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专班”模式下工学冲突课程学分置换方案探究

时间:2019-05-12 11:44: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工学结合专班”模式下工学冲突课程学分置换方案探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工学结合专班”模式下工学冲突课程学分置换方案探究》。

第一篇:“工学结合专班”模式下工学冲突课程学分置换方案探究

“工学结合专班”模式下工学冲突课程学分置换方案探究

摘 要: 本文以“登云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登云学院)工学结合专班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工’与‘学’的冲突”为问题导向,在研究高等教育界关于学分置换的做法的基础上,精准提出六种课程学分置换办法。以《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高级实训》课程为例,阐明了六种课程学分置换办法的具体做法,并以“企业对口工作岗位”置换法为例,用“基准分配比要素加权求和法”建立了可量化考核的数学模型。

关键词: 工学结合 冲突 学分置换 量化考核

1.引言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主要采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登云学院作为两岸职业教育交流的窗口,与台湾的职业学院有较多合作与往来,并借鉴台湾的“建教合作”模式,于2010年创建了“工学结合专班”人才培养模式。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理念是“校企双主体育人”,其具体内涵包括校企合作共同设计“三阶段”岗位和校企合作共同设计“三课程”体系两个方面。学生通过“学校→企业”两地循环学习方式,完成“三阶段”岗位工作及“三课程”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实现了“工”与“学”的结合,也伴随“工”与“学”的冲突,如学生在企业实践期间如何获取同时在校上课的课程学分。本文在着力解决这一冲突上进行研究,寻找解决办法。

2.高等教育界关于学分置换的做法研究

关于学分置换(也可称学分互换),目前,高等教育界主要出现五种形式的做法。

2.1出国(境)交换生课程学分置换。如“哈工大(威海)教务处【2014】1号文件”(文件内容为“本科生赴海外学习的若干规定(试行)”)中关于课程学分置换有相关规定:交换生出国(境)前先选好课,学生返校后向所在院(系)提交在国(境)外学习总结、所修课程的培养方案,由院系审核通过后进行课程或学分置换。

2.2国内与国外有合作关系高校间的学分互换。如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与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签订“2+2”学分置换方案,在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所修课程学分可替代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相关课程学分。

2.3区域间同等水平及类型高校间的学分互换。如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组成的上海高校联盟相关课程实现学分互认,即某高校某教师所授课程被联盟内其他高校学生选修,其他高校认可学生所修课程学分,形成一门课程多所学校学生选修的局面。

2.4部分高校出台的鼓励学生就业创业的学分置换。如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为大四毕业生量身定制的学分置换方案让学生可以安心在企业实习。《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学分转换原则性意见》对学生自主创业可进行不超过50学分的课程学分转换。

2.5部分高校出台的鼓励学生参加高层次的学历教育、证书考试和科技、文化、体育、社会实践等活动的课程免修或学分置换。如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学生在校(籍)期间取得的各类高层次学历课程成绩、职业资格证书、竞赛奖励和科研成果等,准予其申请免修课程、置换不及格课程或替代选修课学分。

以上几种学分置换形式做法都提到可以进行学分或课程置换,但如何置换不得而知。笔者依据登云学院“工学结合专班”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实际情况,提出六种学分置换办法:“相近工种职业资格证书”置换法、“技能大赛获奖”置换法、“创新创业”置换法、“企业对口工作岗位”置换法、“企业培训课程”置换法、“慕课、翻转课堂等在线学习”置换法。下面以《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高级实训》课程学分置换方案实例阐明这六种置换办法及相应考核形式和评价标准。

3.课程学分置换方案实例

《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高级实训》课程内容主要参考“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职业资格标准中这一工种的“高级”要求,以登云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基地数控装调实训室中的“THWHZT-1B型加工中心装调维修实训系统”为教学载体,比较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内容有数控机床机械装调、数控机床机械维修、数控机床电气装调、数控机床电气维修四个模块,课程结束之后,学生可参加人社部门组织的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高级)职业技能鉴定。

3.1学分置换办法

(1)“相近工种职业资格证书”置换:取得机修钳工或维修电工等相近工种的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专业教研室主任签字认定。

(2)“技能大赛获奖”置换:参加校级以上机修钳工、维修电工、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等职业工种的技能大赛并获奖,专业教研室主任签字认定。

(3)“创新创业”置换:学生参加专业科技创新兴趣小组并参与获得相关专利;自主创业者提供创业计划书、相关调研报告、工商营业执照等材料经专业教研室主任签字认定。

(4)“企业对口工作岗位”置换:学生在数控机床或其他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厂从事机械装调、机械维修、电气装调或电气维修工作,其岗位工作内容贴近课程内容,学生在相应岗位上工作3个月以上并通过企业相关岗位技能考核,正确填写《数控专业实践课程指导书》中的周报表,写一份3000字以上岗位工作总结报告,报告经企业经理级主管签字认定。

(5)“企业培训课程”置换:学生在自主择业或预就业期间参加企业的内部或外部培训,如果培训内容与数控机床装调维修相关,则能够提供培训期间出勤表、相关培训资料并写一份3000字以上的学习总结报告,报告经企业经理级主管签字认定。

(6)“慕课、翻转课堂等在线学习”置换:学生通过“慕课、翻转课堂”等在线学习,学习内容与数控机床装调维修相关,能够提供:慕课或翻转课堂内容网址、在线学习日记(要求日记中学习日期、时间、学习内容)及一份3000字以上的学习总结报告,报告经专业教研室主任签字认定。

3.2考核形式及评价标准

针对以上六种学分置换办法,建立可量化考核的数学模型,是科学指导学生工作和学习的关键。这里以“企业对口工作岗位”置换法为例,通过确定量化考核的要素,用“基准分配比要素加权求和法”建立其量化考核的数学模型,考核结果采用五级计分制(“5”代表优秀、“4”代表良好、“3”代表中等、“2”代表及格、“1”代表不及格),其他置换办法均可参照此法建立各自的可量化考核数学模型。

设基准分P=5,其量化考核包括工作总结报告、岗位工作时间、企业技能考核、周报表及岗位与课程契合度五个要素,其中,工作总结报告配比分P=0.3P,加权值用Q表示,分“优”、“良”、“中”、“差”四个等级,相应加权值分别为1.0、0.8、0.6、0.4;岗位工作时间配比分P=0.3P,加权值用Q表示,分“3个月以上”和“3个月以下”两级考核,加权值分别为1.0、0.5;企业技能考核配比分P=0.2P,加权值用Q表示,分“通过”和“不通过”两级考核,加权值分别为1.0、0;周报表配比分P=0.2P,加权值用Q表示,分“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加权值分别为1.0、0.8、0.6、0.4;岗位与课程契合度是比以上四个要素更高阶的考核要素,基准分不配比,加权值用Q表示,分“好”、“较好”、“一般”、“不好”四个等级,考核结果用V表示,可量化考核数学模型为V=QPQ,V值采取四舍五入法。

4.结语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在“工”与“学”结合的同时,会出现“工”与“学”的冲突,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积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以人为本,弹性灵活但又不降低要求”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原则,本文在课程学分置换方面的做法,正是契合了这种原则,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刘亚雷,徐国旭,马越,孙淑娟.关于高等学校学分置换的几点思考[J].价值工程,2011,30(36):218-219.[2]顾磊.高职院校对课程学分置换的实施与分析[J].时代教育,2015(20):109-109.

第二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管理初探

电工电子30801班,三年制中技班。根据学院教学计划的安排,在入学第二年的第一学期,下厂进行了“工学结合”教学实习。如何做好“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的教育管理,对班主任工作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作为班主任的我努力探寻教育管理工作的切入口。

一、班主任工作全新领域里转变多。

针对既是学生又是“企业员工”双重身份的教育对象,学生管理需要社会化。摆在班主任工作面前的首要任务是:如何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适应企业的管理制度;如何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学生被随机地分配到不同的科室不同的生产线,班主任如何配合各生产线领导对员工在生产线上的要求,从而挖掘学生在生产过程中的最大潜能、创造更大价值!

1、学生管理社会化。以制度说话,迟到、请假不会总得到善意的提醒,而是严格的管理,上班打盹,绝对不行,出了疵品,那就得严厉的惩罚。学生还是学校的学生,但是进入了企业,就是企业的员工,是社会的一份子。

2、教育主体发生变化。从传统教育模式下由学校老师担任教育者转变为教师或师傅交替担任教育者,甚至完全由师傅担任。教师和师傅在教育方式上存在差异,导致学生不适应。

3、教育对象的变化。由单纯的学生身份转变为学生与员工双重身份,学生进入企业后,企业会像对待其它员工一样严格要求他们,这将使学生感到不适应。

4、教育环境的变化。学生在一定时期脱离单纯的校园环境处于社会环境中,复杂的人际关系、繁重的生产劳动、严格的企业管理等会使学生产生很多新的想法。

5、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变化。学生在企业实习,企业教育管理内容和方法与学校有很大区别,更侧重于作为一个员工的教育。

学生改变以往“校园和课堂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深入社会,体验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同时班级的直接管理者班主任的工作环境也随之改变。但班主任工作仍然是从教育的角度来帮助和改变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行为习惯,以提高学生自我约束和管理意识,发挥班主任在企业与学校、学生与公司领导之间的桥梁作用。

二、学生教学生产实习的阶段性过程及出现的问题

1、对新世界、新事物的了解过程循序渐进。

学生进入生产线前分别有两个阶段的培训和学习。阶段一:刚走进厂区,人事管理科对全体新员工进行上岗培训,对公司规章制度、企业文化、生产产品、工种分配、考勤制度、人员结构等方面,新员工开始有一个基本的概念。阶段二:学生分配到不同的生产线,各生产线再对新员工明确岗位要求、工艺流程、5S管理、安全操作规范、劳动纪律、考核与分配要求等。

班主任全程跟踪,与新员工一起学习,知新员工应知。同时注意观察培训过程中,学生接受的程度,个别学生的反应。再配合生产环境的要求和需要,开展主题教育班会《学习做员工》,重点强调企业要求与学校要求的区别;明确劳动纪律和请假制度,严格按照规范流程执行;以学习为主,磨练意志吃苦在先;与人沟通态度谦虚,工作积极主动,一切以生产说话。在企业领导和老师两方面的管理人员要求下,学生思想上开始学习做员工,行动上整装上阵,进入生产线。

2、熟悉有规律的工作和生活后过度了适应过程。

在身临其境的生产管理模式下,新员工经过一个月时间的了解和学习,拘于多方面的原因,他们顺利地过度了自然而然的适应过程。(1)十七周岁左右年龄的学生对新事物有一段时间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工作必然有一定的积极性。学生对新环境接触的恐惧感又使他们规矩的学习并工作着。(2)部分学生有表面浅显的适应表现,因为对了解的东西体会得不够深刻或还未接触到,所以有一个短暂的或浅显的适应。(3)个别学生偶尔在劳动纪律和安全操作规范上欠缺自控能力时,出现违规。生产线领导和班主任及时给予批评、教育或按制度进行罚款,以吸取教训。

3、由学生过度为员工的一段时间里不适应表现充分暴露。

对于所从事的工作感到不适应,导致个别学生有被迫离岗的情况,或是要求调换岗位,或是厌岗。他们有以下几方面的理由:(1)对制度已充分的了解觉得简单、枯燥;对工作内容了解后觉得重复、单一。(2)从心理上坚持的毅力接受了考验、体力上也在受到考验,害怕吃苦。(3)充分了解岗位分配标准的不统一,产生心理的不平衡。(4)通过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工作能力、绩效的不合理,以致工作信心不足。此时此刻,班主任的工作是和同学们一起感同深受地分析、品味这工作的滋味。利用发放实习补贴的恰好时机,主题班会《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犹如及时雨,灌溉了孩子们的心田。他们收获人生第一次劳动报酬的心情是喜忧参半。“我有信心,下个月我的产量一定上去”,“我学习不好,可我干活好”,“我不是来挣钱的,我学习到了很多与同事沟通的方法”等等,这些都是发自孩子们心底的心声,想放弃、害怕吃苦的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表现欲望、工作积极性在生产实习环境下尤如雷电被触发了。

4、在自我价值的体现过程中,适应环境是必然。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制度的了解、工作技能的提升、周围环境的熟悉、与同事、上司的熟悉后,不再有陌生感,加上自我的成长,在班主任、家长、生产领导、师傅的帮助下,逐步走向成熟。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每个学生都深刻的体会到获取报酬的艰辛,更是品尝到由消费者变换为创造者的乐趣,感觉了人生第一次领到“工资”的兴奋,领略到为家人送上礼物而证明自己能力的幸福。实习两个月以后的时间里,适应环境成为必然。

三、班主任对生产实习学生的管理工作。

班主任在跟踪学生生产实习的全部过程中基本工作操作方向可以总结以下几方面:

1、下厂实习前期工作:向学生和家长宣传下厂教学实习的目的、实习周期、实习内容、工作环境及要求。特别向学生讲解实习单位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其中有意识地提到劳动报酬,以调动学生的实习积极性。

2、每周定期到厂里与学生一起与学生同吃同住,排解学生生活上的顾虑和烦恼。让孩子们感觉他们的老师永远在他们的身边,他们犯错了、与人发生矛盾了、心里上有过不去的坎了,老师总会及时地帮助他们,让他们永远有一种安全感和关爱感。

3、与实习生产线上的领导及师傅沟通,即时了解学生在劳动纪律、操作规范、工作技能、与领导、同事之的相处合作情况等各个方面出现的问题。

4、针对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上出现的问题,按班集体、小集体和个人进行讨论和分析,并给予指导性的约束。

5、时刻保持与家长沟通。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有些学生个人工作和生活上出现了问题,寻求家长的协助。(2)部分家长对孩子工作的时间、劳动强度、工作环境提出不满或意见,即时给予家长一个满意的解说。(3)对于学生在某个工作阶段内表现比较优秀或进步特别明显的,给家长电话告知。

在学生生产实习过程中,班主任的管理注重三个字:“早”、“恒”、“细”。“早”即早预防、早处理。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一定要早做考虑,禁于未发或萌芽之时。如路上、工厂里、操作时的安全问题,要及早给同学们敲响警钟,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一旦发生意外,也要注重“早”,即“早处理”。在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恒”就是要有恒心。管理学生需要管理者有恒心、能坚持,形成制度,养成习惯。在最初阶段都需要不断强化,甚至需要强制执行。班主任更要主动与生产线上的分管领导了解学生生产情况。如学生每天的出勤情况、实习表现要由班主任如实记录在《实习学生情况汇报表》上;班主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所有这些都需要师生相互约束,共同坚持。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工作现在已经成为我们每天实习生活的一部分。

“细”就是要细化、量化工作责任和目标,做到精益求精。对于每天的工作安排,每一个学生的情况班主任都要了如指掌,事必躬亲。学生干部的工作一开始总是做得不到位,班主任坚持每天查岗,看记录,了解情况,和同学们一起工作。一段时间后,班干部的工作熟练了,学生的习惯也好多了,我们的管理也再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四、学生实习返校后的进步表现显而易见。

三年制中技学生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下,通过6个月的生产教学实习,他们从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实训操作到心理塑造、励志成才等方面得到班主任和生产线领导全方位的塑造,学生不仅学到了“工”的本领,也在思想意识上有明显的进步。实习过程中,我们从学生的表现中就看到了学生的进步。如文明礼貌,感恩的心,吃苦耐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学生学会了以生产质量说话,增强了公司利益大于个人利益的意识,领悟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都有提高。

同学们带着实习小结时的一句句肺腑感言“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回到校园,就立即进入课堂。而同学们的表现比下厂实习前简直是质的飞跃,让班主任的我也为之惊叹,平日里班主任的学生常规管理工作转化成了学生自己的日常工作。首先是宿舍卫生实行“5S”管理,责任到人,宿舍管理人员给予我班宿舍卫生高度评价。其次是课堂教学秩序,学生统一服装,胸卡到位,学习态度端正,任课教师对我们三年制中技学生班学风也刮目相看。

以上这些告诉我们学校教育在以职业为导向,力求达到学生行为习惯和企业要求基本一致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果,证明了“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教学实习模式,是顺应企业需要而培养中技学生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班主任和学生都感同深受。

五、对学生实习过程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思考:

1、考虑到学生的身份、年龄、身体素质、心理承受情况、劳动强度、工作环境、工作要求,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工。在学生下厂之前,班主任可以先到厂里对学生即将实习的各个岗位进行前期了解,如生产线上需要耐心、能坐得住的操作人员;需要有体力活的、需要沟通能力强的、能耐住寂寞的、视力好的、动手快的、细心的、需要有特殊技能等等的操作人员,从而对学生做个合理分工。

2、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下厂教学实习时,应该针对每个班级一定数量表现不佳的学生暂缓下厂,通过在校反思或在家长配合后,确认学生思想已准备充分进入员工角色,再分批或逐个安排下厂,把对企业的影响程度减小到最底程度。

总而言之,学生校外教学实习的管理工作,学校需要有更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教学实习工作有序而规范,形成较好的教学实习管理模式,有效地提高教学实习的质量。通过半年时间的教学实习管理,无论是对学生、家长、学校、还是企业而言,都是互利互惠的多赢局面。实践证明,要保证学生管理社会化的顺利进行,就要解放思想,把握关键问题,积极、稳妥地处理好各种关系,解决好难点问题。只要目标明确,方法得当,机制有效,经过努力,就能保证实习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目标。

第三篇: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高专课程开发

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高专课程开发

一、高职课程开发的设计要求

高职课程开发并不是在原有学科课程体系后面增加几个项目课程,用以整合与应用所学的学科知识。真正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体系应该考虑所设计的项目能否覆盖整个工作领域,能否承载该工作领域所需要的所有知识,按照什么线索对项目进行划分,其结果能否全面地体现工作体系的特征等方面的问题。目前,对于高职课程开发,我们缺乏的不是理论和思路,而是课程开发的关键技术。

1、高职课程开发的设计应该符合实践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思考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就是说项目的出现必须源自实践领域,是与学生未来的职业实践相关联的,这样的项目才具有驱动性,学生探究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动机强度才大。相关性原则,是指可以把工作内容相关程度比较高的任务模块合并在一起。根据这个原则,既可以把同一个任务领域的几个单项任务模块合并在一起,也可以把几个不同任务领域的模块合并在一起,从而实现按照工作体系进行课程开发门类的划分。

思考性原则,是指项目的设计必须有一定的智力含量,有一定的难度和思考空间,是“智慧+技能”的智能化项目,而不是纯粹动作技能方面的项目。只有这样的项目,才能达到促使学生将理论和实践整合起来的目的。

2、高职课程开发的设计内容上应该围绕职业能力的实现,理解工作过程为基本原则 在内容组织方面,要打破思维定势,围绕职业能力的实现,以满足理解工作过程为基本原则,将学科性课程中有关的理论知识按照一定的规律分配渗透到各项目中去,不要求学生立即掌握一个项目所需要的所有知识,而是可以在项目的逐个完成过程中来掌握这些知识,同时,要注意每个项目的设置不宜过大,以免支撑的理论知识太多,导致教学组织比较困难,每个项目应该有其能力培养的侧重点。有些理论知识可以转化为实践项目来介绍。比如“信息技术基础”这门课程中文字处理软件的教学,可以设计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文档,如《个人自荐书》,让他们在学会建立文档的过程中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

3、在课程开发的设计项目排列顺序以工作逻辑取代知识逻辑项目顺序排列方面,课程开发改革是要求以工作逻辑取代知识逻辑,其课程内容的顺序排列线索就需要在项目的关系中去寻找。一般地说,工作项目常见的有三种逻辑关系:其一是递进式,即这些项目是按照难易程度由低到高排列的,如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可按照零件的复

杂程度来进行项目序化。

其二是并列式,即这些项目之间既不存在复杂程度差别,也不存在明显的相互关系,如药剂生产专业不同剂型的生产。

其三是流线式,即这些项目是按照前后逻辑关系依次进行的,如电子产品生产专业中的产品组装、产品检测、产品维修。在课程设计中,需要结合专业的具体内容,找到每个专业所特有的工作逻辑。

二、课程开发改革的配套建设问题

高职院校课程开发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认真解决好项目设计开发和教学活动组织等基本问题,而且需要高职院校对现有的软硬件进行整合和提升,搞好相关的配套措施建设。笔者认为,这其中应突出解决的是课程教材、教学基地和相关保障机制的建设问题。

1、课程教材建设问题

特色化教材建设历来是课程改革的标志性成果体现,更是组织教学和指导学生学习的基本依据。课程开发改革的教材建设具有完全不同于传统课程教材的特点和要求。在内容上,项目化的课程教材不再是相关学科体系中概念、理论知识等的系统归纳,而应当是完成工作任务(项目)的背景资料、操作规范说明和进程指导方案。在形式上,这类教材不再仅仅是纸质的书本,而应该是包括纸质教材、电子课件、课程教学软件、多媒体声像资料等多种形式的“立体化”教材。同时,教材必须是动态的,针对地区或行业经济及技术的发展水平及时进行增删、修改与重新组合,即体现教材建设的“求新、求异、求变”。

基于高职院校目前的课程研究现状,可采取引进专家的研究成果与培训本校科研人员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专题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课程开发与专业教学指导手册,建立课程改革的规范,以提高效率,少走弯路。

2、教学基地建设问题

课程开发改革的要求是将现实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和过程引入教学过程,因此,必须专门建设等同于具体职业工作各种客观条件的教学环境,建成配备“全仿真”的车间、工作室、设计室、操作间、客房、剧场或者办公室等等,即建设“校内职场”。就高职院校中实训中心(室)而言,以往主要根据学科课程教学的需要设计和建设,这是一种学科内容导向的设计模式,它存在零散性等缺点,缺乏整体设计思路,加之课程体系本身存在的问题,加大了实训中心(室)设计的偏差。因此,按照课程开发改革的相关要求,在实训中心(室)的设计和改造上,要遵循两个原则:其一,空间结构与工作现场相吻合;其二,具有生产功能和

教学功能。

具体而言,在空间设计上,要尽量模拟企业的空间布局,同时将生产区与教学区合理组合;在空间的装饰上,如照明、色彩以及室内布置等方面也要尽量模拟企业情境;在设备陈列方式上,要给学习者以真实的感觉。在此基础上,还要尽可能地按照企业的工作过程来组织实训中心(室)的教学过程,从而让学习者发展其无法在教室中获得的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与具体企业单位联合,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将课堂延伸到现实职业岗位,这方面的建设可以说是高职院校课程开发改革的“瓶颈”问题,但其重要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关键是不仅要全面规划,更需要持续有效地加大投入。

3、相关保障机制建设问题

建立持续有效的保障机制,是高职院校课程开发改革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的必然要求。这方面的重点建设应包括:建立弹性教学计划;加强“双师”队伍建设;加强校企合作等。弹性教学计划是实行课程开发的前提。教学计划要充分体现职业意识,符合行业特点,可以根据学生参与企业重大项目的实际需要进行适当变更。组建“双师”队伍是实行课程开发的基础。课程开发开发与教学最根本、最关键的要素是教师,只有教师具备“双师”素质,才能有效完成课程开发方案设计、实施教学等一系列任务,因此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就成为贯彻职业教育思想的根本措施。为了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建立专业教师深入企业锻炼与发展职业能力的制度;另一方面,要积极从企业引进与聘请人才,建立并完善实践教学专兼职师资队伍。

互利多赢是实现课程开发的根本保证。课程项目要立足于学生、学校和企业多方面互利共赢的目标进行设计,课程开发方案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培养,有利于教师成长,有利于学院发展,还要有利于企业发展。因此,应借鉴国外的相关成功经验,努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校企合作模式。一方面要为校企合作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尽快完善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的法律保障体系,如对为学校提供校外实训基地、参与学校课程建设等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荣誉称号及经济奖励;另一方面要激发校企合作的内部动力,找准学校与企业的利益共同点,寻求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机制,如学校和企业可以以股份制形式共建学院或某一专业,坚持服务和受益相结合的原则,加强校企双方情感的交流与效益的增长。此外,还可以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推进课程开发的改革。例如,增加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专项经费投入;根据项目教学的需要重新制定引进人才的标准;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明确教师开展课程建设的岗位职责,加大对课程建设有功人员的奖励力度;对课程开发的开发实行招标,实施专项管理;采取倾斜扶持政策,积极推进课程开发改革的相关“精品课”建设等。

赵志群博士的培训活动结合高职教育发展趋势,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工学结合课程建设剖析,观点鲜明、思路清晰、理论深刻,开阔了广大教师课程开发视野,引导教师深入思考课程开发模式,开拓了教育教学理念。使我院参 会教师进一步坚定了教学改革的方向,明确了课程改革的方法与步骤,将对我院教学改革向更深层次迈进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第四篇:刍议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刍议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基

础课程教学改革

[论文关键词]艺术设计 基础课程 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包括设计素描、设计色彩、构成艺术等课程,这些课程目前采用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内容相对比较孤立,联系性不是很强,没有能够发挥基础课程的应有作用。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如何更好的适应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的需要以及更好的配合专业发展做了一些分析,在整合基础课程相关内容、采取措施改善教学效果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更好的促进专业的良性发展。

一、前言

近年来,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发展适逢高职高专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大潮,高职院校都非常注重专业建设,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注重工学结合。本人在担任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工作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思考和探索如何提高基础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针对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结合专业建设及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方向说说自己的体会。

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是为专业学习打下基础,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上有一个前期的铺垫,从专业基础课程的定位和性质上面来说,它应该是强调专业的通识教育,是为专业课程服务的。目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一般而言包括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三大构成(构成艺术)、图形创意等课程,整体而言,在课程设置相差不大,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存在个体差异,比如有的学校还开设了装饰雕塑、图案等课程等,不一而足。

在当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得到大力发展的形势下,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得到了各位老师的重视,在实践中正不断地加以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反响。而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从目前来看,基本上都是沿袭传统的模式,开设内容都是按照素描、色彩、构成等进行分类,尽管在教学内容上面偏向于设计教学,但也不排除简单照搬照抄过去的模式等现象,和本科相比,最大区别就是课时数量上的压缩。这样,一方面由于高职层次学生绘画水平相对薄弱,另一方面,基础课程设置没有体现出高职特色,千人一面,导致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并没有能够发挥出基础课程应有的作用和效果。

在此情况下,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如何和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改革创新,将教学与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进行融合,以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起到应该具有的作用都值得我们去思考。

二、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也需要适应专业及社会的发展

毋庸置疑,由于基础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它的服务职能,因此他也要适应专业发展的要求。

首先,从课程方面来说,由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历史都比较短暂,在千里只为一次分享 我的泪水 你的喜悦

课程设置上难免出现本科类似专业的翻版,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以及就业市场的开拓,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专业基础课课程设置还留有历史印迹,专业基础教学内容在许多方面难免也存在一些过时的理念。

另外,学生进校时专业基础相对薄弱,很多同学进校以后还是攀比高考专业分数的高低,注重绘画技能的衡量,对于设计专业的内涵理解还不是特别理解,从而影响到他们对于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的实现。在课程学时上,基础课的课时时数也是有限的,一般每门基础课的课时都是在50学时左右,甚至更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顾此失彼,或者被动和孤立的去学习既有的课程,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

因此,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如何和已有的教学条件相结合,做到因地制宜,真正将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体现所开设专业之间的相互补充和融合还需要不断的改进。

其次,从教师方面的情况来看,还存在思想不重视,实际教学方法和预计不统一的现象,认为改革是专业课老师的事,基础课不是那么很重要的印象。这种现象是由多种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从事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老师,由于过去的精英教育背景,一般都是专业艺术院校毕业,他们习惯以自己的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经历来套用到高职教学模式当中,要么过分强调照搬国内甚至国外的一些专业艺术院校的做法,要么还习惯于传统教学的方式,甚至是针对本科生的教学方法来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有意无意的灌输纯艺术方面的内容和要求,忽略设计思维的转变。导致在教学过程中非常喜欢运用传统的教学经验,比如在设计素描教学中单纯地作为传统的素描知识教学,或者课堂训练的内容依然注重素描、色彩等基本功的训练而忽略设计思维的转变。

再次,从教学模式上来说。目前,情景教学,岗位模拟实训是得到广泛认可的高职教学模式,体现了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岗位需求的变化。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成为大家在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普遍实施的一种教学要求,得到了专家和社会的认同,也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果。但是,从思想的重视程度来说,基础课任教老师认为这样的模式更适用于专业性比较强的课程,对于基础课程来说,和专业能力以及岗位挂钩并不是很明显,加上教学硬件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尽管也实施了项目化教学,但还不能够很好的体现教学效果,需要对这种模式加以总结和创新。

三、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整合初探

1.打破传统学科分类,整合相关课程,突出基础课程作用

高职设计专业由于学时有限,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决定了基础课程的课时比重偏低,如果按照具体的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必然出现课时平均分配,结果就会导致教学目标重点不够突出,教学效果难以实现,学生感觉课程犹如鸡肋。根据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以及对学生的调研,现实的教学效果确实如此,很多学生在上完素描和色彩等基础课程之后,普遍感觉教学时间太短,还没进入状态课程就换了其他课程内容。为你分享

因此,为真正体现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作用,在基础课程的内容上可以大胆做一些调整。参考专业课程模块化教学方式,打破传统的课程模式在课程设计、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基本特色与样式,尝试将传统的按学科分类的设计素描、设计色彩、构成艺术等专业基础课程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知识体系重新构建,组成综合的基础课程,在强调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基础上,着重突出思维方式的转变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精心设计教学模块内容,设置成综

合基础课程,在学时上保持总量不减少,素描和色彩等原来的传统课程内容仅仅作为创意的表达手段融合在项目过程当中加以训练,使学生在项目实践中转变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让学生提前接触专业技能知识。从而在心理上和实际学习过程中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定位,尽早进入设计的状态。

2.借鉴专业课程项目化模式,强化课程组织结构

传统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如前所述,过分强调学生的绘画表达技能的提高,而高职层次学生的专业基础相对来讲整体偏弱,很多学生进校之前,可能都是半路出家,让他们花上几个星期再来进行基本功的训练,结果注定是为了画画而画画,最后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另外学科之间相对独立,知识的融合不够紧密,而忽略知识之间的联系,比如设计素描和设计色彩课程之间的区别是很明显的,学生在上完两门课程之后,能将两门课程加以联系的很少,一般都认为,设计素描训练还是形体、结构、比例、明暗的延续,如何将设计素描和色彩知识结合进行新的创造往往意识不足。其他诸如构成课程之中的形态采集、形态组合规律等知识、图形创意课程之中的图形组织知识之间同样存在这个问题。

因此,按照专业基础课程的课程定位及目标来强调项目内容的整体教学设计,按照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模式对几门课的内容进行模块化分解,模块打破课程的界限,设置工作任务,将按课程分类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融入一体,根据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及规律设计课程训练项目的顺序,融合创意和表达方面的能力训练目标。通过项目化教学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推动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促进基础课程之间知识的联系与沟通,使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之间联系更加紧密,进而解决学时的有限和效果之间的矛盾,同时也能促进教师进行

3.转变教学观念,注重教学过程的管理

好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必须要通过好的教学过程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教学组织与方法是教学过程设计的主要内容,能否采用科学先进的教学组织与方法手段直接关系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培养目标的实现。知识、技能的获取需要教学过程的支持,不同类型的知识、能力体系需要不同的教学过程,而以适应工作过程和岗位能力的要求为导向的教学过程,是高职教学的特征,也是合理选择教学组织与方法的依据。由于课程模式的更新,从事基础课教学的老师必然要在教学过程中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努力做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提高,能积极地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既做到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强化实践训练的启示作用,又能将应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很好的融合,发挥出基础课程的实际作用。

另外,对于基础课程教学还要统一思想,经常性的组织教学的研讨和学习,要善于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并对其进行总结。

4.营造宽松的环境,尊重老师的创造性

教学过程是实践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学改革的设想再完美,都需要在实践中去检验,同时还要和具体的实际相结合,如果所有的老师都是用统一的方法、统一的风格、统一的模式去教不同的学生,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从学校来说,要有鼓励创新的机制和评价体系,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鲜事物要抱有宽容的心态,技术上面支持和配套,另外,教学设施的完善和配备,教学一线老师能动性的发挥,积极性调动都离不开保障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刘刚.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几点思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

会科学版)第27卷,2007,(6).[2]王艳峰,邓玉璋.关于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职教论坛,2009,(8).[3]刘友金.对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创新.电影文学,2007,(11).为你分享

第五篇:计算机专业项目主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课题方案

基于工学结合的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

“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国内外同一课题研究现状

㈠课题研究背景

近三年来,我校在首批中职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中发现,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出现了一种“供”与“求”的矛盾:一方面市场上计算机类人才需求的缺口很大,另一方面中职计算机专业就业对口率低。究其原因,虽然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但主要是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内容、方法与市场脱节,学生学不能致用,实践动手能力差。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从专业教学改革入手,我校尝试走一条“工学结合”的基础上,采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取得较好的成绩。在2005年教育部就提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前部长周济曾指出,“我们要把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作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进一步开拓思路,采取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其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经历与体验的综合性已成为中职实践教学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三位一体”的核心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学生技能水平提高。因此,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研究已成为我国职教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作为我校最早开设的具有27年办学历史的计算机专业尤有必要深入探讨和实践。

㈡国内外同研究可借鉴的经验

横观世界职业教育相对发达国家,都很注重“工学结合”。早在1903年,英国桑得兰德技术学院就开始实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这是“工学结合”的最早雏

形。在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中.企业培训起着主导的作用,职业学校只起配合与服务的作用。加拿大“行业协会”是企业与学院自发组成的固定组织:其有关活动得到加拿大人力资源开发部fHRDCl的资助。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与教学安排注重学以致用、切合实际。国家二级三级技工的课程70%的时间用于技能训练,30%的时间用于理论学习.而且在考核中侧重能力考核。

国外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表明,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我国,在 1957年就提出了“半工半读,勤工俭学”,这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大措施和办学形式。2005年教育部提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教职成[2006]4号文再次强调了职业院校推行工学结合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但是,目前国内对于工学结合模式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高校。事实上,中职学校在工学结合模式下进行多种专业教学模式探索,对专业发展,对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越来越显得重要。课题组希望通过此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工学结合下“三位一体”模式课题的研究,对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提供实践的依据。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㈠“工学结合 ”的概念

“工学结合”是指学校与企业合作,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把学习与工作的结合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较高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人才的教育活动。

㈡“三位一体”的概念

三位:项目为主导;理实一体化;工作室为载体。

一体: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以项目为主导,构建传统课堂+实践课堂一体化的教学体系,以工作室为载体,进行开放性教学。

三、课题的选题意义

㈠课题研究的意义

⒈通过组织对计算机专业市场调研,探索工学结合模式下,计算机应用专业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和学生考核办法,对专业教学进行改革实践。

⒉通过对“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实践,实现学生与社会的零距离接触,探索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提高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

㈡可能的创新之处

在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工学结合”的过程中,有哪些方法,通过实证研究、对比研究,来找寻“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下专业改革发展有效途径,对专业、学生成长甚至终生发展影响重大的途径有哪些,是此课题的创新与超前之处。

四、课题研究思路、目标、内容及方法

㈠研究思路

由学校计算机教研组牵头,依托信息技术学部的一线骨干教师的力量,组成研究团队,从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入手,整体思考研究内容,分工落实研究任务,逐步达成研究目标,边研究边总结,边总结边修正,寻找工学结合下专业教学改革最佳的实施办法,并扩大影响力。

㈡研究目标

本课题以工学结合为运作平台,研究中等职业学校“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的方法、有效途径,为专业发展提供理论与实际依据,为其他专业提供参考经验。

㈢研究内容

⒈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实施“项目主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⒉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实施“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⒊计算机专业工学结合下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和实施以后,对学生影响力的研究;

㈣研究方法

以行动研究为主,结合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案例研究、实证研究等方法,采用课堂观察、记录、分析以及对话交流、企业深度访谈、市场调研、个案追踪等技术手段,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选择最合适的方式、方法展开研究。

五、课题实施方案

㈠研究过程与步骤

⒈2013.06—2013.07:课题准备阶段,组建课题研究小组,进行文献梳理分析,确定研究总思路和研究方法;

⒉2013.08—2013.09:课题开题阶段,收集文献,研究资料,对课题方案论证修改、补充、完善,并进行访问、访谈、全面实施课题;

⒊2013.10-2013.11:对比研究阶段,通过实践、探索、调查、研究,寻找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的有效途径;

⒋2013.12-2014.05:行动研究阶段,根据对比实践情况,通过访谈、调查、跟踪问卷等方法,对学校计算机专业工学结合实践的实施途径进行探索,研究实施效果,寻找修正最佳途径;

⒌2014.06-2014.07:收集数据与资料的整理;对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⒍2014.08—2014.09:课题结题阶段,整理研究资料,汇总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

㈡研究人员及分工

㈢预计完成的研究成果及其形式

⒈完成《基于工学结合的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⒉创新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编写数个案例,编写相关专业校本教材。⒊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加强实践教学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⒋建设若干工作室,如“新农村工作室”,能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力,并为当地计算机技术在人才和技术上提供资源。

六、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含已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

下载“工学结合专班”模式下工学冲突课程学分置换方案探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工学结合专班”模式下工学冲突课程学分置换方案探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