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9学年高中语文选修现代散文选读:第四专题第11课云南冬天的树林含答案
第11课
云南冬天的树林
对应学生用书P45
一、字音辨读
1.葱茏(lónɡ)2.喧嚣(xiāo)
3.炫耀(xuàn)...4.栖居(qī)5.沼泽(zhǎo)6.脚踵(zhǒnɡ)...7.牛蒡(bànɡ)8.榉树(jǔ)..
二、字形辨识
葱lónɡ茏1.鸟lónɡ笼
9.麂子(jǐ).
xuān喧嚣
2.
寒xuān暄chóu4.
chóuxuàn炫耀3.头晕目xuàn眩震shè慑5.shè摄影
惆怅稠密
huì晦处
6.
教huì诲
三、词语辨析 1.宁静·寂静
都有“安静”的意思。“宁静”指环境或心情的安辨析静,气氛较祥和。“寂静”强调没有声音,很静。
困难重重的南科大改革来说,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例句②别样的意境,寂静的关山,一时忘了自己从何处来,又将到何处去,仿佛触及到曾经梦中深处,内心充满着那种说不出的安详和快乐。2.占据·占领 ①请给南科大一个宁静而宽容的改革环境,这对
“占据”,用强力取得或保持地域、场所等。“占辨析领”,用武装力量取得阵地或领土。前者是个相对时间长的动作,后者是短时间的动作。①我们在控球方面占据了绝对优势,双方进球机会都不多,谁能先进球就意味着占得先机。例句②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15日在贝鲁特呼吁以色列结束对阿拉伯和巴勒斯坦领土的占领。
四、熟语释义
1.生机勃勃:形容富有朝气,充满活力。2.连绵不断:(山脉、河流、雨雪等)接连不断。3.触目惊心: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4.无拘无束:不受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5.无法无天:形容人毫无顾忌地胡作非为。6.疑神疑鬼:形容人多疑。
对应学生用书P45
一、走近作者
于坚,诗人,1954年生于昆明。幼儿时期注射链霉素致弱听,14岁辍学,在故乡闲居。16岁以后当过铆工、电焊工、搬运工、宣传干事、农场工人、大学生、大学教师、研究人员等。其间曾漫游云南高原及中国其他地方。20岁开始写诗,25岁发表作品。曾与同学创办银杏文学社。与诗人韩东、丁当等创办《他们》文学杂志,影响很大。另著有诗集《空地》。他是第三代诗歌的代表性诗人,以世俗化、平民化的风格为自己的追求,其诗平易却蕴深意,是少数能表达出自己对世界哲学认知的作家。
二、相关背景
本文选自《人民文学》1993年第9期。是于坚“纯客观地记录”的文学创作主张的一次实践,作品力求客观地描绘事物的真实状态,避免主观想象、夸张,显示出独特的创作风格。
三、主旨把握
本文以树叶为例,认为人类附加于树林或落叶身上的意义已经构成了“遮蔽”,“意义”横亘在人与树林中间,使人们无法接近对象,在“意义”的作用下,我们平常谈论的树林、落叶等等早已经不是事物的本身。作者认为,要尊重自然作为客体的自在性,在自然面前,人作为主体必须放弃自己的优裕地位,沉入自然中去,让自然去呈现自己的状态。这就是要尊重自然、接近自然、感受自然。
四、结构图示
一片树叶“死去”的过程白描——强调要回到事冬天物本身~7段的树真正地走进自然——对大自然专注的凝视和倾听林~14段云南 什么是云南的冬天~3段
1.云南冬天的树林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明确:云南树林的更替更接近于自然,树叶的生死有种大化的味道,悄然、平静。不像北方的树,每到秋天,它们像是抗拒恶劣的气候或是向上天申诉似的,一起从树冠上飞下,来向大自然展示它们抗争的力量与决心。那种死亡是让人惊悚的,经过这场搏斗之后,大地便归于沉寂、荒寒。而云南树林里的死亡更接近日常生活的状态,平和的状态。
2.为什么这些被叫做“落叶”的东西,看上去比栖居在树上的年代更为美丽悦目?
明确:没有生命支撑的花纹,凝固在干掉的底基上,有鱼的美,又有绘画的美;由于这些美来自不同时间内的单个的死亡,因而色彩驳杂、深浅不一。
3.作者说我们要躺下看自然,“躺下”你认为包含了哪些含义?
明确:“躺下”可以看做是一个真实的动作,一种观察的角度,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姿态,那就是去掉人的自高自大,用不带有任何人文精神的干扰的审美姿态去尊重自然(就是去除我们种种先入为主的观念,抛弃意义的干扰),亲近自然,去感受自然,去除“遮蔽”的姿态。
4.为什么作者说“死亡并不存在,生命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一片叶子”?
明确:作者是想告诉我们要回到事物本身,去除意义的遮蔽,不能以“惆怅或怜惜”去看待云南树叶的“死亡”,因为他认为,那并不是真正的死亡,对叶子而言,它只是成为“另一个时间中的另一种事物”,是以另一种姿态呈现在人们面前,是一种新生。
1.运用对比突出特点
例如:文中作者把云南的树叶的生死与北方的树叶的生死进行了对比。2.叙述、描写与议论的完美融合
文中作者细腻地描写了一片树叶“死去”的全过程,表明了自己真正地走近自然,关注自然的态度。作者在每一部分的叙述、描写中,都有自身观点的阐释,强调要回到对事物本身的注视,不要忽略事物真实的状态与言说以外的风景,表达了他对人与自然、语言与自然的关系的新理解。
对应学生用书P46 阅读《云南冬天的树林》选段,完成1~4题。
树叶永远,每一个月份都在死去。在最喧嚣、最明亮、最生机勃勃的春天,你也会看到一两片叶子,几百片叶子,从某棵树上不祥地落下来,但你永远看不到它们全体死去,看不见它们作为集体,作为“树叶”这个词的死亡。常常是,它们在每一个季节都活着,在云南所有树木的树冠的附近,保持着绿色,像永远丧失了飞翔功能的鸟群。死,永远只是单个的,自觉自愿的选择。时间并不强迫树叶们在预定的时刻(冬天)一齐死去。每一片叶子的死亡,仅仅是这片叶子的死亡,它可以在任何季节、任何年代、任何钟点内,它并不指望自己的离去同时也是一整个季节的结束。因此,死亡本身是一次选择。连绵不断的死亡和连绵不断的生命在云南的每一个季节共存,死去的像存在的一样灿烂而令人印象深刻。这就是为什么在云南冬天的山中,忽然看到一簇色彩斑斓的红叶,人会感到触目惊心、热泪盈眶。
一片叶子的落下就是一次辉煌的事件。它忽然就离开了那绿色的属性,离开了它的“本质”,离开了树干上那无边无际的集体,选择了它自己内在的,从未裸露过的深红或者褐黑。它落下来,从本该为世界所仰视的地方,落到会被某种践踏所抹去的地方。它并不在乎这种处境的变化,它只是在风来的时候,或
者雨中,或者随着一只鸟的沉浮,一匹兽的动静,在秋天或者夏天,在黎明或者正午,在它自己的时间内,这片树叶,忽然就从那绿色的大陆上腾飞而起,像一只金蝶。但它并不是金蝶,它只是一片离开了树和绿色的叶子,它并没有向花朵炫耀自身,进而索取花粉的愿望。它只是要往下去,不论那里是水还是泥土,是石头还是空地。一片叶子的落下自有它自己的落下。这不是一块石头或一只蜂鸟的落下,不是另一片叶子的落下。它从它的角度,经过风的厚处和薄处,越过空间的某几层,在阳光的粉末中,它并不一直向下,而是漂浮着,它在没有水的地方创造了漂浮这种动作,进入高处,又沉到低处,在进入大地之前,它有一阵绵延,那不是来自某种心情、某种伤心或依恋,而是它对自身的把握。一片叶子的死亡令人感动,如果这感动引起了惆怅或怜惜,那么此人就不懂得云南的树叶。他是用北方的心境来感受云南了。实际上,死亡并不存在,生命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一片叶子,或者由“叶子”这个词所指示的那一事物,它脱离了树和天空的时间,进入了另一种时间。在那儿具有叶子这种外形的事物并不呈现为绿色,并不需要水分、阳光和鸟群。它是另一个时间中的另一种事物。
没有人知道这些树叶是何时掉下来的,世界上有无数关于树和森林的书,但没有一本描述过一片叶子的落下。在那些文字里,一片叶子只是一个名词和些许形容词的集合体,没有动词,每个人都看见过这些树叶,一片叶子的落下包含多少美丽的细节啊!然而永远不会有人听见一片树叶撞到风的时候的那一次响声,就像在深夜的大街上发生的车祸,没有目击者,永远没有。一切细节都被抹去,只被概括为两个字“落叶”。这些被叫做“落叶”的东西,看上去比栖居在树上的年代更为美丽悦目,没有生命支撑的花纹,凝固在干掉的底基上,有鱼的美,又有绘画的美;由于这些美来自不同时间内的单个的死亡,因而色彩驳杂、深浅不一,缺乏某种统一的调子,它们的丰富使“落叶”这个词显得无比空洞。“落叶”是什么?没有落叶,只有这一片深红的或那一片褐黑的,一个诗人永远想不出用什么意象来区别、表现它们,这景象在文学史上像“落叶”这个词一样空白。
冬天,当整个世界都被北方那巨大的整体的死亡所笼罩,当人们沉浸在对乌鸦、雪和西风的体验或回忆中,在云南,有几片叶子在12月31日下午4点10分51秒落下。它们所往不同,一片在山冈的斜坡上,一片在豹子洞穴的边缘,有两片在树的根部,还有几片,踩着风梢过了红色沼泽。
在云南冬天的树林中,心情是一种归家的心情。生命和死亡,一个在树上,一个在树下,各有自己的位置。在树上的并不暗示某种攀登、仰视的冲动;在树下的并没有被抛弃的寂寞。在这美丽、伸手可触的林子中,惟一的愿望就是躺下。躺下了,在好日子,进入林子深处,在松树叶或者老桉树叶的大床上躺下,内心充满的不是孤独、反抗或期待(期待另一个季节),不是忍受,而是宁静、自在、沉思或倾听。
1.请解释“连绵不断的死亡和连绵不断的生命在云南的每一个季节共存,死去的像存在的一样灿烂而令人印象深刻”句中“灿烂”的含义。(要求摘录原文有关语句)答:
参考答案:因为一片叶子的落下就是一次辉煌的事件,它脱离了树和天空的时间,进入了另一种时间。在那儿具有叶子这种外形的事物并不呈现为绿色,并不需要水分、阳光和鸟群。它是另一个时间中的另一
种事物。
2.选段是从哪些角度写树叶的死亡的?
答:
参考答案:写落下的过程;写落下的心理;写落下的意义。与北方的树叶对比着写。与“在树上”的叶子对比着写。
3.下列句子内涵丰富,请阐释之。(1)一片叶子的落下就是一次辉煌的事件。
答:
(2)在云南冬天的树林中,心情是一种归家的心情。
答:
参考答案:(1)因为它离开了自身的属性,离开了自己的“本质”,离开了集体,选择了全新的深红或者褐黑;因为它在落下的过程中创造了漂浮,把握了自身;因为落下并不是死亡,而是成为另一个时间中的另一种事物。
(2)树叶无论是活着(在树上)还是死去(在树下),各有自己的位置,在树上并不暗示某种攀登、仰视的冲动,在树下也没有被抛弃的寂寞,都是归家。
4.“一片叶子的落下包含多少美丽的细节啊”,可是我们为什么会忽视了这些细节? 答:
参考答案:因为人总是在事物身上加上了很多意义,我们了解事物总是先通过意义来了解,而忽视了事物本身。我们被意义“阻隔”和“遮蔽”了,忽略了真实的状态与言语以外的风景。
对应学生用书P103
(时间:40分钟 分值:45分)
一、基础积累(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葱茏(lónɡ)
嫩绿(lùn)..
薄处(bó).倾听(qīnɡ).栖居(xī).轮廓(kuò).答案:B
褐黑(hè).顾忌(jì).
驳杂(bó).一簇(zú).脚踵(zhǒnɡ).牛蒡(pánɡ).斑斓(lán).B.麂子(jǐ).
C.裸露(lòu).
D.树冠(ɡuàn).
解析:A项,“嫩”读nèn;C项,“露”读lù,“簇”读cù,“栖”读qī;D项,“蒡”读bànɡ。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看它怎样一登树枝,腾飞而去;看它最终能飞多高;看它怎样再次从树叶中钻下来;看它再次回到那儿。
B.这包括荧火虫和不同物体对月光的回应,一切事物的形都丧失了……
C.在没有任何倚托的地方,沿着一根丝,爬过来,再爬回去;这绝对是一个攀援绝壁的勇士的高难动作。
D.伸手你就能捕捉到它,但你不会伸手,你被一个生命的自在所震慑。解析:A项,登—蹬;B项,荧—萤;C项,倚—依。答案:D 3.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这时已是12月底,一点冷落的迹象也没有,的有些红叶、黄叶从这里那里冒出来,使山林的调子显得更为暖和。
②在云南,“冬天”这个词和正在眼前的具体事物无关,它 和棉袄、围巾这些北方的抢手货无关。
③时间并不强迫树叶们在预定的时刻(冬天)死去。A.偶尔
以至
一起 B.偶尔
C.偶然
D.偶然 甚至
甚至
以至
一齐 一齐 一起
解析:“偶尔”是说次数少,“偶然”除了表示次数少还有“不是必然的”意思。“以至”强调程度的加深,或承接上文引起下文,“甚至”强调的程度更重一些。“一齐”强调同时或全部,“一起”表示一块或同一处所。
答案:B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冬季是农闲时节,可是农业基地大棚里却是满园苍翠,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B.莫言是一位多产、爱幻想、无拘无束、时而义愤填膺的作家,他创作出了一个个充满乡土气息而又....轮廓鲜明的人物形象。
C.记者通过暗访发现,“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D.记者在上冲客运总站看到,离开珠海返乡的“大军”连绵不断,站内挤满了等候长途大巴的旅客。....解析:“连绵不断”指(山脉、河流、雨雪等)接连不断。本语境是说旅客连接不断,词语对象用错。答案:D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云南,“冬天”这个词和正在眼前的具体事物无关,它甚至和棉袄、围巾这些北方的抢手货无关。B.如果作为一个巨人在埃及的天空上看埃及人建金字塔,那情景也不过如此。
C.漫步桃园,那一排排、一行行、一树树的桃林让人流连忘返;中餐后还可去自费采摘,那柔软多汁的大桃更让你大快朵颐。
D.人的本能使你放过了某种真正的声音,你听错了,你听见的是你自己的顾虑重重,疑神疑鬼和一颗疲弱不堪的心在跳动。
解析:C项搭配不当,“一排排、一行行”修饰“桃林”不妥,可去掉“一排排”和“一树树”,把“桃林”改为“桃树”。
答案:C
二、阅读鉴赏(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6~9题。
苏州,最后的园林
于 坚
1979年夏天我第一次来到苏州,那时候苏州看起来很旧,千年历史的城市给人的印象当然是旧的。我去了几乎所有开放的园林,这些园林过去并不是公园,而是别人的家。这种变化给后来搞建筑的一个错误印象,以为园林只是一种国家风景区的概念。园林其实就是中国人一生梦想中的家。
我记得那时候园林里面游客很少,很幽静,门面混迹于寻常巷陌。有些去处,不经别人指点,还看不出来,很不起眼的一道门,偶然闯入,发现里面居然“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苏州城里那些寻常百姓家里,也藏着大大小小的园林,哪怕就是一盆假山,一笼修竹。那些伟大的园林是在苏州的文化气氛和日常生活习俗里生长出来的,而不是为附庸风雅进行移植的结果。现在旅游团队成天在几个景点对着那些茂林修竹奇石假山指指点点,任何一个缝都要说出点文化意思来,倒使苏州园林看起来更像与日常生活无关的所谓“园林艺术”展览了。
苏州,这是最后的园林。一个园林要当得起园林这个称号,就像贵族一样,要三百年。一块奇石或者一只水缸的位置,在百年间调整多次,直到园子主人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直看到顺眼,这或许要用园主人的一生,甚至几代。他们信任自然,崇尚自然,追求自然与人工的浑然天成,这也是园林的最高境界。在中国,园林是一种居住样式。俗语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国式的天堂是在大地和人间。苏州园林是一个可以安心的地方。它是中国古代思想和生活经验、工艺传统、经济能力的完美结合,“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不是随便说的,它说的就是昔日中国的生活理想。园林就是这种理想的最高体现之一,它既暗示了中国哲学最深奥的部分,可以修身养性,同时它又是一个让人可以“过日子”的地方。可以修身养性,就是所谓的“安心”,这是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最根本的区别。西方建筑也许更讲实用,心是无所谓的,令人提心吊胆的摩天大楼在美国那么流行,足见在栖居方式上,修身养性、安心这些“空灵”的追求,对实用主义的西方来说,完全是匪夷所思的。
苏州园林体现的是所谓“诗意的栖居”。“诗意”不只是小桥流水,也不只是茂林修竹、奇石假山、画栋雕梁……这些所谓借景的艺术,而是体现着存在的根本意义,是关系到人要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上——这个必须要搞清楚的认识。高速公路、水泥楼房、玻璃钢筋塑料汽油固然不错,可以加快我们的生活速度,但在加速改造之后的这一切的尽头是什么,是新的失眠纪录,还是苏州园林?是沙尘暴和污水池,还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现代人被现代化的过程所迷惑,中国铺天盖地的“马赛克帝国”已经使“苏州园林”成为我们最后的文化遗址之一。哦,看哪,中国人,你们曾经有那样美轮美奂的建筑,你们本来是指望在那样的地方安你们的心的。昆明最近有个热闹的争论,就是因为很多小区的楼盘都盖成西式,取西方名字,有文章的题目叫做:这是哪国的昆明。可想见当代中国人在文化上的自卑已经到了什么程度,中国人真的连如何住在大地上都不会了么?我在这个意义上说“苏州园林”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圣殿,确实像希腊的那些神庙,是有悲剧意味的。
30年前我在苏州最喜欢的是网师园。那园林就像已经达到最高境界的散文。理趣、禅意,石头、书法、匾额,荷花、修竹、暗香,屋宇、亭台、水榭,看起来似乎都已经是造化之功,浑然一体,本来就在那里。我的心慢慢安静下来,像无家可归的旅游者那样想入非非,我的家在这里面就好了。
(节选自《祭坛上的苏州》,标题为编者所加)6.作者认为“园林其实就是中国人一生梦想中的家”。请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答:
参考答案: 这些园林过去并不是公园,而是住人的家。这是中国人的生活理想的最高体现之一,它既可以修身养性,同时又是一个让人可以“过日子”的地方。(基本意思对即可。)7.写苏州园林为什么要提及西方的建筑?作者认为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4分)答:
参考答案:提及西方的建筑是为了比较中西方在栖居理念和栖居方式上的不同。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最根本的区别是:西方建筑也许更讲实用,传统的中国建筑更多的讲究修身养性、安心这些“空灵”的东西。(基本意思对即可。)8.结合全文,细细品味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6分)答:
参考答案:表达了作者对网师园的喜爱之情,更流露出作者对这种“梦想中的家”的向往、期待和对现代生活中文化传统缺失的无奈之情。这样结尾,在结构上,“我的家在这里面就好了”与开头“园林其实就是中国人一生梦想中的家”相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在内容上,进一步强调园林是中国人的生活理想,“是中国人一生梦想中的家”,从而凸现了文章的中心。(基本意思对即可。)9.作者认为,把苏州园林说成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圣殿”,这是“有悲剧意味的”。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6分)答:
参考答案:(提示)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试题,同意或者不同意,言之成理即可。同意的回答可以从民族文化的缺失这个角度去分析,发展经济、“加快我们的生活速度”的同时不能抛弃传统文化,更不能产生“文化上的自卑”,如作者所说的那样,当代中国人在文化上的自卑程度已经十分严重,中国人似乎成了一个连如何住在大地上都不会的民族。不同意的回答可以从兼收并蓄这个角度去分析,即追求“安心”的同时也可以讲究“实用”。中国的土地上也是可以盖西式的楼房的,关键是不能抛弃传统文化。
三、语言运用(10分)10.一位学生在写落叶飘零的情景时写道:“一片片的树叶,轻轻悠悠地飘向原野、大道,也飘在人们身上。”请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将这句话修改得形象些,使之读起来有一种韵律感。(4分)答:
解析:解答此题要仔细分析原句,哪些词句适合改写成比喻,哪些词句适合改写成排比;还要注意调动联想和想象,看落叶飘零和什么相似,然后写出比喻“一片片落叶,像……”。
参考答案:一片片落叶,像蝴蝶拍打着金灿灿的翅膀,轻轻地飞向原野,飞向大道,飞落在人们的身上。
11.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意思连贯。(只填序号)(6分)人们常常期望一个经历了重大苦难的人生活得与众不同。生命中那些最深刻的体验必定也是最无奈的。当然,淹没并不等于不存在了。
①它们缺乏世俗的对应物
②然而,实际上,只要我活下去,我就仍旧只能是芸芸众生的一员,我依然会被卷入世俗生活的旋涡 ③人们认为他应该比别人有更积极或者更超脱的人生境界 ④成为每一个人既无法面对也无法逃避的心灵暗流 ⑤它们仍然存在于日常生活所触及不到的深处
⑥因而不可避免地会被日常生活的潮流淹没
正确顺序: 解析:语段开头谈“活得与众不同”,只有②③两句能与此衔接,②句“然而”表明与前文之间是转折关系,用分号隔开,所以②在③之后;另外,从后文“淹没”看,第四个空应该填⑥;承“淹没并不等于不存在了”,下文应该接⑤,“仍然存在于……”;⑤谈及到“触及不到的深处”,正好和④中的“心灵暗流”相呼应。所以最后两个空应该填⑤④;剩下的①句自然就在第三个空了。
参考答案:正确顺序③② ①⑥ ⑤④(6分,错一空扣1分)
第二篇:2019学年高中语文选修现代散文选读:第三专题第8课寒风吹彻含答案
第8课
寒风吹彻
对应学生用书P32
一、字音辨读
1.悄无声息(qiǎo)2.馍馍(mó)3.凉飕飕(sōu)...4.柴垛(duò).7.掖着(yē).
二、字形辨识 柴duò垛1.duò跺脚duǒ躲藏穿suō梭3.jùn骏马疏jùn浚
三、词语辨析 1.暗淡·黯淡
暗淡:①光线昏暗,不明亮;色彩不鲜明;前途不光明,没有希望。辨析黯淡:同“暗淡”。5.蜷缩(quán)6.吆喝(yāo)..8.凛冽(lǐn)9.蜗居(wō)..
quán蜷缩
2.疲juàn倦
缱quǎn绻
葵花ɡǎn秆
4.笔ɡǎn杆钓ɡān竿
难以为继,新兴市场资产泡沫与通胀风险激增。例句②夏季出游时,由于拍照时光线、场景等各种影响,照片效果经常会显得黯淡无色,或是因曝光过度而空白一片。2.预感·预料·意料
预感:①动词,事先感觉;②名词,事先的感觉。预料:①动词,事先推测;②名词,事先的推测。辨析意料:动词,事先对情况、结果等进行估计。如:意料之中。①世界经济的前景颇为暗淡,发达国家债台高筑、通过梦境、幻觉、直觉等方式对未来事件的信息预先感知。②人生的美妙就在于永远都有无法预料的相遇,例句比如,大雨和毕业典礼相遇。③《夺命心跳》导演张琦表示,扑朔迷离的剧情发展之后,诡异的故事结局正是自己最满意的结果,出人意料,足够悬疑。3.漠不关心·漠然置之 ①关于预感,超心理学者们是这样定义的:一个人
两者都有对人、对事物态度冷淡的意思。不同点辨析在于:“漠不关心”偏重在“毫不关心”;“漠然置之”偏重在“放在一边不理”。却又好像一直在倾听落雪的声音,期待着又一场雪悄无声息地覆盖村庄和田野。例句②对于产品的质量问题我们不能漠然置之,应加强对工人的培训,更新设备,改进技术,进而解决这个问题。
四、熟语释义
1.纷纷扬扬:(雪、花、叶等)飘洒得多而杂乱。①三十岁的我,似乎对这个冬天的来临漠不关心,2.漠不关心:漠:冷淡,不经心。形容对人或事物态度冷淡,毫不在意,或一点儿也不关心。3.杯水车薪:用一杯水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对应学生用书P32
一、走近作者
刘亮程,1963年生,新疆沙湾县人。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诗集《晒晒黄沙梁的太阳》、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长篇小说《虚土》等。自2000年起,他的散文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大家》《北京文学》《散文选刊》等报刊对其作品都作了隆重介绍,作者本人亦一鸣惊人,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2001年获“第二届冯牧文学奖”文学新人奖。
二、相关背景
“寒风”在诗词中仅是一道风景。此时的寒风是用来看的,用来听的,是用来触摸的,是冬天的春花秋月,是雪中的春蚕夏蝉。
刘亮程的寒风不是审美的,是太真实的。它摧枯拉朽,直入骨髓,无孔不入。当寒风不再是一种风景,当寒风需要你拿出生命的所有来抗衡的时候,寒风的唯一内涵就是寒风,大自然的风,最原始的一种力量。在文中,“寒风”不仅指自然界寒冷的风,也蕴涵了作者对人生、生命的一种个体领悟,生命是如此的渺小和脆弱,人是如此的孤独,面临时光的流逝,人往往感受到命运的无可奈何与悲怆难耐。
三、主旨把握
本文以沉静、冷峻的笔调,回顾岁月,回顾过去的“我”,死去的姑妈,联想“我”的母亲及现在的“我”,作者借助自己独特的“寒风体验”,透视生命,同情自己,关怀他人,抒写着彻骨的生命寒意,平静地表达着悲悯情怀,富有人性的光辉。
四、结构图示
大雪降临,“我”似乎漠不关心,“我”、路人、姑妈、―→―→却又有所倾听母亲,被寒风吹彻和期待
1.面对无所不在的寒风,你认为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作品中的“我”是否得到了它们? 明确:我们最需要的是温暖和关爱。作品中的“我”似乎不能得到它们——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当我在冬天拉着半车柴禾回家时父亲那责备的语气。可怕的生存状态驱散了人们之间的温暖,甚至是父子之情。这样“我”不仅要面对透骨的严寒,还要面对冷漠和孤独的煎熬,正如后文讲到姑妈孤独的生存与孤独的死亡,“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我们帮不了谁”。
2.文中作者说:“隔着三十年这样的人生距离,我感觉着母亲独自在冬天的透心寒冷。我无能为力。”既然“我”意识到了情感交融对于年迈的母亲的重要性,感觉到了母亲的透心寒冷,为什么我仍然无能为力?
明确:这种“无能为力”源自生存环境的恶劣和物质的极度匮乏,生命只能裸露于寒风的淫威下,无法抵御寒冷的摧残;低劣的生存状态也最大限度地驱散了人际的温情,使生命饱受冷漠和孤独的煎熬。所以“我”即使意识到了情感的重要性,面对冷峻、凝重而严酷的生命也只有忍受和无奈。围抱着火炉,烤热漫长一生的一个时刻。“我”知道这一时刻之外,我其余的岁月,我的亲人们的岁月,远在屋外的大雪中,被寒风吹彻。而在人生的跋涉中,生活的本初意义也许就是积蓄热力,支付温暖,等待盼望春天的来临。
3.你觉得作者是在强调生命的脆弱和人生的悲观吗?
明确:作者并不完全是强调生命的脆弱和人生的悲观。生命的火炉总是燃着的,哪怕火再少,光再弱,“我才三十岁,肯定能走过冬天”。作者借助独特的“寒风体验”,透视生命,同情自己,关怀他人,抒写着彻骨的生命寒意,平静地表达着悲悯情怀,富有人性的光辉。
4.全文以“寒冷”贯串始终,你认为这种“寒冷”在文中有哪几层内涵?
明确:寒冷的内涵:一方面源自生存环境的恶劣和物质的极度匮乏,生命裸露于寒风的淫威下,无法抵御寒冷的摧残;另一方面,低劣的生存状态也最大限度地驱散了人际的温情,使生命饱受冷漠和孤独的总结:所有的人
所有岁月,都会
在大雪中“被寒风吹彻”
煎熬:巨大的生存压力使做父亲的根本无暇顾及一个十四岁少年在寒风肆虐的荒漠独行中所体验到的凄楚和绝望,他给予儿子的只是一句略带责备口气的询问;十四岁的孩子居然已经学会了独自品味自己的伤痛;贫寒使亲人间的温情消遁于无形,所以年老多病的姑妈一直没有等到母亲在冬天带来的温暖。
1.体验生命,感悟独特
文章写“我”和家人、路人等被寒风吹彻的生命痛感,是那么的具有原生态的质地。刘亮程放下了平庸的“意义架子”,坚信自己的生命体验,借助笔墨楔入感觉的本真,使人觉得特别鲜亮。“我”的感悟是独特的,没有可复制性,例如:“腿上的一块骨头却生疼起来,是我从未体验过的一种疼,像一根根针刺在骨头上又狠命往骨髓里钻——这种疼感一直延续到以后所有的冬天以及夏季里阴冷的日子。”“我第一次看到一个人被冻死。”“我不敢相信他已经死了,他的生命中肯定还深藏着一点温暖,只是我们看不见。一个最后的微弱挣扎我们看不见,呼唤和呻吟我们听不见。”这样的经历别人即使有,也绝不可能感悟完全相同。文中像这样充满个性的感悟,俯拾皆是。
2.时空交错,精心巧构
将“寒风吹彻”的阅历集中于三十岁的“我”在一个冬天的时段,而将十四岁的“我”、三十岁的“我”之后的内容穿插其中。三十岁的“我”之后的岁月是“我”不曾经历过的,文章借助对姑妈、母亲的叙述暗示“我”的未来仍会是“寒风吹彻”。
这样的文章结构可以不受时空限制,时间跨度大,空间转换广,可以回忆过去,可以叙述今天,也可以涉及未来,使文章内容丰富,转换自然巧妙,前后对比串连,更有力地强化了作品中关于生命的体验。
3.语言隽永,富有哲理
刘亮程的语言特别有味儿,往往平中见奇,富于哲理,极耐咀嚼。首句“雪落在那些年雪落过的地方,我已经不注意它们了”很是平朴,可韵味深浓。
“雪落在那些年雪落过的地方”形拙实慧,“那些年”隐含着对历史的“不言”的回溯,而“我已经不注意它们了”似乎淡淡地流露出一种沧桑感,它让读者不得不打出“为什么”的大问号,悬念就这样在轻轻一点中设下。本文善于由具体向抽象“偷渡”,在不露痕迹的偷渡中完成思想感情的概括化、哲理化。例如“冬天,有多少人放下一年的事情,像我一样用自己那只冰手,从头到尾地抚摸自己的一生”(第3段),妙就妙在抚摸的对象是抽象的“一生”,而作者又确实要向读者叙说“我”和其他有关的人被“寒风吹彻”的一生。
对应学生用书P33 阅读《寒风吹彻》选段,完成1~4题。
我曾在一个寒冷的早晨,把一个浑身结满冰霜的路人让进屋子,给他倒了一杯热茶。那是个上了年纪的人,身上带着许多冬天的寒冷,当他坐在我的火炉旁时,炉火须臾间变得苍白。我没有问他的名字,在火炉的另一边,我感到迎面逼来的一个老人的透骨寒气。
他一句话不说。我想他的话肯定全冻硬了,得过一阵才能化开。
大约坐了半个时辰,他站起来,朝我点了一下头,开门走了。我以为他暖和过来了。
第二天下午,听人说村西边冻死了一个人。我跑过去,看见这个上了年纪的人躺在路边,半边脸埋在雪中。
我第一次看到一个人被冻死。
我不敢相信他已经死了。他的生命中肯定还深藏着一点温暖,只是我们看不见。一个最后的微弱挣扎我们看不见,呼唤和呻吟我们听不见。
我们认为他死了,彻底地冻僵了。
他的身上怎么能留住一点点温暖呢?靠什么去留住。他的烂了几个洞、棉花露在外面的旧棉衣?底磨得快透了一边帮已经脱落的那双鞋?还有他的比多少个冬天加起来还要寒冷的心境?……
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我们帮不了谁。我的一小炉火,对这个贫寒一生的人来说,显然杯水车薪。他的寒冷太巨大。
我有一个姑妈,住在河那边的村庄里,许多年前的那些个冬天,我们兄弟几个常手牵手走过封冻的河去看望她。每次临别前,姑妈总要说一句:天热了让你妈过来暄暄。
姑妈年老多病,她总担心自己过不了冬天。天一冷她便足不出户,偎在一间矮土屋里,抱着火炉,等待着春天来临。
一个人老的时候,是那么渴望春天来临。尽管春天来了,她没有一片要抽芽的叶子,没有半瓣要开放的花朵。春天只是来到大地上,来到别人的生命中。但她还是渴望春天,她害怕寒冷。
我一直没有忘记姑妈这句话,也不止一次地把它转告给母亲。母亲只是望望我,又忙着做她的活。母亲不是一个人在过冬,她有五六个没长大的孩子,她要拉着他们度过冬天,不让一个孩子受冷。她和姑妈一样期盼着春天。
……天热了,母亲会带着我们,趟过河,到对岸的村子里看望姑妈。姑妈也会走出蜗居一冬的土屋,在院子里晒着暖暖的太阳和我们说说笑笑……多少年过去了,我们一直没有等到这个春天。好像姑妈那句话中的“天”一直没有热。
姑妈死在几年后的一个冬天。我回家过年,记得是大年初四,我陪着母亲沿一条即将解冻的马路往回走。母亲在那段路上告诉我姑妈去世的事。她说:“你姑妈死掉了。”
母亲说得那么平淡,像在说一件跟死亡无关的事情。“咋死的?”我似乎问得更平淡。
母亲没有直接回答我,她只是说:“你大哥和你弟弟过去帮助料理了后事。”
此后的好一阵,我们再没说这事,只顾静静地走路。快到家门口时,母亲说了句:天热了。我抬头看了看母亲,她的身上正冒着热气,或许是走路的缘故,不过天气真的转热了。对母亲来说,这个冬天已经过去了。
“天热了过来暄暄。”我又想起姑妈这句话。这个春天再不属于姑妈了。她熬过了许多个冬天还是被这个冬天留住了。我想起爷爷奶奶也是分别死在几年前的冬天。母亲还活着。我们在世上的亲人会越来越少。我告诉自己,不管天冷天热,我们都要常过来和母亲坐坐。
母亲拉扯大她的七个儿女。她老了。我们长高长大的七个儿女,或许能为母亲挡住一丝的寒冷。每当儿女们回到家里,母亲都会特别高兴,家里也顿时平添热闹的气氛。
但母亲斑白的双鬓分明让我感到她一个人的冬天已经来临,那些雪开始不退、冰霜开始不融化——无论春天来了,还是儿女们的孝心和温暖备至。
隔着三十年这样的人生距离,我感觉着母亲独自在冬天的透心寒冷。我无能为力。雪越下越大。天彻底黑透了。
我围抱着火炉,烤热着漫长一生的一个时刻。我知道这一时刻之外,我其余的岁月,我的亲人们的岁月,远在屋外的大雪中,被寒风吹彻。
1.如何理解第十二段中“尽管春天来了她没有一片要抽芽的叶子,没有半瓣要开放的花朵”一句的含意?
答:
参考答案:这句话用“没有一片要抽芽的叶子,没有半瓣要开放的花朵”,形象地表明她的生命已经不再有亮丽的色彩和充满生命力的希望。
2.“她和姑妈一样期盼着春天”一句中,母亲和姑妈期盼的“春天”的内涵有何异同? 答:
参考答案:同:“春天”都指美好幸福的生活。
异:两个人的“春天”又有区别,各自期盼的幸福并不一样。姑妈主要是希望周围有亲人陪伴,母亲则希望儿女能健康成长。
3.文章最后一句话说:“我知道这一时刻之外,我其余的岁月,我的亲人们的岁月,远在屋外的大雪中,被寒风吹彻。”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深意?表明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态?
答:
参考答案:意在表明世间所有的人,都是相同的命运,都会被“寒风吹彻”。这是作者对生命脆弱、无法挽留的慨叹。
4.结合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谈谈文中的“冬天”有什么深层含义?
答:
参考答案:文中的“冬天”有双关义,它既指季节上的冬天,也指生命中的“冬天”——生命中无情的寒冷与凄凉。
对应学生用书P97
(时间:40分钟 分值:47分)
一、基础积累(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蜗居(wō)
暖和(he)..凛冽(lǐn).骨髓(suí).吆喝(yāo).漂白(piǎo).答案:D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寒喧
苍白
跺脚
活蹦乱跳 B.融化
隐秘
须臾
平添烦恼 C.脊背
愧疚
挑捡
一副表情 D.去逝
抚摸
暗淡
隔靴搔痒
解析:A项,喧—暄;C项,捡—拣;D项,逝—世。答案:B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画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腿上的一块骨头却生疼起来,是我从未 过的一种疼,像一根根针刺在骨头上又狠命往骨髓里钻——这种疼一直 到以后所有的冬天以及夏季里阴冷的日子。
②姑妈也会走出 一冬的土屋,在院子里晒着暖暖的太阳和我们说说笑笑……多少年过去了,我们一直没有等到这个春天。
③企业纷纷改革人事制度,不再是一切。原本重视“平等主义”的企业中,员工之间待遇的差距逐渐拉大。
A.体验
持续
蛰居
资力 B.体味
持续
蜗居
资历 C.体验
延续
蜗居
资历 D.体味
延续
蛰居
资力
解析:体验:亲身经历、认识。体味:品味揣摩。持续:强调延续不断,中间没有间歇。延续:强调照原样继续。蛰居:像动物冬眠一样长期躲在一个地方,不出头露面。蜗居:比喻住在窄小的住所。资力:天资和能力。资历:指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所具有的经历。
答案:C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悄无声息(qiāo).
倾听(qīnɡ).清新隽永(juàn).兴奋(xīnɡ).引吭高歌(hánɡ).勉强(qiǎnɡ).
相形见绌(chù).B.挣脱(zhènɡ).
C.裸露(lòu).
D.蜷缩(quán).
解析:A项,“和”读huo,“悄”读qiǎo;B项,“髓”读suǐ;C项,“露”读lù。
A.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里,针对房价的措施多如牛毛,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但落到实处的却寥寥无几,所起的作用也如杯水车薪。....B.几日前还闹得纷纷扬扬的巴神转会事件已经接近黄了,因为AC米兰的财政状况较差,他们愿意出....2 100万镑,距离曼城3 100万镑可是差了1 000万镑。
C.屋主急匆匆赶回来,第一句就问家里的宠物狗怎样了,而对家里的财物损失漠不关心。....D.“国足大帅”归来,放在以往应该是值得全国媒体集体出动的大事件,但这次却搞得悄无声息,气....氛比北京冬天的天气还冷。
解析:纷纷扬扬:状态词,(雪、花、叶等)飘洒得多而杂乱。使用对象不当。应用“沸沸扬扬”,意为“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多形容议论纷纷。
答案:B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作为古希腊哲学家,他在本体论问题的论述中充满着辩证法,因此被誉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B.古代神话虽然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C.本书首次将各民族文学广泛载入中国文学通史,但就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等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D.由此可见,当时的设计者们不仅希望该过程中艺术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而且技术活动也是富有创造性的。
解析:A项,搭配不当,“充满”与“辩证法”不搭配。C项,成分赘余,应去掉“就”字。D项,语序不当,应改为“希望该过程中不仅技术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而且艺术活动也是富有创造性的”。
答案:B
二、阅读鉴赏(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柴 禾 刘亮程
①我们搬家时,那垛烧剩下一半的梭梭
[注]
柴,也几乎一根不留地装上车,拉到了元兴宫村。元兴宫离煤矿很近,取暖做饭都烧煤,那些柴禾因此留下来。
②柴垛是家力的象征。有一大垛柴禾的人家,必定有一头壮牲口、一辆好车,当然,还有几个能干的人。这些好东西碰巧凑在一起了就能成大事、出大景象。可是,这些好东西又很难全凑在一起。有的人家有一头壮牛,车却破破烂烂,经常坏在远路上。有的人家置了辆新车,能装几千斤东西,牛却体弱得不行。还有的人家,车、马都配地道了,人却不行——死了,或者老得干不动活。
③我们刚到父亲的住处时,家里的牛、车还算齐备,只是牛稍老了些。柴垛虽然不高,柴禾底子却很厚大排场。不像一般人家的柴禾,小小气气的一堆,都不敢叫柴垛。父亲带我们进沙漠拉柴,接着大哥单独赶车进沙漠拉柴,接着是我、三弟,等到四弟能单独进沙漠拉柴时,我们已另买了头黑母牛,车轱辘也换成新的,柴垛更是没有哪家可比,全是梭梭柴,大棵的,码得跟房一样高,劈一根柴就能烧半天。
④现在,我们再不会烧这些柴禾了。我们把它们当没用的东西乱扔在院子,却又舍不得送人或扔掉。
我们想,或许哪一天没有煤了,没有暖气了,还要靠它烧饭取暖。只是到了那时我们已不懂得怎样烧它。劈柴的那把斧头几经搬家已扔得不见,家里已没有可以烧柴禾的炉子。即便这样我们也没扔掉那些柴禾,再搬一次家还会带上它们。它们是家的一部分。那个墙根就应该码着柴禾,那个院角垛着草,中间停着车,柱子上拴着牛和驴。在我们心中一个完整的家院就应该是这样的。许多个冬天,那些柴禾埋在深雪里,尽管从没人去动它们,但我们知道那堆雪中埋着柴禾,我们在心里需要它们,它让我们放心度过一个个寒冬。
⑤那堆梭梭柴就这样在院墙根呆了二十年,没有谁去管过它们。有一年扩菜地,往墙角移过一次,比以前轻多了,扔过去便断成几截,颜色也由原来的铁青变成灰黑。另一年一棵葫芦秧爬到柴堆上,肥大的叶子几乎把柴禾全遮盖住,那该是它们最凉爽的一个夏季了。秋天我们为摘一棵大葫芦走到这个墙角,葫芦卡在横七竖八的柴堆中,搬移柴禾时我又一次感觉到它们腐朽的程度,除此之外似乎再没有人动过。在那个墙角里它们独自过了许多年,静悄悄自己朽掉了。
⑥最后,它们变成一堆灰时,我可以说,我们没有烧它,它自己变成这样的。我们一直看着它变成了这样。从第一滴雨落到它们身上、第一层青皮在风中开裂我们看见了。它根部的茬头朽掉,像土一样脱落在地时我们看见了。深处的木质开始发黑时我们看见了,全都看见了。
⑦当我死的时候,人们一样可以坦然地说,他是自己死掉的。墙说,我们只为他挡风御寒,从没堵他的路。坑说,我没有陷害他,每次他都绕过去。风说,他的背不是我刮弯的,他的脸不是我吹旧的,眼睛不是我吹瞎的。雨说,我只淋湿他的头发和衣服,他的心是干燥的,雨下不到他心里。土说,我们埋不住这个人,梦中他飞得比所有尘土都高。
⑧可是,我不会说。没谁听见一个死掉的人怎么说。⑨我一样没听见一堆成灰的梭梭柴,最后说了什么。
(有删改)[注] 梭梭:一种灌木或小乔木。
6.根据全文概括“柴禾”在文中的含义。(5分)答:
解析:“柴禾”既是文章的题目,又是贯穿文章的线索。作者借助“柴禾”,回忆了与之相关联的人、事,发表了对生活的感悟。首先“柴禾”是生活物资,是家力象征,是家的一部分;其次“柴禾”也是传统的生活方式,精神寄托。
参考答案:生活物资,家力象征,家的一部分,传统生活方式,精神寄托。7.第③段主要叙述了什么内容?这些内容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是什么?(6分)答: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段的内容。首先要掌握全文主要内容,本文的中心是“柴禾”,第③段主要讲柴禾积累的过程。结构上的作用要根据第③段的内容与上下文的关系分析。上一段说,柴垛是家力的象征,这一段说我家积累的柴垛无人能比,可以承接上文;从下一段开始,文章开始谈柴禾在生活中的重大变化和它留给我们的永恒的回忆,引出下文。故第③段的作用为承上启下。
参考答案:内容:主要叙述了“我”家柴垛的积累过程。作用:通过叙述父子兄弟辛勤积累柴垛的过程,赋予柴垛物质以外的意义,既承接上文“柴垛是家力的象征”,又与后文“我们在心里需要它们”呼应,并为柴禾在今后生活中的巨大变化做铺垫。
8.第⑥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赏析其表达效果。(5分)答: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文阅读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与表达效果。从画线部分看,反复出现了“我们看见了”,即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虽然看见了,但是我们并没有采取行动去阻止柴禾的腐朽,而是一直以旁观者的身份冷眼对待。从而不难分析出作者内心那种自责与无奈的感情。
参考答案: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逐层再现柴禾被冷落忽视、逐渐朽去过程中的三个细节,层层渲染,画面生动,富有感染力;四个“看见了”突出柴禾朽去过程中“我们”始终在场又始终旁观的态度,传达出深深的自责和无奈情绪。
9.这篇文章有人认为重在写柴禾,有人认为重在写人,你赞成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6分)答:
解析:如果选择第一种观点,就要抓住柴禾在文章中的线索作用,特别是抓住柴禾所代表的抽象意义,即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寄托这两个方面来理解。如果选择第二种观点,就要分析从柴禾到人之间主题的升华,把文章最终的主题归结到人的身上。
参考答案:重在写柴禾。因为柴禾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柴禾在今昔生活中的巨大变化是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对柴禾的描写表达了对传统生活方式的留恋,对细微生命的关注。
重在写人。虽然写人的篇幅不多,但写柴禾的目的是为了写人,对柴禾的生命过程的关注就是对人的生命意义的关注。文章由物及人,卒章显志,凸显了对人的生命的感悟。
三、语言运用(10分)10.联系语境,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再写两个句子,将某两部名著的内容从一侧面点出来。(4分)长大后,我不再满足于童话带来的欢乐,于是瞄上了“大部头”。我时而在莺歌燕舞的花果山上嬉戏,时而在曲径通幽的大观园中流连;,:文学成了我的良师益友。
参考答案:时而在烟波浩淼的梁山泊上徜徉 时而在静寂无声的顿河岸边漫步
11.为下列这条消息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要求: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不超过20个字。(6分)今年8月1日,广西桂林一位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的老母亲不慎走失,她的四个儿子放下手头工作四处寻觅已达两月有余。自9月17日起,中央电视台向全社会征集“桂林失踪母亲”的有关线索。10月19日晚,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栏目中破天荒地播发了一条“寻人启事”。在重阳前夕,这一非常举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有关事迹的层层披露,在政务微博、媒体微博及微博意见领袖们的努力下,中央电视台和公安部治安管理局等携手5 400万微网友,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帮助孝子寻找走失母亲的爱心接力。
答:
参考答案:(示例一)央视首播寻母启事 网友再传爱心接力(示例二)孝子寻母传美德 爱心接力扬正气
第三篇:高二语文散文选读云南冬天的树林导学案第2课时
云南冬天的树林2
于 坚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的层次,弄懂本文所要表达的主要感情;
2、理解作者别样的自然观,理解作者对自然的审美态度(尊重自然、接近自然、感受自然);
3、体会本文在写景上的表现力,感悟文章独特的语言追求(白描)。
第二课时
(三)第三部分
1.第8段中,作者主要表达了哪两层意思?有何作用?
第8段是一个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一层意思是针对上文而言,作者再一次说明,在云南冬天的树林,生命与死亡只是“各有自己的位置”,树上树下都是一种平常的自在的存在,所以“在树上的并不暗示某种攀登、仰视的冲动;在树下的并没有被抛弃的寂寞”。作者实际上是,想告诉读者,不应落入所谓绿叶象征着向上、而落叶则必定是凋零的俗套,应该去除它们的“遮蔽”,(以审美的姿态)以尊重自然物的态度去接近事物本身。这一段的后半节,是第二层意思,讲如何去接近事物本身,那就是“躺下”。综合起来,作者提倡带着“一种归家的心情”平和地看待生死,看待叶生叶落,以“躺下”的姿势享受自然的宁静和自在,并学会沉思或倾听,不要总是以习惯性的“文化好恶”想象冬天树林的孤独,反抗自然的节律,矫情地期待“另一个季节”。
参考问题:①如何理解“在云南冬天的树林中,心情是一种归家的心情”?
“归家的心情”就是“生命和死亡,一个在树上,一个在树下,各有自己的位置。在树上的并不暗示某种攀登、仰视的冲动;在树下的并没有被抛弃的寂寞”。无论你的生命处于一个向上走的阶段还是走下坡路,在家里,你都能够得到完全的接纳。就像四季轮回一样,人生总有起落。但在家里,没有任何功利的价值标准,只有爱和接纳。心灵在这里获得了最本真最完整最纯粹最敞开的满足,于是人惟一的愿望就是“躺下”。实际作者在这里仍旧想帮助我们“去蔽”:不要落入所谓绿叶象征着繁荣向上、而落叶则必定是衰败凋零的俗套,要去除他人言说的“遮蔽”。
参考问题②:作者说我们要躺下看自然,你认为“躺下”包含了哪些含义?
“躺下”可以看作是一个真实的动作,一种观察的视角,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姿态,那就是去掉人的自高自大,放下万物之灵长的架势与优越感,用不带有任何人文精神的干扰的审美姿态去尊重自然作为客体的自在性(就是去除我们种种先入为主的观念,抛弃意义的干扰,更不要想当然的去表达什么意义),亲近自然,走进自然,去感受自然,去除“遮蔽”的姿态。真正想走进自然,就必须澄怀虑思,卸去我们对自然的种种预设的想法,沉入自然中去,让自然去呈示自己的状态。
2.第9-13段都以“躺在那儿”领起,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作者又是如何描写这些景物的?
这几段都是写躺在树叶和泥土之上,心无旁骛地对树林里丰富的形、色、声、光作细致人微的观察与体验,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气味,有那么多复杂而神秘的音响,有在静寂中攀援编织的黑蜘蛛,有一只神情变幻姿态玲珑活泼的小鸟,还有许多忙碌、紧张而勤奋的蚂蚁,还有各种不同的光的变化,作者静静地躺在林中看阳光渐落,看月华升天,林中一片朦胧,呈现出更为神秘的影像,而入夜后林中的声音更加显露出树林勃勃的生命运动。
作者完全融入了自然,细致入微了描写了自己观察到的景物。①第9段:看树、树叶等。从视觉(“仰望散漫在树干和叶子之间的光束和雾片”到“同样辉煌”)、嗅觉(“松开四肢”到“松鼠和蛇的气味灌进去”)、听觉(“在没有声音的地方”到“只能倾听”)和知觉(“你最后连倾听也放弃了”到“山中的某处”)四个角度写人躺在那儿享受着林中的形、色、光、味、音,渐渐到最后连倾听也放弃了,物我同一了。这是一种宁静祥和的人生,真正进入到一种“自在”的状态了:“你们并不意识到‘在’,只是在着,在那儿,冬天,山中的某处。”(注意“在”与“在着”的区别)②第10段:看黑蜘蛛。作者形容这黑蜘蛛说:“自足自在的昆虫,守着它那一份很小的天堂,一动不动。”这种自足自在,是人类所没有的。
③第11段:看鸟。作者说鸟的生活是一种最无作为的自在,鸟的世界里没有功利的价值标准,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只与自然融为一体。作者甚至嫉妒一只小鸟聆听到的世界,那一定是人类以芜杂的心灵无法聆听到的美妙与澄净。开头用了一段冗语,“看一只并不知道有一双眼睛正在偷看它的鸟”到“但你不知道它是那些名字中的哪一只”。说明大自然的东西是无法言传的,每个生命本身也不是一个名字所能概括的。所以我们要认识的是一个生命本身,就要认真的看,哪怕是看鸟那些看似无聊的举动。
④第12段:看蚂蚁:蚂蚁的紧张、勤奋、团结、严密。让作者惊异的是,蚂蚁虽然没有思想(也不需要思想),但却一样可以成为世界的主宰。而作者所见一切源于心思的单纯。
⑤第13段:看光及暗中的错觉与真相。在光中,人对眼前的事物产生了丰富而美妙的错觉,心中充满了命名的兴奋和喜悦。与此同时,万物之灵长的感觉渐渐回来,人类的自大同样是人在自然面前对自我的错觉。而到了黑夜,人的真相就暴露出来了:在比自己更强大的生命面前,被恐惧和自卑所占据。(不能躺了,站了起来——人对树林产生错觉,人对自己产生错觉——人的真相露出,树林的真相隐没)
“你的离去使树林的真相永远被隐没。回头望望,那一片耸起在星夜中的黑暗的东西,是你无以言说的东西。”——语言的尴尬,语言有先天的弱点,无法描述本真的自然。于坚笔下的树林依然是于坚的感受,不是你的。文字的背后造成了新的遮蔽。自然在本质上是无以言说的,他只是存在着。
3.第14段主要写什么?
这一段紧承第13段“树林的真相”而言,云南冬天的树林,无论真相是否被隐没,它总是“在”着,不需言说,呈现出两种姿态。作者要强调的是自然的自在状态,“不需要言说”,当人放低自己的姿态与自然同一的时候,自然就会向你敞开,也因为这敞开,我们才看到了真正的自然,一个物我同一的世界,神与物游,那是一个澄明之境。这里,作者没有搞什么意义深刻的象征或比喻,而是承认事物原原本本的、实实在在的“存在”。这仍然是一种去蔽:即便人逃离树林,语言逃离了存在,但存在仍然“在着,不需要言说”,并且“在世界的念头之外”,既在“明朗的高处”,又在“阴暗的低处”,在云南冬天“那山冈上的树林上”。它是神秘的自在者,不以人类的言说为转移。
(四)理解作者独特的审美体验,感悟文章独特的语言追求 作者用散文的形式描述了自己对自然的纯真的注视与倾听,表达了他对人与自然、语言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他以树叶为例,认为人类附加于树林或落叶身上的意义已构成了“遮蔽”,“意义”横亘在人与树林(绿叶、落叶乃至自然)中间,使人们无法接近对象,在套路化、定式化的“意义”的作用下,我们平常谈论的树林、落叶等等实际上早已不是对象和事物本身,当我们在叙说绿叶的“攀登”并“仰视”它、叙说落叶的“寂寞”并“抛弃”它的时候,只是我们的想当然,不是事物本来的面貌。也许正是在这种对自然的“误读”中,真正的绿叶与落叶与我们渐行渐远。
于坚的立场不失为另一种对自然的态度,那就是要尊重自然作为客体的自在性,在自然面前,人作为主体必须放弃自己优越的地位,更不要想当然地去表达什么自以为是的“意义”,真正想走近自然,就必须澄怀涤虑,摆脱我们对自然或自然物下的种种现成的套话系统,沉入自然中去,让自然去呈示自己的状态。
正是由于这样的审美态度,于坚在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时,总是尽量避免传统人文精神的干扰,避免使用过于花哨的带主观色彩过多的形容词和修辞手法,而尽可能采用最简单直接的描述——白描——来呈现自然的直观状态,用富有质感的语汇让人身临其境。比如第5小节关于落叶的那段描写,比如第9小节对林中声音的描述,第13小节对光的描写等。
其实,通篇都是实实在在的景致,但惟独一双敏锐的眼睛和一颗真诚的心发现了它们并呈现了它们。如第11段写一只鸟,对它的动作与神态叙述得也非常细致;又如第12段写蚂蚁忙碌、紧张、勤奋。所有这些由于作者的耐心,放慢了观察的节奏,使得人们能静下心来体察自然的神奇,发现了匆匆忙忙和自以为是时所无法看到的许多细节,这种客观化的描写反而更能表达对自然的崇敬与礼赞。艺术特色:①倡导一种对自然的审美态度,尊重自然,接近自然,感受自然;②去除语言的“遮蔽”,避免主观的想象与夸张,力求客观地描绘事物的真实状态;③叙述、描写与议论的完美融合。
第四篇:2018年秋高中语文苏教版同步选修现代散文选读学业分层测评:13 雷雨前 含答案
(十三)雷雨前
[语言运用层]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行进在幽深的峡谷中,他们一行人屏息凝神,听着空谷足音,感到胆战心惊。....B.在高度现代化的今天,有人还希望过古代隐士那挥洒自如的生活,我认为这是不现实的。....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再是一个遥远的目标,而是本届规划的最终目标,必须全面实现,虽然任务比较艰巨,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和难度,但是我们要知难而进,不折不扣地实现目标。”杨宜勇说。....D.一个人单打独斗难成事,你要知道团结才是力量,合作才能共赢,正所谓“三人成虎”嘛!....【解析】 A项,空谷足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人的脚步声。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此处使用错误。B项,挥洒自如:形容书写作画运笔自如,不受拘束。也形容写文章流畅洒脱。可改为“闲云野鹤”。D项,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贬义词。
【答案】 C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能否使语文课堂回归教育的本真,是使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的关键,也是引导学生成为有诗意追求的人的关键。
B.音乐剧是19世纪末诞生的,它具有极富时代感的艺术形式和强烈的娱乐性,使它成为很多观众都喜欢的表演艺术。
C.农业部目前正在推动形成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的格局,这很有可能是我国食品安全水平跻身世界前列的重要契机。
D.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让很多旅行社必须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不少旅行社正在经历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
【解析】 A项,两面对一面,可删去“能否”。B项,结构混乱,可把“具有”改为“的”。C项,语序不当,可改为“推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格局的形成”。
【答案】 D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散文毕竟不是诗,仅就散文的抒情而言,①________________,否则,这感情为何不用诗来抒发呢?它们之间的不同,从整体上看,②________________,而更在于情感形式的不同。一般来说,诗更倾向于一种想象世界中的“独白”式的抒情,因而③________________,而散文抒情常以客观的景和事为依托。
【答案】 ①并不完全与诗等同 ②不仅在于形式和手法的不同 ③诗的抒情具有更强的主观色彩 4.下面是某学校团委组织的“情暖环卫天使”活动的构思图,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本次活动由团委组织,要求服务性社团和文艺性社团参加,服务性社团在与环卫工人进行角色换位后召开心得座谈会;文艺性社团在活动期间跟踪摄影、照相,然后组织主题展示。
[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大地山河 茅 盾
住在西北高原的人们,不能想象江南太湖区域所谓“水乡”的居民的生活。所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也还不是江南“水乡”的风光。缺少那交错密布的水道的西北高原的居民,听说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郡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欸乃,飘然而过,总有点难以构成形象的罢?
没有到过西北——或者就是豫北陕南罢,——如果只看地图,大概总以为那些在普通地图上有名有目的河流,至少比江南“水乡”那些不见于普通地图上的“港”呀,“江”呀,要大得多罢?至少总以为这些河终年汤汤,可以行舟的罢?有一个朋友曾到开封,那时正值冬季,他站在堤上,却还不知道他脚下所站的,就是有名的黄河堤岸;他向下视,只见有几股细水,在淤黄泥沙中流着,他还问“黄河在哪里?”却不知这几股细水,就是黄河!原来黄河在水浅季节,就是几股细水!
大凡在地图上有名有目的西北的河,到了冬季水浅,就是和江南的沟渠一样的东西,摆几块石头在浅处,是可以徒涉的。
乌鲁木齐河,那也是鼎鼎大名的;然而当我看见马车涉河而过的时候,我惊讶于这就是乌鲁木齐河!学生们卷起裤管,就徒涉了延水的事,如果不是亲见,也觉得可惊,因为延水在地图上也是有名有目的呀!
但是当夏季涨水的当儿,这些河却也实在威风。延水一次上流涨水,把“女大”用以系住浮桥的一块几万斤重的大石头冲走了十多丈远。
光是从天空飞过,你不能具体地了解所谓“西北高原”的意义。光是从地上走过,你了解得也许具体些,然而还不够“概括”(恕我借用这两个字)。
你从客机的高度仪的指针上看出你是在海拔三千多公尺以上了,然而你从玻璃窗向下看,嘿,城郭市廛,历历在目,多清楚!那时你会恍然于下边是高原了。但你还得在地上走过,然后你这认识才能够补足。
你会不相信你不是在平地上。可不是一望平畴,麦浪起伏?可是你再极目远望,那边天际一道连山,①
要是凑巧,你的车子到了这么一个“土腰”,下面是万丈断崖,而这万丈断崖也还是中间阶段而已,那时你大概才切实地明白了高原之所以为高原了罢?这也不是凭空可以想象的。
谢家的哥哥以“撒盐”比拟下雪,他的妹妹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向来都认为后者佳胜。自然,“柳絮因风起”,多么清灵仪逸;但这是江南的雪景。如果说北方,那么谢家哥哥的比拟实在也没有错。当然也有下大朵的时候,那也是“柳絮”了,不过,“撒盐”时居多。积在地上,你穿了长毡靴走过,那煞煞的响声,那颇有爆感的粉末,就会完全构成了“盐”的印象。要是在大野,一望皆白,平常多坎陷与浮土的道路,此时成为砥平而坚实,单马曳的雪橇轻溜溜地滑过,那时你真觉得心境清凉,而实在,空气也清洁得好像滤过。
我曾在戈壁中远远看见一片白,颇惊讶于五月有雪,后来才知道这是盐池!
【注】 ①女大:即延安中国女子大学。②《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尔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太傅,即东晋政治家谢安,“谢家的哥哥”指其侄谢胡儿,“他的妹妹”指谢安的侄女、东晋女诗人谢道韫。
5.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与《白杨礼赞》在主题思想和艺术风格上一脉相承,都是借景抒情,讴歌陕北解放区的新气象,讴歌北方人民的斗争精神和坚强意志。
B.作者对江南水乡风貌和西北地区河流在浅水季节的形态的渲染铺陈,是为了更有力地突出夏季涨水时的气势,以秀美涓细来反衬壮阔雄浑。
C.作者对延水夏季涨水将一块几万斤重的大石头冲走十多丈远的描写,虽只有短短两行,却有撮人心魄的力量,真实地写出了西北河流的威风。
D.作者巧用古代名句,善造意境。意境的营造和名句的妙用自然和谐、相得益彰,使人读后能获得“文中有画,画中有文”的美感,韵味无穷。
【解析】 本文并没有“讴歌陕北解放区的新气象,讴歌北方人民的斗争精神和坚强意志。”因而A项错误。B项,无论“铺陈渲染”还是“反衬”都表述得恰当。C项的表述浅显易懂,没有什么理解上的障碍,无疑是正确的。D项,作者巧用的名句是“未若柳絮因风起”,“柳絮因风起”的确起到了“文中有画,画中有文”的美感。因而D项是正确的。
【答案】 A 6.本文主要分三幅画面来写河、写高原、写雪,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通过作者的观感和想象把三幅画面有机地连接起来,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构成行文的线索。
7.在作者眼中,江南的雪和西北的雪各有什么特点?能带给人怎样的不同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答案】 江南的雪若“柳絮因风起”,带给人清灵俊逸的美感;西北的雪似“空中撒盐”,带给人厚重、实在的感觉,它具有填平一切坎陷的力量,同时使人感到心境清凉而实在。
8.怎样才能真正了解“西北高原”?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既要有宏观的把握,也要有身临其境的体察。既要从空中飞过,也要从地上走过,这样才能真正了解所谓“西北高原”的意义。在空中你可以得到一个概括的印象,在地上走过你才能切实地明白高原之所以为高原。对西北高原的了解不是凭空可以想象的。
第五篇:《更衣记》教案(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
更衣记(教案)
教学目标:
一、了解我国的服饰文化
二、了解作者对服装日新月异变化的简介
三、体会张爱玲散文的深层意蕴 教学重点:
1.了解我国的服饰文化
2.了解作者对服装日新月异变化的简介 教学难点:
体会张爱玲散文的深层意蕴
教学方法:文体引导——小组合作——课堂交流 教学安排:1课时更衣记(教案)教学过程
1、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课文3—6节中,介绍了清代服饰哪些特点,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答:特点:没有什么时装可言,流行着极度宽大的衫裤,有一种四平八稳的沉着气象;对于穿着有着严格的规律,仅有姑娘的“昭君套”,为阴森的冬月添上点色彩。
社会现实:世界迂缓、安静、齐整,等级制度森严,思想禁锢,社会少有活力。(2)课文第7节中说“对于细节的过分的注意,为这一时期的服装的要点”,这反映了时人什么样的心态?
答:反映了中国有闲阶级一贯的态度:不停地另生枝节,放恣,不讲理,在不相干的事物上浪费了精力。
(3)清代末年,服装产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各反映了时代什么特点?请结合课文具体阐述。
答:(1)服装变小、变紧,(以女装而言,袄子套在身上像刀鞘,紧身背心使女人看上去像一缕诗魂,铅笔一般瘦的裤管给人“一种伶仃无告的感觉”;)
时代特点:政治**,社会不靖,社会处于一种“过渡时代”,百姓生活“颠连困苦”。
1、民国初年的服饰有哪些变化,各说明了什么样的社会现状? 时装上也显出空前的天真,轻快,愉悦。
社会现实:民国初建立,有一时期似乎各方面都有浮面的清明气象。大部分的灵感是得自西方的。舶来晶不分皂白地被接受,可见一斑。社会现实:西方思想与文化涌入中国,人们全盘接受,崇洋媚外。短袄的下摆忽而圆,忽而尖,忽而六角形。
社会现实:军阀来来去去,马蹄后飞抄走石,跟着他们自己的官员、政府、法律,跌跌绊绊赶上去的时候,也同样地千变万化。
2、作者对于时装的日新月异有见解?
时装的日新月异并不一定表现活泼的精神与新颖的思想。恰巧相反,它可以代表呆滞;由于其他活动范围内的失败,所有的创造力都流人衣服的区域里去。在政治混乱期间,人们没有能力改良他们的生活情形。他们只能够创造他们贴身的环境——那就是衣服。
4、在张爱玲笔下,女子的时装始终与政治时事相连,请分析下面几句话所体现的女子的地位,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1)高得与鼻尖平行的硬领,像缅甸的一层层叠至尺来高的金属顶圈一般,逼迫女人们伸长了脖子。
(2)这一次的高领却是圆筒式的,紧抵着下颇,肌肉尚未松弛的姑娘们也生了双下巴。(3)直挺挺的衣领远远隔开了女神似的头与下面的丰柔的肉身。这儿有讽刺,有绝望后的狂笑。
女子服装的改变始终与时政变化相连,反映女性从衣饰到身体,从身体到生存和自由,始终处于男权目光的审视下,处于被鉴赏与被监管地位。
因为时政变化始终是在男性作用下的结果,男性话语在其中占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