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虚词归纳总结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2 22:04: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文言虚词归纳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文言虚词归纳总结》。

第一篇:初中文言虚词归纳总结

初中文言虚词整理

1、<形> 旧,原来。

《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学过的知识。)

《狼》:“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名> 原因,缘故。

《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公输》:“楚王问其故。” 《曹刿论战》:“既克,公问其故。”

3、<副> 故意,特意。

《陈涉世家》:“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4、<连> 所以,因此。

《醉翁亭记》:“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出师表》:“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唐雎不辱使命》:“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1、<介> 到了„„时候,等到。

《孙权劝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湖心亭看雪》:“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2、<介> 到,至。

《湖心亭看雪》:“及郡下,舟子喃喃曰”。《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3、<动> 比得上。

《邹忌讽齐王纳谏》:“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4、<连> 和,与。

《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1、<代> 你,你的。

《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千乃翁。”

2、<副> 于是,就。

《狼》:“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孙权劝学》:“蒙乃始就学。”

《岳阳楼记》:“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小石潭记》:“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陈涉世家》:“陈胜,吴广乃谋曰”。“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曹刿论战》:“乃入见。”

《公输》:“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3、<副> 才,这才。

《陈太丘与友期》:“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送东阳马生序》:“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狼》:“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隆中对》:“‘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4、<副> 竟然,却。

《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动> 是。

《陈涉世家》:“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其1、<代> 第三人称代词。

(1)相当于“他的”。

《智子疑邻》:“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

《夸父逐日》:“弃其杖,化为邓林。”

《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送东阳马生序》:“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邹忌讽齐王纳谏》:“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曹刿论战》:“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愚公移山》:“帝感其诚”。

(2)相当于“她的”。口技》:“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3)相当于“它的”。

《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其:指海。)

《伤仲永》:“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其:指诗。)《狼》:“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其:指麦

场。)《小石潭记》:“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其:指潭。)

《岳阳楼记》:“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

今人诗赋于其上。”

《醉翁亭记》:“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其:指滁州城。)

《隆中对》:“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

《惠子相梁》:“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雏,子知之乎?”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请循其本。”

(4)相当于“他们的”。

《论语•述而》:“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狼》:“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核舟记》:“其两面三刀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醉翁亭记》:“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湖心亭看雪》:“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

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曹刿论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2、<代> 第三人称代词。

(1)相当于“他”。

《陈涉世家》:“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2)相当于“它”。

《两小儿辩日》:“及其日中如探汤”。

《马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其:指千里马。)

《观潮》:“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其:指潮。)

(3)相当于“他们”。

《送东阳马生序》:“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 《醉翁亭记》:“醉能同其乐”。

《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3、<代> 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自己的”。

《伤仲永》:“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大道之行也》:“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五柳先生传》:“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公输》:“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梁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

《鱼我所欲也》:“此之谓失其本心。”

4、<代> 指示代词。相当于“这”,“那”。

《塞翁失马》:“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伤仲永》:“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父利其然也”。《愚公移山》:“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1、<代> 这样,那样。

《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伤仲永》:“父利其然也。”

《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岳阳楼记》:“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然则何时而乐耶?”

《唐雎不辱使命》:“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智子疑邻》:“其家甚智其子。”(其家:这家。其子:他们的儿子。)

《答谢中书书》:“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五柳先生传》:“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三峡》:“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桃花源记》:“复前行,欲穷其林。”

《核舟记》:“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其上:它的上面。)

《岳阳楼记》:“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5、<代> 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中。”

《狼》:“其一犬坐于前。”

《口技》:“不能指其一端。”“不能名其一处也。” 《曹刿论战》:“既克,公问其故。”

6、<副> 表推测。相当于“大概”。

《论语•卫灵公》:“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副> 表肯定。相当于“其实”。

《马说》:“其真不知马也。”

8、<副> 表反问。相当于“难道”。

《马说》:“其真无马邪?”

9、<助> 用来加重语气。相当于“可要”。

《唐雎不辱使命》:“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1、<副> 犹,尚且。

《伤仲永》:“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

《马说》:“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副> 暂且,姑且。

《石壕吏》:“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3、<连> 和,又。

《送东阳马生序》:“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蒹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4、<连> 况且。

《陈涉世家》:“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唐雎不辱使命》:“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愚公移山》:“且焉置土石?”

5、<副> 将近。

《隆中对》:“谓为信然。”

《出师表》:“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公输》:“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恒过然后能改”。“然

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形> 是的,对的。

《陈涉世家》:“吴广以为然。”

3、作词尾,表状态,相当于“„„的样子”,“„„地(的)”,也可以不译出。

《咏雪》:“公然欣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口技》:“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桃花源记》:“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屋舍

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闻之,欣然规往。”

《核舟记》:“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记承天寺夜游》:“欣然起行。”

《五柳先生传》:“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送东阳马生序》:“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小石潭记》:“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岳阳楼记》:“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醉翁亭记》:“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有亭翼然

临于泉上者”。“杂然而前陈者”。“颓然乎其间者”。

《满井游记》:“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

于匣也。”“娟然如拭”。“悠然自得”。《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行路难》:“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唐雎不辱使命》:“秦王怫然怒。” 《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4、<连> 然而,但是。

《醉翁亭记》:“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出师表》“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公输》:“然胡不已乎?”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5、地名中的字。

《使至塞上》:“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动> 像,好像。

《咏雪》:“未若柳絮因风起。”

《木兰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核舟记》:“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与朱元思书》:“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送东阳马生序》:“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小石潭记》:“皆若空游无所依。” 《满井游记》:“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邹忌讽齐王纳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岳阳楼记》:“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若夫:用在一句话的开头以引起下文。近似“像那”)

2、<动> 及,比得上。

《送东阳马生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3、<代> 称。

《陈涉世家》:“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4、<代> 此,这样的。

《五柳先生传》:“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5、<连> 假如,如果。

《唐雎不辱使命》:“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6、用于词尾,可译为“„„样”。

《公输》:“舍其梁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为(一)wéi

1、<动> 做,干。《核舟记》:“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为:指雕刻。)

《醉翁亭记》:“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为:酿。)

《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行拂乱其所为”。《鱼我所欲也》:“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2、<动> 当,担任。

《孙权劝学》:“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论语•为政》:“温故而新,可以为师矣。”

《陈涉世家》:“项燕为楚将”。“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3、<动> 筑,造。

《陈涉世家》:“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公输》:“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4、<动> 题,写。

《伤仲永》:“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5、<动> 看作,当成,当作,结为。

《论语•泰伯》:“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唐雎不辱使命》:“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公输》:“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五柳先生传》:“因以为号焉。” 《隆中对》:“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6、<动> 成,成为。

《夸父逐日》:“弃其杖,化为邓林。”

《伤仲永》:“卒之为众人”。“不受之人,且为众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小石潭记》:“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为:凝结,结成。)

7、<动> 以为,认为。

《孙权劝学》:“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口技》:“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陈涉世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吴广以

为然。”

《邹忌讽齐王纳谏》:“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8、<动>是。

《塞翁失马》:“此何遽不为福乎?”

《核舟记》:“中轩敞者为舱”。“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陈涉世家》:“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隆中对》:“谓为信然。”

《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公输》:“此为何若人?”“必为有窃疾也。”“为与此同类。”《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名> 心理活动,心情。《岳阳楼记》:“或异二者之为”。

10、<语> 表示疑问语气。

《公输》:“夫子何命焉为?”

11、<介> 被。

《观潮》:“仅有‘敌船’为火所焚”。《满井游记》:“山峦为晴雪所洗。”

《陈涉世家》:“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隆中对》:“贤能为之用。”

(二)wèi

12、<介> 给,替。

《论语•学而》:“为人谋而不忠乎?”

《公输》:“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13、<介> 为了。

《鱼我所欲也》:“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

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14、<介> 为了„„。后面省略宾语“此”,“之”等。

《木兰诗》:“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15、<介> 向,对。

《桃花源记》:“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不足为外人道也。”

《陈涉世家》:“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1、<动> 认为,以为。

《口技》:“以为妙绝。”

《三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公输》:“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陈涉世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吴广以为然。”

《邹忌讽齐王纳谏》:“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皆以美于徐公。”

2、<介> 表示所用的工具、方法,凭借的条件等。

(1)可译为“用”、“拿”。

《孙权劝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狼》:“投以骨。”(以:一说“把”)。“以刀劈狼首。”

《伤仲永》:“或以钱币乞之。”

《核舟记》:“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小石潭记》:“全石以为底”。

《醉翁亭记》:“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陈涉世家》:“祭以尉首。” 《出师表》:“咨臣以当世之事”。《公输》:“成,将以攻宋。”

《唐雎不辱使命》:“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大王加惠,以大易小”。(2)、可译为“靠”、“凭”、“凭借”。

《唐雎不辱使命》:“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隆中对》:“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曹刿论战》:“何以战?”“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愚公移山》:“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3)、可译为“按照”。

《马说》:“策之不以其道”。

《曹刿论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必以信。”

3、<介> 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论语•泰伯》:“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伤仲永》:“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五柳先生传》:“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出师表》:“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唐雎不辱使命》:“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曹刿论战》:“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4、<连> 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因为”。

《塞翁失马》:“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马说》:“不以千里称也”。

《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以中有足乐者”。

《小石潭记》:“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满井游记》:“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出师表》:“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先帝不

以臣卑鄙”。

《唐雎不辱使命》:“徒以有先生也。”

5、<连>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而”,也可不译。

《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送东阳马生序》:“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隆中对》:“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6、<连> 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而”;“来”, 也可不译。

《小石潭记》:“近岸,卷石底以出”。

《送东阳马生序》:“手自笔录,计日以还。”“俯身倾耳以请”。“不敢出一言以复”。

《愚公移山》:“河曲智叟亡以应。”

7、<连> 表示目的关系。

(1)、可译为“来”、“用来”。

《狼》:“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观沧海》:“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岳阳楼记》:“属予作文以记之”。

《陈涉世家》:“令辱之,以激怒其众。”“杀之以应

陈涉。”

《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公输》:“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2)、表结果,可译为“以致”。

《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

之路也。”“以伤先帝之明”。

8、表示时间,方位的界限或范围,用法同现代汉语。

《答谢中书书》:“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观潮》“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陈涉世家》:“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出师表》:“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9、<副>通“已”,已经。

《陈涉世家》:“固以怪之矣。”

1、<动> 顺着,就着。

《咏雪》:“未若柳絮因风起。”

《核舟记》:“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介> 依靠,凭借。

《隆中对》:“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3、<连> 因此。

《送东阳马生序》:“余因得遍群书。”

《唐雎不辱使命》:“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4、<副> 于是,就。

《五柳先生传》:“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隆中对》“因屏人曰”。

1、<介>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

(1)、可译为“在”。

《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伤仲永》:“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狼》:“其一犬坐于前。”

《大道之行也》:“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2、<介> 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

为”。

安乐也。”

3、<介> 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

(1)、可译为“向”。《伤仲永》:“日扳仲永环谒于

《送东阳马生序》:“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惠子相梁》:“而飞于北海”。(于:一说“到”)

《邹忌讽齐王纳谏》:“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邑人。”

《口技》:“于厅事之东北角”。“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也。”

《记承天寺夜游》:“相与步于中庭。”

《观潮》:“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出没于惊涛万仞中”。

《马说》:“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岳阳楼记》:“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满井游记》:“于时冰皮始解”。

《隆中对》:“欲信大义于天下”。

《出师表》:“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试用于昔日”。“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惠子相梁》:“搜于国中三日三夜。”“于是鸱得腐鼠”。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曹刿论战》:“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邹忌讽齐王纳谏》:“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可译为“到”

《夸父逐日》:“饮于河、渭;河、渭不足”。

《醉翁亭记》:“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唐雎不辱使命》:“仓鹰击于殿上。”“何至于此!”“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隆中对》:“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出师表》:“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还于旧都。”

《公输》:“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邹忌讽齐王纳谏》:“皆朝于齐。”

《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3)、可译为“从”。

《大道之行也》:“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醉翁亭记》:“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唐雎不辱使命》:“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休祲降于天”。《公输》:“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惠子相梁》:“夫鵷雏发于南海”。

《愚公移山》:“告之于帝。”

《公输》:“胡不见我于王?”

(2)、可译为“给” 《唐雎不辱使命》:“请广于君。”

《出师表》:“欲报之于陛下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也”。

(3)、可译为“对”、“对于”。

《公输》:“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出师表》:“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鱼我所欲也》:“万钟于我何加焉!”

《五柳先生传》:“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可译为“与”,“跟”,“同”。

《隆中对》:“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曹操比于袁

绍,则名微而众寡”。

4、<介> 介绍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从”。

《伤仲永》:“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5、<介> 表示比较,可译为“比”。

《伤仲永》:“其受之天也,贤于才人远矣。”

《鱼我所欲也》:“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6、<连> 至于:表示提起相关的另一件事。

《三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醉翁亭记》:“至于负者歌于途”。

《出师表》:“至于斟酌损益”。

(一)yŭ

1、<动> 给,给予。

《伤仲永》:“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鱼我所欲也》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2、<连> 和,及。

《湖心亭看雪》:“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醉翁亭记》:“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公输》:“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愚公移山》:“吾与汝毕力平险”。

《邹忌讽齐王纳谏》:“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注:连词前后的几个事物为并列关系,顺序可颠倒。)

3、<介> 跟,同。

《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

《咏雪》:“与儿女讲论文义。”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

《孙权劝学》:“与蒙论议”。

《核舟记》:“神情与苏、黄不属。”

《桃花源记》:“遂与外人间隔。”

《石壕吏》:“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记承天寺夜游》:“念无与为乐者”。

《马说》:“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送东阳马生序》:“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小石潭记》:“似与游者相乐。”

《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满井游记》:“而此地适与余近”。

《隆中对》:“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

《出师表》:“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曹刿论战》:“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注:介词前后的几个事物不构成并列关系,顺序也常常不可颠倒。)

4、<副> 相伴,一起。

《饮酒》:“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二)yú<语> 通“欤”,表疑问。

《唐雎不辱使命》:“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鱼我所欲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三)yù<动> 欣赏。

《答谢中书书》:“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原意为“参与”。)

(四)jŭ、<动> 通“举”,选拔。

《大道之行也》:“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副> 乃,就是。用以加强肯定语气。

《伤仲永》:“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岳阳楼记》:“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出师表》:“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2、<副> 表示顺承。(1)相当于“就”。

《论语•学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陈太丘与友期》:“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核舟记》:“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陋世铭》:“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观潮》:“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三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送东阳马生序》:“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岳阳楼记》:“则有去国怀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满井游记》:“作则飞沙走砾。”

《隆中对》:“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出师表》:“不效,则治臣之罪。”

《鱼我所欲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曹刿论战》:“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2)相当于“那么”。

《鱼我所欲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岳阳楼记》:“然则何时而乐耶?”

《出师表》:“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3)<副> 表示转折。相当于“却”。

《送东阳马生序》:“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

《鱼我所欲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

于我何加焉?”

(4)<连> 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5)<连> 表示让步,相当于“倒是”。

《隆中对》:“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6)<助> 无意义。

《与朱元思书》:“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1、<动> 去,往;到。

《陈涉世家》:“辍耕之垄上”。“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助之至”。“寡助之

至”。

2、<代> 第三人称代词。(1)相当于“他”。

《论语•述而》:“择其善者而从之”。

《陈太丘与友期》:“下车引之”。

《伤仲永》:“借旁近与之”。

《五柳先生传》:“或置酒而招之”。

《陈涉世家》:“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之:指扶苏。)“楚人怜之。”(之:指项燕。)“令辱之”。(之:指吴广。)

《唐雎不辱使命》:“长跪而谢之曰”。

《隆中对》:“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之:指徐庶。)“将军岂愿见之乎?”(之:指诸葛孔明。)“贤能为之用”。(之:指孙权。)

《公输》:“愿借子杀之。”(之:指侮臣者。)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亲戚畔之”。(之:指失道者。)“天下顺之。”(之:指得道者。)

《鱼我所欲也》:“呼尔而与之”。(之:指行道之人。)“蹴尔而与之”。(之:指乞人。)

《惠子相梁》:“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之:指惠子。)

(2)相当于“他们”。

《桃花源记》:“问所从来,具答之。”

《陈涉世家》:“杀之以应陈涉。”(之:指各地郡县长

官。)

《隆中对》:“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之:指关羽。张飞。)

《出师表》:“事无大小,悉以咨之”。“愿陛下亲之信之。”

《曹刿论战》:“公将弛之。”(之:指齐军。)

《愚公移山》:“跳往助之。”

《核舟记》:“能以径寸之木”。

《三峡》:“春冬之时”。

《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实是欲界之仙都。”

《马说》:“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五柳先生传》:“黔娄之妻有言”。“其言兹若人之俦乎?”“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送东阳马生序》:“益慕圣贤之道。”“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腰白玉之环”。“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3)相当于“它”。

《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

《论语•子罕》:“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之:指诗。)“受之天也。”(之:指通 悟。)

《狼》:“复投之”。“又数刀毙之。”

《桃花源记》:“渔人甚异之。”(之:指桃花源的奇景。)《核舟记》:“箬篷覆之。”(之:指舱。)“闭之”。(之:窗。)“石青糁之。”(之:指刻字的凹处。)“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马说》:“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

《送东阳马生序》:“弗之怠。”(之:指读书。)“走送之。”(之:指书。)

《小石潭记》:“乃记之而去。”

《醉翁亭记》:“名之者谁?”“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满井游记》:“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唐雎不辱使命》:“愿终守之”。

《公输》:“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环而攻之而不胜。”“委而去之”。

(4)相当于“它们”。

《伤仲永》:“忽啼求之。”(之:指书具。)

《陈涉世家》:“攻銍、酂、苦、柘、谯皆下之。”(之:指上述各地。)

(5)相当于“这件事”。

《伤仲永》:“余闻之也久。”

《桃花源记》:“闻之,欣然规往。”

《岳阳楼记》:“属予作文以记之。”

《陈涉世家》:“然足下卜之鬼乎?”“固以怪之矣。”

《隆中对》:“时人莫之许也。”

《公输》:“再拜,曰:‘请说之。’”“吾既已言之于王矣。”

《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暮寝而思之。”

3、<代> 指示代词,相当于“此”、“这”。

《桃花源记》:“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小石潭记》:“心乐之。”

《公输》:“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愚公移山》:“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4、<助>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可译为“的”。

《伤仲永》:“不能称前时之闻。”“仲永之通悟”。

《口技》:“于厅事之东北角”。

《狼》:“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桃花源记》:“忘路之远近。”

《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花之君子者也。”“菊之爱”。

《岳阳楼记》:“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览物之情”。“予尝求古仁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醉翁亭记》:“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山水之乐”。“山间之朝暮也。”“而不知人之乐”。

《唐雎不辱使命》:“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皆布衣之士也”。

《隆中对》:“此用武之国”。

《出师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公输》:“荆之地方五千里”。“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三里之诚,七里之郭”。“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曹刿论战》:“小大之狱”。

《邹忌讽齐王纳谏》:“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愚公移山》:“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惩山北之塞”。

5、<助> 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论语•子罕》:“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孙权劝学》:“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狼》:“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

《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

《送东阳马生序》:“当余之从师也”。“无鲜肥滋味之享。”

《岳阳楼记》:“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醉翁亭记》:“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满井游记》:“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唐雎不辱使命》:“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要离之刺庆忌也。”

《公输》:“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臣以王吏之

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鱼我所欲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此之为失其本心。”

《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彻”。“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6、<助> 作定语后置的标志。《马说》:“马之千里者”。

《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7、<助> 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陋室铭》:“何陋之有?”。

《公输》:“宋何罪之有?”

8、<助> 补足音节,没有实义。

《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口技》:“妇拍而呜之”。

《伤仲永》:“卒之为众人”。

《狼》:“久之”。

《桃花源记》:“处处志之。”

《醉翁亭记》:“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陈涉世家》:“怅恨久之”。

《曹刿论战》:“公将鼓之。”

9、<助> 用在“前、后、内、外间”等词前,表示对时间或 方位的限制。《邹忌讽齐王纳谏》:“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醉翁亭记》:“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在乎山水之间也。” 《满井游记》:“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论语》;“任重而道远。”

《醉翁亭记》:“泉香而酒冽;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起坐而喧哗者。”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鱼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

《出师表》:“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醉翁亭记》:“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曹刿论战》:“登轼而望之;再而衰,三而竭。” 《醉翁亭记》水落而石出;日出而林霏开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困于心,横于虑,而后作。”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鱼我所欲也》:“由是则生而又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论语》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醉翁亭记》:“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5.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醉翁亭记》:“朝而往,暮而归;杂然而前陈者。” 《满井游记》:“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妆而蹇者。” 《鱼我所欲也》:“蹴尔而与之。”

1、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岳阳楼记》:“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曹刿论战》:“何以战?”(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岳阳楼记》:“然则何时而乐耶?”

2、用作疑问副词。

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观沧海》:“水何澹澹。”

另外还有复合词,如[何若]【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所 1、用作名词,“处所”“地方”“应有的归宿”。

《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2、用作助词,放在动词的前面,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

《木兰诗》:“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3、用作助词,放在介词前面,组成介词结构短语,合起来作状语,说明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凭借的方法手段、产生的原因及其有关人物。

《桃花源记》:“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4、复合词 [所以]

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出师表》:”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等。

《出师表》:”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第二篇:初中文言虚词总结

初中文言虚词总结

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②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③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④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

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就初中常见的文言虚词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结合具体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分析.(一)之

1、代词,代人,译为:他,他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2、代词,代事,译为:这,它。例:肉食在者谋之。(《曹刿论战》

3、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4、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5、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6、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无实在意义,不译。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7、助词,作宾语倒装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例:何陋之有。(《陋室铭》)

8、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例: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9、动词,作谓语,译为:去,往。例:吾欲之南海。(《为学》)/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二)其

(1)代词,这,这个:其人视端容寂(《核舟记》)(2)代词,那个:其船背稍夷(《核舟记》)(3)代词,他(她、它)(的): 其夫呓语(《口技》)/ 并自为其名(4)代词,其中,其中的:不能指其一端(《口技》)(5)助词,表反问,难道:其真无马邪(《马说》)(6)助词,表推测,恐怕:其真不知马也(《马说》)(7)助词,加重语气:安陵君其许寡人(8)大概:其恕乎

(9)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其如土石何?

(三)以

1、介词,与后面的词或短语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其译意较多。①译为:把,拿。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译为:用,拿。例:以刀劈狼首。(《狼》)③译为:凭,靠。例:何以战。(《曹刿论战》)④译为:根据,按。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⑤译为:因为。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阳楼记》)

2、作连词,表示顺承、目的、结果等。①可译为:来,而。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②也可译为:以致。例: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作副词,表示时间,译为: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4、动词,用作谓语,译为:以为,认为。例: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注:此处作实词)

(四)于

1.表示对象,译为“对,对于,向”。例: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2.表示处所,译为“在,从”。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3.表示对象,译为“与,跟,同”。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4.表示处所,译为“到”。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5.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例: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五)而

1.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有时可不译。例:

2.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并且”、“就”,有时可不译。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3.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4.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动词和状语,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5.代词,可译为“你”,“你的”。例:而翁知我。(《蔡勉旃坚还亡友财》)而

1、作连词,表示并列、顺承、转折、假设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并且,而且。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十则)②表示顺承关系,译为:就,然后。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③表示转折关系,译为:但,却,可是。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④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假如。例:而吾蛇尚存,……(《捕蛇者说》)

2、副词,常依附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无实意,一般不译。例:既而儿醒,大啼。(《口技》)

(六)则 1.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学而不思则罔(2)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那么”。例:万众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出师表》)/ 入则无法家拂士 / 然则北通巫峡(3)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例: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2.表示判断:可译为“就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七)者 1.代词(1)指人、事、物、时间、地点等,可译为“……的人”、“……的东西”、“……的事情”、“……的原因”等。例:京中有善口技者。(的人)(《口技》)/ 可爱者甚蕃。(的花)(《爱莲说》)(2)在数词后表示几种人、几件事或几样东西。可译为“个”、“样”、“项”。例: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3)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可译为“……的时候”。例: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2.助词

用在判断句或陈述句的主语后,表示停顿,不译。例:吴广者,阳夏人也。(“者”与“也”配合,表判断,不译)(《陈涉世家》)/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者”用在陈述句的主语后,表停顿。)(《愚公移山》)

(八)也

1.句末语气词,表判断,可不译。例: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世家》)2.句末语气词,表陈述语气,可不译。例: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3.句末语气词,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等。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4.句末语气词,与“和”等词对应,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若为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5.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以引起下文。例:余闻之也久。(《伤仲永》)

(九)焉

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2.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啊”。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十)因

1.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就”。例: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2.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由于”、“凭借”、“依靠”。例: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3.介词,可译为“根据”、“依照”。例: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4.副词,可译为“因此”。例: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 而因以及乎其迹。(《墨池记》)

(十一)且 1.副词

(1)用在动词或数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将”,“将要”、“将近”。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表示行为的状态,可译为“姑且”、“暂且”。例:存着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2.连词

(1)表示递进,可译为“况且”。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2)表示让步,可译为“尚且”、“还”。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3)表示并列或递进,可译为“和”、“而且”、“并且”。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

(十二)乃 1.副词

(1)可译为“竟然”。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见渔人,乃大惊(2)可译为“于是”、“才”、“就”。例: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岳阳楼记》)/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才)(《狼》)/ 蒙乃使就学 2.判断词,可译为“是”、“就是”。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3.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例: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十三)矣

1.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或判断推测语气,相当于“了”、“啊”。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啊)(《岳阳楼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了)(《论语》十则)2.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了”。例:甚矣,汝之不惠!(了)(《愚公移山》)3.语气词,表命令或请求,相当于“了”、“啦”。例:登轼而望之,曰:“可矣。”(《曹刿论战》)

(十四)乎 1.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2)表反问,可译为“吗”。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3)表推测,可译为“吧”。例: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4)表感叹,可译为“啊”。例: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2.介词,引出动作行为发出的处所,相当于“于”。例:醉翁至于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十五)所

1.与动词结合,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所闻”即“所知道的事情”)(《桃花源记》)2.“所”和“以”连用。

(1)“所以”表示原因,可译为“……的原因”。例: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2)“所以”表示手段或凭借,可译为“用什么方法”、“用这些来”。例:吾知所以距子矣。(《公输》)/ 所以动心忍性。(“所以”:用这些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与“为”相呼应,构成“为……所……”的结构,表被动。例:而二虫尽为所吞。(“为……所……”可译为“被……吞掉”)(《童趣》)

4.用作名词,意思是“地方”、“处所”。例:欲至何所。(《宋定伯捉鬼》)

(十六)哉

1.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2.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

3.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十七)夫

1.指示代词,译为“那”。例: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2.fú,句首发语词。例:夫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丈夫。例:夫齁声起。(《口技》)

4.成年男子的通称,可译为“人”。例: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十八)遂 1.副词,可译为“就”、“于是”。例:遂逐其师。(《曹刿论战》)2.副词,表原因可译为“因而”。例:恐遂汩没。(《上枢密韩太尉书》)

(十九)虽

连词,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例: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例: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二十)然

(1)…的样子:泯然众人矣(《伤仲永》)/秦王怫然怒。(《唐雎不辱使命》)(2)但是:然数年恒不一见 /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3)正确:吴广以为然

(4)这样,那样:谓为信然 / 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二十一)故

1.旧的,原来的。例: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 两狼之并驱如故。《狼》)2.特意。例: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3.原因,缘故。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4.所以,因此。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十二)苟

1.连词,表假设,可译为“如果”。例:苟富贵勿相忘。(《陈涉世家》)/ 苟慕义强仁(《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2.副词,可译为“苟且”。例: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3.副词,表希望,可译为“且,或许”。例:苟无饥渴。(《君子于役》)

(二十三)会

1.副词(1)适逢,恰巧。例:会宾客大宴。(《口技》)(2)一定。例: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3)定将。例:会挽雕弓如满月。(《密州出猎》)2.动词

(1)回合,聚会。例: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2)体会,领会。例: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送东阳马生序》)

(二十四)或

1.无指不定代词,可译为“有的人”,“有人”。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2.副词

(1)有时。例:或王命急宣。(《三峡》)(2)或许。例: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二十五)诸

(1)各个、众:其西南诸峰(2)之、于(兼词):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二十六)及

1、到、至:及目中则如盘盂

2、比得上:徐公何能及君也(二十七)若

(1)像:烨然若神人

(2)第二人称代词,你:若为佣耕(3)至,至于:若夫淫雨霏霏(4)假如:若士必怒

(5)比得上: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6)这,此: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二十八)为

(1)做:公输盘为我为云梯(2)作为,当作:以虫草为林(3)认为:孰为汝多知乎

(4)是: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5)给,替:为人谋而不忠乎(6)变成,成为:卒之为众人

(7)被: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8)句末语气词:夫子何命焉为(9)心理活动:或异二者之为(二十九)与

(1)给:借旁近与之 呼尔而与之

(2)通“欤”,表疑问:轻寡人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3)和:与余舟一芥 尝与人佣耕 念无与为乐者 天与云与山与水(4)参加:未复有能与其奇者(5)通“举”,推举:选贤与能

2.亡

①失去---大道以多岐亡羊(中山狼传)②通 无---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丷丷)③死亡---馁不得食,亦终必亡而已(丷丷)④逃---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3.绝

①极点---以为妙绝(口技)

②停止---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三峡)③非常---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

④隔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5.诚

①诚心---帝感其诚,命夸娥式二子负二山(愚公移山)②果真---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③确实---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6.易 ①容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滕王阁记)

②交换---使人遣赵王书,愿以十五城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③改变--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察今)7.顾

①看---君臣相顾,泣下沾襟

②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③反而---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8.举

①举起---肩举驴上,引避道左(中山狼传)②发动---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③全

④提出---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⑤推荐---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

9.去

①离开---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卖油翁)②距离---去村四里有森林(冯婉贞)10.当

①抵挡---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赤壁之战)②距离

13.兵

①兵器---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伦)②军队---可汗大点兵(木兰诗)③战争---兵旱相乘(乘:交加),天下大屈(论积贮疏)14.度

①揣度---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②越过---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

20.道

①道义---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②说---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③道路---会天下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④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1.居

①停留---不可久居(至小丘西小石潭记)②在某种地位---佛印居右(核舟记)③居住---自吾氏三世居是乡(捕蛇者说)④坐---令女居其上(西门豹治邺)

11.益

①增加---有所广益《出师表》

②更加---君之疾在肌肤,不治将益深||香远益清《爱莲说》 ③渐渐---益习其怕,又近出前后(习:熟悉,习惯)④好处---满招损,谦得益 19.意

①心意---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②神情---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聊斋志异·狼三则)

二.双音节古今异义 古义

今义

1.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到处

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发生)2.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聚会商议 指管理财务的人员 3.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虽然这样 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4.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德行高尚的人 常指年岁高的人,长辈 5.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可以把 表示许可

6.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到达

关联词,表示另提一件事 7.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失败 凶狠而放肆

8.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从此 连词,表承接关系 9.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用来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的原因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的原因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10.诚宜开张圣听 扩大 商店等开始营业 1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心和遗憾 深切地憎恨

12.先帝不以臣卑鄙 地位低微,见识短浅(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13.臣不胜受恩感激

感动激奋

因对方的好意、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 三.词类活用

1.置人所罾鱼腹中(罾,名词作动词,用网捕)2.狐鸣呼曰(狐,名词作状语,像狐狸一样)

3.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怪)4.皆指目陈胜(目,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看)5.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丹,名词作状语,用朱砂)6.陈胜王(王,名词动词,称王)

7.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忿恚,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8.将军身被坚执锐(坚、锐,形容词作名词,坚固的盔甲、锐利的武器)9.请广于君(广,形容词作动词,扩大)

10.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轻,形容词作动词,轻视)11.天下缟素,今日是也(缟素,名词作动词,穿孝服)12.保其岩阻(岩阻,形容词作名词,险要的地方)

13.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北、东、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东、向西)

14.身率益州之众(身,名词作状语,亲身、亲自)

15.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箪、壶,名词作动词,用箪装,用壶盛)16.与亮情好日密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17.恢弘志士之气(恢弘,形容词作动词,发扬光大)18.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臧、否,形容词作动词,奖励善良、惩罚邪恶)19.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奸,形容词作名词,邪恶的事情)20.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良实,形容词作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21.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优劣,形容词作名词,能力强与能力弱的人)22.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广益,形容词作动词,扩大、增加)

23.亲贤臣,远小人(亲,名词作动词,亲近;远,形容词作动词,疏远、远离)24.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效,动词作名词,效力的机会,任务)25.攘除奸凶(奸凶,形容词作名词,奸邪凶顽的敌人)26.临表涕零(涕,名词作动词,流泪)四.一词多义 1.兵

(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军队)(2)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兵器)2.长

(1)身长八尺(身高)(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长时间)

(3)以君为长者(辈分大的)(4)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领导者)3.称

(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称作、叫作)(2)先帝称之曰能(称赞)4.出

(1)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出发)(2)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产生)5.次

(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停留)(2)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编排)6.存

(1)而君以五百里之地存者(存在、生存)(2)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抚慰、慰问)7.道

(1)会天大雨,道不通(道路)(2)伐无道,诛暴秦(道德)(3)以咨诹善道(道理、方法)8.发

(1)可怜白发生(头发)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发出)(3)发闾左适戍渔阳(征发)9.分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本分)(2)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分开、分裂)10.好

(1)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喜欢)(2)外结好孙权(友好)11.计

(1)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计算)(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计划)(3)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商讨)12.将

(1)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率领)(2)陈胜自立为将军(将军)13.尽

(1)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通达、到)(2)进尽忠言(全部用出)14.举

(1)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成就)(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发动)(3)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推举)15.立(1)陈胜自立为将军(封)(2)复立楚国之社稷(成立、建立)(3)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登上帝王或诸侯的位子)16.临

(1)今当远离,临表涕零(面对)(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17.论

(1)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讨论)(2)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评定)18.明

(1)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严明)(2)以伤先帝之明(英明)19.命

(1)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命令)(2)苟全性命于乱世(生命)(3)奉命于危难之间(使命)20.谋

(1)非惟天时,抑亦人谋(计谋、手段)(2)陈胜、吴广乃谋曰(商量)21.起

(1)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起兵)(2)挺剑而起(跳起、站起)22.塞

(1)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堵塞)

(2)益州险塞,沃野千里(边塞)23.善

(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好)(2)惟博陵崔州平与亮友善(友好)24.上

(1)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上等的)(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皇帝)25.胜

(1)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胜利)(2)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尽)26.食

(1)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食物)(2)卒买鱼烹食(吃)27.使

(1)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让,使得)(2)唐雎不辱使命(出使)(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派遣)28.书

(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书写)(2)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字)29.数

(1)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几)(2)广故数言欲亡(屡次)(3)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动词,数数)30.王

(1)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国王)(2)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称王)31.亡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2)且秦灭韩亡魏(灭亡)(3)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32.为

(1)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变成)(2)陈胜自立为将军(做、当)

(3)惟博陵崔州平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是)(4)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做)(5)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建造)33.谓(1)秦王谓唐雎曰(说、告诉)(2)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认为)34.效

(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效力的机会)(2)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奏效)35.信

(1)惟博陵崔州平与亮友善,谓为信然(确实)(2)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3)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4)信义著于四海(信用、诚信)36.兴

(1)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兴盛)(2)若无兴德之言(发扬光大)(3)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复兴)37.行

(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品行)(2)陈胜、吴广皆次当行(行列)38.许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赞成)(2)安陵君其许寡人(答应)39.言

(1)愿诸君勿复言(说)(2)若无兴德之言(言论)40.遗

(1)深追先帝遗诏(遗留)(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送给)41.应

(1)佣者笑而应曰(回答)(2)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响应)42.遇

(1)公等遇雨,皆已失期(遇到)(2)盖追先帝之殊遇(待遇)43.远

(1)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与“近”相对)(2)亲贤臣,远小人(疏远)44.忠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效忠)(2)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忠心)

背记一些固定的句式结构。如:

“不亦……乎”?表反问,可译为“不是……吗?”(其中“亦”只起加强语气作用,可不译); “无乃……乎?”表推测语气,比较委婉,可译为“恐怕……吗?”或者“莫非……吧?”; “得无……乎(耶)”表猜测、疑问语气,可译为“莫不是……吗?”“能不……吗?”或者“恐怕……吧?”;

“如……何”、“若……何”、“奈……何”都表示疑问的格式,都可译为“把……怎么办?”、“拿……怎么样?”、“对……怎么样?”;

“……孰与……”表示“与……相比,谁……”,常可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 “其……乎?”表猜测或反问语气,可译为“大概……吧?”、“难道……吗?”; “何……为?”表询问或反问,可译为“为什么……呢?”或“有什么……呢?”;

“有以……”、“无以……”,前者可译为“有什么可以拿(用)来……”,后者可译为“没什么可以拿(用)来……”;

“有所……”、“无所……”,其中“所”是助词,“所……”是“有、无”的宾语,所以前者可译为“有……的”,后者可译为“没有……的”。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不再考查那些烦顼的词法、句法等古汉语知识。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要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②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③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④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还有一点同学们要特别注意,一个虚词有多种用法,而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在平时学习中应注意打好基础,勤练多思,把握规律,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考点梳理」

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就初中常见的文言虚词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结合具体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分析。

1、代词,代人,译为:他,他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2、代词,代事,译为:这,它。例:肉食在者谋之。(《曹刿论战》

3、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4、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5、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6、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无实在意义,不译。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7、助词,作宾语倒装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例:何陋之有。(《陋室铭》)

8、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例: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9、动词作谓语,译为:去,往。例:吾欲之南海。(《为学》)(注:此处作实词)以

1、介词,与后面的词或短语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其译意较多。①译为:把,拿。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译为:用,拿。例:以刀劈狼首。(《狼》)③译为:凭,靠。例:何以战。(《曹刿论战》)④译为:根据,按。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⑤译为:因为。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阳楼记》)

2、作连词,表示顺承、目的、结果等。

①可译为:来,而。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②也可译为:以致。例: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作副词,表示时间,译为: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4、动词,用作谓语,译为:以为,认为。例: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注:此处作实词)

1、作连词,表示并列、顺承、转折、假设关系。①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并且,而且。例: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②表示顺承关系译为:就,然后。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③表示转折关系,译为:但,却,可是。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④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假如。例:而吾蛇尚存,……(《捕蛇者说》)

2、副词,常依附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无实意,一般不译。例:既而儿醒,大啼。(《口技》)

于文言文中“于”一般用作介词,表示处所、时间、对象、被动、比较等。

1、表示处所,译为:从,在。例: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

2、表示时间,译为:到。例: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

3、表示对象,译为:对,向。例: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4、表示被动,译为:被。例:则人之食于虎也。(《说虎》)

5、表示比较,译为:比。例: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其1、作人称代词,代人,与后面的动词、形容词一起作宾语。译为:他,他们。例:百姓多闻其贤。(《陈涉世家》)

2、作人称代词,代人,作定语。译为:他的,他们的。例: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3、作人称代词,代物,与后面的动词、形容词一起作宾语。译为:它,它们。例: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4、作人称代词,代物,作定语。译为:它的,它们的。例: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5、作指示代词,近指。译为:这(种)。例:专其利三世也。(《捕蛇者说》)

6、作指示代词,近指。译为:其中。例:其一犬坐于前。(《狼》)

7、作指示代词,远指。译为:那。例: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

8、作副词,常用于句首,表示委婉语气、反问语气等。译为:恐怕,大概,难道。例:其真无马邪。(《马说》)之

1、代词

a、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她,它(们)。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之:代孔文子)。b、指示代词,译为“这”“此”。诲女知之平(之:代这个道理)。

2、助词

a、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水陆草木之花(表领属关系,译为“的”)b、用在主谓短词中,取消句子独立性。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宾语提前的标志,有强调作用。何陋之有? d、凑足音节,无义。怅恨久之。

3、动词:译为“去”“往”“到”。吾欲之南海(到)辍耕之垄上(去、往)。则

1、那么然则何时而乐耶

2、就是,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3、如果入则无法家拂士 而 连词

1、表顺接

a、表顺承关系,译为“然后、就、便”。斫而为琴弦而鼓之 b、表递进关系,相当于“并且”。学而时习之 c、连接状语和谓语,译为“着”地。匣而埋诸土 d、表顺承关系,可不译。贵人过而见之

e、表修饰,状语与中心语之间,译为“地”。漫漫而游 f、表并列关系。泉香而酒冽

2、表转接,相当于“却”“可是”人不知而不愠 焉

1、疑问代词,“怎么”“哪里”。且焉置土石?

2、兼词,相当于“于之”。必有我师焉(焉:在里面)

3、语气词,用于陈述句后。寡人反取病焉(焉:啦)

4、用于句尾,表停顿,相当于“啊”“呀”。有子存焉

5、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怡然自得焉

6、句末助词,无义。因以为号焉 其

1、第三人称代词,表示领有。译为“他的”“她的”“它的”“他们的”。其实味不同(它们的)。

2、指示代词,相当于“那”“这”“其中的”。其鸟昏与庸无以异也(那)

3、加在“如……何”前面,有加强反问语气的作用。其如土石何? 然

1、指示代词,“这样”“那样”。吴广以为然

2、是的,对的。昭阳以为然

3、转折词,然而,但是。然往来视之

4、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环堵萧然。者

1、代词,指人、物、事、时间、地点等。

译为“……的人”“……的东西”“……的事”。贫者语于富者(……的人)。

2、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者……也”译为“是”。陈胜者,阳城人也。

第三篇:初中文言虚词总结

初中文言虚词总结

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

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②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③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④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

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

有人对出现在中学课本上的文言虚词作过统计,共240个左右,重复出现10次以上的83个,其中最常用而又必须掌握的有40个,这40个是:之、以、而、也、其、为、于、者、所、与、则、矣、自、乃、然、已、故、乎、亦、如、是、若、将、相、焉、且、请、遂、因、虽、或、夫、及、固、莫、诸、哉、即、耳、既。这40个常用虚词中,又有25个在中学教材中使用频率最高,又有一定难度,应该逐个研究掌握。这25个是:之、以、而、也、其、为、于、者、所、与、则、自、然、是、焉、且、请、遂、因、或、夫、莫、诸、即。

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就初中常见的文言虚词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结合具体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分析。

(一)之

1、代词,代人,译为:他,他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2、代词,代事,译为:这,它。例:肉食在者谋之。(《曹刿论战》

3、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4、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5、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6、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无实在意义,不译。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7、助词,作宾语倒装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例:何陋之有。(《陋室铭》)

8、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例: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9、动词,作谓语,译为:去,往。例:吾欲之南海。(《为 学》)/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二)其(1)代词,这,这个:其人视端容寂(《核舟记》)(2)代词,那个:其船背稍夷(《核舟记》)

(3)代词,他(她、它)(的):

其夫呓语(《口技》)/ 并自为其名

(4)代词,其中,其中的:不能指其一端(《口技》)(5)助词,表反问,难道:其真无马邪(《马说》)(6)助词,表推测,恐怕:其真不知马也(《马说》)(7)助词,加重语气:安陵君其许寡人

(8)大概:其恕乎

(9)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其如土石何?

(三)以

1、介词,与后面的词或短语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其译意较多。

①译为:把,拿。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译为:用,拿。例:以刀劈狼首。(《狼》)

③译为:凭,靠。例:何以战。(《曹刿论战》)

④译为:根据,按。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⑤译为:因为。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阳楼记》)

2、作连词,表示顺承、目的、结果等。

①可译为:来,而。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②也可译为:以致。例: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作副词,表示时间,译为: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4、动词,用作谓语,译为:以为,认为。例: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注:此处作实词)

(四)于

1.表示对象,译为“对,对于,向”。例: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2.表示处所,译为“在,从”。

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3.表示对象,译为“与,跟,同”。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

4.表示处所,译为“到”。

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5.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例: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五)而

1.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有时可不译。例:

2.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并且”、“就”,有时可不译。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3.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4.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动词和状语,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5.代词,可译为“你”,“你的”。例:而翁知我。(《蔡勉旃坚还亡友财》)而

1、作连词,表示并列、顺承、转折、假设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并且,而且。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十则)

②表示顺承关系,译为:就,然后。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③表示转折关系,译为:但,却,可是。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④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假如。例:而吾蛇尚存,„„(《捕蛇者说》)

2、副词,常依附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无实意,一般不译。例:既而儿醒,大啼。(《口技》)

(六)则

1.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学而不思则罔

(2)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那么”。例:万众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出师表》)/ 入则无法家拂士 / 然则北通巫峡

(3)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例: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2.表示判断:可译为“就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七)者

1.代词

(1)指人、事、物、时间、地点等,可译为“„„的人”、“„„的东西”、“„„的事情”、“„„的原因”等。例:京中有善口技者。(的人)(《口技》)/ 可爱者甚蕃。(的花)(《爱莲说》)

(2)在数词后表示几种人、几件事或几样东西。可译为“个”、“样”、“项”。例: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3)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可译为“„„的时候”。例: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

2.助词

用在判断句或陈述句的主语后,表示停顿,不译。例:吴广者,阳夏人也。(“者”与“也”配合,表判断,不译)(《陈涉世家》)/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者”用在陈述句的主语后,表停顿。)(《愚公移山》)

(八)也

1.句末语气词,表判断,可不译。例: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世家》)

2.句末语气词,表陈述语气,可不译。例: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3.句末语气词,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等。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4.句末语气词,与“和”等词对应,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若为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5.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以引起下文。例:余闻之也久。(《伤仲永》)

(九)焉

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2.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啊”。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十)因

1.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就”。例: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2.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由于”、“凭借”、“依靠”。例: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3.介词,可译为“根据”、“依照”。例: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4.副词,可译为“因此”。例: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 而因以及乎其迹。(《墨池记》)

(十一)且

1.副词

(1)用在动词或数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将”,“将要”、“将近”。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表示行为的状态,可译为“姑且”、“暂且”。例:存着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2.连词

(1)表示递进,可译为“况且”。例:且焉置土石?(《愚公 移山》)

(2)表示让步,可译为“尚且”、“还”。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3)表示并列或递进,可译为“和”、“而且”、“并且”。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

(十二)乃

1.副词

(1)可译为“竟然”。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见渔人,乃大惊

(2)可译为“于是”、“才”、“就”。例: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岳阳楼记》)/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才)(《狼》)

/

蒙乃使就学

2.判断词,可译为“是”、“就是”。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3.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例: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十三)矣

1.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或判断推测语气,相当于“了”、“啊”。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啊)(《岳阳楼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了)(《论语》十则)2.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了”。例:甚矣,汝之不惠!(了)(《愚公移山》)

3.语气词,表命令或请求,相当于“了”、“啦”。例:登轼而望之,曰:“可矣。”(《曹刿论战》)

(十四)乎

1.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

(2)表反问,可译为“吗”。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3)表推测,可译为“吧”。例: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4)表感叹,可译为“啊”。例: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2.介词,引出动作行为发出的处所,相当于“于”。例:醉翁至于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十五)所

1.与动词结合,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

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所闻”即“所知道的事情”)(《桃 花源记》)

2.“所”和“以”连用。

(1)“所以”表示原因,可译为“„„的原因”。例: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2)“所以”表示手段或凭借,可译为“用什么方法”、“用这些来”。例:吾知所以距子矣。(《公输》)/ 所以动心忍性。(“所以”:用这些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与“为”相呼应,构成“为„„所„„”的结构,表被动。例:而二虫尽为所吞。(“为„„所„„”可译为“被„„吞掉”)(《童趣》)

4.用作名词,意思是“地方”、“处所”。例:欲至何所。(《宋定伯捉鬼》)

(十六)哉

1.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2.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3.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十七)夫

1.指示代词,译为“那”。例: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2.fú,句首发语词。例:夫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丈夫。例:夫齁声起。(《口技》)

4.成年男子的通称,可译为“人”。例: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十八)遂

1.副词,可译为“就”、“于是”。例:遂逐其师。(《曹刿论战》)

2.副词,表原因可译为“因而”。例:恐遂汩没。(《上枢密韩太尉书》)

(十九)虽

连词,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例: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例: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二十)然

(1)„的样子:泯然众人矣(《伤仲永》)/秦王怫然怒。(《唐雎不辱使命》)

(2)但是:然数年恒不一见 /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3)正确:吴广以为然

(4)这样,那样:谓为信然 / 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二十一)故

1.旧的,原来的。例: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 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2.特意。例: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

3.原因,缘故。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4.所以,因此。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十二)苟

1.连词,表假设,可译为“如果”。例:苟富贵勿相忘。(《陈涉世家》)/ 苟慕义强仁(《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2.副词,可译为“苟且”。例: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

3.副词,表希望,可译为“且,或许”。例: 苟无饥渴。(《君子于役》)

(二十三)会

1.副词

(1)适逢,恰巧。

例:会宾客大宴。(《口技》)

(2)一定。

例: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

(3)定将。例:会挽雕弓如满月。(《密州出猎》)2.动词

(1)回合,聚会。例: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2)体会,领会。

例: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送东阳马生序》)

(二十四)或

1.无指不定代词,可译为“有的人”,“有人”。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2.副词

(1)有时。例:或王命急宣。(《三峡》)

(2)或许。例: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二十五)诸

(1)各个、众:其西南诸峰

(2)之、于(兼词):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二十六)及

1、到、至:及目中则如盘盂

2、比得上:徐公何能及君也

(二十七)若

(1)像:烨然若神人(2)第二人称代词,你:若为佣耕

(3)至,至于:若夫淫雨霏霏

(4)假如:若士必怒

(5)比得上: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6)这,此: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二十八)为

(1)做: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2)作为,当作:以虫草为林

(3)认为:孰为汝多知乎

(4)是: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5)给,替:为人谋而不忠乎

(6)变成,成为:卒之为众人

(7)被: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句末语气词:夫子何命焉为

(9)心理活动:或异二者之为

(二十九)与

(1)给:借旁近与之

呼尔而与之

(2)通“欤”,表疑问:轻寡人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3)和:与余舟一芥

尝与人佣耕

念无与为乐者

天与云与山与水

(4)参加:未复有能与其奇者(5)通“举”,推举:选贤与能

2.亡

①失去---大道以多岐亡羊(中山狼传)②通

无---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丷丷)③死亡---馁不得食,亦终必亡而已(丷丷)④逃---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绝

①极点---以为妙绝(口技)

②停止---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三峡)③非常---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

④隔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5.诚

①诚心---帝感其诚,命夸娥式二子负二山(愚公移山)②果真---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③确实---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6.易

①容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滕王阁记)

②交换---使人遣赵王书,愿以十五城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③改变--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察今)

7.顾

①看---君臣相顾,泣下沾襟

②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③反而---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8.举

①举起---肩举驴上,引避道左(中山狼传)②发动---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③全

④提出---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⑤推荐---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

9.去

①离开---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卖油翁)②距离---去村四里有森林(冯婉贞)

10.当

①抵挡---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赤壁之战)②距离

13.兵

①兵器---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伦)②军队---可汗大点兵(木兰诗)

③战争---兵旱相乘(乘:交加),天下大屈(论积贮疏)14.度

①揣度---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②越过---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

20.道

①道义---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②说---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③道路---会天下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④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1.居

①停留---不可久居(至小丘西小石潭记)②在某种地位---佛印居右(核舟记)③居住---自吾氏三世居是乡(捕蛇者说)④坐---令女居其上(西门豹治邺)

11.益

①增加---有所广益《出师表》

②更加---君之疾在肌肤,不治将益深||香远益清《爱莲说》③渐渐---益习其怕,又近出前后(习:熟悉,习惯)④好处---满招损,谦得益

19.意

①心意---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②神情---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聊斋志异·狼三则)

二.双音节古今异义

古今义

1.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到处 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发生)

2.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指管理财务的人员

3.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4.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常指年岁高的人,长辈

5.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表示许可

6.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关联词,表示另提一件事

7.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凶狠而放肆

聚会商议

虽然这样德行高尚的人

可以把

到达

失败19

8.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从此

连词,表承接关系

9.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用来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的原因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的原因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10.诚宜开张圣听

扩大

商店等开始营业

1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心和遗憾

深切地憎恨

12.先帝不以臣卑鄙

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13.臣不胜受恩感激

感动激奋

因对方的好意、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 三.词类活用

1.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名词作动词,用网捕)

2.狐鸣呼曰

(狐,名词作状语,像狐狸一样)

3.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怪,形容词的意 动用法,以为„„奇怪)

4.皆指目陈胜

(目,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看)

5.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丹,名词作状语,用朱砂)

6.陈胜王

(王,名词动词,称王)

7.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忿恚,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8.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锐,形容词作名词,坚固的盔甲、锐利的武器)

9.请广于君

(广,形容词作动词,扩大)

10.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轻,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11.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缟素,名词作动词,穿孝服)

12.保其岩阻

(岩阻,形容词作名词,险要的地方)

13.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

(北、东、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东、向西)

14.身率益州之众

(身,名词作状语,亲身、亲自)

15.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箪、壶,名词作动词,用箪装,用壶盛)

16.与亮情好日密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17.恢弘志士之气

动词,发扬光大)

18.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动词,奖励善良、惩罚邪恶)

19.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词,邪恶的事情)

20.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21.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名词,能力强与能力弱的人)

22.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动词,扩大、增加)

23.亲贤臣,远小人

(亲,名词作动词,亲近;远,形容词作动词,疏远、远离)

24.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效力的机会,任务)

25.攘除奸凶

(恢弘,形容词作

(臧、否,形容词作

(奸,形容词作名

(良实,形容词作

(优劣,形容词作

(广益,形容词作

(效,动词作名词,(奸凶,形容词作

名词,奸邪凶顽的敌人)

26.临表涕零

(涕,名词作动词,流泪)四.一词多义 1.兵

(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军队)

(2)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兵器)2.长

(1)身长八尺(身高)

(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长时间)

(3)以君为长者(辈分大的)

(4)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领导者)3.称

(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称作、叫作)

(2)先帝称之曰能(称赞)4.出

(1)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出发)

(2)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产生)5.次

(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停留)(2)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编排)6.存(1)而君以五百里之地存者(存在、生存)

(2)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抚慰、慰问)7.道

(1)会天大雨,道不通(道路)

(2)伐无道,诛暴秦(道德)

(3)以咨诹善道(道理、方法)8.发

(1)可怜白发生(头发)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发出)

(3)发闾左适戍渔阳(征发)9.分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本分)(2)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分开、分裂)10.好

(1)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喜欢)

(2)外结好孙权(友好)11.计

(1)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计算)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计划)

(3)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商讨)12.将

(1)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率领)

(2)陈胜自立为将军(将军)13.尽

(1)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通达、到)

(2)进尽忠言(全部用出)14.举

(1)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成就)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发动)(3)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推举)15.立

(1)陈胜自立为将军(封)

(2)复立楚国之社稷(成立、建立)

(3)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登上帝王或诸侯的位子)16.临

(1)今当远离,临表涕零(面对)

(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17.论

(1)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讨论)

(2)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评定)18.明

(1)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严明)

(2)以伤先帝之明(英明)19.命

(1)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命令)

(2)苟 全性命于乱世(生命)(3)奉命于危难之间(使命)20.谋

(1)非惟天时,抑亦人谋(计谋、手段)

(2)陈胜、吴广乃谋曰(商量)21.起

(1)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起兵)

剑而起(跳起、站起)22.塞

(1)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堵塞)

州险塞,沃野千里(边塞)23.善

(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好)

博陵崔州平与亮友善(友好)24.上

(1)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上等的)

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皇帝)25.胜

(1)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胜利)

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尽)26.食

(1)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食物)

2)挺2)益2)惟2)扶2)跨2)卒

((((((买鱼烹食(吃)27.使

(1)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让,使得)

(2)唐雎不辱使命(出使)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派遣)28.书

(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书写)

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字)29.数

(1)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几)

故数言欲亡(屡次)

(3)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动词,数数)30.王

(1)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国王)

丹书帛曰“陈胜王”(称王)31.亡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

秦灭韩亡魏(灭亡)

(3)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32.为

(1)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变成)

胜自立为将军(做、当)

2)得2)广2)乃2)且2)陈27

((((((3)惟博陵崔州平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是)

(4)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做)(5)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建造)33.谓

(1)秦王谓唐雎曰(说、告诉)

(2)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认为)34.效

(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效力的机会)(2)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奏效)35.信

(1)惟博陵崔州平与亮友善,谓为信然(确实)

(2)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

(3)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

(4)信义著于四海(信用、诚信)36.兴

(1)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兴盛)

(2)若无兴德之言(发扬光大)

(3)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复兴)37.行

(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品行)

(2)陈胜、吴广皆次当行(行列)38.许(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赞成)

(2)安陵君其许寡人(答应)39.言

(1)愿诸君勿复言(说)

(2)若无兴德之言(言论)40.遗

(1)深追先帝遗诏(遗留)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送给)41.应

(1)佣者笑而应曰(回答)

(2)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响应)42.遇

(1)公等遇雨,皆已失期(遇到)

(2)盖追先帝之殊遇(待遇)43.远

(1)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与“近”相对)

(2)亲贤臣,远小人(疏远)44.忠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效忠)

(2)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忠心)背记一些固定的句式结构。如:

“不亦„„乎”?表反问,可译为“不是„„吗?”(其中“亦”只起加强语气作用,可不译);

“无乃„„乎?”表推测语气,比较委婉,可译为“恐怕„„吗?”或者“莫非„„吧?”;

“得无„„乎(耶)”表猜测、疑问语气,可译为“莫不是„„吗?”“能不„„吗?”或者“恐怕„„吧?”;

“如„„何”、“若„„何”、“奈„„何”都表示疑问的格式,都可译为“把„„怎么办?”、“拿„„怎么样?”、“对„„怎么样?”;

“„„孰与„„”表示“与„„相比,谁„„”,常可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

“其„„乎?”表猜测或反问语气,可译为“大概„„吧?”、“难道„„吗?”;

“何„„为?”表询问或反问,可译为“为什么„„呢?”或“有什么„„呢?”;

“有以„„”、“无以„„”,前者可译为“有什么可以拿(用)来„„”,后者可译为“没什么可以拿(用)来„„”; “有所„„”、“无所„„”,其中“所”是助词,“所„„”是“有、无”的宾语,所以前者可译为“有„„的”,后者可译为“没有„„的”。

第四篇:初中文言虚词用法总结

常用文言虚词(25个)

(一)之

1.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3.用作动词

可译为“去、往、到”。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二)其

1.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例:妻跪问其故。(《乐阳子妻》)

2.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例: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其真无马邪?(《马说》)

4.指示代词,相当于“那” “这”之类的词。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三)以

1.用作介词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例: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为学》)/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2.用作连词

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例: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墨池记》)

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3.用作副词

译为“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四)于

1.表示对象,译为“对,对于,向”。例: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2.表示处所,译为“在,从”。

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3.表示对象,译为“与,跟,同”。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

4.表示处所,译为“到”。

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5.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例: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五)而

1.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有时可不译。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十则)

2.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并且”、“就”,有时可不译。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3.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4.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动词和状语,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5.代词,可译为“你”,“你的”。例:而翁知我。(《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六)则 1.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2)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那么”。例:万众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出师表》)

(3)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例: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2.表示判断

可译为“就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七)者

1.代词

(1)指人、事、物、时间、地点等,可译为“……的人”、“……的东西”、“……的事情”、“……的原因”等。例:京中有善口技者。(的人)(《口技》)/ 可爱者甚蕃。(的花)(《爱莲说》)

(2)在数词后表示几种人、几件事或几样东西。可译为“个”、“样”、“项”。例: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3)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可译为“……的时候”。例: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2.助词

用在判断句或陈述句的主语后,表示停顿,不译。例:吴广者,阳夏人也。(“者”与“也”配合,表判断,不译)(《陈涉世家》)/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者”用在陈述句的主语后,表停顿。)(《愚公移山》)

(八)也

1.句末语气词,表判断,可不译。例: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世家》)2.句末语气词,表陈述语气,可不译。例: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3.句末语气词,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等。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4.句末语气词,与“和”等词对应,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若为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5.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以引起下文。例:余闻之也久。(《伤仲永》)

(九)焉 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啊”。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十)因

1.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就”。例: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2.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由于”、“凭借”、“依靠”。例: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3.介词,可译为“根据”、“依照”。例: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4.副词,可译为“因此”。例: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 而因以及乎其迹。(《墨池记》)

(十一)且 1.副词

(1)用在动词或数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将”,“将要”、“将近”。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表示行为的状态,可译为“姑且”、“暂且”。例:存着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2.连词

(1)表示递进,可译为“况且”。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表示让步,可译为“尚且”、“还”。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3)表示并列或递进,可译为“和”、“而且”、“并且”。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

(十二)乃

1.副词

(1)可译为“竟然”。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2)可译为“于是”、“才”、“就”。例: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岳阳楼记》)/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才)(《狼》)

2.判断词,可译为“是”、“就是”。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3.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例: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十三)矣

1.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或判断推测语气,相当于“了”、“啊”。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啊)(《岳阳楼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了)(《论语》十则)2.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了”。例:甚矣,汝之不惠!(了)(《愚公移山》)3.语气词,表命令或请求,相当于“了”、“啦”。例:登轼而望之,曰:“可矣。”(《曹刿论战》)

(十四)乎

1.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

(2)表反问,可译为“吗”。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3)表推测,可译为“吧”。例: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4)表感叹,可译为“啊”。例: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2.介词,引出动作行为发出的处所,相当于“于”。例:醉翁至于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十五)所

1.与动词结合,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所闻”即“所知道的事情”)(《桃花源记》)2.“所”和“以”连用。

(1)“所以”表示原因,可译为“……的原因”。例: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2)“所以”表示手段或凭借,可译为“用什么方法”、“用这些来”。例:吾知所以距子矣。(《公输》)/ 所以动心忍性。(“所以”:用这些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与“为”相呼应,构成“为……所……”的结构,表被动。例:而二虫尽为所吞。(“为……所……”可译为“被……吞掉”)(《童趣》)

4.用作名词,意思是“地方”、“处所”。例:欲至何所。(《宋定伯捉鬼》)

(十六)哉

1.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2.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

3.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十七)夫 1.指示代词,译为“那”。例: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2.fú,句首发语词。例:夫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丈夫。例:夫齁声起。(《口技》)

4.成年男子的通称,可译为“人”。例: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十八)遂 1.副词,可译为“就”、“于是”。例:遂逐其师。(《曹刿论战》)

2.副词,表原因可译为“因而”。例:恐遂汩没。(《上枢密韩太尉书》)

(十九)虽

连词,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例: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例: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二十)然

1.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为“这样”、“如此”。例: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2.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为“然而”、“但是”等。例: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3.助词,分两种情况:

①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可译作“……的样子”、“ ……地”。例:秦王怫然怒。(《唐雎不辱使命》)

②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的格式,“……的样子”“像……似的”。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二十一)故 1.旧的,原来的。例: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 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2.特意。例: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

3.原因,缘故。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4.所以,因此。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十二)苟 1.连词,表假设,可译为“如果”。例:苟富贵勿相忘。(《陈涉世家》)/ 苟慕义强仁(《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2.副词,可译为“苟且”。例: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

3.副词,表希望,可译为“且,或许”。例: 苟无饥渴。(《君子于役》)

(二十三)会 1.副词

(1)适逢,恰巧。

例:会宾客大宴。(《口技》)

(2)一定。

例: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

(3)定将。例:会挽雕弓如满月。(《密州出猎》)2.动词

(1)回合,聚会。例: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2)体会,领会。

例: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送东阳马生序》)

(二十四)或

1.无指不定代词,可译为“有的人”,“有人”。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2.副词

(1)有时。例:或王命急宣。(《三峡》)

(2)或许。例: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二十五)诸

1.兼词,“之于”的合音合义。例: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众。例:其西南诸峰。(《醉翁亭记》)

3.各位,众位。例:今诸生学于太学。(《送东阳马生序》)

第五篇:文言虚词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后面的题。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①齐人伐燕,胜之②句读之不知

b.①箪食壶浆,以迎王师②以弱天下之民 d.①人力不至于此②月出于东山之上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后面的题。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也,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2.下列各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b)a.尝与其父奢言兵事 b.括母问奢其故 d.分断其军为二

解析 b项“其”是代词“其中”。其余三项均为代词“他的”。参考译文 ——第2题

赵括从年少时就学习兵法,同人家谈论军事,自以为天下的人都赶不上他。有一次同他父亲赵奢讨论起来,他父亲都驳不倒他,然而他父亲并不认为好。他母亲就问赵奢其中的缘故,赵奢说:“用兵是危险的事情,他看得太容易了。赵国将来 不用他作大将倒也罢了,如果用他作大将,使赵军失败的一定是他。”这次赵括要统兵出发了,他的母亲就上书给赵王,说:“赵括不可作大将。” 赵括随即代替廉颇(担任抗秦大将)后,全部更改(原有的)纪律和规定,撤换并重新安排军官。秦将白起听说了这些事,出动奇兵,假装败退,截断了赵军运输军粮的道路,把赵括的军队一切为二,(于是)赵军军心离散。经过四十多天,军中兵士饥饿,赵括带领精锐的兵士亲自上阵战斗。秦军射死了赵括。赵括的军队大败,于是几十万兵士投降了秦国,秦国把他们全部活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寒朗字伯奇,鲁国薛人也。永平中,以谒者守侍御史,与三府掾属共考案①楚狱②。颜忠、王平等辞连及隧乡侯耿建、朗陵侯藏信、护泽侯邓鲤、曲成侯刘建。建等辞未尝与忠、平相见。是时显宗③怒甚,吏皆惶恐,诸所连及,率一切陷入④,无敢以情恕者。朗心伤其冤,试以建等物色⑤独问忠、平,而二人错愕不能对。朗知其诈,乃上言建等无奸,专为忠、平所诬,疑天下无辜类多如此。帝乃召朗入,问曰:“建等既如是,忠、平何故引入?”朗对曰:“忠、平自知所犯不道,故多有虚引,冀以自明。”帝曰:“既如是,四侯无事,何不早奏,狱竟而久系至今耶?”朗对曰:“臣虽考之无事,然恐海内别有发其奸者,故未敢时上。”帝怒骂曰:“主持两端。促提下。”左右方引去,朗曰:“愿一言而死。小臣不敢欺,欲助国耳。”帝问曰:“谁与共为章?”对曰:“臣自知当必族灭,不敢多污染人,诚冀陛下一觉悟而已。臣见考囚在事者,咸共言妖恶大故⑥,臣子所宜同疾,今出之⑦不如入之,可无后责。是以考一连十,考十连百。又公卿朝会,陛下问及得失,皆长跪言,旧制大罪祸及九族,陛下大恩,裁止于身,天下幸甚。及其归舍,口虽不言,而仰屋窃叹,莫不知其多冤,无敢忤陛下者。臣今所陈,诚死无悔。”帝意解,诏遣朗出。后二日,车驾自幸洛阳狱录囚徒,理出千余人。(节选自《后汉书•寒朗传》,有改动)注 ①考案:审处。②楚狱:汉光武帝刘秀的儿子刘英为楚王。汉明帝刘庄在位时,楚王因谋逆被废自杀。因这一案件受牵连而被处罚的人“以千数”。③显宗:汉明帝刘庄。④陷入:定罪判刑。⑤物色:指形貌、模样。⑥大故:大事。⑦出之:古代称“有罪不判,重罪轻判”为出罪,称“无罪判刑,轻罪重判”为入罪。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专为忠、平所诬

诬:诬陷 b.冀以自明 冀:希望 d.帝意解 解:解释 解析 解:缓解,消解。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d)a.①试以建等物色独问忠、平②(屠)以刀劈狼首 b.①乃上言建等无奸②陈胜、吴广乃谋曰

d.①口虽不言,而仰屋窃叹②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解析 ①表转折关系,②表承接关系。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无敢以情恕者。

译文:没有人敢按照实情宽大处理。(关键词:以、恕)(2)四侯无事,何不早奏,狱竟而久系至今耶?

译文:四位大臣没有犯罪,为什么不早些上奏,案子审理完了,还(把他们)长久地关押到现在呢?(关键词:狱、竟、系)(3)臣自知当必族灭,不敢多污染人,诚冀陛下一觉悟而已。

译文:臣自知必遭灭族,不敢多连累别人,只诚恳地希望陛下醒悟罢了。(关键词:族灭、污染、诚、冀)参考译文

寒朗字伯奇,鲁国薛人。永平年间,寒朗以谒者身份代理侍御史,与太尉、司徒、司空属官共同审理楚王谋反案。颜忠、王平等的供词牵连到隧乡侯耿建、朗陵侯藏信、护泽侯邓鲤、由成侯刘建。刘建等人的供词说没有与颜忠、王平见过面。当时显宗大怒,官吏害怕,凡有牵连的人,一律陷入案中,没有人敢按照实情宽大处理。寒朗同情他们的冤屈,试用刘建等人的形貌单独审问颜忠、王平,而两人错愕竟认不出来。寒朗知道其中有诈,于是上书说刘建等没有谋反,纯粹是颜忠、王平二人诬陷,并怀疑天下无辜受牵连的人大多如此。显宗就召寒朗进宫,问道:“刘建等如果没有罪,颜忠、王平等人为什么要牵连他们?”寒朗答道:“颜忠、王平自知所犯的是大逆不道之罪,所以想牵连很多的人,希望表明自己无罪。”显宗道:“既然是这样,四位大臣没有犯罪,为什么不早些上奏,案子审理完了,还(把他们)长久地关押到现在呢?”寒朗答道:“我虽考查他们没有事,但是担心国内还有别人揭发他们的谋反之罪,所以不敢及时报上来。”显宗发怒骂道:“竟这样模棱两可,快拿下去!”左右的侍卫正要将寒朗拉下去,寒朗说:“希望说完这句话后再被处死。小臣不敢欺君,只是想帮助国家罢了。”显宗问道:“谁和你一起写的奏章?”寒朗回答道:“臣自知必遭灭族,不敢多连累别人,只诚恳地希望陛下醒悟罢了。我看到调查案件的人,都说奸恶大事,臣子都应该痛恨,拷问无罪放出不如按供词抓捕进去,可以不承担责任。因此拷问一个连累十个,拷问十个连累百个。又公卿朝会时,陛下问及得失,都是长跪在地下说,旧制叛逆大罪祸及九族,陛下大恩,才只办本人的罪,这是天下最大的幸运。等回到家里,口里尽管不说,却仰头叹息,没有哪个不知道下狱者多冤枉,但没有敢忤逆陛下的人。我现在把要说的说了出来,的确是死而无悔。”显宗怒意消解,下诏叫寒朗出去。两天后,显宗亲自到洛阳狱中审录囚徒,释放出一千多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棋 鬼(清)蒲松龄

扬州督同将军梁公,解组乡居,日携棋酒,游林丘间。会九日登高,与客弈,忽有一人来,逡巡局侧,耽玩不去。视之,目面寒俭,悬鹑结焉,然意态温雅,有文士风。公礼之,乃坐。亦殊撝谦。公指棋谓曰:“先生当必善此,何勿与客对垒?”其人逊谢移时,始即局。局终而负,神情懊热,若不自已。又着又负,益愤惭。酌之以酒,亦不饮,惟曳客弈。自晨至于日昃,不遑溲溺。

方以一子争路,两互喋聒,忽书生离席悚立,神色惨沮。少间,屈膝向公座,败颡乞救。公骇疑,起扶之曰:“戏耳,何至是?”书生曰:“乞付嘱圉人,勿缚小生颈。”公又异之,问:“圉人谁?”曰:“马成。”先是,公圉役马成者,走无常,十数日一入幽冥,摄牒作勾役。公以书生言异,遂使人往视成,则僵卧已二日矣。公乃叱成不得无礼,瞥然间,书生即地而灭,公叹咤良久,乃悟其鬼。越日,马成寤,公召诘之。成曰:“书生湖襄人,癖嗜弈,产荡尽。父忧之,闭置斋中。辄逾垣出,窃引空处,与弈者狎。父闻诟詈,终不可制止,父愤悒赍恨而死。阎摩王以书生不德,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于今七年矣。会东岳凤楼成,下牒诸府,征文人作碑记。王出之狱中,使应召自赎。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岳帝使直曹问罪于王,王怒,使小人辈罗搜之。前承主人命,故未敢以缧绁系之。”公问:“今日作何状?”曰:“仍付狱吏,永无生期矣。”公叹曰:“癖之误人也,如是夫!” 异史氏曰:“见弈遂忘其死;及其死也,见弈又忘其生。非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哉?然癖嗜如此,尚未获一高着,徒令九泉下,有长死不生之弈鬼也。可哀也哉!”(《聊斋志异》)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a.会九日登高,与客弈

会:相约 b.神情懊热,若不自已 已:停止 d.故未敢以缧绁系之 系:捆绑 解析 会:适逢。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a.①公礼之,乃坐②癖之误人也,如是夫

b.①及其死也,见弈又忘其生②非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哉 d.①自晨至于日昃②于今七年矣

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癖之误人”的一组是(d)①日携棋酒,游林丘间 ②自晨至于日昃,不遑溲溺 ③父愤悒赍恨而死 ④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 ⑤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 ⑥徒令九泉下,有长死不生之弈鬼也 解析 ③害死父亲,④缩减寿数,⑥永不超生。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b)a.书生爱棋成癖,家产荡尽,父亲气死,他也不知悔改,最后被阎王减了寿数,罚进饿鬼狱。b.书生虽然酷爱下棋,但棋艺不精,与扬州督同将军梁公的客人下棋时,屡战屡败,最后只好跪地求饶。d.书生在阴间时本来有个赎罪转生的机会,可他沉迷弈棋,误了给东岳泰山凤楼写碑记的期限,最后落得个永世不得超生的下场。

解析 书生跪在梁公面前是乞求梁公叫勾魂使马成不要用绳索捆他的脖子,而非因为输 棋“跪地求饶”。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公礼之,乃坐。

译文:梁公对他表示敬意,他才坐下。(关键词:礼、乃)(2)阎摩王以书生不德,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

译文:阎王因为书生品行不端,减了他的寿数,罚他进饿鬼狱。(关键词:德、促)(3)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

译文:不料他在路上拖延,大大地误了期限。(关键词:意、迁延、愆)参考译文 ——棋鬼

扬州督同将军梁公,罢任后在乡间闲居,每日带着围棋和 美酒,在郊野游玩。适逢九月九日登高,与朋友对弈。忽然有个人走了过来,在棋局边徘徊,观看两人下棋,不忍离去。只见他样子贫寒俭朴,穿着一身缝满补丁的旧衣裳。然而气度温文尔雅,有文士之风。梁公对他表示敬意,他才坐下。梁公指着棋盘对他说:“先生一定精于此道,何不跟客人对一局呢?”他推辞了半天,才开始对局。一局下完他输了,神情懊丧,像是仍然不愿停手。又下了一局,又输了,越发羞惭懊恼。请他喝酒,他也不喝,只是拉住客人下棋。从清晨直到太阳偏西,连小便也没有时间。

正在因为一着棋谁该先下谁该后下争论不休的时候,忽然这位书生离开座位,惊恐地站了起来,神色十分凄惨沮丧。不一会儿,在梁公座前跪了下来,头叩出血乞求救他。梁公非常惊讶,将他扶起来说:“不过是游戏嘛,何至于如此?”书生说:“请你嘱咐马夫,不要捆我的脖子。”梁公又很诧异,问:“是哪个马夫?”书生答:“马成。”原来,梁公有个马夫叫马成,常去阴司充任鬼吏,经常是每隔十来天去一次,携带冥府文书作勾魂吏。梁公因为书生说得很奇怪,就叫人去探看马成,而马成已僵卧在床两天了。梁公于是申斥马成不得无礼,一眨眼之间,书生立即不见了。梁公叹息了很久,才明白他是鬼。过了一天,马成苏醒之后,梁公把他喊来盘问。马成说:“这个书生是洞庭湖和襄江一带人士,爱棋成癖,家产荡尽。他父亲很担心,把他关在书房里。他却跳墙出来,偷偷地跑到空地方,找人下棋。父亲知道后臭骂了他一顿,他仍不知悔改。父亲抑郁苦闷含恨而死。阎王因为书生品行不端,减了他的寿数,罚他进饿鬼狱,到今已经七年了。适逢东岳泰山凤楼建成,东岳大帝发下文书到各地府,征集文人写一篇碑记。阎王把他从狱中放出来,让他应召作文,以便赎罪。不料他在路上拖延,大大地误了期限。东岳大帝派当值的功曹向阎王问罪,阎王大怒,派我去搜捕他。前次听从您的命令,所以没敢用绳子捆绑。”梁公问:“他现在怎么样?”马成说:“还是交给了狱吏,永远没有转生的机会了。”梁公感叹说:“不良嗜好误人,竟到了这种地步!” 异史氏说:“看见下棋就忘记自己已经死了;等他死了以后,看见下棋又忘记了自己还有机会转生阳世。这不是说他所嗜好的比生命还重要吗?然而嗜好到这种程度,还没有学得一手高棋,只能让九泉之下多个不愿再转生阳世的棋鬼罢了。实在是可悲得很啊!”

在2009年全国18套高考试卷中,有10个省考查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综合近年来考查的情况看,考查频率最高的虚词依次是:以、而、之、其、乃、为、因。复习中可以把它们列为重点虚词。

准确推断文言虚词的秘笈 1.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词语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根据上下文只要是能从词性的角度作出正确的判断,一般就能对词语进行正确的判断。如果一组句子中同一个文言虚词的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也肯定不同。例如2009年广东卷第二大题第6小题中“发兵捕之,久不得”和“周怀政之诛,帝怒甚”的两句,前一个“之”是代词,他;后一个“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2.语境辨析法

即根据上下文语境(包括外部语境)来推断,在整体把握文句意义的基础上来确定某个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如前面第1题中“齐人伐燕,胜之”中的“之”,前句的意思是“齐国人讨伐燕国”,“胜之”的意思是“战胜了它”,表结果。因此“之”是代指“燕国”。3.代入验证法 4.结构推断法 5.标志确定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虚词句式的标志词,抓住标志即可事半功倍。如判断句的标志词“者”“也”“乃”等,被动句的标志词“见”“于”“为所”等,宾语前置的标志词“是”“之”等;定语前置的标志词语“者”“之”等。如第1题a项中“句读之不知”中的“之”就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再如,判断句:“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被动句:“见笑于大方之家”“若属皆且为所虏”。宾语前置标志:“何罪之有”“唯利是图”“唯马首是瞻”。定语后置句:“求人可使报秦者”“处江湖之远”。

下载初中文言虚词归纳总结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文言虚词归纳总结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文言虚词复习教案

    初中文言虚词复习教学目的: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教学重点:掌握“之而其为以于”的常见用法。 教学方法:归纳总结,讲练结合。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初中常见文言虚词14个

    2012年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 临沂九中 刘翠松整理 初中文言文常见虚词 初中常用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为,焉,也,以,于,则,者,之共14个。 【之】 (一)代词初中文言文常见虚词 1.作第三......

    赤壁赋文言虚词总结

    《赤壁赋》文言虚词总结 1.之 ⑴(代词)它。①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②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⑵(代词)这。①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⑶(助词)的。①壬戌之秋②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③舞......

    常用文言虚词阐释

    常用文言虚词阐释 《大学语文》大纲在“汉语基本知识”中提出的第二项要求为:“掌握常用 文言虚词之、其、者、所、诸、焉、则、而、于、以、且、乃等的用法,识别同 一个文言......

    10个文言虚词

    10个文言虚词1、之(一)代词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初中文言虚词复习教案00

    初中文言虚词复习教案 教学目的: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教学重点:掌握“之而以于其为焉则乃然”的常见用法。 教学方法:归纳总结,讲练结合。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高中新课标文言虚词总结[★]

    高中文言虚词要求掌握: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

    赤壁赋文言虚词小结

    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