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滁州市实验中学教研室工作总结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滁州市实验中学教研工作总结
本学期教研室工作在市教研室的统筹和学校领导下,在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科研兴校,教研强校”的发展战略,以课程改革为核心、教学质量为重心,切实提升教师的教研、教学水平,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注重教研的实效性,积极发挥教研室的主导作用,为实现我校“实现人文管理,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转变教学观念,加强自身学习
教师课程改革观念的更新,是教研室工作的第一步。因此,本学期着力推进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建设、加强了《新课程标准》理论学习,广大教师不断转变教育观念,用全新的教育理念,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从注重学生的知识转化为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创新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强调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在教学中建立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三位一体的学习新模式,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全力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1、在教师培训方面,本学期在开展校本培训和市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日活动的基础上,教研室全力支持教师外出参与听课及其他一切有益于教学的培训学习及研讨活动也比以前做得更多更到位些。本学期,因教研而“走出去”的教师很多,他们从中或多或少都有收获、感悟和体验。(1)为了全面了解我校高三教育教学动态,分析与总结我校抓高考备考工作的得与失,市局教研室组织各学科教研员对我校高三进行了为期一周时间备考调研,给我校高三备考工作进行把脉与指导;(2)高三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物理、化学、地理、生物九个学科的备课组长参加了江南片2014届高中毕业班复习研讨会;(3)前往市内兄弟学校以及合肥、池州、铜陵、蚌埠、和县、等地市教师外出学习、观摩研讨达89人次,较多的老师通过此类活动,开拓了视野,转变了观念,与其它学校建立了联系,与其他同行建立了友谊。
2、对于外出参加培训学习、观摩研讨的教师,教研室要求返校后不仅要上交外出学习培训的反馈表,还要求将学习心得体会与本学科教师交流,而且在适当时间还应向全校教师汇报讲座,以实现优质和丰富的资源共享。本学期已经推行,而且日后在鼓励教师积极主动“走出去”的同时,将作为学习培训的一项必做常规之事来落实。
3、做好“师带徒”工作。开学初,教研室对今年进入学校的9名新教师和教龄三年(含三年)以下教师进行培训,从教学常规、班主任工作,课堂教学等方面进行培训,并且制定详细的“师徒结对”培训计划,开展师徒结拜师活动,帮助新教师和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4、本学期,承办了由市局教研室组织的2014年滁州市初中历史满意课堂教学评比活动、2014年滁州市初中生物优质课评选暨基本功竞赛活动、2014年滁州市初中思想政治优质课复评课和高中思想政治优质课复评课活动;还承办了艺体学科“满意课堂”教学情况教研日活动、初中政治学科教研日活动、高中地理学科“聚焦高效课堂”教研日活动;通过承办此类活动,给我校教师搭建了学习的平台,通过优秀教师示范辐射,教师间交流研讨,专家报告引领,思想不断碰撞,教师从中获得了进步和成长。
三、切实抓好课题研究,努力实现“科研兴校”的目标
教育科学研究直接制约和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校领导注重以教科研为先导,强调向教科研要质量.把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提高全体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作为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之一。
1、学校领导科研意识强,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反复宣传和强调教科研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着力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认识。在制订和实施学校工作规划时把教科研工作置于重要地位。在学校资金紧缺的情况下,设立教科研成果奖,建立起积极的导向和激励机制,以调动广大教师投身教育科学研究的积极性。
2、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教研室根据我校教育科研实际,着力提高教育教学科研的档次,扩大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的覆盖面。各教研组积极申报省、市级课题,在课题立项与结题过程中,积极研究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收集有关素材和数据,认真撰写开题和结题报告,保证了立项和结题的质量。省级课题《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中学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JG11129)和市级课题《语文新课标下新型语文作业的设计与研究》(课题编号CJG11001)、《高中语文教学中高品质思维方式研究》(课题编号CJG11002)、《课文整体教学有效性在我校的实践探究》(课题编号CJG11016)、《高中物理基本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编号CJG11023)、《中学
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法研究》(课题编号CJG11030)、《营建多彩校园文化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课题编号:CJG11003)已经顺利结题;另外还有三项市级课题顺利通过中期检查。通过课题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教师对中学课程与教育科研整合的基本认识。课题研究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途径,实现了教师与课题研究共同成长的目标。使教师认识到在科研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今后,我校将继续以课题研究为抓手,通过课题研究,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切实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和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四、全力推进“高效课堂”新的教学模式建设
1、本学期教研室立足学校教学实际,反思课堂教学的实践,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力求在转变观念、优化环境、融洽关系、改进教法等关系,课堂教学成败的几个关键点上实现突破,创建“高效课堂”。为此,本学期再次邀请了金太阳教育集团专家李主任来到我校指导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应用,要求我校全体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等方面大胆进行创新和改革,彻底颠覆以往课堂的沉寂,在运用“导学案”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的探索实践道路上要不畏艰辛,迎难而上,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转变观念,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源泉;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关键环节;为了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聚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根据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安排,分别于4月2日—4日和5月12日—16日,对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进行了高效课堂展示研讨课验收活动;高效课堂展示验收课活动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我们的思考和研究远没有结束,在今后的高效课堂活动中,我们要以活动为契机,以课堂为载体,进一步探索出适合不同学科、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使得“路径”更加清晰,“力行”愈发深入。各年级、各学科备课组今后还要继续开展研讨,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方向,深化改革,提高教学效益。要使“高效课堂”教学常态化,并不断得到优化。不断更新观念,改变自己,改变课堂,打造“高效课堂”。
四、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把教学研究工作渗透于具体的活动之中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教研室以“知行合一、追求卓
越”的办学理念为引导,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活动为载体,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开展学科听课、评课、优质课展示、教学设计、活动课案例等评比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大大激发了广大教师学习教学理论的热情,增强教学改革的意识,提高了广大教师的教学水平。
2、加强学科专题研究,组织开展各学科研讨课活动。教研室以教科研为先导,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主阵地,有计划有目的地加强各学科专题研究小组的指导,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的教法与学法的研究,充分发挥集体智慧,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
3、积极开展教学论文评比及汇编活动。为使广大教师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从理论高度总结教法学法的研究与实践,教研室在校内各学科教学论文评比活动基础上,选送部分论文及教学案例到市级及以上评奖。
五、寻找差距,改进措施,让教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1、教师参与教研的意识还不是很强。教科研是每个教师身体力行的事,只有教与研相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有可能使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
2、教研组校本教研和集体备课仍然存在效率不高、研讨氛围不浓的问题。归根到底,是“有效教研”还没真正有效、实效在困扰着教科研的发展和突破。
3、课题研究需要走向多元化、常态化。
4、要进一步规范教研行为,制定更完善的教研制度,促使教研活动正常有序进行。激发全体教师的参研意识,力争把教研当作一种自觉行为。
回顾这一学期的教研工作,在校领导的关怀下,依靠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些的成绩。但离学校的发展目标相差甚远,离教师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新的一年我们要大胆改革,艰苦实践,用特有的思想和精神去憧憬希望,迎接挑战;用特有的坚定与执着去应对困难,不断强化教学“中心、质量、效益、创新”四个意识,树立教研“服务、实效、规范、精品”四个意识,扎扎实实做好教研工作,开创工作新局面,相信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有广大教师的大力支持,教研工作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第二篇:2013—2014学第一学期滁州市实验中学教研室工作总结
2013—2014学第一学期
滁州市实验中学教研室工作总结
本学期以学校制定的工作思路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更新教育观念,增强教改意识,立足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研的先导作用,着力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深入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抓好过程管理,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走“科研兴教”、“教研兴校”之路,丰富教育教学科研活动,抓好教育教学活动过程管理,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方面下功夫,全面落实教研工作计划,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现总结如下:
一、重视教研组工作,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是促进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保障之一。教学常规管理加强了,教学秩序就能走上正常化、规范化轨道,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成为可能。教研室牢固树立管理意识,本学期定期组织召开教研组长工作会议,强调加强教学管理的重要性,要求各教研组扎扎实实做好教学管理工作。
1、各教研组每两周一次的组会教研工作开展的很好,这项工作已深入我校每位教师的心,已成为教师们每两周的必修课,同组的教 师都有固定的时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2、公开课情况。本学期各教研组长都认真的组织组员积极开展校级公开课,尤其是一些教坛新星、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带头上公开课,如语文组的汪艳老师、英语组的俞薇、贾学枝老师、地理组的朱德胜老师、物理组的刘小风老师、化学组的夏立忠老师、政治组的龙明明老师等,给新老师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公开课多了,老师们听课也积极了,而且跨学科听课的现象也多了,更有利于老师们交流教学经验和心得。
3、集体备课情况。各年级组的集体备课小组大部分都很积极备课,每周都能固定时间集体备课,这项工作做得很好。
4、教学常规检查情况。本学期定期开展教学常规检查,检查的项目主要有:教师的教案等。通过检查和及时的反馈,大多数教师的教案书写质量都有很大提升,也很少再出现不写教案先上课的情况。
二、加强课题管理,务实开展教研工作
本学期课题研究工作继续深入开展,语文、物理、英语、政治、地理、历史等学科7项省、市课题即将结题,在滁州市2013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论文类)评选中有21人次分获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达到“以研兴师、以研兴教、以研兴校”的预期目标。课题研究的道路是艰辛的,但结出的硕果是香甜的。今后,我校将继续以课题研究为抓手,通过课题研究,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切实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和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研修,提升理念,优化教师队伍素质。
1、以自主学习的形式提升教师理论素养。“要做教书人先做读书人”,教研室积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安徽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和国培学习,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的资源优势、互动优势,进行针对性的理论学习和专题研讨,使远程学习、网络教研逐渐成为教师提高专业水平的桥梁。
2、做好“师带徒”工作。
开学初,教研室对今年进入学校的9名新教师和教龄三年(含三年)以下教师进行培训,从教学常规、班主任工作,课堂教学等方面进行培训,并且制定详细的“师徒结对”培训计划,开展师徒结拜师活动,帮助新教师和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3、创造条件,分批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到省内、外名校学习考察,汲取名校先进的教学教研经验,促进我校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本学期组织高一年级、高二年级各学科部分教师前往亳州市参加了第一届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经验交流研讨会,安排了初、高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信息技术等学科部分教师前往本省、市学校观摩课堂教学,让我们的教师打开眼界,对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有着积极作用。
4、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本学期高中英语、初中语文、物理、政治等学科组相继开展了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教师们能积极参与,每位参赛教师精心准备,展示了他们独特的教学风采,通过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既让参赛的教师得到磨砺和成长,更让听课的教师收获良多。
5、为了改革创新教研工作,充分利用区域优势,积极协助滁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开展市区初中数学和高中历史教研活动,先后两次承担了市区初中数学“同步教学观、评、研”八年级教研活动和一次高中历史学科城区学校教研活动,此项活动是利用区域优势开展的教研 新尝试,通过此项活动,真正做到了教研创新与教师专业成长有效结合。
6、全力推进“高效课堂”新的教学模式,学校、年级组制定了方案,邀请了江西金太阳教育集团专家来校作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操作流程的报告和部分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示范课,同时组织部分教师外出观摩。本学期高二年级组进行为期一周的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展示课,高一年级组积极跟进实施启动方案,教师们对于高效课堂的开展已经有了较好的理解和运用,高效课堂的理念已经逐渐的深入人心。在今后的不断探索和总结的过程中,我们必然能够形成一套符合我校学情的行之有效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方法。
7、加强滁州市高级中学联谊活动,本学期我校面向十四所高级中学开设了高
一、高二年级语文、政治学科公开课,来自十四校教师来到我校进行听课,并与我校老师们进行交流研讨,对我校课堂教学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中肯的意见。通过此次研讨,老师们对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信心更加坚定。
四、寻找差距,改进措施,让教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教研之路本来就是一条铺满荆棘的艰难之路,特别是在新课改浪潮的冲击之下,我们的教研理念有待更新,教研水平有待提高。今后应在以下方面进一步强化与完善。
1、教研成果质量有待提高。在教师取得的各级教研成果中,在国家、省、级权威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有待突破。
2、要进一步规范教研行为,制定更完善的教研制度,促使教研活动正常有序进行。激发全体教师的参研意识,力争把教研当作一种自觉行为。
3、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职能作用,多渠道、多形式地开辟教研天地,让教研活动真正有效促使师生共同成长。
回顾这一学期的教研工作,在校领导的关怀下,依靠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学校的发展目标相差甚远,离教师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新的一年我们要大胆改革,艰苦实践,用特有的思想和精神去憧憬希望,迎接挑战;用特有的坚定与执着去应对困难,开创工作新局面,相信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有广大教师的大力支持,教研工作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第三篇:教研室工作总结(2011—2012学第二学期)
库车三中教研室第二学期总结
一是继续坚持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业务学习制度。
学校教研室制定出学校开展教研活动总的计划,安排各教研组每周三开展教研活动。除此之外,学校还认真组织全体教职员工集中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新课程改革大纲》,《新课程改革标准》。本季度各教研组集中学习共12次,每次学习都有学习笔记,有公开课评课记录,各教研组教师的业务知识水平和学习理解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并运用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学校副校长吴丽霞同志、教务主任王学鹏同志参加了教研组活动,对教研组活动的开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有利于我们的教研组活动更好的进行。
二是全面落实教研活动考勤制度,要求各教研组长严格把好考勤关。
首先,学校教研室紧紧抓住《库车三中教研室活动制度》的执行,进一步规范了各教研组的工作标准,促使教研室工作与各教研组工作进一步结合,增进了教研室和各教研组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配合,有利于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再上一个台阶;学校教研室对各教研组的领导监督作用得到进一步体现;其次,进一步完善了各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的考核办法。一方面对各教研组的工作提出了基本要求,作了进一步规范,另一方面给各教研组留出自由发挥空间,为各教研组发挥优势、展示特色创造了必要条件。第三,积极开展了我校的优秀教研组评选、优秀个人评选、骨干教师评选、学科带头人评选等活动,对各任课教师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上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第四,完成了“爱心帮扶”行动任务,对新教师进行爱心帮扶,采取“新老结合”,“以老带新”的办法,帮助新教师更快更好的成长。
三是继续深入开展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业务学习工作,在我校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提高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使我校的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具体措施:
1.学校成立了以赵永杰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落实了专兼职人员,分工负责,步调一致,齐心协力,齐抓共管,教研室工作与各教研组工作质量挂钩,制度完善,责任落实,措施到位。形成了以队伍为基础,以阵地为依托,以制度为保证,以活动为载体,以投入为保障的良好的工作机制。
2.(1)加强教职工队伍思想建设。教师队伍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学校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思想,积极开展了各任课教师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的教育。(2)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学校始终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把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形成了以课堂教育、日常管理、课外活动为主的全方位育人工作网络。
3.重点发挥了各教研组活动载体功能。为了增强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我校开展了评选“优秀教研组”、“优秀个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活动,并制定出了积极有效的奖惩制度,激励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对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库车县第三中学
2011年9月
第四篇:第二学期教研室工作总结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冶金学院材料工程技术教研室
李明晶
在学院的正确领导下,材料工程技术教研室全体教师同舟共济、齐心协力,严格遵守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在人员少、教学工作量过度饱满的情况下,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并在教学改革、教研室队伍建设、科研等方面不断进行着探索和实践。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制定所辖专业的教学计划,体现专业特色和时代气息
开学前两周,教研室召开专题讨论会,分析以往教学计划,讨论在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并在制定本学期课程计划中予以及时调整。同时,根据专业发展的特点,适时的用最新的内容替代陈旧内容,如教研室老师共同承担的《水处理新技术》课程。另外,及时采用新教材并补充课程新的参考资料。
2.认真落实教学任务,尤为注重实践环节
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认真细致做好教研室本学期所承担课程的教学计划,落实完成相关教学任务,从授课内容到授课过程、作业及考核各环节进行讨论。对于课时弹性较大、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密切相关的实习等实践环节,教研室倾注了更多的心血,以便保质保量完成。在本学期实习人数较多(怀德学院学生并入本部)、实习资金有限等切实困难情况下,与实习单位积极联络和组织,分别在魏村水厂、常州二水厂、武进自来水厂、武进城市污水处理厂、香江华庭建筑工地等,顺利完成了给水05级学生的认识实习以及给水04级的生产实习。为配合学院尽早开展下学期毕业设计工作的计划和安排,经教研室反复论证每人提交了10道题目供选择。
3.切实开展教研活动,积极进行教改研究
开学初期教研室按照学校和院部工作计划,制订了教研室学期工作和教研活动计划(详见教研室活动记录簿),并能正常开展教研活动,基本能保证每学期8次教研活动。教研活动的内容主要涉及:学校和系部文件学习、专业课程体系和结构以及授课计划的讨论、多媒体课件交流学习、听课、评课、教学教改讨论、下学期教学任务计划等内容。通过教研室老师的相互交流和讨论,教学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4.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切实落实“教书育人”
结合学校开展的教学检查活动,认真学习了学校相关文件(《江苏工业学院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及《关于本科生课程教材使用要求的通知》),并形成书面意见提交给学院。加强对教研室老师师德师风教育,要求每个老师参与到诸如新生的入学教育、学生社团活动的指导、参观实习指导、社会实践指导、学生就业的推荐指导等多种活动中去,使老师转变观念,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不仅仅是课堂知识的传授,也应该更多的关心他们的素质提高、专业素质的培养等多方面,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关心、引导学生,应该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此外,教研室也配合院部,通过多种手段加强对“师德师风”的监督管理,配合院部做好期初、期中、期末三次教学常规检查,及时将检查结果上报院部。开学初认真分析有关课程的合格率,在期中、期末等阶段,教研室参与到系部召集的学生座谈会以及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师、对教研室的要求和看法,并将之传达到每一个教师,并在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
5.注重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并提高科研水平
本学期教研室有一名老师到同济大学读博,另一名老师也积极准备并参加了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此外,教研室能积极申报校内外科学研究课题,学科梯队带头人王利平教授承担了一项横向研究课题。另外,本学期教研室老师还撰写发表了4篇核心期刊论文。
6.积极响应校院号召,配合完成各项工作
开学以来,按照学校和院里的各项工作安排,积极响应并相继顺利参与或完成了“关于本科生课程教材使用情况的检查”、学院期中教学检查、学院科技工作总结与表彰会议、学院课堂技艺大赛以及学院教学工作总结与表彰会议等。
7.问题与建议
尽管教研室在本学期做出了许多工作,但常感到力不从心,以至于有的工作不能够按照设想高质量的完成,主要原因是教研室的定位和功能作用尚有待明确。作为学校里的一个最基层的教学与研究单位,主要工作应该是上传下达,而本属二级学院职责范围的很多工作却又下放到教研室来承担,以至于教研室在千头万绪中杂务缠身,渐渐失去了自我,原先规划的很多研究任务没有精力去落实,尽管天天忙得不可开交,总是自我感到有些“不务正业”。
建议学院领导协调并明确教研室与学院办公室的职责和分工,将教研室从繁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真正开展一些有利于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的工作。
另外,本教研室人员依然继续缺编,请尽快引进人才解决目前的超工作量现状;或提高相应的超工作量课时费,否则教学任务难以顺利安排,就算布臵了也将影响教学质量与效果。
8.展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后教研室将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在创新中发展,在实践中行进,为学校及学院教学研究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材料工程技术教研室
2007-12-17
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培训总结
作者:张宗俊
++++++++++++++++++++++++++++++++++
一、概述
二、评估体系指标理解
三、评估指标体系的修订与发展
四、迎评准备及建议
++++++++++++++++++++++++++++++++++
一、概述
2005年3月21日至3月24日,接受学院领导安排,参加了由教育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委员会在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举办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培训。
在本次培训班上,教育部领导及各地专家就高职高专发展、水平评估做了重要的报告。如:教育部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志宏《高职高专院校评估政策解析》、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处副处长吴爱华《高职高专教育发展趋势》、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处李津石《ISO9000族质量管理标准在高等教育领域的适用性探讨》、教育部高职高专评估委员会主任委员杨应崧《高职高专员自傲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概述》、副主任委员朱传礼《高职高专院校以评促建及省(市)评估工作介绍》、副主任委员高林《课程改革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别敦荣《关于高职高专院校教育质量保证问题的思考》、委员陈德祺《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及〈水平评估工作指南〉的解析》、委员聂嘉恩《迎评促建中之软件建设》、委员董大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的实践与思考》、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教授林中忖《高职高专教育的实践课程及其体系》、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吕一中《以评促建经验介绍》。
通过本次培训,对教育部开展评估工作的目的、方针、意义、作用以及评估的内容、方式方法都有了较深的认识,特别是在评估指标内容及内涵上有了较好的把握。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是为了更好地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和指导,促进学校明确办学指导思想、规范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强化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提升办学水平,建立社会公认的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标准、促使学校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通过对各学院的评估,以便实现①引导高职高专院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准确的定位、坚持改革和创新、坚持规模、质量、效益和结构协调发展,②科学、客观地评价高职高专院校办学水平,确认其在社会上应有的地位,③帮助学校找出人才培养工作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促进学校采取有效措施、改进不足、使学校走上良性、稳定的发展轨道。评估工作必须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基本方针,建设是评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评估体系指标理解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由6个一级指标及1个特色和创新项目组成,其中6个一级指标又细分为15个二级指标(含8个重要指标)、36个主要观测点、100余条信息。从结构上理解为条件(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与利用)、过程(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结果(教学效果)。
办学指导思想:是学校的宗旨、目标和使命的体现,是学校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和根本。由2个二级指标3个观测点组成。学校定位与办学思路是基础,应满足社会需要、遵循高职高专教育规律,体现学校的宗旨、使命、发展目标、类型、层次、办学形式、服务面向以及办学质量,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关系;教育思想观念方面要求全员学习、讨论、研究高职高专教育思想并遵循教育规律;产学研结合主要表现在学校教职员工对产学研结合的认识与参与、产学合作有关组织及合作内容、教师参与企业科技攻关、培训等服务状况,反映学校与社会用人单位、师生与实践劳动者、理论与实践三结合。针对此指标,学校需要①开展办学理念的宣传,使全体教职员工准确了解学校的使命、目标,并进而加强合力、团结一致,为达到目标而共同奋斗,②与企业紧密合作,建立长期的互惠双赢机制,为社会发展做出努力,③组织学习、讨论、研究教育思想,构建高质高效的教育模式。
师资队伍建设:2个二级指标(结构、质量与建设)5个主要观测点(生师比、专任教师结构、兼职教师数量与结构、质量及建设与发展),主要反映学校对教师的重视程度,教师的质量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具体体现。师资队伍建设重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学历学位培养。制定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的遴选办法及培养计划、建立兼职教师的规范管理、建立兼职教师数据库、组织兼职教师参加教研活动。
教学条件与利用:3个二级指标9个主要观测点,主要观察学校的办学条件及其利用状况。教学行政用房必须符合教育部规定、教学仪器设备要能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要、图书馆藏书达到25万册且各专业分布合理、校园网畅通、体育运动设施达到要求、多数专业均应建立校内校外实训条件或基地、具备技能培训、技能鉴定、资格证书考试资格。建立学院图书管理系统及电子图书馆、充分利用资源(设备仪器资源、教师资源等)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基本能力、专业能力、社会活动能力)。
教学建设与改革:4个二级指标9个主要观测点,重点考察学校适应社会需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的能力。各专业的设置要有社会调研和论证,教学计划必须体现培养目标的定位(明确针对社会职业岗位)、毕业生质量标准以及以就业为导向的技术应用能力、职业综合能力,专业教学改革试点状况,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要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或职业资格考试接轨,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因材施教,建立与理论教学体系密切相关的实践教学体系,职业能力考核与培养目标相匹配,加强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教育。组织教师修订、完善教学计划并与社会相应行业不断调和,以教研室为单位以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为基础完善、修订教学大纲,组织课件制作竞赛、多媒体教学竞赛,鼓励教师广泛开展教研、科研,鼓励教师参加国家、省市教学科研成果、论文竞评、申报。
教学管理:2个二级指标5个主要观测点,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建立适宜的教学质量保证、监控机制。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全面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成册并保证教职员工人手一份以便熟练掌握,教学基本文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以及教学相关文件必须齐备并进行规范管理,实行教学三级(院、系、教研室)管理机制,建立自我监控系统和手段,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向ISO9000质量体系靠拢)。
教学效果:2个二级指标5个主要观测点,学生职业能力或专业基本技能合格率达到90%,英语应用能力考试通过率达到70%,具备必备的理论和专业知识,毕业实践效果良好,具有良好的修养,就业率达到90%,社会评价效果良好。建立就业跟踪、走访用人单位制度,把握毕业生就业状况第一手材料以便改进教学、提高学生专业、核心工作能力,使学生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
特色和创新项目:集思广益,精确提炼2-3个具有本校特色或创新的项目,把握项目总体印象,研究其形成背景,经过教学实践检验并不断完善使之形成系统性。该项目必须在同类学校或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得到社会的认同,还应具有示范和推广性。认真总结经验,发动教职员工回顾办学历程,特色和创新项目必须要有充分的素材支持。
对各指标及观测点的分析应采用“理念或思路——传递(实施)——成效——问题——创新”模式,逐一进行分析、改进、提高。
三、评估指标体系的修订与发展
2006年将对目前的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修订。评估指标体系总体结构及大多数指标将不会变化,合格指标也不会有变化,在2006年修订时发生的变化主要集中在优秀指标上,如青年教师重研究生比例将提高、实习实训模块将加强、技术应用科技服务模块将加强、学制改革必须实施等。
即将发布的《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评估方案》的内容就是本评估指标体系以后的走向。
四、迎评准备及建议
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是我院必须通过的检验,也是我院的一道难关,我们无法回避。因此,为了顺利通过本次评估,我院需积极准备:
(一)、加强组织管理工作 学院确定专门的组织机构、人员制定迎评工作方案,确定迎评各项工作分工及职责以及评建工作各项指标完成进度及相应的奖惩制度。评建机构指导和监督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处理、解决。
(二)、加强宣传工作
对评估方案的把握,除了学院领导及评建办必须准确掌握评估方案外,各系、部领导也必须能熟练掌握评估方案。
广泛宣传、全员动员、全员参与,学院教职员工必须了解评估工作对学院的重要性,了解学院的办学理念,借评估之机加强学院教职员工的凝聚力。
(三)、分工抓好相应软、硬件建设,建立、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四)、资料准备
资料准备对学院通过评估是关键的。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资料管理体系。资料的准备应按照方案进行分门别类的成册保管、分级管理。对以前缺失的资料予以补充、完善,并规定以后资料的形成、收集规范。学院可设立临时的资料组,负责前期的资料收集、整理、补充,对经整理的资料应按条目编辑简介或小结以方便评估专家的查阅,同时在专家进校后也需要资料组负责向专家提供资料。
建议把评估资料放在校园网上,即方便专家查阅也可在专家的印象中提升学院的实力。
(五)、对评估方案中那些涉及人员广泛的项目,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预先给与一定的安排。如学生研讨会、技能测试等。以便让学生事先熟悉流程,防止正式评估时出现混乱。冶金学院材料工程技术教研室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李明晶
在学院领导及各管理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下,材料工程教研室上学期工作顺利结束。全体教师勤奋努力,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现将本教研室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工作
理论教学
教师们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实践教学
材料05级分别在校内、烨达耐火材料厂进行生产实习四周; 五专硅03学生在烨达耐火材料厂生产实习两周;
建筑0601、0602班在学校建筑工地(科技信息楼、大学生创业楼、3号厂房)进行认识实习4周;
建筑0501、0502班分别进行了两周的房屋建筑课程设计,钢结构课程设计,土力学与地基课程设计;
材料工程技术实验室承担了耐火材料工艺、硅酸盐物理化学的课堂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做到了有组织,有计划,高标准、严要求,实习成本低而有效。同学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
二、教研工作
进一步拓宽了实习基地建设。本学期在冶金学院、教务处、实训处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将烨达耐火材料厂作为我们的实习基地。
根据精品课程建设要求及我专业的实际,进一步建设和改善省级精品课程《硅酸盐物理化学》,参加了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申报工作。另外,专业教师积极制作电子教案和教学课件,为以后申报其它精品课程做准备。
为迎接高校评估工作,本教研室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评估文件,积极准备各种资料,根据专业剖析要求,教研室对专业剖析内容进行层层分解,每位教师都承担了相应的工作。
积极参与教材的编写工作,教研室全体成员参编了由于乐海主编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硅酸盐物理化学》教材,基本完成,已经列入出版计划。
为了适应时代要求与学校发展,努力提高个人的业务素质,在上学期我们教研室被评为冶金公司学习型班组的基础上,教研室有7位同志参加了在职研究生学习。
三、教研室常规工作
在开学初和期中教学检查期间,进行了常规教学检查,总体来讲,老师们教案书写认真,讲课进度与授课计划基本相符,课程状态记录本填写认真齐全。
教研室同志相互听取了其他所有老师的课,全体教师听取了田华老师的校内公开课,安排了教研室主任的示范课,大部分老师讲课目的突出,重点明确,讲解熟练,效果较好。通过相互听课,相互观摩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成长,提升了教研室整体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在12周和13周分别召开了材料05级、材料06级和建筑05级、建筑06级、工程造价06级学生座谈会。同学们提出了很多他们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有些问题我们及时进行了解决,有些问题我们上报了学校有关部门。
为更好的促进教学,加强内部管理,在教师内部进行了教师互评,相互间都提出了宝贵意见,学院对每位教师进行了严格、公正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奖金分配挂钩。
四、青年教师的培养
新老教师进行了结对子工程,老教师制定新教师的培养计划,并严格按照培养计划,从怎样备课、讲课、写教案、怎样写教案首页、怎样填写课程状态记录本、期末怎样进行考核、怎样进行试卷分析等环节进行认真的有计划的指导,同时新教师在培养过程中及时进行总结。
按学校对新教师的管理要求,教研室对新教师的公开课进行集体评议,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促进其尽快能担当教学工作。
新教师全部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新教师培训班,并到济南钢铁集团公司进行了现场参观。
五、实验室管理及建设
为提高学校实践、实训教学水平,我们根据实训室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实验室建设计划,包括耐火材料实验新增成型机两台,高温电炉中温电炉各一台等设备,现正处于招标阶段。
在学院领导和鲁耐窑业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与鲁耐窑业公司达成了从鲁耐窑业公司引进部分生产设备,等学校厂房建成后即可投入使用。
进一步落实实验室的卫生管理,要求学生实验进行完必须对实验室进行彻底清扫,保证实验室的卫生状况。
落实原计划实验的开出率,优化现有的实验条件下,提高实验开出率。
积极宣传耐火材料特有工种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参加耐火材料特有工种的培训,本学期已有18人参加培训,并通过考核获得中级化学分析工证书。
六、毕业班的管理工作
教研室一直非常重视毕业班的各项教学工作。从指导教师的安排、论文开题、选材、指导写作、最后修改、答辩工作的组织及成绩的评定等每一个环节都认真计划并落实
以上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学院领导的指导,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本教研室力争明年做得更好
第五篇:第二学期教研室工作总结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城镇规划专业教研室
陈扶云
在学院的正确领导下,城镇规划专业教研室全体教师同舟共济、齐心协力,严格遵守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在人员少、教学工作量饱满的情况下,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并在教学改革、教研室队伍建设、科研等方面不断进行着探索和实践。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制定所辖专业的教学计划,体现专业特色和时代气息
开学前两周,教研室召开专题讨论会,分析以往教学计划,讨论在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并在制定本学期课程计划中予以及时调整。同时,根据专业发展的特点,适时的用最新的内容替代陈旧内容,如教研室老师共同承担的《城镇规划原理与设计》课程。另外,及时采用新教材并补充课程新的参考资料
2.认真落实教学任务,尤为注重实践环节
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认真细致做好教研室本学期所承担课程的教学计划,落实完成相关教学任务,从授课内容到授课过程、作业及考核各环节进行讨论。对于课时弹性较大、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密切相关的实习等实践环节,教研室倾注了更多的心血,以便保质保量完成。落实2011级毕业生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
3.切实开展教研活动,积极进行教改研究
开学初期教研室按照学校和系部工作计划,制订了教研室学期工作和教研活动计划(详见教研室活动记录簿),并能正常开展教研活动,基本能保证每学期8次教研活动。教研活动的内容主要涉及:学校和系部文件学习、专业课程体系和结构以及授课计划的讨论、多媒体课件交流学习、听课、评课、教学教改讨论、下学期教学任务计划等内容。通过教研室老师的相互交流和讨论,教学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4.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切实落实“教书育人”
结合学校开展的教学检查活动,认真学习了学校相关文件(加强对教研室老师师德师风教育,要求每个老师参与到诸如新生的入学教育、学生社团活动的指导、参观实习指导、社会实践指导、学生就业的推荐指导等多种活动中去,使老师转变观念,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不仅仅是课堂知识的传授,也应该更多的关心他们的素质提高、专业素质的培养等多方面,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关心、引导学生,应该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此外,教研室也配合院部,通过多种手段加强对“师德师风”的监督管理,配合院部做好期初、期中、期末三次教学常规检查,及时将检查结果上报院部。开学初认真分析有关课程的合格率,在期中、期末等阶段,教研室参与到系部召集的学生座谈会以及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师、对教研室的要求和看法,并将之传达到每一个教师,并在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5.注重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并提高科研水平
本学期教研室有一名老师读研。组织参加2013年高职高专城镇规划专业应届学生毕业设计作品竞赛。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6.积极响应校院号召,配合完成各项工作
开学以来,按照学校和院里的各项工作安排,积极响应并相继顺利参与或完成了“关于本科生课程教材使用情况的检查”、学院期中教学检查、学院教学工作总结与表彰会议等。7.问题与建议
尽管教研室在本学期做出了许多工作,但常感到力不从心,以至于有的工作不能够按照设想高质量的完成,主要原因是教研室的定位和功能作用尚有待明确。8.展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后教研室将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在创新中发展,在实践中行进,为学院及系部教学研究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技术教研室
2007-12-17
++++++++++++++++++++++++++++++++++
一、概述
二、评估体系指标理解
三、评估指标体系的修订与发展
四、迎评准备及建议
材料工程
一、概述
2005年3月21日至3月24日,接受学院领导安排,参加了由教育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委员会在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举办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培训。
在本次培训班上,教育部领导及各地专家就高职高专发展、水平评估做了重要的报告。如:教育部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志宏《高职高专院校评估政策解析》、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处副处长吴爱华《高职高专教育发展趋势》、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处李津石《ISO9000族质量管理标准在高等教育领域的适用性探讨》、教育部高职高专评估委员会主任委员杨应崧《高职高专员自傲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概述》、副主任委员朱传礼《高职高专院校以评促建及省(市)评估工作介绍》、副主任委员高林《课程改革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别敦荣《关于高职高专院校教育质量保证问题的思考》、委员陈德祺《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及〈水平评估工作指南〉的解析》、委员聂嘉恩《迎评促建中之软件建设》、委员董大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的实践与思考》、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教授林中忖《高职高专教育的实践课程及其体系》、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吕一中《以评促建经验介绍》。
通过本次培训,对教育部开展评估工作的目的、方针、意义、作用以及评估的内容、方式方法都有了较深的认识,特别是在评估指标内容及内涵上有了较好的把握。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是为了更好地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和指导,促进学校明确办学指导思想、规范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强化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提升办学水平,建立社会公认的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标准、促使学校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通过对各学院的评估,以便实现①引导高职高专院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准确的定位、坚持改革和创新、坚持规模、质量、效益和结构协调发展,②科学、客观地评价高职高专院校办学水平,确认其在社会上应有的地位,③帮助学校找出人才培养工作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促进学校采取有效措施、改进不足、使学校走上良性、稳定的发展轨道。评估工作必须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基本方针,建设是评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评估体系指标理解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由6个一级指标及1个特色和创新项目组成,其中6个一级指标又细分为15个二级指标(含8个重要指标)、36个主要观测点、100余条信息。从结构上理解为条件(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与利用)、过程(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结果(教学效果)。
办学指导思想:是学校的宗旨、目标和使命的体现,是学校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和根本。由2个二级指标3个观测点组成。学校定位与办学思路是基础,应满足社会需要、遵循高职高专教育规律,体现学校的宗旨、使命、发展目标、类型、层次、办学形式、服务面向以及办学质量,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关系;教育思想观念方面要求全员学习、讨论、研究高职高专教育思想并遵循教育规律;产学研结合主要表现在学校教职员工对产学研结合的认识与参与、产学合作有关组织及合作内容、教师参与企业科技攻关、培训等服务状况,反映学校与社会用人单位、师生与实践劳动者、理论与实践三结合。针对此指标,学校需要①开展办学理念的宣传,使全体教职员工准确了解学校的使命、目标,并进而加强合力、团结一致,为达到目标而共同奋斗,②与企业紧密合作,建立长期的互惠双赢机制,为社会发展做出努力,③组织学习、讨论、研究教育思想,构建高质高效的教育模式。师资队伍建设:2个二级指标(结构、质量与建设)5个主要观测点(生师比、专任教师结构、兼职教师数量与结构、质量及建设与发展),主要反映学校对教师的重视程度,教师的质量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具体体现。师资队伍建设重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学历学位培养。制定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的遴选办法及培养计划、建立兼职教师的规范管理、建立兼职教师数据库、组织兼职教师参加教研活动。
教学条件与利用:3个二级指标9个主要观测点,主要观察学校的办学条件及其利用状况。教学行政用房必须符合教育部规定、教学仪器设备要能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要、图书馆藏书达到25万册且各专业分布合理、校园网畅通、体育运动设施达到要求、多数专业均应建立校内校外实训条件或基地、具备技能培训、技能鉴定、资格证书考试资格。建立学院图书管理系统及电子图书馆、充分利用资源(设备仪器资源、教师资源等)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基本能力、专业能力、社会活动能力)。
教学建设与改革:4个二级指标9个主要观测点,重点考察学校适应社会需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的能力。各专业的设置要有社会调研和论证,教学计划必须体现培养目标的定位(明确针对社会职业岗位)、毕业生质量标准以及以就业为导向的技术应用能力、职业综合能力,专业教学改革试点状况,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要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或职业资格考试接轨,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因材施教,建立与理论教学体系密切相关的实践教学体系,职业能力考核与培养目标相匹配,加强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教育。组织教师修订、完善教学计划并与社会相应行业不断调和,以教研室为单位以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为基础完善、修订教学大纲,组织课件制作竞赛、多媒体教学竞赛,鼓励教师广泛开展教研、科研,鼓励教师参加国家、省市教学科研成果、论文竞评、申报。教学管理:2个二级指标5个主要观测点,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建立适宜的教学质量保证、监控机制。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全面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成册并保证教职员工人手一份以便熟练掌握,教学基本文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以及教学相关文件必须齐备并进行规范管理,实行教学三级(院、系、教研室)管理机制,建立自我监控系统和手段,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向ISO9000质量体系靠拢)。
教学效果:2个二级指标5个主要观测点,学生职业能力或专业基本技能合格率达到90%,英语应用能力考试通过率达到70%,具备必备的理论和专业知识,毕业实践效果良好,具有良好的修养,就业率达到90%,社会评价效果良好。建立就业跟踪、走访用人单位制度,把握毕业生就业状况第一手材料以便改进教学、提高学生专业、核心工作能力,使学生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
特色和创新项目:集思广益,精确提炼2-3个具有本校特色或创新的项目,把握项目总体印象,研究其形成背景,经过教学实践检验并不断完善使之形成系统性。该项目必须在同类学校或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得到社会的认同,还应具有示范和推广性。认真总结经验,发动教职员工回顾办学历程,特色和创新项目必须要有充分的素材支持。
对各指标及观测点的分析应采用“理念或思路——传递(实施)——成效——问题——创新”模式,逐一进行分析、改进、提高。
三、评估指标体系的修订与发展
2006年将对目前的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修订。评估指标体系总体结构及大多数指标将不会变化,合格指标也不会有变化,在2006年修订时发生的变化主要集中在优秀指标上,如青年教师重研究生比例将提高、实习实训模块将加强、技术应用科技服务模块将加强、学制改革必须实施等。
即将发布的《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评估方案》的内容就是本评估指标体系以后的走向。
四、迎评准备及建议
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是我院必须通过的检验,也是我院的一道难关,我们无法回避。因此,为了顺利通过本次评估,我院需积极准备:
(一)、加强组织管理工作
学院确定专门的组织机构、人员制定迎评工作方案,确定迎评各项工作分工及职责以及评建工作各项指标完成进度及相应的奖惩制度。评建机构指导和监督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处理、解决。
(二)、加强宣传工作
对评估方案的把握,除了学院领导及评建办必须准确掌握评估方案外,各系、部领导也必须能熟练掌握评估方案。
广泛宣传、全员动员、全员参与,学院教职员工必须了解评估工作对学院的重要性,了解学院的办学理念,借评估之机加强学院教职员工的凝聚力。
(三)、分工抓好相应软、硬件建设,建立、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四)、资料准备 资料准备对学院通过评估是关键的。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资料管理体系。资料的准备应按照方案进行分门别类的成册保管、分级管理。对以前缺失的资料予以补充、完善,并规定以后资料的形成、收集规范。学院可设立临时的资料组,负责前期的资料收集、整理、补充,对经整理的资料应按条目编辑简介或小结以方便评估专家的查阅,同时在专家进校后也需要资料组负责向专家提供资料。
建议把评估资料放在校园网上,即方便专家查阅也可在专家的印象中提升学院的实力。
(五)、对评估方案中那些涉及人员广泛的项目,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预先给与一定的安排。如学生研讨会、技能测试等。以便让学生事先熟悉流程,防止正式评估时出现混乱。
冶金学院材料工程技术教研室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李明晶
在学院领导及各管理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下,材料工程教研室上学期工作顺利结束。全体教师勤奋努力,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现将本教研室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工作
理论教学
教师们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实践教学
材料05级分别在校内、烨达耐火材料厂进行生产实习四周; 五专硅03学生在烨达耐火材料厂生产实习两周;
建筑0601、0602班在学校建筑工地(科技信息楼、大学生创业楼、3号厂房)进行认识实习4周;
建筑0501、0502班分别进行了两周的房屋建筑课程设计,钢结构课程设计,土力学与地基课程设计;
材料工程技术实验室承担了耐火材料工艺、硅酸盐物理化学的课堂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做到了有组织,有计划,高标准、严要求,实习成本低而有效。同学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
二、教研工作
进一步拓宽了实习基地建设。本学期在冶金学院、教务处、实训处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将烨达耐火材料厂作为我们的实习基地。
根据精品课程建设要求及我专业的实际,进一步建设和改善省级精品课程《硅酸盐物理化学》,参加了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申报工作。另外,专业教师积极制作电子教案和教学课件,为以后申报其它精品课程做准备。
为迎接高校评估工作,本教研室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评估文件,积极准备各种资料,根据专业剖析要求,教研室对专业剖析内容进行层层分解,每位教师都承担了相应的工作。
积极参与教材的编写工作,教研室全体成员参编了由于乐海主编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硅酸盐物理化学》教材,基本完成,已经列入出版计划。
为了适应时代要求与学校发展,努力提高个人的业务素质,在上学期我们教研室被评为冶金公司学习型班组的基础上,教研室有7位同志参加了在职研究生学习。
三、教研室常规工作
在开学初和期中教学检查期间,进行了常规教学检查,总体来讲,老师们教案书写认真,讲课进度与授课计划基本相符,课程状态记录本填写认真齐全。
教研室同志相互听取了其他所有老师的课,全体教师听取了田华老师的校内公开课,安排了教研室主任的示范课,大部分老师讲课目的突出,重点明确,讲解熟练,效果较好。通过相互听课,相互观摩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成长,提升了教研室整体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在12周和13周分别召开了材料05级、材料06级和建筑05级、建筑06级、工程造价06级学生座谈会。同学们提出了很多他们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有些问题我们及时进行了解决,有些问题我们上报了学校有关部门。
为更好的促进教学,加强内部管理,在教师内部进行了教师互评,相互间都提出了宝贵意见,学院对每位教师进行了严格、公正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奖金分配挂钩。
四、青年教师的培养
新老教师进行了结对子工程,老教师制定新教师的培养计划,并严格按照培养计划,从怎样备课、讲课、写教案、怎样写教案首页、怎样填写课程状态记录本、期末怎样进行考核、怎样进行试卷分析等环节进行认真的有计划的指导,同时新教师在培养过程中及时进行总结。按学校对新教师的管理要求,教研室对新教师的公开课进行集体评议,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促进其尽快能担当教学工作。
新教师全部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新教师培训班,并到济南钢铁集团公司进行了现场参观。
五、实验室管理及建设
为提高学校实践、实训教学水平,我们根据实训室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实验室建设计划,包括耐火材料实验新增成型机两台,高温电炉中温电炉各一台等设备,现正处于招标阶段。
在学院领导和鲁耐窑业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与鲁耐窑业公司达成了从鲁耐窑业公司引进部分生产设备,等学校厂房建成后即可投入使用。
进一步落实实验室的卫生管理,要求学生实验进行完必须对实验室进行彻底清扫,保证实验室的卫生状况。
落实原计划实验的开出率,优化现有的实验条件下,提高实验开出率。
积极宣传耐火材料特有工种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参加耐火材料特有工种的培训,本学期已有18人参加培训,并通过考核获得中级化学分析工证书。
六、毕业班的管理工作
教研室一直非常重视毕业班的各项教学工作。从指导教师的安排、论文开题、选材、指导写作、最后修改、答辩工作的组织及成绩的评定等每一个环节都认真计划并落实
以上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学院领导的指导,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本教研室力争明年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