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综合复习讲义 第二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运用

时间:2019-05-12 12:14: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三物理综合复习讲义 第二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运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三物理综合复习讲义 第二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运用》。

第一篇:高三物理综合复习讲义 第二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运用

第二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运用

知识点回顾: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匀变速直线运动四个基本公式

vtv0at sv0t12at vtv02as s222v0vt2t

(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几个常用的结论

①Δs=aT,即任意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可以推广到sm-sn=(m-n)aT

②vtv0vt,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222vs2v0vt222,某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即时速度公式(不等于该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可以证明,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都有vtvs

22(3)初速度为零(或末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初速度为零,或者末速度为零,那么公式都可简化为:

vgt,s12at,v222as,sv2t

以上各式都是单项式,因此可以方便地找到各物理量间的比例关系。(4)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相关结论:

①第1秒末、第2秒末、第3秒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1∶2∶3∶----∶ n ②前1秒内、前2秒内、前3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4∶9∶…… ③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3∶5∶…… ④前1米、前2米、前3米……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3∶…… ⑤第1米、第2米、第3米……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1∶(3对末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可以相应的运用这些规律。

(5)两个图像 即位移—时间 图像与速度—时间 图像。研究和处理图像问题,要注意首先看清纵、横轴各表示的意义,采用什么单位,搞清所研究的图像的意义。

(Ⅰ)物体的s-t图像和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根本不同的两个概念。

(Ⅱ)若图像不过原点,有两种情况:①图线在纵轴上的截距表示开始计时时物体的位移不为零(想对于参考点);②图线在横轴上的截距表示物体过一段时间才从参考点出发。

(Ⅲ)两图线相交说明两物体相遇,其交点的横坐标表示相遇的时刻,纵坐标表示相遇处对参考点的位移。

2)∶……(Ⅳ)图像平行于t轴,说明斜率为零,即物体的速度为零,表示物体静止

(Ⅴ)图像是直线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图像是曲线则表示物体作变速运动(因为各点的斜率不同,即物体在各点的速度不同)。

(Ⅵ)图像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从参考点的一边运动到另一边。(Ⅶ)图像的斜率为负值,表示物体沿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6)两个特例

①自由落体运动 它是v0=0,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

速度公式:vtgt12位移公式:hgt22位移速度公式:vt2gh①②③

②竖直上抛运动 它是v00,a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竖直上抛的几个结论:最大高v02度 H2g、上升时间 tv0g、上升和下降过程中通过同一位置时速率相等。基本规律:

速度公式:vtv0gt12位移公式:hv0tgt222位移速度公式:vtv02gh④⑤⑥

第二篇: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教案(第六讲 作图)

第六讲

作图

一、特别提示

解答物理问题通常有解析、论述、作图和列表等基本方法。作图是最重要的数学工具之一,也是考查的能力范围。在解答作图题时,要特别注意:

(1)仔细审题,按要求作图。例如,在平面镜成像作图时,为快速准确作图,通常采用对称性作图,一般不直接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

(2)具体作图时,每一步骤都要有依据。例如,物体运动时速度、合外力和轨迹三者间必须满足一定的位置关系,而不能随意乱画;

(3)在读图时要善于发现图中的隐含条件。例如,物理图象的纵、横截距、斜率和面积以及曲线间平行、相交、重合的关系,有时几个不同的物理图象从不同侧面描述同一物理过程时更要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4)作图时还要注意规范性要求,不要随意。例如,是实线还是虚线,是否应标明箭头方向,还是用斜线表示特殊的区域;并注意特殊符号(如电学元件)的正确运用;

(5)用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时,要理解所谓“拟合曲线”的意义,如何筛选、描线直接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是能力具体体现之一。

二、典型例题

1一辆汽车在恒定的功率牵引下,在平直公路上由静止出发,经4min的时间行驶1.8km,则在4min末汽车的速度()

A、等于7.5m/s

B、大于7.5m/s

C、等于15m/s

D、15m/s 解析

汽车在恒定功率下由静止启动是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变加速运动,很难通过运动方程求瞬时速度,一般的方法是由动能定理求出动能、再求速度但这必须要知道牵引力、阻力所做的功。而现在这些条件都未知,但在恒定功率下,其4min内的平均速度vs7.5m/s,由于加速度变小,所以末速度tvtv,同时由于位移关系vt2v,其vt图象如图,为一上凸的曲线。打斜线部分“面积”相等,即位移为1.8km7.5460m,如果vt7.5m/s,则位移s1.8km;而vt15m/s则位移s1.8km,故7.5m/svt15m/s,正确选项是BD。

A、○V1、○V2分别为理想的电流表和电压表,题

2电路如图8-2,○R1、R2分别为定值电阻和可变电阻,电池E内阻不计,A读数之比等于R1 V1读数与○A、R1不变时,○

A读数之比等于R1 V1读数与○B、R2不变时,○

A读数变化量之比的绝对值V2读数的变化量与○C、R2改变一定量时,○等于R1

A读数变化量之比的绝对值V1读数的变化量与○D、R2改变一定量时,○等于R1

V1、○V2分别测出R1、R2两端电压,解析:由题高,○A测出通过R1、○R2的电流,因此:

U1IR1、U2IR

2且U1U2E,当R2为某一值时,R1、R2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a)所示(如R1>R2),在图中,U1U2E的关系很难表示出来,如果,将R2的伏安特性曲线的横轴反向,即U轴向左,如(b)图,再把a、b两图按U1U2E的关系画在(2)图中,那末电流、电压关系就非常直观了。特别是可变电阻R2改变一定量时(如增大为R2')

U2U1U1U1U;电流变为I,增大III,如图(C)U2U2所示,显然,满足。

R1U1UU1U2

故正确选项是BCD IIII题

3把一个“10V、5W”的用电器B(纯电阻)接到这一电源上,A消耗的功率是2W;换另一个“10V、5W”的用电器B(纯电阻)接到这一电源上,B实际消耗的功率可能小于2W吗?若有可能则条件是什么?

解析:用电器A、B的电阻分别为

U2U220 RA50

RBPBPA由于RBRA,所以B接入电路时,电压U10V,PB<5W,但能否小于2W呢? A接入时:PA[PrE2]RA2W

则E(PAr)A[10]V

RA5RBr换上B后,由题设PB[E2]RBPA

则r1010

RBr可见,条件是E[10]V;r1010即可。

如果,从电源做伏安特性曲线EUIr来看,当PAPB时,有临界内阻rsr5RARB1010,及临界电动势Es(10210)V,由于PA2W不变,当PAPB、PB20时,其解在PB伏安特性曲线的OP段(如图)之内,因为A、B消耗的功率是U-I图象中的“面积”;在过Q点,又过OP线段的E、r即为所求,可见,本题的所有解就是EEs、rrs的电源。

4如图所示,a、b、c是匀强电场中的三点,这三点构成等

边三角形,每边长L21cm,将一带电量q2106C的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W11.2105J;若将同一点电荷从a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功W16106J,试求场强E。

解析

匀强电场中电场线、等势面的作图是描述电场、理解电场属性的重要方法,由题意电荷由a到b、由a到c电场力做功分别为:

WabqUab、WacqUac

可得UabWabW6V;Uacac3V qq若设电热b0、则a6V、c9V;可将cb三等分,1cb,于是d6V即ad,过ad可作等势面,如3图8-6所示,为了便于求场强E过a作电场线E,并过c作ad的平行线。在acd中,acd60、cad和使cdadc180(60)

由正弦定理:cdac

可解sin sinsin(60)故场强EUac200V/m,显然,若不能正确作图很难求出场强。

arcsin题

5如图,xoy坐标系中,将一负检验电荷Q由y轴上的a点移至x轴上的b点时,需克服电场力做功W;若从a点移至x轴上的c点时,也需克服电场力做功W。那么关于此空间存在的静电场可能是:

A、存在场强方向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

B、存在场强方向沿x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

C、处于第I象限某一位置的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 D、处于第IV象限某一位置的负点电荷形成的电场

解析

由题意-q由a分别到b、c克服电场力做功均为W,即即电势abc,WabqUabWacqUac、Wab0、q0,易知若为匀强电场,则场强方向沿y轴负向,即A项正确。若为点电荷电场,由bc,可作bc之中垂线L1;若ab,则可作ab之中垂线L2,L1、L2交点为P(xP,yP)(如图所示)。当由正点电荷形成电场时,ab只须在L1上的点到a的距离小于到b(c)的距离即可,显然,该点坐标(x,y)满足:

xxp、yyp,分布在L1的P点以上(不包括P点)。

而由负点电荷形成电场时,则要该点在L1上,且到a的距离大于到b(c)的距离,其坐标(x,y)满足:xxp、yyp,分布在L1的P点以上(不包括P点)。

通过作图不但直观、形象而且准确地给出了解的范围,其实关于场的问题本来就是空间的问题,而对场的了解必须运用作图的工具。

第三篇:7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教案(第七讲 论述题)

第七讲

论述题

一、特别提示

提高综合应用能力,要加强表达、叙述能力的训练,通过对论述题的分析和练习,克服解决物理问题时存在的:表达不清、叙述无理、论证无据等各种问题,学会使用本学科的语言来表达问题,进行交流,培养分析、逻辑推理能力,从而形成物理学科的意识和思想。

1、论述题的特点

论述题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解题过程的表达要求上,即在对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分析中,要求运动物理规律,用简洁、准确、清晰的语言对分析过程进行表达,在做出判断的同时,说明判断根据,也就是说不单要说明是什么,而且要说清楚为什么。

2、论述题的解法

解答论述题所用的分析方法和解答其它类型(选择、计算题型)的题目没有什么差别,但需有解题过程中的分析和表达,也就是说,对于论述题,除了要能够正确进行解答之外,一些必要的文字说明一定要有,《考试说明》明确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所给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因此,解答论述题,一般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根据题给条件,画出草图分析,明确题意。

(2)对题目中的物理现象,涉及的物理模型,发生的物理过程,进行简要的文字说明和进行必要的数学推导,具体说明每步的依据,从而得出结论或论证所需要的数学表达式。

(3)对导出的结果进行分类讨论,最后得出完整的结论。不同类型的论述题,其出题的意图不同,解题的要求也有所区别。同学们可以在平时学习、练习中加以体会。

二、典型例题

1如图9-1,是利用高频交变电流焊接自行车零件的原理示意图,其中外圈A是通高频交流电的线圈,B是自行车的零件,a是待焊接的接口,接口两端接触在一起,当A中通有交流电时,B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使得接口处金属熔化而焊接起来。(1)为什么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交流电频率越高,焊接越快?(2)为什么焊接过程中,接口a处已被熔化而零件的其它部分并不很热?

分析和证明

(1)交流电频率越高,磁通量变化率越大。

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都变大,产生的热功率越大;焊接越快。

(2)因为接口处电阻大,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电阻大的地方产生的热量多,可将接口处熔化而零件的其它部分并不很热。

评析

这是一道简答论述题。可以像问答题,判断某一说法的对错,进而叙述理由。它要求运用物理知识和规律对某个问题或某种观点进行简明扼要回答,或加以简洁的解释。

2试在下述简化情况下,由牛顿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导出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系统是两个质点,相互作用力是恒力,不受其他力,沿直线运动,要求说明推导过程中每步的根据,以及公式中各符号和最后结果中各项的意义。

分析和证明

设m1和m2分别表示两质点的质量,F1和F2分别表示它们所受作用力,a1和a2分别表示它们的加速度,t1和t2分别表示F1和F2作用的时间,v1和v2分别表示它们相和v2分别表示末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互作用过程中的初速度,v1有:F1m1a1,F2m2a2 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a1v1v1vv2,a22 t1t2v1),F2t2m2(v2v2)分别代入上式,可得:F1t1m1(v1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有F1F2,t1t2

m2v2 代入并整理后,最终可得:m1v1m2v2m1v1和m2v2为两质点的末动量,这就是动量守恒其中m1v1和m2v2为两质点的初动量,m1v1定律的表达式。

评析

本题是一道推导证明题。首先要对所引用字母符号的物理意义加以具体说明,在推导过程中每一步都要针对性的给出依据、说明理由,最后按题目要求用文字说出最后结果中各项的意义。因此,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时不能只记结论,还须弄清其中的道理,知道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由来。

3一内壁光滑的环形细圆管,位于竖直平面内,环的半径为R(比细管的半径大得多)。在圆管中有两个直径与细管内径相同的小球(可视为质点)。A球的质量为m1,B球的质量为

m2,它们沿环形圆管顺时针运动,经过最低点时的速度为v0,设A球运动到最低点时,B球恰好运动到最高点,证明:

若要此时两球作用于圆管的合力为零,那么m1,m2,R与v0应满足的关系式是:

2v0(m15m2)g(m1m2)0。

R分析和证明

根据题意,想象出此时物理情意如图9-2。因为轨道对在最高点B的作用力方向可以向上也可以向下,故先对A球受力分析(见图),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A球对圆管的压力向下。为使两球作用于圆管的合力为零,B球对圆管的作用力只能向上,不然合力就不会为零,所以轨道对B球的作用力方向,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是向下的。于是可以证明:

22v0v0对A由Fma有N1m1gm1所以N1m1gm1

RR2v2对B有N2m2gm2

R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1122m2v0m2v2m2g2R 2222v0v2把vv4gR

代入N2m2gm2得N2m25m2g

RR222122v0v0据题意有N1N2,则m1gm1m25m2g

RR2v0即(m15m2)g(m1m2)0

R评析

本题的思路是“由因导索”,实行顺向证明,即由题设已知条件出发,运用已知规律推导所要证明的结果,叫顺证法。

4如图9-3所示,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m1与m2,且m1m2,由轻质弹簧相连接,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用一轻绳把两滑块拉至最近,使弹簧处于最大压缩状态后绑紧,两滑块一起以恒定的速度v0向右滑动。突然轻绳断开,当弹簧伸长至本身的自然长度时,滑块A的速度正好为零。问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滑块B是否会有速度等于零的时刻?试通过定量分析讨论,证明你的结论。

分析和证明

B的速度不会为零。

假设某时刻B的速度为零,设此时滑块A的速度为v1,由动量定律得

(m1m2)v0m1v

1①

此时系统的机械能为E1(重力势能为零),动能为EKA,弹性势能为Ep1 E1=EKA+Ep1

② EKA=m1v1

由题意知,当A的速度为零时,弹性势能Ep2=0。设此时B的速度为v,则B的动能为:2EKB1m2v12 ④ 2此时系统的机械能为:E2=EKB+Ep

2⑤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1m2)v0m2v⑥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E1=E2 ⑦ 由以上各式联立得:

22(m1m2)2v0(m1m2)2v0Ep1

2m12m2由于Ep10,由上式可得出m2m1,这与题没给定的条件m1m2相矛盾,故假设不 成立,即有:B的速度不会为零。

评析

此题顺向证明过程较为复杂,可采用反证法。先假定所要证明的结论不成立,由此通过合理的逻辑推导而导出矛盾,从而说明假设不对,肯定原结论正确。

3如图9-4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连结一质量为m的木块,今将木块向右拉开一位移L后释放,木块在有摩擦的水平地面上减幅振动。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木块速度为v0,试讨论:木块在整个振动过程中出现速度为v0的位置有几个。

分析和证明

在整个振动过程中出现速度为v0的位置有,且只有2个。

放手后,木块在水平方向上的弹力和摩擦力同时作用下,先向左作加速度变小的加速运动。后向左作加速度变大的减速运动。在原平衡位置右侧x0处(kx0mg),一定存在一加速度为零的位置,此位置向左的速度最大。根据速度变化必须是连续的原理可知,既然左侧有一v0,其右侧也一定存在一v0的位置。

此后的运动,可从能量角度分析不会再有v0的位置出现。

因为在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木块速度为v0时,系统振动的能量EEk12mv0,此后2的运动仍属阻尼振动,由于摩擦的作用振动能量不断减小,EE,设此后振动中任一时刻的速率为vx,即1212 mvxEpmv022所以vx必小于v0,且不断变小,直至停止振动为止。

评析

此题属判断叙述类:根据题设的条件和基础知识,对某一物理现象、过程或结论,作出正确与否的判断。可以像计算题中的过程分析,用文字和物理公式分层次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4如图9-5所示,足够长的水平绝缘杆MN,置于足够大的垂直纸面向内的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强度为B,一个绝缘环P套在杆上,环的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正电荷,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若使环以初速度v0向右运动,试分析绝缘环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分析和证明

当绝缘环以初速度v0向右运动时,环受重力mg、洛仑兹力fqBv0及杆的弹力N。由于N的大小、方向与重力和洛仑兹力大小有关,会约束水平方向的摩擦力变化,从而使绝缘环的最终运动可能有三种情况:

(1)若开始时qBv0mg,即v0mg,由于N=0,绝缘环不受摩擦力作用,做匀速直qB线运动。绝缘环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f10。

(2)若开始时qBv0mg,即v0mg,N方向向上,绝缘环受杆摩擦力作用,做加速qB度变小的减速运动,直至静止。绝缘环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f2(3)若开始时qBv0mg,即v012mv0。2mg,N方向向下,绝缘环受杆摩擦力作用,做减qB速直线运动,洛仑兹力f不断减小,当qBv0mg时,N=0,绝缘环不受摩擦力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即最终速度vmg。绝缘环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qBWf312121mg2mv0mvm[v0()2]。222qB评析

本题可根据题设的条件和基础知识,通过某一物理现象的分析,作出相应的判断,对导出的结果进行较为完整的分类讨论。主要培养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判断应用能力。

第四篇: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综合能力测试(01)

高三物理综合能力测试(二轮1)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研究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B.牛顿第一定律可以通过实验验证

C.法拉第引入电场线形象地描绘电场的特征

D.洛伦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15.如图所示,两质量均为m的小球A、B皆可视为质点,位于距地面竖直高度h的同 一点。让小球A自由下落,同时将B球以速度

向竖直墙面水平抛出,B球到竖直墙距离为L,B球与竖直墙壁相碰后,水平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原来相反,竖直分速度不变。不计空气阻力,两球落地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L=2h时,两小球恰好在地面相碰

B.在下落的任一时刻,A球的重力功率总小于B 球的重力功率

C.若A、B两球恰好在地面相碰,则墙壁对B小球做功数值为mv0D.若A、B两球恰好在地面相碰,则墙壁对B小球的冲量大小为2mv0

16.如图甲为位移传感器,图乙为相对应的木块下滑过程中的部分位移一时间(x-t)图象,若斜面倾角为θ=30°,取重力加速度 g=10m/s2,斜面足够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在t=3s时处于斜面上x=16m的位置

B.木块在t=1s时速度大小为2m/s

C.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D.木块的加速度大小为5m/s 17.2017年4月22日12时23分,距地面393公里的太空轨道,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为不久后的推进剂在轨补加即“太空加油”打下良好基础。若天舟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均绕地球的中心O做半径为r、逆时针方向的匀速圆周运动,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

A.天舟一号飞船的线速度大小为

B.天舟一号飞船要想追上天宫二号,必须向后喷气

C.天舟一号飞船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D.天舟一号飞船从图示位置运动到天宫二号所在位置所需时间为

18.如图所示矩形框内,存在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大小为q的小球从左侧M点以某一速度射入该区域,恰好沿直线从右侧的N点(未画出)穿出。则()

A.小球一定带正电

B.N点一定与M点在同一水平线上

C.小球的可能速度之差的大小为

D.若该带电小球以大小相同的速度从N点反向进入该区域,运动过程中动能一定增加 19.如图所示,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固定斜面向上,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B=(2+2t)T。将一根长0.3m质量0.2kg的通电直导线置于斜面上,导线中电流大小为 1A。t=0和t=2s时刻,导线恰好能处于静止状态,取g=10 m/s2。则()

A.斜面倾角θ=30°

B.直导线中电流的方向一定从a到b

C.导线与斜面间最大静摩擦力为0.6N

D.在t=1s时,导线所受的摩擦力为零

20.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有一匀强电场,ABC构成正三角形,A点坐标为(-2cm,0),C点坐标为(2cm,0)。将电量为q=-8.0×10-16C的试探电荷从A点移到B、C两点,静电力做功分别为2.0×10-15J、4.0×10-15J,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C两点电势差为UAC=5V

B.y轴上所有点电势相等

C.将电量为8.0×10-16C 正电荷由B点移动到C点电势能增加2.0×10-15J D.该匀强电场的场强为250N/C 2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 mA=2kg、mB=1kg的两小物块中间连接有劲度系数为k=200 N/m的弹簧,整个装置放在倾角为 30°的光滑斜面上,斜面底端有固定挡板。对物块 A 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下的大小为F=20N的力,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g取 10 m/s2。突然撤去外力F后,则

A.当弹簧恢复原长时,物块A沿斜面上升5cm

B.物块B刚要与挡板分离时,物块A的加速度为7.5 m/sC.物块A和物块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D.当物块B与挡板刚要分离时,物块A克服重力做功为1.75J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小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 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22.(6分)(1)基本测量仪器的读数是物理实验中最基本的能力,而高中是这一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请正确读出下列测量工具的读数。

______________mm

____________mm(2)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上,选取一段如图所示。若所用交流电的频 率为50Hz,用刻度尺量得A到B、C、D、E各点的距 离依次为:1.23cm、3.71cm、7.44cm和12.42cm,已知两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3.(9分)某物理探究小组想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电动势标称为1.5V,可选用的实验器材如下:

A.待测干电池

B.电流表 A1(量程为200μA,内阻为500Ω)C.电流表 A2(量程为0.6A,内阻约为0.3Ω)

D.电压表 V2(量程为15.0V,内阻约为5kΩ)E.电阻箱 R(0~9999.9Ω)

F.定值电阻 R0(阻值为1Ω)

G.滑动变阻器 R1(最大阻值为10Ω)

H.开关、导线若干

(1)把电流表A1改装成量程为2V电压表,需要_____(填“串联”或“并联”)一个阻值为____Ω的电阻。(2)因干电池的内阻较小,该小组经过反复讨论,最终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设计了合理的电路图,依据实验室提供的器材,请在方框内画出合理的实验电路图。

(3)接通开关,逐次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取电流表A1的示数I1和对应电流表 A2的示数I2,记录了5组数 据,这些数据已经在I1—I2坐标系中描出,则根据这些点可以得到被测干电池的电动势E=_____V,内阻r=_____Ω(保留两位小数)。

24.(12 分)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置一质量为 M=2kg 的足够长的木板,在长木板的左端放置一质量为m=1kg 的小木块(可视为质点),木块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0.4。现给木板一向左的初速度v0=5m/s,同时对木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5N,力F作用时间t后撤去,最终木块和木板均处于静止状态。g=10m/s2,求:

(1)时间t为多少?

(2)整个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Q是多少? 25.(20分)如图,在区域I中有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在区域II中有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和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 B=0.5T;两区域中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E=2V/m;两区域足够大,分界线竖直。一可视为质点的带电小球用绝缘细线拴住静止在区域I中的A点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现剪断细线,小球开始运动,经过时间t1=1s从分界线的C点进入区域II,在其中运动一段时间后,从D点第二次经过 B分界线,再运动一段时间后,从H点第三次经过分界线,图中除A点外,其余各点均未画出,g=10m/s2,求:

(1)小球到达C点时的速度v;

(2)小球在区域II中运动的时间t2;

(3)C、H之间的距离d。

34.【物理

选修3-4】(15分)

(1)(5分)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t=0.1s时波形图如图中实线所示,波刚好传到c点;t=0.4s时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波刚好传到e点。a、b、c、d、e是同一介质中的质点,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选不全的2分,有选错的0分)

A.该波的波速为10m/s

B.t=0.2s时质点b和质点c的位移相等

C.质点d在0.1~0.4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40cm

D.时质点a运动到波峰位置

E.这列简谐横波遇到频率为2Hz的另一列简谐横波时会发生干涉现象

(2)(10分)如图,一束单色光由左侧射入用透明材料制成的圆柱体,图示为过轴 线的截面图,圆柱体直径为1.2m,调整入射角α,光线恰好在上界面处发生全反射,已知该透明材料的折射率为5/4,真空中的光速c=3×10m/s,求:

(1)α的值(结果用反三角函数表示);

(2)光从射入到第一次射出圆柱体,在透明体中运动的时间。高三物理综合能力测试(二轮1)参考答案

14C 15D 16C 17D

18BC 19CD 20BC 21BD

22、(1)10.90;5.667(5.665~5.669)(2)1.25m/s

/

23、(1)串;9500(2)如图所示(3)1.49(1.48~1.50);0.71(0.69~0.73)

24、(1)对木板和木块组成的系统,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可得Ft0Mv0,解得t=2s(2)在力F作用下,对木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gmam,am1m/s2,则xm由能量守恒定律可得QFxm1amt22m 212Mv035J 2mg,F25、(1)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受力分析如图,可知小球带正电,设电场力与重力的合力为F,则cos45解得F2mg

剪断细线后,小球所受电场力与重力不变,小球将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F=mg,a102m/s2

小球到达C点时的速度为vat1102m/s(2)由(1)可知tan45F电mE,所以F,mg=qE,所以mg电qgmgv2mv2r2m2E0.8s 故小球在区域II中做匀速圆周运动,qvBm,r,TrqBvqBgB所以小球从C到D的时间为t23T0.6s 4

(3)小球从D带你再次进入区域I时,速度大小为v,方向与重力和电场力的合力F垂直,故小球做类平抛运动,设从D到H所用时间为t3,DPvt3,PH由几何关系可知DP=PH,解得t3所以DH=40m 而DC12at3,22v2s,DP=PH=202m a2r,由(2)可知rmvEv42m,所以d=CH=DH-DC=32m qBgB33、(1)BCD(2)①p1(p021)cmHg,V110S,p2(p015)cmHg,V216S 气体做等温变化,有p2V2pV11,解得p075cmHg

②p3(p015)cmHg90cmHg,V3L3S,p3V3pV11,解得L3

34、(1)ACD(2)(1)由题意可知,光线射至上界面上时,入射角恰等于临界角C,sinC32cm10.67cm 314,C n52n3sin2,所以sinnsinncosCn1sinC

4sin3 4所以arcsin

(2)由几何关系可知AB+BD=AE;所以sinCddcAE,光在透明体中的速度为v AEsinCnAEn2d6.25109s 在光在透明体中的传播时间为tvc

第五篇:高三物理复习研讨会交流材料探究规律 寻找特点 科学备考

探究规律

寻找特点

科学备考

一、高考物理情况概述

我校高考物理学科取得优异成绩,物理学科参考人数1041人,达B率94%以上,达A或A+率59.2%,实验班学生基本达A+或A,为届高三学生冲击清华、北大以及本科的有效达成率,作出了选修学科应有的贡献。

二、近三年高考物理试卷获得的启示

启示之一:加强研究

寻找规律

把握方向

研究新课程标准,研究同一年不同省份的高考试题,同一省份近3年的高考试题,寻找命题的共同点,探究其内在规律,这样才能使复习对高考的“路”;同时要认真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了解学生物理学习的现状,这样才能把握教学要求,控制复习的深度和难度,才能对学生的“路”,避免复习的盲目性,使复习更加具有针对性。

以近三年江苏高考试题为例,从试题分值来看,必修

1、必修2力学部分占43分左右,选修3-

1、选修3-2电学部分占53分左右,电学分值较多,试卷中电学部分整体难度大于力学部分,计算题一力二电,力学题一定是运动定律、机械能与曲线运动交替出现,最后的一道压轴题一般是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电磁感应交替出现;客观题中单选、多选题中力学分值较电学多,定量计算较少,基本没有送分题。其中物体的平衡、万有引力、静电场场强、电势每年必有一道选择题。较难题一般为牛顿运动定律、机械能、静电场、带电粒子在磁场在运动。实验题20分,往往是一小一大,一力一电,直接考查课本上的死记硬背实验基本没有,大多是基于课本实验的改编。且必有图像方面的考查。有时有基本仪器的使用,选修3-

3、3-

4、3-5部分的试题通常是老高考二级要求部分的内容较多(动量守恒、振动和波、光的折射定律、光电效应、波尔理论),考试说明中有变动的部分在试卷中有时会有所体现,尤其是长期没有在计算题中出现的二级要求题应引起注意(如的计算题第一题变压器与交流电图像的考查)。

启示之

二、科学备考,让有限的时间产生最大效益

针对物理学科是高考中的等级学科,因此物理学科的复习不应该挤占语、数、英的时间,只能把有限的时间用足、用好。(1)打好基础,立足考纲、教材,以不变应万变

教材和高考大纲是我们的复习依据和立足基本,尤其在一轮复习时要对照教材,注重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领悟,明确各个概念、规律的内涵及外延,重视各相关的概念、规律的比较,以课本为主,重新全面梳理知识、方法、注重知识结构的重组与概括,掌握知识结构、使基础知识体系化、基本方法类型化、解题步骤规范化。(2)做好教学对路,精心选题,力求全面、有效、到位 全面系统的对照考纲要求扫描考纲的全部知识点,以适应高考采分点多、覆盖面广的特点,任何的偏废都有可能在高考中出现盲点,讲义的编写不能照搬、照抄现成的参考书,应结合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实施分层教学,作业的设计做到课堂讲什么,作业练什么。(3)跳出题海战术,关注“主干”知识复习

从近三年江苏高考物理试卷看,学科主干知识越来越成为重点考查内容,而主干知识的考查更多地表现在对学科主干思维方式的考查上。因此,要对主干知识的复习一定要到位,重视物理学科中基本的、核心的、可再生的高考热点内容(如能量、场),通过精选、精讲、精练例题、习题,在培育学生的主干思维上下工夫。

启示之

三、构建新型课堂复习教学模式,提高复习效益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考对物理学科的考试提出了新要求,由于物理复习的时间紧,任务重。因此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是提高复习效率的主阵地,课堂复习模式必须与时俱进。传统的“先复习概念、再讲解例题”的复习模式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对学生解题中的易错点、概念易混点、疑难点的把握不到位,缺乏教学针对性。

因此,无论一轮复习、还是二轮复习必须运用高效、实战的多元化的复习方法,如采取“教师集体讲解、个别点拨、小组讨论”相结合的多元课堂复习方法,教学的重心由面转向点,从学生角度看,关注关键生和边缘生,避免“一人感冒,全家吃药”的现象;从知识和能力看,注意突破难点,弥补薄弱点,寻找提高班级达A、达B人数的增长点。

启示之

四、加强对习题课、作业及试卷评讲课的教学模式的探究

从所周知,高三物理复习课相当一部分课时用于作业和试卷中的习题教学,如何讲好习题对物理复习的效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习题教学中,力求做到“四要”,即要突出审题能力的培养,解题思路的分析,不要开门见山; 要渗透物理思想分析,切忌舍本逐末;要注意解题过程规范化的培养,不要只关注最后的结果;要启迪创新思维,力戒就题论题;同时,力求做好三个“反思”,即重视审题的反思,重视解题思路的反思,重视解题结果的反思。同时对学生易错点、难点及时补救,跟踪训练,查漏补缺,坚持日清、周结、阶段过关。

启示之

五、关注重点实验的变式及拓展

近三年江苏高考实验考查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课本重点实验为基础,取材新颖,形式多变。如力学中: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电学中:伏安法测电阻、多用电表的使用、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重要实验仪器的读数和使用(多用电表近三年江苏没有考查)

在实验复习时,一方面必须要求学生掌握这些重点实验的基本原理、基本器材以及实验研究的方法、数据处理的方法。另一方面对这些实验进行变式、拓展。尤其在二轮复习时教师要让学生进实验室,给学生增加动手机会,同时将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索性实验,适当改变实验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应试能力,使学生真正学懂、学活,体会“考在书外,理在书中”,坚决摒弃死记硬背的实验复习方法。

三、高三物理教学计划

高考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本学期到下学期按高考的大纲要求知识点全面系统地完成一轮复习,归纳知识体系,构建知识网络,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第二阶段: 第二学期3月、4月为二轮复习的阶段,本阶段的复习通过大单元综合复习及分专题复习,在学生一轮复习已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上进行知识重组和综合,让学生建立完整的能力结构,实现“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

第三阶段:5月到高考前,以模拟训练、过关训练及其讲评为主要形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和训练良好的竞技状态,进一步强化重要的公式、定律、规律。同时处理好练习与回归课本查漏补缺的关系,尤其对选修3-

4、3-5课本知识及插图的再回顾。

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4、复习对路:研究学情、研究高考、研究教师自身教学对班级总分的贡献率

5、做实工作:课堂到位、训练到位、辅导到位。每位老师能蹲下去走近学生。

利用集体的智慧,研究考纲,钻研教材,精心选题,指导学法;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合理筹划,全面推进,

下载高三物理综合复习讲义 第二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运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三物理综合复习讲义 第二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运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