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思考

时间:2019-05-12 01:38: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当前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当前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思考》。

第一篇:对当前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思考

对当前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思考

摘要:随着国民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随着信息传播的广泛性的宣传,畜产品安全成了社会关注的一个话题,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随着畜牧业生产投入品兽药、种子安全、饲料安全和保百姓吃上”放心肉”、喝上”放心奶”的中心任务展开,通过深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不断加强畜产品安全执法队伍的建设,在各级各部门中,通过抓紧畜产品安全监督工作的几个关键环节,严厉防止和打击各类与畜产品有关的违法违规行为。

关键词:畜产品 安全监管

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是我一直研究的一个课题,所谓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畜产品的外观和内在品质,如营养成份,色香味和口感、加工性能等:安全是指畜产品的危害因素,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对人、动植物和环境存在的危害和潜在危害。它不仅关系着畜产品生产的机构和生产人员,也关系到产品经营者以及产品消费者的自身利益和生命安全问题,同时,与国民素质素养、道德水准,社会与家庭的文明程度、社会的和谐稳定都有一定的关系。正是如此,国民才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06年4月29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重新修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七次会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我们知道,确保从田头到餐桌的安全有两部法律,一个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一部是《食品安全法》,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同期实施的相关配套规章制度有:《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资格认定管理办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办法》。只有通过立法把食品安全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才能有效扼制畜产品不安全的隐患,打击畜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违法犯罪行为,与时俱进研究探讨畜产品安全监管对策,千方百计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对于健全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畜产品安全面临挑战

人们每天消费的食物,有相当大的部分是直接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所称的农产品,如蔬菜、水果、水产品等;也有些是以农产品为原料加工、制作的食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如何,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近年来不断出现的畜产品食品安全事件,如“瘦肉精”事件、“牛肉膏”事件、“发光猪肉”事件、“橡皮鸡蛋”事件、“毒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等等,不仅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健康水平,其造成的国际影响和社会影响也是相当惊人的,甚至导致相关企业的消失和破产,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给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和从事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敲响了警钟,由此说明,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当今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现代畜牧业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任务。2010年2月,我国成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从政府的角度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监管,进一步研究部署、统筹指导食品安全工作,通过下发文件、电视电话会议等形式,提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大政策措施,督促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同时,依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相关文件,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来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广大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从而从管理机构上实现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整合。

在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升的今天,在家家离不开畜产品食用的今天,在各大超市都丰富多样的畜产品上架的今天,如何让畜产品变得让老百姓信赖,如何吃上放心的畜产品,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只有逐步完善和建立畜产品生产档案(养殖档案),督促养殖场(户)完善养殖档案,建立活畜养殖安全承诺制度和出栏保证制度,逐日如实记载使用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名称、购入数量、用量、采购地点、使用和停用日期、产品批准文号、用法、休药期、间隔期、使用人等;加强养殖场(户)宣传教育培训,督促他们对动物疫病发生时间,如何处置、处理的情况;动物出栏后屠宰、初加工和包装等情况进行严格记录,细致周到,及时修正,以保证畜产品各个环节质量安全。

二、畜产品安全监管迎来的机遇

畜产品的关注已经成了全民话题,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畜产品质量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影响着这一食品品牌的发展,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只有用法律武器维护食品安全,才能吃得放心,吃得健康。对于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相关部门也出台了相关的诸多实施办法,这些法律法规无疑为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察提供了有力的执法依据。

畜产品的安全涉及到千家万户,我们要借助媒体、借助网络向社会宣传加强畜产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走上街头,或利用公益海报、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开展安全畜产品知识及识别宣传活动,利用宣传动画等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识别、食用安全的畜产品,真正保障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通过宣传,让每个人了解畜产品相关法律法规及基本常识,形成一个良好的监督环境,加之相关部门分工协作,做好监察监管,塑造良好的执法环境,使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逐步成为社会共识。

总之,畜产品安全监察工作任重而道远,不仅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通力配合,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管和维护,生产者的素质素养的不断提高也是畜产品安全工作的不可忽视的环节。愿我们的餐桌上不再有疑惑,愿我们的圈子里充盈着绿色和健康。

第二篇:对当前建筑工程安全监管工作的思考

对当前建筑工程安全监管工作的思考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各级各部门当前工作的重要抓手。尤其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带来了超常规的大建设、大发展,既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也给建筑施工的安全监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但在监管过程中,我们发现凡是出现事故后,各级领导首先想到的是问责,而不是从既有的监管模式中找问题,亦即找出当前的监管机制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才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别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对安全监管人员进行问责处理,有悖于“以人为本”的思想,当下的监管模式确实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一、某高坠事故的调查处理简略

某标准化厂房屋顶钢结构施工时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故,尽管非常不幸,造成了损失,但上级部门“如临大敌”的做法有悖公平,把当地建筑工程安全监管机构当成涉事的一方,把安全监管人员当成涉案人,与施工单位一起被事故调查组调查,像公安审嫌犯一样被做问询笔录,还要签字画押。例如询问“事故当时你在哪里”、“你以前发现过安全隐患没有”、“你该负什么责任”等等。像这种架势,建安监管人员除了无话可说和赔尽笑脸之外,更多的是感到寒心,以及对从事这项工作而感到的悲哀,甚至是悲愤。

二、建安人员被当成涉案人员调查的原因分析

(一)建安机构职能异化

“异化”,本为德国古典哲学术语,是指“主体的活动和他的活动所创造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并作为一种外在的力量反过来统治和支配主体自身”。例如,马克思的“异化劳动”就是指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者生产的财富越多,他自己就越贫穷;他创造的价值越多,自己就越失去人的价值和尊严;他亲手创造的外部世界越丰富,他自己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这个世界越强大,穷人就变得越弱小;社会越是文明进步,下层民众就越愚钝困惑等等。

原先的计划经济时期,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扮演了众多的市场主体角色,既是裁判,又是球员,同时又是规则的制定者,承担了很多市场主体的责任和义务,也就是说,要为施工企业提供保姆式的服务。但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需要一套完整的法规制度去指导和规范经济活动。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代表的是政府,市场经济定位是裁判,是规则的制定者。也就是说,建安机构只是一名裁判,施工安全责任的主体不是建安站。而当前各级各部门仍在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眼光和要求,苛刻着建安机构,继续要求建安机构提供保姆式服务。

本来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监督工作的方法应由过去以实物安全监督为主向行为安全监督为主转变,而目前的安全监督工作仍在被要求以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安全措施等情况为主进行监督。安监人员不可能检查每个工地的每个环节,比如说脚手架少没少钢管、模板支撑合不合理等等,事实上也做不到。结果呢,建筑安全监督机构扮演的是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和现场监理并行的角色,形成了安全监督机构在替建筑企业抓安全而不是督促企业去落实完善安全生产条件,虽然付出了艰辛努力但实际效果并不佳,事倍功半。

(二)建安机构地位弱化

建安站人员干起了本不属于自己的工作,变成了企业安全员,手头还没权力,而只有无尽的责任。致使安全监督机构在日常的安全监管工作中严重缺乏权威性。相反,施工企业、监理企业则没有什么责任,他们没有“我要安全”的意识,而觉得是你要他安全的、是你自己找事干,建安机构真是费力不讨好。也就是说,安全管理责任权力不对等,管理工作面广量大而职责不清。

在当前的安全生产高压形势下,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疲于应付各种安全检查活动。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检查项目的次数已经远远超过企业安全检查的次数,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检查项目的内容和深度方面远远超过项目部安全员所做的工作,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签发的指令书数量也远远超过监理人员签发的数量。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建筑安全监督管理人员不同于交警,只是具体检查事务的执行者,面对违规行为没有执法处罚权,责任权力不对等。另外,作为工程建设安全管理责任主体的施工企业安全科和项目部安全员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三)建安人员思想僵化

监督管理方法有待改进。现行的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方法或许最不应该的一条就是要求建筑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天天跑现场,帮助项目部查找安全隐患,然后不停地进行限期整改。这种管理方法不仅没有正确发挥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有的作用,而且也反映出建安站自身还在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旧思维。或者是听之任之。这可能是因假话说多了就变成真理的缘故,失掉了对自身工作成败的反向思考和逆向思维。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面对经济快速发展涌现的众多工程建设,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没有认真研究当前建筑安全生产的新情况,对遇到的困难疑惑和迷茫。特别是对安监工作不合理的责任追究制度没有大声疾呼,对有相似症状的案例没有奔走相告,对有相同遭遇的同行没有同病相怜,更没有积极向上反映、抗争和扭转这个不利的形势。相反大家是心照不宣、默默忍受。这确实反映出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管理模范滞后及思维方式的僵化。

(四)建安问责情绪化

自从有了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以来,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人都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只要工程建设发生亡人等级事故,作为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就会被纳入有关部门的责任追究范围。轻者处分,重者追究刑事责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安全管理队伍的稳定性。而我们的主管部门没有更多地想办法扭转这个形势,相反对这种情况听之任之,甚至视而不见,以致在事实上和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实施这个不良制度的帮手。

笔者上网查了,对建设部、建设厅的安全监管部门好像没有这方面的要求,安全是附属在质量后面的,叫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处,并不是像嘴上喊的那样安全第一。看来这个追究制度是专门针对基层建安机构而言的。

工程建设安全生产,就算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加强监管,最大限度地去降低事故的发生频率,但建筑安全监督管理人员谁也无法保证没有事故发生,犹如交警部门管得再严还会出现交通事故一样。一旦工程建设发生事故,作为建筑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就和施工企业一起接受调查,直至迫于某些社会舆论压力被“情绪化”追究责任。目前,建筑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工作可谓是站在风口浪尖、胆战心惊,毫无安全感可言,不知道哪一天会成为哪一起安全事故的顶包、垫背和“替罪羊”。

三、对建筑安全监管工作的长远思考

(一)调整建筑监督管理模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首先,应当转变安全生产管理观念,摆正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位置。尽早调整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模式,从帮助企业管理项目繁杂的安全生产具体事务中摆脱出来,回到裁判的位置,切实履行政府监督管理职责。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工程建设需要。

其次,要把工作重点放到监督工程建设法定建设手续和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安全行为上来,检查建设工程是否履行法定建设手续,督察企业和项目部的安全管理人员是否持证到岗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否落实到位;彻底改变建筑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取代项目安全员,直接管理项目部的保姆式越位管理方法。采取不定期巡查的监督方式,发现问题后,严格按照行政执法程序和监督管理导则办事,分清政企安全责任。依据企业的安全原则,充分发挥施工企业的责任主体主导作用。

(二)监督落实监理安全责任,充分发挥现场监理在建设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专款明确了监理在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中的责任,负责审批施工单位的安全施工方案,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处理安全隐患,在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时应向建设单位和有关部门报告。监督落实安全监理责任,充分发挥其在建筑全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作用,将使建筑安全监督又增加一份力量、多了一双眼睛,能够更好地及时发现和处理建筑施工中出现的安全隐患。

(三)调整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保障安全管理人员合法权益。

因为施工企业的违章作业或违章指挥造成的安全生产事故而追究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责任难免牵强,这就好比发生交通安全事故后要追究交警责任,情理讲不通。为防止事故发生后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成为责任追究的“替罪羊”,避免被“情绪化”责任追究带来不执法或少执法的负面影响,需要有关部门完善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准确界定建筑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做到责任权力对等。这样,可以保障建筑安全监督人员安心工作,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切实保护建筑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合法权益。

四、对当前建筑安全监管工作的建议

(一)本着“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

一是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要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施工企业层层建立责任制,从项目部到班组,从班组到个人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将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建筑施工的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和每个员工。建安机构每月至少要组织一次安全生产检查。

二是要严格规范安监行为。从安全开工条件审查、现场施工管理环节严格把关,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监管网络,不留死角。同时,加强对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过程以及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检查巡视。

(二)突出重点,标本兼治,提升安全生产工作水平。

一要把握重点对象。从人员上,要把企业责任主体、项目经理、总监、安全员、施工员等单位和个人履行职责和从业行为实施重点监管,特别是要把项目经理、总监、安全员是否到岗到位、履职尽职情况列入监管的重点。

二要把握重点内容。要预防“两类事故”,即要预防和减少施工坍塌(包括深基坑坍塌、高支模失稳、大型建筑起重机械倒塌)和高处坠落两类事故发生。严格落实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做到整改措施、责任和时限的“三到位”。查处“三种行为”,即①未批先建,建设工程不办理安全监督等法定建设手续擅自开工;②无证上岗,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无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特种作业人员无操作资格证书从事建筑活动;③整改不力,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等责任主体,对下达的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不履行相关职责,不认真整改的行为。

三要把握重点时段。恶劣天气是安全事故多发时段,重要节气期间是安全监管的重要节点,一定要督促建筑施工企业、监理企业切实吸取教训,细化各项制度及措施,加大隐患排查整改力度,宁听骂声,不听哭声,确保施工安全无事故。

(三)加强现场安全监管,提高建安人员的自我保护能力。

1、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推动出台《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费用共同管理办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证金使用管理办法》、《建设市场责任主体安全生产不良行为记录管理办法》、《安全监理报告制度》等制度,推动安全监管向程序化、规范化方向迈进。

2、持续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针对目前施工队伍鱼龙混杂,一线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普遍不高等实际情况,加大督促建筑业企业认真建立安全保证体系,并切实做好施工作业安全知识宣传教育,以提高工人安全意识。

3、加强现场安全巡查工作。尽管现场检查有效,但效果非常有限。在当前的问责体制下,还是要加强施工现场的日常巡查监管,并且做到有检查、有整改、有落实、有结果、有记录,事实上这也是有效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在检查过程中要做到不走形式,不留死角,不漏细节,发现一处,整改一处。小隐患、小问题现场整改、落实到位,大隐患、大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坚决落实整改,坚决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三篇:对当前镇区安全监管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文章标题:对当前镇区安全监管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抓机遇求发展努力提升镇区安全监管工作水平——对当前镇区安全监管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3月下旬,某市原有的16个镇区合并为8个镇区,现有镇区管辖的企业数量成倍增加而安管人员仍维持在2名左右。没有机构、没有执法权、监管人员人手不够、专业知识缺乏……提起镇区安全执法的现状,可能多数安全监管人员会认为是难上加难,困难重重。镇区直接面向企业,处于安全监管阵地最前沿,是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经济能否又好又快发展,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立。抓住机遇才能求得发展,因此,正视镇区合并后安全监管工作现状,痛下决心寻求对策迫在眉睫。日前,金坛市安监部门紧紧把握镇区合并调整机遇,结合前期对常熟等地考察的成果,采取安管人员访谈、档案查阅、专家咨询等多种形式,对全市8个镇区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进行了调研,就如何加强镇区安全监管工作进行了深入研讨,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

●安全生产总体形势趋于稳定好转

当前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趋于好转,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监管责任基本得到落实。市政府每年年初召开安全生产会议时,都与各镇区签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尔后各镇区再与所属村组、企业逐级落实责任,实施压力传递,营造并浓厚了安全生产工作的“优先”氛围。二是基础工作逐步得到加强。各镇区对辖区范围内安全生产状况基本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建立了生产经营单位档案台帐,配备了2名左右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三是伤亡事故基本得到有效控制。自2002年以来,全市严格落实并全部实现上级下达的安全生产事故控制指标,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逐年下降。此外,全市每年组织开展6—7次集中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从严查处事故隐患,确保跟踪整改到位。

●监管问题凸现不容乐观

一是思想认识存在差距。可以从三个层次来分析。先看镇区领导,普遍重视事故发生那一刻,而对平时的安全生产工作漠不关心,满足于事后“救火”,而不注重事前预防。有的认为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有很大的偶然性,越抓事故越多,不抓反而太平,放松管理,听之任之;有的认为只要生产就会有事故,无论怎么抓,发生事故都在所难免;甚至仍有相当一部分镇区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日常极少讨论安全生产工作,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立即紧张起来。再看企业业主,普遍重经济发展轻安全生产,有的业主不重视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常常倾向于家庭作坊式管理,盲目蛮干,事故隐患随处可见;有的业主对查出的事故隐患嘴上答应整改,但直到整改期满仍不见动作;还有的业主认为安管人员进行安全检查纯粹是在找碴,对查出的隐患拒不整改,看你拿我奈何。最后看企业职工,镇区企业九成以上是农民工,文化水平低,有的是半文盲,有的未经安全培训,不懂得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交待几句就匆忙上岗。由于缺乏安全专业知识,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人成了事故的主要受害者和直接责任人。

二是监管力量存在不足。首先是面广量大,时间不够。镇区除分管领导外,仅有为数极少的安管人员,真正抓安全工作的安管人员一般也就一人,如果安管人员一天检查2个企业,轮流检查一遍就需要半年时间,面对大量的安全监督工作,安管人员要么整日奔波疲于应付,要么索性不管放任自流。其次是有人没“枪”,装备缺乏。安管人员在检查过程中,检查手段只能靠眼睛去看、靠鼻子去闻、靠用手去摸,装备十分缺乏,加之一个人势单力薄,发现了事故隐患,难以即时下发执法文书,执法监管工作无法开展。第三是一身多职,难以脱身。安全办成了“多管办”,兼职现象严重。凡牵扯到安全环保或搞不清到底叫谁去干的事,他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安管人员,要求安全办全程参与,使得安管人员没有精力和时间真抓安全生产工作。第四是编制混乱,难以定岗。有的安管人员在编不在岗或在岗无编制,人在其它部门,顶了编制却不在岗;有的人压根就没编制,认为干好了也没有成绩,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安全工作不负责任。第五是学习不力,素质不高。目前镇区干部安全监管能力参差不齐,监管力量薄弱,不会管、不敢管、管不住、盯不住的问题相当突出。

三是投入不足存在隐患。从近日对全市74家加油站进行的安全专项检查来看,事后发出的检查意见书就多达72份,提出限期整改意见314条,责令立即停止销售的通知书2份,有时前面隐患尚未得到整改,后面新的隐患又出现了,隐患之多,可见一斑,其关键还是投入不足的问题。从客观情况看,当前镇区企业普遍规模比较小,安全基础薄弱,安全技术措施经费投入不足,工艺有的十分落后。由于投入不足,造成了许多隐患;因为投入不足,这些隐患得不到及时彻底根治,以致伤亡事故频发。从主观因素看,有的业主知道隐患的危害,但抱着侥幸心理,

第四篇:对当前镇区安全监管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文章标题:对当前镇区安全监管的调查与思考

抓机遇求发展努力提升镇区安全监管水平——对当前镇区安全监管的调查与思考

3月下旬,某市原有的16个镇区合并为8个镇区,现有镇区管辖的企业数量成倍增加而安管人员仍维持在2名左右。没有机构、没有执法权、监管人员人手不够、专业知识缺乏……提起镇区安全执法的现状,可能多数安全监管人员会认为是难上加难,困难重重。镇区直接面向企业,处于安全监管阵地最前沿,是安全生产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经济能否又好又快发展,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立。抓住机遇才能求得发展,因此,正视镇区合并后安全监管现状,痛下决心寻求对策迫在眉睫。日前,金坛市安监部门紧紧把握镇区合并调整机遇,结合前期对常熟等地考察的成果,采取安管人员访谈、档案查阅、专家咨询等多种形式,对全市8个镇区的安全生产监管进行了调研,就如何加强镇区安全监管进行了深入研讨,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

●安全生产总体形势趋于稳定好转

当前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趋于好转,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监管责任基本得到落实。市政府每年年初召开安全生产会议时,都与各镇区签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尔后各镇区再与所属村组、企业逐级落实责任,实施压力传递,营造并浓厚了安全生产的“优先”氛围。二是基础逐步得到加强。各镇区对辖区范围内安全生产状况基本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建立了生产经营单位档案台帐,配备了2名左右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三是伤亡事故基本得到有效控制。自2002年以来,全市严格落实并全部实现上级下达的安全生产事故控制指标,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逐年下降。此外,全市每年组织开展6—7次集中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从严查处事故隐患,确保跟踪整改到位。

●监管问题凸现不容乐观

一是思想认识存在差距。可以从三个层次来分析。先看镇区领导,普遍重视事故发生那一刻,而对平时的安全生产漠不关心,满足于事后“救火”,而不注重事前预防。有的认为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有很大的偶然性,越抓事故越多,不抓反而太平,放松管理,听之任之;有的认为只要生产就会有事故,无论怎么抓,发生事故都在所难免;甚至仍有相当一部分镇区领导对安全生产“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日常极少讨论安全生产,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立即紧张起来。再看企业业主,普遍重经济发展轻安全生产,有的业主不重视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常常倾向于家庭作坊式管理,盲目蛮干,事故隐患随处可见;有的业主对查出的事故隐患嘴上答应整改,但直到整改期满仍不见动作;还有的业主认为安管人员进行安全检查纯粹是在找碴,对查出的隐患拒不整改,看你拿我奈何。最后看企业职工,镇区企业九成以上是农民工,文化水平低,有的是半文盲,有的未经安全培训,不懂得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交待几句就匆忙上岗。由于缺乏安全专业知识,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人成了事故的主要受害者和直接责任人。

二是监管力量存在不足。首先是面广量大,时间不够。镇区除分管领导外,仅有为数极少的安管人员,真正抓安全的安管人员一般也就一人,如果安管人员一天检查2个企业,轮流检查一遍就需要半年时间,面对大量的安全监督,安管人员要么整日奔波疲于应付,要么索性不管放任自流。其次是有人没“枪”,装备缺乏。安管人员在检查过程中,检查手段只能靠眼睛去看、靠鼻子去闻、靠用手去摸,装备十分缺乏,加之一个人势单力薄,发现了事故隐患,难以即时下发执法文书,执法监管无法开展。第三是一身多职,难以脱身。安全办成了“多管办”,兼职现象严重。凡牵扯到安全环保或搞不清到底叫谁去干的事,他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安管人员,要求安全办全程参与,使得安管人员没有精力和时间真抓安全生产。第四是编制混乱,难以定岗。有的安管人员在编不在岗或在岗无编制,人在其它部门,顶了编制却不在岗;有的人压根就没编制,认为干好了也没有成绩,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安全不负责任。第五是学习不力,素质不高。目前镇区干部安全监管能力参差不齐,监管力量薄弱,不会管、不敢管、管不住、盯不住的问题相当突出。

三是投入不足存在隐患。从近日对全市74家加油站进行的安全专项检查来看,事后发出的检查意见书就多达72份,提出限期整改意见314条,责令立即停止销售的通知书2份,有时前面隐患尚未得到整改,后面新的隐患又出现了,隐患之多,可见一斑,其关键还是投入不足的问题。从客观情况看,当前镇区企业普遍规模比较小,安全基础薄弱,安全技术措施经费投入不足,工艺有的十分落后。由于投入不足,造成了许多隐患;因为投入不足,这些隐患得不到及时彻底根治,以致伤亡事故频发。从主观因素看,有的业主知道隐患的危害,但抱着侥幸心理,

就是舍不得花钱整改;有的企业未落实安全生产“三同时”制度,仓促上马疲惫应战;有的企业建设标准达不到消防安全要求,先天不足问题重重;有的中小型企业安全投入不足,购买的是别人淘汰的旧设备,安全等级较差,老化严重带病运行,极易发生安全事故。

●更新观念方能突破障碍

强化镇区安全监管,确保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好转,应抓好五个方面的。

1、必须提高安全认识。胡锦涛总书记说“要把安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理念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温家宝总理说“发展经济是政绩,安全生产也是政绩”。国家将安监局从二级局提升为一级局,江苏省政府也提出要在全省实行最严格的安全生产监管制度,这些本身就意味着各级对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也是一个抓好安全监管的极好机遇。全市上下各级领导务必更新观念,充分认清镇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坚决克服过去那种单纯追求GDp快速增长的片面政绩观,树立抓安全生产就是政绩,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就是政绩,就是科学发展的观念,在中大胆探索,不断成功经验。在镇区安全监管上突出以发展为目的,以企业为主体,以规范为重点,以执法为保障,努力形成“政府有效监管、企业自我约束、群众广泛支持”的镇区安全生产新格局,努力夯实基础,促使镇区安全生产步入健康轨道。

2、必须健全监管机构。有三种方案可供参考:方案一,各镇“所”、“队”同时设立,即在各镇区单独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所”、“安全生产监察执法中队”,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合署办公的管理体制,由市编委会根据镇区的区域面积、经济总量和企业数量核定,原则上4-6人,经费由市财政纳入预算;方案二,镇镇设“所”,重点镇设“队”,即各镇区单独设立安监所,编制2-3人,同时在安全生产重点镇设立执法中队,编制2-3人,其他镇根据各自实际在今后逐步组建执法中队;方案三,镇镇设“所”,划片设“队”,即在各镇设立安监所的前提下,按区域划片设立执法中队,由市编委会为每个中队核定配备3-5名事业编人员,增设在市安全生产监察执法大队,市安监局统一下派各个中队,享受市执法大队人员同等待遇,经费由市财政全额拨款解决。

3、必须提高人员素质。通过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训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提高镇区管理干部、企业负责人及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素质,这是安全生产“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首先要加强镇区领导、安管人员的安全培训,坚持安全生产任职资格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其次要加强企业负责人、企业安管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再教育,特别是高危行业企业负责人和安管人员非经安监部门考核合格不得上岗;第三要加强从业人员尤其是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落实“三级教育”制度,重点在提高安全操作技能和增强自我保安意识上下功夫,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第四要加强对村干部、村民及学生安全知识宣传教育;第五要加强镇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4、必须严格执法标准。国务院最近颁布实施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对于依法规范安全生产行为、规范事故报告和查处、解决瞒报事故问题的提供了有力的依据。镇区安监机构要运用法律武器,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投入不到位、主体责任不落实的,要及时上报,依法查处;由此导致发生事故的,将依法按照高限予以严惩;构成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提高其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的成本,强制其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着力改变目前对事故直接责任人刑事处罚偏轻的问题,达到“处罚一家,教育一片”的目的。

5、必须完善考评机制。镇区要推行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化,不断深化细化各项安全生产检查监督,加大安全生产在“一票否决”考核中的分值和比重,严格落实奖惩制度,切实树立安全就是政绩的观点,促进安全生产上台阶,为创建平安镇区打下坚实基础。

《对当前镇区安全监管的调查与思考》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对当前镇区安全监管的调查与思考。ggj

就是舍不得花钱整改;有的企业未落实安全生产“三同时”制度,仓促上马疲惫应战;有的企业建设标准达不到消防安全要求,先天不足问题重重;有的中小型企业安全投入不足,购买的是别人淘汰的旧设备,安全等级较差,老化严重带病运行,极易发生安全事故。

●更新观念方能突破障碍

强化镇区安全监管,确保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好转,应抓好五个方面的。

1、必须提高安全认识。胡锦涛总书记说“要把安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理念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温家宝总理说“发展经济是政绩,安全生产也是政绩”。国家将安监局从二级局提升为一级局,江苏省政府也提出要在全省实行最严格的安全生产监管制度,这些本身就意味着各级对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也是一个抓好安全监管的极好机遇。全市上下各级领导务必更新观念,充分认清镇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坚决克服过去那种单纯追求GDp快速增长的片面政绩观,树立抓安全生产就是政绩,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就是政绩,就是科学发展的观念,在中大胆探索,不断成功经验。在镇区安全监管上突出以发展为目的,以企业为主体,以规范为重点,以执法为保障,努力形成“政府有效监管、企业自我约束、群众广泛支持”的镇区安全生产新格局,努力夯实基础,促使镇区安全生产步入健康轨道。

2、必须健全监管机构。有三种方案可供参考:方案一,各镇“所”、“队”同时设立,即在各镇区单独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所”、“安全生产监察执法中队”,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合署办公的管理体制,由市编委会根据镇区的区域面积、经济总量和企业数量核定,原则上4-6人,经费由市财政纳入预算;方案二,镇镇设“所”,重点镇设“队”,即各镇区单独设立安监所,编制2-3人,同时在安全生产重点镇设立执法中队,编制2-3人,其他镇根据各自实际在今后逐步组建执法中队;方案三,镇镇设“所”,划片设“队”,即在各镇设立安监所的前提下,按区域划片设立执法中队,由市编委会为每个中队核定配备3-5名事业编人员,增设在市安全生产监察执法大队,市安监局统一下派各个中队,享受市执法大队人员同等待遇,经费由市财政全额拨款解决。

3、必须提高人员素质。通过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训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提高镇区管理干部、企业负责人及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素质,这是安全生产“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首先要加强镇区领导、安管人员的安全培训,坚持安全生产任职资格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其次要加强企业负责人、企业安管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再教育,特别是高危行业企业负责人和安管人员非经安监部门考核合格不得上岗;第三要加强从业人员尤其是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落实“三级教育”制度,重点在提高安全操作技能和增强自我保安意识上下功夫,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第四要加强对村干部、村民及学生安全知识宣传教育;第五要加强镇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4、必须严格执法标准。国务院最近颁布实施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对于依法规范安全生产行为、规范事故报告和查处、解决瞒报事故问题的提供了有力的依据。镇区安监机构要运用法律武器,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投入不到位、主体责任不落实的,要及时上报,依法查处;由此导致发生事故的,将依法按照高限予以严惩;构成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提高其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的成本,强制其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着力改变目前对事故直接责任人刑事处罚偏轻的问题,达到“处罚一家,教育一片”的目的。

5、必须完善考评机制。镇区要推行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化,不断深化细化各项安全生产检查监督,加大安全生产在“一票否决”考核中的分值和比重,严格落实奖惩制度,切实树立安全就是政绩的观点,促进安全生产上台阶,为创建平安镇区打下坚实基础。

《对当前镇区安全监管的调查与思考》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对当前镇区安全监管的调查与思考。ggj

第五篇: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体会

平昌县关于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实践与体会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质量安全是当前社会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着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以及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和生命安全,而且与社会的文明进步、公共卫生、和谐稳定都具有紧密的联系。近年来国家通过立法,先后制定实施了

《畜牧法》、《动物防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我们以法律为准绳,不断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从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质量安全监控体系,注重源头监管。通过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上不断探索前进。笔者结合自身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浅谈两点体会。

一、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漏管现象较多。一是源头管理点多面广。尽管近年来规模化养殖发展迅速,但“千家万户”家庭养殖模式还普遍存在,给源头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对规模养殖场监管率较高,对散养户监管还不到位,还有一些经营者对畜产品安全意识不够,不理解嫌麻烦,对养殖档案记录意识不强。二是调入调出畜禽及产品的监管还存在缺陷。经营者不主动报检,完全靠基层监管人员巡查督促检疫。据统计,全县每年从县外调入商品肉猪5万头以上,家禽10万只以上,家禽产品上百吨。由于畜产品安全监管实行分段管理,难以对外地调入畜禽及其实施源头监控;分散性较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值得我们深思。三是投入品监管困难,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环节具有多重性和特殊性。畜产品生产过程是多行业、多领域共同生产的过程,其中包括养殖行业、兽药生产行业、饲料加工行业、兽药饲料经营行业。每个行业的经营者都要从畜产品生产中力求获得最大利益,于是就有了伪劣兽药、伪劣饲料、禁用添加剂;养殖者有意无意选用这样的兽药、饲料及添加剂,危及畜产品质量安全;而基层畜产品安全监督机构所能监管的范围只能是养殖环节、兽药、饲料经营门店、屠宰环节、畜产品流通环节和产地检疫环节,简言之,只能监管伪劣兽药、饲料不能卖,问题猪不能宰,问题猪肉不能上市,但是当检出问题猪时,只能使肉品消费者免受其害,而畜产品生产养殖者的损失后果已经造成。

2、基层监管人员素质不高。例如在动物及其产品检疫上,一些基层动物检疫工作只注重收取检疫费用,不严格执行程序,对检疫工作敷衍塞责。个别监管人员专业水平不高,表面虽在开展监管工作,但对监管知识一知半解,不能达到预期的监管效果。基层站对规模养殖场监管力度不够,督促养殖业主规范建立养殖档案上不尽力,认为是养殖业主自己的事,导致养殖场养殖档案不规范,一但发生事故无法追根溯源。

3、畜产品安全检测设备和技术落后。特别是乡镇动物检疫设备、技术落后,基层检疫设备仍然停留在依靠体温计、检疫刀、检疫钩和感观的原始时期,特别是碰到违法案例时,由于缺乏足够的取证设备,现场无法立即进行取证,导致因证据不足而无法立案,从而助长了违法者的嚣张气焰。随着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日俱严格及动物疫病的频繁发生,原有的检疫技术和设备已不能适应当前检疫形势的需要,迫切需要对动物检疫人员进行新技术培训和检疫设备更新。

4、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面宽量大,责任重大,目前“瘦肉精”监测、兽药残留检测等尚未列入财政经费,现有的工作经费难以支撑当前越来越繁重的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迫切需要各级财政加大经费投入和保障。

5、综合执法体系不够完善。畜产品质量监督执法机构和力量分散,很多时候需要多部门协作,但基层执法机构和体系不健全,各执法职能部门相互推诿扯皮和配合不力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对策和建议

1、加大舆论宣传。特别要建立覆盖县乡村的宣传网络,广泛宣传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交流各地先进经验,多途径多形式宣传畜产品安全知识,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做好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努力营造政府重视、社会各界支持、群众理解、有利于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开展的良好氛围。使广大养殖户和经营者认识到畜产品安全的重要性,使他们能够学法、懂法、守法,严格行业自律,主动接受监督管理。、强化队伍建设。重点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提高素质,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责任制和开展法律法规、业务知识技能培训,增强执法监管人员的责任心和业务技能。做到不让违法行为在我手上溜过,案例评判不在我手中错过,症状诊断不在我手上误过;二是充实力量。有的乡镇仅落实一个人具体负责,难以适应量大面广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和执法程序的要求,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形成空档,产生畜产品安全监管的漏洞。因此,应及时充实加强基层畜产品安全监管专业人才,努力造就一支作风优良、素质过硬、技术精湛的畜产品安全卫士。

3、调整工作思路。按照畜产品质量安全重源头的特点,畜产品安全监管的指导原则应是立足源头,抓好监管保安全,管住生产加工企业,监督市场流通环节。对畜禽养殖环节、兽药、饲料生产企业、动物屠宰加工企业,按照标准开展全面整治,符合标准的给予备案挂牌,按管辖区域由同级职能部门监管并予以公示;市场流通环节对公示名单以外企业的产品按违法惩处:公示名录企业的产品检查出质量问题实行责任追溯制,产品

返回、承担损失责任,追究法律责任;对不符合规定标准的生产、加工企业给予取缔关闭。斩断畜产品安全隐患根源。

4、加大畜产品安全监管经费投入。将畜产品安全监管执法装备、监测经费纳入各级地方财政全额预算范畴,如:检疫检验设备购置、瘦肉精监测专项经费、兽药残留检测经费等;同时由公共财政补足解决村级畜产品安全监管信息员工资和日常运转费用,逐步改变仅凭一双眼睛、一把刀的传统检疫、检测手段,逐步实现以科技手段监管、以法律手段惩处的目标,消除畜产品安全的祸源。这是做好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最为根本的环节。

5、整合执法资源,强化协作监管。在大力推行既定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基础上,加强与商贸、农业、工商、卫生、公安、药监等有关部门的综合协调与日常监管的协作,充分运用行政、司法等手段,整合执法资源,明确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职能和应行使的职权、以及所担负的义务和责任,着重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效监管机制。建立分工负责制,谁管理谁负责,构成强大的畜产品安全监管网络体系。杜绝出现监管上的错位、缺位和推诿现象。真正做到从产地到餐桌全程无缝监管。

下载对当前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当前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1年全市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健全监管长效机制 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文水县畜牧兽医局局长 刘小平尊敬的冯局长,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 上午好! 全市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推进会,今天在我县隆重召开。......

    畜产品安全监管责任制

    富平县畜牧兽医局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责任 为切实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工作责任机制,明确局属各有关单位的监管责任,全面履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特制定......

    当前安全监管工作的特点与思考

    安全监管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的深化、新旧体制的转换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步延伸,安全监管工作已涉及到社会的......

    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总结

    2015年动物卫生监督所半年工作总结 2015年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围绕深入贯彻落实全省食品安全责任监督工作现场会议精神和中央、省领导的重要精神,认真落实市政府食品安全监管工......

    对畜产品安全生产的几点思考

    文章标题:对畜产品安全生产的几点思考在现代畜牧业在为人类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肉、禽等食品的同时,人们也开始感到畜禽食品的风味不再。有“吃肉肉不鲜、吃鸡鸡不甜”之感,有“吃......

    饲料办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汇报

    饲料办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汇报为了加强对饲料、家畜违禁药物的监督管理工作,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南昌市饲料办今年上半年进一步加大......

    关于食用畜产品安全监管情况调研汇报(精选合集)

    关于食用畜产品安全监管情况调研汇报一、食用畜产品市场流通监管情况 1、当地食用畜产品养殖及流通监管基础性信息。某某县现有规模养殖场***个,其中蛋鸡***个(存栏10000只以......

    乡镇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职责

    乡镇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职责1、负责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宣传贯彻。 2、负责兽药、饲料行业管理,受理兽药、饲料案件案件投诉。 3、负责“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