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壮大县域经济为抓手 促进河南城乡协调发展

时间:2019-05-15 14:43: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壮大县域经济为抓手 促进河南城乡协调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壮大县域经济为抓手 促进河南城乡协调发展》。

第一篇:以壮大县域经济为抓手 促进河南城乡协调发展

以壮大县域经济为抓手 促进河南城乡协调发展

——河南改革开放30年基本经验与发展模式研究(3)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改革开放30年来,河南经济总量从1978年的全国第9位跃居为现在的第5位,按可比价格计算,2007河南人均GDP比1978年增长了14.5倍。在此过程中,县域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不仅使河南由单一的农业大省转变为新兴的工业大省和经济大省,而且走出了一条具有河南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道路,有力地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

一、河南壮大县域经济的思路及做法

改革开放初期,河南城镇化率只有13.6%,大城市数量少,且规模有限,不足以形成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7000多万农民聚集在农村,温饱问题没有解决。当时河南面临着城市和农村双落后的尴尬局面,弱小的城市经济无力带动农村发展,窘迫的农村经济乏力支持中心城市建设,城乡互动发展难以实现。

以城市为增长极的区域发展模式,对河南人口密集、面积很大的传统农区效果甚小。在以“放权让利”改革举措推动下,当时的县域作为完整的行政区域单元,纷纷开始自谋出路。河南县域经济的发展正是在缺乏中心城市带动,又无现代农业支撑的背景下艰难起步的。

可以说,河南县域经济的发展肩负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多重使命。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对县域经济的作用越来越重视,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从而大大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并最终创造了奇迹。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省委省政府提出开发“地下地上”两类资源,地下资源指矿藏资源,地上资源则指农业。由于“地下地上”两类资源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因而地下资源的开发使一些资源丰富的县率先脱贫至富。针对山区和平原低洼易涝等贫困县区,省委省政府1985年发布了《关于帮助山区和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决定》,出台了减免农业税、减免所得税、鼓励承包荒山、扶持畜牧业发展、给予科技人员优惠待遇等一揽子政策,收到了良好效果。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乡镇企业的发展。1984年5月,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发展乡镇企业的决定》,提出“必须坚持‘大型、中型、小型一齐上’,采取多种形式,兴办各类企业”,为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创造了较为宽松的环境。1985年,巩义回郭镇以入股合作协议的形式兴办企业,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国民营企业股份合作制最早的萌芽。然而,河南的县域经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仍大大落后于东部地区,萌芽于河南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最终在东部得到了升华。

面对与东部省份越来越大的差距,1990年,由省主要领导带队,先后组团多批去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地学习考察。在考察报告会上,大家一致认为河南落后的主要原

1因是思想不够解放,决心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对县域经济发展给予更高的重视。1992年,对全省综合经济实力排名前18位的强县进行扩权试点,出台了一系列特别的政策措施,包括扩大县级审批权、稳定一把手任职期限、县委书记和县长归省委组织部管理、县项目直接报省里批等。这次改革被形象地称为“十八罗汉闹中原”。1996年,省委省政府又提出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即“一手抓18个综合改革试点县(市),一手抓34个贫困县,分类指导,积极开展创建小康乡、小康县活动,大力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此次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并为县域经济以后的大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十六大关于“壮大县域经济”的论述为河南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2004年3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召开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我省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原崛起的宏伟目标,重点在县域经济,难点在县域经济,潜力也在县域经济。”4月,《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若干意见》出台,提出要扩大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规定“凡县(市)自筹资金、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无论规模大小,一律不再对项目投资进行审批,由投资主体自主决定。赋予巩义、永城、项城、固始、邓州五县(市)省辖市的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社会管理权限;选择30个基础条件好、经济实力强、发展速度快的县(市),赋予其省辖市经济管理权限,并在建设用地等指标分配给予倾斜。”另外还在财政、税收、金融、建设用地管理、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制度改革,同时也加大了对扶贫开发重点县的扶持力度。

2006年3月,省委省政府召开第二次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总目标,以壮大经济实力、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要任务,以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为主要途径,促进县域经济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扶持引导中实现跨越式发展。”会后,省政府又召开了三个县域经济座谈会,对后进县、20个强县和人口大县进行分类指导。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相关政策措施的实施,使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大大提速,涌现出一批在全国有竞争力的经济强县。

2008年4月,省委省政府召开第三次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对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新的调整和部署,省委书记徐光春明确提出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富民强县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工业经济为主导,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农业产业化为载体,着力发展特色经济,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全面提升劳务经济,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努力实现县域经济向更大规模、更高水平发展。”

二、河南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成效和重大意义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30年来,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县域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07年,河南县域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99.1%;县均财政一般预算

收入突破3亿元,为2002年的2.9倍,收入超5亿元的县(市)达20个,超10亿元的达4个。河南县域经济的崛起在全国也产生了重要影响,突出表现为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重新排序。上世纪90年代初,巩义是唯一跨入京广线以西地区的全国百强县(市),进入21世纪,新郑、偃师分别进入了2005年度和2006年度全国百强县(市)。2007年,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发布的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的排名中,巩义、偃师、新密、新郑、荥阳、禹州、登封等7县(市)进入百强名单。该所还排出了中部六省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其中山西13个、安徽11个、江西8个、湖北10个、湖南21个,河南则占了42个,偃师、新密、新郑、荥阳、禹州、登封等相连的六个县级市作为“区域经济强县组团”并列中部第三名。三十年来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对河南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从根本改变了河南的经济社会面貌。

首先,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进步。壮大发展县域经济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主要是解决“三农”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县域经济推动,河南的农业得到长足进步,农民人均收入成倍增长,农村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农业大省。尤其2003以来,河南农业连创历史新高,粮食连年增产,连续两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农村公路总里程居全国第一,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水泥路或柏油路,实现了“户户通电”,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5年来平均增长10%,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2002年的48%下降到38%。

其次,极大地提升了河南的经济实力,有力地促进了河南向经济大省的跨越。尤其近些年来,县域经济发展势头之猛、活力之强、亮点之多、效益之好、变化之大前所未有,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与2003年相比,2007年全省县域生产总值达到10624.4亿元,增长82.2%,年均增长16.2%,高出全省经济平均增速2个百分点;县域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由65.9%提高到70.6%,年均提高1个多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 57.8%提高到77%,年均提高4.8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成为河南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爆发点、增长点,有力地推动了河南向经济大省的历史性转变。

再次,促进了河南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县域经济三十年来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河南产业门类的丰富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形成了以县域工业为基础、城市工业为龙头的工业分工格局,不仅充分开发利用了各地的资源,而且使工业文明惠及广大农村地区,初步实现了近1亿人口的内陆大省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这完全可以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事件载入史册。2007年,河南县域工业增加值达到5427亿元,比2002年增长152.9%。县域工业的大发展,为河南新兴工业大省地位的确立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四,探索出一条适合农业大省的特色城镇化道路。城镇化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然结果,而河南是人多地少的农业大省,在资金和技术的约束下,如果仅靠少数几个大城市来转移农村富余人口,势必会造成中心城市的恶性膨胀。县域经济大发展,促进大量农村富余人口的就地转移,催生出一批小城镇并逐渐成长为中等城市,这条城镇化道路与传统农村人口分散布局、大城市人口承载能力有限的基本特性非常契合。而县域经济发展起来又有力地支持了大城市的发展,郑州正是依靠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逐年缩小与武汉的差

距的,中原城市群的最大优势也在于有强大的县域经济做支撑。

第五,开创了一条有利于城乡协调的区域发展模式。事实证明,河南以县域经济为先导的工业化城镇化道路避免了城乡差距的过分拉大。改革开放初期,河南的城乡居民收入比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自1995年以来,河南的城乡居民收入比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2年到2006年该比值全国总体上由3.11扩大到了3.28,河南省在此4年中城镇化率提高了6.7个百分点,而该比值却仍然维持在3.0左右,近年还出现了小幅下降。其原因是,河南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非农收入来源,县域经济的工业结构与农业关联度较高,以食品工业为代表的优势涉农工业的迅猛发展,有效地带动了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加上中央和省近年来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使县域经济的发展对城乡协调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突显。

三、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壮大河南县域经济的思考与建议

改革开放30年,河南县域经济的确获得了大发展。但是,当今天以新的更高的标准审视时,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河南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资源约束、环境约束、生态约束在加大,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也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而且面临着全国各地都在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更激烈竞争。河南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才能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壮大县域经济,推动全省城乡协调发展,以县域经济的“新跨越”促进中原“新崛起”。

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县域经济发展中也有很多教训,最大的教训就是忽视了可持续发展,重数量、轻质量,重投入、轻产出,重速度、轻效益,重发展、轻环境。许多地方发展起来了,但造成了很大的环境破坏,资源浪费十分惊人。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必须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没有一定的发展速度谈不上中原崛起,但发展并不简单地等同于速度。不重视质量效益,就不会有实实在在的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实现质量效益与速度的有机统一,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选择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各县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千差万别,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不能一律。工业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拉动作用,但对县域的工业化必须有科学认识。工业化是整个社会向更高阶段转变的过程。发展县域经济,并不意味每个县都要以发展工业为主。十七大提出了“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的方针。河南要以区域主体功能定位为指导,建立“宜工则工,宜农则农”机制。一些地方搞工业有优势,就大力发展工业;一些地方发展农业有优势,就该把农业上的优势发挥出来,以形成符合本地实际的县域经济发展道路。

第三,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培植壮大特色产业。县域经济发展,有特色才有优势,有特色才有市场,有特色才有竞争力。在发展途径上,要依据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从国际产业体系中寻找定位,实施错位竞争发展战略,选择具有特色的优势项目,培育特色产业群。重点把潜在特色资源转化为现实增长点、把传统工艺发展为特色产业,把比较优势变为竞争优势,把区位优势变为市场优势,使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

规模化、规模经济外向化。壮大县域经济,更要注重市场配置的功能,善于以市场为导向吸纳外地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促进本地发展。

第四,充分发挥以城带乡作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形成能够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点线有机结合的各具特色的城镇体系。要促进农村土地向种植大户转移、工业企业向园区转移、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逐步形成产业发展、人口集聚、市场扩大的良性循环。发展县域经济,需要大中城市的强力带动。各县要主动承接大城市的人才、资金、技术和信息的辐射扩散,大力引进大中城市转移或外溢的产业、企业和生产要素。县域城镇要充当好中心城市向农村扩散经济技术的桥梁和农村向城市积聚各种要素的纽带。要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努力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格局。

第五,从宏观层面合理规划、分类指导。要认识县域经济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县情分类科学指导。在政策扶持上,一是针对县域经济发展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实行普惠制,在优惠政策上共有共享;二是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特殊情况,实行分类制,在优惠政策上分类对待。如对大城市的卫星城县,强化与大城市的一体化发展;对于边缘山区县,加大生态建设的财政转移支付;对于农业生产大县,加强优质农产品生产的扶植;对于发展潜力较大的的县,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对于贫困县,加大扶贫和富余劳动力转移力度等,并促进县域经济在宏观区域内合理分工、各具特色、健康有序地发展。

第六,依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完善县域经济发展绩效评价考核体系。不同的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同、集聚人口容量的能力不同、发展经济的潜力不同,发展的内涵和要求就应该不同。因而对不同国土空间功能区的县,应施以不同的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标准:对优化开发区域,要强化经济结构、资源消耗、自主创新等的评价;对重点开发区域,要综合评价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对限制开发区域,要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的评价,弱化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评价;对禁止开发区域,主要评价生态环境保护。可先对农业县和工业县分开考核,对农业大县的主要评价指标由经济总量增长转向农业发展上。

第七,强化财政均等化服务,实行以强扶弱互助制度。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必须改进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要加大对农业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等财政困难县的转移支付力度。转移支付资金要重点用于提高县域公共服务水平,使城乡全体居民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实行以强扶弱互助制度。河南省108个县(市)间强县与弱县差距明显,客观上存在着合作和互补的可能。应建立农业县和工业县的互助制度,加强先进县与后进县的沟通合作,互派官员,并为民间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动搭建平台,省有关部门应制订相应的优惠措施,促使“双赢”式互助机制的形成和有效运作。

(课题负责人:张锐林宪斋喻新安;本文执笔:吴海峰郑鑫)

第二篇:减小城乡差距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减小城乡差距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十分重大的战略决策。而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好8亿农民整体收入和消费水平偏低的问题,既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又是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关键环节,需要认真抓好。关键词:城乡差距;协调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十分重大的战略决策。而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好8亿农民整体收入和消费水平偏低的问题,既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又是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关键环节,需要认真抓好。对此,谈点个人看法。

一、充分认识缩小城乡差距的重大意义

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意义非常重大。

(一)缩小城乡差距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需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全国13亿人口,近60%生活在农村。2004年末,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还有2610万人,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有4977万人,这表明我国农村居民还有相当一部分生活处于较为困难状态。在本世纪头20年,要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小康不小康,关键看农村”。

(二)缩小城乡差距是实现城乡经济良性循环的必然要求。城市和乡村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分割的整体。正确处理城乡关系,不仅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从我国现实情况看,城乡差距扩大已成为制约城乡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因素,突出表现为市场的制约和人力资源的制约。一方面,由于大量农村人口收入水平低,使国内巨大的潜在市场挖掘不出来,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由于大量人口滞留在经济落后的农村,劳动者素质长期难以提高,经济发展中最急需的、有一定劳动技能和知识水平的劳动者供给不足,不少城市都出现了技术工人短缺现象,增加了城市经济增长的人力成本。

(三)缩小城乡差距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历来是我国经济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三农”问题的形成,归根到底是由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体制造成的。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体制上进行创新和突破。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通过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用更大力量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走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四)缩小城乡差距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城乡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的最基本标志,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只有城乡协调发展,才能建立起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只有在这样的局面下,社会才能安定团结,人民才能和谐创业。

二、高度重视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城乡发展失衡、差距日趋扩大,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之一。目前城乡差距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不仅有收入水平之间的差距,更有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再扩大的过程:1979~1985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率先推行,城乡居民收入比由1978年的2.57!1,缩小为1985年的1.8!1;1986~1994年,随着改革的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城市经济发展明显加速,城市居民收入明显增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于扩大,1994年上升到2.86!1,超过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水平;1995年以后由于农产品涨价,农民收入增多,城乡差距重新缩小,但1997年后城乡差距再次连年明显扩大,2001年为2.9!1,2002年为3.11!1,2003年进一步扩大到3.23!1,2004年在国家采取多种惠农措施的情况下,城乡差距也还维持在3.21!1。如果把城市居民收入中一些非货币因素,如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种社会福利考虑在内,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可能更高。

(二)城乡教育差距。

教育差距是更隐性、更深层次的城乡差距。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乡村人口的学历比城市人口低得多。具有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所占比重,城镇和乡村分别是3.2%和0.07%。城镇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乡村的3.4倍、6.1倍、13.3倍、43.8倍、68.1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辍学、流失现象也比较严重。

(三)城乡医疗差距。

2002年,政府农村卫生资金投入总量为151亿元,仅占政府卫生事业投入总量的23%。也就是说,60%的农村人口只享有不足四分之一的卫生资源。农村人口人均拥有医疗卫生资源远低于城市平均水平。2003年,城市每千人拥有病床数3.67张,而农业人口每千人只拥有0.76张。城市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84人,农业人口每千人只拥有1.19人。目前,全国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只有10%左右,90%以上的农民属于自费医疗群体,而城市合作医疗的覆盖率则为42%。由于乡村公共医疗卫生条件退化,导致农村的传染病出现了扩大蔓延趋势,曾经在我国已经灭绝的血吸虫病在部分地区又死灰复燃。近几年,由于公共卫生供给短缺,医疗价格的大幅度攀升,农村不少地方出现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

(四)城乡消费差距。

受收入增长的制约,农民的消费增长也比较缓慢。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之比由1978年的2.68!1扩大到2004年的3.29!1。从总体上看,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只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整整落后10年。(五)政府公共投入差距。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由1978年的13.43%,下降到2003年的7.12%。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1978年为4.52%,2003年下降到2.14%。财政资金的分配进一步向城市倾斜。2003年主要针对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粮、棉、油、肉等各项财政性补贴支出,就超过了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基本建设支出,2003年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2.50%。当然,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农业重视程度的加强,国家利用国债对农田、水利、道路、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有了明显加大。

三、城乡差距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

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为了迅速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国家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和对农业征收高额税赋、低投资等办法,将农业剩余强制转为工业积累。同时,还以严格的户籍制度将农村居民排斥在城市和工业化进程之外,大量农村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国民经济被人为地分割成农村和城市两个封闭的系统。这种以城乡分割和向城市倾斜为特征的城乡关系,虽然为我国工业体系的快速建立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也使国民经济尤其是乡村的发展付出了沉重代价。农村基本局限于农业,越来越多的农民拥挤在越来越少的耕地上,农业的技术水平、商品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较低,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进程被人为抑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城乡要素流动的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城乡关系有所改善。

但是,由于二元经济结构体制尚未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依然整体向城市倾斜,对农村、农业和农民依然是“多取”、“少予”;农村改革滞后于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导致农村又产生和积压了一些新矛盾和问题,城乡结构总体上仍处于较为严重失衡的“不和谐”状态。

四、积极缩小城乡差距,努力促进协调发展城乡差距过大,已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经过20多年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连续上了几个大的台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面临难得的机遇和条件。

(一)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多地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一是加大财政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

科技的投入力度,着力改善农村、农业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调整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向,转变补贴方式,增加对农民的直接收入补贴。要充分利用WTO的“绿箱政策”,适当增加财政对农业科技、农产品安全、农民工素质培养等的投入力度。WTO《农业协议》规定,如果发展中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不超过10%,就无需削减其国内支持。目前,我国补贴远低于10%,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还有很大的空间。

三是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努力减轻农民负担。本着公平税赋、让利于民、鼓励“三农”原则,加快落实减免农业税的政策措施。四是建立规范的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大力支持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逐步由中央和省级财政承担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真正实行免费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与此同时,还要抓紧建立健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医疗援助制度,切实解决农民有病看不起的问题,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

(二)以“工业反哺农业、以城市支持农村”为指导,建立城乡互动的协调机制。

建立城乡良性互动的市场,实现城乡生产要素的自由、合理流动。大力发展城乡关联产业,建立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机制,壮大都市经济,提升县域经济,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要用城市工商业的生产经营方式来改造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统筹城乡资源配置,搭建城乡共享的资源要素平台,加强城乡之间资本、技术、人才和信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三)为农民工进城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让农民进得来、留得住。农民进城务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然而,近年来,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障令人担忧。农民工在城市中从事着最脏、最累的工作,但劳动报酬普遍偏低,而且承受着被拖欠工资、克扣工资、同工不同酬和就业歧视等不平等待遇。关键是要为农民工进城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要尽快打破城乡、地区就业壁垒,建立跨地区、跨城乡的统一劳动力市场,制定平等的行业进入制度,实行公平的就业政策。要改革现行户籍制度,逐步建立和实行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只要进城农民有固定职业、固定收入和固定住所,并且具有一定工作年限的可考虑拥有城市户口。要依法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长期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在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子女上学等方面应享受市民待遇,有权平等享用城市公共服务。坚决清理和尽快取缔针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各种违法收费项目,对一些收费项目能取消的一定要取消,暂时取消不了的要坚决调减下来。

(四)深化土地、金融等改革,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当务之急,要抓紧落实好惠及农民的各项土地政策,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要全面清理和修订现有有关征地方面的法律条款,将土地征用权严格限定在公共用途和符合公共利益的范围内,充分保障农民对土地的基本权利,防止农村土地流转中的侵权行为。要严格制止农村基层干部借土地资源重新配置之机大量寻租,侵害农民土地权利的各种行为。进一步明确界定农民的土地权利,使农户真正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四权统一的承包经营权,特别是应将处置权有条件地赋予农民。要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并为他们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让农民在土地流转中失地不失利,也不失业。与此同时,要大力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改革创新农村信用社机制;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大力培养民间金融机构,支持农村小额****机构的发展。要适应加入WTO后的新形势,大力扶持建立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逐步改变长期存在的小规模分散经营方式,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五、结束语

城乡差距问题是一个由来已久的大难题,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世界各国也大都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但不能因此而放松工作力度。尤其是现阶段城乡差距过大已日益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这一问题,抓住机遇,积极工作,逐步加以解决。否则,任其发展,不仅会越来越被动,也将造成更大的问题。目前,中国政府作出的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只要各方面共同努力,从机制、体制改革入手,加大公共投入力度,完善政策,并落到实处,城乡差距问题是可以逐步得到解决的,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睦、城乡协调的新格局一定会实现。

第三篇:以院务公开为抓手,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以院务公开为抓手,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杨潇潇1 李光文2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株洲 412004 作者简介:

[1]杨潇潇(1981-),男,湖南株洲人,研究生;工作单位: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讲师。

[2]李光文(1965-),男,湖南邵阳人,本科;工作单位: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党总支书记,副教授。

摘要:积极推行院务公开制度,切实保障教职工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是加强学院党风廉政建设需要,也是进一步改善学院管理体制,提高学院工作透明度,推进民主管理,建立健全约束机制的需要,对学院的稳定、改革、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关键词:院务公开;学院管理;党风廉政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党风廉政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治校、规范管理的内在要求和基本内容。高职学院“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历史重任,就必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这也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途径和重要保障。

积极推行院务公开制度,切实保障教职工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是加强学院党风廉政建设需要,也是进一步改善学院管理体制,提高学院工作透明度,推进民主管理,建立健全约束机制的需要,对学院的稳定、改革、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加强组织领导

院务公开的价值取向应定位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学院发展建设上。院务公开是加强学校管理,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保证学校科学决策的重要举措,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和实践上予以保障。在保证措施上,学院行政始终是实行院务公开的主体,应成立由党委、行政、纪检、工会组成的院务公开领导小组,设立“党委书记信箱”和“院长信箱”,并建立党委、纪检监察、职工代表三个结合的监督机制,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受到了广大师生员工的拥护,提高了工作的透明度,避免了暗箱操作,使职工明白,干部清白,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规范并上升为制度。

一是深化财务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落实了“收支两条线”的规定,所有收费都要列入学校预算管理,非税收入要全部进入财政专户,坚决杜绝“小金库”、公款私存和“账外账”等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全面推行集中预算、统一支付、票款分离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

二是健全了项目招标投标制度,招标程序严格,做到了开标前公示,评标中公正、透明,通过项目的招投标实施为学院节约了大量的资金。三是以民主决策为前提,规范议事程序。学院主要领导做到了“三不直接分管”,对“三重一大”事项坚持先征询意见,再由班子集体研究共同决策。

三是进一步规范招生、教材图书、大宗物资采购等各项制度,规范教育收费行为,禁止“乱收费”,落实招生“阳光工程”,堵塞滋生腐败的漏洞,以减少钱权交易的机会。因此,应将院务公开工作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和主要工作来抓。

二、以规范促进落实,建立健全工作体系

推行院务公开既是落实教职工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推进高校民主建设的需要,也是强化权力制约,防止权力滥用,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要求。既是现代学院制度建设的原有之意,而规范性又是现代学院制度的效益所在。也是一项政策性很强、涉及面很广的工作。在公开内容上,应把学院的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决策和实施方案;财务收支情况(包括科研项目经费);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大宗物资采购;干部人事变动;招生计划和收费项目;重要规章制度,党风廉政建设;以及涉及教职员工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职代会民主评议院、系两级干部的情况;上级选拔任免干部的条件等作为公开的重点。在公开程序上,应严格程序,明确内容,区别范围,讲求实效的要求进行。在公开方式上,应遵循可行、实用、便捷、有效的原则。采取党政联席会、职代会、职工大会、座谈会、民主监督小组、纪律检查小组等基本形式。利用报刊、网络以及文件、简报、公开栏等平台和载体,做好公开工作。

三、在加强廉政建设方面应抓好五个结合

1、与民主评议干部相结合。应建立民主评议干部制度,每年对院级和中层干部进一次民主测评,并将测评情况进行排序公示,切实把评议结果作为奖惩、任免的依据。在部门选人用人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他们的业务能力,更要关注他们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情况,确保把德才兼备、廉政勤政的干部放在关键岗位上。同时,对于重要敏感岗位,学院要对他们实施更为严格的考核、轮岗、回避、诫勉等制度。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机制,推进和完善干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任前公示等制度,试行差额考察、党委决定任免干部票决制度,推行权力集中部门或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定期轮岗交流制度,完善干部任职回避制度,增强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2、与领导班子建设相结合。一是严明政治纪律,确保政令畅通。在思想上、行动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关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各项方针政策,保证令行禁止、政令畅通,确保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二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确保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切实承担起抓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抓好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三个关键环节,将落实责任制的成效与领导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提拔任用挂钩,充分调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抓党风廉政建设的积极性。三是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确保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确保党委必须遵守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的基本准则,完善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凡属重要干部的推荐任免和奖惩、重大事项决策、重要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的使用等问题,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委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坚决防止个人专断。四是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廉洁自律是领导干部必备的政治品德,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也是发挥领导干部模范带头作用的具体体现。坚持做到强化自律意识,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抓起,充分发挥表率作用。

3、与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道德防线相结合。要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可以邀请专家作专题辅导报告,播放警示教育录像片,充分发挥院报、网络、宣传栏、廉政短信等多种传播媒介的作用,同时还采取编印学习参考资料、参观教育基地等多种形式加强警示教育,诚信教育、法律法规等教育,形成多方位、多渠道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的格局。

认真落实院、系两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加强党性修养、弘扬良好作风的要求,认真抓好院系两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组织和督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认真进行对照检查,整改问题,改进作风,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进相互了解和理解,增强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促进班子的团结,使广大领导干部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廉洁从政、廉洁从教、党的作风和纪律教育,筑牢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把反腐倡廉教育与改进领导干部作风紧密结合起来,严格执行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等消极腐朽思想的侵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将教育贯穿于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等各个环节,把廉政教育作为干部培训的必修内容。坚持把廉洁、诚信教育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和廉洁自律意识,制定教职员工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引导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弘扬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民主求实的优良学风,在思想品质,行为操守上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4、与抓好制度建设,构建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相结合。党风廉政建设要取得实效,必须有完整的制度做保障,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为筑牢反腐倡廉防线,学院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着力从制度上下功夫,做到制度管人、管物、管事,逐步构建党风廉政建设的长效机制。应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基建、修缮工程招投标管理制度,仪器、设备、图书、药品等大宗物资采购管理制度,办学、招生、考试、收费管理制度,职称评审管理制度,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制度等,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规可循、有章有依,充分发挥制度建设在党风廉政建设活动中的保障作用。

进一步完善党代会、教代会、职代会制度,畅通利益诉求渠道,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充分保障广大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从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凝聚力量,同谋发展,共建和谐。

5、与加强监督检查,进一步促进作风转变相结合。一是加强对落实工作责任的监督检查,力戒浮夸之风。督促各级领导干部不断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弘扬勤政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严肃纠正在落实责任上光说不干、干而不实、抓而不紧和作风漂浮的问题。二是加强对服务师生、服务基层、服务教学的监督检查,力戒不作为和“乱作为”的“衙门”作风。深入开展机关效能监察、群众评议等工作,突出转变机关作风这个重点,认真查摆机关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整改。

严格执行党内监督各项制度,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管理,强化各级领导的责任意识。纪检监察部门积极主动做好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工作,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会、教代会等群众团体和广大师生员工的监督作用,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

切实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反制度的行为,做到令行禁止、违者必究,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预防各种违纪违法案件的发生。重点做好基建工程招投标、大宗物资、教材图书、仪器设备采购和招生工作的事前、事中监督,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职务犯罪的监督力度,遏制职务犯罪的发生。

学校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损失最严重的腐败,我们必须从整个民族强盛安危的政治高度,必须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去认识学校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实践证明,通过院务公开制度的建立、实施和不断深化,对强化学院管理,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增强师生员工的廉洁自律意识,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影响,促进学院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和谐发展,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延东,把高校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N]《中国教育报》2010 年5 月13 日第1版

[2]何锐,对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几点思考,[J].河南教育,2007.12 [3]李斌雄,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进展,[J].学习月刊,2009.10

第四篇:以“三个一体化”为抓手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以“三个一体化”为抓手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统筹产业布局,促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统筹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这“三个一体化”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现实抓手。

关键词:现实途径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尽快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进而解决好“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统筹城乡发展摆在“五个统筹”之首;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也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出台的一个个中央一号文件均聚焦“三农”问题,一整套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体系初步形成,包括取消农业税在内的一系列事关农业发展的重大措施密集出台,统筹城乡发展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跟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业生产进入“黄金期”,粮食年产量站上历史新台阶;农村公路“村村通”目标基本实现,城乡联系更加紧密;农民收入增速连续几年超过城镇居民,农村社会保障网越织越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大多数农村居民,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覆盖面不断扩大,城乡差距逐渐缩小。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城乡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仍然突出,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仍面临不少挑战,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实现科学发展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通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消除阻碍生产要素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障碍;通过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之,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加快推动,将为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创造条件。

关键词:“三个一体化”

广西正处在加快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阶段,也是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加快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立足广西实际,以“三个一体化”为现实抓手。

一是统筹产业布局,促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

产业发展是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支撑。按照因地制宜、扬长避短、错位发展、重点突破原则,通过整合资源,扶持一批有基础、有潜力、有后劲的县率先发展壮大,在加大提升县域中心城镇综合竞争力的同时,实施以工带镇、以商活镇、以农稳镇、以文兴镇,打造一批特色名村名镇,扩大新农村连片建设区域。鼓励大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坚持以产带城、以城兴产,建立城乡产业合理布局与互动发展的导向机制,加快城乡产业对接、项目对接和生产要素对接,建立完善城与乡、工与农之间的产业链,推动市域、县域产业梯度转移,形成城乡分工合理、区域特色鲜明、生产要素和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产业联动发展格局。

以引进大企业和重点项目为载体,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通过广泛的招商引资、招商引智,实现城乡总量扩张、产业升级,形成一个工业项目一个骨干企业带动一个区域发展、安置一批农村劳动力就业、形成一个特色产业的发展新格局。建立城市帮扶农村产业发展机制,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集聚。大力发展面向“三农”、城乡双向辐射的第三产业,鼓励城市商贸、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向中小城镇、农村社区布局或建网布点,促进农村服务业加快发展,延伸农村产业,拓展发展空间。

二是统筹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基础,而当今农村基础设施普遍滞后是制约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突出瓶颈,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尤为必要。着力构建城乡一体、覆盖全域、高效便捷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推进城乡道路网络建设,加强城乡交通与综合交通统筹,努力达到城乡共享交通设施与运输服务。进一步加强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城乡水电气供应及污水、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建设。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城乡风貌改造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巩固退耕还林、生态林、水源地保护、江河污染防治、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以及城市工业污染防治等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程,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以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推动生态农业、乡村生态旅游、健康养生业的发展,以生态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三是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是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关键。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和保障水平。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建立城乡统筹的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推进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灵活转续,促进社会保险制度城乡全覆盖和相互衔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特困户制度,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加强社会保障服务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信息网络。推动城市优质资源向农村延伸,鼓励城市对农村进行帮扶。加强县区、乡镇、村文化体育公共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加强社区文化中心(室)、农家书屋和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引导城市文化体育组织到农村拓展服务。

同时,还要深化金融制度改革,围绕促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增强融资能力,提供金融支持。

(作者为广西自治区党校经济学部主任,南宁市签约理论专家)

第五篇:以城乡社区对接互动为抓手

以城乡社区对接互动为抓手

突出“我们的节日”为主题活动

近年来,为了拓展农村与城市社区建设的空间,我市在积累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式和方法,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进行了城乡社区对接互动活动。止于日前,先后有近200个城乡社区广泛开展城乡社区“社区管理经验、城乡文体联欢、城乡居民互访、社区服务与劳务输出、扶贫帮困救助、农副产品流通”等六个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我市的城乡社区对接互动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高度关注和赞誉。按照文明办提出的“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要求,下一步,我们将在200个城乡社区对接活动中,重点以突出“我们的节日”这一主题,开展城乡社区文化联谊对接互动活动。一是组织城乡社区夕阳红老年文体队伍、书画联谊会、戏剧爱好者同唱等团体,在各种节日期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城乡居民文体活动;二是在春节期间,组织百个城乡社区开展一次城乡社区文化对接活动周、民间剪纸艺术展等大型活动;三是组织一次城乡居民互访联谊活动。在中秋佳节期间,由各区民政、文化等部门牵头,组织50个城乡社区,200名城乡居民开展一次联谊互访活动,以此拉近城乡社区居民的距离,使社区建设由城市向农村延伸,不断满足群众提出的物质文化精神等需求。

下载以壮大县域经济为抓手 促进河南城乡协调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壮大县域经济为抓手 促进河南城乡协调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以行为习惯教育为抓手 促进校园行为文化建设

    以行为习惯教育为抓手 促进校园行为文化建设 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一所学校在自己的历史发展中,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所有教职工和学生......

    以队伍建设为抓手统筹城乡卫生发展(共5则)

    以队伍建设为抓手统筹城乡卫生发展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我市农村和农村卫生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但**是集革命老区、连片贫困山区、地震重灾区三区合一的市,农村发展仍滞后,卫......

    以强化城市管理为抓手 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以强化城市管理为抓手 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高水平的城市管理,是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健康 发展的需要。当前,城市管理既面临着地方经济实力增强和人民......

    襄樊市以多岗位锻炼为抓手促进选调生健康成长

    襄樊市以多岗位锻炼为抓手促进选调生健康成长 近年来,襄樊市把选调生教育培养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结合地方工作实际,以岗位锻炼为抓手,让选调生......

    “以快乐实践为抓手促进德育生活化”课题研究

    “以快乐实践为抓手促进德育生活化”课题研究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1、课题提出的现实背景 人的道德是通过展现人的生活和在人的交往中形成的。德性培育的内容源于生活......

    以反思性评价为抓手 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以反思性评价为抓手 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扬州市江都区北城区幼儿园 韩玉梅 反思性评价是教育活动后对活动的“诊断”与“指导”,及时肯定活动的成功之处,发扬光大;找出活动中问......

    以 五项工程 为抓手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合集五篇)

    以 五项工程 为抓手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靖边是地处陕北的传统农业大县。近年来,我县坚持以农村“五项工程”为根本抓手,大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4年均......

    以重大项目为载体 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以重大项目为载体 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兴文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贾利华项目是最直接、最有效、最具体的投资承载体,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原动力,是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缰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