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百花齐放争艳 众师授课比武
百花齐放争艳
众师授课比武
——燕矶中心小学 “课内比教学”工作总结
按照区教育局和中心学校“两课”活动安排,我们学校30多名教师在学校统一组织下,顺利完成了教学比武,掀起了“百花齐放争艳,教师授课比武”的教学比武浪潮。现总结如下:
一、成立小组,全员参与
按照区教育局和中心学校“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活动通知和方案要求。我校在本学期初就认真制定了“课内比教学”活动方案,为加强对“课内比教学”活动的领导,学校成立了领导小组。与此同时,学校制定了相应的考评机制。教师教学比武情况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教师绩效考评,评先晋级的重要依据。
为扎实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学校多次召开“课内比教学”专题会,让全体教师认识到这次活动是考察教师在常态教学环境中的讲课、说课等基本技能,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课内比教学活动势在必行,必须是全员参与,全科覆盖。
在课内比教学活动中,学校采取多种形式的评比总结活动,大力表彰在课内比教学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这些让老师看得见、想得到、夺得到的奖励机制,有效激发了全体老师的参与意识。结合比武活动,形成了“把培训当福利,把学习当荣誉”的良好势头。
二、登台献技,打造特色
各位教师的精彩授课如同一场场生动的电影,让人回味无穷,受益匪浅,各领千秋,形成特色,表现如下:
(一)教师认真对待
“课内比教学”活动主题是:锤炼教学基本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通过比教学活动,可以更新教师教学观念和规范教学行为。在每位教师进行“两课”之前,是常态课教学比武,但是教师们态度端正,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教务处提前作好安排,为了讲好课、说好课,大部分老师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从备课到教具、多媒体的运用,从查阅资料到精心设计,从先大量听课到征求他人意见,体现了老师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教学精神和严谨治学的态度。
(二)讲课精彩纷呈
讲课比的是教学智慧,比的是基本功,比的是工作态度。我们学校各位老师都十分重视,在活动中表现了自己最亮丽的一面,讲课时都焕发了青春与热情,演绎了课堂的精彩。通过分析,我认为本次讲课有如下亮点:
1、课件精美,类型丰富。课件是讲课的外衣,是给人的第一印象。课件中有美丽的图案、逼真的动画、简短的视频和快乐的游戏,全面调动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体现了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学生学习既轻松又快乐。
2、导入新颖,设置悬念。教师创设情境,要讲究导入艺术。在教学时不断设疑设置悬念。在这次活动中大部分老师做到了这一点。
3、面向全体,气氛活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贯要求,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在第一阶段讲课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采取了小组学习法,每个小组内学生互帮互学,学生气氛活跃。
4、紧扣主题,形式多样。语文组注重字词句教学,讲究知识积累。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熟悉课文、理解课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
5、讲练结合,追求实效。过去讲课往往是满堂灌。现在,随着教学观念和理念的更新,更多的老师将时间还给了学生。在这次比教学活动中,大部分老师做到了讲练结合,体现了“老师主导,学生主体,精讲多练”的原则。
(三)说课精辟生动
由于在说课前作了充分准备,按要求打印了说课稿,还有多位老师制作了说课课件,说课总的来说质量较好。所有教师说课环节完整,说课思路清晰,说课时淡过程,重反思。尤其是对自己讲课中的不足剖析到位,能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并给出了整改的措施、方法和途径。
三、回归本位,正视不足
在活动中,少数教师认识不深,进行讲课说课时热情不高具有敷衍了事的倾向;也有教师观念不新,忽视学习,教学能力不能完全满足“课内比教学”的要求;部分年长教师对课件操作不熟练,运用不够;说课过于简单等问题,活动结束后,学校进行了全面总结。教师们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和有待提高的地方。尽管活动告一段落,但我们思考和研究远没有结束。我们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深入持久地开展教学比武活动,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把“课内比教学”活动推向深入。
第二篇:社区管理创新 百花齐放争艳
社区管理创新 百花齐放争艳
2011湖北路办事处从改善硬件基础设施到规范社区标识,从加强社区队伍建设到丰富社区服务内容,从创新社区服务机制到强化社区服务能力,创新社区管理模式,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坚持以“突出特色、提升品位、打造精品、共建和谐”为目标,全方位、多角度地扎实推进亮点创建,现已形成了“一个社区一个特色,一个社区一个品牌”社区建设格局。
服务升级构和谐。全辖区在硬件达标的基础上,提升软件水平,共划分了30片,选设153名楼栋长,社区片长们走街串户与居民“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服务,上连社区党组织,下接广大居民群众,使居民身边的“小事”变为社区党组织案头的“大事”,广大群众在享受服务中,也更加有了幸福感和归属感。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后,为每位社区片长配备了“两级网格管理工作日记”,让社区片长填写走访时间、地点、服务对象、服务内容等。社区工作人员为居民解决问题的效率大大提高。我办在上海市场社区居委会做试点挂牌成立社区工作站,建立并运行“一委、一站、一居、一办”,“四位一体”的工作机制, 选派办事处工作人员到社区居委会,担任社区工作站站长、社区综治办主任和社区党支部书记,有力推动了社区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使社区各 1
项社会事务工作有人管,管理到位。上海市场社区党员带头服务“关爱空巢老人”活动,联盟社区“爱联盟”志愿者活动,天九社区“道德银行”这些特色服务,既富有创意,又深入人心,逐渐形成了各社区特色工作百花齐放的景象,得到了社区群众的广泛赞誉。
党员带头服务“关爱空巢老人”。上海市场社区根据社区在职党员较多的特点,推行以公开党员身份、公开服务内容、实行承诺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两公开一承诺”服务活动。更新服务理念,创新管理方法,开展了“温馨短信促服务,慰问党员共和谐”活动。用温馨短信的形式来提醒党员们交纳党费,这样一来,既避免了生硬收取党费使党员们产生抵触情绪,又使得在外打工的党员们感受到社区党支部的温馨与耐心。通过开展一系列党建活动,丰富了党建工作的内容,凝聚了党心民心。
近年来,空巢老人的数量逐年递增,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主要话题。湖北路办事处上海市场社区现有人口总数约为12300人,60岁以上的老人约占总人口数的11.85%,其中空巢老人总数为约70户,单身空巢老人总数约20户。自“关爱空巢老人”活动启动以来,上海市场社区对空巢老人家庭状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并专门组织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通过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多种结对帮扶形式,为空巢老人提供精神安慰、医疗保健、文体娱乐、生活照料、法律援助等全方位的服务,定期走进空巢老人家中,帮助其料理家务,陪老人聊天,上门理发,预约生活设施维修等。上海市场社区组织党员服务队制作发放了《空巢老人爱心联系卡》,并设立随叫随到责任制,建立 “一对一”责任服务机制,定期到服务对象家中提供家政、心理慰藉等服务,组织开展定期“健康义诊进家门”志愿服务活动,确保老人身体健康。关爱空巢老人志愿帮扶,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以低龄老年志愿者为主,其他专业志愿者为辅,实行“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一”的服务模式。关爱空巢老人志愿帮扶实行“五个一”的服务机制。一个主体:在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以社区居委会为主体,组织、监督对所在社区的空巢老人开展服务活动;一个团体:整合邻里低龄老年党员志愿者、社会青年志愿者、社区居委会的力量,组成一个党员服务团体;一个机构:为空巢老人安排所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其结对,提供医疗服务;一张服务卡:为每位接受服务的老人发放一张《空巢老人专用爱心卡》,在独居老人需要帮忙时能及时联系到我们的志愿者;一个满意:经常就志愿服务工作请结对的老人提出意见,对不完善的地方进行改进和提高。社区经常组织联系爱心人士对空巢老人、困难群体进行探望和慰问,逢年过年还送去元宵、棕子和月饼等慰问品。
关爱下一代型特色社区。天九社区针对未成年人心理、生理发育不成熟,是非辨别能力低的问题,在未成年人中发起开展“道德银行”实践活动。以实践教育和体验活动为载体,教育和
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道德情操。道德银行”活动的开展受到了社会、学校、家庭的认同、支持和广泛参与。许多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五老”人员反映,“道德银行”活动的开展,不仅为社会、家庭、学校搭建了一个道德建设的平台,也为未成年人“三理”教育探索了一条新路子,而且为“五老”人员发挥余热、教育下一代提供了一个宽广的舞台。
文化型特色社区。725精品社区根据社区居民多为单位职工、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精品社区文化阵地建设取得成效。725社区硬件建设一流,娱乐广场5000平方米,设1个门球场,4个毽球场,安放健身器材30个;职工活动内设棋牌室、乒乓球室、台球室、舞厅、阅览室和文明学校等。图书阅览室现有图书六大类2158本,报纸刊物30余种,每天参加活动人员达80多人次,配合所工会先后组织了职工运动会、职工乒乓球赛、篮球赛、台球赛、毽球赛、冬季长跑、慢走、迎新春游园等等活动,参加人数达4000多人次。
整合社区服务队伍资源。包括社区党员队伍的资源;离退休干部队伍的资源;特殊人才的资源;低保对象的资源。在开展社区服务中注重发挥“五种人”(领导人、先进人、手艺人、热心人、文化人)的作用,提出“让陌生的人熟悉起来,让寂寞的人活跃起来,让困难的人得到关爱,奉献的人赢得尊重”,收到良好的效果。
只有把居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居一特”创建活动才会有生命力。建特色服务社区作为惠民利民工程,起到了聚民意、暖民心、解民忧的作用,有力推进了富裕文明、现代新型社区的建设。
湖北路办事处
2012年2月1日
第三篇:众师行培训感想
众师行培训感想
上周末我参加《全国中小学生(含中职)互联网+德育创新及智慧型班主任专业成长高级研修班》的培训,有幸聆听了郑学志老师的《班主任积极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张胜利老师的《班级主流文化的魅力》,李晓凡老师的《内化师德、当代德育新坐标的支撑点》。
郑老师倡导的是班级自主化管理,我非常喜欢。郑老师的报告犹如一场及时雨,将我在实践中许多迷惑的带入了柳暗花明的境地,于是我的心中又有了新的计划。班级自主化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是班级管理中最盛行的一种管理模式,在充分相信学生的基础上尊重学生,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发展,使每一个学生从单一的被管理者成为自己所在集体的管理者,使每一个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因而焕发出管理的积极性和对班级的责任感,这样,在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意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能力。老师也可以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它以合理化、人性化、个性化的特点,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让学生从“教我学”走向了“我要学”,这种管理方式是对传统模式的班级管理进行了革命化。
在“自主管理”方面,郑学志老师的班级文化建设五句话让我大受启发: 第一句话:让别人因为我的存在而幸福——和谐人际关系、营造集体环境,塑造人格魅力的自知武器。
第二句:我今天真的很不错——建立阳光心态,树立自信的武器。第三句:我和你们不一样——这是防止堕落,守护心灵的武器。让学生时刻牢记今日我以班级为荣,他日班级以我为骄傲!第四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能行!——相信这是鼓舞信心激励实践的武器。培养学生把握自己、形成独立人格的自主自立武器。
第五句:我很重要——这是提升个人责任心的武器。认识自我、激发自信,培养敢于担当精神的自爱、自重武器。
郑老师对这5句话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听后受益非浅,这五句话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干,对班级精神的锤炼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郑老师说:“我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建立一种长效的情绪鼓动机制,把学生临时的激情鼓舞起来,把它变成一种长期的精神动力。”“很多著名班主任都喜欢在班上进行演讲,实际就是一种用演讲来持续刺激孩子们保持精神热度的方法。”这也许是我当前碰到的一个特别棘手问题即如何提高学生自塑能力的关键所在。每天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让学生鼓起前进的风帆是自主教育的关键,我想我的实验之所以出现如今的管理瓶颈,原因就在这里。反思我的班级管理,班级管理中我们或许有这个意识,但是总是落实不到位或者运用起来不能不够灵活,其重要的原因就是细节关注不到位,前瞻性不够,没有做到事事具细,实施的力度不够。所以唯有潜下心来,在今后的磨练中去总结、反思,好好培养班级文化,追求郑老师的那种和学生合二为一的那种境界,让自己的学生更受益,更精彩。
“自主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管理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种看问题的角度、一种做工作的切入方式、一种处处尊重学生、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是郑学志老师演讲开始的一句话,今后在我的班级自主化管理工作中,要像郑老师那样,善于思考总结和创新,真正把自主教育、人性管理做到实处!
初见张老师时感觉他真的像是个退伍军人。他的声音浑厚、刚劲、有力,每次呼喊口号或唱歌时的声音都像极了我们印象中的军人;他意志力强、坚韧,他用他自己曾经受到的伤痛让我们认识了坚强的他,认识了不服输的他;他的作风豪放,他组织学生的活动要张贴海报,不是为了张扬自己,而是为了让众人观看的压力来激发学生的求胜心;他对学生的要求严格,他让学生每周一站军姿,这独特的训练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毅力,锻炼了学生的意志。
张老师是在用爱来让学生感动,来让学生奋发。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的本身就是爱,教育的过程就是爱的付出过程,这个过程中你付出的越多,你收获的爱就越多。现在有很多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感觉到工作很累,不仅是因为平时需要做的工作多,更多的老师认为在管理学生时很费心,我想也许这是因为他没有真正的用爱来对待学生,正像之前听过曲阜张国强老师的“有爱无类”思想一样,我认为做为班主任,如果想让学生更信服,首先要做到爱学生,而且是要做到“有爱无类”。我们班有个“小老大”他是一个团体的领头人物,但是很多的学生和老师不断的向我反映,他们这个团体的一些不好的作为,调查后我了解到在这个团体中家家是个很重要的人物,一些事情大多是他支使。如果依照平时同事们的工作方式,肯定是呵斥、教育等等方式来粗暴的对待他们。但是我没有这样做,首先我肯定了他们的团体,我向他们说,我喜欢这样的团体,说明大家是有共同语言的,可以在一起共同促进;然后给他们指定了发展方向,希望他们能向着目标发展。在课上经常提问他们,在课下经常与他们聊天,并且平时会故意透露一些关于他们有了进步的“小道消息”。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我明显的感到他们在课上的表现越来越积极,参与活动更积极。而且同事们关于我班学生变化的一些议论也证明了我的方法是有效的:比如孔瑞老师说我们班的学生有礼貌;张乾芳老师说我们班的学生学习风气很正等等。我想如果我只是一味的粗暴的干预他们的活动,拆散他们的小团体,可能结果会逆向而行。所以有时有些学生不是不能教育好,而是我们老师缺少爱的投入。
张老师是在教学生学会爱。现在学生缺什么?他们缺少感恩!张老师利用主题班会、利用父亲节、母亲节等机会来向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听到这儿我想起了自己所做的一些工作,利用假期来收集日历帮助盲人;组织我班学生到我校二年级学生王家明家去打扫卫生;利用家长会做感恩教育;利用三八等节日让学生为母亲做一件事„„我也在用活动的形式来让学生感受付出的乐趣,学会对父母感恩,学会对亲人感恩,学会对帮助过自己的人感恩,学会对社会感恩,并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付出的回报,感受到懂得感恩的幸福。可是,在这些活动中,我都只是将活动进行了,但我没能让学生从心灵上受到震撼,没能从本质上得到改变。我一直也在找寻着原因,现在我终于得到了,也终于感悟到了:我欠缺的是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我没有进行理论上的升华,没有给学生提供能支持他们的精神支柱。在以后的活动设计中,我要给学生的达成目标设定一个理论高度。
李晓凡老师的《内化师德——当代德育新坐标的支撑点》讲座,李老师以其亲身经历和自己孩子成功的实例,深入浅出,声情并茂,给以我心灵深处一次深深的颤动和感悟。
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的道德。医生有医师,商人有商德,老师有师德。不管是哪个行业,我们都得热爱自己的工作对象。作为教师,我们最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当然也有家长等等。我们的教育应是“用心而不是用手段”的教育,其实,做任何事,只要用心且坚持去做,肯定能做出一番天地。外化要转为内化,才能成为真正的师德。理论上:什么是师德?李老师讲道,内化师德,要注重“三力合一”,即“内在有张力,潜在有魅力,外在有活力”。“三力合一”内化师德法的内涵,李老师概括为四点,即启迪自我心灵;完善人格素质;追求人性完美;把真、善、美与品行情操、境界有机整合;通过“锤炼自我、修养自我、超越自我”来提升“三力”。教师要启迪学生的心灵,先得启迪自己的心灵;教师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先得主动完善自身的人格素质;教师要实施好人性化教育,自己先得主动追求人性完美。现代教育倡导建立“双向主体和谐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育过程就是一个交心的过程。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居高临下,处处以师威压之,亦不能只求学生发展而忽视老师自己的成长,我们应与学生一同成长。教师是心灵感知的输出者,学生是敞开心扉的接受者,老师教育学生应该是两颗心灵愉快的碰撞,实现感情的交流、融合、升华。李老师说“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其中必须要渗透一个“爱”字。爱是需要力量的,是需要相应能力支持的,爱必须得之于心寓之于行。
实践上:李老师举了很多实例,其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她在以专家身份造访一所学校时,恰巧遇到一个学生由于上学没遵守纪律被老师在外罚站,李老师既没惊动陪同领导,也没打扰那位老师的上课,巧妙真诚的与犯错学生谈话,让学生自己总结自己五个优点三个缺点的方式,委婉的指出了他的错误,过后那个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真诚的向老师道了歉。老师要学会宽容学生,接纳学生。学生就是在不断犯错、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过程中长大的,而作为老师应该学会“赏识有度,批评得法”。
李晓凡老师提出“赏识有度,批评得法”,赏识要准确,如果赏识的不准,学生就会感到受了欺骗,认为老师在故意夸他,也就起不到激励作用。赏识就是放大他的优点,“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一张暗示的嘴,还要学会倾听”。有些老师现在一提到“批评”就讳莫如深,唯恐“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以至于不分是非的肯定和表扬。一味的表扬,正如一味惩罚一样并不可取。不需要付出努力,唾手可得的称赞没有谁会珍惜。赏识要有度。符合学生理性预期的赏识是事半功倍的“四两拨千斤”。
批评也是如此,李老师的观点是批评要用“中性语言”,批评时不宜尖锐刻薄,穷追不放,应该婉转的指出学生的错,而又尽少的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的老师出于一时之气,在对学生批评教育时常常会不注意语言“出口伤人”,想让学生牢记以便改正,但往往事与愿违。因为这会使他们认为:你一直在搜集他们的错误缺点,这次是在和他算总帐。这对他们强烈而又敏感的自尊来讲,无疑是极大的伤害。
孩子的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老师学习的地方。很多时候,我们得虚心向学生学习。我们应多一些具有高度、深度和前瞻性的理性化认识。不能把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入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尤其是课堂教学;对学生说的每一句话,尤其是批评教育的话,一定要先作理性思考,做到“赏识要有度,批评要得法”。做一名人师是我们当老师的理想追求。人师是教育家与心理学家的结合体。李老师讲,要成为一名人师,一定要做到三点:即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心贴心的交流。具体来说,就是“用人师的思想,培育学生的思想;用人师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人师的意志增强学生的意志;用人师的个性影响学生的个性;用人师的心灵唤醒学生的心灵;用人师的灵魂铸就学生的灵魂;用人师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能之不存,德之焉附?师德与能力是唇齿相依的,有师德无能力或是有能力无师德都是不行的。你整天与学生朝夕相处,甚至是吃、住、娱都在一起,如果没有相应能力予以支撑,那学生就会在你头上“动土”耍威风了,最终还是没有育人效果。
我们对学生一定要有宽容度,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中思考问题,允许学生犯错,我们的学生都是在犯错与改错的螺旋式中长大的。教育很多时候就是要“小题大做”,从小事在去教育引导,在细节教育上下功夫。一言一行皆教育,我们不能动不动就对学生发脾气“滚出去”“不要脸”“去死吧”等话来辱骂学生;老师的一句不理性的、伤自尊的话很有可能会成为扼杀学生和谐发展的“凶器”。要做到内心有宽度,李老师认为要做到三点:一是以书养清心;二是以情育德行;三是以诚导人生。我们学校是个环境清幽之地,有“世外桃源”之感,是个读书、修学、储能的理想之所。环境静,心不一定静。闲暇之时,千万不可忘了读书,通过读书来净心、静心、提素。我们要有真诚、美好的行为,用最美好的言行去交流和感染学生。
教师要热爱事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理论说说是容易的,然而,用在教育实践中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作为老师的我们,必须努力把感性教育上升为理性教育,用理性来控制感性和冲动,不能没经过大脑判断或调整就实施在学生身上了。否则,就会中了“冲动魔鬼”的毒。
我们现在的教育已向现代文明迈进,文明时代的特点是“公正而和谐”,我们的教育也要高扬这一主旋律,不断追求科学和谐发展。我们一定要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精粹部分,并将其与时代相结合,做到与时俱进,而不能照搬照套。其实,传统文化并不是“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传统文化亦有其负作用,重要的是要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对待。师生的心灵教化是相互的。关键是如何能互相走进对方的心灵,做到以师心教化生心,以生心影响师生。
在如今大力提倡师生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教育观下,我们也努力在倡导“赏识教育”,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有时“你真棒”!“回答得很好”等等评价似乎显得很空洞,随着我们学生个性的发展,年龄的增长,会对这些表扬方式语言不以为然甚至感到反感,因此我们如何开展赏识教育不得不让人思考。
在中国,听话、懂事的孩子往往会为认为是乖孩子、好孩子,而在美国可能会认为是有问题的孩子。一味听话,自主创新的能力就弱化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重在“三化”,即思维方式立体化、想象思维多元化、创造过程独特化。
李老师说,教师应该具备这样的内功:追求人性完美是内化师德之本;形成个性优化是内化师德之源;力求厚德懿行是内化师德之美。张力是拉不断的,教育无边际,内心的张力亦是无边无际的。每位学生都是可爱的。不论是优生,还是后进生,甚至是顽劣不化的学生,都是可爱的,都是独一无二,不可代替的,我们要学会容纳每个孩子的个性,并学会顺性而育。“十个手指有长短”,同在一个班上课,学生就会参差不齐。作为老师的我们,重要的是发挥每个人的长处,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促进集体中的每位成员幸福、和谐成长。
作为老师要不断追求道德的“上线”,不能仅仅稳住“下线”,绝不能突破“底线”。我们老师很难成为物质上的富有者,但应努力成为精神上的富有者,应从学生发来的祝福卡片、祝贺短信、路上问好中感到荣光与幸福。我们要时刻用“鞭策自己,心策他人”八个字来警醒自己,用心与学生沟通与交流,学会心灵换位,努力使成为魅力教师。魅力教师从何而来?李老师认为是从“八字渠道”中来,即“提高素质,完善自我”。如何修养自己,激发潜在的魅力呢?李老师认为有三个基本办法:健康的心理是内化师德的基石;健康的人格是内化师德的灵魂;提升人师的境界是内化师德的目标。有时老师犯错了,不如真诚地向学生道歉、检讨。要让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自己的心理一定要健康。因为“健康的心理是内化师德的基石”,那怎样做这一点呢?李老师认为有三条,一是学会把快乐的人生传递给学生;二是给学生的心灵发展留足空间;三是学会放飞孩子的心灵。
活力是通过内化而产生多种能力;活力需要张力与潜力作铺垫。孩子们没有悦纳你的教育思想和行为,意味着你的教育是失败的。如何实现“自我超越”?李老师认为应做到三方面,即建立起超越自然,又溶于自然的完美人生;不断地学习,掌握超前的现代教育理念;具有广博的知识,成为能力型人格教师。在终身学习时代,我们老师的学习应该是有准备的、主动的、自觉的、有个性的。学校对学习的“逼势”不能过紧,但又不能放任自由,重在创设宽松、向上、真诚、互动、和谐的学习型氛围。
要让学生优秀起来,我们老师注意“培养孩子卓越精力的能力”。那这种能力又是怎样培养呢?李老师认为要做到四点:一是在学生心里埋下高水平成就动机的种子;二是启发、暗示、激发、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三是挖掘内在潜力,培养优秀个性;四是创造宽松环境,宽松地对待学生的“超越性”。
最终,李老师用一句话来概括讲座主题“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这“唤醒”中务必要渗透一个“爱”字,还得注意“唤醒”的方式方法,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爱是需要力量的”,爱是需要相应能力支撑的,爱必须得之心而寓之于行。没有爱,教育也就名存实亡。
报告结束,李老师和我们所有听课学子一起做了一套李老师自创的《隐性的翅膀》手语操,互动效果非常好。
听了李晓凡老师的讲座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正如李老师自己说的:听了我的报告,你一定不会忘记我所讲的,你一定会有所收获,记忆深刻。
第四篇:众师行学习心得体会(推荐)
“众师行”讲座报告心得体会
陈丽花
3月9日,我有幸参加了“众师行”组织的中小学班主任能力培训讲座,短短两天,我满载而归。在这次培训学习活动中,我聆听了六位专家老师的讲座,下面我就抽两位专家的讲座谈一下培训后的一点心得体会吧。
耿喜玲老师的“做一名学生喜欢,自己幸福的老师”她用了一个给她看过心理问题的学生为例: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因为一次班干部的竟选落选了,学生开始变得爆燥,妈妈问老师在学校发生了什么事情,老师说没有,可能是得了狂燥症叫他去看一下,结果医生真的当狂燥症来治了,吃药后就不燥动了,从此抑郁寡欢,有轻生的念头,妈妈再次找到了老师,老师说你去找耿老师看看心理问题吧,老师当时就说你的小孩一点问题都没有,老师给了三个决定:马上停药、休学一年、转学。从这件事情我们要明白: 爱学生要有爱的能力,不想你做学生的贵人,不要做学生的罪人。由于我们教师职业的特殊,有时候就是因为自己的无知、不懂就可能害了一个人的一生。所以听了老师的一席话,觉得自己以前也或多或少范过这样的错误啊!老师还给我们提了一个复印件的问题:如果复印件复错了,你会改复印件呢?还是改原件?答案是:复印件和原件都要改。原件就像是“家长”复印件就是“孩子”,如果原件不改复印件会一直错下去,所以原件要先改,再督促孩子也要改,我们经常认为:孩子是家长的末来,其实家长才是孩子的末来。现在很多有问题的孩子背后,其实就是“原件”出现了问题,但是一直没有被发现,所以一直错下去,由于我们是教师,那这样会害了多少学生啊?想想都觉得可怕。所以培训的受益是非常大的。
刘大春老师主要讲《班主任的言语沟通与班级管理》,在其中讲到:作为班主任,你就是一个管理者,管理的秘诀是什么呢?那就是沟通,言语沟通中的表达策略里有一条就是——让人接纳。
教师与学生、家长的交流,沟通是至关重要的,高效的言语沟通=表达+倾听,言语的表达方式不同,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当然对待学生我们要少用破坏性言语,多用建设性言语改变成长,少说,不利于沟能通的无效师语;不说,不利于沟通的粗暴师,比如:孤立式:同学们,他这是什么行为?挖苦式:就你那蠢样,还学钢琴?比较式:你和XXX简直不能比。一个天,一个地。告状式:我管不了你了,叫你爹妈来吧。预言式:我看你早晚会进监狱的。结论式:全校再也找不到你这样的活宝了。记帐式:毕业鉴定上见。谩骂式:你爸妈近亲结婚啊?呵斥式:我教了这么多年书,没见过你这样的。多说,学生最爱听的阳光语录;常说:3+X个文明用语(你好、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再见、合作、感激、恰当„„)。除了让学生接纳,还要想法接近学生,多用询问式、体谅式、认同式、选择式、回避式、代入式、弥补式、委婉式、直观式、模仿式等十种方式与学生交流。老师例举的很多的话语是我们平时都没有留意到就说出来的,所以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真的要注意自己的规范用语。
学会了言语表达还远远不够,作为老师我们还要学会倾听,不光用耳朵还要学会用眼睛、嘴巴。我较有体会的是倾听中要有积极外表,积极的外表包括注视,点头,微笑,前倾,记笔记,口头回应。作为老师、班主任,倾听学生讲话注意要面带微笑,偶尔点两至三次头。而注视更是老师“治生”的法宝,刘教授说“细节”决定专业,从这些点点滴滴做起,我们一定要让自己更专业!教师专业生活中还缺少不了这个“五人帮”:高人指点、贵人相助、同人接纳、亲人激励、小人监督。要想自己更专业,实践修练也是非常重要的。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聆听了两位专家的讲座,真是受益匪浅。相信通过这次培训,会让我班主任的工作会更加得心应手。
第五篇:内训师的六种授课方法
内训师的六种授课方法
讲师:吴文辉
一、讲授法
讲授法,就是内部讲师通过语言表达,系统地向受训者传授知识,期望受训者能记住其中的重要观念与特定知识。
讲授法在企业文化、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等课程中较为常见,这些课程一般不需要互动。
1.讲授法的要求
作为内部培训师,想要运用好讲授法,需要遵循四个基本要求:
第一,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这是保证讲授质量的重要条件。如果讲师所讲的内容可信度较低,数据精确度和案例准确性不到位,就会遭到学员的质疑和反驳,因此,讲授法最起码的要素就是有较高的可靠性和依据性。
第二,讲授内容要有系统性,条理要清晰,重点突出。如果讲师对于课程内容泛泛而谈,就会让学员抓不住重点,也会遭到反问。比如,用讲授法讲企业文化,一共有十个纲要,但是重点的只有几个,就应该把这几个做重点标记,格外强调。
第三,讲授语言要清晰,生动准确,必要时运用板书。讲不清楚的地方使用板书会有比较不错的效果。
第四,内训师与受训者要相互配合,这是取得良好讲授效果的重要保证。使用讲授法的课程本身就比较枯燥,如果讲师与学员缺少配合、互动,效果会更加不好。
2.讲授法的优点 讲授法有三大优点:
第一,有利于受训者系统地接受知识点;
第二,容易让学员掌握和控制学习进度,讲师也可自行掌握进度; 第三,有利于加深学员对内容的理解,也可同时对多人进行培训。
3.讲授法的缺点
讲授法主要有以下几个缺点:
第一,讲授内容具有强制性的约束,讲师不能改变制定好的内容;
第二,学习效果易受内训师水平能力影响,如果讲师能力有限或授课技巧不到位,就会增加出现风险的概率;
第三,只是内部讲师讲授,反馈较少;
第四,受训者之间、受训者与讲师之间讨论的几率较小,不利于促进理解、掌握学过的知识。
此外,讲师在使用讲授法讲企业文化时,可以采取两个技巧:一是避开缺点,尽量发挥优点。对于枯燥、强制性的内容,讲师可以偶尔开个小玩笑,活跃课堂气氛。二是与学员分享、交流。比如,讲企业文化的课程,有些学员可能不太接受,讲师可以动员学员分享、交流以前公司的企业文化,通过对比,说明目前企业的文化更加适合企业发展,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
三、研讨法
研讨法,是指通过内部讲师与受训者之间,或受训者相互之间的讨论来解决疑难问题。研讨法是讲师使用较多的技巧,可以把问题讲得更加深入和具体。企业开各种会议的目的就是讨论解决问题,培训的目的也是解决问题,如果不进行研讨,不讨论问题,就无法达到培训的目的。1.研讨法的要求
研讨法的基本要求有三点:
第一,每次讨论要建立明确的目标,并让每位参与者了解目标。这也是研讨法的一个弊端,如果研讨目标不清晰,会导致在研讨后,原本应解决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还会引出新的问题,使研讨失去意义。比如,培训师的课程内容是“解决时间管理问题”,课后学员依然没有时间观念,说明课程研讨目标不够清晰、研讨已偏离方向;再比如,讲师给新员工做职业化培训,培训以后,员工依然不戴工牌、不穿工服,课程就没有达到期望,如果讲师让新员工明白职业化和参加培训都与绩效相挂钩,员工就会自觉遵守,同时也达到了研讨的目的。
第二,使受训人员对讨论的问题产生兴趣,并启发其积极思考。不能引起学员兴趣的研讨是失败的,比如,房子、婚姻、孩子、家庭教育等话题只会吸引个别人,会使研讨失去意义;如果提及一些好吃和好玩的地方,就会吸引多人参加谈论,研讨才更有意义。
第三,控制研讨的时间进度。在研讨的过程中,不能因为研讨一个问题而耽误整个课程进度,比如,讲师原计划研讨一个问题,到最后延伸出很多问题,讲师就应该做一个总结:“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主要目标是A,关于B和C,我在明天或者稍后时间通过邮件回复大家,希望大家今天把精力都放在A问题上。”从而有效控制研讨的范围和时间。
2.研讨法的优点 研讨法有三个优点:
第一,受训人员能够主动提出问题,表达个人感受,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比如,学员研讨如何解决上班迟到的问题,提供的研讨方案有罚款、做俯卧撑、纳入绩效考核三个,研讨后,以多数人的观点为导向来解决问题。研讨范围过大,不容易收回来;范围过小,学员就不能充分展开思维,影响研讨效果。
第二,鼓励受训人员积极思考,有利于能力开发。比如,对给出优秀结论的小组提供奖品或者提高绩效等。
第三,在讨论中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有利于知识和经验的交流。在研讨过程中,讲师不能严重批判某个学员的观点,也不能一直表扬某个学员的观点,以免学员产生心理落差,影响后面问题的研讨。研讨一定要均衡,无论发言好坏,都要给予鼓励,对于爱发言的学员,即便回答错误,也要给予鼓励,同时鼓励不爱发表意见的人发言。
3.研讨法的缺点 研讨法有三个缺点:
第一,讨论课题选择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培训效果。在讨论时,讲师要把问题的根源阐述清楚,要求学员围绕某一个问题研讨,问题过多,学员观点过多,讲师也无法作结。
第二,受训人员自身的水平会影响培训效果。讲师让学员讨论问题,也要考虑学员是否有能力和资格来讨论该问题,否则将导致结论缺乏针对性,影响研讨结果。
第三,不利于受训人员系统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在研讨之前,讲师先把要传授的知识观点梳理清晰,然后再提出研讨,以增加学员对知识的理解,避免谈论内容与授课内容冲突。
理论知识与案例分析的先后问题,没有特定的套路,讲师可以根据课程特点自行把握。有的课程先讲理论再讲案例,学员更容易理解;有的课程要先讲案例,让学员明白课程的主要内容。比如,讲时间管理的课程,可以先讲案例,再讲理论,再讲工具;讲沟通的课程,可以先讲案例或现场互动,再讲理论、讲案例,最后研讨。通常技术型的课程先讲理论,再讲案例;通用型的课程先讲案例,再讲理论。
4.研讨法的形式
演讲引导讨论、小组讨论、沙龙、集体讨论等,都属于研讨法的形式。
在研讨的过程中,对于花费时间和精力,却没有得到预期效果的情况,讲师要进行反省,是否研讨的课题、内容不能引起学员的兴趣,或者搜集研讨结果时针对性不强,等等。研讨法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目的性太强或者动机不良,会把研讨的正面性变成负面性,研讨也就失去了意义。
四、视听法
视听法,就是利用幻灯片、电影、录像、录音等视听教材进行培训,多用于对新晋员工的培训。
1.视听法的要求 视听法有三点要求:
第一,播放前清楚地说明培训目的,依课程主题选择合适的视听教材。
第二,播放的素材要对课程有较强的帮助性。如果素材对课程的帮助不大,素材就没有意义。以播映内容来发表“如何应用在工作上”的讨论,最好边看边讨论,以增加理解。视听法一定要在课程中起到铺垫或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不能帮助课程达到更优的效果,视听法就失去了意义。
第三,在讨论视听内容的过程中,内训师必须以具体的方法和思路让学员明白视听的目的以及要解决的问题,讨论后,内部讲师必须做重点总结或将如何应用在工作上的具体方法告诉受训人员。比如,在讲企业文化时,讲太多理论知识,员工难免会烦躁,如果把那些因违反企业文化而受到惩罚的例子讲给学员,就会有更好的效果。
案例
——不守规则的恶果——
某企业的培训地点设在一家酒店,一个员工到酒店签到后就溜出去逛街,逛街时发生交通意外,导致残疾。家属把该企业告上法庭,说属于工伤。
经过调查取证,法院得出结论:属于工伤是没问题的,但是《工伤法》规定的工伤范畴是,在上班期间参与公司的某种行为时发生工伤,如果该员工在上课期间发生意外,的确属于工伤,但是该员工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和纪律,擅自逃离课堂,不属于工伤赔偿范围。最后家属通过私了获得了一点慰问金。
案例中讲师通过现身说法的例子来讲解企业文化,增强了授课效果。2.视听法的优点
视听法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视听培训是利用人体的五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去体会的培训,所以会给人更深的印象,并且教材内容与现实情况比较接近,不单单是靠理解,而是借助感觉去理解。比如,党员培训时,会播放一些教育片。
第二,试听素材要生动形象且给听讲者以新鲜感,引起受训者的关心和兴趣。
需要注意的是,试听素材尽量不要重复。如今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一段视频播出以后,感兴趣的人会去网上搜索下载,这样的素材就不能再次使用了。如果一段试听素材重复使用,会让学员产生疲劳。
3.视听法的缺点 视听法有以下几个缺点:
第一,视听设备和教材的购置需要花费较多费用和时间,但针对性较强,不适合所有企业使用。有些企业的试听素材是专门拍摄和录制的,可能花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如银行为了培训新员工,经常把老员工的工作流程拍成视频片段放给新员工。
第二,选择合适的视听教材不容易。要想直接在某些渠道中找到适合的试听素材非常困难,有些素材在不同课程中使用会有很好的效果,但是相同素材在同样的课程中反复使用,就会失去素材的真正意义。
第三,受视听设备和视听场所限制。由于一些授课场地不能播放试听素材,如工厂的食堂没有投影设备,只有一面白板,讲师需要把课程内容写在白板上,也是一种挑战。
五、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统称为情景扮演,是指设定一个最接近现在状况的培训环境,指定参加者扮演某种角色,借助角色的演练来理解角色的内容,从而提高主动地面对现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角色扮演法最好的目的是,不需要讲解,通过周边人的表演会比讲解更加逼真,更让人容易接受,但有些时候,演练不到位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1.角色扮演法的要求 角色扮演法有四点要求: 第一,宣布练习的时间限制。
第二,强调参与者实际作业,体现真实性。
第三,使每一事项都能成为不同技巧的练习。每一个参与者扮演不同的角色,使用不同的技巧,来证明所扮演的存在性。
第四,确保每一事项均能代表培训计划中所教导的行为。确保每一次角色扮演活动都能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给学员带来一定的感触。
2.角色扮演法的优点 角色扮演法有以下几个优点:
第一,有助于训练基本动作和技能。比如,生产线上的操作、商务礼仪、消防演练等就非常适合角色扮演的方法,角色扮演要选对“演员”,才比较逼真,否则就没有效果,失去了角色扮演的意义。
第二,快速提高学员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活动集中,有利于培训专门技能。比如,在商务礼仪的培训中,有人扮演客户,有人扮演员工;生产现场的操作可以找专人示范。
第四,可训练态度仪容和言谈举止。3.角色扮演法的缺点 角色扮演法有以下几个缺点: 第一,人为性较强。第二,强调个人角色。
第三,容易影响态度,不易影响行为。看了别人的表演以后感觉非常有道理,但是真正执行起来却非常困难。
第四,角色扮演的设计非常重要,如果角色设计不好,就很难有好的效果。
第五,角色扮演实施不到位,也无法取得预期效果。实际上,角色扮演法是为了让大家在短时间内对一个事物产生深刻的理解和关注,比如,电视购物就是用角色扮演的方法来做销售,角色扮演到位,才有助于促使消费者购买。
需要注意的是,角色扮演法必须要制定一个奖惩机制做铺垫,以免培训后员工还是回归原状。
六、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指利用书籍或影片,将实际或想象的情况,用相当详细的方式描述出来,重点是对过去所发生的事情作诊断或解决特别的问题,比较适合静态地解决问题。
案例分析法是内部培训师用得比较多的方法,也是效率最高、最容易控制的方法。1.案例分析法的优点 案例分析法有以下几个优点:
第一,提供了系统的思考模式。如果讲师在授课中使用案例,要保证每一个案例都对学员的思维能产生影响。
第二,在个案研究过程中,使学员得到相关管理方面的知识与原理。讲师所提供的案例要能为学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提供帮助,从而体现案例的价值。比如,讲师讲授管理方面的课程可以举例:
“母亲让两个儿子去菜市场看看有没有西红柿,大儿子回来告诉妈妈有西红柿出售,二儿子回来告诉妈妈市场里有西红柿出售,并且单价是一块二。如果是妈妈是企业老板,肯定会更加喜欢二儿子的角色。”
第三,活动集中,有利于培训专门技能。讲师现身说法讲案例,学员更加容易理解,比如,银行经常给从业人员讲解法律知识,某个信贷员与客户违背了职业操守,受到法律制裁等案例,使学员对职业操守或职业道德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也给员工一些启示和警告。
第四,有利于培训师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参与案例研讨,帮助客户或者员工解决问题。第五,按照案例的原始情况和实际情况编排出内容,方便学员参与讨论。第六,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很多人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慢慢地改变问题。2.案例分析法的缺点
讲师讲课中的案例不一定全是亲身经历过的,所以就需要编排案例。编排案例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没有任何依据直接杜撰的,一种是把别人的案例经过修改以后变成自己的。讲师尽量不要使用第一种,因为凭空杜撰的案例经不起推敲,一旦学员怀疑案例的真实性,讲师所讲内容的可信度就会降低。
案例分析法有两个缺点:
第一,案例过于概念化并带有明显的倾向性。概念性较强的案例会让学员缺少感触和收获,有倾向性的案例会让人有受到歧视的感觉。
第二,案例来源不能满足培训需要。也就是说,案例采集不够标准,甚至案例并不是学员想要听到的。对于理性的学员,采集的案例也要是理性的,以结果为导向;如果学员是理性的,采集的案例是感性的,就会使学员感到没有收获。
3.案例分析法的建议
培训师在使用案例分析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所采集的案例要贴近学员的生活。发生在学员身边的案例是最有说服力的,对学员身边的事情提炼出案例并且加以研究和细化,学员的感触会非常深刻。
第二,案例采集后,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与学员进行互动。如果让学员觉得讲师的分析不到位,学员就会从心底拒绝讲师,导致案例分析失败。
第三,分享不同观点,增加针对性。内训师采集案例、提炼观点时,应站在不同的行业角度进行分析,得出不同观点,增加案例的针对性。从不同的观点思考问题,即使遇到与讲师对抗的学员,讲师也能轻松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