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陶研工作总结5篇

时间:2019-05-12 11:57: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年陶研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年陶研工作总结》。

第一篇:2010年陶研工作总结

2010年陶研工作总结

官湖镇中心小学

去年官小“陶花”盛开,“陶子”累累,今年我们在市陶研会的指导下,继续以“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实践陶行知教育主张,发展陶行知教育理论,推进新课程改革,提高陶研工作水平”为工作目标,以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实验为中心,围绕学陶工作,全面普及、努力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推动了官小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

一、结合师德师风建设,普及陶行知思想。

本年度,学校坚定不移地将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贯穿于教学工作。学校领导学陶、研陶意识强,为学陶、研陶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提供必要的组织保证和经费支持,同时认真组织教师学好《陶行知论师德建设》,学习陶行知“教育为公”的理想观;“人民第一,一切为人民”的教育观;从国情出发,创造新教育的改革观;“以教人者教己”的师德观。通过“我爱学生”征文活动、“心灵对话”访谈活动和“红领巾广播站”的开播,加强了师德师风建设。它不仅使陶行知教育思想影响到教师,而且辐射到了全体学生,真正让陶行知教育思想融入师生心间,把学陶工作深入到学校、家庭。最近,官小开展了学生、家长、社会评教师活动,从多角度对教师进行评价,在民主测评中,对教师的满意率达100%,在社会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遵循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1、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活动空间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著名的 “六大解放”。这“六大解放”凸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每个学生自己去主动参与、主动体验、主动感悟、主动创造,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自由权还给学生。如我们采用的探究式教学,就是“六大解放”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能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精心设疑,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将现行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并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再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形成“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共建民主、互动、合作、和谐、愉快、共鸣的师生关系,建立融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学习。

2、架起生活和课堂的桥梁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回归生活”,它强调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紧密结合儿童生活实际开展教育。这是百年之后,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论”的延续和扩充。结合这一教学理念和思想,官小在今年的学陶、师陶、研陶过程中,已逐步构建起了“民主化、生活化、个性化”的素质教育大氛围。将各科教学同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走出课本,走出教室,走进生活。在作文写作中,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爱自然、深入生活、爱护生命的赤诚爱心。在数学学习中,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思想品德学习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生在活动中,既培养了社会实践能力,团结互助精神,又使自己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张扬。

三、加强师陶学陶课题研究,将工作落到实处。

去年官小申报并开展了《小学生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课题研究,利用官小的教育优势,以学科教学为载体,引导、组织与指导学生开展的各种实践活动。教育的目的在于增进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同时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实践与创新的能力,为将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官小的各项管理和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准。省教育厅、徐州市教育局、邳州市教育局在莅临官小检查时,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在官小多次召开各种教学管理现场会。

另外,官小教师在主课题的统率下,确定子课题,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提高;用教学日记、教学随笔和个案分析的方法总结研究成果。在徐州市举行的陶研论文评选活动中,官小教师积极参与,共上报论文20余篇,均获得一、二、三等奖,成果显著。

四、加强课题组建设,做好工作总结。

加强组织建设,推动学陶师陶研陶践陶活动。定期开展陶研会会员活动,营造学陶师陶研陶践陶氛围。积极吸收热心陶研的教师,组织学陶师陶骨干教师参各级各类培训活动。由于我们每次陶研工作有计划,有方案,有措施,有流程过程材料,有总结,有反馈及再实践的过程,因此形成了系统性的材料。同时我们做好学校的自评总结工作,认真做好台帐资料的整理,迎接市陶研会的综合评估,积极参加陶研工作先进集体评选活动。

在改革开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呼唤新理念,时代呼唤陶行知。在今后的工作中,官小将一如既往地学习研究、实践陶行知的教育理论、教学思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断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付之于教育实践之中,使学陶研陶有新成果。

第二篇:陶研心得体会

生活即教育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体会

张晓娜

最近,有幸翻阅了《陶行知教育名篇》,通过学习这位伟大教育家的名篇论著,让我感受到了自己教育教学理论是那么的贫乏,感受到自己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陶行知教育名篇》这本书,它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对读本书的几点体会记录如下:

一、生活即教育,教育无小事

陶行知先生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生活与教育是同一过程,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生活也不能脱离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就应有什么样的教育,教育的内容应根据生活的需要。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是我前所未闻的,更给了我一丝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时感叹教育家的前瞻性,这不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吗?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把生活与教育紧紧联系起来的思想,给了我无限的启发和思索。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的生活教育,让他们从生活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中去学习。而在陶行知先生看来,文字、书本只是生活的工具,不是生活的本身,教育即来源于生活,由生活产生,文字、书本不能喧宾夺主,作为教育的中心内容。“生活即教育”则主张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的场所。这就扩大了教育的范围和场所,从根本上改变了教育的概念。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定义为“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还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也就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按照他的思想,就是说“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次,“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只有在生活中,我们的教育才具有鲜明性,脱离了实际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说教。

正如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学习的背景是生活化的。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新课程惟有反映社会及生活的需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使学校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才能真正体现课程的本质功能。对每个学生个体而言,生活世界是第一位的,知识世界是从生活世界分化出来的,是为生活服务的。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细节中捕捉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利用鲜活的人物和事例让学生走进真实的生活,无论是光明的一面还是阴暗的一面,让孩子在老师正确的引导下用心去触摸、去感悟生活,这样学生才能形成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学会如何有效地解决问题,才能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学生的生活离不开社会,只有将整个社会变成学校,教育的对象才更丰富,教育的意义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二、每天四问,每天快乐

从陶先生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好教师的殷切期望。他对自身成长提出了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他要求大家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并以此来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每日四问,把我们平时看似不经意的许多坏习惯都问了出来。陶先生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为非作恶愈大。一个集体的成员,若人人以集体利益为重,注意自己的每一个行动都为集体着想,则这个集体会越来越壮大,这个集体定是有希望的集体。否则,多数人只顾个人私利,不顾集体利益,则集体的根本必然动摇。陶先生的“每天四问”为人们提供了进德修业的参考,当作一面镜子,时刻对照自己,“必然可以见出每一个人身体健康上有着大的进步,学问上有着大的进步,工作效能上有着大的进步,道德品格上有着大的进步,显出水到渠成的进步”。

那么,如何筑起人格的长城呢? 陶行知认为,首先要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性。要树立为博学而学习、为独立而学习、为民主而学习、为和平而学习、为科学创造而学习精神。其次,要修身养性,具有“大丈夫”的气概。所谓“大丈夫”的人格,就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大丈夫还须有独立的意志,独立的思想,独立生利和耐劳的筋骨,耐饿的体肤,耐困乏的身躯,去做那摇不动的基础,即为建立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基础而奋斗不息:第三,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陶行知曾亲自为育才学校学生制订的“育才十二要”,即育才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求每个学生自觉遵守。这十二要的具体内容就是:“

一、要诚实无欺。

二、要谦和有礼。

三、要自觉纪律。

四、要手脑并用。

五、要整洁卫生。

六、要正确敏捷。

七、要力求进步。

八、要负责做事。

九、要自助助人。

十、要勇于为公。

十一、要坚韧沉着。

十二、要有始有终”。总而言之,陶行知认为,道德教育对人、对社会是非常重要的,“是做人的根本”,因此,一定要加强道德教育。

总之,陶行知博大的教育理论,精髓的教育思想,需要我们从教育教学实际入手,慢慢地去咀嚼,去感悟,去提高。我相信,在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我们的教育之路会走得更好。

第三篇:陶研论文

用爱分层培育让花朵竞相绽放

——浅探讨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分层教学的指导意义

肥西县烧脉学校丁德金

【文章概要】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终落脚点就是要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全面发展。大力弘扬陶行知“万世之表”的崇高师德和奉献精神,认真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用陶行知关于“因材施教”的理论作指导,深入研究,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分层教学、分层帮扶转化学困生和德困生的新方法、新思路,是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理念的具体实践,是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本质要求的具体落实。如何进行分层教学?如何施行分层帮扶转化学困生、德困生?现把本人在实际学习和教育教学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方法加以总结,目的在于今后更加深入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学困生的转化能力,为把更多的学生培养成为“真人”,并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陶行知思想、理论,分层教学,帮扶转化学困生、德困生,因材施教,关爱,尊重。

【正文】

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和教育改革、实践家——陶行知先生早在大半个世纪之前主动放弃了在美国学习和深造的机会,回到千疮百孔、贫穷落后的旧中国,用尽毕生的精力和心血,投入到平民百姓、劳苦大众的教育之中,坚信“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英与智之;觉见非教育不除,精忠非教育不出„„”,提出了教育兴国的主张,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创立了宝贵的思想理论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他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誓言激励和教育了中国一代又一代人。虽然时代不同,但他对中国教育理论和实践富有特色的创建和创新理论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永远值得我们探研和弘扬。陶行知的一生是为我国人民教育事业和革命事业做出不朽贡献的光辉一生,他的崇高师德和奉献精神永远引领和激励着后世之师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执着追求,无私奉献;他的教育思想、改革创新理论和宝贵的实践经验必将指导和启示我们新时代的广大教师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积极寻求最有效的教学和育人的理论和方法。陶行知提出:“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他又提出:“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等等理论和观点,对我们当代所进行的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转化学困生和转化德困生等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的突飞猛进,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趋多元化,更需要我们学校教育转变观念,敢于改革创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复合型人才。那么,如何能让每一棵小苗都能成才呢?如何能让不同的苗木成为各有所用的人才呢?我们就要像陶先生说的那样做: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使之立足点上求平等,出头之处谋自由。深刻探研、领悟和践行陶行知关于“因材施教”的理论精髓,认真组织开展好分层教学,把每个学困生、德困生转变好,不让他们成为不合格“产品”而流向社会,这是当前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工作者应做的工作,同时也是难做的事情。

每年的中、高考之后,从学校老师到学生家长,从社会各界到教育主管部门乃至政府领导,他们只关注一个学校的升学率,特别是考入重点高中、名牌大学的人数,很少有人愿意去关注那些线下的、落榜的学生的失落、痛苦和失望,有少数甚至是绝望。要知道他们也是将来社会建设的成员。他们中有的做出无赖和不得已的选择,有的甚至选择放弃和自暴自弃。

从我县某校近几年的毕业生情况来看,一部分未考入高中的学生中,有的选择上职业高中,有的选择出去打工,有的就选择自暴自弃,整天在社会上游荡,活动于赌场、娱乐场和酒桌上,经常干些为非作歹,偷鸡摸狗的事情。有几个经常到学校门口寻衅闹事,拦路威胁和敲诈上放学途中的中小学生,学校综治办在调查处理中发现,这些学生当时在校都是学困生和德困生,他们一开始的学习跟不上,老师帮扶力度不够,思想表现差,班主任的转化力度不够,特别是他们的家长监管、教育不够,久而久之发展到这一步。由此可见,正确实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转化学困生、德困生工作对社会的重要意义。说句实在话,从清华、北大到乡村中小学,学困生、德困生校校有,班班在,对这部分学生的帮扶转化和培养教育甚至比那些尖子生优等生的教育工作更有意义。

那么,如何领悟陶行知先生关于“因材施教”理论的精神实质,如何对学困生、德困生实行分层教学、分层帮扶转化呢?从学陶师陶研陶的历程中,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工作实践中,本人得到了一些启示,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概述如下:

一、用爱浇灌,用情温暖,用尊重培育,让每一朵花竞相绽放。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

1、作为教育者,需要用心去了解每一个孩子。假如一个班级有50个学生的话,这50个学生基本上来自于50个家庭,这50个家庭的经济文化状况、家庭成员的结构、受教育程度以及爱好等各不相同,这些也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特别是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留守儿童和隔代教育的孩子,他们往往是最容易变成学困生和德困生的。因此,无论是班主任还是授课老师都要认真仔细地了解每一个孩子家庭的方方面面情况,建立有效的联系机制,做学生的知情人、知心人,这样工作起来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一生一方法,被免工作简单粗暴,做到针对性和有效性相结合。

2、作为教育者,要用真爱温暖每一个孩子。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对于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留守儿童和隔代教育的孩子,他们缺乏的就是真情关爱。我任教的班级有一个学生,刚入四年级时,在外打工的父母亲突然离婚了,母亲感情出轨与别人私奔,父亲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了,一隔几年杳无音信,把他丢给了70多岁的爷爷。本来爱说爱笑、活泼好动的孩子一下失去了欢声笑语,从此沉默寡言,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而且变得爱发脾气,谁说他就和谁动手打架,作为班主任的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也深感心痛。连续多次家访,了解他家庭的困难,多方打听孩子爸爸的去向,与他爷爷一起拟订了共同照顾孩子的办法,尽可能地帮助他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一些困难,孩子也很懂事,逐渐明白了老师的心意。一次家访时,从他爷爷口中得知他的生日快要到了,我说:孩子,在你爸爸回来之前,你的生日就由老师帮你过吧。在他生日那天,利用班会时间,我买来了蛋糕,在全班同学祝福的歌声和鼓舞的掌声中,他感受到了老师的温暖,同学们的温暖。从此,他学习比以前更刻苦,表现较从前更好,现在已在县城的第一中学就读高二了。

3、作为教育者,要用尊重去培育孩子的信心。孩子的自尊就像花蕊一样容易受到伤害,呵护孩子的自尊只有像保护花蕊一样细心,才能让每一朵花绚丽绽放。而那些所谓的学困生和德困生的自尊经常在不经意间被伤害得体无完肤,一句像“讲了这么多遍你还不会,真笨!”,“在班里就你表现最差!”等话语就像一把把利剑一样刺伤了孩子们的自尊心。所以,真爱、真情和尊重即是真教育,是架起师生之间心心相印的桥梁,是做好学困生和德困生帮扶转化工作的重要法宝

二、分层教学,分层帮扶转化,因材施教,用进步伴随每个孩子快乐成长。

早在半个多世纪之前,陶行知就提出了“分类教学、因材施教”的理论,他说:“松树和牡丹花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我们现代的教育也必须和陶行知所说的一样,要有各级各类不同层次的教育,培养出有各种各样不同、分门别类的人才。而我们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要真正践行陶行知的思想,只有通过分层教学,分层帮扶转化,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个

孩子的进步,才能让他们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那么,什么是分层教学?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有区别地设计教学环节和进行教学,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有针对性地实施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不仅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选择教法、布置作业,还因材施“助”,因材施“改”,因材施“考”,因材施“分”,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从而达到总体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实际上就是陶行知“因材施教”教育理论的具体实施和方法展现。分层教学的原则就是在教学中,着眼点和着力点始终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促使每一个人都获得成功。只有实行分层教学,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少数学困生进行帮扶和转化,对不同层次的学困生、德困生的帮扶转化工作也就有了共同的着眼点和着力点。

具体要怎样做呢?首先要分层建组,即把学生分成A、B、C三个组,然后针对不同组别的学生进行分层备课,分层设置作业,分层辅导,分层测试以及分类矫正,直至全面提高。分层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让每个组别的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收获和进步,特别是要帮助转化C层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心理教育,严格要求,热情关怀,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使他们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质量,稳步发展成为B层学生。

三、注重养成,授之以渔,培养学生自我成长的能力。

“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从陶行知先生关于养成教育的理论中就可以看出: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其健康成长的重要性,良好的自觉行为对教育的收效有多么大。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为师者要有耐心和恒心,要用自己良好的时的习惯去影响、去感化,要用自己的耐心和恒心不厌其烦、坚持不懈地去校正、去引领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最终成为自觉的行为习惯;其次,为师者要用表扬和鼓励为武器,让孩子在自信中自觉消灭不良的行为习惯。

对于少数学困生、德困生来说,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重要,培养他们自觉的学习能力更为重要。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陶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为师者应把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紧密结合起来,让他们学会学习,自我成长。正如陶先生所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总之,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形势下,在学陶师陶的浓浓氛围中,认真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用陶行知关于“因材施教”的理论作指导,深入研究,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分层教学、分层帮扶转化学困生和德困生的新方法、新思路,是对“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理念的具体实践,是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本质要求的具体落实。为此,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把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学习现代教育思想结合起来,融合起来,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开拓创新,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以陶行知先生为楷模,为把学生培养成为“真人”,并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为建成小康社会输送出更多的合格人才而努力工作。

本文参考文献:

《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师读本》上海教育出版社

陶行知著作《中国教育改造》安徽人民出版社

《好老师因材施教12个方法》中国青年出版社 【美】莫尼克·麦基著,李红译 „„

第四篇:陶研论文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从一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概述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我国现代教育重要的思潮之一。从定义上说,“生活即教育”就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来说:是生活决定教育。“社会即学校”是与“生活即教育”紧密相联的,是“生活即教育”的不同说明,“社会即学校”的根本思想是主张使学校社会化,使学校与社会息息相关。“教学做合一”,是由“教”为中心到“学”为中心,“教学合一”到“教学做合一”,由“学”为中心再到“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他强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我们把它理解为:教育要使幼儿学习生活,教育要利用生活,教育是为了生活。

“生活教育”理论实质上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之有效的教育理论。他与时代发展同步,既反映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发展的趋势,又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着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这对我国的教育改革有很大的启发。

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幼儿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幼儿教育包括:生活卫生习惯、体育活动、思想品德、语言、常识、计算、音乐和美术等。

(一)、创设贴进幼儿的生活环境

幼儿园的绿地,能让幼儿真正的走入自然、亲近自然。例如我园的种植地、草坪,孩子能融入其中,对植物进行照料、在小树旁嬉戏。开放的环境给孩子带来的不仅是玩耍的快乐,更有爱心的培育、情感的陶冶。在开放式的幼儿园内的自然环境中,我们更多地赋予它“爱”的教育内涵,使我们的课程得到充实和完善。

(二)、加强实践,开发幼儿创造力

教师应有很好的诱导幼儿的能力,因为合理的诱导幼儿,才能使幼儿对科学创造感兴趣,而且要在日常生活中随机诱导或多做些有创造性的游戏,因为有很多发明创造的例子都是来源于日常生活。如“牛顿看到苹果落地而发现地球引力”等等。这些闪耀着智慧火花的发明其实并不神秘,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再就是要培养幼儿有很好的观察能力,因为观察是创造思维的前提,只有多观察才能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只有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认识才能上升为理性阶段,进而为创造奠定基础。当然这些只凭空口说教是不行的,应让幼儿多多观察、亲自实践。没有实践就没有自然科学,就没有发明创造。此外,要多开展活动,开展建设未来“小设想”活动,这也是培养幼儿创造意识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第五篇:鹤田小学陶研工作总结(本站推荐)

陶研工作总结

义乌市鹤田小学近几年来,鹤田小学全体师生始终坚持“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陶行知教育理念“潜下心来教书,静下心来来育人”,坚持“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

在省陶研会的指导下,我校以培养 “明德至善,知行合一”学生为教学目标,坚持“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实践陶行知教育主张,发展陶行知教育理论,推进新课程改革,提高陶研工作水平”为工作目标,以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为中心,围绕学陶工作,全面普及、努力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推动鹤田小学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努力提高师生学陶师陶的自觉性,切实做到“知陶、学陶、宣陶、践陶。”现将陶研会工作总结如下

一、结合师德师风建设,普及陶行知“爱”的思想。“爱满天下”是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爱满天下” 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 “热爱每一个学生” 这是陶行知的人生言;“为了孩子,甘为骆驼,干人有益,牛马也做。”爱的教育是少年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为此学校坚定不移地将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贯穿于教学工作。学校领导学陶、研陶意识强,为学陶、研陶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确定了“做有亲和力的教师,让每一位学生进步”的教学理念;提出教师“五每”规范,即:1.每位学生每堂课至少发言一次,2.每位学生每周至少面批一次,3.每位学生每周至少受到一次表扬,4.每月与每位学生密切接触一次,5.每位学生有自己的展示空间,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关注,“爱”每一位学生。同时认真组织教师学好陶行知“教育为公”的理想观;“人民第一,一切为人民”的教育观;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师德观。通过“生活作文”征文活动、“微课程”访谈活动和“五四青年演讲”,加强了师德师风建设。它不仅使陶行知教育思想影响到教师,而且辐射到了全体学生,真正让陶行知教育思想融入师生心间,把学陶工作深入到学校、家庭。

二、遵循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推进校本综合课程课堂教学改革。

生活教育的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陶行知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反对死读书,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能力。我校从实际出发,充分挖掘农村学校特有的资源,对学生进行了“生活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如在学校附近开辟了一块种植园,每学期让学生种上不同的农作物,如种西红柿、玉米、花生、茄子、辣椒、丝瓜、葫芦、番薯等,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和乐趣。

每一次来到种植园,学生们都异常兴奋。他们拿着领到的植物种子或幼苗,来到自己班内的试验田,几个人一起分工合作:拔草、松土、播种、浇水„„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他们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颜。种植农作物,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新的生活体验。种植园的开辟,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体验劳动的乐趣,增长生活中的知识,同时也让他们用双手为校园画上一抹绿色。有的学生在活动后,写下了一篇篇精彩的生活作文:

【例】

那是初春的一天,我和外婆下地种南瓜,外婆挥着锄头忙活起来。我想:我可不能闲着,让外婆说我是小懒虫。就摆出副小大人的派头,夺过锄头,得意地说:“瞧我的,比你强多了!” 哎哟,这锄头可真重,我才锄了几头,手都酸了。但我不甘心在外婆面前示弱,只好用上吃奶的劲,锄了一小块,已是浑身没劲儿了,大汗淋漓。——《种南瓜》傅晓萍

开展这些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让绿色植物美化了校园,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最终将自然和人文融于一体,健全了校园生态环境。在每一节的校本综合课程中,让每个学生自己去主动参与、主动体验、主动感悟、主动创造,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自由权还给学生。

三、塑陶像,走陶廊

1.在学校大门处塑陶行知塑像,让学校在进校门是就可以感受到陶行知爷爷“爱”的教育——“此处无声胜有声”,做到“润物细无声”。2.学校在美化学校环境基础上,利用不同的建筑空间和用途,创建了走廊文化。设立生活作文区;陶行知生平区;传统美德区等等。并在走廊墙壁上悬挂名人名言、手工作品、学生画作等。

【陶行知的名言】

吃自己的饭,滴自己的汗,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在每间教室的外墙上,都设置了一处“写字作业”展示台。以此来展示学生的写字作品,激励他们不断进步。每学期“学陶月”进行之初,每班都会布置学生开展学陶写字作品比赛。选择陶行知的理论或诗歌,让学生书写,贴在展示台上。课下,学生们在班级外玩耍、经过时,看见自己的写字作品在展示台展出,内心是骄傲的,同时,看到别班学生写的学陶作品,又进行了思想上的教育。

四、开展学陶活动,促德育发展

“生活教育”是中国现代杰出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其内涵十分丰富,强调的是教育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联系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的教学应如陶行知主张的:人们应积极投入到生活中去,在生活的矛盾中和斗争中去选择和接受“向前向上”的“好生活”。“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主张,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因此,我校借用陶行知先生的思想和理论,切实开展了一系列的学陶活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1.学陶诗歌朗诵比赛

我校每年开展一次班际“学陶诗歌朗诵比赛”。以班级为单位,分低、中、高段,选取陶行知先生的诗歌,如《手脑相长歌》、《自立立人歌》等,通过朗诵,让学生体会其中做人的道理。此类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激励了学生的学习之心。在陶先生诗风的熏陶之下,学生变得更加自立,更加自强。

除此之外,学校也组织开展了青年教师“学陶师德朗诵比赛”。通过此活动的开展,让青年教师深入学习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思想,完善师德建设。

2.“我是小雏鹰” 争章活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校园各个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为此,我校开展了——“我是小雏鹰” 争章活动。一月一枚章:座位整理章、就餐纪律章等。争章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年级整理书桌活动】

活动目标:为了加强学生自理、自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家庭里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为家长减轻负担。同时也锻炼学生能有独立的意识,而不依赖家长和老师。长大后能成为社会真正的主人。活动形式:讨论、竞赛和表演 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自理的故事。

2、编排自理故事的小品。

3、制作劳动作品的材料。

在学校里让我们一起来展示下自己整理书桌的能力吧!

3.“生活小达人”活动

根据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我校举办了“我是小达人 秀出我自己”的活动。乐器、轮滑、板滑、溜溜球、花样跳绳及一系列的生活技能都成为鹤小梦想者们的挑战项目。在省陶研会的老师,共同体宾王小学的老师,家长代表的见证下,鹤小达人诞生了:“切土豆达人组”、“暴雨梨花针达人组”“水果拼盘达人组”“双飞达人组”“古筝达人”“剪纸达人”“滑板达人组”等等。这一活动,锻炼了学生的技艺,展示了他们的才艺,也使他们充满了自信。

【首届“生活小达人”名单】

“切土豆达人组”:张巧悦 傅娟英 傅晓萍 张罗强 “暴雨梨花针达人组”:伍群海 傅雨晴 张灵珊 张靖云 “水果拼盘达人组”:张婷 谢婷淑 方晓龙 张笑 傅月瑶 „„ 4.学陶故事会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知陶,学陶。学校安排各班组织开展了“学陶故事会”。学生通过讲述陶行知的小故事,了解其教育理论和思想。利用学陶故事学良好风气,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其良好的品德习惯。

5、生活技能秀之“自理章”

结合我校是农村小学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我校举办了“生活技能秀” 之“自理章”,进行了“叠衬衫”、“系鞋带”的比赛活动。此活动的开展充分锻炼了学生自理能力,同时也渗透了德育。

6.黑板报评比活动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中说到“生活即教育”,可见教育体现在生活的细微之处。我校利用每班教室后面的软木板,定期开展黑板报评比活动。如国庆节、中秋节等。每一次的黑板报评比活动都交由学生自己完成。通过搜集资料、设计版面、动手剪制,学生们共同完成班级的每一期黑板报。最后由大队委成员评比出一二三等奖。

伴随着各种活动的开展。慢慢地,使之成为一种生活常态,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校风也就自然而然建立起来了。

五、加强师陶学陶课题研究,将工作落到实处。

2011年至2013年鹤田小学申报并开展了《提高农村小学生劳动能力和劳动意识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利用鹤田小学的地理优势,以种植园为载体,引导、组织与指导学生开展的各种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的目的在于增进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同时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实践与创新的能力,为将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通过两年多的努力,鹤小的各项管理和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准。

另外,鹤小教师在主课题的统率下,确定子课题,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提高;用教学日记、教学随笔和个案分析的方法总结研究成果。在浙江省举行的陶研论文评选活动中,鹤小教师积极参与,共上报论文20余篇,获得一、二、三等奖,成果显著。

六、加强课题组建设,做好工作总结。

加强组织建设,推动学陶师陶研陶践陶活动。组织学陶师陶骨干教师参各级各类培训活动。由于我们每次陶研工作有计划,有方案,有措施,有流程过程材料,有总结,有反馈及再实践的过程,因此形成了系统性的材料。同时我们做好学校的自评总结工作,认真做好台帐资料的整理,迎接省陶研会的综合评估。

在改革开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呼唤新理念,时代呼唤陶行知。在今后的工作中,鹤小将一如既往地学习研究、实践陶行知的教育理论、教学思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断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付之于教育实践之中,使学陶研陶有新成果。

下载2010年陶研工作总结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年陶研工作总结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陶研论文(精选五篇)

    “教学做合一 学以致用”思想指明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活动方向 【摘要】“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即:“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

    陶研会专题讲座听后感

    “陶研会专题讲座”听后感听罢刘裕权教授关于“陶行知教育教学思想”的讲座,沉思良久,感觉获益匪浅。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体现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

    赫章县兴发乡中心小学2018年陶研工作总结

    赫章县兴发乡中心小学2018年陶研工作总结我校作为毕节市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学校,在上级陶研会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坚持以陶行知先生为楷模,以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推进师德......

    2014年郑村中心学校陶研工作总结

    郑村中心学校2014陶研工作总结 我校作为歙县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学校,在上级陶研会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坚持以陶行知先生为楷模,以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为......

    陶研工作总结《我们走在行知路上》

    我们走在行知路上 ——2009年度陶研工作总结 “牛奋四蹄呈锦绣,虎添双翼会风云”,奋斗的2009即将谢幕。这是我校最为不平凡的一年,自我校教学楼被鉴定为危楼后,选定学生分流地点......

    2014年陶研会《工作要点》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2014年陶研会《工作要点》 根据5年学陶的真切体验,要想立陶出成果,必须解决‚三论‛之策略。即一是学陶的认识论,解决愿学;二是研陶的方法论,解决会学;三是创陶......

    陶研论文评比结果(DOC)[五篇]

    附: 2006年舟山市陶研“三项”评比结果 陶研论文评比结果 一等奖(空缺) 二等奖 用“教学做合一”理论指导小学数学课堂 舟山小学 王淑盛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指导新课程下的幼......

    研学工作总结

    研学工作总结 研学工作总结1 我园始终以“主体性、常态性、开放性和实效性”为宗旨,构建一种具有我园特色的园本教研模式,换一种视角看教研,激发了园本教研的活力,为每个教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