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上半年信息化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
2011年上半年信息化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
省局信息中心
2011年在省局党组正确领导下,信息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谋划和推动全系统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进程,制定了应用系统整合实施方案,经过近半年的努力,基本完成了信息化整合软件选型工作,同时网上年检、非公党建、视频会议、办公自动化等日常工作开展顺利,数据建设和应用方面得到了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数据质量稳步提高。
一、今年以来工作进展情况
1、周密组织、认真做好系统整合软件选型工作。2011上半年在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下,信息中心和各业务处室密切配合,分五个阶段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第一阶段是集中演示阶段。从3月1日至3月4日,省局信息办组织省、市、县局以及基层分局的80多位业务和技术骨干,分成市场准入、市场监管、执法办案、综合管理和信息技术五个小组,集中对目前在全国工商系统应用较为广泛的信息化应用软件进行了综合考察和交流,初步确定以上海万达和广东中望两家软件为蓝本的思路,设计河北方案。第二阶段是模式确定阶段。3月18日杨局长主持召开了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主要考虑到沿用我省目前的一些网络硬件和软件环境、在目前资金较为紧张的情况下能够
减少投资等因素,确定了分布建设模式。第三阶段是实地考察阶段。从3月24日至27日,省局信息办紧急抽调有关业务处室和信息中心部分人员,组成四个考察组,由处级干部带队,分赴使用广东软件的辽宁、吉林、广东、内蒙古进行了考察学习,分别了解了有关省市局以及基层信息化建设应用情况,为我省信息化应用需求整理以及技术方案制定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第四阶段是模拟操作阶段。信息中心在中心机房安装部署了广东中望软件公司主要的应用系统,并于4月12日-15日以省、市、县三级视频会议形式召开了整合应用系统试用培训会议,由软件公司对信息化系统软件操作进行了详细讲解,省局各处室及各市、县、区局积极安排了有关业务人员参加培训,省局各业务部门积极组织各级业务人员试用,市场准入、监管、执法组还专门召集了各级人员深入研讨,征集了大量具体修改意见。5月5日金局长、杨局长共同主持召开了信息化整合小组会议,认真听取了相关处室软件使用情况及汇总整理的各类意见,进一步讨论了广东中望公司业务系统及实现模式的可行性。经过讨论,认为该软件功能基本能满足我省需求。第五阶段是组织研讨阶段。信息中心从5月9日开始组织各业务小组与广东中望公司技术人员进行需求探讨,及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业务功能需求说明书,同时还组织技术小组对主机网络、软件系统、业务规范、数据标准、推广培训及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建设和调整
方案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结合河北实际,制定出完整的信息化应用系统整合建设总体方案。
2、进一步完善应用系统建设,保证各项业务工作顺利进行。一是进一步完善内资企业网上年检系统,保证企业年检制度改革工作的落实,从而优化企业投资环境,方便企业办事,减轻企业负担。二是政务办公系统进一步扩大试点应用,在试点市局成功部署并正式全面运行。以办公室为主导,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撑,对各类各级人员分别进行相关应用培训,以省局文件形式下发通知,推动应用进程,促进了OA政务办公信息系统应用向深度、广度拓展,完成了河北政务信息网的网站维护运行工作。上半年共发布各类信息360余条,为全系统工作部署发挥了很好的支撑作用,提高了办公效率。三是加强效能网日常检查以及数据传输比对和外网上传数据的抽取,与企业注册处、外资处进行查对,配合监察室做好效能网的技术支撑工作。四是完善食品流通许可证系统。按照省局食品处的要求以及对新增乳制品经营管理的需要,对食品流通许可证系统进行了升级完善。
3、紧紧围绕“数据质量建设年”活动开展工作,及时传达国家工商总局数据质量建设培训班会议精神,向局领导提交了我省数据质量情况报告和2010年数据质量检查情况分析,对全系统2010年数据质量检测情况进行了通报,积极做好全系统的统计工作,对今年总局2011年将要检查的
767项数据项与我省综合业务系统进行比对,明确了我省2011年数据质量检查思路,完成了总局要求的我省业务系统数据结构和代码集对照表的比对工作,对与总局的数据传递实现日检测,确保数据传递成功。为做好数据库维护工作,还组织了为期一周的全系统数据库高级管理员培训班。
4、做好网络维护,保障全系统网络的正常运行。上半年为全系统26次视频会议做好技术保障,并进行了视频会议系统优化工作,保证了视频会议质量;组织完成了机房交换机迁移工作,对机房UPS电源进行了维修;帮助审查有关市局机房建设、安全建议、数据交换方案;维修微机560多台次,并保障中心打印机、复印机、投影仪的正常运行。
5、加强中心日常管理,积极做好各项保障工作。做好各项会议保障,对中心外欠账目进行清理及结算,加强用车和卫生检查管理,做好各类办公用品的采购发放工作。
二、下半年重点工作思路
1、继续加强信息化应用系统整合工作。
《信息化系统整合建设总体方案》经党组会研究确定后,在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完成软件的试点推广,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组织采购。建议按照规定、通过适当方式组织采购工作。
二是细化需求。组织各业务小组、技术小组和系统开发
商一起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分工,按照分批分步实施的原则,尽快着手应用系统的本地化改造工作。
三是确定试点。选择一个或两个试点市局进行新系统的上线试运行工作。省局相关部门要安排好试点单位新系统的应用培训工作,给予试点市局各方面的支持,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四是仅仅围绕“数据质量建设年”活动要求,做好全系统数据质量检测工作,保障各项信息化业务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做好网络和系统的完善和运营维护工作;做好视频会议的保障工作。
2、继续加强数据质量建设工作。完善手段,落实责任,确保数据质量。
3、继续加强信息安全和运行维护特别是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工作。
4、继续加强内部管理特别是业务学习和培训工作,积极推动全系统信息化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省局信息中心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八日
第二篇:县委信息化工作安排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县政务信息化全面拓展应用,提升服务水平的关键一年。全县政务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重大机遇,紧紧围绕发展、民生、和谐主题,全面建设小康县,加快建设国际大都市卫星城市,坚持民生至上、创新为先、服务为本、应用引领的发展理念,突出抓好各级政务网站体系完善提升、县镇两级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建设应用、政府信息公开拓展深化、政务信息安全和政务信息化宣传培训等工作,提升全县政务信息化应用服务水平,促进全县信息化发展和服务型机关建设。
主要目标任务是:建成完善的县镇村三级政务网站体系,县门户网站争取在全市县级政务网站综合排名第一名。推进县级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应用,基本实现“六大家”(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县法院、县检察院)及县直部门、16个镇公文网上传输。加快电子政务重点业务系统建设,整合网络系统,推进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规范拓展政府信息公开内容、范围和形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初步建立政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对全县电子政务建设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全县电子政务建设、管理和应用水平。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提升各级政务网站管理服务水平。继续对县门户网站实施优化升级,创新栏目设置和服务功能,突出民生和政民互动特色,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精心策划栏目,改进网站风格设计,扩大场景服务范围。进一步完善县门户网站互动交流、县长信箱、网上信访等功能,拓展应用服务事项,改进加强县门户网站内容保障工作,提升网站的整体品位和层次,打造我县统一门户网站和对外宣传第一网络平台,扩大县门户网站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完善镇和社区服务中心网站功能,整合涉农信息,完成各行政村宣传网页建设,使各镇网站成为对外宣传、政务公开、服务“三农”的第一平台,架起农民致富的金桥。继续开展政务网站测评活动,不断提升全县网站管理服务水平。
2、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应用。坚持应用主导、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快推进全县电子政务公文传输系统和办公网的建设应用,实现“六大家”(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县法院、县检察院)及县直部门、16个镇的公文网上传输,年内初步实现全县各镇、各部门网上办公。加快推进网上行政审批系统的应用,逐步开展网上应急事件处置和辅助决策等业务系统的应用,扩大网上服务范围,真正使平台成为服务民生的“直通车”,最大限度地提升行政效率,提升全县电子政务的建设应用水平。
3、拓展深化政府信息公开。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进一步明确各镇、各部门政府信息公开职责,调整完善信息公开目录,落实信息公开内容保障责任,规范依申请公开处理流程增加受理点,提高申请处理效率,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咨询服务工作。继续推进公共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公开工作,重点做好涉及民生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充分发挥电视和网络等媒体作用,完善县档案馆的政府信息公开汇聚和集中查询功能,改善服务条件,增加适合城市社区和农村群众的政府信息公开查询点,多形式地公开政府信息,方便群众查询了解,确保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参与的事项及时公开。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化、规范化,提升政府信息公开的群众满意度。加强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建立完善保密审查制度,规范保密审查程序,有效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确保国家秘密安全。
4、强化政务信息网络安全保障工作。严格依照国家保密规定和电子政务安全规范技术要求,对已建和待建的电子政务系统进行调整完善,进一步提高安全防范能力。严格上网信息审查,做到涉密信息不上网、上网信息不涉密。开展对信息系统工程安全性测试与评估,加快推广数字证书认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对网络攻击、病毒入侵、网络失窃的防范和管理能力。重视安全应急处理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各项制度,加强信息网络安全教育,强化信息安全意识,规范数据、系统的备份与管理工作,确保信息系统和数据安全。加强信息网络安全检查,强化安全措施,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信息网络、平台安全平稳运行,营造积极健康文明的互联网发展环境。
5、开展政务信息化宣传教育活动。采取集中培训、在岗培训等多种形式,有计划、分层次地抓好公务员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文网上传输和网上办公业务的学习培训,提高公务员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信息化意识和应用技能。加大对政务信息化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开展电子政务平台综合应用、政府信息公开、政务网站建设维护和信息采编、网络安全等业务培训,组织业务调研,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交流和竞赛活动,提高全县政务信息业务人员整体素质。
6、建立推进政务信息化发展的体制和机制。要把推进政务信息化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重视政务信息化建设,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各镇、各部门领导干部要带头应用电子政务,带动和促进工作方式转变,提高工作效率。各镇、各部门要保持政务信息化工作机构和人员的稳定,保证政务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大政务信息化工作考核奖惩力度,营造争先创优、竞相发展的良好氛围。加大政务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将政务信息化建设项目和运行维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证政务信息化重点建设项目和运行维护的需要。积极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广泛吸纳社会资金,解决政务信息化建设投资和融资问题,并管好用好建设资金。进一步完善我县加快政务信息化发展有关规章,为政务信息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推动全县政务信息化的又好又快发展。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三篇:18年信息化工作总结及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信息化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
作安排
各位专家、同志们:
刚才各位专家的精彩演讲给我们许多启迪,未来信息化将给我们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吴市长将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我市信息化工作提出要求。按照会议安排,我先就我市信息化工作讲几点具体意见。
一、我市信息化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初步理顺了管理体制,制度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长期以来,由于观念、体制、历史等多方面原因,我市的信息化工作存在着多头管理、统筹规划不足、重复建设
严重、信息孤岛大量存、资源共享程度低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突出问题,促进信息化工作的良性发展,XX年底,市委、市政府决定,专门成立了xx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信息化工作的统筹管理。
为了规范全市信息化工作的管理,市政府先后制定了《xx市信息化“xx“专项规划》、《网上听证管理办法》、《12345市民热线管理暂行办法》、《xx市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管理暂行办法》、《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审核暂行办法》等信息化工作的规范性文件,为我市信息化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奠定了基础。
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信息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的锻炼和培训;初步组建了一支由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本地优秀信息技术人才组成的信息化专家咨询队伍,为我市信息化工作的科学决策、项目实施提供了智力和人才支持。
(二)搭建了“两网一站“的信息化框架,为各项应用系统建设提供了基础平台。
xx党政网(电子政务内网)经过8年的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覆盖市、县、乡镇及市、区县级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宽带网络。
电子政务外网平台经过两期建设,完成了与省电子政务外网的对接,接入了市级部门81个、区县10个,划分40多个单独虚拟专网,为我市开展电子化业务延伸、搭建商务平台提供了网络平台,有效降低了网络运行成本。
xx市政府门户网站(xx市公众网)是市政府信息公开、便民服务、政民互动的门户,自XX年底开通以来,整合了70多个部门、企事业单位、10个区县政府信息资源,网站的信息量和信息内容日益丰富,功能不断完善,XX年被评为全国地级市优秀政府门户网站。
(三)信息化的领域不断拓宽。
教育信息化成效明显,计算机辅助
教育蓬勃开展,优质教育资源初步实现共享;医疗卫生领域实现了医院信息化管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网络化管理;金融系统实现银行卡跨行联网通用,实现了电子汇兑计算机联网和票据清算自动化;税务部门在税收管理、税收会计的核算、稽查、发票管理、与银行进行数据交换等方面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公安、审计、人事、海关、财政、社保等系统信息化建设也取得很大进展,先后建成了西南人才网、科技信息网、农经网、教育信息网等专业网络。党政公文网上交换系统、政府部门电子邮件系统、政府网上采购系统、网上招商系统、政务信息交换系统、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网上办理系统、空间地理数据共享平台等应用系统已经建成或正式启动;完成了“数字xx“工程中的示范系统建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2345市民热线“、“网上听证“、“市民议政“等网上互动栏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12345市民热线“今年年初开通以来,共受理群众和
基层单位有效信件15000余件,办理回复信件14000余件,总办结率达到%,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和支持,有力推进了决策和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
二、我市信息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信息化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一是全市上下对信息化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全民信息化意识和全市信息化水与时代发展的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
二是信息化管理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重复建设、低效运营、资源分散、“信息孤岛“等突出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三是信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信息制造业品种较少,科技含量不高;软件开发业薄弱;信息服务业基本没起步;信息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还没有形成
大气候。特别是一些干部认为xx没有发展信息产业的基础和优势,这种思想观念严重制约了我市以信息产业为引导的产业结构升级。
四是信息安全存在隐患。在网络和网站安全硬件和软件上,特别是信息安全管理上还有较大的差距。
五是投入机制还有缺陷。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跟不上发展的需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化投资机制尚未形成。
三、坚定信心,加快发展,强力推进xx经济社会信息化进程
党的xx大为信息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坚决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把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作为刚性任务抓好落实。
(一)进一步理顺信息化管理体制。全
市信息化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由市信息办具体负责统筹。在体制调整的过程中,各部门必须顾全大局,割舍部门利益,服从统一安排。
(二)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要紧密跟踪新的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适时实施通信基础网络的更新改造和升级换代,完善政务网络平台。建成具有高速率、智能化、综合性、广覆盖、出口流畅的城域网络通信平台,使网络平台能有效支持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应急联动指挥、高清晰视频电视会议等应用和多终端、全网络接入。加强网络设备配置,提高网络安全性和可靠性。在确保网络安全的前提下,要充分利用各通信运营商已经建成的网络。在投入方面,原则上今后凡是市本级公共网络建设由市级财政按照统一规划集中投入建设,凡是不符合统一规划的条条系统和部门网络市财政不予支持;区县参照这种办法处理。
二是完善基础数据库建设。加快数据管理中心、自然资源与空间数据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数据库、人口基础信
息数据库、党政信息资源库、宏观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库建设,为“数字xx“各项信息系统建设提供统一的数据支撑平台。对已经建设的各类数据库,要在现有技术的条件下实现数据共享,任何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抵制。凡是新建设的数据库,一律统一在数据中心扩展,市财政对今后自行建设的数据库一律不予支持。要通过数据共享,为全面实行网上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奠定基础。要加快建设容灾备份系统。
(三)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工作
要把电子政务工作作为整个信息化工作的突破口,带动信息化的全面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先期是做好全市市级财政供养网站的整合工作,要运用先进的网站集群管理模式,整合现有部门网站,建设统一的政府门户网站。市委、市政府已决定,以后市级财政供养网站中除极少数业务需要并经批准的外,都要整合归并到市政府门户网
站,市财政将不再单独安排经费,请市信息办和市财政局共同把好这个关。网络的整合按照国家和省上的统一安排部署逐步推进。各部门各单位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积极配合,打破部门利益格局,消除信息孤岛,真正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二是强力推进全市政府系统公文无纸化办理及传输平台建设。此项工作涉及我市的所有部门和10个区县政府及部门,希望各级政府和部门积极支持配合,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好头,下大力气推进。要通过应用现代办公手段促进管理理念的创新和工作效能的提高。市政府办公室和市信息办在制订建设方案时,要把这个系统的科学性、先进性、合理性和规范性有机结合,同时要把全市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统筹考虑。
三是认真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按照国务院、省政府的要求,严格按《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确保《中
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全面、正确、有效施行。此项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各区县、各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大力协调和支持,安排专门的人员把政府信息公开有关工作抓紧、抓好。同时要做到有人管、有人做,做到机构落实、人员落实、责任落实、经费落实。
四是继续加强“12345市民热线“办理工作。当前市民热线办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少数单位主要领导重视不够,办理中推诿扯皮、敷衍塞责、走过场等现象还不少,比较集中的是城市管理、违章建筑、噪声污染、西区卫生等问题。各区县、各部门都要认真办理批转的每一封信,努力多为市民群众办实事。今年是市民热线开通的第一年,对办理工作的考核要严格逗硬,对办理成绩突出的要重奖,对长期办理不落实的要严惩。
五是抓好应急管理系统建设。目前技术设计方案正在加紧制作,待经有关
专家评审通过,并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后,加快推进。各区县、各应急管理建设部门要组织本地区、本部门积极投入到应急信息系统建设的准备工作中来,要抓好应急信息系统基础数据清理、收集、整理,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四)加快电子商务建设
积极探索利用现有资源,运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加快电子商务发展。一是要积极思考怎样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搭建我市统一的电子商务平台,探索市场化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和发展模式;二是要尽快建立电子商务门户网站,及时发布、更新商务信息,促进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并作为网上交易的统一窗口;三是与各大金融机构积极协调资金结算问题,积极推动我市电子商务网的形成,带动企业信息化发展;四是建立企业诚信管理机制,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快速有序发展。
(五)深入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
农村信息化建设是最薄弱而需求又是最大的信息化领域,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依托和重要内容。目前我市农村信息化建设已经开始试点,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调查研究,找准信息化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按照“先试点,再推开“的工作思路,认真做好农村信息化建设试点示范工作的前期调查工作;二是夯实硬件基础,加强信息化网络设施建设,努力提升示范点网络覆盖面和网络质量,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最终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信息入万家“。三是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加大对农村信息化的投入和技术支持,解决农村“用不起“和“用不来“的问题,把“支农“、“惠农“政策通过信息化建设切实体现好;四是加强信息整合,建立统一的农村信息数据指标体系、信息采集指标体系,增强信息的互通性、共享性和公用性,为农村提供最丰富、便捷的信息服务;五是
健全保障体系,确保农村信息化建设快速持续发展,加强服务体系、技术队伍的建设,通过“政府扶持、多元参与、市场推动“等模式,保障发展资金的投入。
(六)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我认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至少应该包括管理人才队伍、技术人才队伍、经营人才队伍这三支队伍建设。目前,我市的实际状况是,无论哪支队伍都明显与信息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解决信息化人才问题,要多渠道想办法。一是尽快成立本地区的信息化协会或专家咨询委员会,把分布在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的信息化人才组织起来形成合力,服务本地区和本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壮大信息化人才队伍,解决人员紧缺问题,我市市一级已经成立了专家咨询委员会、计算机学会等组织,在信息化建设项目咨询上发挥出了很好的作用,值得大家学习借鉴;二是积极争取上级业务部门的技术支持,弥补人才技术实力不足;三是在编制许可的前提下
提倡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信息化人才;四是要有计划地加强人才培训,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学习和培训要作为经常性的工作。
(七)切实抓好信息安全工作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和深入发展,信息安全越来越成为一个战略性的课题。我们要严格按照信息安全的管理规定,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来抓。一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我市信息安全防范体系还没有建成这一严峻形势,切实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大对信息安全设备和软件的投入,完善安全防范体系;二是要结合信息资源的整合,尽量建设统一的安全防范体系,降低成本,提高效果;三是要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发布管理制度,层层审核,严格把关,防止失泄密事件的发生;四是要制订和完善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处置信息安全事故;五是加强经常性的检查、督查工作,及时发现安全管理上的漏洞,切实加以解决。
同志们,信息化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凸显,运用信息化促进改革创新,推进我市各个领域的深层次变革还任重道远。但是,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在党的xx大精神指引下,把我市信息化工作水平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谢谢大家!
第四篇:2010年信息化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安排
各位专家、同志们:
上午好!
刚才各位专家的精彩演讲给我们许多启迪,未来信息化将给我们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吴市长将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我市信息化工作提出要求。按照会议安排,我先就我市信息化工作讲几点具体意见。
一、我市信息化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初步理顺了管理体制,制度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长期以来,由于观念、体制、历史等多方面原因,我市的信息化工作存在着多头管理、统筹规划不足、重复建设严重、信息孤岛大量存、资源共享程度低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突出问题,促进信息化工作的良性发展,2009年底,市委、市政府决定,专门成立了xx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信息化工作的统筹管理。
为了规范全市信息化工作的管理,市政府先后制定了《xx市信息化“十一五“专项规划》、《网上听证管理办法》、《12345市民热线管理暂行办法》、《xx市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管理暂行办法》、《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审核暂行办法》等信息化工作的规范性文件,为我市信息化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奠定了基础。
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信息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的锻炼和培训;初步组建了一支由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本地优秀信息技术人才组成的信息化专家咨询队伍,为我市信息化工作的科学决策、项目实施提供了智力和人才支持。
(二)搭建了“两网一站“的信息化框架,为各项应用系统建设提供了基础平台。
xx党政网(电子政务内网)经过8年的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覆盖市、县、乡镇及市、区县级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宽带网络。
电子政务外网平台经过两期建设,完成了与省电子政务外网的对接,接入了市级部门81个、区县10个,划分40多个单独虚拟专网,为我市开展电子化业务延伸、搭建商务平台提供了网络平台,有效降低了网络运行成本。
xx市政府门户网站(xx市公众网)是市政府信息公开、便民服务、政民互动的门户,自2002年底开通以来,整合了70多个部门、企事业单位、10个区县政府信息资源,网站的信息量和信息内容日益丰富,功能不断完善,2009年被评为全国地级市优秀政府门户网站。
(三)信息化的领域不断拓宽。
教育信息化成效明显,计算机辅助教育蓬勃开展,优质教育资源初步实现共享;医疗卫 生领域实现了医院信息化管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网络化管理;金融系统实现银行卡跨行联网通用,实现了电子汇兑计算机联网和票据清算自动化;税务部门在税收管理、税收会计的核算、稽查、发票管理、与银行进行数据交换等方面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公安、审计、人事、海关、财政、社保等系统信息化建设也取得很大进展,先后建成了西南人才网、科技信息网、农经网、教育信息网等专业网络。党政公文网上交换系统、政府部门电子邮件系统、政府网上采购系统、网上招商系统、政务信息交换系统、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网上办理系统、空间地理数据共享平台等应用系统已经建成或正式启动;完成了“数字xx“工程中的示范系统建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2345市民热线“、“网上听证“、“市民议政“等网上互动栏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12345市民热线“今年年初开通以来,共受理群众和基层单位有效信件15000余件,办理回复信件14000余件,总办结率达到96.5%,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和支持,有力推进了决策和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
二、我市信息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信息化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一是全市上下对信息化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全民信息化意识和全市信息化水与时代发展的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
二是信息化管理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重复建设、低效运营、资源分散、“信息孤岛“等突出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三是信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信息制造业品种较少,科技含量不高;软件开发业薄弱;信息服务业基本没起步;信息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还没有形成大气候。特别是一些干部认为xx没有发展信息产业的基础和优势,这种思想观念严重制约了我市以信息产业为引导的产业结构升级。
四是信息安全存在隐患。在网络和网站安全硬件和软件上,特别是信息安全管理上还有较大的差距。
五是投入机制还有缺陷。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跟不上发展的需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化投资机制尚未形成。
三、坚定信心,加快发展,强力推进xx经济社会信息化进程
党的十七大为信息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坚决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把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作为刚性任务抓好落实。
(一)进一步理顺信息化管理体制。全市信息化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由市信息办具体负责统筹。在体制调整的过程中,各部门必须顾全大局,割舍部门利益,服从统一安排。
(二)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要紧密跟踪新的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适时实施通信基础网络的更新改造和升级换代,完善政务网络平台。建成具有高速率、智能化、综合性、广覆盖、出口流畅的城域网络通信平台,使网络平台能有效支持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应急联动指挥、高清晰视频电视会议等应用和多终端、全网络接入。加强网络设备配置,提高网络安全性和可靠性。在确保网络安全的前提下,要充分利用各通信运营商已经建成的网络。在投入方面,原则上今后凡是市本级公共网络建设由市级财政按照统一规划集中投入建设,凡是不符合统一规划的条条系统和部门网络市财政不予支持;区县参照这种办法处理。
二是完善基础数据库建设。加快数据管理中心、自然资源与空间数据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数据库、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党政信息资源库、宏观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库建设,为“数字xx“各项信息系统建设提供统一的数据支撑平台。对已经建设的各类数据库,要在现有技术的条件下实现数据共享,任何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抵制。凡是新建设的数据库,一律统一在数据中心扩展,市财政对今后自行建设的数据库一律不予支持。要通过数据共享,为全面实行网上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奠定基础。要加快建设容灾备份系统。
(三)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工作
要把电子政务工作作为整个信息化工作的突破口,带动信息化的全面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先期是做好全市市级财政供养网站的整合工作,要运用先进的网站集群管理模式,整合现有部门网站,建设统一的政府门户网站。市委、市政府已决定,以后市级财政供养网站中除极少数业务需要并经批准的外,都要整合归并到市政府门户网站,市财政将不再单独安排经费,请市信息办和市财政局共同把好这个关。网络的整合按照国家和省上的统一安排部署逐步推进。各部门各单位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积极配合,打破部门利益格局,消除信息孤岛,真正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第五篇:10年信息化工作总结及11年工作安排
2010年信息化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
作安排
各位专家、同志们:
上午好!
刚才各位专家的精彩演讲给我们许多启迪,未来信息化将给我们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吴市长将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我市信息化工作提出要求。按照会议安排,我先就我市信息化工作讲几点具体意见。
一、我市信息化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初步理
顺了管理体制,制度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长期以来,由于观念、体制、历史等多方面原因,我市的信息化工作存在
着多头管理、统筹规划不足、重复建设严重、信息孤岛大量存、资源共享程度低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突出问题,促进信息化工作的良性发展,2009年底,市委、市政府决定,专门成立了XX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信息化工作的统筹管理。
为了规范全市信息化工作的管理,市政府先后制定了《XX市信息化“十一五“专项规划》、《网上听证管理办法》、《12345市民热线管理暂行办法》、《XX市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管理暂行办法》、《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审核暂行办法》等信息化工作的规范性文件,为我市信息化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奠定了基础。
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信息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的锻炼和培训;初步组建了一支由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本地优秀信息技术人才组成的信息化专家咨询队伍,为我市信息化工作的科学决策、项目实施提供
了智力和人才支持。
(二)搭建了“两网一站“的信息化框架,为各项应用系统建设提供了基础平台。
XX党政网(电子政务内网)经过8年的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覆盖市、县、乡镇及市、区县级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宽带网络。
电子政务外网平台经过两期建设,完成了与省电子政务外网的对接,接入了市级部门81个、区县10个,划分40多个单独虚拟专网,为我市开展电子化业务延伸、搭建商务平台提供了网络平台,有效降低了网络运行成本。
XX市政府门户网站(XX市公众网)是市政府信息公开、便民服务、政民互动的门户,自2002年底开通以来,整合了70多个部门、企事业单位、10个区县政府信息资源,网站的信息量和信息内容日益丰富,功能不断完善,2009年被评为全国地级市优秀政府门户网站。
(三)信息化的领域不断拓宽。
教育信息化成效明显,计算机辅助教育蓬勃开展,优质教育资源初步实现共享;医疗卫生领域实现了医院信息化管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网络化管理;金融系统实现银行卡跨行联网通用,实现了电子汇兑计算机联网和票据清算自动化;税务部门在税收管理、税收会计的核算、稽查、发票管理、与银行进行数据交换等方面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公安、审计、人事、海关、财政、社保等系统信息化建设也取得很大进展,先后建成了西南人才网、科技信息网、农经网、教育信息网等专业网络。党政公文网上交换系统、政府部门电子邮件系统、政府网上采购系统、网上招商系统、政务信息交换系统、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网上办理系统、空间地理数据共享平台等应用系统已经建成或正式启动;完成了“数字XX“工程中的示范系统建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2345市民热线“、“网上听证“、“市民议政“等网上互动栏目建
设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12345市民热线“今年年初开通以来,共受理群众和基层单位有效信件15000余件,办理回复信件14000余件,总办结率达到%,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和支持,有力推进了决策和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
二、我市信息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信息化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一是全市上下对信息化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全民信息化意识和全市信息化水与时代发展的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
二是信息化管理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重复建设、低效运营、资源分散、“信息孤岛“等突出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三是信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信息制造业品种较少,科技含量不高;软件
开发业薄弱;信息服务业基本没起步;信息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还没有形成大气候。特别是一些干部认为XX没有发展信息产业的基础和优势,这种思想观念严重制约了我市以信息产业为引导的产业结构升级。
四是信息安全存在隐患。在网络和网站安全硬件和软件上,特别是信息安全管理上还有较大的差距。
五是投入机制还有缺陷。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跟不上发展的需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化投资机制尚未形成。
三、坚定信心,加快发展,强力推进XX经济社会信息化进程
党的十七大为信息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坚决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把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作为刚性任务抓好落实。
(一)进一步理顺信息化管理体制。全12全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