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巴镇实验小学年度教学教研工作汇报
巴镇实验小学年度教学教研工作汇报
一年来,我校按照区教研室和学校工作计划要求, 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改进和完善教学教研工作方法,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构建高效课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全体教干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简要总结如下:
第一部分 教师队伍建设
●工作及成效
一、确立“名师”发展目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名教师)培养是学校工作重点,我校结合实际确立了各级培养对象(共有28人被定位省市区级培养对象),形成梯队,并对每位骨干培养对象建立了个人培养档案,采用集中培训,师徒结对等形式,继续组织好骨干教师的校级培训,要求培养对象每月需撰写2-3篇教学心得,积极支持教师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级骨干教师培训活动,为参训教师提供经费保障,着力打造一批名符其实的不同等级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不断提高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在第四届市区级教学能手评选中,我校鹿爱莲、甄兴平2位教师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另有7人被评为区级教学能手。
学校明确要求骨干教师每年做到“五个一”:即在地市级以上刊物发表一篇以上教研论文;上一次水平较高的公开课;结对帮扶一名青年教师;在本校做一场专题讲座;参加一项区级以上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和实验。为了使骨干教师都能完成上述“五个一”任务,学校积极总结交流教师教育教学经验,指导骨干教师培训及青年教师学习和实践,展示教师科研成果,为骨干教师发展搭建平台。
一是在结对帮扶工作中,采取骨干教师上公开课—青年教师上公开课—骨干教师点评—青年教师反思--修改教案--再上汇报课的双向互动的方法互助互促,共同提高,得到了青年教师的普遍欢迎。二是加强师德建设,围绕思想建设、理论素质建设、自身修养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和措施,鼓励骨干教师积极投身教育事业。三是搭建骨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平台,通过实施专家引领导航,学术研讨促动,外派研读进修,校本发展培训等策略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有利地推动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强化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1.首先我们通过培训解决教学反思写什么?怎样写?让老师们会写。然后着重抓了写的实效,要求教师要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等问题。坚持教学前、中、后反思。教学前反思,重在预测;教学中反思,重在随机应变;教学后反思,重在批判。要求教师每月向学校提供一个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值得探讨的问题,然后,成立问题功关小组。每两周做一次教学反思,然后,汇集成册,在校内交流学习。同时开展“教学实践反思”比赛活动。教学反思作为教案检查、教师业务考评的重点内容。
2.以教研组为依托,建立教师集体合作教研制度,让教师们共同成长。校本教研的主阵地在教研组,为此,我们着重抓了教研组这一层面的教研活动,主要活动形式:教师间的随机自由交换信息与探讨;集体专题研讨;案例分析与问题会诊;教学观摩与交流;集体备课;骨干教师进行示范、帮助、指导等。
3.建立课例制度。开设的课例体现以下层次:一是观摩课:提供学习的范例;二是展示课:为青年教师提供展示的机会,把教学基本功训练与教学研究结合在一起。三是研究课:围绕一、二个主体提供研究的例子。
4.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教导处每月组织教学研讨活动1次,立足于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主题来源于教学中的疑点或困惑,并形成教学反思。
5.坚持科研带动。首先,坚持科研正确的价值取向。为了使科研更好服务并促进课程改革,我们提出必须要做到“三个坚持”,实现“三个转变”,找准新的定位。“三个坚持”即:坚持教育科研从实际出发,从教师成长和课
改迫切需要出发,不搞形式主义的花架子;坚持以教师为主体,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创设群众性科研氛围。坚持以对教育教学产生的实际效益衡量教科研成果的根本标准,真正发挥教研科研的先导作用和理论支持作用。三个转变即:重心下移,教研人员要深入课改一线,和教师打成一片,充分吸取鲜活生动的实践经验;中心转移,把工作重点真正转移到课改实验和教师培训上来,和实验教师一起共同探究新课程的实施策略;目标要前移,教科研要瞄准改革最前沿和最新发展动向,传播最新的理论成果,具有适当的前瞻性和超前性。找准新定位就是要把研究的立足点放在教师和课改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法的改进和学法的指导上;生长点放在广大教师改革创新的精品意识上。其次,创新研究,重在行动研究。教育科研绝不能躲在书斋之中玄思妙想,而应该走进课堂,走近学生,带着问题,和教师共同探究解决方案,并通过教育实践解决疑难。具体做法是:以问题为中心组织开展集体攻关。其次,组织个案研究,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先由上课教师介绍设计思路,然后,针对上课教师的理论设计和实际上课过程中学生反应进行比较,发现其闪光之处,作为今后教学的范例;找出其中不足,引以为戒。
6.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活动,充分调动教师的能动性与积极性,认真撰写论文,精心设计教案,亲手制作课件。在活动中磨练、发展、提高,使之逐步成为学校教学骨干。
●突出问题
一、由于近年来学生数量的急剧扩张,师资严重不足,我校至今一直聘请多名代课教师。教师队伍年龄老化现象严重,中坚力量已形成断层,到了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境地。这已远远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已真正成为阻碍我校小学部教育教学全面发展的瓶颈。
二、主要学科任课教师在市区层面上缺少学科带头人。
●整改措施
一、积极游说,力争政策上的扶持,更多地分配或调入青年教师。
二、进一步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按照“构建平台,打造骨干”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引领、带动、辐射作用,对有潜质,有前途的青年教师进行扶持,重点培养。建立健全“教学能手”、“教学新秀”等青年教师业务档案,以便进行跟踪指导,为其拓展发展空间,为我校教学教研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第二部分 课程实施
● 工作及成效
一、更新课程理念,为确保顺利且有效地实现课程实施,学校制定了新课程理念学习制度,在整体进行培训的基础上,按照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对任课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在平时的教学管理中,坚持以集体与自学相结合为学习方式,每位老师做到学习有记录,并以课改论文撰写及课堂实践等形式作为检查学习效果的主要方式。对于新的课程理念,学校通过会议、网络等渠道进行宣传;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能够紧紧围绕先进的教学理念,使校园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尽最大努力地体现教育理念。
二、严格按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综合)设置课程。开足开齐国家课程科目,教师个人课程表与学校总课程表、班级课程表完全一致,严格遵守统一的作息时间。针对不同年级开设不同地方课程:一年级开设古诗文背诵,二、四年级开设国学启蒙,三年级开设探索活动,五年级开设家政和探索大自然,六年级开设民族团结教育和探索活动,都符合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设置的要求。结合学校传统和师资优势,积极编印诵读经典,开设了书法校本课程,虽然在师资上,还不能够配备专职教师,但实实在在的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过程中的空间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
三、教研中心制定了课程实施规定及管理办法,定时与不定时检查教师的上课情况,对不按课程表上课及私自调课行为教研中心将及时通报,并在个人量化考核中扣除相应的分数。教师有事请假,必须到教研中心履行请假调课手续,由教研中心开具调课单再安排其他教师进行代课。
●突出问题
一、对于考查学科,特别是地方及校本课程缺少更加完备的评估机制。
二、考查学科,特别是我校的书法校本课程,至今不能够配备专职任课教师。
●整改措施
一、逐步建立健全考查学科较完备的评估机制。
二、力争新学年配备书法校本课程专职教师。
第三部分 教学教研工作
●工作及成效
一、树立全新教育理念,打造本色课堂
思想观念正确与否必将决定行为的效果与价值。因此,教师必须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在先进教学思想的指导下策划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不被新的形势所淘汰。
1.督学习。要求教干教师树立“终身学习”、“全程学习”、“团体学习”的观念,每学年读1本以上教育教学专著,跟踪阅读1—2本教育教学报刊杂志,撰写10篇以上学习心得体会。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每个学期都选派教师参加各种层次的外出学习活动,走出校门与专家面对面进行交流。每位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来后要结合实际认真撰写学习体会,上汇报课或举行汇报会,及时向其他教师汇报学习情况,达到资源共享。
2.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因此我们积极开展专业引领,由业务教干担任主讲,举办课堂教学专题理论讲座,及时把先进的教学理念、教改信息传递给大家,实现专业引领。
3.开展以学课标、研教材、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课堂的低效是由教师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其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4.把课堂作为学习的阵地,把备课、听课、说课、评课、反思作为学习的环节,在教学指导中不断钻研,努力探索,提高业务水平。因此,各个教研组要积极组织开展 “听—说—评课—反思”活动,在活动中“实践”加“反思”始终是学习的核心,它不仅指导这每一个教师的教学行为不断修正和创新,而且使广大的教师在不断的体验中获得专业成长。
5.以“活动月”高效课堂研究为载体,每周一个主题,大力开展五种课型打磨活动,并将活动贯穿整个学期。
(1)研究课:要求施教者,首先确定“课型”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然后组织教学、听课、评课,评课时主要依据“要解决的问题”这一目标和教者的教学特点,确定其达成度及可改进点,突出“研”也要突出“究”,教者与评者不仅要在课前、课中研“课型”和“要解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课中、课后究“解决的问题”的落实。
(2)常态课:常态课堂主要以随堂课的形式进行,学校成立常态课指导小组,定期,随机选择班级和教师进行听课,根据”一三五”高效课堂评价标准对一节课作出评价,指出教师的教学优势,提出改进教学的指导性意见,帮助其形成具有个人风格的教学特点。
(3)反思课:教研组确定对象,定期进行反思性备课、上课,侧重教师的自主反思,定时督查并收集材料,提出改进意见。
(4)汇报课或展示课:展示课是教学观念和教学技巧交流的有效方式,由骨干教师执教,让教师们参与听、评课活动,使大家在交流中不断得到启发,使课堂教学不断得到更新和加强。
(5)“学习”辅导课:在活动课中引入学习心理辅导和互动学习习惯养成的教育活动,各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确定辅导的内容、主题和形式,重点培养学生敢于交流、想交流的心理和认真倾听、恰当表达的能力和习惯。以上五种课型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应着力探究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及自我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方面的交流策略和促进互相影响的措施,并形成案例、论文等形式的成果,提出课堂的教学策略,补充或修正前一阶段所提炼的课堂教学思路。
二、强化学习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多年的教改实践使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学生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建立起稳定有效的学习模式,并使其受益终身。为此,我们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具体做法是:
1.循序渐进,分类制定目标。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我们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分学段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不同的要求,制定了《临沂第二十一中学小学生学习习惯目标要求》,如低年级侧重于基本的读、写、听等学习习惯的培养,中年级侧重于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合作交流、观察思考、使用学习工具等学习习惯,高年级侧重于自主探究、学习反思、灵活运用、熟读精思。这样各学段均有不同的目标、要求,层层深化。实施时,各班又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把近阶段的总体要求,分解成若干板块,若干细目,逐条落实,要求讲究实效,不走过场。
2.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制定了《学习习惯实施细则》及《学生学习习惯抽查机制》,切实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学会合作,善于交流”、“端正的读、写姿势”、“良好的读书习惯”等习惯。在课堂教学中始终贯穿学习习惯的培养,不厌其烦地提醒和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主题班会上引导学生根据学校《目标要求》中的内容,分项逐条制定符合本班实际的学习常规,并让学生以歌谣、快板等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养成习惯。
3.抓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品行
学校注重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以道德体验活动为载体,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抓手,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如在校园艺术节系列活动中开展了合唱比赛、配乐朗诵、课间舞大赛等全员参与性的活动。在母亲节期间开展了“感恩母亲”主题班会及征文活动。我们组织活动的指导思想不是为了仅仅提高优秀学生的素质,而是要面向全体,全员参与,让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享受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注重检评,完善激励。我们注重了对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检评,并把其作为教师量化积分中的一部分,每学期,教研中心均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养成教育进行检评、反馈,提高了教师的责任感。同时完善激励机制,鼓励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一些小型的适度的竞赛活动,诸如“一周无错题”,“谁的作业最认真”,“谁的作业最及时”,“谁的发言最积极”,“谁进步得最快”等活动,并在班级内开设异彩纷呈的“收获台”,比比谁收获的良好学习习惯最多。这些方式极大地激励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
●突出问题
一、如何切实落实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完善各项教育教学评估机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高效课堂改革缺少亮点,缺少领军人物。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滞后于教育的快速发展。
●整改措施
一、逐步完善各项教学教研评估机制,紧紧抓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个中心,改进教学教研工作方法,全面加强教学精细化管理,用不断发展的眼光,对影响“教”与“学”的各种因素,进行检查、分析、控制,以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一支高效课堂改革攻坚团队,打造本
色课堂,力争两年时间打造一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课改团队。
第四部分 办学特色
●工作及成效
以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争做阳光少年”为主题,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兴趣爱好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使每位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个性得以完善,技能得到形成,特长获得发展,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⒈举办了“相约春天,与红色经典同行”读书节暨 “历下区第五届中小学读书节启动仪式”,4月20日,临沂市教育科研中心领导、历下区人大、宣传部、教体局领导和全区28所中小学学校校长、教导主任、语文教研组长和部分教学骨干200余人以及我校全体师生2000余人共同参加了本届读书节启动仪式。
读书节期间,开展了“五项活动”。一是主题性活动,包括阅读、经典诵读等。二是常规性活动,包括“每日一诗”、阅读欣赏课、红色经典(美文)晨诵等。三是特色性活动,包括校园文学社活动、团队活动等。四是专题性活动,包括红色经典读书征文比赛、红色经典诵读比赛、书法比赛等活动。五是引领性活动,包括亲子阅读、师生共读等活动。通过这“五项活动”,进而完善校园文化体系、阅读途径体系、阅读书目体系、引领阅读体系、阅读评价体系“五个体系”,高效推进读书活动深入开展。
⒉各学科以自身学科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如语文学科的现场作文大赛,数学学科的口算比赛,英语学科的系列手抄报比赛等等,并坚持每个学期组织此类活动。
3.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为了响应上级主管部门的号召,积极配合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全面启动活动,我校迅速制订出学校“阳光体育运动”活动方案。保证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教导处制定了当天无体育课班级的课外活动训练计划,具体有班主任和体育教师联合进行训练,并由专人进行检查通报,切实做到了让学生在运动中收获着快乐,收
获着健康。
⒋定期召开家长会。为了更好地推进学校新课程改革,使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让家长了解、配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平时,各年级根据需要召开家长会,学校统一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听校长的讲座,观看学校一学期来的部分教育教学工作的录像资料,与任课教师交流、探讨等,使家长们对学校对孩子有了更深的了解,使家长更加关心和支持学校工作,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
● 突出问题
系列活动缺少更加完备、科学的评价办法。
● 整改措施
系列活动的开展在系列化,经常化的基础上,制定更加科学的评价办法,抓出成效,抓出亮点。
总之,我校教学精细化管理已逐步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课堂教学实施水平有了新的突破,教学质量得到大面积提高,这些都为今后学校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工作中我们还有很多不足,离领导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相信,有区教体局教研室的正确领导,在全体教干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力争教育教学工作再上台阶。
今年12月12日
第二篇:娄烦县实验小学教研工作汇报材料
娄烦县实验小学教研工作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大家好!
欢迎来到我们实验小学检查指导工作。我校是全县唯一的一所六轨制省级示范校,占地17474平方米,教职工98名,现有36个教学班,多年来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建成了东、西、南三座教学楼,并设置了学生电脑机房、多功能教室、图书室、实验室、文体器材室、音乐室及相应的教学配套设施,学校已建成校园网络,所有办公室及各处室均可24小时高速上网,大大改善了教职员工的工作生活环境,为广大教师教研教改,提高教学艺术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现就我校教研工作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真抓实干
我们深知,只有不断地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我校始终将教研工作放在教学工作的首要位置,学校先后成立了教研工作领导机构,有力的保证了教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建立了多项教研制度,促使教研工作制度化,还把教研教改工作归入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之列,从而大大激发了广大教师投身教研教改的积极性。
二、学习培训,取长补短
1、在我们学校提倡自学为主,互学互助,经验共享,对每位教师的业务学习、听课都有明确要求,每个教师每学期业务学习笔记不少于2万字,教学随笔常写常交流,听课每学期不少于20节。我们认为熟悉教材是教学的先决条件,因此历来要求各教学人员研析教材,实行集体备课,教师之间相互沟通,智慧共享,指导教学。
2、在我们学校尽可能提供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教研教学能力,以促进我校教育的优先发展。闻听“生本教育”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探索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教育模式,于是,去年11月份,我校组织六年级教师赴静乐三中观摩学习“生本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操作程序。今年4月份,正值太原市“学生达标优质课堂”展示活动,我们分别派出3名语文教师、3名数学教师和音、体、美、英、思品各一名教师前去学习,并将学习收获与大家共同交流、分享,为教师的成长和提高搭建平台。
三、以活动为载体,强化本校教研
1、我校广泛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将听课评课作为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重要手段。每学期举行高低段教师汇报课,组织本学段组教师听课评课,专题研讨,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问题,促进教师的成长。
2、经过观摩学习,我校在六年级开展了“生本教育”课改活动。课改中,老师们积极探索课改思路,大胆地打破常规教学方法,一切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遇到疑惑,相互交流、研讨。3月份,我们邀请静乐三中小学部语、数、外教师与我校教师开展了一次“生本教育”研讨交流活动,经过课堂教学观摩,教师座谈,领导讲授等形式,对这种教学模式有了较深入的了解,为今后课改起到了引导作用,尽管课改实验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程,但我校将竭尽所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课改之路,争取让“生本教育”之花在我校竞相开放。
3、积极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第二届教学观摩活动,通过听示范课、专题报告、小组讨论等形式,更新了教师的理念,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提 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4、加大教案、作业等的检查力度,使每位教师明确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不断提高,并定期组织教案、作业展评活动,促进教师形成独特风格的特色教案、特色作业等。
5、坚持写教学反思,做教育科研的主人。学校要求教师在《教学随笔》里要有教后记,记录教学的靓点和缺憾,补记教学中的灵感,同时倡导二次备课,不断完善教学过程。学校要求各教学人员定期汇总教学反思,上交存档,并为教学论文的撰写积累素材。
6、我校对每位教师建立了相应的成长档案。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都要对自己的档案进行更新,如:教学论文的更新,教学心得体会的更新,优秀教学设计的更新,教学荣誉的更新等等,这样更有便于教师快速而高效的成长与发展。
虽然我校在教研工作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我校课改教研活动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校本教研课改的观念转化还较慢,集中投入课改的时间还远远不够,缺乏系统的总结和理论的提升。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校将进一步加大教研工作的力度,勇于探索,大胆实践,通过课改教研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教育教学工作新的突破。
第三篇:巴河镇小学教研工作总结2007--2008
巴河镇小学教研工作总结(2007——2008)
本学期依靠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关注课堂教学,抓好教学质量
学校的教学工作都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个中心,学校本期制定了教学目标任务,各年级对目标任务向班级和学科教师进行了分解,学校对上期学区教学质量考试的质量情况向全校老师进行了通报,各年级召开了总结会,制定了本期教学计划,拟定了措施。老师们向课堂要质量,大力进行教学改革,各位教师精心设计教案,合理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利用好教材中所蕴涵的思维发散点,充分展现学生的知识构建过程,培养学生乐思、善思的学习习惯,贯彻“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自主学习,当堂训练”这一课堂教学模式。习题精选,题量适中,评讲及时,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推进课程改革,实验好新教材
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领会其改革的精神实质,科任教师熟悉新教材,逐步摸索出适应新教材,适应我校学生特点的教学路子,重视学法指导,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校切实抓好教研活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对新课程实施不断总结。
三、充分发挥教研活动作用
加强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研活动的作用,教研活动管理制度化、科学化,教务主任认真对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教学业务的管理。重点抓备课、教法研讨、命题研究、质量分析。做到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同学科教师加强沟通,充分发挥了团队作用。充分发挥教研活动的作用,认真制订活动计划并积极实施。学校每月对教学工作全面检查。
四、强化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
坚持依法治教,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加强实施新课程的组织领导和新课程设置管理,继续细化教学管理。进一步完善和修订教学常规的要求,以加强教学工作的常规管理为重点,不断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将教学常规工作落到实处。针对调研和巡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将情况向全体教师进行通报分析,进一步规范了教学行为。
五、搞好考试安排,严格考试管理 严格考试的考务工作。强化考纪教育,增强考试的严肃性,确保考试的客观、真实、有效。严格考试管理,加强了教师教学质量监控,对考试情况及时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面向全体进行教学质量跟踪调查,切实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六、认真组织各级各类教研活动
开展校内教师公开课活动、教师观摩课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加强了校际间的教育教学交流。
七、开展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学校着力打造一支崇德尚美、才高艺精的教师队伍。学校领导、优秀教师认真开展了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在思想上引导。组织青年教师学习教育政策法规,学习师德规范,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学校开指导青年教师钻研教材、教法、进行教学改革,提高业务能力。学校善于发现青年教师的闪光点,适时予以表彰。
八、重视教学反思,提高教研水平
反思是教师对教学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它是教研最普通的形式,按教学进程,要求教师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进行反思。教学前,反思教材、学生、教法三大教学要素,使教学方案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教学中,要求及时、自觉地对师生的行为进行反思,不断调整教学重心和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批判性反思,使教学经验理论化。通过反思,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九、开展教师讨论活动,促进教学交流
教师讨论活动在周五进行,每次发言教师两名。讨论内容主要是一周以来的教学心得、教育故事、教育反思、课程改革、教育信息、学科探索和学校管理。教师发言时观点正确鲜明,论据充分有力,能紧密结合教学实际,通过这项活动,老师们能够在反思教育教学,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讲述亲历的教育故事,给教师以亲近感、亲切感,促进了教育教学交流,让教师们分享了教育的成功与喜悦,在倾听和诉说中,探究了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
十、不足之处
1、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强学习,不断探索和吸收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管理水平。
2、在计划、安排工作时还要注意多思考、多商量,以便更周到、更细致、更完美。
3、要进一步实施好教研结计划,建立和完善有关制度,落实检查和考核。
4、结合学校实际,加强教学研究,求真务实。
5、加强对新课程的培训、指导、检查,切实转变师生教学观念。
6、严格按新的课程标准和计划排课。
巴河镇中心小学教务处
2008年7月28日
第四篇:郓城县第二实验小学教研工作汇报材料范文
郓城县第二实验小学教研工作汇报材料
我校是一所新建县直学校,2015年秋开始招生。自开学以来,我校教学教研工作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的,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学校工作的总体思路,以精细化管理为突破口,着眼过程,关注细节,优化管理,凸显“推动内涵发展,创建特色学校,全面提升办学影响力”的工作重点作为开展教研工作的出发点,使教研真正成为教学的第一生产力,成为提升教师素质最强有力的支撑点,坚持教学教研一起抓,充分发挥教研工作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现将近半年来的教学工作的情况,选择要点汇报如下:
一、强化精细管理,严格规范教学行为
我们一直牢固确立“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的管理理念,加强常规管理,努力搭建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为促进教学教研工作的科学发展增添了动力。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足开全课程。除校长不担任课程,其他中层领导全部任课。把课务执行作为素质教育管理和实施的底线。
2、针对我校教师双班制、年级班数不同的实际情况,学校以教务、教研为主体,成立了教研小组。由校长、主任引领、语文、数学和综合教研组具体落实工作职责,组织教师并制订了《校本教研制度》,建立了《集体备课制度》、《校本培训制度》等,通过制度约束,将校本教师考核、评优选先紧密挂钩,充分调动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热情和兴趣。
二、加强校内外学习培训,提高校本教研成效
为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学校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先后组织教师进入远程研修平台,聆听专家讲座,深入学习教材教法,使教师进一步了解课改目标,主动投身于教改实践,每周五下午进行业务学习,做周工作小结。本学期组织教师多次参加市、县级观摩教学和培训练习,并写出自己的心得与体会。这项活动的开展,积极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校本教研
为使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教学需要并能脱颖而出,我校采取积极鼓励新老教师协作,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方法。本学期开展了全校教师听课、评课活动,并做到了当天讲课当天评,评选出骨干教师作为校级公开课执教人,给青年教师做好示范引领,这大大提高了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有力拓展了骨干教师的发展空间,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四、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为校本教研深入落实搭建平台
学校为强化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领导经常性地开展推门听课、跟踪听课活动;强化每位教师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加大教案、作业等的检查力度,实行不定期抽查。使每位教师明确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不断提高。
五、探索集体备课方式,促进教师共同发展
集体备课作为一种教研活动方式,我校一直在摸索着前进。在具体操作上,我们分语文、数学、英语、常识、音体美5个备课组:第一步确定课题,第二步有主讲教师备课、上课、备课组集体备课,第三步由备课组教师根据上课的情况,交流意见,并归纳整理,进行再设计,让授课教师再次讲授。实行了教学资源共享,保证了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形成了积极热烈的校本教研氛围,让教师能够在反思中交流自己的思想,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六、开展特色活动,积极推行素质教育
1、为强化特色建设,积极推进阅读教学和基本功训练。学校开展了“每日一名言,每周一古诗,每日一口算”活动,进行了“写字、口算、作文”比赛,让学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扎实开展特色活动,将各种活动始终贯穿于教学工作之中。本学期,学校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歌咏比赛、演讲比赛、学生书法大赛等活动。11月中旬,学校在音体美课程上开发了特色课程,如:口风琴课、手工课、五步拳和三字经‘武术’操等。
3、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开齐开足体育课,上好“一课两操”,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并坚持开展各种体育比赛活动。
七、深入课题,实现校本教研的创新与升华
近半年来,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在教研方面迈出了常识性的第一步。因为是新学校新模式,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一边学习,一边摸索。虽然还没有很可喜的成绩,但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教师通过搜集、课堂实践、总结反思、交流学习等方式,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使学生学习方式有了较大的转变。
问题与反思
总结我校的教研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还有着更多的思考和追求。
1、校本教研要走出一条光明大道,仅一小部分教师的努力还不够,须上下级整体协调,才能使其具有规范化和指导意义。
2、教研活动缺乏开展的深度,学校实行双班制,活动时间和教师精力有局限性,需要我们研究策略和方法,同时新课对教师本身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我们的理论水平还不高,需要“走出去,请进来”开阔视野。
3、我们的工作还处于层面上,还未深入到校本教研的精髓,还需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
4、多媒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扎实推进校本教研,走向网络教研之路,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第五篇:枣庄实验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汇报材料
构筑网络平台,推动校本教研
枣庄实验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汇报材料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逐步取代传统教学的“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单调形式,使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整体提高,近两年来,我们一直努力探索、大力推进网络教研这种全新的教研模式,取得了一些成效。下面我将我校开展这项工作的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措施得力
1、转变观念
观念的转变是一切工作的开始。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网络教研是一种新的教研方式,和传统的教研相比,它在时间、空间、方式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观念的转变至关重要。首先学校领导对网络教学研究高度重视,建立健全网络教学研究机制,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有专人负责管理督察,有专门的技术指导。在老师方面,我们以舆论宣传、会议推动、活动体验的形式,提高老师的认可度,制定了奖惩制度,使网络教学研究有保障。
2、配备高标准的硬件设施
电脑和多媒体是我们开展网络教研的基础。在硬件设施的配备上,我们是这样做的:一是为每位教师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我校是一所新建学校,学校发展快,师生人数巨增,虽然以前创省规时配备了部分电脑,但远远不够实施网络教研的需要。从08年开始学校筹集部分资金,采取学校和老师共同承担的方式,为每位老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教师电脑的配备,提高了我校开展网络教研的进度。二是投入巨资为每口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设备。网络教研最终是为教学服务的,教研的成果应该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学校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多方渠道筹集资金,投资几十万元为每口教室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解决了网络教研的终端问题,让网络教研和多媒体教学相辅相成,有效的促进了我校高效课堂的构建。三是多方联系共同设计了一个学校办公平台。学校领导在外出学习的基础上,研究决定借鉴外校经验,并多方联系共同设计出网络教研平台。对于网络教研平台,借鉴外校成果是基础,突出本校特点是目的。根据使用情况,我们本着一切从实用出发的原则,删繁就简,逐步改进和完善。目前网络教研平台的建设和使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四是建立多媒体资源库。多媒体化教学的应用,网络教研的实施,离不开丰富的资源,因此,学校又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立起学校的网络资源库,把农远工程资源、多年来学校购买的大量电教教材、以及从网上下载的东西全部分门别类的整合成资源库,和学校的办公平台联通,老师坐在办公室里就能浏览所有资源,有选择的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使这些本来放在电教室里的死的东西变得活跃起来。
3、加大评估力度
评估是督促和检查工作的重要手段。评估体系的建立是有效开展工作的指导。网络教研
系统的应用,对于评估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内容,传统的评估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教导处人员在借鉴外地外校经验的基础上,相继出台了《台儿庄第五实验小学网络教研制度》和《台儿庄第五实验小学办公平台使用管理办法》,逐步规范教师网络教研的开展和办公平台的使用。在此基础上,完善和修改了《台儿庄第五实验小学课堂教学评估办法》《台儿庄第五实验小学网上教研实施意见》,把教师网上教研情况,作为教师课堂教学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各项制度的完善和修订,有效的规范了网络教研的开展,使我校的办公平台从开始就步入正规的发展模式。
二、重视培训,提高技能。
网络教研中老师需要有现代教育技术支持,因此,加强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培训就成了当务之急,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培训工作。
1.Powerpoint Word Excel的应用基础培训
电脑应用基础的培训,作为教师培训的常规工作,我们一直常抓不懈。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全员培训,学期末组织考评。新参加工作的教师必须会熟练应用这三块的知识。
2.网络教研的使用培训
网络教研,对于教干和教师来说都是一件新鲜事物,好在一般教师都有参与其他教学论坛的经历,学习和理解上不会很困难。但是为了推进整体工作,教导处对网络教研使用的培训依然没有放松。为此,学校组织了专题培训,全体教师教干参与。从网络教研的登录、发帖、跟帖等各个方面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集中培训。
3.多媒体教学应用知识培训
多媒体应用知识的培训,由于在07年创省规时配备了移动多媒体柜,我们做过几次专题培训,大部分教师已经会使用。近阶段我们结合新上的多媒体,借助专业机构的专业人员又进行了几次次专题培训。通过这一系列的培训活动,教师已经会规范熟练的使用各种电教器材。
三、创新模式,提高实效
1、主题教研网络化
网络教研最大的长处就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够充分让老师们进行合作和交流,提高了老师的参与度和教研的深度。我们的主题教研活动主要是立足课堂,围绕课堂进行,做到教研一定有“课”,有“课”必要研讨,研讨定要反思。每次活动关注课堂教学的某一个专题,活动的基本流程为:确定主题-课堂观摩-研讨交流-反思应用。学科教研员根据老师提出的一些问题确定主题后发到网上,让老师们事先对本课进行初步的研究,然后组织所有相关老师听课,课后把讲课老师的课堂案例发到教研平台上去,让老师们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发贴研讨,评课交流。教研员也参与其中,对老师们的观点随时进行点评引领,改变了以往的教研员的一言堂,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新型教研理念,强化了教研员与基层教师的沟通,建立了与教师共同成长的伙伴关系。老师们深切地感受到,网上主题教研活动的开展,务实、高效,能引发教师深层次的探索,实现了教研的即时性和深入性。
2、实施网络合作备课
合作备课的程序为:①根据教材内容,学科教研员把本学期的备课任务分到每一个老师,实行教师主备。②每一个教师都要认真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说明,充分了解本册教材的体系,熟练掌握本册教材的重点与难点,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具备通观全盘的能力。③每位教师根据分工,提前三天将设计好的教案发到备课系统,不得延误。教师在设计教案前,应该精心钻研教材,广泛搜集资源,充分体现自己的教学理念,设计出有特色的、有突破的精品教案。④充分发挥同一年级组教师的智慧,共同修改教案,提高备课的质量。教师在将教案发到备课系统中后,同年级的教师及时对这些教案开展教案点评。每位教师参加教案点评一周不少于2次,一个月不少于8次。⑤教师根据他人的点评,及时修改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力求教学设计精品化。⑥其它老师根据主备人设计的教学案进行自己的教案设计。
3、网上学习培训
以前的理论学习和读书活动,只能是提出一些要求,让老师随便去读,整个过程没法控制和参与,实现网络教研以后,这种不足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我们根据学校的老师读书学习计划安排,学科教研员再根据学科特点,对老师们需要学习的东西进行搜集,每周一把要学习的内容发到网上,要求老师们在一定时间内进行阅读,并跟贴发表自己的体会。例如本学期进行的古典名著《论语》的学习,每两周发一个部分,内容为论语内容及注释,老师们边读原文边读解释,加深理解,读后再写出自己的体会,效果非常好。再如业务校长到上海学习,听了张人利的“后茶馆式教学”的报告后,感觉很好,便把录音和讲座PPT发到教研平台上去,让老师认真观看,并发表自己的感想,通过这种形式,老师如临现场,感受很多。在推进读书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又在教研平台上组织了“好书我推荐”活动,老师把平时自己读书过的书介绍给大家,里面既有内容简介,又有作者介绍,还有老师们读后的体会,大家相互学习,大大增加了每位老师的阅读面。
4、网上管理更高效
实行网上办公后,老师的绝大部分材料都已发到网上,不但方便交流,也让相互之间进行评价成为可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学校又在办公平台上设置了通知栏、通报栏、制度栏、计划栏等板块,管理方面的材料也都在网上,学校的纸质档案已经很少,这样老师对学校的管理情况一目了然,提高了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这样,只要学校及时将网上的这些材料进行备份,就能很好的保存下来,不需要放在档案橱里。
四、收获与体会
1、提高了教师使用电教手段的水平
人都有个惰性,往往不逼不促就不愿意去做,网络教研平台的使用,迫使老师们不得不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自己的水平。现在我校的全体老师对几个办公软件和网上教研以及多媒体的使用都比较熟练。
2、通过网络教研使资源合力凸现了优势
教师群体中出现的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方法,通过网络化的教研活动,使这些可贵的学术性的资源随时进行彼此的交流与共享,实现1+1〉2的优势。先进的网络化教研环境,为教师实现资源共享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教师在这一环境中的交流研究,是一个资源共享的过程,共享他人的资源,自己的资源也被他人共享。备课的时候,每一位老师可以在网站参考到不同版本的教案,吸取他人长处。更可喜的是,自己的教案发表在网络平台上,可以收到大家的点评,以便进一步完善修改。上完课后,记下自己的课后点评及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为自己以后的教学服务,也为其他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
3、通过网络教研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平台
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决定着新课程实施是否成功的关键,也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已成为学校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学校来说,如何寻找一些有效的载体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学管理的主题。
网络教研这一平台,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良好的载体。不仅老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学习,新教师一进入工作岗位,就可以同时看到不同学科,不同层级的教师们的精彩教学设计,结合录像、资源的学习,可以使教师迅速成长。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经历了“学习、反思、研究、合作、创造”这样一个过程,教师经过很多次这样的过程,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的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使教师由单纯的教学者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
4、通过网络办公平台使评价管理有了创新
传统的教学管理中,对教师教研、学习、备课这一工作的评价,往往是考察教师是否按照规定去做,是否达到了有关预定的标准。在检查备课时,往往从备课的数量,备课环节(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中难点、板书的设计、教学设计)是否完整,书写得工整,来评价一个教师备课的质量。如今,实行网络环境下备课、教研和学习,使老师们的各种活动完全“示众”,在加上学校对网络教研有一定的制度,学校教学管理者再也不必为教师是否按时备课,按时教研,积极参与等环节犯愁。
网络教研是一种新鲜事物,她有着鲜活的生命力,我们有信心在这种和谐、共同研讨的氛围中,积极参与教学实践、努力提升学科理念,使网络教研成为我校教师教学技能不断丰富、不断成长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