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如何处理课堂突发事件
让我们一起唱好课堂“小插曲”
——教师如何处理课堂突发事件
宜林寄校 王艳玲 内容摘要:
让学生学的轻松快乐,轻负高效是每位教师教学的最高追求。如何实现教学的“高效”?每节课的高质成为教学高效的保证和前提。而每节课的高质除了课前教师的精心备课,如何唱好课堂中的“小插曲”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课堂中常见的突发事件做个简单的归类,并试着在遵无定法的事件中找到解决的方式,期待从中受到启发,继而提高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能力。
关键字:课堂教学 突发事件 解决方式
在我们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你一定遇到过上课时突然飞进教室一只小鸟或是一位女生突然伏在课桌上哭了,亦或者低年级的课堂上会两个男生竟然突然打了起来,公开课上突然有人大声报告等等情况,你会如何处理?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前提是要有爱心和耐心,其次是要讲究艺术和方法。处理得当,会让你的课堂更加地出彩,也许还会改变你在学生心中的印象。
一、课堂突发事件的种类
1、“自然灾害”----来自大自然的干扰
课堂教学不是封闭的,因此,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隔断外界的干扰,在“真空”中毫无干扰地学习。比如,教室内正在上课,忽然室外一辆汽车呼啸奔驰而过,或天气骤变,影响了室内光线,亦或是蜜蜂小鸟作为“不速之客”飞进教室,“吱吱喳喳”地叫个不停,顿时,教室里可能就会乱作一团,尤其是低年级的课堂。
2、“人为疏忽”----由于教师本身的疏忽
老师们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一节课,无论课前做了多么充足的准备,在课堂中有时候就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比如,某个教学用具忘拿了;使用多媒体教学时,电脑突然失灵了,特别是上公开课前,老师们总是做了充足的准备,一遍又一遍地完善教案,精心挑选教学用具,计算好每个环节的时间„„但有时候,往往越是到了这种大场合,关键时候,越是会出现意料不到的突发事件。
3、“不速之客”----来自学生的各种因素
案例一:一次课上,刚上课不久,我刚提出一个问题,话音刚落,突然听到一名学生大声喊道:“老师,某某把我掉下来的橡皮拾了就不给我了!”只见这个学生一幅气急败坏的样子扭身对着全班同学喊叫着。课堂轰一下就乱了,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着,然后又把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我,期待着老师的评判。当时我非常生气,可是又一想,如果一味地发火只会破坏了上课的气氛,所以我笑了起来,走到那个同学面前说道:“其实他是想先帮你拾起来,下课再还给你,因为现在是上课时间。”转过脸来,对那个拾到橡皮的同学说:“是不是?”那个同学没说话,点了点头„„。这节课的教学任务顺利完成了,而且课堂气氛特别活跃,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也非常积极主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案例二:
还有一次课上,上课正在进行中,突然飞进来一只大飞蛾,学生们立刻被那只飞蛾吸引住了,而且有的小女生害怕的尖叫,再上课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我一边安慰小朋友们“别害怕,”一边用笤帚消灭掉飞蛾,然后才又开始上课。
二、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方式
当节奏紧,提倡高效的课堂上出现这些“小插曲”时,教师应如何妥善处理呢?由于课堂教学中偶发事件往往是事先预料不到的,所以应变时必须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其方法技巧应随着情况的不同而不同,没有什么统一的可机械照搬的模式。但仔细分析起来,它还是有一些方法技巧可寻。下面简单谈谈三种应变策略:、暂缓法。在课堂教学中出现想象不到的“小插曲”时,教师不能急,慌了阵脚,可采取“缓兵之计”,暂时“搁置”起来,或是稍作处理,留待以后再从容处理的方法。因为在当时,学生多半处于激动状态,情绪不稳,很难心平气和地接受教育,甚至会产生更严重的逆反情绪,使局面难以收拾;而老师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冷静的分析,如果贸然进行“热处理”,难免发生失误或难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有一次,一年级的潘爱老师在上教研课时,课堂上突然飞进一只小鸟,一下子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这时,只见潘老师十分镇定地停下课,打开门窗,把小鸟放了出去。然后还很幽默地说:连小鸟都想来参加我们的学习了,可见学习本身是很有趣、很有吸引力的。让我们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吧!接着继续上课。像这样处理,可以培养学生排斥干扰专心学习的能力,以及爱护鸟类的环保意识。
2、立刻处理。这类问题一般是由于孩子的身体不适所造成的,比如流鼻血,肚子疼等。遇到这类情况,老师首先不要慌张,尤其是低年级的课堂,老师先要稳定孩子们的情绪,一边安慰一边进行及时的处理:“不要害怕,流鼻血是很正常的事情,其他同学也不要惊慌,秋天到了,回家要多吃点水果。”处理好了,情绪也稳定了点,然后接着上课。
3、借题发挥。上课时遇到小鸟蝴蝶之类的不速之客时,老师可以幽默地带过。例如前面所说,碰到一只飞进教室的飞蛾,咱们可以这样和孩子们说道:看我们的学习多么有趣,连小鸟也想来听一听了。之前还听说有位名师,在上课时,飞进一只蝴蝶,老师顺势说道,大家能根据这一场景打一个词牌名吗?同学茫然,于是这位名师说道:蝶恋花。你们不就是祖国的花朵吗?课堂的气氛不仅没有被打破,还被积极地调动起来。
4、灵活处理。教师的教育机智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在课堂中遇到一些突发情况时显得尤为可贵。这里所说的“机智”,是一种当场作出的解决方法。作为教师,在课堂上随时都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件,如何处理突如其来的问题,是对教师临场应变能力的考验。如果问题化解得巧妙,不仅能使教师自己迅速摆脱窘境,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而且还会得到学生的敬佩。
5、暗示提醒。课堂上难免会出现一些思想开小差的学生,如果老师每次都严肃批评,未免有点小题大做,而如果不闻不问也不太合适,适当的暗示就会恰到好处。遇到开小差的学生,老师可以不打断教学流程,只要走到他面前,摸摸他的头,或是微笑地看着他,轻轻地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学生就会心中有数,立刻回归到课堂。
课堂是动态的过程,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孩子,他们有思想,还有点小个性。在课前,尽管老师们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但还是不能确保一堂课都能按照我们的教案顺利实施,如何唱好课堂中的“小插曲”,化解课堂中的突发
事件,让教学环节有序开展,甚至能够化为不可多得的教育良机,给课堂增添不少色彩,起到“点睛”之用。面对这些突发事件,无疑也是对教师的一种严峻挑战。
第二篇:教师如何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写写帮推荐)
教师如何处理课堂突发事件
李海平
让学生学的轻松快乐,轻负高效是每位教师教学的最高追求。如何实现教学的“高效”?每节课的高质成为教学高效的保证和前提。而每节课的高质除了课前教师的精心备课,如何唱好课堂中的“小插曲”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课堂中常见的突发事件做个简单的归类,并试着在遵无定法的事件中找到解决的方式,期待从中受到启发,继而提高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能力。
一、课堂突发事件的种类
1、“自然灾害”----来自大自然的干扰
课堂教学不是封闭的,因此,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隔断外界的干扰,在“真空”中毫无干扰地学习。比如,教室内正在上课,忽然室外一辆汽车呼啸奔驰而过,或天气骤变,影响了室内光线,亦或是蜜蜂小鸟作为“不速之客”飞进教室,“吱吱喳喳”地叫个不停,顿时,教室里可能就会乱作一团,尤其是低年级的课堂。
2、“人为疏忽”----由于教师本身的疏忽
老师们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一节课,无论课前做了多么充足的准备,在课堂中有时候就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比如,某个教学用具忘拿了;使用多媒体教学时,电脑突然失灵了,特别是上公开课前,老师们总是做了充足的准备,一遍又一遍地完善教案,精心挑选教学用具,计算好每个环节的时间„„但有时候,往往越是到了这种大场合,关键时候,越是会出现意料不到的突发事件。
3、“不速之客”----来自学生的各种因素
案例一:一次音乐课,刚上课不久,严老师刚提出一个问题,话音刚落,突然听到一名学生大声喊道:“老师,某某把我掉下来的橡皮拾了就不给我了!”只见这个学生一幅气急败坏的样子扭身对着全班同学喊叫着。课堂轰一下就乱了,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着,然后又把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严老师,期待着老师的评判。严老师是我们学校有着十几年工作经验的音乐老师,学生对于音乐课可能不太像对待语文数学那样的专心,如果一味地发火只会破坏了音乐课的气氛,严老师想了想,突然笑了起来,走到那个同学面前说道:“其实他是想先帮你拾起来,下课再还给你,因为现在是上课时间。”转过脸来,对那个拾到橡皮的同学说:“是不是?”那个同学没说话,点了点头„„课堂中的这个小事件就这样被严老师机智地解决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顺利完成了,而且课堂气氛特别活跃,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也非常积极主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案例二:
语文课上,刘老师让大家分组讨论,突然,两个同学讨论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激烈,刘老师快速走到他们面前。“刘老师,刚才某某说我说的不对,还不许我说话。然后还用笔戳我的手。”说着说着,委屈的眼泪都下来了。刘老师很意外,好好的小组讨论,怎么竟然就讨论出矛盾来了。刘老师一边安慰这个同学一边握起他的手:“不哭不哭,不着急,戳到哪儿了?”同学指给她看,刘老师仔细看看,什么痕迹都没有,刘老师心理有数了,原来主要是这个同学觉得心里委屈,才哭了起来。刘老师没有立刻批评这两个同学,而是笑笑说:“呵呵,两个小伙子讨论得很激烈啊。说明你们都有自己的想法,真正动脑筋思考了,以后很有可能会成为辩论高手啊!但遇到问题不能靠武力或者是哭来解决啊,你们什么时候见过辩论选手们在讨论中哭起来的?”听了刘老师的话,很多同学都笑起来,这两个同学也笑了起来。刘老师接着说道:“像我们本课中的小鹰,在听到和自己观点不一致的话时,它有没有生气甚至发脾气?而是再接再厉,继续努力,飞得更高。很快将学生又拉回了课堂中。
二、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方式
当节奏紧,提倡高效的课堂上出现这些“小插曲”时,教师应如何妥善处理呢?由于课堂教学中偶发事件往往是事先预料不到的,所以应变时必须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其方法技巧应随着情况的不同而不同,没有什么统一的可机械照搬的模式。但仔细分析起来,它还是有一些方法技巧可寻。下面简单谈谈三种应变策略:、暂缓法。在课堂教学中出现想象不到的“小插曲”时,教师不能急,慌了阵脚,可采取“缓兵之计”,暂时“搁置”起来,或是稍作处理,留待以后再从容处理的方法。因为在当时,学生多半处于激动状态,情绪不稳,很难心平气和地接受教育,甚至会产生更严重的逆反情绪,使局面难以收拾;而老师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冷静的分析,如果贸然进行“热处理”,难免发生失误或难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有一次,一年级的潘爱老师在上教研课时,课堂上突然飞进一只小鸟,一下子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这时,只见潘老师十分镇定地停下课,打开门窗,把小鸟放了出去。然后还很幽默地说:连小鸟都想来参加我们的学习了,可见学习本身是很有趣、很有吸引力的。让我们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吧!接着继续上课。像这样处理,可以培养学生排斥干扰专心学习的能力,以及爱护鸟类的环保意识。
2、立刻处理。这类问题一般是由于孩子的身体不适所造成的,比如流鼻血,肚子疼等。遇到这类情况,老师首先不要慌张,尤其是低年级的课堂,老师先要稳定孩子们的情绪,一边安慰一边进行及时的处理:“不要害怕,流鼻血是很正常的事情,其他同学也不要惊慌,秋天到了,回家要多吃点水果。”处理好了,情绪也稳定了点,然后接着上课。
3、借题发挥。上课时遇到小鸟蝴蝶之类的不速之客时,老师可以幽默地带过。例如前面所说,碰到一只飞进教室的小鸟,潘老师这样和孩子们说道:看我们的学习多么有趣,连小鸟也想来听一听了。之前还听说有位名师,在上课时,飞进一只蝴蝶,老师顺势说道,大家能根据这一场景打一个词牌名吗?同学茫然,于是这位名师说道:蝶恋花。你们不就是祖国的花朵吗?课堂的气氛不仅没有被打破,还被积极地调动起来。
4、灵活处理。教师的教育机智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在课堂中遇到一些突发情况时显得尤为可贵。这里所说的“机智”,是一种当场作出的解决方法。记得有一年的新教师汇报课在学校的大教室举行,一年级的李老师在最后的识字教学时,突然发现,小黑板竟然忘带了。当时,坐着很多听课的老师,这可怎么办呢?大家都为她捏着一把汗。只见李老师随手拿出一把尺子,边在黑板上画田字格,边说道:“在我们写字之前一定要先看好田字格的大小,写字的时候要注意写在田字格的中间,不能写的太大,撑破格子或写的太小都不好看„„”伴随着她的提醒,孩子们的眼睛紧紧盯着黑板,很快格子画好了,教学继续进行„„作为教师,在课堂上随时都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件,如何处理突如其来的问题,是对教师临场应变能力的考验。如果问题化解得巧妙,不仅能使教师自己迅速摆脱窘境,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而且还会得到学生的敬佩。
5、暗示提醒。课堂上难免会出现一些思想开小差的学生,如果老师每次都严肃批评,未免有点小题大做,而如果不闻不问也不太合适,适当的暗示就会恰到好处。遇到开小差的学生,老师可以不打断教学流程,只要走到他面前,摸摸他的头,或是微笑地看着他,轻轻地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学生就会心中有数,立刻回归到课堂。
课堂是动态的过程,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孩子,他们有思想,还有点小个性。在课前,尽管老师们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但还是不能确保一堂课都能按照我们的教案顺利实施,如何唱好课堂中的“小插曲”,化解课堂中的突发事件,让教学环节有序开展,甚至能够化为不可多得的教育良机,给语文课堂增添不少色彩,起到“点睛”之用。面对这些突发事件,无疑也是对教师的一种严峻挑战。
教师如何处理课堂突发事件
榆盘中小小学 李海平
第三篇: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
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
一、课堂偶发事件的类型
1.外部干扰型。课堂教学不是封闭的,它与外部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不可能完全隔断外界的干扰。如,教室内正在上课,室外一辆汽车呼啸着奔驰而过,或几只麻雀作为“不速之客”飞进教室,“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等等,这些都可能是偶发事件产生的原因。
2.教师失误型。这是由于教师在课堂上出现讲解错误、板书错误或实验操作失误等引起的。例如,化学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由于一时疏忽导致实验结果与事先的讲授并不一致甚至相去甚远,类似这样的失误难免会引起课堂的骚动。
3.学习困扰型。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形,由于有的教师口齿不清,表达能力不强;或者由于教师对某些教学内容准备不充分、讲解不到位,导致学生听不明白。于是他们就你看我、我看你,开始小声议论,这属于学习困扰型。尤其在进行某些较有难度的内容的教学时,就经常会出现上述情形。
4.“课堂异动”型。包括:(1)分心型。由于某些学生不注意听讲;或者由于教师讲的时间过长,学生听得倦怠;或者由于学生自制能力差,教师在台上讲课,学生在下边打瞌睡,做小动作。这时教师若提问,他们往往会答非所问,甚至引得同学哄堂大笑。(2)风头型。一个班学生几十人,难免有几个爱出风头的。如果平时这个班纪律性一直不强,那么这几个爱出风头的人往往会向教师发难。他们或在教师讲课时,故意提出一些不该提的问题,有意为难教师;或在回答问题时,离题万里不着边际;或者与同学打闹、嬉戏。(3)恶作剧型。有的学生对教师的某些做法不满或抱有成见,在课堂上伺机发难。也有极个别学生在课堂上故意捣乱。这样产生的偶发事件就属于恶作剧型。(4)纠纷型。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形,教师正在认真上课,下边的同学也大多在专心听课,突然同座位或相邻的两个同学争执起来,轻者发生口角,重者你推我拉,互不相让,甚至大打出手,这就属于纠纷型。
二、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办法
1.以变应变法。当课堂教学超出原来的设想,突然出现意料不到的情况,且影响到正常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以变应变的方式。例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上课时,几只蝴蝶飞进了教室,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于漪老师是这样处理的:她首先让学生把蝴蝶赶走,然后让学生以蝴蝶飞进教室为题打一词牌名,同学们苦思冥想不得其解时,于漪老师给出了答案:“‘蝶恋花’啊,因为你们都是祖国的花朵!”在同学们会意的笑声中,于漪老师又开始了她的讲课。
2.借题发挥法。把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巧妙地融进自己的教学中,利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意外情况,借题发挥大做“文章”。一位政治特级教师也碰到过麻雀飞进教室的情况,他借“不速之客”麻雀的出现,给大家讲了一个“麻雀的冤案”的故事:“五六十年代,我国曾经把麻雀与苍蝇、蚊子一起列入害虫名单,在全国开展消灭麻雀的运动,理由是麻雀偷吃掉大量的粮食。但事后的实践表明,麻雀蒙受了冤屈,因为麻雀对人类的益处远远大于它对人类的危害。”之后,他又以此为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哲学道理加以分析。同学们反应热烈,兴趣十足。有的从矛盾主次方面的角度,说明麻雀对人类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看问题应抓住本质和主流;有的运用普遍联系的原理,分析消灭麻雀会破坏生态平衡;还有的从认识
发展的角度,说明人类对麻雀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这样,这位教师巧妙地借麻雀的出现,引导学生复习巩固了所学知识。
3.将“错”就“措”法。一次笔者在高二化学油脂的教学中,误把“油脂”写成“油酯”,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碍于面子,将错就错,不加纠正,是绝对要不得的。但如果我们能够“借”错生智,来个将“错”就“措”,却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教学机智。当我发现自己出现了笔误,而学生却没有发现时,我立即对学生说:“你们好好想一想,老师刚才写的对吗?能不能把‘油脂’写成‘油酯’呢?‘脂’和‘酯’有何联系?”学生听后开始重新审视和思考,发现了错误,进行了辨析,他们对“脂”和“酯”有了更深的理解。
4.实话实说法。承认自己的失误,实话实说。有一位化学教师课堂实验出现失误,燃烧着的金属钠在充满氯气的集气瓶里冒出的不是白烟,而是黑烟,当同学们一脸愕然时,这位化学教师随机应变:“这块金属钠为何燃出黑烟?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其贮存方法。”全班同学立刻由惊愕变得活跃,一位同学抢着发言:“金属钠性质活跃,不能裸露在空气中,而是贮存在煤油中!”“你说得对!”教师满怀歉意地对大家说:“刚才就是由于我的疏忽,实验前没有将沾在金属钠上的煤油擦干净,结果发生了实验事故。为了揭示上述错误原因,我不准备回头处理煤油,而是将沾有煤油的金属钠继续燃烧下去。请大家想一想,燃烧的过程中,烟的颜色将发生怎样的改变?”“黑烟之后将出现白烟!”实验结果证明了大家的预言。当化学教师宣布:“同学们,你们的预言实现了!”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是化学教师坦诚的襟怀、实事求是的品质、灵活的教学机智赢得了大家的赞许。
5.因势利导法。所谓“势”,是指事情发展所表现出来的趋向。处理偶发事件时,要注意发现和挖掘事件本身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然后或顺势把学生引向正路,或逆势把学生拉向正轨。曾有学生在粉笔盒里放了一条冬眠的蛇,希望给新接班的女教师一个下马威。但那位教师巧妙地运用了这种方法,将消极因素转化成了积极因素。她待同学们安静下来后,带着余悸平缓地说:“据说每位接我们班的新老师,都收到一份大家赠送的特殊礼物,王老师的灰老鼠、郑老师的大王蜂„„而我呢,你们送了一条水蛇。”她微微笑了笑,指着那条蛇说:“我是第一次这么近看到蛇,刚才还摸到它,着实吓了一跳。不过我觉得捕捉这条蛇的同学挺勇敢,至少有一定的捕蛇经验„„我相信,凭他们的能力,不仅仅能做到勇敢,还应该做出点其他什么,老师相信你们。”那几个调皮的学生原本等着看“戏”挨尅,却没料到老师还表扬了自己,那可是非常难得的,可不知为什么他们就是高兴不起来,只是呆呆地听老师讲有关蛇的知识„„第二天早晨,这位教师又踩着铃声走进教室,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她惊喜地看到,讲台上的粉笔盒里插着一束野菊花,教室里鸦雀无声„„从此,这个班变了。
6.暂时悬挂(冷处理)法。就是对教室中发生的偶发事件,采取淡化的方法,暂时“搁置”起来;或是稍作处理,留待以后再从容处理的方法。这种方法多用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发生了争执对立,或课堂教学中个别学生发生了一些较严重的违纪事件时。因为发生偶发事件后,学生多半头脑发热,情绪不稳,很难心平气和地接受教育,有时甚至会产生严重的逆反情绪,使局面难以收拾;而教师也容易心理失衡,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冷静的分析,如果贸然进行“热处理”,难免发生失误或难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例如,一位教师上课时,刚走进教室就看见同座位的小王和小张在打架,你推我拉,互不相让。这位教师没有慌张,也没有大声训斥学生,而是微笑着说:“怎么啦,你们俩,都已经是高中生了,有了小矛盾还不会处理?双方冷静一下,相信你们能够自己解决的。好,我们开始上课。”随着教师的话语,同学们松了一口气,小王和小张也松开了手,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一场
“龙虎斗”平息了下来。这种方法既避免了事态的激化,又没有浪费教学时间,更主要的是让学生自己解决纠纷,体现了这位教师的现代教育意识。
7.爱心感化法。偶发事件经常发生在一些学困生身上,他们自尊心强,同时自卑心理也较重,他们十分渴望得到教师的信任和尊重,即使有了差错,也希望得到谅解。作为教师,应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教育好的。在处理偶发事件时,注意把严肃、善意的批评与信任、鼓励结合起来,把“尽量多的要求”与“尽可能多的尊重”结合起来,切不可感情用事,用训斥甚至是体罚或变相体罚等方法简单粗暴地处理,以免激起师生之间的矛盾,造成师生之间对立情绪的扩大。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这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在这里,谁更有细致和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
8.巧给台阶法。课堂上,对于那些好出风头或恶作剧的学生,在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时,要注意给他们台阶下,千万不能闹对立,避免把矛盾扩大。对偶尔犯错误的同学更应如此。有一位小学教师上课时刚出现在门口,正在舌战中的同学立即七嘴八舌地向他告状,说小王把沙子撒进了小丽的眼睛。小王矢口否认,小丽则边擦眼泪边嚎啕大哭,整个教室一片混乱。这位教师通过观察,很快做出判断:小王欺负小丽,但小丽的眼里并没有沙子。她大哭只是想借老师的嘴批评小王为自己出气。怎么办?如果当堂查问,势必影响上课。如果不问,小丽则会泣个不停。老师先叫同学们静下来,然后从口袋里掏出手帕,帮小丽擦眼泪:“不要哭,让老师帮你把沙子弄出来。”说着,一本正经地检查小丽的眼睛,并且帮她吹了几下,边吹边问:“还有沙子吗?还痛吗?”“不痛了。”小丽巴不得趁机下台阶。这位教师进一步给她台阶:“不痛就不要哭了。哭鼻子不是坚强的孩子!—这件事到底怎么回事,咱们下课再说。现在上课。”小丽真的不哭了,教室立即静下来。课进行得很顺利。
9.巧妙暗示法、个别提醒法、重点提问法、幽默调侃法。这些方法多用在那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的学生身上。当偶发事件发生时,教师可视情况用语言、眼神、手势等作暗示。如果暗示不起作用,教师可换用个别提醒法,可以边讲课边走到该生身边,或亲切地摸摸他的头,或轻轻地敲敲他的书本和课桌。如果以上两种方法都不见效,还可以尝试重点提问法,通过个别提问,强迫学生把注意力转移过来。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在课堂上适度地进行幽默调侃,也是唤起学生注意,避免学生分心的有效方法。如发现有学生打瞌睡,教师随即说了句:“春风吹得书生醉,莫把课堂当睡堂。”同学们一笑,那位同学睡意全无;再如对于个别开小差的学生,可提醒道:“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但唯有一心不可二用,上课时一定要集中精力。”
10.停顿休整法。当学生精神疲劳,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时,教师可暂时停下来,让学生闭目养神休息几分钟,或做做小游戏,或唱上一支歌,或讲个幽默风趣的小故事„„待学生精力恢复,注意力集中时,再讲课,效率会大大提高.在课堂上,只要我们能根据不同的情况,因势利导,采取相应的应变方法,就一定能够处理好各类偶发事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篇:冷静处理课堂突发事件
冷静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师德渗透在平日教学中
那天,我给同学们上《华南虎》,正当大家沉浸在对老虎深深的敬意中时,忽然从教室的某个角落传来一阵尽量压抑的笑声。循声望去,只见教室的最拐角,有一位学生正笑眯眯地向课桌底下看,而他的同桌—同学们公认的“捣蛋大王”—却不知去向,在讲台上只能看到空空的座位。
“一定又钻到桌底下去了。”我停下讲课,眼朝拐角处看。其他同学从我的举动中很快明白是有人在做与听课无关的事,于是都跟着我的目光寻找“肇事者”。可能是班级的顿时安静惊醒了那位“看客”,只见他迅速地转过目光,一本正经的看着我。与此同时底下的“捣蛋大王”也得到了信号,露出了他那颇具特色的大脑袋。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学的,我压住火气,丢了一句“你们自己看着办吧”便又继续上课,但是我的眼睛总时不时的盯一盯那两个“肇事者”。两位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异乎寻常的认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大大高于平时,也许是要以此将功补过吧。
为搞清事情的真相,下课时,我又将两位“肇事者”请进了办公室。经过询问得知;那个“捣蛋大王”被文中的老虎吸引,竟不自觉的钻到桌底下扮演起了老虎,这当然会引起他同桌浓厚地兴趣,于是便发生了课上的那一幕。听完他们的叙述,我很惊讶于“捣蛋大王”的创举,但又为他的不合时宜而生气。“该怎么办呢?”突然一种想法灵光一闪,“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我盯着平时很有些点子的“看客”问到。他的反映倒是挺快,“就让他在全班同学面前再演一次。”边说边手指“捣蛋大王”。“捣蛋大王”没说话,只是看着我,似乎等我作决定。“这主意很好。那你干嘛呢?”我夸了“看客”后又追问了一句。“那——我——也表演吧。”“看客”有点无奈。“捣蛋大王”竟然很灿烂的笑了,也许这正是他所期待的吧。“你们打算怎样表演?”这句话挑起了他们的兴趣,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起来,不亦乐乎。没过几天,同学们欣赏了一出精彩的“笼中虎”表演。
还有件事值得一说。新来的英语李老师遇到了一件烦心事:英语课本上有“拥挤”和“不拥挤”两个概念,为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书中画了两幅图,一幅表示“拥挤”,另一幅表示“不拥挤”。有一位同学对表示“拥挤”的那幅图产生异议,一辆公共汽车,前面站着一排人,后面隐约几个空座位,这怎能说是拥挤呢?该同学当堂提出了这个问题,而李老师则认为他用这样的小事打乱教学进程实在不应该,就没有给他好的态度,恰巧这位同学又是个强脾气,因而课上闹的很不愉快,打乱了整个教学秩序。
下课时,气鼓鼓的老师和满脸不服气的学生一同来到了办公室。作为班主任,我跟李老师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一直盯着我,期待着一个有利于他的“评判”。我仔细的看了看图画,然后转向学生,“你看的真仔细!这些人的背后的确有一些空的座位,严格的说是不能代表拥挤,这应该是作画者的失误。你能看到这个说明你是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生,这一点非常好,希望你能继续保持。”学生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可是,”我接着说,“老师本节课不是在讨论画怎么样,而是要学单词,所以不能因为一幅画而影响真正的学习目标,你说是这样吗?”学生听的直点头,英语老师也觉得是这样。一场矛盾几句话就化解了。
以上两个事例的处理结果,我自己和学生都感到满意。前者,我采用了冷处理的方法,课堂上不急于处理,只用一句话,把两位“肇事者”拉回正常的听课行为中来。课后,我尽量避免因老师的“话语霸权”和“思想霸权”而导致的不平等,而是给学生讲话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最大化的将坏事变成好事。后者,如果在课堂上就按以上方法处理,既能保护学生的质疑意识,又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更不会引起纷争。而在课后我的处理中,尊重了实际,尊重了双方,效果显而易见。
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的对待学生是热爱学生的具体表现,教师应将此作为师德的一个重要方面渗透到平日的教学中,给学生创建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这样的氛围对学生的全面、主动、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第五篇:课堂突发事件处理
课堂突发事件处理
案例:
这是一堂语文公开课,课堂上出现了出人意料的场景——一位老师正讲到课文中“一千万万颗行星”时,甲同学发问:“老师,„万万‟是什么意思?”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甲同学猛然醒悟过来,满脸通红,头耷拉下来,垂头丧气地坐下了。
解决措施:
这位老师见状便问大家:“大家都知道„万万‟等于„亿‟,那么这里为何不用„亿‟而用„万万‟呢?”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没有人再发笑,大家都认真地思考起来。
乙同学站起来答:“大概„万万‟比„亿‟读起来更加顺口吧。”
老师表扬了乙同学,接着问:“大家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众生沉默不语。老师便顺着乙同学的答案总结了一下:“是汉语言的叠词叠韵之美影响了此处的用词。”接着,老师又问了一句:“那么请大家想想,今天这一额外的课堂„收入‟是怎么来的呢?大家要感谢谁呢?请让我们用掌声表达对他的谢意。”
大家的目光一齐射向甲同学,对他鼓起掌来。此时,甲同学又抬起了头,有了自信,不再垂头丧气了。
案例:
经历周末两天放假后,新一周又开始了,星期一早上,当你正兴致勃勃地上语着文课时,突然,你发现某学生在写其他学科的作业。当你遇到这种情况时,你会怎么处理呢?
处理:
如果我是这名老师,在我的课堂上发生这种情况时,我应该会这么处理。首先,我会控制自己,尽量不让自己发脾气,也不要激动,因为这事发生在课堂上,为了不影响其他的学生和上课的进程,我会走过他身边,然后轻轻地敲一下他的课桌,示意他停下来,不要再写作业了。接着,回到讲台继续讲课,并且在讲课时,也同时注意该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如果他不听,继续写他的作业的话,碰到有需要提问的问题,我会可以向他提问,促使他保持注意力,或者再次走到他身边,站在他旁边进行讲课。
这节课结束后,我会把他叫到办公室,跟他好好谈一谈,告诉他这样学习不是好习惯,在上语文课时做数学作业,或者上数学课时做语文作业,这样看起来你好像比别人更用功、更努力,其实不然,你会比别人收到更少,反而,成绩会下降,因为在上语文课时做数学作业,你不可能做到一心二用,同时兼顾语文与
数学,这样这节语文课对你来说就没有一点用,你没有学到这节语文课的知识,会比别人学的更少,而作业的话,你可以在课下课余时间不上,加快做作业的速度来赶上其余同学,课堂上老师教授的知识,不可能重来第二次,为了你一个人重新上第二次,所以,我会劝他以后上课应该认真听讲,做其他学科的作业或者开小差都是不对的;当然,我也会问他这样做的原因,如果他说是因为周末放假没有完成作业,我会严厉地批评他,这样比刚刚的做法更不好,周末虽然是让你休息的,但是也得先做好作业才能休息,毕竟学习才是作为学生的第一要务,让他以后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放假要先把作业完成,才能出去玩。
我觉得我这样处理的好处是,可以不用专门占用时间,浪费其他学生的时间,如果,为了他一个人,而暂停上课进程,这样对其他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也不会分散其他学生的注意力,可以继续进行我的教学进程,这样做既轻而易举,又会收到理想的效果,可以说是双赢。
案例:
在课上,老师刚提出一个问题,话音刚落,突然听到一名学生大声喊道:“老师,某某把我掉下来的橡皮捡了不给我了。”只见这个学生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扭身对着全班同学喊叫着。课堂哄一下就乱了,学生们你一眼我一眼的议论着,然后把目光齐刷刷的投向老师,期待着老师的批评。
处理:
如果一味发火只会破坏课堂气氛,此时老师可以笑着走到那个同学面前说道:“其实他是想帮你先捡起来,等下课了再给你,因为现在是上课时间。”转过身来,对那个捡到橡皮的同学说:“是不是?!”那个同学可能会点点头,这件事情就巧妙的结束了,也不会耽误课堂很多时间。
案例:
班上一顽皮学生,上课时先与同桌小声讲话。老师走到他面前轻轻敲了两下他的桌面以示提醒,就回到讲台讲课,该学生继续找前后桌同学讲话。不专心上课。对策:
班上这样的“捣蛋鬼”最令老师头疼,他们不认真学习,喜欢搞突发事件是经常性的,他们想以此来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但这样的学生毕竟在少数。课堂上,采取局部处理的方法。我们可以再次走到该学生的桌子旁进行讲课,同时给
以眼神暗示或不明显的动作提醒他们认真听讲,学生会停止讲话,再在适当的时机提问他,把其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这样尽可能少的影响其他人,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正常开展。课下处理时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相关信息,通过家访,班上调查等做深入了解,来熟悉学生的品质。造成学生这个样子的原因是很复杂的,这样的学生需要教师付出的爱心最多,教师必须用爱心不厌其烦地教育、感化,用语言、用行为来感化他,还要防止他反复。你的真诚的付出必定会打动学生的心灵,而这花费的时间可能是一般学生的几倍甚至更多,这就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去奉献自己。
总结:
1、教师在处理方式和方法上一定要灵活机动。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在此,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的个性品质,家庭背等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对于学生来说,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爱说活,自尊心很强;而有的属于外向型,活泼开朗;有的学生是“单亲家庭”。因此教师的教育方法要因人而异。
2、采取的手段要尽量多样化,否则学生如果了解到你的“那两下子”就会进行抵触式的“抵抗”。所以教师应尽量利用无声的眼神、表情、动作与有声的语言配合,方法多样进行教育,尽量使学生在心理上取得认同,并要防止学生行为上的反复。
3、教师的语言运用要恰当。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判断要准,要做到“一针见血”,不能然学生抓住你的“不是”,并且使用的语言要恰当准确、严爱有加,切不可过多的使用非教学语言,更不能讽刺挖苦。评价也要恰当准确,切合学生的实际。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以免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全体同学的反感。
4、课下处理要即时到位。对于课下要处理的问题一定要做到及时到位,切不可拖延。否则,一是达不到预期教育效果,同样的问题以后还会出现;二是长此以往,学生会对你产生一种“不严谨”、“好忘事”的印象。
总之,处理好课堂上的突发事件的确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如果做得
好,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如果做得不好,很有可能会影响到教师以后的教育教学行为,可能会觉得学生很不好教。所以提高课堂的调控水平和突发事件的处理水平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让我们积极动脑,用方法、用爱心用行动来提高我们的课堂调控艺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