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完成后专业技术人员调整岗位工资起薪时间的处理意见
天津市人事局办公室文件
津人〔2009〕6号
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完成后专业技术人员调整岗位工资起薪时
间的处理意见
各区县人事局、财政局,各部委办局、集团总公司、人民团体、大专院校及有关单位人事(干部)、财务部门:
根据国家和我市有关文件精神,经市领导同意,现就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完成后专业技术人员调整岗位工资起薪时间问题提出如下处理意见:
一、事业单位按规定完成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后,专业技术人员受聘的岗位等级高于本人在2006年7月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时执行的岗位工资标准所对应等级的,可以从2008年1月1日起执行所聘岗位的工资标准。
二、从2006年7月1日至本单位完成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前已经退休的专业技术人员,如本人退休前条件符合本单位较高等级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条件的,可按照较高等级确定岗位工资,并重新核定退休费。其中,2007年12月以前退休的人员从2008年1月起调整退休费。
三、按照《关于做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未聘人员安置工作的意见》(津人〔2003〕103号)规定,实行了内部退养、离岗待退的人员,继续按照有关规定享受工资待遇。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内部退养、离岗待退前条件符合本单位较高等级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条件的,可按照较高等级确定岗位工资,并重新核定基本工资。2007年12月以前内部退养、离岗待退的人员从2008年1月起调整工资待遇。
四、其他问题
(一)因行业特点需要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的副科级以上领导人员,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审批后,可以同时兼任两类岗位,并占用两类岗位结构比例。
(二)现从事管理工作,实际执行专业技术或工人技术等级工资的人员,首次设岗时可以保持原工资待遇不变。
二○○九年一月十六日
第二篇: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情况汇报(一)
今年以来,我县根据全市的统一部署,按照平稳过渡的要求,将现有在册正式工作人员纳入岗位管理,建立岗位设置管理的基本制度,于年初完成了制定设置实施方案工作,并在各事业单位陆续开展岗位聘用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全县事业单位人员及岗位设置管理基本情况
单位总数
职工总数
已实行聘用制
已签订聘用合同
岗位设置方案
单位数
比例
职工数
比例
审批单位
实施单位
实施单位职工
个数
比例
个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二、主要做法及工作成效
1、领导重视,精心组织。岗位设置管理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事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能否顺利实施,以及全县9千多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县委、政府领导非常重视此项工作的开展,多次听取工作汇报,专门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讨论,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并就做好相关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去年年初召开全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施工作动员大会,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我局也把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当作当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得力人员,扎扎实实做好实施工作。各党委、各部门也成立相关机构具体负责实施工作的开展。
2、摸清家底,稳步实施。在开展实施过程中,我局要求各事业单位摸清家底,重点对各单位编制及实有人员情况、现岗位设置情况等进行调查摸底,掌握事业单位最基础、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政策,进行认真分析,反复核算,找准突出问题逐一进行研究,寻求解决办法。确保结构比例的科学合理。
3、严格政策,严格程序。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和《实施意见》的要求核定各事业单位岗位类别和等级,在具体工作中切实加强监督力度,对不按文件规定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单位,不予确认岗位等级,确保岗位设置管理的各项政策规定落到实处。
4、积极宣传,慎重实施。岗位设置管理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中的一项新制度,我局在岗位设置工作中做好政策宣传工作,组织召开多次专题工作会议,就岗位设置工作中的疑难问题进行交流座谈。针对教育系统的人员多、岗位设置工作任务重等问题,领导小组研究后又组织教育系统各单位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召开了岗位设置工作会,由人事部门工作人员就岗位设置的相关政策和要求,做了进一步的讲解,并对一些遗留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实施中存在问题进行了解答,确保岗位设置的结构、比例科学合理。现已顺利完成各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申报、审核,聘用合同审核、认定工作。
三、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县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1、目标不够明确。在具体实施中少数单位还存在岗位设置工作就是签订聘用合同,而对通过设岗、竞聘上岗,实现管理方式的转变、促进单位的长远发展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思路。认为聘用制不过是搞形式,“一签定终身”的现象依然存在,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职工没有产生竞争意识。
2、岗位设置与现行编制管理不配套。目前有部分事业单位随着事业的发展,有的职能强化、有的职能弱化,但是这些单位的编制数和三类人员的结构比例一直没作及时调整,阻碍了事业发展。
3、聘后管理不到位。个别用人单位仅仅把聘用作为一种辅助的、补充的形式,简单的以聘代管,没有把深化改革和加强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四、加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岗位设置是岗位管理的重要环节,是顺利实施岗位管理、实现事业单位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逐步打破职务终身制的前提和基础。针对我县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工作现状,我们认为今后一个时期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大力宣传,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通过培训会、座谈会、媒体宣传等形式,大力宣传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的重要性,宣传推行岗位管理制度的目的、意义,解读改革政策,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取得社会及事业单位广大职工的认同和参与,让岗位设置工作引起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
2、把好事业单位的三类岗位职数和结构比例设置关。岗位设置应根据事业单位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依据工作性质、规模大小、效益高低、发展潜力等要素来综合考虑,因事设岗,防止和避免因人设岗。
3、抓好岗位考评管理机制建设。在全面实行聘用合同管理后,事业单位各种形式的用人都要签订聘用合同,做到同工同酬、一视同仁。一是在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长期聘用与短期聘用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用人办法。对关键岗位、骨干人员可按有关规定实行长期聘用,以保持队伍的相对稳定。二是要建立科学的人事薪酬制度。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应充分考虑岗位、业绩、能力等多种分配因素,将以岗定酬、以绩定酬与以才定酬相结合,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方式,激发各类岗位人员的活力。三是要完善综合评价管理办法。在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上,要向基层倾斜,要推行合理的保护政策,以保护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情况汇报(二)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各项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显现,它不仅涉及到事业单位人员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配置,而且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和事业单位职工的切身利益。科学设置岗位,实施分类管理,已成为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县根据区、州的统一部署,按照平稳过渡的要求,将现有在册正式工作人员纳入岗位管理,建立岗位设置管理的基本制度,于今年6月底前完成了基本制度入轨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县事业单位人员及岗位设置管理基本情况
目前,全县有事业单位246个,核定编制5358个,实有人数4927人,设置管理岗位128个,其中:七级职员岗位35个,八级职员岗位32个,九级职员岗位23个,十级职员岗位38个;设置专业技术岗位4538个,其中:高级岗位656个,中级岗位2535个,初级岗位1347个;设置工勤岗位692个;其中:工勤二级岗位35个,工勤三级岗位138个,工勤四级岗位289个,工勤五级岗位120个,普工岗位110个。
二、主要做法及工作成效
1、领导重视,精心组织。岗位设置管理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事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能否顺利实施,以及全县4千多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县委、政府领导非常重视此项工作的开展,多次听取工作汇报,专门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讨论,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并就做好相关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3月7日召开全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施工作动员大会,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我局也把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当作当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得力人员,扎扎实实做好实施工作。各党委、各部门也成立相关机构具体负责实施工作的开展。
2、摸清家底,稳步实施。在开展实施过程中,我局要求各事业单位摸清家底,重点对各单位编制及实有人员情况、现岗位设置情况等进行调查摸底,掌握事业单位最基础、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政策,进行认真分析,反复核算,找准突出问题逐一进行研究,寻求解决办法。确保结构比例的科学合理。
3、严格政策,严格程序。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和《实施意见》的要求核定各事业单位岗位类别和等级,在具体工作中切实加强监督力度,对不按文件规定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单位,不予确认岗位等级,确保岗位设置管理的各项政策规定落到实处。
4、积极宣传,慎重实施。岗位设置管理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中的一项新制度,我局在岗位设置工作中做好政策宣传工作,组织召开3次专题工作会议,就岗位设置工作中的疑难问题进行交流座谈。针对教育系统的人员多、岗位设置工作任务重等问题,领导小组研究后又组织教育系统各单位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召开了岗位设置工作会,由人事部门工作人员就岗位设置的相关政策和要求,做了进一步的讲解,并对一些遗留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实施中存在问题进行了解答,确保岗位设置的结构、比例科学合理。我县15个乡镇、16个系统和部门的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申报、审核,聘用合同审核、认定,工资审批的工作已于6月底基本结束,7月1日开始正式兑现工资。
三、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县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1、目标不够明确。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就是要建立新的事业单位用人机制,通过设定岗位、竟聘上岗、签订聘用合同,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调动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在具体实施中一些单位还存在岗位设置工作就是签订聘用合同,而对通过设岗、竞聘上岗,实现管理方式的转变、促进单位的长远发展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思路。认为聘用制不过是搞形式,“一签定终身”的现象依然存在,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职工没有产生竞争意识。
2、岗位设置与现行编制管理不配套。目前有部分事业单位随着事业的发展,有的职能强化、有的职能弱化,但是这些单位的编制数和三类人员的结构比例一直没作及时调整,阻碍了事业发展。
3、聘后管理不到位。个别用人单位仅仅把聘用作为一种辅助的、补充的形式,简单的以聘代管,没有把深化改革和加强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在竞争上岗方面,遇到
上级机关组织的就加以重视,自身平时根本不搞竞争,考核方法流于形式,不能真实、准确的反映职工的工作业绩、业务能力,考核结果也难以作为续聘、解聘的依据。
四、加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岗位设置是岗位管理的重要环节,是顺利实施岗位管理、实现事业单位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逐步打破职务终身制的前提和基础。针对我县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工作现状,我们认为今后一个时期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大力宣传,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通过培训会、座谈会、媒体宣传等形式,大力宣传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的重要性,宣传推行岗位管理制度的目的、意义,解读改革政策,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取得社会及事业单位广大职工的认同和参与,让岗位设置工作引起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由于岗位设置工作与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紧密结合,互相促进,这就保证了岗位设置工作与事业单位的每个人的切实利益都联系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岗位设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2、把好事业单位的三类岗位职数和结构比例设置关。岗位设置应根据事业单位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依据工作性质、规模大小、效益高低、发展潜力等要素来综合考虑,因事设岗,防止和避免因人设岗。所以说认定单位的社会功能是做好单位设定岗位类型的前提,单位职能认定准确,在设岗时就能够较好的确定各类岗位的比例、数量、结构,才能为下一步岗位设置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抓好岗位考评管理机制建设。在全面实行聘用合同管理后,事业单位各种形式的用人都要签订聘用合同,做到同工同酬、一视同仁。一是在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长期聘用与短期聘用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用人办法。对关键岗位、骨干人员可按有关规定实行长期聘用,以保持队伍的相对稳定。二是要建立科学的人事薪酬制度。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应充分考虑岗位、业绩、能力等多种分配因素,将以岗定酬、以绩定酬与以才定酬相结合,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方式,激发各类岗位人员的活力。三是要完善综合评价管理办法。在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上,要向基层乡镇专业技术人员倾斜,尤其是对立志于技术创新、但短时期内尚未见成效的专业技术人才,要推行合理的保护政策,以保护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情况汇报(三)
一、聘任情况
我院事业单位共有编制数165人,核准各种岗位总数152个、正式职工人数152人。聘任情况如下:1、管理岗位聘任2人(其中八级职员1人、九级职员1人);2、专业技术岗位聘任128人(其中4级1人、6级1人、7级5人、8级12人、9级16人、10级12人、11级37人、12级23人、13级11人);3、工勤岗位聘任34人(其中二级3人、三级26人、四级5人)。
二、高度重视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我院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首先,在全院职工代表大会上认真学习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确保精神吃透、标准吃透。目的是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把岗位设臵管理工作当作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人员扎扎实实做好实施工作。让全体干部职工明白岗位设臵,以岗定人是大势所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推岗位津贴,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多劳多得,优劳酬的具体体现,以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性为目的的一项工作。其次,为确保此项工作的连贯性和一致性,我们制定了工作程序。
三、分阶段,按步骤有秩序开展
我院为确保工作有序开展,我们一是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出台《岗位设臵方案》和《岗位设臵实施方案》,确保工作公平公正。二是依据《岗位设计实施方案》,召开职工代表会议,按照德勤绩能的原则,初步拟定《岗位聘任实施方案》,在拟定方案时我们既考虑公平公正,又考虑其可操作性,对专业技术聘任时间早,参加工作时间长且工作突出的同志优先考虑,以确保工作顺利进展。三是民主公开。我院在聘任方案初步形成后及时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讨论,根据职工讨论的意见建议,领导小组对方案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在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的基础上,提交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四是严格审核。我院对已申请聘任相关技术资格和工勤岗位等级进行严格审核,特别对提供的资料必须是原件,逐一查验,确保资格审查工作的严谨、严密。然后上报至县人事部门审核通过。五是公示。在全体干部职工对各层次岗位无异议的前提下,对最终结果进行公示。六是总结上报。
四、岗位设臵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院岗位设臵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1、认识不够明确。推进岗位设臵工作就是要建立新的用人机制,通过设定岗位、竟聘上岗、签订聘用合同,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但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对通过设岗、竟聘上岗,实现管理方式的转变、促进我院的长远发展认识不够明确。“一签定终身”的认识依然存在,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
2、岗位设臵与现行编制管理不配套。一是有的岗位有编缺人,有的岗位有人缺编,造成有的职能弱化、二是编制数和三类
人员的结构化例不协调整,阴碍了发展。
五、加强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岗位设臵是岗位管理的重要环节,是顺利实施岗位管理、实现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逐步打破职务终身制的前提和基础。针对我院岗位管理工作现状,我们认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岗们设臵管理工作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大力宣传,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通过培训会、座谈会、媒体宣传等形式,大力宣传岗位设臵工作的重要性,宣传推行岗位管理制度的目的、意义,解读改革政策,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取得广大职工的认同和参与,让岗位设臵工作引起员工的关心和支持。
2、把好三类岗位职数和结构比例设臵关。岗位设臵应根据功能、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依据工作性质、规模大小、效益高低、发展潜力等要素来综合考虑,因事设岗,防止和避免因人设岗。
总之,我院的岗位设臵工作,院领导高度重视,在全体职工职工的大力支持下,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前提下,顺利完成了我院的岗位设臵工作。
第三篇:关于全市事业单位实施岗位设置管理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
大人社发„2010‟207号
关于全市事业单位实施岗位设置管理
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
各区、市、县委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先导区党群工作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劳动人事)局,市直各单位:
为做好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的组织实施工作,根据中共大连市委组织部、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大连市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大人社发„2010‟206号,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精神,现就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有关问题提出如下处理意见。
一、关于主体岗位类别确定问题
(一)事业单位岗位设臵,应根据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人员编制数量、编制结构和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人员结构等因素,由单位申请确定主体岗位类别,并合理界定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其中:卫生事业单位原则上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80%;义务教育学校岗位总量应按照中小学编制标准,原则上以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总量确定,普通初中教师岗位占学校岗位总量的比例一般不低于85%,普通小学教师岗位占学校岗位总量的比例一般不低于90%;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教师岗位占学校岗位总量的比例一般不低于85%,幼儿园教师岗位占幼儿园岗位总量的比例一般不低于88%;基层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农业专业技术岗位占单位岗位总量的比例不低于80%。
(二)事业单位岗位设臵完成后,除单位因其社会功能变化、职责任务调整、人员编制增减等原因外,单位的主体岗位类别、三类岗位间的结构比例和具体岗位数额一般不再作调整。
二、关于岗位设置基数问题
(三)事业单位岗位设臵,以机构编制部门核准的人员编制为基数。因政策性安臵人员、引进人才等事由,经批准超编用人的事业单位岗位设臵,暂以在册正式工作人员数为基数,超出编制数设臵的岗位,须逐步予以核销。
三、关于管理岗位设置问题
(四)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设臵中,对大连副局级及以上普通管理岗位的设臵,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和有关规定执行。大连副局级事业单位五级及以下普通管理岗位的设臵,按照•实施办法‣规定的机构规格相当于正处级或副处级建制的事业单位普通管理岗位结构比例执行。
(五)普通管理岗位聘用中涉及干部人事管理权限问题,按有关规定执行。
四、关于专业技术岗位设置问题
(六)事业单位专业技术的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市总体控制目标为1:3:6。其中,市属事业单位不超过2:4:4;区市县属事业单位不超过1:3:6;街道办事处(乡镇)属事业单位不超过0.5:3:6.5。
五、关于工勤技能岗位设置问题
(七)经批准,科学研究、教学、医疗、农业技术、工程技术、实验等领域的工勤技能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设臵比例可略高于•实施办法‣规定的工勤技能岗位标准。
(八)对工勤技能岗位的管理,实行考评与聘用分开。一级、二级工勤技能岗位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考评,聘用审批。
六、关于具有政工职务人员的岗位设置问题
(九)政工职务人员是管理岗位人员的组成部分,在岗位设臵时,以单位现有政工职务人员为基数,单独核定结构比例。高级政工师、政工师、助理政工师、政工员岗位的设臵,可比照专业技术岗位相应层级和等级的结构比例确定。即高级政工师可对应专业技术岗位5—7级,政工师对应8—10级,助理政工师对应11—12级,政工员对应13级。
(十)事业单位政工职务人员,也可按•实施办法‣关于岗位转聘的有关规定条件转聘到相应的岗位。
七、关于军队转业干部的岗位设置问题
(十一)对安臵到事业单位的军队转业干部被聘到相应岗位,不占该类岗位职数。但在岗位设臵实施时,其职务(级别)已晋升的,应占该类岗位的职数。
八、关于特设岗位设置问题
(十二)事业单位承担国家或省、市重大科研项目和课题,因单位工作人员无法满足工作需要,急需引进我市现行政策规定的高层次人才的,可申请设臵特设岗位。
九、关于人员编制较少单位岗位设置问题
(十三)对于规模小、人员较少、类型相近的事业单位,在按有关规定核定结构比例时可集中进行,也可并入类型相近且规模较大的事业单位中进行。其中,市属该类事业单位,其岗位结构比例由主管部门统一设臵和管理;区市县直属和所属该类事业单位,由区市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一设臵和管理。
十、关于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管理问题
(十四)全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的核定及聘用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管理,实行条件、程序、总量控制。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的聘用,分直接聘用和评选聘用两种方式。
(十五)直接聘用:国家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科技发明奖一、二等奖的项目主持人;国家或省科技功勋奖获得者;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的专家、学者;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享有盛誉,业内公认的一流顶级专业人才,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准,可直接聘用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不占单位岗位数额。
(十六)评选聘用: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新世纪优秀人才、省优秀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863”和“973”计划项目负责人、国家“十五”和“十一五”科技支撑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技术负责人、国家基金委员会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李四光奖获得者、十大拔尖技术人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范长江奖获得者、韬奋奖获得者、国家图书奖获得者、梅花大奖获得者、人民表演艺术家、奥运会冠军教练员等各行业国家级大奖获得者,担任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0年左右,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聘用到专业技术二级岗位,占本单位岗位数额。
1.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我省科学技术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创造出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学术技术领军人才;
2.在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社会科学发展创新、文学艺术繁荣等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创造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并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杰出人才; 3.其他方面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业绩卓著、业内公认,在全国有影响力的行业顶级人才。
(十七)评选聘用程序:
1.各事业单位根据评选聘用条件及有关规定,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推荐聘用人选;
2.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推荐的人选进行审核后,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进行审查、评定和核准。3.各事业单位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准结果聘用。
十一、关于在两类岗位同时聘用的问题
(十八)核定事业单位在两类岗位同时聘用人员的岗位设臵数量,原则上按照不超过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单位领导职数和内设机构(只限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设臵的事业单位下一层级的内设机构)正职领导职数的50%核定。事业单位在两类岗位同时聘用的人员,由单位确定,应明确具体管理岗位,不得因人设岗。
十二、关于原已聘用人员未能重新聘用原岗位问题(十九)首次岗位设臵时,事业单位按照规定的岗位结构比例设臵岗位后,原已聘用未能被重新聘用到原岗位的人员,若岗位已聘满,可超出本单位岗位数额在原岗位等级上聘用。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在原岗位层级最低等级上聘用。超出岗位数额聘用人员所占岗位出现空缺时,可采取“退二晋一”的办法聘用其他人员,以逐步过渡到按规定岗位数额聘用。
十三、关于待岗人员等级确定问题
(二十)事业单位在设臵岗位前,因各种原因未被聘用上岗的待岗人员,在首次岗位设臵时应参加岗位聘用,仍未被聘用的待岗人员按照待岗前所聘的职务职级确定岗位等级。未聘的待岗人员不占用本单位所聘等级职数。
十四、关于延聘人员的岗位管理问题
(二十一)事业单位实行岗位设臵管理后,对按照管理权限批准原延长退休时间的人员,须占用单位岗位数额聘用。本意见公布前,本市关于延长退休时间的有关规定与本意见不一致的,以本意见为准。
十五、关于三类岗位人员的转岗聘用问题
(二十二)事业单位三类岗位人员转岗聘用,应在岗位有空缺的情况下,按规定条件和程序进行聘用。其中,由工勤技能岗位转聘到管理岗位或转聘到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须报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准后聘用。
(二十三)对由工勤岗位转聘到专业技术或管理岗位的人员,在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聘用满10年(含10年)且在所聘岗位退休(退职)的,可按所聘岗位国家规定的条件办理退休(退职),并享受相应的退休(退职)待遇。
十六、关于从2006年7月1日至《实施办法》公布之日期间退休人员的定级问题
(二十四)对于2006年7月1日至•实施办法‣公布之日期间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且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含已达到退休年龄应办理而未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以及按大人发„2006‟43号文件规定办理的提前离岗休息人员),参照本单位在职人员的岗位结构比例、最高等级、岗位聘用条件等有关规定一次性单独调整退休待遇或岗位工资。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可在原聘岗位(职务)层级的等级内调整;管理人员可在原职务(岗位)的上一等级调整;工勤技能人员可在原技术等级的上一等级调整(需获得上一等级技术等级证书)。上述人员调整退休待遇或岗位工资的时间,应与本单位在职人员的工资调整时间一致。提前离岗休息人员未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的,所调整的岗位工资记入本人工资档案中。
十七、关于在岗人员工资和退休人员待遇问题
(二十五)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按所聘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按以下办法确定:岗位类别未发生变动的,若原薪级工资低于新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执行新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第二年不再正常增加薪级工资;若原薪级工资已达到新聘岗位起点薪级,则薪级工资不变;岗位类别发生变动的,薪级工资按照辽政发„2006‟40号文件有关规定,按新聘岗位比照同等条件人员重新确定。
(二十六)经批准在两类岗位上同时聘用的人员,须根据人事管理权限由管理部门或单位明确其主要任职岗位,执行主要任职岗位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在岗位等级未发生变动时,执行的工资序列不变。
(二十七)已按辽宁省工资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辽宁省人事局•印发†关于辽宁省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行政人员实行职务工资的意见‡的通知‣(辽人发„1986‟47号)规定的起点职务工资标准所对应岗位(职务)套改了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的管理岗位人员,如所聘岗位未发生变动,可继续按起点职务工资标准所对应的岗位执行相应的工资待遇(此规定仅适用于执行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标准问题,不涉及机构规格、岗位等级及其他待遇问题);实行岗位设臵管理后聘用到辽人发„1986‟47号文件规定起点职务工资标准岗位的管理岗位人员,按所聘岗位等级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二十八)根据原人事部•关于印发†关于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有关工资待遇等问题的处理意见(试行)‡的通知‣(国人部发„2004‟63号)和辽政发„2006‟40号文件有关规定,享受原聘岗位(职务)工资待遇的专业技术人员,执行原聘专业技术岗位层级最低等级工资标准。(二十九)军队转业干部的工资待遇按照国家及省的有关政策执行。
(三十)首次岗位设臵管理于2011年4月30日前完成的,岗位类别或岗位等级发生变动的人员,自•实施办法‣公布之日起执行新聘岗位的工资待遇;2011年4月30日前未完成岗位设臵管理的,岗位类别或岗位等级发生变动的人员,自聘用的下月起执行新聘岗位的工资待遇。
(三十一)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工作完成后,须填写•大连市事业单位岗位聘用结果审核备案表‣和•大连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聘用登记表‣,报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备案。
十八、关于组织实施工作的有关问题
(三十二)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工作,必须在实行聘用合同制基础上进行。对尚未实行聘用合同制的事业单位,应先行转换用人关系,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然后再实施岗位设臵管理工作。
(三十三)在实行岗位设臵管理中,岗位聘用人员的聘用合同可按以下办法处理:
1.对岗位类别未发生变化的,原聘用合同继续有效,无需变更; 2.对转换岗位类别的,应重新签订聘用合同或变更原合同有关内容。
(三十四)各地区、各部门和各事业单位要建立岗位设臵管理信息数据库,运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提高事业单位岗位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水平。
十九、本意见由中共大连市委组织部、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中共大连市委组织部 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八日
第四篇:大同市关于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
大同市关于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
各县区委组织部、人事局,市直各部、委、局、办,各人民团体:
在事业单位推行岗位设置管理制度,事关事业单位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情况复杂,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既要稳步实施,又要扎实推进。为了便于各级人事部门和事业单位在实施过程中更好地把握政策,根据《大同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同人字〔2009〕12号)的规定,就实施工作中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管理人员兼任专业技术职务(“双肩挑”)的确定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因行业特点管理人员确需兼任专业技术职务的,须在所兼岗位结构比例限额之内按照人事管理权限审批,并以其为主的工作岗位进行管理,执行一个岗位的工资待遇,在一个聘期内不予变更。对于事业单位内设机构中一些承担专业技术管理工作的岗位,如医院的科室主任、中小学的部分中层岗位等,直接定为专业技术岗位,一般不再设置管理岗位。审核“双肩挑”要把握四个条件:一要看这个管理岗位是否确需专业技术背景,二要看这个管理岗位是否确需在符合国家规定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条件的人员中选聘,三要看这个管理人员是否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四要看是否确实完成了专业技术岗位的职责任务。
“双肩挑”的审批程序是: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根据工作实际提出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人员兼职的具体条件和要求。事业单位对“双肩挑”人员提出意见,经本单位公示无异议后,填写《管理人员兼任专业技术职务(“双肩挑”)申报审批表》,由主管部门审核,报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批准。
占用专业技术岗位职数的管理人员必须明确所占主体岗位及具体岗位名称,岗位设置表中不得重复填报岗位。首次岗位设置工作完成后,要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事业单位一般不设“双肩挑”岗位,特殊需要要从严控制。
二、政工师、高级政工师岗位的确定
事业单位政工师、高级政工师符合岗位任职条件的可聘用到管理岗位,暂保留原待遇,首次设岗完成后,按省、市新规定执行。
三、现有人员身份及岗位聘用
现有工人身份的人员在岗位聘用中,符合其他两类岗位任职条件,通过竟聘上岗,可以聘用到相应的管理岗位或专业技术岗位;符合工勤技能岗位条件,本人自愿,现聘于管理岗位或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也可聘用到工勤技能岗位,上述人员在聘期间享受相应岗位的待遇。
四、在开展岗位设置工作前办理退休手续人员的工资待遇问题
对在2006年7月1日至原所在单位首次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结束之前已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可按照其退休时的职务,比照本单位相应岗位等级条件,重新确定其岗位等级及相应岗位工资待遇,以其薪级工资和重新确定的岗位工资核定退休费。新的退休费标准从原所在单位在职职工兑现新的岗位工资的当月起执行。首次岗位设置工作完成后不再保留本规定。
五、关于提前离岗或内部退养人员的工资待遇
在推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试点过程中提前离岗或内部退养、未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岗位设置时按本人离岗前所任职务对应的岗位,进入本层级岗位最低等级,据此确定其工资待遇。这部分人员不占单位岗位总数,也不计入计算相应岗位类型人员结构比例的基数内。
六、“三家联审”没有增编增人手续的人员岗位设置问题
列入“三家联审”没有增编增人手续的人员,可单独造册登记,纳入本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范围,原开支经费渠道和工资变动审批办法不变。
七、长期生病人员岗位设置问题
经指定的医疗单位确诊患有难以治愈的严重疾病、精神病的,暂缓设岗、聘用,缓签期延续至前述情况消失;或者只保留人事关系和工资关系,直至该人员办理退休(退职)手续。
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退休(退职)手续。
八、我市接收同煤集团和铁路等企业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问题
对未定机构规格、未核定领导职数(包括内设机构领导职数)的单位,岗位设置时可由机构编制部门重新核定或确认,或者按照党委组织部门批准的单位领导人员配备的实际情况、或暂按原有规格及职数,确定单位管理岗位最高等级和承担领导职责的管理岗位数量及等级。
此类单位由主管部门提出意见后形成报告报市人事局审批。
九、保留人事工资关系,在其他单位任职人员岗位设置问题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其他单位任职的,应尽快办理调动手续,办理调动手续后按所任职务设岗。
十、关于事业单位长期不在岗人员的处理意见
因本人原因(擅自离岗、出国定居、出国打工、私自外出学习、弃职经商办企业、失去联系下落不明等)长期不在本单位工作岗位的事业单位在册正式工作人员,在单位进行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开展之前必须回到原工作岗位,参加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竞聘工作岗位,否则所在单位可以按有关规定予以辞退或解聘。
十一、关于长期借用人员的岗位设置问题
长期借用人员借调到公务员管理(含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的人员应尽快终止借用关系,回原单位参加岗位设置。事业单位之间属平行和顺向的,如本人及借入、借出单位同意调动且借入单位编制未满,可按规定程序办理调动手续,不属此类的终 止借用,回原单位参加岗位设置。
十二、暂没有核定编制的事业单位开展岗位设置问题
没有核定编制的事业单位,岗位总量可暂按政府人事部门核定的现有在册正式人员数确定。三类岗位的结构比例可暂按现有在册正式人员的结构比例确定。未经政府人事部门核准的在册正式人员和自行聘用人员不得纳入本单位岗位设置范围。
十三、开展岗位设置条件不足的事业单位实施工作问题
不适合开展岗位设置的事业单位可暂缓实施工作,并由主管部门出具说明报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备案,待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时符合条件后可开展此项工作。
十四、事业单位确定类型的问题
各单位根据社会功能和职责任务等确定哪一类岗位作为本单位的主体岗位,并要明确依据的相关政策规定或行业指导意见,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在本单位岗位设置方案中注明,报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审批。
十五、临时岗位设置问题
事业单位首次设岗,按照编制数确定岗位总量;对超编单位可设置部分临时岗位,但其岗位总量不得超过现有在册正式工作人员总数。
临时岗位只在岗位总量中体现,不在具体岗位上体现。
十六、关于专业技术二、三、四级岗位的设置、聘用和管理
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的设置和聘用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审核,具体程序和要求按照《山西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管理试行办法》的规定执行。专业技术三、四级岗位的设置、聘用和管理由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统一汇总核准,报省人社厅备案。
十七、关于已申报参照公务员管理未批复的事业单位
已申报参照公务员管理未批复的事业单位纳入此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范围。
十八、关于未定编制暂无法人代表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
未定编制暂无法人代表的事业单位岗位总量不得超过现有在册正式人员总数,三类岗位的结构比例可暂按现有在册正式工作人员的结构比例确定。确定法人后事业单位可申请变更岗位设置。
十九、工人身份既有聘干手续,又有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岗位设置
工人身份既有聘干手续,又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按现行岗位工资设岗。如本人自愿享受工勤技能人员待遇,需解除聘干关系合同。
二十、军转干部的岗位设置
军转干部符合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要求的,可以聘到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按军转干部待遇相关规定执行。二
十一、工人身份任命为科级干部的岗位设置
工人身份已任命(聘用)为科级职务(岗位)但享受工勤技能岗位工资待遇的,如符合管理岗位(生产技术岗位除外)任职条件的,可按管理岗位设岗并享受相应的待遇。
二十二、关于领导管理岗位的设置
事业单位具有领导职责的管理岗位(包括单位领导岗位和内设机构领导岗位),首次设岗按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单位领导职数和内设机构领导职数结合现有配备人员的情况进行设置,其他等级管理岗位根据编制员额和工作需要设置。二
十三、关于事业单位党群组织的岗位设置
事业单位中的党群组织,除国家和我省、市有具体政策规定外,原则上不单独设置职员岗位,其工作人员在本单位已聘用的工作人员范围内,按照各自章程或法律规定产生。
第五篇:河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
河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
豫人社[2010]141号
各省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县(市)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人事)局,省直各部门,省属事业单位:
为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豫办[2010]3号)精神,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现就我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中若干问题提出以下处理意见,请结合各地各部门实际遵照执行。
一、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范围的界定
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包括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部分由财政支持以及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均纳入实施范围。使用事业编制的社会团体参照执行。经批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类企业所属的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以及由事业单位已经转制为企业的单位,不纳入实施范围。
事业单位原则上要在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数额内进行岗位设置。因国家政策性安置、引进人才等事由,经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同意,按照规定程序进入事业单位的正式在册人员,纳入岗位设置管理范围。
二、关于事业单位主体岗位类别的确定
事业单位主体岗位类别应按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确定。主体岗位类别不明确的,事业单位或主管部门商机构编制部门认定。
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管理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50%以上;主要承担技能操作维护、后勤保障和服务等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工勤技能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50%以上。
三、关于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结构比例的控制
事业单位要根据类别、功能、职责等情况,合理设置管理岗位。其中领导岗位的设置,按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单位领导职数职级和内设机构领导职数职级确定;普通管理岗位根据管理情况合理设置。
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实行分类分级管理。不同类别、级别、功能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高级、中级、初级之间的结构比例,实行不同的结构比例控制标准。全省总体控制目标为1:3:6。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主系列岗位一般不低于专业技术岗位总数的80%,辅系列岗位最高级别的设置原则上低于主系列岗位最高级别。
工勤技能岗位结构比例为: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省总体控制标准为25%左右,其中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省总体控制标准为5%左右。
四、关于事业单位有关工作人员的兼职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因行业特点和工作需要确需兼任的,须按照岗位设置管理规定及人事管理权限审批,由批准部门或单位明确其主要任职岗位。在岗位聘用时,兼职人员同时占其主项工作和兼职工作所在岗位的结构比例。
五、关于事业单位首次岗位设置后各类人员的聘用
事业单位首次岗位设置后的岗位聘用,要根据国家和我省的有关规定,保证本单位现有在编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按照现聘职务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不得突击聘用人员,不得突击聘用新的职务。现聘人员的结构比例与核准的结构比例一致的事业单位,按核准的结构比例确定。现聘人员的结构比例超过核准的结构比例的事业单位,先按现聘人员聘用。在3年的过渡期内,事业单位要根据本单位人员的具体情况,合理把握调控幅度,可采取超结构比例10%以内的退二进
一、超结构比例10%以上的退三进一,或者通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或解聘等办法,逐步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过渡期结束后,尚未达到规定结构比例的,通过竞聘上岗的办法解决。
现聘人员的结构比例未达到核准的结构比例的事业单位,要严格控制岗位聘用数量,根据事业发展要求和人员队伍状况等情况,逐年逐步到位。
六、关于人员在三类岗位之间的转聘
人员在三类岗位之间的转聘,是指工勤人员聘用到管理岗位或专业技术岗位,管理人员聘用到专业技术岗位或工勤技能岗位,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到管理岗位或工勤技能岗位。
事业单位在相应岗位出现空缺时,根据工作需要,并按程序核准后,其它类别人员可以聘用到该岗位。在岗位转聘工作中,必须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竞聘上岗。转聘岗位的人员,必须符合拟任岗位的任职条件、任职资格等相应条件,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必须符合准入控制的要求。
七、关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条件的确定
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条件,要与现行的职称制度相衔接。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内部各等级岗位的任职年限原则上不少于3年,且连续3年考核等次在合格以上。其他条件由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参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专业技术水平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业绩特别突出的,可以破格或越级聘用,但原则上不得超过本层级的最高等级。
八、关于事业单位首次岗位设置后聘用合同的签订
事业单位首次岗位设置后必须与其工作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实行聘用制度。聘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终止以及聘期问题要严格按照豫政办〔2002〕82号和国人部发〔2003〕61号、〔2004〕63号及豫办〔2010〕3号等有关文件执行。
各事业单位应处理好新、老聘用合同在有关内容上的衔接。尚未实行聘用制度的单位,要结合本次岗位设置管理实行聘用制度,使用新的聘用合同文本,并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
九、关于对完成岗位设置和首次岗位聘用的认定
事业单位完成首次岗位设置、岗位聘用并签订聘用合同,填报《河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聘用情况备案表》(豫办〔2010〕3号文附件2)等材料,经主管部门审核、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定后,按照有关规定兑现工资。
十、关于2006年7月1日至单位完成岗位设置和首次聘用期间已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等级的确定
2006年7月1日以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现已办理退休手续的专业技术人员(含2006年6月30日前到龄但经组织批准留任的人员),在本单位完成岗位设置和首次岗位聘任时,可以按照退休时的专业技术职务,比照本单位在职人员的条件重新确定岗位等级,并经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定。岗位等级变化的,在职人员兑现工资时,同步调整退休费。
十一、关于未定机构规格的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的设置
未定机构规格、领导职数的事业单位,可由机构编制部门重新核定或确认,或者暂按党委组织部门等有任免权限的部门(单位)批准的事业单位领导人员配备实际情况,确定其管理岗位最高等级和承担领导职责的管理岗位数量及等级。
十二、关于事业单位岗位空缺时人员的补充
事业单位有岗位空缺需要补充人员时,要依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政策规定和程序要求,办理新进人员事宜;无岗位空缺的,除政策性安置、引进高层次或特殊人才外,原则上不予受理。其新进人员均要纳入岗位管理,并根据事业单位人员登记管理制度的要求,按照所聘岗位进行人员岗位认定和登记。
二○一○年六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