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建筑地基与基础》课程设计
马彩霞
关键词:工学结合;地基;基础;课程设计
作者简介:马彩霞(1969-),女,河北丰润人,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建筑工程、水文及地质工程。
中圈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1 2011)08-0045-03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面向建筑施工企业一线,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建筑施工技术和管理人员。面向的岗位有建筑施工企业的土建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资料员等,未来可成长为“建造师”。
目前高职院校的招生对象包括职高对口生和普招生。其中高职学生有不适应以知识逻辑为中心的学科课程学习和应试教育的特点,他们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弱,相对适合形象思维,适于直观形象化教学和“在做中学”,适合培养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要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工作过程导向培养模式,通过行动来学习,多让学生体验开启智慧和增强自信的经历,以发掘潜能,发展个性,所以课程设计尤为重要,现就“工学结合”模式下如何进行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建筑地基与基础》课程设计作一探讨。
一、《建筑地基与基础》课程总体构架
《建筑地基与基础》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职业基础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面向建筑施工一线实际生产过程的“工学结合”课程。结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充分考虑认知规律,形成了“拆分建造任务驱动(四个阶段)”培养模式和“拆分+建造”课程体系,即第一阶段通过拆分课程认识建筑:第二阶段通过建造课程掌握房屋施工的知识和技能;第三阶段通过综合实务训练,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工程项目的建造全过程:第四阶段通过岗位实习进行实战,自主开展房屋建造。
通过行业、企业调研和岗位工作分析,我们归纳出在房屋建造中《建筑地基与基础》课程典型工作任务(地坪以下)为:土方开挖一基坑降水一基坑支护与放坡一地基处理一基础施工一土方回填。建筑工程室外设计地坪以下的这些施工的内容与地基土和地下水相关联,具有特殊性。其中对于基础施工人员需要理解基础的设计意图(包含其受力、结构、构造等),而这些与地基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需要同时满足地基的相关技术条件(强度、变形、稳定性);其它分项工程则直接和地基土相关,需要根据土层分布和土性的不同设计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处理方法、施工工艺、施工机具等)。对上述设计意图和技术措施选择的正确理解是进行事前控制、保障施工质量的必备条件。《建筑地基与基础》课程因此而产生,它属于拆分课程(认识建筑)。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将课程共分为四个单元:基本知识;基础工程;基坑与边坡工程:土方工程。原有的教学内容侧重计算设计,是以理论知识为学习起点,按知识逻辑组织课程内容,系统、有序地传授概念和原理等陈述性知识。学生不易建立知识和应用的有效联系。课程改革后,以项目、案例引出和编排教学内容,从而凸显理论来源和理论服务于工程实践,解决理论“够用为度”的问题。这样使得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更加明确,内容的衔接更加合理,理论知识的深广度更易把握,更易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与原学科体系下的课程相比,是知识的解构和增加、课程的重构。
二、《建筑地基与基础》课程作用与任务
通过行业、企业调研和岗位工作分析,我们归纳出在房屋建造中《建筑地基与基础》课程典型工作任务为土方开挖一基坑降水一基坑支护与放坡一地基处理一基础施工一土方回填。
(一)本课程作用为
为室外设计地坪以下建筑工程的施工和监理提供有关土的技术理论和技能的支持。1,针对室外设计地坪以下建筑工程,使学生搞懂基础设计、基坑支护或放坡设计的意图以及地基处理方法的原理。
2.为土方开挖、基坑降水、基坑支护或放坡、地基处理、基础施工、土方回填等施工方案的制定、施工和监理提供必备的有关土和地下水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
(二)本课程的任务
1.为阅读使用地基勘察报告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技能。
2.为基坑降水、支护提供理论支持,使学生读懂基坑支护设计的意图,知晓降水带来的问题。
3.为基槽检验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技能。
4.为土方开挖、土方回填质量控制提供理论支持和检测技能,5,为基坑支护、土坡稳定分析提供理论支持。6,为地基处理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选择。
7,使学生知晓基础的受力以及构造的原理,为基础施工提供力学和结构、构造方面的支持。
8,结合地基土的特点,为施工提供相应措施。
三、《建筑地基与基础》课程设计的理念
在课程设计、建设和教学实施过程中,始终贯彻以下教育理念:
(一)终身学习的教育观。本课程要把学生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而教师要从传授者变为引导者,教师是《建筑地基与基础》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协调人。重视学生的学习权,使“教学”向“学习”转换。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而是以“学”为中心,力求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建构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多元智能的学生观。高职学生具有形象思维的智能结构和类型,适合采取直观形象化教学和“做中学”的培养模式,要尽量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工作过程导向培养模式,通过行动来学习,多让学生体验开启智慧和增强自信的经历,以发掘潜能,发展个性。
(三)建构主义的知识观。教师是《建筑地基与基础》学习情境的创设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要采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和项目教学、现场教学、小组合作讨论、启发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他人的互动和“动手”实践,主动建构自己的经验和知识。
(四)能力本位的质量观。作为职业基础课程,课程的目标是职业能力开发,通过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知识应用的能力和有关地基基础的职业能力。同时要注重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学生不仅要成为建筑企业一线的“岗位人”和“职业人”,更要成为能生存能发展的“社会人”,在今后变动的职业生涯中有能力不断获得新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五)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观。本课程开发的关键是从建筑施工职业工作出发选择课程内容。课程要回归社会职业,通过岗位典型工作分析确定教学内容:以项目和案例为载体,按照从实践到理论的顺序组织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工作项目加以学习。
(六)校企合作的课程开发观。行业企业的实践专家参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双方共同进行岗位调研、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确定教学内容、划分教学单元:企业提供大量工程项目和工程技术资料,合作建设教学文件、教材等教学资源:校企共建实验实训设施:校企互相兼职,共建共管课程教学、岗位培训和合作技术开发的专兼职队伍。
四、《建筑地基与基础》课程设计的思路
(一)通过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内容
1.与行业企业专家一起,通过工作分析,归纳出涉及地基基础的典型工作任务(分项工程),进而厘清所需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
2.与行业企业专家一起,将相关典型工作任务整合、序化,建立合理的课程内容框架,进而设计课程内容和技能训练计划。3,教学单元与建筑基础施工所含分项工程相对应并考虑知识的关联性,由各分项工程典型工作任务的完成确定所需的相关知识、技能和素质,坚持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安排。
4,以项目载体为引导确定土力学理论知识内容,实现理论“够用为度”的原则。5,立足相关规范的解读和应用,强调理论结果的实际应用,简化理论推导。6,课程内容载体与校内建筑技术实训基地教学做一体化实物模型相结合。
7,保持课程的开放性。课程项目载体和案例要与时俱进,保证内容的典型性、先进性、前瞻性,把握行业企业的现状。
(二)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实训环境
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最大限度地使课程直观化、形象化。1,与河北恒达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邯郸市北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土工实验实训室,提升实验实训室软硬件水平,共享双方实验设备。
2,与邯郸市天工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和邯郸招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共同研发、设计、建造“教学做一体化1:1实物模型”。
3,与邯郸市建筑业管理办公室合作,在我校共建“邯郸市建筑科技示范基地”,联合众多企业建设地基基础实物模型。
(三)项目与案例引领教学
1,各子单元均以项目或案例引入,增强知识的目的性。
2,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项目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小组合作讨论、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自我建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培养职业核心能力。
五、《建筑地基与基础》课程设计方法
我们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则遵循实践一理论一实践的教学层次和顺序,通过项目或案例引出理论内容,通过工作任务的完成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总结出6种课程设计方法:
(一)项目引导。是指首先给出工程实际项目(包含教学做一体化实物模型工程),教师逐步设定引导性问题,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出工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总结出需要学习掌握的课程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对课程内容有整体、完整的认识,适合概述性单元的教学。
(二)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不同案例的介绍分析,将相关知识放置于具体工程环境下加以应用和学习,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强化知识的应用,同时习得经验性知识。
(三)项目教学。是将任务项目交予学生完成,从信息采集、方案设计与实施,到完成后的检查评价,都由学生负责,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咨询指导、组织引导作用。学生以多样化的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策略展示学习成果。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不仅注重结果,更加注重完成项目的过程。
(四)现场教学。是在真实的施工环境中开展教学,通过实物形象化地传授教学内容,直观感受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学生的形象思维得以激发,学习兴趣得以提高,教学效果得到保障。
(五)引导文教学。是指在项目教学中,为配合学生自主学习,给出引导性的文字材料(包括引导问题、提示描述、检查单等),用以在方法上指导学生行动导向的学习过程。学生依据引导文来回答引导性问题、制定工作计划。
(六)启发与互动。是指预设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自主建构知识。课程结束时也留有问题,以便将学习延伸至课外,学生在课下查找资料,进行思考,并可以通过网上课程论坛进行师生讨论。
六、通过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完成《建筑地基与基础》课程设计
《建筑地基与基础》课程组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理解、掌握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应用了多种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育教学效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编制多媒体课件,采取多媒体综合设备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包含有大量工程图片、动画、实验实训演示录像,利用由大屏幕、计算机、实物投影仪、拾音器、音响设备、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组成的多媒体综合设备,提供图文并茂、直观形象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应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室采用的教学软件可以进行教学辅助管理,实现教师操作演示、学生操作监控、文件资料发放、学生作业提交等功能。对项目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使基坑边坡稳定性分析软件的应用教学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课程网站的建设和使用。课程网站提供了大量教学文件、学习资料、相关网站链接,学生通过互联网实现了自主学习:通过在线测试自主进行学习评价:课程论坛则建立了师生间超越时空的联系,方便师生课下随时的沟通交流。课程学习变得更加方便。网站具备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自主性的特点。
第二篇:刍议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刍议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基
础课程教学改革
[论文关键词]艺术设计 基础课程 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包括设计素描、设计色彩、构成艺术等课程,这些课程目前采用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内容相对比较孤立,联系性不是很强,没有能够发挥基础课程的应有作用。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如何更好的适应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的需要以及更好的配合专业发展做了一些分析,在整合基础课程相关内容、采取措施改善教学效果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更好的促进专业的良性发展。
一、前言
近年来,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发展适逢高职高专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大潮,高职院校都非常注重专业建设,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注重工学结合。本人在担任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工作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思考和探索如何提高基础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针对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结合专业建设及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方向说说自己的体会。
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是为专业学习打下基础,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上有一个前期的铺垫,从专业基础课程的定位和性质上面来说,它应该是强调专业的通识教育,是为专业课程服务的。目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一般而言包括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三大构成(构成艺术)、图形创意等课程,整体而言,在课程设置相差不大,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存在个体差异,比如有的学校还开设了装饰雕塑、图案等课程等,不一而足。
在当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得到大力发展的形势下,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得到了各位老师的重视,在实践中正不断地加以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反响。而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从目前来看,基本上都是沿袭传统的模式,开设内容都是按照素描、色彩、构成等进行分类,尽管在教学内容上面偏向于设计教学,但也不排除简单照搬照抄过去的模式等现象,和本科相比,最大区别就是课时数量上的压缩。这样,一方面由于高职层次学生绘画水平相对薄弱,另一方面,基础课程设置没有体现出高职特色,千人一面,导致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并没有能够发挥出基础课程应有的作用和效果。
在此情况下,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如何和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改革创新,将教学与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进行融合,以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起到应该具有的作用都值得我们去思考。
二、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也需要适应专业及社会的发展
毋庸置疑,由于基础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它的服务职能,因此他也要适应专业发展的要求。
首先,从课程方面来说,由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历史都比较短暂,在千里只为一次分享 我的泪水 你的喜悦
课程设置上难免出现本科类似专业的翻版,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以及就业市场的开拓,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专业基础课课程设置还留有历史印迹,专业基础教学内容在许多方面难免也存在一些过时的理念。
另外,学生进校时专业基础相对薄弱,很多同学进校以后还是攀比高考专业分数的高低,注重绘画技能的衡量,对于设计专业的内涵理解还不是特别理解,从而影响到他们对于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的实现。在课程学时上,基础课的课时时数也是有限的,一般每门基础课的课时都是在50学时左右,甚至更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顾此失彼,或者被动和孤立的去学习既有的课程,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
因此,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如何和已有的教学条件相结合,做到因地制宜,真正将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体现所开设专业之间的相互补充和融合还需要不断的改进。
其次,从教师方面的情况来看,还存在思想不重视,实际教学方法和预计不统一的现象,认为改革是专业课老师的事,基础课不是那么很重要的印象。这种现象是由多种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从事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老师,由于过去的精英教育背景,一般都是专业艺术院校毕业,他们习惯以自己的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经历来套用到高职教学模式当中,要么过分强调照搬国内甚至国外的一些专业艺术院校的做法,要么还习惯于传统教学的方式,甚至是针对本科生的教学方法来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有意无意的灌输纯艺术方面的内容和要求,忽略设计思维的转变。导致在教学过程中非常喜欢运用传统的教学经验,比如在设计素描教学中单纯地作为传统的素描知识教学,或者课堂训练的内容依然注重素描、色彩等基本功的训练而忽略设计思维的转变。
再次,从教学模式上来说。目前,情景教学,岗位模拟实训是得到广泛认可的高职教学模式,体现了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岗位需求的变化。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成为大家在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普遍实施的一种教学要求,得到了专家和社会的认同,也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果。但是,从思想的重视程度来说,基础课任教老师认为这样的模式更适用于专业性比较强的课程,对于基础课程来说,和专业能力以及岗位挂钩并不是很明显,加上教学硬件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尽管也实施了项目化教学,但还不能够很好的体现教学效果,需要对这种模式加以总结和创新。
三、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整合初探
1.打破传统学科分类,整合相关课程,突出基础课程作用
高职设计专业由于学时有限,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决定了基础课程的课时比重偏低,如果按照具体的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必然出现课时平均分配,结果就会导致教学目标重点不够突出,教学效果难以实现,学生感觉课程犹如鸡肋。根据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以及对学生的调研,现实的教学效果确实如此,很多学生在上完素描和色彩等基础课程之后,普遍感觉教学时间太短,还没进入状态课程就换了其他课程内容。为你分享
因此,为真正体现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作用,在基础课程的内容上可以大胆做一些调整。参考专业课程模块化教学方式,打破传统的课程模式在课程设计、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基本特色与样式,尝试将传统的按学科分类的设计素描、设计色彩、构成艺术等专业基础课程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知识体系重新构建,组成综合的基础课程,在强调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基础上,着重突出思维方式的转变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精心设计教学模块内容,设置成综
合基础课程,在学时上保持总量不减少,素描和色彩等原来的传统课程内容仅仅作为创意的表达手段融合在项目过程当中加以训练,使学生在项目实践中转变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让学生提前接触专业技能知识。从而在心理上和实际学习过程中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定位,尽早进入设计的状态。
2.借鉴专业课程项目化模式,强化课程组织结构
传统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如前所述,过分强调学生的绘画表达技能的提高,而高职层次学生的专业基础相对来讲整体偏弱,很多学生进校之前,可能都是半路出家,让他们花上几个星期再来进行基本功的训练,结果注定是为了画画而画画,最后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另外学科之间相对独立,知识的融合不够紧密,而忽略知识之间的联系,比如设计素描和设计色彩课程之间的区别是很明显的,学生在上完两门课程之后,能将两门课程加以联系的很少,一般都认为,设计素描训练还是形体、结构、比例、明暗的延续,如何将设计素描和色彩知识结合进行新的创造往往意识不足。其他诸如构成课程之中的形态采集、形态组合规律等知识、图形创意课程之中的图形组织知识之间同样存在这个问题。
因此,按照专业基础课程的课程定位及目标来强调项目内容的整体教学设计,按照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模式对几门课的内容进行模块化分解,模块打破课程的界限,设置工作任务,将按课程分类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融入一体,根据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及规律设计课程训练项目的顺序,融合创意和表达方面的能力训练目标。通过项目化教学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推动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促进基础课程之间知识的联系与沟通,使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之间联系更加紧密,进而解决学时的有限和效果之间的矛盾,同时也能促进教师进行
3.转变教学观念,注重教学过程的管理
好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必须要通过好的教学过程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教学组织与方法是教学过程设计的主要内容,能否采用科学先进的教学组织与方法手段直接关系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培养目标的实现。知识、技能的获取需要教学过程的支持,不同类型的知识、能力体系需要不同的教学过程,而以适应工作过程和岗位能力的要求为导向的教学过程,是高职教学的特征,也是合理选择教学组织与方法的依据。由于课程模式的更新,从事基础课教学的老师必然要在教学过程中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努力做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提高,能积极地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既做到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强化实践训练的启示作用,又能将应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很好的融合,发挥出基础课程的实际作用。
另外,对于基础课程教学还要统一思想,经常性的组织教学的研讨和学习,要善于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并对其进行总结。
4.营造宽松的环境,尊重老师的创造性
教学过程是实践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学改革的设想再完美,都需要在实践中去检验,同时还要和具体的实际相结合,如果所有的老师都是用统一的方法、统一的风格、统一的模式去教不同的学生,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从学校来说,要有鼓励创新的机制和评价体系,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鲜事物要抱有宽容的心态,技术上面支持和配套,另外,教学设施的完善和配备,教学一线老师能动性的发挥,积极性调动都离不开保障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刘刚.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几点思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
会科学版)第27卷,2007,(6).[2]王艳峰,邓玉璋.关于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职教论坛,2009,(8).[3]刘友金.对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创新.电影文学,2007,(11).为你分享
第三篇: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刘玲艺
东莞南博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东莞(523083)
E-mail: lingyi1225@163.com
摘要:会计专业是热门专业,学生人数众多,会计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会计专业不易找到真正校企合作的单位,而会计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怎样落实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一直成为困扰会计学界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从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现状入手分析了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工学结合”模式下进行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关 健 词:工学结合高职教育会计实践教学改革会计实训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迅速扩张之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如何深化教学改革,办出高职特色,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这对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对于高职院校,并不是所有专业都适合产学一体化,都适合进行校企合作,比如经济类的会计专业,是热门专业,学生人数众多,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很难找到合适的校企合作单位。而会计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市场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会计专业的学生尽管目前就业前景尚可,但学生动手能力较差的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如何改革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怎样落实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水平都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本文从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现状入手来分析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在“工学结合”模式下进行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一、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现状
(一)目前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对高职的财会专业学生来说,动手能力强是他们与财经类高校学生竞争的主要优势,也是他们在社会上的立身之本。然而,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想仍影响着高职教育,这无论在课程设置、教学课时安排,还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都表现得很明显。尽管高职会计教师已认识到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还存在着对会计实践性教学这样那样的片面性理解,致使目前的会计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差,不能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缺乏完整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目前,大多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性教学仍停留在应试教育模式上,在实践教学安排上缺乏整体考虑。其实,实践性教学是通过多环节、多层次的会计实践活动来完成的。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缺乏统一符合会计实践教学的课程标准,课程之间存在重复现象,与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及市场需求不相符,对有些必需的教学实践内容重视不够,这些均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课程设置与实践性教学目标不相适应
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具有以下特点:去向明确,中小型及以上企业;岗位群明确,胜任会计主管及以下岗位;符合企业实际需要和会计专业职业性,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及助理会计师或会计师证书。为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相应会计课程设置必然要与社会需求、学生就业紧密联系。为使学生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真正胜任用人单位的工作岗 1
位,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应根据市场需要和学生就业情况来制定,同时每学年还要进行相应修改。但是高职会计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同生源的课程设置区别不大,普高生和三校生的基础不同,课程设置和课时的区别不够明显;有些诸如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钢笔书法,点钞、税务代理实务等课程很有必要开设;技能训练仍需加强。
3、缺少完善规范的实训教材
从目前出版的会计实训教材来看,存在以下问题:1)实训内容陈旧,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大多数内容跟不上相关的法律法规、会计制度和准则的变化,往往不是过于简单就是过于复杂,很难找到难易适中的会计模拟教材;2)选择的业务类型单一和模式化,不能反映企业会计核算遇到的各种繁杂的经济问题,由于针对性不强,就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运
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普遍存在过分强调会计核算,忽视会计监督的问题。
4)缺少层次化,如《基础会计》实训较难,《财务会计》实训模拟实习时间短,资料单一。一般都是要求完成从“凭证—账簿—报表”的循环,而省略了审核、监督环节。这说明在教材中没有给出不合理、不合法的会计资料供学生选择鉴别,这就会造成学生在观念上忽视对会计业务的审核工作。
(二)师资水平
从目前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师队伍的现状来看,脱离实践可以说是较为普遍的现象,现在的高职会计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他们缺乏实践经验是毋庸置疑的,进入高职教学岗位后,正值高职院校扩大招生规模,教学任务繁重,往往难以抽出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另一方面,大多数高职院校也没有把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纳入教学管理计划或形成制度,在时间上、组织上和经费上都没有相应的安排和保证,不可避免地出现教师脱离实践的现象。
教师是高校教育事业的基础和主力,实践教学的好坏与教师的经验和能力密切相关。以
我院会计专业为例,目前,会计专业共有专职教师39人,其中拥有注册会计师3人,会计师20人,双师型教师占到总人数的51%;硕士学位16人,占41%,专业素质较高,教学基础扎实。但作为会计实践指导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会计理论知识,而且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会计专业教师,绝大部分是直接由高校的毕业生直接走向各类学校从事教学工作,虽然具有较丰富的会计理论知识,但会计实践能力相对匮乏;其次,师资年龄结构不尽合理,缺乏有实际工作经验的老教师。实践教师队伍的现状,使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实践教学环境
(1)校内实训
实训室是融合理论与实际、知识与能力的一个平台。因此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配有会
计模拟实训室,用来提供学生会计实验、实习需要,但就实训室的配置情况来看,远未达到仿真要求。由于实验经费短缺,实训室软、硬件滞后于目前的实际情况,没有完整的会计模拟数据系统,无法保证实验实训需求,有的院校甚至完全是手工实验操作,其实验实训能力、效果可想而知。我院领导十分重视实训室的作用,会计专业校内模拟实训室设备齐全,基本上能够满足教学要求。但是,由于会计实训项目单一,内容比较简单,经济业务不够全面,不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如会计手工模拟主要是制造型工业企业,实训项目也基本上局限在会计核算上,而与之紧密相关的财务管理及税收等方面的实训内容尚待开发;财务实训软件使用效率受到限制,如用友财务软件只能在实训室使用,其他地方诸如宿舍等地根本无法使用;实训室利用率不高,使高档资源浪费现象突出。
(2)校外实训
目前高职院校在校外建立实训基地的方式一般以给对方培养人才为条件设立,但每个
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人员的需求是极其少的,而学校因为经费不足又不可能给对方在经济上予以补偿,这样对企业来说收入与付出不等同,不愿成为学校的会计实训基地。由于校外
实训基地严重缺乏,使得学生的专业生产实习不可能真正落到实处,大多数学生利用这难得的机会去找工作,真正用于实习的时间非常少。学生到企事业单位会计部门实习,由于业务不熟不能给其增效,还难免给其会计等部门增加工作量,且单位不愿让学生知悉其商业秘密;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谋求利益最大化,不愿主动为社会培养技能性人才;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费用不能列入成本,也不能减免教育附加税,抑制了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加上一个财会岗位也只能允许一个人进行处理,一般一个企业容纳学生极少,因此,会计专业学生大批量的到某一个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习是非常困难的,实质性合作工业企业较少,使得学生难于了解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会计核算的全过程,无法做到真正意义的顶岗实习,使校外实习流于形式。因此,研究以怎样的方式进行校外实训基地实习,是会计实践教学研究的关键,也是困扰会计学界的一个焦点。
二、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应当按照工学结合思想进行设计,突出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将会计实践教学贯穿学习全过程。
(一)更新观念,优化课程设置,调整课程设计,突出实践能力。
要培养出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其核心工程就是要设计出具有高职特点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国际化的社会,对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对能力要求而言,未来的财会人员必须具有传递和接受信息的能力,与他人一起共事的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像英语、计算机、MBA、演讲技巧等都要进入实践技能项目作为会计人才的硬件素质之一。对知识结构而言,应具有会计专业知识和企业管理知识。20世纪90年代,美国会计学会(AAA)提出了财会专业开设的第一门课程应是《会计学导论》,它把与财会密切的财税、金融、市场和公司经营等相关知识整合起来,帮助学生了解公司负责人整合和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处理和解决经济业务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此项建议值得我国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时借鉴。
1、将会计模拟实验纳入整个教学计划,加大实践教学比例。
会计实践教学不是
一、两门课能解决的问题,它是一个系统工程,设置一个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模式是前提,但最终必须付诸实施。首先应在教学计划中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和学分比例,一般可根据情况加大到55%左右的比例,由此体现实践教学的地位,切实解决学生参加工作以后实际操作能力差的问题。其次要体现基于会计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和更新实训项目,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按照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要求,要使课程设置具有针对性、实用性,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撰写各门课程标准,精选教学内容;编写切实可行的实训项目指导书,制定详细合理的教学计划等教学性文件,使教师在指导实验时有可依据的标准,真正解决学生参加工作以后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差的问题。
2、将手工会计模拟实验和电算模拟实验结合起来。
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实践教学手段都停留在手工阶段,为了增强学生的适应性,会计实践教学的手段应更新,采用手工、电算化、网络等相结合的手段。会计手工模拟实践是基础,它可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会计活动的全过程及其规律,而会计电算化和网络会计的模拟实践是对手工模拟实验的升华,它是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进行全面系统的会计电算化处理,目的是检查学生的会计电算化和网络知识水平,提高学生的现代化技能。目前会计电算化在各类企业中的普及率在逐年提高,很多用人单位也将电算操作能力列为招聘的条件之一,学校应该考虑到企业的这种需求,利用现有的资源,在手工会计模拟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共同进行,使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细化会计基本技能实训,积极开展专业技能竞赛
会计基本技能实训应包括会计钢笔书写、珠算技术、点钞捆钞、凭证整理装订、小键盘录入、台式计算器运用等实训项目组成,通过各项目的实训,使学生掌握会计职业岗位必需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专业学习的兴趣,为其他会计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会计专业应积极开展各类专业特色浓厚的技能竞赛,“以赛促训、以训强技”,如:财会信息化竞赛、会计业务操作技能竞赛、综合计算技术竞赛、财务软件操作技能竞赛、珠算、点钞竞赛、会计知识竞赛等,将竞赛作为一种衡量专业技能、检验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加强校际横向联系和对比的有效手段。
(二)加强教材建设,完善会计实践教材体系
教材是教与学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应当围绕课程建设开展教材建设。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会计实训教材的变化赶不上现实的步伐。因此,部分教材应做到每年甚至每半年就改版一次以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并突出资料的新颖性、系统性和综合性。为此,应结合会计专业的特点,编写一套以新会计准则为依据,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应用能力为重心,以融合会计专业资格考试内容和服务地方经济为特色,制订统一的“实训要求及课程标准”,通过实践教学的总体设计,明确每一个实践环节的目标、实训内容、实训要求、步骤和程序,使各环节互相联系、互相衔接,形成理论与实践教材相配套的、载体多元、内容充实、与时俱进的教材体系,学生通过会计模拟系列实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熟练掌握会计专业技能。
(三)提高会计教师的实践技能,重点培养“双师型”教师。
按照工学结合要求,调整师资结构,提高会计教师的实践能力。
(1)采取内引外联的方式,结合教学进行教师培训。向企事业单位、会计事务所聘请财务总监、注册会计师担任客座教授,让他们既到学校指导会计教学工作,进行教师培训,又让他们担任会计课程教学,弥补在校会计教师实践知识的不足。
(2)采取上送下派方式,提高会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技能。对未经过实践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差的教师,下派到业务部门、企业等挂职锻炼,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3)创造条件让会计教师平时经常到第一线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熟练掌握会计循环各个阶段的实务操作,并能够解答会计循环过程中出现的操作问题,熟练掌握会计核算中一些特殊会计事项的处理,具有综合会计信息、分析会计信息的能力。
(四)改进实践教学方式,强化案例教学。
必须将理论教学活动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案例教学和社会调查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案例教学将会计理论教学活动与会计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会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活动,搜集会计案例。通过教学过程中对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把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与会计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掌握理论,并用理论指导实践,达到较好掌握理论知识的目的,从而开动学生的思维并激发其创造性,提高其处理会计实践问题的综合操作能力。
(五)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保证学生有较多的实践机会。
加大实验经费投入,建立仿真性强,能全方位模拟日后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的会计模拟实验实训室。同时拓宽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的思路,把财会管理有创新、有成果的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作为首选目标,走校企合作办学的道路。这是因为:第一,这类企业是高职学生求职的主要去向。第二,股份制企业和三资企业会计比较贴近现代财务会计,教师通过调查和收集资料有利于实验教学尽可能贴近实际的要求。
(1)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放在首位。重视手工会计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的建设,将校内实训放在首位,实践证明这是最有效的实训模式。具体实训资料应以工业企业为情境,以培养学生会计核算工作能力为主线,按照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告的工作流程组织教学,并重点放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审计基础》、《财务软件应用》等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同时加大《税务代理实训》的实训力度,增加出口退税和电子报税等实训项目。
(2)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大力建设校外实训基地,重点建设校外顶岗实习基地,促进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协调,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开展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同时选派专业教师到实训基地进行实践锻炼,提升会计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构建一个培养高素质“双师”型专业教师的长效机制。
对于高职会计学教育,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力度,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我们每个会计学教师要结合本院校的实际,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既具有很强的综合素质,又具有本院校的培养特色,以适应社会对高职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各种需求。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N].中国教育报,2006,11,16
[2].赵 筠,《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探析》[J].《商场现代化》 2009,(06)
[3] 王勋, 《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9,(01)
[4] 赵 筠,《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商场现代化》 2009,(07)
[5] 杜学森,《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方式》[J].《教育与职业》2007,(11)
[6]马元兴,《会计专业工学结合的内容与实现途径》 [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2)
第四篇:高职院校实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高职院校实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摘要】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在内涵建设,提升自身实力,打造品牌,凸显特色重要的一环。目前高职教育培养的毕业生与企业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其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的教育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中依托工学结合深入推进人才
培养模式创新,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郑州交通职业学院作为中原地区规
模最大的汽车类高职院校,按照“育人上质量、管理上水平”的要求,近年来在教学中不断推进改革,打造了诸如“奇瑞班”、“宇通班”、“长通班”、“标致班”等一个个响亮的品牌,在“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实践中取得了初步
成效。本文仅对工学结合在其实践层面上所遇到的诸多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简单
探讨。
【关键词】高职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实践 探讨
工学结合在职业教育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从1991年10月17日国务院《关
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最早提出“产教结合、工学结合”,到2005
年10月28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再次强调提出要改变以
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根据《国务
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
院校建设计划,更是将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
点,提到日益重要的地位。目前,高职院校开始转向内涵建设,强化市场导向,重视与企业的合作,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学生能力与就业市场的“零对接”。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所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作为培养方的高职院校与作为用人方的企事业单位,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一部分时间在学习基础
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另一部分时间由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到企业参加岗位生产实
习,形成了学习—实习—再学习—再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实质是学校和企业
将共同承担起对学生的培养任务。
二、高职院校实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和意义
1、增加实践锻炼,强化专业知识学习。
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不仅能增加学生的实践锻炼机会,更重要的是它能使学生与企业实现“零对接”,促进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学生只有领略了企业以及岗位的管理理念和文化氛围,才能在学生和企业员工的不断转换中,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2、优化社会资源,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工学结合的开展不仅能使学校比较好地解决实训、实践条件不足的供需矛盾,还可使学校面向整个社会统筹教育资源。高职院校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合作企业的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在企业进行锻炼后,其实践能力会快速增强,从而成长为理论实践双高的“双师型”教师。同时,教师和学生深入到企业一线,还可以真正体会到行业发展和相关行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学校可以及时地调整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使培养出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满足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3、拓宽就业选择、增强实践认识。
“工学结合”使学生在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学生与企业一线工人长期接触,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学生在车间现场接受技术指导、职业训练,了解到行业发展相关的各种信息,开阔了眼界,扩大了知识层面,同时提升了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变得更加成熟。“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能够深化学生对职业角色、职业选择、职业实践的认识,帮助他们开展学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设计,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还能拓宽学生就业的选择途径,为有针对性地教学、实践、就业选择提供渠道。
三、当前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未能深入开展的原因
由于受诸多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许多高职院校没有真正做到按市场的要求和高职教育自身的规律组织教学,尚未建立起动态、灵活、有针对性的课程结构,多方原因致使“工学结合”未能长足深入地开展,具体归纳如下:
1、理念认识不清,缺乏顶岗实习期间的有效管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对“工学结合”的认识浅薄,仍然习惯于教学实习的传统办法,一种形式是将学生大批次地安排在某一个企业,或者“以工代学”,简单地认为把学生推到社会上实习就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最常见是“放羊式”的顶岗实习;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以学代工”,把工学结合等同于以往的“见识实习”,仍然强调学生以课堂
学习为主,学生的专业技能得不到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师,作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直接参与者和执行者,由于每个人的认识不同,实践能力不同,对教学的理解和把握也不同,故工学结合推进的难度很大。此外,在教学质量监控上,由于顶岗实习的学生分散在不同的企业,实习成绩的考核很难统一标准,而且当前多数院校工学结合质量管理停留在末端检验阶段,缺乏过程管理和实时监控,使工学结合的实效大打折扣。
2、实践环节薄弱,人才培养的实习资源与教学需要不匹配。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最能体现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特色,理应受到重视。但是,我国目前对企业参与高职人才培养缺乏硬性的约束机制,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主要以高职学院为主,与企业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可提供的实习机会不多,所实践的内容往往与理论教学脱节较大,且实训时间短暂,导致实训部门资源与教学需要不匹配。
3、企业积极性不高。所谓企业积极性不高是相对学校而言,因为培养人才是学校的主要任务而非以企业为主,因此企业的积极性没有学校高理所当然。学生到企业不能很快上岗,影响企业的工作效率,所以企业没有义务为学生提供“练手”机会和业务指导。
4、教学计划制订的培养目标跟不上企业岗位的需求。职业院校在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缺少实际的岗位群分析,不能依据岗位群应具备的职业资格和技能确定必须的基础理论、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训环节,课程过多缺乏整合,实践环节跟不上培养目标的需求,致使学生不能将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工”和“ 学”不能很好地衔接。如果按照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修改教学计划可能会带来三个问题:一是缺乏“ 双师型”教师,而建设高水平的稳健的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只有在密切产学合作的基础上才能实施与完成,目前国内由于校企双方缺乏稳定长效的合作机制,不少院校“双师素质”教师数量不足,理想中高水平的稳健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尚在继续建设中;二是缺乏资金,培养教师、学生到企业顶岗工作需要大量的经费;三是工学结合在实施过程中由于“ 工”和“ 学”的时间不确定,对教学计划不可避免地要做大量的调整。而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学计划管理过于严格,学校对教学计划变动的自由度不大,这一点对工学结合的实施也是有阻碍的。
四、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对策
1、建立、健全工学结合的法律法规保障机制,制定适合高职院校的工作制度。近年来,政府已通过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的各项法律法规,构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法律框架,做到“以法治校、以法治教”,使与职业教育有关的机构和个人都能在法律的约束下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在制定工学结合规章制度时,对法律真空、界定模糊、未有先例的制度、协议等,要引入律师、法律顾问、保险机构等参与起草签订,要做好工学结合预案,避免突发事件对工学结合的干扰。
2、继续推进“2+1”、“产学融入”等教学改革试点深入开展,扩大“订单班”投入力度。“2+1”模式,即“学生前两年在校内学习与实训,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产学融入”模式,即“企业提供仪器设备,在学校建立技能培训中心、实验室或实训车间,将企业的标准、规范和技术要求等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并通过开展生产性实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郑州交通职业学院自2006年以来,先后与广东中山纬创资通有限公司、上海展运电子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2010年5月率先在学院成立‘东风标致’培训中心,从多方面促进了我院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升级。目前,我院仍在继续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创新教学改革,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思路,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继续实行“订单班”培养。
3、依据企业要求,构建课程体系,明确核心课程。从分析学生未来工作岗位和岗位能力入手,科学制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必须根据企业提出的学生就业岗位和岗位能力要求,明确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是什么,岗位能力要求是什么,学院遵循学生特点和高职教育规律,和企业一起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共同对岗位能力分解,明确专业对应的岗位、岗位群及岗位核心能力,从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同时,学院要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构建岗位能力所对应的课程体系,在确定主要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高职教育规律特点和企业要求,设计课程模块。在课程模块中不同的专业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二级单元模块,如机电专业在岗位能力提升模块中可以设置技术、工艺、管理等 3 个二级单元模块,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
划所拟定的未来就业方向来选择相应学习内容。
4、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师资队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关键,是要有一支能够“工学结合”的教师队伍。因为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专业调整模式整合、课程体系及内容的设计并实施、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都要靠这样的教师队伍去操作完成。所以,要真正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而建立起完整的高职教育的教育教学制度,必须下大力气建设“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
5、共建共享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真正实施,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是不可或缺的条件,这是以往主要制约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瓶颈”之一。着力建好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加大对实验实训室建设的投资力度,以满足多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训需要;同时,大力开发满足各专业顶岗实习需求的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实习与所学专业能够有机结合。
6、严格考评机制,加强实习学生的管理,提高实训质量。为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学院应逐步确立以能力考核为重点的工学结合考核方法,取代过去传统的考试、考查相结合的两种考核方式。在实习开始前,由实习指导教师做出实习计划书,内容包括实习的目标、内容、操作技能和实训报告;其次与辅导员一起共同召开实习动员会,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实习任务。为保证实习质量,由指导教师和企业共同对学生操作能力、实习纪律、实习态度做出考评,在考核方式中尽量以企业评价为主,对实习成绩不合格学生,安排其重修。
五、结语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为了更好的推进和实施,高职院校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想方设法让学生得到高质量的实践学习机会,主动密切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和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专业人才技能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贺绍禹.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进展与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2,(12).[2]许士群.项东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的几点思考《中国职业教育》2010.9
[3]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4]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5]耿洁.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 J].机械职业教育.2007.(4).[ 5] 苏志刚.高职院校品牌
[6]何保荣,乔.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1]
[7]初景利.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2.(4).95
[8]钟 苹 莫勇明.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国电力教育》2009.9上
[9]刘洋.关于高职院校推进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的问题与对策2011.2
[10]马树超.职业教育发展机制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4,(7)
[11]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困境与思考。2012.7.13 论文在线
[12]邹伟.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探索与实践.《辽宁教育研究》2008.1
[13]李占军.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实训教学模式探索[ J].职教论坛.2006.(18).个人简介:
许亚娟(1982.6---),女,汉族,中共党员,河南洛阳人,毕业于郑州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大学本科,管理学学士,现为郑州交通职业学院助教。
第五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管理初探
电工电子30801班,三年制中技班。根据学院教学计划的安排,在入学第二年的第一学期,下厂进行了“工学结合”教学实习。如何做好“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的教育管理,对班主任工作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作为班主任的我努力探寻教育管理工作的切入口。
一、班主任工作全新领域里转变多。
针对既是学生又是“企业员工”双重身份的教育对象,学生管理需要社会化。摆在班主任工作面前的首要任务是:如何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适应企业的管理制度;如何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学生被随机地分配到不同的科室不同的生产线,班主任如何配合各生产线领导对员工在生产线上的要求,从而挖掘学生在生产过程中的最大潜能、创造更大价值!
1、学生管理社会化。以制度说话,迟到、请假不会总得到善意的提醒,而是严格的管理,上班打盹,绝对不行,出了疵品,那就得严厉的惩罚。学生还是学校的学生,但是进入了企业,就是企业的员工,是社会的一份子。
2、教育主体发生变化。从传统教育模式下由学校老师担任教育者转变为教师或师傅交替担任教育者,甚至完全由师傅担任。教师和师傅在教育方式上存在差异,导致学生不适应。
3、教育对象的变化。由单纯的学生身份转变为学生与员工双重身份,学生进入企业后,企业会像对待其它员工一样严格要求他们,这将使学生感到不适应。
4、教育环境的变化。学生在一定时期脱离单纯的校园环境处于社会环境中,复杂的人际关系、繁重的生产劳动、严格的企业管理等会使学生产生很多新的想法。
5、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变化。学生在企业实习,企业教育管理内容和方法与学校有很大区别,更侧重于作为一个员工的教育。
学生改变以往“校园和课堂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深入社会,体验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同时班级的直接管理者班主任的工作环境也随之改变。但班主任工作仍然是从教育的角度来帮助和改变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行为习惯,以提高学生自我约束和管理意识,发挥班主任在企业与学校、学生与公司领导之间的桥梁作用。
二、学生教学生产实习的阶段性过程及出现的问题
1、对新世界、新事物的了解过程循序渐进。
学生进入生产线前分别有两个阶段的培训和学习。阶段一:刚走进厂区,人事管理科对全体新员工进行上岗培训,对公司规章制度、企业文化、生产产品、工种分配、考勤制度、人员结构等方面,新员工开始有一个基本的概念。阶段二:学生分配到不同的生产线,各生产线再对新员工明确岗位要求、工艺流程、5S管理、安全操作规范、劳动纪律、考核与分配要求等。
班主任全程跟踪,与新员工一起学习,知新员工应知。同时注意观察培训过程中,学生接受的程度,个别学生的反应。再配合生产环境的要求和需要,开展主题教育班会《学习做员工》,重点强调企业要求与学校要求的区别;明确劳动纪律和请假制度,严格按照规范流程执行;以学习为主,磨练意志吃苦在先;与人沟通态度谦虚,工作积极主动,一切以生产说话。在企业领导和老师两方面的管理人员要求下,学生思想上开始学习做员工,行动上整装上阵,进入生产线。
2、熟悉有规律的工作和生活后过度了适应过程。
在身临其境的生产管理模式下,新员工经过一个月时间的了解和学习,拘于多方面的原因,他们顺利地过度了自然而然的适应过程。(1)十七周岁左右年龄的学生对新事物有一段时间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工作必然有一定的积极性。学生对新环境接触的恐惧感又使他们规矩的学习并工作着。(2)部分学生有表面浅显的适应表现,因为对了解的东西体会得不够深刻或还未接触到,所以有一个短暂的或浅显的适应。(3)个别学生偶尔在劳动纪律和安全操作规范上欠缺自控能力时,出现违规。生产线领导和班主任及时给予批评、教育或按制度进行罚款,以吸取教训。
3、由学生过度为员工的一段时间里不适应表现充分暴露。
对于所从事的工作感到不适应,导致个别学生有被迫离岗的情况,或是要求调换岗位,或是厌岗。他们有以下几方面的理由:(1)对制度已充分的了解觉得简单、枯燥;对工作内容了解后觉得重复、单一。(2)从心理上坚持的毅力接受了考验、体力上也在受到考验,害怕吃苦。(3)充分了解岗位分配标准的不统一,产生心理的不平衡。(4)通过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工作能力、绩效的不合理,以致工作信心不足。此时此刻,班主任的工作是和同学们一起感同深受地分析、品味这工作的滋味。利用发放实习补贴的恰好时机,主题班会《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犹如及时雨,灌溉了孩子们的心田。他们收获人生第一次劳动报酬的心情是喜忧参半。“我有信心,下个月我的产量一定上去”,“我学习不好,可我干活好”,“我不是来挣钱的,我学习到了很多与同事沟通的方法”等等,这些都是发自孩子们心底的心声,想放弃、害怕吃苦的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表现欲望、工作积极性在生产实习环境下尤如雷电被触发了。
4、在自我价值的体现过程中,适应环境是必然。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制度的了解、工作技能的提升、周围环境的熟悉、与同事、上司的熟悉后,不再有陌生感,加上自我的成长,在班主任、家长、生产领导、师傅的帮助下,逐步走向成熟。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每个学生都深刻的体会到获取报酬的艰辛,更是品尝到由消费者变换为创造者的乐趣,感觉了人生第一次领到“工资”的兴奋,领略到为家人送上礼物而证明自己能力的幸福。实习两个月以后的时间里,适应环境成为必然。
三、班主任对生产实习学生的管理工作。
班主任在跟踪学生生产实习的全部过程中基本工作操作方向可以总结以下几方面:
1、下厂实习前期工作:向学生和家长宣传下厂教学实习的目的、实习周期、实习内容、工作环境及要求。特别向学生讲解实习单位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其中有意识地提到劳动报酬,以调动学生的实习积极性。
2、每周定期到厂里与学生一起与学生同吃同住,排解学生生活上的顾虑和烦恼。让孩子们感觉他们的老师永远在他们的身边,他们犯错了、与人发生矛盾了、心里上有过不去的坎了,老师总会及时地帮助他们,让他们永远有一种安全感和关爱感。
3、与实习生产线上的领导及师傅沟通,即时了解学生在劳动纪律、操作规范、工作技能、与领导、同事之的相处合作情况等各个方面出现的问题。
4、针对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上出现的问题,按班集体、小集体和个人进行讨论和分析,并给予指导性的约束。
5、时刻保持与家长沟通。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有些学生个人工作和生活上出现了问题,寻求家长的协助。(2)部分家长对孩子工作的时间、劳动强度、工作环境提出不满或意见,即时给予家长一个满意的解说。(3)对于学生在某个工作阶段内表现比较优秀或进步特别明显的,给家长电话告知。
在学生生产实习过程中,班主任的管理注重三个字:“早”、“恒”、“细”。“早”即早预防、早处理。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一定要早做考虑,禁于未发或萌芽之时。如路上、工厂里、操作时的安全问题,要及早给同学们敲响警钟,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一旦发生意外,也要注重“早”,即“早处理”。在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恒”就是要有恒心。管理学生需要管理者有恒心、能坚持,形成制度,养成习惯。在最初阶段都需要不断强化,甚至需要强制执行。班主任更要主动与生产线上的分管领导了解学生生产情况。如学生每天的出勤情况、实习表现要由班主任如实记录在《实习学生情况汇报表》上;班主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所有这些都需要师生相互约束,共同坚持。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工作现在已经成为我们每天实习生活的一部分。
“细”就是要细化、量化工作责任和目标,做到精益求精。对于每天的工作安排,每一个学生的情况班主任都要了如指掌,事必躬亲。学生干部的工作一开始总是做得不到位,班主任坚持每天查岗,看记录,了解情况,和同学们一起工作。一段时间后,班干部的工作熟练了,学生的习惯也好多了,我们的管理也再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四、学生实习返校后的进步表现显而易见。
三年制中技学生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下,通过6个月的生产教学实习,他们从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实训操作到心理塑造、励志成才等方面得到班主任和生产线领导全方位的塑造,学生不仅学到了“工”的本领,也在思想意识上有明显的进步。实习过程中,我们从学生的表现中就看到了学生的进步。如文明礼貌,感恩的心,吃苦耐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学生学会了以生产质量说话,增强了公司利益大于个人利益的意识,领悟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都有提高。
同学们带着实习小结时的一句句肺腑感言“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回到校园,就立即进入课堂。而同学们的表现比下厂实习前简直是质的飞跃,让班主任的我也为之惊叹,平日里班主任的学生常规管理工作转化成了学生自己的日常工作。首先是宿舍卫生实行“5S”管理,责任到人,宿舍管理人员给予我班宿舍卫生高度评价。其次是课堂教学秩序,学生统一服装,胸卡到位,学习态度端正,任课教师对我们三年制中技学生班学风也刮目相看。
以上这些告诉我们学校教育在以职业为导向,力求达到学生行为习惯和企业要求基本一致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果,证明了“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教学实习模式,是顺应企业需要而培养中技学生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班主任和学生都感同深受。
五、对学生实习过程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思考:
1、考虑到学生的身份、年龄、身体素质、心理承受情况、劳动强度、工作环境、工作要求,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工。在学生下厂之前,班主任可以先到厂里对学生即将实习的各个岗位进行前期了解,如生产线上需要耐心、能坐得住的操作人员;需要有体力活的、需要沟通能力强的、能耐住寂寞的、视力好的、动手快的、细心的、需要有特殊技能等等的操作人员,从而对学生做个合理分工。
2、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下厂教学实习时,应该针对每个班级一定数量表现不佳的学生暂缓下厂,通过在校反思或在家长配合后,确认学生思想已准备充分进入员工角色,再分批或逐个安排下厂,把对企业的影响程度减小到最底程度。
总而言之,学生校外教学实习的管理工作,学校需要有更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教学实习工作有序而规范,形成较好的教学实习管理模式,有效地提高教学实习的质量。通过半年时间的教学实习管理,无论是对学生、家长、学校、还是企业而言,都是互利互惠的多赢局面。实践证明,要保证学生管理社会化的顺利进行,就要解放思想,把握关键问题,积极、稳妥地处理好各种关系,解决好难点问题。只要目标明确,方法得当,机制有效,经过努力,就能保证实习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