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永固镇党委书记李忠新:五年工作总结及今后五年工作安排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永固镇党委书记李忠新
永堌镇2006—2010年工作总结
及今后五年工作安排
中共永固镇委员会 永固镇人民政府(2011年5月6日)
一、2006年至2010年工作总结
过去的五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广大干群团结奋进、排难而上、锐意进取,经济社会和党的建设取得新成就。五年中,全镇经济运行质量一直处于全县、乃至全市的先进行列;镇党委一直是全县先进党委,被市委命名为‚五个好‛先进党委,被省委组织部命名为‚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五个好’乡镇党委标兵‛。
(一)经济建设迈上新平台
全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一直位居全县前列和全市‚五强‛之中。五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结构调整这条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科技培训、科技推广为推动力,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不 1 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使全镇农业生产焕发出勃勃生机。粮食总产稳定上升、品种优化、质量提高;以金太阳杏为主的山区干杂果产量稳定、效益显著,同时扩建了以‚夏黑‛为主的优质葡萄生产基地和大棚金针菇生产基地;养殖业新发展了大棚养鸭,特别是雨润集团沃得利有限公司的驻入,将为全镇养殖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五年中,全镇煤炭产量稳中有升,产值成翻番之势增长。山石开采打破了以个人单打独斗的生产模式,组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型采石厂,整体效益提高,安全生产有了保障,国土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运输、服务、商贸等第三产业健康发展。企业发展已由五年前的全市‚十强‛迈入‚五强‛之列。
经济的发展拓宽了财源,2010年全镇财政收入完成2900多万元,人均财政收入居全县、乃至全市先进行列。
(二)注重民生,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新提高
过去的五年,是我镇改革成果最为明显,也是群众得利最多的五年。最突出的体现是民生和社会保障机制的落实完善。以2010年为例:全镇农民共得到种粮直补、综合补贴、社会救助、优抚、五保等各种款项为9589639元,减去农民所交‚新农合‛款896850元,全镇农民从各项民生工程中净得利达8692789元,人均得利290元。
由于农业生产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种植业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大量农业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五年中,全镇富余劳力外出打工的人数不断增加,所得工资性收入要远远超过农业种植的收入,农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2010年全镇农民 2 人均纯入达5548元,是2005年2300元的2.4倍。
(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
五年中,我们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狠抓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共投资165万元,用于改善全镇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通过‚四清四改‛和实施‚村村通‛工程,共投资800万元,使水泥路面不仅达到村村通,而且基本通到每个自然村,许岗行政村还达到‚户户通‛,村容整洁的效果明显。许岗行政村被评为全省卫生村,获此项荣誉的在皖北6个市中,仅有2个行政村。
通过开展争创‚五好文明家庭‛和‚好媳妇‛、‚好婆婆‛活动,乡风文明进一步强化。
实施村民自治,各村遇到重大事项,都能及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和党员议事会商定,按照‚四议两公开‛的办法办理,管理民主日益加强。
(四)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全镇计划生育工作力度逐年加强。投资百万元,新建成计生和文化综合大楼,对计生工作实施规范化管理,计生工作水平一直稳居全县先进行列。
教育工作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积极创建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在2010年全县抽查中,中心校获 3 得全县唯一的质量抽查单项奖。教育设施强化,投资20万元,新建成镇中心幼儿园,入园儿童达120多名;仅在2010年内,全镇投入174万元,使各中小学校危房得到改造。强化了教师队伍建设,全镇有4名教师被评为教坛新星,3人被评为全县先进个人,15人被评为镇师德标兵。教学环境进一步改善,永中、永小、吴小和新台小学建起留守儿童之家,全镇五年内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兴办‚新农合‛,促进了全镇医疗卫生工作的改革发展和农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投资50万元,新建9个村级卫生室,门诊报销覆盖全镇7个行政村;投入36万元(其中镇财政投入6万元),新建成镇卫生院门诊综合楼。镇村两级卫生力量得到整合,更加有利于农民就医,基本解决了就医难的问题,达到小病不出村、大病能够转院,药费能够及时报销。
开展‚三下乡‛活动,农民科技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镇文化站已建成,即将投入使用。部分行政村建起图书阅览室、篮球场等基础设施。有线电视覆盖面扩大,质量提高。
全镇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强化,五年内未出现安全责任事故,未出现‚十五小‛和‚新五小‛企业反弹现象。
曹祖公路永堌段新修成较宽的水泥路面,使交通更为发达。
全镇范围内新建成6个通讯机站,使全镇无线通讯无盲区。人武、民兵、共青团、妇联会等群团组织工作均处全县先进位次。
(五)社会治安和民主法制建设有了新发展
镇村两级经常排查社会上的矛盾纠纷,及时制订落实化解措施,使全镇社会相对稳定。同时,一方面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工作,一方面适时组织打更放哨工作,确保了全镇农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为各中小学校配齐了法制教育副校长,开设普法教育课,强化了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司法和法律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各类犯罪分子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得到有效打击,社会政治局势保持稳定。
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积极组织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和执法监督工作,让人民代表真正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实施‚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制度。在村委会换届选举时,让村民直接行使投票选举的神圣权利。依法行政、民主管理进一步规范化。
(六)党的建设迈出新步伐
镇委始终把创建‚五个好‛党委和‚五个好乡镇党委标兵‛放在党建工作的首位,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发展。
首先抓好党政一班人的自身建设,建成学习型、廉洁型、服务型的班子。
其次,围绕创建‚五个好‛村级党组织,狠抓镇村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实行镇干部包村负责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把镇村干部的责权利与各村党组织的‚五个好‛创建工作成效挂起钩来,促进了争创‚五个好‛村级党组织的健康发展。
再次是以提高素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重点,不断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一是注重党员活动阵地建设,在许岗村建成开放式的活动场所,成为一流的工程。二是镇委每年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培训。各村党组织每月开展一次党日活动和‚三会一课‛活动。三是镇委认真指导各村党组织积极开展‚六个载体‛活动。四是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规范程序、注重结构地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不断为党员队伍充实新鲜血液,改观了老龄化、文化偏低、妇女较少等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使党员队伍与时俱进地适应新形势的新要求。
过去五年的成绩鼓舞人心。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全镇经济结构还不尽合理,与先进地区相比,经济实力尤其是市场竞争力不强,对外开放和发展环境有待优化,农民增收的困难依然存在。党的建设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有的党员干部思想观念、思维方法、领导水平、领导方法和工作作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相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党的宗旨意识还不强,部门、行业不正之风、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还没有得到全面遏制。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工作安排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及措施
今后的五年,正值‚十二五‛期间,是我镇紧紧围绕‚全县率先、全市争先、富民强镇‛这个主题,在高平台上实现高起步,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全面开创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新局面的重要时期。抓好这五年的工作,对于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我们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强化招商引资办企业,增加农民就业岗位,促进农业增收为主题,大力实施‚工业扩张、农业提升、旅游突破、社会和谐‛发展战略,着力推动转型发展、加快发展、创新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努力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主要奋斗目标是:2011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0亿元,到2015年,突破20亿元;2011年财政收入实现3000万元,到2015年突破6000万元;2011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到2015年实现12000元;人口出生率始终控制在13‰以内。
根据上述目标任务,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提升农业,加快农业经济发展。
2、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增加企业个数,扩张企业规模。
3、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4、开展科技教育,实施科教兴镇战略。
5、更加注重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6、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二)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关键在于把镇、村两级党组织建设好,把全镇党员的先锋 7 模范作用发挥好。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按照‚三个代表‛要求,紧紧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科学发展奠定坚定的组织保证,为和谐社会提供优越的创建环境。
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以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为根本,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
第二,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第三,以创建‚五个好‛党委标兵和村级‚五个好‛党组织为目标,加强和改进党的组织建设。
第四,加强和改进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五,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为核心,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
第六,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倡廉工作。
第二篇: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永固镇党委书记李忠新:2010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打算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永固镇党委书记李忠新
永堌镇2010工作总结和
2011年工作打算
中共永堌镇委 永堌镇人民政府
201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党委、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现将主要工作成效总结如下:
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年中,通过实施“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全镇干部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消除固步自封、小富即安的不良思想倾向,进一步认清形势,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树立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促进 1
了全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实施“阳光村务”工程,使全镇干群更加团结,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一)招商引资,促进了项目建设
全年招商引资12036万元。沃得利养殖有限公司已完成全部建设项目,即将引进原种猪,投入运营;万源石料二分场引进淮北市的资金1200万元,项目在建;胜利洗煤厂投入1500万元,已正式生产;许岗商城由江苏泰州引进资金3600万元,项目正在建;许岗、北泉两个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引进资金2200万元,永堌中学教学楼、镇卫生院门诊楼和镇区内中小桥建设等项目已全部完成。
为强化招商引资工作,我们还征集了永堌籍在外工作名人的信息,印制成册,加强联系,通过名人招商引资;并成立招商引资小分队,由镇委书记、镇长李忠新同志亲自带队,多次到外地,招商引资。
(二)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到2010年11月底,全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可达13亿元,同比增长37.27%,固定资产投资19441万元。
2、农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增优质果蔬种植面积1000多亩;新增养殖大户近百户;新植林木6万余棵。今春,因气候异常,对小麦生长造成一定影响。但是,由于我们实现了良种覆盖,且对农民进行三次科技培训,印发三期《科技简报》,开展三次科技咨询活动,印发“一喷三防”等相关知识明白纸 2
2000余份,发放药物,并深入田块指导农民搞好“一喷三防”,午季小麦再获丰收,全镇28000亩小麦,平均单产达451公斤,总产12628吨。全年粮食总产22547吨,再获丰收;全年水量产量7251吨,蔬菜总产量6127吨,瓜类总产量1722吨,油料总产量205吨,棉花总产量122吨。
通过实施冬修工程,全镇新建桥涵共130多座,整修田间生产路14公路,整修沟渠9公里,修复机井40眼,并疏通民生支河和毛新河工程,全年总共完成土石方25.2万立方米,改善灌溉面积0.8万亩,改善除涝面积1.4万亩,农田基本建设进一步强化。
3、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入库总额达2800多万元,同比增长20%,位居全县第二。
(三)社会发展事业进一步上台阶
1、计划生育工作。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这一核心,把阶段性重点工作与经常性工作相结合,紧紧抓住政策外怀孕人流引产和二女户结扎的关键手术,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年全镇共落实人流手术146例,引产手术12例,结扎手术102例,其中:二女户结扎手术20例,是县下达任务的100%;同时,落实上环手术348例,四项手术总数为568例,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8例。全年全镇出生332人,出生率为10.83‰,政策符合率为85.8%;新生婴儿性别比为121.33,年内妇检率为97%。
2、民生和社会保障机制进一步落实完善。一是全镇8334 3
户种粮农民得到粮食直补款409348元、综合补贴款2375056元;1336户棉农得到补贴款37333元;1130户种植油菜的农民得到补贴款30000元;2073户种植玉米的农民得到补贴款171898元。还下发了小麦良种良法补贴款95000元、种粮大户补贴款3100元,国有农场补贴款3432元;农业保险补偿款300096元、退耕还林款762854元;二是279位困难人口得到春荒救助款40000元,84位困难人口得到冬季救助款11000元。三是对278位五保老人得到五保款168000元。四是3名老党员得到生活救助款8280元。五是115名学生享受“两免一补”款67375元。六是4名水库移民得到生活补贴款1200元。七是62人得到计生奖抚款61320元,并下发长效节育措施奖励款77000元。八是620位低保人口得到低保款242154元。九是大病人员得到救助款211100元。十是110位享受定补人员得到固定补贴401334元。十一是下发村干部工资288500元。以上总计7069783元。
3、“新农合”更加完善。全镇29895名农民加入“新农合”,参合率达95.2%。许岗行政村已申报省级卫生村。全镇在镇内住院的病人550人,报销医疗费349867元;在县外住院病人113人,报销医疗费用503172元;镇内门诊补偿约15000人次,补偿金额约294600元;另外还有在县城各医院住院的病人,直接得到补偿,无法统计,估计补偿金额在30万元左右。同时,做好了2011“新农合”参合人员的收费工作。
4、教育事业。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积极创建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全镇中小学教师中开展“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主题教育。教师进村入户,到学生家长中征求意见,针对问题整改提高。二是加强教师业务培训。中心校用一个月的时间,对全镇每位教师的上课情况进行考评,选拔优秀者,上公开示范课,促进全体教师提高授课能力。同时加强对全体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三是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全镇中小学未出现一起安全责任事故,在全县检查中受到高度评价。
由于强化了学校管理,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在县教育局的两次抽测中,我镇小学四年级语文和初中英语都获得二等奖,中心校获得全县唯一的质量抽测单项奖。
5、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强化。由于我们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因而未出现安全生产事故。在环保方面,年内关闭了三个轮窑厂,兴建起新型建材厂,也未出现“十五小”和“新五小”企业反弹现象。
6、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镇社会更加稳定。由于我们强化了普法教育、反邪教教育,在中小学校开设了法治教育课,在农村实施了打更放哨等有效措施,年内全镇无重大盗窃和刑事案件发生,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镇村两级定期排查矛盾纠纷,落实化解责任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实施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第一接待人制度,5
强化信访工作,把稳定工作作为镇村干部的第一责任长抓不懈。全镇未出现集体访事件,社会更加团结稳定。
7、基本建设再上新台阶。新建成的计生服务楼、文化活动场所和财政办公楼均已交付使用,永固中学教学楼和卫生院门诊楼已基本建成,即将支付使用。
8、人武、民兵、共青团、妇代会等群团组织工作均处于全县先进位次。文广、通讯、交通、供电等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9、通过实施争创“五好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活动,全镇精神文明蔚然成风。
二、全镇基层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年初,镇委制定并下发了本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计划、创建省级“五个好乡镇党委标兵”的工作计划、村级创建“五个好”党组织的指导意见,以及实施“五个载体”活动的指导性文件等一系列相关文件。对全镇各项工作实施目标责任制管理,形成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
镇党政一班人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强化自身建设。一是抓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工作。二是抓廉政,不断增强廉洁奉公意识,确保班子廉洁勤政为人民。三是抓服务,不断增强为民办事能力和效率。四是抓责任,不断完善以“目标责任管理”为主的工作机制。五是着力抓好村级班子和党员队伍 6
建设,全面实施好“阳光村务”工程,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镇党委被省委组织命名为 “五个好党委标兵”。
目前,全镇正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镇委强化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实施对各项工作细化量化管理,实行月督查、季考核、年中初评、年底总评、奖优罚劣的工作方法,促使全镇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形成发展合力。6月29日,镇委召开了表彰、奖励全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大会,激励全体党员迅速投入到“创先争优”活动中去,为全镇各项经济社会和党的建设而努力奋斗。各村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正深入农户走访群众,并根据广大群众的要求和期望作出了创先争优的承诺,决心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
随着全镇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镇新农村建设步伐也在不断加快。目前,正着手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在小城镇(胜利、前进两个行政村)建设方面,已形成了前进路、胜利路、北泉路、永兴路建设框架格局,辖区内的道路、自来水、电力、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也日趋完善。在村庄建设方面,已编制出吴庄、马庄、窦庄、山窝四个行政村的建设规划,正按法律程序待批。按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高标准要求,上半年我们又调整了许岗行政村的部分规划内容,制订出较为完善的新规划,已报县政府待批。
在乡风文明方面:上半年在全镇农村继续开展争创“五好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活动;在基层站所继续开展创建“人民满意的基层站所”活动;在企业、服务行业中开展树行风、弘扬职业道德活动,促进了全镇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
在管理民主方面:在各村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和“一事一议”活动,定期召开党员议事会和村民代表会,实施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同时继续深入抓好镇村两级的党务、政务、村务、财务公开工作,进一步增强工作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目前,各村正在实施“阳光村务”工程,成立了“三资”清理领导小组。镇包村干部和财政所、农经站的工作人员已包村到人,进村指导具体工作,全面完成了“三资”清理工作任务,成立了“三资”监管中心,村级“三资”管理规模化运行。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应该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今年的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全镇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因而,也带来农民继续增收的困难。
(二)全镇工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还不太高,对广大党员和农民群众的“双技”培训还应加强。同时,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三)在部分党员干部中,还存在作风不实、为民服务不到位、缺乏创新精神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教育和提高。
(四)与先进地区相比,新农村建设步伐相对滞后等等。五、二0一一年工作打算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为确保“十二五”首战必胜,我们的工作必须在高平台上实现高起步、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全面开创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新局面。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全县率先、全年争先、富民强镇”为主线,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强化招商引资办企业,增加农民就业岗位,促农增收为主,大力实施“工业扩张、农业提升、突破旅游、社会和谐”发展战略,着力推动转型发展、加快发展、创新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定基础。
2011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7亿元,财政收入3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元,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以下。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招商引资,促进项目建设。对天牧乳业、毛寨梨园 9
等为基地,努力建成1000亩工业园区,以优越的条件、优惠的政策、优化的环境引外来企业主在此发展,年内新上2个规模企业,增加农民就业岗位,实现互利双赢。
(二)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强化科技培训,指导农民扩大优质葡萄,山区干杂果、大棚金针菇种植面积,形成规模特色产业,促农增收。
(三)加强新农村建设。搞好小城镇建设规划和“空心村”治理工作,力争完成垃圾中转站,进一步整修好镇区内的道路,实现与淮北市东外环路的对接。进一步抓好精神文明建设。
(四)按照上级要求和统一 部署,进下强化民生工程建设。年内重点抓好关爱“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工作,在全镇范围内安装好平安大喇叭,力促社会和谐,治安稳定。
(五)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增强镇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吸引力和创新力,引导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宗旨意识,创新工作,争当优秀党员,争当科学发展带头人,实现新一轮科学发展,造福全镇人民群众。
第三篇: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永固镇党委书记李忠新:最好的管理就是服务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永固镇党委书记李忠新
最好的管理是服务
萧县永堌镇党委书记李忠新
在探索社会管理的实践中,萧县永堌镇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从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做起,知民情、顺民意、解民忧,暖民心,寓管理于服务,以服务促发展,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有力推动了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镇党委先后于2010年6月被省委组织部命名为“五个好”乡镇党委标兵;2011年6月被省委、市委、县委命名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全镇经济运行质量保持在全市“五强乡镇”之列;连续多年荣获全县综合目标管理考核第一名。我们的做法是:
一、立足群众利益,强化服务观念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做群众的工作。多年来,我们坚持多渠道联系群众,全方位掌握民情民意,与群众面对面、心连心,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困难,增进与群众的感情。一是围绕群众诉求大走访。每年年初,在镇党政班子成员和包村干部中开展大走访活动,摸清群众家庭情况、摸清群众生活需求、摸清困难群众主要原因,将工作开展在一线、民情汇集在一线、困难解决在一线,始终做到思想疏导跟得上、帮助 1
措施跟得上、服务工作跟得上。2009年10月,前进村村民刘娇重度烧伤,镇干部得知后,第一时间将刘娇送到萧县人民医院救治,并预付2000元住院费。住院期间,镇党委组织捐款2万多元,保证了伤者及时得到治疗。二是围绕联系群众建制度。实行镇干部联系党代表、党代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责任区群众制度,镇党委每月召开一次党委扩大会议,研究确定服务群众事项,实现了“群众有呼声、党代表有反映、党委有行动”的良性互动。前进村石庄自然村出行难问题一直困扰着该村发展,修路建桥一直是村民的梦想。镇党委通过议事厅了解这一情况后,及时召开党委会议,决定政府出资15万元为群众建桥,2010年10月,新桥落成后,石庄村群众敲锣打鼓向镇党委送来锦旗,并将该桥命名为“顺心桥”。三是围绕服务群众作承诺。每年年初,镇党委利用人代会、农村“小学教”活动,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问题集中征求群众意见,郑重向群众作出服务承诺,并将具体事项、目标要求、责任领导、承办主体、落实时限等在镇政府电子显示屏上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镇党委、政府每年坚持的“十项承诺”,兑现率均为100%。
二、致力为民办事,提高服务质量
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是加强社会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的最管用、最有效办法。一是在群众“最需”上办实事。办好社会公益事业事关群众生产生活,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近年来,我镇依托“村村通”工程政策,采取村民筹资、企业捐资、政府投资相结合方式,筹集资金400
2多万元,共修水泥路50多公里,实现了全镇所有自然村通水泥路的村级公路网络,彻底改变了“赤脚趟水出门”的状况。针对我镇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群众意见大的状况,注重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来,镇政府累计投入650万元,群众“一事一议”筹资250万元,建中小桥460座,新建窦庄涵闸一座、修复胜利、许岗涵闸两座,开挖、清淤民生支河1500米、疏通拦碱河2500米,开挖赵庄中沟1800米,复垦土地300余亩,使10000多亩农田真正实现了沟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确保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二是在群众“最急”上见真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群众急需要办的大事小情,我们都竭尽全力办早办好,力求群众顺心满意。为帮助养殖户姜远建、姜广友、王杰等提高技术、解决难题,镇政府高薪聘请省内专家给养殖户现场指导,面对面传经送宝,大大减少了养殖户的风险。今年以来,申领大病救助款20多万元,妥善处理村民维权案件10起,组织外出务工人员2000多人,人均工资2500元,签订订单农业合同5项,一批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三是在群众“最盼”上赢民心。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是群众的殷切期盼。我县是葡萄主产区,所种品种严重老化,农民增收缓慢。2008年,经村民代表会议和党员议事会等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并带领镇村干部多次到山东莱州葡萄研究所考察,最终引进了优质高产夏黑葡萄新品种,先期引进的120亩示范园所有的苗木、附属设施等款项120万元全部由镇政府承担。为加强葡萄的生产管理,镇政府聘请技
3术专家进行跟踪指导,今年每亩纯收入达1万多元。通过示范带动,目前已发展优质夏黑葡萄1000余亩。为增强山区群众收入,当年镇政府还引进了5000亩的优质金太阳杏,现亩收入达6000元。在巩固农业增效的同时,我镇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走工业强镇发展之路,先后引进了丰达制衣、明都制笔等5家企业,安排就业人员800多人。农村社会治安问题一度是老百姓最不满意的事,小偷小摸等现象时有发生。为创造安全祥和的生活环境,我镇组成了“镇政府+公安派出所+村委会”治安网络,成立了公安派出所警务指挥中心,在主要路口设置了11个治安卡点,建立了社会治安基金和奖惩机制,坚持党政班子成员每天带班打更放哨。几年来,我镇治安状况明显好转,从未发生一起失盗案件。
三、注重载体建设,增强服务效果
不断创新服务内容与方式,打造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以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一是全面实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
二是健全完善村级管理新机制。规范了村级工作运作程序,对于村内重大事项,均按照村党组织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六个步骤组织实施,全年通过村级重要事项近58件。进一步指导各村普遍建立了党员议事会制度,初步形成了“重大事项党员先知道,重大问题党员先讨论,重大决策党员先行动”的党内民主建设新机制。按照“村务村民理、村
4官村民选、村情村民知、村策村民定”的要求和思路,在学习相关政策、组织党员群众讨论的基础上,以建立“村民民主日”和“村民听证会”制度为载体,普遍建立并落实了“六评”制度等,提升了村级规范化管理的工作水平。四是大力实施“幸福指数”提升工程。两年内,镇政府先后投资100万元,建立了文化服务中心、图书室、文化娱乐室、党员电教室。坚持开展“三下乡”活动,农民科技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每逢农家喜事,礼炮齐鸣,礼花流光溢彩,呈现出一派盛世升平景象。投资190万元,新建镇中心幼儿园和永堌中学教学楼。镇村两级卫生力量得到整合和加强,基本解决了就医难的问题,达到小病不出村、大病能够转院,药费能够及时报销的目标要求。5
第四篇: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永固镇党委书记李忠新:永堌镇多措并举禁止秸秆焚烧
永堌镇多措并举禁止秸秆焚烧
1、包村干部、派出所包片负责人、全体村干部6月1日交齐禁烧保证金,责任共担;
2、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宣传到每家每户,政府禁烧的决心家喻户晓;
3、致收割机手的一封信送到田间地头,割茬高度深入人心;
4、禁烧小分队带两辆扩音宣传车不间断巡回宣传,制造浓厚氛围;
5、派出所和刑警中队四辆警车分片巡逻,形成严峻声势;
6、对不配合的收割机手带到派出所接受教育,严抓典型;先进机手张贴“割茬高度信得过”荣誉标识,树立榜样;
7、禁烧工作从娃娃抓起,宣传工作深入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
8、农村党员、家在永固的所有工作人员作不焚烧承诺;
9、严格包村干部、包片干警和村干部包保责任;
10、加大处罚力度,对焚烧秸秆者从严从重处罚;凡田间起火,村包组干部先停职后处罚。
第五篇:关于过去五年农业工作总结及今后五年工作安排
关于过去五年农业工作总结及今后五年工作安排
一、过去五年(2007年—2011年)农业工作总结
(一)主要成绩
2007年以来,全县农业紧紧围绕“特色农业大县”目标,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和指导农业,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科技进步,着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为秭归农业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增长。截止2011年底,预计全县柑橘、茶叶、蔬菜、肉类四大主导农产品产量分别达到23.5万吨、2000吨、24万吨、4.5万吨,分别比2006年增长76.7%、71.4%、35.6%、55.2%。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1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70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106.5%、5%。
2、农业特色产业迅猛发展。全县加大“特色农业大县”建设力度,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特色农业发展方兴未艾,已初步形成了“低山柑橘、中山茶叶、高山蔬菜”的发展格局。预计2011年全县柑橘、茶叶、无公害蔬菜板块基地面积分别达到23万亩、6.5万亩、18万亩,较2006年分别增长42%、103%、14.6%。生猪出栏达52万头,较2006增长37.9%。柑橘、茶叶、蔬菜、生猪四大特色产业的产值占到了农林牧渔总产值的70%以上。
3、农业产业化经营纵深推进。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2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8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规模企业产值达到19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能力达到30万吨以上,较2006年增长33.3%。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92家,农民组织化程度大幅提高。农产品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全县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196个。秭归脐橙先后荣获湖北十大名牌农产品、中国名牌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湖北省著名商标等荣誉称号。屈乡毛尖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湖北十大旅游名茶、宜昌市十大名茶。农产品市场快速拓展,我县分别在茅坪、北京、沈阳、哈尔滨、太原等地举办了四届秭归脐橙节,在北京新发地建成了秭归脐橙交易大厅,秭归脐橙成功占领了东北、华北市场,并出口到俄罗斯、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4、农业科技水平明显提高。通过资料、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和手段深入推进农业先进科技进村入户,每年培育各类农业科技示范户2180户,辐射带动4万户农民。“伦晚脐橙”等优良品种、“生态栽培”等轻简栽培技术、“猪沼果”等种植模式、“150标准化养猪”等高产高效养殖技术在全县得到推广普及,90%的农民掌握了1—2门先进技术,农民科技素质显著提升,我县有10多项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务院、农业部、湖北省科技厅等部门表彰或奖励,全县农业产业的科技含量显著提升。
5、农业基础条件日趋改善。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靠天吃饭”的农业现状得到彻底改变。全县现有抗旱水池25582口,蓄水量140.89万立方米,引进了喷灌、滴灌、微润灌等节水设施,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66万亩。田间道路及农村公路不断配套完善,农产品运输更加方便快捷。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4.78万千瓦,农机化作业综合水平提高到30%,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沼气池用户累计达到2.65万户,占农户总数的25.12%。太阳能热水器累计达到6270台,省柴节煤炉灶达10.15万台,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6、农业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实施了“三峡库区产业基金”、“退耕还林成果巩固”、“现代农业”、“农村能源”、“配方施肥”等众多重点农业项目,夯实了农业发展基础。加强农业法律法规宣传和农业执法检查,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农药、肥料、种子、饲料、农机、渔政、能源等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和专项综合治理,严厉打击违法经营活动,依法护农、治农能力进一步提升,农民合法权益和农业生产安全得到有效保护。进行了乡镇农业推广体制改革和乡镇集体兽医体制改革,基本建成了覆盖全县的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主要植物病虫害联防联控覆盖率达到100%,畜禽“两瘟四病”免疫密度达到100%。统筹生产﹑加工﹑营销各环节,建立了农业种苗繁育供应﹑标准化生产﹑产后处理与加工﹑市场营销社会化服务﹑政策支持等体系,有效保障了农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主要措施
1、重视和加快思想观念更新。2007年以来,全县上下思想观念不断革新,逐步跳出传统农业的束缚,全面认识到发展现代农业、市场农业、生态农业、精品农业等的重要性,思考的领域从狭隘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催种催收的小农业逐步放大到市场经济条件下农工商、产加销一体化的大农业,思考的角度从农业自身逐步过渡到吸取先进的工业化、产业化的理念、跳出农业谋划农业,有效推动工作方式、工作重心、服务领域的革新和技术手段、物资装备的革命,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业农村工作的全面发展。
2、重视和加强产业发展聚焦。我县改变过去注重产业小而全的传统抓法,将目光和主要精力聚焦到发展“一果两叶”和生猪、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上来,将资金、技术等进行集约化投入,有效推动了农业结构合理调整和产业合理布局,推动了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和基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的快速提高。
3、重视和加强龙头企业培育。近年来,我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进帝元、维维、邓村绿茶、萧氏茶叶、泽侬、雨润等省内外企业和企业集团到我县投资建厂。同时,加大投入扶持力度,对县内一些农产品加工重点龙头企业优先安排用地,实行税收减免和电力保障、市场准入、管理登记等优惠,帮助企业申报争取中央、省市投资项目,从库区产业发展基金等项目中每年安排超过1千万元扶持企业发展,从财政列支专项基金给予企业贷款贴息补助。此外,抓好协调服务。积极组织银企对接为企业争取金融支持,建设配套原料基地满足企业加工需求。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县龙头企业实力得到明显增强,企业龙头带动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4、重视和加强品牌创建。为达到培育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搞活一地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目的,近年来,我县加大农产品品牌创建的力度,成立了品牌创建领导小组,县长任组长,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加强了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的领导,制定了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方案,出台了质量振兴奖奖励办法,对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奖励和荣誉称号的品牌所有者给予30万元到3000元不等的奖励。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有效推动了各类品牌的整合和创建,同时提高了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市场竞争力和效益。
5、重视和加强科技人才投入。近年来,华农大、湖北省农科院等国内知名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先后与我县进行了技术合作,与我县的屈姑食品、柑橘良种繁育中心等成功进行了校企对接,引进了一大批柑橘、茶叶等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和农产品深加工技术,邓秀新、阿尔布里哥等一大批国内知名的柑橘、茶叶、食品加工、蔬菜、畜牧兽医专家到我县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有效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同时,我县还引进了一大批“三支一扶”大学生充实到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将农业科技指导员和技术人员送到长江大学等大中院校进行专业知识和新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科技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农业科技水平,并在全县加大农业科技示范户和农民的培训力度,通过培训会、现场会和样板示范,辐射带动全县农民学用科技,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此外,近年来,我县在农业项目和资金投入上也有很大进步。先后争取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金、现代农业项目、退耕还林成果巩固项目、低丘岗地改造、移土培肥、土地整治、以工代赈、水利专项等项目,投入资金超过3亿元,有效推动了农业科技措施落实和农业的全面发展。
(三)存在问题
1、农业基础条件仍然脆弱。我县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全县31.56万农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91亩。同时,山高坡陡,立地条件较差,全县25度以上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13%以上。此外,农村水利、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仍然落后,农业生产抗自然灾害能力弱。
2、农业内部结构不够合理。农作物的品种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特别是柑橘的罗脐还没完全品改结束,柑橘早、中、晚熟搭配比率仍需进一步调合理。养殖业在种养业中的比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3、农业产业化水平不够高。中高山地区农业特色产业未有形成规模,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动植物疫病存在较大隐患,防控难度大。龙头企业和加工园区规模偏小,示范作用、产业带动能力和自身实力仍然不强。企业缺乏管理和技术人才,自主创新能力弱,产品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低,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不强。企业与原料基地配套建设不够,龙头大基地小、龙头小基地大等问题还很突出。企业与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四者利益联接纽带还不很紧密。
4、农业发展体制不够顺畅。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制等未有效建立起来,乡镇以钱养事新机制未能很好发挥作用,各种束缚和限制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和要素依然存在,农业发展亟待加快各种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二、2011年农业工作情况 2011年,我县干旱、暴雨等自然灾害不断,严重影响了全县农业的丰产丰收。但在全县人民奋力抗灾的不懈努力下,我县农业仍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深入推进产业化经营,农业农村经济明显发展。一是制定规划明方向。我局在完善好《秭归县“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一果两叶”发展目标,历时半年时间编制出柑橘、茶叶、生猪三个特色农业专业规划,为我县特色农业的发展绘制出了宏伟蓝图。二是突出抗灾保丰收。我局成立了抗旱专班和专家组,奔赴各乡镇指导抗灾救灾。争取救灾资金255万元,新建抗旱水池3000 口,新添抗旱设备2392台,安装了首条微润灌节水设施,新增耕整机械243台、茶叶修剪及加工机械486台、玉米脱粒机285台、植保机械173台、养殖机械31台、沼液沼渣处理设备14台,促进了农业生产灾后的快速恢复。全县柑橘、茶叶、蔬菜、肉类四大主导农产品产量分别达到23.5万吨、2000吨、24万吨、4.5万吨,再创历史新高。三是加快调整优结构。全年新建柑橘园1万亩,新建早茶基地5000亩,新建家禽养殖基地3个,全年生猪出栏52万头,特色产业基地进一步扩大,农业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四是加强服务创品牌。全力服务农业龙头企业健康发展,服务、协助“百亿脐橙产业园区”建设,培植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196个。在俄罗斯莫斯科成功举办了第五届秭归脐橙节,真正使秭归脐橙走向了国际市场。五是招商引资增后劲。4月13日,市政府在我县召开全市农业招商引资工作现场会,我县获得2010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称号。5月上旬,我局赴广东等地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农业招商活动,签约脐橙深加工和脐橙包装印刷2个农产品项目,总投资达1.55亿元。五是培育龙头强实力。积极支持屈姑食品、三峡茶叶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我县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值将达到20亿元以上。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出台了肉鸡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组建了肉鸡产业发展办公室,以福润禽业为龙头,建设 “156”模式标准化肉鸡养殖场5个。
(二)深入推进项目建设,农业发展后劲明显增强。我局始终坚持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不断提升主导产业规模和质量,有力培植了农业生产后劲。一是秭归脐橙精品园水田坝王家桥核心示范试验区项目已完成架设电线6000多米、砌筑公路挡土墙1350米、排水沟2350米、2.4公里果园公路、人行踏步6条1000米以及800亩密植园疏株间伐的建设任务。二是是茅坪镇月亮包村生态茶园项目完成300万株苗木的定植任务。三是农村能源沼气项目完成沼气池建设2000、占年建设计划的100%。四是惠农政策项目全部落实到位,今年我局共落实农机购置补贴300万元、渔船柴油补贴268万元、粮食直补180万元、农资综合直补1670万元、良种补贴48.42万元,农民从中得到了较大实惠。五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巩固项目、生猪良种引进项目、香溪河支流增殖放流项目、玉米及油菜高产创建等农业项目全部完成了预定目标任务。
(三)深入推进科普推广,农民科技素质明显提高。我局以“百名专家科技下乡垄上行”活动为载体,通过现场培训、实地指导、电视讲座、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推广农业先进科技,提高新技术的入户率和普及率。我局共组织开展各类科技培训785场9.4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19.5万份,与市县电视台联合制作《垄上行》等专题栏目24期,办了秭归脐橙精品园王家桥核心示范试验区、郭家坝烟灯堡脐橙精品园、茅坪镇中坝子村生态高效茶叶样板园、月亮包村生态茶园、九畹溪镇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样板、茅坪肉鸡标准化养殖示范样板等各类示范样板33个,通过一系列的科普活动,“生态栽培、配方施肥、150标准化养猪”等实用技术在全县得到广泛推广普及,促进了农业科技的进村入户,进一步提升了农业产业的科技含量。
(四)深入推进行业监管,农业安全成果明显巩固。我局以农资、畜牧、渔政、农机、农产品质量安全等行业为重点,不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确保了全县农业安全。在农资监管上,开展“打假保春耕”、“农药监管年”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专项整治”等活动,全年检查经营门店700多家次,对不合格农药、不合格种子、处理不合格肥料及时进行了查处。调解农资纠纷36起,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200多万元,切实维护了农民利益和社会稳定。在畜牧防疫监督上,全面落实动物防疫免疫注射工作,切实做到应免尽免,防疫密度均达100%。对杨林桥、沙镇溪、两河口等地发生的疑似重大动物疫情,及时采取封杀、扑灭、消毒灭源等措施果断处置疫情,确保了全县畜禽生产安全。在农产品质量管理上,定期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活动,加强“瘦肉精”专项整治工作,杜绝了不合格农产品和瘦肉精产品上市和流通。在农机安全监理上,通过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百日安全隐患督查活动,狠抓农机违章作业的集中整治,实现了农机安全零事故。在渔政监督管理上,开展了春季禁渔行动,圆满完成了禁渔任务,有效保护了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开展了全县渔民生活普查,规范了渔船捕捞档案。对全县492只渔船进行了安全生产审验,办理渔船互助保险984人4.92万元,与渔民签订“2011安全生产责任状”492份,进一步增强了渔民的安全意识。
(五)深入推进自身建设,农业部门形象明显提升。我局以“三万”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强部门自身建设,农业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农业部门“敬业为农、优质服务、廉洁高效、奉献进取”的崭新形象进一步得到展示。在“三万”活动中,我局按照省市县整体部署,以“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为主题,组织177名工作队员,深入罗家坪、百日场等10个村,结合部门实际开展了“百名专家到田头”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一是活动实现了“两个全覆盖”,即工作队覆盖所有联系的行政村、工作队员足迹覆盖所有联系行政村的农户。我局9个党支部共在10个村召开扩大会议10次、村民座谈会80次2037人次,走访农户5712户16694人次,调查走访入户率达到100%。二是活动实现了“三个目标”,即机关转作风、干部受锻炼、农民得实惠。每名工作成员均完成了“走访一遍农户、召开一次座谈会、参加一次支部扩大会、写好一篇民情日记、撰写一篇调研文章、组织一次技术培训、推广一项适用技术、提出一项产业结构调整建议”的“八个一”工作任务。活动期间,我局共为联系村发放《实用政策选编》、《农业生产技术资料选编》等政策及技术资料4.75万份,为7个乡镇70个村安排了930万元的柑橘茶叶项目,为12个乡镇52个村安排了560万元的能源项目,为贫困农户送去慰问金7100元、农作物种子360袋、生物燃气灶具200台,为2个村落实生畜饮水抗旱资金4万元,帮助村民办了18件利民实事,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积极开展农业窗口部门“三亮三比三评三创”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开展“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比技能、比奉献、比业绩,群众评议、党员互评、领导点评,创岗位奉献先锋、创群众满意窗口、创优质服务品牌”的活动,促进了农业窗口服务单位在推进农业跨越发展中创先争优、在服务基层农民群众中创先争优、在提升全员综合素质中创先争优、在提高岗位工作效能中创先争优。我局的创先争优活动获得了省委党建评估小组和县委的高度肯定,局机关党支部被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荣誉称号。认真开展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小金库”专项治理、行风政风评议回头看、文明创建等工作,积极组织干部参与了“五四青年节”、“端午龙舟节”、“颂歌献给党”等县内大型活动,先后获得“青年志愿者先进个人”、“组织奖”、“三等奖”等荣誉,全局政通人和,新风蔚然,农业部门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得以充分展示了。
三、今后五年(2012年—2016年)农业发展思路及目标措施
(一)发展思路
以打造百亿脐橙产业园、茶产业集群、畜禽水产养殖产业集群为重点,突出特色调结构、突出加工兴产业、突出园区抓招商、突出市场创品牌,做大晚熟脐橙、早茶和特种养殖三大基地,做强屈姑食品、帝元食品、福润禽业三大超级龙头,做响“秭归脐橙”、“丝绵茶”、“屈姑”三大品牌,不断推进秭归农业产业化、工业化进程,努力实现特色农业大县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
(二)发展目标
今后五年,全县农业总的发展目标是:要把秭归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脐橙产业加工园区、全国最大的晚熟脐橙基地、全省最大的早茶基地、全省最重要的特种养殖基地”。具体目标为:
1、经济发展目标:粮食总产10万吨,油料1.5万吨,柑橘35万吨,茶叶0.5万吨,蔬菜30万吨,烟叶1.2万吨,生猪出栏70万头,野猪等特种养殖达到205万头(只)。全县晚熟脐橙面积达到10万亩、早茶基地面积达到5万亩、烟叶面积稳定在3万亩,真正形成柑橘、茶叶、烟叶、特种养殖四大特色支柱产业,初步实现特色农业大县目标。
2、农产品加工业目标:全县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100亿元,一个农产品加工园区过50亿元,建设柑橘、茶叶、养殖业等农产品产业集群,其中柑橘加工产业集群的产值达到50亿元、茶叶产业集群的产值达到20亿元,养殖业加工产业集群的产值达到30亿元。销售收入过亿元、过5亿元和过10亿元的企业分别超过15个、8个和3个,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分别达到2个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和农业产值比值达到1:3.3。
3、综合效益目标:农业总产值达到30亿元,农业综合商品率达到8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人均可支配现金收入达5000元。
4、科技水平目标:农产品科技含量比重提高到60%以上,70%以上的农业资源走上产业化轨道,农产品深加工和就地转化率达70%以上。农民参加合作经济组织的比率达到80%以上。农机化综合作业率达到40%以上。全县农村户用沼气普及率达到55%以上,太阳能热水器入户率超过30%。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主要农产品市场抽检合格率达到100%。
(三)主要措施
1、着力发展“一果两叶”。大力发展“一果(柑橘)两叶(茶叶烟叶)”。重点发展柑橘产业,合理调整柑橘早中晚熟品种搭配,实现春天有伦晚,夏天有夏橙,秋天有早红、福本,冬天有纽荷尔、福罗斯特、红肉等的品种结构调整目标,确保一年四季有新鲜脐橙上市。突破发展茶叶产业,建设生态高效茶园10万亩。调优茶叶品种结构,整合茶叶资源,引进和消化清洁化、自动化、连续化名优茶加工高新技术设备,推进茶叶工艺创新,开发早茶、丝绵茶高端品牌和高端消费市场,逐步开发茶饮料、茶食品、茶纤维、茶保健品、茶生物制品等。实施品牌战略,打造高端品牌,做大、做响、做强“丝绵茶”、“屈乡毛尖”、“峡州碧涧”品牌,争创中国名牌产品一个,省著名商标两个。大力发展优质烟叶。高标准建立烟叶生产基地3万亩,配套水利设施、电力实施、节水灌溉、田间道路系统等;推进烤房智能化建设进程,配套建设5000座新型密集式烤房。
2、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将工业生产方式引入农业生态养殖,实现农业养殖精细化、清洁化;推动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与产业化发展。一是抓好产业基地建设,推动规模化生产。加快农村经营主体发展方式转变,重点推进柑橘、茶叶、烟叶、蔬菜、养殖等产业的适度规模经营。二是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将农产品标准推广与基地建设、产业化经营、科技推广和农民培训结合起来,加快形成主导农产品的标准系列,提高农产品标准覆盖率。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观光型农业、设施农业。三是大力发展龙头企业,重点发展优质绿色果蔬、茶叶深加工和商贸流通业,壮大一批有品牌、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和农业产值比值达到1:3.3。鼓励城镇资金、企业、人才进入农村,加快农业集约化经营步伐。
3、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保障。加强县级农业科研及推广机构与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与开发,积极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等新技术成果。改革和完善乡镇农技服务中心“以钱养事”体制机制,加快建设新型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家书屋、村级农技服务队,组建专家团队,引导农业专家、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农业科技人员或职业培训学校教员等积极领办和参与创办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和样板示范,培养一大批农业科技示范户和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以阳光工程培训为重点,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和农民持续增收。
4、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业生产技术推广、疫情疫病防治及农业信息化建设。抓好质量认证和商标注册工作,加强品牌建设,强化品牌管理,提高主导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率。扶持发展农业行业经济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动企业、合作社、农户建立紧密型经济利益共同体,共同发展,共同受益。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作用,加快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的发展。加快发展“三农”保险,扩大农村保险覆盖面。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工程,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
5、积极拓展资金投入渠道。紧紧抓住三峡库区后续工作规划、湖北省两圈一带建设和中西部开发的重要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整合现有国家财政支农投资和项目投入捆绑使用,在不改变资金用途和管理渠道的前提下,采取“性质不变、渠道不变、管理不变、投向不变、专项使用、各记其功”的办法,投入重点项目和重点产业。积极争取银行、信用社提供信贷服务,同时鼓励农业企业加快上市步伐,增资扩股,或者通过招商引资、与其他企业和投资公司开展合资、合股、控股等形式广泛募集资金。
6、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源保护与水利工程建设。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结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项目,推进土地集中连片整理,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推广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柑橘、茶叶、烟叶、蔬菜等主要作物在栽培、管理、收获、加工等环节机械化作业程度。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防疫、植物病虫害预警预报、种子种苗建设、农业科技推广等现代农业保障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完善质量安全检测网络,加强检验和全程监控管理。积极推广沼气、生物质清洁燃料、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改善农民生活和生产条件。
四、2012年工作安排
(一)工作目标
实现农业增加值11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以上、粮食产量10万吨、油料产量1.5万吨、柑橘产量24万吨、茶叶产量2100吨、蔬菜产量25万吨、生猪出栏53万头、肉鸡出笼200万羽。
(二)工作措施
1、抓示范园区,推动基地改造升级。按照“设施最完善、技术最先进、品质最优良、模式最经典、收入最高端、机制最高效、服务最满意、链条最完备”的要求,继续高标准建设好秭归脐橙精品园水田坝王家桥核心示范试验区和郭家坝镇烟灯堡村柑橘精品示范园,努力把两个样板园建成先进技术的示范园、高效果园的样板园、现代农业的试验园、树立农业技术干部形象的展示园,实现千亩核心区带动万亩示范园、促进整个脐橙产业基地迅速提档升级的目标。同时,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建设好茅坪镇中坝子茶叶高效示范园和月亮包村现代茶园,带动全县茶叶产业基地改造升级。
2、抓重点项目,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抢抓国家中部崛起、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等难得的发展机遇,重点实施好生态农业、退耕还林成果巩固、肉鸡养殖等农业项目,建设好柑橘、茶叶、生猪等特色产业板块,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年建设柑橘精品果园1万亩、生态茶园5000亩,实施柑橘品改1万亩、茶叶改造0.5万亩,养鸡300万羽。
3、抓农业招商,培植重点龙头企业。围绕一个亿元企业带动一个产业的思路,在柑橘茶叶加工销售、畜禽加工、水产加工、蔬菜加工等产业上,继续引进一批有实力、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加快推进百亿柑橘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支持屈姑公司、帝元公司等柑橘加工企业,三峡茶叶公司、萧氏茶叶公司等茶叶加工企业,福润、康辉、恒鑫等畜牧养殖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大力推进“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产业模式,实现多方合作共赢。
4、抓农业科普,推进科技进村入户。加大2000个农业科技示范户的培育力度,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提高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切实解决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全年计划举办“垄上行”专题栏目12期,印发技术资料5万份;开展县、乡、村三级农业技术培训500场、5万人次;精品果园、高效茶园、安全菜园的示范面积要达到6万亩;“生态栽培”等20项新技术,“伦晚脐橙”等20个新品种,“微耕机”等2000台农业新机具得到全面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
5、抓执法监管,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继续开展“农资打假”、“农产品质量安全”、“百日安全督查”等专项整治活动,全面加强农资安全管理、动植物疫病防控管理、食品安全管理、农机渔船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行业监管,依法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和人民生活安全。特别是在柑橘重大病虫害的防控上,要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政府引导、柑农主体”、“群防群治、统防统治”、“综合防控、绿色防控”、“严格考核、从严查责”的原则,按照包片、包村、包组、包户负责的责任体制,明确任务、责任到人,构建组织领导有力、联防联治到位、投入保障可靠的长效工作机制,切实将柑橘重大病虫害为害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确保全县农业丰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