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幼教的净土上谱写爱的篇章
在幼教的净土上谱写爱的篇章
记土山镇第二幼儿园教师陈咪咪
陈咪咪是土山镇第二幼儿园的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她虽然谱写的音符简单又简单,但却清纯、温馨而深情;她所从事的工作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成就,更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是,她仍以拥有这份平凡和富有创意的事业而骄傲、而自豪。
一、投身爱的事业,坚定爱的理想,甘做爱的谱乐人
两年前,刚从学校毕业的她,带着对幼教这片净土的向往与渴望,迫不及待地投身于幼儿园这个多彩的世界,去实现儿时的梦想。在这片沃土中,面对那一双双滴溜溜乱转的眼睛,面对孩子之间的矛盾,她渐渐地悟出,作为幼儿教师,不仅要做好蜡烛照亮幼儿,更要拥有一颗永恒的爱心,幼儿园就是孩子人生的起点站,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形中都会深刻地影响儿童,要以自己好的言行举止来感染孩子们。
刚入园时,她爱唱爱跳,总喜欢和孩子们闹成一片,园领导有意识的锻炼和培养新人,多次安排她参加市、镇组织的各种比赛活动,并多次取得成绩。领导的表扬,同事们赞许的目光并没有让她忘乎所以。当她回到班上和孩子们一起组织活动时,深深感受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只凭一些简单的技能技巧是远远不够的,要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就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适应形势发展对幼儿园教师的要求。在思想上,她树立了高度的责任感与奋斗目标,遵守园里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把热爱教育事业放在 首位,注重为人师表,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立足本职,勤奋钻研业务,努力提高文化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的技能。热爱幼教事业,坚持教学并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工作中,针对自己刚入园,带班经验不足,她主动向园长请求,安排她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搭班,吸取经验,园长答应了她的请求。当时园里实行的是分班制,她经常利用不带班时间观察主班老师的活动,用心记下有经验老师课上的每个环节、每句话甚至每个表情和语气,虚心向周围的老师请教,并认真阅读多种幼教书籍和报刊,从中吸取营养、完善自我、寻找差距、弥补不足,有时为了第二天的活动而反复修改计划直至深夜。俗话说得好:“辛勤艰耘,终有回报。”她认真的工作态度也得到了领导和大家的肯定。
二、用爱的行动,做爱的有心人,树立爱岗敬业的旗帜
每天上下班的来回奔波,每天繁忙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天下来感觉好累好累,多想好好在家歇一歇啊!然而,她想得更多的是:我是一名幼儿教师,学期正值中期,园内没有多余顶班的人手,我怎能抛下这一个班五十多名幼儿而不顾呢?于是,她克服了路途遥远、骑车上下班劳累等种种困难,坚持按时上下班,从没迟到早退过,更没请过假,每天就像上紧了发条的闹钟,不断地在奔走,也正因为如此,她的工作和生活更为充实。
2011年,土山第二幼儿园创建优质园,在创建初期,繁重的工作和艰苦的条件让年轻的教师纷纷落泪,不理解、抱怨常常挂在脸上,情绪波动很大,但她每天主动做好各项工作,从没叫过苦、说过累。她和年轻的同事一起挤在集体宿舍里,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处处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求最好但求更好。无论是班级环境创设,还是汇报材料、家长工作、幼儿能力等,她都尽力走在同组其他班级的前列,充分地发挥表率与带头作用。每次园方有任务下达,她总是和组内老师迅速有质量的完成。在与园内老师共同奋斗、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她始终奉行“以心换心”的处事为人原则,因此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无论是青年老师,抑或是代课老师、生活老师等,她都能与她们融洽地相处。当青年老师为活动教案犯愁时,她会主动地给予建议;当园内老师承担园方任务时,她会密切地关注,注重过程中的指导,给老师以温暖的感觉。在她的带领下班组的老师们相互协作、相互扶持、相互帮助„„正是她的“真诚”,使得她所在工作中充满了生机与自信,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都勇挑重担,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三、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孩子;用心谱写每一曲乐章 娃娃是园里一个智力障碍程度有些严重的孩子,“娃娃”是小时候父母给他起的爱称。孩子长得非常帅气,父亲也是一名军人,由于工作的繁忙,忽视幼儿早期的治疗,但在“娃娃”的呼唤声中依然洋溢着父母对他的无限亲情,因为在他们的心里仍然为娃娃的未来设计着美好的蓝图。然而,日子一天天地过,岁月一年年地长,娃娃却没有表现出多大的进步。没有学习能力的他总是以一副脸上成天淌着口水、动作迟钝、不会言语的姿态出现在大家面前。在和娃娃的接触中,她发现孩子并非真是一块木纳的“小木头”,有时 他也会流露出渴望与人亲近、交往的需求。娃娃到她班上时,她用爱包容了孩子,并主动接过了教育的接力棒。两年中她和班上两位老师一直盼着娃娃的改变,每天她们陪着娃娃玩专门的游戏,陪他一起重复简单的对话,听他说谁也听不懂的哼哼唧唧„„当他有一点点进步,她比谁都高兴,会抱抱他摸摸他的头让他体会她的喜悦;当他有了些许良好的表现,她会在他有面前竖起大拇指„„她付出了真诚的爱,终于也让娃娃学会了爱。娃娃依然话说不连贯,但只要每次看到老师走进教室的那一刻,他一定会露出最无邪的笑容,用他零乱却响亮的掌声欢迎着老师的出现,以他那最特殊、也最淳朴的方式表达着对老师的喜爱„„
四、以教带研,率先垂范,为幼儿园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永攀爱心事业的高峰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始终带着遗憾的艺术。但她却始终在努力,努力追求完美。“她追求事业的座右铭,为了“完美”,她付出了很多很多。她认为”教学“应该为”学教“,即先引导幼儿学”,然后才是教师适当的“教”。为幼儿创造良好学习的环境,把幼儿推上自主学习的舞台,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教学工作中,她深知要给孩子一杯水,自己则要拥有一片海洋,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为此,她先后阅读了大量的幼教书籍,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不断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她以“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幼儿”为教学理想而孜孜以求。特别是研读了新《纲要》后,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她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注重 着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在活动中,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学习热情和内在动力,增强幼儿合作意识,使幼儿在自主探究中求知,在合作研究中求索。
此外,她还结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特点,和年轻教师一起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抓住各个环节来组织幼儿独立观察,认真思考,培养了幼儿的兴趣,开发了幼儿的智力,使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发挥。“教,是为了不教”,这是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至理名言,也是她追求的最高境界。她在课题教研活动中成长起来,并形成个人特色教育。两年来,她就是这样倾注自己全部的爱心,为幼儿的成长铺就一条阳光之路,付出自己全部精力,用她的爱心和孩子们一起绘制动人的五线谱,共同弹奏美妙悦耳、经久不息的音乐!
第二篇:传承接力,谱写爱的篇章演讲稿
传承接力,谱写爱的篇章
园区二中 李敏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领导,现场的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接力,谱写爱的篇章》。
走上教师这个岗位,是源于我高中的班主任宋周老师的一句话:做教师的快乐就是可以唤醒一个个沉睡的灵魂。而我,就是被宋老师用爱唤醒的灵魂。高中毕业,我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心目中的南京师范大学。
后来我才得知宋老师的那句话源自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一段话: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是一朵云推动一朵云,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慢慢地我意识到,教育更是一种爱接力另一种爱。幸运的是,在这种爱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我,又来到了一个传递爱,接力爱的群体——苏州工业园区第二高级中学。二中人是淳朴的,善良的,但是,正因其淳朴,善良,才造就了二中人孜孜以求,默默奉献的精神传承。
教师这个职业,没有阳光的灿烂,没有月亮的柔美,拥有的只是三尺讲台这一片芳草地。而二中的很多老师却在这平凡、普通的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三十多年!三十多年,他们对学生的关爱变成了学生一声声亲切的呼唤。唐建荣老师被学生亲切地称为“唐爷爷”,徐桂根老师被可爱的孩子们唤作“根叔”;王铭龙副校长被孩子们亲切地叫做“龙哥”„„
薪火相传,他们传递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学问和技能,更多的是品质和精神。他们用关爱唤醒一个个沉睡的灵魂,他们用责任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同事。看着一个个早进晚出、以校为家的老师们,我的心里受到了很大的震撼。教育的真谛不就是用一种人格感染另一种人格,用一种爱去传递另一种爱吗?在这样一个传递爱,接力爱的群体中,我只有更加努力地投入工作,献出自己微不足道的光与热,将爱继续传承下去。
刚刚毕业的15届的班里有一个孩子,小夏,父母是外来务工的,家里姊妹4个,迫于生活的压力,高二的时候,父母又从苏州搬回了老家,只留下雪鹿一人寄住在阿姨家。本就自卑敏感的孩子,进入高三成绩一下子滑了下来。我了解了这一情况,突然就看到了曾经的自己,而我则成了我曾经的宋老师。我知道这样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关爱。我经常找她谈心,拿自己的经历跟她分享,鼓励她。慢慢地,她愿意跟我说更多的心事了,性格也慢慢开朗起来了。高考结束之后,雪鹿考了335分,最终她填报江苏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她说,她也要成为一名跟我一样的老师。看着孩子的成功,我的心中是欣慰的,我知道我已经将爱传递了出去。
但是,当晚上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的时候,我的心又是愧疚的。我是一位四岁孩童的母亲,上了幼儿园以后,她每天回来念叨的就是,妈妈,别人家里都有妈妈送,可是,我为什么没有妈妈送呢?唉,听了孩子的话,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我很心痛。但是,心痛也只能暂时忍住。还记得上届二模考试之后,孩子生病发烧在家,身体上的难受让孩子一直哭着找妈妈。孩子让奶奶打电话给我,问我能不能请假回家去陪陪她,可是作为高三班主任,在离高考还有一个月的时候,尤其在二模发挥得不好的情况下,这时候我就是班级孩子的主心骨,我只能安慰女儿说,等妈妈下班吧。尽管我心里也知道,等我下班的时候,孩子肯定已经睡着了,亏欠孩子,只能等假期再弥补吧。
看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孔,看着一双双对大学渴望的眼睛,我知道,我只有付出我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才能帮助到他们。每天早上六点五十准时进班,督促孩子们进入早读状态,晚上等孩子下课,再帮助基础弱的孩子补习一下。我总想着,帮这个孩子补上一点点,也许高考时,他就能多拿一分。我想这不是伟大,也不是无私,这只是一名教师,你,和我,都会做的事情。
高考结束后,班级35人,由期初考试只能达线14人,到高考的24人。我知道,这份关爱他们感受到了。填报志愿的时候,班里有八个学生填报了师范志愿。我也知道,他们会将这份爱传递下去。
选择了成为一名教师,就是选择了承担一种使命。在二中,这样的老师还有很多很多„„ 我们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也没有响亮的豪言,我们有的,只是自己平凡的实际行动:付出爱,传递爱,接力爱。让我们一起继续用爱去温暖孩子,感染孩子吧,让他们也将这份爱继续传承下去,接力下去,共同谱写一曲爱的教育篇章。
第三篇:谱写爱的篇章-垂直极限观后感
谱写爱的篇章
——《垂直极限》观后感
片长整整两个小时的电影《垂直极限》已经放完了,我却坐在电脑屏幕前,迟迟不肯动身,仍沉浸在电影带来的感悟中。在我看来,这部电影不仅仅是部冒险片或是惊悚片,更是一部极具积极意义的教育片。电影里跌宕起伏的情节固然吸引人眼球,然而更让我看重的,却是里面的脉脉温情。这部电影的主题,不只是人类挑战大自然、挑战身体极限,更是向我们传递了爱的信息。可以说,它从德、智、体、美四个方面阐述了爱的真谛,为我们谱写了爱的篇章。
首先,从德育的角度看,电影里时刻透露着人性道德之分析。比如说电影开头,父亲就是个道德高尚的例子。很显然,一个安全栓是承受不了三个人的重量的。为了两个子女的安全,父亲甘愿牺牲自己的性命,命令儿子彼得割断绳索。父爱何等伟大,就在此刻显现出来。再比如,哥哥彼得在知道自己妹妹困在山上时,毅然决然地组建起了包括自己在内的六人小组,去营救困在山上的三个人。以多数人的性命去换生死未卜的少数人的生命,是否值得姑且不论,哥哥这份为了妹妹奋不顾身的爱让人感动不已。不得不提的是,魏蒙哥在明知范艾略是杀害自己妻子凶手的情况下,虽然曾经一时冲动要和他决斗,并为此掉下洞中,但在最后关头却宽恕了他,把他从死亡边缘上拉回来。结尾处,魏蒙哥在绳索不能承受所有人的重量的时候,做出了和彼得父亲一样的决定——割断绳索。至此,电影中情感交融达到了总高潮。
电影里还有道德的反面例子。范艾略四年前在攀登K-II峰的时候,雇魏蒙哥的妻子为向导,可恶劣天气让他们困在山上。范艾略用完自己的地赛米松,还抢夺了女向导的赛米松。结果女向导死亡,范艾略靠多次注射地赛米松后脱险。而他后来却说,女向导的地赛米松在登山的过程中不小心掉落才导致了她的死亡。更让人悲愤的是,范艾略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根本就没有因此内疚过,甚至当成根本就没有这么一回事,依旧我行我素地挑战高峰。电影的最后,范艾略还是得到了应得的报应,在魏蒙哥割断绳索之后坠入深渊。
其次,从智育的角度上看,挑战高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缺少了先进的装备、优良的登山条件,登山者根本就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更何况,登山是种极富经验性的运动,前人或是自身的亲身体验都是非常重要的借鉴资源。这就离不开人类大脑的充分运作。电影中,登山者们遇到了种种难题,最终都是在深思熟虑后一一得以解决。例如,对于如何进入几十米厚的冰层这个问题,彼得们找到了使用硝化甘油来炸开冰块,从而营救出围困着。而硝化甘油由于其自身不稳定性,又制造了很多麻烦。硝化甘油在阳光直射下很容易爆炸,幸亏通过对讲机,营地及时把这个信息转达给了彼得。再例如,普通的山地已经很难征服,更何况是雪山。这就需要充分调动人们的智慧。好在有经验丰富的魏蒙哥,他把前去营救的六个人分成了三组,把好手和菜鸟搭配前进。只有三组分头行动,才有可能营救成功。再例如,女主
角安妮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她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决心毅力,终于成了登山速度最快的女性,上了《国家地理》的封面。她在被困在冰下时,灵机一动通过微弱的通讯信号(摩尔密码),和营地取得了联系,才为彼得他们的营救创造了可能的条件。可以说,登山就是一场头脑风暴,在每时每刻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清楚明白自己要走的每一步路。这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也是一样,只有充分运用聪明才智,才有可能解决身边的各种麻烦事。
再次,从体育的角度看,登山是个大大消耗体力的运动。没有强健的体魄,根本就不可想象。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下,仅仅站立对很多普通人来说已经极其困难。更何况还要抓紧分分秒秒去营救别人!所以,在最初,营救人员除了彼得外,都为自己的体力和生命考虑,没有在第一时间挺身而出。毕竟,现在人们还不知被围困的三人的具体位置。就算确定了位置,还要除雪,需要急登山,必须在三十六小时内将其救出。这简直是在挑战人类生理极限!但就是有这么一群人愿意拼搏,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谱写奇迹。电影里面很多紧张的镜头让人绷紧心弦,比如当一个人仅仅被一根绳索挂在悬崖上,那是什么感觉?估计很多人已经对自己的生命不抱希望了,只能听天由命了。而登山运动员却不是一般的人。他们在身临绝境的时候,仍然能看到生存的希望。这当然应该归功于他们的自身心理素质,而更重要的是,他们非同常人的强健体魄。用自己双手的力量把自己一点一点地从悬崖边缘上救回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这也告诉我们,在平常生活中就应该加强锻炼,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谁也说不准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增强自己的体质,永远不是件坏事。
最后,从美育的角度看,这部电影也发人深省。冰天雪地的壮丽景色包含着无限的美丽,辽阔的雪景让人心旷神怡。然而如此景色却隐藏着浓厚的杀机。但却就是有这么一群不愿意向大自然低头的登山者,不惜冒着生命的危险来展现自己的实力。这是比大自然之美更高一个层次的人性之美——不轻言放弃,不轻易屈服。在所有人都认为营救无望的时候,哥哥彼得为了解救被围困的妹妹,毅然决然地组建了包括自己在内的六人小组前去救援。老天不负有心人,最终,解救行动获得了圆满的结局。这也是不轻言放弃的另一个论证。还有,魏蒙哥明知范艾略是杀害自己妻子的凶手,本来已经下去决定和范艾略决斗了,但却在最紧要关头宽恕了他。这是宽恕他人之美。电影的最后,在一根绳索不能支撑所有人的体重之时,魏蒙哥作出了和彼得父亲一样的举动,坚决把绳索割断,用牺牲自己来换取更多的人的生命。所以,这部电影里我最推崇的是魏蒙哥这个人。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深切地体会到人性美的光辉。由此看出,对美的欣赏不仅包括自然之美,更重要的是认识到人性之美。智慧、正义、体贴、奉献„„都是描写美丽人性的词汇。
总之,这部电影对我的震撼难以言喻。如我开篇所说,这部电影是一部难能可贵的教育片,我们可以从德、智、体、美四个方面来认识这部电影的真正价值所在。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面对艰苦的环境,只要我们端正自己的心态,用爱去做应作的每一件事,那么一切客观条件都没那么可怕。“谱写爱的篇章”,是我一贯推崇的教育理念,也是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的真谛。
第四篇:用热血谱写岗位篇章
用热血谱写岗位篇章
(演讲稿)
党的十八大以后,十三亿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满腔热情信心百倍地投身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这个滚滚大潮中。在这里,我自豪地告诉大家,我就是这千千万万的建设者中普通而又平凡的一员-----一位民办学校的老师。
作为一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我深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号赋予了我们身上特殊的责任。因为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让他们健康成长,将来成为对社会对国家的有用之材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也知道,教育是民族振兴之本,当我选择走教书育人这条路时,就愿意全力以赴承担这个重担,就想到除了责任还是责任!尤其是我们这些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站在三尺讲台,书写杏坛华章。在工作中,我时刻不忘记自己的人生信条,“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不忘记自己的入党誓词,忠于自己的职业,忠于自己的工作,立足于三尺讲台,坚守信念,兢兢业业,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人梯——用我们的坚韧,让学生踩着我们的肩膀奔向新的征程;化春蚕——用我们的才能,让知识的绸缎在他们身上延伸;当蜡烛——用我们的奉献,燃烧自己,照亮学生。在春风化雨默默耕耘的征途上,粉笔染白了我的青丝,但我的青丝却换来桃花的娇艳、李树的繁茂,化为学生心灵导航的灯塔,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奋勇遨游。我们可以自豪地憧憬,有朝一日,他们将成为新时代的劳动者,满怀豪情地奔赴祖国需要的地方,成为建设祖国的生力军!
人生年华不由人,教书育人无穷期。一方净土育桃李,三尺讲台铸辉煌。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又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举国上下,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时代在召唤,未来在召唤。站在新的起跑线上,聆听冲锋的号角,策马扬鞭亮剑出鞘!伴随十八大的脚步,我要将理想的音符弹奏得更响,沐浴这一缕春晖,追随十八大的神韵,重新整装出发,去打造我们美好的明天!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感知肩上的担子分量更重,责任更大。但是,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唯有坚定自己的信念,不动摇自己的理想,继续发挥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学习,大胆创新,锐意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素养,恪尽职守,积极作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用赤诚的汗水,沸腾的热血,在自己的岗位上谱写瑰丽灿烂的篇章!因为,十八大精神已经深深地嵌
入我的身体,融入我的灵魂,凝聚成一种动力,一种激情,流淌在我的血液中,激励我在以后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现在,我们要把握机遇,乘勢而上,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让我们记住习近平同志的话,真抓实干,在三尺讲台上演绎自己平凡的人生,凭自己平生所学授业解惑,用行动和激情诠释自己无悔的选择,让青春的热血在岗位上纵情绽放,把自己的人生装扮得瑰丽多彩,为鲜艳的党旗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第五篇:默默耕耘 丹心谱写教育篇章
追求事业无止境扎根教育终不悔
——砚山县民族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杨明焘先进事迹材料
从教16个春秋,凭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他在教育岗位上默默耕耘,并勇于开拓创新,用丹心为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洒下了辛勤的汗水。他就是砚山县民族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杨明焘同志。
杨明焘,男,彝族,中共党员,1975年10月出生。1995年参加工作,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16年的辛勤耕耘,杨明焘同志曾担任过班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学校办公室主任、教务处主任、教育局办公室、校长、党支部书记,每一个岗位都留下了他坚实的足迹,也使他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教研及行政管理经验。
一、严治学,努力提升自我从踏上教育的第一天起,他就立下了终身从事教育事业的决心。他一面致力于教育教学,严谨治学。一面不断学习,提高自己。2004年3月,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被任命为砚山县第二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在任期间,他坚持“内抓管理,外树形象”的发展思路,带领教职工深入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教师执教承诺书》、《新义务教育法》。2004年12月他被选派参与“云南省第一期贫义工程中学校长赴沪挂职培训学习”三个月,获“现代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校长培训学习结业证书。学习回来之后他将所学理论与教育教学相结合,不断引领指导,提升教师业务能力;认真抓好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加大教育科研力度,带领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通过在教育教学中的不断自我反思,促进教学方式的不断转变,从而使教师由传授型向研究型的转变。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注重课堂教学质量。通过三年的
1努力,砚山二中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和谐的育人环境展现在了世人的面前。
2007年,由于工作的出色表现,他被任命为砚山县教育局办公室主任,这对于他来说,是一次锻炼的机会,更是一次学习的机会。他虚心求教,注意收集各单位、各部门、各学校的意见,不断改进工作思路,为教育局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管理理念得到了升华、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
二、抓教改,推行素质教育
2007年8月,由于工作需要,他被调入砚山县民族中学任党支部书记、校长。面对一个建校时间短,教学质量高的学校,杨校长深感肩上的担子重大。为使学校办成一个有自己特色的学校,他深入调查了解,和师生进行座谈,扬起了改革创新之帆。教学质量是学习发展的生命线,为此,杨校长以“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统一的教育观,提出了“三强”建设,“三大”工程,“三大”制度的策略和措施。(“三强”即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强化德育工作建设;“三大”工程即学科带头人工程、教育教学质量工程、教学科研工程;“三大”制度即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教学科研才成果奖励制度、中考奖励制度)。
以课程改革为契机,结合学校实际,在学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教学改革,借鉴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等名校经验,提出了“六步三式”的教学模式并在全校大力推广,为了让教师能更深入的了解和学习到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先后派出近三十名教师到文山大同中学、曲靖一中、省民族中学、上海彭浦中学、汕头立新中学等名校学习培训,让教师从思想观念上得到真正的改变。此外他还不断建立新理念评价的教学方法,深入推进教育改革,突出一个中心(以
学生发展为中心),立足二个着眼(着眼于教师发展的趋势,着眼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时俱进,推进学校的全面发展),实现三个突破(改变教师教育观念,促进教师素质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有较大的突破;改变时间加汗水的教育模式的突破;实现学生学习方式有较大改变的突破)。
三、建新校,改善校园环境
近年来,随着砚山县城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初中阶段学生迅速增加,学校现有规模与适龄学生数之间的矛盾日显突出,班额过大,招生压力大的问题越来越明显,迁建新民中的工作迫在眉睫。为此他多次到上级部门反映,加快了新民中的建设步伐,在新民中建设的两年中,他事事亲为,争取了解并落实到每一个细节,目前学校一期工程已完成并于2010年9月实现整体搬迁。可搬迁到新校后,杨校长并未高枕无忧,新校的硬件建设,绿化美化以及设施完善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于是他四处奔波,筹集资金,为学校添置了教师办公桌椅、学生的新课桌等,建设了一个网络教室、师生停车坪等,并争取和买到到很多绿化树苗,目前绿化工作基本完成。为了提升学校品牌,他致力于打造了以“情”为主的校园文化,和谐的教员环境基本完成。
四、强管理,创新办学体制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按照“内强素质、全面提高、整体推进”的目标,定期组织领导班子学习教育改革的政策、方针,树立为师生服务的意识,要求领导要善于学习、开创性的工作,要以身作则,要有计划、有组织的布置工作,要不断深入基层及时掌握和改进工作方法。
2、精心组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利用教职工每周一会议和每月一次党员学习,组织学习时政、重要思想、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把师德教风纳入广大
教师必修课,要求教师依法治教。采取多种培训措施,突出一个“新”字,建立新理念、掌握新标准、明确新要求。通过学习,教职工的思想得到净化,真正强化了法制教育、师德教育,转变了教师工作作风。
3、加强学生品德教育。利用国防教育、国旗下的讲话、法制讲座、班会、广播、辩论等方式来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安全工作形成了校长全面负责,德育处具体主抓、年级组、班主任、科任教师、保卫为一体的安全网络体系。杨校长身先士卒,每天到校接送学生,并要求教师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晚自习后于学校周边路口护送学生,防止一切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16年的工作经历,在很多人眼里显得很年轻,但他凭着一颗对党的教育事业无限忠诚的心,开拓创新,默默耕耘,努力追求事业的新发展,用不平凡的业绩为地方的教育事业谱写新的篇章。站在富于挑战的二十一世纪,他将一如既往的努力工作,虚心学习,本着“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人生原则,以全新的理念去诠释教育,在继承和扬弃中继续寻找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