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襄樊市以多岗位锻炼为抓手促进选调生健康成长
襄樊市以多岗位锻炼为抓手促进选调生健康成长
近年来,襄樊市把选调生教育培养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结合地方工作实际,以岗位锻炼为抓手,让选调生健康成长,取得了良好效果。近3年,该市推荐到省市单位学习锻炼的选调生有28名,选派到市委重点部门挂职锻炼的有46名,先后参与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抗洪抢险、公务员登记等工作接受锻炼的有192人次,全市选调生队伍的综合能力得到不断增强。
一是在重要岗位上锻炼。该市选调生到岗后,一般安排在乡镇党政办或组织办等科室,熟悉工作后独立负责一块工作。半年一考核,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任命为乡镇长助理,或委以其他要职,协助班子成员分管一方面工作,让他们充分施展才华,成熟后择优提拔重用。近年来,该市提拔进入各级领导班子的选调生有37名,占选调生总数的10%,其中科级领导干部27名,县处级领导干部10名。该市谷城县2004年选调生郭章新,理论功底扎实,综合素质较高,经过几年的岗位锻炼,进步较快,成绩突出,得到各级领导的认可,被选拔到团县委书记岗位,成为全市选调生队伍的学习典范。
二是在重点工作中锤炼。市委组织部有意识地把选调生放在抗洪抢险、移民搬迁、移村腾地等工作一线去经受“冲击”,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不断提高他们应对突发事件的变通能力、独挡一面的领导能力和协调处理事务的综合能力。近年来,市、县两级组织部门先后安排参与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选调生有23名,参与抗洪抢险和山区地质滑坡救灾的有11名,参与口蹄疫、禽流感等突发性事件防治的有4名,参与水库移民搬迁和重大市政工程建设工作的的有27名。通过重点工作锤炼,使他们既丰富了工作经验,又锻炼了实际工作能力,近三来来,全市先后有85名选调生被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在今年县(市、区)直单位和乡镇机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中,全市有40多名选调生胜出,受到各级领导干部的一致好评。
三是在岗位交流中历练。市委组织部把选调生纳入干部轮岗锻炼计划,有计划、有侧重地组织选调生轮岗锻炼。轮岗锻炼期间工作关系和工资关系不变,组织关系随转,一般以半年或一年为周期,由县(市)区委组织部统筹安排,组织在各乡镇机关、政府职能部门、县(市)区委综合部门工作的选调生穿插锻炼,使他们尽可能多地接触各种业务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上得到全面的锻炼提高。近三年来,全市367名选调生中,已有240余名经受了1次以上的轮岗交流。全市选调生队伍工作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处理复杂事务能力和各项业务工作能力明显增强。
第二篇:以院务公开为抓手,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以院务公开为抓手,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杨潇潇1 李光文2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株洲 412004 作者简介:
[1]杨潇潇(1981-),男,湖南株洲人,研究生;工作单位: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讲师。
[2]李光文(1965-),男,湖南邵阳人,本科;工作单位: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党总支书记,副教授。
摘要:积极推行院务公开制度,切实保障教职工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是加强学院党风廉政建设需要,也是进一步改善学院管理体制,提高学院工作透明度,推进民主管理,建立健全约束机制的需要,对学院的稳定、改革、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关键词:院务公开;学院管理;党风廉政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党风廉政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治校、规范管理的内在要求和基本内容。高职学院“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历史重任,就必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这也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途径和重要保障。
积极推行院务公开制度,切实保障教职工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是加强学院党风廉政建设需要,也是进一步改善学院管理体制,提高学院工作透明度,推进民主管理,建立健全约束机制的需要,对学院的稳定、改革、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加强组织领导
院务公开的价值取向应定位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学院发展建设上。院务公开是加强学校管理,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保证学校科学决策的重要举措,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和实践上予以保障。在保证措施上,学院行政始终是实行院务公开的主体,应成立由党委、行政、纪检、工会组成的院务公开领导小组,设立“党委书记信箱”和“院长信箱”,并建立党委、纪检监察、职工代表三个结合的监督机制,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受到了广大师生员工的拥护,提高了工作的透明度,避免了暗箱操作,使职工明白,干部清白,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规范并上升为制度。
一是深化财务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落实了“收支两条线”的规定,所有收费都要列入学校预算管理,非税收入要全部进入财政专户,坚决杜绝“小金库”、公款私存和“账外账”等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全面推行集中预算、统一支付、票款分离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
二是健全了项目招标投标制度,招标程序严格,做到了开标前公示,评标中公正、透明,通过项目的招投标实施为学院节约了大量的资金。三是以民主决策为前提,规范议事程序。学院主要领导做到了“三不直接分管”,对“三重一大”事项坚持先征询意见,再由班子集体研究共同决策。
三是进一步规范招生、教材图书、大宗物资采购等各项制度,规范教育收费行为,禁止“乱收费”,落实招生“阳光工程”,堵塞滋生腐败的漏洞,以减少钱权交易的机会。因此,应将院务公开工作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和主要工作来抓。
二、以规范促进落实,建立健全工作体系
推行院务公开既是落实教职工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推进高校民主建设的需要,也是强化权力制约,防止权力滥用,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要求。既是现代学院制度建设的原有之意,而规范性又是现代学院制度的效益所在。也是一项政策性很强、涉及面很广的工作。在公开内容上,应把学院的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决策和实施方案;财务收支情况(包括科研项目经费);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大宗物资采购;干部人事变动;招生计划和收费项目;重要规章制度,党风廉政建设;以及涉及教职员工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职代会民主评议院、系两级干部的情况;上级选拔任免干部的条件等作为公开的重点。在公开程序上,应严格程序,明确内容,区别范围,讲求实效的要求进行。在公开方式上,应遵循可行、实用、便捷、有效的原则。采取党政联席会、职代会、职工大会、座谈会、民主监督小组、纪律检查小组等基本形式。利用报刊、网络以及文件、简报、公开栏等平台和载体,做好公开工作。
三、在加强廉政建设方面应抓好五个结合
1、与民主评议干部相结合。应建立民主评议干部制度,每年对院级和中层干部进一次民主测评,并将测评情况进行排序公示,切实把评议结果作为奖惩、任免的依据。在部门选人用人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他们的业务能力,更要关注他们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情况,确保把德才兼备、廉政勤政的干部放在关键岗位上。同时,对于重要敏感岗位,学院要对他们实施更为严格的考核、轮岗、回避、诫勉等制度。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机制,推进和完善干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任前公示等制度,试行差额考察、党委决定任免干部票决制度,推行权力集中部门或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定期轮岗交流制度,完善干部任职回避制度,增强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2、与领导班子建设相结合。一是严明政治纪律,确保政令畅通。在思想上、行动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关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各项方针政策,保证令行禁止、政令畅通,确保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二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确保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切实承担起抓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抓好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三个关键环节,将落实责任制的成效与领导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提拔任用挂钩,充分调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抓党风廉政建设的积极性。三是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确保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确保党委必须遵守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的基本准则,完善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凡属重要干部的推荐任免和奖惩、重大事项决策、重要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的使用等问题,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委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坚决防止个人专断。四是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廉洁自律是领导干部必备的政治品德,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也是发挥领导干部模范带头作用的具体体现。坚持做到强化自律意识,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抓起,充分发挥表率作用。
3、与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道德防线相结合。要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可以邀请专家作专题辅导报告,播放警示教育录像片,充分发挥院报、网络、宣传栏、廉政短信等多种传播媒介的作用,同时还采取编印学习参考资料、参观教育基地等多种形式加强警示教育,诚信教育、法律法规等教育,形成多方位、多渠道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的格局。
认真落实院、系两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加强党性修养、弘扬良好作风的要求,认真抓好院系两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组织和督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认真进行对照检查,整改问题,改进作风,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进相互了解和理解,增强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促进班子的团结,使广大领导干部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廉洁从政、廉洁从教、党的作风和纪律教育,筑牢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把反腐倡廉教育与改进领导干部作风紧密结合起来,严格执行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等消极腐朽思想的侵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将教育贯穿于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等各个环节,把廉政教育作为干部培训的必修内容。坚持把廉洁、诚信教育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和廉洁自律意识,制定教职员工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引导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弘扬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民主求实的优良学风,在思想品质,行为操守上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4、与抓好制度建设,构建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相结合。党风廉政建设要取得实效,必须有完整的制度做保障,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为筑牢反腐倡廉防线,学院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着力从制度上下功夫,做到制度管人、管物、管事,逐步构建党风廉政建设的长效机制。应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基建、修缮工程招投标管理制度,仪器、设备、图书、药品等大宗物资采购管理制度,办学、招生、考试、收费管理制度,职称评审管理制度,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制度等,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规可循、有章有依,充分发挥制度建设在党风廉政建设活动中的保障作用。
进一步完善党代会、教代会、职代会制度,畅通利益诉求渠道,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充分保障广大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从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凝聚力量,同谋发展,共建和谐。
5、与加强监督检查,进一步促进作风转变相结合。一是加强对落实工作责任的监督检查,力戒浮夸之风。督促各级领导干部不断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弘扬勤政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严肃纠正在落实责任上光说不干、干而不实、抓而不紧和作风漂浮的问题。二是加强对服务师生、服务基层、服务教学的监督检查,力戒不作为和“乱作为”的“衙门”作风。深入开展机关效能监察、群众评议等工作,突出转变机关作风这个重点,认真查摆机关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整改。
严格执行党内监督各项制度,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管理,强化各级领导的责任意识。纪检监察部门积极主动做好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工作,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会、教代会等群众团体和广大师生员工的监督作用,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
切实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反制度的行为,做到令行禁止、违者必究,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预防各种违纪违法案件的发生。重点做好基建工程招投标、大宗物资、教材图书、仪器设备采购和招生工作的事前、事中监督,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职务犯罪的监督力度,遏制职务犯罪的发生。
学校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损失最严重的腐败,我们必须从整个民族强盛安危的政治高度,必须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去认识学校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实践证明,通过院务公开制度的建立、实施和不断深化,对强化学院管理,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增强师生员工的廉洁自律意识,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影响,促进学院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和谐发展,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延东,把高校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N]《中国教育报》2010 年5 月13 日第1版
[2]何锐,对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几点思考,[J].河南教育,2007.12 [3]李斌雄,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进展,[J].学习月刊,2009.10
第三篇:以行为习惯教育为抓手 促进校园行为文化建设
以行为习惯教育为抓手 促进校园行为文化建设
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一所学校在自己的历史发展中,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所有教职工和学生创造积淀并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办学思想、学校作风与传统、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的总和以及体现上述内容的各项物质载体和行为方式。积极向上的学校行为文化能极大地增强教育能量。这种文化一旦形成,师生就会在潜移默化的氛围中接受共同的价值观念,形成一股信念力量向着既定的目标方向努力,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量,团结全体师生员工,规范师生的行为,使学校管理产生巨大的整体合力,推动学校的不断发展。
中国教育鼻祖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作了好的解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则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美国著名哲学家罗索曾经说过:“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小学生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在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中就要以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细节抓起,从现在做起,扎实有效地进行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一、建章立制,规范学生行为 先哲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可见知与行是不可分的。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应从学生的认知出发,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将新学期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向学生宣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根据本班的特点,增补制定适合本班的班规。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联系实际逐一进行认真的学习、讨论。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常规养成教育时,注重让学生明确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如何去做。使学生一进学校就在头脑中深深地打下常规、礼仪之烙印。尽管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寄希望于开学的第一周、第一个月的宣传教育活动就一劳永逸,但毕竟通过开学初扎扎实实的养成教育,可使学生知道、熟悉校纪班规。多数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提醒、引导下,逐渐地由“他律”发展为“自律”。如:我校大队部实施班级值周制度,检查员专门检查、督促、和指导学生的课间行为,经过长时间的强化训练,全校学生在课间都能文明地活动了。
二、利用阵地教育,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教育培养。
一是充分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生做人的道理,教他们从小懂得该做什么样的事,该做什么样的人,学会怎样做好事,做好人,为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利用班队会、晨会、传统节日、讲座等,对学生进行教育。比如,我们通过大型感恩励志演讲活动、教师节、母亲节,培养了学生感恩之情,养成了尊老爱幼的良好行为习惯。三是发挥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行为的引领作用、凝聚作用、规范作用。我校各班班级文化建设紧紧围绕育人的总体目标、紧扣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着力在“细”、“特”、“实”上下功夫。比如,四年级一班的量化管理细则:从作业情况、课堂表现、纪律、卫生、互帮互助五个方面进行定位评价,每天下午根据孩子们的表现总结评价。四是我们充分利用文化长廊、黑板报、学习园地、红领巾广播站进行教育,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三、运用激励机制,深化学生的行为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形成的,必须反复抓,抓反复。尤其是对那些行为习惯比较差的小学生。他的自制力相对比较差,好习惯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强化就容易消退。因此训练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细处抓起,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强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同时要通过爱的甘泉去进行入脑入心的浇灌,通过榜样、示范的力量去争取,通过同龄效应去帮拉,还应运用一定的激励去鼓起他们奋进的风帆。学生毕竟还是孩子,教师的一丁点儿表扬肯定,对他们来讲都是一种荣誉,一份骄傲的资本。在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时,教师应适当地采用多种形式的激励方式。以表扬为主,要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多体会成功之感。用成功的喜悦强化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我校每周的班、队活动中,各班都要组织学生总结,对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进行表扬,并通过红领巾广播站进行广播,为全校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学校还通过各项检查评比,评选出优秀学风班、文明班。
四、制定评价体系,落实养成教育
制定评价体系对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起着重要的导向和监督作用。在对学生进行了常规宣传之后,我校制定了“自评——生评——师评”的评价体系,开展了“新三好”的评选活动。每日进行常规检查,评出当天遵守常规做得好的学生,每日表扬,每周进行综合评价,评出一周的“学习之星”、“卫生之星”、“礼仪之星”、“守纪之星”、“助人之星”等。被选出的三好学生要写出演讲稿,周一升旗仪式时到旗台前进行演讲。每个学生不能连续两周评上同一种星。经过一段时间的评价督导,学生在学校里已经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可许多的家长反映小孩在家的行为习惯不如意,于是我们把“自评——生评——师评”延伸到“家长评”,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使学生的养成教育进一步得到落实。这种多元化评价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是落实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
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儿童时代是模仿力最强的时期,他们的学习从模仿开始,由于他们的认知能力,分辨能力非常有限,因此,老师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正面引导。所以我在抓养成教育的时候,身体力行,见到同学主动打招呼,看见地上的垃圾,弯腰捡起„„这样学生很快就学会了。有人曾说过,人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只要我们用心播种,一定会收获丰硕之果。
六、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体系。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定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学校教育必须和家庭教育保持一致,形成合力。因此,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中,我们应当注重与学生家长紧密联系,强调互访,要求互励,注重互谅,使其获得更佳的效果。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言行对子女有着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的传统习惯、生活作风、品德等,对孩子的个性,习惯和品德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孩子是否诚实、文明、谦虚等等,无不与家庭的熏陶和父母的潜移默化有关。再一方面,由于家庭的影响具有早期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其特殊作用是其他影响所不能代替的,不论在学校接受教师、同学的影响,还是走向社会接受领导、同事的教育,都是暂时的、可离的,而家庭影响则是长期的、终身的。一个人的成长过程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只有这三方面的教育一致互相配合,保持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连续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总而言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常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强化的过程,要抓住关键时期从点滴做起,家长和学校共同配合对学生的进行行为训练,只有长期、反复、不断的强化,加深烙印,才能促进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
2015、6
第四篇:以四个坚持为抓手,提升风险岗位廉能管理
以四个坚持为抓手,提升风险岗位廉能管理
推行风险岗位廉能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惩防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对全面提升反腐败工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自活动开展以来,区教科体局按照省、市、区纪委工作部署,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严格落实各项要求,通过增强责任意识,抓好廉能管理,构建长效机制等多项措施,为全面深入推进风险岗位廉能管理,有效预防腐败,进行了大胆尝试和有益探索。
一、坚持“三个到位”,增强开展风险岗位廉能管理的责任意识
为规范风险岗位廉能管理,有效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我们从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入手,积极营造有利于推行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的环境氛围,切实增强了全体干部职工风险岗位廉能管理意识。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了由局长、党委书记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局机关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及日常工作,确保组织实施和各项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切实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协助抓,任务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是思想认识到位。先后组织全系统各单位、各级领导干部集中学习中央和省、市、区有关廉政工作文件规定,深刻领会精神实质,自觉把思想统一到加强风险岗位廉能管理上来,正确理解风险岗位廉能管理是以权力运行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重点岗位为对象,以促进权力运行公开透明、廉洁高效为核心,综合运用教育、制度、监督等措施手段,促使风险岗位工作人员廉洁从政、高效履职的系统过程,使全系统领导干部和教职员工充分认识岗位风险的客观存在性与现实危害性,进一步增强风险岗位廉能管理意识。
三是宣传教育到位。注重加强廉政文化宣传引导,狠抓风险岗位廉能教育,进一步营造工作氛围。一方面,多措并举抓教育。召开了全系统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动员会,举办了廉政征文、书法、歌咏比赛,组织了文艺汇演,征集了廉政格言警句;利用政治学习、中心组学习、廉政党课等时机,组织干部职工阅读廉政书籍、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座谈讨论,切实提高了干部职工对风险岗位廉能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创新形式造氛围。设计并建设了以廉能管理、古人说廉、以画喻廉、激情书廉、警句格言等不同主题的学校廉政文化长廊、廉政文化背景墙等;设置了岗位警示牌,张帖了廉政文化宣传画,还在部分学校网站开辟了“廉政专栏”,营造起廉政和效能的良好氛围。
二、坚持“三个重点”,确保推进风险岗位廉能管理的工作质量
风险岗位廉能管理不仅工作环节多、管理内容多、覆盖范围广,涉及到反腐倡廉建设方方面面,而且涵盖了机关效能建设。为确保工作取得实效,突出重点,着力在排查风险、制定措施、强化预警等重点方面下功夫,有效提升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质量和成效。
一是以“三个层次”为重点,做好风险排查。把学校(园)、局直属单位、机关科室自身职能和反腐倡廉建设工作要求相结合,从工作实际出发,按照“明晰岗位职责—梳理岗位职权—找准廉政风险—确定风险等级—公示接受建议”的步骤,以决策权、财政权、人事权“三权”的行使为重点,突出岗位、科室、单位(学校)“三个层次”,从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外部环境等四个方面,通过自己找、群众提、互相查、领导点、组织评五种方法进行风险排查,重点排查了因教育、制度、监督不到位,而产生的或潜在的思想道德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岗位职责风险。再通过科学分析、甄别、筛选、归纳,梳理出潜在或可能存在的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根据风险发生几率的大小、可能危害风险岗位廉能管理的严重程度等,确定为三个风险等级。
二是以“三类风险”为重点,制定防控措施。围绕排查确定的各类风险点,认真分析研究,梳理归纳成思想道德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岗位职责风险三类风险,进行分类管理,制定防控措施。
1.加强教育预防思想道德风险。着力抓好党员干部和重要岗位工作人员的经常性学习教育,开展党性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廉政警示教育,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广泛开展谈心活动,及时掌握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实施人文关怀,从各方面关心、爱护、帮助干部职工,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2.突出重点预防制度机制风险。建立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工作制度,制定预防和控制各类风险具体措施、工作程序及流程图,堵塞制度和监控机制方面存在的漏洞,对掌握人、财、物等重要权力的风险岗位人员,进行定期排查,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干扰。
3.强化监管预防岗位职责风险。明确各岗位人员职责、权限范围内的业务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政风行风建设工作责任,按照有关岗位职责的要求,就业务工作、廉洁自律、依法行政(办学)等方面向社会公开承诺;强化效能建设,着力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规范日常行为,加强作风建设,将党员领导干部的生活圈、社交圈、娱乐圈等八小时之外的表现纳入管理和监督的范围,主动接受评议和监督。
三是以“三项工作”为重点,发挥预警作用。围绕各类风险点,从风险信息收集、风险调查分析、风险化解反馈三项工作入手,通过多渠道收集信息,加强分析和处置,确定预警对象,按照分级管理办法及时有效地采取不同预案处置办法,充分发挥风险岗位廉能管理预警作用
1.推进风险信息收集,做好归档工作。通过各单位纪检监察员报送、群众举报、问卷调查、民主评议等多种渠道,定时、定向收集风险岗位的风险信息,进行统一登记,建立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台账,由局纪检监察室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归档。
2.推进风险调查分析,做好评估工作。对收集、掌握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估,注重预警对象的广泛性、预警内容的全面性、预警指数的科学性。按照各项预警内容的问题大小、错误性质和危害程度,对每项指标设置合理的分值,形成量化的预警指数,并研究处理办法。
3.推进风险化解反馈,做好预警工作。针对潜在的、可能发生的或已经发生的廉能风险,按不同级别由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向相应人(科室)发出预警进行提示,同时下发预警通知书,采取提醒谈话、诫勉纠错、责令整改等措施,将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对各种预警措施发出后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形成反馈报告,对整改到位的,取消预警;对整改不力,构成违纪违法行为的,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
三、坚持“三个完善”,构建深化风险岗位廉能管理的长效机制
按照“立足当前、兼顾长远”方针,坚持不断完善制度、监督、考核体系,筑牢风险岗位廉能管理长效机制,实现标本兼治的工作目标。
一是完善制度体系。制定了《西湖区教科体局管理制度汇编》,建立起覆盖学习、出勤、效率、廉洁、财务管理、车辆管理、目标管理、考评考核等所有工作领域的一整套制度体系,促进了管人、管钱、管事、管权的科学化和制度化。特别是健全和推行了《西湖区教科体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与考核制度》、《西湖区教育系统政府采购及工程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西湖区教育收费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西湖区教科体局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西湖区教育财务核算中心管理办法》等重点制度,为全系统的廉政建设和效能建设下了一剂“猛药”。
二是完善监督体系。始终把拓宽监督渠道作为风险岗位廉能管理的重要保障措施。一方面,“亮出去”接受监督。充分利用公示栏、展板、网站、等形式,向社会公示我们排查的风险点及防控措施;另一方面,“请进来”接受监督。通过设立举报箱、公开监督举报电话、开通局长信箱、受理信访举报、开展民情夜访、座谈走访、电视电话会议等方式,完善监督网络,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主动接受监督。
三是完善考核体系。围绕工作职责、岗位职权、业务流程、风险点及防控措施等内容,建立了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考核细则。对全系统各单位风险岗位廉能管理的开展情况定期进行考核,对考核优秀的,予以表彰;考核不合格的,督促整改;整改不力的,予以通报批评,并将考核结果综合运用到领导考核、个人考核和单位绩效考核中,确保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四、坚持“三个结合”,提升风险岗位廉能管理的实际效果
加强风险岗位的廉能管理,最终目的是提升形象、推进具体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区教科体局在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中,坚持“三个结合”,提升风险岗位廉能管理的效果。
一是坚持廉能管理与基层相结合。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覆盖全系统各个单位。不仅抓机关,同时还抓基层。在局机关推行廉能管理的同时,区属各校(园)、区直属单位同步进行,重点突破。通过探讨交流、相互补充、共同完善,机关与基层实现了上下联动,全面覆盖,探索出能适用于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操作强性的廉能管理机制,进一步在全系统中进行推广。
把风险岗位廉能管理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把风险岗位廉能管理的要求纳入日常业务中,做到各项权力运行流程规范,各个工作环节操作权限明确;同时,针对一些可能产生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的重点环节和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组织专项检查,形成了“以廉能管理推动日常工作、以工作业绩检验廉能管理成效”的互动格局。
三是坚持廉能管理与主题活动相结合。为了确保风险岗位廉能管理的效果,将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与创业创新服务年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发展提升年活动等主题活动紧密结合,认真在有机结合上下功夫,促进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整体推进全系统各项工作。
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的推进,深化了预防腐败制度建设,加大了治本力度,优化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格局,进一步优化了干部队伍素质,有力地促进了事业发展。今后,我们将以更加清晰的思路,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举措,坚持管理与教育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统一,常抓不懈,推动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水平再上新的台阶。
第五篇:以壮大县域经济为抓手 促进河南城乡协调发展
以壮大县域经济为抓手 促进河南城乡协调发展
——河南改革开放30年基本经验与发展模式研究(3)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改革开放30年来,河南经济总量从1978年的全国第9位跃居为现在的第5位,按可比价格计算,2007河南人均GDP比1978年增长了14.5倍。在此过程中,县域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不仅使河南由单一的农业大省转变为新兴的工业大省和经济大省,而且走出了一条具有河南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道路,有力地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
一、河南壮大县域经济的思路及做法
改革开放初期,河南城镇化率只有13.6%,大城市数量少,且规模有限,不足以形成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7000多万农民聚集在农村,温饱问题没有解决。当时河南面临着城市和农村双落后的尴尬局面,弱小的城市经济无力带动农村发展,窘迫的农村经济乏力支持中心城市建设,城乡互动发展难以实现。
以城市为增长极的区域发展模式,对河南人口密集、面积很大的传统农区效果甚小。在以“放权让利”改革举措推动下,当时的县域作为完整的行政区域单元,纷纷开始自谋出路。河南县域经济的发展正是在缺乏中心城市带动,又无现代农业支撑的背景下艰难起步的。
可以说,河南县域经济的发展肩负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多重使命。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对县域经济的作用越来越重视,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从而大大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并最终创造了奇迹。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省委省政府提出开发“地下地上”两类资源,地下资源指矿藏资源,地上资源则指农业。由于“地下地上”两类资源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因而地下资源的开发使一些资源丰富的县率先脱贫至富。针对山区和平原低洼易涝等贫困县区,省委省政府1985年发布了《关于帮助山区和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决定》,出台了减免农业税、减免所得税、鼓励承包荒山、扶持畜牧业发展、给予科技人员优惠待遇等一揽子政策,收到了良好效果。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乡镇企业的发展。1984年5月,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发展乡镇企业的决定》,提出“必须坚持‘大型、中型、小型一齐上’,采取多种形式,兴办各类企业”,为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创造了较为宽松的环境。1985年,巩义回郭镇以入股合作协议的形式兴办企业,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国民营企业股份合作制最早的萌芽。然而,河南的县域经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仍大大落后于东部地区,萌芽于河南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最终在东部得到了升华。
面对与东部省份越来越大的差距,1990年,由省主要领导带队,先后组团多批去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地学习考察。在考察报告会上,大家一致认为河南落后的主要原
1因是思想不够解放,决心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对县域经济发展给予更高的重视。1992年,对全省综合经济实力排名前18位的强县进行扩权试点,出台了一系列特别的政策措施,包括扩大县级审批权、稳定一把手任职期限、县委书记和县长归省委组织部管理、县项目直接报省里批等。这次改革被形象地称为“十八罗汉闹中原”。1996年,省委省政府又提出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即“一手抓18个综合改革试点县(市),一手抓34个贫困县,分类指导,积极开展创建小康乡、小康县活动,大力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此次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并为县域经济以后的大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十六大关于“壮大县域经济”的论述为河南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2004年3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召开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我省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原崛起的宏伟目标,重点在县域经济,难点在县域经济,潜力也在县域经济。”4月,《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若干意见》出台,提出要扩大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规定“凡县(市)自筹资金、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无论规模大小,一律不再对项目投资进行审批,由投资主体自主决定。赋予巩义、永城、项城、固始、邓州五县(市)省辖市的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社会管理权限;选择30个基础条件好、经济实力强、发展速度快的县(市),赋予其省辖市经济管理权限,并在建设用地等指标分配给予倾斜。”另外还在财政、税收、金融、建设用地管理、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制度改革,同时也加大了对扶贫开发重点县的扶持力度。
2006年3月,省委省政府召开第二次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总目标,以壮大经济实力、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要任务,以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为主要途径,促进县域经济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扶持引导中实现跨越式发展。”会后,省政府又召开了三个县域经济座谈会,对后进县、20个强县和人口大县进行分类指导。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相关政策措施的实施,使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大大提速,涌现出一批在全国有竞争力的经济强县。
2008年4月,省委省政府召开第三次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对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新的调整和部署,省委书记徐光春明确提出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富民强县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工业经济为主导,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农业产业化为载体,着力发展特色经济,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全面提升劳务经济,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努力实现县域经济向更大规模、更高水平发展。”
二、河南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成效和重大意义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30年来,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县域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07年,河南县域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99.1%;县均财政一般预算
收入突破3亿元,为2002年的2.9倍,收入超5亿元的县(市)达20个,超10亿元的达4个。河南县域经济的崛起在全国也产生了重要影响,突出表现为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重新排序。上世纪90年代初,巩义是唯一跨入京广线以西地区的全国百强县(市),进入21世纪,新郑、偃师分别进入了2005和2006全国百强县(市)。2007年,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发布的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的排名中,巩义、偃师、新密、新郑、荥阳、禹州、登封等7县(市)进入百强名单。该所还排出了中部六省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其中山西13个、安徽11个、江西8个、湖北10个、湖南21个,河南则占了42个,偃师、新密、新郑、荥阳、禹州、登封等相连的六个县级市作为“区域经济强县组团”并列中部第三名。三十年来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对河南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从根本改变了河南的经济社会面貌。
首先,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进步。壮大发展县域经济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主要是解决“三农”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县域经济推动,河南的农业得到长足进步,农民人均收入成倍增长,农村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农业大省。尤其2003以来,河南农业连创历史新高,粮食连年增产,连续两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农村公路总里程居全国第一,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水泥路或柏油路,实现了“户户通电”,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5年来平均增长10%,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2002年的48%下降到38%。
其次,极大地提升了河南的经济实力,有力地促进了河南向经济大省的跨越。尤其近些年来,县域经济发展势头之猛、活力之强、亮点之多、效益之好、变化之大前所未有,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与2003年相比,2007年全省县域生产总值达到10624.4亿元,增长82.2%,年均增长16.2%,高出全省经济平均增速2个百分点;县域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由65.9%提高到70.6%,年均提高1个多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 57.8%提高到77%,年均提高4.8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成为河南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爆发点、增长点,有力地推动了河南向经济大省的历史性转变。
再次,促进了河南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县域经济三十年来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河南产业门类的丰富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形成了以县域工业为基础、城市工业为龙头的工业分工格局,不仅充分开发利用了各地的资源,而且使工业文明惠及广大农村地区,初步实现了近1亿人口的内陆大省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这完全可以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事件载入史册。2007年,河南县域工业增加值达到5427亿元,比2002年增长152.9%。县域工业的大发展,为河南新兴工业大省地位的确立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四,探索出一条适合农业大省的特色城镇化道路。城镇化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然结果,而河南是人多地少的农业大省,在资金和技术的约束下,如果仅靠少数几个大城市来转移农村富余人口,势必会造成中心城市的恶性膨胀。县域经济大发展,促进大量农村富余人口的就地转移,催生出一批小城镇并逐渐成长为中等城市,这条城镇化道路与传统农村人口分散布局、大城市人口承载能力有限的基本特性非常契合。而县域经济发展起来又有力地支持了大城市的发展,郑州正是依靠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逐年缩小与武汉的差
距的,中原城市群的最大优势也在于有强大的县域经济做支撑。
第五,开创了一条有利于城乡协调的区域发展模式。事实证明,河南以县域经济为先导的工业化城镇化道路避免了城乡差距的过分拉大。改革开放初期,河南的城乡居民收入比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自1995年以来,河南的城乡居民收入比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2年到2006年该比值全国总体上由3.11扩大到了3.28,河南省在此4年中城镇化率提高了6.7个百分点,而该比值却仍然维持在3.0左右,近年还出现了小幅下降。其原因是,河南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非农收入来源,县域经济的工业结构与农业关联度较高,以食品工业为代表的优势涉农工业的迅猛发展,有效地带动了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加上中央和省近年来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使县域经济的发展对城乡协调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突显。
三、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壮大河南县域经济的思考与建议
改革开放30年,河南县域经济的确获得了大发展。但是,当今天以新的更高的标准审视时,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河南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资源约束、环境约束、生态约束在加大,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也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而且面临着全国各地都在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更激烈竞争。河南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才能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壮大县域经济,推动全省城乡协调发展,以县域经济的“新跨越”促进中原“新崛起”。
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县域经济发展中也有很多教训,最大的教训就是忽视了可持续发展,重数量、轻质量,重投入、轻产出,重速度、轻效益,重发展、轻环境。许多地方发展起来了,但造成了很大的环境破坏,资源浪费十分惊人。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必须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没有一定的发展速度谈不上中原崛起,但发展并不简单地等同于速度。不重视质量效益,就不会有实实在在的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实现质量效益与速度的有机统一,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选择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各县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千差万别,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不能一律。工业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拉动作用,但对县域的工业化必须有科学认识。工业化是整个社会向更高阶段转变的过程。发展县域经济,并不意味每个县都要以发展工业为主。十七大提出了“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的方针。河南要以区域主体功能定位为指导,建立“宜工则工,宜农则农”机制。一些地方搞工业有优势,就大力发展工业;一些地方发展农业有优势,就该把农业上的优势发挥出来,以形成符合本地实际的县域经济发展道路。
第三,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培植壮大特色产业。县域经济发展,有特色才有优势,有特色才有市场,有特色才有竞争力。在发展途径上,要依据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从国际产业体系中寻找定位,实施错位竞争发展战略,选择具有特色的优势项目,培育特色产业群。重点把潜在特色资源转化为现实增长点、把传统工艺发展为特色产业,把比较优势变为竞争优势,把区位优势变为市场优势,使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
规模化、规模经济外向化。壮大县域经济,更要注重市场配置的功能,善于以市场为导向吸纳外地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促进本地发展。
第四,充分发挥以城带乡作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形成能够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点线有机结合的各具特色的城镇体系。要促进农村土地向种植大户转移、工业企业向园区转移、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逐步形成产业发展、人口集聚、市场扩大的良性循环。发展县域经济,需要大中城市的强力带动。各县要主动承接大城市的人才、资金、技术和信息的辐射扩散,大力引进大中城市转移或外溢的产业、企业和生产要素。县域城镇要充当好中心城市向农村扩散经济技术的桥梁和农村向城市积聚各种要素的纽带。要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努力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格局。
第五,从宏观层面合理规划、分类指导。要认识县域经济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县情分类科学指导。在政策扶持上,一是针对县域经济发展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实行普惠制,在优惠政策上共有共享;二是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特殊情况,实行分类制,在优惠政策上分类对待。如对大城市的卫星城县,强化与大城市的一体化发展;对于边缘山区县,加大生态建设的财政转移支付;对于农业生产大县,加强优质农产品生产的扶植;对于发展潜力较大的的县,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对于贫困县,加大扶贫和富余劳动力转移力度等,并促进县域经济在宏观区域内合理分工、各具特色、健康有序地发展。
第六,依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完善县域经济发展绩效评价考核体系。不同的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同、集聚人口容量的能力不同、发展经济的潜力不同,发展的内涵和要求就应该不同。因而对不同国土空间功能区的县,应施以不同的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标准:对优化开发区域,要强化经济结构、资源消耗、自主创新等的评价;对重点开发区域,要综合评价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对限制开发区域,要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的评价,弱化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评价;对禁止开发区域,主要评价生态环境保护。可先对农业县和工业县分开考核,对农业大县的主要评价指标由经济总量增长转向农业发展上。
第七,强化财政均等化服务,实行以强扶弱互助制度。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必须改进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要加大对农业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等财政困难县的转移支付力度。转移支付资金要重点用于提高县域公共服务水平,使城乡全体居民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实行以强扶弱互助制度。河南省108个县(市)间强县与弱县差距明显,客观上存在着合作和互补的可能。应建立农业县和工业县的互助制度,加强先进县与后进县的沟通合作,互派官员,并为民间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动搭建平台,省有关部门应制订相应的优惠措施,促使“双赢”式互助机制的形成和有效运作。
(课题负责人:张锐林宪斋喻新安;本文执笔:吴海峰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