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专业助产学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时间:2019-05-15 10:11: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助产专业助产学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助产专业助产学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第一篇:助产专业助产学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助产专业助产学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以及人们对生殖健康、优生、优育、优教等观念的认识不断提高,国内助产专业人才需求在持续增长。但是由于我国高等助产教育起步晚,在教学中缺乏相关助产专业知识,技能操作更是欠缺。本文以长沙卫生职业学院助产专业助产学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长沙卫生职业学院乃至业内助产专业更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助产专业 助产学 课程教学 对策

助产专业旨在培养能够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临床助产、护理、母婴保健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与普通护理专业学生相比,助产专业的助产学教学应符合职业需要,体现出特色,使其更具实用性和专业化。近年来,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以及人们对生殖健康、优生、优育、优教等观念的认识不断提高,国内助产专业人才需求在持续增长。但是我国助产专业人员非常缺乏,各大医院、社区服务中心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助产专业人员,适合岗位需求的高素质助产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完善的助产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一般资料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是一所由长沙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公办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58年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长沙市卫生学校。助产专业隶属于临床医技系,由原来长沙卫校临床学科部发展而来。截至2014年,助产专业已经有十多届助产专业学生的教学实际经验。但是教学与临床脱节、所学知识不能满足岗位需求、专科不专、前期见习过少等弊端逐步凸显,引起学校和教师重视,在极力寻求改进方案。助产专业助产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材与专业需求匹配度不高

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资料,是专业化人才培养的知识源泉。但我国的高等助产教育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专业性配套教材。现有教材《助产学》不仅与助产工作需求存在差距,也滞后于临床发展。在教材中或简略或缺失助产科常用的如产褥感染患者、妊娠合并症患者的护理操作;而有些内容如受精以及受精卵发育、传输和着床等在助产工作中很少用到,若用大量的时间来学习和训练则造成精力和资源的很大浪费。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电子病历出现、各种一次性助产用品推广以及产后大出血手术技术的更新等,使教学赶不上临床助产发展步伐。甚至出现了学员不认识临床使用的普通电子设备等现象,严重违背了学以致用的教学宗旨。

2.2 教学模式难以体现专业特色

由于我国助产专业起步较晚,目前对专业的相关岗位职能和定位并不清晰。相关部门明确要求助产从业人员首先必须具备护士的专业技术,即必须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为注册护士,很多助产士都是由护士转岗而来。因此,很多人会忽略助产士和护士的本质区别,从而导致助产士队伍的护士化比较严重、很难实现助产士真正的专业化教学。以长沙卫生职业学院为例,助产专业和护士专业的助产学采用相同的教学计划、大纲,完全一致的课堂教学和实训项目,这种教学模式既不能满足专业之间的差异性需求,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很多困惑,不利于专业思维的培养,知识结构和操作技能也不能很好地适应助产工作岗位。

2.3 高职类院校助产教学模式单

一、枯燥

教学模式单

一、枯燥是我国各层次教学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受到几千年“师傅传授”教学模式的影响,单

一、枯燥是我国助产教学的一大弊端,高职类院校更是如此。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基本担任了教学的全部角色,作为旁听者的学生很难有效的融入到教学环境之中,而只能一味的机械模仿和记忆。一潭死水式的助产教学课堂加上高职学生薄弱的文化基础,使得职业类院校助产教学雪上加霜。助产专业助产学教学改善对策

3.1 根据产业需求调整教学内容

在现有教材知识框架中,通过增删、合并部分内容及调整侧重点等,使教学迎合助产职业需求。如增加助产发展史、助产士日、助产士的工作性质对护理技术的要求,学唱《助产士之歌》,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的专业;在传统教学中隔离技术主要针对传染病区,而我们则以产房隔离要求作为教学重点和切入点,从产房的地理位置、设施要求、人员管理等方面展开学习;在清洁护理章节中,将床上擦浴改为自学看录像,增加了会阴护理和坐浴。

3.2 转变教学模式

首先从培养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着手,将助产专业的基础护理教师独立出来,深入妇产科调研、学习;重编符合专业要求的教学大纲、计划和教学案例,经反复修改后形成一系列教学资料,并采用符合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式,如产科案例导入法、情境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等。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引导,将基础助产知识融于助产工作过程中,让学生所学知识更具实用性和专业性。

3.3 助产教学过程中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使学生有效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是职业类院校老师在开展教学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针对基础薄弱的职业类学生,教师可以通过通俗易懂的教学模式,将笑话、名人趣事以及当地的风俗习惯有效的融入到课堂中来。譬如,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一个简短的专业相关笑话。在课堂上,首先让同学们一起将课文读一遍,然后让每个学生讲出这个故事的隐含意义并写在纸上,然后再同桌互换,根据老师公布的答案,每位同学给手头上的内容打分。分数最高的同学首先得到老师的口头或物质奖励,并且由该同学分享他对这篇短文的理解,让其他同学从学生的角度去掌握分析思路。总结

近年来,我国助产专业人员非常缺乏,各大医院、社区服务中心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助产专业人员。但是,适合岗位需求的高素质助产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完善的助产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本文通过对助产专业助产学课程的设计与调整,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施改进,以期为国内助产专业教学奠定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莫选荣,罗心静.探讨助产专业特色的基础护理教学方法[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46-47.[2] 魏碧蓉.我国高等医学助产专业教育历史、现状与展望[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1): 13-14.[3] 邓开玉等.高职高专院校助产专业实训课程体系的构建设想 [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2):149-152.

第二篇:助产专业职业岗位与能力分析报告

3.1.1.3助产专业职业岗位与能力分析报告

国际助产士联盟将助产士定义为:一名可信赖的专业人士,通过与孕妇建立伙伴关系,提供妇女整个孕期、产时和产后必要的支持、护理和咨询,在其职责范围内进行助产接生、提供新生儿照护,为孕产妇提供全程连续性服务。此外,国际助产专业的服务理念在于崇尚自然分娩,倡导“助产士主导模式”,强调妊娠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助产士(产科护士)是低危孕产妇的专业护理者。

一、助产士职业岗位分析

“世界需要助产士—现在比任何时候更迫切”,这是国际助产联盟2010年国际助产士节的主题。助产人员是从事临床助产和母婴保健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负责正常产妇接产,协助产科医师处理难产并负责计划生育、围产期保健和妇婴卫生的宣教及技术指导。近年来开展的导乐陪产和助产一对一全程陪产中,助产的人性化服务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围产期的保健、护理和诊疗等医疗服务日益重视,发展“助产”专业势在必行,同时也符合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方向。

(一)岗位现状

几乎90%的医界人士认为,产妇并不是病人,到医院来应该享受更加人性化的服务。而对于中国的助产士们来说,尊敬和信任的眼神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多的。与他们每日的工作强度比,他们的收入却并不高。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助产士刚工作的,月收入仅1000元左右。有经验的-1-

月薪两三千元左右。单县中心医院护理部李主任表示,助产士的薪酬每个医院有所不同。中心医院的病源比较多,知名度比较好,薪酬就比较稳定。各科室每年年初与医院签订承包协议,每个月病人的多少、床位使用率、床位周转率、科室增收节支情况与当月收入息息相关。据单县中心医院护理部李主任介绍,妇产科的分娩量一个月近700人(包括剖腹产),一年下来要有8000多个宝宝在他们那里降生。因此助产工作劳动强度很大。而我们的助产士须有上岗资格。由所在医疗机构负责申请助产技术,各区县卫生局根据申请进行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二)职业分析

经过我们的调查也发现,年长的助产士是非常受欢迎。单县中心医院的助产士平均年龄结构偏中年,在45岁左右,从业十几年的比较多。有熟人的的都指定要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助产士。而对与助产士的总体要求则是“不仅要有全面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经验,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如果发生突发情况可以及时进行应急处理。”专家们认为:剖腹产的好处避免了自然分娩过程的疼痛,但相对于它给母婴的并发症和后遗症便显得不可取,剖腹产只能限于产妇和婴儿的病理因素的补救手术。首先,手术增加产妇大出血和感染的可能性,产后出现各种并发症的可能性是自然分娩的10~40倍,疼痛和恢复时间也较长。剖腹产创伤面大,产妇易患羊水栓塞,羊水进入血液导致产妇生命威胁,它是近年产妇一大死因,也给日后再孕带来了难度,即便 3年后再次怀孕,子宫也容易破裂。

(三)就业前景

根据现行高职高专专业目录分类,助产专业属于护理类。助产专业毕

业生不仅要具有妇产科护理的特色专长,还要具备普通护士的基本条件。我国助产专业学生毕业前还可以参加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毕业时可获得毕业证、护士执业证和妇幼保健员或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等资格证书。此外,调研发现,大部分人认为助产士与普通护士工作性质有明显区别,特别是知识结构、服务态度、英语水平等。助产专业毕业生除掌握一般的护理知识外,还具有了妇产科、新生儿科的专业特长,不仅能胜任综合性医院普通内、外科护理的工作,更能胜任妇、产、儿科的护理工作,因此,比护理专业具有更广的就业适应面。

(四)职业岗位

包括妇产科专业医院、综合性医院妇产科、妇幼保健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月子护理中心、计划生育机构等。所以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助产服务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工作人员需求量非常大,因此助产专业就业前景非常广阔。这个专业是个永远关不了门的工作;所谓:有往生就有出生,这是人类的规律。助产士是妇幼医院的主要工作之一,从怀孕到分娩、再到幼儿养护都需要助产士的细心工作。因此就业是不成问题的。关键要学好基础知识,再认真实践过,才能有好的医院接受你。

二、职业能力

掌握全面的基础护理、临床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熟练的助产操作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现代护理理念;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适应职业压力的优良心理品质毕业后能在各种医疗机构、妇幼保健院、社区从事临床助产及母婴保健工作的高技能型、应用型助产专业人才。附表1

临床对高职助产专业学生技能方面的要求调查

第三篇:助产专业职业岗位与能力分析报告

助产专业职业岗位与能力分析报告

国际助产士联盟将助产士定义为:一名可信赖的专业人士,通过与孕妇建立伙伴关系,提供妇女整个孕期、产时和产后必要的支持、护理和咨询,在其职责范围内进行助产接生、提供新生儿照护,为孕产妇提供全程连续性服务。此外,国际助产专业的服务理念在于崇尚自然分娩,倡导“助产士主导模式”,强调妊娠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助产士(产科护士)是低危孕产妇的专业护理者。

一、助产士职业岗位分析

“世界需要助产士—现在比任何时候更迫切”,这是国际助产联盟2010年国际助产士节的主题。助产人员是从事临床助产和母婴保健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负责正常产妇接产,协助产科医师处理难产并负责计划生育、围产期保健和妇婴卫生的宣教及技术指导。近年来开展的导乐陪产和助产一对一全程陪产中,助产的人性化服务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围产期的保健、护理和诊疗等医疗服务日益重视,发展“助产”专业势在必行,同时也符合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方向。

(一)岗位现状

几乎90%的医界人士认为,产妇并不是病人,到医院来应该享受更加人性化的服务。而对于中国的助产士们来说,尊敬和信任的眼神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多的。与他们每日的工作强度比,他们的收入却并不高。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助产士刚工作的,月收入仅1000元左右。有经验的月薪两三千元左右。单县中心医院护理部李主任表示,助产士的薪酬每个医院有所不同。中心医院的病源比较多,知名度比较好,薪酬就比较稳定。各科室每年年初与医院签订承包协议,每个月病人的多少、床位使用率、床位周转率、科室增收节支情况与当月收入息息相关。据单县中心医院护理部李主任介绍,妇产科的分娩量一个月近700人(包括剖腹产),一年下来要有8000多个宝宝在他们那里降生。因此助产工作劳动强度很大。而我们的助产士须有上岗资格。由所在医疗机构负责申请助产技术,各区县卫生局根据申请进行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二)职业分析

经过我们的调查也发现,年长的助产士是非常受欢迎。单县中心医院的助产士平均年龄结构偏中年,在45岁左右,从业十几年的比较多。有熟人的的都指定要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助产士。而对与助产士的总体要求则是“不仅要有全面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经验,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如果发生突发情况可以及时进行应急处理。”专家们认为:剖腹产的好处避免了自然分娩过程的疼痛,但相对于它给母婴的并发症和后遗症便显得不可取,剖腹产只能限于产妇和婴儿的病理因素的补救手术。首先,手术增加产妇大出血和感染的可能性,产后出现各种并发症的可能性是自然分娩的10~40倍,疼痛和恢复时间也较长。剖腹产创伤面大,产妇易患羊水栓塞,羊水进入血液导致产妇生命威胁,它是近年产妇一大死因,也给日后再孕带来了难度,即便 3年后再次怀孕,子宫也容易破裂。

(三)就业前景

根据现行高职高专专业目录分类,助产专业属于护理类。助产专业毕业生不仅要具有妇产科护理的特色专长,还要具备普通护士的基本条件。我国助产专业学生毕业前还可以参加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毕业时可获得毕业证、护士执业证和妇幼保健员或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等资格证书。此外,调研发现,大部分人认为助产士与普通护士工作性质有明显区别,特别是知识结构、服务态度、英语水平等。助产专业毕业生除掌握一般的护理知识外,还具有了妇产科、新生儿科的专业特长,不仅能胜任综合性医院普通内、外科护理的工作,更能胜任妇、产、儿科的护理工作,因此,比护理专业具有更广的就业适应面。

(四)职业岗位

包括妇产科专业医院、综合性医院妇产科、妇幼保健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月子护理中心、计划生育机构等。所以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助产服务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工作人员需求量非常大,因此助产专业就业前景非常广阔。这个专业是个永远关不了门的工作;所谓:有往生就有出生,这是人类的规律。助产士是妇幼医院的主要工作之一,从怀孕到分娩、再到幼儿养护都需要助产士的细心工作。因此就业是不成问题的。关键要学好基础知识,再认真实践过,才能有好的医院接受你。

二、职业能力

掌握全面的基础护理、临床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熟练的助产操作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现代护理理念;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适应职业压力的优良心理品质毕业后能在各种医疗机构、妇幼保健院、社区从事临床助产及母婴保健工作的高技能型、应用型助产专业人才。附表1 临床对高职助产专业学生技能方面的要求调查 技能项目

要求

比例

规范的基础护理操作技能

非常需要

96%

需要

3%

一般需要

1%

不需要

0

专科助产的基本操作技能

非常需要

97%

需要

2%

一般需要

1%

不需要

0

对常见病、多发病的病情观察能力

非常需要

89%

需要

6%

一般需要

3%

不需要

2%

对急危重病人的一般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能力

非常需要

92%

需要

5%

一般需要

3%

不需要

0

对产程进展的评估能力

非常需要

100%

需要

0

一般需要

0

不需要

0

运用孕期保健知识,对孕产妇提供服务的能力

非常需要

90%

需要

8%

一般需要

1%

不需要

1%

健康教育能力

非常需要

86%

需要

7%

一般需要

4%

不需要

3%

沟通能力

非常需要

80%

需要

15%

一般需要

3%

不需要

2%

团队协作能力

非常需要

70%

需要

12%

一般需要

12%

不需要

6%

获取各种信息的能力

非常需要

50%

需要

24%

一般需要

14%

不需要

12%

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

非常需要

70%

需要

21%

一般需要

6%

不需要

3%

护理管理基本能力

非常需要

40%

需要

32%

一般需要

21%

不需要

7%

第四篇: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绪论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网络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素养是新时代人才所要具备的最基础的素质,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政府和教育部门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我国教育部于2000年11月14日印发的《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已经将信息技术列入全国中小学必修课程。于是,各级学校开始对信息技术教育给予重视,不断增加投入、增加课时。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获取、处理、发布、应用信息的能力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目前普通初中的评价制度并没有根本的改变,普通初中实际开设的信息技术课,普遍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将从自己的实习及自我的教学经验出发简要谈谈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探索适应于教学的教学策略,更好解决已出现的问题,推进教学制度,避免更多教师走弯路,趋利避害,使信息技术更好地发展。

二、信息技术课的出现及其意义

信息技术课是伴随着计算机产业的形成而出现的。计算机产业是个大产业,计算机技术已经应用到军事、宇航、工业、银行、服务等大多数领域里。可以说计算机的普及和发展程度代表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由此可见信息技术课的设置是非常有必要的,它的重要性甚至不低于其他的基础学科。

现在初中的计算机课被命名为“信息技术课”,就是说这是一门学习怎样接受信息、分享信息、发送信息的学科。而现在计算机课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讲计算机的使用和计算机技术的掌握,信息只是计算机科学的一小部分内容。

信息技术课融知识与技能为一体,成为中学生的必修课,其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力。由于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和计算机自身的性质,决定了它有着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动手操作是本学科一个最大的特点,在整个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目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很多人认识仍然不够明确。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不能顾喜不顾忧,更应该看到它所存在的问题。由于这门课程目前还尚未形成自己较为成熟的教学体系。学校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管理中无法可依,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无章可循,不知该教什么,设备不完善,教学课时不足,教学模式单一,这一系列问题具体如下:

(一)学校对信息技术教育不够重视,认识不够明确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近些年来各学校也相继开设了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知道由于这门新兴的课程在初中普及的时间还不长,有些学校领导及教师缺乏现代教育意识,思想观念还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他们还是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中考的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不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的建设,部分学校机房设备较为简陋。也有学校为了迎接评估、评优,专搞“形象工程”,花大价钱够买各种硬件设备,但在平时这些也只是摆设而已,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由于他们的不够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也影响着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和体系结构。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教什么?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争论很多的问题。很多学校都不知道信息技术课应该教什么。主要分为两方面: 1.由于条件不同,教学内容有差异

由于缺乏明确的要求和相对统一的教材,加上各个学校的硬件条件的限制,各个学校课程的设置都不一样,选择的教学内容差异很大。就是在一个学校里同一年级教师所教的内容也有差异,有的侧重于理论知识教学,重点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基本结构和计算机语言方面、程序设计的教育。有的侧重于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计算机这个“工具”,重点对学生进行计算机操作和应用方面的教育,把计算机看作一个辅助工具,掌握使用这一工具的方法和要领。有的二者兼而有之。如何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选择既适应现有的硬件条件、又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的内容,确定好教什么,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2.由于教学课时不足,教学内容取舍困难

根据国家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规定,《信息技术》课程在初中阶段的总教学课时应为68学时。但目前不少学校安排《信息技术》课程开设一年且每周课时仅为一节,除去期中、期末复习停课和节假日休息,实际教学课时大约在30~35学时左右,与国家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规定相差甚远。我曾实习的学校就严重存在此问题,由于教学课时严重不足,教师在制定和执行课程教学计划时捉襟见肘,无所适从。如果按照教材的章节教学,教学内容只能完成一半;如果不按照教材的章节教学,又该讲些什么内容呢?有人主张学生喜欢什么就讲什么,但学生的兴趣喜好不一,知识程度不一,又该如何取舍呢?有的教师干脆让学生自学,以至于造成“放羊式”教学现象时有发生。

(三)硬件设备匮乏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县镇以下的农村中小学一共有53万所,占中小学总数的 88%;在校学生1.6亿,占中小学总数的81%。这些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与城市相比存在着严重不足,据2001年底统计,北京 14.87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上海16.7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而云南186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贵州118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甘肃93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西部农村乡镇以下的许多学校几乎没有计算机.。在有限的条件下,学生的信息工具、信息技术使用技能较差,绝大多数学生只会计算机的开关、文件存取、简单文字处理等基本操作,尚不具备使用计算机网络的能力,更不可能从网络上获得学习资源。总之,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致使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举步维艰。有许多学校甚至不太重视它,它的发展与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受到了资金、技术、师资、观念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因此,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仍不容乐观,(四)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教学枯燥无味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崭新的课程,与中小学已经开设过的《微机》课程相比,二者在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上都有根本的区别。《微机》课程是把计算机作为课程的唯一学习对象进行学习,而《信息技术》课程则是把计算机作为课程学习的工具来掌握。目前,不少学校的教师对这两门课程的教学不加区分,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一味地采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看”的教学“套路”,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学习无兴趣。

(五)信息技术老师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各初中学校由于受人员编制、教育经费等方面的约束,很多专业方面的教师数量不足。由于信息技术课程课时较少,又没有升学的压力,领导对该学科普遍认识不足,缺乏重视。许多学校几乎没有配备专业的信息技术课教师,多数教师是改行任教。即使是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的教师,由于在学校课时少、工资低,待遇不高,造成教师敬业精神不够,一旦有机会就会另求发展,致使专业队伍不稳定。信息技术专业教师质量不高、培训机会较少,大多数也没有受过正规信息专业的培训。有不少教师只具备基本的电脑常识,而应用软件的使用、课件制作等不能达标,基本的网络知识甚少。这样的师资状况,是难以胜任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

(六)学生信息技能存在较大差异,教师教学任务难度大

由于信息技术课教材从小学到初中的连接不紧密,出现重复的内容较多,再加上课时设置不足等原因,使教师在教学中不好安排教学内容,导致各学校、各阶段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不同。由于学生以前所接受的信息技术课内容都不一样,致使学生年级越高,信息技术能力的个体差异就越大。就比如我所在学校的学生,他们来自榆林的各个城区和农村,由于在小学阶段所接受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学习的信息技术课内容不同,在进入初中后,当信息技术课上教师讲授同一内容时,有的来自城市中心的学生,接受信息技术课的能力就强些。由于以前的接触,他们对老师讲的内容能很快接受;但是一些来自农村的学生,由于基础较差,他们明显就表现出接受和掌握计算机的能力较差,教师讲授的内容接受较慢,甚至无法理解。有的学生表示以前小学根本不重视信息技术课,上机操作时间较少或没有,几乎没怎么用过电脑,有的学生甚至没听过电脑,而好一点的学校虽然接触了这门课,但是当碰上期末考试,开会等情况时,这些课就被占用了。学生的基础能力不一样,也就是认知水平不一,使得教师难以开展教学活动,这就导致了教师在教学任务中的难度加大。

四、对策

根据以上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来看,这些都将影响和阻碍着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针对当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策如下: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等方面进行改革。学校领导与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现代教育信息化意识,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加快推进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一方面要实现观念的转变,要把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工具,要把信息化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载体,信息技术的应用要和日常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各学校应当使《信息技术》课程列入学校的正式考试科目,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考核标准和较为健全的考核制度,从而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对这门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师生信息素养能力。确保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顺利开展,力争把我国的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推进到一个新水平。(二)选择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

1.坚持正确的教学方向

据统计,有3.1%的学生希望信息技术课的内容能更贴近实际生活、更实用一些;45.7%的学生认为操作性和理论性应兼备,只有5.8%的学生认为理论性应更强。可见,学生门都希望能从信息技术课学到一些更具操作性和实用性、更贴近生活的知识。因此教师应从实际出发,介绍一些现代信息技术的成果产品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介绍现代科技的现状和这一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那么,信息技术课究竟该教些什么呢?2000年,教育部颁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明却提出,信息技术课程是要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激发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掌握处理信息的能力。信息技术课应该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实效性、灵活性和实用性。我们应根据这门课程本身的性质和内在的规律以及学生的认知心理来选择学习内容。初中应侧重于基础教育,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基本结构和计算机语言方面的教育,以使他们了解计算机的工作系统,为将来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应着重对学生进行计算机操作和应用方面的教育,把计算机看作一个辅助工具,掌握使用这一工具的方法和要领,侧重于如何使用计算机这个“工具”,以便将来进入高中、大学或工作岗位时,对那时的学习环境和工作环境、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有一个超前的基础教育。因为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程度的迅速提高,几年之后,在学习、工作中一定会被广泛应用。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要有超前意识,让学生接触到代表计算机操作系统发展方向的操作环境并掌握几种最常用的应用软件。再一方面应用到信息的特征,就如我们学校,有多数学生不知道 modem是什么;基本上超过半数以上的学生却知道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等这些信息产品,只是都没用过,很希望能知道其简单的操作方法,并能实际操作一下。这些说明学生有极强的了解新科技及其产品的愿望,希望和这个信息时代有更多实际的接触。因此,教材和教师所教的内容决不能只局限于一些系统的计算机知识,而更应为学生创造更多从各个角度了解信息技术和这个信息时代的机会,并安排更多与此相关的学习内容。2.解决教学课时不足,教学内容取舍困难的方法(1)教学内容系列化、学习进度统一化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要起到承上启下作用,它是小学阶段的自然延伸,又是初中学生认知能力和发展需求的恰当表达,更是高中阶段学习的前期准备。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应系列化,各学习阶段应紧密衔接。教学内容应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在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应分别配备相统一的教材,统一安排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使得各地区、各学段的学生个体信息技能的差异性减小到最低。在小学依旧开设计算机基础课,进行计算机入门教育,学习打字、绘图等基本技能和掌握简单的计算机操作、访问因特网等等;在初中阶段,开设计算机应用课程,讲授常见的办公(字、表处理)、多媒体、网络(网页制作)软件、计算机病毒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到高中开设信息技术课时,学生就已经具备了比较全面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讲授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硬件结构及软件系统、信息技术基础及信息处理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发展与应用等方面的知识。这样,就实现了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使信息技术必修课变成“小学→初中→高中”系列化的课程。

(2)“两课”有机整合,提高学习效率

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实验修订稿)》中综合实验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倡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然后主动地去查阅资料,获取相关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最后用板报、网页、多媒体报告等形式展示成果。可见,研究性学习过程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运用信息技术,我认为:可以考虑将《信息技术》课程与《研究性学习》课程合并,有机整合,统一安排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这样一方面可以根据研究性学习的需要取舍《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解决《信息技术》课程课时不足的矛盾;另一方面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又会为《信息技术》课程提供大量活生生的具体实例,使学生们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普及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前提,农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必须调动政府、教育部门、社会等多方面力量筹措资金增添信息设备,保证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我认为各级政府应对偏远贫困的农村地区出台一些扶持政策。例如:对偏远贫困的农村弱势学校可实施特殊补助经费策略,并明确补助原则和相应政策、审批制度,还要确保策略的可持续性。目的是使专项资金最大限度地用于对弱势学校的援助,增添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常规设备配备和设备更新、软件配备、设备维修等费用,以提高学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积极性。同时,鼓励社会力量、特别是一些优秀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为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做出贡献。可制定包括通过减税等有效措施来鼓励企业捐赠的政策。总之,要广开思路、多开渠道,搞好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中学不可能像城市发达地区中小学一样普遍建立校园网,应该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制定自己的“校校通”工程规划。例如:条件较好的县城中小学可先建立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然后逐步扩展为校园网;条件差一点的学校,大多数的县和县以下的中学及乡镇中学应普遍建立卫星地面接收站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联通。

(四)教学方法多样化,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自学能力

如果总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在短时间内可能效果不错,但长期下来,学生便会慢慢地失去兴趣。信息技术课一般采用“任务驱动”模式教学,开始先由教师确定学习任务,然后教师讲解、演示或学生自己看书学习,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鼓励好生辅导差生。在此基础上,再由教师点拨关键点、演示重点内容。有时,让学生上台操作,边操作边做解释,教师适当补充,这样的效果很好。另外,将书本中的例题和练习相结合,提出典型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讨论,然后由小组派代表上台来讲解和演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经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积极求知的诱因,集中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时,便能主动参与教学。课堂教学可设置一种情境,或通过任务驱动模式来到教学效果,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适时给予学生启示,以此来实现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使课堂达到充满生命与活力的目的。计算机学科中有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作为老师应化繁为简,将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可巧用生活中的实例,用形象的比喻法导入教学最容易被学生接受。还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改变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将数据、文字、图像、声音有机的融为一体,制成课件展示给学生,这样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激情,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可以在课堂上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很好的应用了发现学习模式,学生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可在探讨中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更多地侧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主动自学能力,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五)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

不管采取什么类型的教学模式,教师都起着很重要的角色。教师素质决定着教育水平,信息时代召唤高素质的教师。在信息技术构建的新型学习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具备教师一般的基本素质,还要具备作为信息时代的新型教师所应有的素质。信息技术课程是一个年轻、充满活力与朝气的学科,它的发展、更新速度非常之快,所以信息技术教师要定期充电,对已有的知识和教学能力水平进行升级提高,这样才能跟得上信息时代发展的步伐。各地区学校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更应采取相应激励政策,吸纳具有高水平计算机知识的专业人员到学校去。并对在职中学教师定期进行信息技术培训,通过培训学习给教师创造一种学习信息技术的氛围和紧迫感,增强意识,然后自觉地能动地研究信息技术课程,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手段,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从而有效推进学校信息技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六)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达到共同进步 面对学生之间信息技能的差异,每个教师都会碰到这种难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应该在备课的过程中更全面地考虑到课堂中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更为充分地准备工作,从而实现从统一规格的教学模式向个性化教学模式的转变。在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根据学生技术掌握的情况,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让所有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发展。在具体教学过程将学生按程度分组,采用异步教学,一部分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一步一步完成课堂任务,另一部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课前布置的更高层次的任务,并且可以让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更高的学习目标。这种方法,可以让一窍不通的学生开开窍,对信息技术产生兴趣,让学习缓慢的学生加快速度,达到教学进度的基本要求;同时,也能帮助那些基础好悟性高的学生找到切合自己实际的学习目标。

五、结论

综上所述,我总结了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对策,供大家借鉴,以便在教学中能够扬长避短。信息技术课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和特殊性,我们应结合学生的认知心理来选择对培养学生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有益的教学内容,采取真正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各种现代教学媒体在教学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面对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教育者应不拘泥于传统的办学、教学思想,努力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新路子、新方法。当然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很多困难与挑战,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者不断努力,以学生为立足点,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为目的,因材施教,教给他们勇于面对和挑战这个信息时代的勇气和本领。

参考文献

[1]李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M],2005,6.[2]浅析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EB/OL].http:

//www.xiexiebang.com

[3]江北战,明章,毛昕,韩凝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问题解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3,5,(196): 33-34.[4]曲桂丽.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东北师大教育信息中心,2004.6:1.[5]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示范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01,5.[6]徐继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分析.[EB/OL].www.xiexiebang.com.[7]明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EB/OL].http://www.xiexiebang.com.[8]罗弈,韩柏.新时期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职业技术学院,2004,(19):54.

第五篇: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有效教学——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培训心得

赫章县民族中学:项维

课堂教学中,只有努力地满足学生的认知活动,才能让学生爱学、好学、乐学,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然而教学设计时,有的教师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忽视对学生学习需求的分析与研究,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新授课中无视学生的认知需求。

例如在函数的奇偶性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采用在学生已经熟悉的函数单调性的基础上,联系数和形,通过对两个特殊函数的研究抽象出函数奇偶性的概念,表面上看体现了转化(化陌生为熟悉)和数形结合的思想,符合由熟悉到陌生,由特殊到一般,由直观到抽象的认知规律,但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为什么要研究函数的奇偶性?其意义何在?价值是什么?只是按照自身的主观意志组织活动,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认知需求,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调动。

(二)在复习课中漠视学生的心理需求。例如在等比数列的复习课时中,有些教师先请同学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等比数列定义(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3)等比中项的概念(4)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然后在学生一一回答时教师分别对等比数列定义中应注意哪些关键、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中,强调要对公比q讨论;等比中项应该有正负两个;等比数列性质中注意与等差数列的性质类比。粗看起来教师开门见山抓住关键,直奔主题,对知识的复习到问题的训练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动口又动手,教学容量大,节奏快,“效率”高,但实际上一问一答式的活动则是知识的简单重复和再现,其中有多少内容是学生不熟悉的呢?有多少是学生感兴趣的呢?有多少是需要深入探究的呢?这些问题的思维价值在哪儿?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吗?这样的教学设计只考虑到教学任务如何快捷、顺利地完成,却没有看到学生的心理需求,抽象、枯燥的知识往往使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和激情,感到疲劳和乏味。复习课让学生重新温习已经学过的定义、定理、公式、法则和解题方法是必须的,但是这种重新学习是要通过学生的再认识和再实践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并进一步提高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身学习能力。复习课担负着查漏补缺、系统整理以及巩固发展、提炼升华的重任,应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充实感,知识上的价值感和应用上的协调感,由此提高兴趣,开发潜能,使复习课能上出新意来,这是非常重要的。

(三)在综合运用课上忽视学生的发展需求。例如函数性质的综合运用课,教师这样组织复习,先请同学思考回答以下问题(1)若函数f(x)是奇函数,如何用符号表示?用图形表示呢?(2)若函数f(x)满足f(x+2)=f(x)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呢?如何用文字语言叙述?怎样用符号表示?(3)若函数f(x)满足f(1+x)=f(1—x)则函数f(x)的图像有什么特征?这样复习导入加强了学生对数学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像语言这三种语言的理解和相互转换,加强了学生对函数概念和性质的理解,学生可能也能积极参与,踊跃回答,教学效果似乎不错,但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基本上时教师安排好的,问题都是预先设计好的,问题的解决也要依赖于教师的指导,学生缺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机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能得到很好的发挥,更没有体现出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偏离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预设、教学策略的运用、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流程的设计等等都应立足于“实在”,都要着眼于“有效”。

鉴于上述存在问题,建议采取如下应对策略。

(一)创设积极的求知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

苏联心理学家教学家鲁宾斯基曾经说过“对于形成任何一种能力都必须首先引起对某种类型活动的十分强烈的需要”。需要是产生动力的源泉,要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应该努力为学生创设积极的求知情景,把教师要教的变成学生要学的。如函数的奇偶性新授课,教师阐述对称性在实际生活中的许多地方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火箭为保持飞行方向和飞行平移尾羽成中心对称设计;汽车为易于驾驶设计成轴对称。对称也是函数图像的一个重要特征,通过图像的对称进而得到函数的一个重要性质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函数奇偶性的内在要求和数学探究的兴趣、欲望。

(二)以问题为出发点,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产生认知的焦点。数学教学要以问题作为教学的纽带,把知识的认知和建构过程当作问题解决的过程。也就是说数学学习是学生独立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就必须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和解决问题,要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情境引发出所要研究的问题,并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索性的学习中,体现求知的艰辛和快乐,锻炼思维,增强自信心,激发求知欲。问题可以由教师设置,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发现。而由学生自己发现,提出的问题,更接近学生的思维实际。教师以教学的首席身份将学生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活动中来,即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又启迪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引起认知冲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乐趣,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组织探究活动,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教学艺术的本质,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关键还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求知欲是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和深入研究问题的原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当学生发现令他们不解或者感到有趣的事物时,好奇心就会激发起来,他们就会积极地提出问题,并想方设法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提供人人都参与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数学活动的体验和经验。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活动,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还要让学生提供一种经历,使他们在这种经历中,能够实现情感态度、意志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学生的认识总是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起关键作用的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设计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想方设法启动学生思维的闸门和想象的翅膀,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实效。课堂是不可再生资源,在现行的新课程标准和新高考形势下,特别是在江苏省教委的“五严”规定下,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显得尤为迫切,而要取得高效的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学设计应该是关键,值得各位同行深思。

下载助产专业助产学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助产专业助产学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助产护理工作中的职业风险与防范对策

    助产护理工作中的职业风险与防范对策医院产科的特殊性质和环境,决定了助产护理工作是一项多环节、高技术、高强度、高风险、节奏快、责任重、压力大的一项工作。它关系着生命......

    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美术教学作为教研教改中的一枝新绿,只有经过不断修剪、培植和浇灌,才能有所收获。《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

    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人生聪明识字起”。识字是语文基础能力之一,基础是事物最重要的部分,基础不牢固,上面的建筑物无非就是沙上的建筑。在学习中,经常可以发现学......

    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摘 要:我国高等教育和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一直以来都受到重视,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师有很多,而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却相对滞后,特别......

    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在全面推行课程改革,贯彻执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过程中,由于体育教师对课程标准与教学理念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曾一度在教学指导思想、教......

    Photoshop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Photoshop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Photoshop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畅销的图像处理软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案......

    营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营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高职院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面向生产、经营、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任务。市场营销课程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现......

    《机械制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力与绘图水平。《机械制图》的教学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如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结合实习及后续相关专业,识图为主,以绘促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