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跨村连片绘新景 共同建设新农村——坡头乡示范连片推进新农村建设纪实
跨村连片绘新景 共同建设新农村 ——永和县坡头乡示范连片推进新农村建设纪实
坡头乡位于城北10公里处,国土面积2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680亩,全乡共有1055户,4841口人,辖7个村委,32个自然村,主导产业以玉米、核桃、养猪业为主。2010年是坡头乡新农村建设重要的一年,全乡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把前期基础条件较好和人文环境、自然条件相似的村连成一片,因地制宜建设新农村示范片,让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带动一方群众共同建设,实现基础设施和产业共享,为加快全乡新农村建设积累经验。经过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以呼家庄村为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同时把坡头、索驼、孙家庄、岔口四个村连成片,在抓好各村产业发展、突出体现“一村一品”、巩固先前的建设成果、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以“特色产业增收,农村环境改善,基础建设先行,党的建设保障”为主要做法,加快发展,连片建设,资源共享,共谋发展。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坡头乡围绕“山”字下功夫,立足“农”字做文章,突出农民增收、美化环境、丰富内涵、基层组织建设等重点,全力推进新农村连片建设,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以壮大三大特色产业为抓手,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在新农村建设中,坡头乡连片区始终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第一位,重点发展壮大玉米、核桃、养猪业等三大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一是发展玉米产业促增收。玉米是农村家家户 户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今年春季,结合县农业局的玉米培肥项目,坡头、岔口、孙家庄村分别组织群众对河川玉米地实行培肥,统一喷洒抗旱保水剂,统一用旋耕机旋地,统一种植优良品种,统一施用培肥化肥,以此提高玉米单产,增加农民收入。索驼村也由县发改局提供帮助,对720亩河川地进行了平整治理,为今后产业发展增加了后劲。二是发展核桃产业促发展。2009年呼家庄村率先发展“千亩经济林”核桃种植,通过“谁的地谁经营”的方式由农户自主经营,县农业、林业部门提供技术支持与管护帮助,乡党委、政府多次聘请省、市、县技术人员实际示范操作,并举办了两次实地管护培训,受训农民达到3600人次,现已整带、喷药、修剪、嫁接、管护10万株。有了好的经验,2010年乡政府争取县林业局的支持,在坡头、岔口、孙家庄三个村连片规划了1000多亩的地塄核桃。从坡头村委的午门至孙家庄村委的方底,集中连片涉及8个自然村,高标准挖好70公分见方的鱼鳞坑23000个,统一栽植由林业局提供的已嫁接过的优种核桃苗木,大力发展地塄经济。这样既不影响群众种地,又能增加收入,同时也是沿“328”省道一道亮丽的风景。三是发展养猪业促发展。坡头村是坡头乡政府所在地,目前已有沼气池100个,并且是全县的养猪专业村,群众有养殖的基础。同时,坡头村群众思想解放,信息灵活,而且坡头村交通便利,土地条件较好,水源充足,气候适宜,加上玉米播种面积大,秸秆丰富,通过猪粪入池当原料,沼液进棚用肥料,秸秆加工做饲料的“三料”循环模式发展养猪 业。岔口村在县农业局的指导帮助下开拓生猪市场,并对养猪场进行一池三改,即建一个沼气池,改厨房、改猪圈、改厕所,通过相互配套发展的模式,使养猪个户每年收入达5万元左右。
二、以实现“五化”为目标,全力美化山区农村环境。在加快新农村建设中,坡头乡连片区深入开展以“街道硬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道路亮化、饮水安全化”为目标的村庄环境整治活动,使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观。一是加快街巷硬化。各村采取立插砖水泥灌浆的办法对农户家门前的土巷道进行硬化。坡头村主街道自从被重型卡车压坏路面后,一直坑坑洼洼、高低不平,村民们怨声载道。2010年,坡头乡党委多次向县上争取资金,最终完成840米的主街道油路铺设工程,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岔口村也完善了广场周边硬化工程。二是加速村庄绿化。四个村把村庄绿化、街道绿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目前,累计种植各类树木万余株,极大地美化了农村环境。三是狠抓环境净化。四个村全力实施了沼气建设、厕所改造、垃圾处理、村庄整洁等四大工程,大大净化了农村环境。四是实现道路亮化。在实施道路亮化中,各村针对原有路灯残旧不堪、照明效果差的状况,积极整改安装。各村都把道路亮化作为重要工作正在积极组织实施。五是确保饮水安全化。孙家庄村积极推进吃水工程,缓解了方圆几个自然村群众的吃水难问题,结束了“吃水贵如油”的历史。
三、以建设“六个场所”为内容,不断丰富山区新农村 建设的内涵。按照新农村建设“六个一”的要求,坡头乡以建设文化、就医、购物、体育、议事、服务等六个场所为主要内容,切实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适应新时期农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在建设文化场所方面,各村以建设科技文化活动中心为载体,大力实施“一站一栏一员”工程,即设立一个科普宣传站、办好一个宣传栏、选好一个宣传员。在建设就医场所方面,各村积极推进标准化卫生所建设。各村对卫生所进行了标准化改造,完善了农民基本卫生医疗服务条件。在建设购物场所方面,四个村各自根据实际消费情况,建立了一个便民购物商店,使之成为百姓消费的“放心店”。在建设体育场所方面,岔口村投资150万元建成了集“党员活动中心、为民服务中心、科技培训中心、主体活动中心、民主议事中心”五位一体的中心广场,改善了群众的生活。在建设议事场所方面,各村重点加强了建设党员活动室和村民议事室两个场所建设,并做到了相关制度公开上墙,为广大党员和村民提供了行使民主权利的场所。在建设服务场所方面,4个村都建立了农民培训与就业指导服务场所。每年都对农民进行种养殖业等生产技术、务工实用技术及法律知识等培训。
四、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核心,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基础。在集中连片开发建设新农村过程中,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四个村通过狠抓党建综合示范点、农村支部战斗堡垒工程、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设、等载体,找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的结 合点,筑牢组织基础,凝聚发展力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关键看是否有一支工作踏实、作风正派、廉洁自律的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新农村,就要选拔政治素质好、能力水平高、公道正派的优秀党员担当带头人。四个村党支部书记在村任职时间都在5年以上,尤其岔口村党支部书记在村“两委”任职时间累计超过20年,是一位老支书,在村中威信高,待人诚恳,又愿意接受新事物,深得群众好评。做好农村工作,还要切实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四个连片村注重在优秀青年农民、优秀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把一些善于致富、乐于奉献、公道正派的农民优先发展成党员,培养成干部,把勇于创业、带民创业的党员干部培养成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和生力军。
纵有外界精彩地,哪比家乡新农村,跨村连片绘新景,共同建设好家园。一条条蜿蜒平坦的水泥路、一座座整洁漂亮的农村新居、一张张开心的笑脸……坡头乡新农村示范片内,依山傍水建起一幢幢漂亮的房屋,新村美景犹如一幅山水画卷,在眼前舒展开来。在新农村建设中,坡头乡通过跨村连片的做法,把“合理规划、统筹发展”理念融入建设过程,不仅改善了相邻村庄的整体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并且走出了一条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新路子。
第二篇:调查与决策——《连片示范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调查与决策——《连片示范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txt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调查与决策——《连片示范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总第353期
调查与决策(内参)
第21期
连片示范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广安区创新以工代赈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调研组
近几年来,广安区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以连片示范为抓手,推进产业发展、农民致富,走出了丘区以工代赈的新路子。就此,近日我室到广安区进行了专题调研。我们认为,广安区的做法,可学可用,对我省搞好以工代赈,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一、背景及成效
以工代赈,即“以务工代替赈济”。自1984年以来,以工代赈一直是我国农村实行的一项特殊扶贫政策和救济措施,其资金是无偿的。四川全省151个省贫县长期以来都在使用以工代赈资金,资金使用“小、多、散”、“撒胡椒面”,“村村点火,户户亮光”,但几乎都不能很好地改变贫困面貌。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探索体现农民意愿、集中使用项目资金、整合资源,帮助农民致富的新路子,一直是困扰我省以工代赈扶贫发展的一大难题。广安区的探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广安区地处四川东部、华蓥山中段,幅员面积1536平方公里,丘陵地貌特征突出;总人口125万,其中农业人口103万,是典型的农业大县。连片示范前,广安区实行的是“遍地开花”式的以工代赈扶贫,对当地农民来说,仅有一点实惠,既没有增收项目,更没有致富产业,多数人靠外出务工实现增收,农村“3860”现象日益严重,贫困人口较多。同时,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状况不尽人意,新农村建设面临困境。连片示范后的两年多来,通过理念、机制和方式的创新,以工代赈走出了新路子,取得了显著成效。
实现了农民增收大增速。全区贫困人口从2007年的5.6万人迅速减至2008年的4.04万人,是减贫速度最快的时期。示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7年的1392元增长到2008年的3104元,预计到2009年底,示范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5500元,高出全区平均水平1000余元。
实现了基础设施大改善。示范区基本村村通公路、组院通便民路,高效农田的比例占到试范区耕地面积的30%以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
实现了发展能力大增强。示范的每个村形成了1-2种骨干增收产业,“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初步形成,龙安柚和无公害蔬菜产业带渐具规模,产业结构调整比例由过去的10%升至现在的近40%。
实现了村容村貌和精神文明的大改观。示范区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乡风不断文明,农民素质大幅提高,不再等、靠、要,积极融入市场,学习科技种田,主体意识明显增强,自主参与建设和管理村务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入良性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抓创新,激发农民主体作用。
广安区以践行科学发展观为重要契机,以理念创新作为以工代赈工作的切入点,对全区以工代赈工作实施20多年来的成效和教训进行了深刻反思和总结。按照省以工代赈办提出的新时期工作创新的要求,区委区政府认为只有在理念上进行一场大革命,才能在实施机制和操作上进行创新;只有激发农民的主体作用,最终才能提高以工代赈资金的投资经济效益和扶贫社会效益,使资金投入达到效益最大化。在实际工作中,区委区政府坚持把尊重农民意愿放在首位,把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交给农民,做到政府引导而不主导、领办而不包办。政府与村民签定“建设公约”,凡是能够由村民自主建设的,政府一律不插手,凡是村民可参与建设的,政府一律不包办,凡是该由村民决定的,政府一律不干预,切实把尊重农民意愿贯穿于以工代赈建设全过程,充分调动了农民参与以工代赈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抓示范,连片开发整体推进
“示范村”起好步。2007年,广安区在城郊结合部的广门乡、枣山镇、广福街道办3个集中连片的6个村搞试点建设,采取“3+1”模式(3指路、水、土三项基础设施建设;1指产业发展),以以工代赈项目为“引子”,配套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等财政补助资金,采取“以奖代补”方式集中投入,在示范村修建公路16.8公里、排灌渠7.9公里、蓄水池和山平塘89口,改造中低产田土3820亩,实施“五改三建”588户,极大地改善了示范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示范片”选好路。在巩固示范村建设成果基础上,2008年,按照省以工代赈办“建设一线、带动一片”思路,广安区把示范村扩大为示范片,将协兴镇、龙安乡、大龙乡、浓溪镇四个乡镇94.5平方公里的区域作为示范片,新规划21个新农村建设重点村,与原示范村连成一体,实现滚动发展。集中连片发展优质蔬菜1.5万亩、优质龙安柚2万亩,使区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骨干优势增收产业规模初显,农民尝到了选好项目、发展产业的甜头。
“示范园”上规模。2009年,广安区将护安、观塘、代市、虎城“三镇一乡”178.4平方公里的“丘区现代农业园”作为推动以工代赈工作的重要载体,按照“项目建园、市场运作、公司经营、滚动发展”的思路,围绕“高效益、可控性、信息化、可持续”目标,采取“小田并大田、小土并大土、薄土改厚土”等办法,强力推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上规模。新建可控式联栋钢架大棚和标配钢架大棚4000个,规模发展绿色蔬菜5000余亩,园区农产品附加值有效增加,产出效益不断提升。建设中的观塘现代农业园区拟建10万亩规模,定位于全省丘陵地区现代设施农业的标准展示区、体制机制创新的政策孵化区、农民快速致富的增收样板区,聚集了极大的发展潜力。
(三)抓整合,形成建设合力
整合发展规划。广安区以工代赈建设由示范点到示范片再到示范园,步步科学规划。示范点领导规划,示范片多部门研讨,示范园专家论证。对各方面的规划,都强调规划的科学性、布局的合理性、发展的持续性。特别是示范园的建设,按照规划先行原则,以项目建设为依托,高标准完成了全区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并配套编制了基础设施建设、村居建设、产业发展布局等各项子规划,以优质的规划引领全区的以工代赈项目。近3年来,规
划实施的82个新农村重点村实现了整体相融、连成一体,辐射面积达390余平方公里。
整合发展产业。按照“为卖而产,为赚而卖”的产业发展思路,引导业主和农民“围着市场转、盯着市场干”。通过发展订单占市场、运用网络引市场、争取支持拓市场、做优品牌争市场等形式,提高农产品商品率,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和产出效益。现已引进香港、重庆等地营销大户建立起常年适销对路的海椒、西红柿、香芋、莲藕等精细蔬菜4.5万亩。现代农业园区内龙安柚产业带、蔬菜产业带、林下养殖产业带,农家旅游带初具规模,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
整合部门资源。建立项目打捆机制,以“滚雪球”方式,整合区内发改局、财政局、农业局、交通局、国土局、水利局等10多个部门的农业开发、移民后扶、标准良田建设、通达工程、土地整治、水土保持等项目和资金,集中人、财、物等资源优势推动示范建设,打破了以前按部门分工不能涉入以工代赈的禁区。
(四)抓保障,夯实发展基础
组织保障。全区成立了以工代赈建设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担任组长,对当年目标任务进行逐一细化,层层落实领导工作责任,做到了领导、责任、目标、考核四落实,确保以工代赈项目稳步、高效推进。
政策保障。在用好国家和省市扶贫支农政策基础上,研究各部门有关三农的政策,制定了广安区发展现代农业奖励扶持办法。在示范区实行一系列有利于促进以工代赈建设的土地、金融、税收等优惠政策,将一切有利于三农工作的资源引向农村、发展农业、服务农民。
资金保障。在确保项目资金管理权限不变、项目补贴机制不变、部门职责不变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整合项目,集中投放,将国家和省市涉农项目资金向示范区倾斜,改变过去“插花点缀”式的投放现状,有效提高了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如现代农业园区先后整合了10多个项目资金6000多万元,带动农户自主投入达2000多万元,累加集合效应和示范带动效应凸显。
人才保障。实施人才工程,吸引优秀大学生、区乡机关干部、外来业主到园区担任村干部,充当农村经济发展领头雁,带领农民致富。打破身份限制,在全区遴选17名具备现代农业知识和先进管理理念的干部,充实到园区管委会工作,负责园区建设和经营,推动园区加快发展。
监督保障。坚持以工代赈资金的安排做到“十个不投入”,严禁乱用资金;认真落实“三权”,强化群众监督,对完工项目交给群众评判;开展交叉检查和交叉验收,互相监督。全区自开展以工代赈示范建设以来,没有一起违纪违规案件发生,没有倒下一个干部。
三、几点建议
1.应充分整合省级部门资源。全省以工代赈资金额度有限,应把全省各涉农部门支持产业发展的资金整合起来,由省政府明确一个省级部门来牵头负责协调。具体操作上,由各项目需求县每年11月底上报次年项目实施方案,通过省级部门协调会确定统筹安排的项目和金额。
2.取消县级财政资金配套的规定。我省使用以工代赈建设资金的省级贫困县地方财政实力薄弱。目前,在实施以工代赈建设项目时,要求县级财政要配套建设资金,这部分资金往往不能及时足额到位,影响了建设进程。应从实际出发,取消以工代赈要求县级地方财政的资金配套规定,确保建设资金真正落实。
3.适当提高部分项目资金补贴标准。目前,我省以工代赈建设在项目资金补贴上仍执行2005年制定的标准。这几年来,由于物价上涨了40%左右、劳动力价格上涨了30%左右,导致很多项目实施困难,数量和质量都难以保证。如按2005年的标准,村级公路建设补贴标准是10万元/公里,而现在的建设成本是20-30万元/公里。
4.强化对农民的技能培养。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生存能力、生产能力和发展能力,核心是提高农民的技能和素质。应在我省以工代赈示范的地区、县区建立农业技术培训学校,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
负责人:向荣东
成员:任晓波(执笔)李梅
(提供单位:发布时间:2009-07-15录入用户:admin-swzys)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推进村
贺家庄乡清乐院村
新农村建设推进村申请报告
尊敬的尧都区农委:
按照贺家庄乡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清乐院村在两委班子的领导下,不断改善村级人居环境,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并在2010年多次获得上级嘉奖.现将我村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 基本情况:
我村地处尧都区东部丘陵地带,毗邻贺家庄乡政府所在地贺家庄村,全村共有96户,395口人,耕地面积1376亩,全村以樱桃和桃树为主导产业,面积达到300余亩,作为沼气建设示范村,共计52户沼气用户.双孢菇共建设24组土窑洞.二 主导产业:
在尧都区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按照乡政府要求,我村两委班子严格贯彻执行上级调产政策,全力领导村民开辟新的适合本村气候和土壤的新经济作物.根据我村土壤直立性强的特点,经过多方考察和全体村民讨论决定,在我村大面积进行樱桃种植,加之桃树产业已经初见成效,亩产量5000斤,总产100万斤,仅此一项村民收入增加2500元。我村还响应乡政府号召,利用土窑洞周年生产的特性,大力发展双孢菇产业,建设双孢菇24组,种植面积5000平方米,总收入20余万元,成为增加我村农民收入的好项目。
三 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乡政府统一安排部署,两委班子多方筹资对我村村级道路
实行硬化,到目前为止,我村道路硬化达到了百分百,获得上级一致好评.我村响应上级号召,大力推行低碳生活,建设沼气池综合利用,目前共建设沼气池52户,让村民得利.另外,还在田地里铺设了水管管道,对灌溉农业的推进起到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我村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全心全意为农民谋利益,一心一意为村民搞建设.今后,我村会一如既往的贯彻执行党的政策,带领村民致富,为农村农民谋利益.加强党员的业务学习,打造新世纪的新农民.
虽然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社会事业等方面距区委、区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四化四改、六通六个一”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我们会严格按照目标要求,制定措施,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为发展我村经济,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经全体村民表决通过,决定向上级提出建设新农村推进村申请,望上级领导充分考虑我村实际,同意我村申请,同时我们真诚欢迎各级领导莅临检查指导。我们清乐院村全体村民有信心、有决心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把我村建设成为富裕、秀美、文明的新村,为尧都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此致
敬礼
贺家庄乡清乐院村
2011年1月
第四篇: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纪实
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纪实(绵阳梓潼县)
2012-10-26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梓潼新农村建设始终践行的总体方针。全县以“整合连片推进”的方案先发展新农村示范片,示范片建设幅员面积现已达100平方公里。
梓潼始终围绕“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民居、塑造新风貌、创建新机制、培育新农民、建好村班子”的目标,“发展为先、富民为要、生态为重、民生为本”发展理念,结合灾后重建,整合项目资金,加大财政投入,全面推进产业发展,分类推进村落民居建设,配套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建立高品质农产品、生态化居住环境、和谐人文环境的新农村示范片,以片带面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
建好示范带、示范区、示范点,以样板工程引领新农村建设
走进梓潼县新农村建设示范片,街道宽敞平整,房前屋后绿树环绕,乡风朴实文明。这样的新村,得益于梓潼县详细分析丘区县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梓潼县幅员面积1442.3平方公里,辖32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1个七曲山风景区,329个村、20个社区,总人口3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2万人,耕地面积42.48万亩(第二次土地资源普查数据为76.8万亩),林地面积92.1万亩,森林覆盖率40.1%。
做好规划,是改善农村的基石。农业人口占全县的百分之八十,该县针对各家各户制定详细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做到村有蓝图、户有详规、年有方案。围绕“八个一”为基本标准(即有一个科学可行的发展规划、一项特色鲜明的支柱产业、一个文明和谐的居住环境、一个通畅便捷的入户道路网络、一套安全方便的饮水设施、一套基本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一个富有活力的新型经济组织、一个坚强有力的村级班子)做好项目规划。
优先发展示范片建设,找寻适合本县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再好的规划也要用在实处,梓潼县按照“基础突破、产业支撑,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原则和“县上有亮点、乡(镇)有重点”的要求,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环境整治、农民素质提升等重点工作,坚持规划优先与保持原貌相结合,坚持服务城市与以城带乡相结合,坚持政府引导与村为主体相结合,坚持因地制宜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坚持政策配套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坚持典型引路与全面推进相结合,整合部门力量,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综合考虑梓潼县基础设施、区位优势、产业现状等因素,将文昌、长卿、东石、石牛、宏仁、豢龙等6个乡(镇)的26个行政村,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即梓潼县文昌新农村建设示范片)。
突出区域特色,以产业发展为引擎,全力打造新农村
只有产业优化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新农村建设。产业带民富。梓潼县打破乡(镇)、村、组行政区划,重点以山脉、流域及骨干交通道路为界线,以市场为导向,按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集中连片发展的思路,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推广先进技术,积极开展土地流转,狠抓招商引资,在畜禽养殖、水稻制种、花生海椒、蔬菜水果、工业原料林等重点领域,大力发展生态、循环、观光农业,积极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引进和培育了一批骨干龙头 1
企业,发展壮大了一批农村专合组织,引导龙头企业、专合组织与基地农户构建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利益兜底、收益分成等更加紧密的一体化生产经营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支持和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工作,强化品牌意识,努力推出一批名、特、优农产品,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使农民充分享受到了发展成果,热情地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的浪潮中。
该县示范村已实现了“八个有”目标,即有稳定的增收项目、有美观适用的住房、有增收致富的技能、有安全便利的自来水、有厨厕圈沼标准化设施、有就学就医的基本条件、有可靠的养老保障、有文明和谐的生活习俗。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做优做亮特色产业。梓潼县许州镇天宝村新农村示范片以许州天宝村、桥河村、栏杆村、迎江村为重点,辐射带动牛蹄山村、中坝村等9个村,成片发展文昌蜜柚12000亩;在宏仁乡,以成熟的果蔬基地为中心,打造新农村综合体,重点发展果蔬及高品质蛋鸡。宏仁乡金宝村新农村综合体已建成“1+6”公共服务中心4处1320平方米,集中聚居点5个308户960人,发展特色果蔬及花卉基地。
据不完全统计,梓潼县已累计引进绵阳科兴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9家,靓绿瓜菜等农民专合组织13个,在石牛镇雁门村、宏仁乡五星村和金宝村、东石乡油坪村建蔬菜大棚1000亩,棚架葡萄520亩,发展水(干)果2860亩,新(改、扩)建规模养殖小区(场)6个。将于2012-2016年在石牛、长卿、宏仁3个乡镇分阶段发展绵梓产业带葡萄种植5000亩。示范片内设施农业达到2470亩、蔬菜6015亩、水(干)果6390亩,出栏生猪54550头,存栏高品蛋鸡140万只,实现产值3.4亿元。
新农村建设示范片的成功,让梓潼坚定信心,坚持“两个带动”实施“产业强县”,早日实现“中国有机农业(食品)基地”和农业“双百”(出栏优质生猪达到100万头、农业基地规模达到100万亩)目标,让新农村的生活人人称羡。
注重基础配套的要素保障,提升农民幸福指数
示范片建设的首要工作就是要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梓潼县始终坚持以“水”为中心、“路”为重点,大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按照项目资金“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原则,将有关涉农项目资金整合投入,积极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运用农业担保、财政贴息、民办公助等方式,引导金融资本、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投入,合力支持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全县共整合农业、林业、水利、畜牧、沼气、交通等项目资金1.2亿元,新建道路82.9公里、沼气池1240口、渠系51.3公里,综合整治农村土地10280亩,农村饮水安全率达95%以上,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不断夯实新农村建设基础。
百姓安居乐业,才能实现农村人文环境的大幅度提升。“5·12”地震后,梓潼县灾后重建农村绝大部分房屋已建成楼房,全县329个村(其中:289个重建和40个扩建)均列入特殊党费援助项目。以“生态为重”为发展理念,“三打破、三提高”为原则和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各具特色的要求,结合自然环境、主导产业,引导农民改旧房建新房。并且综合考虑行政村规模、地理位置、人口数量、经济实力和区域特色等因素,围绕示范片农民生产
生活需要,合理确定村级公共服务活动中心的主要内容和功能,努力健全公共服务组织,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增强服务功能。示范片新民居建设达9273户,占总户数92.9%。
目前,功能配套完善、设施设备齐全的梓潼县村级阵地已成为广大党员和村民活动的主阵地。宏仁乡金宝村、东石乡油坪村、石牛镇雁门村、许州镇天宝、栏杆村等村的“1+6”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稳步推进,26个新村和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顺利完成,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大幅提升,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生活质量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完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综合服务能力不断加强。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
农村基础设施上档升级的同时,梓潼县按照“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标准,以治理环境卫生、容貌秩序为切入点,以公路沿线、集中居住点为重点,突出川西民居、文昌文化特色,以前庭后院布局格式,塑造农房风格风貌311户。深入开展“两建三清四改五通”活动和“美在农家、绿在农家”活动,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治理,群众积极栽种花果苗木,植树造林,美化家园,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步入农家,生态农村已然形成。
第五篇: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纪实
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纪实
白竹山下小康路--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侧记
**县龙潭乡白竹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113户508人,86的都是苗族,自解放以来,这些苗族同胞就一直生活在这巍峨的白竹山脚下的大山深处。
由于地处穷山恶水,过去的白竹村,苗族群众吃的山毛野菜,住的是垛木房,不通路,信息闭塞,生产经营粗
放,是属于特困村。近年来,全村苗族群众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立足全村实际,发挥山区资源优势,积极开展脱贫致富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如今的白竹村,核桃成林、果树成园,公路通到了6个村民小组的门前,户户点上了电灯、家家有电器、多数村民看上电视,部分人家购置了农用车。昔日的特困村变成了如今的富裕村。
“要脱贫先修路”。白竹村山高路不通,与外界形成隔离,严重制约着山村的发展。要脱贫致富首先要修路的观念形成了全村苗族群众的共识,于是在村党支部的引导下,全村广大村民积极行动起来,充分发挥当地在外工作干部的特殊作用,一处筹资一点和村民自愿义务投工投劳相结合的办法,苦战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全村6个村民小组,村村寨寨通了公路,架起了与外界联系之桥,给白竹村插上了脱贫致富的翅膀。从此,山货成了城里人最受欢迎的交易品,现代生活的信息及生活用品不断向大山深处渗透,白竹村开始在脱贫的轨道上腾飞。
“要脱贫种核桃树”。靠山吃山,白竹村在多年的发展中总结出经验,白竹山多地广,气候非常适宜核桃树的生长,白竹要脱贫致富就要种核桃树。于是,白竹村广大村民充分利用地利,家家户户在适宜区广泛种植发展核桃树,近10年来,成片成林的核桃树已挂果,核桃成了白竹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
“要脱贫必须接受科技”。白竹村在加快脱贫致富活动中,充分感受到科技生产和实用技术的价值,使接受科技服务和实用技术培训成了白竹村广大村民的自觉行动。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定期开展以核桃育苗、嫁接、修剪、病虫害防治、节能灶改造、沼气池建设、养殖等为主的实用技能培训,深受广大村民的欢迎。如今,白竹村已实现农户基本掌握2至3门致富技能的要求。好范文版权所有
“实施六个一加快了白竹村脱贫致富步伐”。为了加快脱贫步伐,白竹村从2005年开始实施“六个一”工程,即全村113户每户在好范文版权所有一年内建成一个核桃园、一个沼气池、一个菜园、一个水窑或水池、一个卫生厕所、一个太阳能洗澡间,并结合改灶、改畜圈、改厕等,有力地推动了脱贫致富步伐。
白竹村通过10多年来的脱贫致富活动,在脱贫致富路上越走越宽,如今,全村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年前的不足100元增加到了1260元、人均占有粮不足160公斤增加到了750公斤,成了当地的富裕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