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川省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规划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转发卫生厅等部门四川省地方病防治
“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川办发〔2012〕48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卫生厅、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四川省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2年7月27
四川省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规划
卫生厅 省发展改革委 财政厅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精神,有效预防和控制全省地方病的流行,保护病区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病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全国地方病防治“十二五” 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12〕3号),结合我省地方病流行趋势与防治工作需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防治现状
我省地方病病种全、范围广、病人多、病情重,曾是全国地方病流行较为严重的省、区之一,21 个市(州)不同程度地存在地方病危
—1—
害,主要有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包括燃煤污染型、饮水型和饮茶型)、地方性砷中毒、大骨节病、克山病和跁子病。我省外环境普遍处于缺碘状态,21 个市(州)都曾不同程度地流行碘缺乏病,受威胁人口 8900 余万。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分布于 14 个市(州)61 个县(市、区),受威胁人口约 1734 万;其中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分布于 10 个市(州)22 个县(市、区)1794个村,病区户数 55.57 万户;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分布于6 个市(州)12 个县(市、区)99 个村;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分布于 3 个州 30 个400 个乡。在 2 个州8个县8个乡 10 个村发现生活饮用水砷含量超标,受威胁人口约 0.64 万。大骨节病病区分布于 8 个市(州)32个县(市、区)144 个乡 579 个村,病区县人口约 700 万。克山病病区分布于13 个市(州)53 个县(市、区)776 个乡,病区乡人口1153.8 万。跁子病病区分布于 5 个市 9 个县(市、区)56 个村,病区村人口 19.69 万。
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地方病防治工作。特别在“十一五” 时期,各地、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加大综合防治力 度,地方病严重流行趋势得到有效遏制,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 2010 年底,我省达到了省级消除碘缺乏病的阶段目标,98.9% 的县(市、区)达到了消除碘缺乏病目标;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炉改灶率达到 80.76%;81.8% 的已知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村完成改水降氟工程建设;查清了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范围和危害程度;完成了饮水型地方 性砷中毒病区分布调查,85.7% 的已知水源性高砷村落实了改水降砷措施;地方性氟中毒病区中小学生、家庭主妇的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 85% 和 75% 以上;全部大骨节病病区村儿童 X 线阳性检出率降到 10% 以下;2006 年以后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发生,克山病得到有效控制;跁子病部分病区实施搬迁及改水等综合防控措施,无新发病例。我省按期完成《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4—2010年)》 和《四川省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5—2010 年)》
—2—
目标。
但是,我省地方病防治工作距实现消除地方病危害目标仍有较大差距,还有2个县未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17 个县(市、区)甲状腺肿大率超过 5% ;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 较“十一五” 新增病户 11.87 万户,仍有 20.7 万户需改炉改灶;5 个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县改水率不到 70%,个别已改水病区村水氟超标,病情仍较重;新发现的部分水源性高砷地区尚未落实改水降砷措施;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低氟砖茶普及率仅 5% 左右;少数地区的大骨节病病情尚未完全控制; 地方病防治队伍薄弱且不稳定。更为重要的是,地方病是生物地球化学因素或不利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所致,在已落实综合防治措施的病区,只有建立长效防治机制,才能持续巩固防治成果,避免病情反弹。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防治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病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出发,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2〕1号)、《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 — 2020年)》、《四川省民族地区卫生发展十年行动计划(2011— 2020 年)》的实施,建立健全长效防控机制,全面落实各项地方病防治措施,进一步巩固现有防治成果,基本消除重点地方病的危害。
(二)基本原则。
1.政府领导、齐抓共管。全省各级人民政府将地方病防治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组织动员 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落实部门责任;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密切配合,共同落实各项防治措施,推动防治工作扎实有效、深入持久地开展。
2.突出重点、全面推进。从实现消除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3—
大骨节病、克山病、跁子病等地方病的战略高度出发,在巩固已经取得的防治成果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和综合防治措施,着力解决防治工作难点问题,全面推进防治工作。
3.因地制宜、科学防治。根据各种地方病流行特点、防治进展和病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积极探索有效的防治措施,适时修订防控策略,科学制定相关技术措施,确保防治工作取得实效。
4.预防为主、防管并重。加强病区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改造,减少并努力消除各种致病因素;广泛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增强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形成良好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防治措施的后期管理,建立健全长效防控机制,巩固防治成果。
(三)防治目标。
1.总体目标。建立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地方病防治长效工作机制,全面落实防治措施,保持消除碘缺乏病状态,基本消除大骨节病、克山病、跁子病,有效控制地方性氟(砷)中毒危害。
2.具体目标。
(1)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色达县、甘孜县在 2013 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已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的县(市、区)持续实施防治措施,进一步巩固防治成果。人群碘营养水平总体保持适宜状态,全省 95% 以上的县(市、区)保持消除碘缺乏病状态。
(2)基本消除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的危害。到2015年,在病区 95% 以上的家庭落实以改炉改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强化防治工作的后期管理,使病区改炉改灶家庭炉灶完好率和正确使用率均达到 95% 以上。
(3)有效控制饮水型地方性氟(砷)中毒危害。到2013年,90% 已查明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及水源性高砷地区完成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到 2015 年,完成所有已查明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及水源性高砷地区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强化已建改水工程的后期管理,90% 以上的改水工程保持良好运行状态,水质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应卫
—4—
生标准。
(4)有效控制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危害。在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提高低氟砖茶普及率,有效降低人群摄氟水平。
(5)基本消除大骨节病。到2013年,消除大骨节病的病区村达到 60% 以上;到 2015 年,消除大骨节病的病区村达到95%以上。
(6)基本消除克山病。到 2013 年,消除克山病的病区县达到50% 以上;到 2015 年,消除克山病的病区县达到 90% 以上。
(7)基本消除跁子病。到 2013 年,消除跁子病的病区县达到60% 以上;到 2015 年,消除跁子病的病区县达到 95% 以上。
三、防治措施
(一)完善病情监测。进一步完善地方病防治监测体系,建立并完善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大骨节病和克山病流动及固定监测点,提高监测灵敏度和覆盖面,尤其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监测。加强监测工作信息化建设,及时向相关部门通报监测结果,充分利用监测信息指导防治工作。加强监测管理与质量控制,准确、及时、定量地分析和评估防控效果和存在的问题,预测全省地方病流行趋势,强化监测与防治干预措施的有机结合,为适时调整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二)强化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和人际传播等方式,在病区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健康教育活动,使地方病防治知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增强群众防病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改变不利于健康的生产和生活习惯,预防和减少地方病的危害。
(三)着力重点防控。根据各地地方病流行现状,实施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加大干预力度,务求取得实效。
1.碘缺乏病。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 原则,继续实施以食用碘盐为主的综合防控策略。未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的地区,要进一步健全碘盐的营销网络,加强碘盐普及力度,提高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已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的地区,要继续依
—5—
法加强对碘盐生产、销售环节的监管,确保合格碘盐持续供应,巩固和扩大防治成果。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发现高危人群并采取应急强化补碘措施,防止地方性克汀病新发病例。在普及碘盐的同时,合理布设不加碘食盐的销售网点,方便因疾病等原因不宜食用碘盐的居民购买不加碘食盐。动态监测和评估人群碘营养状况,适时调整食盐加碘浓度,保障人群碘营养水平总 体适宜。
2.地方性氟中 毒和地方性砷中毒。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要继续实施以健康教育为基础、改炉改灶为主和鼓励使用沼气、电炊具为辅的综合防控措施,切断氟源,防止氟中毒危害。尚未完成改水的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和新发现的水源性高砷地区,要结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大力实施改水降氟、降砷措施,同时加强饮水安全工程卫生学评价和水质监测,防止因水源污染导致饮用水氟、砷含量超标,确保生活饮用水符合国家卫生标准。通过财政补贴,在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采取有效措施推广普及低氟砖茶。要切实加强防治措施的后期管理,开展饮用 水质和防治措施落实及运行状况监测,做好改水设施和改良炉灶的维护、维修,及时修复或重建已损毁的改水工程,确保病区改水工程达标运行,病区家庭正确使用合格防氟炉灶,持续巩固防治成果。
3.大骨节病。结合《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 要(2011 — 2020年)》、《四川省民族地区卫生发展十年行动计划(2011 — 2020年)》的实施,进一步巩固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项目 工作成效,在大骨节病尚未完全控制病区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有效落实转产换粮、易地搬迁、易地育人等综合防控措施,防止出现大骨节病临床新发病例。
4.克山病。结合贯彻落实中发〔2012〕1号,在克山病病区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改善膳食营养,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消除致病危险因素,防止出现急型、亚急型克山病病例。
5.跁子病。结合新农村建设等项目实行部分病区整体搬迁及改水
—6—
等综合防控措施,防止出现临床新发病例。
(四)开展病人治疗。针对地方病现症病人,各地因地制宜,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采取积极措施,尽可能减轻患者病痛,恢复劳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对严重缺碘的孕产妇、婴幼儿患者,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口服碘油丸的措施;对克汀病患者,采用药物替代治疗并进行生活、劳动功能训练。对氟骨症、大骨节病患者,采用药物治疗,缓解临床症状,减轻痛苦;对砷中毒患者,以对症治疗为主,减少病痛;对急型、亚急型克山病患者,以抗心源性休克、抗心律紊乱及急性心力衰竭为主,积极进行抢救;对慢型克山 病患者,用抗心衰药物维持治疗并加强心脏功能状况监测。
(五)加强科学研究。坚持科研为防治服务的方针,针对地方病防治工作中难点和关键环节组织技术攻关,力争有所突破。目前,大骨节病、克山病、跁子病等地方病病因尚未明了,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措施落实难度较大,氟骨症大骨节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针对这些问 题,加强与国内、国际的科研合作,及时跟踪和借鉴成功经验,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和方法,解决地方病防治工作的难点问题,提升防治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政府领导,落实防控措施。我省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政府领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 的工作机制。要把地方病防治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臵,将地方病防治指标、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行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要制订本地区防治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层层分解目标,明确具体措施,抓好组织实施。研究制定促进地方病防治工作的政策和措施,解决防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二)坚持依法防治,落实部门责任。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公布的有关地方病防治法规规定,加大执法力度,切实做到依法防治。
—7—
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按照职能分工,履职尽责、密切配合,认真研究实现规划目标的政策措施,切实抓好落实。卫生部门要做好组织协调、技术指导、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预防治疗和监测评估工作。发展改革部门要将有利于病区综合防治的建设项目投资优先向病区倾斜,促进病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教育、广电等部门要在卫生部门指导下,在学校、社区采取多种形式向病区群众普及地方病防治的相关知识。科技部门要积极为地方病防治工作提供科技支撑,对地方病防治的应用性研究课题给予优先安排。经济和信息化部门要依法加强碘盐加工和市场供应的监管,保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碘盐符合省规定的食用盐碘含量标准; 做好碘盐储运和销售,进一步健全碘盐批发和零售网络,保证市场合格碘盐供应;配合卫生部门开展碘盐监测和健康教育。民政部门要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地方病病人实施医疗救助,将符合低保条件的中、重度地方病病人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财政部门要安排地方病防治所需必要资金并监督使用情况。水利部门要将“十一五” 期间尚未实施改水工程的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水源性高砷地区纳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加强对已建改水工程的管理,使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保证正常供水。农业部门要在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优先安排农村沼气池及新型省柴节煤炉灶建设项目。商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边销茶的流通管理。质监、工商部门要依法加强碘盐和边销茶生产、流通环节的质量监督,严肃查处制售假冒伪劣违法行为,防止不合格碘盐和边销茶流入市场。林业部门要结合林业重点工程对病区给予倾斜支持,改善地方病病区生态环境。扶贫部门要将农村有劳动能力的地方病贫困患者作为扶持重点对象重点帮扶,实施综合防治。残联要协助有关部门开展地方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预防残疾发生,参与做好氟骨症、大骨节病、地方性克汀病病人的畸残康复和管理。
(三)保障资金投入,提升防治水平。我省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规划要求和防治工作需要,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落实防治专项资金。
—8—
省级财政要安排落实国家地方病防治重点项目的配套经费,加大对贫困地区、重点地区防治工作的支持力度,并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重点倾斜;市、县级财政部门负责安排落实本级财政地方病防治专项经费,并随经济增长逐年增加预算,保证地方病防治工作需要。要完善“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资” 的经费投入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充分利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农村沼气池建设、基本消除重点地方病危害工程等项目资源,发挥在地方病防治方面的综合效益。
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中,要加强地方病防治体系能力建设,改善工作条件,配臵更新必要的设备装备,合理设臵岗位,配备与防治任务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提高福利待遇,稳定专业队伍,强化专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国内外交流合作,大力培养人才,增强防治队伍综合实力,提高防治整体水平,使我省地方病防治工作再上新台阶。
五、考核评估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根据本规划的要求,切实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考核评估。每年通过自查、抽查等形式,组织卫生、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定期对本地区地方病防治工作和经费、防治措施落实情况与防治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推动规划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2013 年、2016 年分别由省地方病及病害防治领导小组组织进行中期、终期评估,评估结果向国家和省政府报告。
—9—
第二篇:全国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规划
全国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规划
卫生部 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精神,有效预防和控制地方病的流行,维护病区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病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我国地方病的流行趋势与防治工作需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防治现状
我国是地方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国家,31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地存在地方病危害,主要有碘缺乏病、水源性高碘甲状腺肿、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大骨节病和克山病。我国外环境普遍处于缺碘状态,除上海市外,30个省(区、市)都曾不同程度地流行碘缺乏病。水源性高碘病区和地区分布于9个省(区、市)的115个县(市、区),受威胁人口约3000余万。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分布于13个省(市)的188个县(市、区),受威胁人口约3582万。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分布于28个省(区、市)的1137个县(市、区),受威胁人口约8728万。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分布于7个省(区)的316个县(市、区),受威胁人口约3100万。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分布于2个省的12个县,受威胁人口约122万。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分布于9个省(区)的45个县,且在19个省(区)发现生活饮用水砷含量超标,受威胁人口约185万。大骨节病病区分布于14个省(区、市)的366个县(市、区),受威胁人口约2197万。克山病病区分布于16个省(区、市)的327个县(市、区),受威胁人口约3225万。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地方病防治工作。《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对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地方病等疾病的监测与预防控制。多年来,特别在“十一五”时期,各地区、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加大综合防治力度,基本健全了地方病防治监测体系,地方病严重流行趋势总体得到控制,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0年底,已有28个省(区、市)达到了省级消除碘缺乏病的阶段目标,97.9%的县(市、区)达到了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已查明的水源性高碘病区和地区基本落实停止供应碘盐措施;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炉改灶率达到92.6%;基本完成已知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中、重病区的饮水安全工程和改水工程建设;基本查清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范围和危害程度;完成了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分布调查,已知病区基本落实了改炉改灶或改水降砷措施;地方性氟中毒和砷中毒病区中小学生、家庭主妇的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85%和70%以上;99%以上大骨节病重病区村儿童X线阳性检出率降到20%以下;克山病得到有效控制。
但是,我国地方病防治工作距实现消除地方病危害目标仍有较大差距,西藏、青海和新疆3省(区)仍处于基本消除碘缺乏病的阶段,水源性高碘病区和地区尚未全面落实防治措施,西部地区局部仍有地方性克汀病新发病例,尚有部分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未完成改水,局部地区的大骨节病病情尚未完全控制。更为重要的是,地方病是生物地球化学因素或不利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所致,在已落实综合防治措施的病区,只有建立长效防治机制,才能持续巩固防治成果,避免病情反弹。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防治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各项地方病防治措施,建立健全长效防控机制,进一步巩固现有防治成果,基本消除重点地方病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病区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1.政府领导、齐抓共管。进一步强化政府领导,落实部门责任,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共同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2.突出重点、全面推进。从实现消除地方病的战略高度出发,在已经取得防治成果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和综合防治措施,着力解决防治工作难点问题,全面推进防治工作。
3.因地制宜、科学防治。根据地方病流行特点和防治现状,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病种,科学制定相关技术措施,确保防治工作取得实效。
4.预防为主、防管并重。加强病区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改造,广泛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减少并努力消除各种致病因素。加强防治措施的后期管理,建立健全长效防控机制,巩固防治成果,推动防治工作扎实有效、深入持久地开展。
(三)防治目标。
1.总体目标。建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地方病防治长效工作机制,全面落实防治措施,基本消除重点地方病危害。
2.具体目标。
(1)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海南、西藏、青海和新疆4省(区)90%以上的县(市、区)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其他省(区、市)95%以上的县(市、区)保持消除碘缺乏病状态。有效防止地方性克汀病新发病例。人群碘营养水平总体保持适宜状态。
(2)基本消除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和砷中毒的危害。在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95%以上的家庭落实以改炉改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强化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砷中毒防治工作的后期管理,使病区改炉改灶家庭炉灶完好率和正确使用率均达到95%以上。
(3)有效控制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砷中毒及水源性高碘甲状腺肿危害。基本完成已查明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砷中毒病区的饮水安全工程和改水工程建设,有效落实水源性高碘病区和地区的防治措施。强化已建改水工程的后期管理,确保90%以上的改水工程保持良好运行状态,水质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应卫生标准。
(4)有效控制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危害,降低人群摄氟水平。
(5)基本消除大骨节病。消除大骨节病的病区村达到90%以上。其中,东、中部地区达到95%以上,西部地区达到85%以上。
(6)基本消除克山病。消除克山病的病区县达到90%以上。
三、防治措施
(一)加强病情监测。进一步完善防治监测体系,提高监测灵敏度和覆盖面,尤其要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监测。加强监测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实现监测信息共享,提高信息利用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加强监测管理与质量控制,准确、及时、定量地分析和预测全国地方病病情和流行趋势,强化监测与防治干预措施的有机结合,为适时调整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二)落实防控措施。根据各地区地方病的流行现状,实施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加大干预力度,务求取得实效。
1.碘缺乏病。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原则,继续实施以食用碘盐为主的综合防控策略。未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的地区,进一步加强碘盐普及力度,提高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碘缺乏病严重流行地区可结合本地实际施行碘盐财政补贴政策。已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的地区,要加强对碘盐生产、销售的监管,确保合格碘盐持续供应,巩固和扩大防治成果。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发现高危人群并采取应急强化补碘措施,防止地方性克汀病新发病例。在普及碘盐的同时,合理布设不加碘食盐的销售网点,方便因疾病等原因不宜食用碘盐的居民购买不加碘食盐。动态监测人群碘营养状况,适时调整食盐加碘浓度,根据不同地区各类人群的不同碘营养需求,提供不同含碘量的碘盐,供消费者知情选购。
2.水源性高碘甲状腺肿。水源性高碘病区和地区要继续做好不加碘食盐供应,加强人群碘营养状况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干预策略,必要时实施改水降碘措施。
3.地方性氟中毒和地方性砷中毒。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砷中毒病区,要继续实施以健康教育为基础、改炉改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提高防治工作覆盖面。尚未完成改水的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和新发现的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或水源性高砷地区,要完成改水降氟、降砷工程建设,加强饮水安全工程卫生学评价和水质监测,防止因水源污染导致饮用水氟、砷含量超标,确保生活饮用水符合国家卫生标准。通过财政补贴,在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推广普及低氟砖茶。要切实加强防治措施的后期管理,做好改水设施和改良炉灶的维护、维修,及时修复或重建已损毁的改水工程,确保病区改水工程达标运行,病区家庭正确使用合格防氟防砷炉灶,持续巩固防治成果。
4.大骨节病和克山病。加强对重点病区的病情监测,在大骨节病活跃病区有效落实转产换粮、易地育人等综合防控措施,在克山病高发病区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改善膳食营养,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止出现大骨节病临床新发病例和急型、亚急型克山病病例。
(三)加强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和人际传播等方式,在病区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健康教育活动,使地方病防治知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增强群众防病意识,促进形成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政府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政府领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要把地方病防治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将地方病防治指标、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制定本地区防治规划和工作计划,层层分解目标,明确具体措施,抓好组织实施。
(二)落实部门责任。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职能分工,履职尽责、密切配合,认真研究实现规划目标的政策措施,切实抓好落实。
卫生部门要做好组织协调、技术指导、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预防治疗和监测评估工作。
发展改革部门要将有利于病区综合防治的建设项目投资优先向病区倾斜,促进病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教育、广电等部门要在卫生部门指导下,采取多种形式向病区群众普及地方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科技部门要积极为地方病防治工作提供科技支撑。
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要加强碘盐加工和市场供应的监管,保证碘盐生产企业在国家规定的食盐加碘标准范围内,根据市场需求,生产不同含碘量的合格碘盐。
民政部门要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地方病病人实施医疗救助。
财政部门要安排地方病防治所需必要资金并监督使用情况。
水利部门要将“十一五”期间尚未实施改水工程的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水源性高砷地区纳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加强对已建改水工程的管理,使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保证正常供水。
农业部门要在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砷中毒病区,优先安排农村沼气池建设项目。
商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边销茶的流通管理。
质检、工商部门要依法加强边销茶生产、流通环节的质量监督,严肃查处制售假冒伪劣违法行为,防止不合格边销茶流入市场。
林业部门要结合林业重点工程对病区给予倾斜支持,改善地方病病区生态环境。
扶贫部门要将地方病防治工作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内容,对扶贫对象进行重点帮扶,实施综合防治。
残联要协助有关部门开展地方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预防残疾发生,参与做好氟骨症、大骨节病、地方性克汀病病人的畸残康复。
(三)加大资金投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规划要求和防治工作需要,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落实防治专项资金。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加大对贫困地区防治工作的支持力度,并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重点倾斜。要完善“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资”的经费投入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充分利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农村沼气池建设、基本消除重点地方病危害工程等项目资源,发挥在地方病防治方面的综合效益。
(四)加强法制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公布的有关地方病防治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切实做到依法防治。根据工作要求及时修订、完善《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和规章。
(五)提高防治能力。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中,要加强地方病防治体系能力建设,改善工作条件,配备更新必要的设备装备,合理设置岗位,强化专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防治队伍综合实力,保证防治工作需要。加强地方病防治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对防治重点难点问题组织联合攻关,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吸收国际成功经验和做法,提高防治工作整体水平。
(六)加强检查评估。卫生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定期对本地区地方病防治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推动规划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要在2013年和2016年,分别对各地区规划执行情况进行中期和终期评估,评估结果向国务院报告。
第三篇:四川省十二五规划范文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年1月24日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的重要指南,是未来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省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继续推进“两个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我省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要准确把握未来发展形势,抢抓机遇,攻坚破难,乘势而上,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规划背景
第一节“十一五”时期发展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推进“两个加快”,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预计五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7%,2010年达到1.69万亿元。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取得突破,充分开放合作打开新局面。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民族地区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社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全省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抗震救灾取得伟大胜利,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基本完成,地震灾区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注:①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是当年价,增速按可比价计算。②人均指标、城镇化率是由常住人口计算。③ []内为五年累计数。④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现状值为2008年值。⑤加注“*”的数据为2009年数。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指标按老口径统计,仅包括企业参保职工。⑦年均增长值为负是指年均下降。⑧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吨标煤/万元)采用等价值法测算。第二节“十二五”面临形势
“十二五”时期,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进入推进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新阶段。“十二五”时期,我省面临国家把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进一步支持地震灾区发展振兴、大力扶持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等重大机遇,具备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同时,“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仍然是我省最大的省情,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初级阶段特征明显仍然是我省最大的实际,发展不足、发展水平不高仍然是我省最大的问题。我省还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区域发展竞争加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等压力和挑战。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努力实现经济跨越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二章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机遇,坚持“一主、三化、三加强”的基本思路,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实现发展新跨越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建成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立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着力推动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十二五”时期发展应坚持和遵循以下五条基本原则。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紧紧抓住重大发展机遇,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我省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加快发展中促转变,在加快转变中谋发展。努力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逐步缩小与全国和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统筹城乡改革发展,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扶持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和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
——优化结构,可持续发展。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积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形成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
——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加快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川和人才强省战略,加快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大力提高创新驱动能力。
——民生为本,共享发展。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大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均等化水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全川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富民和强省的有机统一。
第三章发展目标
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5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左右,2015年突破3万亿元大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5万元左右,进入中等收入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明显缩小。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基本形成,加快向全国经济强省迈进。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服务业比重提高,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到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2:50.8:39,城镇化率达到48%左右。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进一步提高,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健全,覆盖全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年均5.6‰以内,总人口控制在9200万以内。全省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3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9000元。物价基本稳定,就业稳步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劳动关系保持总体稳定,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天然林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覆盖率达到36%,空气质量进一步好转,主要江河水质持续改善。耕地保有量、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森林蓄积量等指标达到国家要求,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量的比重明显提高。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开放合作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初步建成。
专栏2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注:①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为2010年价格,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② []内为五年累计数。③三项医疗保险指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④加注“*”的规划指标,暂无统计数据。第二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与产业布局、城镇发展相协调,扩大规模、完善网络、优化结构,构建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第四章加快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
加快进出川综合运输大通道和交通枢纽建设,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便捷、畅通、安全、高效的运输服务,初步建成以成都主枢纽为中心,以区域性次级枢纽和节点城市为重要支撑,以进出川大通道为纽带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
第一节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
加快客运专线、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和高等级航道建设,积极融入国家快速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形成畅通周边省市,通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等经济区的快捷运输通道。积极开辟新的航线,架设内陆对外开放的空中桥梁。
铁路。加快进出川铁路大通道建设,力争建成西安至成都、绵阳至成都至乐山、成都至贵阳、成都至重庆客专以及成都至雅安、成昆铁路扩能成都至峨眉段、兰州至重庆等项目。加快建设成都至兰州铁路。新开工建设雅安至康定铁路、成昆铁路扩能峨眉至广通段、隆黄铁路叙永至织金段、昭通至攀枝花至丽江铁路、川青铁路成都至马尔康段等项目。加快川藏铁路康定至拉萨段、川青铁路马尔康至格尔木段、成都至西宁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规划期内开工建设。五年新增铁路运营里程2700公里以上,运营总里程达到6250公里,形成11条进出川铁路大通道。
公路。加快进出川高速公路大通道建设,建成广元至陕西界、广元至甘肃界、宜宾至泸州至重庆高速公路等项目,适时开工建设雅安至康定、汶川至马尔康高速公路等项目。五年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700公里,通车总里程达到6350公里,形成18条高速公路进出川大通道。
水运。全面实施“四江六港”水运通道和港口建设,大力改善长江川境段、嘉陵江川境段、岷江、渠江等航道的通航条件,提升“一横二纵六线”水运航道通过能力。加快建设泸州、宜宾、乐山和广元、南充、广安两大港口群,加快推进岷江航电综合开发。全省三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达到544公里,集装箱总吞吐能力达到250万标箱。
航空。加快成都航空枢纽建设,建成成都双流机场二跑道及新航站楼,加快成都第二机场前期工作并争取开工建设。加快支线机场建设。积极发展通用航空和货运航空,进一步拓展国际、国内航线网络,扩大服务范围。全省通航机场达到14个,全省机场直接通航城市108个,航线150条。
第二节交通枢纽建设
强化成都主枢纽。建设铁路、公路、航空、地铁等多种运输方式融为一体的综合客运换乘枢纽和多式联运的货运枢纽,实现客货运输的便捷换乘、高效衔接。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加强市区地铁与市郊铁路、城际铁路的衔接,形成城市与区域一体化的快速轨道交通网络。加强成都铁路调度中心和区域空管中心建设,努力把成都建成西部最大的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
完善次级交通枢纽。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依托,加快建设泸州、宜宾、乐山、南充等水陆联运次级枢纽,遂宁、内江、自贡、雅安等物流配送次级枢纽,攀枝花、广元、达州、广安等省界次级枢纽,大力加强绵阳、德阳、巴中、资阳、眉山、西昌、康定、马尔康等重要交通节点建设,扩大交通网络的覆盖范围,实现多种运输方式在次级枢纽和节点城市间的有效衔接。
第三节完善内部交通网络
完善省内交通网络,实现进出川运输大通道与枢纽和节点城市的紧密连接,基本建成覆盖全省主要城市的快速客、货运输系统,全面提高交通运输能力和水平。加快城际快速铁路和重要支线铁路建设,完善铁路内部网络。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建成高速公路网基本框架。大力推进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着力提高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的通达深度和通畅水平。
专栏3铁路重点项目示意图
专栏4高速公路、港口、机场重点项目示意图
专栏5交通重点项目
铁路。建成成绵乐、西成、成渝客专、兰渝、成雅、成贵、巴中至达州、叙永至大村等项目,加快成兰铁路建设。新开工建设雅安至康定、成昆扩能峨眉至广通段、川青铁路成都至马尔康段、隆黄铁路叙永至织金段、昭通至攀枝花至丽江、绵遂内自宜城际,加快川藏铁路康定至拉萨段、川青铁路马尔康至格尔木段、成都至西宁铁路、乐山至自贡至泸州、宜宾至泸州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加快成都地铁建设。
高速公路。加快雅西、达陕、纳黔、宜泸渝、广甘、广南、南巴、广陕、内遂、成什绵、绵遂绵阳段、雅乐、映汶、成自泸赤、成安渝、成德南、达万、丽攀、巴陕、巴达、遂资眉、南大梁、乐自、成都二绕、绵阳绕城等项目建设,新开工建设汶川至马尔康、雅安至康定、仁寿至沐川、绵阳至九寨沟、汶川经川主寺至川甘界等项目。
水运。加快长江川境段、岷江、嘉陵江和渠江航道整治,加快建设泸州港二期续建工程、宜宾港和广安港,开工建设乐山、广元、南充港。
航空。加快九寨黄龙三期、西昌机场扩建,新开工南充机场扩建和阿坝红原、稻城亚丁、乐山机场建设,迁建宜宾、泸州、达州机场,加快成都第二机场、甘孜等机场前期论证工作,争取开工建设。第五章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坚持防洪抗旱并重、大中小微并举的原则,以“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为重点,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着力构建供水保障体系和防洪减灾体系,重点改善老旱区和粮食主产区的用水条件,努力满足城乡居民生活和经济建设对水资源的需求。
第一节加快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
大力加强重点水源工程和灌区工程建设,充分发挥调蓄水量的作用,切实增强抗御旱洪灾害的能力。建成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小井沟水利工程、二郎庙水库、白岩滩水库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武引二期灌区、毗河供水一期、升钟灌区二期、向家坝灌区一期和红鱼洞水库、开茂水库等大中型水利工程,积极推进泥溪水库、通江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五年新增和恢复蓄引提水能力69亿立方米。
第二节加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加快建设关门石水库、惠泽水库等在建项目的渠系配套工程,大力实施都江堰等已成灌区的渠系配套与节水改造,继续实施灌排泵站更新改造,进一步加强高标准节水示范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已成水利工程效益,积极推进水利现代化灌区建设,加快扩大有效灌溉面积,五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60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10万亩。
第三节加强防洪减灾工程建设
加强病险水库和水闸除险加固,消除安全隐患。加快实施主要江河堤防工程,继续推进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加强渠江防洪控制性工程,提高防洪能力。加强山洪灾害防治和易灾地区水土保持,完善水文基础设施和预警预报系统,提高综合防灾能力。加强重点河道整治和地震灾区堰塞湖的疏浚,提高行洪能力。科学开发空中云水资源。
专栏6水利设施重点项目
大中型水利工程。建成亭子口水利枢纽、武都水库、小井沟水利工程、二郎庙水库、大竹河水库、白岩滩水库等在建项目,开工建设红鱼洞、开茂、关刀桥、寨子河、七一、九龙等大中型水库和武引二期、毗河一期、升钟二期、向家坝一期、大桥二期、亭子口一期、铜头引水等大中型灌区工程。
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加快建设关门石水库、惠泽水库等在建项目的渠系配套工程,基本完成都江堰、玉溪河等11个大型灌区和8000多个中小型灌区的渠系配套建设。
防洪减灾工程。加强渠江等主要江河防洪控制性工程,基本完成“六江一干”(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雅砻江、长江上游干流)重点河段堤防工程,继续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完善水文、预警预报系统,加强山洪灾害防治。
第六章提升能源保障能力
加强能源保障能力建设,加快能源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能源发展方式,优化能源区域布局,努力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清洁能源基地,构筑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体系。
第一节加快能源基地建设
加强水电、天然气等重要资源开发,夯实能源供应基础。在保护生态和做好移民安置工作的前提下,加快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三江”水电基地和大中型流域水电集群建设,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水电基地。推进筠连、古叙等矿区综合开发,建设大型煤炭基地,提高煤炭安全保障能力和加工转化水平。在重点矿区建设坑口电厂和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结合省外煤源和运输条件规划建设路口电厂,解决电力丰枯矛盾。加快川东北和川西地区天然气开发,建成全国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和转化利用基地。在负荷中心和天然气资源地合理布局燃气电厂,增强调峰能力。千方百计增加石油供应,加快炼油厂建设,提高成品油自给保障能力。到2015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8600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约7000万千瓦),煤炭产能8900万吨,盆地天然气产能400亿立方米。
第二节优化能源结构
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大力提高非化石能源和低碳清洁能源的比重。优先发展水电,优化发展煤电,积极发展核电,适度发展天然气发电,加快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煤层气、页岩气、沼气等新能源。积极发展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推进循环流化床技术等高效洁净燃煤发电,促进煤炭安全集约生产和清洁高效利用。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优化用气结构,优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气和城市公共服务用气。
第三节完善能源输送体系
建设以500千伏电网为骨架、220千伏电网为支撑的省内电网和水电送出通道,形成布局优化、结构合理、联系紧密、城乡协调、安全可靠、覆盖全省的输配电体系。建设以超高压、特高压为支撑的跨区大通道,提高网际省际交换能力,构筑跨省区跨流域的电力交换大枢纽。加强天然气管网建设改造,形成覆盖全省绝大多数市州的骨干管网和重点区域网络。加快推进跨省和省内油气管道建设,提高油气保障能力。加强煤炭运输通道建设,提高煤炭运输能力。第四节改善民生用能条件
加强城乡用能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能源普遍化服务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区域能源供应差距。进一步实施城乡电网改造升级和省内联网工程,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加强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能源建设,加快推进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实现电力全覆盖,消除无电地区。加快城镇民用燃气普及,推动城镇居民能源消费结构升级。积极建设充换电配套服务体系,满足电动车发展需要。
专栏7能源重点项目示意图
专栏8能源重点项目
水电。重点建设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坝、乌东德、白鹤滩,雅砻江锦屏一二级、官地、桐子林、两河口,大渡河大岗山、长河坝、猴子岩、双江口、枕头坝等“三江”及大中型河流的水电站,新增水电装机容量3800万千瓦。加快金沙江上游水电梯级开发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
火电。重点建设珙县、福溪、内江6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攀钢电厂,新增燃煤火电装机容量330万千瓦;建设达州等燃机电厂,新增气电装机容量70万千瓦;规划建设重点煤区坑口电厂、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以及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路口电厂。规划布局发电技术创新示范工程。
核电。争取开工建设核电项目。煤炭。加快筠连、古叙等矿区综合开发,建设新维、船景、观文、武乐、青山、沐园、石屏二矿、龙山、瓦窑坪等重点煤矿项目。“十二五”期间,新增产能1000万吨。
天然气。加快达州、巴中、广元、南充以及川西、川中地区等地区天然气开发。“十二五”期间,新增产能200亿立方米以上。
炼油。加快彭州炼油厂建设。“十二五”期间,新增炼油能力1000万吨。
电网。加快建设锦屏—苏南、溪洛渡—华东等特高压、超高压骨干电网工程;规划建设特高压交流输电通道;加快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无电地区电力建设等工程。
管道。加快建设北外环、川东北—川西等环网工程和骨干输气管道;建设宁夏中卫—贵阳天然气管道四川段、中缅天然气石油管道楚雄至攀枝花至西昌支线、兰州—成都原油管道、贵阳—泸州—内江—成都成品油管道。
第七章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息网络体系,增强保障能力,推进普遍服务,建设西部通信枢纽,提升全社会信息化水平。
第一节加强信息网络建设
加快西部通信枢纽建设,进一步提高区域干线传输能力,提升国际出口带宽,加强国际通信保障能力。加快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数字电视、卫星通信等网络设施建设。积极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互联互通和业务融合,提高信息网络资源利用效率,抓好绵阳国家“三网融合”城市试点。引导建设宽带无线城市,实施城市光纤入户工程,基本建成高速、安全、可靠接入的城市网络系统。大力推进电信、邮政普遍服务,加快空白乡镇邮政局所建设,提高农村和边远地区的信息网络和邮政服务网点覆盖率。
第二节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
大力发展电子政务,推动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加强地理、人口、金融、税收、医疗、社保、就业、统计等信息系统建设,推进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加强电子政务运行维护体系建设,基本实现电子政务建设和运行维护的制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加强大企业和重点行业信息化系统建设,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实施信息化重大示范工程,全面改善城市信息服务,着力推进农村信息化,提高全社会信息化水平。
第三节强化信息安全保障
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应急通信体系,建设数据灾备中心,强化网络保密体系,加强信息网络监测、管控能力建设,实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和风险评估制度,加强信息网络、信息内容安全保障和技术防范,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第三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为中心,以产业高端化高新化为方向,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做强做优做大工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发展壮大“7+3”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建设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开发基地、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基地、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和西部物流、商贸、金融中心。
第八章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立足我省科技和产业基础,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尽快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我省重要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和服务器等核心基础产业。围绕信息获取、传输、处理技术及其运用,加快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推进三网融合、物联网及云计算的研发和应用。建设国家重要的信息和软件高技术产业基地。
新能源。重点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发展核岛系统集成、核岛和常规岛设备、核燃料元件等关键部件,大功率风电机组,生物质能发电成套设备。加快发展多晶硅、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大容量储能电池、动力电池。积极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建设国家重要的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基地。
高端装备。重点发展航空、航天、高速铁路设备等。发展军机、公务机等整机和国产大飞机、支线飞机机头、机身等关键部件,以及大型航空发动机整机及零部件、航空电子系统产品,建设国家重要的民用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积极开发空间服务系统、亚轨道科学研究火箭。
新材料。重点发展钒钛、稀土材料,开发含钒钢、钒精细化工、钒电池、钒铝合金、钛合金及高档钛材等高端产品。积极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生物医用新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超硬材料等新材料,建设国家重要的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
生物。重点发展创新药物和生物育种,开发以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诊断试剂等为重点的创新药物研发和生产,推进以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为重点的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发展高产、优质、抗病、抗逆生物育种产业,加快生物基材料发展,建设国家重要的生物高技术产业基地。
节能环保。重点发展高效节能技术产品,开发节能电器、半导体照明(LED)、无极灯等绿色照明产品。积极发展先进环保技术装备和产品,加快资源循环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专栏9战略性新兴产业六大基地建设
国家信息高技术产业基地。高世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OLED)、富士康(成都)基地、仁宝计算机西部制造基地、戴尔(成都)旗舰基地、纬创(成都)基地、中电科航电产业园、联想计算机项目、德州仪器集成电路项目、三网融合业务传送网络、无线城市建设项目等。
国家软件高技术产业基地。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IC设计、数字娱乐、信息安全、ODC软件外包中心、通讯研发、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游戏动漫、嵌入式软件。
国家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基地。多晶硅和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项目、高性能碱锰电池。
国家民用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大型多功能低速风洞建设及测试项目,国产大飞机机头和ARJ-21新支线飞机机头、机身等关键部件,大型航空发动机整机及零部件,空管系统科研生产基地、通用飞机整机维修基地和国家中小型发动机维修基地,北斗星导航终端、定位应用系统、导航应用关键元器件。
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高品质氟橡胶项目、特种有机硅和工程塑料项目、碳纤维预浸布、碳纤维先进复合材料、聚苯硫醚树脂和纤维项目、HPS护坡新材料、玄武岩连续纤维生产基地项目、特种玻纤及万吨级电子纱、新一代骨诱导人工骨及软骨诱导材料和组织工程化制品项目、表面改性心血管系统植入器械项目、高科技光电可调谐激光器项目、切割钢线项目、液晶玻璃基板生产项目、PDP玻璃基板项目、高性能软磁电子材料、醋酸纤维素生产等。
国家生物高技术产业基地。复合型药物研发生产基地、生物药物生产基地、肿瘤类及抗感染类药物生产基地、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平台、四川(成都)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现代农业与生物技术育种实验中心、超级动植物新品种开发、创面修复类药物研发生产基地、新药临床研究公共服务平台等。
第九章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充分发挥我省特色优势产业的支撑带动作用,做强存量和做大增量并重,提高技术水平,壮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推动特色优势产业高端化发展,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装备制造。加强以水电、火电、燃气为重点的发电设备研发制造,开发大型水电机组、大功率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火电机组、重型燃气轮机组。发展重型装备、机车车辆、工程机械、数控机床、油气钻采、薄煤层综合开采等成套设备和关键零部件产业。开发航空、海洋等领域高端铸锻件产品。
油气化工。推进石化深加工及精细化发展,培育壮大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和橡塑深加工等产业链,建成四川石化产业基地及下游深加工产业集群。调整天然气化工产业结构,发展天然气制取高效复合肥、乙炔、氢氰酸、烯烃等。推进气盐氟结合,发展化工新材料。积极发展现代煤化工和磷硫化工。
汽车制造。重点扩大中高级乘用车生产规模,巩固提升载货汽车生产水平,培育壮大整车自主品牌,提高汽车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积极发展电动汽车及混合动力汽车,推进压缩天然气(CNG)、液化天然气(LNG)汽车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建设西部重要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研发基地。
饮料食品。发挥川酒、川猪、川菜、川烟、川茶等品牌优势,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重点发展名优白酒、肉制品、粮油、茶叶、特色果蔬等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地方名优特食品,提升产品附加值,扩大市场占有率,发展壮大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建设国家重要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
现代中药。发挥我省中药材资源优势,以川产道地药材为重点,大力发展川产中药材和中成药大品种。加快中药新药、保健品开发认证,突破提取、分离、纯化等高新技术,支持中药企业加快发展,建设全国重要的中药饮片和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
推进建材、冶金、轻工、纺织等其他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大力发展新型建筑材料,振兴丝绸、苎麻等天然纤维织造工业,积极推进竹原纤维等天然纤维产品开发。加快淘汰水泥、铁合金、焦炭、电石、平板玻璃、化肥、造纸等行业的落后产能。抓好内江、自贡、攀枝花、华蓥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接续产业。提高建筑业技术和装备水平,培育具有工程总承包能力的大型建筑企业,加快传统建筑业向现代建筑业转变。
专栏10特色优势产业重大项目
发电装备制造。依托现有重点装备制造企业及近300家配套企业,建设形成大功率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火电机组、70万千瓦以上大型水电机组、重型燃气轮机组等批量生产能力。
石化下游产业。积极建设四川石化下游系列项目,大力发展石化深加工及精细化工产品,促进四川化工行业结构调整,带动轻工、纺织、机械、塑料加工、新材料等产业发展。
汽车整车制造。依托现有整车企业及近百家零部件企业,实施系列改扩建项目,积极发展中高级乘用车产品,形成100万辆乘用车生产能力,建设西部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
大型煤气化及综合利用。建设200亿方煤气化中心,改造现有大化肥装置,实现川南化工原料“气改煤”,并积极发展精细化工产品和化工新材料。
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以攀枝花、凉山、内江为重点,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钒钛钢铁生产工艺和技术,建设国内最大的现代化钒钛工业园及西南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含钒钢生产基地。实现钒钛深加工产品和低微合金材料等规模化生产,构建较为完整的钒钛产业链,形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钒钛产业集群。
钼铜资源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整合西南地区钼铜多金属矿产资源,引进国际最先进技术,建设年产4万吨钼、40万吨铜及金银等稀贵金属回收综合利用装置,推动我省有色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成为国内重要的钼铜生产基地。
中国白酒金三角。实施五粮液工业园区、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剑南春酒城名酒名街、古蔺名酒名镇、沱牌名酒产业生态园、水井坊遗址酒文化街区等工程建设,将“中国白酒金三角”打造成世界著名的白酒生产基地。
林浆纸一体化。依托省内以丛生竹为主的林竹资源,加快原料林培育,建设一批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新增竹材制浆年产能70万吨。
第十章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以建设西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为重点,加强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不断拓展服务业新领域,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第一节加快发展物流、商贸、金融业
现代物流业。依托我省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制造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布局建设一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推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仓储配套设施建设,构建区域一体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建设西部物流中心。推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重点发展第三方物流。着力壮大电子、酒业、钢铁、农产品冷链、粮食等领域物流以及大件运输、零担等专业物流集群,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加快发展航空物流,促进口岸物流向物流节点城市延伸,逐步建成一批适应国际贸易发展需要的国际物流港,加快“电子口岸”建设。
商贸流通业。用先进经营理念、运营模式和流通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流通业,建设西部商贸中心。加强批发贸易、零售贸易、服务贸易、商务信息、会展经济等平台建设。引进国内外企业在我省设立总部及区域性交易中心、运营中心和研发中心。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城市中央商务区规划建设,打造一批大型骨干卖场,建成一批特色商业街区,引导大型商业综合体集聚发展,建设西部重要的消费中心。支持大中型流通企业延伸连锁经营网点到农村,满足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打造西部重要的商品交易和经贸交流合作平台。
现代金融业。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建设西部金融中心。进一步巩固发展银行、证券、保险业,积极引进世界知名金融机构在我省设立区域总部、分支机构和功能性服务中心,发展壮大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快西部金融机构中心建设。积极引进和培育股权投资基金、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促进新兴金融业集聚发展。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产品和交易品种创新,扩大票据业务、保险业务以及期货、产权、大宗商品等交易规模,建设西部金融市场和交易中心。推动金融后台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金融外包服务、金融中介服务,建设国内重要的数据、清算、研发、灾备等金融后台服务中心。
专栏11 “三中心”建设重点项目
西部物流中心。成都国际航空物流园区、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新都物流中心、绵阳电子信息综合物流园区、宜宾临港物流园区、泸州港集装箱物流园区、乐山大件物流中心、攀枝花密地(矿产品)物流园区、达州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区物流中心、遂宁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等。
西部商贸中心。建设一批年交易额在100亿元以上的农产品、生产资料、五金机电等大型批发交易市场和一批营业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零售设施。打造成都服务外包基地园。建设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
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成都金融总部商务区,各类法人金融机构和省市级金融机构数量达到300家以上。初步建成西部票据市场中心、西部直接融资中心、西部保险市场中心、西部产权交易市场中心、西部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中心、西部金融创新中心、西部银团贷款中心。建设成都金融后台服务业集聚区,后台服务中心达到30家以上。
第二节大力发展旅游业
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提升旅游产业层次,促进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转变。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推进旅游标准体系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加强精品旅游区建设,打造特色旅游产品,提升精品旅游线路,积极发展重点旅游城镇。调整旅游产品结构,加强旅游宣传促销,积极培育旅游市场,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抓好成都国家旅游经济改革试验区建设。
专栏12旅游业重点区域和线路
精品旅游区。大成都都市休闲度假旅游区、大峨眉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大九寨国际旅游区、攀西阳光度假旅游区、嘉陵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区、中国白酒金三角旅游区、龙门山国际山地旅游区、中华大熊猫生态旅游区、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和大巴山生态文化旅游区。
精品旅游线路。提升九环线、成乐线、三国文化旅游线、西环线等国际精品旅游线。新推世界遗产旅游线、环贡嘎山旅游线、抗震救灾和红色旅游线、中国白酒金三角旅游线等精品旅游线。
特色旅游产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高端生态旅游产品、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乡村旅游产品、新兴专项旅游产品。
第三节积极拓展服务业发展领域
深化专业化分工,创新服务产品和模式,大力发展信息服务、服务外包、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服务业。完善研发设计、支撑产业链协同等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发展专业化的科技研发、工业设计、软件设计等服务外包业。规范发展法律咨询、会计审计、工程咨询、融资担保、资产评估、信用评估等商务服务业,加速形成国际化的商务服务能力。
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不断丰富服务产品类型,着力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支持方便群众生活的便利店等社区商业发展,优化城乡商业网点布局。鼓励发展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社区服务等家庭服务业,培育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家庭服务劳务品牌。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监管,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发展物业管理服务、房地产中介服务。大力挖掘川菜、川茶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提升餐饮业发展水平。积极培育营养保健、家庭教育、时尚健身、远程医疗、网上购物等新兴服务业态。
第十一章推动产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
调整优化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发展,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第一节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着力提高产业集聚规模效应,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培育壮大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积极推动省级开发区扩区、区位调整和转型升级,扶持一批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在符合条件的地方新设一批省级开发区。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功能完善、联动发展的产业园区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带动关联产业和配套产业集聚发展,积极发展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优势产业集群。
第二节提高产业技术水平
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增强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设备和生产能力,抑制高能耗、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防止新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全面实施质量兴川战略,增强品牌创建能力。
第三节促进企业兼并重组
继续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战略,以装备、汽车、钢铁、水泥等行业为重点,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积极推动优势企业跨行业、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发挥骨干企业的核心带动作用。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努力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
第四篇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第十二章改善农业农村发展条件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积极发展节水灌溉、旱作农业,强化田网、路网、水网配套,提高耕地质量。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在有条件的地方推进农村集中式供水,分类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大力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加快农村断头公路、危桥改造、渡改桥、便民路和客运站点建设,提高农村公路通达通畅水平和道路安全等级,基本实现油路到乡、公路到村、便民路入户、机耕道到田,切实改善农村出行条件。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因地制宜实施农村沼气、太阳能等农村能源工程。加强农村集贸市场和冷链物流设施建设。
专栏13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重点项目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采取集中供水、分散供水等方式解决农村215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农村公路工程。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约8万公里,全省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大部分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
农村机耕便民道工程。实施“进组”、“入院”和“到田”机耕便民道建设20万公里。
农村能源工程。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大中型沼气工程、联户沼气工程、秸秆能源化利用工程、农村省柴节煤炉灶升级换代工程,完善沼气服务体系。
农村供电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工程。
第十三章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以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为目标,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第一节稳定粮食生产
坚持把粮食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稳定粮食生产。加强田间基础设施、良种选育、土壤改良与地力培肥建设,大规模改造中低产田土,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建设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落实完善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大力实施“米袋子”工程,积极推进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工程和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工程建设,稳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加强粮食物流、储备和应急保障设施建设。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省内粮食总量平衡、基本自给。
第二节发展优势特色农业
实施“菜篮子”工程,加快建设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马铃薯、优质油料、蔬菜、食用菌、水果、茶叶、蚕桑、中药材、烟叶、林竹和花卉等优势特色效益农业。稳定发展畜牧业,促进生猪、奶牛等畜禽和水产标准化规模养殖,建成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新增2000万头出栏优质商品猪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积极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满足居民日益提高的食品健康需求。
第三节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培育一批全国行业领先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建立健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区,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培育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
第四节提高农业科技和综合服务水平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加强新品种选育、标准化种养殖、精深加工等农业关键技术研发集成,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努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贡献率。加快推进农机与农艺有机融合,加大关键环节农机化技术和装备的研发与推广,加强机电提灌设施改造,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完善良种繁育、技术推广、动植物保护、信息服务、气象服务等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加强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开展农产品质量认证和检验检测,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积极发展农产品和农资流通服务,大力推进农超、农餐对接,加快建设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
专栏14农业重点工程
“米袋子”工程。建设粮食作物良种繁育基地、标准化生产基地、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等。大力开展耕地质量工程、科技保障工程、种子工程,完善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体系,建设粮食作物产业技术体系和农机现代化服务体系。
“菜篮子”工程。建设“菜篮子”产品良种繁育基地、标准化生产基地、采后商品化处理以及动植物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支撑和市场信息体系等。
现代农业千亿增收工程。建设1000个万亩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培育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示范县,实现农业新增产值1000亿元。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100万亩,完善耕地质量监测体系。
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在生猪主产县扩建种猪场、仔猪繁育场,新建、扩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
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建设木竹工业原料林、特色林产品、生物质能原料林和种苗花卉等现代林业产业基地2000万亩。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工程。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6000家以上,其中亿元龙头企业超过1000家。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工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3.5万个以上,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1000个以上。
现代农业示范区(园区)。突出区域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建设一批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园区),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工程。
第十四章加快现代新村建设
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加快推进新村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村容村貌,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第一节加强新村规划建设
科学编制县域村庄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在条件适宜的地方相对集中规划布局村庄。抓好村庄规划设计,突出民族、地域、历史、文化等特色风貌。探索建设新农村综合体,统筹居住与生产生活、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的综合配套,形成人口合理集聚、产业支撑有力、功能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和谐、管理科学民主的农村新型社区。
第二节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倡导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和农膜,加大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力度。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力度,建设一批土壤污染综合治理试点示范工程。加强水库水质监测和水污染防治,有效保护农村饮用水源。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开展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结合农村沼气建设,带动农户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切实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
专栏15新村建设重点项目
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推进一批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和整县推进的示范县(市、区)建设,建成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100个以上。
农村清洁工程。实施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和生活污水等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工程,实施农用残膜、农业投入品包装物和生活垃圾等无机废弃物收集转运工程,配套开展乡村硬化绿化。
第十五章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全面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提高农民增收能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第一节巩固提高经营性收入
严格执行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认真落实大宗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全面开发农业生产、生态、生活等功能,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农村服务业,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
第二节努力增加工资性收入
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加强就业信息引导,开展劳务输出对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建立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壮大县域经济和发展小城镇,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就业。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扩大以工代赈规模,增加农民劳务收入。
第三节大力增加转移性收入
严格执行农业补贴制度,认真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稳步提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实现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加农业保险费补贴的品种,扩大覆盖范围。
第四节创造条件增加财产性收入
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保农民分享流转中的增值收益。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开展征地制度改革试点,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逐步缩小征地范围,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依法征收农村集体土地,按照同地同权原则及时足额给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合理补偿,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就业、住房、社会保障。
第十六章全面推进统筹城乡改革发展
继续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行政社会管理一体化。
第一节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规划,建立覆盖城乡全域的规划体系,实现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集聚、村落分布和生态建设等各类规划的有机衔接。合理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转移集中。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加快形成农业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生产服务关联发展的格局,促进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构建城乡统一的资源要素市场体系,推动生产要素在城乡间的自由流动。强化县城、小城镇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节点作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以交通、水利、通信、供电等基础设施为重点,健全衔接配套的城乡基础设施,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以教育、文化、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为重点,促进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第二节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推进农村土地使用管理制度改革。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保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严格规范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机制,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与国有建设用地享有平等权益。
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依法对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进行确权颁证,完善林权流转制度,健全产权交易平台。完善林木采伐管理制度,规范林地林木流转及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建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和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健全农村新型林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国有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推进国有林场改革。
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落实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大力支持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探索扩大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相关的信贷抵押担保品范围。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逐步建立大宗农产品的风险基金。着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全面推动农村信贷、保险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解决金融机构空白乡镇金融服务问题。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健全和完善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完善农民工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制度和社会保险转移接续机制,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形成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合理均衡配置。
第三节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乡镇财政建设和管理,探索村级财务管理新机制。建立多元化的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投融资体制。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机制,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创新农技推广机制。推进农场经营体制创新。巩固乡镇机构改革成果,探索开展村级综合改革,推进村级事务管理职能与村级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职能分离。健全完善村民民主管理制度,探索创新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第五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快五大经济区发展,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构建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城乡互动、各具特色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第十七章优化主体功能区布局
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方式,分类推进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发展,逐步形成人口、经济和环境资源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
第一节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推进国土空间高效、协调、有序开发,对城市化地区要重点开发,对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开发。城市化地区,主要包括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和攀西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基础较好、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环境容量和发展潜力较大的部分县(市、区)。农产品主产区,主要包括盆地中部平原浅丘区、川南低中山区和盆地东部丘陵低山区、盆地西缘山区和安宁河流域耕地面积较多、农业条件较好的县(市、区)。重点生态功能区,主要包括川西高原、秦巴山区、大小凉山等生态系统重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低的部分县。对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要禁止开发,实施强制性保护。
专栏16主体功能区发展方向
城市化地区。加大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促进经济集聚与人口集聚同步。积极承接先进产业转移,增强产业集聚能力,形成分工协作的现代产业体系。
农产品主产区。加强耕地保护,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推动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确保全省粮食安全。以县城为重点推进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引导农产品加工、流通、储运企业聚集。
重点生态功能区。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增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修复工程。按照面上保护、点状开发的原则,鼓励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适宜产业。
第二节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
积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引导科学开发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体系。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保护能力。政府投资要符合各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支持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的发展。严格实施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制定的鼓励、限制和禁止类产业政策。实行差别化的土地管理政策,科学确定各类用地规模,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实行不同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环境标准。按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实行各有侧重的绩效考核办法。发挥主体功能区规划基础性和约束性作用,加强区域规划、专项规划、重大项目布局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衔接协调。
第十八章促进五大经济区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成渝经济区四川部分“一极一轴一区块”建设,建立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促进五大经济区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积极培育新的地区增长点,构建比较优势突出、区域特色鲜明、区际良性互动的多极发展格局。
推进“一极一轴一区块”建设。做强成都都市圈增长极,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加快建设新川创新科技园,形成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加快成渝通道轴经济发展,促进成渝两极要素流动。加快发展环渝腹地区块,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区。深入推进川渝合作,建设国家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开放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构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成都经济区。推动率先发展、优化发展,将成都经济区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通信枢纽,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加快建设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石油化工、新材料等重大产业基地。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高效、高附加值转变。
川南经济区。加快川南地区开发建设,打造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依托“黄金水道”,有序推进岸线开发和港口建设,加强高速公路、快速铁路建设,建成全省次区域交通枢纽,形成四川沿江和南向开放的重要门户。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加快建设沿江产业带,发展壮大机械制造、能源、化工、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培育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旅游、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区。
川东北经济区。加快天然气等优势资源开发利用,提高资源就地加工和转化水平。重点发展清洁能源和石油、天然气化工、农产品加工业,建设西部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和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发展条件。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依托嘉陵江、渠江和重要交通干线,构建联接我国西北、西南地区的新兴经济带。
攀西经济区。依托钒钛、稀土、水能、特色农业等优势资源,加快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建设中国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全国重要的钒钛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水电能源开发基地和我省重要的亚热带特色农业基地。推进攀西钒钛稀土产业优化升级,开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钢铁产品。积极发展阳光旅游、生态旅游。
川西北生态经济区。以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清洁能源、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点状开发矿产资源,改进传统农牧业生产方式,建设特色鲜明、绿色生态的产业体系。积极推进生态移民、扶贫移民和牧民定居工程,逐步引导人口有序转移。加强以交通和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第十九章加快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发展
按照到2020年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总体目标要求,以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和特色产业发展为重点,大力推进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和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第一节推动民族地区跨越发展
贯彻落实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政策,实施藏区、彝区等民族地区发展规划,实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加快以交通、水利、供电、城乡公共设施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饮水难、行路难、用电难、就业难、通信难等突出问题。加快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发展,大力实施民族地区教育第二个十年行动计划、民族地区卫生发展十年行动计划,有效防治艾滋病、包虫病、大骨节病。积极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特色农牧业和优势资源开发等特色产业。大力推进藏区民生工程。抓住中央支持藏区的重大历史机遇,集中解决制约藏区发展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在民生改善、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加快推进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安宁河谷地区跨越式发展。到2015年,民族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重点产业和特色经济初具规模。
第二节加快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发展
支持革命老区发展,设立革命老区专项扶持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切实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推进产业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努力增加扶贫投入,不断创新扶贫开发和对口帮扶机制,大力实施扶贫攻坚工程。有序推进移民扶贫,整合资源、连片推进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加快新农村和小康户建设。
专栏17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重点工程
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第二个十年行动计划。重点实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校舍建设和教师周转宿舍的建设,以及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学校装备、教师培训、民族文字教材等。
民族地区“9+3”免费教育计划。继续组织藏区当年未升学的初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自愿到内地85所职业学校免费接受职业教育,帮助“9+3”职业教育毕业生实现就业。在彝区就地组织免费职业教育。
民族地区卫生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强包虫病、艾滋病等重点疾病综合防控。争取到2015年,基本完成州、县、乡、村四级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的卫生人员配置和技术培训,并同步进行设备配备。
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到2012年,基本完成藏区10万户牧民定居房及生产设施建设,完善配套公共设施,推广使用新型帐篷和篷内生活设施。
彝家新寨工程。实施扶贫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建成1475个彝家新寨,配套完善公共设施,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民族地区交通建设。加快甘孜州“两路一隧”(国道318、317线改造和雀儿山隧道建设)、阿坝州国道317线、省道302、303线和凉山国道108、省道216、307线等藏区、彝区干线公路建设,提高民族地区对外通道和骨干路网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民族地区水利工程。加快建设玛依河、白松茨巫引水工程及渠系配套,加快推进洛须、打火沟等引水工程及新华、大海子等水库工程建设,有效缓解干旱缺水问题。
民族地区电网建设工程。城乡中低压配网建设,变电站、输电线路及城镇电网工程,以及220千伏、500千伏输变电线路等建设,基本实现藏区无电人口全覆盖。
革命老区开发建设工程。培育一批特色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一批优势资源开发利用项目,打造雪山草地、川陕苏区、将帅故里等红色旅游区。
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程。继续实施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工程,易地搬迁2.5万人。加强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新建和改造新村1451个,改善12.11万户60.55万人的居住条件。加快推进甘孜州“两江一河”千桥工程。加强秦巴山区(四川部分)连片扶贫。
第二十章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
坚持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完善城镇体系,优化空间布局,增强城镇集聚产业、承载人口、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能力,推进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第一节优化城镇布局和结构
以大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为依托、大中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加快培育四大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大力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快培育区域性中心城市,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优化成都空间布局,加快推进功能区建设,提升国际化水平,建成中西部地区最具竞争力的特大中心城市之一。积极将绵阳、南充、自贡、泸州、攀枝花、宜宾、达州、内江等城市培育为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将德阳、乐山、遂宁等一批地级城市培育为50-100万人口的大城市。将一批发展条件较好的县城培育为20-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
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按照现代城市发展要求,把一批经济基础较好、人口规模较大、环境承载力较强的县城培育成产业支撑强、地域文化特色鲜明、人居环境良好的中小城市。实施重点中心镇建设示范工程,支持有条件的中心镇加快发展,因地制宜发展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镇、工业镇和商贸镇。
培育发展四大城市群。率先发展成都平原城市群,推动成德绵乐同城化发展,建设西部最具实力和竞争力的城市群。加快发展川南城市群,推动自泸内宜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西部重要的大城市密集区。发展壮大区域性中心城市,积极培育川东北城市群,着力推动攀西城市群发展。大力加强城市群基础设施一体化和网络化建设,促进城市群内部各类城市功能和产业分工协作,加快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发展格局。
第二节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按照以人为本、节约资源、绿色环保、突出特色的原则,科学编制城镇规划,合理确定城镇发展规模,优化城镇功能分区,有序推进城镇空间拓展。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镇交通、电力、通信、供水、供气、防洪等基础设施水平,大幅提高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能力,加快城镇教育、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城镇生产要素集聚、产业发展和就业吸纳能力。发展公共交通,综合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实施城乡绿化美化工程,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城镇管理,创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
第三节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
坚持因地制宜、分步推进的原则,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进一步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落户条件,加强和改进人口管理,发挥重点小城镇的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入城镇居住和创业,就近转为城镇居民。改善面向农民工的公共服务,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第六篇实施科教兴川和人才强省战略
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实现发展新跨越提供强大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第二十一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深入实施“科教兴川”战略,整合科技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第一节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加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建立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府支持、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加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完善多层次产业创新支撑体系。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积极推进科技交流与合作,鼓励企业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战略联盟,引进和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抓好成都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和绵阳科技城建设。
第二节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体系,推进重大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加强公共信息、分析测试、技术转移、工程配套、企业孵化、投资融资等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搭建技术孵化、转移、交易平台。发挥中央在川科研机构和国防科工优势,有效整合区域创新资源,加强院地结合和军民融合,促进科技成果向地方转化。
第三节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加大政府投入引导,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拓宽社会投入渠道,健全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加强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构建资源共享的开放型研究开发体系。改革科技成果评价和奖励制度,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技术转移利益分配机制,增强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动力。发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完善支持企业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财税金融政策,培育和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健全创新服务支撑体系。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
专栏18科技创新重大工程和行动
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汽车产业、钒钛产业、轨道交通产业、光伏发电及装备产业、军民融合产业、油气化工产业、主要农畜超级种及优质高效安全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创新药物及相关产品、道地中药材大品种培育及系统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国际科技合作成果转化等15个专项。
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成果信息共享、成果技术转移、成果工程化、成果孵化、成果转化融资和高新技术园区基地等一批成果转化平台。
国家技术创新四川试点工程。培育创新型企业1500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00家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500个。
第二十二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服务社会的要求,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第一节统筹各类教育发展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鼓励和支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大力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全面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教育质量。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继续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面向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重点支持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发展,增强高校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
第二节促进教育公平
优化中小学布局结构,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逐步实行县域内城乡中小学教师编制和工资待遇同一标准以及教师交流和校长交流制度。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完善残疾学生资助政策,全面提高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水平。关爱农村留守学生,着力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健全教育资助制度,扶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加快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
第三节实施素质教育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和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加强师德建设,实施人才强教、人才强校战略,提高校长和教师专业化水平,鼓励优秀人才终身从教。
第四节深化教育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积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学校管理现代化。加大教育交流与合作,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深入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服务职责,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大力发展民办教育。
专栏19教育发展重点项目
学前教育推进工程。新建、改扩建一批乡镇中心幼儿园,加强乡镇标准化中心幼儿园建设。支持农村地区利用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富余校舍举办幼儿园或幼教点。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结合校舍安全工程、农村义务教育校舍维修改造、农村初中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和学校布局调整,按照标准化学校建设要求,新建和改扩建一批中小学校。
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建设,新建、改扩建一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生活用房、教学用房及附属设施,逐步消除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大通铺”、“大班额”现象。
特殊教育发展工程。实施国家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新建、改扩建一批特殊教育学校,基本实现各市(州)和人口30万以上、残疾儿童少年较多县(市)都建成一所特殊教育学校。
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支持中职学校改革示范校建设,促进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学校建设,支持实训基地建设,加强专业、课程建设和学校信息化建设。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强中小学校园网和省、市、县三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及省级教育管理平台等建设。
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统筹规划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重点支持农村艰苦边远地区和民族地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
高等学校优势学科与特色专业建设工程。培育一批优势学科专业和重点学科,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和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等。
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完善中小学、中职学校、幼儿园校(园)长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改革培养培训模式,实施每五年一周期的校长、教师全员培训;实施教育名家培养计划;加强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培养高校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第二十三章推进人才强省建设
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建设西部人才高地。
第一节加快重点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畅通引进和交流渠道,积极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大力实施“天府科技英才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百人计划”、企业家培养计划、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造就一批高层次领军型人才。加大高层次人才开发使用力度,突出抓好战略性“塔尖”产业领域人才队伍建设,以高端人才开发带动人才队伍整体建设,实现人才开发、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相融互动。
第二节统筹各类人才开发
实施重点领域人才队伍建设专项工程,推动专业人才向重点领域和产业集聚。加强公共管理和社会事业人才培养和使用。以发展急需紧缺人才为重点,加强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开发。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和各类人才服务“三农”,整合农村人才资源,继续实施“千万农民工培训工程”,加强大规模劳务培训。深入实施“民族地区人才振兴行动”等人才计划,加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地震灾区人才建设。
第三节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加强人才开发投入、引进培养、评价使用和管理服务,营造尊重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环境。加强学术技术带头人、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为主的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健全高层次人才培养使用机制。鼓励和支持各类用人单位引进和用好高层次人才,切实改善高层次人才工作和生活条件。加快科技人才智力转化,完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大力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能力提升工程,提高人才效能。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完善人才激励和保障体系。确立以创新能力和工作实绩为主的评价标准,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
第七篇加强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以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为重点,努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发展成果惠及全川人民。
第二十四章积极扩大就业
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注重扩大就业与稳定就业相结合,保持就业持续稳定增长,促进充分就业。
第一节扩大就业机会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充分发挥投资和重大建设项目建设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改善创业环境,建设创业基地,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支持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注重省内就业与劳务输出并举,鼓励开展对外劳务合作,积极扩大劳务输出。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
第二节加强就业服务
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做好复转军人就业工作。加强基层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就业援助政策,多渠道开发公益性岗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开展就业见习,提高培训效果。
第三节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切实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建立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小企业和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基本实现企业与劳动者普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加强劳务派遣行业管理,规范企业裁员行为。完善调解机制,健全维权统筹协调机制,依法建立健全企业、行业和乡镇、街道以及社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积极推进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建设,探索建立突发性集体劳动人事争议的应急调处机制。加强劳动执法,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消除就业歧视,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权利。
第二十五章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第一节提高劳动报酬
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加强对企业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依法普遍建立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探索建立统一规范的企业薪酬调查制度,落实和完善企业工资指导线、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发布制度,完善工资支付监控和工资保证金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
第二节加强收入分配调节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逐步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加强对低收入群众的社会保障,着力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逐步扩大中等收入人群。加强税收征管,进一步落实调节高收入的税收措施。完善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进一步规范经营管理者收入,建立经营管理者薪酬与职工平均工资的合理联结机制,加强国有企业工资内外监督检查。保护合法收入,坚决打击和取缔非法收入。
第二十六章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第一节扩大社会保险
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逐步提高保障标准。以民营经济组织、个体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大力促进农民工按规定参加城镇社会保险,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和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转移接续,完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加快推进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市(州)级统筹。强化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提高基金支付保障能力。加强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建设,推进社会保障卡应用,实现精细化管理。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发挥商业保险补充性作用。
第二节增强住房保障
完善保障性住房体系,加大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稳步提高保障性住房在住房供应总量中的比例。完成棚户区改造,加快城中村改造,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加快推进农村安居工程建设,改善城乡困难群众住房条件。完善住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强土地、财税、金融政策调节,加快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合理引导住房需求,加大普通商品住房供应。
第三节加强社会救助
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化相适应的城乡最低保障标准增长和补助水平调节机制,实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逐步提高城市“三无”人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健全临时救助制度,实现社会救助全覆盖。积极开展法律援助,依法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增强社会慈善意识,积极培育慈善组织,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鼓励和支持社会扶助活动。
第四节加大扶贫力度
以解决民生问题为核心,大力实施扶贫开发攻坚工程和整村推进计划,加快解决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贫困问题,基本解决上学、就医、住房、交通等突出民生问题。做好库区移民安置及后期扶持工作。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对口支援帮扶机制,广泛开展社会扶贫,完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坚持开发式扶贫,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努力缩小发展差距。
第二十七章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第一节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妇幼卫生、精神卫生和卫生监督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逐步形成城市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格局,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可及性。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举办医疗机构。加强以全科医生和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人才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完善鼓励全科医生长期在基层服务的政策。整合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增强区域医疗中心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农村、社区和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第二节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合实际增加公共卫生服务内容,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提高妇幼卫生保健服务能力。积极防治重大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慢性病和精神疾病。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机制。普及健康教育。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和卫生执法监督。婴儿死亡率下降到11‰以下,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33/10万以下,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5岁。
第三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安全有效、价格合理、方便可及。提高基本药物实际报销水平,促进基本药物优先合理使用。建立基本药物省级集中招标采购机制,强化对基本药物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的监管。健全和完善便民惠农的农村药品供应监督网络。完善以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严格实施医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基本药物全品种监管。
第四节建立健全医疗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和救助制度,不断提高筹资水平和统筹层次,缩小保障水平差距。加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之间的衔接,逐步推进制度框架的基本统一。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鼓励社会团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医疗互助活动。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满足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第五节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
坚持中西医并重,发展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实施名医、名院、名科、名药战略,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合理规划配置中医医疗机构,加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鼓励提供和使用中医药服务。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推进中医药科技进步。建立多层次师承制度,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中药资源保护、研究开发和合理利用。大力发展民族医药。
第六节发展体育事业
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加强社区、青少年体育活动设施、农村基层群众性体育设施建设,促进各类体育设施向全民开放。积极发展体育产业,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积极培育后备人才,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积极申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
第二十八章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第一节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完善人口政策体系,改善出生人口素质,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趋势,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生殖健康水平。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体系,建立全员人口统筹管理信息系统,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增强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
第二节发展妇女儿童事业
全面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优化妇女儿童发展环境,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高妇女参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能力。坚持儿童优先原则,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积极发展儿童福利事业,完善孤儿基本保障制度,保障孤儿的基本生活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
第三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培育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养老服务业。加强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完善面向老年人和孤老的福利设施。拓展医疗健康、精神慰藉、紧急援助、法律服务等养老服务领域,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节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
增加残疾人福利设施,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积极发展残疾人福利事业。加快完善基本保障制度,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依托社区提供多样化的残疾人综合性服务项目。培育专门面向残疾人服务的社区组织,通过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鼓励各类企业、组织和个人投入残疾人事业。
专栏20就业、社保、卫生等重点工程
就业促进。人力资源市场和基层就业服务设施及信息网络建设,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促进服务设施建设。
社会保障。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工伤康复服务设施建设、残疾人康复及托养服务设施建设。为孤残、五保户、高龄老人等特殊群体提供福利服务。社会保险经办服务设施及信息网络建设。殡葬服务体系建设。
卫生。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卫生监督等)、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和农村急救体系建设、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工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居民健康档案、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等)、公共卫生专项服务(实施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等)、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人口。实施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工程,建立覆盖全省的计划生育服务站,提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免费生殖健康技术服务、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再生育等服务。开展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人员扶助。
体育。农村乡镇体育设施建设工程。
第二十九章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第一节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
积极探索社会管理创新,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建立健全社会管理创新长效机制,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重点加强对流动人口、特殊人群、“两新”组织的服务管理,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地区和特殊行业场所的综合治理。强化基层基础建设,推进社会管理重心向基层组织转移,完善覆盖城乡的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增强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社区居民自治制度,推进社区居民依法民主管理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引导非政府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提高非政府组织服务社会的水平。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完善志愿服务社会动员体系,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
第二节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健全社会矛盾预防预警机制,实施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等事项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纠纷的产生。健全信访制度,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建立健全方式多样、畅通高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和党政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进一步完善涉诉信访终结机制。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健全行业性、专业性、区域性调解组织,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有效防范和化解劳资纠纷、征地拆迁、环境污染、食品药品安全等引发的各类社会矛盾。
第三节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适应公共安全形势变化的新特点,推动建立主动防控与应急处置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公共安全体系。
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药品标准,建立食品药品质量追溯制度。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执法。强化基本药物监管,确保基本药物质量安全,提高公众用药安全保障水平。
强化安全生产。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严格安全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完善安全技术标准体系,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强化煤矿、交通、危险化学品等领域的安全专项治理,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集中整治非法、违法生产,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消防安全,完善森林草原防火体系。强化安全生产培训和宣传教育,规范发展安全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安全技术援助和服务。单位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40%,工矿商贸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0%.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健全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全方位、全天候、立体化的社会治安整体联动防控体系,加强社区、单位内部和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行政区域交界处治安防控,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坚持预防与应急、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建立健全统一指挥、结构合理、反应灵敏、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提高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强化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统筹安排实物储备和能力储备。
专栏21社会管理创新发展重点工程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程。建立流动人口管理平台,健全流动人口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和公共服务体系。
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程。加强重点青少年群体教育帮扶工程建设,加强工读学校和未成年人救助中心建设。推进安康医院、刑释解教人员培训和就业基地、社区矫正基地、戒毒康复中心、监管场所、境外来川人员服务管理平台建设。
“两新”组织服务管理工程。建立健全新经济、新社会组织服务管理体系。
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建设工程。推进天网工程续建、群防群治力量建设,完善社会治安整体联动防控体系建设。
重点地区综合改造工程。加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综合治理。加强社区服务、社区活动场所建设,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
第三十章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全面推进依法治省,扩大立法参与和强化监督意识,形成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第一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扩大人民民主,支持各级人大依法履行职能,支持各级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依法享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权利,切实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和选举权。继续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农村村民自治组织和社区居民自治组织。依法推进信息公开,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切实做好民族、宗教、侨务、新社会阶层工作,积极发挥人民团体的作用,重视发挥老干部的作用,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向前发展。
第二节全面强化法制建设
加强地方立法工作,注重服务科学发展,突出地方特色,坚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加快完善市场主体、市场交易、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法规规章。开展“六五”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实现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第三节深入推进廉政建设
认真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力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严厉惩处腐败分子,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努力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第三十一章加强国防动员能力建设
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把国防动员建设内容纳入各级各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经济建设中贯彻国防要求,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学习宣传落实《国防动员法》,修改完善相关法规制度,依法开展国防动员工作。加强人民武装动员、国民经济与装备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和信息动员建设,提高国防动员能力。推进国防动员与应急管理体系之间的有效衔接,发挥国防动员体系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作用。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深入开展拥军优属和拥政爱民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第八篇加快文化强省建设
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着力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建设文化强省。
第三十二章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开展“感恩奋进”教育活动。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加强法制观念教育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培育奋发进取、和谐包容的社会心态,弘扬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进一步筑牢全省人民共同奋斗、加快发展、共建文明的思想道德基础。
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着力开展民族地区健康文明新生活活动,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和公共秩序,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加强科学普及,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实施,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加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活动场所和地震灾区“三基地一窗口”建设,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第三十三章繁荣文化事业
坚持公共文化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建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布局合理、运转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着力建设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区域文化中心,加快推进省图书馆、省美术馆等骨干文化工程建设。以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为重点,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文博事业发展,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共享,免费开放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着力提升少数民族文化产品译制能力。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配套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社区、农村、边远地区、民族地区延伸。
支持创作一批具有本土文化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坚持振兴川剧,扶持“巴蜀画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实施重点文化遗产大遗址保护工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建设,提升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暨博览会的国际影响力。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管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形成一批有重大影响的理论成果。加强地方志工作,推进档案事业和公益性出版业发展。
第三十四章发展文化产业
建设西部文化产业高地,着力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努力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我省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大力开发我省丰富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及宗教文化等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积极发展影视制作、出版发行、演艺娱乐、文化旅游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网络视听、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业态。培育“双百亿”文化企业,把成都东部新城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功能区等建设成为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文化产业园区。打造藏羌彝文化走廊,发展巴蜀文化产业圈。培育各类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和贸易,繁荣城乡文化市场,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第三十五章推进文化传承和创新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学习借鉴先进文化,推进文化创新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育发展文化市场主体,创新文化事业单位运行机制,推进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改革文化宏观管理体制。加速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提高文化生产和服务的科技含量,增强文化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文化与制造、旅游、信息、物流、建筑、包装等产业的对接融合,增加物质生产和服务的附加值。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专栏22文化重点工程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省图书馆、省美术馆、省文化馆、四川大剧院、省档案馆、四川社科馆、艺术家之家等建设,市州图书馆、文化馆建设工程,县、乡(镇)公共文化设施配套工程,基层流动文化服务工程。公益性出版工程、数字出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四川民族文字出版基地建设。数字影院建设,民族地区县级广电节目译制能力建设,广电网络改造(三网融合)工程。
文化惠民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
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重点文化遗产大遗址保护工程,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村名镇保护设施建设,国家和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国家动漫游戏产业(四川)振兴基地,成都东部新城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功能区,西部文化产业园,西部文化商品物流配送中心,数字影视制作基地。第九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第三十六章深化体制改革
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社会和谐、有利于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和共同发展的体制机制。
第一节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深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推进国有企业的股份制、公司制改造,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制度。加快垄断行业和公用行业改革。拓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和发展空间,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第二节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
理顺煤、电、油、气、水、矿产等资源类产品价格关系,完善重要商品、服务、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积极推进水电气等资源性产品的阶梯性价格改革,建立健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改革资源税费制度,健全污染者付费制度,建立全面反映环境使用、环境损害和污染物处置的环境价格体系,完善流域跨界断面水质考核扣缴生态补偿金制度。
第三节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健全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建立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管理体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体系,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建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立健全由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组成的有机衔接的政府预算体系。深化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建立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改进和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推进建立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互分离和相互制衡机制。在国家赋予的税政管理权限内逐步健全地方税体系,完善税收征管制度。
第四节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按照政企分开和市场化原则,推进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改革,支持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快培育各类中小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中介机构,积极鼓励民间资本有序参与本地金融机构建设。积极争取各类金融创新试点,完善金融服务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积极发展债券市场,探索风险投资与产业基金等股权投融资方式,扩大直接融资规模。稳步发展场外交易和期货市场。完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保险产品创新体系。完善金融支付体系,拓展服务深度和广度,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推进行业信用和地方信用建设,完善征信系统,健全金融监管体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第五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健全完善政府职能责任体系,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重点,理顺上下级政府的责权关系,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提高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水平,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增强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和行政问责制,改进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精简部门内设机构,健全和完善决策、执行、监督的协调与制衡机制。优化行政层级,继续深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原则,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扩大购买服务,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
专栏23 “十二五”时期重大改革进度安排
第三十七章扩大对外开放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继续深化区域合作,努力提高开放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加快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
第一节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积极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对外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和出口结构转型升级。有效应对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推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和品牌产品出口。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注重延长加工增值链。积极发展服务贸易,优先发展软件、金融、财务等服务外包产业,促进旅游、文化、运输、中医保健等服务产品出口。用足用好中国-东盟等自由贸易区的相关政策,提升企业外贸能力,不断拓展国际市场。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资源,增强产品竞争力,促进进出口协调发展。
第二节努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更加注重智力和技术引进。引导外资重点投向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节能环保产业,参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国有企业兼并重组。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服务外包中心和物流配送分销中心。扩大内外资企业的产业关联和技术交流,增强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挥好境内外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促进利用外资方式多元化。积极有效利用国外贷款,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使用国际商业贷款,完善外债管理。
第三节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加强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努力把我省建成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以重大产业化项目为重点,突出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招商,积极承接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低能耗和无污染的现代产业。加快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加强各级各类开发区、产业园区和综合保税区建设,着力打造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全面增强产业转移的承载力和吸引力。以国内外知名企业为重点,招大引强,努力把我省建成跨国公司和国内龙头企业区域总部基地、制造基地和研发中心。
第四节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鼓励我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合作,开发境外资源,参与国际竞争。充分发挥优势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拓展对外承包工程方式和领域,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带动各类商品和成套设备出口。加快培育形成一批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规范发展对外劳务合作,提高合作层次,促进我省外派劳务健康有序发展。建立健全跨部门协调机制,加强“走出去”战略的宏观指导和服务,完善促进体系,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
第五节构建对外开放重要平台
加快开放口岸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加强口岸大通关协作。加强外汇管理和服务创新,积极开展跨境贸易结算,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进一步扩大和提升西博会的国际影响力,增强投资促进、经贸合作和对外交往的平台功能。加强外事、侨务和对台工作,充分发挥驻川领馆、商(协)会、非企业经济组织、国际友好城市和驻外机构、海外侨团的作用,建立健全各类国际及地区间、机构间合作机制。
第六节优化开放型经济发展环境
建立健全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政策体系,营造与国内外市场接轨的制度环境。完善投资服务体系,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营造方便快捷、诚信守约的市场环境和政务环境。为高端人才在子女教育、医疗保险和出入境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创造吸引境内外各类人才的生活与事业发展环境。
第三十八章加强区域合作
大力实施“三向拓展、四层推进”,推动资源整合和利益共享,全面加强国际国内区域合作,不断拓展发展空间。
第一节深化与周边省市的合作
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巩固已有的区域合作成果,加强与周边省市的紧密合作,重点在基础设施网络对接、资源合作与共享、优势产业的协作与配套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全面深化川渝合作,打破行政壁垒,努力形成区域统一大市场。抓住国家建设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发展契机,共同推进出海出境大通道建设,联合开发优势资源,把我省建成国家西南向开放的战略要地。
第二节加强泛区域合作交流
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构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重要出口基地和物流基地。加强与长三角、环渤海地区、欧亚大陆桥沿线、北部湾等经济区和中部省份的合作,构建优势互补、互动发展的新型合作关系。完善与18个对口援建省市的长效合作机制,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合作。健全港澳援助四川灾后重建协调机制,加强金融资产与产业资本互动合作,全面提升与港澳地区的合作水平。充分利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平台,深化对台交流和经济合作。
第三节扩大国际区域合作
突出南向,加强东向,畅通西向,拓展对外开放大通道,改善开放合作的区位条件,全面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巩固欧美和东北亚的传统市场,加快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强与南亚、中亚、俄罗斯和非洲、拉美等地区经贸与投资合作。第十篇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推进生态省建设,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第三十九章推进生态建设
坚持人工治理和自然恢复相结合,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第一节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
加强若尔盖高原湿地、川滇森林生态及生物多样、秦巴生物多样、大小凉山水土保持及生物多样性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沙固沙能力。构建以长江、金沙江、大渡河、嘉陵江等主要江河水系为骨架,以山地、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保护为重点,以点状分布的世界遗产地、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专栏24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示意图
第二节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深入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石漠化综合治理和长江流域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全面推进“长治”工程和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加强金沙江下游、嘉陵江上中游和沱江、岷江中下游等重点流域的水土保持。启动实施青藏高原东南缘川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加快实施川西北防沙治沙工程,强化以若尔盖高原湿地为重点的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加强易灾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实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移民。加大矿山、交通干线沿线生态恢复治理力度。加强城市生态敏感区等防护林建设,完善城乡生态功能。
第三节强化生态保护
坚持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加快建设生态预警监测体系。加强对水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加大森林防火、草原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力度,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疫源疫病监测。加强水土保持监督能力建设,健全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体系。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强化开发建设中的生态保护,逐步建立健全流域、森林、草原、湿地和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
第四节建设防灾减灾体系
加强防灾减灾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应急救灾队伍建设,建设完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科学、有序、高效应对各类灾害,全面提高综合减灾能力和灾害风险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健全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机制,整合自然灾害风险隐患与减灾能力信息资源,加强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完善自然灾害灾情快速评估、上报和发布制度。健全应急指挥和救援救助体系,加快预防避让和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加强地震、地质、气象、旱洪等灾害防治,推进综合减灾示范工程建设,提高省市县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建立地质灾害易发区调查评价体系,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工程治理,科学安排危险区域生产生活设施的合理避让。健全洪涝灾害防治体系,增强城乡防洪能力。
专栏25重点生态工程和防灾减灾工程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继续对3.23亿亩森林实施常年有效管护,开展中幼龄林抚育和公益林建设,完成公益林建设1000万亩。
退耕还林工程。巩固1336.4万亩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果,继续在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严重的地区、汶川特大地震灾区、青藏高原东南缘等生态脆弱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退牧还草工程。在川西北高原实施退牧还草7000万亩。
川西北防沙治沙工程。逐步恢复林草植被,控制沙化土地扩展,治理沙化面积250万亩。
青藏高原东南缘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程。在规划区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生态保障与民生工程,生态保护支撑工程。
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治理岩溶地区石漠化面积380万亩。
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及湿地生态建设工程。建设极度濒危野生动物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工程、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能力工程、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等。
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营造防护林150万亩。
森林经营工程。实施森林抚育1500万亩,低产低效林改造1000万亩。
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体系建设工程。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与监测、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森林执法等五大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体系建设。
水土保持工程。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00平方公里。
综合防灾减灾工程。地震监测预警系统、地震烈度速报网、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示范区建设、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工程。
山洪灾害防治工程。基本完成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加强重点山洪沟治理。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重大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工程、地质灾害应急排危除险、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地质灾害易发县(市、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
应急救援救助工程。市县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程、地震专业救援训练基地、救灾物资储备网络建设。
第四十章加强环境保护
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防范化解环境风险,加强环境综合治理,明显改善环境质量。
第一节强化污染物减排和治理
实施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总量控制。加大主要江河和重点小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确保出川断面水质达标。实行严格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制度,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和管理,加大地下水污染防治力度,确保饮用水安全。加强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城市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0%和90%以上。加强工业重点行业污染治理,推广应用先进污染治理技术,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建立区域大气联防联控长效机制。推进重点企业二氧化硫污染治理,强化脱硫设施稳定运行。推行燃煤电厂脱硝,开展非电行业脱硝示范,在电力行业和重点非电行业全面推行低氮燃烧技术。加强机动车尾气治理,加大城市烟尘、粉尘和细颗粒物治理力度,改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加强重金属污染、土壤污染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加大持久性有机物、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污染防治力度,提高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能力。
第二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以降低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为核心目标,实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制。加快低碳技术和产品研发应用,推进低碳新兴产业发展。开展低碳城市试点工作,推进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社区建设。提高森林蓄积量,增加森林碳汇。加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积极参与碳排放市场交易。
第三节加强环境监管
加强环境监测、预警和应急能力建设,做好重大环境风险源的动态监测与风险预警控制,提高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能力。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实行严格的环保准入,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和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机制,严格执行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强化总量控制指标考核,建立环保社会约束机制。
专栏26环境治理重点工程
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程。加快建设城镇生活污水、污泥、垃圾处理处置设施,同步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垃圾收运设施。开展重点小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置设施建设。
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工程。实施岷江、沱江、嘉陵江、金沙江、长江干流和部分重点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
脱硫脱硝工程。新建燃煤机组全部配套建设脱硫、脱硝装置,对现有燃煤电厂脱硝改造。
重金属污染治理及土壤修复工程。推进重金属排放企业清洁生产,开展受污染土壤、场地、水体等污染治理和对遗留污染物造成的场地土壤污染以及生态敏感区和热点地区土壤进行修复试点示范。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将全省21个市(州)所在地城区、60个县城、600个镇乡、6000个村庄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示范城市(县城、镇乡、村庄)”。
第四十一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方针,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大力推行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和模式,提高资源科学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
第一节大力推进节能降耗
落实国家控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的政策措施,继续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商业、市政、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开展能效对标。加大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严格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完善奖惩制度。继续开展企业节能行动,加强节能技术改造。深入开展全社会节能宣传,提高全民节能意识。
专栏27重点节能工程
重点节能改造工程。继续实施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工程,余热余压利用工程、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电机系统节能工程、交通节能工程、建筑节能工程、绿色照明工程、政府机构节能工程、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等项目建设。
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加大推广力度,继续落实高效节能家电、汽车、电机、照明产品等补贴政策。
重大节能技术示范工程。支持高效电机产品等重大、关键节能技术产品示范项目,推动重大节能技术产品产业化生产和应用,提高高效节能技术产品的国有化率。
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工程。工业、交通、建筑、商业、公共机构等领域的合同能源管理。
节能能力建设工程。能源计量、统计和节能监测、监察、预测预警体系建设。
第二节建设节水型社会
统筹安排生活、生产、生态用水,优先满足生活用水,保障生产和生态用水。高度重视水安全,强化水资源管理和有偿使用。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加快建设农业节水工程。加强工业节水,推进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努力降低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加强城市节约用水,推广使用节水设备和技术。实施地下水监测工程,加强地下水开采管理。
第三节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坚持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管理,落实用地节地责任,加强土地管理动态监测、定期评估和分类考核。控制建设用地过快增长,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力度,鼓励深度开发利用地上地下空间,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第四节合理开发利用能源矿产资源
加强能源和矿产资源地质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形成能源和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区。加强矿产资源开采管理,提高矿产资源回采率、选矿回收率。严格执行矿产资源开发准入条件,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建立完善重要矿产资源储备体系。加大废弃矿山和尾矿库治理力度。加强能源和矿产资源执法监察,坚决制止乱挖滥采。
第四十二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从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整体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第一节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
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强循环经济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加强煤炭、黑色和有色金属共伴生矿产资源和尾矿综合开发利用,推进粉煤灰、煤矸石、脱硫石膏、建筑垃圾等大宗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加强秸秆、废弃木材等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促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开展循环经济城市、园区、企业试点示范,推进土地集约利用、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
第二节健全资源循环利用的回收体系
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制度,建设城乡资源回收体系,推进再生资源规模化利用。促进再生制造旧件逆向回收,培育一批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矿山机械等再制造示范企业,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加快区域性再生资源回收市场发展,建设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促进废旧金属、废旧电器、废纸、废塑料等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试点,探索建立分类回收、密闭运输、集中处理体系,推进餐厨废弃物等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第四篇:四川省十二五规划和建议全文
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0年11月17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九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通过)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继续推进“两个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巩固和扩大灾后恢复重建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进程,全面提升四川在西部和全国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奋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省委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推进“两个加快”,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成效。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取得突破,充分开放合作打开新局面。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民族地区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社会建设和管理得到加强,全省社会保持稳定。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抗震救灾斗争取得伟大胜利,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基本完成,地震灾区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2)“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形势。从国际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尚未消除,主要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放缓,全球经济复苏基础仍然比较脆弱,不确定因素较多,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从国内看,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正在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从省内看,经过 “十一五”发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发
业协调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增强发展可持续能力,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
——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加快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川和人才强省战略,加快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大力提高创新驱动能力。
——民生为本,共享发展。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大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均等化水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富民和强省的有机统一。
(5)“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十二五”规划要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人均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明显缩小。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地位基本形成,加快向全国经济强省迈进。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服务业比重提高,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建成覆盖全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省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初步建立,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物价基本稳定,就业稳步增长,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劳动关系保持总体稳定,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天然林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空气质量进一步好转,主要江河水质有效改善。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开放合作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初步建成。
二、加强以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发展条件
发展,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继续实施“7+3”产业发展规划,加快“三中心、四基地”建设,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实施质量兴川战略,构建优势突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12)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深入实施资源转化战略,大力推进资源就地转化和深加工,建设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开发基地。提高装备制造水平,建设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基地。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加强军民融合、寓军于民,建设国家重要的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充分发挥我省农产品资源优势,建设西部重要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
(13)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发展需求为基础,发挥重大科技专项的引领支撑作用,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培育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及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一批国家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培育一批技术领先、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抓好一批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战略性新兴产品,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我省重要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14)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建设西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为重点,不断拓展服务业新领域,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强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有机融合,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贸流通、信息服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社区服务、家庭服务和老年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培育消费热点,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提升旅游产业层次,实现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积极发展会展经济,加快建设以成都为龙头的西部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会展中心。
(15)推进产业集聚发展。按照集中集约集群发展的要求,加快产业园区发展,培育壮大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依托产业园区,打造一批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集群,建成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区。继续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战略,发展拥有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中型企业,支持小企业加快发展,增强产业间和企业间协作配套能力。积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企业组织结构优化。
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
(16)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
区域要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农产品主产区要把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首要任务。重点生态功能区要保障生态安全,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要禁止开发。完善相关政策,引导各地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推进发展。
(22)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要求,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快培育四大城市群,形成以大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为依托、大中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经济联系紧密、功能互补的城市发展格局。加强城市规划,优化功能分区,突出城市风貌特色,完善提升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和水平。按照现代城市发展要求,将有条件的县城规划建设成为产业支撑强、地域文化特色鲜明、人居环境良好的中小城市。因地制宜发展重点小城镇。
(23)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实施区域性中心城市培育战略,充分发挥区域性中心城市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支持一批有条件的中心城市尽快发展成100万人口以上规模的大城市,推动一批中小城市发展成50万人口以上规模的大城市。成都市要优化空间布局,加快推进功能区建设,提升国际化水平,建成中西部地区最具竞争力的特大中心城市之一。
(24)加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建设。根据资源环境容量,合理确定城镇发展规模,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有序推进城镇空间拓展。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优化城镇发展环境,努力提高城镇要素集聚、产业发展和就业吸纳能力。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创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
(25)加快重点经济区发展。以加快成渝经济区发展带动成都、川南、川东北、攀西、川西北生态等五大经济区协调发展。按成渝经济区四川部分“一极一轴一区块”发展格局,促进成都经济区率先发展,加快一体化发展步伐,规划建设“天府新区”。推动川南经济区加快发展,加强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打造重化工产业带和“中国白酒金三角”。加大川东北经济区天然气和生物资源开发力度,建成西部重要的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加快推进攀西经济区优势资源深度开发,建设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搞好川西北生态经济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科学合理开发特色优势资源。
(26)扶持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全面实施藏区、彝区等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规划,扎实推进藏区“三大民生工程”和彝区综合扶贫开发工程,加快交通、饮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特色农牧业、
开发的规模扩张和能力提升,建立促进人才开发的长效机制。加大人才投入力度,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优化事业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健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体制机制。
七、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0)积极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注重省内就业与劳务输出并举,扩大就业与稳定就业相结合,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充分就业。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工作。大力开展就业见习、就业援助和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创业基地建设,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大力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31)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制度,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大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创造条件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普遍建立和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收入与职工收入的合理联结机制,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收入分配激励和约束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3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积极实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实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进一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转移接续。加快推进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市(州)级统筹,搞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提高保障标准。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发挥商业保险补充性作用。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加快农村危房改造,改善城乡困难群体的住房状况。
(33)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以解决民生问题和发展问题为核心,加大扶贫投入,大力实施扶贫开发攻坚工程和整村推进计划,加快解决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贫困问题,实现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继续实施十项民生工程,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对口支援帮扶机制,基本解决上学、就医、住房、交通等突出民生问题。广泛开展社会扶贫,完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努力缩小发展差距。
本财力保障机制建设。在国家赋予的税政管理权限内逐步健全地方税体系,完善税收征管制度,严格依法治税。继续深化扩权强县试点,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推进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创新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政府职能责任体系,调整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行政层级,深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推进政务公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和行政问责制,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
(42)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总结推广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经验,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行政社会管理一体化。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动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构建城乡统一的资源要素市场体系。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制度。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使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及家属自愿有序转为城镇居民。促进城乡公共服务资源合理均衡配置,建立健全平等共享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探索创新农村基层治理机制,健全村民民主管理制度,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行政社会管理体制。
(43)大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努力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加快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出口结构转型升级。坚持把利用外资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更加注重智力和技术引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大力发展对外工程承包,规范发展对外劳务合作,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积极发挥跨境人民币业务在促进贸易与投资便利化中的作用。加大综合保税区等口岸建设力度,加快招商引资平台建设,以重大产业化项目为重点,突出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招商,把我省建成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
(44)深化国内国际区域合作。继续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突出南向,加强东向,畅通西向,拓展对外对内开放合作大通道。加快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强与南亚、中亚国家的经贸交流与合作,扩大与欧美日韩和新兴市场国家的投资与经贸交流,全面参与国际经济合作。进一步扩大和提升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的国际影响力。加快建设新川创新科技园。积极推进与周边省(区、市)的合作,主动融入泛珠三角,有效对接长三角,加强与环渤海、海峡西岸经济区
和中部省(市)的合作,深化与对口支援省(市)合作,提升与港澳台的合作水平。
十、加快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45)全面推进生态建设。坚持保护优先,加强重点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深入推进天然林保护和退牧还草,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推进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石漠化和沙化综合治理。实施川西北防沙治沙、青藏高原东南缘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大力推进城乡绿化和森林城市、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建设,加强世界遗产地、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和禁止开发区稳步推进生态移民。在流域、森林、草原、湿地和矿产资源开发领域逐步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46)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综合治理和污染防控,改善环境质量,化解环境风险。加强岷江、沱江、嘉陵江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严格保护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积极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土壤污染防治,建设土壤污染综合治理试点示范工程。推进城市大气复合型污染防治和酸雨防治,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加强核与辐射污染防治和监管,加快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加强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总量控制,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完善环境保护政策,建立健全污染者付费制度,建立多元环保投融资机制,大力支持环保技术研发和环保产业发展。
(47)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从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入手,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支持循环经济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和能力建设,加快循环经济园区建设,推进循环经济城市试点。加大低碳技术等先进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应用,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加快推进合同能源管理,突出抓好工业、交通、建筑、商贸流通等重点领域节能降耗,最大限度挖掘全社会节约资源能源潜力。全面实行严格的节能减排考核制度。
(48)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方针,加强资源保护和管理,大力推行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和模式,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提高资源科学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高度重视水安全,建设节水型社会。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强化规划和计划管控,严格用途管理,控制建设用地过快增长,加强用地节地责任和考核,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加强能源和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集约开发,建立完善重要矿产资源储备体系。
(49)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建立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机制和技术体系,加强地震、地质、气象等灾害防治,建设完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以地震灾区和县域中心城镇为重点,加强地质灾害危险区域隐患排查、监测、预警和防治。健全洪涝
31415-
第五篇:四川省会展十二五规划
四川省“十二五”会展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2011~2015)期间,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阶段,是四川省委、省政府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重要时期。制定《四川省“十二五”会展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于推动四川服务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贯彻落实四川省委、省政府“两个加快”战略的具体行动。
会展业是展览业与会议业的总称。本《规划》按照国际会展业统计惯例,对会展业情况阐述主要以展览业为主,具体内容尽量涵盖展览、会议、节庆等各个方面,既是指导四川省2011~2015年会展业全面发展的战略性规划,也是今后5年四川省会展业发展的行动纲领。《规划》主要阐明全省会展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战略意图和工作重点,旨在引导各市(州)根据实际,制定地方规划,促进全省会展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现状
一、取得的成就
“十一五”以来,四川省会展业蓬勃发展,自主品牌展会迅速成长,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会展经济体系。
1.展会数量持续增加,规模效益日益增长
近年来,四川省会展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其中以成都市最为突出。据初步统计,成都市2010年共举办展会活动382个,展览总面积190.7万平方米。会展业直接收入32.39亿元,增加值23.8亿元,同比增加26.9%。拉动旅游、广告、餐饮、娱乐、交通、信息通讯等服务消费272.87亿元,增幅超过26.8%(见表1)。
2.展会质量不断提升,系列品牌展会逐步形成
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四川省成功承办和培育了一批规模大、专业化、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全国性、区域性展会,涉及餐饮文化、旅游、房地产、汽车、医药、纺织服装等多个行业。其中,展览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标准展位在4000个以上的大型博览会有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春季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等(见表2)。
其中,以“西博会”为代表的优势品牌展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第十一届西博会有来自全球103个国家和地区、国内31个省(区、市)的政府官员、驻华使节、国际组织和国际商协会负责人、世界500强和国内知名企业负责人及各各界嘉宾共6.6万余人参展参会,共有来自44个国家和地区的3153家企业参展,首脑外交、投资促进、贸易合作平台作用更加突出,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水平大幅提升,成为了促进中国西部地区经济跨越的新引擎和推动西部大开发的加速器。本届西博会签订投资项目1581个,比上届增长18.1%;投资额7523.16亿元,比上届增长27.3%,是前十届投资合作项目金额总和的近1.5倍;实现贸易成交额2241.8亿元,比上届增长54.79%,是第一届贸易成交额的43倍。
3.会展内容不断拓展,地方特色节会突出
四川省“展、会、节”等会展经济活动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形成了以展览为主,向会议、节庆延伸的发展格局,大会展经济初现端倪。全省各市(州)依托自身的地域文化特色和产业特色举办的展会和节庆活动不断增多,如“中国成都国际美食旅游节”、“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中国峨眉山—乐山大佛休闲节”、“都江堰放水节”、内江“大千龙舟经贸文化节”、自贡国际恐龙灯会、自贡盐帮美食节、中国宜宾酒圣节、泸州酒业博览会、南充丝绸文化节、广元女儿节、中国(遂宁)观音民俗文化节、中国绵竹年画节、中国蒙顶山国际茶文化节、华蓥山滑杆幺妹节、岳池农家文化节等,极富地方特色,亮点突出(见表3)。
4.会展场馆建设不断加强,办会办展条件逐步改善
目前,四川省已建成专业展览馆17个,总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专业会展场馆主要集中在成都,成都现有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沙湾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天府博览中心、四川省科技馆4家。其中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展馆总面积10万平方米,单馆面积1.2万平方米。
二、存在的问题
1.发展不平衡
四川省会展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全省展馆分布、展会举办地、专业展览企业和展览人才等高度集中于成都市。成都每年举办的展会数量占全省举办展会数量的80%以上。其他一些适宜发展会展业的城市,如德阳、宜宾、泸州、遂宁、南充等会展基础设施薄弱,规模偏小,没有与成都形成良好互动效应。与广东、浙江等地相比,四川省会展业整体实力不强。
2.国际化程度低
我省会展经济起步晚,会展业对外开放程度低。虽然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和春季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的国际化水平日益提升,但除此之外的绝大多数展会国际化水平还很低。各会展行业对国际规则了解掌握不够,管理经验和办展技术相对落后,尚未与国际接轨。具体表现为“三多三少”,即国内展会多,国际展会少;中小型展会多,大型展会少;流动巡回展会多,自主品牌展会少。
3.自主品牌展会亟待培育
目前,四川省每年举办的展会多达400多个,但真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展会却寥寥无几。在国家级展会中,也仅有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其他自主品牌展会多为区域性、地区性展会,品牌影响力不大。同时,现有展会与地区产业结合不够,专业展览亟待深度挖掘和培育。
4.市场主体竞争力弱
全省会展企业数量虽然不断增长,但由于会展业资源配置、地域布局对行政依赖度过高,市场化程度很低,特别是一些大型展览政府主导特征明显,导致会展市场主体缺乏竞争力。目前,成都市已有80多家注册会展企业,但注册资本超过500万的仅6家。全省还没有形成一批围绕展览会议提供配套服务的专业公司。社会化办展尚处于初级水平,现有展览服务基本由展馆自行提供,专业化服务水平较低。
5.高级会展管理人才匮乏
会展活动组织者资质水平低,大多数从业人员未经过展览专业系统学习和培训,基本是边摸索边从业,熟悉会展业、了解国际惯例、富有操作经验的高级会展策划、数据库管理、会展管理等专业人才十分紧缺。专业会展管理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四川省承办高质量的全国性或国际性展会的主要障碍因素。
6.现有场馆设施已显不足
目前四川省可利用的会展场馆仅有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展览面积只有19万平方米,已不能满足现代会展业市场的发展需求。沙湾国际会展中心已处于拆建中,正在改建成为区域商业中心。天府博览中心位于市中心,其内部结构类似于文化演出剧院而非专业展览场馆,不适合举办专业展会。四川省科技馆是公益性科教基地,只能举办5000平米以下的小型专业展览。现有展览场馆的软硬件设施不完善,服务不配套,结构严重失衡,中小型专业展会发展空间受限。除成都市以外,各市(州)几乎都是以在专业市场、宾馆办展和临时搭棚办展为主,无固定展览场所。
三、机遇和挑战 1.形势分析
(1)世界会展业发展形势。欧洲是世界会展业最发达地区,其次是北美地区,亚洲是新兴地区。德国是世界会展强国,按营业额排名,世界十大展览公司中德国占4个;按展览面积排名,世界十大展览会德国占7个。美国是会展业大国,拥有拉斯维加斯、芝加哥、纽约、亚特兰大等世界著名会展城市。
(2)国内会展业发展形势。全国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一级会展中心城市,初步形成三大会展经济产业带,即以北京为中心,包括天津、唐山、烟台、廊坊等城市的环渤海会展经济带,以上海为龙头、沿江沿海为两翼,包括杭州、苏州、宁波、南京、温州、义乌、绍兴、台州等城市的长江三角洲会展经济带,以广州为中心,包括深圳、东莞、中山、佛山、珠海、汕头、顺德等城市的珠江三角洲会展经济带。除三大会展经济带外,山东半岛从济南到青岛一线、海峡西岸从福州经泉州(包括晋江、石狮等地)到厦门、漳州,也都是会展城市密集区。全国其他地区,会展城市虽然为数不少,但分布比较分散。
(3)西部会展业发展形势。西部各省(区、市)政府高度重视会展业发展,由于市场化程度低,各省(区、市)主要着力打造政府主导的外向型博览会,以提高本地对外开放水平。其中,重庆、西安、昆明、南宁、成都等西部城市都在着力打造区域性会展中心城市,会展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步伐加快,办展能力明显增强,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发展态势。
2.主要挑战
综合起来看,我省会展业在中国西部地区具有较大优势,但与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会展业发达地区相比,四川会展业还是低水平上的高增长,低起点上的快发展,同德国、法国、美国等欧美国家相比,差距则会更大。世界及国内会展业竞争日趋激烈,我省会展业发展面临着国际国内的竞争压力。重庆、西安、昆明、南宁等西部中心城市会展业也正在加速发展,如重庆正在建设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的西部国际会展中心,这都是四川会展业发展必须面对的现实。
3.主要机遇
四川是资源大省、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具有明显的产业优势、市场优势、区位优势,会展业发展基础坚实,前景广阔。“十二五”时期,我省会展业发展主要有五大机遇。一是中国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的加速发展时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以及中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将为我省会展业发展带来新的需求和发展空间。二是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加速向中西部转移,有利于推动四川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内容的专业展览和会议的快速发展。三是国家以“内需为主”经济发展战略转型,有利于我省发展消费型的专业展会,拓展会展市场。四是成渝经济区的建设将会加快提升广安、雅安、乐山、绵阳、德阳、眉山、遂宁、资阳、宜宾、泸州、自贡、内江等城市的区域地位,有利于推动四川省会展业整体快速发展。五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深入实施,将使以“西博会”为龙头的四川省会展业站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我省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
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建设成渝经济区的历史性机遇,坚持团结协作、创新高效,以推动西部地区及四川省区域合作和对外开放为主线,以“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建设为支撑,以优化会展经济结构为抓手,以建设西部会展经济发展高地及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创新体制机制,整合会展资源,合理区域布局;坚持市场主体,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品牌展会,努力推动四川会展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
明确管理职能,理顺行业管理秩序,优化发展环境。转变政府推动会展业发展方式,加强规划引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增强会展企业市场主体作用,逐步形成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会展市场体系。
2.坚持开放合作,内外并举
依托自身优势资源,培植本土品牌展会。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强与国内外会展机构交流合作,积极承办国际性国家级大型展会,借势借力发展。
3.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
以西博会为龙头,以成都市为中心,整合全省会展资源,形成成都辐射全省各市(州)、西博会带动全省乃至西部地区会展业发展新格局。
4.坚持业态创新,多元发展
树立大会展理念,坚持会议、展览、节庆活动并举,延长会展经济产业链,增强会展产业带动能力,提高会展业综合效率和经济效益,积极推动四川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战略定位
把四川省打造成为中国西部会展经济发展高地。依托产业和市场优势,发挥区位和政策优势,突出南向,加强东向,畅通西向,积极探索建立西部地区及四川省开展国际区域合作长效机制,为西部地区及四川省会展业发展提供机制性保障,变四川盆地为西部会展经济高地,积极服务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省委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战略。加大对成都市的支持力度,使其尽快跻身全国会展城市第一梯队,打造亚洲乃至世界会展名城。
把西博会打造成为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最大窗口、最重要平台。充分发挥西博会首脑外交平台、投资促进平台、贸易合作平台和西部合作、东西合作、中外合作载体作用,坚持经济与外交、贸易与投资、内贸与外贸、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有机结合,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影响世界,进一步扩大和提升西博会的国际影响力,把西博会打造成为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最大窗口、最重要平台,切实肩负提升中国西部地区开发开放新水平的使命。
四、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15年,初步形成功能明确、布局合理的场馆体系,逐步建立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不断提升会展活动品牌化和国际化程度,切实增强会展企业实力,使四川省会展业辐射力扩展到全国,竞争力进入全国前列,形成以区域性会展为基础、以全国性会展为主导、以国际性会展为依托的会展业发展格局。
2.具体目标
展会数量目标:2011-2015年,展览场次年均增长率达到15%,到2015年达到600个,其中国际展览10个,规模在5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展会10个、3万平方米以上的20个,1万平方米左右的中型展会100个;展览面积年均增长率15%,到2015年达到450万平方米。会议场次和与会者数量年均增长率15%以上,到2015年,举办国际性会议25个、全国性大型会议36个以上;打造定期举办,且参与人数10万人以上的品牌大型节庆文化活动10个以上。
品牌会展目标:2015年,培育壮大10~15个品牌展会,主要包括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中国国际软件合作洽谈会、中国西部海峡两岸经济科技博览会、城乡统筹发展论坛、成都国际家具工业展览会、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承接产业转移成都论坛等国内乃至国际较有影响力的品牌展会。培育2~3个本土品牌展会进入国家级展会行列,力争每年有1~2个大型国际性、国家级经贸展会在四川省举行或落户四川省。
场馆建设目标:成都规划建设50万平方米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其中一期室内展览面积20万平方米,二期30万平方米,争取2013年完成一期工程。到2013年,加上现有10万平方米可用室内展览面积,成都室内展览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绵阳、乐山、雅安、宜宾、泸州、南充、广元、遂宁等市,可根据本地会展业发展实际,规划建设适合当地会展业发展的10万平方米以下中小型展馆。
市场化运作目标:到2015年,形成以行业协会为指导、专业展览公司为主体的办展格局,市场化展会实现90%以上。
经济效益目标:2015年,会展业直接收入72亿元人民币,拉动经济社会效益力争突破500亿元人民币,会展业成为全省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空间布局
根据国家《成渝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和《四川省四大城市群发展规划纲要》,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协调”原则,以促进西部大开发为导向,优化配置四川全省范围内会展相关资源,构建四川省“一、二、三”战略会展业发展空间格局,即:“一核”集聚、“两极”联动、“三带”发展,形成层级分明、各具特色的全省会展城市体系。
一、“一核”集聚
“一核”指成都市。以发展大中型展览和会议为主,突出国际化。按照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依托自然、历史、人文底蕴和优势产业,充分发挥会展业的经济辐射、产业带动和城市营销作用,坚持“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方向,全力打造“会展品牌集聚区、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休闲节庆之都”,加快建设“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会展之都”。
二、“两极”联动
“两极”指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九寨沟和西昌。发挥资源优势,突出旅游带动,打造集休闲、观光、度假于一体的会议目的地。
九寨沟充分发挥天然林资源、天然湿地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和草原生态环境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以发展高端会议为主导,着力建设九寨沟国际著名会议目的地,配套发展小型展览展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