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年信息化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安排(20101230)
孝感市2010年信息化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安排
2010年12月30日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省经信委的指导下,我市信息化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网络为基础,以应用为重点,以共享为核心,坚持面向政府、面向经济建设、面向人民生活、面向资源最大利用,力促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五化并举”,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推动了我市信息化事业的发展。
一、2010年工作情况
(一)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1.电信网络。已建成覆盖全市的城域光纤传输网,出口带宽达到40千兆比特每秒,并与全国通信光纤传输网高速互连,全市累计建设光缆已达6.3万芯公里,构成了覆盖全市的方便、快捷、安全的信息传送平台。市话通信能力大大增强,2010年底,城乡固定电话用户达到8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75万户。全国各大通信企业集团均在我市设有分公司,基本形成多家通信运营商有序竞争、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2.计算机网络。遍布全市各部门、县(市)区、乡镇的计算机管理及信息网络初步形成,网络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互联网应用发展迅猛。2009年底,全市互联网用户已达28万户,网络出口带宽超过10千兆比特每秒,2010年底,全市互联网用户已达35万户,同比增长8%,网络出口带宽超过40千 兆比特每秒。
(二)电子政务取得实质性进展
1、启动电子政务二期工程建设
出于分阶段建设的理念,一期工程所建平台系统架构为单路由访问,应用系统仅部署于独立环境运行。为保障访问数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经省电子政务办专家论证通过、市政府同意,启动了我市电子政务二期工程建设,主要内容包括双路由访问、漏洞扫描、网管平台、应用服务器及数据库服务器互为备份。目前,项目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
2、组织审核开发部分应用系统一是审核便民服务系统。根据市领导批示意见,受市政府委托,市经信委对便民服务系统进行了项目论证、需求分析、工程预算,对设计公司进行了资格预审和需求交流;二是开发宏观经济决策支持系统。在全省电子政务交流会上获悉宜昌市建成了宏观经济决策支持系统,通过现场交流和技术探讨,委托软件公司对我市进行了定制开发,系统现已通过测试,待二期工程设备调试完毕后进行部署;三是开发手机移动OA系统。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为适应新形势下办公的需要,我委与移动公司合作,由移动公司出资,聘请专业设计团队免费为我市协同办公系统开发手机版办公OA系统,系统于12月20日开发完毕,现对部分功能进行集中测试。
3、建设和保障视频会议系统正常运行
配合市政府办公室机要科,较好地完成了省、市、县(市)IP视频会议系统建设。特别是按照2010年湖北省视频会议系统的规划,通过一年多的测试运行,于今年6月完成了全部调试 并正式开通。从近5个月的运行情况来看,我市的视频会议系统运行状况良好。同时,我们与孝感电信公司签订了维护合同,负责对视频会议系统的维护。
4、开展电子政务和电子监察全覆盖推进工作
电子政务办配合市纪委监察局开展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做好软硬件环境的测试,及时提供了服务器部署电子监察系统,协助软件设计公司做好与省监察厅的系统对接工作;9月中旬,配合监察局共同开展电子政务和电子监察全覆盖推进工作,召集市直相关部门和部分县(市)区召开了“十个全覆盖”动员会,陈新武副市长在会上提出具体工作要求,部分单位作了典型发言。目前,各单位电子政务和电子监察的推进工作正按计划有条不紊进行,进入并使用系统的单位在不断增加。
5、积极推广协同办公系统应用
为加速推进我市电子政务协同办公系统的操作应用工作,尽快实现全市网络办公自动化,提高行政效率,电子政务办大力开展了对市直各单位人员的培训指导工作。其中对电子政务骨干人员的集中培训达300人次,对重点单位普通工作人员的操作培训达500人次。4月20日至21日组织了全市各单位具体操作人员参加的电子政务协同办公系统应用知识培训班,具体掌握系统的管理维护、权限分配、文件收发、流程定义等。11月16日,我委还组织电子政务服务小组深入到各单位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已经走访单位124家,现场解决电子政务应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建立运维保障机制,做到随叫随到。通过这种人性化服务,极大地感染各部门,并自发组织内部全员培训活动,广泛开展系统应用工作。
6、统一规划实施业务专网建设
按照省电子政务办的建设要求,我们积极配合完成了多个业务专网的建设。一是依托电子政务网建成了电子监察专网,已实现了招投标、行政审批、政府采购领域的联网与监察,目前,正有序的对业务数据进行积极测试;二是依托电子政务网建成了省、市审计专网,实现了审计系统的上下连通;三是建成了信访系统专网,目前,市信访局已接入了电子政务网,并开展了相关业务;四是完成了市教育局视频会议系统的接入,目前正开展市教育局与省教育考试院的视频系统的调试。通过以上专网建设,我市电子政务网的效益初步得到体现,既整合了网络资源,实现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又减少线路租用费。
7、指导县(市)区电子政务建设
随着市级电子政务平台建成并投入运行,市县两级间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显得尤为迫切。同时,为了避免低水平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我们组织专家深入各县市区进行了专题调研,并下发《孝感市县(市)区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去年,安陆市、孝南区率先建起了本级电子政务平台和网络。今年,汉川市、应城市、云梦县、大悟县、孝昌县也先后开通了本级电子政务综合平台。
8、积极筹备电子政务网与商密网融合建设
随着我市协同办公系统的不断应用发展,原有的商密网已不能适应当前办公的需要,为今后“一站式”办公打好基础,我委组织技术专家对商密网的组网结构进行吸收融合,功能进行优化和完善,制定了详细的融合方案,待市委机要局批准后积极推进覆盖全市所有公务员的协同办公系统的应用。
(三)“两化”融合成效显著
1、全市“两化”融合现状调查
为了系统、全面地了解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两化”融合现状,5月份组织了一次孝感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两化”融合现状调查,工业企业“两化”融合现状调查问卷调查企业覆盖全市,掌握了我市工业企业“两化”融合现状,大部分企业在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统计报表、采购销售以及金融业务电子化等方面强化了计算机的应用,一大批企业逐步开展了电子商务应用,一大批企业投入大量资金提升生产过程信息化水平。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0年底,我市”两化”融合(包括生产过程的信息化控制)建设投入达10亿元以上,我市企业域名网站覆盖率达到48.0%,OA系统使用覆盖率达到14%,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使用覆盖率达到38%,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使用覆盖率达到14%,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使用覆盖率达到4%。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市工业”两化”融合建设取得的长足发展,找出了我市工业”两化”融合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2、组织企业项目申报
为了积极推进我市“两化”融合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为我市争取国家和省信息化专项资金的支持。今年根据省经信委的相关要求,认真组织申报了2010年度省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2010年度湖北省信息产业及软件产业专项资金项目以及工信部和省经信委物流信息化项目的申报工作。经过省经信委初审、评审以及公示等阶段,我市的福星科技、华中光电、大禹电气、富邦化工四家企业被评为2010年度湖北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有4家企业申 报2010年度湖北省信息产业及软件产业专项资金申报成功。
(四)信息产业蓬勃发展
我市信息产业快速增长,2010年,预计全市规模以上信息产业的增加值达到35.6亿元。我市电子信息产品主要分布在电子元器件产品制造(电光源、电子管、电子镇流器等)、电子机电产品制造(电动机的软起动、调速节能、功率补偿器件等)、电子专用设备制造(动平衡检测仪、信息控制设备、税控机等)、电子测量仪器仪表产品制造(电子医疗仪器、激光测距仪等)、通信设备制造(光纤光缆、配线设备等)、电子专用材料(电子铜箔、多晶硅等)和嵌入式软件业等七个行业,部分产品的产量、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在国内外均有一定影响。
(五)软件和信息咨询服务业有了长足进步
以思德公司、致信公司、先源公司等为代表的软件公司,已成功开发了电力抄报系统、税务电子申报系统等13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软件,在国内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全市一批从事劳务输出与就业信息服务、婚姻介绍服务、房地产信息服务等信息中介机构发展较快,满足了市民的信息需求,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农村信息化方兴未艾
为切实抓好农村信息化推进工作,多次组织专家深入农村进行现场调研,完善50个神农信息服务站的建设。保障50个神农信息服务站发布屏的正常播放,目前孝感发布屏月平均开机率在40%左右,最高日开机率为62%,发布屏播放的种养殖方面的内容已引起部分农民的高度关注,并多次去信息站观看并询问。其中,云梦县义堂镇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站长阳贵平和孝南区 陡岗镇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分别被国家工信部评为优秀农村信息员和先进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
(七)《孝感市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按照省经信委下发的《关于开展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调研的通知》的要求,为了全面、准确地掌握我市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情况,分别到各县市区经信局、信息化企业进行实地考察,根据考察的我市信息化实际情况,起草了《孝感市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草案。并于12月29日组织了论证会,邀请了省经信委相关处室领导和各大院校信息化专家对《孝感市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草案进行了论证,根据专家论证的结果和建议,对《孝感市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草案进行了修改。
二、我市信息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信息化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一是统筹规划和协调执行力度不足,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
二是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水平较低,数据库资源开发不足,单位间信息化发展不平衡,缺少面向公众的互动性的电子政务服务。
三是电子商务仍处于初始阶段,市场电子商务普及程度不高,实际应用范围较小,配套环境还不完善,安全与信用机制尚不健全。
四是”两化”融合应用的层次较低,企业对信息资源的开发还处于单个企业孤立利用的层面上。五是信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信息制造业品种较少,科技含量不高;软件开发业薄弱;信息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还没有形成大气候。
六是信息化人才短缺。
二、2011年工作安排
2011年,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思路及总体部署,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依托“两化”融合提升全市工业经济,积极推进社会信息化进程。稳步推进电子政务,强化电子政务应用,提升党政机关及公共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实现信息化与国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我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1、建设电子政务数据交换平台。在统一规划、分阶段建设原则的指导下,在我市电子政务综合平台上,构建安全的政务数据交换平台,实现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信息集成,支持政府部门之间的并联审批,为政府宏观经济决策分析系统、跨部门综合应用系统和公共服务系统等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2、建设宏观经济决策支持系统。针对孝感市委市政府决策需要考虑的专题内容,通过指标体系库的建设,调用各类经济、社会统计数据,结合相关法律法规、文件,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数据分析技术、决策科学技术,通过多维数据查询和分析、预测预警分析、地理信息导航等应用手段,实现对各类数据的智能挖掘与整合,提供实时动态多样的专题展示,为市委市政府正确决策和依法行政提供全面科学及时的辅助支持服务;为市委市政府领导提供个性化的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服务。从而提 高各项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达到提高政府办公效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3、以建设全市信息化综合平台为核心,打造涵盖电子政务、“两化”融合、社会信息化等领域的全市信息化综合平台。依托业已建成的电子政务综合平台,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先向经济领域扩展,整合全市信息化综合平台。借助全市信息化综合平台的支撑,跨越性提升全市信息化水平。
4、贯彻相关标准规范。贯彻国家、省、市电子政务建设、应用、管理的规范体系和标准的实施机制,贯彻业务协同、信息共享与交换等方面的电子政务标准体系。要以电子政务综合平台作为整合全市政务信息资源的纽带,明确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范围和责任,逐步规范,建立起政务信息共享的长效机制。要贯彻落实政务信息与网络安全的法制规范,完善技术、管理和法制相结合的保障体系,健全灾难恢复与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机制,确保电子政务系统的信息安全和网络运行安全。
5、组织开展宣传培训活动。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形式,加大对社会各阶层的信息化知识和政策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本地和武汉大专院校培训资源,在全市培养一批既懂信息技术、又懂政务的复合型人才,促进信息技术和政务业务的高度融合,推动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强全市的电子政务培训工作,建立一支专业技能过硬、管理水平较高的电子政务管理与技术队伍,提高电子政务使用人员的实际应用水平和能力。逐步建立和完善电子政务培训体系和机制,为切实推进电子政务应用建设提供知识保障。
6、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应用工作。强力推进市委、市政府系 统使用电子政务协同办公平台,实现公文无纸化办理及传输。此项工作涉及我市的所有部门和7个区县政府及部门,需要各级政府和部门积极支持配合,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带头,下大力气推进。通过应用现代办公手段促进管理理念的创新和工作效能的提高。
7、抓好示范企业,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密切关注省经信委“两化”融合相关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做好“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利用典型示范作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加快信息技术在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和推广。开展企业资源整合(ERP)系统应用示范,从而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发展。为争取明年省里“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打好坚实基础。
8、深入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农村信息化建设是最薄弱而需求又是最大的信息化领域,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依托和重要内容。当前,我市农村信息化建设在抓好现有的50个神农信息服务站点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大对农村信息化的投入和技术支持,解决农村“用不起”和“用不来”的问题,把“支农”、“惠农”政策通过信息化建设切实体现好;二是加强信息整合,建立统一的农村信息数据指标体系、信息采集指标体系,增强信息的互通性、共享性和公用性,为农村提供最丰富、便捷的信息服务;三是健全保障体系,确保农村信息化建设快速持续发展,加强服务体系、技术队伍的建设,通过“政府扶持、多元参与、市场推动”等模式,保障发展资金的投入。
第二篇:县委信息化工作安排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县政务信息化全面拓展应用,提升服务水平的关键一年。全县政务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重大机遇,紧紧围绕发展、民生、和谐主题,全面建设小康县,加快建设国际大都市卫星城市,坚持民生至上、创新为先、服务为本、应用引领的发展理念,突出抓好各级政务网站体系完善提升、县镇两级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建设应用、政府信息公开拓展深化、政务信息安全和政务信息化宣传培训等工作,提升全县政务信息化应用服务水平,促进全县信息化发展和服务型机关建设。
主要目标任务是:建成完善的县镇村三级政务网站体系,县门户网站争取在全市县级政务网站综合排名第一名。推进县级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应用,基本实现“六大家”(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县法院、县检察院)及县直部门、16个镇公文网上传输。加快电子政务重点业务系统建设,整合网络系统,推进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规范拓展政府信息公开内容、范围和形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初步建立政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对全县电子政务建设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全县电子政务建设、管理和应用水平。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提升各级政务网站管理服务水平。继续对县门户网站实施优化升级,创新栏目设置和服务功能,突出民生和政民互动特色,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精心策划栏目,改进网站风格设计,扩大场景服务范围。进一步完善县门户网站互动交流、县长信箱、网上信访等功能,拓展应用服务事项,改进加强县门户网站内容保障工作,提升网站的整体品位和层次,打造我县统一门户网站和对外宣传第一网络平台,扩大县门户网站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完善镇和社区服务中心网站功能,整合涉农信息,完成各行政村宣传网页建设,使各镇网站成为对外宣传、政务公开、服务“三农”的第一平台,架起农民致富的金桥。继续开展政务网站测评活动,不断提升全县网站管理服务水平。
2、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应用。坚持应用主导、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快推进全县电子政务公文传输系统和办公网的建设应用,实现“六大家”(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县法院、县检察院)及县直部门、16个镇的公文网上传输,年内初步实现全县各镇、各部门网上办公。加快推进网上行政审批系统的应用,逐步开展网上应急事件处置和辅助决策等业务系统的应用,扩大网上服务范围,真正使平台成为服务民生的“直通车”,最大限度地提升行政效率,提升全县电子政务的建设应用水平。
3、拓展深化政府信息公开。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进一步明确各镇、各部门政府信息公开职责,调整完善信息公开目录,落实信息公开内容保障责任,规范依申请公开处理流程增加受理点,提高申请处理效率,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咨询服务工作。继续推进公共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公开工作,重点做好涉及民生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充分发挥电视和网络等媒体作用,完善县档案馆的政府信息公开汇聚和集中查询功能,改善服务条件,增加适合城市社区和农村群众的政府信息公开查询点,多形式地公开政府信息,方便群众查询了解,确保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参与的事项及时公开。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化、规范化,提升政府信息公开的群众满意度。加强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建立完善保密审查制度,规范保密审查程序,有效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确保国家秘密安全。
4、强化政务信息网络安全保障工作。严格依照国家保密规定和电子政务安全规范技术要求,对已建和待建的电子政务系统进行调整完善,进一步提高安全防范能力。严格上网信息审查,做到涉密信息不上网、上网信息不涉密。开展对信息系统工程安全性测试与评估,加快推广数字证书认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对网络攻击、病毒入侵、网络失窃的防范和管理能力。重视安全应急处理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各项制度,加强信息网络安全教育,强化信息安全意识,规范数据、系统的备份与管理工作,确保信息系统和数据安全。加强信息网络安全检查,强化安全措施,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信息网络、平台安全平稳运行,营造积极健康文明的互联网发展环境。
5、开展政务信息化宣传教育活动。采取集中培训、在岗培训等多种形式,有计划、分层次地抓好公务员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文网上传输和网上办公业务的学习培训,提高公务员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信息化意识和应用技能。加大对政务信息化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开展电子政务平台综合应用、政府信息公开、政务网站建设维护和信息采编、网络安全等业务培训,组织业务调研,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交流和竞赛活动,提高全县政务信息业务人员整体素质。
6、建立推进政务信息化发展的体制和机制。要把推进政务信息化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重视政务信息化建设,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各镇、各部门领导干部要带头应用电子政务,带动和促进工作方式转变,提高工作效率。各镇、各部门要保持政务信息化工作机构和人员的稳定,保证政务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大政务信息化工作考核奖惩力度,营造争先创优、竞相发展的良好氛围。加大政务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将政务信息化建设项目和运行维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证政务信息化重点建设项目和运行维护的需要。积极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广泛吸纳社会资金,解决政务信息化建设投资和融资问题,并管好用好建设资金。进一步完善我县加快政务信息化发展有关规章,为政务信息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推动全县政务信息化的又好又快发展。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三篇:18年信息化工作总结及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信息化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
作安排
各位专家、同志们:
刚才各位专家的精彩演讲给我们许多启迪,未来信息化将给我们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吴市长将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我市信息化工作提出要求。按照会议安排,我先就我市信息化工作讲几点具体意见。
一、我市信息化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初步理顺了管理体制,制度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长期以来,由于观念、体制、历史等多方面原因,我市的信息化工作存在着多头管理、统筹规划不足、重复建设
严重、信息孤岛大量存、资源共享程度低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突出问题,促进信息化工作的良性发展,XX年底,市委、市政府决定,专门成立了xx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信息化工作的统筹管理。
为了规范全市信息化工作的管理,市政府先后制定了《xx市信息化“xx“专项规划》、《网上听证管理办法》、《12345市民热线管理暂行办法》、《xx市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管理暂行办法》、《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审核暂行办法》等信息化工作的规范性文件,为我市信息化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奠定了基础。
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信息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的锻炼和培训;初步组建了一支由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本地优秀信息技术人才组成的信息化专家咨询队伍,为我市信息化工作的科学决策、项目实施提供了智力和人才支持。
(二)搭建了“两网一站“的信息化框架,为各项应用系统建设提供了基础平台。
xx党政网(电子政务内网)经过8年的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覆盖市、县、乡镇及市、区县级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宽带网络。
电子政务外网平台经过两期建设,完成了与省电子政务外网的对接,接入了市级部门81个、区县10个,划分40多个单独虚拟专网,为我市开展电子化业务延伸、搭建商务平台提供了网络平台,有效降低了网络运行成本。
xx市政府门户网站(xx市公众网)是市政府信息公开、便民服务、政民互动的门户,自XX年底开通以来,整合了70多个部门、企事业单位、10个区县政府信息资源,网站的信息量和信息内容日益丰富,功能不断完善,XX年被评为全国地级市优秀政府门户网站。
(三)信息化的领域不断拓宽。
教育信息化成效明显,计算机辅助
教育蓬勃开展,优质教育资源初步实现共享;医疗卫生领域实现了医院信息化管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网络化管理;金融系统实现银行卡跨行联网通用,实现了电子汇兑计算机联网和票据清算自动化;税务部门在税收管理、税收会计的核算、稽查、发票管理、与银行进行数据交换等方面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公安、审计、人事、海关、财政、社保等系统信息化建设也取得很大进展,先后建成了西南人才网、科技信息网、农经网、教育信息网等专业网络。党政公文网上交换系统、政府部门电子邮件系统、政府网上采购系统、网上招商系统、政务信息交换系统、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网上办理系统、空间地理数据共享平台等应用系统已经建成或正式启动;完成了“数字xx“工程中的示范系统建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2345市民热线“、“网上听证“、“市民议政“等网上互动栏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12345市民热线“今年年初开通以来,共受理群众和
基层单位有效信件15000余件,办理回复信件14000余件,总办结率达到%,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和支持,有力推进了决策和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
二、我市信息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信息化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一是全市上下对信息化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全民信息化意识和全市信息化水与时代发展的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
二是信息化管理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重复建设、低效运营、资源分散、“信息孤岛“等突出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三是信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信息制造业品种较少,科技含量不高;软件开发业薄弱;信息服务业基本没起步;信息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还没有形成
大气候。特别是一些干部认为xx没有发展信息产业的基础和优势,这种思想观念严重制约了我市以信息产业为引导的产业结构升级。
四是信息安全存在隐患。在网络和网站安全硬件和软件上,特别是信息安全管理上还有较大的差距。
五是投入机制还有缺陷。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跟不上发展的需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化投资机制尚未形成。
三、坚定信心,加快发展,强力推进xx经济社会信息化进程
党的xx大为信息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坚决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把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作为刚性任务抓好落实。
(一)进一步理顺信息化管理体制。全
市信息化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由市信息办具体负责统筹。在体制调整的过程中,各部门必须顾全大局,割舍部门利益,服从统一安排。
(二)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要紧密跟踪新的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适时实施通信基础网络的更新改造和升级换代,完善政务网络平台。建成具有高速率、智能化、综合性、广覆盖、出口流畅的城域网络通信平台,使网络平台能有效支持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应急联动指挥、高清晰视频电视会议等应用和多终端、全网络接入。加强网络设备配置,提高网络安全性和可靠性。在确保网络安全的前提下,要充分利用各通信运营商已经建成的网络。在投入方面,原则上今后凡是市本级公共网络建设由市级财政按照统一规划集中投入建设,凡是不符合统一规划的条条系统和部门网络市财政不予支持;区县参照这种办法处理。
二是完善基础数据库建设。加快数据管理中心、自然资源与空间数据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数据库、人口基础信
息数据库、党政信息资源库、宏观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库建设,为“数字xx“各项信息系统建设提供统一的数据支撑平台。对已经建设的各类数据库,要在现有技术的条件下实现数据共享,任何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抵制。凡是新建设的数据库,一律统一在数据中心扩展,市财政对今后自行建设的数据库一律不予支持。要通过数据共享,为全面实行网上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奠定基础。要加快建设容灾备份系统。
(三)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工作
要把电子政务工作作为整个信息化工作的突破口,带动信息化的全面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先期是做好全市市级财政供养网站的整合工作,要运用先进的网站集群管理模式,整合现有部门网站,建设统一的政府门户网站。市委、市政府已决定,以后市级财政供养网站中除极少数业务需要并经批准的外,都要整合归并到市政府门户网
站,市财政将不再单独安排经费,请市信息办和市财政局共同把好这个关。网络的整合按照国家和省上的统一安排部署逐步推进。各部门各单位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积极配合,打破部门利益格局,消除信息孤岛,真正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二是强力推进全市政府系统公文无纸化办理及传输平台建设。此项工作涉及我市的所有部门和10个区县政府及部门,希望各级政府和部门积极支持配合,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好头,下大力气推进。要通过应用现代办公手段促进管理理念的创新和工作效能的提高。市政府办公室和市信息办在制订建设方案时,要把这个系统的科学性、先进性、合理性和规范性有机结合,同时要把全市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统筹考虑。
三是认真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按照国务院、省政府的要求,严格按《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确保《中
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全面、正确、有效施行。此项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各区县、各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大力协调和支持,安排专门的人员把政府信息公开有关工作抓紧、抓好。同时要做到有人管、有人做,做到机构落实、人员落实、责任落实、经费落实。
四是继续加强“12345市民热线“办理工作。当前市民热线办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少数单位主要领导重视不够,办理中推诿扯皮、敷衍塞责、走过场等现象还不少,比较集中的是城市管理、违章建筑、噪声污染、西区卫生等问题。各区县、各部门都要认真办理批转的每一封信,努力多为市民群众办实事。今年是市民热线开通的第一年,对办理工作的考核要严格逗硬,对办理成绩突出的要重奖,对长期办理不落实的要严惩。
五是抓好应急管理系统建设。目前技术设计方案正在加紧制作,待经有关
专家评审通过,并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后,加快推进。各区县、各应急管理建设部门要组织本地区、本部门积极投入到应急信息系统建设的准备工作中来,要抓好应急信息系统基础数据清理、收集、整理,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四)加快电子商务建设
积极探索利用现有资源,运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加快电子商务发展。一是要积极思考怎样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搭建我市统一的电子商务平台,探索市场化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和发展模式;二是要尽快建立电子商务门户网站,及时发布、更新商务信息,促进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并作为网上交易的统一窗口;三是与各大金融机构积极协调资金结算问题,积极推动我市电子商务网的形成,带动企业信息化发展;四是建立企业诚信管理机制,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快速有序发展。
(五)深入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
农村信息化建设是最薄弱而需求又是最大的信息化领域,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依托和重要内容。目前我市农村信息化建设已经开始试点,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调查研究,找准信息化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按照“先试点,再推开“的工作思路,认真做好农村信息化建设试点示范工作的前期调查工作;二是夯实硬件基础,加强信息化网络设施建设,努力提升示范点网络覆盖面和网络质量,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最终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信息入万家“。三是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加大对农村信息化的投入和技术支持,解决农村“用不起“和“用不来“的问题,把“支农“、“惠农“政策通过信息化建设切实体现好;四是加强信息整合,建立统一的农村信息数据指标体系、信息采集指标体系,增强信息的互通性、共享性和公用性,为农村提供最丰富、便捷的信息服务;五是
健全保障体系,确保农村信息化建设快速持续发展,加强服务体系、技术队伍的建设,通过“政府扶持、多元参与、市场推动“等模式,保障发展资金的投入。
(六)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我认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至少应该包括管理人才队伍、技术人才队伍、经营人才队伍这三支队伍建设。目前,我市的实际状况是,无论哪支队伍都明显与信息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解决信息化人才问题,要多渠道想办法。一是尽快成立本地区的信息化协会或专家咨询委员会,把分布在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的信息化人才组织起来形成合力,服务本地区和本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壮大信息化人才队伍,解决人员紧缺问题,我市市一级已经成立了专家咨询委员会、计算机学会等组织,在信息化建设项目咨询上发挥出了很好的作用,值得大家学习借鉴;二是积极争取上级业务部门的技术支持,弥补人才技术实力不足;三是在编制许可的前提下
提倡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信息化人才;四是要有计划地加强人才培训,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学习和培训要作为经常性的工作。
(七)切实抓好信息安全工作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和深入发展,信息安全越来越成为一个战略性的课题。我们要严格按照信息安全的管理规定,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来抓。一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我市信息安全防范体系还没有建成这一严峻形势,切实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大对信息安全设备和软件的投入,完善安全防范体系;二是要结合信息资源的整合,尽量建设统一的安全防范体系,降低成本,提高效果;三是要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发布管理制度,层层审核,严格把关,防止失泄密事件的发生;四是要制订和完善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处置信息安全事故;五是加强经常性的检查、督查工作,及时发现安全管理上的漏洞,切实加以解决。
同志们,信息化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凸显,运用信息化促进改革创新,推进我市各个领域的深层次变革还任重道远。但是,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在党的xx大精神指引下,把我市信息化工作水平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谢谢大家!
第四篇:2010年信息化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安排
各位专家、同志们:
上午好!
刚才各位专家的精彩演讲给我们许多启迪,未来信息化将给我们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吴市长将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我市信息化工作提出要求。按照会议安排,我先就我市信息化工作讲几点具体意见。
一、我市信息化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初步理顺了管理体制,制度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长期以来,由于观念、体制、历史等多方面原因,我市的信息化工作存在着多头管理、统筹规划不足、重复建设严重、信息孤岛大量存、资源共享程度低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突出问题,促进信息化工作的良性发展,2009年底,市委、市政府决定,专门成立了xx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信息化工作的统筹管理。
为了规范全市信息化工作的管理,市政府先后制定了《xx市信息化“十一五“专项规划》、《网上听证管理办法》、《12345市民热线管理暂行办法》、《xx市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管理暂行办法》、《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审核暂行办法》等信息化工作的规范性文件,为我市信息化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奠定了基础。
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信息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的锻炼和培训;初步组建了一支由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本地优秀信息技术人才组成的信息化专家咨询队伍,为我市信息化工作的科学决策、项目实施提供了智力和人才支持。
(二)搭建了“两网一站“的信息化框架,为各项应用系统建设提供了基础平台。
xx党政网(电子政务内网)经过8年的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覆盖市、县、乡镇及市、区县级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宽带网络。
电子政务外网平台经过两期建设,完成了与省电子政务外网的对接,接入了市级部门81个、区县10个,划分40多个单独虚拟专网,为我市开展电子化业务延伸、搭建商务平台提供了网络平台,有效降低了网络运行成本。
xx市政府门户网站(xx市公众网)是市政府信息公开、便民服务、政民互动的门户,自2002年底开通以来,整合了70多个部门、企事业单位、10个区县政府信息资源,网站的信息量和信息内容日益丰富,功能不断完善,2009年被评为全国地级市优秀政府门户网站。
(三)信息化的领域不断拓宽。
教育信息化成效明显,计算机辅助教育蓬勃开展,优质教育资源初步实现共享;医疗卫 生领域实现了医院信息化管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网络化管理;金融系统实现银行卡跨行联网通用,实现了电子汇兑计算机联网和票据清算自动化;税务部门在税收管理、税收会计的核算、稽查、发票管理、与银行进行数据交换等方面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公安、审计、人事、海关、财政、社保等系统信息化建设也取得很大进展,先后建成了西南人才网、科技信息网、农经网、教育信息网等专业网络。党政公文网上交换系统、政府部门电子邮件系统、政府网上采购系统、网上招商系统、政务信息交换系统、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网上办理系统、空间地理数据共享平台等应用系统已经建成或正式启动;完成了“数字xx“工程中的示范系统建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2345市民热线“、“网上听证“、“市民议政“等网上互动栏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12345市民热线“今年年初开通以来,共受理群众和基层单位有效信件15000余件,办理回复信件14000余件,总办结率达到96.5%,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和支持,有力推进了决策和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
二、我市信息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信息化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一是全市上下对信息化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全民信息化意识和全市信息化水与时代发展的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
二是信息化管理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重复建设、低效运营、资源分散、“信息孤岛“等突出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三是信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信息制造业品种较少,科技含量不高;软件开发业薄弱;信息服务业基本没起步;信息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还没有形成大气候。特别是一些干部认为xx没有发展信息产业的基础和优势,这种思想观念严重制约了我市以信息产业为引导的产业结构升级。
四是信息安全存在隐患。在网络和网站安全硬件和软件上,特别是信息安全管理上还有较大的差距。
五是投入机制还有缺陷。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跟不上发展的需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化投资机制尚未形成。
三、坚定信心,加快发展,强力推进xx经济社会信息化进程
党的十七大为信息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坚决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把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作为刚性任务抓好落实。
(一)进一步理顺信息化管理体制。全市信息化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由市信息办具体负责统筹。在体制调整的过程中,各部门必须顾全大局,割舍部门利益,服从统一安排。
(二)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要紧密跟踪新的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适时实施通信基础网络的更新改造和升级换代,完善政务网络平台。建成具有高速率、智能化、综合性、广覆盖、出口流畅的城域网络通信平台,使网络平台能有效支持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应急联动指挥、高清晰视频电视会议等应用和多终端、全网络接入。加强网络设备配置,提高网络安全性和可靠性。在确保网络安全的前提下,要充分利用各通信运营商已经建成的网络。在投入方面,原则上今后凡是市本级公共网络建设由市级财政按照统一规划集中投入建设,凡是不符合统一规划的条条系统和部门网络市财政不予支持;区县参照这种办法处理。
二是完善基础数据库建设。加快数据管理中心、自然资源与空间数据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数据库、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党政信息资源库、宏观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库建设,为“数字xx“各项信息系统建设提供统一的数据支撑平台。对已经建设的各类数据库,要在现有技术的条件下实现数据共享,任何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抵制。凡是新建设的数据库,一律统一在数据中心扩展,市财政对今后自行建设的数据库一律不予支持。要通过数据共享,为全面实行网上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奠定基础。要加快建设容灾备份系统。
(三)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工作
要把电子政务工作作为整个信息化工作的突破口,带动信息化的全面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先期是做好全市市级财政供养网站的整合工作,要运用先进的网站集群管理模式,整合现有部门网站,建设统一的政府门户网站。市委、市政府已决定,以后市级财政供养网站中除极少数业务需要并经批准的外,都要整合归并到市政府门户网站,市财政将不再单独安排经费,请市信息办和市财政局共同把好这个关。网络的整合按照国家和省上的统一安排部署逐步推进。各部门各单位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积极配合,打破部门利益格局,消除信息孤岛,真正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第五篇:10年信息化工作总结及11年工作安排
2010年信息化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
作安排
各位专家、同志们:
上午好!
刚才各位专家的精彩演讲给我们许多启迪,未来信息化将给我们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吴市长将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我市信息化工作提出要求。按照会议安排,我先就我市信息化工作讲几点具体意见。
一、我市信息化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初步理
顺了管理体制,制度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长期以来,由于观念、体制、历史等多方面原因,我市的信息化工作存在
着多头管理、统筹规划不足、重复建设严重、信息孤岛大量存、资源共享程度低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突出问题,促进信息化工作的良性发展,2009年底,市委、市政府决定,专门成立了XX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信息化工作的统筹管理。
为了规范全市信息化工作的管理,市政府先后制定了《XX市信息化“十一五“专项规划》、《网上听证管理办法》、《12345市民热线管理暂行办法》、《XX市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管理暂行办法》、《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审核暂行办法》等信息化工作的规范性文件,为我市信息化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奠定了基础。
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信息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的锻炼和培训;初步组建了一支由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本地优秀信息技术人才组成的信息化专家咨询队伍,为我市信息化工作的科学决策、项目实施提供
了智力和人才支持。
(二)搭建了“两网一站“的信息化框架,为各项应用系统建设提供了基础平台。
XX党政网(电子政务内网)经过8年的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覆盖市、县、乡镇及市、区县级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宽带网络。
电子政务外网平台经过两期建设,完成了与省电子政务外网的对接,接入了市级部门81个、区县10个,划分40多个单独虚拟专网,为我市开展电子化业务延伸、搭建商务平台提供了网络平台,有效降低了网络运行成本。
XX市政府门户网站(XX市公众网)是市政府信息公开、便民服务、政民互动的门户,自2002年底开通以来,整合了70多个部门、企事业单位、10个区县政府信息资源,网站的信息量和信息内容日益丰富,功能不断完善,2009年被评为全国地级市优秀政府门户网站。
(三)信息化的领域不断拓宽。
教育信息化成效明显,计算机辅助教育蓬勃开展,优质教育资源初步实现共享;医疗卫生领域实现了医院信息化管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网络化管理;金融系统实现银行卡跨行联网通用,实现了电子汇兑计算机联网和票据清算自动化;税务部门在税收管理、税收会计的核算、稽查、发票管理、与银行进行数据交换等方面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公安、审计、人事、海关、财政、社保等系统信息化建设也取得很大进展,先后建成了西南人才网、科技信息网、农经网、教育信息网等专业网络。党政公文网上交换系统、政府部门电子邮件系统、政府网上采购系统、网上招商系统、政务信息交换系统、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网上办理系统、空间地理数据共享平台等应用系统已经建成或正式启动;完成了“数字XX“工程中的示范系统建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2345市民热线“、“网上听证“、“市民议政“等网上互动栏目建
设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12345市民热线“今年年初开通以来,共受理群众和基层单位有效信件15000余件,办理回复信件14000余件,总办结率达到%,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和支持,有力推进了决策和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
二、我市信息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信息化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一是全市上下对信息化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全民信息化意识和全市信息化水与时代发展的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
二是信息化管理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重复建设、低效运营、资源分散、“信息孤岛“等突出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三是信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信息制造业品种较少,科技含量不高;软件
开发业薄弱;信息服务业基本没起步;信息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还没有形成大气候。特别是一些干部认为XX没有发展信息产业的基础和优势,这种思想观念严重制约了我市以信息产业为引导的产业结构升级。
四是信息安全存在隐患。在网络和网站安全硬件和软件上,特别是信息安全管理上还有较大的差距。
五是投入机制还有缺陷。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跟不上发展的需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化投资机制尚未形成。
三、坚定信心,加快发展,强力推进XX经济社会信息化进程
党的十七大为信息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坚决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把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作为刚性任务抓好落实。
(一)进一步理顺信息化管理体制。全12全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