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广西农村文化站建设情况

时间:2019-05-12 01:47: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文-广西农村文化站建设情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文-广西农村文化站建设情况》。

第一篇:论文-广西农村文化站建设情况

广西农村文化站建设情况调查研究

——以广西横县为例

广西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2010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骆宣良 摘要:

农村文化站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主要阵地,是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哨所。它担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和进行科技文化教育、活跃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职能。本次社会实践通过参观乡镇综合文化站、实地考察农村文化活动中心、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获取广西横县的农村文化站建设现状尤其是农村图书室覆盖率、使用率等相关资料,从而分析广西农村文化站建设的现状,为广西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参考意见。关键词:

文化扶贫

农村文化站

图书室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长期战略目标,基于对本国国情的把握,特别是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实际情况的认识,中国政府制定了文化扶贫开发政策。全会结束之后,各地的文化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一个国家的兴盛,不仅仅只是物质方面的富足,还有精神文化的繁荣[1]。而现在的农村,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可是精神文化建设步伐缓慢,两者不相协调。加强农村的基层文化建设,满足人民对文化的不断需求,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我区是个农业省份,8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要将我区建设为农业强省,离不开农业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而农村文化站正是这样一个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丰富农民业余生活,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前哨阵地。农民物质生活基本得到满足后,他们开始追求可以交流、主动参与的文化活动,希望在休闲中获得知识,在文化生活中修身养性、陶冶情操[2]。当前广西农村文化站建设中存在问题多,最主要的是我区农村的经济建设已经满足了农村群众的基本物质需求,但是离全面小康的生活水平相差甚远,许多地方的乡村仍然以一切工作围绕经济建设开展;同时,乡村的农民脑袋里只想赚钱,为了过上比现在更好的日子,无暇思考文化生活。横县的农村比较典型一些,与广西各地的农村对比,横县农民的生活较为充裕,文化活动也较多而且长期开展。所以,本文就以横县农村文化站的建设情况为讨论点。

表1 横县村民对农村文化生活的满意程度 满意 较满意 不太满意 不满意 102 94 68 18 从表1中看出,横县的农村文化建设已经初步在接近农民的生活要求水平,但是还不能当地农民群众满足。表2 横县村民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了解程度

比较了解 听说过,不太了解没 听说过,不了解

180 37

表2说明了村民对新农村文化建设不甚了解,可见新农村文化建设还没有彻底的落实到横县的乡村。以上两个表反映的情况,在广西的农村比较多见。

1、建设现状

(1)文化主体没有形成。农村文化站建设围绕的是乡村的农民群众,农村文化活动的主体也是农民群众。可是,作为文化主体的农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大多是潜在需求,有待我们去开发。

表1-1 广西横县农民的文化娱乐活动统计 看电视 看文艺 读书 听广播 上网 唱歌 打牌、麻将 跳舞或 其他 或电影 演出 看报、下棋 者健身

270 41 116 30 96 17 39 48 30 横县乡村的农民文化生活方式大多是白天外出务工务农,很多村民晚上回家看电视,而不少人则偏爱打牌、打麻将、喝酒等,影响了社会风气。只有传统节日和农闲时间,文化站的工作人员才能有效的组织村民们开展各项文化活动,如乡村篮球赛、文艺表演晚会、看电影、农业培训等,平时的文化站广场只有爱跳舞的中老年妇女在晚上光顾,图书室几乎没有村民进去看过。

表1-2 横县村民不常去文化站图书室看书原因 不开放 工作或务工时间忙 图书不符合现实需要 没有兴趣 其他

25 50 38

横县是个远近闻名的“茉莉花”之乡,村民以茉莉花种植业为主,由于郁江横贯全县的大部分地区,所以各乡镇也在积极发展鱼虾养殖业。村民常常忙于自己的赚钱发家,无暇顾及其他方面。这也是横县村民不常去文化活动中心参与文化活动的主要原因。

(2)资金不足,作用不发挥。由于受到各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限制,中央关于“各级政府的文化投入不低于财政支出的1%”的规定难以落实,造成农村文化站建设经费没有保障,文化活动难以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也无从发挥的局面[3]。目前横县的农村文化站依赖于市、县、乡镇各级政府的补贴资金支撑,而不少乡镇本来财政就比较窘迫,在这样的情况许多农村文化工作站也只是充当一个摆设。

表2-1 横县村民对文化站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 乡镇文化 基层文化 建立村 建立村 赠送 安装 增添 其他 活动中心 资源共享 广播室 文化室 活动器材 广播电视 健身路径 156 86 96 183 130 62 117 18 以横县横州镇综合文化站为例,由于投入资金的不能及时到位,文化站虽新起了楼层,可是活动设备设施缺乏,新楼层就像是没有内容的空盒子。乡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多数经常被统筹它用,本职工作投入的精力无法保证。无法精心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满足农民群众求知求乐的精神需求组织活动。横州镇下属各个乡村的“农家书屋”虽然也普遍成立,但是书刊、报纸仅限于上级发放,种类少,针对性和时效性差,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所以难以满足村民的需求。

表2-2 横县农村文化站图书室那类书籍比较符合村民需要 农业技术 科普类 新闻时事 其他

65 118 65

(3)文化场所基础设施简陋或不齐全,活动开展较少。大部分乡镇文化站的场所被作为了其他站所的办公室,过去的电影院如今变成了堆放杂物的仓库。虽然全县各镇都建立了文化站,但基础设施建设十分滞后,文化活动场所的文化设施陈旧简陋,文艺演出队伍数量不多且规模较小,开展文体活动必须的器材不完善,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当一部分文化站成为“空壳”。

(4)体制被压缩,文化队伍编制不健全。以横县横州镇综合文化站为例,上级政府规定正常编制为站长一名,工作人员五名。文化站工作人员长期成为乡政府的机动人员,主要做征兵工作、政策传达等宣传工作。举办的文体活动形式单一,不能满足群众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由于农村的基础条件比较薄弱,许多文化工作者纷纷上调,不仅如此,就连当地民间文艺农民也因为生活纷纷把全部心思投入到经济收入的改善,文艺队伍的流失以及后备队伍的不足,这对于农村基层文化的建设无异于雪上加霜。

2、原因分析

(1)农民群众是农村文化发展的主体,可是落后的思想观念、文化素质等状况制约着他们。在信息时代,广播、电视和电脑等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为农民群众了解外界信息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但是农民群众往往不能很快地接受改革创新的新思想、新观念。伴随着市场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农村的道德状况普遍受到冲击,集体主义思想、团结互助精神淡化,法律意识淡薄,诚信缺失,不敢创新,发展、竞争意识不浓。由于农村文化活动单调,农闲时缺少健康的文艺活动,农民除了看电视,主要是打麻将和赌牌,还有的靠宗教和封建迷信填补空闲时间,导致农村社会风气复杂化。农村淳朴的乡风、民风、村风受到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侵蚀,既恶化了农村的道德环境,也制约了农村的发展[4]。

(2)基层文化建设资金不足,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由于文化站建设经费来源很少,一些农村文化站年久失修,图书和活动器材、设备奇缺,文化站、图书室形同虚设,没有专人负责,没有活动经费,设施简陋,还有的农村几乎没有文化设施,既没有钱办文化活动的事情,也没有人办文化活动事情。(3)文化站列编存在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就有明文规定,但文化站从诞生之日起就有其先天性弱点,其表现在正式编制少,隶属关系、文化站属性含混,活动经费拮据,待遇不高,付出的劳动和工作成绩难以得到及时的肯定。在岗人员思想不稳。很多文化站实际上被混岗使用,兼职较多,专职很少,这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开展工作的无序性,而且文化站工作者既难以评上专业技术职称,又几乎没有提拔晋升的机会,导致广大文化专干工作积极性不高,干劲不足,更难以吸引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才,所以积极性受到挫折,使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得不到长足的发展[5]。

(4)基层文化产品严重不足。现阶段农民对文化的需求,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科学技术,二是有关农村的法律法规,三是反映农村社会生活的文学书籍,四是面向农村大众的文化娱乐。富裕起来的农民既需要帮助指导农民致富、维护农民权益的知识和书籍,又需要符合农村观众口味,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健康文明、喜闻乐见的演艺文化产品,然而在我们的文化产品中,针对城市、关注白领的产品比较丰富,而面向农村、关注农民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却严重不足,远不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6]。

3、结论与建议

农村文化站作为农民开展文化活动的主阵地,是为农民提供文化活动的平台,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都牵涉到各方面的资金投入。可是从我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来看,仅仅依靠国家的财政拨款是远远不能满足农村文化站建设的需要和发展要求[7]。这就要我们转变观念,开拓思路,采取开放型、多样化的建站形式。我区农村文化站的建设应该走“国家支持、社会扶助、群众参与相结合的道路”。

(1)逐步提升农民文化素质,引导农民亲近并喜爱科学文明的先进文化。横县当地的农民靠种植的茉莉花或养殖的鱼虾迅速走上了农村经济的小康之路,多年来,他们也积累了不少种养殖的经验和技术,而且他们在乎的是如何种花或者养鱼虾更进一步去实现发家致富的梦想。表3-1-2 横县村民不常去文化站图书室看书原因 不开放 工作或务工时间忙 图书不符合现实需要 没有兴趣 其他

25 50 38

各级政府不仅应重视农村的文化建设,还要及时地给与政策、人力和资金的支持。各级的文化部门更要认真落实上级的方针政策,还要积极发展农村文化活动,引导农民在生活日渐红火的今天,慢慢地培养起科学健康的文化生活方式。同时,加强农业技术点的培训和推广,让农民由单纯的手工方式、靠天靠地的心态逐渐转变为科学种养殖、用科学技术提高效率和提高利润的意识。

(2)建设投资随经济的发展而逐年增加。与此同时,要动员和利用各种社会力量筹集资金,兴办文化事业,形成国家的、集体的、个体的三管齐下发展农村文化的新局面。目前,有的地方开办的具有多种投资形式的乡镇文化活动中心,如:书店、游艺厅、歌舞厅等对于发展农村文化有着广泛的重要意义。

表3-2-1 横县村民认为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加大文化 指导开展 加强文化 发展农村 增加政府投入 设施建设 各类活动 骨干队伍 特色文化

123 77 140 101

各级政府的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应该及时到位,而且尽量与中央的规定持平。同时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场地还不够,还要配备有相关的器材和材料等,尤其是文艺广场和体育场地。而图书室则要有专门的管理人员,书架上的书籍应该及时更新,补充与时俱进的关于三农建设类的和农业科技类等书籍。然后,加强文化站建设,培养文化骨干队伍。工作人员还要积极在农闲时候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发展农民群众中的科学健康的文化活动的群体。进而发展有本地特色的文化活动,开创农村文化建设的新局面。参考文献:

[1]陈玉杰.对农村图书馆发展的思考田.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9):102-105 [2]武晓丽.对我国农村图书馆建设的思考——以河北省农村图书馆调查为例田.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7):94-97 [3]齐畅.加强农村文化站工作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J].新农村(黑龙W ,2011(06)[4]宫秀梅.乡镇文化站工作中的弊端和措施浅析[J].群文天地,2011(21)[5]马晨辉.浅谈新时期农村文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河学刊,2005(02)[6]何华青.论农村综合文化站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闭.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7]刘春来.办好乡镇文化站不能忽视——浅谈如何办好乡镇文化站[J]大众文艺,2010(18)

第二篇:文化站论文

相互对话相互渗透

------300平方综合文化站方案设计

摘要:根据建筑的设置,巧妙的设计周围广场及绿化。

用建筑为何形成的内庭院使环境与建筑相互对话,相互渗透。关键词:自然 广场 交流 庭院 乡镇综合文化站探讨性方案设计。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们对文化生活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尤其对于农村乡镇来说,文化站更是实现农村文化繁重发展的重要基础。改善农村文化设施状况,活跃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给乡镇居民提供学习、娱乐、交流、乃至小型集会的场所。

作为以上功能的载体,它应该是以一种亲和的、与自然阳光、空气、水相渗透的姿态表达出来。一方面,它提供给居民一个学习的场所,另一方面它本身也应该以亲切、和谐的形式来吸引乡镇居民可以自发地在此交流活动。

-----------------------阳光 空气 自然-----------------------亲切 和谐 交流

1.总平面设计:

1.1 基地概况:

项目用地考虑为东西宽35米,南北长60米的矩形,南面临路。1.2 广场1:

在合理布置了“三室一厅一房”即书报刊阅览室、培训教室、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多功能厅、管理用房之后,我们考虑应寻求一种为较多居民提供集散活动的场地。由于建筑本身规模较小,所含多功能厅的面积也有限,本次设计采用了室外场地的形式,这个场地靠近基地的住入口,这个室外场地可以作为宣传、展览的场所,同时又可以为较大规模的集会、室外宣传放映提供活动场所。

1.3广场2:

当考虑把建筑放置在矩形基地中部时。场地自然的形成相对以建筑为中心的四个场地。靠近基地入口西南处作为了室外集散广场,地面为广场砖;考虑可能的交通方式后,基地入口的东南就作为车辆的停放区域,地面硬化;基地的东北、西北部分相对安静,设计为室外健身、休息场所,为土质地面。

2.平面设计: 2.1平面形式:

鉴于建筑本身规模、体量较小,设计尝试营造出非“常规一字形、方形”的平面形式,采用平面构成手法使体量上具有一定的雕塑感。另外对方形平面的重新拆分组合定义,围合出了一个半包围的庭院,通过对庭院的应用去体现传统的地方特色。

平面中要求的四大主体功能也可合理的分置于拆分围合后的四个体量中。因为多功能厅是使用人数相对较多,将其布置在了靠近基地入口处(方形拆分后游离出来的部分),这样解决了人流疏散的问题,同时由于多功能厅的特殊性质,又便于在造型上及开窗形式上采用灵活的形式。

拆分后的其他三部分由半室外的廊道联系,形成了从入口到廊道,从廊道到室内的空间逐步过渡。由于半室外廊道的引入,建筑通风、朝向都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2.2 趣味庭院:

由于多功能厅和其他三部分形成的院落设计成了一个室外的半围合空间,一方面它与其它几部分广场相互呼应,另一方面它也为室内使用者提供一个相对封闭、安静的休息场所。在这个庭院中布置了一个大尺度的中国象棋棋局,增加一些趣味性,中国象棋作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在这里得到了夸张的表现形式。

3.立面造形: 3.1 立面形式:

通过简洁的几何手法,在理性的功能上,运用明快的色彩构成。

由于平面本身的构成形式,造型上也自然的形成具有雕塑感的形式。在游离后旋转了60度的多功能厅西侧引入了一片与之平行的墙面通向建筑的主入口处,具有强烈的导向性,与此同时,这片斜墙也于书报刊阅览教室强调了作为室外集散广场的空间感。集散广场在这两部分之间之间呈扇形向西南展开,主入口侧平台也可作为临时舞台,广场上呈放射状布置花坛、树池,又为集散的人们提供就坐休息的位置。

3.2 立面选材:

立面选材采用砖红色的面砖与浅、灰色的石材。方形的母题被赋予红色面砖,游离的多功能厅采用灰色石材,浅色的斜墙斜插入主入口,使整体造型形成较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3.3 廊道形式:

连接几部分功能的廊道形式上采用了斜坡屋顶的变形,在屋顶序列的排布,对于室内而言,光影不同时间不同的变幻效果会带来视觉上的新鲜感、冲击感。阳光、空气随着光影在这个灰空间内渗透开来。

4.交通设计: 4.1室外交通:

不同的室外广场彼此之间可以通过外部相联系,同时也可由分隔建筑方形母题十字交叉廊道相联系,通行其中,可以感受一系列趣味的空间变幻序列。

4.2内部交通:

由于建筑规模较小,各功能组成部分通过联廊相连,交通方式直接明了。5.剖面设计:

多功能厅层高为 4.8米,其余部分均为3.6米。6.设计标准:

建筑类别: 单层建筑。耐火等级: 不低于二级。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总用地面积: 2100.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 297.9平方米

其中 书报刊阅览室建筑面积: 42.6平方米

培训教室使用面积: 50.0平方米

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使用面积: 50.0平方米

多功能厅使用面积: 70.2平方米 管理用房使用面积: 10.9平方米 办公用房使用房面积: 11.2平方米 卫生间使用面积: 15.6平方米

容积率: 0.142 建筑基底面积: 297.9平方米 建筑覆盖率: 14.2 % 绿化率: 55.0 % 建筑层数: 1 层

第三篇:文化站建设情况自查报告

关于上杨乡文化站建设自查的报告

一、规划实施情况

(一)资金情况。2009年,中央投资16万元,地方配套资金9万元已全额到账,我乡安排财务人员对上述资金进行管理,并根据文化站建设进度分期进行资金支出。

(二)建设情况。上杨乡文化站建设选址为乡政府院内,占地面积为303.56平米,设计为二层砖混结构,用地和建设均按相关规定审批,工程严把质量关,使用中未出现质量问题。

(三)使用情况。上杨乡文化站于2009年7月竣工,8月投入使用,运营以来各项活动开展正常,设施设备使用状况良好。

(四)保障情况。各级领导重视,活动经费落实,配备专职人员开展群文活动,设备配置逐步到位,内容建设、服务制度、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健全。

二、取得的成效和经验

上杨乡文化站的建设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建设中严格按照各项审批程序进行,分管领导总体负责,工程中严把安全质量关,从而保障了该项建设的顺利完工。同时,在巩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的基础上,加快对村、社区文化室的扶持力度,加快文化广场的建设,对基础好长期活跃在乡村田间的业余文艺宣传队给予一定的活动经费。

三、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上杨乡文化站虽然已经投入使用,但由于所处地域和周边环境的制约,文化站的功能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主要原因是,上杨乡地处南部山区,受地理环境因素制约,缺乏必要的活动场所和开展文化活动所必需的设施,文化活动比较单调,没有吸引力。

四、政策建议

要进一步提高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功能和作用,必须注重整合文化站和村委会文化活动室的文化资源,形成优势互补,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十二五”文化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建议要在“十一五”文化设施建设专项规划检查、调研的基础上,科学、合理、行之有效地进行制定和组织实施。

上杨乡人民政府

2012年5月14日

第四篇:有关文化站建设自查报告

有关文化站建设自查报告

一、规划实施情况

(一)资金情况。

中央投入资金66万元,全部用于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和设施设备购置,其中设备购置费8万元。

(二)建设情况。

镇综合文化站建在场镇上,人流量大,方便群众文化生活。设计单位是瑞宸建筑设计公司。施工勘察单位:

大地勘察有限公司,承建单位是市四方建筑工程...一、规划实施情况

(一)资金情况。

中央投入资金66万元,全部用于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和设施设备购置,其中设备购置费8万元。

(二)建设情况。

镇综合文化站建在场镇上,人流量大,方便群众文化生活。设计单位是瑞宸建筑设计公司。施工勘察单位:

大地勘察有限公司,承建单位是市四方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

东方德信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开工时间:

年2月,竣工时间:

年8月4日。

(三)活动开展情况。

镇综合文化站建成投入运营以来,坚持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共组织文艺节目16次,参加人次3900人,举办培训班12次,培训人次590人次,有藏书3000册,借阅图书5000人次。设备、设施利用率达到90%。

(四)保障措施。

经费落实,全年落实活动经费和项目经费共计90500元,配备了兼职人员1名,配备设备16万元,各个功能室建立齐全,制定了服务制度,包括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须知、图书阅览室管理制度、图书借阅制度、电子阅览室管理制度、镇文化站免费开放工作方案等,对综合文化站的使用和免费开放建立了一系列激励与约束机制。

(五)社会效益。

镇综合文化站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当地居民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综合文化站成为了构建人们精神生活家园、增加民族凝聚力的有力平台和排头兵。

二、取得的成效与经验

在组织实施规划中,要注意加强项目管理,充分发挥上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文化单位的指导作用,才能使综合文化站建设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文化特色,真正体现文化品位。

在规划实施后,对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加强进度和质量管理,充分照顾文化工作的需要,合理布局各个功能室,使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更有针对性、实用性。

三、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一是镇综合文化站专职工作人员太少,导致工作不能深入,主要原因是单位缺编,人员紧张,文化专干兼任党政办主任,以及广播电视等多方面工作,压力增大,致使在工作中常常顾此失彼,文化工作系统和深入开展受到了削弱。

二是经费投入不足,文化工作是涉及方方面面,可以说是与经济相辅共存的,其社会效益要求对文化投入要加大力度,尤其是针对基层文化,不能强调文化产业。

四、政策建议

一、规划实施情况

(一)资金情况。

中央投入资金66万元,全部用于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和设施设备购置,其中设备购置费8万元。

(二)建设情况。

镇综合文化站建在场镇上,人流量大,方便群众文化生活。设计单位是瑞宸建筑设计公司。施工勘察单位:

大地勘察有限公司,承建单位是市四方建筑工程...镇综合文化站实行县级文化行政部门管理为主,落实配备专职人员,每个乡镇不少于2人,配备兼职人员,培养好文艺骨干。加强人员配备,才能保证镇综合文化站功能的充分发挥。

加大经费投入,使镇综合文化站除了有人办事外,还要有钱办事,从而提高文化工作在基层工作中的地位,使文化有为有位。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每年运转和项目经费、各项文化活动开展补助经费总额不能少于20万。

第五篇:文化站建设实施方案

芮城县古魏镇文化站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古魏镇位于芮城县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北依中条山,南临黄河,东与南卫接壤,西与学张乡为邻,是芮城县的三大镇之一。全镇国土面积123.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1000亩。全镇辖20个行政村,178个村民小组,68个自然村,有农业人口430000人,2007年底全镇农民纯收入3968元。

古魏镇文化站始建于1982年,现仅有古魏镇政府分配办公室一间,约30平方米,文化站各种设施已老化淘汰,现几乎空白。镇文化站现有站长兼工作人员1明,除镇政府每年组织各村在正月十五进行社火表演之外,文化站的文化活动基本处于瘫痪状态,不论从场地规模,还是从设施设备来看,不论从硬件建设,还是从软件配臵来说,都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文化事业飞速发展的需求,严重影响了全镇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整体推进,因此,广大干部群众迫切需求建设一座高标准、高配臵的镇文化活动场

所。

一、项目名称:古魏镇综合文化楼

二、项目建设地点:舍利街古魏镇政府大院西北

三、建设年限:2008年1月—12月

四、建设性质:新建

五、建设可行性

(一)古魏镇地处县城中心,镇政府位于县城,地势平坦,有利于服务本乡镇43000人民,有利于文化站开展各项文化事业,有利于开展各项文化产业。

(二)古魏镇群众积极性高,迫切需要建设。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古魏镇一直是芮城县和运城市文化活动先进乡镇,曾被命名为山西省锣鼓艺术乡镇,每年元宵节社火游行活动古魏镇从未间断,再加上该镇文化底蕴雄厚,民间文化活动内容广泛,群众基础较好,文化娱乐活动积极性高。

(三)古魏镇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把该项目建设列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当做头等政治大事来抓。一是成立了项目领导组,由党委书记亲自挂帅,镇长主抓,各有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项目筹建机构专门以党委文件行文,建设地址已选好,楼房图纸已设计完毕,前期准备工作正紧张有序地进行着。二是古魏镇政府已出函将项目用地、项目自筹资金等情况做出了承

诺。

六、建设规模与标准

(一)工程项目:文化站大门、综合服务楼,内设书刊阅览室、文化培训室、文化宣传室等,室外工程有灯光篮球场、健身器材,同时配备流动舞台、器乐和音响灯光等硬件设施。

(二)建设规模:古魏镇文化大楼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同时含室外篮球场硬化,排水沟修建和绿化

后续配套工程。

七、项目建设的意义和目标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建设一个高标准、高配臵的乡镇文化站已迫在眉睫。乡镇文化站是当前农村广大人民群众文化工作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是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的前沿,长期以来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早在1982年,党和国家就把文化站建设正式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并明确提出了“乡乡有文化站”的建设目标。但实际上,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致使目前全国还有两万多个乡镇没有文化站设施或文化站舍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下,同时还存在着设备陈旧落后,甚至设备完全淘汰,文化站运行经费严重短缺,工作人员素质偏低等多种问题。古魏镇地处县城,虽有文化站,有3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三场地窄小、设备陈旧、设施不全,无运行经费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全镇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推进,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全国“十一五”乡镇集合文化站建设规范》的编制和实施,对于古魏镇来说,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对于改善农村乡镇公共

文化服务条件,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着深远的政治意义,文化站建设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

八、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63万元,乡镇自筹20万元,申请国家、省补助

43万元。

九、项目组织与实施

古魏镇文化站建设项目,由古魏镇党委政府组织实施,现已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挂帅、镇长主抓,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项目建设领导组。工程由芮城县西陌建筑公司承建。

十、效益分析

古魏镇文化站建成后,主要为4.3万农民群众提供高标准、高质量的文化体育服务,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文化站建成后,可进一步加快农村乡镇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增强了镇文化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能力,激发乡镇文化站的综合生机和活力,为实现农村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为推动古魏镇经济 4

发展、社会进步、政治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保障,为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较大的作用。

堰口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民文化活动,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现制定我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实施方案如下:

一、实施时间

2011年8月底完成主体工程建设;2011年10底投入使用。

二、实施步骤

1.2010年10月底确定选址、完成规划设计;

2.2010年11月中旬向文广新局.招投标中心等部门提出申请,经过审定,并开工;

3.2010年11月底正式开工建设;

4.2011年6月底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5.8月上旬完成室内装璜,购臵、安装、调试器材设备,建成挂牌;

6.9月完善文化站各项规章制度; 7.10月正式投入使用。

三、建设标准

(一)乡镇综合文化站是农村公益性文化设施,选址要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纳入小城镇建设规划,同时综合考虑方便群众就近、经常性参与以及交通便利等因素,并不得建筑在乡镇政府办公场所内。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筑面积不低于400平方米,统一名称、统一标识、统一功能。

(二)建成后的综合文化站悬挂安徽省乡镇综合文化站专用标识。

(三)乡镇综合文化站基本功能空间要求做到室内与室外相结合.1.室内基本功能空间应当包括“四室一厅”:(1)书刊阅览室:主要用于图书、报刊的借阅。

(2)文化科技培训室:主要用于举办各类文化艺术培训和农村实用科技知识培训。

(3)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可以作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微机室。

(4)办公室:用于乡镇综合文化体育站工作人员办公、器材保管等。

(5)多功能活动厅:主要用于开展小型演出、文艺排练、游艺、室内体育健身等活动,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2.室外基本功能空间应当包括:一个标准篮球场、四个乒乓球台的场地面积。

四、资金筹措

1.省市区对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投资40万元,其中综合文化站房屋主体建设资金30万元,文化设备10万元.2.资金缺口部分由各乡镇自行解决。

五、保障措施

1.明确责任。为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由镇政府牵头,文化站配合,对综合文化站的建设施工、管理具体负责,定期报告建设进度。相关部门加强对文化站建设的监督检查,确保如期竣工投入使用。

2.建成后的综合文化站,配备专职的正式工作人员及时完成上级文化部门布臵的各项工作任务。

3.综合文化站设施建设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所有设施面向当地群众开放,并注意做好维护,避免意外故发生。

4.建立乡镇综合文化站长效管理机制,制定考核办法,年底进行考核,通报考核结果,表彰先进。

5.资源整合,加强监管。乡镇统筹规划切实发挥农村文化站设施的服务功能。乡镇综合文化站属于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房产、设备均为国有资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拍卖、租赁等形式改变其文化设施的用途,严禁挪作他用。

寿县堰口镇人民政府 2011年9月30日

长铺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实施方案

为大力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阵地的作用和宣传教育的功能,满足广大群众对“求知、求富、求美、求乐”的新需求,认真建设好我镇的综合文化站项目,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完善服务条件和提高服务能力为重点,推进文化站设施建

设,增强运行活力,逐步健全农村文化服务网络,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二、工作机构

镇成立综合文化站建设工作组,组长:尹诚,成员:孙本德、王毅、周国政、蔡海龙、贺庚祖

三、建设地点

该站选址在新合路段,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

四、建设规模

建设综合文化大楼三层,建设面积400平方米,室内设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文化活动室、文化科技培训室、留守儿童活动室和多功能活动厅,室外设水泥球场等,项目总投资50余万元。

五、工程建设

该项目由长铺镇政府将新合路中段已建成的一栋三间三层闲臵的办公大楼转换给镇综合文化站办公使用,内部科室设计将按规定进行改扩建,并由专职人员进行全程的监理。

二O一O年三月十日 关于印发《汤口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方案》的通知

字体:大 中 小 2010-6-21 20:22:14 阅读: 516 次 [关 闭]

汤政[2010]95号

汤口居委会、镇综合文化站:

《汤口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方案》已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黄山区汤口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〇年六月十八日

汤口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方案

为了高效、优质地建设好综合文化站,建立健全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挥综合文化站在群众文化活动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阵地作用,争创省级星级综合文化站,特指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综合文化站建设要按照“三个结合”和“三个统一”的要求。“三个结合”即与汤口居民服务中心功能建设结合,与推进农村文化管理体系结合,与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文化需求结合。“三个统一”即:统一领导组织实施。统一建设标准要求,统一设备设施配套。

二、组织领导

成立汤口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领导小组,由镇长黄德顺任组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姜建福、党委委员、执法分局局长徐天顺为副组长,程国安、张 轶为成员。具体负责综合文化站管理的组织、协调和督查工作。

三、建设要求

(一)选址要求

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题要求,结合汤口社区居民服务中心功能要求,同时综合考虑方便群众就近、经常性参与和交通便利等因素,综合文化站选址在已建成的汤口社区居民服务中心内。

(二)面积标准

综合文化站设在汤口社区居民服务中心三层,面积为700平方米,名称为黄山区汤口镇综合文化站,在醒目位臵设臵标牌,悬挂统一标识,定于6月26日与汤口居民服务中心同时启用。

室内基本功能空间包括:(附功能设臵分布图)

1、书报刊阅览室:主要用于图书报刊借阅。

2、文化科技培训室:主要用于举办各类文化艺术培训、农村实用科技知识培训。

3、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主要用于配臵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相关设备。(注:因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为计生办临时办公场所,故将该服务室与书报刊阅览室暂时合并,用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信息资源查阅和提供电子阅览服务,待计生办搬走恢复该服务室独立场所。)

4、办公室:主要用于镇综合文化站工作人员办公、器材保管等。

5、多功能活动厅(三楼):主要用于开展歌舞娱乐、文艺排练、娱乐游艺等。

6、多功能活动厅(四楼):主要用于小型演出、数字电影放映、青少年文艺活动及各种培训、学习等

7、书画创作室:主要用于书画创作、展览和培训。

8、乒乓球室:主要用于乒乓球比赛及练习。

9、棋牌室:主要用于棋牌娱乐及比赛。

10、室外宣传橱窗:主要用于政策宣传、信息传播、知识普及。

四、保障措施

(一)设备配套

1、镇政府负责综合文化站内部设施购臵。内部设施配臵主要有:(1)书报刊阅览室图书及培训室桌椅;(2)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设备(投影仪、电脑、电视机等);(3)基本乐器、欢庆锣鼓及当地特色文化活动必需设备;(4)音响、灯光、摄影等设备;(5)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设备;(6)体育活动健身器材等。(附表)

2、综合文化站属于公共文化设施,房产、设备均为国有资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拍卖、租赁等任何形式改变其文化设施的用途。

(二)日常管理

1、汤口社区负责确定一名专职管理人员进行管理,负责各活动室的开放。要保证每天(包括节假日)对外开放,并要在醒目位臵标明服务内容、开放时间、注意事项。同时做好活动档案收集整理工作。做到环境整洁,富有文化氛围;设施、设备维护完好;活动秩序安全、有序;工作人员态度热情,服务到位。

2、汤口社区负责对文化站配备的桌椅、电脑、投影仪、电视机、乐器、报刊图书等财物进行登记造册,并报镇政府备案。站内所有公共财物的使用管理,由汤口社区实行专人保管,损坏遗失照价赔偿。所有设施、财物一律不准擅自外借或人为损坏,不得占为己有。否则,因外借、损坏、遗失的,严格追究责任,由保管人、当事人按原价赔偿,坚决杜

绝出现公共财物遗失现象。要爱护公共财物,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微机、电视、投影、摄影等科技产品要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不得随意拆卸。出现故障时应由懂技术的工作人员或专业人员进行维修,确保财产安全和正常使用。

3、镇综合文化站负责业务指导、人员培训、运行状况督查管理、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及制度上墙工作,组织对文化站的设施设备情况、服务内容、服务效果等进行测评,评估结果作为对汤口社区年终考核加减分因素。

4、镇综合文化站负责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制订公益性文化服务项目实施计划,明确服务规范,改进服务方式,不定时做好小型演出、联欢、展览、讲座、棋牌比赛、游戏、文体团队活动的组织开展。加强对群众文化骨干和农民文化户的免费培训辅导,扶持民办文化。

5、镇综合文化站负责做好省级星级综合文化站争创工作。按照安徽省乡镇综合文化站星级评定标准完善内部设施,人员配备、场地建设、档案整理工作,力争达标。汤口社区予以协助。

附件:

1、《汤口镇综合文化站设备配臵一览表》

2、《汤口镇综合文化站设备添臵一览表》

3、《汤口镇综合文化站功能设臵平面图》

4、《汤口镇综合文化站各项规章制度》

汤口镇综合文化站各项规章制度

黄山市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切实加强我市综合文化站建设、管理和利用,巩固基层文化阵地,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依据国务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文化部《文化站管理办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乡镇综合文化站是国家最基层的文化事业机构,是乡镇党委、政府直接领导下的基层文化阵地,要建设成为集书报刊阅读、宣传教育、广播影视、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健身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设施。要成为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场所。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思想和组织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的指导中心。

第三条 乡镇综合文化站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积极促进我市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其基本任务是:

1、运用各种文化艺术手段,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

2、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大力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广泛吸引农民群众参与,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抵制封建迷信、赌博等不良社会风气。

3、乡镇综合文化站应充分发挥阵地作用,开展多种多样的读书、培训、讲座等活动,充分利用广场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辅导和培训群众文艺骨干。

4、搜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做好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保护工作。

5、促进我市农民群众求知致富,传递经济信息。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和其他各项事业建设稳步发展。

6、指导行政村开展文化工作,充分发挥村文化活动中心(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设施的惠民作用。第四条 乡镇综合文化站要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优势,在确保群众文化阵地健全的前提下,积极开展以文补文、以文养文和多种经营活动,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第五条 乡镇综合文化站在业务上接受所市、区县文化行政部门和文化馆的指导与辅导。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立、更名、合并、撤销须由乡镇政府申请,经区县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报市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章 设 施

第六条 乡镇综合文化站作为综合性群众文化娱乐场所和文化科学宣传教育阵地,要按照《“十一五”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和省建设方案规定的标准建设,设施建设要纳入城乡建设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第七条 乡镇综合文化站规划设计的基本规模应不低于300平方米,并要建在方便开展活动和群众出入的生活居住区。

第八条 乡镇综合文化站建筑格局应科学、合理,主要包括:

(一)室内部分

书报刊阅览室:主要用于图书、报刊的借阅。

文化科技培训室:主要用于举办各类文化艺术培训和农村实用科技知识培训。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主要用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信息资源查阅。

办公室:乡镇综合文化站工作人员用房。

多功能活动厅:主要用于小型演出、文艺排练、书画展览、歌舞娱乐、放映、游艺活动及各种培训、学习等。

(二)室外部分

1、有条件的地方应建有文化活动广场,占地面积500—1000㎡。主要用于露天舞台演出、电影放映、体育健身等。

2、配有不少于10米的宣传栏、黑板报等配套设施,定期更换其中内容。

第三章 人 员

第九条 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人员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学习业务知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热爱农村基层文化事业,具有一定的专业特长,钻研业务,遵守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农民群众服务。

第十条 乡镇综合文化站应配备专职管理人员1-3名。

乡镇文化站站长应具备一定的业务专长,善于管理,具备高中毕业文化程度或相当于高中毕业文化水平。经县级文化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后,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择优录用。

乡镇综合文化站专职人员专职专用,在调离、辞退及借做他用时要征得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的同意。

专职人员的工资待遇要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落实。

实行选聘制的,受聘期间享受当地同类干部的同等待遇,离聘后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一条 乡镇政府要保证文化站工作人员的相对稳定,对他们加强培训与管理;对不适合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员应及时调整。

第四章 业 务

第十二条 乡镇综合文化站的业务建设参照《安徽省“杜鹃花工程”创建标准》关于群众文化活动、文艺队伍、图书管理、文化市场、文物管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等有关要求具体实施。市、区县文化馆负有业务指导责任,市、区县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对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全面工作每年进行一次综合考评。

第十三条 群众文化工作的业务要求:

1、开展科技兴农、脱贫致富奔小康活动。兴办农民文化科技学校,举办农业科技讲座、专项技术培训班等文化科技培训活动,利用文化阵地为农村培训专业人才,服务农民奔小康。各类办班活动每年不少于10次。

2、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艺活动。运用电影、录像、歌舞和

戏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样式,重点抓好重大节日和民间传统的文化节日活动;因地制宜发展民间特色文化艺术活动,如花鼓灯、剪纸、书画、彩灯、民间吹打乐,少儿文艺等,建立具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艺术之乡;充分利用文化资源、自然和人文景观建立文化带。

3、开展群众性的宣传文化活动。广泛开设黑板报、阅报栏、宣传橱窗;及时开展科技、文化图书阅读活动;定期举办摄影、书画、图片展览;编印农业科技、乡镇企业信息和法制宣传材料,及时送发乡村各地,每年不少于12期。

4、充分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元旦、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等)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5、文化活动规章制度要健全,业务档案要记录完整,能够为考察乡镇文化活动的全面工作提供详实材料。

第十四条 书报刊阅览室工作的业务要求:

1、书报刊阅览室藏书不低于2000种,5000册;年订阅报刊10种以上;年新增图书不少于100册。

2、书报刊阅览室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30小时。

3、每年举办读者活动4次以上,要开展科技咨询服务并取得一定成果。

4、管理工作规范,有书名目录,有总括登记和个别登记,有必要的规章制度,有年工作计划和总结。

第十五条 文化市场工作的业务要求:

1、文化市场要具有一定规模,管理有序,要成为满足当地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渠道。

2、综合文化站要设专(兼)职人员协调有关部门负责文化市场的日常管理工作。

3、要坚持对文化市场经营者进行培训教育,使文化娱乐场所管理规范,严格杜绝“黄、赌、毒”等重大案件发生。

第十六条 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工作的要求:

1、综合文化站要有辖区内的文物情况的登记,并设专(兼)职文物看护员,严格落实看护责任,并签定文物保护责任书。

2、挖掘整理本辖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并做好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

第五章 管 理

第十七条 要根据乡镇综合文化站实际需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人员考核、业务培训、奖惩、经营管理(财务)、工作总结汇报、群文档案资料管理等有关规章制度。

第十八条 综合文化站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制订公益性文化服务项目实施计划,明确服务规范,改进服务方式,开展流动文化服务,加强对群众文化骨干和农民文化户的免费培训辅导,扶持民办文化。

第十九条 应根据综合文化站的功能、特点向公众开放,开放时间应与当地公众的工作、学习时间适当错开。国家法定节假日和学校寒暑假期间应适当延长开放时间。

第二十条 综合文化站应当向公众公示服务内容和开放时间,在醒目位臵标明设施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公众在使用文化站设施设备时,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损坏应予以赔偿。

第二十一条 乡镇综合文化站设施、设备属国家或集体固定资产,产权归文化站所有,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违者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六章 经 费

第二十二条 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经费应列入乡镇财政预算支出,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有所增加。

第二十三条 为弥补财政拨款的不足,确保乡镇综合文化站有适量的经费,要充分发挥国家、集体、个人多种积极性加以解决。应鼓励单位和个人在自愿的原则下捐赠或资助文化站建设。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黄山市文化局负责解释。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汤口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制度

一、文化站工作考勤制度

1、全体工作人员要自觉遵守上级文化部门和镇党委、政府制定的岗位责任制度,做到出勤、出力。

2、实行签到制度。每个工作日上下班分上午、下午两个工作时段进行考勤,上班和下班都要签到。上下班时间以镇政府规定为准。

3、要按时签到。不准他人代签,不得逾期补签。

4、每天考勤由站长或带班人员负责,考勤签到情况每周一统计,每月一总结,半年一初评,年底一总评,奖勤罚懒。

5、考勤结果将按照镇党委、政府制定的岗位责任制和岗位人员聘用制的规定,予以奖惩兑现。

二、文化站卫生保洁制度

1、文化站的卫生保洁要做到制度化、经常化,要定时清理,始终保持清洁状态。

2、工作人员上午要提前10分钟上班,打扫室内外卫生,整理内务。节假日前要集中开展一次卫生突击活动。

3、文化站墙壁上和室内通道不准随意乱贴乱挂。各功能室及办公室门窗及玻璃要干净、明亮,无灰尘、无污渍,窗台干净整洁,窗台外无杂物。

4、活动设备和器材、桌椅、文件柜等处无灰尘、无污渍,干净整洁;微机显示屏、主机、键盘上无灰尘污渍。

三、文化站财产登记保管制度

1、文化站配备的桌椅、电脑、投影仪、电视机、摄像机、乐器、报刊图书等财物都要进行登记造册,并报镇政府备案。

2、站内所有公共财物的使用管理,实行站长负责制,专人保管制,损坏遗失照价赔偿制。

3、所有设施、财物一律不准擅自外借或人为损坏,不得占为己有。否则,因外借、损坏、遗失的,严格追究责任,由保管人、当事人按原价赔偿,坚决杜绝出现公共财物遗失现象。

4、要爱护公共财物,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微机、电视、投影、摄影等科技产品要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不得随意拆卸。出现故障时应由懂技术的工作人员或专业人员进行维修,确保财产安全和正常使用。

四、文化站工作人员行为规范

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提倡敬业奉献。

2、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本职岗位应具备的政策理论、文化知识和工作技能,适应工作的需要。

3、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待工作,总结经验,掌握规律,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4、实行挂牌办公,服务热情周到,积极引导社会团体和广大群众参与各项文化娱乐活动。

5、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擅自脱离工作岗位,工作时不办私事。

6、行为仪表举止规范,提倡文明用语,做一个有较高素养的文化人。

7、保持文化站内外环境整洁、卫生,爱护公物,遵守值班制度,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8、认真执行关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做到严守法纪,秉公办事,不以权谋私。

五、文化站站长岗位职责

1、负责文化站的全面工作,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制定全镇文化工作的中长期规划及计划,并负责落实和具体实施。

2、负责文化站的日常性工作,认真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积极开展自身业务活动,开展重大文化活动。

3、负责抓好全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及文化队伍的建设。

4、协助县级文化行政部门开展文物的宣传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工作。

5、受县级文化行政部门的委托,协助做好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及监督工作。发现重大问题或事故,依法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上报。

6、负责帮助指导、督促检查各村、居委会开展文化活动。

7、负责本站工作人员的管理。

六、文化站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在站长的领导下做好分工内的文化业务工作。

2、具体负责文化站日常开放运行工作,做好接待群众、上网服务管理、电视及投影视频使用服务、图书馆登记整理、环境卫生、值班安全等日常事务。

3、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搞好活动的策划组织工作。

4、具体指导和督促各村委、居委的文化室、图书室、“农家书屋”、健身场所等村级文化建设和文体活动。

5、负责监督辖区内的文化市场,配合上级文化部门做好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工作。

6、完成站长交办的其他工作。

七、文化站首问负责制度

1、办事群众到文化站进行文化娱乐活动或反映情况,第一位接待的工作人员为首问负责人,应热情接待前来群众,负有为其服务的责任。

2、属于首问责任人职责范围内的事项,首问负责人可以办理或服务的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或服务;应由本单位其他工作人员办理或服务的,首问负责人要将群众带到相应工作人员办公室,或告知相应工作人员的办公室位臵。

3、对前来群众请求事项,能马上办理的立即给予办理,不能马上办理的应告知办理期限,不能办理的,应耐心说明情况。

4、不属于首问负责人所在单位职责范围的事项,要明确地告知承办部门及联系方式;属于业务不明确或首问负责人不清楚承办部门的事项,要及时向上一级领导汇报,帮助落实承办部门,并告知前来群众。

八、文化站服务承诺制度

1、保证文化站正常开放运行,积极开展文化阵地活动,热情周到接待来访群众。

2、举办各类展览、讲座,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传递经济信息,为群众求知致富,促进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3、根据当地群众的需求和设施、场地条件,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和广播、电影放映活动;指导村文化室(文化大院、俱乐部等)和农民自办文化组织建设,辅导和培训群众文艺骨干。

4、协助县文化部门配送公共文化资源,开展流动文化服务,保证公共文化资源进村入户。

5、在县级图书馆的指导下,开办图书室,开展群众读书读报活动,为当地群众提供图书报刊借阅服务。

6、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的指导下,搞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建设,开展数字文化信息服务。

7、在县级文化行政部门的指导下,搜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展示、宣传活动,指导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

8、协助县级文化行政部门开展文物的宣传保护工作。

9、受县级文化行政部门的委托,协助做好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及监督工作。发现重大问题或事故,依法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上报。

九、文化站向公众开放服务制度

1、要结合自身功能特点和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学习的规律和实际需要,保持经常性向公众开放服务。

2、要在醒目位臵标明服务内容、开放时间、注意事项。

3、重大节庆或传统节日开展的文化活动,要提前做好宣传,便于群众参与。

4、工作人员要恪守职责,热情接待,搞好服务。

5、搞好站内设施保障,积极开展文明、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

书报刊阅览室管理制度

一、书报刊阅览室管理人员工作职责

1、树立“服务第一,读者至上”,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

2、负责图书、报刊杂志的管理及装订修补等维护保养工作,严

格赔偿制度,遇有丢失、损坏图书及超期未还者,要按有关规定索赔。

3、负责办理书刊的借阅、流通及各项统计工作。室内藏书及各种物品每半年定期清点一次。

4、负责图书目录的检查、维护和指导读者使用图书目录,书刊 排架要准确整齐、便于检索。

5、负责解答读者提出的咨询问题。

6、负责搞好图书室内卫生和安全工作。

二、书报刊阅览室图书、杂志阅览规定

1、书报刊阅览室是为群众提供读书、学习的场所,是传播精神文明的阵地。图书内容应健康向上,格调高雅。

2、读者要自觉做到文明礼貌,自觉接受管理人员的管理,爱护室内一切设施。

3、要保持室内安静及室内卫生,不要大声喧哗、禁止随地吐痰和乱扔杂物。

4、本室图书、报刊杂志开架阅览,每人限取一份,阅后请放回原处,不得擅自带出。读者要自觉爱护书报资料,如发现撕、割或偷盗图书资料者,将给予批评教育、经济赔偿。

5、群众可在自愿的基础上,将自己收藏的图书捐献出来提供给广大群众阅读。

三、书报刊阅览室借阅规定

1、书报刊阅览室的图书凭借书证借阅。

2、办理借书证需持个人身份证、1张1寸免冠照片,并交纳押金50元。办证后,读者可免费借阅,如读者不再借阅,则退还全部押金。

3、借书证只限本人使用,每次限借图书2册,借期30天,逾期每册交逾期费0.5元/天。图书遗失,按书价双倍赔偿。

4、图书阅览室图书外借。报刊杂志只限阅览,概不外借。

多功能厅管理制度

1、管理人员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预防和杜绝火灾、被盗、骚乱闹事等危及安全的事故发生。

2、管理人员要严守工作岗位,认真履行职责。

3、多功能厅的设施设备,注意防火、防盗、防非法操作。4、管理人员要定期对灯光、音响、线路等电器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电器设备安全有效地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

5、各套设备只能由站内工作人员使用,其他人员一律不得擅自操作。严禁私拉电线、乱接插座、私自安装其它电器设备。使用设备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超负荷运行。

6、多功能厅所有设备一律不准外借,如有发现,管理者承担物品损坏或遗失造成的所有责任。

7、场内严禁吸烟和明火,严禁携带一切易燃品和危及安全的化学药品入内。

8、其他单位使用多功能厅开展活动,要事先到文化站办公室履行手续,经站长批准后方可使用。

9、每次开展活动,管理人员必须提前半小时到场,做好安全检查和准备工作后方可开放。对手续不全和没有事先安全教育的使用者,管理人员有权拒绝开放。

10、开展活动时,管理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严格操作规程。

11、场内禁止吸烟、随地吐痰、乱扔瓜果皮壳等不文明行为,严禁随口吐弃口香糖。不听劝阻者,请其离开活动场地。

12、使用单位开展活动,必须安排至少三名专职人员现场值班维持秩序。文化站至少要有两名工作人员在现场负责管理服务工作。如果使用单位没有按照规定履行好自己的管理职责,造成重大影响或损失,则由使用单位承担相关责任。

13、开展活动时,如发现安全意外情况,要及时组织人员撤离,同时启动应急程序,妥善处理。场地使用完毕后,管理人员要认真检查设施、设备,关好门窗,切断电源。

文体娱乐室管理制度

1、本室要按时向公众开放。

2、保持室内良好的卫生环境,严禁在室内吸烟,严禁随地吐痰、乱扔任何杂物。

3、文明礼让,严禁大声喧哗、吵闹及争抢活动器材。

4、要爱护公共设施,严禁违规使用器材。故意损坏设施,要照价赔偿。

5、严禁将活动器材拿出室外运动,如有丢失,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照价赔偿

6、进入本室活动者,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物品,如有丢失责任自负。

书画创作室管理制度

1.保持室内的整洁,不准乱丢废纸或其它杂物。使用水调颜料或墨汁注意不要弄脏桌子和地面。

2.在本室创作者,离开本室之前要将照明、风扇关掉,关好门窗,注意安全

3.室内的笔墨纸砚及字帖等物品,原则上供书协、美协会员以及书画爱好者创作使用。其他人员未经管理人员同意,不得随意使用。所有物品不准带出室外私自使用。

4.本室展览的书画作品,供观众参观学习交流,作者或他人未经允许不得随便摘取拿走。

5.展览要保持清洁卫生,墙壁或走廊内不准乱贴、乱挂、乱涂、乱画

6、管理人员要做好参观人员的接待、服务和参观人次的登记工作。

活动文明公约

注重科学健身,增强身体素质,避免运动伤害。注重举止文明,遵守社会公德,爱护环境卫生。注重礼貌谦让,加强文明意识,维护公共秩序。注重爱护公物,损坏照价赔偿,提高个人修养。

注重遵守制度,自觉服从管理,尊重员工服务。

服务道德规范

仪表整洁,气质文雅,举止文明。爱岗敬业,工作负责,尊重师生。业务熟练,勤奋认真,精益求精。服务周到,耐心细致,待人热情。接受监督,一视同仁,公平公正。改进工作,不断提高,垂范躬行。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管理制度

一、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是公益性的文化信息服务场所,必须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不得实行经济承包、挂靠经营等方式变相经营,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活动,除收取必要的成本费之外,不得收取其他任何费用。

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主要为群众提供电子文献的阅读和查询,有关信息、多媒体资料的浏览和查询等服务。

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管理人员负责做好本室相关工作。

四、工作人员按章操作使用本室设备及声像资料;本室设备及声像资料仅限室内使用,一律不外借。

五、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的计算机光驱读盘要求严格,请务必使用正版且无划痕的CD、VCD、DVD光盘,尽量避免非法读盘的情况出现。

不得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播放、收听、收看、拷贝有关淫秽、迷信、反动等不健康的内容或向他人发送恶意的挑衅的邮件和商业广告。

六、读者和观众不得对本室计算机的软件设臵做任何更改。要爱护室内一切设备,自觉维护设备安全,人为原因造成设备损坏,必须赔偿损失。

七、不随地吐痰,禁止吸烟,禁止在声喧哗。举止文明,保持室内安静卫生。

文化科技培训室管理制度

一、培训室管理人员职责

1、坚守岗位,严禁擅自离岗,值班人员每天必须做好室内清洁卫生和整理、准备工作,营造良好的培训环境。

2、认真解答并处理好学员提出的问题,虚心学习,礼貌待人。做好每天的工作记录和值班交接手续。

3、定期检查及维护培训室设备,做好培训室的设备登记和管理工作。

二、培训管理制度

1、充分发挥文化、科技培训设备作用,提高使用效率,做到有专职操作人员,有活动记录,有应用效果。

2、定期组织农业实用技术、科普和各类文艺培训,及时传递市场信息,随时接待群众咨询,每月培训次数保证1次以上。

3、加强安全管理,防火、防盗、防病毒、防违规操作,确保电脑等设备及系统安全。

4、加强电脑器材和相关培训设备管理,节约使用材料,出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正常工作运转。

5、各类培训班开班前,必须以各种形式告知广大群众,提高群众知晓率。

三、参训人员管理规定:

1、参训人员必须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入室,无关人员禁止入内。参训人员要自觉服从培训管理人员的安排。

2、保持培训室整洁卫生,严禁吸烟和高声喧哗。

3、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使用有关设备,遇有设备损坏应立即报告,检查原因并登记损坏情况,如有损坏,按规定赔偿。

4、注意安全,遵守培训室的安全守则,若遇有关安全情况应立即采取适当措施,并报告教师。对违反操作规程造成事故者,应给予严肃处理。

棋牌室管理规定

一、本棋牌室是汤口镇全体镇民娱乐场所,其他人员须经管理人员许可后方可入内,但不得携带学龄前儿童入内。

二、棋牌室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为19:30-21:30节假日为9:30-11:30、15:00-18:00、20:00-22:00。

三、活动室内的各项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制度法规,严禁任何形式的赌博、盈利行为。

四、参与活动人员,必须自觉服从管理员管理,爱护公物,不得私拿、借用活动器材、用具、工具。损坏公物,照价赔偿。

五、参与活动人员必须自觉遵守公民道德规范:讲文明、讲礼貌、友谊参赛;讲究卫生,不准吸烟、不乱扔杂物、不随地吐痰;不得大声喧哗、争吵斗殴。

六、保持室内安静,不得在室内喧哗。

七、请自觉遵守以上规定,服从工作人员的管理。

西昌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项目名称:西昌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2、项目建设地点:西昌市礼州镇等21个乡镇

一、总论

(一)项目背景

西昌市礼州等21个乡镇,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经济相对发达。是一个集农业、畜牧养殖、旅游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乡镇,有着丰富的人文和历史资源。近几年,随着

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邛海周边乡镇鱼虾、各种海产品的养殖、其余乡镇的品牌农业种植如:樟木樱桃、川兴镇蜜桃、西乡的葡萄、几个民族乡镇的民俗特色旅游等基地的建立,有力带动了乡镇经济发展的同时丰富了各族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随着群众性业余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乡镇原有的文化活动场地已远远不能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新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已迫在眉睫。但由于乡镇集体经济薄弱,需申请国家投资完成新建礼州等21个乡镇的综合文化站项目。

(二)项目概况

建设规模与目标

规模:拟建占地各500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各300平方米,室外活动场地200平方米。

目标:宣传文化中心将建成一个集文化、体育、宣传、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阵地。

主要建设条件:综合文化站的建设,严格按有关文件要求,独立选址,做到在交通方便,区域优势明显,人口集中,水、电、路三通的地方选址建设。

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

投入总资金:1个乡镇的综合文化站主体建筑包括室外活动场所需投入32万元(含土地征用费8万元),21个乡镇总投资672万元。

效益情况:2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成后,将是一个多功能的文化中心,成为乡镇文化宣传的主阵地,能经常性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为乡镇人民提供一个容文化、体育、娱乐为一体的活动场所,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促进乡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繁荣、健康、稳定发展。

(三)存在问题

问题:部分乡镇因在城市周边,特别是邛海周边的几个乡镇,公路沿线的土地都已经列入保护规划,不能修建房屋,但该综合文化站的建设又要求建立在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人口相对集中的地点,这样就与规划相矛盾。

二、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

(一)需求分析:需建一个集文化、体育、宣传、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阵地。

(二)建设规模方案比选:

(三)推荐建设规模方案

综合文化站建设采用节能装配式建筑体系,建筑面积每站300平方米,二层结构布臵,采用装配式节能墙板,砖混平顶,节能效果好、施工速度快、建筑造型简洁明快,大度得体,建筑平面功能齐全,布局合理,集会议室、讲课室、微机室、图书室、办公室于一体。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乡镇的一项标志性建筑,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引导下,村民接受教育、传授知识、学习文化、聆听党的政策、议政议事

的公共中心场所。

三、场址选择

(一)场址现状

地点与地位臵:位于各乡镇的公路沿线,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人口相对集中的地点

场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占地面积350平方米(包括活动场地)

(二)场址条件:各乡镇的公路沿线,交通方便,区域优势明显,人口集中,水、电、路三通。周边治安、地理环境好,地质结构坚硬,道路平坦,不易发生地质灾害;符合城市规划的区域内,征地拆迁难度不大的地点选址建设。

四、建筑方案选择

(一)建筑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

建筑设计指导思想:设计要美观大方,适用,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

原则:本着因地适宜、量力而行,勤俭节约,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

项目总体规划方案

建筑面积每站300平方米,二层结构布臵,采用装配式节能墙板,砖混平顶,节能效果好、施工速度快、建筑造型简洁明快,大度得体,建筑平面功能齐全,布局合理,集会议室、讲课室、微机室、图书室、办公室于一体。该项目建

成后将成为乡镇的一项标志性建筑。

建筑方案:达到规模较大、档次较高、设施齐全、管理规范的目标,建成经济适用、美观大方、环境优美、服务周到的具有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电影放映、会议接待、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多功能的综合性文化站。

五、节能节水措施

在修建和使用中建立管理制度,严格做到节能降耗。

六、环境影响评价

与周边建筑物相协调,突出整体风格,建立相应的环保制度。

七、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在建筑中做到安全第一,使用中要有安全消防设施,建立卫生清洁制度。

八、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臵

组织机构:乡镇宣传文化服务村镇建设中心(文体站)

人力资源配臵:设中心主任1人,文体工作人员1-2名。老体协兼职人员1名。

九、项目实施进度

建设工期:主体工程:5个月。

十、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1个乡镇的综合文化站主体建筑包括室外

活动场所需投入32万元(含土地征用费8万元),21个乡镇总投资672万元。

2、资金筹措:中央财政16万元、地方财政8万元,各乡镇征地费用8万元。

十一、社会评价

2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成后,将是一个多功能的文化中心,成为乡镇文化宣传的主阵地,能经常性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为乡镇人民提供一个容文化、体育、娱乐为一体的活动场所,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促进乡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繁荣、健康、稳定发展。

十二、研究结论与建议

文化站建成后体现出规模较大、档次较高、设施齐全、管理规范的目标,建成经济适用、美观大方、环境优美、服务周到的具有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电影放映、会议接待、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多功能的综合性文化站,配备专职人员管理。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需要,提高农村文化社会化服务水平。

西昌市文体局

二00七年八月五日

X区2008年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可性研究报告

一、总论

项目名称:XX市XX区2008年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项目实施单位:XX市XX区发展和改革局 中国论文联盟www.xiexiebang.com编辑。项目负责人:XXX 项目性质:新建、改扩建 项目建设地点:XX区15个乡镇 项目建设期限:2008年

建设内容及规模:在X区XX等15个乡镇,新建(改扩建)乡镇综合文化站15个,每个乡镇文化站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共计4500平方米。

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36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40万元,地方配套120万元。

效益分析: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改善我区乡镇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方面的阵地作用,切实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项目建设的背景

(一)崆峒区基本情况

1、自然概况

XX市XX区地处甘肃东部、六盘山东麓、泾河上游的陇东黄土高原腹部,位于东经106°25′-107°27′,北纬35°12′-35°45′之间。东临泾川、镇原,南依华亭、崇信,西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固原接壤,北与彭阳和甘肃镇原毗邻。2002年8月撤销原平凉市(县级),设立崆峒区。全区辖17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1个工业园区、3个街道办事处、252个行政村。全区东西长75 km,南北最宽处43 km,总面积1936 km2,有汉、回、蒙、满等18个民族,其中汉族约占73%,回族约占26.5%,其他少数民族约占0.5%。2006年底总人口49.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47万人,农村劳动力18.61万人,贫困人口6万人。

2、社会经济状况

据统计资料,2006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86亿元,比上年增长12.83%;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5.98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7.9亿元,农业总产值8.08亿元;全区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9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68元;粮食总产量达到17.91万吨;2006年底全区肉牛饲养量达到26.03万头。

3、交通道路状况

XX市XX区为陕甘宁三省区交通枢纽,是古“丝绸之路”必经重镇,素有“旱码头”之称。亚欧大陆桥复线宝(鸡)中(卫)铁路纵贯全境,312国道横穿东西,平定高速公路全

线开工,宝中铁路最大货运站位于区域中央,天平铁路(天水—平凉)、西平铁路(西安—平凉)正在建设之中。境内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西接兰州,北上银川,东连西安,南下宝鸡,跨三省而连六县。全区共有车辆7208辆,其中客车2770辆,货车4438辆,货运量641万吨,年货物周转量53672吨,客运量896万人(次),周转量62747万人。城乡交通营运路线31条,公共汽车93辆,出租车1300多辆。

(二)拟建设乡镇基本情况

1、西阳回族乡基本情况

西阳回族乡地处平凉市崆峒区西北部,辖13个行政村,60个合作社,总人口2534户13164人,乡域面积89平方公里。该乡为省列贫困乡镇,乡文化站设编制1名,现有兼职人员1名,目前乡文化站无固定场所。

2、寨河回族乡基本情况

寨河回族乡地处平凉市崆峒区北部塬区,全乡辖12个行政村,75个居民小组,总人口3160户14135人,其中,回族2370户10607人。该乡文化站设编制2名,现有兼职人员1名,目前乡文化站无固定场所。

3、峡门回族乡基本情况

峡门回族乡位于平凉市崆峒区东南部,距城区12公里,全乡辖14个村,6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260户14851口人,38

其中回族14056口人,是全区较大的民族乡之一。该乡文化站设编制2名,现有专职人员1名,目前乡文化站无固定场所。

4、上杨回族乡基本情况

上杨回族乡地处平凉市崆峒区南部山区,全乡辖7个行政村,33个生产合作社,总人口1546户6830人。其中:回族6340人,汉族500人。该乡文化站设编制1名,现有兼职人员1名,目前乡文化站无固定场所。

5、崆峒镇基本情况

崆峒镇地处平凉市崆峒区西南部,全镇辖14个行政村,88个合作 社,总人口19815人,总面积180.6平方公里。该镇文化站设编制2名,现有兼职人员1名,文化站建筑面积20平方米,无法正常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6、麻武乡基本情况

麻武乡地处平凉市崆峒区南部山区,全乡辖7个行政村、42个村民小组、62个自然村庄,有1085户4708人。该乡文化站设编制1名,现有兼职人员1名,文化站建筑面积20平方米,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困难。

7、索罗乡基本情况

索罗乡位于平凉市崆峒区北部干旱塬区,全乡辖 10 个行政村50 个合作社,总人口2956户12868人。该乡文化站设编制1名,现有兼职人员1名,目前乡文化站无固定场所。

8、白庙回族乡基本情况

白庙回族乡平凉市崆峒区北部干旱塬区,辖9个行政村,52个生产合作社,总人口2905户13032人,其中回族人口6255人,占全乡总人数的48%。该乡文化站设编制2名,现有专职人员1名,目前乡文化站无固定场所。

9、香莲乡基本情况

香莲乡位于平凉市崆峒区北部,总面积77.56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5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733户7222人。为省列贫困乡之一,无文化站。

10、四十里铺镇基本情况

四十里铺镇位于平凉市崆峒区东部,总面积127.4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89个村民小组、1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40353人。其中,农业人口37203人,非农业人口3150人。该乡文化站设编制2名,现有兼职人员2名,文化站建筑面积20平方米,无法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11、大寨回族乡基本情况

大寨回族乡地处平凉市崆峒区南部山塬区,全乡辖24个行政村,146个合作社,总人口4972户22594人,其中回族3477户,15742人。该乡文化站设编制1名,现有专职人员1名,有文化站1处,建筑面积65平方米,已不能满足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现需进行改扩建。

12、草峰镇基本情况

草峰镇位于平凉市崆峒区北部塬区,总面积125平方公里。辖20 个行政村,17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229户32508人。该乡文化站设编制2名,现有兼职人员2名,现有文化活动中心1处,面积48平方米,设有图书室、展览室。由于建设年代久,面积狭小,不能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现需改扩建。

13、白水镇基本情况

白水镇位于平凉市崆峒区东部,面积107.47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99个生产合作社,总人口6732户28345人。该镇文化站设编制2名,现有兼职人员2名,现有文化活动中心1处,面积45平方米,设有图书室,展览室。但由于建设年代久,面积狭小,不能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现需改扩建。

14、安国乡基本情况

安国乡地处平凉市崆峒区西部,总面积97平方公里。全乡辖 20 个行政村,91 个生产合作社,总人口16068人。该乡文化站设编制1名,现有专职人员1名,现有乡文化宣传站1处,建筑面积100平方米,设有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室等,由于面积狭小,不能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现需改扩建。

15、花所乡基本情况

花所乡地处平凉市崆峒区东部川区,全乡辖9个行政村,71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076户17885人。该乡文化站设编制2名,现有兼职人员2名,现建有文化站1处,总建筑面积180平方米,设有图书室、阅览室、电教室、活动室等,能够开展一些小范围群众文化活动,但与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现需改扩建。

(三)乡镇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一是组织机构与文化网络日臻完善。目前,我区有乡镇文化站17个。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强对文化工作的领导,都成立了乡镇文化工作领导小组,乡镇、村都有文化工作专干,具体负责本乡镇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二是节庆文化活动活跃。春节社火表演成为农村群众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每年春节期间,各乡镇都要举办群众性社火表演活动,表演内容有秧歌、旱船、腰鼓、舞狮、舞龙、高跷、纸马、模特及武术表演。这些表演规模大,参与人员多,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俗特点,深受广大群众欢迎。三是农村文艺创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围绕弘扬崆峒文化这一主题,全面实施文化精品工程,着力打造具有崆峒文化特色。吴岳村演出的《中心户长》获文化部全国第十一届群星艺术节银奖。在甘肃省首届民族民间艺术节暨民间文化宣传周活动中,白水镇农民李正祥、赵怀礼等人的烙画、微型画等都获得了好评。在甘肃省首届新农村文艺调演中,我区白水镇演出的小品《换鞋》荣获三等奖。编辑出版了《崆峒史话》、《平凉民间文化》,42

对挖掘和传播本地民间特色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十佳藏书家庭”、“十佳文化户”、“十佳文化活动带头人”和崆峒文艺奖的评选,涌现出了一批农村书画艺术人才,展现了深厚的崆峒文化底蕴。四是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成效显著。围绕开发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弘扬和保护崆峒优秀地域文化,对全区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了全面普查,每年都举办“崆峒民族民间工艺精品展”。组织优秀民间艺术作品参加了平凉市第一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展、甘肃省第三届文化产品博览会、陇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极大地弘扬了崆峒优秀民间文化。“春官歌”被列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崆峒剪纸等10余个项目被列为市级保护项目。五是农村文化产业初现端倪。积极利用各种节会充分展示崆峒特色文化产品,制作了反映优秀地域文化产品的光盘、画册参加全省文博会,组织剪纸、泥塑、面塑等一批民间优秀工艺品走向市场。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谐社会建设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中央提出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

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全面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使乡镇文化站成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主要阵地。二是满足农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随着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但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文化工作开展上的不平衡,加之经费短缺,文化活动开展的档次和数量与群众的愿望差距甚大,特别是农闲季节,群众文化活动相对匮乏。在一些偏远地方,农村文化滑坡现象严重,原来仅有的一点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场所被挤占,农民的文化生活无人问津,特别是部分回族乡群众一年甚至没有组织一次象样的文化活动。三是改善崆峒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需求。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各项事业日新月异,学校、医院、道路、通讯、广播电视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得到改建或新建,相比之下,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乡镇文化站没有活动场所。开展文化活动所必需的如音响、电视机、书桌、报架、图书、报刊等奇缺。乡镇文化站仍旧处于“一块牌子、一间房子、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条汉子”的状况,大部分文化站文化活动设施缺乏,活动开展不正常,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了农村文化事业发展。通过农村综合文化站建设,可以改善农村文化工作现状,用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促进农村文化健康快速发展。

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一是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论文联盟www.xiexiebang.com整理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二是有利于活跃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农村群众文化繁荣与否,是检验小康社会建设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从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入手,结合农村、农民的实际,把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强烈的时代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吸引农民群众广泛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使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任务同改造环境、移风易俗,建设文明生活的实践融为一体,成为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形式。三是促进农民致富的文化保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扶贫先治愚,没有广大农民群众素质的提高,要脱贫致富奔小康只是一句空话。市场经济中,文化建设的实质及主要功能,是改造人、培育人和塑造人。文化具有知识信息的储存和传递的功能,45

它能启发人们的心智,开发和提高人的智力和能力。文化中的风俗习惯、道德风尚和行为方式等,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精神面貌、道德情操和社会心理,对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至关重要。多年的农村文化工作实践证明,农村文化工作做好了,特别是把文化活动与科普宣传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农村经济就不断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就能逐步增强,农村的繁荣发展,农民的小康生活就有了可靠的保障。四是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基础。民间传统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积累、传承的,既包含丰富多彩的有形文化遗产,也包括色彩斑斓的无形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世代相传的文化财富,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民族根基和重要的精神资源。

四、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甘肃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加大政府投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和保障

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等问题,使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跃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群众生活水平。

(二)建设原则

1、遵循“统一标准、填平补齐”原则。按照省上制订统一的建设标准、补助标准及基本设备配臵标准实施,各乡镇对照标准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指导性标准除外)。乡镇综合文化站不得建设在乡镇政府办公场所内。

2、遵循“四个尽量、三个优先”原则。尽量选择群众文化活跃、经济基础较好、前期工作成熟、建设条件具备的乡镇实施;优先考虑无站、有站无舍及建筑面积低于50平方米的乡镇。

3、遵循“先室内、后室外,先设施、后设备”原则。不论改扩建或新建项目,必须按照先集中投资,完成室内部分设施达标建设,富余资金再根据实际条件建设室外活动场地;必须集中投资优先保证站舍建设,再根据资金情况完成设备配臵。

4、遵循“严控标准、严禁负债”原则。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按照“实用、够用、经济、安全”的原则合理确定建设方案,严禁负债建设。

5、遵循“专款专用、责任落实”原则。项目单位和主管部

门,要确保专款专用,不得挪作它用。

6、遵循“一个衔接、一个结合、一个统一”原则。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要注意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相衔接,创建乡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终端站;加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相结合,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乡镇相统一,推动乡镇文体工作取得新进展。

(三)建设目标

在2008年,全面解决全区15个乡镇无房文化站或面积不达标文化站建设问题(每个文化站达标标准为不低于300平方米)。通过努力,使我区绝大部分乡镇均建有内部功能齐全、设施比较先进、管理比较到位、运作比较顺畅、建筑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的综合性文化站,能较好地适应当地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五、建设内容与规模

在XX区西阳、寨河、峡门、上杨、崆峒、麻武、索罗、白庙、香莲、四十里铺、大寨、草峰、白水、安国、花所15个乡镇,新建(改扩建)乡镇综合文化站15个,其中:新建10个,改扩建5个。每个乡镇文化站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共计4500平方米,统筹考虑综合展示室、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科普电教室、体育活动室、信息服务及办公室等

场所。内部功能设臵达到下列要求:

1、综合展示室:面积40平方米,用于当地三个文明建设和民间文化、特色文化建设成就展示等;

2、文化活动室:面积60平方米,配备相应的音响、灯光设备,用于群众业余文艺团队排练、小型演出、游艺活动等;

3、图书阅览室:面积60平方米,提供一定数量的书籍、报刊供群众阅览;

4、科普宣传及电教室:面积60平方米,配备广播电视系统,用于举办各类文化艺术培训、科普培训、成人教育等;

5、体育活动室 :面积60平方米,配备一定的健身器材,用于群众体育健身活动;

6、信息服务及办公室:面积20平方米,配备计算机,用于办公和为群众提供文化信息服务。

(一)新建10个:

1、西阳乡文化站:新建砖混结构平房300平方米,位于乡政府西面。

2、寨河乡文化站:新建砖混结构平房300平方米,位于乡政府南面。

3、峡门乡文化站:新建砖混结构平房300平方米,位于乡政府北面。

4、上杨乡文化站:新建砖混结构二层单面楼300平方米,位于乡政府对面。

5、崆峒镇文化站:新建砖混结构二层单面楼300平方米,位于镇政府东面。

6、麻武乡文化站:新建砖混结构平房300平方米,位于乡政府隔壁。

7、索罗乡文化站:新建砖混结构平房300平方米,位于乡政府北面。

8、白庙乡文化站:新建砖混结构平房300平方米,位于乡花园广场。

9、香莲乡文化站:新建砖混结构二层单面楼300平方米,位于乡政府对面。

10、四十里镇文化站:新建砖混结构平房300平方米,位于镇政府所在地振兴路。

(二)改扩建5个:

1、大寨乡文化站:位于乡政府门口,对原乡文化站进行改扩建,建成砖混结构二层单面楼300平方米。

2、草峰镇文化站:位于镇政府北面,对原镇文化站进行改扩建,建成砖混结构平房300平方米。

3、白水镇乡文化站:位于镇政府门口,对原镇文化站进行改扩建,建成砖混结构二层单面楼300平方米。

4、安国乡文化站:位于原安国中学门口,对原乡文化站进行改扩建,建成砖混结构二层单面楼300平方米。

5、花所乡文化站:位于乡政府对面,对原乡文化站进行改

下载论文-广西农村文化站建设情况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文-广西农村文化站建设情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化站建设情况汇报

    寨沙镇人民政府关于文化站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鹿寨县《关于对乡镇文化站工作进行督查的通知》要求,现将我镇文化站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家书屋建设工作情况 (一)基本情况......

    乡镇文化站建设初探

    乡镇文化站建设初探砀山县周寨镇综合文化站侯伟丽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基层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但乡镇文化站却难以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其生存窘境日益......

    广西农村养老保险

    广西2012年起实现新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 自2012年1月1日起,广西将实现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全区适龄农民逐步解决老有所养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马飚在会上说,打好......

    广西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广西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作者: 来源: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传播农业科学技术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力量。加强......

    文化站建设的自查报告

    文化站建设的自查报告 资金情况。中央投入资金66万元,全部用于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和设施设备购置,其中设备购置费8万元。 建设情况。镇综合文化站建在场镇上,人流量大,方便群众文......

    乡镇文化站建设情况汇报

    桂东县乡镇文化站建设情况汇报 桂东县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2010年下达中央投资项目)工作在上级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项目相......

    乡镇文化站建设自查报告

    乡镇文化站建设自查报告模板 省文化厅、省发展委: 为应对世界性的金融危机,阻止经济下滑,保持经济平稳增长,XX年11月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出台了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扩大......

    乡镇文化站建设情况汇报

    乡镇文化站建设情况汇报 合水县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作在省厅和市文化局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历经两年,投入建设资金971万元,已于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