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实现路径探索(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2 11:54: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镇化进程中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实现路径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镇化进程中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实现路径探索》。

第一篇:城镇化进程中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实现路径探索

城镇化进程中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实现路径探索

学校与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依靠教师,教师资源配置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教育公平和和谐社会的推进。本文以县域为单位进行城乡教师资源配置研究,旨在使城乡教师资源得到合理优化的配置,从而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对河南县域内基础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现状进行综述,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探究建立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模式,提出解决城乡教师资源均衡合理配置问题的对策路径。

城镇化进程 城乡教师资源 均衡配置 对策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和社会公义的重要基础,而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教师资源合理配置是一个学校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实现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决定性因素。河南作为全国人口数量最多的传统农业省份之一,也是国家首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体制改革试点省,近年来,省政府与省教育厅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在县市各级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与共同努力下,全省在教育均衡发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方面明确目标、统筹规划、以点带面、重点突破,进行了一些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初期成绩,但总体上仍然任重而道远,在改革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难题亟待解决。笔者以河南县域为单位,对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进行研究,既有一定的代表性和针对性,也更容易操作与实现。

一、河南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现状

1.农村教师流失问题严重

首先,农村教师流向城市。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教师收入相对较低。农村教师去城市代课,以赚取更多的收入,代课的课时费可以弥补家庭收入的不足,这样相对缓解了家庭经济的困难。

其次,优秀教师资源向优质学校倾斜。农村优秀教师为了更好地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赚取更高的收入,必然向优质学校集中,优质学校有更好的待遇和收入,有优秀的学生、优秀的办学条件,这对一些教师有很大的吸引力。

2.教师队伍结构城乡差距较大

首先是年龄结构的差距。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教师年龄结构老化,年龄多在40岁以上,需要20~40岁的青年人才为教师队伍输入新鲜血液,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的生命力。

其次是知识结构老化。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教师知识结构在互联网、现代教育技术等新知识应用方面相对不足,这样极大限制了学生对现代化及网络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极大限制了学生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去扩大知识面、创新知识结构的可能性,极大限制了青少年学生积极性的发挥。

3.农村骨干教师、高学历教师相对不足

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骨干教师比例相对较低,且高学历教师多集中在城市。农村教育质量不如城市,导致农村生源流向城市,农村学校生源锐减,教师失去了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也体现不了自身的价值,尤其是优秀的教师在农村无施展才华的机会,这样优秀教师资源必然流向优质学校。

二、河南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失衡的原因分析

1.外部因素:“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

“以城市为中心”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障碍,无论教材设定、教育投入、师资配置等都已经形成“城市中心”的观念。有些地方为了提高升学率、学校影响力等,培植示范性学校,致使教育向优质资源学校倾斜,教师为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好的待遇流向优质学校,家长为了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通过各种方式进入优质学校接受优质教育,这样就导致了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

2.直接原因: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等

教育资源配置多以政府投入为主,县级政府为了追求效益和影响力等,把教育资源投入优质学校、重点学校,这样就牺牲了教育公平,牺牲了农村孩子的教育利益。同时,农村经济条件差,农民的经济收入低使得部分家庭无力负担沉重的教育费用,儿童过早辍学,更加剧了城乡教育的差距。

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等在教师资源的配置上表现更为突出。前几年推行“示范性中学”,使得县、区为了建立“样板学校”、“标准化学校”,把全县各乡、镇优秀教师选拔到县城优质学校,以提高“样板学校”的办学水平,导致优则更优、差则更差的两极分化格局。在这种指导政策的影响下,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差距越来越大,就出现了“学校繁荣、教育衰败”[1]的现象。

3.隐性因素:留守儿童增多

河南是劳务输出大省,每年都要为全国输送大量的劳动力,由于国家户籍政策的限制,务工人员的子女多留在籍贯地接受教育,他们便成了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缺乏必要的照顾。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接受较好的教育,多数在外务公人员把孩子送到了县城寄宿制学校,这些学校虽然收费标准较高,但办学质量有一定的保证,大多数在外务工人员能够负担这样的支出。只有极少数家庭条件较差的留守儿童留在农村接受教育,或者随父母外出务工,这样农村生源就所剩无几,农村教师的积极性极大受挫,为了寻求自身发展机会,必然涌向城市。教师的天职就是教育学生,学校没有学生,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件再痛苦不过的事情。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农村教育的衰败再所难免。

4.现实因素:农村教师收入过低

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教师收入相对较低。长期以来,我国城乡投入差距过大、区域差距过大,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教师待遇有天壤之别,农村教师待遇与城市教师收入有很大差距。农村地处偏僻,生源家庭多数经济较为困难,而城市学校尤其是优质资源学校的生源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家长为了让孩子得到教师的“关照”,得到更多的荣誉,给教师送礼、请客、送红包等现象屡见不鲜,这样就导致了部分教师灰色收入增多。并且,多数学校收取“择校费”,或美其名曰“自愿捐赠”等方式为学校增加隐性收入,这些钱部分用于增加教师福利。在物欲化的社会里,金钱至上的观念影响下,农村教师为了体现自身的价值,为了增加收入,也必然涌向城市。

三、河南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对策

实现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并非易事,教师的收入问题、生活质量问题、人生价值的实现问题等都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建立标准化学校、改善教师待遇、城乡共享教师资源等是解决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问题的应对策略。

1.加速教师资源的共享与合理流动

教师资源共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长期的工程,应统筹好城乡教师资源,从长期的、整体的角度考虑教师资源的分配问题。首先,要建立并完善教师“评聘分离”制度[2]。“教师‘评聘分离’有利于公平、公正的选拔人才,有利于提高教师整体队伍质量、有利于留住、用好人才。”[3]其次,要进一步完善教师轮岗制度。当前教师轮岗存在着一定问题,给教师生活带来了不便,如有些城里的教师去农村轮岗或执教只是被动参与,轮岗教师与乡村教育环境存在着教育逻辑的隔膜,教师在轮岗期间其家庭得不到照顾等。针对此种情况,以县域为单位进行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有其有利条件,县域范围内距离短,可以开通教师专用校车,为轮岗教师提供方便,这样有利于优秀教师的长期轮岗,使轮岗教师不再觉得去农村执教是一种负担,而心甘情愿的在农村执教,从而成为农村教师的一部分,甚至成为骨干。

2.改善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

城乡教育的差距主要来源于师资力量的差距,无论从教师学历、教师福利待遇、教师生活环境条件等方面来讲,乡村教师的生活、工作条件与城市教师都有很大的差距。这就导致了教师趋向于优质资源、优质待遇的学校。在物质化程度、现代化程度高度发展的社会里,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家庭生活压力,我们过分苛求教师的“蜡烛精神”和“为人师表”未免有些牵强。改变教师物质待遇、满足教师精神需求是解决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针对性可行策略。

(1)加强农村的教师投入

首先,加强工资、福利的投入。鼓励教师去乡村和偏远地区支教的有效办法是加强对教师的待遇投入。从工资待遇、福利待遇、特殊补贴等几个方面,使农村教师待遇赶上或超过城市教师。在农村生活的教师同样可以享受到城市教师的待遇,有利于提高其内在动力与积极性。

其次,建立城乡专用的教师公交。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生活质量,农村教师可以在闲暇时间去城里购物、逛公园等,城市去乡村支教的教师可以回城里与家人团聚,年轻教师可以去城里散心,缓解心里压力,排解压抑情绪等。农村教师也可以利用专车的便利,带学生去城市踏春,增长见识。

再次,加强教师休闲、健身场所的投入。如网球运动场、排球运动场等的建设,这些不仅有利于学生,也有利于教师。强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首先要从办学条件上求得均衡,才能谈及其他。这样教师可以在闲暇时间里进行健身或休闲活动,有利于疏解心胸、缓解疲劳、提高身体素质。

(2)建立教师流动制度,使教师乐于去乡村支教

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在我国城乡差距较大的情况下,如何使城市资源,尤其是无形资源为农村建设作贡献是破解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当前是开放的时代,教师流动应以鼓励、引导为方向,自愿、自觉为原则,使教师乐于去,又可以随时回来,不能强迫,更不能强制。这就要求相应的待遇投入以补偿支教的教师,如在职称、福利与待遇等多个方面对表现优异的支教教师加以补贴和鼓励,对在农村支教期间做出特殊贡献者给予终身荣誉等。使教师认识到去农村支教不仅是实现自身价值的一个平台,也是人生发展的一次难得机遇和挑战。

(3)实现对薄弱学校“造血”式帮扶

以文化为突破口提高薄弱学校的质量水平已经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共识。孙河川等人编译的《从薄弱走向优质――欧盟国家薄弱学校改进之路》提出,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不仅是技术和制度的改革,更是文化的改革[4]。大量的研究表明,学校的改革与学校文化建设是分不开的,仅靠输入式、注入式投入是不能长久发展学校、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只有通过文化植入,从内在造血,才能提升整个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

第一,团队化支教。优质基础教育学校的教师结成一个团队,团队内部结构要合理,支教时间可定为2~3年,这个团队与薄弱学校共同发展,与薄弱学校青年教师结成“学徒式”关系,起到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这样经过几年的时间,可以培养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从而提高薄弱学校的教师队伍水平。

第二,植入式支教。可以将薄弱学校的一些教师和学生“植入”到附近区域的优质学校,通过一定时间的文化熏陶和教育教学方式的学习及培养,薄弱学校的师生素质会有一定的改善,但此项措施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援助,并要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

第三,共同体支教。可以把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绑定起来,共同发展,统一考核,实行统一培训,综合交流。在教学上,实行课堂开放;在教学评估上,实行统一评估,实现优质学校对薄弱学校的整体帮扶和提升。

参考文献

[1] 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现代教育学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2] 刘波.教师职评应实行评聘分享[N].中国教师报,第239期.[3] 周洪宇.教育公平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4] 邵光华,仲建维,郑东辉,等.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均衡发展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作者:陈永光(1982-),男,河南郸城人,周口师范学院教育科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郭振玲】

第二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缩小城乡差距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的核心是教育资源的合理配臵。合理配臵教育资源,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如何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让人民群众受到公平公正的教育资源,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我们分别到仁化、曲江等县(市、区),对目前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写出本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目前,R县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有121所,其中:完全中学2所,独立初级中学1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完全小学25所,教学点77所。在校小学生23340人,教学班706个,平均每班33人(县城班额偏大,每班大都超过50人);在校初中生16892人,教学班329个,平均每班51人。

二、目前城乡教育存在问题

一是教学资源配臵不合理。城乡教育资源配臵不合理最直观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教学资源的配臵不合理。R县的县城学校、镇级学校与乡村学校在办学条件上的差异表现非常明显。县城学校享受了优质的教学资源,各类设备十分完备,镇级中小学校教学资源也较为完备,村级小学条件相差较远。近十年来,该县基本上没有专项资金投入乡村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村级小学教学设施设备陈旧,教学器具缺乏,没有配备多媒体电脑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一些位臵上较偏远、经济上欠发达的乡镇,学校的校舍残破不堪,有些甚至成了“危房”,在一些远离城镇的村办学校,校舍条件就更是简陋。由于许多村级小学面临被撤并,办学条件无法提升,教育教学总体质量非常不乐观。

二是师资配臵不合理。R县各镇特别是村级小学师资力 量非常薄弱,镇、村教师的学历达标率较低,相当一部分是由民办教师转正而来,普遍存在着教育观念滞后、知识结构单

一、教育教学方式落后等情况,难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有的甚至连基本的教育教学都难以保证。由于历史原因,乡村小学已多年未补充年轻教师,现在很多乡村小学教师年龄严重老化。很多村小教师的平均年龄都在50岁以上甚至更高,比如翁源县江尾镇新生小学教师平均年龄达55岁。镇村两级学校紧缺英语、计算机、体、音、美等学科教师。村级小学基本上是教师包班教学,学校没有专职音、体、美、计算机课教师,只能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有的村小教师甚至只上好语文、数学课,其它学科安排了课程也没人上。由于城乡教学条件和生活条件的差距明显,近年来R县“教师入城”风潮引起社会的相当关注,许多教师都挤着调入县城或镇级中小学校,乡村学校的师资只有流失没有补充,严重影响了基础教育的稳定。

三是经费配臵不合理。城乡教育经费配臵差异巨大。由于教育政策中的“城市中心”取向和近年来创建教育强县的政策引导,R县对教育的资金投入主要用于城镇地区。有限的教育经费主要集中于城镇,原本更需要扶持的乡村教育得到的资金支持远远少于城镇,很大程度制约了基层教育的发展。

四是生源配臵不合理。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合理配臵导致学校条件及教学水平上存在差异,优质资源集中在城镇少数的学校。教育优质资源的稀缺性导致择校风盛行,家长都争相让自己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上好学校,争相往城镇里钻,导致乡村学校生源减少严重。同时好学校对生源进行“择优”录取,导致优质生源向少数学校不断集中,基层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则步入恶性循环。

教育是民生之基,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不仅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我们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的实现程 度。当前存在的教学资源配臵不合理、师资配臵不合理、经费配臵不合理等不均衡的现象,必然制约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影响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进步与发展,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因此就会越拉越大,影响社会和谐发展。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是对乡村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够。对乡村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各级领导干部的思维惯势,总以为基层学校的投入难出成绩,基层学校“庙小人少”没必要花太多的人力物力,在分配教育资源时“重城市轻基层”,导致城乡差异明显。

二是基层学校难以留住优秀教师。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城乡师资配臵不合理的根本原因。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教师待遇差,很多人不愿去农村任教。到农村任教的教师很多因为条件差,待遇低而离开。另一方面,农村生活环境差,没有完善的体育场所,娱乐场所、教师居住社区,在硬件环境上跟城镇差别很大,同时农村的多媒体的建设、互联网工程也不完善,农村教师的生活面较窄,精神文化匮乏,不能满足教师的精神需求,造成愿意到基层任教的老师少之又少。

三是经费配臵重城市轻基层。在教育经费配臵上,长期以来存在着重城市轻基层的偏向。由于基层学校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而且教育经费的投入也是往往集中在县城学校或是个别的好学校,导致乡村基层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拉大。

四是优质生源被城市学校优先选拔。乡村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落后,教育结构失衡,校园环境不好,人才流失严重,教育质量低下,办学水平不高,学生家长逐渐丧失信心。同时“普九”后学生家长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大大提高,“上好学”的需求日益凸显。城市学校对优质生源进行选拔,优质生源流向县城现象严重。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决定 城市学校的容量有限,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城市好学校就读。R县县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位紧张,县城小学班额人数每班都达到50多人,有的甚至安排到60多人一个班。随着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许多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无法就读,使县城学校面临更大压力。

四、对策

(一)确立均衡发展的教育观,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就是在不断加大、保证教育投入的前提下,合理配臵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群体素质,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实现不同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受教育群体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一是充分认识乡村教育重要性,树立城乡均衡的发展观。要在思想意识里树立发展乡村教育是农村的希望所在,是千家万户农民的希望所在。只有加快发展乡村教育,才能切实保障农民及其子女受教育的权益,实现广大农民求知求富的愿望,才能有效解决城乡教育发展不协调问题,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要充分认识乡村教育的重要性,改变过去的那种“城市中心”偏向,牢固树立城乡均衡发展的教育观,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变教育资源城乡分配不合理的格局,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全面理解均衡发展的教育观,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要在资源配臵上改变过去的重城市轻乡村的做法,向农村倾斜,保障乡村教育的发展。要克服均衡发展就是搞平均主义的倾向,逐渐消除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不合理差距,落实教育平等,在城乡之间建立协调的比例关系以达到教育平等的目的。

(二)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走规模办学之路。优化学校布局,要统筹兼顾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成人教育等各类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使全县教育布局结构更趋合理。一要重视学前教育,赢在起点。学前教育是一个人一生重要的奠基阶段。学前教育是儿童各种行为、习惯和性 格和学习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状况直接影响儿童性格的形成及日后的发展。因此,要重视办好学前教育,从缩小城乡教育的“起点差距”着手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尽量不要在出现农忙时节适龄儿童在田间地头独自玩耍的情景。首先学前教育要加大投入,尤其是对乡村公办幼儿园的投入。县财政要加大对乡镇公办幼儿园的倾斜力度,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育资源,改建成幼儿园。其次是要发挥社会合力办好学前教育。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做大做强民办幼儿园,对各镇(场)中心幼儿园进行政策扶持和资金扶助,推动中心幼儿园上等级、上水平。民办幼儿园在审批登记、分类定级、评估指导、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资格认定、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具有同等地位。再者要提高幼儿教师水平,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实行园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合理确定生师比,基本达到每班配备二教一保,实现全县幼师学历达标,并持证上岗。二要做好撤点并校,优化布局。撤点并校是为进一步整合资源、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学校结构。工作中要坚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愿望,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稳妥实施学校布局调整的原则,并综合考虑我县人口分布密度、地理环境、交通状况、经济条件、文化传统和学校分布现状等因素。撤点并校工作首先要着眼于科学规划,围绕“一个镇办好一所中学和一所中心小学”的目标,村小、教学点向中心小学集合,村小高年级向中学或中心小学集合的做法,整合和配臵教育教学资源。积极鼓励支持各镇撤并规模小、质量低的教学点。想方设法撤并30人以下的教学点,以规模促效益,以规模促质量,从而达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其次撤点并校工作不搞“一刀切”。对目前校园、校舍条件较好,又具有一定生源的学校,予以保留;对离镇区较远,交通不方便的山区小学要保留,并结合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寄宿制学校建 设、规范化学校建设、教育创强工程等对校舍及设施进行改造,在建立和完善镇中心小学或片完小,形成规模办学的同时统筹兼顾偏远山区孩子上学问题。三要发展职业教育,创造未来。职业教育是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实现农民创富的重要途径。县政府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走资源共享、集约发展的路子。对贫困家庭学生实行免费入学的政策,继续扩大农村贫困家庭初中毕业生免费就读职校的范围。同时,职业教育和市场需求、企业需求相结合,推行企业“定向式”、“定单式”培养,不仅重视培养学生技能的,还加强对学的就业指导,努力做到“助学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三)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主要依靠力量,要实现教育公平,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解决城乡教师资源配臵不均的问题。一是建立稳定的教师队伍补充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增强经济实力,加大对教师待遇的资金投入,提高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及福利待遇,吸引优质师资。按照每年不低于50人的规模,引进补充教师队伍,改变目前农村教师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的状况,不断提高乡村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同时健全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机制,加强在职继续教育。县要拿出一定的资金作为继续教育经费用于教师学历提升及素质提高。二是形成稳定的教师农村任教机制,改变农村师资结构。引导新的师范毕业生到农村任教,以改变目前农村学校老师年龄偏大、学历层次偏低的状况;制定申报高级职称时必须有农村学校任教3年经历的政策,这样,每年将有一定数量的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县人事部门要考虑作为山区县要适当增加教师编制比例,切实改变山区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三是创新教师交流制度,缩小城乡师资力量差距。首先,实施县域内 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制度,建立县、镇教师流动或支教机制,每年以10%的教师数进行流动,以加强校际沟通交流,让一些边缘薄弱学校的教师、中层领导与先进学校实行对口轮换。其次,充分利用与城市学校对口帮扶的机会,促进学校教师的交流学习,不断提高本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四)加大基层教育经费投入,确保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基层教育经费的投入,是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保障。进一步完善以政府为主体确保教育均衡发展的必要投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形成合力的资金投入体制,确保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一是要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依法和按政策增加教育投入。要按照有关规定,不断增加对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比例,在实现教育投入“三个增长”的同时,应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调整支出结构,优先安排农村教育发展经费。在目前地方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必须做到“三个确保”,即确保省转移支付用于教育的资金按省核定数全部用于农村中小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确保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拨款标准足额拨付;确保上级教育专项补助资金及时拨付学校使用,不挤占、挪用或抵顶原有教育经费拨款。改变过去在学校建设上先保城市教育后发展农村教育的做法,更多的关注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将财力重点投入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的规范化建设中去,着力解决农村学校校园校舍、设施设备和场地不足的问题。二是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办学。在乡村教育投入不足,学校建设发展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学校要积极与市场接轨、与企业联合,争取更多的各级各类项目资金,以项目建设推动我县教育资源的优化;鼓励支持发展民办教育,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积极开展捐资助学,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利用社会力量办学。充分调动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提高乡村办学的质量和水平,缩小 城乡教育差距,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第三篇: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关键是公平配置教育资源

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关键是公平配置教育资源

张放平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十七大代表、湖南省教育厅厅长张放平说:“这就要求我们更加合理地配置有限的教育资源。”

张放平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虽然在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与此同时,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差距较大。“每次看到贫困地区破烂的教舍、陈旧的课桌时,我都会感到肩上担子的沉重。”

张放平说,湖南近年来将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作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提出到2010年,初步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到2015年,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困难群众受教育状况根本好转。为了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湖南省始终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不仅以对口援建等形式改善农村学校硬件设施,还采取了城乡学校“结对子”、变学生“走读”为教师“走教”等办法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水平。与此同时,一项名为 “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专项计划”也正在实施之中,按照这一计划,湖南省将在“十一五”期间免费为农村乡镇以下小学定向培养1万名五年制大专层次小学教师。

“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不仅体现在城乡之间,更要体现在农村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残疾儿童这些特殊的人群身上。”张放平说,只有当所有的孩子都能公平地得到受教育的机会,教育才能真正承担起强国兴邦的使命。

第四篇:关于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若干思考

关于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若干思考

2011-1-30

学习记录

率先实现县域内城乡、校际之间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一是教师招聘录用政策。

二是教师编制核定政策。

三是教师岗位设置政策。

四是教师工资福利政策。

五是教师专业成长政策。

六是教师交流轮换政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均衡配置教师资源的发展任务。对此,笔者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面临的主要问题

新世纪以来,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从以学校办学条件和师资配备达到基本标准为主要任务的基本普及阶段,进入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义务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巩固阶段。在这一新阶段,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目标和工作重点转变为推进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这一问题在促进教育公平的过程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据统计,2005年~2008年,在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4562件教育建议或提案中,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869件,占19.1%。其中,关于义务教育教师问题的建议或提案从2005年的3.3%增长到2008年的6.8%,呈逐年上升趋势。

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是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源在城乡、区域、校际之间分布很不平衡,其中的“短板”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概括起来,当前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教师整体素质不高

截止2007年,全国中小学尚有30余万不具备合格学历的教师,其中26.5万是农村教师;农村小学具有专科学历教师的比例比城市低28.9个百分点,农村初中具有本科学历教师的比例比城市低38个百分点。部分地区农村小学教师年龄偏大,相当数量的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结构不合理、教学手段落后。

2.优质教师资源“逆向流动”,城乡教师资源配置失衡

现实情况是:优质教师资源从农村到县镇,从县城到地市城市,从地市城市到省城,从中西部省城到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持续呈现“逆向梯次流动”的趋势。

3.农村教师待遇偏低,农村教师岗位缺乏吸引力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是农村教师岗位缺乏吸引力的根本原因。2006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由于取消了农村义务教育的收费,所以农村学校靠收费发放的教师津贴、补贴失去了经费来源,导致一些地方农村教师的实际收入有所降低。

4.农村教师补充困难

一方面,城乡教师编制标准不统一,农村学校教师编制偏紧,限制了农村师资的正常补充。另一方面,师范院校布局结构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调整后,中师的大量停办、师专数量的减少,使农村小学和初中没有了稳定的合格师资的补充渠道。聘用代课人员的情况在农村学校比较普遍。

二、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分步实现目标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是办学资源的均衡配置,主要包括办学设施、办学经费和办学者三个方面。政府应按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依法合理配置城乡、区域教师资源。《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

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笔者认为,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可以按以下四个步骤来完成:第一步,在全国2862个县(市、区),包括1636个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和林区)、374个县级市、852个市辖区,率先实现县(区)域内城乡、校际之间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第二步,在全国333个市(地、州),包括283个地级市、50个地区(州、盟),实现市(地、州)域内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第三步,在全国32个省(区、市),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实现省(区、市)域内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第四步,最终在全国实现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推进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近期目标是率先实现县域内城乡、校际之间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这可以用下面六个政策指标来衡量:

一是教师招聘录用政策。按照同样的标准招聘录用新教师,保证新补充教师的质量水平基本相同。二是教师编制核定政策。按照同样的生师比、班师比配备教师,保证教师的工作量基本相同。

三是教师岗位设置政策。按照同样的教师职务结构比例设置教师岗位,保证不同专业技术职务级别教师的比例基本相同。

四是教师工资福利政策。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政策的均等,可以保证不同区域、不同学校教师收入水平的基本相同。

五是教师专业成长政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主要指教师的培养培训政策)均等,可以保证教师成长发展的环境条件基本相同。

六是教师交流轮换政策。教师定期交流轮换制度的建立,可将不同学校之间教师队伍水平的差距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三、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政策措施

笔者将当前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已经出台或正在研究的关于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政策措施,归纳为18项(详见表1)。

综合上述政策措施,可以归纳出五个方面的政策实施途径。

1.教育法律手段是基础

义务教育教师的职业属性和法律地位,是整体设计教师管理制度的出发点和基石。目前我国义务教育教师的职业属性还不是很清晰。如果能够实行教育公务员制度,强化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承担的国家使命和公共教育服务职责,就为国家财政保障和改善义务教育教师待遇提供了法律依据,也为推进教师交流轮岗等政策措施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国义务教育教师的工资待遇已与公务员之间建立了比较和联动机制,并且全额由公共财政来保障,这为将义务教育教师作为公务员管理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2.教师财政政策是保障

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完善教师财政政策,是解决农村师资薄弱、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基本保障。其中,设立乡村学校教师岗位津贴、对乡村教师实行待遇倾斜政策,对于吸引优秀人才到乡村学校任教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3.教师人事政策是动力

统一城乡学校编制标准和岗位结构比例标准,建立教师农村任教服务期制度以及校长教师定期交流和城乡对口支援制度等等,可以鼓励、支持和引导优秀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

4.教师成长性政策是突破口

提高农村教师素质,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做好农村教师的培养补充和培训提高工作。当前的政策要点是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的有效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完善和大规模培训农村教师等。借鉴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的经验,建议在农村学校设立特设校长岗位,通过公开招聘方式,选聘优秀管理人员到农村学校担任校长,国家保障农村特岗校长的待遇和相关的优惠政策。

5.道德调节手段是补充

政府调节、市场调节和道德调节是教育调控的主要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应鼓励和倡导社会责任感强、有志于无偿支援农村教育的志愿者到农村学校支教。团中央等单位组织开展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农村教育工程”等项目代表了值得称道的理想价值追求。各级政府对于这样一些崇高的志愿者行为,应在政策上予以支持,新闻媒体应予以大力宣传和表彰。

作者: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黄伟 来源:《中小学管理》2010年第12期

第五篇:在城镇化进程中坚持统筹与均衡

在城镇化进程中坚持统筹与均衡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11日 08:56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向春玲

城镇化是城镇人口增加、城镇规模扩大、乡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及城市文明向农村扩散而引起的人们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和价值观念变迁的过程。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目标来看,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应该是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没有中国的城市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取得了积极进展。1978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为17.9%,2000年达到36%,年均增长 0.8个百分点。当前,中国城镇化进程正处于30%向60%增长的加速发展时期。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已近6.7亿,占总人口的49.68%,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近10年间有将近2亿人进入城市生活。今年初,国家统计局发布《2011年我国人口总量及结构变化情况》,2011年末,我国城镇人口达6.9亿,城镇化率达51.27%,首次超过50%,这意味着中国进入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的历史时期,也标志着中国城乡社会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

源于中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中国的城镇化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有着较大的差异。第一,中国的城镇化是世界上转移人口最多的城镇化。从国际社会来看,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需要把几亿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来。第二,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是按部就班经过了上百年历程完成的城市化,而今天的中国城镇化是在短短的几十年内,迅速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城镇。第三,在资源利用方面,西方发达国家,例如英国,工业化、城市化是通过对别国的殖民、对世界资源的利用完成的,而中国的城镇化所依赖的是自己国家的资源。中国的城镇化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快速发展之路,需要学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镇化经验,但不能照搬国外发达国家城市化的模式,也不能固守中国某一地区、某一阶段的城镇化模式,应因时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各地的区情和城镇化发展阶段的实情,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战略

城镇化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经济现象,涉及人口、资源、环境、产业结构调整、社会流动加快、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城乡关系和区域关系变化等方面的系统工程。2008年国际社会金融危机以来,城镇化成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促进经济和社会及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

城镇化发展是我国当前拉动内需的强大动力。预计我国要在2030年城镇化率达到65%时基本完成城镇化。这意味着未来我们还有2.5亿人口进入城市。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数量的增加,城市人口居住、生活、就学、就业、交通、通讯等刚性需求还会大量增加,这种状况不仅带来了大规模基础设施和城镇住宅的投资需求,而且大规模农村人口转移和生活方式变革还创造了巨大的消费需求和国内市场的需求。城镇化发展必将成为中国扩大内需、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强劲动力。

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我国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我国社会转型的新阶段,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不仅是靠工业化,而且需要依赖于服务业的大力发展。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城市化水平达到50%以上时,将推动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业,商贸、餐饮、旅游等消费型服务业和金融、保险、物流等生产型服务业的大发展。服务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镇化的推动将起主导作用,成为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后续动力。特别是金融危机迫使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中,充分就业、扩大内需、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满足城市居民提高生活质量的新期待,都有赖于服务业的发展。

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我国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城镇化发展,可以促使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和城镇转移,有利于增加农村人均占有资源,实现耕地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从而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同时,城镇化也是一个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过程,进城农民通过实现就业,可以提高收入;留在农村的农民,通过增加土地面积也实现土地收入的增值。城镇化也是城市文明向农村渗透、促进乡村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农村的过程。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城镇化要同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这是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

城镇化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近年来,我国大城市出现了空间规模向外扩张、产业和人口向外转移的现象,同时,随着高速公路的修建,极大地改善了城市之间的交通状况,城市间的产业联系与经济合作不断加强,城镇体系不断完善,特别是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我国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目前我国在原有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之外,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川渝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等新的城市群不断涌现出来。城市群的发展不仅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也是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的体现,城市群必将成为中国最有发展潜力的地区。

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与挑战

城镇化对于中国下一步经济社会的整体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在近几年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违背城镇化发展规律、不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乱象”,在这个过程中,城镇化超常规发展,资源与人口、城市与乡村发展失衡,城市经济、社会、生态发展不协调,出现了“城市病”,严重影响我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城市盲目扩张,耕地减少。一些城市在追求向大城市扩张的过程中,存在着盲目开发、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分散开发的问题。出现了建高楼、大广场、大马路、大酒店、大房子,越大越洋越好,不考虑实际需求,甚至出现土地被圈占闲置和楼房空置浪费现象。城市空间过度扩张、占用耕地和生态环境压力增大;一些地方以非市场化的方式低价征用土地,高价出让获得差价收益,将农用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作为变现建设资金的重要手段,造成耕地大量被占用。全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紧逼18亿亩耕地红线。

城市人口剧增,一些农民“被城市化”。城镇化的发展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发展和产业推动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农民自愿基础上的。适合经济发展和人民意愿的制度安排能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否则将会起到负面的作用。但是,目前在土地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地方出现对农民房屋的行政性强拆,强迫农民进城和强迫农民上楼。有些地方一夜之间就将农民户口变成了城市户口,而包括生产生活方式在内的其他要素都不变,从而导致城市人口数量剧增,密度过高,而部分城市管理能力滞后。上个世纪50―70年代,曾在西方国家出现的“大城市病”,如今也开始在我国显现苗头。例如就业困难、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水资源紧缺、房价飙升、空气质量下降等突出问题。

存在着城镇化超速发展的“大跃进”现象。城镇化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一个渐进化过程。然而,有些城市把加快城镇化当作一个重要的政绩工程,有拔苗助长之嫌。有的省份提出来,城镇化率2011―2015年要从45%提高到54%,到2020年达到64%左右,要求城镇化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远远高于国家“十二五”期间年均提高0.8个百分点的规划目标。2010年8月揭晓的中国城市国际形象调查推选结果显示,200多个地级市中有183个正在规划建设“国际大都市”,严重违背城镇化的发展规律。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衰退,农民权益受损。城镇化发展带来城市经济的繁荣,但是,却出现了农村的凋敝,农业的衰败和农民的被边缘化。例如,大量农村青壮年群体进城,弱化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影响农业生产和农业现代化;同时,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留守老人的养老和留守妇女生产生活等问题突出,使农村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凸现。另外,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大批具有知识和文化的青壮年涌入城市,他们因为农民工身份,不能参加城市的民主选举活动;他们由于身处城市而没有机会再来参与村务决策和治理,流动的农民工的自主权利难以实现。近年来,有些省在农区为了用增加的耕地换取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不尊重农民意愿,强制性拆村并居,导致农民“被上楼”,导致农民的生活习惯将被迫改变,农民的生活负担也会相应增加,农民种地养殖更不方便。而且村改居后产生的大量无土地、无工作、无社保农民将直接影响国家社会稳定。

农民工的半城市化。我国城镇化人口的统计按国际惯例进行,即在城镇连续居住超过 6个月,便统计为城镇人口。但实际上,他们中绝大部分没有真正变成城镇居民,无法在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享有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待遇,事实上没有完全市民化,有人称之为“半城市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在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农民工对城市公共服务产品需求的大量增加,如何为农民工提供城市生活必需的公共产品,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这是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所要面临的问题。

城市化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突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城市化的发展,我国支撑城市化发展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态资源等都到了极限,人口和人均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由于受全球化的影响,许多历史名城中的文化遗产遭受到冲击,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面临着“建设性破坏”,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传统文化街区的历史真实性正在消失。城市发展、城市建筑和城市布局趋同,出现千城一面、城市风貌雷同的现象。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保护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新的挑战。

统筹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但是,城镇化不是搞运动,不是大跃进,它是一个现代化的进程,是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针对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存在的问题,“十二五”期间,我们把城镇化速度确定为每年0.8%,低于过去10年年均提高1.13个百分点的城镇化速度。其中的重要导向就是要总结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偏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就是要克服以往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见物不见人、要地不要人的发展方式。中国城镇化的主体是农民,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的意愿。在城镇化进程中,从系统观念出发,全面推进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协调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以产业为支撑。在城镇化的初级阶段,工业化成为这一时期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进入到高级阶段,以信息技术和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逐渐成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着相对的发展差距,这也会导致各地城镇化水平、城镇化产业动力等方面的差异。但是,城镇化发展必须以一定的产业为支撑,通过产业发展,实现城市经济的繁荣,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人口的集聚,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中国城镇化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之路,即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政府财政要加大对中小城市的投入,通过对中小城市和城镇基础设施的改善、城市建设的加快,努力实现小城镇的小城市化,中小城市的大城市化,大城市的国际化,全面实现全国各地大中小城市的均衡发展。这样可以分散人口向特大城市的流动,我国的“城市病”才会得到有效的控制。

从现代化战略角度推进制度改革。第一,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第二,改革现有的土地制度,对于进城农民有稳定的工作和生活来源而又不愿意种地的农民,给予其对土地的处置权,以摆脱土地的束缚。这也有利于农业的规模经营。第三,建立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均等化制度。政府向进城农民提供与市民同等的就业、住房、子女上学、就医等公共服务和各种福利,积极帮助进城农民在城市安家乐户。

走低碳城市化之路,建设绿色宜居城市。积极推进企业节能减排,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在城市生活上,调整能源结构,减少高排放高污染的能源使用,尽量用一些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或清洁能源如天然气、电能等;通过合理规划对污染源进行治理,改善城市的生活环境;积极实行“公交优先”,发展轨道交通,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提高城市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改变居民原来不环保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减少生活垃圾等带来的污染;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促进低碳目标的实现。

加快新农村建设,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城镇化并不是城市人口越多越好。即使城市人口达到70%,仍然有相当多的农民生活在农村。因此,要在城乡统筹中推进城镇化,大力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规模化经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促进新农村建设。通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村村通”工程,改变农村封闭落后的状况,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交流,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通过城镇化的发展,促进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向农村社会的延伸,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我国已经进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历史时期,城镇化发展要兼顾与新农村建设相协调,加强城市功能向农村的辐射,努力缩小城乡差距,积极引导城乡对话,实现城乡和谐互动。

下载城镇化进程中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实现路径探索(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镇化进程中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实现路径探索(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