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座谈会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能够作为庙行镇的一名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志愿者来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下面我就共和家园的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情况介绍一下:小区共1883户,常住人口6400人,共有刑释解教五年内人员3人,吸毒人员1人,我们一直坚持以“帮教一个对象,挽救一个家庭,平安一个社区”的服务理念、无私奉献精神,投入很大热情到帮教工作中去。
与在座的各位相比,可以说我应该是帮教志愿者工作的一名新兵,工作经验、资历方面还尚浅,需要向各位老同志、有好的经验做法的同志学习,在这几年的工作中,一直坚持在“帮、教、监、励”这个四个字上下功夫。
1、帮即帮扶、帮困,社区矫正安帮对象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生活、就业、子女读书等方面需要得到各级政府及全社会的关心和帮助。通过帮扶、帮困促使他们重新扬起新生活的风帆,走上自食其力的生活之路。否则,很可能把他们推向生活的绝路,重走违法犯罪的老路,给社会造成危害。针对他们生活困难的状况给予适当帮助。如因家庭困难,身体、文化等因素暂时无法找到合适工作的,及时帮助申请低保或给予一定的生活困难补助。
2、教即教育、教戒,社区矫正安帮对象的心灵曾被扭曲,虽然经过教育校正有所好转,仍须继续加强教育。通过小区“法律夜门诊”这个平台,与安帮对象经常性,心贴心地进行谈心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学习的情况,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教活动,帮助社区矫正安帮对象逐渐走出心灵的阴霾,成为遵纪守法、健康向上的公民。
3、监即监管、监控,社区矫正安帮对象思想和情绪仍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因此,加强对他们的监管和监控是社区矫正安帮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结对帮教、结对帮困,随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心理状态,思想动态,行动趋向,起到了监管和监控的“前沿哨兵”作用。
4、励即鼓励、激励,以社会资源的整合为基础,以社会环境为背景,以社会力量干预为手段,只有鼓励和激励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才能确保社区矫正安帮工作目标的实现。
作为志愿者我们也应该加强自身素养,加强学习法律法规、帮教技能等,也希望领导能够对我们志愿者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包括政策法规、心理辅导等专业技能培训,以便在今后工作中了解和掌握社区矫正帮教基本规则和流程,提高工作的技能和效率。
总之,我们一定会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进一步推进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为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社区矫正、安置帮教2010工作总结
2010年高港区社区矫正、安置帮教
工作总结
2010年,我区社区矫正、安臵帮教工作坚持以“重点矫正、妥善安臵”为核心,以开展社区矫正“教育年”、全面创建过渡性安臵帮教基地活动为统领,以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为抓手,以创新特色亮点工作为动力,努力在规范监管措施、推进基地建设、完善信息平台管理、加强专职队伍建设等方面深入推进社区矫正、安臵帮教工作,为建设法治高港、和谐高港、平安高港作出新贡献。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4月份,组织召开社区矫正领导小组会议,再次明确了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为矫正的顺利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部分乡镇(街道)调整了区矫正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员。各司法所均落实了专职社工、志愿者和监督人,全面强化社区矫正工作的日常管理。
二、完善管理机制,确保监管到位
一、健全工作制度,规范运作程序。严格按照省、市矫正工作规定,依法规范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对区社区矫正、安臵帮教工作台账目录和标签进行了统一调整,确保台帐资料规范完整;针对全区矫正对象卷宗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统一规范、整改提高,并由专人负责工作台账及信息平台的整理,做到对工作负责,对矫正、安帮对象负责。
二、加强部门联动,强化协调合作。主动做好与公、检、1 法等部门的工作衔接,按照上级精神,定期不定期地召开联席会议,商讨提高矫正质量的工作方法,就工作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同探索解决方案。在社区矫正对象的入矫、训诫教育、季度考评、年终考核等日常管理程序中,区公、检、法及各镇(街道)派出所、综治办等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均亲自到场,认真履行各自职能,特别是每个季度的社区矫正对象考核评议工作都由公、检、法派员全程参与,严格把关,规范操作。
三、强化队伍建设,提升业务水平。全面提升矫正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对招聘的所有社区矫正志愿者,统一制作泰州市社区矫正工作证,截止目前,全区共计175名志愿者均已实行实名制,挂牌上岗,确保了“多对一”帮教模式的有效落实。今年9月份,召开全区社区矫正专职工作培训会议,通过专业培训、以会代训等途径,全面提升矫正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
二、加强管理教育,增强监管实效
继续强化对暴力犯罪、盗窃等侵犯人身、财产型罪犯、未成年犯、假释犯、监外执行犯、以及请假外出等重点对象的监管,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我们在春节、世博、中秋和国庆等重大节日期间,加大了社区矫正、安臵帮教对象的走访排查力度,随时掌握矫正对象的动态情况,对再犯罪风险较高的重点对象落实专人加强监控管理,确保不脱离管理视线,对安全隐患做到早发现、早防范、早处臵。对一些矫正表现较差又屡教不改的对象,组织规模适中的集中训诫教育 2 活动,通过训诫活动,以彰显矫正执法工作的权威,教育警示极少数悔罪表现不好、接受矫正态度较差的社区服刑人员。6月底,会同区检察院、法院、区公安分局主要负责人,聘请师专心理学专家,开展全区青少年矫正对象警示教育活动,通过法制宣传、警示教育、心理矫治等方面全面预防和减少青少年重新犯罪。
进一步完善社区矫正教育矫正形式,规范教育矫正内容,创新教育矫正方法,健全教育矫正制度,全力提升我区的社区矫正“教育矫正年”活动,于3月份建成区社区矫正教育矫治中心,并聘请三名心理咨询师,制度上墙,正式挂牌,到目前为止运行正常,有序推进。
经排查,截止目前,全区在册社区矫正对象169名,其中管制21名,缓刑125名,假释13名,暂予监外执行4名,剥夺政治权利5名,共有42名矫正对象请假外,出无一人脱管、漏管、无一人重新犯罪。
三、全面加强基地建设,继续深化安置帮教工作
一、妥善帮教,合理安置。目前,我区从各监狱、劳教所回籍的刑释解教人员共68名,其中刑释人员48名,解教人员20名,05年至今回归的刑释解教人员347名,均已顺利衔接,登记造册,制定具体帮教方案和措施。重点对象则列入公安派出所侧重帮教,尤其注重于联合公安等成员单位对流动人口的刑释解教人员实施帮教:对外籍刑释解教人员留居在本区境内经商务工的,由公安派出所、居委会和司法 3 所一起对其进行帮教,了解掌握思想动态和活动情况,并把情况返回给原籍;对本区刑释解教人员外出务工经商的,请求当地公安派出所和司法所协助对其进行帮教,要求反馈信息。
合理安臵好刑释解教人员生活、生产。对帮教对象及时落实户口,尽力落实责任田,由村和镇(街道)具体负责,使其有地可耕。对帮教对象实行生产扶持政策,对自主经营、创办企业的对象主动帮助他们找相关部门协调,申请办理相关手续、能减免的减免有关费用,使其尽快走上自食其力、勤劳致富的道路。
二、多方合力,措施到位。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各界人士,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帮教。区安臵帮教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法院、检察院、公安部门,深入到刑释解教人员家中,在思想上给予感化教育,在生活上给予帮助和支持;通过新闻媒体则利用自身资源大力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工作的宣传,造成声势,大家都来关心和帮助刑释解教人员经营、创业和生产,给他们提供一个较好的生产平台和生活环境。
三、培植典型,争先创优。各镇(街)均建立过渡性安臵帮教基地8个,并与其签订了安臵工作协议。根据关于报送省级安臵帮教基地材料的要求,从各镇(街)选择符合条件的帮教基地,结合自身具体情况,明确制度,有序组织,落实责任,人员到位,确保全区安臵基地工作向省级安臵帮教水准看齐、靠拢。
第三篇:安置帮教及社区矫正汇报材料[范文]
扎实开展安置帮教及社区矫正工作
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近年来,肃州区司法局紧紧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按照“帮教社会化,就业市场化、管理信息化、职责规范化”的要求,紧紧围绕“不让一人重新犯罪”的工作目标,以“真情帮扶、爱心感化”为基础,坚持“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综治部门具体领导、相关单位协作配合、司法行政机关组织实施”的原则,强化各项措施,安置帮教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认真做好出狱所人员的接送。
为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出狱所人员接送及补助经费管理办法》,肃州区司法局对出狱所人员的接送管理高度重视,努力抓好接送工作的“五个环节”。一是统一思想,积极沟通。为增强全局人员对“两劳”释放人员接送工作的责任感,肃州区司法局先后召开了局党组会议、各科(室)负责人会议和全局干部大会,认真学习讨论,深刻领会文件精神,有效提高了全局干部对出狱所人员接送工作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局党组班子主动到酒泉监狱进行座谈,相互了解情况,对如何做好接送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安置帮教管理股与酒泉监狱狱政科进行了多次沟通,了解了肃州区籍服刑人员的
基本信息。同时,向省内各监狱、劳教所通过电话、发函等形式,进行了沟通联系,为做好接送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工作基础。二是对出狱所人员接送前做到“三个见面”,接送中实现“三个对接”,接送后做到“三个及时”。接送前“三个见面”,即:司法局具体负责人与监狱负责人必须见面,就交接工作进行沟通,及时了解肃州区籍服刑人员的基本情况及释放时间,为后续工作打下基础;司法所工作人员与具体帮教人员必须见面,落实接送办法和帮教措施;安置帮教责任人与刑释人员亲属必须见面,了解家庭情况,做好思想工作,动员他们一同前往监所接回出狱所人员。接送中实现“三个对接”,即:档案材料对接、刑释人员对接、帮扶协议对接,形成出狱所人员从监所释放到安置帮教管理科、司法所、社区帮教责任人及回家环环相扣、严密无缝的对接。接送后做到“三个及时”,即:及时进行首次谈话,详细介绍全区安置帮教的各项优惠政策, 增强刑释人员对接受安置帮教的认识;及时进行帮教,讲解有关法律知识,要求他们真正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提升生活信心;及时进行安置,对农村户籍刑释人员积极帮助落实责任田,对城市户籍刑释人员由社区帮助申请低保,对有意愿自主创业的刑释人员鼓励、引导和协助其自谋职业,对无家可归的刑释人员由安置帮教管理科联系到区过渡性安置企业进行安置。
在酒泉监狱及肃州区看守所的大力协助下,对刑释人员逐个办理了交接手续。各司法所与社区帮教人员、刑释人员家属共同对本辖区刑释人员进行首次谈话,签订了帮教协议,办理了登记手续,最后将刑释人员送到家。无家可归的刑释人员直接送到过渡性安置企业,为他们购买了生活必需用品,安排了吃住和工作。自4月1日以来,我区已接送刑释解教人员43名,占到了已出狱人员的91.5%。
二、全面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切实做好安置帮教工作 一是安置帮教办公室根据已衔接的刑释解教人员的具体情况,在实际工作中,把帮教对象划分为重点帮教对象和一般帮教对象,进行分类帮教。对已融入社会、生活比较稳定、在固定收入来源且无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刑释解教的人员,简化帮教措施;对刚刚回归社会、无固定收入来源、思想情绪波动较大的刑释解教人员,逐个上门,面对面开展帮教工作,从思想帮教入手,掌握思想动态。二是建立健全了必访、必帮、必控制度,全面了解掌握动态,加强线索收集。对刑释解教人员的情况做到了“五个清楚”,即罪名清楚、回归日期清楚、服刑期间表现清楚。采取有针对性的管控手段、落实帮教措施,做到了“政治上给予信任、政策上给予优惠、服务上给予方便、发展上给予支持、经营上给予指导、生活上给予帮助”。三是加大教育引导力度。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后,对他们进行非强制性的引导、帮扶和教育,用
真情鼓励他们重新扬起生命的风帆,帮助他们获得社会的认同和树立个人尊严,有效的维护了肃州区社会稳定。2011年肃州区共接受刑满释放人员116人,帮教116人,帮教率为100%;安置89人,安置率达75%。截止目前,我们协助民政部门已为85名刑满释放人员落实了最低生活保障,成功化解了刑满释放人员赵建斌的上访事项,协助工商、税务、财政等部门对从事个体经营的刘英等5中刑释人员减免了相关费用,发放了优惠贷款。
三是积极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努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为了确保社区矫正工作取得实效,区、乡两级社区矫正工作办公室全部实现了“五有”,即;有健全的机构、有完善的制度、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有专职的工作人员、有必备的办公设备。一是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肃州区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和《肃州区社区矫正工作流程》,对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进行了规范。二是规范文书档案管理。我们根据社区矫正工作的实际情况,印发了《关于社区矫正对象建档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按照矫正对象具体情况实行“一人两档”的档案管理模式,即区“社区矫正办公室”建立正式档案(侧重原档案),各司法所建立副档(侧重管理、矫正等动态档案),为每名社区服刑人员建立起了详实的工作资料库。三是全面落实矫正措施。我们根据省上《试行社区矫正工作实施办法》,鼓励每个司法所创
新管理方式方法,通过自上而下的探索实践和调研总结,及时归纳出了社区矫正工作的教育矫正模式。即在组织管理方面做到每人建立一份档案,制定一个矫正方案,坚持每月走访一次,与其亲属签订一份监督协议,与派出所、村委会(社区)签订一份帮教协议,每月召开一次考评会,每季度召开一次综合评议会。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四帮一”的监管帮教措施,即一名社区矫正对象分别由一名司法助理员、村(社区)主任、派出所民警及社区服刑人员亲属共同进行监管帮教,帮助他们解决思想、行为和生活上的实际难题,使其安心改造和悔过自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我区已接受的4名社区矫正对象无重新违法犯罪情况发生。
第四篇: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制度
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制度
安置帮教的含义
安置帮教工作,是指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靠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对国家规定期间内的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进行的一种非强制性的引导、扶助、教育、管理活动。有二方面的含义:一是对刑满解教人员进行帮教;二是对刑满解教人员予以就业前过渡性安置工作。
安置帮教的任务
1、研究、起草有关安置帮教工作的法律、法规;
2、制定安置帮教工作计划和发展规划;
3、组织实施安置帮教工作计划;
4、检查、监督安置帮教工作的落实情况;
5、表彰、奖励安置帮教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
6、了解、掌握安置帮教工作情况;
7、指导安置帮教工作开展;
8、研究、解决安置帮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9、组织开展对服刑、在教人员及刑释解教人员的法律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
10、创办过渡性安置实体;
11、开展安置工作;
12、协调各有关部门共同开展安置帮教工作。
安置帮教工作业务范围
1、对服刑在教人员回归社会前的思想教育和技能培训。
2、释解人员的预放衔接工作。
3、引导、扶助释解人员就业或解决生活出路问题。
4、对有重新犯罪倾向的人员进行教育,落实预防措施
安置帮教工作原则
1、坚持政府为主导,社会为主体,实行综合治理的原则。
2、突出重点原则。重点对象一是没有生活出路的释解人员,二是有重新犯罪倾向的人员,三是未成年释解人员。
3、市场化安置就业的原则。
4、以人为全的原则。
5、相互协助,密切配合的原则。
安置帮教工作纪律
1、不得泄漏释解人员个人隐私。
2、不得歧视释解人员。
3、不得吃请受礼。
4、不得侮辱释解人员的人格。
5、不得处罚释解人员。
6、不得凭个人意志和个人感情办事。
安置帮教工作对象
安置帮教工作的对象:安置帮教对象是刑满释放后5年内、解除劳动教养后3年内的释解人员,对没有生活出路(通常是指无家可归、无生活来源、无业可就的三无人员)和有重新犯罪倾向的人员要重点进行教育和帮教。
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程序
刑释解教通知书(或其它途径获取信息)→登记建档→成立帮教小组(三帮一花名册)→签订帮教协议→帮教谈话记录(每季度一次)→协助帮教对象寻找就业门路→帮教对象考核表→→解除帮教意见。
社区矫正的含义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社区矫正适用范围
1、被判处管制的;
2、被宣告缓刑的;
3、被暂予监外执行的,具体包括:(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4、被裁定假释的;
5、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
社区矫正工作程序
人民法院判决书(监狱裁定书)→登记→社区矫正宣告书→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制定矫正方案→谈话记录→发放《社区矫正对象须知》→签订矫正协议→对矫正对象进行日常管理→组织矫正对象学习和公益劳动→力所能及解决矫正对象的实际困难→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考核→填写考核登记表→社区矫正期满宣告书
社区矫正工作的原则
1、开拓创新原则。社区矫正试点工作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吸收并借鉴外地社区矫正的成功经验,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依法规范原则。社区矫正工作要在法定权限、法定期限内,依照法定程序进行。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规定要求操作。
3、密切协作原则。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国家司法、刑罚执行、治安管理、社区管理、群众工作等诸多层面,有关部门、单位及社会各方面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形成整体合力。
4、公开监督原则。社区矫正工作的全过程必须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群众监督,以促进社区矫正工作依法、公正、有效开展。
社区矫正任务
1、按照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刑罚的顺利实施;
2、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使他们悔过自新,弃恶从善,成为守法公民。
3、依法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参加适当的社会公益劳动。
4、社区服刑人员解决在就业、生活、法律、心理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利于他们顺利适应社会生活。
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领导小组
第五篇: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
社区矫正 安置帮教工作
社区矫正工作:
截止2011年10月24日,桃源司法所共接收社区矫正人员4人,其中假释1人,保外就医1人,缓刑2人,司法所定期组织社区矫正人员集体学习,每月矫正人员向司法所呈交本月思想汇报,司法所定期电话了解矫正人员思想动态,截止今日,矫正人员无不良动态,思想情绪稳定,生活稳定,能很好的完成司法所的安排,服从司法所管理,能很好的融入社会。
安置帮教工作:
截止2011年10月24日,桃源司法所共接收安置帮教对象11人,9人落实低保,每逢重大节日,司法所会在本辖区内大范围排查工作,及时了解帮教对象的生活工作情况,走访辖区居民,多角度了解帮教对象的实际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有不良情绪的帮教对象,司法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时化解矛盾,有效的防止了帮教对象的二次犯罪,自开展工作以来,我辖区帮教对象无重新违法犯罪,每逢传统节日,司法所会安排专职人员对生活有困难的帮教对象进行慰问,更好的做到了对帮教对象的心理和生活的双重慰问,对以后的帮教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