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原标题:扎实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天津中公教育·tj.offcn
2018遴选策论文:扎实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
攻坚
原标题:扎实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2018年3月30日,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了2017年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考核情况汇报会议,会议强调,当前,脱贫攻坚面临的任务和挑战还十分艰巨,存在的突出问题仍然不少。一些地方贫困程度深、基础条件薄弱、公共服务不足,特殊困难群体脱贫难度大。因此,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是当前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必须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采取更加有效的举措,扎实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首先,要突出产业扶贫,发展县域经济,夯实促进持续增收和稳定脱贫的产业基础。特困地区群众收入结构单
一、抗风险能力弱,遇到自然灾害、重大疾病等困难问题,脱贫难巩固更难、一边脱贫一边返贫的问题比较突出。从现实来看,促进特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必须着力在培育增收产业上下功夫。一要因地制宜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扶持发展龙头企业,不断做大主导产业、做强县域经济,努力夯实支撑脱贫攻坚、带动群众增收的基础。二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坚持保护优先,厚植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林业经济、健康养生等绿色产业。三要因户施策发展增收产业,引导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畜牧养殖、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富民增收产业,支持发展农业合作社、贫困户入股分红、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模式,拓宽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的渠道。
天津中公教育
天津中公教育·tj.offcn
其次,要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努力改善特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攻坚战,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着力解决深度贫困地区发展的短板问题。一要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继续加大贫困村农村道路、安全饮水、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的力度,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二要补齐教育发展短板,坚持把教育扶贫作为长远的治本之策,构建完善的教育体系,改善贫困村教育办学条件,大力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三要补齐基本医疗短板,大力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改善提升基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医疗条件和医疗技术水平,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救助、临时救助等医疗保障措施,提高特困地区群众健康水平。四要强化社会保障兜底,稳步提高特困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水平,保障好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
再次,要强化精准施策,创新扶贫模式,提高脱贫攻坚的实效性。推进“绣花式”扶贫,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做到扶贫工作务实、脱贫结果真实、脱贫成效群众认可。重视推进扶贫方式创新,一些地区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的扶贫新模式,在促进群众增收脱贫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甘肃陇南电商扶贫、河北涞水县旅游扶贫、山东鄄城县“扶贫车间”等模式。这些扶贫模式创新,对特困地区脱贫攻坚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最后,要激发内生动力,加大国家扶持,增强脱贫攻坚的工作合力。一方面,要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深度贫困地区要坚持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思想发动、政策宣传和教育引导,强化贫困群众的脱贫主体意识,引导他们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重视做好贫困群众的能力素质提升,加强教育文化、技能培训和文明新风建设,弘扬勤劳致富、勤俭节约、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提振贫困群众的精神面貌和脱贫致富的信心决心。另一方面,要加大国家层面的扶持力度,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集中优势兵力打好攻坚战,帮助深度贫困地区解决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短板问题。
天津中公教育
天津中公教育·tj.offcn
文/天津中公教育(tjoffcn)
天津中公教育
第二篇:申论:扎实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阜阳分部
推荐阅读:阜阳公务员考试网 阜阳人事考试网
2018安徽三支一扶考试内容-申论范文:扎实推进深度贫困地
区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2018年3月30日,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了2017年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考核情况汇报会议,会议强调,当前,脱贫攻坚面临的任务和挑战还十分艰巨,存在的突出问题仍然不少。一些地方贫困程度深、基础条件薄弱、公共服务不足,特殊困难群体脱贫难度大。因此,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是当前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必须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采取更加有效的举措,扎实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首先,要突出产业扶贫,发展县域经济,夯实促进持续增收和稳定脱贫的产业基础。特困地区群众收入结构单
一、抗风险能力弱,遇到自然灾害、重大疾病等困难问题,脱贫难巩固更难、一边脱贫一边返贫的问题比较突出。从现实来看,促进特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必须着力在培育增收产业上下功夫。一要因地制宜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扶持发展龙头企业,不断做大主导产业、做强县域经济,努力夯实支撑脱贫攻坚、带动群众增收的基础。二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坚持保护优先,厚植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林业经济、健康养生等绿色产业。三要因户施策发展增收产业,引导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畜牧养殖、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富民增收产业,支持发展农业合作社、贫困户入股分红、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模式,拓宽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的渠道。
更多资讯请关注阜阳中公教育官微|阜阳中公教育官网
中公教育
第三篇:加大力度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加大力度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要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责任制,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以解决突出制约问题为重点,以重大扶贫工程和到村到户帮扶措施为抓手,以补短板为突破口,强化支撑保障体系,加大政策倾斜力度,集中力量攻关,万众一心克难,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第一,合理确定脱贫目标。党中央对2020年脱贫攻坚的目标已有明确规定,即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深度贫困地区也要实现这个目标。同时,我们要以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这个问题,即使到了2020年,深度贫困地区也不可能达到发达地区的发展水平。我们今天的努力是要使这些地区的群众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使这些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实事求是,不要好高骛远,不要吊高各方面胃口。
第二,加大投入支持力度。要发挥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发挥金融资金的引导和协同作用。新增脱贫攻坚资金主要用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脱贫攻坚项目主要布局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脱贫攻坚举措主要集中于深度贫困地区。各部门安排的惠民项目要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深度贫困地区新增涉农资金要集中整合用于脱贫攻坚项目。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规模,增加金融投入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支持,资本市场要注意对深度贫困地区的上市企业安排,保险机构要适当降低对深度贫困地区的保费收取标准。要增加建设用地对深度贫困地区支持力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深度贫困地区发展用地需要,允许深度贫困县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在省域范围内使用。通过各种举措,形成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强大投入合力。
第三,集中优势兵力打攻坚战。“分则力散,专则力全。”造成各地深度贫困的原因各不相同,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要从各地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就全国而言,下一步要重点解决深度贫困地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以及基本医疗有保障的问题。我在去年12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脱贫攻坚情况汇报时就提出,要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培育壮大集体经济,完善基础设施,打通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只要我们集中力量,找对路子,对居住在自然条件特别恶劣地区的群众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力度,对生态环境脆弱的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群众增加护林员等公益岗位,对因病致贫群众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就完全有能力啃下这些硬骨头。
第四,区域发展必须围绕精准扶贫发力。深度贫困地区的区域发展是精准扶贫的基础,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连片的贫困区要着力解决健全公共服务、建设基础设施、发展产业等问题,但必须明确,这样做是为了给贫困人口脱贫提供有利的发展环境,在深度贫困地区促进区域发展的措施必须围绕如何减贫来进行,真正为实施精准扶贫奠定良好基础。要防止以区域发展之名上项目、要资金,导致区域经济增长了、社会服务水平提高了,贫富差距反而拉大了。深度贫困地区要改善经济发展方式,重点发展贫困人口能够受益的产业,如特色农业、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和服务业等。交通建设项目要尽量做到向进村入户倾斜,水利工程项目要向贫困村和小型农业生产倾斜,生态保护项目要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受益水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制度要对贫困人口实行政策倾斜,等等。第五,加大各方帮扶力度。要加大东部地区和中央单位对深度贫困地区的帮扶支持,强化帮扶责任,“谁的孩子谁抱”。对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的对象在深度贫困地区的,要在资金、项目、人员方面增加力度。东部经济发达县结对帮扶西部贫困县“携手奔小康行动”和民营企业“万企帮万村行动”,都要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国务院扶贫办要做好这方面的对接工作。要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帮助深度贫困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向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献爱心活动,广泛宣传为脱贫攻坚作出突出贡献的典型事例,为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营造良好氛围。
第六,加大内生动力培育力度。我常讲,扶贫要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智和志就是内力、内因。我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就讲“弱鸟先飞”,就是说贫困地区、贫困群众首先要有“飞”的意识和“先飞”的行动。没有内在动力,仅靠外部帮扶,帮扶再多,你不愿意“飞”,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现在,一些地方出现干部作用发挥有余、群众作用发挥不足现象,“干部干,群众看”、“干部着急,群众不急”。一些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要注重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注重培育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注重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勤劳致富,勤俭持家。要发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引导人们自觉承担家庭责任、树立良好家风,强化家庭成员赡养、扶养老年人的责任意识,促进家庭老少和顺。一个健康向上的民族,就应该鼓励劳动、鼓励就业、鼓励靠自己的努力养活家庭,服务社会,贡献国家。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改变简单给钱、给物、给牛羊的做法,多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不大包大揽,不包办代替,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第七,加大组织领导力度。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要强化落地,吹糠见米,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效果到位。解决深度贫困问题,加强组织领导是保证。党中央强调要增强“四个意识”,这不是一个口号,不是一句空话,要落实在行动上。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深度贫困地区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县级党委是全县脱贫攻坚的总指挥部,县委书记要统揽脱贫攻坚,统筹做好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我在这里再次重申,脱贫攻坚期内贫困县县级党政正职要保持稳定,对表现优秀的,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可提拔重用。希望在这个岗位上的同志不辱使命,把党交给的光荣任务全面完成好。
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尤其要加强工作第一线的组织领导。打攻坚战的关键是人,这些年我们在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有的还增加了大学生村官。深度贫困是坚中之坚,打这样的仗,就要派最能打的人,各地要在这个问题上下大功夫。否则,有钱也不成事。要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选好一把手、配强领导班子,特别是要下决心解决软弱涣散基层班子的问题,发挥好村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还要依法打击村霸黑恶势力,严防他们干扰基层政权运行。各级党政机关要积极向贫困地区选派干部,向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让干部在脱贫攻坚中锻炼成长。在脱贫攻坚一线工作的基层干部非常辛苦。今年元旦我在新年贺词中专门问候他们,就是要发出一个信号,要求地方党委和政府要关心、关爱、关注他们。要把深度贫困地区作为锻炼干部、选拔干部的重要平台。扶贫干部要真正沉下去,扑下身子到村里干,同群众一起干,不能蜻蜓点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神龙见首不见尾。这方面,各级党组织和组织部门要管好抓紧,确保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帮扶工作。第八,加强检查督查。打赢脱贫攻坚战绝非朝夕之功,不是轻轻松松冲一冲就能解决的。党中央没有硬性要求地方提前完成脱贫任务,更何况贫困问题错综复杂的深度贫困地区。脱贫计划不能脱离实际随意提前,扶贫标准不能随意降低,决不能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要实施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坚持脱贫攻坚报告和督查制度,加强督查问责,对不严不实、弄虚作假的严肃问责。要加强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对挪用乃至贪污扶贫款项的行为必须坚决纠正、严肃处理。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我多次强调,脱贫攻坚工作要实打实干,一切工作都要落实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切实防止形式主义,不能搞花拳绣腿,不能搞繁文缛节,不能做表面文章。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材料反映,一些地方为了做到精准识贫、精准扶贫,搞了一大堆表格要下面填写。一些基层干部忙于填写各类表格,加班加点,甚至没有时间进村入户调研办实事。还有一些表格需要贫困群众亲自填报,但表格设计太复杂,填写项目太多,而且有很多术语,农民也弄不清楚。这类问题要注意纠正,精准识贫、精准扶贫要坚持,但要讲究科学、讲究方法、讲究效率,把各方面信息集中起来,建立信息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各省区市要按照党中央要求,聚焦问题,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途径。工作力度不够的要加大力度,投入力度不够的要增加投入,解决问题的办法没找对的要尽快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研究对策,以确保到2020年省内深度贫困地区完成脱贫任务。
第四篇:2018年江西遴选策论文——扎实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2018年江西遴选策论文——扎实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导语】2018各省遴选考试在陆续进行,由于遴选考试信息非常繁多,中公公务员遴选考试网会及时公布最新的遴选考试信息,便于考生查阅。
原标题:扎实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2018年3月30日,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了2017年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考核情况汇报会议,会议强调,当前,脱贫攻坚面临的任务和挑战还十分艰巨,存在的突出问题仍然不少。一些地方贫困程度深、基础条件薄弱、公共服务不足,特殊困难群体脱贫难度大。因此,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是当前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必须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采取更加有效的举措,扎实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首先,要突出产业扶贫,发展县域经济,夯实促进持续增收和稳定脱贫的产业基础。特困地区群众收入结构单
一、抗风险能力弱,遇到自然灾害、重大疾病等困难问题,脱贫难巩固更难、一边脱贫一边返贫的问题比较突出。从现实来看,促进特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必须着力在培育增收产业上下功夫。一要因地制宜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扶持发展龙头企业,不断做大主导产业、做强县域经济,努力夯实支撑脱贫攻坚、带动群众增收的基础。二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坚持保护优先,厚植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林业经济、健康养生等绿色产业。三要因户施策发展增收产业,引导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畜牧养殖、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富民增收产业,支持发展农业合作社、贫困户入股分红、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模式,拓宽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的渠道。
其次,要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努力改善特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攻坚战,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着力解决深度贫困地区发展的短板问题。一要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继续加大贫困村农村道路、安全饮水、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的力度,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二要补齐教育发展短板,坚持把教育扶贫作为长远的治本之策,构建完善的教育体系,改善贫困村教育办学条件,大力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三要补齐基本医疗短板,大力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改善提升基层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医疗条件和医疗技术水平,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救助、临时救助等医疗保障措施,提高特困地区群众健康水平。四要强化社会保障兜底,稳步提高特困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水平,保障好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
再次,要强化精准施策,创新扶贫模式,提高脱贫攻坚的实效性。推进“绣花式”扶贫,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做到扶贫工作务实、脱贫结果真实、脱贫成效群众认可。重视推进扶贫方式创新,一些地区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的扶贫新模式,在促进群众增收脱贫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甘肃陇南电商扶贫、河北涞水县旅游扶贫、山东鄄城县“扶贫车间”等模式。这些扶贫模式创新,对特困地区脱贫攻坚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最后,要激发内生动力,加大国家扶持,增强脱贫攻坚的工作合力。一方面,要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深度贫困地区要坚持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思想发动、政策宣传和教育引导,强化贫困群众的脱贫主体意识,引导他们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重视做好贫困群众的能力素质提升,加强教育文化、技能培训和文明新风建设,弘扬勤劳致富、勤俭节约、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提振贫困群众的精神面貌和脱贫致富的信心决心。另一方面,要加大国家层面的扶持力度,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集中优势兵力打好攻坚战,帮助深度贫困地区解决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短板问题。
第五篇: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心得:扎实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心得:扎实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
坚
总书记对革命战争年代,吕梁儿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吕梁精神”予以高度评价,这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尤其是对近年来山西的政治生态由“乱”到“治”,山西经济由“疲”到“兴”等各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使我们倍感温暖,备受鼓舞,我们要认真落实总书记考察山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深度贫困,精准发力,啃下最难啃的骨头。
吕梁作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生态脆弱和深度贫困相互交织,互为因果。去年以来,吕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工作思路和要求,经过艰苦努力,精准扶贫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眼下尚有31.58万贫困人口散布于山梁沟壑之间,其中,丧失劳动能力、患长期慢性病和大病等深度贫困人口约14.1万人,占未脱贫人口总数的44.6%。越往后走,脱贫的难度越大。我们感到肩头的担子沉甸甸的。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重托,坚决扛起这副重担,用伟大的“吕梁精神”推进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
弘扬“吕梁精神”,破解深度贫困难题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脚踏实地做好每项具体工作。总书记对吕梁的生态扶贫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李正印表示,吕梁要进一步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继续突出抓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让老百姓在生态建设中得到更大的实惠,把生态修复的过程,作为老百姓脱贫致富的过程;继续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从根本上改善贫困人口的生产和生活条件;继续抓好红枣核桃小杂粮食用菌、乡村旅游和光伏发电等特色产业,加大力度做好吕梁山护工培训转移就业和社会保障兜底等工作,埋头苦干,扎实工作,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确保吕梁老区实现如期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