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玉林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玉林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计算机应用专业发展规划(2017-2020年)
二0一七年九月 专业建设是提高办学质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切实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依据国家、教育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中等职业教育有关文件精神和学校“十三五”建设与发展规划,制定本专业建设规划。
第一章 “十二五”发展的回顾
本专业是我校首个自治区示范性专业,现在校生共522人。本专业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如下:
一、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一是明确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与行业企业专家一起制定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二是努力探索并实践“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和“并行排课,技能优先;专业集中,基础模块”的教学模式。三是努力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制定符合人才培养新模式下的课程改革体系,对于专业课已经形成“认识实习——理论——环境模拟——顶岗实习——交流总结——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六元一体的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体系,突出的是教学模式的职业性和实践性,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将职业技能鉴定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教学形式和方法上,以学生为主体,实现专业理论课与实习实训课的“一体化”教学,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多媒体课件质量,并与传统的直观教学、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相结合,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积极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进一步增加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比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二、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成效较好。一是初步建成了知识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学术水平较高的专业教学团队;教师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缘结构等较合理,能胜任培养计算机应用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本专业专任教师22人,高级讲师职称教师4人、讲师职称9人、双师型教师9人。二是积极开展学校内外教学、科研工作交流、学习,累计参加国培的教师共5人。
三、课程建设有成效。2017年秋季期新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四、实验室建设。目前,我校的计算机实训基地有12个实训室,设有计算机基础实训室4个,计算机网络实训室2个,平面广告实训室2个,多媒体实训室4个,为基本满足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五、教研教改与科研成绩较好。已结项广西区教改课题4项;申报立项广西区教改课题3项。由广西名师工作坊坊主刘焕兰老师主持申报的教学成果《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联动式”课程设置的探究与实践》获广西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近三年,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同学参加玉林市及广西区技能比赛硕果累累,获国赛三等奖1项,广西区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9项。玉林市一等奖10项,促进了学风建设和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第二章 “十三五”发展的环境
一、存在的主要不足
1.高水平、现代化的校内实训教学基地建设与高质量实训项目有待加强
经过多年的建设,计算机应用专业虽然已具一定的实践教学环境,但缺乏高水平、现代化、综合性的实训教学基地,教学设施和设备比较陈旧,严重滞后于新技术的发展,有待更新,需要提高实训室的模拟和仿真程度。从实用出发,挖掘需要开发的项目,在进行校内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网站组建、网页制作、系统升级等工程项目的建设时,充分吸纳老师和学生参与项目的分析、设计、开发和维护工作,通过开发具体的项目,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开发能力,提高设计、研发和发布技术水平。这种能力是无法在课堂教学中所能达到的,也是用人单位急需的。
2.专业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我们已拥有一支水平较高的专业教学团队,但仍缺乏专业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教师教学任务较重,没有时间进行“充电”,制约了教师水平的提高。此外,教师队伍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3.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有待深化
按照现代职业教育课程观念的要求,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有待深化,配套的专业教材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提高。精品视频课程与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不足。
4.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待加强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探索,从深度和广度上完善校企合作和定向培养,以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高层次教师人才缺乏,建议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室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教研与科研等方面查找不足。
二、发展的机遇
(一)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带来的机遇
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是由社会发展大环境决定的,我国的信息化进程已经并将继续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
目前,我国计算机市场的主体仍然是行业应用市场,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行业应用市场总体上保持稳定的增长,但行业间需求不一,增长各异。国家信息化进程涉及到各行各业。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是目前和今后采购、应用计算机产品的主流需求,这些用人单位需要大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
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总量在计算机行业属于排名靠前的,每年大约需求100万各种类型的毕业生,中职学校毕业生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行业的基础工作。
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组织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将近三分之一的企业对自身信息化效果不满意。这里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企业普遍缺乏信息化人才,特别是既懂业务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随着我国信息化向广大地区以及各行各业全面发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大批量进入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各行各业,据初步测算,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需求每年将增加百万人左右。实施信息化的关键在人才,在我国大规模地实现信息化,各行种业都需要大批的各个层次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
在我国,IT人才队伍还存在严重的结构失衡,“两头”更加短缺: 既缺高级IT人才,包括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更缺技能型、应用型信息技术人才,据调查发现,我国IT行业最缺乏的其实是大量从事基础性工作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信息技术人才短缺。从广西区内的现状看,信息化在广西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主要是缺乏足够数量和质量的懂计算机知识的工人和技术人员,特别是既懂业务流程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的骨干人才比较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息建设的质量和速度。
(二)省级及以上教育教学政策和学校发展定位带来的机遇 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学校“十三五”规划以及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建设(2018-2020)年,对本专业条件建设、内涵建设起着十分关键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第三章 指导思想与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坚持以“创新强校工程”建设规划为中心,以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建设为依托,以优化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以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德才兼备,技能突出,全面发展”,具有良好公民道德、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突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特点,强化网站开发、广告设计等方向人才培养,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提高教学质量,培育和凝练专业办学特色,不断提高学生的对口就业率和就业竞争力,提升本专业建设水平。
二、主要目标
(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特色。努力探索并实践“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和“并行排课,技能优先;专业集中,基础模块”的教学模式。如以“厂中校”、“校中厂”、“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等形式,开设各类教学实验班,培养具有较强职业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积极推进“毕业证书+网页设计师、平面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
(二)师资队伍建设达标。加强师德建设,对教师提出“三高”要求:高学历、高职称和高水平。一支强有力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开展科研工作的有力保障。改变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的局面,通过积极引进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和提升现有教师水平、外聘行业专家及企业导师等措施,优化师资结构,形成一个“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以教学骨干为中坚、以青年教学能手为两翼、以企业导师为后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团队。
⑴ 三年内高级职称教师占本专业教师数的20%,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90%,专职实验教师既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要有丰富的实践能力。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比例达50%左右。
⑵ 以广西名师工作坊刘焕兰工作坊为平台,间断地派遣教师参加各种新技术进修培训,为人才的成长和发挥才干提供有利的环境,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培育和引进3至4位在行业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
⑶ 聘请各高校、企业的教师、高级工程师来我系担任兼职教师,实行专兼结合,兼职教师占本专业教师数的20%左右。
⑷ 成立一个兼职外聘教师人才库,形成稳定、高效、高水平的外聘兼职教师队伍。
⑸ 加强师德教育,建设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爱岗敬业、能满足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要求的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
(三)课程及教学资源建设成效好。加快课程建设的步伐,特别是网络课程、精品课程建设的步伐。将要建设2-4门校级网络课程和精品课程;与兄弟院校和行业企业合作开发1-2门具有一定现代中职教育特色的校本课程;整合和优化课程内容,按照以“就业导向、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同步进行,努力创建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加快更新改造传统课程。以主干课程为建设重点,逐步优化课程体系,使其适应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⑴ 成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各项课程教改方案的制定。推动我系课程改革的进程。课程教改的重点是:实行学分制,加强理论基础教学,扩充高新技术的知识点,更新课程内容,增开选修课,开展各类讲座丰富学生知识领域,侧重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
⑵ 定出计算机校本教材编写计划。编写具有中职特色、借鉴国内相关教材特色的列教材与电子教材,并开展网络课程建设的工作,推广精品课程建设。
(四)校内实验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满足实践教学需要。新建一批计算机教学、应用实训和培训鉴定所需实验、实训室;对学校原有的实验实训环境进行升级技术改造;加强实验、实训师资力量的培养;建立健全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和管理制度,建设一个以校内实训基地为主、合作企业基地为补充的辐射玉林市周边的计算机及应用技术教学培训实训基地。把学校专业建设达到“五化”:培养目标企业化,课程设置行业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师技能专门化,学生学习学分化;专业教学达到“五化”:课堂教学场景化,学习信息多样化,理论传授体验化,技能实训协作化,作业设计项目化。通过本项目建设达到200个实训工位、培训考证达400人/年的目标: 建立仿真实训环境,把专业学习融入到企业环境中,使学生学习贴近企业要求。
引入新的专业设备,提高学生实训有效性。
按照计算机专业中的专门培养方向设置实训环境,使学生学习技能更有针对性。
改善学生实训品质,有充裕的实训时间,保证更多学生进行实训。
(五)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高,已毕业学生就业率高。毕业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达到95%以上;最终就业率在98%以上。
(六)教研科研成绩好,服务社会有成效。争取获得省级项目立项1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每年至少5篇;公开出版教材(专著)1部;积极组织师生参加院内外各级各类专业竞赛。为行业企业提供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专业服务。
(七)生产型实训中心建设目标。由于本专业的实操性、针对性强,单纯模拟实训无法达到毕业即能上岗的要求,为了实现就业与学习的无缝对接,将企业实际项目引入学校,按角色分岗位操作,完全在实际工作的环境和氛围下训练职业素养,这些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将在实训中心中得到训练,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为专业教师积累实践工作经验、接触社会提供了条件。
(八)订单教育建设目标。积极探索推行订单教育,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力争能开设一个订单班。
第四章 主要任务与措施
一、培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特色
(一)主要任务: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与方向,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明确拟采用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主要措施:
1.根据学校服务区域面向,依托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区域行业企业专业需求调研,在此基础上,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与重点培养方向。2.依托行业企业专家和校内专业骨干,研究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专业组选课等课程,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3.采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和“并行排课,技能优先;专业集中,基础模块”的教学模式。积极推进“毕业证书+网页设计师、平面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培育专业教学特色。
二、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培养质量
(一)主要任务:对接玉林市行业企业计算机应用人才需求,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扩大实验、实训、实习课时占专业教学总课时比重,建立实践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推行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
(二)主要措施:
1.根据学校要求,科学、合理制订本专业“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公共必修课模块+公共选修课模块”的通识课程平台、“专业基础课(职业支撑)模块+专业课(职业核心)模块+专业选修课(职业拓展)模块”的专业基础与专业课程平台、“军事理论与训练课模块+专业技能(职业技能)课模块+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模块”的实践课程平台和“考证模块+创新创业与就业教育课模块”的创新创业与就业课程平台。
2.实施高素质技术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专业对接区域互联网产业和电商行业用人需求,与行业企业联盟建立校企合作关系,课程内容与网站开发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程序设计工作过程对接;实验、实训、实习课学分占专业教学总学分的比重达到30-40%。
3.不断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项目式教学,推行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积极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三、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一)主要任务:专业教师师德水平较高,学术道德规范遵守好;专业师资数量满足专业教学需要;具有高级讲师、讲师职称教师的人数比例分别达到20%、50%;“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积极组织教师参加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并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聘请的兼职兼课教师水平较高、管理规范;以课程或课程为单位建设院级专业教学团队。
(二)主要措施:
1.加强师德建设。加强专业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切实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按学校要求开展师德教育宣传活动,强化师德考核和监督。
2.积极招聘和引进与专业相关的专业教师;按学校要求做好新引进人才的岗前培训工作和“双师型”教师资格证获取工作。
3.鼓励教师参加培训、进修、学术交流、访学和参加专业比赛;鼓励教师读研究生。
4.鼓励教师参加专业实践,安排教师利用假期到校企合作企业锻炼,提升职业技术;鼓励教师参加职业证书考试,获取计算机相关职业资格证书,逐步提升“双师型”教师比例;聘请优秀行业企业管理与技术骨干作为学校兼职教师。
5.加强专业教师团队建设,争取成为院级建设项目。
四、加强课程建设
(一)主要任务:按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体系,制定专业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教学内容,注重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培养;注重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争取立项建设1门精品课程;做好学生毕业实习工作。
(二)主要措施:
1.制定专业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2.组织教师开展跨学科专业交流,共同探讨各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与必修课程之间的关系,明确各门课程教学应达成的目标;鼓励公共基础课程围绕专业组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人文科学素质。
3.改革教师教学方法,积极组织教师开展专业教学比赛,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加强云空间课程建设,在原已建专业空间课程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这些空间课程的建设,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力争立项建设1门精品课程。4.加强实验、实训课程建设,提升学生实操能力;加强实习教学管理,按照学校有关管理办法并结合本专业相关要求,组织好学生毕业实习,选派优秀教师认真指导,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5.加强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协同院创新创业学校做好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6.鼓励专业学生获取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参加创新创业教育、训练与专业竞赛。
五、加强实验实训室和实习基地建设
(一)主要任务;专业实验实训室和实习基地能满足专业学生院内实验实训和校外实习需要。
(二)主要措施:
1.加强院内实验实训室建设。在现有的实验实训室基础上,再建设网页设计实训室、网络安全实验室等,完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室,满足专业学生校内实验实训需要。
2.加强同行业企业联盟或协会的合作,建设校外实习就业基地,满足学生实习与就业的需要。
六、加强教研科研研究与改革,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一)主要任务:通过教研促教改,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带动专业建设,多出教学成果,提升教学质量;通过科研,提升服务行业企业能力。争取获得省级项目立项1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每年至少5篇;公开出版教材(专著)1部;积极组织师生参加院内外各级各类专业竞赛。为行业企业提供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专业服务。
(二)主要措施:
1.教研工作重点结合专业建设与发展、专业教学等开展研究。既要深入研究专业的定位与规划,又要不断探索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关于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
2.重视学术骨干的培养,建设一支教学科研实力较强的科研队伍;鼓励教师积极申报或与行业企业合作申报科研项目。
3.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和互利共赢机制,努力实现校企人才共享、设备共享、技术共享、文化互补、管理互通的深层合作关系。鼓励和引导师生利用实训基地开展专业研究、创新活动及技能竞赛活动。继续加强校内实训室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第五章 推进与实施
一、加强规划编制与实施的组织
为促进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建设,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成立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专业负责人、科组长、骨干教师、行业企事业管理与技术骨干等专家组成,负责制定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组织进行课程建设、实验实训及实习基地建设、教研教改、科研、质量监控等工作,切实组织做好规划的实施工作。
二、采取有力措施推进专业建设
(一)进一步加大计算机应用专业师资团队、实验实训室及校外实习基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方面的建设力度,使之满足专业教学科研需要。
(二)加强与玉林市本地计算机相关企业的合作,最好能开办一个与协会或企业联盟合办专业订单班、合作建设教学资源、合作培养人才、合作科研、合作育人。
(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方式与手段,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全天候学习的能力。
三、资金投入与管理
积极向学校申请项目经费,保障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课程建设所需资金。确定建设分年所需经费,争取列入学校当年支出预算,加强管理,确保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资金的使用效果。
四、充分发挥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成立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发挥院内外专家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确定、课程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科研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入社会评价机制、构建各教学环节质量评价标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过程与质量监控,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与水平。
第二篇: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学 生 实习流 程
一、提出实习意愿,填写实习意愿登记表;
二、认真阅读《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实习手册》;
三、办理实习手续:
(一)由学校统一安排的实习生:
1、参加实习动员会;
2、根据学校发布的企业用工信息,学生自愿报名;
3、学生参加企业面试;
4、录取后,填妥实习生登记表(见附件1);
5、签订有关协议(见附件3),并填好离校手续单(见附件4);
6、统一赴实习单位实习。
(二)自己落实实习岗位的实习生:
1、学生或家长自己联系落实实习单位;
2、提出实习申请,填写实习申请表(见附件2);
3、办理有关实习手续(如附件3),并填好离校手续单(见附件4);
4、经学校允许后离校。
四、返校报到:
1、新学期报到时,随带学费、实习生报到反馈表(见附件5)、学期考核成绩(见附件6)、个人小结及有关材料(如照片等)。
2、参加毕业典礼。注意,在毕业典礼前半个月请所在单位将实习鉴定表(见附件7)、实习成绩评估表(见附件8)寄回学校就业处或由管理教师带回。
就业办
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学生毕业实习管理办法(节选)
第一节 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条 实习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专业思想、道德品质、工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通过毕业实习,使学生了解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和市场需求,树立市场竞争意识,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和岗位发展能力,为就业打好基础。
第三节 实习组织形式
第三条 在落实实习单位时,考虑到部分学生的家庭或社会优势以及毕业后的就业去向,采取学校统一安排、学生自己(或家长)联系等多种渠道落实学生实习单位。
第四条 要求自己安排实习单位的学生必须先由学生(或家长)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家长签字,经学校审核同意并办理有关手续后,方可离校实习。
第五节 管理与职责
第十条
严格把关实习单位。要维护学生切身利益,保障实习工作顺利进行,就业办要对实习单位进行资格审核(包括学生的基本待遇、住宿、交通、保险、试用期限、企业的安全管理情况等),实习生人数较多的企业,要事先进行实地考察。
第六节
安全措施与职责
第十三条
实习前要加强对实习生的安全教育及相应的安全培训。要求实习单位为实习生提供必要的劳动安全保障条件。
第十四条
实习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实习过程中,要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对学生实习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向就业办报告并向实习单位提出整改意见。
第十五条
要求实习生参加有关保险(高危工种实习生必须办理人生意外伤害保险)。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对其子女共同做好遵纪守法、安全教育等工作。
第十六条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生人身意外伤害事故,学校及相关职能部门和人员全力做好救援工作,并及时做好事故处理协调工作。
第十七条
层层签订学生实习安全工作管理目标责任书。
第七节
实习考核与成绩评定
第十八条
实习结束后,实习学生必须写好不少于800字的实习总结报告,填写好实习鉴定表,并经实习单位(或部门)鉴定盖章后交给实习指导教师或班主任。
第十九条
专业部或班主任依据《南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实习鉴定表》和《南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实习成绩评估表》,对每一位实习生进行实习考核与成绩评定。实习考核评定结果存入学生个人档案。
第二十条
实习生不得擅自变动实习单位,确有特殊情况需要变动实习单位的,须由学生书面申请,家长签名,班主任审核,报就业办批准,并重新办理有关实习手续。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因违纪而被实习单位中途退回或未经同意擅自变动实习单位的,视作实习成绩不合格。
第二十一条
实习成绩不合格者,不予毕业,作结业处理或缓发毕业证书。
第八节
奖励与处分
第二十二条
根据学生实习期间的思想表现、工作情况及单位实习鉴定、个人实习总结等方面的总和,每年评出15-20%的优秀实习生(优秀实习生必须是实习成绩优秀者),学校给予表彰奖励,并优先向用人单位推荐。
第二十三条
实习生如严重违反《实习生实习制度》和有关规章制度,将按学校学籍管理规定进行相应处分。
毕业前处分未撤销者按结业处理。
第九节
就业推荐
第二十四条
学校安排学生实习时,要尽可能地安排到有招聘意向单位进行实习,做好实习安排的同时,做好学生就业推介工作。
第二十五条
学校在推荐毕业生就业时,必须遵循学生与企业的意愿,同时做好学生与企业双向双择的宣传组织联络服务工作。
第二十六条
做好就业信息采集与发布工作,就业培训处通过企业来电来访、企业走访、市内外举办的各级人才(劳动力)招聘会、媒体招聘信息等途径做好就业信息收集工作,并将收集到的信息筛选、分析、洽谈,在校内宣传窗向学生进行宣传。
第二十七条
做好学生应聘报名工作,并组织学生进行应聘面试。
第二十八条
指导学生与企业签订相关协议(包括安全协议)。第二十九条
鼓励学生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实习生实习制度
第一条
上班制度:
1、实习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劳动作息制度和劳动纪律,服从实习单位工作安排。
2、严格遵守实习生守则,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不做与学生身份不相符的事,违者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3、不准擅自离开实习岗位,有事离岗需经班组长或师傅批准,返回岗位应向班组长或师傅报告,同意后方可上岗。
4、必须听从师傅指导,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爱护各类仪器、设备,如发现故障或异常现象,立即报告值班领导和师傅,未经允许,不得任意拆卸或启动,确保人身、设备安全。
5、爱护工具、量具,节约原材料,认真做好所在岗位的设备保养,做好实习场地和工位的清洁卫生工作。
6、在工作场所内,不准嬉闹、奔跑和大声叫喊,上班不准离岗,不准打嗑睡、干私活、看小说或参加非单位组织的其它活动。
7、尊重实习单位领导和师傅,服从安排,服从分配,安心本职工作,虚心求教,刻苦钻研业务,提高操作技能,争取尽快达到顶岗作业的要求。
8、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对实习单位有意见应及时与实习指导教师联系,并以书面形式报告学校就业办,由学校与实习单位负责协商,实习生不得直接与实习单位发生冲突,无理取闹。
9、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保密制度,不得将技术或商业机密泄露,维护实习单位利益。
10、严禁与社会人员的不正当往来,不参与任何形式的赌博,不进入各种营业性娱乐场所,不吸烟,不喝酒。
第二条 考勤制度:
1、按学校规定的实习时间期限和实习单位的作息制度对实习生进行考勤。
2、事假在三天内或病假在一周之内由实习单位批准;事假超过三天或病假超过一周由本人或家长请示学校批准。事假要有家长证明,病假要有县级以上医院证明(含病假条,药费单,诊断证明书),凡未请假或请假未准及超过假期时间规定的,均以旷课(旷工)论处,旷工一周及以上或累计十天及以上,取消实习资格,并作退学处理。
第三条
寝室制度:
1、实习学生不得在外任意租房住宿。因特殊情况要求租房的,必须由家长出面办理租房手续,经班主任同意后报学生处备案。由此产生的后果,学生家长自负。
2、严肃就寝纪律,注意作息时间,就寝时间不得吵闹,大声说话,以免影响他人休息。
3、无故不得晚归或不归宿,不得随意留宿外来人员。
4、爱护宿舍内的一切设施,不准乱拆、乱搬、乱拿公物,损坏公物要赔偿。
5、保持室内外整洁。宿舍内所有用品摆放整齐,被子按要求折叠,不准乱扔垃圾,乱泼污水。
6、节约用电、用水,严禁私自接线和使用电炉、电热棒等不安全电器,严禁烧火取暖。
7、各寝室设寝室长一人,负责本室的管理工作,安排值日生,督促本室人员,讲文明,守纪律。
8、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寝室门要及时上锁,贵重物品妥善保管,手机、现金必须安全存放。
9、严禁吸烟、喝酒、赌博、打架斗殴;不看不健康的书刊、音像。
10、休息日回家要向寝室长办好请假手续,填写好请假条。第四条
返校制度:
1、每个学期,实习生必须按照学校规定的返校日及时返校,办理该学期报到注册交费手续,因特殊情况,学生本人不能及时来校报到,请家长按时代为报到,否则,视作自动退学处理。如有上一学期补考科目的,必须学生本人来校报到。补考缺考按学校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处理。
2、实习结束后,所有实习生返校,进行实习总结、评比,召开毕业典礼,颁发毕业证书。
3、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如有考证任务的,必须返校参加学校组织的应知应会考试,无故不参加考试者作缺考处理,不予补考。
第五条
实习行为规范:
1、认真参加实习、勤奋工作、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努力完成实习任务,真正把生产实习作为培养锻炼自己的良好机会。
2、文明守纪,礼貌待人,听从师傅指教,虚心向老职工学习,努力做到“三勤一热爱”,即勤脑、勤手、勤脚,热爱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
3、同事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团结。
4、注意仪容仪表,不穿奇装异服,衣帽整洁。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烫发、染发。除工作需要外,严禁佩戴饰物,不浓装艳抹。
5、多向师傅学习,提高技术、技能,不计较实习报酬。
6、刻苦钻研业务,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坚持写周记(一周的学习、生活、体会、小结)。
7、严格履行实习单位的财务管理手续,做到日清月结,如有损坏丢失,要照价赔偿。
就业办
第三篇:乌鲁木齐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创新理念和模式:走出不一样的
示范校建设之路
——乌鲁木齐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国家示范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乌鲁木齐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在参加技能大赛
近年来,乌鲁木齐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市“十二五”规划出了新疆首府的宏伟蓝图:文化之都、数字首府、清真美食城、亚欧经济、贸易、旅游、文化中心。这对正待扬帆远航的乌鲁木齐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来说,无疑是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2012年6月,学校成功申报国家发展与改革中职示范学校建设项目,为期两年的示范校建设正式拉开了大幕。
建设之初,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学校把建设思路定为“立足三产、服务社会”。特别是新一届领导班子搭建之后,凝神聚力,奋力开拓,发扬敢啃硬骨头的精神,排艰克难,提升出“源于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决定走“内涵式、精品化”的发展道路,扩大规模,注重质量,突出特色。以中餐烹饪、酒店服务与管理、计算机平面设计3个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带动学校整体专业建设的发展;以“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及“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两个特色项目为支撑,全面推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全面提升社会服务和辐射带动能力,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躬身奋进中两年建设期已将过去,建设者们从辛劳中直起身子自我欣赏,他们欣慰地看到:改革已释放出巨大的发展红利,学校发生了巨变,实现了跨越,一个“特色+特长”的“现代化管理型”职业学校已经形成。
抓住“特色”不放:紧紧围绕服务业做文章
来自乌鲁木齐饮食服务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乌鲁木齐市有大小餐企1.8万家,乌鲁木齐和昌吉地区共有大小餐企2.2万家。2010年底,乌鲁木齐市餐饮行业员工缺口达到30%,仅乌鲁木齐市餐饮企业就需要18万名服务员。结合新疆和乌鲁木齐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学校确立了立足三产现代服务业、面向为乌鲁木齐地区的餐饮行业、文化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奋斗目标。
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学校把建设内容概括为“123计划”,即:突出1个重点、推进2项改革、加强3项建设。
突出1个重点:重点建设中餐烹饪、酒店服务与管理、计算机平面设计3个重点
专业,带动学校整体专业建设。
推进2项改革:一是完善和创新“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建立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运行管理机制、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质量评级体系和学籍管理制度。
加强3项建设:在3项建设中,具体实施“253工程”,即现代烹饪课程建设计划、现代酒店业课程建设计划2个;形成校培、企培、市培、区培、国培的5级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建成烹饪、酒店服务、计算机应用3个实训基地。
为确保“321计划”的实效,学校改造和扩建了教学资源库和共享型信息化平台,进一步加强了学校各项制度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更好地发挥服务功能,引领和帮扶南北疆三产现代服务业及职业教育共同发展。
打造重点专业:实现“品牌”带动战略
学校中餐烹饪专业于1998年开设,2010年成功申报自治区精品专业。建设过程中,项目组积极探索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专业内涵发展;构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形成以“典型产品”为任务导向的“四段式”实践教学体系(即:基本技能、专项技能、岗前综合实训、顶岗实习);校企合作完善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多元评价体系,实现教学评价“三融通”(即:双证融通、校企融通、实训与岗位融通)和“两改革”(即:通过技能大赛以赛代考、通过职业技能鉴定以证代考);科学制定师资培养计划,走出去,请进来,在做中学,在做中教,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升。毕业生双证率达100%,就业率达全部,专业对口率达97.4%。如今,该专业已成为新疆烹饪人才培养基地。
“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开办20年来,为新疆现代服务业输送了合格毕业生3000余人,多次承接并圆满完成了区、市两级政府的接待服务任务。学生良好的素质、优质的服务赢得了一致好评,在新疆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毕业生供不应求。该专业创建了“三步两段双融”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此为切入点,深化教学改革,重构课程体系,编制了《中餐服务》等9个校本教材及相应的课程标准;制定了《专业带头人培养方案》等一系列教师培训制度,实行“七级师资培训制”。通过培养、引进,打造了一支德技兼馨、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队伍。目前,该专业已形成了包括高铁和航空服务在内的专业群。
“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按照“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就业为目的”的建设思路,大胆改革创新,形成了适合专业发展的“三段双驱”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了符合学生职业能力要求与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和“效果导向”的教学模式;初步建立起以能力为核心的“多元立体式”学生评价模式;多管齐下,有效提升了教学团队的“双师素质”;巩固和新建了一批校外实习基地,完善了校内外实践教学环境,工学结合的顶岗实习基地10家,校企合作关系的企业12家;建成了省级精品专业。
独创“双轨双循环”:道德教育与技能教育并重
学校结合区域和自身的双重特点,充分利用双重资源,坚持办学理念,以德育为重心,以技能为核心,以师生共进为目的,以职业道德为落脚点,落实“立足西部、服务新疆、和谐共享、思技并重,人人发展”的德育建设思路,紧扣西部民族特色、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特长,并独创出“双轨双循环”的办学模式。
“双轨”指道德教育和技能教育双轨并行。道德教育包括爱国教育、民族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人文关怀教育等;技能教育包括职业技能提升和职业素质培养,注重体现西部特色。
“双循环”指将道德教育与技能教育相衔接,多方参与,循环促进。道德教育以教师、职工、家长、学生等为循环体,以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为核心,以职业道德教育为衔接点,以精品专业、道德教育活动、校园文化为载体,以特色管理机制为保障,循环进行道德教育,“与时俱进,用思想提升教育的品质”;技能教育以企业及其技术人员、学校及其师生为循环体,以岗位技能为核心,以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为衔接点,以技能大赛、校内外实训基地等为载体,以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为保障,“继往开来,用改革凝聚发展的动力”。
两年的项目建设中,学校坚持“用教师来发展学生,用学生来发展学校”的管理思想,将学校工作打造出“321”的喜人局面。即“3个创新”:创新出符合时代发展的办学理念、纵横交错的办学模式和“学校—家庭—社会(特别是企业和社区)”的大德育网络;实现了教师育人水平与学生多种能力这“2个发展”;并形成了“思技并重人人发展”的“1个特色”。学校先后获得国家、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三级的多项奖励。特别是在今年5月的全疆德育示范校评估中,学校以968分的好成绩勇夺魁首。
项目建设抓“特色”:实现“特色+特长”的人才培养目标
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学校构建起“思技并重、灵活机动、实训为主、结合市场、对接出口”的“双轨双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各重点专业坚持“立区域、多民族、重德育、扣结合”的专业建设思路,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推进,三个重点建设专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中餐烹饪专业是“双元三位一体”+“订单培养”、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是“三步两段双融”、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是“三段双驱”。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实现了道德教育与技能教育并行,提升了各民族师生的综合素养及技能水平,实现学校“特色+特长”的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结合区域民族特色及经济特点,以职业道德为牵引,重构了三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开发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校本教材;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入企业工作实际,建立“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育教学模式,实现真实工作情境下的“教、学、做”一体化,全校理实一体化课程数提高了7.69%。3个重点专业共建成了11门优质核心课程及11门精品课程,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发出27个基于工作过程、任务驱动的实训特色校本教材;完善并扩充教师教学案例、优质课程实录视频、教学微视频课件及优秀学生作品等160多个,完成了16个校内实训室的建设及改造。
学校以民族团结为指导思想,结合区域特点,发挥少数民族特色,将民汉协作融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建设中,共建品牌专业。例如酒店专业开设了维语教学、中餐烹饪专业开设了相关民族特色菜系等,培养出许多符合自治区实际环境的爱国、爱党、民族大团结的优秀技能人才。
学校积极探索少数民族地区民汉合校的管理机制,以提高管理、建设、教育能力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切入点,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与建设新疆长治久安局面相结合,贯彻落实于教育、教学全程里,列入干部及各处室、部、班级评价考核中,建成了“学校—家庭—社会”德育工作大网络,确保了教育工作机制的长效,促进了民族大团结。
“专兼并重+民汉协作”:教师队伍建设不走寻常路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学校不走寻常路。瞄准打造专兼相辅、民汉协作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目标,提出了“专兼并重+民汉协作”的全新师资培养模式。专兼并重,提升“特长”;民汉协作,共建“特色”。
根据“专兼相辅+民汉协作”的模式,学校采取校内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相互协作的教学方式,推进各专业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同时吸纳民汉教师,扩充师资队伍,打造特色师资团队,推动特色教育,师资队伍的教学、科研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建设期内学校与企业合作制定了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积极从企业聘用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重点专业共培养专业带头人7人、骨干教师18人、双师型教师23人、兼职教师27人,从企业聘请能工巧匠31名,专业课“双师率”达100%,无论质量还是目标都超额完成了示范校预计任务。通过“定计划”、“拼技能”、“重师德”和“借东风”一系列举措,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师资队伍建设之路。一支专兼结合、民汉协作、德技双馨、结构合理、“品行正能研发、懂市场会管理、能吃苦有成效”双师素质队伍已经建成,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内涵式发展。
两年的示范校建设,自治区教育部门、乌鲁木齐市政府部门、市教育部门、市财政部门等对学校给予鼎力支持,先后追加投入近3000万元,对学生宿舍、食堂、运动场、道路等18个基础设施进行维修改造,建成的国家示范校伺服系统,为实现创建目标提升办学水平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果,但是作为建设者,他们深知这不是终点,只是新的起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乌鲁木齐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将一如既往地秉承“明德至善立业有为”的校训,朝着地区一流、西北知名、引领新疆、普惠市场的宏伟目标阔步迈进。我们有理由相信,乌鲁木齐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将会在后示范校建设中更加奋发有为,再攀高峰。
(乌鲁木齐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 刘家君)
第四篇:东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东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关于“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工
作的 调 研 报 告
根据全县“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工作会议和市县教育系统“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工作会议精神,3月27日,学校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传达了全国“两会”、赵德健书记讲话精神和学校 “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工作实施方案。自该项工作开展以来,学校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抓严大学习,抓实大调研,抓深大改进。在大调研环节,学校班子成员围绕全面从严治党和县教育局“落实十九大精神 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大讨论活动中明确的33个课题,结合目前职业教育发展形势变化实际,开展了深入基层调研、对外对标调研、对上问策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全面从严治党方面
1.基本情况:东平县职业中专党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44人,其中,职业中专在职党员党支部党员64人,职业中专离退休党员党支部党员39人,教师进修学校党支部党员41人。工作中做到了抓学习教育促党建、抓组织建设促党建、抓先锋模范促党建,充分发挥了学校党组织在各项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2.问题分析:通过调研发现,学校还存在党建弱化、党员干部纠正“四风”不彻底、党内生活不规范、党员模范先锋作用不突出等问题。比如,对政治理论学习的深度不够,个别党员干部工学矛盾突出,学习方式呆板,政治敏锐性还不够强;组织纪律方面监督不够有力的现象,仍有个别党员干部不能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存在迟到早退、不能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等现象,甚至在补缴党费过程中,个别党员有“怨言”;部分党员干部责任担当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工作标准不高,对新常态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创新意识、进取意识不强,主动研究不够,措施办法不多;对作风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足,联系服务群众不深入,宗旨意识不强;还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现象,对业务工作思考多、管得多,对党建工作谋划少、抓得少。原因在于:思想不够解放,创新意识不强;工作思路不清,协调配合不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自觉性不强。
3.改进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进一步端正学风;增强服务意识,不断增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扬优良传统,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党内监督,充分发扬批评与自己我批评的优良传统;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二、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面
(一)关于学校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新时代,新发展、新作为,未来三年,职业中专将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县教育局发展职业教育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确立“1126”的发展规划,即:“一个目标”--打造现代职教名校。以省示范校建设为契机,以学校综合提升工程为抓手,提质量、强内涵,把学校打造成为凸显山东特色、跻身国内一流、接轨国际水平的现代职教名校。“一个融合”--深化产教融合。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两个平台”--对内搭建师生提升平台,对外搭建社会服务平台。以“技能大赛、信息化大赛、文明风采大赛”为引领,“撬动”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业技能水平;构建以职业中专为龙头,以乡镇(街道)成人教育中心、村培训网点为依托的培训网络,形成大培训格局。“六个提升”--适应经济社会需求,提升专业品质;融入生产要素,提升实训条件;培育工匠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强化技术技能,提升师资水平;建设智慧校园,提升信息化能力;加强交流合作,提升开放办学水平。
(二)关于春季高考
1.基本情况:2017年,春季高考报名310人,其中参加单独考试202人,录取139人;参加春季高考108人,本科上线5人,其余全部达到专科分数线。在今年刚刚结束的单独招生考试中,已有110名同学被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经贸职业学院、潍坊职业学院、德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录取。2.存在问题:春季高考本科上线率低,学生基础差,特别是语数外成绩拉分严重,受普通高中和辅导机构冲击大。
3.改进措施:制定科学的春季高考考核方案,和学校的整个考核方案相吻合,考核方案要具体,把荣誉、师德等事项纳入。教导处要统揽春季高考工作,制定好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借鉴高中),强化师资配备,组织好单元过关考试、模块考试、模拟考试、联考等。做好近五年各专业方向的录取成绩统计,作为学生报考指导。做好同年级同学科教师评价工作。专门研究高考。与高考辅导中介对接获取最新的辅导资料与模拟试题。教导处由田主任专门负责,与各专业部、各任课教师共同组建高考研究团队,形成梯队,学科组集体备课,定期研讨。抓好常规管理。借鉴高中学校管理办法,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实行升学班学生包保制,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齐抓共管。做好课程管理,安排好学科进度。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学科兴趣培养、学习习惯养成,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检测能力。强化语数外辅导。增加语数外课时(每周6课时),加大训练量,晚自习多安排语数外辅导,升学班走读学生安排上晚自习。人数少的班级语数外可以考虑合起来上。语数外老师尽快掌握高一到高三的课程体系内容,对于考纲、考试说明、课程标准要熟透,定期召开研讨会,形成梯队。选拔好学生。2018年新招生的学生进入升学班时建议设置门槛(划定一个分数线或是通过考试),第一年重点学习语数外,第二年再分专业。引导高分学生合理选择专业,提高考取本科成功率。各升学班要圈定好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组织人员去齐河、广饶学习外地先进经验。与高考中介机构、普通高中结合,学习引入先进经验,形成优质资源共享。
(三)关于技能大赛
1.基本情况:在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吴永老师辅导的展兆旭同学获得银牌,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省赛中获得1个银牌、1个铜牌;市赛中获得5个金牌、9个银牌、23个铜牌。
2.存在问题:能够冲击省赛、国赛的赛项少,各专业技能大赛成绩不够均衡,比如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技能大赛成绩不突出,影响了省品牌专业的申报。
3.改进措施:继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指导教师外出培训,外聘专家来校指导。将技能大赛的方案进行细化,绩效考核方案和教育局对接,把握好标准。教导处和专业部要加强工作协调,处理好技能大赛和常规教学的关系,做好后勤服务。指导教师要形成梯队,努力学习,提高自身水平,盯上靠上学生训练,学生选拔要德技并重。各项目所需设备拉出清单,采取多种方式进行采购,做好耗材及机器维修保养等后勤保障。要使技能大赛工作常态化,技能大赛工作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对各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对各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督促,切实提高技能大赛参赛水平,取得更好的成绩。
(四)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1.基本情况:学校不断加强校企合作,与韩国三星重工、上海沪东等20多家中外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牢固的用工关系,实行订单培养;与联想集团联合开设了“联想一体化人才示范班”;与县内九鑫集团、双开电器、沃普农业装备科技建立了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开展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主动对接行业及政府职能部门,实现了培训工作全覆盖,年社会培训达5000多人次。
2.存在问题:学校虽然开展了产教融合一体化办学,校企合作的良好机制初步形成,但合作都是浅层次的,在如何深化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探索。
3.改进措施: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六部门印发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要求,学校将从培育工匠精神、推进产教协同育人、加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加快学校治理结构改革等方面入手,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五)关于体制机制创新
现代教育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1.探索绩效工资改革。校长职级制改革调动了校长们的积极性,怎样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也应该是大家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对教职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很有必要,但解决多劳多得、优酬多得、奖勤罚懒更有必要。我认为,实行绩效工资,建立分配激励机制,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以岗定薪,可有效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2.尝试混合所有制改革。职业学校离不开企业,企业更离不开职业学校。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将企业资金引入学校、将企业工程师引入课堂,通过“引产入校-产教融合-实岗实训”模式进行校企深度融合,把车间建在学校,课堂设在车间,可实现校企双赢。我校举办的联想专班,引入联想集团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给学校带来了新气象。
3.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创新。为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将拓展思路,企业需求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不分专业,不分年龄,比如说机器人、3D打印、电商等,根据企业用工需求,“订单”培养。采取自主培养、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等形式,做到长短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最大限度满足企业需求。
4.改革招生就业模式。进入新时代,职业教育的主要矛盾也在发生变化,表现为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对于优质、多层、多样职业教育的需要与职业教育发展不强、不优、不活之间的矛盾,要从关注规模和速度转化为更加注重质量和公平的发展。为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学校将从招生入口和就业出口入手,招生方面将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优秀学生来校就读,成立“升学班”,打造优秀教学团队,让更多的孩子通过“春季高考”升入本科院校学习;学生就业出口方面,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与国内外高端企业对接,让优秀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5.建立新的工作机制。围绕“打造现代职教名校”这个中心,创新工作机制,成立学校党的建设、春季高考、技能大赛、安全及校园文化建设、对外合作五个重点工作小组,实行工作小组负责制。每个工作小组包括人员构成、工作职能、主要任务、工作机制、奖惩方案、督导措施等方面内容。学校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定期召开重点工作小组会议,对相关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
通过大调研,学校认识到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还有很多不足,在落实十九大精神,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下一步,学校将根据“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工作统一部署,坚持强弱项补短板,对大学习、大调研中梳理出的问题,认真分析归类,结合实际开展专项整治,切实让师生群众看到整改实效。
东平县职业中专 2018年4月28日
第五篇:广东省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部、省属、外市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省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舞蹈学校
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省商业职业技术学校 山东省济南卫生学校 广东黄埔卫生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中职部 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省水产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省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省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中职部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中职部 广东省林业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省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校 韶关学院医学院中职部 肇庆市工程技术学校(肇庆市农业 惠州工业贸易学校(惠州农业学校 广东省肇庆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惠州卫生学校
连州卫生学校 湛江艺术学校 珠海市卫生学校
河源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 肇庆旅游中等职业学校 东莞市华粤职业技术学校 肇庆市商业旅游中等职业学校 肇庆市尚德中等职业学校 广东省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郑州测绘学校
广东省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省财经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 肇庆贸易中等职业学校 茂名市石化工业技术学校 肇庆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 韶关市贸易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韶关市农业学校 广东茂名理工学校 高州市时代职业技术学校 湛江少林武术学校 东莞市南华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红蕾艺术学校
广州市信息工程职业学校 广州市广州市商贸职业学校 广州市商贸广州市纺织服装职业学校 广州市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 广州市建筑工程职业学校 广州市广州市盲人中等职业学校
广州市艺术学校
广州市立信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卫生学校
湛江卫生学校
韶关学院韶州师范分院中职部 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 云浮市中等专业学校 肇庆理工中等职业学校 肇庆星湖中等职业学校 肇庆市女子中等职业学校 高要市中等职业学校 广东省科技职业技术学校 武汉铁路桥梁学校 广东省电子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省对外贸易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省广远职业技术学校 肇庆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 茂名市宏通科技学校 惠州市宝山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省丝绸职业技术学校 韶关市北江中等职业学校 茂名市中南理工学校 高州工业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华文法商中等职业学校 肇庆市工业贸易学校 广东粤剧学校
广州市市政建材职业学校 广州市 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 广州市生物 广州市电子信息学校 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 广州市 广州市财经职业学校 广州市财经 广州市聋人学校
市直管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侨光财经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江南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铁路机械学校
湛江财贸中等专业学校 湛江市幼儿师范学校 湛江中医学校
云浮市旅游职业技术学校 茂名市南粤科技学校 肇庆市外语中等职业学校 肇庆市蓝星中等职业学校 佛山市腾飞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省电力工业职业技术学校 云南省旅游学校 广东省财政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省陶瓷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艺华旅游学校
惠州市新华印刷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中职部韶关市建筑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韶关市司法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茂名市世贸科技学校 韶关市粤北中等职业学校 高州市珠江职业学校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附属职业技术学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中职部
广州市旅游职业学校
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 广州市轻工 广州市旅游商贸职业学校 广州市
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职业学校 广 广州市司法职业学校 广州市司法
广州加利福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中职部)广州亚加达外语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通用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中职部)
广州华成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附设职业技术
广州科大外语商务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总工会职业技术学校
区、县级市属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 从化市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广州市海珠商务职业学校 广州市广源工贸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黄埔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番禺区岭东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浩今职业高级中学 广州市花都区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
增城市新塘职业技术学校 增城市东方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华英职业高级中学 云浮市中等专业学校
从化市太平职业高级中学 广州市越秀区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实用职业高级中学 广州市白云行知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番禺区新造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松岗经济管理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番禺区纪元职业技术学校
从化市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荔湾区外语职业高级中学 广州市财经职业高级中学 广州市致用学校 广州市羊城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番禺区钟村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番禺沙湾工业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金鹰职业高级中学 广州市花都区职业技术学校 增城市职业技术学校 增城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穗华职业技术学校 连州卫生学校
广州市总工会外语职业学校(原广 广州光明职业高级中学
广州市番禺区工贸职业技术学校(广州市番禺区工商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花都区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华大轻工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天河职业高级中学 广州市俊华职业技术学校 肇庆市商业旅游中等职业学校
劳动保障系统职业学校(市属技校)
广州钢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技工学 广州汽车工业技工学校 广州市冶金高级技工学校 广州白云工商高级技工学校 广州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 广州南华工贸技工学校 广州市天河金领技工学校 广州市蓝天技工学校 广州市花都区技工学校
广州市轻工高级技工学校 从化市技工学校 广州城市职业技工学校 广州市江南技工学校 广州市向明技工学校
广州市高级技工学校 广州市机电高级技工学校 广州市实验技工学校
广州市南方模具工业技工学校 广州市航天科技技工学校 广州市现代工业技工学校
广州市公用事业高级技工学校 广州港技工学校
劳动保障系统职业学校(省属技校)
广东省轻工业高级技工学校 广东省新闻出版高级技工学校 广东省高级技校 广东信息工业技工学校 广东省交通高级技工学校 广东省机械技工学校 广东实验技工学校 广东羊城技工学校 广东新里程旅游学校 广东中为工商技工学校
广州文冲船厂技工学校 广州造船厂技工学校 广东省商业技工学校 广东省劳动就业技工学校 广东省冶金技工学校 广州黄埔造船厂技工学校 广东省肇庆汽车技工学校
广东省电子商务高级技工学校 广东省国防科技技工学校 广州海运技工学校 广东省水产技工学校 广东省华美技工学校 广东岭南现代技工学校 广东省商贸物流技工学校
广东省城市建设高级技工学校(广 广东省黄埔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