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如何上好一堂历史课

时间:2019-05-12 11:43: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程下如何上好一堂历史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程下如何上好一堂历史课》。

第一篇:新课程下如何上好一堂历史课

新课程下如何上好一堂历史课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历史就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只要把知识点记牢了,就能得高分。然而这种陈腐的观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已经行不通了,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初中历史考试越来越灵活,对老师和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 “教师上边讲,学生下边记”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教育的需求了。因此,在《新课标》下如何上好一堂历史课,如何让学生掌握历史史实并能学以致用,对于初中历史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笔者就新课程下如何上好一堂历史课,作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转变教师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课堂中,通常是“老师讲,学生学”,整个课堂老师是主体,学生只是在被动地接受。而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互教互学、主动开发、共同提高的双向交往互动的创造性过程。因此要上好一堂历史课首先从转变自身的角色开始,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从课堂的主导者变为引导者,在历史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历史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情趣和智慧。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讨论、观察时,认真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如何指导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同时,教师还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 的安全,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使学生真正“动”起来。

二、注重新课导入的艺术性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成为催眠曲,因此必须讲究开头艺术。要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别出心裁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针对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教师收集、编写有针对性的故事、典故、寓言等。用耐人寻味的故事导入新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拓展思维,丰富联想,开启心智,而且还可以使学生领悟到人身哲理。如我在讲“商鞅变法”一课时,用了“徙木立信”故事导入。故事是: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实行变法,商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就赏十两黄金。”不一会,南门口围了一大堆人,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根木头谁都拿得动,哪儿用得着十两黄金?”还有人说:“这大概是左庶长有心开玩笑吧。”大伙儿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没有一个敢上去扛木头的。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赏金提高到五十两。没有想到赏金越高,看热

闹的人越觉得不近情理,仍旧没人敢去扛。正在大伙儿议论纷纷的时候,人群中有一个人跑出来,说:“我来试试。”他说着,真的把木头扛到了北们。商鞅立即派人传出话来,赏给扛木头的人五十两黄澄澄的金子,一分也没少。这件事立即传了开去,一下子轰动了秦国。老百姓说:“左庶长的命令不含糊。”通过故事,同学们明白了诚信的道理,急切地想知道商鞅的新法令的内容,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

此外还可借助典故,学生学过的诗词,熟悉的歌谣、歌曲等导入新课。只要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为教学开一个好头。

三、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今天的课堂教学手段已经不再是一本书,一支粉笔,许多学校已实现了电教化教学。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高科技设施,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在《秦朝统一》一课中,我就采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将教学重点和难点用ppt展示出来,让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的目标,同时用视频资料和图片来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化解难点。

以视频资料作为新课导入是一个很好的手段,不仅直观、生动形象,更重要的是能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在《秦朝统一》一课中,我选取的是电影《英雄》的片段,视频资料生动地再现了秦始皇一统天下的霸气和秦国军队的威风场面,接着提问“战国七雄中,为何秦国最强?”让学生自由发言。通过刚才气氛的渲染,学生情绪活跃,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之中.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

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也为后面的知识难点作了铺垫。但是在选取视频资料时应注意,首先要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所选取的视频应为后面的教学服务,真正起到导入的作用。其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不然学生看完后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就没有达到教学的目的。最后,选取的视频资料不宜过长,不然会起到喧宾夺主的效果,学生完全沉浸在视频中,不利于后面教学的开展。

图片和漫画故事帮助学生化解难点。货币、度量衡和文字的统一是《秦朝统一》这课重点也是难点,对于秦始皇为什么要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以及统一的好处,学生很难理解。为帮助学生理解,本课首先让学生阅读漫画故事《孔虚经商》让学生了解货币、度量衡和文字的不统一给漫画中的人物带来的麻烦,然后引入本课内容。接着用图片展示秦朝的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在没有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时,我们应充分利用手中已有的教学资源,去挖掘它所蕴含的价值。现在我以“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这一课为例,进行了以下尝试:

首先注重课本中图片和照片的使用。学生自学本课第一部分:河姆渡人的生产生活情况,然后让学生结合课本所给图片思考:出土的骨耜、碳化稻谷、猪纹陶盆分别能说明什么问题?学生通过观察猪纹陶盆图片得出以下结论:河姆渡人会制造黑陶;开始养猪;家猪由野猪驯化而来,有了装饰的情趣。从碳化稻谷图片得出:河姆渡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稻谷;碳化说明河姆渡人已经掌握了用火技术。骨耜的用途学生估计能答出的较少,这就给学生留下了疑问,激起他们继续

探究的欲望。

其次,让学生“动”起来,手脑并用。在本课中让学生根据想象画出河姆渡人干栏式房屋的简图并说明这样设计房屋的好处。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了简图并作了以下的解释:这种房屋和当地气候湿热的环境相适应,稳定牢固、通风、防湿性好。通过让学生绘制干栏式房屋图,不仅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充分调动想象力思维力和动手能力。

再次,充分利用与历史相关的生活实物。在讲半坡人时,我找了几株狗尾巴草,首先让学生认识我手中的实物,接着,让学生将其与我们食用的小米联系在一起,起初多数学生感到诧异,但是知识面广的学生知道谷子由狗尾草驯化而来,接着我再将学生引入教学内容。从狗尾巴草到认识粟,从生活中的直观实物过渡到学生不熟悉的课本内容,可以引发及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的转变

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学”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下的教学。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历史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分组讨论法和情景教学法等。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秦的统一》一课中,为化解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这一难点,就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师生共同融入情景模拟当中,首先让学生充当“臣子”,给“秦王”嬴政取合适称号,由于气氛的渲染,学生反应积极,“天皇”、“帝皇”、“天子”“天地皇”“大王”都是学生积极思考的成果,学生在给出称号后还作了简短的解释,既合理又有趣。接着以给秦始皇寻找帮手的契机下,通过举行“中央官员招聘会”,让学生积极竞选。竞选是初中学生喜爱的形式,可以将历史形象化、具体化,且对其人格成长有益。学生根据各自的喜好和才能积极竞选,表现非常活跃。有的竞选太尉“我喜欢军事,我懂一些兵法,我能够带兵打仗,使我们国家更强大”有的竞选丞相“我很聪明,他们都说我赛过诸葛亮,有我在,能为陛下分忧解愁,出谋献策”还有的竞选御史大夫“我很正直,为人刚正不阿,能够帮您出奸邪,去腐败”。这一环节的设置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锻炼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同时将整堂课的气氛推向了高潮,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当中化解了“中央集权制度”这一难点。

辩论法的应用。在讲述《法国大革命》中的拿破仑帝国时,学生对拿破仑是英雄还是战争狂人争论不休,我随机改变教学思路让学生课堂即兴辩论:“我看拿破仑”,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纷纷参与,一个个都成了小辩手,成为课堂的主人。此次辩论学生不仅得出了自己心中的满意答案,知道了评论历史人物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为以后的历史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教学内容与现实社会相结合

“以史为鉴”,将本课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教会学生“以古论今”的方法和观念。

如在《秦的统一》一课中,将秦朝的“统一”与我国现实国情相联系,讨论“台湾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是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民族凝聚力不强,接着向学生灌输“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台湾必将回归祖国”的理念。以此来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在秦朝统一货币和文字的这一环节,则选取两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来引入,即“假如你想出国旅游,去哪个洲最方便?”和“为什么国家提倡人人都要说普通话?”这两个问题,学生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很快做出正确回答,并能够将其同本课内容联系起来,明白货币和文字的统一有利于人民的交流从而引入本课内容。通过这一环节的设置将僵硬的课本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使知识更加灵活、生动。

把新闻时事和历史联系起来,不仅可以让学生时刻关注发生在身边的事,还能让历史教学真正达到“读史使人明智”的目的。在讲《唐朝的民族关系》一课中,提到唐朝和吐蕃的关系时,可以将2008年发生在西藏拉萨的“打砸抢”新闻事件引入,列举新闻中的相关报道,将新闻事件与历史史实相结合,让学生明白,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独分子的分裂行为是可耻的,是不得人心的,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主动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与任何分裂分子作斗争。

六、让学生“读史使人明智”

新课程下历史教学,重要的不在于学生掌握多少历史史实,而在于学生通过学习历史,有多少收获,获得了怎样的启发。在历史新课教学中,我设计使用“读史使人明智”教学环节,取代常规教学中的“课堂小结”或“知识归纳”环节。一般都设计这样一个问题“通过本课学习,谈谈你的收获、感想和启示。”学生的热烈讨论加上教师的肯定鼓励和适时点拨一个启发式、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局面就形成了。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第2课 “贞观之治” 后,很多学生谈感想和启示时谈到“国家要重视人才,重视发展生产;政府要厉行节俭,反对贪污腐败”,更有学生谈到“政府要关心人民的生活,特别要减轻农民的负担”。学习“灿烂的宋元文化”时,学生都充满了高度的民族自豪感,有的学生谈到“要努力学习,立志成才,将来为国家发展作贡献”;有的学生谈到“向毕升和司马光学习,学习他们那种勤奋刻苦、勇于探索的精神”。学习“明清经济发展与‘闭关锁国’”后,不用老师点拨指导,不少学生就能谈出“闭关锁国会使国家落后,应坚持对外开放,要注意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

“读史使人明智”教学环节的设计和使用,主要在于为学生搭建一座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真正展现历史作为一门科学的生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总之,在历史新课程标准下,老师只有转变观念,采取多种多样且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同时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更重要的是将课

本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将书本知识变“活”,才能在实际的教学中得以落实并达到预期的目标,才能把一堂历史课上好。

第二篇: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上好一堂数学课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上好一堂数学课

对怎样一堂课算是好课的界定,不同时期的标准不尽相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课程观逐渐进入教师的领域,评价好课的标准也随之发生一些实质性的转变。通过近期的摸索与探究,笔者对新课程理念下一堂好课的标准有了一些思考:评价好课离不开对现代教学背景下课堂教学活动本质的把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不同程度创新和突破。此次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的影响十分深刻,不仅反映在教师教学观念与行为方式的转变上,还反映在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认识与把握上。针对这次课程改革,教师们都在思考和争论:新课程理念下怎样的一堂课算是好课?一堂好课需要具备哪些特征?如何评价课堂教学?针对这些疑惑,本人将通过专家和教师们对新课程标准的讨论意见,结合自己的理论研究、教学实践,谈谈一些不尽成熟的思考与想法。

1、对于课堂教学的本质,历来有不同理解。传统的认识大致上可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种认识,认为教学活动本质上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或者是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过程,这种看法就是认为教学是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在于它不是直接认识社会和自然现象,而是通过的人对自然与社会的认识来认识。在这种教学观念的指导下,教学过程往往成为以教师活动为主的行为过程,是教师在有选择地讲解、说明和演示,教师自身也自然地成为知识的代表,成为学生效法与模仿的对象。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是“讲——听”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记。而在当今信息时代,大量新知识、新信息的涌现,对于这种只强调“讲——听”式的教学,不仅无法顺利完成传递文化的任务,而且会使学生因其自主学习能力低下而无法适应网络条件下的人类生存方式。第二种认识,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合起来的共同活动过程,这一种看法主张教学的本质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和三种认识,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对话”、“交流”和“沟通”,认为教学实际上是师生以教学资源为中介的相互影响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效活动过程。这种认识强调人与人的交往实践活动对人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影响,并且强调“教师不仅仅是传授者的角色”,主张教师通过“对话”、“交流”与学生实现共同活动,这种活动必然有共同的话题或学习对象——即教材或其他中介,也只能在相互交换信息的基础上使“共同活动”得以持续。

2、基于现代教学理论的课堂教学,是要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这一认识包含以下四层意义:(1)教学是一种涉及教师与学生双方的活动过程。所以它一定是动态变化的过程,是一种涉及两个人以上的实践活动。(2)它是一种学习的活动,本质上是学而不是教。因此,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没有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没有现代意义的教学。(3)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活动,它是由教师组织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这是一种指向性很强的学习活动。所以,学生随意阅读不是教学,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感兴趣的东西也不是教学,学习者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观察、认识、感悟、发现等等,更不是教学。(4)这里所说的教师的组织活动,包括讲解、讲述、指导、辅导,也包括展示、演示,还包括组织各种参观、操作活动,包括释疑问难、激励评价等等。总之,凡是一切有利于学生学习活动进行的手段,教师都应该利用,而教师利用这些方法、途径、媒体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够真正进行下去,能够收到切实的成效。

3、当我们把教学活动关注的重点从教师传递知识转到学生有效学习活动以后,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应是学习者能否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那么怎样才能

促成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有效学习呢?一般地讲,教师应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组织实施科学的教学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好以下几点:(1)精心处理教材,设计独具匠心。一堂好课要显现个人特色的教学设计。在新课程中,教材与教参只是作为教学活动重要的参考资料,而并非唯一依据,学校和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环境、学生实际,结合自身对教材的透彻理解,加以灵活的处理,设计出独具匠心的教案,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生动性。(2)体现课程理念,过程流畅自然。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创设一种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环境,通过课前精心设计与课堂中教师的恰当引导,构建一个流畅自然的教学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而又紧凑地参与学习与思考,较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情感、情趣等因素。(3)激发学生情趣,课堂活泼有序。随着对学生主体观的重新思考与定位,看一堂好课必须要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好课应是教师努力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让学生主动参与,甚至可以议论纷纷。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发言不绝于耳,教师方式多样、灵活多变地组织说话训练,使课堂上人人参与、个个活跃,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有参与的愿望,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4)展示教师素质,塑造教师形象。新课程的实施,向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由于新课程突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做好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教材的代言人、知识的权威,这样的课堂变得灵活多变。课堂上,教师除了应组织和谐有序的秩序、表述精彩悦耳的语言、展现漂亮美观的板书、呈现敏捷准确的思维外,还必须增加课堂情况的灵活多变、网络媒体的合理使用、知识背景的广泛引用等。(5)设计完成美提问,思维延伸课外。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这节课的绝大多数内容,而且还要让学生能学到其他更多的内容。同时,也要让学生在上完这节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仍然在研究那节课的内容,感觉回味无穷,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个性,能够主动地加入课堂教学中去。

当然,上述几点不是必备条件,只要具备某几点即可。除上述特征外,教师能在课堂中恰当使用网络媒体辅助教学、精心准备并用教学用具、设计并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等,也是构成一堂好课的条件。

总之,评价一堂课的好坏,重要的是看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知识,受到了多少启发,能对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当然上面我所讲的一些,也不是绝对的、孤立的,应当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才能上出更多的好课来。

第三篇:浅谈新课程下任何上好一堂体育公开课

浅谈新课标下如何上好一堂体育公开课

摘要:如今各学科都在不断地要求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不单单是自己学校教师间或各镇,市教师间的交流,因次各种各样的公开课,优秀课,示范课也就如火如荼展开了.那么如何将这样的公开课真正上出优质,起到示范作用呢?本人前段时间参加了体育录像课的评比活动,同时在这次活动中听了好多老师的教学课,其中不乏许多精彩之处.但同时也发现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本文试从一堂公开课课前构思和教学实施及其它注意事项展开一些探讨.希望与各位同行交流以提高我们的体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 体育教学公开课优秀新意

我国体育教研史上规模最大的“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于2004年12月11日在广东肇庆降下帷幕.在展示活动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国中小学多年来实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初步成果,体育课不仅是实现体育教学,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重要形式,也是反映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窗口,体育优质课更是体育课中的“极品”.是常规体育课的提高和精华,一节高标准的优质体育课,从教案中就可以体现出教师富有创意的教学构思,从课的实施过程中就能展示这堂课独具特色的教法及自然流畅的课堂组织,更能通过教师驾驶课堂和组织学生的过程反映体育教师扎实的基本功。本人结合前段时间参加市级体育录像课评比认为:一节体育优质课的成功与否,不仅能衡量出教师业务能力的高低,更能体现出集体教学研究成果的价值和意义.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体育优质课呢?

1、“备”是前提

1.1备内容

一节课的教案设计是由它的教学内容所决定的,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喜好,选择自己最驾轻就熟的课型,也可以选择真实反映本地区,本学校体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实际发展水平.较好地利用本地的教学资源,教学特色鲜明,便于学习推广的课型.无论教学内容如何千变万化,任何教师在书写教案前应该认真钻研《大纲》,吃透教材,理解清楚该课的重点,难点及教学目的,做到心中有数,在备课的过程中设法由浅入难,把难点解释清楚,突出重点,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对重点内容进行操练及运用。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材的改革.《课标》为教材内容的选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有效的途径。例如在广东肇庆举行的这次观摩课中就出现有一批安全,实用,新颖的器材,如辽宁的“踏板盒”广东的“自行车轮胎”,江苏的“羊角球”,湖北的“纸盒”等,这些任意发挥一物多用,一物巧用的功能都能非常有特色,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由器材创新到教材创新,发展到教法创新是有经验体育教师常走的研究之路。竞技类教材的改造,地方乡土教材的创编,传统精华教材的重组,现代娱乐内容的引进,都可以极大地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例如笔者参加的市录像课评比《敲锣打鼓赛龙舟》。就是利用我镇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龙舟之乡”,针对广大学生每年都观看龙舟比赛但无法亲身体验划龙舟的乐趣,而巧妙的将龙舟赛改为陆地龙舟赛,制作了活灵活现的陆地龙船,学生情绪高涨。

1.2备任务

体育课成功与失败的标准,很关键的部分在课的任务完成上。要想全面、具体,准确地确定课的任务,教师就应明确主教材的技术,技能在这次课应达到的程度.各种教

1理要求,这样教学任务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1.3备教法,组织和学法

一堂课能否吸引学生,取决于它的设计是否灵活,教法是否新颖.教师应在备课时注重创新,力求上出一节有自己风格特色的好课。

1.3.1设计新颖的教法

平铺直叙的讲述剥夺了学生在通过思考后获得知识的成功,并容易使学生失去参与运动的热情.课堂变得沉闷.因此我觉得跳出常规的教学模式很重要.例如: 在广东肇庆举行的这次观摩课中广东黄村小学胡老师的篮球教学从学生手中耍球开始,然后再从原地拍过度到行进间拍;从单人拍到合作拍;从双人拍游戏到多人游戏;从无对抗运球到有对抗运球;从曲线运球到投低篮,游戏一套接一套.学生学习积极性一波比一波高,环环相扣,直达学习目标.而郑州一位老师则是巧妙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中学篮球教学的别样风格.由于教学流程设计的合理,使教者轻松,导得巧妙;学者快乐,学得扎实,真实妙不可言!

1.3.2构思流畅的组织过程

1.3.2.1明确所教技术的重难点,这样才能围绕重难点设计教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组织过程才显得有张有弛,形散神聚。

1.3.2.2明确讲解,示范的时机.课前要准备好讲解的语言,示范的时机、方法、位置。并以此为根据确定学生的活动方向、队形、位置,以确保自己在任课时调队自然,师生配合协调。

1.3.2.3明确自己在课堂组织过程中的位置任课教师要对自己什么时候该成为中心,什么时候该参入等做到心中有数,调队才有根据、讲解才有效果.组织才更合理。明确教材间的内在联系.各种教材,虽然发展的身体素质不同,但有其合理性;运动负荷的大小不同,但有其规律性;运用场地器材方法不同,但有其连贯性,这都是使组织过程流畅,可信的重要因素。

1.3.3学生学法要有突破。

作课教师要真正意识到学生才是教与学这个过程的主体。所以学生的学法不能是一味的模仿、练习应该是边议边学、自创自练、自控自评等等。

1.4备学生,备听众,备突发事件

1.4.1课堂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是这项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状态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兴趣及爱好,尽量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走近他们的生活,经常用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或话题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也应考虑到不同学生的身体状况及理解能力的差异,让每个同学都有份参与到你设计的课堂中,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积极性有极大的帮助。同时,也能使整节课在师生的默契配合中顺

利进行。

1.4.2 公开课顾名思义便是一节供大家观摩、评论的课,有着较强的示范性及表演性。因此,它要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要考虑听课者的感受和评价,把他们也融入到你的课堂中来。这时候,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便给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有些听课者就往往不熟悉所听的课的教学内容及要求,因此在听课过程中较难跟上师生的思路,也就难以对这节课作出正确的评价。多媒体的课件可通过优美而富动感的设计,直观地把你所讲授的内容、重点及思路跃然“幕”上,使学生及听众一目了然,心领神会。营造一种非常融洽的课堂气氛,让听众也感心怡神悦。

1.4.3 在课堂当中有时会有些偶发的小事故阻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就要考虑得特别周详,尽量把这些偶发事件的发生率控制为零,或事先作好思想准备:假如事故真的发生了,如何处理?如:上课前先去检查要使用的电教设备是否已经安装或调试好,以免到上课时出差错;上课要用的图片或其它的教具是否准备就绪,并统一放好;万一时间充裕,完成了教学任务却仍未到下课时间,应临时增加哪些活动;又万一时间紧,差不多下课了还未完成准备好的教学内容,该删掉哪些环节等。有了多方面的准备就保证了你的公开课能如你所设计的步骤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收到预期的效果。

2“教”是关键

有了优质的教案,能不能有效的实施。体现创作、构思的意图,那么“会教”就是关键。

2.1要体现一个“导”字

“导”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精髓。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优劣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价:2.1.1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关系,不应是学生盲目地接受教师的讲授;

2.1.2教师的教法能否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2.1.3教师的教法能否准确地控制全局,影响每一名学生,师生保持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因此,任课教师在课的进行中,应时刻注意对学生进行各种诱导。例如:“同学们!能不能克服这个困难?”“掌声鼓励同学再来一次!”用这类激发性的语言对学生的情绪进行诱导;也可以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进行思维诱导,例如:在练习有人扶持手倒立就可以问学生:“他的动作为什么导致你扶持时特别吃力?”让学生带疑练习,寻找答案。诱导的方法还有很多,诸如行为诱导、示范诱导等。任课教师应在课中不失时机的利用各种诱导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例如笔者参加的市录像课评比《敲锣打鼓赛龙舟》中通过播放《龙舟竞渡》民歌引入提问:“同学们,知道这首歌说的是我国的哪个传统节日?”(端午节);提问:“你知道端午节有那些风俗和活动吗?”(吃粽子、赛龙舟);提问:“端午节赛龙舟是为了什么?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

2.2、要注重一个“授”字。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体育教师也一样,有什么样的“授”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解惑”效果。所以教师的教,应该是教方法,学生的学,不仅仅是学技术,更应该懂道理,为终生体育服务。例如:用滚球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翻的要领;用三角平衡实验来让学生明白头手倒立头和手的位置关系等。这一类直观实验和模型来帮助,学生理解技术原理和要求的方法往往事半功倍。正所谓:“授人以鱼,只供一饭;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这样的“授”才能真正意义的“解惑”效果。

2.3、要注意趣味性的体育教学。

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廖文科说:“体育课要创造出更多内容多样、形式新颖、富

有成效的组织教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的得到发展。”因此,体育教学不仅要有适合显示学生学习的内容,还需要在教学方法上讲究教学艺术,用趣味性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之由被动地参与“要我学”,变为主动地投入“我要学”,趣味性地技能教学应该成为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让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因次任课教师应做到:

2.3.1教法的选择和搭配上要活,做到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将教材的学习与欢乐的游戏融为一体,对学生兴趣与爱好加以正确的引导。

2.3.2学手段要活,要有乐趣。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对学生有巨大的感染力。

2.3.3教师可以利用一切机会同学生交流,鼓励学生间交往,参入学生的练习。

2.4抓住一个“会”字。

体育教学的核心就是围绕“练”达到“会”字的目的。学生在一堂课中体现出来的“会”,应该使“会学”,而不是“学会”。在练习过程教师应逐步提高练习的要求,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进行体验,并不断的启发学生,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还在动脑,达到“会学”的目的3“积累”是基础

“滴水穿石”平时工作中点滴经验的积累是任课教师成功的基石。

3.1形成独特的风格。体育教师的一声口令,一个示范、一个眼神,无不显示教师的魄力和风采,而这一点一滴无不是在日常工作中逐步形成的。所以,体育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应善于发现自身的长处、特点,加以强化,改进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在进行优质课时展示自己的风格。在广东肇庆举行的这次观摩课中参赛老师教学风格各异,有的像邻家大哥热情奔放,循循善诱,有的细致大姐关注细节,亲切和蔼,有的具有演员气质技艺高超,动作优美。他们的表现力、感染力。亲和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令人羡慕,展示了现代体育教师的风采,充分显示出他们是一批高素质的体育教师。

3.2培养良好的教态。教师就是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体育教师日常工作态度的影子。如果作课教师平时没有踏实的工作态度,势必在作课的过程中露出“马脚”,使人“窥一点而知全貌”。

3.3积累宝贵的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个人的思维空间肯定是局限的。经验不仅要自己积累,更要积极学习他人的长处。

3.4获取前卫的信息。全方位获取各种信息,大胆的进行教改,教研,并将成果运用到优质课中,这样的优质课定另人耳目一新,也更有社会意义。

诚然,一节成功的优质课对体育教师来说非常重要,但重要的是以次为契机,促进教学研究,更好地提高全民素质服务才识我们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徐永春:体育课改需要教师建立全新的课程意识《中国学校体育》2005、22、杨遒军主编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四篇: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上好一堂好的数学课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上好一堂好的数学课

邳州市官湖高中

王志恒

内容摘要:对怎样一堂课算是好课的界定,不同时期的标准不尽相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课程观逐渐进入教师认知领域,评价好课的标准也随之发生一些实质性的转变。通过近期的摸索与探究,对新课程理念下一堂好课的标准有了一些思考:评价好课离不开对现代教学背景下课堂教学活动本质的把握。

关 键 词:好课 标准 新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不同程度创新和突破。此次课程改革带给教师带来影响十分深刻,不仅反映在教师教学观念与行为方式的转变上,还反映在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认识与把握上。针对这次课程改革,教师们都在思考和争论:新课程理念下怎样的一堂课算是好课?一堂好课需要具备哪些特征?如何评价课堂教学?针对这些疑惑,本人将通过专家和教师们对新课标准的讨论意见,结合自己的理论研究、教学实践,谈谈一些不尽成熟的思考与想法。

首先.,对于课堂教学的本质,历来有不同理解。传统的认识大致上可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种认识,认为教学活动本质上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或者是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过程。这种看法就是认为教学是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在于它不是去直接认识社会和自然现象,而是通过前人对自然与社会的认识来认识。在这种教学观念的指导下,教学过程往往成为以教师活动为主的行为过程,是教师在有选择地讲解、说明和演示,教师自身也自然地成为知识的代表,成为学生效法与模仿的对象。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是“讲——听”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记。而在当今信息时代,大量新知识、新信息的涌现,对于这种只强调“讲——听”式教学,不仅无法顺利完成传递文化的任务,而且会使学生因其自主学习能力低下而无法适应网络条件下的人类生存方式。第二种认识,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合起来的共同活动过程,这一种看法主张教学的本质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第三种认识,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对话”、“交流”和“沟通”,认为教学实际上是师生以教学资源为中介的相互影响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过程。

这种认识强调人与人的交往实践活动对人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影响,并且强调“教师不仅仅是传授者的角色”,主张教师通过“对话”、“交流”与学生实现共同活动,这种活动必然有共同的话题或学习对象——即教材或其他中介,也只能在相互交换信息的基础上使“共同活动”得以持续。

其次,基于现代教学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这一认识包含以下四层意义:(1)教学是一种涉及教师与学生双方的活动过程,所以,它一定是动态变化的过程,是一种交往实践行为,是一种涉及两个人以上的实践活动。(2)它是一种学习的活动,本质上是学而不是教。因此,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没有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没有现代意义的教学。放录音、放录像不是教学,教师讲而学生不听、听不懂也不是教学,只有在教师组织下学生实现了有效学习,才是教学。(3)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活动,它是由教师组织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这是一种指向性很强的学习活动。所以,学生随意阅读不是教学,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感兴趣的东西也不是教学,学习者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观察、认识、感悟、发现等等,更不是教学。(4)这里所说的教师的组织活动,包括讲解、讲述、指导、辅导,也包括展示、演示,还包括组织各种参观、操作活动,包括释疑问难、激励评价等等,总之,凡是一切有利于学生学习活动进行的手段,教师都应该利用,而教师利用这些方法、途径、媒体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够真正进行下去,能够收到切实的成效。第三,当我们把教学活动关注的重点从教师传递知识转到学生有效学习活动以后,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应是学习者能否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那么怎样才能促成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有效学习呢?一般地讲,教师应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组织实施科学的教学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好以下几点:首先,精心处理教材,设计独具匠心。一堂好课要显现个人特色的教学设计。如果一堂课中,教师只是机械的照搬教材和教参的内容与设计,不仅不能根据学生实际组织有针对性的教学,而且也是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的。在新课程中,教材与教参只是作为教学活动重要的参考资料,而并非唯一依据,学校和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环境、学生实际,结合自身对教材的透彻理解,加以灵活的处理,设计出独具匠心的教案,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生动性。其次,体现课程理念,过程流畅自然。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创设一种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环境,通过课前精心设计与课堂中教师的恰当引导,构建一个流畅自然的教学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而又紧凑地参与学习与思考,较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情感、情趣等因素。第三,激发学生情趣,课堂活泼有序。随着对学生主体观的重新思考与定位,看一堂好课必需要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好课应是教师努力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让学生主动参与,甚至可以议论纷纷。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发言声不绝于耳,教师方式多样,灵活多变地组织说话训练,使课堂上人人参与,个个活跃。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有参与的愿望,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第四,展示教师素质,塑造教师形象。新课程的实施,向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由于新课程突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做好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教材的代言人,知识的权威,这样的课堂变的灵活多变。课堂上,教师除了应组织和谐有序的秩序、表述精彩悦耳的语言、展现漂亮美观的板书、呈现敏捷准确的思维外,还必需增加课堂情况的灵活应变、网络媒体的合理使用、知识背景的广泛引用等。第五,设计完美提问,思维延伸课外。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这节课的绝大多数内容,而且还要让学生能学到其他更多的内容。同时,也要让学生在上完这节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仍然在研究那节课的内容,感觉回味无穷。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的个性,能够主动的加入课堂教学中去。

以上几点是听取了专家们的意见,与其他教师的讨论,以及在学习相关理论中得到地收获,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后产生的思考,可能不尽完整或成熟。当然,一堂好课应有其重要特征,是无可争辨的,只是上述几点不是必备条件,只要具备某几点即可。除上述特征外,教师能在课堂中恰当使用网络媒体辅助教学、精心准备并使用教学用具、设计并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等等,也是构成一堂好课的条件。

总之,评价一堂课的好坏,重要的是看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知识,受到了多少启发,能对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当然上面我所讲的一些,也不是绝对的,孤立的,应当把它们联系一起,作为一个整体,这样,我们才能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才能上出更多的好课来。

参考书目:

1.《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全新挑战》 李建平《教育发展研究》2002.1 2.《教师怎样“教” 新课程》 教苑明珠网 2004.4

3.《课堂教学的本质与好课评价问题》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 文喆 2004.5 4.《走向新课程的教师教学行为》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 王月芬 2004.5 5.《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4

第五篇: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上好一堂好的数学课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上好一堂好的数学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不同程度创新和突破。此次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的影响十分深刻,不仅反映在教师教学观念与行为方式的转变上,还反映在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认识与把握上。针对这次课程改革,教师们都在思考和争论:新课程理念下怎样的一堂课算是好课?一堂好课需要具备哪些特征?如何评价课堂教学?针对这些疑惑,本人将通过专家和教师们对新课标准的讨论意见,结合自己的理论研究、教学实践,谈谈一些不尽成熟的思考与想法。

首先,对于课堂教学的本质,历来有不同理解。传统的认识大致上可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种认识,认为教学活动本质上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或者是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过程。这种看法就是认为教学是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在于它不是去直接认识社会和自然现象,而是通过前人对自然与社会的认识来认识。在这种教学观念的指导下,教学过程往往成为以教师活动为主的行为过程,是教师在有选择地讲解、说明和演示,教师自身也自然地成为知识的代表,成为学生效法与模仿的对象。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是“讲—听”式,教师讲,学生听;教

师说,学生记。而在当今信息时代,大量新知识、新信息的涌现,对于这种只强调“讲—听”式教学,不仅无法顺利完成传递文化的任务,而且会使学生因其自主学习能力低下而无法适应网络条件下的人类生存方式。第二种认识,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给合起来的共同活动过程,这一种看法主张教学的本质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第三种认识,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对话”、“交流”和“沟通”,认为教学实际上是师生以教学资源为中介的相互影响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过程。这种认识强调人与人的交往实践活动对人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影响,并且强调“教师不仅仅是传授者的角色”,主张教师通过“对话”、“交流”与学生实现共同活动,这种活动必然有共同的话题或学习对象——即教材或其他中介,也只能在相互交换信息的基础上使“共同活动”得以持续。

其次,基于现代教学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这一认识包含以下四层意义:(1)教学是一种涉及教师与学生双方的活动过程,所以,它一定是动态变化的过程,是一种交往实践行为,是一种涉及两个人以上的实践活动。(2)它是一种学习的活动,本质上是学而不是教。因此,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没有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没有现代意义的教学。放录音、放录像不是教学,教师讲而学生不听、听不懂也不是教学,只有在教师组织下学

生实现了有效学习,才是教学。(3)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活动,它是由教师组织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这是一种指向性很强的学习活动。所以,学生随意阅读不是教学,学生自主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也不是教学,学习者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观察、认识、感悟、发现等等,更不是教学。(4)这里所说的教师的组织活动,包括讲解、讲述、指导、辅导,也包括展示、演示,还包括组织各种参观、操作活动,包括释疑问难、激励评价等等,总之,凡是一切有利于学生学习活动进行的手段,教师都应该利用,而教师利用这些方法、途径、媒体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够真正进行下去,能够收到切实的成效。

第三,当我们把教学活动关注的重点从教师传递知识转到学生有效学习活动以后,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应是学习者能否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那么怎样才能促成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有效学习呢?一般来讲,教师应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组织实施科学的教学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好以下几点:首先,精心处理教材,设计独具匠心。一堂好课要显现个人特色的教学设计,不仅不能根据学生实际组织有针对性的教学,而且也是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的。在新课程中,教材与教参只是作为教学活动重要的参考资料,而并非唯一依据,学校和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环境、学生实际,结合自身对教材的透彻理解,加以灵活的处理,设计出独具匠心的教案,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生动性。其次,体现课程理念,过程流畅自然。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创设一种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环境,通过课前精心设计与课堂中教师的恰当引导,构建一个流畅自然的教学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而又紧凑地参与学习与思考,较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情感、情趣等因素。第三。激发学生情趣,课堂活泼有序。随着对学生主体观的重新思考与定位,看一堂好课必需要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好课应是教师努力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让学生主动参与,甚至可以议论纷纷。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发言声不绝于耳,教师方式多样,灵活多变地组织说话训练,使课堂上人人参与,个个活跃。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有参与的愿望,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第四,展示教师素质,塑造教师形象。新课程的实施,向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由于新课程突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做好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教材的代言人,知识的权威,这样的课堂变的灵活多变。课堂上,教师除了应组织和谐有序的秩序、表述精彩悦耳的语言、展现漂亮美观的板书、呈现敏捷准确的思维外,还必需增加课堂情况的灵活应变、网络媒体的合理使用、知识背景的广泛引用等。

第五,设计完美提问,思维延伸课外。这要求教师在课

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这节课的绝大多数内容,而且还要让学生能学到其他更多的内容。同时,也要让学生在上完这节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仍然在研究那节课的内容,感觉回味无穷。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的个性,能够主动的加入课堂教学中去。

以上几点是听取了专家们的意见,与其他教师的讨论,以及在学习相关理论中得到的收获,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后产生的思考,可能不尽完整或成熟。当然,一堂好课应有其重要特征,是无可争辩的,只是上述几点不是必备条件,只要具备某几点即可。除上述特征外,教师能在课堂中恰当使用网络媒体辅助教学、精心准备并使用教学用具、设计并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等等,也是构成一堂好课的条件。

总之,评价一堂课的好坏,重要的是看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知识,受到了多少启发,能对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当然上面我所讲的一些,也不是绝对的,孤立的,应当把它们联系一起,作为一个整体,这样,我们才能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才能上出更多的好课来。

下载新课程下如何上好一堂历史课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程下如何上好一堂历史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上好第一节历史课(最终定稿)

    我认为作为历史第一节课,兴趣最重要。因此,我的第一节课是这样上的。 走进教室后,我会问他们:“知道为什么学历史吗是吗?”学生七嘴八舌,答案五花大门。我告诉他们学历史可以有以......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学习高中历史课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学习高中历史课 汪世勇(贵州师大附中历史教研组) 摘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学习,学生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快乐学习、学有所成。......

    新课程改革下历史课教学反思

    教学展示活动反思本学期自开学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我校组织了多次优秀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我教研组全体成员积极参与,认真观摩并在课后进行了相关教研活动。......

    如何上好一堂体育课

    如何上好一堂体育课 【摘要 】旧格式的束缚下如何贯穿新理念,上好一堂体育课呢?这就需要我们:打破常规,树立新意;因材施教,注重个性的发展;科学煅炼,注意安全;有始有终,重视放松活动。......

    如何上好一堂作文课

    何上好一堂作文课 作者:邓丽群提起作文,学生抓耳,教师挠腮,学生愁的是“写什么呀?怎么写?”教师忧的是“怎么教哇?”一节作文课下来,看看老师的教学,墨守成规“审题——立意——选材......

    浅谈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

    浅谈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 课堂教学是教师培养学生的主要途径,也是最有效的途径。教育者在培养任何一个学生成材的过程中,好像建筑一座完美的万丈高楼,需要堆砌一块块砖,而每一堂......

    浅谈如何上好一堂美术课

    浅谈如何上好一堂美术课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美术课,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传统美术教学只......

    如何上好一堂体育课

    如何上好一堂体育课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只有上好体育课,才能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