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秋高中语文苏教版同步选修现代散文选读学业分层测评:2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含答案
(二)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语言运用层]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真正的长者并不是________,他们常常通过一言一行,一颦一笑来濡化后学者。
②关乎社会建设的重大问题必须通过党委会集体讨论做出决定,如果个别领导干部________,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③有人在名利色权的诱惑下迷失了生活方向,只有那些心中充满正气,禁得住考验的人方可________。A.好为人师 师心自用 抗颜为师 B.抗颜为师 好为人师 师心自用 C.好为人师 抗颜为师 师心自用 D.师心自用 好为人师 抗颜为师
【解析】 好为人师:指不谦虚,不知求教而喜欢以教育者自居。符合①句语境。师心自用: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与②句中强调的个别领导干部的行为吻合。抗颜为师:不为他人所制约,不为潮流所左右,这种意志坚定的人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与③句中“充满正气”“禁得住考验的人”语意切合。
【答案】 A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美国谷歌公司通过其安卓移动操作系统对中国智能手机行业施加过多控制,一些国内企业遭到该公司不公平商业的待遇。
B.目前,市卫计委已要求西非疫情国家入境人员作为重点人群加强管理,卫生、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也将就西非入境人员在京信息做密切沟通。
C.一家国际性公司受委托调查美国记者被砍头的视频,经初步分析发现,视频使用了不少“镜头花招”,同时显现出娴熟的后期制作技巧。
D.去年初环保部自从每月公布全国空气质量较差的十个城市名单以来,榜单中总能找出七八个京津冀的城市,其中以河北省居多,均超过半数。
【解析】 解题时一是默读选项,发现不顺畅、不清晰之处;二是运用结构分析的方法,理性思考,确定正确选项。A项,搭配不当,“遭到”与“待遇”不搭配,应为“受到……待遇”。B项,成分残缺,在“西非疫情国家入境人员”前加上“将”或“把”。D项,语序不当,“自从”应放在句首。
【答案】 C 3.阅读下文,在甲、乙两个空格处补写相应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简明,每处不超过20个字。1994年,中国成功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成功连接,由此中国互联网步入互联网新时代的大门。历经二十年的发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32亿,中国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发展成为互联网大国,①________________。当前,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②________________,4G宽带不断发展,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活跃,云计算应用普及不断提升,互联网基础平台作用凸显,大数据应用创新日渐活跃,不断服务于网民的新生活。
【解析】 两处所填的内容要与前后句的意思相关联。①从第一句中找出关键词“与国际互联网对
【答案】(示例)甲:成为全球互联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乙: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正处于难得的历史机遇期
4.请根据图中的信息,用文字描述“用户登录”的基本环节,不超过70个字。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回答此题,要注意观察“用户登录”的流程。分析流程图可知,用户登录时选择用户级别然后进行验证,如果验证通过(Y),则根据用户级别进入各自界面。如果验证未通过(N)则须重新登录。作答时,注意题干中的字数要求。
【答案】(示例)用户登录在选择用户级别后进行验证;验证通过(Y)后,系统管理员、实验室管理员和普通用户则分别进入各自界面。若验证未通过(N),则重新进行用户登录。
[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志摩纪念 周作人
面前书桌上放着九册新旧的书,这都是志摩的创作,有诗,文,小说,戏剧。志摩死了,现在展对遗书,就只感到古人的“人琴俱亡”这一句话,别的没有什么可说。志摩死了,这样精妙的文章再也没有人能做了,但是,这几册书遗留在世间,志摩在文学上的功绩也仍长久存在。中国新诗已有十五六年的历史,可是大家都不大努力,更缺少锲而不舍地继续努力的人,在这中间志摩要算是唯一的忠实同志,他前后苦心地创办诗刊,助成新诗的生长,这个劳绩是很可纪念的,他自己又孜孜矻矻地从事于创作,自《志摩的诗》以至《猛虎集》,进步很是显然,便是像我这样外行也觉得这是显然。散文方面志摩的成就也并不小,据我个人的愚见,志摩可以与冰心女士归在一派,仿佛是鸭儿梨的样子,流丽清脆,在白话的基础上加入古文方言欧化种种成分,使引车卖浆之徒的话进而为一种富有表现力的文章,这就是单从文体变迁上讲也是很大的贡献了。
但是,我们对于志摩之死所更觉得可惜的是人的损失。文学的损失是公的,公摊了时个人所受到的只是一份,人的损失却是私的,就是分担也总是人数不会太多而分量也就较重了。适之说,志摩这人很可爱,他有他的主张,有他的派路,或者也许有他的小毛病,但是他的态度和说话总是和蔼真率,令人觉得可亲近,凡是见过志摩几面的人,差不多都受到这种感化,引起一种好感,就是有些小毛病小缺点也好像脸上某处的一颗小黑痣,也是造成好感的一小小部分,只令人微笑点头,并没有嫌憎之感。就是有别派的作家
实的理想主义者,这个我也同意,而且觉得志摩因此更是可尊了。这个年头儿,别的什么都有,只是诚实却早已找不到,知识阶级的人挑着一副担子,前面是一筐子马克思,后面是一口袋尼采,也是数见不鲜的事,在这时候有一两个人能够诚实不欺地在言行上表现出来,无论这是哪一种主张,总是很值得我们尊重的了。关于志摩的私德,适之有代为辩明的地方,我觉得这并不成什么问题。为爱惜私人名誉起见,辩明也可以说是朋友的义务。
志摩死后已是二十几天了,我早想写小文纪念他,可是这从哪里去着笔呢?我相信写得出的文章大抵都是可有可无的。文章的理想境界我想应该是禅,是个不立文字,以心传心的境界,有如世尊拈花,迦叶微笑,或者一声“且道”,如棒敲头,夯地一下顿然明了,才是正理,此外都不是路。我只能写可有可无的文章,而纪念亡友又不是可以用这种文章来敷衍的,而纪念刊的收稿期限又迫切了,不得已还得写,结果还只能写出一篇可有可无的文章,这使我不得不重又叹息。这篇小文的次序和内容差不多是套适之在追悼会所发表的演辞的,不过我的话说得很是素朴粗笨,想起志摩平素是爱说老实话的,那么我这种老实的说法或者是志摩的最好纪念亦未可知,至于别的一无足取也就没有什么关系了。
民国二十年十二月十三日,于北平。
5.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徐志摩的散文风格流丽清脆,意思是他在白话的基础上加入了古文方言欧化种种成分,使白话文的语言更富有表现力。
B.在中国新诗发展的最初十五六年,努力于新诗创作的徐志摩,可以说对新诗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最大。C.由于当时人们对徐的人品有所怨恨,所以作者对徐的人品不是避而不谈,而是大写特写,以正视听,以让人们对徐的为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D.徐志摩的离去,在感情上给作者很大的打击,作为老朋友的周作人,很长时间不能从悲痛中走出来,所以拖了很长时间,才写了这篇纪念文章。
E.这篇文章的结构安排令人称道。比如第二段一个“但是”,便由上段写徐志摩在文学上的贡献,自然而然地转到了写徐的为人,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解析】 B项,说徐志摩对新诗的发展贡献最大,文中无此信息。D项,徐志摩去世很长时间后作者才写这篇文章,是因为作者相信写得出的文章大抵都是可有可无的。说是他陷入悲痛中不能自拔之故,不正确。C项,文中说“招致如此怨恨者也只是志摩的阶级之故,而决不是他的个人”。
【答案】 BD 6.徐志摩可是一个没有缺点的完人?如果不是,作者缘何又说他这人很可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志摩也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但他对人和蔼真率,天真烂漫,诚实。而这些品质都是当今伪善的世上最为缺少的东西。这样,人们爱屋及乌,志摩即使有些小缺点,也就好像脸上某处的一颗小黑痣,成为了造成好感的一小小部分。
7.请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①就是有别派的作家加以攻击,我相信这所以招致如此怨恨者也只是志摩的阶级之故,而决不是他的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知识阶级的人挑着一副担子,前面是一筐子马克思,后面是一口袋尼采,也是数见不鲜的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徐志摩的人品是值得称道的。②指有些人心口不一。
8.结合本文,谈谈作者是用什么手法叙写徐志摩在文学方面的哪些贡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放在一个大的背景里,用比较的方法来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苦心地创办诗刊,孜孜矻矻地从事于新诗创作,著有《志摩的诗》、《猛虎集》等诗集;在散文方面,对文体变迁有很大贡献,具体说就是,其散文的语言,是在白话的基础上加入古文方言欧化种种成分而形成的一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也就是流丽清脆的语言;在小说戏剧方面也做出了贡献。
第二篇:2018版高中语文选修《现代散文选读》学业分层测评:2我的一位国文老师含解析
学业分层测评(二)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语言运用层]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真正的长者并不是________,他们常常通过一言一行,一颦一笑来濡化后学者。②关乎社会建设的重大问题必须通过党委会集体讨论做出决定,如果个别领导干部________,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③有人在名利色权的诱惑下迷失了生活方向,只有那些心中充满正气,禁得住考验的人方可________。
A.好为人师 师心自用 抗颜为师 B.抗颜为师 好为人师 师心自用 C.好为人师 抗颜为师 师心自用 D.师心自用 好为人师 抗颜为师
【解析】 好为人师:指不谦虚,不知求教而喜欢以教育者自居。符合①句语境。师心自用: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与②句中强调的个别领导干部的行为吻合。抗颜为师:不为他人所制约,不为潮流所左右,这种意志坚定的人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与③句中“充满正气”“禁得住考验的人”语意切合。
【答案】 A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美国谷歌公司通过其安卓移动操作系统对中国智能手机行业施加过多控制,一些国内企业遭到该公司不公平商业的待遇。
B.目前,市卫计委已要求西非疫情国家入境人员作为重点人群加强管理,卫生、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也将就西非入境人员在京信息做密切沟通。
C.一家国际性公司受委托调查美国记者被砍头的视频,经初步分析发现,视频使用了不少“镜头花招”,同时显现出娴熟的后期制作技巧。
D.去年初环保部自从每月公布全国空气质量较差的十个城市名单以来,榜单中总能找出七八个京津冀的城市,其中以河北省居多,均超过半数。
【解析】 解题时一是默读选项,发现不顺畅、不清晰之处;二是运用结构分析的方法,理性思考,确定正确选项。A项,搭配不当,“遭到”与“待遇”不搭配,应为“受到……
待遇”。B项,成分残缺,在“西非疫情国家入境人员”前加上“将”或“把”。D项,语序不当,“自从”应放在句首。
【答案】 C 3.阅读下文,在甲、乙两个空格处补写相应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简明,每处不超过20个字。
1994年,中国成功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成功连接,由此中国互联网步入互联网新时代的大门。历经二十年的发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32亿,中国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发展成为互联网大国,①________________。当前,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②________________,4G宽带不断发展,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活跃,云计算应用普及不断提升,互联网基础平台作用凸显,大数据应用创新日渐活跃,不断服务于网民的新生活。
【解析】 两处所填的内容要与前后句的意思相关联。①从第一句中找出关键词“与国际互联网对接”,②注意后面句子的意思,再加以整合即可。
【答案】(示例)甲:成为全球互联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乙: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正处于难得的历史机遇期
4.(2016·全国乙卷)下面是某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以图文转换的形式考查对画面的理解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从构图的分支关系来看,“中华文化体验”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总体分“活动”和“讲
座”两个环节,每个环节又包含几项具体内容。要按顺序介绍清楚“活动”和“讲座”的具体内容及实施方式。做到内容全面,表达连贯,语言简洁,不要超过字数要求。
【答案】(示例)本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开设旗袍、围棋、国画三个讲座,并开展三项活动:利用体育课体验太极拳,利用手工课体验中国结和剪纸艺术,年终举行太极拳表演和作品展示。
[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志摩纪念 周作人
面前书桌上放着九册新旧的书,这都是志摩的创作,有诗,文,小说,戏剧。志摩死了,现在展对遗书,就只感到古人的“人琴俱亡”这一句话,别的没有什么可说。志摩死了,这样精妙的文章再也没有人能做了,但是,这几册书遗留在世间,志摩在文学上的功绩也仍长久存在。中国新诗已有十五六年的历史,可是大家都不大努力,更缺少锲而不舍地继续努力的人,在这中间志摩要算是唯一的忠实同志,他前后苦心地创办诗刊,助成新诗的生长,这个劳绩是很可纪念的,他自己又孜孜矻矻地从事于创作,自《志摩的诗》以至《猛虎集》,进步很是显然,便是像我这样外行也觉得这是显然。散文方面志摩的成就也并不小,据我个人的愚见,志摩可以与冰心女士归在一派,仿佛是鸭儿梨的样子,流丽清脆,在白话的基础上加入古文方言欧化种种成分,使引车卖浆之徒的话进而为一种富有表现力的文章,这就是单从文体变迁上讲也是很大的贡献了。
但是,我们对于志摩之死所更觉得可惜的是人的损失。文学的损失是公的,公摊了时个人所受到的只是一份,人的损失却是私的,就是分担也总是人数不会太多而分量也就较重了。适之说,志摩这人很可爱,他有他的主张,有他的派路,或者也许有他的小毛病,但是他的态度和说话总是和蔼真率,令人觉得可亲近,凡是见过志摩几面的人,差不多都受到这种感化,引起一种好感,就是有些小毛病小缺点也好像脸上某处的一颗小黑痣,也是造成好感的一小小部分,只令人微笑点头,并没有嫌憎之感。就是有别派的作家加以攻击,我相信这所
以招致如此怨恨者也只是志摩的阶级之故,而决不是他的个人。适之又说志摩是诚实的理想主义者,这个我也同意,而且觉得志摩因此更是可尊了。这个年头儿,别的什么都有,只是诚实却早已找不到,知识阶级的人挑着一副担子,前面是一筐子马克思,后面是一口袋尼采,也是数见不鲜的事,在这时候有一两个人能够诚实不欺地在言行上表现出来,无论这是哪一种主张,总是很值得我们尊重的了。关于志摩的私德,适之有代为辩明的地方,我觉得这并不成什么问题。为爱惜私人名誉起见,辩明也可以说是朋友的义务。
志摩死后已是二十几天了,我早想写小文纪念他,可是这从哪里去着笔呢?我相信写得出的文章大抵都是可有可无的。文章的理想境界我想应该是禅,是个不立文字,以心传心的境界,有如世尊拈花,迦叶微笑,或者一声“且道”,如棒敲头,夯地一下顿然明了,才是正理,此外都不是路。我只能写可有可无的文章,而纪念亡友又不是可以用这种文章来敷衍的,而纪念刊的收稿期限又迫切了,不得已还得写,结果还只能写出一篇可有可无的文章,这使我不得不重又叹息。这篇小文的次序和内容差不多是套适之在追悼会所发表的演辞的,不过我的话说得很是素朴粗笨,想起志摩平素是爱说老实话的,那么我这种老实的说法或者是志摩的最好纪念亦未可知,至于别的一无足取也就没有什么关系了。
民国二十年十二月十三日,于北平。
5.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徐志摩的散文风格流丽清脆,意思是他在白话的基础上加入了古文方言欧化种种成分,使白话文的语言更富有表现力。
B.在中国新诗发展的最初十五六年,努力于新诗创作的徐志摩,可以说对新诗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最大。
C.由于当时人们对徐的人品有所怨恨,所以作者对徐的人品不是避而不谈,而是大写特写,以正视听,以让人们对徐的为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D.徐志摩的离去,在感情上给作者很大的打击,作为老朋友的周作人,很长时间不能从悲痛中走出来,所以拖了很长时间,才写了这篇纪念文章。
E.这篇文章的结构安排令人称道。比如第二段一个“但是”,便由上段写徐志摩在文学上的贡献,自然而然地转到了写徐的为人,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解析】 B项,说徐志摩对新诗的发展贡献最大,文中无此信息。D项,徐志摩去世很长时间后作者才写这篇文章,是因为作者相信写得出的文章大抵都是可有可无的。说是他陷入悲痛中不能自拔之故,不正确。C项,文中说“招致如此怨恨者也只是志摩的阶级之故,而决不是他的个人”。
【答案】 BD 6.徐志摩可是一个没有缺点的完人?如果不是,作者缘何又说他这人很可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志摩也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但他对人和蔼真率,天真烂漫,诚实。而这些品质都是当今伪善的世上最为缺少的东西。这样,人们爱屋及乌,志摩即使有些小缺点,也就好像脸上某处的一颗小黑痣,成为了造成好感的一小小部分。
7.请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①就是有别派的作家加以攻击,我相信这所以招致如此怨恨者也只是志摩的阶级之故,而决不是他的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知识阶级的人挑着一副担子,前面是一筐子马克思,后面是一口袋尼采,也是数见不鲜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徐志摩的人品是值得称道的。②指有些人心口不一。
8.结合本文,谈谈作者是用什么手法叙写徐志摩在文学方面的哪些贡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放在一个大的背景里,用比较的方法来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苦心地创办诗刊,孜孜矻矻地从事于新诗创作,著有《志摩的诗》、《猛虎集》等诗集;在散文方面,对文体变迁有很大贡献,具体说就是,其散文的语言,是在白话的基础上加入古文方言欧化种种成分而形成的一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也就是流丽清脆的语言;在小说戏剧方面也做出了贡献。
第三篇:2018年秋高中语文苏教版同步选修现代散文选读学业分层测评:13 雷雨前 含答案
(十三)雷雨前
[语言运用层]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行进在幽深的峡谷中,他们一行人屏息凝神,听着空谷足音,感到胆战心惊。....B.在高度现代化的今天,有人还希望过古代隐士那挥洒自如的生活,我认为这是不现实的。....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再是一个遥远的目标,而是本届规划的最终目标,必须全面实现,虽然任务比较艰巨,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和难度,但是我们要知难而进,不折不扣地实现目标。”杨宜勇说。....D.一个人单打独斗难成事,你要知道团结才是力量,合作才能共赢,正所谓“三人成虎”嘛!....【解析】 A项,空谷足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人的脚步声。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此处使用错误。B项,挥洒自如:形容书写作画运笔自如,不受拘束。也形容写文章流畅洒脱。可改为“闲云野鹤”。D项,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贬义词。
【答案】 C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能否使语文课堂回归教育的本真,是使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的关键,也是引导学生成为有诗意追求的人的关键。
B.音乐剧是19世纪末诞生的,它具有极富时代感的艺术形式和强烈的娱乐性,使它成为很多观众都喜欢的表演艺术。
C.农业部目前正在推动形成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的格局,这很有可能是我国食品安全水平跻身世界前列的重要契机。
D.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让很多旅行社必须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不少旅行社正在经历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
【解析】 A项,两面对一面,可删去“能否”。B项,结构混乱,可把“具有”改为“的”。C项,语序不当,可改为“推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格局的形成”。
【答案】 D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散文毕竟不是诗,仅就散文的抒情而言,①________________,否则,这感情为何不用诗来抒发呢?它们之间的不同,从整体上看,②________________,而更在于情感形式的不同。一般来说,诗更倾向于一种想象世界中的“独白”式的抒情,因而③________________,而散文抒情常以客观的景和事为依托。
【答案】 ①并不完全与诗等同 ②不仅在于形式和手法的不同 ③诗的抒情具有更强的主观色彩 4.下面是某学校团委组织的“情暖环卫天使”活动的构思图,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本次活动由团委组织,要求服务性社团和文艺性社团参加,服务性社团在与环卫工人进行角色换位后召开心得座谈会;文艺性社团在活动期间跟踪摄影、照相,然后组织主题展示。
[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大地山河 茅 盾
住在西北高原的人们,不能想象江南太湖区域所谓“水乡”的居民的生活。所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也还不是江南“水乡”的风光。缺少那交错密布的水道的西北高原的居民,听说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郡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欸乃,飘然而过,总有点难以构成形象的罢?
没有到过西北——或者就是豫北陕南罢,——如果只看地图,大概总以为那些在普通地图上有名有目的河流,至少比江南“水乡”那些不见于普通地图上的“港”呀,“江”呀,要大得多罢?至少总以为这些河终年汤汤,可以行舟的罢?有一个朋友曾到开封,那时正值冬季,他站在堤上,却还不知道他脚下所站的,就是有名的黄河堤岸;他向下视,只见有几股细水,在淤黄泥沙中流着,他还问“黄河在哪里?”却不知这几股细水,就是黄河!原来黄河在水浅季节,就是几股细水!
大凡在地图上有名有目的西北的河,到了冬季水浅,就是和江南的沟渠一样的东西,摆几块石头在浅处,是可以徒涉的。
乌鲁木齐河,那也是鼎鼎大名的;然而当我看见马车涉河而过的时候,我惊讶于这就是乌鲁木齐河!学生们卷起裤管,就徒涉了延水的事,如果不是亲见,也觉得可惊,因为延水在地图上也是有名有目的呀!
但是当夏季涨水的当儿,这些河却也实在威风。延水一次上流涨水,把“女大”用以系住浮桥的一块几万斤重的大石头冲走了十多丈远。
光是从天空飞过,你不能具体地了解所谓“西北高原”的意义。光是从地上走过,你了解得也许具体些,然而还不够“概括”(恕我借用这两个字)。
你从客机的高度仪的指针上看出你是在海拔三千多公尺以上了,然而你从玻璃窗向下看,嘿,城郭市廛,历历在目,多清楚!那时你会恍然于下边是高原了。但你还得在地上走过,然后你这认识才能够补足。
你会不相信你不是在平地上。可不是一望平畴,麦浪起伏?可是你再极目远望,那边天际一道连山,①
要是凑巧,你的车子到了这么一个“土腰”,下面是万丈断崖,而这万丈断崖也还是中间阶段而已,那时你大概才切实地明白了高原之所以为高原了罢?这也不是凭空可以想象的。
谢家的哥哥以“撒盐”比拟下雪,他的妹妹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向来都认为后者佳胜。自然,“柳絮因风起”,多么清灵仪逸;但这是江南的雪景。如果说北方,那么谢家哥哥的比拟实在也没有错。当然也有下大朵的时候,那也是“柳絮”了,不过,“撒盐”时居多。积在地上,你穿了长毡靴走过,那煞煞的响声,那颇有爆感的粉末,就会完全构成了“盐”的印象。要是在大野,一望皆白,平常多坎陷与浮土的道路,此时成为砥平而坚实,单马曳的雪橇轻溜溜地滑过,那时你真觉得心境清凉,而实在,空气也清洁得好像滤过。
我曾在戈壁中远远看见一片白,颇惊讶于五月有雪,后来才知道这是盐池!
【注】 ①女大:即延安中国女子大学。②《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尔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太傅,即东晋政治家谢安,“谢家的哥哥”指其侄谢胡儿,“他的妹妹”指谢安的侄女、东晋女诗人谢道韫。
5.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与《白杨礼赞》在主题思想和艺术风格上一脉相承,都是借景抒情,讴歌陕北解放区的新气象,讴歌北方人民的斗争精神和坚强意志。
B.作者对江南水乡风貌和西北地区河流在浅水季节的形态的渲染铺陈,是为了更有力地突出夏季涨水时的气势,以秀美涓细来反衬壮阔雄浑。
C.作者对延水夏季涨水将一块几万斤重的大石头冲走十多丈远的描写,虽只有短短两行,却有撮人心魄的力量,真实地写出了西北河流的威风。
D.作者巧用古代名句,善造意境。意境的营造和名句的妙用自然和谐、相得益彰,使人读后能获得“文中有画,画中有文”的美感,韵味无穷。
【解析】 本文并没有“讴歌陕北解放区的新气象,讴歌北方人民的斗争精神和坚强意志。”因而A项错误。B项,无论“铺陈渲染”还是“反衬”都表述得恰当。C项的表述浅显易懂,没有什么理解上的障碍,无疑是正确的。D项,作者巧用的名句是“未若柳絮因风起”,“柳絮因风起”的确起到了“文中有画,画中有文”的美感。因而D项是正确的。
【答案】 A 6.本文主要分三幅画面来写河、写高原、写雪,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通过作者的观感和想象把三幅画面有机地连接起来,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构成行文的线索。
7.在作者眼中,江南的雪和西北的雪各有什么特点?能带给人怎样的不同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答案】 江南的雪若“柳絮因风起”,带给人清灵俊逸的美感;西北的雪似“空中撒盐”,带给人厚重、实在的感觉,它具有填平一切坎陷的力量,同时使人感到心境清凉而实在。
8.怎样才能真正了解“西北高原”?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既要有宏观的把握,也要有身临其境的体察。既要从空中飞过,也要从地上走过,这样才能真正了解所谓“西北高原”的意义。在空中你可以得到一个概括的印象,在地上走过你才能切实地明白高原之所以为高原。对西北高原的了解不是凭空可以想象的。
第四篇:2018年秋高中语文苏教版同步选修现代散文选读学业分层测评:6 看社戏 含答案
(六)[语言运用层]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看社戏
A.新的高考模式要求考生复习功课时要有全局观念,不能偏科,那种目无全牛的复习方式,使不少考....生在高考中吃了大亏。
B.在本届大专辩论赛决赛中,滨江大学代表队的辩手们挥洒自如,侃侃而谈,倾倒了观众,征服了评....委,无可争议地获得了第一名。
C.今天的班会上,班主任让张一斌同学介绍自己助人为乐的事迹,他竟然出言无状,脸憋得通红,只....说了一句话:“这是我应该做的。”
D.剑眉星目、不是不深情而是太入戏,林青霞演绎的东方不败太英气十足;不瘟不火,她也能娇媚万....态。如果那个年代也流行国民老公,那林青霞版的东方不败一定是所有少女爱慕的对象。
【解析】 A项,“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用在此处不当。B项,“挥洒自如”,比喻写文章、画画运笔不拘束,不可用于举止风度。C项,“出言无状”,指说话放肆,没有礼貌。句中误作为遇事紧张,不会说话。D项,“不瘟不火”,指表演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恰到好处。
【答案】 D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近年来,以“三桶油”为主的国内石油生产企业的开采处境尴尬,原油资源逐年减少,采掘成本却逐年扩大。
B.元旦出游,游客可提前登陆目的地旅游部门官网,及时查看该地发布的旅行提示,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避免上当受骗。
C.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林毅夫在“两会”上说:尽管八项规定省下的钱不见得能拿来发给老百姓,但是反腐能够确保钱花在原来预算的项目上。
D.医药制造行业,特别是发酵类、化学合成类制药企业,治理难度高,污染物排放量大,从而成为环境监管的重点。
【解析】 A项,搭配不当,“成本”不能与“扩大”搭配;C项,成分残缺,可在“八项”前加“执行”;D项,语序不当,“治理难度高”与“污染物排放量大”应颠倒顺序。
【答案】 B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谈到青年的①______________时,习近平说,②________________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③________________,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解析】 根据语段的核心句来看,重点讲的是青年价值观的形成,所以第一空应该填“价值观的形成”。根据横线后面“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可以推断,第二空应该是“青年的价值取向”。根据横线后面“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可知,第三空应该是“第一颗扣子扣错了”,并且要包含有假设意。
【答案】 ①价值观的形成 ②青年的价值取向 ③如果第一颗扣子扣错了(意思对即可)
4.右图是我国颁布的“中国劳动安全卫生标志”,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该图以十字为中心,左侧是变形的齿轮,右侧是橄榄枝叶。十字象征卫生健康,齿轮象征劳动,橄榄叶象征和平与安全。(意思对即可)
[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瑕之美
徜徉于芳林之中,采红撷绿,每见枯枝败叶,却无触目萧索之感,反觉新陈代谢,生机盎然。文艺创作中也有类似的情形。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因作家恰到好处地描写其外形和内心的某种“缺陷”,而别具魅力。
《水浒传》里,黑旋风李逵憨直忠勇,却又鲁莽得可爱;拼命三郎石秀是一个精细人,狠劲上来,其尖利歹毒,叫人刻骨铭心。《红楼梦》中,聪明、活泼的史湘云偏是个“咬舌子”,把“二”说成“爱”;还有林黛玉的“小心眼”,晴雯的“使性子”„„一个个人物无不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古往今来,但凡成功的艺术形象,恰恰由于若隐若现的微瑕,而显出璞玉浑金的天然光彩。这就是美学家所称的“缺陷美”。
我想,“缺陷”之所以为美,在于它的真实。谚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水浒传》、《红楼梦》的例子,正是作家基于真实的艺术生命这一着眼点,才在“完美”的面庞上点出“缺陷”的痦子。即使作家主观上有某种“神化”的理念,只要他尚能依据生活进行创作,最终仍不得不归于“人化”的描写。鲁迅批评《三国演义》的作者“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笔者认为,欲显长厚,是作家或可揣摩的意愿,似伪则是“七实三虚”的描写所产生的客观效果,至今民间仍流传着“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的歇后语,可见似伪的一面却是刘备这一形象深入人心的缘由之一。即使作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作家在绝对化的描写中,也还有着被姜维识破计谋的千虑一失以及在先帝托孤时的惶恐心理等笔墨。“缺陷”愈真实可信,就愈有生命力,于是就愈美,“美是生活”!
“缺陷”之成为美,还在于它的独特和恰如其分。外形的“缺陷”是千人千般,万人万种的。美人长有痦子,或者浮现在嘴角,或者隐匿于颈后,绝不相同;内心的“缺陷”更有千差万别,任何分类精密的指的是“缺陷”不过是缺陷而已,既非外形的丑态,也非内心的恶德。这样,“缺陷”便在真实的基础上产生了特殊的韵致,使人物又各具风采,艺术魅力由此而生。正如捧心西施独特的却又风情十足的“缺陷”竟使东施起而“效颦”一样,史湘云醉眠芍药茵,呆香菱情解石榴裙,都是她们各自独特的“不检点”的行为,相信《红楼梦》的读者不会据此认为这样的艺术形象是丑陋的。
或问,难道只要“缺陷”都是美,无缺陷的“完好”不是美吗?无缺陷的“完好”当然是美,我们能说镜中花、水中月不美吗?然而这种美却难以捉摸得到。从文艺创作来说,塑造美的人物形象,并不排斥对其“缺陷”的描写。这里,还须再次说明,笔者所称的“缺陷”是有条件的,即“缺陷”只是局部,而非整体。整体的美不但可以容纳而且必须包容局部的“缺陷”,不是有“爱屋及乌”的成语和“情人眼里出西施”的俗语吗?艺术的逻辑和生活的逻辑相一致。至于身心俱丑的人物,已经不是什么“缺陷”了,鞭挞这样的人物,也不是在表现“缺陷”。
一言以蔽之,瑕不掩瑜,瑕之美,在于真实与韵致。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A.第一段借用芳林之中的“枯枝败叶”来指文艺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外形或内心的某种“缺陷”。B.很多作品中的艺术形象都有“缺陷”,正是这种“缺陷”,使人物形象变得真实可信,所以作者说这是“缺陷美”。
C.作者认为,《三国演义》的作者对刘备这一人物的处理恰到好处,正是“似伪”这一“缺陷”使得刘备的人物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D.作者认为,塑造美的形象不但可以而且必须表现局部的“缺陷”,否则,就完美得如镜中花、水中月,难以捉摸得到。
E.作者借用“东施效颦”的典故说明整体而非局部的缺陷是称不上缺陷美的。
【解析】 B项,很多成功的艺术形象都有“缺陷”,但并非是任何人物形象的“缺陷”都能称之为“美”,因为这种“瑕之美”的前提是“瑕不掩瑜”。E项,“东施效颦”这一典故是极言“缺陷美”的魅力的。
【答案】 BE 6.作者阐述了自己对“缺陷美”的深刻见解,请用自己的语言概述“缺陷美”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缺陷美是指作品中人物形象由于其外在或内心的某种局部的“缺陷”而显出璞玉浑金的天然光彩。
7.从全文看,“缺陷美”别具魅力的原因是什么?请从本文之外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原因:一是真实可信,二是使人物形象独特,具有特殊韵致。举例略。
8.简要阐述你对“‘缺陷’不过是缺陷而已,既非外形的丑态,也非内心的恶德”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缺陷,指欠缺或不够完备的地方,成功的艺术形象的“缺陷”只是若隐若现的微瑕,是相对于“整体的美”而言的,就如美人脸上的痦子。如果长相丑陋,或内心龌龊,道德败坏,那就不能说是缺陷了。
第五篇:2018年秋高中语文苏教版同步选修现代散文选读学业分层测评:10 寒风吹彻 含答案
(十)[语言运用层]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寒风吹彻
①卫生厅长评价某些医疗乱象时说,有些医院,从不把想方设法降低老百姓负担的事放在心上,而是________想办法赚钱。
②为打好经济下行阻击战,我市创新方式,多措并举,积极帮助企业化解融资难题,________支持企业渡过难关,提振企业信心,促进企业稳生产增效益。
③像《飘》、《魂断蓝桥》这样令人赞叹的中文翻译名有很多,而这些译名只有在译者,有时甚至数位翻译者长时间________、苦苦思索后才能产生出来。
A.挖空心思 千方百计 搜肠刮肚 B.搜肠刮肚 千方百计 挖空心思 C.千方百计 挖空心思 搜肠刮肚 D.搜肠刮肚 挖空心思 千方百计
【解析】 挖空心思:形容费尽心思,想尽一切办法。贬义词。①句强调的是医院的恶劣行径,所以选“挖空心思”。千方百计: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②句强调想尽一切办法支持企业渡过难关,所以选“千方百计”。搜肠刮肚:比喻绞尽脑汁,苦思冥想。③句突出“绞尽脑汁”,所以选“搜肠刮肚”。
【答案】 A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我国,“有偿拼车”一直游离于非法与合法之间,不仅有非法营运之嫌,而且一旦出事故,责任如何认定也是问题。
B.线装书局近年来除了立足于出版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之外,更着眼于我国当代大家精品的出版,不断扩大“古今兼容,推陈出新”的出版之路。
C.春节长假后义乌劳动力市场已经陆续开门且供需两旺,但部分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仍处在观望阶段,真正达成用工协议的不多。
D.系列电影的形成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必然趋势,系列电影意味着电影要品牌化和系列化,观众会对其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这是中国电影市场发展的需要。
【解析】 A项,“游离”使用错误,可将“游离”改为“徘徊”。B项,“之外”多余,应删去;“扩大”与“出版之路”搭配不当,可将“扩大”改为“拓展”。D项,“这”指代不明,可将“这”改为“系列电影”。
【答案】 C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对于学生减负,现在实际上存在一种误区,那就是总拿教材开刀。①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学生负担轻了。因此,才会出现教材总是修修补补的问题。古诗词在学生教材中存在的目的,②__________________,而是让学生通过古诗词学习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这种古诗文的熏陶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百利而无一害。从某种意义上讲,古诗在教材中的比例不但不应该删除,而是应该增加比重。可令
【解析】 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整段文字的感知与理解,联系上下句,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作答。第一空从上句“总拿教材开刀”和下句“负担轻了”可推断,此处应从减少教材内容角度作答;第二空可从下文“只关注了减少生字”“而是”可推断,此空应从不是或绝不是认识生字的角度作答;第三空可从上文“古诗词在学生教材中存在的目的”可推断,此处应从古诗词所承载的文化意义角度组织答案。
【答案】 ①片面地认为教材薄了(片面地认为教材内容少了)字 ③而忽略了古诗所承载的文化意义
4.仔细阅读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答题。
②绝不是让学生简单认识几个生
(1)给漫画拟一个四字短语的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况这幅漫画的寓意。(20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拒之门外
(2)节日年关,把住廉政之门,将不正之风拒之门外。
[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柴 禾 刘亮程
我们搬离家时,那垛烧剩下一半的梭梭
【注】
柴,也几乎一根不留地装上车,拉到了元兴宫村。元兴宫离煤矿很近,取暖做饭都烧煤,那些柴禾因此留下来。
柴垛是家力的象征。有一大垛柴禾的人家,必定有一头壮牲口、一辆好车,当然,还有几个能干的人。这些好东西碰巧凑在一起了就能成大事、出大景象。可是,这些好东西又很难全凑在一起。有的人家有一头壮牛,车却破破烂烂,经常坏在远路上。有的人家,车、马都配地道了,人却不行——死了,或者老得干不动活。
我们刚到父亲的住处时,家里的牛、车还算齐备,只是牛稍老了些。柴垛虽然不高,柴禾底子却很厚大排场。不像一般人家的柴禾,小小气气的一堆,都不敢叫柴垛。父亲带我们进沙漠拉柴,接着大哥单独赶车进沙漠拉柴,接着是我、三弟,等到四弟能单独进沙漠拉柴时,我们已另买了头黑母牛,车轱辘也换成新的,柴垛更是没有哪家可比,全是梭梭柴,大棵的,码得跟房一样高,劈一根柴就能烧半天。
现在,我们再不会烧这些柴禾了。我们把它们当没用的东西乱扔在院子,却又舍不得送人或扔掉。我们想,或许哪一天没有煤了,没有暖气了,还要靠它烧饭取暖。只是到了那时我们已不懂得怎样烧它。劈柴的那把斧头几经搬家已扔得不见,家里已没有可以烧柴禾的炉子。即便这样我们也没扔掉那些柴禾,再搬一次家还会带上它们。它们是家的一部分。那个墙根就应该码着柴禾,那个院角垛着草,中间停着车,管从没人去动它们,但我们知道那堆雪中埋着柴禾,我们在心里需要它们,它让我们放心度过一个个寒冬。
那堆梭梭柴就这样在院墙根待了二十年,没有谁去管过它们。有一年扩菜地,往墙角移过一次,比以前轻多了,扔过去便断成几截,颜色也由原来的铁青变成灰黑。另一年一棵葫芦秧爬到柴堆上,肥大的叶子几乎把柴禾全遮盖住,那该是它们最凉爽的一个夏季了。秋天我们为摘一棵大葫芦走到这个墙角,葫芦卡在横七竖八的柴堆中,搬移柴禾时我又一次感觉到它们腐朽的程度,除此之外似乎再没有人动过。在那个墙角里它们独自过了许多年,静悄悄自己朽掉了。
最后,它们变成一堆灰时,我可以说,我们没有烧它,它们自己变成这样的。我们一直看着它变成了这样。从第一滴雨落到它们身上、第一层青皮在风中开裂我们就看见了。它根部的茬头朽掉,像土一样脱落在地时我们看见了。深处的木质开始发黑时我们看见了,全都看见了。
当我死的时候,人们一样可以坦然地说,他是自己死掉的。墙说,我们只为他挡风御寒,从没堵他的路。坑说,我没陷害他,每次他都绕过去。风说,他的背不是我刮弯的,他的脸不是我吹旧的,眼睛不是我吹瞎的。雨说,我只淋湿他的头发和衣服,他的心是干燥的,雨下不到他心里。土说,我们埋不住这个人,梦中他飞得比所有尘土都高。
可是,我不会说。没谁听见一个死掉的人怎么说。我一样没听见一堆成灰的梭梭柴,最后说了什么。
(有删改)【注】 梭梭:一种灌木或小乔木。5.根据全文概括“柴禾”在文中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生活物资,家力象征,家的一部分,传统生活方式,精神寄托。6.第三段主要叙述了什么内容?这些内容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内容:主要叙述了我家柴垛的积累过程。作用:通过叙述父子兄弟辛勤积累柴垛的过程,赋予柴垛物质以外的意义,既承接上文“柴垛是家力的象征”,又与后文“我们在心里需要它们”呼应,并为柴禾在今后生活中的巨大变化作铺垫。
7.第六段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赏析其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逐层再现柴禾被冷落忽视、逐渐朽去过程中的三个细节,层层渲染,画面生动,富有感染力;四个“看见了”突出柴禾朽去过程中我们始终在场又始终旁观的态度,传达出深深的自责和无奈情绪。
8.这篇文章有人认为重在写柴禾,有人认为重在写人,你赞成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重在写柴禾。因为柴禾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柴禾在今昔生活中的巨大变化是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柴禾的描写表达了对传统生活方式的留恋,对细微生命的关注。重在写人。虽然写人的篇幅不多,但写柴禾的目的是为了写人,对柴禾的生命过程的关注就是对人的生命意义的关注。文章由物及人,卒章显志,凸显了对人的生命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