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技校烹饪专业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技校烹饪专业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调查发现,技校烹饪专业理论教学存在着观念落后、教法陈旧、教材滞后、缺乏有效激励评价机制等弊端;指出技校烹饪专业理论教学应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加大设备投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法,整合课程资源,改变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实践教学课时比例不合理的现象,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关键词:技校;烹饪专业;理论教学;存在问题;对策
技校烹饪专业培养的是德、知、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能适应宾馆、酒家等工作需要的中、高级技术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决定了该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要求和目标。应采取有效方法和手段努力实现这一目标。但据笔者对当地几所技工学校烹饪专业理论教学的调查发现,存在着教法陈旧,手段单一,理论和实践脱节,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比例不当等问题。因此,技校烹饪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那么,技校烹饪专业理论教学究竟存在着那些问题呢?
一、技校烹饪专业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剖析
调查表明,目前技校烹饪专业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教法陈旧
目前,技校烹饪专业理论教学主要采用的教法是讲解法、举例法、示范法、练习法等。教师教学过程通常是:教师自己或让学生把本节课要讲的内容读一次,接着叫学生把有关要点划下来;然后,教师对某些知识点进行讲解,并要求学生背诵或记忆知识要点,再是布置作业。整节课下来,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学生“只是个听众”而已。在这种专制模式下,只有符合教师要求的行为才算是“好的”,才是“听话的”,才是“有出息的”。而学生好的建议、好的设想,尤其是个别学生的大胆思考却得不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真因为如此,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就得不到培养和提升。
传统教育的弊端一是来自于传统的教学观念。长期来,我国的教学就是在这种模式下年复一年地继续着;尽管,新课程标准已实施多年,但想改变这种弊端谈何容易。二是从社会的角度看,这是通过不断扼杀学生的个性,修剪学生的勇气培养的同一模式的结果。在灌输式教学中,教师所花的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少,他只要按照大纲的要求,以教学内容为教学设计的导向,然后按班级授课,不分差异、不分程度深浅、不分接受能力,完成任务就算万事大吉。什么课后辅导,什么差异教学,什么学生个性,这些是很少过问的。
2.评价单一
传统的烹饪专业理论教学使用的是用同一把尺子去评价衡量学生的学业情况。所有同学本专业的理论考查用的是同一的试卷。看一个学生的成绩好坏全在考试得分的多少上。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作业上交情况、专业实习情况、实动手能力等都一概不管。试问如果一个学生平时表现好,实际动手能力强,尊重老师,关爱同学等;那么,你能说这个学生因为理论成绩不理想,就认为他是差生了吗?真因为这种单一的考核评价机制,导致一些学生失去了再学习、深造的机会,失去了有效发挥个人专长和潜能的机会。另外,在实践中还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理论成绩好的学生,在饭店的岗位实习中成绩却不理想的现象。这又如何解释。难怪企业招工时,他们不但要看学生的成绩,更看重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技校烹饪专业理论教学的应对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技校烹饪专业理论教学的应对策略如下:
1.改革传统教法,采用多样化教法
如前所述,传统的教法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与创新能力的提高,也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致使上课打瞌睡、看小说、开小差、玩手机等。怎么办,必须改革传统的教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如学校应加大设备投入,使每个教室都配上多媒体,鼓励并要求教师用课件上课,能自制教学课件。针对技校生对新鲜事物具有浓厚兴趣的心理特点,教师须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仪器等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较持久的学习注意力。如利用电脑、投影仪、视频、幻灯片、食物挂图等。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用听觉记忆的约占15%,用视觉记忆的约占25%,能同时利用视、听觉则记忆的约占65%;如能调动人体各器官的共同参与,则记忆能达到80%―90%。因此,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调动学生多种器官的共同参与,能实现对学生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烹饪理论教学质量。
2.整合课程资源合理取舍内容
技校烹饪专业理论课程一般包括《食品安全与营养》、《宴席设计》、《烹饪原料知识》、《烹饪美学》、《饮食业基础知识》等。根据培养目标与技工教育的特点,应加快技工教学改革的步伐,调整文化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时比例;加大实践课时比例,适当减少文化课时与专业理论课时的比例。以更加适应社会发展对烹饪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服务地方经济。因此,技校烹饪专业理论课教学应在整合课程资源,合理取舍内容上下功夫,以提高教学效率。
怎么整合课程资源呢?针对烹饪专业学生对文化课、理论课教学缺乏兴趣,没有吸引力,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等问题:一是可调整课堂教学时间,由原来的45分钟调整为40分或35分钟;二是要体现技工教育的特点,减少文化课与理论课时比例,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比例。三是将原料知识和烹饪原料加工技术整合为《烹饪原料和加工技术》。如此,可以原料为引线,将两到三门课程整合在一起教学,既讲授理论也进行实践操作练习。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样,可将《烹饪美学》、《食品雕刻》整合成《食雕和菜肴美术》;《营养和卫生学》知识可以和《宴席设计》一起整合为《营养卫生与饮食配餐》等综合课程。
烹饪专业理论教学改革应注意结合学生身心特点,联系培养目标与企业的用人要求,结合课程内容,从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出发,循序渐进,先易后难;不可操之过急,急于求成。
参考文献:
[1]盛亚丽魏建.餐旅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家教世界,2013.06.[2]王惠平魏建.中职餐旅服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家教世界,2014.01.(作者单位:浙江省新昌县技工学校312500)
第二篇:技校实习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技校实习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姜秋红
来源:《职业·中旬》2010年第07期
实习是技校学生必修环节。尽管校企双方采取了一定措施,但实习生管理暴露出的问题,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笔者从实习生管理存在的几个常见问题入手,结合实际提出相应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伤害事故时有发生
实习前,学生对于学校安全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安全意识淡薄,往往对企业环境、实习工作过程和生产环境的认识理想化。对自身的操作技能水平和操作规程的认识不清,一旦遇到困难及突发事件,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变得手足无措,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有些实习单位自身安全管理机制不完备,管理松懈,安全生产制度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实习指导师傅安全意识不强,没有做到跟踪指导,很少关注实习生实习现场与工作状况,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
2.心理障碍日益凸显
与一般员工相比,企业实习生有着独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进入实习后,从“天之骄子”到地位卑微的杂工或一线工人,面对繁重的劳动与微薄的收入,产生紧张、焦虑、失望、苦恼等心理障碍,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大部分实习生对所安排的实习工作满意度降低,导致消极、悲观情绪。
3.校方巡视势单力薄
目前,技校生实习途径较广泛,有学生自己联系,或学校联系,或通过中介机构联系,也有学生自主创业。这就导致实习生实习单位多、地域分布广、实习人员分布较散等状况,同时,学生在企业综合实习为一年,实习时间较长,给学校的实习生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部分技校生实习生思想不够成熟,对就业的艰苦性、人际关系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导致自我定位不准确,“跳槽”现象比较严重。学生踏上社会,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如赌博、未婚同居等也影响着学生。尽管学校非常重视实习生管理工作,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仅靠教师巡视、学校召回重塑等机制,很难做到对实习生全程管理。
4.企业用工存在误区
尽管多数企业对技校实习生需求很大,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真正在使用学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学生在学校受过系统的知识和技能训练,到企业只需简单的培训就能上岗,而实习生的报
酬和福利一般比正式员工少,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时,由于实习生思想尚未成熟,企业往往控制核心资源,不让实习生从事有技术性和商业机密性的岗位,使得大多数实习生觉得实习是在打杂,学不到什么东西。
二、对策分析
1.健全制度,强化安全措施
无论是企业见习还是实习,安全是第一要务。校企都要认真上好安全实习第一课,让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学校要针对实习生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要根据实习单位的生产实际,分析可能发生的隐患,使安全教育有针对性,有用性。同时实习生应加强技能训练,提升操作技能,遇到突发事件时能沉着应对,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及时制止可能发生的事故。
企业领导要重视学生的实习工作,健全学生实习的企业规章制度,建立实习生设备安全检查机制,减少安全隐患。在实习生操作过程中,带班师傅必须全程跟踪,确保实习生的错误操作下降到最低,为学生的安全实习提供保障。
2.创设平台,激励自我发展
企业使用新上岗的实习生,应该根据实习生的年龄阶段适当安排好工作时间和工作量。要考虑到实习生的承受能力,企业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将实习生纳入考核,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如工作补贴和奖金、口头书面表彰、留用升迁,从而激发实习生的内在动力,使得实习生发挥所长,找回自信,减少心理落差。同时,企业要提供平台,给实习生展现自我风采的机会。可通过员工联谊、技能大赛、座谈会、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实习生的积极性,加强与员工的交流沟通。
3.以人为本,实施立体管理
企业对技校学生需求量大,激活了实习生就业市场,导致了“点多面广”的现象。尽管学校与企业为了做好实习生管理工作,加大了校外实习生巡视力度,但由于人力、精力、财力的制约,往往在实习生管理中存在疏漏。为此,编织一个立体、交叉、联动的管理网络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在实习生管理上,学校应充分利用纵横交叉的实习生管理模式,打破实习生管理仅靠教师巡视的单一局面。形成处处有人管,时时有人管的局面。要加强与企业交流,做到校企信息及时互通,使管理有的放矢。与时同时,校方在实习生管理工作上,关注实习生工余生活,为学生排忧解难,使广大实习生安心工作。
4.创新理念,激活人力资源
实习生虽然缺乏实践经验,但他们掌握新知识,具有探索精神和开拓冲动,能给企业带来创新冲击,并转化成企业的竞争优势。为此,企业向实习生开放中基层的管理岗位或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的岗位,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管理和技能提升,为培养目标员工作好辅垫,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保障。同时,企业培养实习生已经成为其实施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要进一步完善培养培训方案,积极引导实习生融入企业,对企业形成归属感。
技校学生实习是学生自我成才的需要,为将来的就业打造竞争优势。面对庞大的实习队伍,面临新的问题,校企双方应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做好实习生管理这篇文章。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技师学院)
第三篇:探讨数学专业英语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讨数学专业英语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很多高校的数学专业英语课教学存在着缺乏稳定的专业英语教师队伍、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高校需要培养一支稳定的数学专业英语课教师队伍、提高学生对专业英语课的认识、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关键词:数学专业 英语课 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近年来,很多高校将数学专业英语课列入数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其目的是希望通过数学专业英语课教学进一步提高数学专业学生阅读和翻译英文资料的能力,为学生撰写英语论文和开展研究打好基础。但是,目前数学专业英语课教学仍存在不少问题。对此,笔者进行了总结,并在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探讨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
一、数学专业英语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一)缺乏稳定的专业英语教师队伍。很多高校数学院(系)都安排英语好的数学教师教授数学专业英语课。这些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但是英语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难以满足教学要求,主要表现为英语听说能力较弱,常常采用汉语授课,无法满足数学专业英语课的教学要求,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
(二)学生对数学专业英语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多数院校都将数学专业英语课安排在大三或者大四,而这一时期的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专业课程上,所以很少有学生在数学专业英语课学习中做到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此外,数学专业英语课的考核方式主要是考查考试,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师在教学内容的把握上存在问题。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所选教材,一些教师不加区别地讲授书本内容,致使“满堂灌”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使学生觉得教学内容单调乏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限制了英语教学的发展空间,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一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仍将数学知识和英语语法的讲解作为教学重点,忽视了对数学专业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无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方法落后。在数学专业英语课教学中,很多教师采取以教材为蓝本、以讲授书本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占据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控制讨论的话题、内容、过程和参加者,学生很难有机会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和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的机会,因而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口头表达和运用能力得不到提高。
二、数学专业英语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一)主观因素。在教师方面,由于数学专业英语课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要求较高,很多教师很难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他们常常是在外界压力下接受该课程教学任务的,因而在备课、讲课时都没有处在积极主动的状态。在学生方面,大三或者大四的学生对数学专业理论知识有了比较系统的掌握,而且英语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很多学生已经通过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认为可能解决数学问题的翻译和相关英文文献的阅读问题,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借助一些软件就可以翻译,因而对美术论文发表www.xiexiebang.com/mslwfabiao/数学专业英语课的学习重视不够。另外,数学专业英语课的考查考核方式使学生放松了对该课程的学习。
(二)客观因素。一些高校不重视数学专业英语课,投入不足。由于数学专业英语课是近年来的新增课程,很多学校在这方面的教育资源较少,投入积极性不高。例如:压缩教学时数,将大纲中要求的一学年减为一学期;缩减教师配置,通常安排一位教师负责全院(系)学生的专业英语课,因而授课教师无法进行教学心得体会交流;采用大班授课方式,影响教学效果。
三、提高数学专业英语课教学质量的途径(一)培养一支稳定的数学专业英语课教师队伍。数学专业英语课教学属于语言教学,要求教师不仅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而且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表达。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数学专业知识,了解该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从实际出发开展教学,并积极研究语言教学理论,参加定期的教学交流活动,以提高自身的素质。学校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提高数学专业英语课教师的英语水平,也可以积极引进英语水平较高的数学教师,充实专业教师队伍。
(二)提高学生对专业英语课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学生学习数学专业英语是为阅读英文专业文献、进行专业研究作准备的。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实例让学生体会到仅靠已有的英语水平难以准确理解和把握专业文献,从而帮助他们走出学习误区,这样才能使学生以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该课程。教师还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注重课堂教学设计的多元化,做到教学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同时,创新教学模式,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如专题讲解、师生互讲等,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教师也应该积极改革考核方式,加强考核的科学性。
(三)突出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高校应该适当增加数学专业英语课的教学课时数,而教师在选取合适的教材后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处理,采用专题讲解方式开展教学,也可以把学生感兴趣的相关知识引入教学中。在进行专题讲解时,教师要先纵向概括,再选取一些材料进行横向分析。例如:在用英语来表述数学理论推导过程时,教师先总结性地给出一些证明中常用的表达形式,再结合教材中的一些短文让学生体会这些表述的运用。科技文章的语体特点是用词准确、语气正式、陈述客观、逻辑性强、专业术语多,因而专业英语课教学的重点在于学生对专业词汇、句子、翻译技巧的掌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掌握专业词汇构词法,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句子结构的能力,通过分析文献资料中常见长难句的结构特点提高学生翻译长难句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重培养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多样化。在教学对象的性质和教学内容上,专业英语教学比大学英语教学更加复杂,所以在选择教学方法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数学专业英语课教学中,教师经常用到的教学方法有互动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互动式教学法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学习语言是为交流服务的,因此,教师在数学专业英语课教学中应积极采用互动式教学法,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教学活动。一方面,教师应尽量采用英语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在讲解重点和难点时可以通过提问、分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教学进度、创新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多媒体教学可以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再加上网络资源丰富且生动直观,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鲜明的图像、有趣的声音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达到学生快速掌握学习内容的目的,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例如:笔者在讲授数学发展简史时,通过多媒体播放短片《唐老鸭漫游数学王国》。经济期刊www.xiexiebang.com/jjqk/借助于学生熟知的卡通形象唐老鸭,笔者教会学生一些专业单词的读音。而学生在观看、讨论、思考的过程中,很快就掌握了这些专业单词,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提高了运用英语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联想和想象的能力。这也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数学是一门有用的科学。于是,学生从传统的知识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发现者、建构者,并渐渐地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总之,数学专业英语课程不是一门专业课和英语课简单相加的课程,而是一门英语语言知识与数学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课程。只有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长期努力,才能真正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提高学生数学专业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
第四篇:物理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
物理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
问题与困惑之一:“优秀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后进生吃不了”的现象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在很大程度上还在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教师习惯于采取“一刀切”的教学要求来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对于学生的发展差异性兼顾不多,容易造成“优秀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后进生吃不了”的现象。
应对策略:
1教学目标的层次性:教学目标的层次性体现在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兼顾班级中各不同层次的学生,物理教学中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目标、情感目标等不仅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准确地确定重点、难点、疑点,恰当地划分不同内容的教学要求,还要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准确制定相同和不同的教学目标,以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如<<欧姆定律>>一节的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制定相同和不同的目标。其共同的教学目标为在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上知道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其中两个变量间的变化关系;在实验操作上会用已设计的电路进行测量;在总结归纳上可以从测量的数据中看出两个变量间简单的定性关系;在定律利用上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其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为:学困生:能协助完成电路的连接、基本完成实验操作、如实记录实验数据,从测量数据知道两变量间有一定的相互关系;中等生:会按电路图进行线路连接、准确进行实验操作、从测量数据中分析两变量间的定性变化关系;优秀生:会进行测量电路的设计、规范进行实验操作、能从实验中归纳出正比与反比的变化关系。这种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可以使学困生能尽自己的努力学到基本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学有所得;使中等生有较高的学习要求,既不感到很困难,又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使优秀生有更高的学习追求,充分发掘自己的学习潜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把最近发展区变为现有发展水平,避免因一个标准、一种要求而产生的学困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优秀生吃不饱的问题。
2课堂提问的层次性: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包括两个层次,其一是教师所提问题的本身具有不同的层次,是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而设置的教学提问;其二是教师要依据学生的水平与能力的差异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而设置的教学提问。
教学提问本身的层次性应符合由低级到高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这不仅是教学目标的要求,也是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处理的要求。如关于力的有关知识就有这样的几个层次问题:1.力是怎样表现出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力是怎样表现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3.为什么必须有两个力才能产生力的作用?4.力对物体的运动状态有什么影响?5.力对物体的形状改变有什么影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这样的几个层次问题的学习与讨论,就能层层深入地认识力的概念与作用效果。
针对学生的水平与能力的差异向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提问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符合教学的可接受性原理。要求教师的课堂提问要从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理解水平的差异进行设疑,让大家都在最近发展区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对学困生尽可能提出较基本、较浅显、较容易的问题;对中等生则提出适当思考即可回答、通过对比即可判断的问题;对优秀生可提出较难或较深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不同的水平上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所思、有所答、有所得。如<<二力平衡>>一节,让学困生回答什么是二力平衡?让中等生回答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让优秀生回答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怎样运动?这种按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差异来提问,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主体作用得到体现,从而促进个性的发展。
3巩固练习的层次性:巩固练习是教学过程的继续与延伸,一定量的作业是学生应完成的任务与应履行的义务。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样有着不同的要求,表现在练习作业的数量与难度上。对学困生应限制数量、控制难度;对中等生应调节数量、把握难度;对优秀生则不限数量,放开难度。其不同的作业要求:对学困生:重点放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层次上;对中等生重点放在“双基”和能力训练上;对优秀生重点放在方法与思维灵活性的培养上。体现出下有底,上无顶的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教学原则。
4作业批改的层次性:作业批改的层次性包括批改的内容、要求、对象的层次性,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基本题全批全改:基本题是物理知识层次上的较低教学要求,是每一位学生所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是属于保底的下限,对全体学生进行全面批改,体现出教学内容的层次性。
重点题细批细改: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不仅要求在教学中突出,还要求在练习中突出,更要求在批改中突出,这就是要细批细改,从批改过程中发现教学的薄弱环节和学生掌握知识的缺陷,进而才能提出补缺补差的具体措施,体现出教学要求的层次性。
学困生面批面改:面批面改的过程首先是一个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的具体体现,是学困生感到被尊重和被关心的感情激励;其次对学困生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进行面对面的辅导与帮助是教学层次性的重要体现,是面向全体的教学要求;其三学困生学习物理过程中的个性问题适宜在面批面改过程中得以悄然解决,体现出教学对象的层次性。
问题与困惑之二:合作学习往往流于形式,收效甚微。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就是学习方式的转变。《物理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物理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靠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式。而现在,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我们在物理课堂上看到的学习方式几乎都成了小组合作学习,尤其在一些公开课上。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能有效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众多差异学生的教学不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但是同时,合作学习在实践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在课堂中,我们常见到这样的情形:几个学生挤在一张实验桌前,只等老师一声令下:“现在开始合作”,马上动了起来,有的小组几个学生都在做同样的事,有的却是个别在动,有的甚至还没弄清楚合作干什么,老师已叫“停止”,学生立马恢复原状;当老师说:“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每个学生马上开始了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很是热闹,可谁也没听清谁的发言,等到推选代表发言时,又总是学习好的成了“权威”,而学习困难的学生害怕说不好丢人,于是袖手旁观,不参与合作,出现了“优生表现,众人旁观”的现象;同时,在合作时为了取胜,有的同学将妨碍获胜的同学排斥在外,一旦失败,又互相指责埋怨;并且在合作学习的评价中,往往着眼于某个群体,对个体评价相对减少,从而削弱了某些同学的积极性……因此,合作学习往往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应对策略: 1应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不会合作的人,是很难成功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品质与合作精神,让学生明白合作是一种资源共享,合作伙伴不是竞争对手而是可利用的学习资源,鼓励他们在合作学习中相互探讨、相互请教、相互学习。这样才能消除优生瞧不起差生,差生不敢在优生面前表现的现象,才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教师在建立合作小组时,不能一味的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的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应尊重学生的意愿,让他们自由组合,并推选组长。这样,小组成员定是兴趣相投、彼此信任的,在合作时也就没有优劣之差别的感觉了。
3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为此,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鼓励学生,尤其要关注那些沉默的学生与冷场的小组,给他们鼓励与指导,让他们融入活动中去。合作中,教师尤其还要培养优生学会聆听差生发言的习惯。对于发言不太准确的,组内要相互补充,密切配合,发挥好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最后,教师要对合作学习成果作出合理的评价。教师可为每位学生准备一个成长记录袋,记录好每个学生的每一次的参与情况,展示他们在合作中的最优成果,汇集小组成员对他们的综合评价,这样,每一位学生都能从记录袋里发现自己在合作中的成长轨迹,从而激发更强烈的合作动机,使其发挥出更大的创造潜能。
问题与困惑之三 : 教学课时少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突出。
按省教育厅颁布的课时标准,八年级每周上物理课2节课,九年级则每周上3节课,教师在安排上课进度时普遍反映上不完。以八年级物理为例,按省颁标准,每学年按40周计算,一学年的总课时数为40节,但各个学校在安排教学计划时,学生的层次不同,需要的课时量也有所不同,很多教师反映,如果按我县学生实际来安排课时至少需要55课时才能完成。每周2节的物理课让物理教师很难适应,周课时少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人均教学班数增加,作业批改工作量加大,师生交流机会减少,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难度加大。自习课时间严重短缺,学生在校自主学习的时间极少,教师利用下班进行个别辅导的机会也相应减少。由于周课时少,学生学习物理的课外时间也少,知识的遗忘率很高,再加上受语、数、英三主科挤压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难度在不断加大,很多学生对物理学科都产生畏惧心理。
应对策略:
1加强学科教研和集体备课力度,提高全体教师解读课标、处理教材、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值得一提的是我县利用“博客”开展校本教研已取得较好的效果。
2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八年级的学生较快熟悉物理这门学科的特点,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物理的习惯。
3通过师生间的多向合作学习,充分利用各种学习的“差异资源”,达到共同增长知识和提高能力的目的。大量成功的教育教学事实证明,教师能否与学生密切合作不仅会影响教学效果,同时也会制约教师自身教育教学层次的提高。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能带出十个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其成功之处在于合作教学。因此教师不仅要主动与学生合作,还要指导学生之间进行合作。由于学生间的知识基础、心理及生理发育情况和智力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差异,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发展的速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而现行的教学体系是以群体教学为主的,教师不可能对其所任教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很了解。而学生具有相近的年龄、相近的认识水准及认识方式,交流起来较自然,也少有保留,并且能得到许多有启发性的不同见解,因而学生间的互帮互教其效果有时胜于教师。教师也可从学生间的交流与切磋时所反映的情况及时调控、改变教法或学习指导的方法,实现教学资源的整体优化。
问题与困惑之四:实验教学与实验设备的相对滞后。
新课程注重过程与方法,注重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演示实验、探究实验明显增多,所以学校实验室的配备标准也要相应提高,但现行的实验室配置标准仍不能“与时俱进”地做相应的调整;新教材的“实验与探究”与“迷你实验室”栏目中编排了大量的实验,很多是旧教材所没有的,实验室中缺少这些实验所需要的器材,想买也不一定能买到;教师课前准备教学仪器费时费力。根据新课程理念,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探究实验的大部分器材可以选用生活中常用的物品。教师在准备过程中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这需要长时间的慢慢积累。
应对策略:
1加强实验室建设。由于新课程实验数量增多,探究实验和迷你实验所需要的仪器对传统实验室带来新的压力,对实验创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县有部分学校的物理备课组每周一次的例会在物理实验室进行,同备课组的教师一起设计实验方案,分工制作有关的实验器材。我们准备组织骨干教师分工进行研究和改进实验,而后汇编成册供全体教师共享,这样,通过几年时间的积累,逐步完善学校的实验设施,提高实验课的开课率。
2争取得到电教部门的支持,力争提高实验设备的配备标准,多方联系购买实验仪器设备。
第五篇:技校汽修专业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技校汽修专业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汽车工业和汽车服务业得到了飞跃的成长和发展。现在汽车维修行业需要掌握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系统维修工艺和制度,技工学校的汽修专业教育为此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但是现在的汽车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为此应提出相应策略,以加强技校汽修专业教学。
一、汽修教学现状与问题分析
1.汽修专业生源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扩招、高中热的逐年升温,各级各类技工学校的招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出现了学校生源滑坡的现象。技工学校的生源绝大部分是“学困生”,招生“从考而优则录”变化到零门槛录取,有些学生没有读完初中就进入了技校。作为朝阳行业的汽修专业,招生人数却逐年增加,但现在的技工学校及教育系统为了提高知名度,一味地追求学生数量,而不是抓学生质量及教学质量,在就业市场上,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产生的跨越式发展,卖方市场已转化为买方市场。与此同时,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岗教育培训和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需求日益增长,“终身教育”的理念逐步确立。
2.汽修专业的学生学习现状
汽车维修市场的发展,促使了社会对汽车维修人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决定了汽车维修人员必须以技术型为主,必须知识全面、理论扎实、技术过硬、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既要熟悉汽车结构、原理和传统的机械维修技术,又要熟悉现代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等技术,掌握现代的电子维修技术和检测技术,且具有实践经验、操作熟练,能快速、准确地判断并解决现代汽车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
现在大部分技校汽修专业都采用一体化教学,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的相结合,这种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善学生的厌学情绪,学生对简单的拆装、检测等实践学习兴趣较高,但在学生参与程度上,学生的参与是被动的,技能的掌握方式是模仿型的。因此,学生的参与程度只停留在模仿操作的层面上,其自觉、努力的程度低下,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从一开始的“我要学”逐步衰变成为以后的“要我学”。
3.汽修专业的教师现状
教师的水平决定学生的水平。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能培养出合格的学生。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师队伍,除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外,主要是对专业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方
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从事汽车维修教育的教师来说,汽车技术飞速发展,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否跟上汽车技术的发展,是影响技工教育培养合格毕业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现在多数技工学校汽车维修专业师资有三类:第一类,来自学科教育系统,高校毕业生直接来技校当汽修理论教师,理论性强,不实用,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不足;第二类,来自工厂企业的工人,理论知识缺乏,新技术、新知识不多,不能很好地掌握新的维修方法和专业维修工具的使用;第三类,来自职业性教育体系,知识和能力结构与第一类相似。
从师资来源上,我们可以发现,现在的汽修专业老师有三个问题:一是高校刚毕业的年轻教师,教学方法落后,实践经验、动手能力严重不足;二是富有汽修经验的专业实习教师普遍年龄较大,对汽车新技术、新的维修方法等不理解,三是这些教师都没有心理学、教育学、哲学、多媒体等方面的基础,部分教师又长期受传统观念影响,观念陈旧,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把握不准,面对新课程改革新理念、新方法严重匮乏。
4.教学基础设施和实训设备现状
随着技工教育的迅速发展,学校规模和学生人数不断增大,原有的教学基础设施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学校发展的要求,要培养合格的汽车技工,学校必须有和企业同步的实习设备,这也是技工教育不好解决的问题。
现在的技校汽修专业基本上都采用一体化教学法,所以教学场地、教学设备、仪器、实训设备等配置比校完善,政府及学校对此投入较多,也有很多大型的企业与学校进行合作,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当然有些设备也会脱离了实际,让学生无法从实训中理解真正的含义,实习车间的配备陈旧落后,这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提高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由于汽车专业实习设备投入大,实习材料消耗大,现在有些学校汽修专业实习设备还停留在老东风、老解放的层面上,小车只以日系老款车型作为主讲车型,因此学生所能学到的知识面比较窄,和企业要求差距太大。
5.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评价现状
目前,技工学校的教学模式主要学习国外的一些教学经验,采用理论实操一体化、卡片展示法、任务驱动型、案例式、情景式、小组学习等行为引导教学方法。教学活动中,基本能以学生处于主导地位、中心地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较多,有大量的时间去思考、去实践。
培养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是技工学校的教育的特点,对教师而言,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项目考核法、过程考核法等方面的评价比较松,教师的教学评价指向不明确。例如自己上课,自己出题,自己阅
卷等,又如课堂上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都用“很好”等鼓励话语来评价,是对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评价、思维品质评价还是对教学结果的评价分不清,给其他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带来干扰。对学生而言,其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等方面的检测与评价越来越宽松,所以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不强,在学生的心中只要考到中级或高级证混到毕业证就可以了,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学质量。
6.教材与课程设置现状
在教材方面,大部分学校所用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教材单
一、内容陈旧,不能使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许多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工厂中不断涌现,而这些知识内容是现行教材中所没有或欠缺的,教材没有做到“实际、实用、实效”。二是理论过深,没有突出技工教育特色。教材仍把知识的讲授放在首位,忽略了能力的培养,缺乏相应的技能训练,没有考虑接受知识的学生情况。当然,现在有实力的技校已开发适合学校实训条件的教材,但是这些教材处于不成熟的阶段,部分内容讲解不清楚、不全面、不适合实际情况、甚至有些内容是错误的,从而导致了教师无法按教材正常授课,更无法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
在课程设置方面,总的趋势是重专业技术课,轻基础文化课,这是所有职业学校教育的通病,有些技校专业技术课程安排占了全部学时的70%以上。技工学校素质教育应承担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上的技术工人,专业课程的设置要符合企业岗位要求,技工学校要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合理设置课程。但专业教师没有经常深入企业一线,了解企业岗位分工及岗位职责,没有对课程进行有效的改革。
二、相应的对策研究
1.实行统招,小班教学
在欧洲、美洲、日本等发达国家,汽修专业的学生学习目的性相当明确。我们的学校应该坚定招生立场,从企业的需要出发,从一线的需求出发,从学校的长远出发,决定把真正热爱汽修的学生作为培养对象。
同时从源头把关,锁定招生对象,我们可以采用统招形式,或是进行1~2次入学考试,淘汰少部分学生,控制班级人数,每个班级人数最好不超过30人,以提高学生总体素质。
2.分层次教学,德与才兼顾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技校教学没有根本性的区别,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在分层次教学和作业布置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能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长,学有所得,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在学校推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其教学环境接近企业化,即教室、实习实验室、生产车间形成一体化教学环境。在课程的组合上淡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界线,以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为主,把本岗位应该具备的各种综合能力分解为相应的功能模块,对应于一种或几种能力,按功能模块组成新型课程体系。
机电教学部XXX
2011年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