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考虚词辨析.资料
潜在题型 虚词辨析题
——性情神态善体悟,实实在在学虚词
识记并理解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
一、掌握18个常见虚词
《考试说明》规定的常见虚词有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掌握这18个常见虚词要注意:
(1)注重课本,系统积累。
虚词题是高考与课本联系最直接、最明显的部分。可以把每一个虚词的不同词性及其不同意义附上课文中的例句,熟记于心。
(2)根据语境分清虚实。
虚词主要指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有的虚词兼有一部分实词义,如“之”“与”“因”等,在不同语境中要注意区分。
(3)处理好用法与意义的关系。
虚词学习的重点是意义,难点是用法。考生复习时不应忽视对“用法”的学习。所谓“用法”主要指词性,尤其是在句中所起的作用。“用法”决定“意义”,“用法”不同,“意义”则不同。
(4)注意“常见”与“特殊”。
高考试题考查的文言虚词的用法、意义都是“常见”的,没有触及字词典中列举的冷僻而特殊的用法。因此,应着力于常见虚词的“常见”用法,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边练边悟(一)高频虚词:以、而、之、其、于、为 1.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以”的意义和用法。
①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殽之战》)介词,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②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鸿门宴》)连词,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以便,用来” .③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方法或方式,“按照” .④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用” .⑤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用.(凭)什么身份”
⑥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指南录后序》)连词,相当于“而”,表示修饰 .⑦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⑧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记》)介词,表示“在……时候” .⑨欲以客往赴秦军(《魏公子列传》)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和”“跟” .⑩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连词,表承接关系,可译为“而” .⑪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连词,表结果,可译为“以至” .⑫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连词,表目的,“来、用来” .⑬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连词,表因果关系,.“因为、由于”
⑭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通“已”,副词,已经 .2.说出下列句中加点“而”的意义和用法。
①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连词,表并列关系,可不译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连词,表承接关系,可不译 .③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荆轲刺秦王》)连词,表修饰关系,可不译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连词,表递进,可译为“而且”“并且” .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鸿门宴》)连词,表转折关系,可译为“然而”“可是” .⑥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连词,表目的关系,可译为“为了”“为的是” .⑦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连词,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⑧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人称代词,可译为“你的” .⑨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论》)连词,表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 .3.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之”的意义和用法。
①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词,表第三人称,“他”,指李蟠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结构助词,补语标志 .④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⑤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音节助词,用于表时间的词的后面,凑足音节,无义 .⑥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 ⑦宋何罪之有?(《公输》)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⑧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⑨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人称代词,活用为“我” .⑩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结构助词,“的” .⑪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宫赋》)动词,“到、往” .4.说出下列句中加点“其”的意义和用法。
①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代词,表第一人称,指自己 .②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语气助词,无义 .③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语气副词,表揣度 .④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⑤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指示代词,表远指,“那、那个、那些” .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代词,表第三人称,“他” .⑦其若是,孰能御之?(《齐桓晋文之事》)副词,表假设,“如果” .⑧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代词,表第三人称,可译为“他的” .5.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于”的意义和用法。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介词,“从” .②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张衡传》)介词,引出动作涉及的对象,“对” .③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陈情表》)介词,表比较,“比” .④而耻学于师(《师说》)介词,“向” .⑤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介词,“对、对于” .⑥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处所,“到” .⑦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介词,引出动作涉及的对象,“与、跟、同” .⑧至激于义理者不然(《报任安书》)表被动,“被” .6.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为”的意义和用法。①为吾子之将行也(《殽之战》)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在”“当” .②慎勿为妇死(《孔雀东南飞》)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③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 .④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介词,“被” .⑤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
⑥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报任安书》)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
⑦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助词,放在疑问句末,表示诘问,可译.为“呢”
⑧草木为之含悲(《〈黄花岗烈士事略〉序》)介词,表原因,“因为、由于” .(二)常见虚词:何、乃、且、若、所、焉、因、则、与、乎、也、者 7.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何”的意义和用法。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通“呵”,“喝问”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什么” .③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副词,表程度深,“多么” .④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疑问副词,“为什么” .⑤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疑问副词,“怎么” .8.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乃”的意义和用法。
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副词,“就” .②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副词,表转折,“竟、却” .③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张衡传》)连词,具有连接作用,表顺承,“才” .④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动词,表判断,相当于“是” .⑤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副词,“甚至” .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代词,表第二人称,“你的” .9.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且”的意义和用法。①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逍遥游》)副词,“将”“将要” .②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报任安书》)副词,“暂且”“姑且” .③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鸿门宴》)副词,“将要” .④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连词,表并列,“一边……一边……” .⑤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副词,表示另提一事,“再说” .⑥且何谓阁子也?(《项脊轩志》)句首语气词,表示进一层,“还有” .⑦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连词,表递进关系,“并且” .⑧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连词,表让步,“尚且” .10.说出下列句中加点“若”的意义和用法。
①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殽之战》)连词,表假设,“如果”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代词,表第二人称,“你、你们”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动词,“似、好像” .④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代词,“这样” .⑤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动词,“及、比得上” .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卫风·氓》)助词,用于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11.说出下列句中加点“所”的意义和用法。
①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名词,“处所、地方” .②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宫赋》)助词,与“之”构成“所”字结构,“……去的地方” .③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助词,与“为”构成“为……所”式,表被动 .12.说出下列句中加点“焉”的意义和用法。
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 .②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兼语,于何,在哪里 .③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代词,相当于“之” .13.说出下列句中加点“因”的意义和用法。①因击沛公于坐,杀之(《鸿门宴》)介词,“趁机” .②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兰亭集序》)介词,“随着” .③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介词,“通过” .④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疏》)介词,“因为” .⑤侯生因谓公子曰(《魏公子列传》)连词,“于是、就、便” .⑥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介词,“依照、根据” .⑦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副词,“便、就” .14.说出下列句中加点“则”的意义和用法。
①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连词,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便”“那么” .②及诸河,则在舟中矣(《殽之战》)副词,“原来、已经”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动词,“就是” .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却” .15.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与”的意义和用法。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介词,“和、跟、同” .②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赤壁赋》)连词,“和、跟、同”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庄暴见孟子》)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 .④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动词,“亲附、亲近” .⑤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动词,“给予” .16.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乎”的意义和用法。
①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吗”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③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语气助词,表示反问语气,“呢” .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介词,相当于“于”,“在” .⑤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吗” .⑥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语气助词,表揣度或商量语气,“吧” .17.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也”的意义和用法。①曹公,豺虎也(《赤壁之战》)用在句末,表判断语气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用在句中,表语气停顿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用在句末,表疑问语气 .④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用在句末,表陈述或解释语气 .⑤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用在句末,表反诘语气 .18.说出下列句中加点“者”的意义和用法。
①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塞翁失马》)代词,“……的人” .②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登泰山记》)放在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 .③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放在疑问句句末,表示疑问 .④何者?上下之分也(《史记·儒林列传》)放在疑问句句末,表示疑问 .⑤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⑥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明夷待访录》)放在时间词之后,表示停顿,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⑦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庖丁解牛》)放在陈述句句末,表示陈述结束 .
二、适当扩大一下虚词的学习范围,主要积累好常见副词
《考试说明》规定的18个常见虚词,一般不单独设题考查,而是在翻译中考查,但是,单靠这18个虚词无法满足阅读的需要,更无法满足翻译的虚词需要。因此,有必要适当扩大一下虚词的学习范围,尤其是常见副词的积累。主要的常见副词有:
(1)表程度:少、稍、略;愈、益、弥、更;最、极、甚、残、太、至、尤、良、大、绝、特、颇。
(2)表范围:悉、皆、咸、俱、举、毕、凡;唯、特、徒、独、直、第、但、止、则、仅。(3)表共同:共、同、并、相。
(4)表时间:既、已、曾、尝;向、初、曩、始、昔;常、素、雅、恒;方、正、适、会;俄、旋、寻、臾、未几、无何、斯须、既而;急、遽、猝、立、即;将、且、行将;终、卒、竟。
(5)表语气:必、诚、信、固、果;不、弗、未、非、靡、亡、否、勿、毋、莫、无;殆、盖、庶、其、得无、无乃、庶几;岂、宁、庸、其。
(6)表频率:屡、数、辄、每、频、累;复、更、再、又、亟。(7)表敬谦:窃、辱、伏惟;幸、敢、请、敬、谨。边练边悟 19.解释下列句中“曾”的意思(1)曲罢曾教善才服:曾经 .(2)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竟,竟然 .20.解释下列句中“固”的意思(1)人固有一死:本来 .(2)斯固百世之遇也:确实 .21.解释下列句中“比”的意思(1)比至南郡,而琮已降:等到 .(2)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近来 .2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太 .(2)且相如素贱人:本来,向来 .(3)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姑且 .(4)仆诚以著此书:确实 .(5)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更加 .(6)而卒莫消长也:最终 .(7)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最终,终于 .
三、关注特殊虚词(一)复音虚词
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常常两两结合在一起用,其中一部分结合得相当稳固,因此人们又把两个结合稳固的虚词称为“固定结构”。这类结合稳固与非稳固的虚词统称为“复音虚词”。边练边悟
2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且夫:句首助词,引出下文议论,况且、再说 B.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奈何:怎么办
C.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以为:认为
D.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然而:这样却 答案 C 解析 以为:以之为,把……作为。
24.对下列句子中固定结构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是故:因此
②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独……哉:“只是……吗”
③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谓……曰……:“对……说……” ④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何……为:“为什么……呢”
⑤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庸……乎:表反问,“哪里用得着……呢” 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将军之谓也 ...之谓也:……的称谓 ⑦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认为 A.①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②独……哉:表反问,可译为“难道……吗”。⑥之谓也:可译为“说的就是……”。⑦以为:以之为,把……作为。(二)兼词
兼词又叫合音词,就是兼有两个词的意义的特殊单音节词。它虽为数不多,但遍贯古籍,长盛不衰。常见的兼词有:焉(兼“于之”或“于是”的合音)、诸(兼“之于”或“之乎”的合音)、盍(曷)(兼“何不”的合音)。边练边悟
25.说出下列句中“焉”的意义。
①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于之,在这件事上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于此(之),从这里 .26.说出下列句中“诸”的意义。
①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之于,“之”,自己的志向;“于”,介词,从 .B.①③④⑤
C.②④⑤⑥
D.③④⑥⑦
()②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之于,“之”,代词,它;“于”,介词,到 .③(孟子)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之乎,“之”,代词,这回事;“乎”,语.气助词,吗
④人孰敢不听而化诸?之乎,他们呢 .27.说出下列句中“盍(曷)”的意义。①盍各言其志?为什么不 .②中心好之,曷饮食之?为什么不 .
辨析常见虚词的易混用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任末年十四,负笈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 ①笈(jí):书箱。②庵:茅草小屋。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成①人若不学,则何以.A.②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①夜则映星月而读.B.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缚麻蒿自照①暗则.C.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衣裳①题其.D.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②
①
(选自东晋·王嘉《拾遗记》)
()
现场答案 D 存在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多用代入筛选法、位置推断法等。不过,要注意“意义”和“用法”的同或异。D项中的“其”看似相同,其实在意义和用法上有细微差别,虽都是人称代词,但①为定语,译为“他的”,②为主语,译为“他”。请修改为正确答案 ________ 答案 A 解析 A项介词,用、拿。B项连词,表修饰/表递进。C项连词,就/动词,就是。D项代词,他的/他。
1.“而”字用法辨析
(1)怎样辨析并列、承接、递进关系
判断下列句中“而”表示的是哪一种关系:A.并列 B.承接 C.递进 ①蟹六跪而二螯 .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答案 ①A ②C ③B ④B 点拨 ①意义辨析
④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而”表示并列、承接、递进关系各有特点,有明显区别。区别主要看前后连接部分的“地位”是否平等,位置可否颠倒。“地位”平等而位置可以颠倒,是并列关系;“地位”平等但位置不可颠倒,是承接关系;“地位”不平等且位置不可颠倒,后面的部分比前面的部分又进了一层,是递进关系。②代入辨析
并列关系可译作“又”“和”,递进关系可译作“而且”“并且”,承接关系可译作“接着”“然后”“就”。可以把表这三种关系的意义项代入原句,检查一下句意是否通顺,是否合乎语境。
(2)怎样辨析修饰、承接关系
判断下列句中“而”表示的是哪一种关系:A.修饰 B.承接 ①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②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③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
()()()④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⑤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⑥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⑦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
⑧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
()()()()()答案 ①B ②B ③A ④A ⑤A ⑥A ⑦B ⑧B 点拨 ①意义辨析
“而”连接的两部分大多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如果两个动作行为同时出现,前一个表示后一动作行为出现的手段、方式,说明后一个“怎么样”,这时“而”表示修饰关系;如果两个动作行为出现有先有后,前一个不表示后一动作行为出现的手段、方式,不说明后一个“怎么样”,这时“而”表示承接关系。②代入辨析
将表示修饰关系的“地”“着”与表示承接关系的“接着”“然后”“就”代入原句,看是否通顺、合理。哪个通顺、合理,就属哪种关系。2.“以”的连词、介词用法辨析 说出下列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①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连词 .②不赂者以赂者丧:介词,因为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连词,因为 .④秦亦不以城予赵:介词,把 .⑤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介词,因为 .点拨 ①替换法
除去表原因、译为“因为”的“以”,凡是能用“而”替换的就是连词,否则就是介词。②搭配法
表原因、译为“因为”的“以”,若后面是分句,它就是连词;若后面是名词、代词、名词短语,它就是介词。3.“焉”字用法辨析
说出下列句中“焉”的意义和用法。①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②有鱼焉,其广数千里:助词,不译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兼词,于之 .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助词,不译 .⑤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兼词,于之 .⑥置杯焉则胶:兼词,于之 .⑦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 .点拨 掌握“焉”的用法,主要看它在句中的位置。放在句首,一般作疑问代词;放在句尾,一般作语气助词。放在不及物动词后,一般作兼词;放在及物动词后,一般作代词。放在名词后,一般作助词。当然,也有例外,如第⑥句。这时,要结合语境辨析。4.“与”的连词、介词用法辨析
判断下列句中“与”是哪一种用法:A.连词 B.介词 ①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②竖子不足与谋 .
③去时里正与裹头
.
()()()()④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答案 ①A ②B ③B ④A 点拨 “与”作介词,可译为“和”“同”;作连词,也可译为“和”“同”。面对这意义相同、用法不同的“与”,该如何辨析呢?
连词“与”,表示并列关系,可以删去,也可颠倒前后位置,均不影响句意的表达;反之,则是介词。
5.“其”的语气用法辨析
说出下列句中“其”所表示的具体语气。①朽车奔索,其可忽乎:表反问 .②其李将军之谓也:表推测 .③吾其还也:表委婉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表反问 .⑤周公入贺武王曰:“王其无害。”表委婉 .点拨 “其”作语气副词,其辨析是个难点。如何辨析它是表推测、反问、委婉、期望中的哪种语气呢?
主要是看位置和语境。看位置,“其”表推测、反问语气,一般放在句首;同为句首,到底是表推测还是反问,又要结合语境。“其”表委婉、期望语气,一般放在主谓之间;至于是表委婉还是期望,再结合语境进行判断。
6.“其”“之”作人称代词的特殊用法(“其”“之”作人称代词的活用)说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①君将哀而生之乎:我 .②失其所与,不知:我们自己 .③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第一人称代词,我的 .④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第二人称代词,你 .⑤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第二人称代词,你的 .点拨 “其”“之”都可作第三人称代词用,译为“他(他们)”“他(他们)的”。但这两个词有时活用为第一人称代词或第二人称代词,译为“我(我们)”“我(我们)的”“我(我们)自己”“你(你们)”“你(你们)的”。用法特殊,须结合语境准确译出。
文言虚词题的审题答题规范指导
一、单一型
这种题型只考一个虚词,试题难度较小。答此类题,首先要确定虚词在例句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将它代入四个选项中看看是否相同。相同,即为正确答案。规范训练(2006·江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景定三年五月二十八日既夕,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麾妇人出,为诸生说《兑》《谦》二卦。问夜如何?诸生以夜中对,遂薨。(选自《宋史·董槐传》,有删改).1.文中“诸生以夜中对”的“以”字,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焉用亡郑以陪邻
.C.不然,籍何以至此 .答案 B
B.王好战,请以战喻 .D.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 .解析 例句中“以”应解释为“拿”。A项“来”。B项“拿”。C项“凭”。D项“而”。参考译文
景定三年五月二十八日晚上,天下大雨,刮起狂风,雷鸣电闪,董槐起身穿衣戴帽坐着。挥手让妇人离去,为诸生讲《兑》《谦》二卦。问现在是夜里什么时候?诸生回答说是半夜,于是就过世了。
二、复合型
这种题型考查四个虚词,把文内与课本结合起来,叫复合型,是高考直接考查虚词最主要的题型。做这种题型最基本的思维流程是:看句位→辨词性→析用法→比语意。
另外,也可用代入检验法,以及删换法、标志法来帮助推断。规范训练(2013·山东)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看松庵记 宋 濂
龙泉多大山,其西南一百余里诸山为尤深,有四旁奋起而中洼下者,状类箕筐,人因.号之为“匡山”。
吾友章君三益乐之,新结庵庐其间。庵之西南若干步,有深渊二,蛟龙潜于其中。庵.之正南又若干步,地明迥爽洁,东西北诸峰,皆竞秀献状,令人爱玩忘倦,兼之可琴可弈、.可挈尊罍而饮,无不宜者,君复为构环中亭。.君日歌吟万松间。髯松似解君意,亦微微作笙箫音以相娱。君唶[]曰:“此予得看松
注之趣者也。”遂以名其庵庐云。
龙泉之人士,闻而疑之曰:“章君负济世长才,当闽寇压境,尝树旗鼓,砺戈矛,帅众而捣退之,盖有意植勋业以自见者。今乃以‘看松’名庵,若隐居者之为,将鄙世之胶.扰而不之狎耶,抑以斯人为不足与,而有取于松也?”
注 唶(jiè):赞叹。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号之为“匡山”人因.A. 不如因善遇之.其中蛟龙潜于.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可挈尊罍而饮.C.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以“看松”名庵今乃.D.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选自《宋濂全集》,有删改)
()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A项“因”,第一个是副词,于是,就;第二个是介词,趁着,趁机。B项“于”,第一个是介词,在;第二个是介词,比。C项“而”,第一个是连词,表顺承;第二个是连词,表转折。D项“乃”,均为副词,表出乎意料,解释为“竟,却”。参考译文
龙泉多高山,它西南一百多里的各山更是特别高,其中有一座四面高耸中间低洼的山,形状像个筐,人们于是称它为“匡山”。
我的朋友章三益很喜欢这座山,在山里新建了一座草屋。草屋西南若干步远的地方,有两个深潭,深潭里有蛟龙。草屋的正南又若干步远的地方,光线明亮,地势开阔,空气清爽洁净,东面、西面、北面的各个山峰,都竞相呈现美丽的山势,令人喜爱,玩赏不够,加之在这里可以弹琴可以下棋,可以带上酒器而饮酒,没有什么不适宜的,章君为此又(在这里)修建了环中亭。
章君每天在诸多松树间歌唱吟咏。苍松好像理解章君的心意,也隐约发出笙箫般的音乐来使他快乐。章君赞叹说:“这是我得到了看松的乐趣了。”于是用“看松”来给他的草屋命名。
龙泉的一些有名望的人,听说后质疑说:“章三益具有救世的优异才能,当福建贼寇逼近时,他曾经竖起旗鼓,磨砺兵器,率众击退了他们,大概是希望建立功业来显露自己。现在竟然用‘看松’来给他的草屋命名,好似隐居的人的做法,是看不起世人的搅扰因而不愿与他们接近呢,还是认为这些人不值得结交从而只去喜欢松树呢?”
第二篇:虚词“者”用法辨析
“者”字用法和意义探析
《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第6版对“者”做出五种不同的解析,但均为代词。《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第16次修订版对“者”也给出五种解析,但均为助词。《步步高高考必背100天》(浙教版)第83页将“者”解析为
一、代词;
二、助词。《步步高练出高分》(同套浙教版)第255页也将“者”解析为代词和助词,并进一步指出怎样区分代词和助词,能去掉的是助词,不能去掉的代词。让人费解的是同样一句“曩者辱赐书”,《 步步高高考必背100天》解析为助词,不译;《步步高练出高分》将其放在代词下解析为“的时候”。究竟“者”字该怎样解析,百度一下,可得: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远者数世,近者及身。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赤壁之战》)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真有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困惑。
第三篇:高考虚词总结
一、【而】
1、连词:可连结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表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译作 “和”或“及”或“又”。如:
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墨子•尚同》)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韩非子•说林》)
剑阁峥嵘而崔嵬。(《蜀道难》)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承接关系。一般不译,有时译作 “就”“才”“接着”。如: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4)表转折关系。可译作“但是”“却”。如: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5)表假设关系,可译作“如果”、“假如”。如: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
(6)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不译,有时译作“地”。如: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译作“因而”“所以”如:
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一般译作“来”,或不译。如: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9)为下文提出更甚的事情作衬托,译作“还” “尚且”常与“何况”“而况”相呼应,表递进。如:
夫一麑而不忍,又何况于人乎?(《淮南子•人间》)
夫禽兽之愚,而不可妄致也,而况于火食之民乎?(尸子《明堂》)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通“尔”,一般作定语,译作“你的”,也可作主语,译作“你”。如: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若欲死而父,即前斗。《书博鸡者事》③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④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3、通“如”:好像,如同。如: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罢了。复音虚词,表示“限止”,语气助词。例: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 尺而已。(《口技》)
[而后]才,方才。例:①三月而后成。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庖丁解牛》)
二、【何】
1、疑问代词
(1)单独用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带有语气助词 “哉”“也”。译作“为什么”
“什么原因”。如: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2)用作前置的宾语,问处所或事物,译作“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如: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用作定语。译作“什么”“哪”。如: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其间旦暮闻何物?(《琵琶行》)(4)用作状语,常表示反问。译作“为什么”“怎么”。如: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副词:表程度,常用在形容词前。译作“怎么”“多么”“怎么这样”。如: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十九首•其三》)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3、构成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1)“何如”即“如何”,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译作“怎么样”“什么样”。如:
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2)“何以”即“以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译作“拿什么”“凭什么”。如:
何以哉?(《曹刿论战》)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3)“奈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谓语或状语。译作“怎么办”“为什么”。如: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三、【乎】
1、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译作“吗”“呢”。如: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呢”。如: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3)表猜度语气。译作“吧”。如: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崤之战》)
(4)表感叹语气。译作“啊”“呀”。如: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美哉乎,山河之固!(《史记•吴起列传》)
2、介词:用法相当于“于”。如: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九章•涉江》)生乎吾前„„(《师说》)
3、作形容词词尾。如: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四、【乃】
1、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作“就”“这才”“于是”等。如: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译作“却”“竟然”“反而”等。如:
而君幸于赵王„„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3)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译作“才”“仅”等。如:
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译作“是”“就是”。如: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作定语或主语,译作“你的”“你”,不作宾语。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今欲发之,乃肯从我乎?(《汉书•翟义传》)(发:发兵)
五、【其】
1、人称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作领属性定语。译作“他(们)的”“它(们)的”。
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2)作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译作“他”。如:
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璧”主谓短语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主谓短语作主语)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译作“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5)指示代词。译作“其中的”,后面多是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其一人专心致志。(《弈秋》)
2、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常和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表语气。相应译作“大概”
“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猜度,译作“大概”)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问,译作“难道”)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表祈使,译作“还是”)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可省去不译)
3、连词
(1)表选择,两个“其”连用。译作“是„„还是„„”。如:
其然乎,其不然乎?(韩愈《祭十二郎文》)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2)表假设,译作“如果”。如:
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
4、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如: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六、【且】
1、连词
(1)表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尚且”“再说”,如: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2)表并列关系。一般连接两个动词或形容词。译作“一边”“又”,如:
河水清且涟漪。(《伐檀》)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
先生仓卒以手搏之,且搏且却。(《中山狼传》)
2、副词
(1)表动作或情况就要发生。译作“将”“将要”。如:
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表接近某个时间或数字。译成“快要”“将近”。如: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率其党且万人降匈奴。(《汉书•匈奴传》)
(3)表短暂时间。译作“暂且”“姑且”。如: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七、【若】
1、代词
(1)、作第二人称。做主语或定语。译作“你”“你的”。如: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如: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宪问》)
2、连词
(1)、表假设。译作“如果”“假如”。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2)、表选择:可译作“或”“或者”。如:
以万人若一军降者,皆万户。(《汉书•高帝记》)时有军役若水旱„„(《汉书•食货志》)
3、动词,像,好像。如: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八、【所】
1、助词: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
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2、“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
⒊“所以”连用
⑴、表原因,译作“„„的原因”。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⑵、表根据、依靠或凭借,译作“„„的根据”“„„的方法“靠他来”“用来”等。如:
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察今》)吾知所以拒之矣,吾不言。(《公输》)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4、名词: 表处所,地方。如: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九、【为】
1、介词:表被动时读二声,其它读四声。
(1)表对象。译作“向”“对”等。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涕。(《触龙说赵太后》)
(2)表替给。译作“替”“给”等。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3)表时间。译作“当„„的时候”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为其贫也,使之有屋庐而多禄廪。(王安石《上执政书》)
(4)表目的。译作“为着”“为了”。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孟子•告子上》)
(5)表原因。译作“因为”“由于”。如: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天论》)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6)表被动。译作“被”,“为”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施动者,有时也可不出现施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被动式。如: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屈原列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2、助词:读二声,放在疑问句末,表反问,译作“呢”。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十、【焉】
1、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陈述或反问语气,用在句中,表提顿,相当于“也”。一般译作“嘛”“呢”“呀”等。也可不译。如: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庄子•秋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师说》)
2、代词
(1)相当于“之”,作宾语。如:
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疑问代词。作状语,译作“怎样”“哪里”等。如: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3、兼词。一种兼“于+何”,作状语,译作“在哪里”。一种兼“于+是”或“于+之”,用在句末作补语,译作 “在那里”,如: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礼记•檀弓下》)
集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4、作词尾。译作“„„的样子”。如:
盘盘焉,困困焉„„(《阿房宫赋》)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十一.【也】
(一)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例: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例:
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
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十二.【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③ 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 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③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②夜以继日(成语)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③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
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三)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例: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
例: 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
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任用。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六)通假
1.通“已”,已经。
①固以怪之矣。②日以尽矣。
2.通“已”,止。①无以,则王乎?
【以为】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2.把„„作为或制成。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②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庄暴见孟子》)
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劝学》)
④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十三、【因】
(一)介词
1.依照,根据。
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2.依靠,凭借。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3.趁着,趁此。
不如因善遇之。(《鸿门宴》)4.通过,经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5.因为,由于。
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梦溪笔谈》)
(二)副词 1.于是,就。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2.原因,缘由,机缘。
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三)动词 1.根据。
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2.沿袭,继续。
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十四、【于】 介词
1.在,从,到。
乃设九宾礼于廷。(《廉颇蔺相如列传》)2.“在……方面”“从……中”。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3.由于。
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4.向,对,对于。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5.被。
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6.与,跟,同。
(1)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邹忌讽齐王纳谏》)(2)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7.比。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十五、【与】
(一)介词
1.和,跟,同。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2.给,替。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3.比,和……比较。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连词
1.和,跟,同。
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三)动词
1.给予,授予。
生二人,公与之饩。(《勾践灭吴》)2.结交,亲附。
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3.对付。
庞煖易与耳。(《史记·燕世家》)4.参加,参与。
蹇叔之子与师。(《蹇叔哭师》)
十六、【则】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表示并列关系,用在分句中,可译为“就”,或不译。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可译为“可是”“却”“虽然”“倒是”。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使用,可译为“就是”“不是……就是”。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二)副词
1.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2.表示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已经”。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崤之战》)
十七、【者】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译为“……的”“……的(人、东西、事情)”。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1)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2)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二)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十八、【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1)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2)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3)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与妻书》)2.指示代词:这,此。
(1)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2)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3)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5.用在时间名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三)动词,到……去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第四篇:高考文言文虚词
高考文言文(虚词)复习-------推断文言虚词含义的方法
掌握常见的文言虚词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基础。推断文言虚词用法在各种考试中经常出现,这也说明:推断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和意义,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学习能力。
由于在具体的使用中,虚词的用法非常灵活而多变,因此理解起来困难较大。它不仅需要我们朗读并背诵一定的文言文来形成语感,识记其基本用法来形成知识系统,还需要我们具备在具体情况下推断其用法和意义的能力。下面介绍八种常用的推断方法,供同学们学习和考试参考。
一、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在学习和应试中常用。
例①“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根据句意“不是挟带着泰山来跨过北海这一类情况”,就可确定“以”是连词“来”,表目的。
例②“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一句的“因”是什么词,可以结合句子的意思“府吏听说了这个变故,就暂时请假赶了回去”,确定“因”是连词“于是,就”,表承接关系。
二、上下文推断法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也是在总体把握文句意义的基础上来确定某个词的用法和意义。例③“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壁”一句,这里的“乃”是副词还是连词呢?我们可以考查一下前文的意思:前文蔺相如说和氏璧是天下共同称颂的宝玉,赵王送璧时设九宾礼于庭,表示对大国的尊重,那么璧送来了,秦王也应对赵国表示尊重,“设九宾于廷”。这样看来,蔺相如提出的是一个必要条件,两句间是“只有……才……”的关系,因此,“乃”是应解释为“才”,表条件。
三、代入筛选法
如果我们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
例④“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我们知道“何”的主要用法和义项有:
a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为什么”“怎么样”等;
b副词,译为“怎么能”“什么”“多么”等;
c通“呵”,“喝问”;
d复音虚词“奈何”“何如”“何乃”“何其”等。一一代入进行理解和筛选,就不难确定副词“多么”这个义项了。
四、句例推断法
作为“常见虚词”,它们在课文中必定多次出现过。如果平时熟读课文,能够记住大量包含“常见虚词”的例句,阅读和考试时就可用课文中结构相同的句子来推断有关虚词的含义了。
例⑤“朝野服焉,号为„独立使君‟”的“焉”,我们就可以课文中结构相同的句例——“微波入焉” “从师而问焉”,得出此处的“焉”应该是代词,意思是“他”。
例⑥判断“与我银,为君致阁职”“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这两句中“为”的用法,我们知道第二句中的“为”是介词“替”“给”,代入第一句理解:“给我银子,我为你谋个内阁职务。”句子是通的,所以该处的“为”也作介词“替”“给”讲。
五、结构推断法
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点,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
例⑦“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的,那么“以”也该和它相同,作连词表修饰关系。
二是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份来推断。不同的句子成份就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
例⑧“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
例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第一句的“其”在句中作主语,因此应该是代词“它(指鹤)”;后一句的其不作句子成份,只表反问语气,因此应该是副词。
六、成语联想法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成语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古诗文,故此,其中许多虚词语的含义与用法和文言文中的完全相同。根据这一特点,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虚词的含义,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例⑩“急急乎唯进修是求”一句中“是”的意义和用法,就可根据我们熟悉的成语“惟命是从”“唯利是图”来推断,应该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⑾ “其始相助,后必相恶”中的“相”,我们可以用成语“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一相同结构的成语来推断,这里“相”是虚指代词“他”,有的又称他为特殊作用的副词。
七、标志确认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我们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如
判断句的标志“者”“也”“乃”等,被动句的标志“见”“于”“为……所”等,宾语前置的标志“是”“之”等,其词性和意义是确定的,只要判断出是那种标志,就找到了它的用法和意义了。
例⑿ “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也”中的“也”,只需抓住该句是“判断句”这个标志,就能确定“也”是助词,表判断语气。
例⒀“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中的“也”虽也是助词,但不是判断,只在句中起停顿的作用。
文言词义推断的原则就是“文从字顺”“合情合理”。以上介绍的八种推断方法最好能综合运用,这样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准确性更大,正确率更高。
附:复音虚词(包括虚词性复音结构)翻译及例句
而已 :罢了例句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则已 :也就罢了例句: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庶几:差不多例句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若夫: 像那,至于那例句: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何其:多么例句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之谓: 说的就是例句: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我之谓也。
谓之: 称他为、把它叫做例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所谓:(就是)人们所说的例句: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若何、奈何: 怎么样例句:使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何如、如何:怎么样例句: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何所:……的是什么例句:白雪纷纷何所似?
有所:有……的例句: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无所:没有……的例句: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有以:有用来…的例句:吾终当有以活汝。
无以: 没有用来…的例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何以: 凭什么例句:何以战?
是以: 因此例句: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虽然: 虽然(即使)这样例句: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然而: 这样,可是……例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例句: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向使: 如果例句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所以:①……的原因例句: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②用来……的凭借例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于是:①表示承接关系例句: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②从这,在这例句: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以为:①以(之)为例句: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②而为例句:收天下之兵,……镝,铸以为金人十二。③认为例句: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也与、也与哉、也乎哉: 复音语气词,兼有几个词的语气,但重点在最后一个词上例句:其可怪也与!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吾罪也乎哉!
第五篇:2016高考成语辨析
2016高考成语辨析
1、色厉内荏: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外刚内柔:外表刚强而内在柔弱。
外强中干:形容外表好像强壮,内里实际上很空虚,多用于形容一个人的体质、经济能力、国家实力
2、风餐露宿、跋山涉水、风尘仆仆”,这三个成语都有“旅途辛苦”的意思,但又有差别。“风餐露宿”偏野外食宿生活艰辛 “跋山涉水”偏重远行艰辛
“风尘仆仆”偏重在长途奔波劳碌
3、循规蹈矩:循、蹈,遵循,依照。规、矩是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作变动。
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因循守旧:因循,沿袭。死守老一套,缺乏创新的精神。
4、作茧自缚:比喻做了某件事,结果使自己受困。也比喻自己给自己找麻烦。自食其果:指自己做了坏事,自己受到损害或惩罚。
玩火自焚:比喻干冒险或害人的勾当,最后受害的还是自己。
5、风流云散:四散消失,比喻原常相聚的人飘零离散。烟消云散:比喻事物消失净尽(用于事物或情绪)。销声匿迹:形容隐藏起来不出声不露面。
6、浮光掠影:浮光,水面上的反光。掠影,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印象不深。走马观花:骑在马上看花。形容得意、愉快的心情。也比喻粗略地观察一下事物。蜻蜓点水:指蜻蜓在水面飞行时用尾部轻触水面的动作。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
“蜻蜓点水”和“走马观花”都常用来比喻办事不能深入。但“蜻蜓点水”偏重在“点”;指做事不坚持;不深入;“走马观花”偏重于“观看”不仔细;不认真。
7、高朋满座”: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座无虚席: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出席的人很多。与语境中的“台下”相照应,应为“座无虚席”。项背相望:原指前后相顾,后多用来形容行人拥挤,接连不断。
8、置之度外: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置之不理:放在一边不理不睬。
置若罔闻: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关心。
9、言不尽意: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言不及义: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辞不达意:指说话、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不能充分、确切地表达出思想感情。含糊其辞:指话说得不清不楚。形容有顾虑,不敢把话照直说出来。
言不由衷:由:从;衷:内心。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指心口不一致。言人人殊:说的话个个不同。指各人有各人的意见。
妙语成珠:巧妙风趣的精彩话语一个接一个,好象珠子串在一起。口若悬河: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辩,比喻十分健谈。侃侃而谈:形容人健谈有风度,多指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根据语境三句分别强调:风趣别致、不寡言少语和镇定从容。
10、畅所欲言:尽情地说出想说出的话。各抒己见: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见解。
直言不讳:直截了当地说出来,没有丝毫顾忌。)
11、大张旗鼓”是形容声势和规模很大。
“雷厉风行”:像雷一样猛烈,像风一样快,形容执行政策法令等严格而迅速,也泛指做事情声势大而行动快。
“闻风而动”是指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
12、群轻折轴:轻的东西积多了,也能压断车轴。比喻听任小的坏事发展下去,也能造成严重后果。集腋成裘:腋:腋下,指狐狸腋下的皮毛;裘:皮衣。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
众擎易举:比喻大家同心协力就容易把事情办成。
13、一诺千金
诺:诺言。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也叫千金一诺。
一言九鼎 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象征九州。形容说的话分量大,起决定作用。
一字千金 意思是一个字值一千金,原指改动一个字赏赐千金,见后用来称赞诗文精妙,价值极高。也指书法作品的珍贵。金,秦时指的是黄铜。
14、殊途同归”:通过不同途径,达到同一个目的地。“不谋而合”: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完全一致。“不约而同”: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一般作状语。
15、超群绝伦:超出一般人,没有可以相比的,多指技能。卓尔不群: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特立独行: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同流俗。
16、火烧眉毛:火烧到眉毛,比喻事到眼前,非常急迫;多用于口语。迫在眉睫:比喻事情已经到了十分紧急的关头;形容词性短语。
/燃眉之急:像火烧眉毛那样的紧急,比喻非常紧迫的情况;名词性短语。)
17、因循坐误:指情况有了变化,还照老一套办,因而耽误了事情。一念之误:一个念头的差错。执迷不悟: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18、自暴自弃:自己糟蹋自己;自己鄙弃自己。形容不知自爱;甘于落后。妄白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自惭形秽:因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19、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令人感觉到很新鲜。面貌一新:样子完全改变,出现了崭新的面貌。焕然一新:改变陈旧的面貌,呈现出崭新的样子。
20、岌岌可危:形容十分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岌岌:山高陡峭,就要倒下的样子。危如累卵:形容形势极其危险,如同摞起来的蛋,随时都有倒下来的可能。危在旦夕:指危险就在眼前,即短时间内就会降临。
21、风起云涌:大风刮起,乌云涌现。比喻新事物相继兴起,声势很盛。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如日中天: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
22、扬汤止沸:指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抱薪救火: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方法不对,虽然有心消灭祸患,结果反而使灾害扩大。
齐头并进:不分先后地一齐前进或同时进行。
并驾齐驱:形容齐步前进,不分先后;也可指力量、水平、才能、程度等不相上下。一蹴而就: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
23、“望洋兴叹”,比喻要做某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望其项背”,能够看得见脖子和后背,形容能够赶得上.一般用于否定句; “望尘莫及”,意思是远望别人跑过后扬起的尘土,追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后。
24、“一视同仁”指同样看待,不分亲疏厚薄。“等量齐观”指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相提并论”指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多用于否定式)。
25、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
一锤定音,比喻凭某个人的一句话做出最后决定。盖棺论定,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做出结论。
“
25、风流云散”指轻风流动,云彩散开。比喻经常在一起的人,一时间四下分离,散走各方。也比喻作品的散轶。
“烟消云散”指像烟雾和云气一样消散。比喻消失得无影无踪。
销声匿迹”,销通“消”,消失;匿,隐藏;迹,踪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26、穿云裂石:(声音)穿过云层,震裂石头,形容乐器声或歌声高亢嘹亮。
响遏行云:指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阻止了。形容歌声嘹亮有力,悦耳动听。石破惊天:多用来形容事情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27、以讹传讹:指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越传越错;
人云亦云: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
拾人牙慧: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也比喻窃取别人的语言和文字
28、“洞若观火”的“洞”是“彻底”的意思,比喻对事情看得十分清楚透彻。
“了如指掌”的“了”是“明了”;“指掌”是“指着手掌”。形容对人或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好象指着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
“洞若观火”偏重在观察彻底,“了如指掌”偏重在了解清楚。“明察秋毫”极言能敏锐辨别是非,观察细微,不受蒙蔽。
29、九牛一毛:比喻极大的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冰山一角:比喻事物已经显露出来的一小部分。沧海一粟:形容非常渺小
30、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遗在眉睫:比喻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刻不容缓。片刻也不允许拖延,形容形势紧迫。
31、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意深长。重在话深刻有力,情意深长,常作状语,不能作谓语。苦口婆心:劝说不辞烦劳,用心像老大太那样慈爱,形容怀着好心再三恳切劝告。重在反复劝说,经常跟“劝告”“劝诫”等词语搭配使用。
耳提面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还贴近耳朵提醒、叮嘱。形容恳切地教导。可以作谓语或定语,不能作状语
32、别具一格:另具一种独特的风格。首屈一指:首先第一位的。独一无二:唯一没有第二个。
33、身体力行:多用来表示努力实践,亲身体验。身先士卒: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为做出榜样。
34、守口如瓶:形容说话慎重或严守秘密。
三缄其口:形容说话十分谨慎,不肯或不敢开口。讳莫如深:紧紧隐瞒。
35、异曲同工:形容做法不相同而效果一样好。
殊途同归: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二者都有“用不同的方法,得到同样的结果”的意思,但“异曲同工”偏重于效果极好,“殊途同归”,偏于中性,并且二者还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异曲同工”针对的是不同的对象———“异曲”,“殊途同归”针对的是采取不同方法、途径———“殊途”。烟消云散:形容事物消失净尽。
风流云散:形容四散消失。“烟消云散”和“风流云散”都含有分散的意思。“烟消云散”侧重于消失,多用于物;“风流云散”侧重于离散,多用于人。一以贯之:用一种思想理论贯穿于始终。
水到渠成:指水流到之处便有渠道,比喻有条件之后,事情自然成功
36、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
不可名状:名:用言语说出;状:描绘,形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37、声势浩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
虚张声势:假装出强大的气势。指假造声势,借以吓人。大张旗鼓:比喻声势和规模很大
38、殊途同归:指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不谋而合:指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动作、想法一致。不约而同: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一般作状语,指行动相同。
39、畏首畏尾:比喻做事胆子小,顾虑多。
投鼠忌器:想用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近旁的器物。比喻做事有顾忌,不敢放手干。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40、金玉良言:像黄金和美玉一样宝贵的忠告或教诲。
逆耳之言:听起来不舒服的话(多指尖锐、中肯的劝告或批评)。药石之言:指诚意规劝他人改过的良言。
41、浅尝辄止”指做事不深人;“
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 浮光掠影”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42、畅所欲言:尽情地说出想说的话,重在说话尽情。
推心置腹:把自己的心放在对方的肚子里,形容待人真诚。重在待人真诚。各抒己见:各自坚持自己的意见或见解。重在发表自己的看法。
43、言不尽意: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言不及义: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辞不达意:指说话、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不能充分、确切地表达出思想感情。含糊其辞:指话说得不清不楚。形容有顾虑,不敢把话照直说出来。
言不由衷:由:从;衷:内心。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指心口不一致。言人人殊:说的话个个不同。指各人有各人的意见。
44、绘声绘色:本义是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形象。
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45、一字千金: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价值极高,不可更改。一字千钧:形容文字有份量。
一言九鼎: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这三个成语都能用于形容语言重要,有份量,但又有差别。其中“一言九鼎”偏重语言(说话)起决定性作用;“一字千金”强调文字不可更改;“一字千钧”,着重在文字有分量上。
46、气吞山河: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宏伟豪迈。气贯长虹:形容正气旺盛,精神崇高。气势磅礴:形容气势雄伟。
47、天崩地坼”比喻重大的事变,也形容巨大的声响。
“穿云裂石”指(声音)穿过云层,震裂石头,形容乐器声或歌声高亢嘹亮。“
发聋振聩”指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
48、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比喻在同一层次内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多用于贬义。
难分伯仲:比喻人或事物不相上下,难分优劣高低,也指兄弟之间美好的情谊。
“
49、身无长物”指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 一无所长”即没有一点专长;“
一无可取”指没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地方,形容没有一点优点
50、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
满不在乎:完全不放在心上。形容对事情一点也不重视。
51、嗤之以鼻:用鼻子吭气,表示看不起,语意重。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可表示自谦。不屑一顾:认为不值得看而不看。
52、洞若观火:清楚得就像看火一样,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隔岸观火:站在对岸看火。比喻见人有危难不加帮助而采取看热闹的态度。百里挑一:形容十分出众。
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信口雌黄:不顾事实,随口乱说。信口开河:随口乱说一气。
53、背井离乡,侧重离别家乡; 流离失所,侧重无处安身; 颠沛流离,侧重四处流浪。
54、进退维谷: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处境艰难,进退两难。进退两难:前进和后退都难。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进退无据:形容陷于困窘境地。
55、破釜沉舟”“孤注一掷”均有最后一搏力图胜利之意。前者含褒义,指富有勇气,不留退路,决心与敌一决胜负;后者含贬义,指竭尽本钱赌一把。
“惨无人道”“惨绝人寰”均有悲惨之意,但前者形容某人或某些人行径卑劣,不讲人道;后者形容某件事特别悲惨,其悲惨程度人间少有。
“心照不宣”“心领神会”均有心里领会,不必体现于语言之意,但前者一般指双方或多方,而后者一般指一方。
“
56、鱼目混珠”比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泥沙俱下”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混在一起,一同显现出来: “良莠不齐”比喻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57、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情不自禁: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忍俊不禁:指忍不住要发笑。
58、息息相关:呼吸也相互关联。休戚相关: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休戚与共:忧喜、福祸彼此共同承担。
59、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应为不负众望。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尸位素餐:尸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望其项背: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比喻赶得上。一般用于否定句。
60、大张旗鼓:形容声势和规模很大。
雷厉风行:像雷一样猛烈,像风一样快,形容执行政策法令等严格而迅速,也泛指做事情声势大而行动快。
闻风而动: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
61、各执一词:各人坚持各人的说法,不肯相让. 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各抒己见: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见解。
62、飞黄腾达:官职、地位上升得很快。青云直上:形容官职升得很快很高。
一步登天:比喻一下子达到很高的境界或程度,也形容地位一下子升得非常高。
应接不暇:暇:空闲。风景好看;东西好而多,看不过来;或人、事物太多,来不及接待、应付。眼花缭乱:缭乱:纷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事物而发花、迷乱。
目不暇接:暇:闲暇;接:接收。可看的东西太多,眼睛都忙得看不过来了。
63、旗鼓相当: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势均力敌:双方实力相等,不分高低。平分秋色:指双方各占一半。
64、同日而语:同一事物或人在不同时间的比较。等量齐观: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看待或谈论。
65、量体裁衣:比喻根据实际情况办事。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条件,制定相应的妥善措施。见机行事: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顺水推舟:比喻顺应形势行事。
66、沸沸扬扬: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多形容议论纷纷。沸反盈天:形容喧哗吵闹,乱成一团。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司空见惯: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习以为常: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就觉得平常了。
67、风雨同舟: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同舟共济: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不偏不倚:不偏向任何一,表示中立或公正。
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常常偏向于调和折衷无是非和稀泥不讲原则,往往带有贬义。
处心积虑:指费尽心思做坏事。含贬义。
殚精竭虑:形容耗尽精力,费尽心思。含褒义。
68、振聋发聩:比喻高明的言论能使麻木糊涂的人觉醒。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饶有兴趣:指具有浓厚的兴趣。
饶有趣味:很有趣,富有幽默诙谐的趣味。汗牛充栋:形容藏书非常多。
卷帙浩繁:形容书籍很多或书的内容丰富,部头很大。
69、严阵以待: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的敌人。
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翘首以待:形容殷切盼望。三个成语都有“等待”的意思,但侧重点不同:“严阵以待”侧重“迎接”“迎击”;“拭目以待”侧重“动向、结果”;“翘首以待”侧重“急切”。
70、养痈遗患,养虎遗患:二者都可以比喻“姑息坏人而使自己受害”,但前者还可以指人的错误或错误思想等。
披肝沥胆,肝胆相照:二者都有“坦诚”意。但前者用于表示个人对集体、对祖国、对党、对人民忠诚,后者用于表示同志、朋友之间或组织之间的真心相见、坦诚相处。
貌合神离,同床异梦:二者都表示“表面关系不错,实际有两条心”之意。但前者可用于表示人或事物,用于人时偏重于“离心离德”;后者仅用于人,偏重于“各有打算”。
71、耳濡目染,强调长期看到或听到,自然受到影响; 耳熟能详,强调听的熟了,可以复述出来; 耳闻目睹,强调亲自听到看到。
72、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
毫厘不差:连很小的误差都没有,形容极其精确。
滴水不漏:一滴水也不外漏。形容说话、办事非常细致、周密,无懈可击。
73、精妙绝伦:精致美妙,无与伦比。侧重于“精致”。蔚为大观:丰富多彩,成为盛大的景象(多指文物等)。侧重于繁多、盛大。
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一般用于形容建筑物。
74、惨淡经营:惨淡:苦费心思;经营:筹划。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
苦心孤诣:指对某件事用心,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
筚路蓝缕: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
75、耳提面命:比喻教诲,用于“告诫教诲”的表述上。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多用于状态、环境。
如坐春风:比喻受到品德高尚或具有学识的人的熏陶和教导,多用于感受。
76、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应接不暇:原指美景繁多,看不过来。后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琳琅满目: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
77、放浪形骸:行为放纵,不受世俗礼法的束缚。放荡不羁:放纵任性,不加检点,不受约束。风流倜傥:才气横溢英俊潇洒,不拘礼法。
78、大张旗鼓:原指古代高举旗帜、擂响战鼓,大规模地摆开阵势。现形容进攻的声势和规模很大,也形容群众活动声势和规模很大。
雷厉风行:形容做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重在强调做事的果断和魄力。如火如荼: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气势盛大或气氛、情感热烈。
79、目不转睛:是形容注意力集中。
目不斜视:是形容态度严肃,遵守规矩,不左右乱看。目不窥园:是用来形容埋头读书,专心致志地苦学。
80、一视同仁: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等量齐观: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墨守成规: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徒劳无功:白费力气没有成就。
劳而无功:付出了很多的劳动,却没有收到功效。劳而无功偏重在没有功效和功劳;“徒劳无功”强调白费功夫而没有成效。
81、不可名状,指不能用言语形容,着重于强调复杂与深沉; 不可思议,指不能想象与理解,着重于强调奇特与神秘。
不约而同与不谋而合,字典的解释都是“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的见解和行动完全一致”。但具体运用上,不约而同偏行动,不谋而合偏见解;不约而同做状语,不谋而合做谓语。不拘一格,指不局限于一种规格和方式,强调要多样化,褒义; 不拘小节,指不为无关紧要的琐事所束缚,中性,现在多贬义。
82、老骥伏枥: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老马恋栈:比喻老年人恋念旧情。也指年老还贪恋官位。老谋深算: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
83、“捕风捉影”偏重在没有事实根据;
“无中生有”偏重在本来没有的事实,凭空捏造,语气较重;
“无事生非”偏重于无缘无故找岔子,故意制造麻烦,语义最重。
84、刚愎自用: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独断专行:行事专断,只按自己的意思办。形容作风不民主。
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一意孤行”和“独断专行”,都可形容缺乏民主作风;但“一意孤行”语气较轻,只含有“按自己的意愿行事”的意思,不限于当权者,一般人也可用,应用范围较宽。“刚愎自用”的反义成语是“虚怀若谷”“从善如流”等。
85、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谨小慎微:对琐细的事情过分小心谨慎,以致流于畏缩。谨言慎行:说话做事都谨慎小心。
86、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吉光片羽: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
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缘木求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背道而驰:比喻意见相左或方向相反。“南辕北辙”一般只用于行动,跟目的相反的情形,适用范围较小,“背道而驰”则可用于一切方向或目的等相反的事物或行动。
87、作茧自缚:比喻做了某件事,结果使自己受困。也比喻自己给自己找麻烦。自食其果:指自己做了坏事,自己受到损害或惩罚。
玩火自焚:比喻干冒险或害人的勾当,最后受害的还是自己。
88、一视同仁:对不同的事物或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多用于指人。
一概而论: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多用于否定句。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89、:形容耗尽精力,费尽心思。褒义词。深思熟虑:深入细致地考虑。
处心积虑:存着某种想法,早已有了打算。亦形容用尽心思地谋划。贬义词。
90、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需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另眼相看,指用另外一种眼光来看待,表示重视或歧视。
大跌眼镜,指对出乎意料的结果或不可思议的事物感到非常惊讶。
91、无可厚非:厚,深重;非,非议,否定;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做得妥当。
毋庸置疑:毋庸,不必;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
92、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
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多用于事物,而少用于人。
93、推诚相见,诚:相信。指以真心对待人。常作动词性短语;
畅所欲言,畅:尽情;痛快;欲:想要。把心里要讲的话痛快地全部讲出来; 推心置腹,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心待人。常作形容词性短语。
94、讳莫如深,指把事情瞒得非常严密,唯恐别人知道。隐含有忌讳不提的意思。三缄其口,形容说话极为谨慎,不肯轻易开口或少说话。守口如瓶,形容说话极其谨慎或严守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