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考重点文言虚词练习题(全套)[范文模版]
高考重点文言虚词练习题
文言虚词练习
(一)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图穷而匕见
4、余闻而愈悲
5、庄宗受而藏之
6、温故而知新
7、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9、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17、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18、徐而察之
19、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 20、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2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24、既而儿醒,大啼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 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 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 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 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 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
三、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
文言虚词练习
(一)答案
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5连词,表承接“来”“就”;6—9连词,表并列“和”“并且”;10—12连词,表转折“却”;13—15连词,表递进“而且”;16—18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19—20连词,表假设“如果”;21—22连词,表因果“因而”;23代词,通“尔”,“你”“你的”;24时间副词词尾,助词。
二、1.C(①⑥转折连词 ②④修饰连词 ③⑦顺承连词 ⑤⑧递进连词)
三、1、连词,并列关系
2、连词,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3、连词,转折关系,可译为然而
4、连词,递进关系
5、连词,修饰关系
6、连词,承接关系
7、代词,同“尔”,可译为你
8、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劝告或感叹语气,可译为“吧”“啊” 文言虚词练习
(二)一、解释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
1、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5、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6、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7、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9、与尔三矢,矢其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伶官传序》)
二、下列加点的“乃”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B.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D.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E.使杞子、杨孙、逢孙戍之,乃还 F.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G.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H.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三、判断“乃”在文中的意义。
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1乃读之。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2乃翁”一句,大为感佩,其真3乃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4乃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5乃不得已而谢。
文言虚词练习
(四)答案
一、解释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
1.表示顺承,可译为“就”“这才”等;2—3.表示转折,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4—5.表示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6—7.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8—9.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二.ADG(A才 B是 C竟然,却 D才 E就 F这样 G才 H你的)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1乃读之。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2乃翁”一句,大为感佩,其真3乃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4乃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5乃不得已而谢。
答案:
1、副词,表承接,可译为于是
2、代词,可译为你的
3、副词,相当于是
4、副词,可译为竟然,却
5、副词,可译为才
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1乃读之。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2乃翁”一句,大为感佩,其真3乃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4乃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5乃不得已而谢。
答案:
1、副词,表承接,可译为于是
2、代词,可译为你的
3、副词,相当于是
4、副词,可译为竟然,却
5、副词,可译为才 文言虚词练习
(三)一、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3、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4、向使六国各爱其地
5、童微伺其睡
6、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7、独其为文犹可识
8、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9、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10、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11、距其院东五里
12、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13、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14、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15、其皆出于此乎?
16、子其勉之
17、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8、国无主,其能久乎?
19、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20、其竟以此而陨其生乎?
21、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22、吾其还也
23、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24、将比今之诸侯而诛之乎?其教之不改而后诛之乎?
25、天其弗识,人胡能觉?
26、溱与洧,浏其清矣
27、北方其凉,雨雪其雱
28、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29、彼苍天者,曷其有极 30、既见君子,云其何忧
31、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3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33、彼人是哉,子曰何其?
二、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意义判定正确的一组是()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③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④则或咎其欲出者 ⑤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⑦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⑧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⑨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A.①⑧相同,②⑤相同
B.③④相同,⑥⑨不同 C.⑥⑦相同,⑧⑨相同
D.②⑤不同,④⑥相同
三、判断“其”中在文中的意义。
人言,蔺相如徒以1其口舌之功垂于竹帛,以吾观之,则非徒口舌耳。相如观秦王无意偿赵城,则却立睨柱,秦王恐2其破璧,遂许之斋戒,因得以完璧归赵,3其仅口舌哉?若与庸人议之,其必曰:“吾4其与之.”焉敢如此?
归国,将相失和。途遇廉颇,即转退避,当5其时,何人能如此?门客询以因,相如则言:“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观古今英杰之所为,6其皆出于此乎?故吾以为,汝7其勿以他人之言为训。
且吾意相如之才,罕有其匹,古今英杰仅8其一二。9其是耶,其非耶?10其若是,则虽见霰雪纷11其无垠,亦无恨矣,吾亦无有“悔12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之憾了。
文言虚词练习
(五)答案
一、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
1—4第三人称的领属关系“他的”“他们的”“它的”;5—7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8第一人称代词“我”;9—12指示代词“那”“那些”;13指示代词“其中的”;14—15表示推测、估计语气“恐怕、大概”;16—17表示祈使语气“应当”;18—21表示反问语气“难道、哪里”;22表示商量语气;23表示假设“假如”;24表示选择“或者、还是”;25表示让步“尚且”;26相当于“然”,用在形容词后;27—29在单音节形容词和象声词之前,起强调作用;30—32句中无实意,凑足音节;33(jiˉ)表示疑问语气。
二、B(①他的 ②其中的 ③那 ④那 ⑤其中的 ⑥他,他们 ⑦我,自己 ⑧他,他们)⑨大概
三、1、代词,可译为他
2、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可译为他
3、副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
4、副词,表示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
5、指示代词,可译为那
6、副词,表示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
7、副词,表示祈使语气,可译为一定
8、代词,可译为其中
9、连词,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是„„还是
10、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11、助词,补足音节,可译为不译
12、代词,可译为我,自己 文言虚词练习
(四)一、解释句中“且”字的意义和用法
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2、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3、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4、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5、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6、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
7、不出,火且尽
8、驴一鸣,虎大骇,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9、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10、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二、下列加点的“且”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B.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C.吾攻赵,旦暮且下 D.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E.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F.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三、判断“且”在文中的意义。
“存者1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此岂石壕一地,唐王朝尽然耳。若此,帝尚每日声歌,2且委政非人。则李唐3且亡,必矣。于斯世,河水清4且涟矣,尚可,朝中人若如此,则必危。纵有“死5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之豪气,无用武之地,亦有何用?
文言虚词练习
(五)一、解释句中“所”字的意义和用法
1、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2、某所,而母立于兹
3、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4、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5、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6、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
7、则以兵围所寓舍
8、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
9、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0、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11、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1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13、所以遣将守关者
14、所以游目骋怀
1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6、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17、父去里所,复还
18、离宫别馆,三十六所
二、下列加点的“所”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B.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C.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D.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三、判断“若”在文中的意义。
“吾1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此言,足使之为天下2所钦。以其3所居位,能如此,岂他人可及?察其言,观其行,可见其4所言非伪饰耳。与之相伯仲者,信陵君也,其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5所过之时,前访朱亥,其度岂常人哉?此二人皆6所以教人向上者也。
文言虚词练习
(八)答案
一、解释句中“所”字的意义和用法
1—3名词,场所、位置;4—6“所”加动词,构成名词性词组;7—8“所”字结构做定语;9—11“为„„所”表被动;12—13“所以”,表原因;14—16所以,表示手段或凭借;17左右;18“座、套”。
二、CD(A地方 B助词,与“为”合起来表被动 C助词,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 D助词,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
三、1、可译为„„的原因
2、表示被动
3、“所+动词”后面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作用
4、“所+动词”构成所字结构
5、“所+动词”构成所字结构
6、可译为用来„„,靠他来„„,„„的方法(途径、手段)文言虚词练习
(六)一、解释各句中“为”的意义以及用法。
1、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
2、君家妇难为。
3、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4、能以经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5、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
6、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7、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8、古人以俭为美德。
9、霓为衣兮风为马。
10、士大夫多予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11、君既为府吏。
12、十七为君妇。
13、自名为鸳鸯。
14、冥有鱼,其名为鲲。
15、始尔未为久。
16、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17、非为织作迟。
18、为秦宫人。
19、为仲卿母所遣。20、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21、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22、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23、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24、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袒。
25、公为我献之。
26、阿母为汝求。
27、慎勿为妇死。
28、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
29、如姬为公子泣。
30、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1、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为”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B.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C.不足为外人道也 D.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 E.为赋新词强说愁 F.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G.不者,若属且皆为所虏
三、判断“为”在文中的意义。
“天行有常,不1为尧存,不为桀亡。”此2为至理,当3为世人言之,切勿使之4为巫所惑。巫者,以诡5为业,其所6为皆7为利也。故8为其来也,即斥之以此理,彰其用心。9为天下除残去秽,乃吾辈本分,何辞10为?
文言虚词练习
(九)答案
一、解释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
1名词,作为、政绩;2动词,做、干;3第一个介词,替、给,第二个动词,做、干;4—5动词,制作;6第一个动词,治理,第二个,被;7动词,治理;8—10动词,当作、作为;11—12动词,身为、成为;13—14动词,叫做;15动词,算作;16第一个介词,替、给,第二个动词,算作;17动词,是;18动词,成为;19—20介词,表被动;21助词,表诘问;22语气助词,呢;23—24动词,帮助;25—26介词,替、给;27介词,为了;28—29介词,向、对;30—31连词,因为。
二、CD(A因为 B是 C对,向 D对,向 E为了 F呢 G“为所”表被动
三、1、介词,可译为因为
2、动词,可译为是
3、介词,可译为对、向
4、介词,可译为被
5、动词,可译为作为
6、动词,可译为做
7、介词,可译为为了
8、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
9、介词,可译为替
10、句末语助,可译为呢 文言虚词练习
(七)一、解释各句中“以”的意义以及用法。
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自以寿不得长
3、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5、忠不必用矣,贤不必以
6、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7、宫之奇以其族行
8、农民以鬻子者
9、无以,则王乎!
10、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1、不赂者以赂者丧
1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13、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14、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15、不以此时引纲维,尽思虑
16、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17、请其矢,盛以锦囊
18、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19、余船以次进 20、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1、高祖以圣武定鼎
22、以相国守代
23、以资政殿学士行
2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25、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6、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27、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28、木欣欣以向荣
29、作《师说》以贻之 30、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31、背晋以归梁
32、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二、下列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赵亦盛设兵以待 B.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余与四人拥火以人
E.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F.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G.今以钟馨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H.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三、判断“以”在文中的意义。
“秉烛夜游,良有1以也。”若2以己美于潘安,则出无伤;否则,3以如吾之容现于当衢,则恐惊人。故自当4以书卷为伴,弃夷5以近则随众而游,险以远则独不敢至之怯,慕“凌九霄6以闹天宫”之勇,从而可醉乎“木欣欣7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美„„
畅游书海8以极夫天地之乐,如此,9以帝位予我,亦弃之也,岂10以一冕之故而弃心神之逸?11以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乐。
吾虽12以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13以权贵交,14以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贤不见用,忠不见15以”之叹。
文言虚词练习
(十二)答案
一、解释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
1—3动词“以为”“认为”;4—5动词“使用”;6动词“做”;7动词“率领”;8动词“有”;9动词通“已”,“停止”;10—12介词“因为”“由于”;13—14介词“在,从”;15介词“在„„的时候”;16—18介词“拿,用,把,凭”;19—20介词“按照”;21介词“依靠”;22—23介词“凭借„„的身份”;24连词,表并列;25—27连词,表因果;28连词,表修饰;29—30连词,表目的“来,用来”;31表承接;32副词,通“已”,已经。
二、BG(A目的连词 B把 C并列连词 D顺承连词 E因为 F凭借 G把 H在)
三、1、名词,可译为原因
2、动词,可译为认为
3、介词,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依据的工具、方法馺其他,可译为凭借
4、介词,可译为把
5、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或递进关系
6、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关系
7、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8、连词,表目的关系,可译为“来”
9、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10、介词,可译为因
11、连词,表原因,可译为“因为”
12、介词,可译为在
13、介词,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跟、和
14、连词,表界限或范围
15、动词,可译为用 文言虚词练习
(八)一、解释句中“因”字的意义和用法。①罔不因势象形。②变法者因时而化。③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④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⑤不如因而厚遇之。⑥因击沛公于坐。⑦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⑧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⑨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⑩因拔刀斫前奏案。⑾相如因持璧却立„„ ⑿于今无会因。
⒀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⒁蒙故业,因遗策。⒂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二、下列加点的“因”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 B.不如因而厚遇之 C.左右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 D.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 E.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F.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三、判断“因”在文中的意义。
1因能授官,不以门第取人,且不2因旧制,此乃曹操成大业之3因。其常4因人不备,袭取之,如乌巢焚粮。此一役,动摇袁绍军心,5因乘势击破之,成官渡大捷。此亦6因许攸之力而得,此正如7因枯木变为荣木也。途经绍墓,其尚8因众人至前拜祭。其量岂常人可比?9因此其得众人之心,以一天下。10因其有非常之量,故能就非凡之业。
文言虚词练习
(十三)答案
一、解释句中“因”字的意义和用法 1、2句“依照、根据”;
3、4句“依靠、凭借”;
5、6句“趁着,趁此”;7句“通过,经由”;
8、9句“因为,由于”;
10、11句“于是,就;因而”;12句“原因,缘由,机缘”;13句“根据”;
14、15句“沿袭,继续”。
二、CE(A于是,就 B趁机 C于是。就 D凭借 E于是,就 F通过)
三、1、介词,可译为根据
2、动词,可译为沿袭
3、名词,可译为原因
4、介词,可译为趁着
5、副或连,可译为于是
6、介词,可译为凭借
7、介词,可译为经由
8、介词,可译为通过,经过
9、介词,可译为因为
10、连词,可译为因为 文言虚词练习
(九)一、解释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2、辍耕之陇上。
3、奉之弥繁。
4、侵之愈急。
5、子孙视之不甚惜。
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7、汝识之乎?
8、可以知之矣。
9、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10、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1、余之力尚足以入。
12、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1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5、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16、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17、顷之,烟炎张天。
18、蚓无爪牙之利。
19、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20、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2、夫晋,何厌之有。
二、下列加点的“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C.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E.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F.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
三、判断“之”在文中的意义。
一僧欲1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2之应。久3之,此僧以箪食瓢饮4之助至南海,夸5之于唐僧:“此何难6之有?”唐僧曰:“汝7之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8之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9之乎?”
文言虚词练习(十八)答案
一、解释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1—2动词“到„„去”;3—7第三人称代词“他”“它”“他们”“它们”;8—9指示代词“这”;10—12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中间“的”;13用在中心语和补语中间;14—16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7用在时间副词后,补足音节;18—20定语后置的标志;21—22宾语提前的标志。
二、BF(A这 B助词,提前宾语 C往,到„„去 D助词,不译 E取独 F助词,提前宾语)
三、1、动词,可译为到、往
2、代词,可译为他
3、助词,调节音节,用在时间词后,不译
4、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样
5、代词,可译为这件事
6、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7、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8、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9、人称代词,可译为我
第二篇:文言虚词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后面的题。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①齐人伐燕,胜之②句读之不知
b.①箪食壶浆,以迎王师②以弱天下之民 d.①人力不至于此②月出于东山之上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后面的题。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也,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2.下列各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b)a.尝与其父奢言兵事 b.括母问奢其故 d.分断其军为二
解析 b项“其”是代词“其中”。其余三项均为代词“他的”。参考译文 ——第2题
赵括从年少时就学习兵法,同人家谈论军事,自以为天下的人都赶不上他。有一次同他父亲赵奢讨论起来,他父亲都驳不倒他,然而他父亲并不认为好。他母亲就问赵奢其中的缘故,赵奢说:“用兵是危险的事情,他看得太容易了。赵国将来 不用他作大将倒也罢了,如果用他作大将,使赵军失败的一定是他。”这次赵括要统兵出发了,他的母亲就上书给赵王,说:“赵括不可作大将。” 赵括随即代替廉颇(担任抗秦大将)后,全部更改(原有的)纪律和规定,撤换并重新安排军官。秦将白起听说了这些事,出动奇兵,假装败退,截断了赵军运输军粮的道路,把赵括的军队一切为二,(于是)赵军军心离散。经过四十多天,军中兵士饥饿,赵括带领精锐的兵士亲自上阵战斗。秦军射死了赵括。赵括的军队大败,于是几十万兵士投降了秦国,秦国把他们全部活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寒朗字伯奇,鲁国薛人也。永平中,以谒者守侍御史,与三府掾属共考案①楚狱②。颜忠、王平等辞连及隧乡侯耿建、朗陵侯藏信、护泽侯邓鲤、曲成侯刘建。建等辞未尝与忠、平相见。是时显宗③怒甚,吏皆惶恐,诸所连及,率一切陷入④,无敢以情恕者。朗心伤其冤,试以建等物色⑤独问忠、平,而二人错愕不能对。朗知其诈,乃上言建等无奸,专为忠、平所诬,疑天下无辜类多如此。帝乃召朗入,问曰:“建等既如是,忠、平何故引入?”朗对曰:“忠、平自知所犯不道,故多有虚引,冀以自明。”帝曰:“既如是,四侯无事,何不早奏,狱竟而久系至今耶?”朗对曰:“臣虽考之无事,然恐海内别有发其奸者,故未敢时上。”帝怒骂曰:“主持两端。促提下。”左右方引去,朗曰:“愿一言而死。小臣不敢欺,欲助国耳。”帝问曰:“谁与共为章?”对曰:“臣自知当必族灭,不敢多污染人,诚冀陛下一觉悟而已。臣见考囚在事者,咸共言妖恶大故⑥,臣子所宜同疾,今出之⑦不如入之,可无后责。是以考一连十,考十连百。又公卿朝会,陛下问及得失,皆长跪言,旧制大罪祸及九族,陛下大恩,裁止于身,天下幸甚。及其归舍,口虽不言,而仰屋窃叹,莫不知其多冤,无敢忤陛下者。臣今所陈,诚死无悔。”帝意解,诏遣朗出。后二日,车驾自幸洛阳狱录囚徒,理出千余人。(节选自《后汉书•寒朗传》,有改动)注 ①考案:审处。②楚狱:汉光武帝刘秀的儿子刘英为楚王。汉明帝刘庄在位时,楚王因谋逆被废自杀。因这一案件受牵连而被处罚的人“以千数”。③显宗:汉明帝刘庄。④陷入:定罪判刑。⑤物色:指形貌、模样。⑥大故:大事。⑦出之:古代称“有罪不判,重罪轻判”为出罪,称“无罪判刑,轻罪重判”为入罪。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专为忠、平所诬
诬:诬陷 b.冀以自明 冀:希望 d.帝意解 解:解释 解析 解:缓解,消解。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d)a.①试以建等物色独问忠、平②(屠)以刀劈狼首 b.①乃上言建等无奸②陈胜、吴广乃谋曰
d.①口虽不言,而仰屋窃叹②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解析 ①表转折关系,②表承接关系。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无敢以情恕者。
译文:没有人敢按照实情宽大处理。(关键词:以、恕)(2)四侯无事,何不早奏,狱竟而久系至今耶?
译文:四位大臣没有犯罪,为什么不早些上奏,案子审理完了,还(把他们)长久地关押到现在呢?(关键词:狱、竟、系)(3)臣自知当必族灭,不敢多污染人,诚冀陛下一觉悟而已。
译文:臣自知必遭灭族,不敢多连累别人,只诚恳地希望陛下醒悟罢了。(关键词:族灭、污染、诚、冀)参考译文
寒朗字伯奇,鲁国薛人。永平年间,寒朗以谒者身份代理侍御史,与太尉、司徒、司空属官共同审理楚王谋反案。颜忠、王平等的供词牵连到隧乡侯耿建、朗陵侯藏信、护泽侯邓鲤、由成侯刘建。刘建等人的供词说没有与颜忠、王平见过面。当时显宗大怒,官吏害怕,凡有牵连的人,一律陷入案中,没有人敢按照实情宽大处理。寒朗同情他们的冤屈,试用刘建等人的形貌单独审问颜忠、王平,而两人错愕竟认不出来。寒朗知道其中有诈,于是上书说刘建等没有谋反,纯粹是颜忠、王平二人诬陷,并怀疑天下无辜受牵连的人大多如此。显宗就召寒朗进宫,问道:“刘建等如果没有罪,颜忠、王平等人为什么要牵连他们?”寒朗答道:“颜忠、王平自知所犯的是大逆不道之罪,所以想牵连很多的人,希望表明自己无罪。”显宗道:“既然是这样,四位大臣没有犯罪,为什么不早些上奏,案子审理完了,还(把他们)长久地关押到现在呢?”寒朗答道:“我虽考查他们没有事,但是担心国内还有别人揭发他们的谋反之罪,所以不敢及时报上来。”显宗发怒骂道:“竟这样模棱两可,快拿下去!”左右的侍卫正要将寒朗拉下去,寒朗说:“希望说完这句话后再被处死。小臣不敢欺君,只是想帮助国家罢了。”显宗问道:“谁和你一起写的奏章?”寒朗回答道:“臣自知必遭灭族,不敢多连累别人,只诚恳地希望陛下醒悟罢了。我看到调查案件的人,都说奸恶大事,臣子都应该痛恨,拷问无罪放出不如按供词抓捕进去,可以不承担责任。因此拷问一个连累十个,拷问十个连累百个。又公卿朝会时,陛下问及得失,都是长跪在地下说,旧制叛逆大罪祸及九族,陛下大恩,才只办本人的罪,这是天下最大的幸运。等回到家里,口里尽管不说,却仰头叹息,没有哪个不知道下狱者多冤枉,但没有敢忤逆陛下的人。我现在把要说的说了出来,的确是死而无悔。”显宗怒意消解,下诏叫寒朗出去。两天后,显宗亲自到洛阳狱中审录囚徒,释放出一千多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棋 鬼(清)蒲松龄
扬州督同将军梁公,解组乡居,日携棋酒,游林丘间。会九日登高,与客弈,忽有一人来,逡巡局侧,耽玩不去。视之,目面寒俭,悬鹑结焉,然意态温雅,有文士风。公礼之,乃坐。亦殊撝谦。公指棋谓曰:“先生当必善此,何勿与客对垒?”其人逊谢移时,始即局。局终而负,神情懊热,若不自已。又着又负,益愤惭。酌之以酒,亦不饮,惟曳客弈。自晨至于日昃,不遑溲溺。
方以一子争路,两互喋聒,忽书生离席悚立,神色惨沮。少间,屈膝向公座,败颡乞救。公骇疑,起扶之曰:“戏耳,何至是?”书生曰:“乞付嘱圉人,勿缚小生颈。”公又异之,问:“圉人谁?”曰:“马成。”先是,公圉役马成者,走无常,十数日一入幽冥,摄牒作勾役。公以书生言异,遂使人往视成,则僵卧已二日矣。公乃叱成不得无礼,瞥然间,书生即地而灭,公叹咤良久,乃悟其鬼。越日,马成寤,公召诘之。成曰:“书生湖襄人,癖嗜弈,产荡尽。父忧之,闭置斋中。辄逾垣出,窃引空处,与弈者狎。父闻诟詈,终不可制止,父愤悒赍恨而死。阎摩王以书生不德,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于今七年矣。会东岳凤楼成,下牒诸府,征文人作碑记。王出之狱中,使应召自赎。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岳帝使直曹问罪于王,王怒,使小人辈罗搜之。前承主人命,故未敢以缧绁系之。”公问:“今日作何状?”曰:“仍付狱吏,永无生期矣。”公叹曰:“癖之误人也,如是夫!” 异史氏曰:“见弈遂忘其死;及其死也,见弈又忘其生。非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哉?然癖嗜如此,尚未获一高着,徒令九泉下,有长死不生之弈鬼也。可哀也哉!”(《聊斋志异》)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a.会九日登高,与客弈
会:相约 b.神情懊热,若不自已 已:停止 d.故未敢以缧绁系之 系:捆绑 解析 会:适逢。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a.①公礼之,乃坐②癖之误人也,如是夫
b.①及其死也,见弈又忘其生②非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哉 d.①自晨至于日昃②于今七年矣
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癖之误人”的一组是(d)①日携棋酒,游林丘间 ②自晨至于日昃,不遑溲溺 ③父愤悒赍恨而死 ④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 ⑤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 ⑥徒令九泉下,有长死不生之弈鬼也 解析 ③害死父亲,④缩减寿数,⑥永不超生。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b)a.书生爱棋成癖,家产荡尽,父亲气死,他也不知悔改,最后被阎王减了寿数,罚进饿鬼狱。b.书生虽然酷爱下棋,但棋艺不精,与扬州督同将军梁公的客人下棋时,屡战屡败,最后只好跪地求饶。d.书生在阴间时本来有个赎罪转生的机会,可他沉迷弈棋,误了给东岳泰山凤楼写碑记的期限,最后落得个永世不得超生的下场。
解析 书生跪在梁公面前是乞求梁公叫勾魂使马成不要用绳索捆他的脖子,而非因为输 棋“跪地求饶”。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公礼之,乃坐。
译文:梁公对他表示敬意,他才坐下。(关键词:礼、乃)(2)阎摩王以书生不德,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
译文:阎王因为书生品行不端,减了他的寿数,罚他进饿鬼狱。(关键词:德、促)(3)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
译文:不料他在路上拖延,大大地误了期限。(关键词:意、迁延、愆)参考译文 ——棋鬼
扬州督同将军梁公,罢任后在乡间闲居,每日带着围棋和 美酒,在郊野游玩。适逢九月九日登高,与朋友对弈。忽然有个人走了过来,在棋局边徘徊,观看两人下棋,不忍离去。只见他样子贫寒俭朴,穿着一身缝满补丁的旧衣裳。然而气度温文尔雅,有文士之风。梁公对他表示敬意,他才坐下。梁公指着棋盘对他说:“先生一定精于此道,何不跟客人对一局呢?”他推辞了半天,才开始对局。一局下完他输了,神情懊丧,像是仍然不愿停手。又下了一局,又输了,越发羞惭懊恼。请他喝酒,他也不喝,只是拉住客人下棋。从清晨直到太阳偏西,连小便也没有时间。
正在因为一着棋谁该先下谁该后下争论不休的时候,忽然这位书生离开座位,惊恐地站了起来,神色十分凄惨沮丧。不一会儿,在梁公座前跪了下来,头叩出血乞求救他。梁公非常惊讶,将他扶起来说:“不过是游戏嘛,何至于如此?”书生说:“请你嘱咐马夫,不要捆我的脖子。”梁公又很诧异,问:“是哪个马夫?”书生答:“马成。”原来,梁公有个马夫叫马成,常去阴司充任鬼吏,经常是每隔十来天去一次,携带冥府文书作勾魂吏。梁公因为书生说得很奇怪,就叫人去探看马成,而马成已僵卧在床两天了。梁公于是申斥马成不得无礼,一眨眼之间,书生立即不见了。梁公叹息了很久,才明白他是鬼。过了一天,马成苏醒之后,梁公把他喊来盘问。马成说:“这个书生是洞庭湖和襄江一带人士,爱棋成癖,家产荡尽。他父亲很担心,把他关在书房里。他却跳墙出来,偷偷地跑到空地方,找人下棋。父亲知道后臭骂了他一顿,他仍不知悔改。父亲抑郁苦闷含恨而死。阎王因为书生品行不端,减了他的寿数,罚他进饿鬼狱,到今已经七年了。适逢东岳泰山凤楼建成,东岳大帝发下文书到各地府,征集文人写一篇碑记。阎王把他从狱中放出来,让他应召作文,以便赎罪。不料他在路上拖延,大大地误了期限。东岳大帝派当值的功曹向阎王问罪,阎王大怒,派我去搜捕他。前次听从您的命令,所以没敢用绳子捆绑。”梁公问:“他现在怎么样?”马成说:“还是交给了狱吏,永远没有转生的机会了。”梁公感叹说:“不良嗜好误人,竟到了这种地步!” 异史氏说:“看见下棋就忘记自己已经死了;等他死了以后,看见下棋又忘记了自己还有机会转生阳世。这不是说他所嗜好的比生命还重要吗?然而嗜好到这种程度,还没有学得一手高棋,只能让九泉之下多个不愿再转生阳世的棋鬼罢了。实在是可悲得很啊!”
在2009年全国18套高考试卷中,有10个省考查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综合近年来考查的情况看,考查频率最高的虚词依次是:以、而、之、其、乃、为、因。复习中可以把它们列为重点虚词。
准确推断文言虚词的秘笈 1.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词语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根据上下文只要是能从词性的角度作出正确的判断,一般就能对词语进行正确的判断。如果一组句子中同一个文言虚词的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也肯定不同。例如2009年广东卷第二大题第6小题中“发兵捕之,久不得”和“周怀政之诛,帝怒甚”的两句,前一个“之”是代词,他;后一个“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2.语境辨析法
即根据上下文语境(包括外部语境)来推断,在整体把握文句意义的基础上来确定某个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如前面第1题中“齐人伐燕,胜之”中的“之”,前句的意思是“齐国人讨伐燕国”,“胜之”的意思是“战胜了它”,表结果。因此“之”是代指“燕国”。3.代入验证法 4.结构推断法 5.标志确定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虚词句式的标志词,抓住标志即可事半功倍。如判断句的标志词“者”“也”“乃”等,被动句的标志词“见”“于”“为所”等,宾语前置的标志词“是”“之”等;定语前置的标志词语“者”“之”等。如第1题a项中“句读之不知”中的“之”就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再如,判断句:“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被动句:“见笑于大方之家”“若属皆且为所虏”。宾语前置标志:“何罪之有”“唯利是图”“唯马首是瞻”。定语后置句:“求人可使报秦者”“处江湖之远”。
第三篇:近十年高考文言虚词大盘点(教师版)
历年高考文言虚词大盘点
一、“以”的用法和意义(考查72次)【高考真题】请指出下列虚词“以”的意义和用法。(1)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逍遥游》)(2014浙江,介词,凭借)(2)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2014安徽,连词,表结果,以致)(3)具告以事(《鸿门宴》)(2014山东,介词,把)(4)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游褒禅山记》)(2013天津,介词,因为)(5)如惠语以让单于(《苏武传》)(2013湖南,连词,表修饰)(6)使工以药淬之(《荆轲刺秦王》)(2012天津,2013四川,介词,用)(7)但以刘日薄西山(《陈情表》)(2012山东,连词,因为)(8)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2012江西,连词,表修饰)(9)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苏武传》)(2012湖南,介词,用、拿)(10)农人告予以春及(《归去来兮辞》)(2011安徽,介词,把)(11)作《师说》以贻之(《师说》)(2011江西,2007上海,连词,表目的,来)(12)醉则更相枕以卧(《赤壁赋》)(2011浙江,连词,表修饰)(13)斧斤以时入山林(《寡人之于国也》)(2010天津,介词,“按、在”的意思)(14)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2010山东,介词,因为。)(15)以吾一日长乎尔(《论语•侍坐》(2010上海,连词,因为)(16)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2010四川,介词,凭„„的身份)(17)洎牧以谗诛(《六国论》)(2008天津,2009山东,介词,因为)(18)木欣欣以向荣(《归去来兮辞》)(2009湖南,2012安徽,连词,表修饰)(19)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2009上海高考,介词,用,拿)(20)问征夫以前路(《归去来兮辞》)(2009四川高考,介词,“把”。)(21)几以捕系死(《指南录后序》)(2009浙江,介词,“因为”)(22)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2008安徽,介词,因为)(23)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兰亭集序》)(2008年湖南,介词,因为)(24)秦亦不以城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2006天津,2008福建,介词,把)(25)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廉颇蔺相如列传》)(2004江苏,2006山东,2008安徽,介词,表原因)
(26)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2007山东,介词,因为)(27)以其无礼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2007福建,连词,因为)(28)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五人墓碑记》)(2007四川,连词,表修饰)(29)梅以曲为美(《病梅馆记》)(2007浙江,介词,把)(30)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2007江西,介词,把)(31)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廉颇蔺相如列传》)(2006安徽,介词,凭借)(32)仆以口语遇遭此祸(《报任安书》)(2006四川,介词,因为)(3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伶官传序》)(2006湖南,介词,拿、用)(34)王好战,请以战喻(《寡人之于国也》)(2006江苏,介词,拿、用)(35)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2006江苏,连词,表目的,“来”)(36)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2006江苏,介词,凭借)(37)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2005北京,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并且”。)
(38)是以君子远庖厨也(《齐桓晋文之事》)(2005广东,连词,因为)(39)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虎丘记》)(2005湖北,连词,因为)(40)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陈情表》)(2005江西,介词,因为)(41)既自以心为形役(《归去来兮辞》)(2005山东,介词,拿、用)(42)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过秦论》)(2005浙江,表目的,“来”)
二、“之”的用法和意义(48次)
【高考真题】请指出下列虚词“之”的用法和意义。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2014四川,结构助词“的”。)
2、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2013四川,助词,的)
3、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鸿门宴》)(2013湖南。代词,他,指项伯)
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2012,天津,助词,的)
5、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兰亭集序》)(2012湖南,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6、此亡秦之续也(《鸿门宴》)(2011山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7、臣之壮也,犹不如也(《烛之武退秦师》)(2011安徽,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8、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2010江西,指示代词,这)
9、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2010山东,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0、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2010上海,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1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2010四川、2013湖南,代词,这样的事。)
12、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2009浙江,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2008福建,助词,补语的标志,得)
1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2007山东,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5、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2007天津,代词,指这件事)
16、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2007江西,定语后置的标志。)
17、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2006安徽,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8、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2005,全国,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2005天津,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20、且夫水之积也不厚(《逍遥游》)(2005,辽宁,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2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2005天津,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22、四海之大,有几人钦(《五人墓碑记》)(2005浙江,定语后置的标志。)
三、“而 ”的用法和意义(45次)
【高考真题】请指出下列虚词“而 ”的用法和意义。
1、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2014安徽,连词,表修饰)
2、庄宗受而藏之于庙(《伶官传序》)(2014江西,连词,表承接)
3、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过秦论》)(2014浙江,连词,表转折关系,却)4.涂有饿殍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2013湖南,连词,表转折)
5、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2013山东,连词,表转折)
6、今人有大功而击之(《鸿门宴》)(2011江西,2013安徽,连词,表转折)
7、烟光凝而暮山紫(《滕王阁序》)(2013天津,连词,表并列)
8、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赤壁赋》)(2012四川,连词,表修饰)
9、我腾跃而上(《逍遥游》)(2012山东,连词,表修饰)[
10、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2011山东,连词,表转折)
11、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2004湖南,2011四川,连词,表修饰)
12、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劝学》)(2012上海,连词,表修饰)
1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2010天津,连词,表因果)
14、爽籁发而清风生(《滕王阁序》)(2010湖南,连词,表顺承)
15、拔剑切而啖之(《鸿门宴》)(2010江西,连词,表顺承)
16、恍惊起而长嗟(《梦游天姥吟留别》)(2010上海,连词,表顺承)
17、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2009江西、四川,连词,表顺承,就)
18、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2009安徽,连词,表修饰)
19、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2009山东,连词,表转折,却)20、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2009浙江,连词,表转折关系)
21、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2009天津,连词,表顺承)
2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2008福建,连词,表顺承)
2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2004浙江,2007山东,连词,表递进)。
24、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2006四川,连词,表顺承)
25、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王(《廉颇蔺相如列传》)(2008天津,连词,表并列)
26、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报任安书》)(2005广东,2007江西,表转折,但是”,“却”。)
27、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2007天津,连词,表承接)
28、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祭十二郎文》)(2006山东,连词,表转折)
29、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触龙说赵太后》)(2005福建,2006重庆,连词,表转折)30、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2006辽宁,代词,你的)
31、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报任安书》)(2005福建,连词,表示转折,可是)
32、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孟子见梁襄王》)(2005天津,连词,表修饰)
四、“其”的用法和意义(35次)
【高考真题】请指出下列虚词“其”的意义和用法(1)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2014四川,代词,代大鹏)(2)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2010、2014山东,副词,表揣度语气,大概。)(3)余嘉其能行古道(《师说》)(2013四川,代词,他。)(4)盖将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赤壁赋》)(2012天津,代词,代之水和月)(5)吾其无意于人世矣。(《祭十二郎文》)(2012四川,副词,表推测,大概)
(6)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崤之战》)(2012江西,副词,表反问,难道、怎么)(7)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2009湖南2012浙江,语气副词,“还是”,表示委婉商量的口气)
(8)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2011湖南,代词,第三人称,他)(9)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2006天津,2007、2011四川、湖南,副词,表期望,一定)
(10)其自视也,亦若此。(《逍遥游》)(2011湖南,代词,第三人称,他)(11)吾令人望其气(《鸿门宴》)(2011上海,湖南,第三人称代词,他)(12)天之苍苍,其正色也(《逍遥游》)(2010浙江,连词,表选择)(1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2009上海,代指那些)(14)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2009天津,代词,表示物主,他的;)(15)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2008浙江,第一个,助词,无实义;第二个,指示代词,那)(16)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六国论》)(2008湖南,代词,他的)(17)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2007安徽,代词,其中的)(18)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2004湖南,2006浙江、福建,副词,表反问,“难道、怎么”。)(19)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2006重庆,代词,他)
(20)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2006安徽,副词,表推测,大概)(21)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过秦论》)(2005全国,代词,他的)(22)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逍遥游》)(2005重庆,代词,它的)
五、“于”的用法和意义(32次)
【高考真题】请指出下列虚词“于”的意义和用法。(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2014浙江,介词,对于)(2)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陈情表》)(2013山东,介词,比)(3)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2012安徽,介词,表处所,从、由)(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2012天津2006浙江,介词,被)(5)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2011山东,2007湖南,介词,和、同)(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2011天津,介词,表处所,从、由)(7)室西连于中闺(2006四川,2011浙江,介词,和、跟、同)(8)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2011江西,介词,表范围,在)(9)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2010江西,介词,译为“在”)(10)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2010浙江,介词,对)
(11)当其欣于所遇(《兰亭集序》)(2010山东,介词,表对象,译为“向,对”;)(12)赵尝五战于秦(《廉颇蔺相如列传》)(2009天津,介词,和)(13)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五人墓碑记》)(2009湖南,介词“对于”)(14)今是溪独见辱于愚(《愚溪诗序》)(2008浙江,介词,表被动)(15)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2007江西,介词,被)(16)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2007福建,介词,比)(17)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006安徽,介词,在)(18)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2007重庆,介词,在)(19)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2005天津,介词,到)(20)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2004湖南,介词,表被动)
六、“为”的用法和意义(28次)
【高考真题】请指出下列虚词“为”的意义和用法。(1)吾羞,不忍为之下(《廉颇蔺相如列传》)(2014四川,动词,当,做;)(2)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2012山东、上海,2013天津,介词,替)(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2012四川,第一个“动词,治理”,第二个“介词,被”)
(4)朝歌夜弦,为秦宫人(《阿房宫赋》)(2010天津,“为”是动词,“成为”的意思。)(5)秦王为赵王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2006广东,2012安徽,介词,替、给)(6)为仲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2012湖南,介词,被)(7)为君翻坐《琵琶行》(《琵琶行》)(2008上海,介词,替、给)(8)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2009上海,表判断“是”)(9)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2009江西,疑问句句末,表诘问。译作“呢”。)(10)君为我呼入(《鸿门宴》)(2009浙江,2007福建,介词用,可译为“替”)(11)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2007四川,第一个“介词,替”,第二个“动词,谋划”)
(12)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五人墓碑记》)(2006天津,动词,作为)(13)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2006山东,介词,替)(14)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六国论》)(2005福建,2006重庆,介词,被)(1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2005辽宁,介词,被)(16)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2005江苏,连词,因为)(17)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五人墓碑记》)(2005江苏,介词,替)(18)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季氏将伐颛臾》)(2005江苏,成为)(19)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报任安书》)(2005江苏,介词,被)(20)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2005 辽宁,“为”为表被动;)
七、“乃”的用法和意义(21次)
【高考真题】请指出下列虚词“乃”的意义和用法。
(1)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2014四川,副词,于是,就)(2)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壁(《廉颇蔺相如列传》)(2014安徽,副词,才)(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2008浙江,2013安徽、山东、湖南,副词,表转折,竟然、却)
(4)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廉颇蔺相如列传》)(2013天津,副词,于是,就)(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2007四川,2011安徽,副词,却)(6)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2010四川,副词,于是、就。)(7)良乃入,具告以事(《鸿门宴》)(2009江西,副词,于是、就)
(8)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张衡传》)(2009天津,副词,表顺承,才)(9)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报任安书》)(2009四川,副词,表转折,竟然、却)(10)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2006北京,副词,才)(11)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2006四川,副词,表转折,竟然、却)(12)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2004江苏,2006广东,副词,才)(13)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信陵君窃符救赵》)(2006辽宁,副词,于是,就)(14)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2005山东,代词,这样)
八、“因”的用法和意义(16次)
【高考真题】请指出下列虚词“因”的意义和用法。(1)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2008湖南、北京,2013山东,介词,趁着、趁此)
(2)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之。(2013安徽,介词,因为)(3)因泣下霑矜,与武诀去(《苏武传》)(2010天津,副词,“就”的意思)(4)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2005江西,2007福建,2009四川,副词,“于是、就”)(5)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2009北京,副词,“于是、就”)(6)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2004北京,2006广东、辽宁,介词,通过)
(7)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2005全国3,2004全国,副词,于是)(8)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2004全国,副词,“于是、就”)
九、“所”的用法和意义(15次)
【高考真题】请指出下列虚词“所”的意义和用法。
(1)及其所之既倦(《兰亭集序》)(2014山东,用在动词前,形成所字短语,指代人或事物。)
(2)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2013安徽,用在动词前,形成所字短语。)(3)数十年,竟为秦所灭(2008北京,被(介词),被动句固定句式“为„„所”)(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2008安徽,用在动词前,形成所字短语。)(5)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2008天津,表原因)
(6)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兰亭集序》)(2007重庆,用在动词前,形成所字短语。)
十、“且”的用法和意义(14次)
【高考真题】9(请指出下列虚词“且”的意义和用法。(1)且贰于楚也(2013四川,连词,并且)(2)否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2009山东、2010湖南、2013浙江,副词,将要)(3)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2010四川、2012江西,副词,将要)(4)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2011天津,连词,况且)(5)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2004湖北,2006福建,2007浙江,连词,表让步,尚且)
(6)且放白鹿青崖间(2006江苏,副词,暂且)
(7)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2005广东,连词,表转折,反而,却)(8)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鸿门宴》)(2004福建,连词,表转折,然而,可)
十一、“与”的用法和意义(13次)
【高考真题】请指出下列虚词“与”的意义和用法。
(1)客亦知夫水与月乎(2014山东,连词,表并列,和)(2)蹇叔之子与师(《崤之战》)(2012上海,动词,参与、参加)(3)今君与廉颇同列(《廉颇蔺相如列传》)(2009安徽,连词,和。)(4)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2007山东,连词,表并列,和)(5)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2008湖南,连词,表并列,和)(6)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2008浙江,介词,跟,同。)(7)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2006湖南,介词,跟,同。)(8)与嬴而不助五国也。(2005天津,动词,帮助、亲附)(9)试与他虫斗,虫尽靡(2005广东,介词,同、跟)(10)问其与饮食者,皆富贵也(2005山东,介词,跟,同。)
十二、“则”的用法和意义(12次)
【高考真题】请指出下列虚词“则”的意义和用法。
(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2007湖南,2011天津,2012安徽,2013浙江,连词,表转折,却)
(2)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2007天津,2011山东,连词,表结果,那么)(3)他植者则不然(2010上海,连词,表转折,却)(4)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2007安徽,表转折,“可是”。)((5)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2006重庆,连词,表承接,就、便)(6)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2005浙江,连词,表结果,那么)
十三、“者”的用法和意义(11次)
【高考真题】请指出下列虚词“者”的意义和用法。(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2014安徽,代词,“„„的地方”)(2)抟扶摇而上则九万里(2014江西,助词,句中停顿)(3)无如寡人之用心者(2014浙江,代词“„„的人”)(4)五十者可以衣帛矣(2010四川,代词,„„的人)(5)假舆马者(2009山东,代词“„„的人”)(6)《齐谐》者,志怪者也(2009湖南,助词,句中停顿,表判断。)(7)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2007安徽,助词,无实义)(8)上书谏寡人则,受中赏(2007重庆,代词“„„的人”)
十四、“乎”的意义和用法。(7次)
【高考真题】请指出下列虚词“乎”的意义和用法。
1、恢恢乎其于游刃有余也。(《庖丁解牛》)(2014江西,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2006湖南,2008福建,语气助词)
3、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2007浙江,介词,“比”)
十五、“焉”的用法和意义(6次)
【高考真题】请指出下列虚词“焉”的意义和用法。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2009安徽,兼词,相当于“于之”,在那里)(2)置杯焉则胶(2007浙江,兼词,“于此”。)
(3)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2005福建,语气词,无义)
十六、“也”的意义和用法。(5次)
【高考真题】请指出下列虚词“也”的意义和用法。
1、邻之厚,君之薄也(2006浙江,句末语气助词,不译)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2004湖北,助词,句间停顿)
十七、“若”的意义和用法(3次)
【高考真题】请指出下列虚词“若”的意义和用法。
1、徐公不若君之美也(2006福建,动词,像)
2、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2004北京,代词,你)
3、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2004辽宁,连词,如果)
十八、“何”的意义和用法(1次)
1、山东卷: 置杯焉则胶——《逍遥游》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烛之武》 .蚓无爪牙之利 ——《劝学》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
2、北京卷: 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今者有小人之言——《鸿门宴》 .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爱莲说》
.
3、天津卷: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赤壁赋》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鸿门宴》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逍遥游》 .
4、浙江卷: 将以有为也。—《指南录后序》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陈情表》 .吾尝跂而望矣
——《劝学》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 .
5、安徽卷
吾其还也——《烛之武》(则,或).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逍遥游》 .为武置酒设乐 ——《苏武传》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
6、四川卷: 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苏武传》 .相与枕藉乎.舟中 ——《赤壁赋》 善假于.物也。——《劝学》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廉蔺》
第四篇:《高考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一些虚词另有实词的用法,为方便表述起见,本清单将其一并解释。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连词
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表示递进关系,并且,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表示转折关系,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表示假设关系,如果,假如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表示因果关系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表示目的关系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代词
通“尔”,第二人称,你的,你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副词
通“如”,好像,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2.何
疑问代词
单独做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做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哪里,什么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做定语,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疑问副词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为什么,怎么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语气助词
相当于“啊”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动词
通“呵”,喝问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3.乎
语气助词
表疑问语气,吗,呢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表反问语气,吗,呢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吧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啊,呀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前赤壁赋》)
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介词
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乎:于)(《醉翁亭记》)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乎:在)(《捕蛇者说》)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师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对)(《劝学》)
词尾
……的样子,……地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前赤壁赋》)
4.乃
副词
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才,这才,就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却,竟(然),反而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只,仅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第二个“乃”:只,仅仅)(《史记·项羽本纪》)
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是,就是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代词
用作第二人称,常做定语,译为“你的”;也做主语,译为“你”。不能做宾语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用作指示代词,这样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5.其
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做领属性定语,他的,他们的,她的,她们的,它的,它们的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三人称代词,做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他,他们,她,她们,它,它们
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我的,我(自己),你的,你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指示代词,表示远指,那,那个,那些,那里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指示代词,表示近指,这,这个,这些,这里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副词
加强祈使语气,可,还是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加强揣测语气,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加强反问语气,难道,怎么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婉商,还是
吾其还也。(《殽之战》)
连词
表示选择关系,是……还是……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表示假设关系,如果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助词
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6.且
连词
表示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表示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表示让步关系,尚且,还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表示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副词
将,将要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暂且,姑且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7.若
动词
像,好像
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代词
表第二人称,你,你们,你的,你们的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表近指,这,这样,如此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连词
表假设,如果,假设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表选择,或,或者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至,至于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8.所
名词
处所,地方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助词
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
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9.为
动词
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以为,认为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判断词,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介词
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对,向,拿
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语气词
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何辞为?(《鸿门宴》)
10.焉
兼词
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在其中)(《论语·述而》)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焉:从这里)(《劝学》)
相当于“于何”,在哪里,从哪里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代词
相当于“之”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哪里,怎么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
语气词
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做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做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地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11.也
句末语气词
表示判断语气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
表示婉商语气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句中语气词
表示语气停顿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12.以
介词
表示工具,拿,用,凭着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凭借,凭,靠
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所处置的对象,把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表示时间、处所,于,在,从
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祭妹文》)
表示原因,因为,由于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依据,按照,依照,根据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把
秋以为期。(《诗经·氓》)
连词
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而,又,而且,并且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而
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而,来,用来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因为
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而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助词
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表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
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动词
以为,认为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用,任用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名词
缘由,原因
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通假
通“已”,已经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通“已”,止
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13.因
介词
依照,根据
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依靠,凭借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趁着,趁此
不如因善遇之。(《鸿门宴》)
通过,经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因为,由于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疏》)
副词
于是,就;因而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原因,缘由,机缘
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动词
根据
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沿袭,继续
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14.于
介词
在,从,到
乃设九宾礼于廷。(于:在)(《廉颇蔺相如列传》)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劝学》)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于:到)(《廉颇蔺相如列传》)
在……方面,从……中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
由于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进学解》)
向,对,对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被
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与,跟,同
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比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比)(《劝学》)
15.与
介词
和,跟,同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给,替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比,和……比较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连词
和,跟,同
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动词
给予,授予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结交,亲附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对付
庞煖易与耳。(《史记·燕召公世家》)
参加,参与
蹇叔之子与师。(《蹇叔哭师》)
赞许,同意
吾与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句末语气词
通“欤”,表示感叹或疑问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16.则
连词
表示承接关系,就,便,原来是,已经是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表示条件、假设关系,假使,如果,那么,就,便,要是……就……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国风·东门之墠》)
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副词
用于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是,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已经,原来,原来已经
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崤之战》)
通“辄”,总是,常常
居则曰:“不吾知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名词
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论语》六则。
准则,法则
以身作则。
动词
效法
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史记·周本纪》)
17.者
代词
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用于数词之后,……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用作“若”“似”“如”的宾语,……的样子
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用于后置的定语之后,相当于“的”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用于“今”“昔”等时间词之后,不必译出
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原君》)
语气词
用于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用于主语之后,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用于主语后,引出原因、解释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18.之
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指示代词,这,此
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助词
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用于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用于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用于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之后,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动词
到……去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
END
—
第五篇:常用文言虚词阐释
常用文言虚词阐释
《大学语文》大纲在“汉语基本知识”中提出的第二项要求为:“掌握常用 文言虚词之、其、者、所、诸、焉、则、而、于、以、且、乃等的用法,识别同 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此项要求侧重于对课文中出现的 常见文言虚词意义或用法的掌握,下面分别作些介绍。
之
代词
可指代人、事、物等,通常充当句中的宾语。例如:
(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之:指代所行
之事,可译作“这样做”,分别充当“欲”和“为”的宾语)
(2)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
於国也》之:提到动词“有”之前的宾语,指代前面所说的情况。)
(3)野语有之曰。(《庄子?秋水》之:指代“野语”的内容,可译为“这 样的话”,充当“有”的宾语。)
(4)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冯谖客孟尝君》之:指代冯谖,充
当“见”的宾语)
(5)公赐之食,食舍肉。(《郑伯克段于鄢》之:指代颍考叔,充当“赐” 的近宾语。)
用于宾语前置的结构中,复指提到动词之前的宾语。此时原有的代词词汇意 义消隐,只起提宾的语法作用。例如: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我之
谓:谓我。)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郑伯克段于鄢》其 是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这吧。)
其李将军之谓乎?(《李将军列传》其李将军之谓乎:也许说的就是李将军 这类人吧。)
惟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陈言之务去:务去陈言。)
连词(结构助词)
1. 置于名词性偏正结构(定中结构)的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多种修 饰关系,通常可译为“的”。例如:
(1)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代为?(《季氏将伐颛臾》)
(2)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可以食肉矣。(《寡人之於国也》)
(3)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
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谏逐客书》)
2. 置于主谓短句的主语后、谓语前,取消原有的句子独立性,使之变成名 词性偏正结构,在更复杂的句式中充当主语、宾语、状语、定语等。此时根据上 下文,通常可译作“的”、“„„的时候”、“„„的样子”、“„„的情况(条件)下”等,也可不译出。例如:
(1)寡人之於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於国也》寡人之於国也:寡人
对于国家的治理。充当全句的主语。)
(2)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马伶传》李伶之为严相国:李伶扮演的严相
国。充当句中主语。)
(3)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庄子?秋水》尔向之自多于 水:你以往因为河水满溢而自我炫耀的样子。充当“似”的宾语。)
(4)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前赤壁赋》东方之既白:东方
已亮。充当“知”的宾语。)
(5)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李将军列传
》广之将兵:李广带兵的时候。充当状语。)
(6)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
救。(《张中丞传后叙》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南霁云向贺兰进明求救的时候。在全句中充当状语。)
(7)此吾之所为师也。(《马伶传》吾之所为:我师从的,充当“师”的定 语。)
动词
表示“去”、“往”、“到„„去”、“到达”等意思。如:
驱而之薛,使吏民如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卷。(《冯谖客孟尝君》之薛:到 达薛地)
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李将军列传》所之:去的地方、去处)
其(一)代词
可指代人、事、物等。与“之”不同的是,上古汉语中“其”时常隐含结构 助词“之”的
意思,与后续词语组成名词性结构,因此通常只用作定语。魏晋以后,“其 ”的适用范围有所扩大,也可用作主语。例如:
(1)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移其粟於河内。(《寡人之於国也》前一“
其”指河内,可译为“那里的”;后一“其”指河东,可译为“河东的”)
(2)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庄子?秋水》其:指代 河伯,可译为“他的”)
(3)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五代史伶官传序》其:指代前
事,可译为“此”、“这”。)
(4)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张 中丞传后叙》其:指代当地百姓,充当主谓结构中的主语。)
(5)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马伶传》其:指代马伶,可译为“
他”,充当句中主语。)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古汉语中“其”的指代对象可以灵活多样,作为指示代 词,可用作特指、远指、近指;指代人物时,不仅可指代第三人称,也可指代第
一、第二人称,这都需要根据上下文确定。例如:
(1)长者闻之,得无厌其为迂乎?(《报刘一丈书》其:此为作者自指,可
译为“我”)
(2)李生足下: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答李翊书》其:指
李生,这里可译为“你”)
(二)语气词
作为语气词,“其”通常置于句首或句中,可表示多种语气。
1. 表揣测语气,可译为“大概”、“恐怕”、“也许”、“可能”等。例 如:
(1)虽然,待用于人者,其肖于器邪?(《答李翊书》)
(2)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冯谖客孟尝君》)
(3)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种树郭橐驼传》)
2.表叮嘱、劝勉、期望、命令等语气,通常用于祈使句中,可译为“一定”、“千万”等。例如:
(1)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五代史伶官传序》其无忘:可译作
“千万不要忘记”)
3.表反问语气。可译作“岂”、“难道”、“哪里”等。例如:
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答李翊书》)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郑伯克段于鄢》
4. 强调语气,可译为“究竟”。例如:
(1)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张中丞传后叙》)
(三)连词
连结并列的句式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作“是„„还是”或“„„还是„„” 等。例如:
如是者,其亦足乐乎?其无足乐也?(《答李翊书》)
者
起辅助作用的代词。与一般代词不同的是,“者”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必须附着于其他词或短语之后,共同构成名词性结构,以指代一定的人、事、物,可在句中充当主语、定语、宾语、中心语等。可以与“者”组合的词类较多,意义或作用也各不相同,主要有:
与名词组合:
主要可分两类:
复指名词或名词性主语,引出谓语。此时“者”通常可以不译,也可视需要 译为“„„此人”、“„„这个人”、“„„的情况”等。例如: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李将军列传》)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马伶传》)
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
2.复指名词或名词结构,充当动词宾语。此时“者”通常可以不译,也可视
需要译为“„„此人”、“„„的人(情况)”等。例如:
(1)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冯谖客孟尝君》)
与数量词组合:
表示数量的种类。可译为“种”、“样”、“类”、“方面”等,也可不译。例如:
(1)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2)此三者,吾遗恨也。(《五代史伶官传序》)
(3)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谏逐客书》)
(4)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谏逐客书》)
与时间词组合:
表示一定的时间范围,可译为“„„的时候”等。例如:
(1)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季氏将伐颛臾》)
(2)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答李翊书》)
与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组合:
将原有的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变成名词性结构,可酌情译为“„„的”、“„„的人
(或情况、东西、事情等)”。例如:
(1)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谏逐客书》)
与动词或动词短语组合:
将原有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变为名词性结构,也可酌情译为“„„的”、“ „„的人
(或情况、东西、事情等)”。例如:
(1)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季氏将伐颛臾》)
(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庄子?秋水》)
(3)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谏逐客书》)
(4)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李将军列传》)
(5)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 张中丞传后叙》)
(6)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前赤壁赋》)
此外,“者”字结构有一类是提示或强调结果,以引出对缘由的解释,此时 可译为“„„的原因”等。例如: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庄子?秋水》)
若是者何也?(《谏逐客书》)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冯谖客孟尝君》)
所
代词
“所”也是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的辅助性代词,所组成的结构也是名词性 结构。与
“者”不同的是:(1)“所”置于其他词或短语之前,而不是其后;(2)“所”的后面只能接动词,而且通常是及物动词。因此,如果不及物动词、形容 词等与“所”字组合,它们自身一般也都变得具有及物动词的性质;(3)“所” 字之所以通常与及物动词组合,是因为此时的“所”具有动词宾语的性质。因此,“所”字结构说明的是受动作行为支配的对象物,而“者”字结构则是说明发 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实施者(如“所见”指看到的东西;“见者”则指看东西 的主体),二者的意义差别是明显的,决不可混为一谈。例如:
(1)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五代史伶官传序》)――所归:归处。
(2)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所希冀:企盼的内容。
(3)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庄 子?秋水》)――所连:指禅让的君位;所争:争夺的政权;所忧、所劳:指为此
而忧虑、操劳的国事。
(4)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李将军列传》)――所之:去的地方、去处。
(5)非臣陨首所能上报。(《陈情表》)――所能上报:指能够回报的恩德。
(6)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前赤壁赋》)――所如:去往的地
方。
此外,还有一些由“所”组成的常见结构应当注意:
1.“所„„者”
此一结构表达的意义等同于“所”字结构,而不等同于“者”结构,亦即说 明受动作行为支配的对象,而不是发出或实施动作行为的主体。例如:
(1)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谏逐客
书》)――所重者:看重的东西;所轻者:轻视的东西。
(2)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答李翊书》)――所为者与所期
者:指文章的写作与期盼达到的水平。
(3)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冯谖客孟尝君》)――所寡有者 :缺少的东西。
(4)所欲忠者,国与主耳。(《张中丞传后叙》)――所欲忠者:愿意效忠 的对象。
所以
“所以”这一凝固结构表达的意思较复杂,主要有:
意义比较具体,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凭借、工具、方法等,可译为“用来 „„的„„”、“凭它来„„的”等。如:
A.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谏逐
客书》)
B.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谏逐客书》)
C.亟称其人,所以劝之,非敢褒其可褒而贬其可贬也。(《答李翊书》)
D.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答司马谏议书》)
E. 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知所以志也。(《张中丞传后叙》)
意义比较抽象,用以引出某种结果的原因,可译为“导致„„„的原因”、“这就是„„的原因”。如:
A.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谏逐客书》)
B.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五代史伶官传
序》)
C.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李将军列传》)
指代缘由、原因的名词性结构,做动词宾语。如:
A.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
约数词
此时接续在数量词后,表示大约的数量范畴。可译为“左右”、“前后”等。例如:
未到匈奴阵二里所,止。(《李将军列传》)
诸
合音词
1.“之于”的合音(即取“之”的声母、“于”的韵母和声调拼合而成。“
于”古音同“乎”)。“之”为指示代词,“于”为介词,所以此时“诸”只出 现在句中:“之”是前面出现的动词的宾语,指代上文提到的人、事、物;“于 ”则与后面的词或短语组成介宾结构,介绍前面的动宾结构关涉到对象、处所、地点、内容等。例如:
(1)用与舍属诸人。(《答李翊书》)
(2)用则施诸人,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答李翊书》)
(3)更譬诸操舟„„(《论毅力》)
(4)公伐诸鄢。(《郑伯克段于鄢》)
2.“之乎”的合音。“之”为指示代词,“乎”为语气词,此时“诸”只出
现在句末:“之”是前面出现的动词的宾语,“乎”用来结束句子。例如:
(1)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论语?子罕》)
(2)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梁惠王下》)
约数词
此时“诸”作定语,表示某一范围的全体,或全体中的每一个体,可译为“ 各位”、“众”等。例如: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卷。(《冯谖 客孟尝君》)
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李将军列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