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抚育试点采伐工作总结
2014年大来林场 中幼林抚育采伐工作总结
我场在林业局党委的领导和林业局各科室的指导下,经过我场广大干部及职工的齐心努力,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截止到2014年12月31日完成了总任务量的85.27%。
一、任务组织落实及完成情况
按照要求我场设计中幼林抚育面积4512亩,即人工林抚育1589亩,天然林抚育2924亩,全部为中龄林抚育,其中:重点公益林抚育2556亩;一般公益林抚育1291.5亩;商品林抚育664.5亩;设计采伐总蓄积1669立方米,设计出材量514立方米。
截止到2014年12月31日,已完成抚育面积3847.5亩,采伐蓄积1430立方米,出材量460立方米。其中:完成人工林抚育924亩,完成天然林抚育2924亩。
二、作业设计编制及审批
我场严格执行采伐技术规程规定和国家林业局下发的中幼林抚育采伐规定的要求,组织专业调查队伍对抚育地块进行调查计算,外业和内业全部完成后,由县林业局组织有关人员对我场抚育地块100%进行复查。
三、工序管理及作业质量
在2014年10月我场成立了由场长为组长、生产场长为副
组长,技术员、现场员、护林员和专职安全员组成的冬伐领导小组,由万兆勇具体负责山上生产,高玉树负责楞场管理。成立了采伐领导小组,当天对采伐地块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对以往采伐形式和生产成本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以前出现由外人承包的弊病有针对性的进行了整改,为了确保作业质量和减少作业成本,经过全体冬伐领导小组一致研究决定,今年由下岗职工负责采伐工作,包括:采伐、打枝、运材、造材、清林。由技术员、现场员负责现场管理和伐区质量监督,由护林员复尺,林场同主管场长、生产人员、承包户、运输户、采伐户签订生产责任状,树木枝丫归承包户所有。
四、严抓现场管理,确保作业质量
在采伐作业之前,为了保证运输安全,对运输道路进行了修整,对运输车辆进行了严格检查,确保万无一失,对参加生产作业的承包户进行了上岗培训。由6个承包户承包,对参加生产的人员进行了系统的分工。首先对难度大的地块开始采伐,由万兆勇负责山上指挥,技术员、现场员负责现场指导和督察,发现违纪现象,可停止承包户的采伐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施工。采伐一定面积后才能进行打枝丫,打枝和清林由承包户组织附近村民完成,所打的枝丫归承包户处理。高玉树负责山场安全管理,郭群负责技术指导,邱军负责每天对承包户采伐工作进行跟班作业,发现问题立刻上报或整改。并将枝丫清理完毕,同时将木材全部
运回楞场。林场组织专职造材人员对木材进行了合理造材,按照长2公分短6公分的原则对木材进行了造材。并由郭群给每天每车发放运输单。
五、资金拨付和使用
我场对中幼林抚育资金使用严格,实行专款专用,国家拨付的资金不足,林场自筹一部分资金,保证了中幼林抚育任务的全面完成。
六、检查验收
我场对抚育完成的小班,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逐一验收,以采伐强度和清理剩余物为主要检查验收重点,达到合格小班给予发放工人工资,不合格小班整改后并经过二次检查验收后方可支付工资。
七、档案建立及管理
我场对中幼林抚育档案管理实行专人管理,配备专用档案柜,对每年的设计进行存档,同时对影像材料也进行了编辑、整理、存档。
八、主要经验和取得的成效
我场在中幼林抚育中,始终坚持逐沟逐坡经营和管理,这样可以提高整体林分质量,促进林木快速生长。
九、存在的问题
1、因去年冬季雨雪大,增加大量森林采伐成本和采伐、运输难度。
2、清林工作相对拖后,由于雪大劳力紧张,有部分林场下木和枝丫没有彻底清除。
3、挂号精度不够,病腐木、双丫木、被压木等应伐木伐除不彻底。
十、建议
1、由于人工费不继上涨,抚育成本逐年增加,建议国家增加资金投入。
2、针对森林抚育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通过增强技术人员业务能力,提高森林经营水平。
佳木斯市郊区大来林场
2014年12月
第二篇:2010采伐工作总结
2010森林采伐工作总结
我场在林业局党委的领导和林业局各科室的指导下,经过我场广大干部及职工的齐心努力,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全面完成了2010年冬伐生产任务。
一、设计生产
2010年设计生产木材2198立方米,其中主伐生产木材1525立方米,抚育伐生产木材673立方米。
二、实际生产
实际完成生产木材2035立方米,其中:
商品林主伐12.4公顷,生产木材1385立方米。一般公益林抚育19公顷,生产木材180立方米。重点公益林抚育46.6公顷,生产木材470立方米。
三、抓部署,做好冬伐生产准备工作
在2010年11月18日我场成立了由田振礼为组长,冯殿军、冀东亮为副组长,技术员、劳资员、现场员、护林员和专职安全员组成的冬伐领导小组,由冀东亮具体负责山上生产,高玉树负责运输和楞场管理。成立了采伐领导小组,当天对采伐地块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对以往采伐形式和生产成本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以前出现由外人承包的弊病有针对性的进行了整改,为了确保作业质量和减少作业成本,经过全体冬伐领导小组一致研究决定,今年由下岗职工负责采伐 1
工作,包括:采伐、打枝、运材、造材、清林。由技术员、现场员负责现场管理和伐区质量监督,由护林员复尺,林场同主管场长、生产人员、承包户、运输户、采伐户签订生产责任状,树木枝丫归承包户所有。
四、严抓现场管理,确保作业质量
在采伐作业之前,为了保证运输安全,对运输道路进行了修整,对运输车辆进行了严格检查,确保万无一失,对参加生产作业的承包户进行了上岗培训。由10个承包户组织油锯10台,对参加生产的人员进行了系统的分工,于2010年11月18日开始冬伐生产。首先对难度大的皆伐地块开始采伐,由冀东亮负责山上指挥,技术员、现场员负责现场指导和督察,发现违纪现象,可停止承包户的采伐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施工。采伐一定面积后才能进行打枝丫,打枝和清林由承包户组织附近村民完成,所打的枝丫归承包户处理。高玉树负责山场安全管理,郭群负责技术指导,邱军负责每天对承包户采伐工作进行跟班作业,发现问题立刻上报或整改。历经1个半月时间完成皆伐地块生产任务,并将枝丫清理完毕,同时将木材全部运回楞场。林场组织专职造材人员对木材进行了合理造材,按照长2公分短6公分的原则对能造6、7、8、10米电柱杆的木材进行了造材。并由郭群给每天每车发放运输单,由于通往山场道路很好,木材直接在山场销售,节省了成本,2011年1月25日冬伐生
产全部结束。
五、对照往年,改进了不足
往年由林场工人进行一条龙承包,往往工人为了增加收入,2010年采取技术员、现场员、主管副场长对承包户采伐工作进行现场管理,跟班作业,这样就杜绝了以上情况,同时严格按照设计施工。
六、取得的成绩
2010年皆伐地点的道路修建很好,方便车辆运输,在冬伐生产规定的时间内提前完成生产任务,各项成本和费用支出都比往年减少15%。
七、缺点
由于今年雨雪融化较完,影响了清林工作,今后一定改进。
八、加强安全监督,保证了冬伐生产安全
2010年冬伐生产之前对生产人员、承包户、运输户、采伐户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并设置了山场安全员和运输安全员,在林区和作业山场粘贴安全标语,山场安全员由冀东亮、高玉树、负责,运输安全员由郭群、邱军负责,在采伐作业过程中油锯手必须配戴安全帽,打枝人员必须离油锯手距离50米以外,运输车辆必须装有汽刹制动,严禁超载,严禁人货混载。由于方式和措施得当,冬伐生产中未出现一起事故。
九、对照往年不足之处,有待积极进行整改
在抚育生产环节中,还是运输成本有所提高,由于油料涨
价、天气不好,下雪时间较长,给运输带来了很大困难。同时还受客观因素影响,今年上冻时间晚,后期连降大雪,致使交通条件较差,运输过慢,运输成本有所增加。今后的工作中要严格按照林业局的指导,总结经验,扬长避短,发挥长处,吸取教训,把冬伐生产做得更好,向林业局交上一份完美答卷。
2011
佳木斯市郊区大来林场年2月1日
第三篇:积极开展林木采伐管理改革试点
积极开展林木采伐管理改革试点
不断扩大农民经营林业的自主权和林木资产处置权
构建林业可持续经营的新模式,必须以改革林木采伐管理制度为突破,按照生态公益林管严、商品林放活的原则,探索建立分区施策、分类管理的采伐管理制度,走出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森林资源管理之路。各地按照国家林业局的总体部署,认真开展林木采伐管理改革试点工作,简化采伐审批程序,增加审批工作透明度、规范自由裁量权,取得了明显效果。全国共有24个省(区、市)193个单位开展了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工作。但从发展的要求来看,林木采伐管理改革试点工作有待总结、完善和推广。下一步,我们将在坚持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基本原则不变的前提下,根据农民经营需求,进一步改革采伐管理制度,稳步推进以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按小班面积控制采伐为主要内容的商品林采伐管理制度改革。指导农民自主编制森林经营方案,落实农民对商品林采伐自主权,让农民对自己林木砍伐时间“五年、十年早知道”,简化采伐审批程序,推行公示制度,不断扩大农民的经营自主权和林木资产处置权。
第四篇:森林抚育补贴试点采伐施工作业合同书[模版]
森林抚育补贴项目采伐施工作业合同书
甲方: 乡镇林业站 乙方:
为加强森林抚育采伐管理,保质保量地完成好森林抚育补贴项目任务,根据《辽宁省2015年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实施方案》的规定与要求,以及县林业局和 乡(镇)林业站签订的《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目标责任书》确定的任务与目标,乡镇林业站与,经认真协商,签订森林抚育补贴项目采伐施工作业合同书,具体内容如下: 1.甲方依据县林业局和 乡镇林业站签订的《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目标责任书》确定的任务与目标,落实森林抚育的地点为 村 林班 小班,采伐面积
为
亩,采伐蓄积为
立方米,采伐株树 为 株,出材量为 立方米。
2.甲方负责森林抚育采伐施工作业前的技术培训、作业小班采伐木划号标记,施工作业中的技术监督、检查和指导,施工作业后的检查验收,并依据检查验收结果提供森林抚育补贴明细。
3.乙方要严格按照经过批准的森林经营作业设计进行施工作业,并接受林业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要严格控制采伐强度,保证施工作业质量。如果出现违规作业、“拔大毛” 等破坏行为,将按法律法规严厉查处并拒付抚育补贴费用。4.施工作业截止时间为 年 月 日。乙方要严格遵守施工作业时间,在规定的截止时间前,保质保量地完成采伐施工作业。经林业主管部门检查验收,确定作业质量合格后,将获得每亩 元的补贴资金。否则,不兑现补贴资金并追究相关责任。
甲方签名:(章)年 月 日
乙方签名:(章)年 月 日
第五篇:中幼龄林抚育补贴试点作业设计规定
中幼龄林抚育补贴试点作业设计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中幼龄林抚育作业设计管理,改善森林环境,促进林木生长,培育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提高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依据《森林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技术标准,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试点的中幼龄林抚育作业设计。
第三条抚育作业是以中幼龄林为对象,进行的以抚育间伐、定株修枝、除草割灌、抚育区内简易道路修建维护、抚育材集运、抚育剩余物处理、林地清理等为主的森林经营活动。
第四条中幼龄林抚育以形成稳定、健康、丰富多样的森林群落结构、提高森林质量、林地生产力和综合效益为原则,优先抚育密度过大、结构不良、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明显下降的林分。
第五条中幼龄林抚育要广泛应用先进、成熟的科学技术,总结成功经验,筛选和组装配套实用技术,提高森林抚育成效。
第六条中幼龄林抚育作业设计应由具备林业调查规
划设计资质的单位承担。
第二章抚育对象
第七条防护林和特用林抚育对象按《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3-2001)的规定执行。《生态公益林建设 导则》(GB/T18337.1-2001)中界定的特殊保护地区的生态公益林,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禁伐区的森林、法律法规禁止人为活动的生态公益林,不纳入抚育对象。
第八条用材林抚育对象按《森林抚育规程》(GB/T15781—2009)的规定执行。
第三章抚育技术
第九条抚育间伐
(一)透光伐在幼龄林中进行。按照确定的保留株数,间密留疏,去劣留优,保留珍贵树种和优质树木,调整林分结构。
(二)生态疏伐
在特用林和防护林的中龄林中进行。按照有利于林冠形成梯级郁闭、主林层和次林层立木都能受光的要求,将林木分为
优良木、有益木和伐除木。保留优良木、有益木和适量的灌木。对风景林的景观疏伐,按《生态公益林建设 技术规程》(GB/T18337.3—2001)中的5.2.1.2.4条规定执行。
(三)生长伐在用材林的中龄林中进行。采用上层抚育、下层抚育、综合抚育等方式,伐除影响保留木生长的树木,具体技术执行《森林抚育规程》(GB/T15871—2009)中的8.1—8.5条规定。
(四)卫生伐主要对遭受病虫害、风折、风倒、冰冻、雪压、森林火灾等灾害的林分开展,清除生态功能明显降低的被害木。
(五)抚育强度抚育作业后,人工林郁闭度不得低于0.6,天然林郁闭度不得低于0.5,林分平均胸径不得低于伐前林分平均胸径。
第十条修枝
主要在自然整枝不良、通风透光不畅的林分中进行。一般采取平切法,重点针对枝条、死枝过多的林木。修枝高度幼龄林不超过树高的1/3,中龄林不超过树高的1/2。
第十一条割灌
在下木生长旺盛、与林木生长争水争肥严重的中幼龄林中进行。采取机割、人割等不同方式,清除妨碍树木生长的灌木、藤条和杂草。作业时,注重保护珍稀濒危树木,以及有生长潜力的幼树、幼苗,以有利于调整林分密度和结构。
第十二条抚育材及抚育剩余物处理
抚育材及抚育作业剩余物应按照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环境保护等要求,采取堆集、平铺或运出等适当方式予以处理。
第十三条简易作业道修建
根据抚育作业需求,修建简易的集材道、作业道、临时楞场,密度、布局和技术要求参照《森林采伐作业规程》(LY/T1646—2005)等规定执行。
第四章外业调查
第十四条作业区(地块)确定
依据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或符合管理要求的森林资源档案资料,在符合条件的中、幼龄林中,按照相对集中的原则,在全面踏查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抚育作业区(地块)。
第十五条作业小班区划
在选择确定的作业区中,以原二类调查区划小班为基础,根据不同的抚育方式、作业方式、抚育强度区划作业小班。
第十六条小班调查
采用标准地调查法,根据小班森林资源分布状况典型或
机械布设标准地,每个标准地面积一般为0.1公顷,标准地总面积应不小于作业小班面积的2%。在标准地内,按标准地调查表(见附样式七)逐项调查填写各项调查内容,分别树种、保留木和采伐木进行每木检尺,填写每木检尺记录,起测胸径为5厘米;在标准地内,分别不同径级选取标准木测量树高,一般每个标准地至少量测15株树,标准木按胸径的正态分布进行选取,根据量测结果绘制树高曲线,查算每个径级平均树高。
第五章作业设计
第十七条根据外业调查结果和本规定第三章技术要求确定的技术措施,以作业小班为单位进行设计,简易作业道等辅助设施按作业区进行设计。
第十八条设计内容
(一)抚育方式:明确采取的具体抚育方式和作业方式等。
(二)抚育指标:包括抚育面积、抚育强度、采伐蓄积量、出材量等及相应的工程量、用工量、进度安排、费用概算等设计(见附样式五、六、七、八)。
(三)辅助设施:包括必要的作业道、集材道、临时楞场、临时工棚等。
(四)作业设计图:应注明小班位置、边界、小班号、目的树种、面积、郁闭度等主要设计内容,比例尺不小于1:10000。
第十九条作业设计文件组成作业设计文件由作业设计说明书(作业设计说明书编写提纲见附样式三)、作业设计图和调查设计系列表组成。作业设计说明书以试点单位为单元编写。
第二十条作业设计文件汇总
(一)试点单位汇总填写作业设计文件一览表。
(二)文件装册。资料装订的顺序为:作业设计审批文件、作业设计说明书、作业设计汇总表、作业设计一览表、作业区位置示意图、调查设计表、作业设计图。
第二十一条作业设计文件由试点单位上一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审批。作业设计审批文件报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备案,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作业设计审批文件报国家林业局备案。作业设计一经审批,不得随意改动;确需改动的,须经原审批部门同意。
第六章 成效监测
第二十二条承担森林抚育试点成效监测的单位要同步进行森林抚育成效监测设计,对林分生长情况、林分结构
变化、林分健康状况、林下植被状况、森林土壤状况、森林抚育实际成本、社会经济效益等进行监测和分析。
第二十三条成效监测采用典型选样、设置标准地长期观测的方法。分别不同森林类型和立地条件,选择有代表性的标准地,包括作业区和对照区监测样地,进行标准地设置与调查设计。具体监测办法和监测指标另行制定。
第七章 档案管理
第二十四条试点单位要建立中幼龄林抚育作业档案,包括调查设计文件、审批文件、作业验收和总结文件,以及成效监测样地调查资料等。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可依据本规定制定本省区的实施细则。
第二十六条本规定由国家林业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