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城乡教师合理有序流动[共五篇]

时间:2019-05-13 21:37: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为促进城乡教师合理有序流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为促进城乡教师合理有序流动》。

第一篇:为促进城乡教师合理有序流动

为促进城乡教师合理有序流动,促进优质资源均衡化,使乡村教师安心工作,调动乡村教师工作积极性,决定从邳州市农村初中和小学公开招考60名教师到城区小学任教,现将具体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考原则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采取笔试、面试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二、招考岗位、职数

语文27人、数学27人、英语6人(具体招考岗位见附件)。

三、报名条件

报考人员须经所在学校同意(如本人愿意,学校应同意报考),并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农村初中或小学在编在岗教师,在乡村任教10周年以上(含10周年),年龄45周岁以下(1969年7月15日后出生)。

2.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具备小学或中学教师资格。

3.体质符合《教师资格认定体检检查标准》所规定的条件。

4.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报考:

尚未解除纪律处分或者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人员;近三年有一次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近三年有因违反师德师风规定,受到通报批评或处分的人员。

四、报名

1.报名日期:2014年7月25日—7月26日,每天8:30—18:00。

2.报名地点:市教育局一楼大会议室(邳州市建设中路78号)。

3.领取准考证日期、地点:7月30日、市教育局一楼大会议室。咨询电话:0516—86626217。

4.报名时须持学校同意报考证明及本人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教师资格证书。以上证件均须提供原件及复印件。

5.报名时需上交近期免冠同底版二寸照片3张和考试费100元,如实填写《招考进城教师报名表》(请登录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和邳州教育网下载)。

6.所报学科以毕业证书上所学专业或教师资格证书上的任教学科为准。

报考人数与招考学科职数的比例不能低于2︰1,达不到比例要求的,相应核减招考职数,核减后仍达不到比例要求的,该学科不再开考。

五、考试

1.笔试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满分为100分,内容为教育教学公共基本理论和所招岗位学科专业知识等。笔试日期为7月31日,笔试地点详见准考证。

2.面试

(1)面试人员的确定。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按招考职数1︰2的比例确定面试人员(最后一名分数相同者一并参加面试)。不足规定比例的按实际人数确定,实际面试人员少于或等于职位招录计划数的,面试成绩必须达到60分及以上方可进入体检复核程序。

(2)面试内容。面试满分为100分,内容分为说课和即席演讲。说课(80分):在规定时间内,按指定内容独立备课、设计教案(30分钟),然后进行说课(10分钟);即席演讲(20分):随机抽取题目,进行限时即席演讲(5分钟)。面试得分由主考人员当场告知考生。

(3)面试日期和地点另行通知。

六、成绩公示

笔试、面试成绩和考试总成绩将及时在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和邳州教育网上公示。考试总成绩=笔试成绩×50%+面试成绩×50%。

七、体检与复核

根据岗位职数,按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1:1的比例确定体检人员名单。总成绩并列的,笔试分数高者优先,笔试分数仍相同的,以面试成绩中的说课分数高者优先递补。

体检不合格者取消录用资格,按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总成绩并列的,笔试分数高者优先,笔试分数仍相同的,以面试成绩中的说课分数高者优先递补,如以上各项分数都相同,增加相应录用名额。体检合格者,须于8月15日前将本人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教师资格证书原件交到市教育局进行复核。凡是相关证件逾期不交或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即取消其录用资格,由此造成的职数空缺,不再递补。

八、公示

体检、复核合格人员名单将在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和邳州教育网上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7天。

九、选岗和聘用

公示期满,符合聘用条件的拟聘用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到市教育局集中,根据招聘计划和岗位设置要求,按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依次进行选岗。本次招考进城教师试用期三个月,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办理相关调动手续,否则,仍回原单位安排。

十、招考工作纪律

本次招聘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共同组织,市监察局全程监督。考试资格审查将贯穿招聘工作全过程,凡考试作弊或弄虚作假的考生,取消其招聘资格;对徇私舞弊的工作人员,将从严查处。监督电话:0516-86288720(邳州市监察局)、0516-86288837(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0516-86626258(邳州市教育局)。

本《公告》由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邳州市教育局负责解释。

备注:为不影响原学校正常教学,同一学校的同一学科限录用1人,同一学校录用人数不能超过两人,按照从高分到低分录用。

附件:

1.邳州市2014年招考进城教师岗位简介表

2.邳州市2014年招考进城教师报名登记表

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邳 州 市 教 育 局

第二篇:城乡教师流动的经费需求分析 - 副本

城乡教师流动的经费需求分析

摘要:近年来,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我国政府非常注重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并且在师资保障、方针政策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大努力。城乡教师流动制度作为其中的一 项重要举措也得到了部分地区政府财政经费上的大力支持。但是,城乡教师流动制度在实行的过程中却遇到了重重阻碍,其中物质经济条件障碍尤为突出。文章通过对城乡教师流动中需要财政保障来改善物质经济条件的因素进行分析,确定需要经费支持的具体方面,以期相关财政制度制定有据可依、落实可查。

关键词:教师流动城乡差异资源配置经费需求

城乡教师流动政策作为均衡教育资源配置的一项重要措施,既有国际经验的成功范例又有本土教育的需求,所以促进城乡教师流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明确指出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但是,目前我国教师流动主要表现为一种无序流动。即从教育系统内部流向外部,从落后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农村流向城镇,从中小城镇流向城市,从市县流向省会城市,从边远落后地区流向经济文化发达地区。

我国城乡教师流动制度存在诸多阻碍,其中物质和经济因素是影响优秀骨干教师主动参与城乡教师流动的重要原因。教师作为城乡教师流动的主体,其“经济人”的身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的尤为明显。笔者在分析这一问题时考虑到了城乡教师工资、学校教学条件、生活水平、社会福利保障差距大以及法律法规缺失、人事制度羁绊等城乡差异因素,导致许多城市教师拒绝流向农村、丧失参与教师流动的主动性。若要使城乡教师流动有序进行,必须逐步解决这些问题,而以上所述因素均与教育经费的保障和支持密切相关。笔者将结合城乡教师流动中存在的问题,从物质、经济阻碍方面,分析城乡教师流动中的经费需求。

一、城乡流动教师的额外工资支出

在全国范围看,不同地域的教师工资水平差距很大,城乡教师工资水平存在的明显差距。据《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8)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全国农村小学、初中教职工人均年工资收入分别仅相当于城市教职工的68.8%和69.2%。2009年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了绩效工资改革后,城乡、地区之间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差距拉大。城市教师流动到农村薄弱学校就意味着个人的工资收入要减少,所以城市教师参与教师流动的积极性并不高。若要吸[3][2][1]

引优秀城市教师到薄弱的农村学校中去,就必须保证流动教师的工资待遇不降反升。流动教

师的工资高出教师流入地教师工资的部分便需要一定经费投入和各级财政的保障。

二、城乡流动教师的生活保障支出

(一)教师流入地的住房保障

由于城乡教师流动的时间较长,教师需要生活在派往的学校,这样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师的住房保障问题。对于本身条件优越的城市学校而言,提供环境舒适的临时住房可能不是问

题,但是对于一些农村的薄弱学校来说,会挤占原本就不宽裕的校舍资源而且提供的住房条

件也会很艰苦。解决流动教师的住房问题需财政经费的大力支持,比如:拨款修建专门的教

师宿舍、对购买当地商品房的流动教师进行补助、对自行安排住宿的流动教师进行补贴等等。

总而言之,流动教师的住房保障将会有很大部分比例的经费需求。

(二)其他各种生活津贴

基于不同教师和不同流入地的不同情况,需要为参与流动的教师设立不同的特殊津贴。

例如,日本对《教育公务员特例法施行令》中界定的偏僻地区学校或与其相当的学校工作的教职员,按月发给“偏僻地区津贴”,数额在工资及扶养津贴月额总数的25%以内。教师流

动至偏僻地区学校工作之日起三年内,对其增发在本人月工资和扶养津贴总额的4%以内的偏僻地区津贴的津贴。此外,日本流动教师还有其他形式的津贴,如寒冷地区津贴、单身

赴任津贴等。为流动教师设立各种形式的津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教师参与流动的积极性

和奉献教育的事业心。

另外,政府和学校可以对于有照顾家庭责任的教师可以给予家庭照顾津贴;对于离家较

远的教师可以适当报销往返家校的交通费用;增加流动教师的医疗保险补助等等。以上各种

必要的津贴也会产生很大的经费需求。

三、城乡流动教师的培训支出

据了解,许多城乡流动教师到了交流学校后因为工作条件及生活环境的不同产生了许多

适应性问题。城乡教师交流适应性问题是指在区域城乡教育发展失衡下,为了通过均衡教育

资源以促进教育公平,在城市和农村中小学教师双向派遣过程中,新的教育或教学工作条件

与环境对教师需要的适合程度。既然存在教师流动中的适应性问题,那么我们在促进教师

流动的同时就不能忽视这个问题。[5][4]

除了生活环境差异带来的问题,许多农村教师流动到城市学校会产生难以有效使用多媒

体、难以适应城市学生学习基础、难以适应新教材内容等问题,而城市教师流动到农村学校

会出现难以适应差的教学条件、难以承担高负荷的工作量、难以适应新的教学对象等适应性

问题。假如能够采取在交流前进行短期培训的方法,那么对解决流动教师的适应性问题、转

变流动教师观念会有很大帮助。另外,规范合理的培训需要涉及教师的教学技能培训、心理

素质培训、新环境适应培训等等。

四、改善农村学校硬件设施的支出

由于我国农村和城市教育资源配置的长期不均衡,城乡教育经费差距明显。以2001年

我国小学的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为例,城镇小学平均是953元,农村为558元,城镇小学平

均比农村小学高出71%。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普遍比城市学校硬件设施差,导致了城市教师

难以形成到农村学校去的主动性。改善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是改善农村教学条件、均衡城乡

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从促进教师长远流动的角度出发理应作出的决定。改善农村学校硬件设施既能够增加农村学校对流动教师的吸引力,还能够减少农村

学校学生的流失。改善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是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的重要表现,也是经

费需求的主要方面,主要包括更新校舍、更新教学设备、改善生活服务等等。

五、构建相应保障制度的支出

(一)构建法律保障制度的经费需求。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校长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

门依法聘任”,导致政府有权调动校长但是无权调动教师的现状。另外,我国的教师流动没

有形成常态,缺乏规范的参与程序,没有强制流动的法律规定,所以在教师流动的过程中出

现了应付了事的现象。教育立法机构需要对教师流动制度给予法律保障。政府在组织人力、物力,建立相关的激励、评价、制约等法律制度,确保教师流动制度“有法可依”时,就需

要给予课题调研、立项以及法律条文制定等活动以充足的经费支持。

(二)构建人事保障制度的经费需求。

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将中小学教师排除在国

家公务人员之外。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管理权限实质是在学校,因此许多学校把教师视为单位的内在附属品,禁止本单位教师合理流动。要打破目前学校阻止骨干教师流动的现状,就

必须改革教师的人事管理制度以及教师的编制,把教师作为“教育公务员”纳入到教育行政

管理体系中并在均衡师资配置时受到教育行政部门调遣。构建一系列的人事保障制度是涉及

到多方利益的举措,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也会有一定经费需求。

(三)构建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经费需求

除了相关教育制度阻碍,一些社会制度也是阻碍教师流动的重要因素。例如,社会制度

中的户籍制度一直以来在人才的流动方面起了阻碍作用。城乡分割仍是我国户籍管理体制的[6]

基本特征,而附加在户口之上的种种福利制度则使得城乡教师合理流动的机会变小,难以形

成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合理流动机制,从而成为教师流动制度建设的重要制度屏障。[7]

若要促进教师流动,激发其主动性,需要对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户籍变迁等

关系流动教师切身利益的方面进行制度的重构。

城乡教师流动的推进需要各级政府及学校给予经费上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在目前我国城

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且城乡教师流动处于初级阶段的情况下,要使其得到广泛推进,更需

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和制度保障。各级政府、各地学校在推进城乡教师流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

意维护流动教师的切身利益,在选择流动教师时要注意流动教师的个人需求,在作出经费预

算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参考文献:

[1]王俊明.关于我国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几点思考: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的启示[J].玉溪师范学校学报,2005(5).

[2]国家教育督导团:《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8)一关注义务教育教师》,《教

育发展研究》2009年第1期。

[3]范先佐、付卫东: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改革:背景、成效、问题与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4](日)文部省.教育公务员特例法施行令[X].昭和二十四年(1949)一月十二

日政令第六号.最终改正:平成十四年(2003)六月二十八日政令.

[5]唐智松、温萍:城乡教师交流中的适应性问题[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年

第7期.[6][7]贾建国.我国城乡教师流动制度创建的制度阻力探析[J].教育科学2009

25(5)

联系人:贾方敏性别:女民族:汉所属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个人身份:硕士研究生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1号西南大学 电子邮箱:jiafangmin@qq.com

第三篇:改变农村教育城乡教师流动最管用

改变农村教育城乡教师流动最管用

长期以来,优秀教师纷纷流向城镇,导致城镇学校优秀教师扎堆,而农村学校优秀师资严重不足。

要实现教育公平,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优化配置农村学校师资是关键之举。好教师是发展农村教育的第一生产力。但当下农村教育普遍存在教师荒。要改变这种现状,加大力度,加快推进城乡学校教师双向流动是当下最管用的办法。

推进城乡学校教师双向流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但会触及到城镇教师个人的切身利益,在短时间内也可能会影响城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以及学校的发展及稳定,更会涉及相关的社会问题。教育行政部门既要有解放思想、大胆推进的坚强决心,又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有足够的预见性;既要认真做好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制定好实施计划等基础性工作,又要广泛发动、大力宣传,深入细致地做好学校和教师的思想工作,要争取上级支持、制定并出台刚性政策,先行先试,分步实施,稳妥操作,积极推进。

具体操作时,可分两步走:先在面上做好试点工作,根据学校性质不同,通过城乡结对子,进行“一对一”、“一帮一”的流动,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成功的经验;在试点的基础上做好大面积的推广。

“留人先留心”。农村学校要留住教师,关键是要用优惠政策和刚性制度来保障并推进流动工作。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制定好吸引老师的各类优惠政策,尤其在工资福利、住房补贴、农村教师津贴、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向流动到农村的教师予以倾斜。

第四篇:合理界定管理职责 促进农机为农服务

合理界定管理职责 促进农机为农服务

《道路交通安全法(草案)》中关于机动车的管理部分,涉及到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用运输车等农业机械的管理内容。制定一部概念准确、职能界定清楚、管理规范的法律,尽量避免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矛盾和问题,是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为此,《道路交通安全法》应该明确:“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用运输车等自走式农业机械的安全技术检验、驾驶员考核和核发牌证工作由农业(农机)部门负责。”

(一)农业(农机)部门历来是农业机械和农机安全生产的主管部门,负责农业机械的牌证核发、安全技术检验和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考试发证等安全监理工作。早在1981年10月24日,原农业机械部就颁发了《农用拖拉机及驾驶员安全监督管理规章》。1984年2月24日,国务院做出《关于农民个人或联户购置机动车船和拖拉机经营运输业的若干规定》,进一步赋予农机监理部门负责上道路行驶拖拉机及驾驶员的检审、核发牌证、考试、考核和办理入户、过户等行政执法职能。1986年10月7日,国务院实施道路交通体制改革,印发了《关于改革道路交通管理体制的通知》,决定全国城乡道路交通由公安机关统一管理,同时也规定拖拉机道路行驶安全技术检验、驾驶员考核、核发全国统一的道路行驶牌证等项工作,由公安机关委托农业(农机)部门负责。199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办发〔1998〕88号)进一步规定:农业部负责“组织实施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用运输车等农业机械的安全监理、产品质量检验、鉴定和认证管理。”多年来,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在不断加强和完善。

(二)现行的由农业(农机)部门负责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管理体制和办法不宜改变。由农业(农机)部门负责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用运输车等农业机械安全监理工作,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我国的农业机械数量大,分散在广大农村,农民购买农业机械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作业。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用运输车等自走式农业机械不同于一般的机动车,它们既上道路行驶,又从事农业生产作业,主要活动在田间、场院和乡村道路,这是中国农村经济不发达的国情决定的。从农机产品的属性、经营使用的主体、运营的地域以及用途等各方面来讲,都与农业生产、农民和农村有紧密联系,由农业(农机)部门进行管理更为合理。从多年的管理实践看,农业(农机)部门负责农业机械安全监理,能科学合理地协调处理好农业生产安全与道路交通安全两方面的关系。农机安全监理人员分布在农村,既从事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又进行农机安全生产的技术服务,适应农机的使用特点。农业(农机)部门对农业机械的安全技术检验,既包括交通安全运行技术条件的检验,又包括农业机械农业生产作业的技术条件检验;既对动力机械进行检验,又对配套农具进行检验。农业(农机)部门对驾驶员的培训考核,既包括安全行驶技术,又包括农业生产作业安全操作技能。因此,农业机械的安全监督管理,是农业生产与道路交通管理的紧密结合,这种双重安全管理,就组织和技术力量上而言,农业(农机)部门具有自身的专业优势。

目前大部分省都出台了农机管理地方法规及配套的政府规章,形成了农机安全监理的法律体系。为了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各省(区、市)人大、政府十分重视农机管理和安全监理法规建设,全国已有24个省(区、市)人大颁发了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及相关的配套政府规章,天津市也相继制定了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农业机械安全监理规定和农机事故处理办法。这些法规和规章,明确了农机安全监理的职责任务,规定了农机部门负责农业机械的牌证核发、驾驶员考试发证及事故处理等农机监理工作。这些法规和规章是各省(区、市)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我国农村实际情况和加强农机管理的要求出发而制定的,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这些法规规章已经构成了较完整的法规体系,是制定国家法律的基础。

全国已建立起完整的农机监理网络。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规定,为适应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目前,我国已建立起各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据了解,全国有县以上农机安全监理机构2845个,农机监理人员达到32354人。另外,全国39929个乡镇农机管理机构配有专职农机监理员,各行政村均有农机安全员。广大农机监理人员既从事农机监理工作,又开展农机安全生产的技术服务,形成了适应农机量大、面广、分散经营特点的安全管理体系。天津市也同全国一样,建立起一支既懂农机生产作业、又熟悉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700余人的监理队伍,他们多年来为当地的农机作业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机监理部门以预防农机生产事故为中心,在提高农业机械技术状态和驾驶员的驾驶操作水平、强化驾驶员和机车的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有效地遏制和减少了农机事故的发生,对保证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农业机械保有量逐年增加,但是事故发生率和每万台拖拉机死亡人数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据统计,1980年全国共有拖拉机261万台,当年发生事故33822起,死亡11549人,每万台拖拉机平均死亡人数44.1人,直接经济损失2961.82万元。到2000年,全国拖拉机拥有量达1373.74万台,联合收割机26.52万台,三轮农用运输车660.68万台,四轮农用运输车112.07万台,全年共发生农机事故13736起,死亡2273人,每万台拖拉机死亡人数下降到1.66人,直接经济损失5066.36万元。2000年与1980年相比,拖拉机数量增加了1113万台,但每万台拖拉机平均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却由1980年时的44.1人和11.35万元下降到2000年的1.66人和3.69万元。与此同时,天津市的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农业机械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每万台拖拉机死亡人数从1981年的49.7人下降到目前的1.57人,连续13年使拖拉机事故死亡率控制在1‰以下。

20多年来,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已经被广大机手所接受,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农业(农机)部门对农业机械实施安全技术检验及驾驶员考核,只需通过农业(农机)一个部门的一道程序,就能完成核发具有农业生产作业和道路行驶的双重功能的牌证。这样做既避免了两个部门的重复检验、考核,又可使农民节省由两个部门重复核发牌证的费用支出,从而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机部门还通过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用运输车的牌证核发等管理工作,落实了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了农机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以及农机抗灾救灾等工作的组织,有效地促进了农机化事业和农业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三)农机安全监理部门和公安交警部门合理分工配合,有利于《道路交通安全法》更好地实施。农业(农机)部门负责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用运输车等农业机械的安全技术检验、驾驶员的考核、核发牌证等项工作,属于农业生产中的农机作业和农村道路运输的安全技术领域管理,不涉及道路交通指挥、维护秩序等管理工作。自走式农业机械上道路行驶,仍应遵守道路交通法规的规定,服从公安交警部门的道路交通管理与指挥。目前,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用运输车等农业机械由农业(农机)部门负责核发牌证,均受公安交警部门指导和监督,不仅没有影响全国道路交通统一管理,而且充分发挥了各自在专业技术、管理经验、安全监管网络上的优势,促进了农机安全生产和道路交通的安全管理。

《道路交通安全法(草案)》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用运输车等农业机械等视同一般机动车对待,对其安全管理的特殊性和管理办法没有体现,意味着这些农业机械也要改由公安交警部门管理并核发牌证,取消农业(农机)部门对农业机械的安全监理权。如此,将会在农业(农机)管理和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等方面带来一系列问题和矛盾。

(1)造成农业机械管理混乱。对农业机械实行牌证管理是农机部门监督管理农业机械的重要手段。如果取消农机管理部门对农业机械的牌证核发的管理权,农机部门将难以对农业机械进行有效地监督管理,现有的农机监理体系也将受到影响,必将造成管理上的真空和农机安全监管失控的混乱局面。

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是整个农机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失去农机安全监理的手段,整个农机化管理也将会出现断层,将给农机化生产、农机抗灾救灾的组织,以及农机作业质量的监督等工作带来困难,这样对农机化发展也是十分不利的。现在农机部门已经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和农用运输车核发牌照,如果改由公安部门管理,上道路再核发或换发公安交通牌照,将造成一机两套牌证,重复收费。据了解,仅换发牌照一项,全国就将增加农机手负担10.5亿元。历史的经验教训证明这是不可取的。

(2)给农机安全生产带来影响,也不利于乡村道路的交通。目前,我国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用运输车等农业机械数量大、分布面广、分散在千家万户,驾驶操作人员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较低,事故隐患较多,仅靠公安交警部门在公路上检查,不可能从源头上对其实行有效地管理,形成乡村道路、田间、场院的安全生产管理真空,导致出现大量的无牌无证现象。这样,不但安全生产责任难以落实,同时也造成道路事故隐患增多。

(3)造成管理职能和管理法规上的矛盾。一方面,国务院职能分工明确由农业部负责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用运输车等农业机械的安全监理,各省(区、市)这次机构改革的“三定”方案中,也都明确由农机部门管理。如果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草案)》,就会造成与现有职能分工的矛盾。另一方面,目前全国有24个省(区、市)人大或政府颁发的农机管理条例或农机管理的地方规章,都对农机部门核发牌证有明确规定。如果改变现行管理体制,势必要求地方大多数省(区、市)更改职能,修改法规和规章,这是不可取的。

鉴于上述情况及将要产生的负面影响,我们希望《道路交通安全法》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用运输车的安全技术检验、驾驶员考核、核发牌证等安全监理问题予以明确:由农业(农机)部门负责做好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用运输车等农业机械的安全技术检验、驾驶员考核和核发牌证等项工作;公安交警部门以道路交通管理为主,负责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用运输车等上道路时的违章纠正、事故处理等安全秩序管理。农业(农机)部门与公安交警部门应密切配合,互相支持,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分别做好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用运输车等农业机械安全监理工作。

第五篇:加强城乡教师交流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加强城乡教师交流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时间:2011-10-12 16:04:50来源:作者:

凤阁岭中学李金陶

为了进一步优化我区中小学城乡教师队伍结构,促进城乡教师教育的均衡发展,区教育部门决定,自今年秋季开学起组织开展城乡学校间教师交流活动。本次交流安排我们凤阁岭中学与虢镇初级中学结为联合学校,两校各派出6名教师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交流。

我校地处偏远山区,长期以来受区域经济发展落后,交通不便及农村孩子所处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制约,使我校在师资力量、办学水平和教育成果等方面与城区中学存在较大的差距,此次组织城乡教师交流活动就是希望通过城乡学校间的帮和扶,予和取,以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师队伍素质和整体办学水平,促进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城乡教师交流对我校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教育资源共享,缩小城乡差距。

就师资队伍而言,我校青年教师占相当大的比例。虽然年轻教师工作热情高,容易接受、传输新事物,但由于教育教学经验相对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阻碍了山区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本次交流中派到我校的6位教师均是虢镇初中的教学骨干,教学经验丰富。在这一年里,他们将把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方法,教学手段及科研成果带到我们山区学校,促使我们改进教育理念,提高管理成效,更进教学方法。特别是能够较好地解决我校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学校教学水平均衡发展。

二、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

我校青年教师居多,本次对口交流活动的组织发展恰好为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搭建了锻炼、交流、提高、发展的平台,我校广大青年教师十分重视这次交流学习的机会。积极向支教老师请教,通过探究教法,吸收经验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定期开展听课,评课,同课异构,教学研讨等活动,加强课题研究,并以此为切入点带动我校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

同时,我校派往虢镇初中的6名教师在融入新的学校后,将积极参与各项工作,多交流,多观察,勤思考,主动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教育教学理念,全面提升业务素质。他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把自己在交流中学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班级管理方法等及时反馈回校,以供借鉴学习,全面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通过城乡教师的形式,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以师为本,发挥教师群体效应,根据教师群体共振互激的原理,使经验丰富的教师在交流中产生学科领军人的典型效应,调动我校教师工作积极性,增强责任感和认同感,促进教师队伍的长远发展。

我校的教师对口交流工作才刚刚起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更要立足实际,深入研究,积极研究,借鉴和学习经验,不断加强与联合学校的交流与合作,同心同德,扎实工作,为我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为我区教师对口交流工作开创新局面而不懈努力!

下载为促进城乡教师合理有序流动[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为促进城乡教师合理有序流动[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乡学校心连心均衡发展共促进

    城乡学校心连心均衡发展共促进 2013年5月11日,塘步镇中心校在少先队大队总辅导员周裕剑的带领下,一行6人参加了梧州市蝶山区2013年教育团队工作现场会,拉开了我镇沙田小学、六......

    促进物业管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对策(共5篇)

    促进物业管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对策 江安县政协刘明富 物业管理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人们对居住环......

    以壮大县域经济为抓手 促进河南城乡协调发展

    以壮大县域经济为抓手 促进河南城乡协调发展——河南改革开放30年基本经验与发展模式研究(3)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改革开放30年来,河南经济总量从1978年的全国第9位跃居为现......

    城乡教师交流互动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xiexiebang推荐)

    城乡教师交流互动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乌市五中开展教师城乡交流活动阶段性小结 2013年,乌兰浩特市教育局出台了《乌兰浩特市教师素质提升工作实施意见》,从今年开始,将推行......

    城乡教师交流工作规划(共5篇)

    城乡教师交流工作实施方案 为促进我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河南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编辑为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编辑为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幼儿园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育部2012年颁布出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12]1号文件(......

    以校为本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以校为本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课程改革,成也教师,败也教师。”新课程给教育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新课程强调,教师要与课程、学生、学校共同发展,教师知识结构要不断更新与优化,......

    为进一步促进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

    为进一步促进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为期三天的全国第六届“两岸三地同课异教”小学语文精品课堂教学研讨会,10月20日在济宁市实验中学举行。 据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