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西教育网学习作业——课堂习作的重点是什么?举例说说。
海西教育网学习心得
——课堂习作的重点是什么?举例说说。
现在的习作课一般安排为两个课时,我们都知道重点在第一课时,第一课时大体上安排三项内容:
第一,创设一个让学生能够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情境,点燃孩子们的表达欲望,激活他们关于这个话题相关的习作素材储备。
我们这里所说的表达欲望,更准确应该叫“表达动机”。什么是表达动机?通俗的说,就是一个人想说话、写文章时内在的动力。动机一般是在需要的驱动下,在一定的外部环境的拉动下产生的,也就是说动机的发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内心的需要,第二个是环境的拉动。有研究表明:一个人大体在以下情况下会引发说话、写文章的欲望。第一种情况:陈述思想的需要。比如叙述自己的想法,诉说一件事情,表示一种观点或看法。也就是说在这样的情境下,孩子就愿意说话,愿意用笔去表达,第二种情况,如果需要他表示意愿,提出希望和要求,请求对方做点什么事情。第三是如果需要表示加强接触,为了和对方建立联系,保持关系、联络感情;第四是当孩子内心有了感受,有了一种心情或者对周围的事和人有了一定的看法,也就是说需要评价的时候,他也会产生言语表达的愿望。如表示感谢,表示歉意,表示埋怨,表示不满,或者是表示欢迎、欢送等;第五是承诺义务、答应请求。比如表示承担一件什么事情,承担什么责任,或者是保证完成一项任务,或者愿意给别人提供什么帮助,什么方便等等。第六是宣告一项结论,比如传达通知,发布命令,宣布答辩的结论。以上说的这六种,都是拉动一个人表达动机的外部原因。之所以介绍这些,主要是帮助老师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这几个方面去创设能够拉动孩子们表达动机的情境。
第二,通过适当的暗示,把以上已经激活的关于这一话题的写作储备,通过聚焦、放大、梳理,以形成思路,拟定腹稿。
我们说,在作前打好心里的草稿(腹稿),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地说,一个人从话题开始到腹稿形成,大体要经历这样一个激活、扩展的过程。比如有话题(即激活点)是红、那么,这个激活点在记忆的支持下,就会引起一系列的联想,它可能会想到红色的救火车,通红的大火,红苹果、红太阳以及红花,红颜色等等。我们说,他所能想到的都是由“红”而引起的。我们之所以说这些,目的是让老师们知道,一个孩子他在作文时,他所能够想起来的,实际是靠话题去激活、去点燃的相似的联想。所以,必须认真思考,我们给出的话题是不是能够点燃孩子们写作储备。大量的心理试验证明:话题必定得到储备的支持。这也就是说,你出的题目一定要与孩子以往的生活经验相似。只有把题目出在孩子的心坎上,他们才可能觉得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如果你出的题目跟他的生活不搭界,再精彩也不会引发孩子的写作欲望,也不会激活孩子们头脑中的写作储备;第二是要通过暗示,让学生及时地将已经激活的储备变成写作思路。比如我们要学生写一篇《记一次有趣的参观活动》。题目出现后,孩子们最先想到的往往是他们许许多多的参观活动:参观博物馆、参观展览馆,参观风景点等等,在这些参观活动中,凡是他们经历的形成记忆的东西,都可能在他们的脑海中再现。这个时候,老师要注意引导他们选取他们自认为最有趣的一次参观活动作为关注点,把这此次活动是怎样开头的、怎样的过程、怎样结尾的……逐一想清楚,让头脑中的文章的模型从模糊到清晰从无序到有序。到了这个时候,孩子已经觉得有话可说了,而且是不吐不快了。
第三,营造安静的外部环境,让学生迅速地将“心里话”变成草稿;老师要在学生中巡回,发现优秀典型以及共性的问题,并且对个别的学生给予必要的引导,以上的话是两层意思,一是为学生营造一个安静的外部环境,让他们迅速地动笔。我们许多同志都有这样的经验,围绕着必谈的话题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思考后,写作的人常会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到了这个时候一定要迅速地把心里所想到记录下来。如果没有记录,原本想得清清楚楚的东西往往会很快遗忘。因此,一旦学生进入了这种状态,我们必须要求他们不要发出其他响声,迅速地动笔起草,哪怕有不会写的字,先空下来,待会儿再来解决。我们要告诉给孩子:下笔起草时,先不管句子是不是通顺,是不是连贯,完全可以想到那儿写到那儿。因为创作的灵感往往会转瞬即逝。为什么要这样呢?这与学生构思所用的“心里话”的特性有关。我们知道,孩子们在构思的时候,他所使用的是“心里话”,这在语言学上叫内部言语,心里话他是在人的头脑中的针对自我的一种语言。通常包括情感、图象、事件、关系等等。这种语言常常是不连贯的,它来得快去得也快,很容易受到外部的干扰发生转移。正是因为内部言语具有这样的特征。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让孩子把心里已经激活的写作素材,迅速地凝固起来。在过去的教学当中,有很多老师因为不明白这种言语的特征常会做干扰孩子思考和表达的傻事。一次,一位老师让孩子去写一篇题为《一张照片》的作文。让每一个孩子自带一张照片,并且要求孩子们看着照片,说说它的来历、一个孩子在这节课上说得真好。她不但说了这张照片的来龙去脉,而且还清楚地表达了当时的照片上每一个人的表现与心情。可就在这个时候,老师作出了一个规定:“待一会儿,大家动笔的时候一定要交代清楚,拍摄这张照片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此言一出,刚才那位说的非常好的孩子顿时把笔杆放在嘴里,自言自语地说:“哎——这是哪一年来?”她想了好大一阵子,把刚才说得非常精彩的东西全都忘了。所以,我们老师在孩子进入表达的愤绯状态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时机。这有点像厨师炒菜,炒不熟不行,这样不能吃,炒老了也不行,因为这样不好吃。
二是对老师的要求。此时,我们老师要在学生中间巡视,并做好两件事:一是发现在此次习作中,比较优秀的典型,为了后面利用典型指导全班同学修改草稿做好准备。二是要发现共性问题,使后面的修改有的放矢。同时还可以对确实困难的学生给予必要的个别的指导。应该说,这是老师的二次备课。正是因为习作的指导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可能完全按照预先设定的方案执行,因此,对教师和学生更具挑战性。
第二篇:海西教育网培训专题(一)(二)作业
1.为什么中小学教师要更关注小课题研究?
首先,小课题研究也是为了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热点、焦点、难点、疑点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必须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教育理论来分析和指导教学实践。这种学习是基于教师解决问题的需要和自发的冲动而产生的,学习材料是自己选择的,所以,研究者对于自己学习所得理解特别深刻,又能灵活地运用,因而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其次,搞教育科研,直接目的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教育需要。开展小课题研究实际是在进行自我教育行动的研究,这种研究获得的成果,可以马上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具有最为显性的效果。这种研究具体实在,易于操作,运作起来困难较小,容易取得成功。教师和学生一样,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更能激发教科研的积极性,对加速自身的专业成长是很有效果的。
2.中小学教师应如何通过小课题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学校教育科研具有校本性、实践性、广泛性三个基本特征。它的出发点和归属点应该是促进学校发展.而中小学一线的教师除了应当具备传统所界定的专业特性之外,还必须拥有一种扩展的专业特性——有能力通过较系统的自我研究和对别人经验的研究,通过在实践研究中对有关理论的检验,实现专业上的自我发展。现行的教育科研,要求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如同专业研究,有科学的假设、按照科学的程序、选用科学的方法,发现和揭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教育规律,为教育科学理论的建设做出贡献。这样的研究范式无论是对教育工作的改进、教育质量的提高,还是在提升来自中小学的实践经验,提高校长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水平方面等确实都发生过很好的作用。
3.小课题研究选题应注意什么?请你根据自身教育经历列出 5个以上小课题研究的题目并与同行交流。
提出小课题研究,就是为了克服在大课题研究中小学教师基本无法参与到研究中去这一弊病。如果我们的小课题研究仍然与大课题一样的去选题,去进行过程管理,我们就没必要提出小课题研究这一概念。因此,小课题研究是在与大课题研究的区别中产生的,要特别注意小课题研究与大课题研究的不同之处。
小课题研究的题目(欢迎交流)
1、激活已有经验,促进有效学习的研究;
2、科学解读文本,优化教学内容的研究;
3、鼓励学生猜想,培养推理能力的研究;
4、学生在课外作业评价中发挥主体作用的研究;
5、培养学有余力学生的个案分析的研究。
教师怎样有效开展课题研究(下)
1.小课题研究一般要有哪些程序?
进行小课题研究一般有以下五个程序:发现问题→寻找方法→解决问题→总结过程→付诸实践。
2.根据自身教育实践撰写一个小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名称
培养学生数学推理、合作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数学学习素养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能够想到问题的结论,但是不能说清思考的过程,不能讲清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尤其是很多学生只重视问题的结果,却忽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还有的学生会说不会写或会写不会说,渐渐地就走入了不敢说、不想说、不会说、不能说的误区。针对以上问题,我确定了“有效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合情推理能力养成”这一课题。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数学教学方面,学生要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是分不开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过程要靠语言表达,而语言的发展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地说理。如:说定义、定理、法则、公式、过程、算理、方法、规律、题意、思路、数量关系、式义等,从而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目的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口语表达及书面表达能理能力,使学生养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规范答题的习惯。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用类比、归纳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建立空间与平面的各种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形成严密抽象的推理形式。
五、课题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1)制定计划要求。(2)制定研究方案
2、试验阶段:(1)实施具体方案。(2)反思经验与不足。
3、总结阶段:(1)根据课题研究,观察学生在合作交流和,口语表达方面的变化。(2)对课题进行总结,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二)实施过程
首先,我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的成因采取谈话法和问卷法进行调查。通过调查主要总结出四大成因:一是心理素质差,虚荣心强,怕答错或答不好而被同学或老师笑话。二是性格内向,不想或不敢表现自我,或没有机会发言渐渐封闭自我。三是对知识缺乏系统的理解,不能有条理的分析问题解答问题。四是没有严谨的学习态度,不会走就想跳?不会用数学语言规范答题。
可见,语言表达能力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也会间接影响学生的个人交往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发展。新课程加大了实验几何的内容。因为它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同时降低了几何学逻辑严谨性的要求,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都可以从数学活动中获益;而且通过活动掌握空间性质,更易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归纳类比,以及创造力等,这些明显的长处日益受到重视。
3.小课题研究成果的表述主要有那几种?请选择一种表述形式,撰写一篇真实的小课题研究成果。
在小课题研究中,研究者要明确研究成果的预期成效、成果的表现形式等。经过认真学习、反思,在思考、研究和解决问题中有所感悟,把感悟的东西通过“教研论文”、“教育案例”、“教育反思”、“教育日志”、“教学课例”等形式写出来,促进教育教学实践,都属于小课题研究成果的呈现形式。
《培养学生数学推理、合作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数学学习素养》的小课题研究教育反思
若想治病必先明确病因。因此,对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的成因我采用了两种方法研究:谈话法和问卷法。
通过研究我大致总结以下几种原因:
1.心理素质差,虚荣心强,怕答错或答不好被别的同学或老师笑话。
2.性格内向,不想或不敢表现自我,或没有机会发言渐渐封闭自我。
3.对知识缺乏系统的理解,不能有条理的分析问题解答问题。
4.没有严谨的学习态度,不会走就想跳……不会用数学语言规范答题。
5.受教师个别不规范的语言影响。
6.学生由小学到初中,数学的解答方式突然过渡,不够适应。
毋庸质疑,语言表达能力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也会间接影响学生的个人交往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发展。下面我就结合新课程理念,结合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的成因,结合课堂教学谈一下自己的几点做法: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才是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和研究者。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1.转变学生,从转变自我做起,言传身教,规范自身的教学行为。
认真备课,课堂语言力争不拖泥带水,做到正确、科学、简练、规范、有条理,逻辑清晰,连贯。坚持使用数学语言授课,不口语化。板书示范有针对性,给学生以良好的引导,让学生从简单的模仿做起,逐步认识到答题规范的重要性,同时,板书设计要美观大方、简洁规范,让板书给学生以美的享
受……从而不有自主的模仿。例如:在教学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时,我边板书边领学生总结了五字方针:设、列、解、检、答。学生按照这五字方针,就能较规范地完成类似的数学问题了。
2.给学生创设语言表达的时间和空间。
(1)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欲望。每每讲到一个数学知识时,我都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去理解。例如:在教学“平移变换”时,我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实例,学生兴趣非常浓,都能畅所欲言……
(2)利用小组学习,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语言表达的机会。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数学课堂不能只是那些优秀学生的领地。对于一个数学问题,每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想法和解决方法,每节课我都创设合适的问题,让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之间互相辩论……这样做有几点好处:其一,给那些不敢出头露面的学生一个机会,在下面他们会放得开一些,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其二,可以做到优势互补,那些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帮助那些语言表达有困难的学生完成叙述;其三,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提问的次数也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个学生都得到语言表达锻炼的机会,所以同桌间的和小组内的交流表面上是浪费时间,实际上是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在一个同学说的过程中,另一(几)个同学倾听并评价,对于他们相互之间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这样做尤其是对那些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言的学生是一个很好的(练胆)机会,对那些不想发言的学生也是很好的心理疏导。
3.注重学生对新知的经历与体验。
数学语言是表达数学概念、判断、推理、定理或法则的逻辑思维语言,具有简洁性、准确性、严密性、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点。学生在最初学习数学概念、性质、定义的时候,往往对其中的语言感到不易理解,容易混淆。数学课本中的定义、性质,不象语文课本中的语句读起来朗朗上口,也没有太多华丽的词藻,它相对朴实、简洁,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营造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有展示、表达数学的权利和机会。如在学习“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这一平行公理时,教师和学生一起通过画图、试验后,让学生归纳出这一公理,此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表述。在教师进行补充归纳后,学生对此公理中的“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专业化的用语难以掌握可让学生读一读感受一下,领会其意义,或与同桌互相进行交谈。在充分给予学生“说”的机会的同时,教师也要逐步地要求学生答对所问,用词准确,语句完整,注意引导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简洁性、条理性、逻辑性、长期坚持下去,能让学生学好数学术语,用好数学术语,讲好规范的数学语言。有了亲身的体验和经历,学生才会有感而发,有话可说。
4.发挥榜样的作用,用学生去影响学生。
数学教学中经常遇到用语言表达有困难的问题,我让那些具有示范作用学生先说,使其他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怎样去表述问题,怎样表达才有条理;另外,让那些书写规范的学生到前面板演,这样要远比教师一遍一遍的强调作用更明显。对于刚刚接触的问题,我让同桌之间,小组内的同学之间,在解答问题后,互相检查,指出对方的不足。在作业或试卷的解答中语言表达比较突出的学生,我让他们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学,用他们的规范解答去影响其他学生。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强化了对语言表达的重视程度。
5.先说后写,先写后说。
对于不擅长说的学生,我让他们先把想说的内容写出来,在提问发言时照着读出来;对于不擅长写的学生,我让他们把想写的内容说出来,比如说分析过程,说解题方法等。然后在试着有条理的按步骤写出来。这样给了学生一个语言表达的时间去准备,他们就能够解除心里的负担,敢于发言,同时回答的问题也规范,丰满,不拖泥带水。
6.给学生积极的评价,建立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关注那些优秀的学生,要把目光投向更多的学生。对于平时不敢发言或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他们一旦发言,我总是让同学们和我一起倾听……并给以赞赏的目光,回答问题后,我总是给他们积极的评价。例如:“你说的很好……”“你表达得很清楚……”“你说的比上次更多了……”“相信你下次说的比这次还要好……”
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大多数学生都达到了敢说,想说,会说,能说的程度。学生能够主动约束自己的语言表达习惯,力争规范。但是研究过程中还有困惑的地方,例如:如何做好口语表达向书面表达的过渡,如何把数学中的语言表达与其他学科整合起来,如何更好的照顾到那些超弱势群体;作为老师都希望能不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但时间从何而来?教学内容完成不了怎么办?若学生就是不肯说,该怎么办?
第三篇:学习海西教育网重新认识自我
学习海西教育网重新认识自我在近一个月的培训期间,通过海西教育网这个平台,我观看了所有专家的讲座视频,并且通过网络平台上组织的主题辩论互动研讨,在线研讨等方式与其他教师探讨交流,感觉受益良多。刚刚毕业的我,曾一度叹息自己无法再坐在教室中聆听教授们精彩的课堂,但海西教育网这个平台让我找回了读书时代的感觉。这是一场一线教师和研究专家的多维对话,缩短和填补了理论指导和现实教学中的差距和矛盾。这次培训以一线教师急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困惑和疑难为基本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经验交流、专家引领、名师对话、教学实践与反思的平台。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月,却让我受益匪浅。
一、我看到了自己身上的闪光点
本次海西教育围绕着“心理健康”展开,专家说很多一线教师都存在很大的职业压力,但是我似乎并没有很大的压力。虽然从教的这两年来,我显得很忙碌,每天似乎都有做不完的事,很多学生会惹出各种各样的麻烦,但是,我却能不断地从中获得快乐。首先,我觉得忙碌是一种充实,我在忙碌,说明我活着有价值,我喜欢这种感觉。同时,忙碌着就说明我在学习着,我在不断地进步,人活着就是要不断学习,整天闲着就没意义了。其次,社会的舆论会给教师带来极大的压力,但是我却不在乎,只要我尽力,我问心无愧就好。再次,孩子们的麻烦事可真多,但是他们都很单纯,学着与他们沟通,去感受他们的心灵,其实很快乐。孩子就是不懂事才会惹事,所以老师在才
有价值。最后,学校每次下达的任务,我不会把它当成负担,而是一次提升自我的机会,每次倾尽全力去完成,然后获得成就,实在快乐。所以,我抱着这样的心态,我工作得很开心,我热爱这份工作。我觉得自己这一点很赞。
二、我看到了自己身上的缺点。
我觉得自己身上最不足的就是经验。刚工作两年,自己与学生相处的艺术还不高明,还不能完全理解孩子的想法,对于问题学生,我还是很头疼。在这次培训之前,我甚至不明白为什么有些孩子总是惹出各种各样的事,学习总是那么差,我觉得他们一定是故意的或学习态度不端正,但没有想到有可能是他们存在某方面的学习障碍,所以我大多都在批评或说教。通过这次的培训,我意识到自己应该去理解他们,去帮助他们,去引导他们。我想这是我本次学习最大的收获了吧!同时,我也会努力让自己在今后的时间里做一个学习型和研究型的教师,让自己不断进步。
感谢有这样的教育平台,感谢各位专业为我们准备的精彩讲座,感谢大家分享自己的教育经验,让我从中收获玉液梁琼!
第四篇:中学生如何抓住课堂重点进行有效学习
“中学生如何进行有效学习”
教学设计
十里望回族镇中学刘学红
1、如何抓住课堂重点
对学生来说,一节课就像是跟着老师做一次旅行,头脑要不断思考新的问题。一般说来,老师讲的都要听。但有时老师为了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讲不同层次的内容,这时学生就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听,即抓住对自己有重要意义的关键内容。那么,我们该如何抓住听课的重点呢?
首先,我们要根据课前预习的情况,重点听在预习的时候没有弄懂的部分,仔细听老师的讲解,争取把疑难点解决。其次,我们要抓住老
师讲课内容的重点,要善于从老师所讲述的内容中去捕捉有用的“关键”信息,如定义的阐释,公式、定理的推导,以及解题的方法等,还要注意老师是如何导入新课、做小结等。另外,还有一点我们必须要注意的是,在抓课堂重点时,一定要好好抓住开头和结尾。有的同学在听课时,常常忽视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错误地认为,开头语不是“正文”,可听可不听,结束语则是“正文”的“重复”,既然前面已经听过了,就可以不用再听了。因此他们在上课开始和结束时常常心不在焉,这是大错特错的。实际上,老师讲课的开头,虽然往往只有几句话,但却是整节课的提纲。我们只有抓住这个提纲去听课,下面的内容才能清楚,才能知道应该做什么,该按照怎样的步骤去做。结尾的话虽也不多,却常常是一节课精要的提炼和复习的重点,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总之,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常常是相互照应的,它们对听课具有启迪、点拨的作用,必须注意听好。抓重点,还要注意老师强调的部分。老师在讲课时强调的,在板书中用彩笔勾勒的,以及直接要求同学们注意的,都是重点知识,必须重点关注。
2、把学习变成快乐的事情
想让孩子爱学习,就应该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这样才会使孩子自己主动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家长应该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入手,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在孩子刚开始尝试自己解决问题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失误,家长不要操之过急,总是在一旁催促,而是要鼓励并提出建议。家长千万不要拿自家孩子的缺点向别人家孩子的优点去比,说什么“这点小事都做不好,瞧人家„„”要知道,每个孩子的身体、爱好、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是不同的,随便去比只会降低孩子对自己的信心,再遇到困难就不愿意去尝试解决了。
孩子常会提一些问题,家长对有的问题—时无法问答,如果孩子又问个没完没了,有时会让家长感到厌烦,也会搪塞孩子或听而不问,甚至呵斥,这样一来就扑灭了孩子求知的火花,压抑和打击了孩子探索的积极性。如果我们耐下心来,便会从孩子问这问那的现象中看到他们对大千世界充满好奇的想象,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探索了解世界,这不正是可贵的主动学习、敢于创新的精神吗?所以,对待孩子智慧的问题火花,家长应起助燃作用,对孩子的提问应耐心倾听,并鼓励孩子多问。有些知识不是孩子能马上理解的,家长可告诉他:世界上有许多回答不了的问题和解不了的谜,你从小要努力学习,将来长大才能解开更多的谜。平时可让孩子多看《十万个为什么》《海尔兄弟》《蓝猫淘气三干问》等优秀少儿读物。这些书也能很好地激发和满足孩子的求知欲。
第五篇:小学语文单元习作学习活动设计暨单课作业设计(习作)模板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搜集反映当前科技日新月异的资料,感受科
技带给人类的变化,为习作积累素材,提供想象的角度。
2.关注自己的家乡,创设拍摄未来家乡场景照
片的情境;参考教科书中的范例,能列出习作提纲。
3.创设生活情境,分享习作成果,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感受分享习作的快乐。
【活动内容】
同学们,学校里将举办一次“二十年后的家
乡”推荐活动。二十年后,你的家乡是怎么样的?
让我们来一次时空穿越,到二十年后的家乡去看
一看。
活动一:想象未来世界
搜集反映当前科技日新月异的资料,想象人们
在未来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场景,照样子用小标题
写在方框里。(虚线框可根据实际自主选填)
(设计意图:为避免学生习作时想象无方向、习
作无内容,活动一引导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想象未
来人类的生活,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明确想象方向。学生可以参考题目中的范例进行
“……像……”“在我的眼里,1像……”“在我的眼
里,……像……的……”这三个螺旋上升的言语支
架,让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与语文素养的提升融合在一起,在激发学生表达潜能的同时,提升他们的审
美能力。
三、提供范式,发散思维
《有趣的数字》一课中,教师展示了一首关于数
字0的小诗,它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语言范式,还成为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助推器。学生发现,写诗并不
难。课后,他们会主动将想象的内容写来下,并在班级中朗读自己创作的小诗,争做班级小诗人,充
分感受写话的乐趣,品尝成功感。
填写。设计“虚线框”体现作业的弹性要求。)
活动二:拍摄未来家乡
如果请你拍摄一组二十年后家乡的照片,你会
选择哪几个拍摄点?
在这几个拍摄点,你会拍摄怎
样的场景或事件?
发挥想象,照样子填一填,并和
同学交流。(虚线框可根据实际自主选填)
(设计意图:活动二创设了“拍摄照片”的任务
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未来家乡与现实生活
之间建立联结。题目中的范例为学生答题提供了
思考方向。此项活动可以融入习作指导过程。)
为了在学校举办的“二十年后的家乡”推荐会
上介绍得更有条理,请参考教科书第62
页上的习
作提纲,结合你的未来家乡拍摄计划,列一份《二十
年后的家乡》提纲。
(设计意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回顾活动二
中的拍摄内容,再阅读教科书中的习作提纲,最后
自主练习列提纲。此项活动可以融入习作指导
过程。)
活动三:评选“最佳家乡宣传大使”
“二十年后的家乡”推荐活动马上开始了!
学
校将选择展出几组来自未来家乡的照片,并请拍摄
者讲述家乡二十年后的变化,评选出“最佳家乡宣
传大使”。
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为二十年后的家乡“打call”!
(设计意图:这是学生完成习作后所做的分享
交流。教师在活动前要做适当指导,引导学生根据
实际独立或者合作完成作业,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
展示自己笔下“未来家乡”的美好蓝图,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学生开展活动需要一定的准备时间。
教师要规定完成时间,并专门安排时间分享、展示
活动成果,请学生汇报交流。)
【整体构思】
1.作业要有助于解决学生习作时的困难。本
次习作内容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关联度不高,他
们缺乏相关的认知与体验,“写什么”成为习作的一
大困难。习作前,引导学生搜集资料,进行有针对
性的阅读,能帮助学生激发想象,积累素材,解决
“写什么”的问题。
2.作业要融合教与学的过程,助力目标达成。
“活动二”围绕“学会列提纲”这一教学目标进行设
计,可以融入教与学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习列提纲的支架,使其明晰习作应该“怎么写”,同时还有助
于教师及时获得学情反馈,实施精准教学。
3.作业要关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
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学习活动要关注“融学科”“实
践性”“项目化”等要素。本次习作后的分享活动联
结道德与法治学科中与“热爱家乡”主题相关的内
容,需要学生运用听、说、读、写等多种语文能力,还
需要信息技术、美术、音乐等学科能力予以支持,是
一项学科融合的综合性活动。学生在完成学习活
动的过程中,既展示了习作成果,又促进了综合能
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