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42小教育均衡化发展材料
沙依巴克区教育系统“捆绑式”发展学校第五协作校携手共进
促教育均衡发展
为全面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沙依巴克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沙教发[2010]128号)文件精神,切实提高沙依巴克区义务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推进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沙依巴克区教育局党委部署,乌市42小与乌市24小、57小、68小、120小、82中附小于2010年5月结为“捆绑式”发展协作学校,为了加强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在各方面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和互补,形成区域各校相对稳定和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实现双赢。
一、校校之间合作做到一体化
求特色、谋发展是每所学校追求的目标,42小、24小、57小、68小、120小、82中附小各校均具有各自的办学特色和校本研发特色,为使学校间的密切联系方面得到进一步加强,在教育教学管理、教育科研、干部培训、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发展等方面达成了共识,各校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各项工作,创建校际之间的互动交流新模式。
1、认真研究,统筹规划。
协作学校共同制定均衡发展措施,实行“三个同步,三个互动,三个捆绑”,即计划同步,活动同步,进度同步;校际互动,教师互动,学生互动;质量捆绑,评价捆绑,奖惩捆绑。
2、加强领导,建立制度
为确保协作工作扎实开展、取得成效,在认真调研、互相磋商的基础上,成立“校长沙龙”协会,建立每月召开一次协作联席会议制度,在制定协作发展工作计划的基础上,共同研究和探讨学校管理、发展和教育教学等方面问题,及时了解、掌握学校之间教育教学活动情况。
3、加强培训,提升素质
协作校把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勤奋务实、乐于奉献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协作发展的基础工作。各校开展实施“名师引领、自我加压、活动助力”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借助协作校专家评课组的优势,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1)教师轮岗服务
第五捆绑校以两两结合(第42小学与第24小学、第57小学与第68小学、第120小学与第82中学附小)、滚动式交流(校际间的结合按学期轮换)的形式轮岗,协作校互相派出对应科目、对等数量、具备一定培养前途、业务水准较高的教师到对方学校任教一学期,互动交流教师要严格遵守所在学校的规章制度,全程认真参与各级各项教研活动,参加所在学校考核。(2)同校、跨校间的师徒结拜活动
协作校之间每学年以师徒结对子活动为载体,比如同校结拜、跨校结拜,签订师徒协议书,进行教师间交流学习,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3)校本培训活动
协作校之间采用请进来或走出去的方式组织教师进行互动性培训,进行优质课评选,并举行相应的交流活动。
二、教科研方面实现共享
共享先进教育资源。各校都有自己的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在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落实校际间的深入调研,分析各校在“学校管理、师德建设、教学研究、师资培训、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差距,利用校际间的合作,开发与利用各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互补,以强带弱,尽快解决各校间的教育不均衡现象。
共享先进教学理念。积极推行教师、干部交流服务制度。校际之间学校将互派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参与对方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校际之间加强课堂教学研究相互交流,促进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益。以提高各校专业素质、教科研水平,逐步形成一支研究能力强的专家队伍。
共享先进教研成果。教育科研能促进教师主动发展,提高小学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和课程建设与管理能力,达到内涵式发展的目的。各校把“人人参与教育科研,人人学会教育科研”作为科研兴校的具体目标,以科研推动课改,以科研促进学生、教师共同发展。校际间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同时上课,组织专家现场点评,以找寻差距、缩短距离。
三、搭建展示平台,凸显德育功能
以德育为先,把“协作发展”工作列入学校德育工作中,加强德育帮扶工作的领导,积极承担帮扶责任,向协作校毫无保留地传送德育管理经验,充分发挥中心校示范辐射作用,规范阵地建设,在校际间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共同进步,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反馈,有实效。
1、开展班主任工作案例征集、评选活动。结合新课程改革,加强班主任工作研究。各校之间开展“优秀班主任案例”设计评选活动,各校根据要求积极组织老师开展案例编写活动,由评委组进行评选,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优秀方案将编辑成《第五协作校德育工作集锦》。
2、以各校优秀班主任巡回演讲团为载体,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组建第五协作校优秀班主任巡回演讲团。通过演讲团的互动交流,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及班主任工作研究,培养骨干,促进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3、加强养成教育,大力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协作校坚持把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和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做为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重点来抓,共同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具有实效性的养成教育活动。
4、积极开展校本研究活动,把德育列为重要研究内容,开发校本教育资源。以科研促德育,以科研为先导,积极开展德育科研工作,以此做为提高德育工作者水平的另一条有效途径。各校积极探索科研兴校,以课题研究带动德育工作开展。
四、校园文化资源共享
1、充分关注捆绑学校的内涵发展,充分调动学校领导和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建设校园文化,促进每一所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走内涵发展之路。
2、捆绑学校全面开放教育资源,遵循优势互补的原则,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努力缩小校际间的差距,逐步实现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基本均衡。
3、进一步推进现代远程教育,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普及水平和应用水平。将全面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作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大力开发和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不断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充分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方式,把优质教育资源引进课堂教学,有效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4、积极构建“一体两翼”的德育教育模式,促进教育成果的共建共享。捆绑校要积极实践,努力创新,不断提高联校行动的效益,推动办学理念、管理制度、教改经验、德育科研等成果的共享交流、加强合作、强化互动,寻找共同发展目标,找到相互间最佳结合点、增长点,以共同发展创造新成果,以新成果推动新发展,真正实现交流发展的“双赢”。
乌市第四十二小学
2010年8月
第二篇:教育均衡化发展
教育均衡化发展
信息时代教育的发展使得现代教育出现了全民教育、优质教育、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新特征。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提出:“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亚洲教育网自主研发的“三网合一”智慧教育云平台,以云计算技术为依托和教育信息化发展进行完美融合,彻底消除了信息孤岛现象,迅速将校园网、城域网升级为云平台,使得先进的教育理念、灵活的教育形式、优质的教育资源均能实现全国乃至全球的开放共享,加快了中国教育信息化步伐,推动了中国教育均衡化、公平化发展。
通过了解,亚洲教育网促进我国教育均衡化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三网融合亚洲教育网面对当今强烈的教育产业升级要求,针对当前教育产业发展良莠不齐的现象,自主研发出的“三网合一”智慧教育云系统既整合了当前教育信息现代化应用中校讯通、网校、数字校园等功能的长处,又弥补了其短处,通过广电网、电信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拆除无形的网络围墙,彻底消除信息孤岛现象,迅速将校园网、城域网升级为云平台,实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灵活的教育形式、优质的教育资源全国乃至全球的开放共享,极大的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化发展。三网融合,打破了互联网电脑独行天下的局面,实现了手机、电脑、电视跨平台访问。在电脑还没完全普及的情况下,偏远、落后地区的师生可以通过手机访问自己的校园网、班级网,通过教育微博、教育博客了解学校最新讯息,记录学习心得体会,书写成长心情。只要家中安装了机顶盒,开通后就可通过电视点播名师名课,分享班级达人、优秀班级、教师明星等活动等。
第三篇:浅谈教育均衡化
浅谈教育均衡化
摘要:教育的均衡化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它不仅包括教育入学机会的平等,也包括教育过程的平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还包括享受教育发展的成果平等。关键词:教育;均衡化;现状;对策
教育均衡不是“削峰填谷”,也不是“齐步走”。均衡发展是讲资源配置基本均衡,办学条件基本满足,但并不是办学水平的“划一化”。百姓对教育的需求,目前也已经升格为“上好学”,希望得到更有选择性、更具特色的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光靠政府投入并不能完全解决需求多元化的问题,因此,均衡和优质,应当是下阶段教育需要更加关注的课题。
(一)加大教育投入
加大教育投入,尤其是加大对于基础教育、中西部地区教育、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以教育的均衡发展为核心目标之一。一是中央财政统一投入,解决由地方经济水平差异,造成教育投入不均衡的问题;二是加强对于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国家组织并提供相关的经费;三是加强教育信息化投入,使优质的教育资源可以共享。
要注重中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在现有的知识学习体系之外,应当特别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发展,每周体育课时至少保持在6小时以上;注重中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特别注重表达能力的培养,每门课程应该让每个学生至少有一次上台讲演的机会;加强创新教育,以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强化素质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均衡化发展。教育促进社会和谐,主要是通过它所培养的人才来实现的。教育均衡化发展所要体现的核心是教育价值观: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样的人?我们不能只把升学率和硬件设施作为衡量办学效能的重要尺度,而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发展理念,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积极倡导德育首位、主流价值观,让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使全体学生获得均衡发展,并引领学生走向全面发展、科学发展。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均衡化发展。一是教师是学校的第一教育资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靠全体教师去实现,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是学校教育均衡化根本。学校教师队伍要实行现代化,首先要求全体教师具备丰富的现代化科学知识,要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和相应的文化知识水平。求全体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第三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基本功和技能技巧,通过有意识的培养和锻炼,普遍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成果。把学校建成为培养优秀教育人才的基地。二是加大培养骨干教师和名优教师的力度,特别要利用教科研力量来培养骨干教师。形成骨干、名优教师群体。以骨干教师促进教科研做法,既全面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的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和水平,又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骨干教师为当地教育发展起辐射和支撑功能。三是精心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努力以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凝聚人、培育人、塑造人,努力为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名成家创造宽松的政策空间和成长环境。
(四)规范办学行为,防范和杜绝校园教育失衡。示范学校规范办学行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和谐教育”是教育公平的内在要求。就是要让每一个孩子不论其家庭背景如何,在校园内都能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⑴加强管理,禁止家教。家教盛行,造成校内教育不均衡,冲击正常的教育秩序,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无疑成了一句空话,与教育公平和构建和谐社会是背道而驰的。必须加强师德教育,完善管理机制,狠刹家教之风,杜绝家教行为。
⑵合理收费,控制择校。近年来全国价格举报的四大热点,教育乱收费问题位居首位。“择校费”本不合法,而一些示范学校压缩正常招生计划,扩大择校生招生比例或超标收取赞助费,或与一些行政主观部门形成利益共同体,把学校变成了权利阶层和富豪阶层培养子女的大摇篮,把更多的低收入阶层推到了优质学校之外,剥夺了部分弱势群体子女享受优质教育机会,严重干扰了教育公平,与构建和谐社会更是大相径庭。因此,示范学校应有“节约”和“以学生为本”理念,加强资金运作管理,依法合理收费,减轻学生经济负担。在教育经费相对短缺情况下,要按规定严格控制择校生招收数量,挖潜扩大正常招生规模,公开面向本地区或全社会招生,让更多的平常百姓子女有享受到优质教育的机会。
⑶关注弱势群体和贫困学生。教育虽被人们视作改变人生命运的根本条件,但贫困仍然是使许多人上不起学的主要原因。作为先“富”起来的学校群体,应切实关心弱势群体的子女教育问题,利用优势资源,形成“助、奖、补、减、帮”的多元化帮困助学机制,让贫困生能入校学习,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示范者。
总之,在教育迈向现代化的征程中,教育均衡化必须与时具进。在均衡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应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促进速度慢、办学条件差、办学水平不高的学校加快发展。同时,要坚持教育均衡化的内涵发展方略,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本,提高办学水平,高质量、抓特色、扬优势,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第四篇:关于“教育管理年”及均衡化发展的情况汇报
运粮湖中心小学
关于“教育管理年”及均衡化发展的情况汇报
春华秋实,岁月如歌,时光的车轮载着我们又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印痕。在过去的半年里,我校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与指导下,在校委会一班人的支持帮助下,在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把握“教育管理年”内涵,坚持以规范办学为基础,以特色办学为目标,不断完善教学活动体系,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打造平安和谐校园、绿色书香校园,健康礼仪智慧校园,并不断促进我区教育均衡化发展。现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前身为运粮湖总场小学,始建于1961年,2003年农场进行教育改革,更名为运粮湖中心小学,2005年我校正式移交市教育局管理,学校办学条件也逐年改善。但由于我校地处潜江市西陲,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教学资源相对较匮乏,和其他乡镇同类小学相比,我校仍处于明显落后的位置。而且由于学校近十年来也无年轻教师调入,造成学校教师结构日益老化。这都是学校发展的颈瓶所在。那么如何以“教育管理年”活动为契机,变不利为有利,找到精神支撑 1
点,走出一条具有农村特色的学校,一直是我们探索的问题。经过思索,我们认为既然我们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生源素质等方面无法和城里学校比,我们就应该扬长避短,在保障教学这个中心任务的同时,特别注重抓学生的养成教育,先成人后成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
二、主要做法
1、集中宣传,广泛动员。今年初,在市局下发关于开展“教育管理年”活动的通知后,我校就立即行动起来,首先召开校委会专题会议,成立领导小组,制定了《运粮湖中心小学教育管理年活动方案》,随即召开全校教师大会,学习方案内容。,学校又通过展板、橱窗、墙报等形式进行集中宣传,要求全校老师撰写学习体会,从而使全体教师在思想上有了高度的认识。
2、制定、完善各项制度,实施科学化管理。自“教育管理年”活动开始以来,我校针对管理上的一些漏洞,结合老师们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学校领导班子考评制度”、“班主任考评制度”、“科任教师考评制度”、完善了“月检月查”制度,增加了期中、期末学校集中检查等内容。加强了教研制度的建设,新增综合教研组,重点抓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制度,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为充分调动班主任工作积极性,学校新出台了<<班主任工作
职责>>、<<优秀班主任评比细则>>等一系列德育工作规章制度。
3、集中整治校园卫生,改善师生生活环境。今年初,针对学校师生指出学校校园卫生环境存在脏的问题,学校党支部随即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决定把改善校园卫生环境,促进学校和谐发展作为实践“教育管理年”的重要举措来抓。为此,学校责成以政教处为核心的工作专班进行专项管理,在实践中,政教处打破陈规,设立卫生监督岗一职,放手让学生担任卫生监督员,实行自我监督、全面监督。这一举措一下子让学校旧貌换新颜,校园顿时亮了起来,也得到了广大家长的赞许。
4、加大学校硬件建设。自“教育管理年”活动开始以来,学校多方筹措资金,新建了停车棚100平方米;翻修门房、学生超市120平方米;拆除危旧厕所200平方米;建周转房300平方米。
5、切实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我校按照上级“联校办学、整体推进”的要求,加大对魏岭、友爱两校区的扶持力度,选派优秀教师充实校区师资力量,优先安排校区教师外出学习,建好校区周转房5套。
三、新学期展望
本学期以来,学校校委会一班人带领全校教职工,将继
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校为本,深入推进“教育管理年”活动,切实促进我区教育均衡化发展。
1、继续整治校园环境,在“三化”(亮化、绿化、净化)上下足功夫。
2、夯实校本教研,打造高效课堂,推进课程改革。我们将配合浩口学区做好中心教研组的组建工作;联合两校区组建小学各学科备课组,开展集体备课,提高备课实效;本学期还将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洋思、杜郎口教学模式,展开讨论,走出一条符合自己学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3、继续推进“书香校园”活动。本学期准备在全体学生中发起建“红领巾书屋”活动,要求每位学生家里有一组书柜、两份报刊、三百本书(简称123计划)。
4、加大支教力度。本学期学校下派六位教师充实两校区,极大地提高了其师资力量。学校还将为每位支教教师购买新床、新被等生活用具,此外还将投资建篮球场等文化体育设施,将极大丰富支教教师的业余文化生活。
二〇一〇年九月
第五篇:教育资源均衡化的小建议
教育资源均衡化的小建议
柳斯邈
为什么要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化?因为教育资源有限,因为教育资源不够被分摊。所以为了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化,首先的措施不是如何分摊资源的问题,是如何创造资源的问题。教育资源是教育知识、教育经验、教育技能、教育资产、教育费用、教育制度、教育品牌、教育人格、教育理念、教育设施以及教育领域内外人际关系的总和。这里面,任何一部分的增加,都可以为丰富教育资源做贡献。教育资源如何增长,需要人才,需要这些人才发挥自身创造价值。
对教育来说,最需要的是能关心教育的人,关心教育就是关心天下学生。教育的不均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每个地区如果可以自己解决教育问题,也就不同国家解决。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是个很难的问题,有多少教育发展落后地区的优秀学生在读完好的大学之后选择在一个发达的城市里教书,成为那里的优秀的老师,增加本来就优质的地区教育资源。我们却要求其他优秀的老师去他们的家乡弥补教育发展的不平衡。这不是一个用来抱怨的问题,因为它不值得抱怨,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我们的教育缺人,缺少关心教育的人。
我有一个创想,教育培养一个人,如果前期在他身上花费的资金,可以在他通过教育有所成就之后,再回报给教育,那么教育就能够在经济上平衡,不需要外界的参与。如果回报的比例大,教育就能够依靠自身发展。但是真正回报教育的人有多少呢?所以导致了教育的入不敷出,投入大于回报。但是教育是国家发展不可缺少的根本,所以国家必须为此做出大量的弥补。
教育在为社会培养人才。没有教育,社会就需要自己去培养这些人才。但是看起来,整个社会不太回报教育。他们把钱给了教育培育出来的人才,这些人才经过教育后脱离的教育,他们的收获不是教育的收获。教育既然不能像脱离教育的人收费,那么就只能向正在被教育的人收费。如果说这样的收费是早晚都要交出来的,那么就没什么区别。但是,是这样的吗?有的正在被教育的人由于收费原因,与其他有钱的人站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他们最终在教育中输了,失去了成就自己的机会。他们输在哪里?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他们没有钱和地位来争取更好的教育资源,而不是由于自身的原因。如果有人能够帮助他们预付这些代价,在他们成就后可以归还了。但是这样很有风险,谁都不确定自己能不能真的成就。
学生为了进好学校,而花费很多的钱;学校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钱,而全力的发展自身的教学资源,甚至使得资源累积太多,有浪费的嫌疑。在这种循环中,任何一方停下来就结束了,可是没有人停下来。所以政策要干预。我们能干预学生吗?他们是无辜的,他们是积极的学习者,教育不能打击积极的学习者。
但是如果换一种想法,取消学生任何交学费的权力!会不会就不存在这个循环呢。教育也许真的不应该去向学生要钱,即使要钱,所有的学生也应该只能交一样价值的钱。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教育的资源是为了每个学生的成长而提供的,应该尽可能的去改善每个学生享受的教育资源,这些资源不能够由于学生的情况本身而改变。教育要给每个学生一样的条件。获得这种条件的代价不能从学生的经济和地位等其他条件来划分。
所以教育最好不要给学生交钱的权力,而把这种权力和义务给已经被教育完的人。他们是教育的结果,他们理当为教育的发展做贡献。这些贡献也要考虑他们从教育中获得了多少,收获越多的人理应做出更大的回报。
另一方面,教育也要对自己培育的学生负责。对于那些通过教育的取得成就学生,能够
从他身上获得更多的回报;对于其他的,教育则不能获得回报,对他们的投入就成了对教育的惩罚。
如果可以这样,教育的经费不限制于不同地区差异。但这只是一个漏洞百出的小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