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省质量协会年度工作总结
省质量协会年度工作总结
一、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质量兴川”战略。全省质协系统要把学习、理解、宣传、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任务,时刻牢记“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明确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通过宣传教育、典型交流、经验分享、案例分析、调查报告等方式,大力推进实施“十二五”规划的中心任务和“质量兴川”、“工业强省”的发展跨越战略,推动企业领导和全体员工牢固树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理念,加快转变企业发展方式和手段,提高以
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为中心的企业经营模式,增强整体核心竞争力。
二、广泛深入地开展“质量提升”和先进质量方法推广应用活动。要紧密结合实际,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措施,加强分类指导,狠抓落实工作;要结合“”、“质量月”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宣传、培训和咨询、服务活动,积极支持、鼓励企业学习应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为质量兴企、以质取胜、品牌效益多做贡献;要组织质量专家深入企业生产现场进行质量帮扶指导,营造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和质量提升的良好氛围,从技术、管理和文化方面系统地提升企业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三、进一步推进用户满意工程活动。以“顾客满意度测评通则”为指导,在“抓实”和“拓展”上下功夫,不断扩大行业性用户满意度测评范围。加快服务行业、中小企业的用户满意推进工作,树
立各行业的标杆榜样,有效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和谐社会的凝聚力和爱国热情;要继续抓好企业质量现状调查工作,认真推广建筑陶瓷和家具行业质量现状调查试点成果经验,不断扩大调查范围,为政府部门提升质量和有效监管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要通过“用户满意创建活动”和“放心产品(工程)”、“优质服务示范”活动,大力宣传用户满意理念,推进社会热点追踪和公益评价,营造放心满意的和谐消费社会环境。
四、认真做好质量奖和卓越绩效模式先进评审推荐工作。要努力做好第一、二届获得“xxxx省政府质量管理奖”企业回访工作,加大“质量奖”和“名牌产品”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咨询、诊断服务水平和推荐质量;要组织卓越绩效评价标准的贯彻实施,建立和完善评价机制,注重规范程序,在引导、培育、申报、评审过程中充分体现创优争先的价值;要认真做好国家和省级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的申报评审和表彰工作,及时总结交
流经验,通过卓越绩效模式的推广和实施,有效促进工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五、进一步深化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要引导企业把QC小组活动作为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作为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科技创新的有效形式和主要手段;要分析QC小组现状,抓住关键,使QC小组活动从生产视角扩展到企业经营的各相关环节;要善于进行地区间、行业间学习交流,推动成果转化,建立完善攻关和成果奖励机制,力争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质量提升、低碳经济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和发展;要通过改进诊断师培养、评价机制,完善注册制度,充分发挥诊断师在小组活动中的指导、推动骨干作用;要组织QC小组活动专家、学者、推进者深入基层面对面地指导、帮助,持续改进和不断创新,使QC小组活动保持长久旺盛的生命力。深入开展“质量信得过班组”活动,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促进服务质量的提升与改进,为企业经营发展打牢基础;广
泛开展质量管理争先创优活动,切实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经验,为实现xxxx经济发展新跨越贡献力量。
六、继续抓好质量普及教育培训工作。要创新教育培训模式、拓宽普及教育渠道,提升教育培训有效性,使企业员工学懂会用质量管理知识和先进技能,不断提高企业文化和产品质量,增强质量经济效益;要积极举办各类形式的质量论坛、学术交流活动,引导企业不断加强质量主体责任,实现优势互补,促进成果资源共享;建立和完善质量工程师和设备监理行业人才队伍的分层次培育机制,加强继续教育培训、考试、注册工作,发展壮大专家人才队伍,推动企业质量管理和设备监理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七、进一步加强协会自身建设。立足xxxx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紧密结合省质协的实际,牢牢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机遇,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使协会的
政治思想、经济、文化建设更上一层楼;更新xxxx质协网站,加强对协会电子网络的维护和使用,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向省内外宣传会员单位和品牌产品及协会的各项工作,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快捷的服务,点击率每月达到3000次以上。积极走访市州质协和会员单位,广泛征求意见和加强联系,改进服务态度和质量;加强家具、设备监理、石油天燃气等专委会的组织、制度、管理建设,建立和完善专委会专家库和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大工作创新和服务力度,为帮助企业实现经济跨越发展贡献力量;要进一步加强协会财务和文件资料管理,开源节流,开拓创新,多为企业和会员办实事、做好事,使协会真正成为政府和企业质量提升的参谋和助手。
第二篇:质量兴省工作总结范文
继往开来再谱新章
——海南省政府召开全省质量兴省工作会议,全面总结过去5年质量兴省工作,确立今后5年质量兴省工作基本思路。
■本刊记者 赖祯国
5月25日下午,海南省政府在省政府会议楼召开全省质量兴省工作会议。像这样的工作会议,往年也都例行召开,但今年相对前四年更有着不一样的意义,按照当初对实施质量兴省战略的工作规划,时至今年即为全面工作的一个阶段,是对5年质量兴省工作走过的历程来一次大检阅的时候,同时, 质量兴省工作下一阶段深如何入推进,如何因应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需要进行系统布局等,都显得尤为迫切。正是因为这样的背景,赋予了这次会议特殊的使命。半天的会期虽短,但内容十分丰富,会议对5年来的质量兴省工作做了客观、全面的总结,对当前面临的形势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对在工作实践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做了现场和书面交流,同时确立了今后5年质量兴省工作的基本思路。这是一次继往开来的盛会。
过去五年质量兴省工作取得的七大显著成绩
一、探索质量兴省工作模式,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五年来,建立健全了各级政府质量兴省工作责任制和质量兴省工作联动机制,成立了25个部门组成的省质量兴省工作领导小组,18个市县全部开展质量兴市(县)工作,省财政共投入质量兴省的经费23692.79万元,相当部分市县将质量兴市(县)工作经费纳入预算,质量兴省工作在组织、制度和经费上得到保障。
二、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高,阶段性既定目标得以实现。我省百户重点企业工业产品质量等级品率89.1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3%;生产领域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为81.6%,其中重点产品的抽检合格率达到92.8%,分别比2004年实施质量兴省战略之初提高了2.1和4.9个百分点;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97.1%,提高了4.4%;2009年出口工业产品无一被退运,出口食品农产品合格率连续保持在99.7%以上;3个产品取得“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8家企业被授予“海南省质量奖”,培育了5个中国名牌产品,116个有效期内的海南省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13件,海南省著名商标117件,形成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竣工工程质量验收合格率均为100%,有158项工程被评为省优质样板工程(绿岛杯),6项工程获得“鲁班奖”,公路和水运工程竣工质量、安全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其中工程优良率达到50%以上,国省干线公路好路率年平均达到85%以上,全省列入养护的公路好路率年平均达到70%以上。26个相关部门、行业协会、集团型企业制定了33项服务质量公约和对外承诺书,服务质量逐年提高。全省备案有效的企业产品标准2123项,发布特色食品地方标准23项、农业标准148项,产品采用标准覆盖率超过98%;建设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63个、省级示范区12个,国家级和省级渔业标准化示范区4个,提前完成预期目标,312个农产品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7个农产品获得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累计产值达55亿元。实现了食品质量、药品质量、特种设备安全保障目标,餐饮消费达到县城以上城市餐饮经营单位3个100%、1个95%的工作目标。建立了省、市县和乡镇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流动服务站225个,通过5年基础建设,各部门检验能力大大加强,基本可以覆盖与我省现阶段经济发展相关的重要产品。
三、生态环境质量水平显著提高。五年来,全省共完成了12个农产品生产基地共82458亩无公害果菜的环境监测,为保护农业生产环境提供信息和技术保障。大力开展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试点项目,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有效改善农村人
居环境。45个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点显示结果表明,我省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划定的29个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水质均符合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水质的要求,城市清洁水源享有率达到97%。建立健全口岸疫情疫病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基本无重大疫情疫病发生。通过开展污染整治,一级保护区全部关闭排污口,二级保护区绝大部分实现治理达标排放的目标。
四、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明显,产业结构持续得到优化。五年来,对6个重大项目开展了节能评估审查工作,对全省冶炼废钢铁的3家企业实施重组整合,拆除了11套落后的炼钢设备,淘汰立窑水泥生产能力约102万吨。对17家制糖企业进行减排技术改造,坚决淘汰高耗能产业中的落后产能。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把好新建项目环保准入关,在我省经济快速发展的这段时期,首次出现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指标双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0.2%、14.8%,万元GDP能耗下降1%。
五、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企业质量管理基础不断得到夯实。五年来,全省2431家企业深入开展“质量兴企”活动,940家工业企业与政府部门进行质量安全共建,通过推广先进质量管理理念,实施名牌战略,设立质量奖项,加强质量培训教育等多种举措,切实推动企业质量管理不断迈上新台阶。至2009年底,全省916家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质量认证等相关认证,比2004年的466家增长了96.57%;累计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达949家。
六、大力推进企业科技进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5年来,全省共安排重点科技项目411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26项,有69个项目和44个产品被认定海南省高新技术项目和产品。全省企业共有201个项目被列入国家和省各级科技计划,其中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15项,火炬计划项目32项,星火计划项目94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22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38项。2009年,仅通过国家新标准认定的31家高新技术企业就承担了36个国家和省、市科技计划项目,获得了73个专利、新药证书或临床批件,共实现工业总产值72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通过科技项目资助、科技奖励、落实优惠政策等有效措施,大力扶持和推进企业科技进步,进一步增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七、全民质量意识不断提高,质量兴省的社会环境明显改善。5年来,共开展“质量月”、“质量万里行”、“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百城万店无假货”、“诚信兴商” 和特种设备安全宣传教育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等活动50多次,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户外视频等舆论载体,广泛宣传质量法律、法规知识和商品识真辨假知识,营造出全社会重视质量、人人为质量兴省做贡献的氛围。组织各类质量教育培训约70多期,共10000多人次接受培训,举办了4届海南省高层质量论坛,征集交流的论文300篇。全省目前共有2800多个QC小组正常开展活动,发表成果200多个。
今后5年质量兴省工作的总体目标
技术能力方面:建立基本满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检验检测体系,产品标准覆盖率、计量器具强制检定合格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
产品质量方面:百户重点工业企业产品质量等级品率保持90%以上,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90%以上,出口商品检验合格率居全国前列;优质、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覆盖率应稳定在95%以上,规模以上企业执行标准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主要优势产品和重点出口产品采标率达到90%以上;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
工程质量方面:竣工工程质量和安全、卫生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竣工工程质量100%合格并通过竣工验收备案,其中工程优良率达到50%以上;公路路网管理达到
路况良好、路容整洁、生态优良,国省干线公路好路率年平均达到85%以上,全省公路好路率年平均达到70%以上。
服务质量方面:旅游、商贸、交通、金融、保险、通信等主要服务行业顾客满意率显著提高,服务质量基本达到国际标准。
环境质量方面:生态与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饮用水源水质达到国家标准,森林覆盖率持续增加,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绿化水平明显提高;全省万元GDP能耗下降5%。
今后5年质量兴省工作将实施的十大工程
一、质量兴企工程。进一步强化企业在质量兴省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引导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开展质量兴企、质量兴园、质量兴业等活动,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企业标准体系和计量检测体系,加强质量能力建设,提高产品质量的档次和水平,争创国内一流品牌,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完善激励机制,重启质量奖励制度,积极引导企业增强创新意识,加快质量创新步伐,努力在重点领域重点培育出一批高新技术龙头企业,推动高新技术项目和产品形成商品化、产业化,促进我省产业结构优化。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消灭无标生产现象。
二、低碳经济工程。构建节能减排标准体系,加大节水、节能、节煤等资源综合利用标准化工作力度,制定出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废弃产品回收和再利用、替代能源、农村沼气利用等一批节能减排标准,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推动资源节约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加快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致力发展低碳经济。积极推进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体系认证,建立和完善能源计量管理、计量标准体系。加强对电器等用能产品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管理,鼓励企业进行节能产品认证,支持节能服务机构开展节能咨询、评估、认证等服务活动。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下大力气治理工业污染、城市生活能源污染和机动车尾气污染等问题,严格控制城市扬尘污染,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三、健全标准体系助推产业升级工程。抓好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争取完成20-30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项目。加强服务业标准化工作,总结和推广三亚市、海汽运输集团、海南邮政物流、龙泉集团等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的工作经验,带动服务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力争重点服务行业开展服务标准化试点或开展质量管理体系等认证的企业达到100家。继续抓好第六批国家级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工作,力争10家示范点开展HACCP等体系认证工作。积极推行农产品及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制度,大力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建立“三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专营市场,实现从农田到市场的全过程质量监控。
四、质量诚信工程。加强质量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商务、工商、旅游、质监、检验检疫、宣传、工信等部门要协调做好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工作,建立科学、公正的质量信用评价体系,以产品质量信用记录为重点,搭建质量信用信息化平台,逐步完善对企业财务失信、质量失信、债务失信行为的通报和惩罚机制。要努力推进企业质量诚信建设,督促企业主动建立起缺陷产品召回和投保产品责任保险制度,自觉抵制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做到诚信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五、质量安全工程。全面实施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加强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餐饮消费等环节的食品安全全过程监管,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加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的监管,实施药品放心工程,全面开展药品批准文号清查和再注册工作,积极推广农村药品配送制度,定期发布药品质量公告,严防死守保障药品质量安全。重点整治家用电器、儿童玩具、劳动防护用品等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产品,扩大重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覆盖面,增加抽查频次,保证重点产品质量安全达标。努力实现全省特种设备安全动态监管,提高应对特种设备突发事件的反应和能力。建立健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强产品质量
检测工作,力争上市销售产品100%可追溯。不断完善质量安全应急救援制度,确保质量安全。
六、市场有序化工程。继续深入开展对食品、建筑钢筋、特种设备等重点产品执法打假工作,严厉查处涉及质量安全的大要案件,不断探索扩宽对水、电、气、油、话等涉及广大群众消费利益质量、计量违法行为的执法打假领域。继续加大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证后监管力度,重点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结合“3.15”活动,继续组织化肥、农药等名优农资产品送货下乡活动,把产品质量监督和农资专项执法打假工作延伸到田间地头,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强12315和12365投诉举报指挥中心建设,积极受理并认真落实产品质量申诉调解工作。通过努力,在全省范围内消除行业性、区域性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现象。
七、质量管理基础工程。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把质量教育作为提高全民素质和劳动者技能的重要内容,普及到中小学校、农村和厂矿企业。广泛开展全面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在广大企业和全社会倡导“质量第一、诚信为本”的观念,建设企业优秀质量文化。加强质量管理执业资格考试审查培训工作,努力培养高层质量管理人才,提高企业质量水平。同时,进一步开展质量诚信宣传,不断深化“质量关乎你我他、诚信建设靠大家”活动,继续组织举办“质量诚信”高层论坛,进一步提升全社会质量意识,营造质量兴省工作氛围。
八、安居畅行工程。构建质量保证体系和中介机构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工程建设质量的制度保障,提高监理、检查、施工图审查服务质量。加快工程质量诚信信息网平台建设,健全诚信体系,强化工程质量不良记录管理,进一步约束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质量行为,推动工程质量水平稳步提高。加强交通建设市场的监管,加大对监理企业和监理项目进行监督的工作力度,及时完善更新监理管理系统。强化道路运输企业日常监管工作,严格实行运输服务标准,做好道路运输企业质量信誉的考核工作,提高运输服务质量。积极在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事业单位推行质量管理体系,力争骨干企业全部通过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九、生态保护工程。要坚持产业结构与区域环境容量相适应的原则,抓紧制定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发展规划,加强环境监测和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建设, 实施蓝天碧水和绿化造林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 对全部新建设项目竣工进行环评验收,保护我省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要以污染综合防治为重点,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监管力度,严格控制污染废物排放总量, 力争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日平均浓度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监测河段、监测湖库水质达到或优于可作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的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以上。
十、顾客满意工程。结合国际旅游岛建设,抓紧制定提升服务质量的发展规划, 积极引导提升服务质量,加快促使服务业成为促进我省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重点服务行业要积极贯彻实施GB/T19001标准,建立有效运行的服务质量体系,力争服务质量均基本达到国际标准。旅游、酒店业要广泛开展服务标准化和质量体系认证工作,营造设施完善、服务规范、游客满意的国际旅游环境。金融保险、邮政电信等服务行业加快制定提高服务质量工作方案,着力提升顾客满意率。医疗卫生业要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入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交通运输业力争基本实现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服务多元化。商贸流通业通过全面开展诚信建设,建立起商贸企业诚信档案,引导规模以上百货商店、大型超市和品牌企业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第三篇:省门球运动协会门球工作总结
省门球运动协会门球工作总结
在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关怀下,在各级体育部门和各有关方面的指导和支
持下,我省门球运动经过各级门协和门协会员的努力工作,继续健康向前发展,城乡门球运动进一步普及,门球队伍不断
扩大,各级门协加强制度建设,改善管理工作,全面建立了对骨干队伍的培训管理制度。同时对门球赛制进行了多种有益 的改革试验,在探索门球竞赛形式多样化和社会化市场运作等方面,也取得
了新进展新经验。
一、建立健全门协规章制度,加强管理工作,推动门球运动的发展。
在2月召开的全省门协工作会议上大家一致认为,我省绝大多数州、市、县门球协会已经建立,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
应放在加强各级门协自身工作建设上来,通过加强管理工作来推动我省门球运动的健康发展,会议总结交流了各级门协
开展工作的经验,进一步推动全省门协工作建设。会议认为当前加强门球骨干队伍的培养与管理,是保持全省门球运动
持续发展的关键。会议讨论通过了省门协提出的《关于门球裁本资料权属文秘公文第一站严禁复制剽窃判员管理细则》和《关于门球教练员管理试行办法》两
个文件,并下发各级门协。
现在我省已全面实施了对门球裁
判员的分级管理制度。省门协负责对一级裁判员的培训、考核与申报,实行注册登记和
管理使用,去年向省门协注册登记的一级裁判员达139人,在全年六项全省门球大赛中,我们共调集使用11个州、市门协 的国家级,裁判员4人,一级裁判员100余人(次〉。各州市级门协和县级门协则分级负责对二级、三级裁判员的培训、考
核与申报,并相应地实施了注册登记和管理使用办法。在比赛中我们严格实行裁判员持证上岗,统一着装上场执裁,全省
裁判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各州、市门协还按照教练员管理办法的要求,积极举办教练员培训班,开展门球技战术的研讨,并按规定权限批授教练员
等级称号,为下一步教练员持证上
岗做准各。通过加强管理工作,有效地促进全省门球运动的健康发展。如弥勒县老年
体协和门协非常重视对门球裁判员、教练员的培训工作,9月他们集中全县城乡门球教练员74人,请省门协李长林、闵顺
昌二同志指导训练,为提高全县门球技战术水平打下坚实基础,现在全县对门球裁判、教练员全部实施注册管理,对全正
式比赛,进行升降级,以鼓励各门球队努力提高竞技水平。现在全县门球队已从两年前的55支发展到现在的105支,门球
运动迅速向农村乡镇发展。.二、积极进行改革创新,促进门球技战术水平的提高。
为推动全省门球队伍基本功训练,省门协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提出了《关于技术训练项目考核标准的意见》,下发各级门
协,在全省门球运动员中掀起了勤学苦练技术的新高潮。如丽江市门协专门召开了市门协技术委员会扩大会议,部署对
门球运动员进行技术训练的考核标准,经过自身实地演练后,在全市全面开展了技术考核工作。临沧地直门协由技术委
员会将省门协提出的技术能手考核标准加以图解细化,提出实施方案,对各门球队教练员分批进行轮训。马龙县门球分
会于11月28-29日举办了首次门球技能竞赛,有87人参加,大大提高了队员的技术竞争意识,加紧练习基本功。
由省门协主办,省行业门球俱乐部承办,于”五一”大假期间举办了一次全省单人、双人门球大赛,这既是我省探索门
[1] [2] [3] 下一页
第四篇:省门球运动协会门球工作总结
在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关怀下,在各级体育部门和各有关方面的指导和支
持下,我省门球运动经过各级门协和门协会员的努力工作,继续健康向前发展,城乡门球运动进一步普及,门球队伍不断
扩大,各级门协加强制度建设,改善管理工作,全面建立了对骨干队伍的培训管理制度。同时对门球赛制进行了多种有益
的改革试验,在探索门球竞赛形式多样化和社会化市场运作等方面,也取得了新进展新经验。
一、建立健全门协规章制度,加强管理工作,推动门球运动的发展。
在2月召开的全省门协工作会议上大家一致认为,我省绝大多数州、市、县门球协会已经建立,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
应放在加强各级门协自身工作建设上来,通过加强管理工作来推动我省门球运动的健康发展,会议总结交流了各级门协
开展工作的经验,进一步推动全省门协工作建设。会议认为当前加强门球骨干队伍的培养与管理,是保持全省门球运动
持续发展的关键。会议讨论通过了省门协提出的《关于门球裁本资料权属文秘公文第一站严禁复制剽窃判员管理细则》和《关于门球教练员管理试行办法》两
个文件,并下发各级门协。
现在我省已全面实施了对门球裁判员的分级管理制度。省门协负责对一级裁判员的培训、考核与申报,实行注册登记和
管理使用,去年向省门协注册登记的一级裁判员达139人,在全年六项全省门球大赛中,我们共调集使用11个州、市门协
的国家级,裁判员4人,一级裁判员100余人(次〉。各州市级门协和县级门协则分级负责对二级、三级裁判员的培训、考
核与申报,并相应地实施了注册登记和管理使用办法。在比赛中我们严格实行裁判员持证上岗,统一着装上场执裁,全省
裁判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各州、市门协还按照教练员管理办法的要求,积极举办教练员培训班,开展门球技战术的研讨,并按规定权限批授教练员
等级称号,为下一步教练员持证上岗做准各。通过加强管理工作,有效地促进全省门球运动的健康发展。如弥勒县老年
体协和门协非常重视对门球裁判员、教练员的培训工作,9月他们集中全县城乡门球教练员74人,请省门协李长林、闵顺
昌二同志指导训练,为提高全县门球技战术水平打下坚实基础,现在全县对门球裁判、教练员全部实施注册管理,对全正
式比赛,进行升降级,以鼓励各门球队努力提高竞技水平。现在全县门球队已从两年前的55支发展到现在的105支,门球
运动迅速向农村乡镇发展。.二、积极进行改革创新,促进门球技战术水平的提高。
为推动全省门球队伍基本功训练,省门协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提出了《关于技术训练项目考核标准的意见》,下发各级门
协,在全省门球运动员中掀起了勤学苦练技术的新高潮。如丽江市门协专门召开了市门协技术委员会扩大会议,部署对
门球运动员进行技术训练的考核标准,经过自身实地演练后,在全市全面开展了技术考核工作。临沧地直门协由技术委
员会将省门协提出的技术能手考核标准加以图解细化,提出实施方案,对各门球队教练员分批进行轮训。马龙县门球分
会于11月28-29日举办了首次门球技能竞赛,有87人参加,大大提高了队员的技术竞争意识,加紧练习基本功。
由省门协主办,省行业门球俱乐部承办,于“五一”大假期间举办了一次全省单人、双人门球大赛,这既是我省探索门球竞
赛多样化的一次改革试验,也是对我省开展门球技术大练兵的一次动员和检阅。大批门球技术骨干和优秀教练员前来参
赛,调集了30名一级裁判员参加执裁,使大赛真正变成了一
次门球技术大演练大交流和门球战术的现场研讨会,对提高我 省门球技战术水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全省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赛后各地门协积极行动,充分运用单、双人赛的形式, 培训提高门球技术骨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思茅市门协举办了全市首届单人、双人门球赛,为了加强提高技战术水
平,以战术促技术,比赛要求各队(人)必须开局打四角战术和一门留球战术,使大家通过实践加深了对四角战术的理解,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坚持走社会化道路,办好各项比赛工作
几年来,我们坚持“依靠党政领导,争取各方支持,寻求社会资助,鼓励自费参加”的方针,走出了一条社会化办门球竞赛的 道路,保证了我省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五项门球大赛(城市、农民、少数民族、妇女、中青少年)做到按时按届定期举
办。
3月26-30日在保山市举办的“永昌杯”第二届全省妇女门球运动会,就是由省妇联、省体育局、省老年体协、省门球协会
、共同主办,保山市妇联、市体育局、市老年体协、市门球协会具体承办。保山市党政领导非常重视,拨给大赛所需经
费,共调集了9个部门的人员参与大赛工作,保证了大赛圆满完成。共有来自15个地、州、市的43支妇女门球队参加了比
赛,参赛地区之广,队数之多,都超过了第7届。
8月21-23日在昆明举行的“五华杯”第十二届全省中青〈少〉年门球赛,则是由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政府和省门球协会联合 主办,五华区体育局和区门球协会承办σ五华区政府为大赛提供了所需经费,区体育局和门协领导全力以赴做好大赛组
织工作。共有来自7个州、市和各大口门协和俱乐部的23支中青年门球队和来自5个县的7支少儿门球队参加了比赛。
8月31日至9月3日在江川县举办的全省老年门球赛是由省斗老年体协、省门球协会、玉溪市老年体协、门协主办、江川
县老年体协、门协承办,有来自12个州、市的32支代表队参加。此次比赛得了江川烟花爆竹企业的支持,为大赛增添了
热烈欢乐的气氛。
全省第三届少数民族门球运动会于11月54日在大理市举重行,本届比赛是由省民委、省体育局、省老年体协、省门球协
会兰主办,大理州民宗局、州体育局、州老年体协、州门球协会承办。大理州党政领导全力支持,拨给了大赛所需经费, 为大赛创造了良好条件。共有来自14个州、市,包括白、弈、回、纳西、傈僳、布朗、傣、哈尼、拉枯、爱尼、壮、苗
、土、藏等14个少数民族的32支代表队参赛。
由省老年体协、省门球协会主办,省门球器材厂出资承办的。“云松杯”门球邀请赛己成为我省由企业办球赛的典型,深
受省内外广大门球爱好者的欢迎。第五届杯赛于11月15-18日在昆举行共有来自山东广西四川贵州和我省的时门球队参
赛。获奖的前八名中,只有胜利油田队获第五名,其余名次均导由我省参赛队荣获。各省代表反映,云南省门球运动不仅
普及好水平也高,今后举办时我们还要动员更多的队来参加。
最后一项全省大赛是于12月13-16日在思茅市举行的“天壁杯”第三届全省城市门球运动会,是由省总工会、省体育局、省老年体协、省门球协会主办,思茅币总工会、市体育局、市老年体协、市门球协会承办,普泻天壁水泥有限公司参与
承办,并赞助大赛所需经费,大赛则以企业产品品牌冠名,实现互惠互利,为门球竞赛市场化运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由
于有经费支持,本届比赛规模超过了已往各届,共有来自12个州、市的48支代表队参寒,这次比赛也是对一年来全省开
展门球技术大练兵的实践检验,打出了近年来我省门球技战术的较高水平。
各地门协和各门球俱乐部也都积极主动争取各方支持和企业资助,举办各种杯赛比往年增多,参赛队从几十个队发展到
上百个队,形式多样,深受各参赛队的好评。如10月由曲靖市门协主办,天津赛远曲靖分公司承办的嗅远杯"门球赛,参赛
队达128个之多,该公司是产销高科技保健品的企业,为大赛提供了价值4万元的纪念品和部分资金,他们还在赛场上积极
宣传科学健康知识,深受老年人欢迎。
阳光门球俱乐部全年前后举行了五次比赛,参赛队最少一次有84个队参加,有四次均超过100个队,有
第五篇:省协会2011年工作总结及明年思路(定稿)
黑龙江省计生协2010年工作总结
及2011年工作思路
一、2010年工作总结
2010年,省计生协紧紧围绕人口计生工作总体部署,确定“1125”(一个目标,一条主线,两个重点,五项保障措施)工作思路,发挥群团组织特色,以落实计生关怀关爱和推进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两项工作为重点,着力实施“惠家工程”,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加强对全省各级计生协的指导,促进协会工作有序发展 1.贯彻《中国计生协科学发展纲要》和中国计生协六届五次理事会精神,明确工作任务。及时把中国计生协六届五次全国理事会和中国计生协领导讲话主要精神和《纲要》,形成贯彻落实的《传达提纲》和《意见》,印发各市(地)计生协,从而在工作指导上做到统一思想认识。省计生协围绕着“1125”工作思路和“惠家工程”,印发了《省计生协2010年工作要点》,将2010年工作和“惠家工程”进行分解细化。全省 13个市(地)计生协立足实际,主动作为,层层制定了工作要点,进一步细化了工作任务。
2.召开有关会议。1月22日,召开了全省计生协工作会议,各市(地)县(市)120余人参加会议,省人口计生委副主任王福学、肖丽华等领导参加会议并讲话。1月23日,召开了市(地)秘书长工作研讨会,明确工作思路和任务。6月10日,召开了市(地)秘书长会议,总结交流各地工作情况,推动和落实下半年工作。7月9日至11日,在南京人口国际交流中心举办了全省计生协宣传工作会议暨秘书长培训班,邀请中国计生协有关领导进行培训。
3.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制定2010年工作调研提纲,组成3个调研组,深入基层开展了以“摸清实情、掌握情况、研究对策、解决问题”的工作调研。重点指导基层计生协优化组织建设,落实“惠家工程”,开展创建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千村(居)示范活动,做好今年国家级示范村(居)和省级示范村(居)的推荐工作。
4.完成中国计生协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5名代表、3名理事候选人和中国计生协拟表彰的61个先进集体62名和先进个人的推荐、评选、审核、上报等工作。树立了以齐齐哈尔市、哈尔滨市为代表的先进市(地)和以安达市、林口县为代表的,以崔景贤为代表的一大批全国先进典型,带动了全省整体工作。
(二)计生协组织建设取得进展,完成基层组织评估认定工作 1.计生协“参公入序”和“三定方案”取得新进展。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协会建设的意见》(齐发[2009]3号),对全面加强各级计生协组织机构建设、领导职级配置、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等重要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明确要求,进一步推动了全市计生协工作。全市有9个县(市)2个区较好地完成了“入序参公”、“三定方案”,配备了同级正副职的专职副会长和秘书长。七台河市所辖3区1县全部落实“参公入序”和 “三定方案”。黑河市计生协编制由原来的2个增加到5个,重新核定副处级副会长1职,正科级2职。其所辖县(市)级协会编制由8人增加到16人,全市两级计生协机构编制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截止目前,全省已有11个市、45个县(市、区)落实了“参公入序”和“三定方案”。
2.较好地完成了基层组织评估认定工作。各市(地)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制定规范,细化标准,集中精力,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完成“评估认定”工作。全省13个市(地)通过召开现场观摩会、推动会、经验交流会,举办培训班、建立“七有”会员之家、“四有”会员小组,开展优惠会员、评比竞赛台、“双培”活动等,进一步促进了计生协的组织优化、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活动经常、科学发展。目前,全省有11,521个村(居)、1,027个企事业和490个流动人口等基层协会通过评估认定,有782个基层组织正在整改提高过程中。全省现有会员2,422,061名,成为全省最大的群众团体。
(三)以项目为载体推进“生育关怀行动”,落实“惠家工程” 1.深入开展“生育关怀行动”。全省各级计生协通过政府主导和社会倡导方式,多角度、多层面地开展“生育关怀行动”,形成“一地一品”特色。哈尔滨市“为计划生育空巢家庭送兵儿子、团儿子”和“青春健康进军营”、牡丹江市“关怀驿站”和“校园青苹果”、佳木斯市为独生子女“送温暖”、大庆市“生育关怀直通车”、鸡西市“为计生贫困母亲送温暖”、七台河市“百万会员扶贫帮困行动”、伊春市为计生家庭争取林权改革“绿色银行”、黑河市“小康家庭行动”、大兴安岭地区“服务百日行”、绥化市“青春引航” 健康教育和“孕育援助”等活动,深受群众的欢迎。齐齐哈 尔市计生协在实施“生殖健康促进计划”七项关怀行动的同时,将计生孤儿、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纳入“关怀关爱”范畴,搭建起“双孤连心桥”、“爱心门铃”,开展“双孤救助行动”和建立留守儿童关爱基地。全市16个县区建立生育关怀专项基金185.4万元。
2.实施生殖健康援助行动。争取到省财政对“生殖健康援助行动”项目配套资金118万元,为14个县(市)引进20台项目设备提供配套资金资助。全省61个项目点共为育龄群众提供检测、筛查、治疗、转诊等服务近10万人次。齐齐哈尔市作为生殖健康援助行动项目试点市,继续发挥项目引领,科技带动的作用,形成了以项目县为基础,辐射带动全市生殖健康促进计划的提质提速。省计生协与陕西三八妇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女性生殖健康知识大讲堂”活动,共举办知识讲座263场,有17,923名育龄妇女参加讲座并接受服务。与黑龙江玛丽亚妇产医院合作,在绥化市开展孕育援助行动项目试点,为2,000名不孕不育家庭提供2,500元免费检查优惠卡,优惠30%的检测治疗费用,对集体检查的夫妇,提供免费接送服务。目前,共为255名不孕症患者进行了检查治疗,其中已成功受孕1名。
3.实施幸福工程项目。各地结合“母亲节”、“惠家工程”启动,开展救助、帮扶、走访慰问贫困母亲等活动。省和绥化市计生协配合中央国家机关计划生育第二协作组到望奎县开展计划生育“三下乡”活动,为82户计生贫困家庭和学生送去4万元慰问金。虎林、望奎、兰西等国家“幸福工程”项目点项目资金运转良好,被救助贫困母亲获得预期收益。绥棱县圆满完成了国家项目的第二周期,项目运作已步入科学、规范和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被救助贫困母亲脱贫率90%以上,项目款返还率100%。目前,全省有幸福 工程项目点9个,其中国家3个,外省援助2个,省级项目点4个,项目运作良好,共救助967位计生贫困母亲发展生产,惠及3868人。
4.积极运作“幸福微笑”项目。今年初,对全省唇腭裂患者进行了摸底调查,有160人登记并渴望做修复手术。9月20日至21日,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和美国微笑联盟基金会专家赴齐齐哈尔市协育友好医院考察了“幸福微笑行动”的前期筹备工作,为明年6月份实施唇腭裂修复手术奠定基础。
5.开展计生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工作。各地为全省2万名基层计生干部优惠20万元计生家庭意外伤害保险保费,为2000多名贫困计生家庭免费赠送了保单。截止10月末,全省累计投保156,926户,承保443,607人;累计保费485.31万元,出险818例,理赔金额118.1万元。
此外,省计生协与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在桦南县举行了“幸福书屋,爱自2010”网络公益行动捐赠活动,为94个贫困村建立了“幸福书屋”,捐赠了价值50余万元图书。承办了中国计生协与俄罗斯人口与发展协会在绥芬河市举行的“中俄预防艾滋病安全套捐赠活动,为中俄双方寻求合作和建立伙伴关系搭建了平台。
(四)广泛开展纪念“5.29”宣传服务月和《公开信》发表30周年活动
各地开展了以“惠家工程情系民生,关怀关爱服务万家”为主题的纪念中国计生协成立30周年暨幸福工程实施15周年宣传服务月活动。5月5日,省和哈尔滨市计生协联合举办了大型宣传服务活动,为100个贫困家庭赠送计生保单、10所高校授予生育关怀志愿者服务基地牌匾、聘请10位生殖健康专家开展讲座、结100名 生育关怀帮扶对子、发放幸福工程项目款6万元等。中国计生协党组书记杨玉学和副省长、省计生协会长程幼东出席活动并讲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符凤春等有关领导出席活动。
各地通过慰问计生贫困家庭、结帮扶对子、送温暖、送健康、送保单、文艺汇演、座谈会等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纪念活动异彩纷呈。佳木斯在市中心广场隆重举行纪念“5〃29”宣传服务活动暨“惠家工程”启动仪式。向受助对象赠送了计生服务体检卡、计生保单、学习用品、礼盒等。大庆市为贫困母亲、新婚夫妇、学生代表捐赠了价值5000余元的生活用品和新婚避孕知识图书。举办了计生协工作回顾大型图片展。鹤岗市在市中心广场举办了宣传服务活动,各区还组织了医疗咨询、执法宣传、文艺演出、专家咨询、计生保险服务等5个方队,为过往群众提供各种咨询服务。大兴安岭全区举办了以“唱响国策曲、幸福惠万家”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文艺演出活动,地区电视台连续一周在6个频道播放,并制作了专题节目在黄金时段播出。七台河、伊春、鸡西、双鸭山、黑河等市(地)和肇东、绥芬河市纷纷举办各种纪念活动,社会宣传效果显著。
(五)稳步扎实推进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工作
省计生协认真贯彻落实武汉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了在基层群众自治工作中的职责任务。今年3月,省计生协和省人口计生委联合下发了《黑龙江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千村(居)示范活动实施方案》(黑人口[2010]33号)。各地开展了创建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百村(居)示范活动,认真落实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建立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完善计生村务公开、政务公开等制度,保障群众对人口计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牡丹江市在群众自治中的“五个自主选择”(自 主选择晚婚时间、一孩生育时间、避孕节育措施、接受技术服务方式、接受宣传教育方式)、“五好五有五落实”在全国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经验交流会上进行书面交流,对全省推行基层群众自治具有典型示范指导意义。黑河的“三自主”也创造了很好的经验和做法,即:群众自主按政策规范生育行为、按意愿选择避孕节育措施、按需求参与人口计生活动。佳木斯市在开展基层群众自治中进行了实践和理性探索,实行项目管理,规范运作。黑河市不断总结计划生育“三自主”村的经验和做法,逐年扩大范围,全市已在345个行政村建立了计划生育“三自主”,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61%,有效地推进了基层群众自治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此外,省计生协机关建设也取得了新进展。省计生协搬迁到省直机关办公区,办公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加强了支部建设和创建学习型党支部,发展2名预备党员。招录、调入了2名工作人员,为协会发展增添了新生力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一是建立省人口福利基金会因缺乏资金,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二是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工作发展不平衡,各地工作差距较大,省计生协指导力度不足,示范村(居)群体尚未形成;三是基层计生协组织建设、基础工作存在不健全、不完善方面;四是计生协工作思路不够开阔,创新意识薄弱,缺乏开拓进取精神。这些问题,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认真解决。
二、2011年工作思路
2011年省计生协工作要紧紧围绕省人口计生工作总体部署和中国计生协工作要求,以建设“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有作为” 7 计生协组织为目标,以基层工作为重点,以服务群众为主线,着力实施“惠家工程”,强化组织建设,突出宣传特色,拓展服务领域,完善保障机制,不断提高协会组织活力和服务水平,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做出应有贡献。
(一)整合项目资源,以项目为载体,落实惠家工程 按照省计生协在惠家工程中所承担计生关怀关爱项目,整合项目,以项目为载体,拓宽服务领域,抓好项目点,辐射带动面,惠及计生家庭。
1.建立龙江人口基金会。主要是开展募捐和接受捐赠,在人口领域兴办扶贫济困公益项目,建立专项救助基金,开展各种公益项目活动,紧急救助计生家庭、设立人口奖等,使人口计生事业的发展空间更广阔。力争2011年完成省级基金会的建立,并开展募捐活动。
2.整合项目,建立以项目县为基础,辐射全市(地)的项目基地。如建立生殖健康援助行动项目基地,幸福工程—计生家庭创业基地等,进一步拓宽并延伸现有项目,使其形成规模,辐射面广,放大效益。
3.实施好“幸福微笑”、“幸福书屋”、“青春健康拓展”等项目。加强项目管理、指导、实施与监督评估。开展“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探索建立“政府投入、社会参与、计生家庭受益”的利益导向机制。争取新一轮生殖健康援助行动项目财政资金的配套,做好明年6月齐齐哈尔市为唇腭裂患者进行免费修复手术的宣传、组织、服务工作。
4.建立资源开发机制,发挥计生协协调、联系及理事的作用。特别是要跳出人口计生系统内部循环的做法,善于借助外脑、外力开展活动。加大与企业、有关部门合作,搭建服务平台,实现“你 为我出资,我为你扬名,让群众受益”的良性循环与互动。继续与企业合作开展“生育关怀—孕育援助行动”、“女性生殖健康知识讲堂”、“幸福书屋、爱自龙江”、“女性两癌免费筛查”等公益行动,惠及计生家庭。
(二)扎实开展基层群众自治示范创建活动,推进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
1.抓试点和典型,总结经验,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特别是总结牡丹江、黑河、齐齐哈尔、大庆、佳木斯等市经验,拟定5月份召开经验交流暨现场会,进一步推进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村(居)比例和扩大示范村(居)。
2.抓培训,提高指导基层群众自治水平的能力。制定培训方案,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使协会干部明确目标任务,掌握工作方法,提高指导能力。
3.抓活动和服务,提高群众的参与程度。特别要发挥会员带头参与、宣传示范、反映民意、维权监督,服务群众的骨干作用,努力实现计生协在自我教育中唱主角,自我管理中当骨干,自我服务中挑重担,自我监督中维民权,推进基层群众自治。
4.做好国家和省级示范村(居)的推荐和命名表彰。
(三)加强组织建设,夯实基础
1.筹备召开全省计生协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双先表彰大会(明年4月份)。选举新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副会长等。按《章程》召开常务理事会,使其制度化。
2.巩固基层评估认定成果,壮大协会组织,建好阵地。创新基层组织形式,积极探索在企事业、行业、户籍地、流入地、从业地建立协会组织的模式。
3.进一步推动市(地)和县计生协“参公入序”和“三定”
工作的落实。
4.加强队伍建设。明年将确定为“计生协培训年”,通过开展层层培训,举办“参公入序”的职责定位、素质培训和项目培训,进一步提高协会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四)加强宣传,彰显特色,深入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 1.突出宣传特色。围绕“生育关怀行动”和“惠家工程”,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宣传倡导活动。利用“5.29”会员活动日、纪念日和“会员之家”、会员宣传队等有效载体和活动阵地,宣传倡导生育文化和婚育新风尚。充分发挥“会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作用,开展广泛的社会化舆论宣传,形成大宣传、大联合、大众化、一地一品的工作格局。
2.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要紧紧抓住中国计生协召开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表彰先进的有利时机,在全省范围内掀起“学先进、创一流”的热潮。一是广泛开展以“我为国策做贡献,我为协会添光彩”创优争先活动。开展争创全省计生协“双百佳”评选活动。二是开展“百万会员献爱心”等系列服务活动。组织基层计生协和会员,开展送温暖、送健康、送知识、送技术等服务活动,推动生育关怀行动深入发展。三是开展全省“学用会刊”活动有奖征文活动。四是大力宣传和培育典型。省计生协将通过各种媒介、网络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同时,通过调研,发现和培育新典型。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协会在计划生育、扶贫开发、基层群众自治、新农村建设中涌现的新典型,用典型引导和带动更多的协会进入先进行列,形 成典型群体。
3.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宣传队伍,用好和发挥好现有计生协网页的网络宣传作用。适时建立并开通省计生协网站,进一步扩大计生协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