在自治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朝间,必须按照《办法》参加所在地的工伤保险。用人单位应携带相关资料到其生产经营所在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参保手续,并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
参加自治区工伤保险的外地注册用人单位离开本地时,应到参保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终止参保手续。
第七条 用人单位既未在注册地又未在生产经营地为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参保手续、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农民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息职业病的,由自治区生产经营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认定为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按照《条例》及《办法》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第八条 用人单位已参加自治区工伤保险社会统筹的,其农民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用人单位、农民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应向参保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农民工工伤保险待遇由参保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
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受伤害农民工或者共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一年内,可以直接向参保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第九条 农民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仕不认为是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承捏举证责任。用人单位拒不举证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受伤害农民工提供的证据依法作出工伤认定结论。
第十条 用人单位在自治区境内为农民工办理了工伤保险参保手续,受伤害农民工经统筹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的,其工伤保险待遇按照自治区规定执行,符合工伤保险基金支付项目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文付。
对新招用的农民工,用人单位当月未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应当在签订劳动合同或发生事实劳动关系之己起5日内,书面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备案,于次月补缴。招录当月发生的工伤费用,符合工伤保险基金支付项目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用人单位终止缴费的,自终止缴费的次月起,其伤残等级为五至十级的农民工按规定应继续领取的原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由用人单位支付。
第十一条 农民工因工伤残等级达到一至四级,其应享受的伤残津贴、护理费,一般应按月文付,并执行自治区工伤保险待遇的调整政策,直至丧失领取条件时止。本人自愿选择一次性领取工伤保险长期待遇的,以《条例》规定的应领取的月伤残津贴及护理费为基数,按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时间计算,对领取时间不足10年(含10年)的,按实际年限领取;超过 10年的,一次性领取的金额最高不得超过本人每月应领取金额的120倍。凡参加工伤保险社会统筹的,其一次性工伤保险长期待遇由工伤保险基金文付,未参加统筹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第十二条 因工死亡的农民工的供养亲属,符合享受供养亲属抚恤金条件的,一般应按月支付,并执行自治区工伤保险待遇的调整政策,直至丧失领取条件时止。木人自愿选择一次性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的,以《条例》规定的应领取的月供养亲属抚恤金为基数,按终止领取的供养余年计算,对领取时间不足I0年(含10年)的,按实际年限领取,超过10年的,一次性领取的金额最高不得超过本人每月应领取金额的120倍。供养亲属有数人的,其应领取的供养亲属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年龄已超过人口平均寿命的,应按月领取抚恤金。
第十三条 农民工按照本办法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申请一次性领取工伤保险待遇的,本人或亲属应当在申请核定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丧葬费、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待遇时提出,并由本人或亲属与用人单位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签署协议。一次性领取各项工伤保险待遇后,终止工伤保险关系,用人单位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已经按月领取伤残津贴、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待遇的,不得再按照本办法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二次性领取工伤保险待遇。
第十四条 外地注册或者成建制的用人单位在自治区分承包施工的,施工总承包的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将用工情况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备案,并督促分承包单位为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后,督促其按规定报告并提出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在自治区境内承包施工的用人单位如违反有关规定将工程再次分包给没有用工主体和施工资质的组织或个人,造成农民工因工伤亡的,应当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第十五条 用人单位未给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费,或者未按规定的标准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农民工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因此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的,农民工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认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本办法施行前已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农民工,未超过1年的工伤认定申请受理时限,且目前其用人单位仍在自治区境内生产经营的,参照本办法规定执行。
第三篇:县域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情况调研
县域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情况调研
摘 要:目前我国政府在构建农民工工伤保险体制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中央、地方法律法规政策不断完善,各级司法和社会保障部门也开展了较有成效的治理行动,初步构建了一个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工伤保险政策体系。但是农民工属于弱势群体,在现行体制下,当其遭受工作伤害时,相应权利的保障措施仍十分脆弱,农民工权益保障还有待加强。
关键词:工伤保险体制;健全;农民工;权利保障;加强
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工伤保险,又称职业伤害保险,是通过社会统筹的办法,集中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建立工伤保险基金,对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遭受意外伤害或职业病,并由此造成死亡、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给予劳动者及其实用性法定的医疗救治以及必要的经济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这种补偿既包括医疗、康复所需费用,也包括保障基本生活的费用
一、目前我国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基本情况
随着县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男性外出务工劳动力达50%以上,女性外出务工劳动力达20%,如何解决好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对此,各省市高屋建瓴,适势决策,相继出台了关于调整完善社会保险政策的通知、《关于社会保险费实行一票征缴的通知》等行之有效的文件,为进城务工人员参加工伤保险指明了方向,目前各县域90%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以全部纳入到工伤保险参保范围。
(一)各地的宣传重视,制度不断完善,为工伤保险管理夯实基础。调研中大多数县域人社局都成立了业务科室有专门的工伤保险认定、待遇支付领导小组;宣传力度加大,工伤保险实行单位缴费,个人不缴费,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把宣传的重点放在了企业负责人和管理层上,通过发放工伤保险宣传资料、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用贴切现实典型的事例教育和引导企业,帮助企业算大账和长远账,使企业负责人真正认识到缴纳工伤保险的好处;制度和流程上不断规范,能够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例如《工伤保险管理内控制度》、《工伤保险业务经办流程》、《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等文件先后出台,目前用工单位办理工伤保险业务的积极性日益增高。
(二)抢抓机遇、明确目标,扎实推进农村劳动力扩面征缴工作。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工伤保险条例》和省市相关法规政策,层层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并建立长效机制,于每年下达任务指标后,召开全县社会保险扩面会议层层动员部署,并与乡镇、企业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局班子成员包乡镇、包企业制度,帮他们想办法、破难题,使进城务工人员参加工伤保险扩面工作实现了新突破。
(三)完善“一票征缴”业务,实现工伤保险应收尽收。自2008年以来,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开展了社保费一票征缴业务,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一票收缴,促使低风险行业参加了工伤保险,并按月交纳工伤保险金,提高了工伤保险覆盖范围,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
(四)规范工伤定点医院的管理。严格审批工伤定点医疗机构,并签订《协议书》,每年都要对定点医院实行专项检查,针对发现的不规范行为,严格执行《协议书》规定,减少工伤医疗费的支出,使工伤医疗管理进一步规范。
(五)严格工伤认定程序。人社系统严格执行工伤认定程序,对单位或个人报来的认定申请材料认真审核,按规定程序及时作出工伤认定结论并及时送达申请人,“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肃认真做好工伤认定工作,做到每一个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
(六)适时调整工伤保险费率。根据企业“工伤保险基金偿付率”与“事故发生频率”,用人单位在一个浮动期内一旦超过规定的范围,就要调整其工伤保险费率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给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积极性,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大大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民工属于弱势群体,在现行体制下,当其遭受工作伤害时,相应权利的保障措施仍十分脆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择性参保现象依然存在。一是受经济下滑影响,部分企业经营困难,企业负责人及参保职工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认识高于工伤保险,他们就提出各种原因不参加工伤保险。二是受行业影响,产生参保不对称现象。对于机械制造、建筑、矿山等风险大的行业,企业负责人因利益趋势,产生了只参加工伤保险,不愿参加其他保险的现象;而流通行业及党政事业单位,产生工伤机率相对小,他们不愿参加工伤保险。三是有的企业虽然风险程度高,但企业负责人却只为高风险工作岗位的工人参加工伤保险,而承担管理工作的工人和低风险岗位工人却不在参保范围内。四是民营企业参保率低,民营企业负责人往往只注重经济效益,企业负责人同时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的企业发生工伤事故的可能性小,参加工伤保险不划算。进城务工人员维权意识淡薄,工作流动性大,对自己是否参加工伤保险并不关心。
(二)工伤保险各环节都有可以操作的空间,使欺诈行为成为可能。无论在参保申报环节、工伤认定环节、基金支付和待遇享受等各个环节,都出现过虚报、瞒报、夸大病情和滥用高额医药费等现象。《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提出工伤保险基金可先行支付,虽然有相应的追偿办法,但是过于简单,特别是民营企业和个体经营企业,追偿难度大。
(三)强制措施力度不够,相关部门缺乏配合协调。尽管《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都明确规定,对不参加工伤保险的单位和企业负责人可以进行处罚,而在实际工作中,处罚往往无法落实到位。
(四)进城务工人员发生工伤事故的几率较高。进城务工人员文化水平相对低,大部分从事高危行业,居住地分散,上下班途中更易发生交通事故,且工伤认定难度较大。
三、建议
(一)加强工伤保险政策宣传,促进企业负责人和农民工政策认知。一方面,要通过新闻媒体或各种方式散发宣传材料,加大宣传力度。另一方面要争取让企业负责人和农民工都能从根本上认识和认同工伤保险,继而反推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对务工人员要多宣传工伤保险待遇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待遇的项目多、标准高、时间长等特点,让劳动者心动;对企业负责人要多运用现实中的工伤案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变空洞的政策说教为鲜活的思想触动,让用人单位在依法参保和加强工伤预防方面积极行动。
(二)要切实出台相关政策,打击危害工伤保险基金的各种欺诈行为。要提高工伤保险稽核工作重要性地人事,把好关,守好门;要加大工伤医疗监管力度,切实杜绝小伤大养、过度医疗等现象的发生;要实行部门联动机制,应由公安、法院、工商、税务、住建、安监、银行等相关部门参与,形成各单位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改变单靠人社部门的现状。
(三)如果相关部门不齐抓共管,采取强制措施形成联动机制,单靠人社局很难将工作落到实处。建议在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时,明确公安、法院、工商、税务、住建、安监、银行等部门的权责,并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
(四)通过相关制度创新,在现有法律规定下简化理赔程序,确保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及时实现。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进入城镇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多,我们希望上级尽快出台相应政策,以此推动基层社会保障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推动县域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当前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的研究》 百度文库
[2] 陈志旭:2012年第9期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规政策专刊 《对于如何加强工伤保险基金安全监管的思考》
[3]王在成:2014年3月 《农村劳动力工伤保险汇报》
第四篇:甘肃省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办法
甘肃省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办法
第一条 为维护农民工工伤保险权益,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4‟18号)、•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意见‣(甘政发„2006‟59号)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批转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贯彻落实†工伤保险条例‡的实施意见‣(甘政办发„2003‟131号)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外省注册在甘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及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为“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农民工适用本办法。第三条 用人单位应当及时为农民工办理参加工伤保险手续,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农民工个人不缴费。
第四条 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缴费基数按照用人单位支付农民工的全部报酬确定,其中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以统筹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确定;超过统筹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以统筹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确定。
对于使用农民工相对集中、流动性较大的矿山、建筑施工等企业,缴费基数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的缴费方式缴费。
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费率按照统筹地区的规定执行。
第五条 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实行实名制管理。用人单位招用和辞退农民工,应当及时到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备案手续。
第六条 用人单位注册地与生产经营地不在同一统筹地区的,原则上在注册地参加工伤保险;未在注册地参加工伤保险的,应当在生产经营地参加工伤保险。
第七条 跨统筹地区进行生产经营的用人单位,已在注册地参加工伤保险并为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要在生产经营活动开始前到生产经营地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备案;未在注册地参加工伤保险的,要在
生产经营活动开始前到生产经营地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参加工伤保险手续,缴纳工伤保险费。
在生产经营地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应当在生产经营活动结束之日起30日内到参保地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工伤保险注销手续。
第八条 已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在参保地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并按参保地有关规定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在生产经营地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并按生产经营地有关规定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第九条 有管辖权的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受理农民工的工伤认定申请。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管辖有争议的,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最先接到工伤认定申请的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向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指定管辖,工伤认定申请人也可向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指定管辖。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指定管辖的,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管辖。
第十条 因工伤残一至四级的农民工,已参加工伤保险的,其享受的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原则上由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月支付,直至丧失领取条件时止。本人自愿一次性领取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的,可以一次性领取。一次性领取的费用计发基数,按照•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和第三十二条第二款规定标准执行,计发年限从农民工工伤发生之日或职业病诊断、鉴定之日计算至省统计局公布的当期平均寿命。
因工伤残一至四级的农民工,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其享受的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按前款规定的标准计算由用人单位一次性支付。第十一条 已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因工死亡的,其供养亲属抚恤金原则上按月支付,直至丧失领取条件时止。供养亲属本人自愿一次性领取的,可以一次性领取。一次性领取的金额按•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标准计算到丧失领取条件时止,计算的最高年
龄为省统计局公布的当期平均寿命。
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因工死亡的,其供养亲属抚恤金按前款规定的标准计算,由用人单位一次性支付。
第十二条 工伤农民工本人或因工死亡农民工供养亲属按照本办法第 十条、第 十一条规定自愿一次性领取工伤保险待遇的,本人或供养亲属应当在申请核定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丧葬费、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待遇时提出书面申请。已参加工伤保险的,由本人或供养亲属与用人单位以及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签订协议,一次性领取各项工伤保险待遇后,解除劳动关系,终止工伤保险关系。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由本人或供养亲属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用人单位一次性支付工伤待遇后,解除劳动关系。
已经按月领取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待遇的,不得再按照本办法第 十条、第 十一条规定一次性领取。
第十三条 因工伤残一至四级农民工一次性领取工伤待遇并与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关系时,用人单位应当以工伤农民工本人工资为基数,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以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的24个月,二级伤残的22个月,三级伤残的20个月,四级伤残的18个月。
第十四条 用人单位未给农民工办理参加工伤保险手续的,农民工可以向用人单位注册地或生产经营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应调查核实,依法纠正和查处有关违法行为。
第十五条 工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依法对本单位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进行监督。
第十六条 有关农民工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待遇支付方面的争议,按照•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的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本办法所称农民工,是指具有农业户口,在国家规定的就业年龄内,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人员。
本办法中所称本人工资是指农民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在用人单位工作不满1年的,以实际工作月份的平均工资作为本人工资。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标准与实际支付的工资不一致或本人工资无法确定的,按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确定。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本办法施行前已受到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农民工,未超过1年申请工伤认定时效的,按照本办法规定执行。二○○七年十二月十八日
第五篇:山西省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暂行办法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暂行办法〙的通知(晋政办发〔2006〕41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各大中型企业:
〘山西省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暂行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六年六月十四日
山西省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维护农民工的工伤保险权益,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山西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试行办法〙)、〘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4〕18号),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各类用人单位(包括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依法取得建筑企业资质在晋承揽施工的企业、省外注册在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等)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农民工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农民工,是指在国家规定的就业年龄内,具有本省或外省农业户口,并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人员。
第三条 凡是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用人单位必须及时为其办理参加工伤保险的申报手续,及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农民工个人不缴费。缴费基数按照用人单位支付农民工的全部报酬确定,其中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以统筹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60%为基数;超过统筹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300%,以统筹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300%为基数。
对于使用农民工相对集中的矿山、建筑等企业,缴费基数难以确定的,可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试行定额缴费、吨矿产品提取费用、建筑施工总造价提取费用等方式缴费。
不论采取何种缴费方式,必须实行参保职工实名制。
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费率按照统筹地区的规定执行。
第四条 用人单位注册地与生产经营地不在同一统筹地区的,原则上在注册地参加工伤保险;未在注册地参加工伤保险的,应当在生产经营地参加工伤保险。
第五条 外省注册在本省进行生产经营的用人单位,已在注册地参加工伤保险并为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要及时(其中建筑施工企业应在签订建筑承包或分包合同之日起30日内)将参保情况向生产经营地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备案;未在注册地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建筑施工企业应在签订建筑承包或分包合同之日起30日内)应携带相关材料到本省生产经营地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参加工伤保险手续,缴纳工伤保险费。
外省注册在本省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结束离开时,应在生产经营活动结束后30日内到参保地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办理注销参保手续。
第六条 用人单位参保后新招用农民工,应当在办理招用手续后的30日内向参保地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参保人员增加手续,办理参保人员增加手续后发生的工伤费用,符合工伤保险基金支付项目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用人单位参保后中断或停止缴费的,自中断和停止缴费的次月起,发生工伤事故的农民工按规定应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由用人单位支付。
第七条 农民工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后,在参保地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
在本省或外省注册的用人单位,在本省和外省均未给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农民工在晋务工期间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应当向生产经营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劳动能力鉴定机构,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
在申请工伤认定时,有管辖权的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受理。对管辖有争议时,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最先接到工伤认定申请的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向省劳动保障部门申请指定管辖,工伤认定申请人也可向省劳动保障部门申请指定管辖。
第八条 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的农民工,按照〘条例〙和〘试行办法〙的规定,享受以下工伤保险待遇:
(一)工伤医疗待遇。包括治疗工伤的医疗费、康复性治疗费用、辅助器具配置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外地就医所需交通、食宿费。
(二)伤残待遇。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三)工伤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四)工亡待遇。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第九条 被认定为工伤且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伤残等级达到一至四级的农民工,享受的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原则上按月支付,直至丧失领取条件时止。本人自愿选择一次性领取工伤保险待遇的,除按照〘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标准,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外,再根据其工伤发生之日或职业病诊断之日的年龄和经劳动能力鉴定确定的伤残等级,按照下列标准计发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其他待遇不再发给。
(一)35周岁(含35周岁)以下伤残等级一级的为180个月;二级的为156个月;三级的为132个月;四级的为108个月。
(二)35周岁以上至50周岁(含50周岁)伤残等级一级的为168个月;二级的为144个月;三级的为120个月;四级的为96个月。
(三)50周岁以上伤残等级一级的为156个月;二级的为132个月;三级的为108个月;四级的为84个月。
第十条 因工死亡农民工的供养亲属,符合享受供养亲属条件的,其供养亲属抚恤金按月支付,直至丧失领取条件时止;供养亲属本人(或法定代理人)自愿选择一次性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的,除按照〘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三项和〘试行办法〙第十九条之规定领取丧葬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外,根据农民工死亡时核定的供养亲属年龄和按月享受的抚恤金数额,其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支付的标准为:
(一)配偶、父母年龄在65周岁(含65周岁)以下的,按照按月发给的供养亲属抚恤金计算180个月;
(二)年龄在65周岁以上至70周岁(含70周岁)之间的计算120个月;
(三)70周岁以上的计算60个月;
(四)子女(含弟、妹)按照年满18周岁失去供养条件的余年计算。
第十一条 工伤农民工本人或因工死亡农民工供养亲属按照本办法第九条、第十条规定自愿一次性领取工伤保险待遇的,本人或供养亲属应当在申请核定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丧葬费、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待遇时提出书面申请。已参加工伤保险的,由本人或供养亲属与用人单位以及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签订协议,一次性领取各项工伤保险待遇后,终止劳动关系和工伤保险关系,用人单位和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不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由本人或供养亲属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用人单位一次性支付工伤待遇后,终止劳动关系和工伤保险关系。
已经按月领取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待遇的,不得再按照本办法第九条、第十条规定一次性领取工伤保险待遇。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未给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可以向用人单位注册登记地或生产经营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劳动监察机构举报。劳动监察机构应调查核实,依法纠正和查处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
第十三条 工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依法对用人单位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实行监督。
第十四条 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并鉴定伤残等级后,用人单位未按照国家和本省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标准支付工伤保险待遇而发生争议的,农民工可以依法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第十五条 本暂行办法中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在用人单位工作不满1年的,以实际工作月份的平均工资作为本人工资。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了工资标准的,按照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标准计算。
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中没有约定工资标准或者工作不满1月的,月工资标准参照适用其统筹地区上职工平均工资。
按照本办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方式缴费的,在计发待遇时,有本人工资的,以本人工资计算,难以确定本人工资的,按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确定。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6年7月1日起实施。本办法实施前已受到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农民工,未超过1年申请工伤认定时效的,且目前其用人单位仍在本省生产经营的,参照本办法规定执行。(地方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