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序跑出生命第一线
有序跑出生命第一线
——淮阴师院附小防震演习活动纪实
9月9日上午9时,淮阴师院附小的师生们在一阵紧急的警报声中,开启本学期第一次防震演练活动。
第一声警报拉响之际,全校各楼层安全员与正副班主任迅速到位,组织学生双手抱头,在黄金三角区就近避震。第二声警报响起,学生在安全员的疏散命令下有序撤离。学生们按照避震要求,时刻保护自己的头部,注意不推挤、不喧哗,快速跑到操场中央有序集合,进行安全避震。而后,各班班主任清点人数,向各年级主任报告。演习结束后,学生发展处毛菊红主任对本次演习进行即时性总结,找出问题,提炼优化方案,并对下次的防震演习提出更高的期望。
常态化的防震演习,使淮阴师院附小全体师生更好地掌握了避震方法,提高了师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的应变应急能力。
(李佳焦凌霞)
第二篇:有序备课18
第六章备课中的典型误区及其分析
第三节 技术、操作层面的误区及其分析
备课活动中出现的诸多误区,有些是由于技术和方法的误用所致,有些则是对备课的具体方法的误用所致。在本节,我们讨论备课中的技术层面、操作层面的误区及其基本对策。
一、对备课的基本方法把握不准
正如前文分析的,备课工作的诸多误区,有不少是由于对技术、方法不熟悉所致。例如,“一次失败的集体备课”
就是其中的一个反例。这次活动是青年教师小王要参加市“新秀杯”赛课。由于是提前一天领取上课内容通知,那边小王去抽取执教内容,学校这边已经成立了一个临时备课小组,备课小组成员由校语文教学骨干组成。李校长、熊校长二位亲自挂帅,他俩可是市学科带头人,可谓强强联合。 【案例呈现】 一次失败的集体备课〖HTK〗
那天下午五点多钟,小王带回了执教内容:苏教版第八册《祁黄羊》。也许是‚精英‛组合让小王老师吃了定心丸,她看起来很轻松,倒是我们几个心事重重。这真是‚打鱼的不急,背篓的跟在后面干着急‛。各人匆匆读完课文,略作思考后,交流就开始了。李校长惯于宏观调控,整体把握:‚‘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是反映祁黄羊一心为公的中心句,应扣住这一点进行教学。‛熊校长紧接着说:‚品读课文,字里行间无不显现出祁黄羊唯贤是举的博大胸怀。‘想了想’,‘郑重地说’,寥寥数语,读来却能使人深切地感受到祁黄羊举贤时谨慎的态度和无私的精神。我看教学时应该紧扣这些字眼让学生仔细琢磨,品味。‛一直在网上搜寻的刘老师推荐大家看了一段史料记载:祁黄羊曾举荐解狐、祁午分别担任南阳县令和中军尉。后用之,果然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此事也不由称赞: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召[WTXT](zhāo)见还是召(zhào)见?压(yā)根儿还是压(yà)根儿?请大家回答。‛葛老师说[WTBZ]话总是文绉绉的。赵老师常常出其不意:‚我有些问题想不通,祁黄羊为何不先举荐祁午,而要先举荐解狐?同朝为官,祁黄羊不知解狐生病了吗?明知他生病了,还要举荐他,这怎么解释呢?难道祁黄羊早知解狐病了,故意举荐,以示自己的不计前嫌?这样解读,晋国良将岂不是变成奸佞之徒吗?这显然有悖于历史及文本的价值取向。可是课堂上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如果学生提出这些问题怎么办?‛他这一问,大家还都被难住了。还没等大家思考,小王老师开口了:‚别管那么多了,明天就要上课了,拜托诸位快帮我整理出一份课案吧!‛这时大家才想起来,小王一直在做听众。是啊,东拉西扯了半天,还没一个成型的东西。神侃就此打住,大家开始全心全意地帮她逐个环节地设计课案,连过渡语葛老师都没忘帮她设计。如‚一个简单的‘想了想’却承载着祁黄羊‘公与私’、‘恩与仇’孰轻孰重的思想交锋‛;‚一代英才的逝去,甚是可惜‛……这期间,小王老师一直没抬头,边听边忙着记,生怕错过一个字。
课案理好了,小王老师长长舒了口气,笑了。
可第二天上课的情况并不乐观。‚预案执行得挺顺利,但不知怎么回事,课堂上一点感觉也没有。‛小王老师如是说。后来小王老师的比赛名次也证明我们的这次集体备课失败了。
如此的‚强强联手‛为何会遭遇失败?我们究竟失败在什么地方?
正如该文作者分析的,把集体备课定位在形成一套预案上,正是本次集体备课的致命伤。如此分析之后,我们不得不进行如下思考:集体备课究竟应该追求什么?集体备课中当事人和帮助人的角色怎样定位?集体备课应该在什么背景下进行?
回答这些问题,正是把握备课的具体方法的关键。
事实上,集体备课应该是促进当事人打开思维通道的一种大信息量交流。集体备课就是一个集体解读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因为相互启发,只有当事人将集体备课中的解读文本的过程迁移到教学中,物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这就需要当事人在集体备课前的独立思考,也需要帮助人有帮助的底线。这是那次失败的集体备课的启示。
二、对备课的技术把握有误
备课是一门专门的技术,如果对其中的技术把握不到位,就很容易出现技术上的误用。
(一)误读课程标准,误读教学目标
这种现象在中小学备课活动中时有发生,主要的表现就是,误将课程标准规定的学段目标理解为年级目标、单元目标,甚至课时目标。这显然是不了解课程标准所至,也与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教学大纲规定单元、课时目标有关。
(二)误读学情
误读学情也是备课中时常发生的现象,我们通过一个案例加以说明。【案例呈现】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反思日记
学校举行了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三项基本功之一——课堂教学的比赛,我们中高年级的教师执教的是第十二册《詹天佑》一文。以下是我在上课时的两个片段以及反思。 片段一:在揭示课题,交流学过的以人物名字命题的课文有哪些后,我简单作了小结:这些以人物名字命题的文章,人物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具有崇高的品质,那么你了解的詹天佑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大家来汇报一下自己收集到的关于詹天佑的资料。我说完后,有两三名同学举手,我又鼓励了几句,但情况并没有大的改变。后来,我叫了两名同学来汇报。
片段二:这堂课的重点内容是,我设计了‚当我读到()这句话时,我感到非常(),因为()。‛这个填空。我出示了这个填空,让学生在充分地细读课文第二三段后,来讨论时,我发现举起的手寥寥无几,这样的讨论效果自然是可想而知。 分析:这两个环节的设计,我都有自己的意图。《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第三学段的学生必须初步学会查找资料的办法,要求学生初步具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上课前一天的傍晚,我布置了让学生运用各种渠道去寻找詹天佑的资料的任务。设计上述的填空题,也是为了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并能在阅读中有所悟,有所得,尊重他们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本以为这两个环节,都应该给了学生一个积极表现自己的机会,特别是第二个环节,是本堂课的重点,也应当是一个高潮。让学生在热烈的讨论交流中,深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由此来深刻地体会本文的中心: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在上课时,我自己尽可能激情澎湃,而学生却是平静如水。我想造成这样的课堂氛围的最根本的原因是教师在备课时,没有备好学生的这一课。虽说上课前,听班主任老师交待过,本班学生不爱发言,但总以为这是六年级学生的通病,在正式课堂上,只要教师稍加引导,启发,情况总会有所转变。于是,就这样轻松上阵了。 反思:要上好一堂课,在充分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备好学生的课,的确很重要。因为学生才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他们的学习现状应该是我们要掌握的第一手资料。特别是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班级中上课,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上课教师应当充分了解,然后把这种了解融入到你的课堂设计中去。
(三)忽视或误用课程资源
备课是对教学资源开发、整合与利用的过程。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直指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而传统意义上只注重“写教案”的备课显然无法满足这一需要。对教学资源合理开发、整合与有效利用,是改善备课活动、促进有效教学的手段。 提到教学资源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教科书、教参等文本资料,其实,这些只是教学资源其中的一部分。教学资源的内涵会随着社会、科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活动,可供教学利用的一切事物,物质的、精神的、校内的、校外的、有形的、无形的均可说是教学资源。教学活动不仅是一个认知活动过程,也是一个社会活动过程,教学资源的选择与配置,不应仅从认知的角度出发,还必须善于营造良好的人际、情感氛围,使教学资源在促进学生心智方面得到和谐、同步的发展,使兴趣、注意、爱好、意志等非智力要素与感知、理解、应用、实践、解决问题等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均得到同步和谐发展。 特别地,备课中要善于利用教科书资源,但是,最容易出现的盲点就是,思路受教材限制,出现教学设计上的盲点。亦即,在教学准备中,教师主要是依据教材、教参,教材和教参确实为教师的备课和授课提供了方便,但往往也束缚了教师的思维,使教师备课时跳不出所使用的教材和教参的固有思路。 为此,教师在备课中,应该先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参阅课本,自行设计方案,教学思路不要受某一版本教材的限制,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不放过任何一点质疑、一颗火花,树立“任何教材都是可以超越的”的思想。
(四)误读教学方式转变
当前,在备课中,经常出现教学方式方法设计中的形式化、片面化的认识。亦即,新课程就是要合作、自主、活动、探究,不探究,不是新课程。于是,出现了从过去的“满堂灌”到“满堂问”发展为今天的“满堂跑”。 其实,教学方式转变的根本在于改善学生的课堂生存环境和学习生态环境。为此,备课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使他们在书本世界中找到其生活世界的影子,把生活世界中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融入到书本知识之中,而且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世界,以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留有一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备课不仅要关注学生地位,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激励性的问题或情境。备课不仅要关注学生这一团体特有的、独有的文化,创建师生、生生有效交流互动的平台,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因地制宜,打破单一的集体教学的组织形式。 总之,备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备好课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和保障。克服备课中的困难和盲点,走出误区,才能切实提高备课质量和教学效果。
第三篇:《跑出一片天》观后感6
观《跑出一片天》有感
靖边十小四年级一班纪婷婷
今天,学校为了培养我们在外独立的能力,为了培养我们奋进的信心定于早上九点,在红色影院给我们观看《跑出一片天》。
《跑出一片天》里面的故事是这样的:主人公李小天是一个热爱跑步的学生。他的成绩虽然不好,但是他跑步的速度却非常快。只是,李小天的爸爸却不希望他跑步,一直让他在家里学习,不让他跑步。一天,李小天与一个叫大眼仔的大男孩结识了,那个人是400米长跑记录的保持者,只用了53秒,但小天却不知道。接着小天便向大眼仔说出了自己的苦楚,大眼仔斩钉截铁的说:“你一定要跑下去,跑出自己的‘一片天‘“。在不久后,大眼仔便与小天每天在一起,大眼仔不断的教小天跑步的要领,小天的速度一下子快了很多。不久,市里要举行比赛了,小天想报名,可一个叫马晓的人出现了。他的400米记录是59秒,比小天快了好几秒。小天白般请求,主任才说到:“你如果能跑进一分钟,就给你参加。”然后在小天的努力后,小天赢了······从《跑出一片天》中,我明白了以下几个道理。1:作为万物之灵,人应将自己变的完美无缺。对自己的优点,要完美发挥,对自己的缺点,要努力改正。莎士比亚说过:“一个人,要做到完美无缺,他的第一件事,就是
反省自己,改正却加以掩饰,会变的越来越差。相反,你发现了自己的缺点,虚心改正,那你将越来越棒。
2:人要相信自己,发挥自身独有的特点。不要因为有人阻拦就放弃。有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是啊!不管别人多小看你,欺负你,不相信你,但你只要去努力,去付出汗水,早晚有一天,你会成功,让别人对你刮目相看!
跑出一片天,创造新辉煌!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跑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一片天吧!
指导老师:侯飞
第四篇:党旗,飘扬在申遗第一线
党旗,飘扬在申遗第一线——记湖南新宁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主战场
9月下旬,IUCN自然保护委员会山区生态系副主席澳大利亚格里姆.沃博伊斯博士和韩国江源大学地质系教授禹卿植在对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湖南新宁崀山进行综合考核评估后,对新宁崀山核心景区的建设、保护工作以及壮观迷人的自然风光给予了高度评价,沃博伊斯博士更是连声说:“没想到,崀山管理很规范,达到世界水准。”
然而,又有谁想到,为了迎接这次崀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考核评估,新宁县广大党员干部连续半年奋战在崀山申遗第一线,把申遗作为践行科学发展的主战场,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那一个个战天斗地的身影,就是一面面高高飘扬的鲜红党旗;那一面面高高飘扬的党旗,就是崀山申遗成功的希望所在。
一名领导一盏灯
今年3月,崀山申遗开始进入迎接国际专家考核评估冲刺阶段,新宁县就开始实行“5+2”、“白+黑”工作法。即:5 1 个工作日+2个双休日都不休息;白天工作,晚上开会、学习。全县上下进入“与时间赛跑,与压力较劲”的高速运转状态。县级领导顶着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的压力,冲锋在前,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就像一盏盏指路明灯,激励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到崀山申遗主战场。
为了确定最佳国际专家考察线路,邵阳市副厅级干部、县委书记陈优秀先后10余次率领技术人员,冒着危险,爬山涉水,行走在人迹罕至的密林深谷中,披荆斩棘进行勘探,不厌其烦地斟酌论证。2009年4月29日,细雨蒙蒙,道路湿滑,为勘探专家考察线路,他已带着技术人员在深谷密林中走了4个多小时,大家都十分疲惫。这时一条小溪横在面前,水面足15米宽,同志们都说回去算了,但他却说:“水面虽然宽,但不深,当前申遗工作时间紧迫,耽误不得,大家一定要克服困难,趟过去。”他看到随行的年龄最大的老专家胡安国同志身体虚弱,有点犹豫。便走到他跟前说:“老胡,我背你过去,”随即毫不犹豫地背起老胡走进了没膝深的溪水里。想到已经是疲惫不堪的县委书记背自己,老胡两眼禁不住被泪水模糊,在场每一位同志默默无声地看着这一切。大家心里想,科考路线的水再深,我们也要趟过去;申世遗的 2 路再艰难,我们也要走下去。陈优秀悉心尊重专家学者,不仅赢得了国际国内专家及崀山的认可,而且赢得他们对中国丹霞申世遗的高度认可。
一名干部一颗钉
环境综合整治是崀山申遗工作中一项艰难任务。为充实力量,县委从全县抽调了18名业务素质过硬、基层工作扎实的党员干部到崀山镇,成立环境综合整治突击队。突击队员就像一颗颗螺丝钉,钉在环境整治最艰难的地方。他们工作与原单位脱钩,组建临时党支部,自带被子和日常生活用品,住在集体宿舍,吃在机关食堂,工作在景区民居整建、污染企业搬迁、违章建筑拆除的第一线。
县委办副主任伍小龙抽调到整治组后,几个月没有休过一天假。就连80多岁的父亲生病住院,他也只能抽时间探望。由于工作忙碌,无暇顾及,他不得不利用晚上的空余时间,将父亲从县人民医院转至50公里外的县二人民医院住院,由其兄长照顾。县房产局干部罗隆承负责50多户民居搬迁。他每天都要逐家逐户去做思想动员,最多的甚至有几十次。在房屋测量、实施验收、兑现补偿时,罗隆承与群众的接触更加频繁,几乎每一个环节,他都到场,及时耐心地向老百姓 3 做解释工作。本来就患有咽喉炎的他由于经常“磨嘴皮子”,引起了口腔发炎,牙龈化脓,但他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没有迟过一次到,没有休过一天假。
一名党员一面旗
崀山景区环境整治牵涉8个行政村上万名群众。村党支部书记作为土生土长的崀山人,一方面从内心感受到村里的父老乡亲不愿离开这片生他们养他们的土地;另一方面,崀山的申遗和保护,又不得不要求部分村民牺牲一些切身利益,搬出景区或进行房屋统一改造。面对这种两难境地,8名核心景区的村支部书记以坚强的党性做出了正确的抉择:一切服从申遗,一切服务申遗!他们有的自己带头搬迁改造做出样子,有的从自己的兄弟姐妹、亲戚朋友做起顶住压力,反复做通搬迁户和改造户的思想工作,成为申遗战线上最坚定的排头兵。
崀山镇联合村党支部书记李贤昌,从环境整治行动一开始,就将家里的农活托付给妻儿,自己几乎成了专职的宣传发动员和矛盾调解员。由于对每家每户的情况都很熟悉,所以他对每一座房屋的拆迁、降层、“平改坡”(平顶改成坡屋顶),都坚持在场进行协调。由于日夜操劳,李贤昌的身体严 4 重透支,得了严重感冒,头晕耳鸣,不得不到诊所治疗输液。但因为工作任务繁重,在输液的三天,他每次都是一拔下针头就扎进群众家中做工作。由于整日奔波,让李贤昌本就患有风湿病的双腿出现了浮肿现象,但他贴了一张伤湿膏后,又继续战斗在工作前沿。
巍巍崀山,道不尽新宁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动人故事;滔滔夷水,唱不完崀山申遗路上“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感人乐章。崀山景区北大门建设牵涉35户100多名群众的拆迁任务,从动员到平地到安置仅26天;景区22公里游步道改造和5.6公里悬空栈道新建,从设计到竣工仅用了5个多月时间;还有景区“三个门楼”、“四个中心”等的建设,182座民居和单位用房的搬迁,2178座民居的“平改坡”整建,47公里电力电缆杆线的搬迁入地,13项保护性管理设施主体工程的建设,全部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完成,创造了激励全县人民的“申遗精神”和“崀山速度”。(新宁县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
第五篇:“最多跑一次”跑出优质服务加速度
“最多跑一次”跑出优质服务加速度
SL县税务局深入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以落实税务总局、省局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清单为目标,通过加强宣传、优化服务等手段,努力打优质服务品牌,不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全面提升纳税人的满意度。
一、宣传到位,确保纳税人广泛知悉。一是在电子屏、自助查询机、公告栏上公示了“最多跑一次”涉及国税部门的事项清单和二维码,纳税人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了解办理涉税业务所需要资料,一次备齐,迅速办理;二是印制《江西省国税系统“最多跑一次”办税事项指南》,放置在导税台、填单区,供前来办税的纳税人领取查看;三是通过微信公众号、税企QQ群进行网上宣传,广泛告知纳税人,增加社会影响,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二、培训到位,确保窗口人员规范操作。一是梳理“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在5大类105个事项中重点划出常办事项,要求所有窗口人员再学习《纳税服务规范》,对各类业务的办理流程、办理时限、所需资料,必须做到即问即答。二是通过“微课程”,对“最多跑一次”事项进行学习,通过以考促学的方式确保准确掌握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的改革精神、业务流程和工作要求。
三、服务到位,确保提高纳税人满意度。一是推行“容缺受理”服务,如果纳税人现场提供的材料不齐,为非关键性材料缺失或有误时,也可以进行预先受理,所缺资料事后补齐,做到“最多跑一次”要求;二是开设“省内通办”办理窗口,推行办税事项“省内通办”,纳税人可以再办税服务厅办理规定涉税事项,实现了跨区域办税“最多跑一次”;三是推广网上办税、手机办税,通过大力推广江西省电子税务局,实现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一次也不跑”;四是从规范落实、制度落实、对外承诺事项落实、硬件设施情况等方面对纳税服务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自查,将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度、导税服务制度等落实到位,确保复印机、自助办税机等硬件设施运转正常,保证纳税人“最多跑一次”。
四、监督到位,确保严格执行文件要求。一是通过税企QQ群收集纳税人对“最多跑一次”的建议,设立台账,及时与纳税人沟通与反馈,做到充分吸收合理化建议,认真回应纳税人诉求;二是通过相邻窗口人员相互监督设立责任人的方式,提升服务质量,突出被服务对象和社会各界监督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切实提高纳税人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