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盘活县域社会资源 提升县域廉政文化
盘活县域社会资源 提升县域廉政文化
张琼
大力提升廉政文化建设是优化发展环境的必由之路,是促进廉洁从政的必然要求,是县域经济社会崛起的思想保障和文化支撑。县域廉政文化建设,须以文化层次结构理论的视角,着力建设、全面铺开、持续推广、逐步深化,形成勤政廉政的工作氛围、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监督有力的机制文化。
着力构建宣传教育大格局,深化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廉政心态文化。
心态文化层是文化的核心,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道德、情趣等主观因素。廉政文化建设,是以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为重点,以培育廉洁价值理念为根本的系统工程,要从心态文化层入手,培育以务实、为民、清廉为核心价值的廉政文化。
一个是,用价值理念来引领。要坚持廉政教育常态化,廉政教育全面融入,发挥好县域特色文化、红色教育资源的教育感化作用,通过政治理论学习与自我思想改造、课堂教育与基地教育、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使党员干部产生心灵的触动、感情的共鸣,深化“贪廉一瞬间,悲喜两重天”的认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另一个是,用道德品质来带动。道德是人的立身之本、做事之基。要深挖县域传统文化,宣扬典型人物的道德品质,充分运用县域网络媒体、宣传栏、“道德杯”征文活动、公益广告等宣传来提高道德认识,及时宣传受上级表彰的单位或人物的事迹,以及身边感人事迹来培育道德情感,用“从我做起,营造美好家园”活动、“创文明、树新风”等活动来固化道德行为,努力塑造人们高尚的道德品质。
还一个是,用审美情趣来促进。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要结合岗位职责,宣扬“以精为美”,激励人们工作中要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结合作风建设,宣扬“以廉为美”,强化人们作风中要雷厉风行、一心为民;结合生活习惯、宣扬“以善为美”,要求人们生活中要勤俭节约、以诚待人,形成良好的社会审美风尚。
着力营造公正诚信大环境,固化秉公执法、清正廉洁的廉政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民风、习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廉政行为文化建设应突出机关作风建设,面向全党全社会,以群众广泛参与和拓宽宣传载体为结合点,大力培育以诚信、守法、高效为核心的廉政行为文化。
首先,紧贴实际,纯正不良民风。优良的民风不仅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而且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要发挥好当地群众性活动场所作用,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镇等创建活动,全面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倡导和推行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倡导节简办事、文明过节,大胆曝光道德缺失行为,形成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
其次,突出重点,强化政风建设。政风好就可以带动社会风气的好转。要在政风行风集中整治的基础上,继续突出干部作风建设,整合力量、齐抓共管,积极开展“政风建设,从我做起”活动、创先争优等活动,大力推进机关效能建设,持续深入地推进政风建设,积极营造方便、快捷、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
再次,引导发动,拓展社会参与。要宣传引导、拓宽渠道、广泛群众参与,以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来发动,以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财务公开来促进,以“满意机关评选”、“创建群众满意窗口”等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党风廉政监督员、纠风工作联络员的作用,调动利用好民众资源,促进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文明、高效办事。
着力完善科学高效大体系,优化程序规范、务求实效的廉政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是文化的规则层面和秩序系统。从机制层面上说,廉政文化建设,要以廉政制度和规范为支撑,构筑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廉政制度文化。
一是注重预防,在腐败预警机制中强震慑力。要完善“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廉政预情网络建设,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持续推行“公开选拔”、“公开遴选”选人用人工作,着眼超前防范、关口前移,使干部任前廉政谈话、诫勉谈话、经济审计等手段常态化,防止“带病上岗”、“边腐边升”现象发生,提高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
二是规范有序,在权力运行机制中提执行力。要严格依法办事,加强监督力度,畅通监督渠道,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做好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组织考核监督与群众评议监督工作,大力营造党风廉政建设的舆论氛围,提高“权力阳光下运行”的执行力度。
三是综合治理,在责任追究制度中添推动力。要坚决查办违法违纪案件,保持惩处腐败高压态势,持续深入地推进在招标投标、项目建设、资金使用、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专项整治常态化,强化制度文化的规范功能和惩戒作用,增强对党员干部的纪律约束力和工作推动力。
总之,廉政文化建设要以历史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以系统与联系的思维去谋划,以辩证与实践的办法去建设,既要立足自我建设,又要借助外在力量;既要研究探索实践,又要借鉴别人经验;既要突出重点领域,又要全面综合推进。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县域廉政文化,助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系江西省玉山县纪委副书记)
第二篇:场域理论
场域理论
基本概念
场域理论是人类行为的一种概念模式,其代表人物有考夫卡和勒温。场域理论是指人的每一个行动都受到行动所产生的场域的影响,而且场域并非单指物理环境,也包括他人的行为,以及与此相连的许多因素。而且这个场域是此时此刻发生的。群体成员之间是互动的,每位成员都会受到其他成员的影响,因此通过个人、群体和社会系统之间的开放和相互影响,可以达到增强个人和社会功能的目标。
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有
一,生活空间的概念。生活空间是指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决定行为的全部事实。认为个体的行为是个人的内在特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包含三层意思。1构成生活空间的要素是人和环境2生活空间具有动力的作用3生活空间的动力作用是逐级展开的,行为者越过一个个边界,最后实现目标。
二,行为环境论。行为环境论的基础是心理场域和物理场域,观察者知觉现实的观念称作心理场,被知觉的现实称作物理场。心理场和物理场之间的不存在对应关系,但是两者结合而成的新物场,却是人类的心理活动。环境又可以分为行为环境和地理环境,行为环境就是意想中的环境,地理环境就是现实中的环境。
三,此时此地。认同过去的经验会对现在的事件产生间接的影响,而不是直接的影响。
评价
考普卡的行为环境论和勒温的生活空间理论,都把心理因素注入到客观环境的作用过程中去,强调了主体的作用,从这一角度来看,该理论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他们的忽视了客观环境对心理的决定作用,因此他们的环境论带有随意性,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显露明显的不足。
小组动力学551
基本含义152
小组动力是描述小组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参与小组生命发展的各种复杂力量及其相互作用和交互方式,这个过程包括小组的形成,启动,发展,成熟,落蒂,结束,跟进等所有过程,同时小组动力也是一种互助所产生了力量。它促进小组成员的潜能的激发,有利于小组成员的问题在小组的帮助下能得到解决。小组动力学理论是由勒温创立的。
主要观点包括
一,关于小组的特性,小组是有着联系的个体间的一组关系。而且取决于小组成员相互依存的内在关系。
二,关于小组的内聚和分裂的问题。认为任何一个小组都面临着内聚和分裂的压力,为了抵抗分裂,需要加强小组内的凝聚力。
三,小组行为随着小组成员的改变而改变。在一个稳定的小组中,小组目标与个人目标是很难区分的,所以要改变一个人要应该先使具体的小组发生改变,这远远比通过直接改变个人要容容易的多。
小组动力学对小组工作的启示,它包括
一,小组动力学理论,帮助社会工作者分析小组动力的各种因素,二,小组动力学理论,帮助社会工作者认识到小组工作的过程是一个充满动力的过程,三,小组动力学不但帮助了社会工作者,认识到小组凝聚力的重要性,还帮助社会工作者了解到小组凝聚力提升了方法和途径,四,小组动力学帮助社会工作者不仅关心小组成员个人的改变,而且还关心着住整体的改变,并通过小组的改变去影响个人。
镜中自我理论629
基本概念201
镜中自我理论是由库利提出的,他认为自我或人格是社会的产物,是通过社会互动而产生的。他将自我意识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一我们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二在做出行为之后,我们设想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三我们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据此做出下一步反应。库利非常形象地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了自我概念,称为镜中我,即每个人的自我观念,其实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这就是镜中我理论。
主要观点包括
第一,关于人与社会的关系,认为社会是一个通过互动而存在和发展的各种过程的复合体,是一个有机体,在社会这个庞大的互动组织中,它的任何一部分的变化都会影响到这个有机体的其他部分。
第二,关于镜中自我的概念,核心概念就是镜中自我,它是指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我们通过感知他人对我们的反映和评价,从而建立起我们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
第三,关于首属小组的概念,亲密的,面对面的交往以及有直接互动和合作的小组称为首属小组,这些小组包括家庭,邻里以及儿童游戏玩伴。
镜中自我理论对社会工作的启示,它包括
第一,小组是一个通过互动而存在和发展的有机体,是一个微型的社会缩影,小组与小组组员相互影响,第二,在首属小组工作中,通过探讨个人的首属小组对个人的具体影响,特别是首属小组中人际关,对个人目前的人际关系模式的影响。
第三,小组工作所提供的密切的互动和真实的回馈,可以帮助小组组员在感知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中建立更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
社会目标模式
社会目标模式是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之一,其目标是透过一系列原则和方法,培养小组成员的社会责任感,归属感,社会意识和社会良知,实现社会整合。原则是在小组中强调参与共识与任务的完成,更重要的是强调自我了解和专业训练。它主要运用于社区的发展的项目或领域,其注重的是社会责任和社会变迁,强调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能力。
理论基础
系统功能理论。系统功能理论强调的是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和动态性的原则,小组工作的社会目标模式的假设前提是小组是一个具有共同发展目标的共同体,组员和小组之间,组员与组员之间的互动,具有改变和发展的功能,通过小组活动可以培养组员的社会责任,社会意识,提升他们的社会参与,社会行动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参与提升意识与增能理论。小组工作中运用了参与概念,主要基于社会政治民主理论。该理论的意义就是可以参与学习民主的技巧,提升个人的民主意识,参与的过程就是民主化的教育过程。增能是指赋予或充实个人或群体权利,包括个人,社区,社会三个方面,第三,社会变迁,理论中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根据社会变迁理论,人与社会的发展,包括社会互动的过程和制度化过程两个层面,他是一个社会过程。
社会目标模式的特点
一社会目标模式的小组目标是培养小组组员的社会责任感,二在社会目标模式中,小组组员有民主参与社会生活的动机和潜能,第三,在社会目标模式中社会工作者扮演着影响者的角色。
第四,社会目标模式的实施原则。发展能力,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能力。尤其是他们建立和扩大社会资本,整合社会资源,参与和改变社会环境的能力,第四,致力于小组工作目标与社区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尤其是针对社区需求和问题。吸引和选择合适的社区成员参加小组活动,并根据上述需求和问题制定工作目标,制定行动计划。
治疗模式
治疗模式是小组工作模式的基础模式之一,它的目标是通过小组帮助个人达到心理,社会与文化的适应模式,着眼于矫治,治疗,人格重建等过程,也被看作是再教育的过程。小组组员通常是有着严重情绪问题,行为问题,人格问题和精神问题等。从事小组治疗的工作者,通常是临床心理学家,精神医学家获临床社会工作者等。其介入了重点是为个人提供一个小组的治疗环境,为个人提供心理康复和行为指导,帮助小组成员达到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理论基础。
精神分析小组。
该模式最早源于精神医学和心理学,如行为修正理论,学习理论等,此后,社会学的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理论对小组治疗模式的影响也日渐深入。
精神分析小组。该小组是通过一种上种再现个人的原生家庭的方式,使每个成员的历史在小组面前重演,同时通过小组对原生家庭的再创造,来帮助小组的组员解决家庭给他们带来的问题。由此来使他们产生动力解决问题。
行为治疗小组。他认为,所有的行为,非理性和认知情绪都是后天学习的结果,所以它们可以通过新的学习得到矫正,从而发展发展出一套有效的应对当前和未来问题的方法。
完型治疗小组。它是利用现实的小组经验,小组觉察的过程和小组参与者之间的互动,来鼓励组员随时随地的察觉他们在小组中的角色和他们作为社会成员的角色。
阿德勒是小组,他认为人际因素和个体内在的因素对人有着同样重要的影响意义。强调人际关系对个人社会性的重要地位,心理剧是指小组领导者引导小组成员以戏剧化的角色表演出来,在其中经历过去,当前或未来的生活情形。并在这过程中或者更深的自我了解
治疗模式的特点
治疗模式的小组目标是通过治疗促进个人行为的改变,治疗模式中,小组成员一般有着比较严重的情绪和行为问题,治疗模式中,社会工作者扮演着治疗者和专家的角色。
治疗模式的实施原则
建构性原则就是带领小组组员建构和发展社会性的社会关系网络来代替原来有缺陷的。社会关系网络帮助小组学习新的行为,适应新的社会关系网络。
综合性原则就是综合运用心理学,精神病学,社会学和临床所以工作的知识和技巧来实施小组治疗的计划,并控制小组的发展。
个别性与共同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制定每一个组员的个别性治疗计划,并且通过对所有组员个别性问题的综合分析,寻找出小组共同成长的目标,实施整体性的小组治疗计划。
第三篇:windows 域概述
为什么要组建局域网呢?就是要实现资源的共享,既然资源要共享,资源就不会太少。如何管理这些在不同机器上的资源呢?域和工作组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的两种不同的网络资源管理模式。那么究竟什么是域,什么是工作组呢?它们的区别又是什么呢?
域
------公司
域控制器
------公司制度(更形象的是公司大门的门禁系统)
计算机
------每个人
工作组-------没有门禁系统的公司
“自由”的工作组
工作组(Work Group)就是将不同的电脑按功能分别列入不同的组中,以方便管理。比如在一个网络内,可能有成百上千台工作电脑,如果这些电脑不进行分组,都列在“网上邻居”内,可想而知会有多么乱(恐怕网络邻居也会显示“下一页”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Windows 9x/NT/2000才引用了“工作组”这个概念,比如一所高校,会分为诸如数学系、中文系之类的,然后数学系的电脑全都列入数学系的工作组中,中文系的电脑全部都列入到中文系的工作组中……如果你要访问某个系别的资源,就在“网上邻居”里找到那个系的工作组名,双击就可以看到那个系别的电脑了。
那么怎么样才能加入到工作组中呢?其实方法很简单,只需要右击Windows桌面上的“网上邻居”,在弹出的菜单出选择“属性”,点击“标识”,在“计算机名”一栏中添入你想好的名字,在“工作组”一栏中添入你想加入的工作组名称。如果你输入的工作组名称是一个不存在的工作组,那么就相当于新建一个工作组,当然也只有你自己的电脑在里面。不过要注意,计算机名和工作组的长度都不能超过15个英文字符,可以输入汉字,但是也不能超过7个汉字。“计算机说明”是附加信息,不填也可以,但是最好填上一些这台电脑主人的信息,如“数学系主机”等。单击“确定”按钮后,Windows 98提示需要重新启动,按要求重新启动之后,再进入“网上邻居”,就可以看到你所在工作组的成员了。
相对而言,所处在同一个工作组内部成员相互交换信息的频率最高,所以你一进入“网上邻居”,首先看到的是你所在工作组的成员。如果要访问其他工作组的成员,需要双击“整个网络”,然后你才会看到网络上其他的工作组,双击其他工作组的名称,这样你才可以看到里面的成员,与之实现资源交换。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退出某个工作组,方法也很简单,只要将工作组名称改变一下即可。不过这样在网上别人照样可以访问你的共享资源,只不过换了一个工作组而已。也就是说,你可以随便加入同一网络上的任何工作组,也可以随时离开一个工作组。“工作组”就像一个自由加入和退出的俱乐部一样。它本身的作用仅仅是提供一个“房间”,以方便网上计算机共享资源的浏览。
域的管理和设置
打个比方,如果说工作组是“免费的旅店”那么域(Domain)就是“星级的宾馆”;工作组可以随便出出进进,而域则需要严格控制。“域”的真正含义指的是服务器控制网络上的计算机能否加入的计算机组合。一提到组合,势必需要严格的控制。所以实行严格的管理对网络安全是非常必要的。在对等网模式下,任何一台电脑只要接入网络,其他机器就都可以访问共享资源,如共享上网等。尽管对等网络上的共享文件可以加访问密码,但是非常容易被破解。在由Windows 9x构成的对等网中,数据的传输是非常不安全的。
不过在“域”模式下,至少有一台服务器负责每一台联入网络的电脑和用户的验证工作,相当于一个单位的门卫一样,称为“域控制器(Domain Controller,简写为DC)”。
域控制器中包含了由这个域的账户、密码、属于这个域的计算机等信息构成的数据库。当电脑联入网络时,域控制器首先要鉴别这台电脑是否是属于这个域的,用户使用的登录账号是否存在、密码是否正确。如果以上信息有一样不正确,那么域控制器就会拒绝这个用户从这台电脑登录。不能登录,用户就不能访问服务器上有权限保护的资源,他只能以对等网用户的方式访问Windows共享出来的资源,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网络上的资源。
要把一台电脑加入域,仅仅使它和服务器在网上邻居中能够相互“看”到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由网络管理员进行相应的设置,把这台电脑加入到域中。这样才能实现文件的共享。
1. 服务器端设置
以系统管理员身份在已经设置好Active Directory(活动目录)的Windows 2000 Server上登录,选择“开始”菜单中“程序”选项中的“管理工具”,然后再选择“Active Directory用户和计算机”,之后在程序界面中右击“Computers”,在弹出的菜单中单击“新建”,然后选择“计算机”,之后填入想要加入域的计算机名即可。要加入域的计算机名最好为英文,中文计算机名可能会引起一些问题。
2. 客户端设置
首先要确认计算机名称是否正确,然后在桌面“网上邻居”上右击鼠标,点击“属性”出现网络属性设置窗口,确认“主网络登录”为“Microsoft网络用户”。选中窗口上方的“Microsoft网络用户”(如果没有此项,说明没有安装,点击“添加”安装“Microsoft网络用户”选项)。点击“属性”按钮,出现“Microsoft网络用户属性”对话框,选中“登录到Windows NT域”复选框,在“Windows NT域”中输入要登录的域名即可。这时,如果是Windows 98操作系统的话,系统会提示需要重新启动计算机,重新启动计算机之后,会出现一个登录对话框。在输入正确的域用户账号、密码以及登录域之后,就可以使用Windows 2000 Server域中的资源了。请注意,这里的域用户账号和密码,必须是网络管理员为用户建的那个账号和密码,而不是由本机用户自己创建的账号和密码。如果没有将计算机加入到域中,或者登录的域名、用户名、密码有一项不正确,都会出现错误信息
对多用户管理缺乏层次
某市某供电局,有员工200人左右和12个业务或支撑部门。为了满足公司未来发展和日常运营管理的安全需求,公司决定重新部署企业网络。公司计划部署一个由200台计算机组成的局域网,用于完成企业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
公司已有一个局域网,运行200台计算机,服务器操作系统是Windows Server 2003,客户端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 XP,工作在工作组模式下,员工一人一机办公。公司从ISP申请100M专线,采用代理方式上网。由于计算机比较多,管理上缺乏层次,公司希望能够利用Windows域环境管理所有网络资源,提高办公效率,加强内部网络安全,规范计算机使用。
按单域规划办公网络
要组建Windows办公网络,首先要规划IP地址,然后再根据域环境决定是采用单域还是多域结构,最后考虑账户、文件和打印服务等内容。
规划IP地址 本项目中IP地址采用192.168.0.0/24网段。计算机默认网关为 192.168.0.1~192.168.0.10之间的IP,客户机占用192.168.0.11以上的IP。
规划域 根据网络规模、集中管理与结构简单原则,公司决定采用单域结构,域名为angerfire.cn。与多域结构相比,它能实现网络资源集中管理并保障管理上的简单性和低成本。在域内按照部门名称划分组织单位(OU),分别是运行科、保护科、变配电科、巡检科、人力资源科、招标办公室、对标办公室、财务办公室、工程部、抢险办公室、工会和局长办公室(见表1),用于存储和管理各部门的用户资源。整个域结构与公司管理结构相匹配,可以实现网络资源的层次管理。域控制器作为整个域的核心服务器,完成对公司所有员工的账户管理和安全策略的实施。
规划用户账户和组 在各部门的OU中分别为该部门员工创建唯一的域用户账户,并要求域用户账户在首次登录时更改密码。密码最小长度为8位,并且符合复杂性要求。为每个部门创建全局组,并将同部门的员工账户分别加入各部门的全局组。
规划文件服务器 通过一台专用文件服务器存储公共文件以及员工的工作文档。文件服务器的C盘容量为10GB(安装操作系统和软件),D盘容量大于100GB,并采用NTFS文件系统。在D盘的一个名为software的文件夹中存放公共文件,如常用软件、规章制度等。另一个名为share的文件夹存放部门和员工的工作文档。
在D:share下为每个部门建立文件夹,部门文件夹下创建每个员工的文件夹,并为每个用户配置共享权限和NTFS权限,保障文件只被授权的用户访问(见表2)。权限的配置应遵循AGDLP规则,避免直接为用户授权,除非该文件夹只有一个员工访问。
在文件服务器上,普通员工最大使用空间为100MB,部门经理的最大使用空间为1000MB,总经理的最大使用空间不受限制。在文件上传类型方面,只允许上传文件后缀为.doc、.xls、.ppt、.wps、.txt、.rar 的文件。对重要的文件夹要制定备份策略,可以采用常规备份加差异备份的策略,按任务计划自动执行。
规划打印系统 根据公司需求,需要采购4台打印设备(HP Laserjet 1020)。4台设备分别安装在打印服务器printsrv1、printsrv2、printsrv3、printsrv4 上,printsrv1供局长办公室和财务办公室使用,printsrv2和printsrv3供招标办公室、工程部和工会使用,printsrv4供对标办公室、抢险办公室和人力资源科使用。局长、科长和普通员工的优先级分别规划为90、50和1。同时还要规划逻辑打印机权限。
规划上网方式 公司租用一条100M专线上网。采用代理服务器软件使局域网接入Internet。防火墙/代理服务器软件使用微软应用级防火墙ISA2006。代理服务器的专用连接IP为192.168.0.1,公共连接与100MB专线连通,IP地址从ISP那里动态获得,启用的代理协议是HTTP,使用域策略完成客户端的统一配置,实现共享上网,启用防火墙策略对用户上网行为进行监控并阻绝一切不适用的网络通信。
启示:遵从法则更重要
目前信息化项目层出不穷,内部网络的安全规划是重中之重。我们通常习惯性地认为安全就要靠防火墙和杀毒软件。殊不知,这些都是解决表面问题的手段。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安全网络,首先需要安全强壮的网络拓扑结构,其次是基于强壮骨架之上的服务。而应用层的解决方法其实就在我们所熟知的Windows域中。在基于域环境的计算机管理手段中,策略是强行管理企业内部网络的钢铁法则。域环境之所以强大,之所以安全,也正是由于域的管理模式是基于法则的。
社会安定需要健全的法律来支持。而Windows域环境正是以法则的方式对域中的计算机和账户等资源进行集中管理的。
第四篇:如何区分工作组和域
工作组 Work Group 在一个网络内,可能有成百上千台电脑,如果这些电脑不进行分组,都列在“网上邻居”内,可想而知会有多么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Windows 9x/NT/2000就引用了“工作组”这个概念,将不同的电脑一般按功能分别列入不同的组中,如财务部的电脑都列入“财务部”工作组中,人事部的电脑都列入“人事部”工作组中。你要访问某个部门的资源,就在“网上邻居”里找到那个部门的工作组名,双击就可以看到那个部门的电脑了。
那么怎么加入工作组呢?其实很简单,你只需要右击你的Windows桌面上的“网上邻居”,在弹出的菜单出选择“属性”,点击“标识”,在“计算机名”一栏中添入你想好的名字,在“工作组”一栏中添入你想加入的工作组名称。
如果你输入的工作组名称以前没有,那么相当于新建一个工作组,当然只有你的电脑在里面。计算机名和工作组的长度不能超过15个英文字符,可以输入汉字,但是不能超过7个。“计算机说明”是附加信息,不填也可以,但是最好填上一些这台电脑主人的信息,如“技术部主管”等。单击[确定]按钮后,Windows 98提示需要重新启动,按要求重新启动之后,再进入“网上邻居”,就可以看到你所在工作组的成员了。
一般来说,同一个工作组内部成员相互交换信息的频率最高,所以你一进入“网上邻居”,首先看到的是你所在工作组的成员。如果要访问其他工作组的成员,需要双击“整个网络”,就会看到网络上所有的工作组,双击工作组名称,就会看到里面的成员。
你也可以退出某个工作组,只要将工作组名称改动即可。不过这样在网上别人照样可以访问你的共享资源,只不过换了一个工作组而已。你可以随便加入同一网络上的任何工作组,也可以离开一个工作组。“工作组”就像一个自由加入和退出的俱乐部一样,它本身的作用仅仅是提供一个“房间”,以方便网上计算机共享资源的浏览。
域 Domain 与工作组的“松散会员制”有所不同,“域”是一个相对严格的组织。“域”指的是服务器控制网络上的计算机能否加入的计算机组合。
实行严格的管理对网络安全是非常必要的。在对等网模式下,任何一台电脑只要接入网络,就可以访问共享资源,如共享ISDN上网等。尽管对等网络上的共享文件可以加访问密码,但是非常容易被破解。在由Windows 9x构成的对等网中,数据是非常不安全的。
在“域”模式下,至少有一台服务器负责每一台联入网络的电脑和用户的验证工作,相当于一个单位的门卫一样,称为“域控制器(Domain Controller,简写为DC)”。“域控制器”中包含了由这个域的账户、密码、属于这个域的计算机等信息构成的数据库。当电脑联入网络时,域控制器首先要鉴别这台电脑是否是属于这个域的,用户使用的登录账号是否存在、密码是否正确。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域控制器就拒绝这个用户从这台电脑登录。不能登录,用户就不能访问服务器上有权限保护的资源,只能以对等网用户的方式访问Windows共享出来的资源,这样就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网络上的资源。
想把一台电脑加入域,仅仅使它和服务器在“网上邻居”能够相互看到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由网络管理员进行把这台电脑加入域的相关操作。操作过程由服务器端设置和客户端设置构成。
1、服务器端设置
以系统管理员身份在已经设置好Active Directory(活动目录)的Windows 2000 Server上登录,点击“开始/程序/管理工具/Active Directory用户和计算机”,在程序界面中右击“computers”(计算机),在弹出的菜单中单击“新建/计算机”,填入想要加入域的计算机名即可。要加入域的计算机名最好为英文,否则系统会提示中文计算机名可能会引起一些问题。
2、客户端设置
首先要确认计算机名称是否正确,然后在桌面“网上邻居”上右击鼠标,点击“属性”出现网络属性设置窗口,确认“主网络登录”为“Microsoft网络用户”。
选中窗口上方的“Microsoft网络用户”(如果没有此项,说明没有安装,点击[添加]安装“Microsoft网络用户”项)。点击[属性]按钮,出现“Microsoft网络用户 属性”对话框,选中“登录到Windows NT域”复选框,在“Windows NT域”中输入要登录的域名。
Windows 98会提示需要重新启动计算机,重新启动后,会出现一个登录对话框。在输入正确的域用户账号、密码以及登录域之后,就可以使用Windows 2000 Server域中的资源了。请注意,这里的域用户账号和密码,必须是网络管理员为用户建的那个账号和密码,而不是由本机用户自己创建的账号和密码。如果没有将计算机加入域,或者登录的域名、用户名、密码有一项不正确,就会出现错误信息。
好了,关于“工作组”和“域”,您是否明白了二者的差异呢?最好不要纸上谈兵,还是去亲自试一试吧!
第五篇:加快镇域经济发展,提升乡村经济实力
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
镇域经济是区(县)域经济的基础,是壮大区(县)域经济总量、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没有镇域经济的大发展,就没有区(县)域经
济的崛起,构建和谐万州也变得不可能。什么是镇域经济呢?按区域经济理论解释,镇域经济属于地域分工体系中的一个环节,是具有全国意义的经济特征明显的地域性生产综合体,处于我国国民经济五级(中央、省、市、县或区、镇或乡)构架中的最基层,是国家方针政策最主要最直接的操作平台。在我区加快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和三峡库区经济中心进程中,必须大抓特抓镇域经济,盘强镇域经济总体实力,这对于我区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万州,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认清我区镇域经济发展现状,深刻理解和认识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我区镇域经济发展现状堪忧。据区统计局提供资料显示,2006年万州镇域(包括镇乡、街道)地区生产总值44、5亿元、镇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4000余元,同比增长8、3,远远低于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000余元的平均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十分明显。全区镇域经济总量还不如九龙坡区九龙镇的经济总量,仅为九龙镇的41,少65亿元。更不如位居全国千强镇之首的东莞市虎门镇,仅为虎门镇的32,少90亿元。全区除街道办事处外,还没有一个镇乡经济总量上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上500万元。因此,我区镇域经济总体实力不强,增速缓慢,差距十分明显。
(二)、镇域经济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可忽视。镇域经济与区域经济是融为一体的,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的一体性。近年来,浙江的经济之所以能够迅猛发展,镇域经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统计,浙江镇域工业企业占到了全省工业企业总量的80,浙江人自豪的称为“五分天下有其四”,可见,镇域经济对浙江经济总量的拉动作用非常强。与此相比,我区镇域经济对区域经济的提升作用还远远不够,镇域经济是万州区域经济的短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万州经济实力的提升。
从我区镇乡实际情况看,由于镇域经济发展滞后,导致镇乡可供财力严重不足,加之历史遗留问题形成的镇乡债务沉重,使镇乡财政运转更趋艰难,客观上又严重制约了镇域经济的发展。因此,要站在中央“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和理解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借鉴沿海发达地区和主城发达区县狠抓镇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尽快出台我区《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支持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办法,为支持镇域经济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和氛围,增强镇域经济活力,不断壮大区域经济总量,为构建和谐万州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根据镇域经济发展特点,突出选准加快我区镇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
从我区镇域经济的实践来看,加快发展镇域经济必须从镇域客观实际和镇域经济的基本特点出发,积极选准加快我市镇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走城镇一体化、产业带状化、投入经常化、人才保障化的发展道路。
一是以城镇空间布局为突破口,扎实抓好小城镇建设,加快城镇一体化进程。
推进小城镇建设既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途径,又是镇域经济加快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更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关键性的一步。由于我区镇乡区划主要按行政区域设置,造成城镇空间布局不合理,部分城镇功能不健全,规模偏小,辐射能力弱。应当采用“确保重点、优先发展”的城镇化战略,拆并带动作用不明显的一般建制镇(乡),以辐射能力较强的小城市、中心镇和一般建制镇为基础,重新规划布局城镇空间,继续缩减镇乡规模。要支持小城镇全方位、多元化筹措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新建和培育各类专业市场,不断完善城镇功能,吸纳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和集中,使小城镇成为当地农副产品的一级集散中心,推动当地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汇集,形成连接城乡的循环通道,冲破城乡二元结构局限,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加快城镇一体化、农村城镇化进程,形成农村小康和城市小康的对接,最终达到社会和谐,这是加快镇域经济发展基础性的一步。
二是以布局带状产业为突破口,扎实抓好特色经济,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近年来,一些镇乡按照“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竞争力”和“多拿几个单项冠军”的思路,提出了“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之路。我认为不够客观,我区农村地区绵延几千平方公里,气候和地理特征相似,各镇乡都抓“特色产业”,势必造成产业雷同。因此,为了有效配置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投资,避免要素浪费,避免恶性竞争,根据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