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小学生生活习惯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2 12:15: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寄宿小学生生活习惯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寄宿小学生生活习惯调查报告》。

第一篇:农村寄宿小学生生活习惯调查报告

农村小学寄宿制学生生活习惯分析调查报告

遵义县喇叭镇乐声小学

调查时间:2013年8月25日 调查地点:乐声小学

调查内容:农村小学寄宿制学生生活习惯调查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座谈 走访 观察 调查对象:112名寄宿生(3--6年级)调查人:杨先华 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掌握寄宿生的相关生活情况,对农村小学寄宿生的生活习惯进行了解和掌握,找出优点和不足,从而研究出相适应的策略和措施,加强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探寻农村寄宿制的管理的路子提供可参考的有效数据。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受经济浪潮的诱惑,大批农民工涌向经济发达区,劳务输出已成为我镇农民发家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农民外出务工时不得不把孩子留在农村家中,由其爷爷、奶奶或处公、外婆照顾,有的甚至丢到其它亲戚家请人代管,根据我调查,我校住校的143人中,有75%的父母不在家,有关15%的同学即使家长在家但其文化水平较低,而由此而形成了一大批农村留守儿童。同时,随着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不断深入, 撤并了一大批农村村级小学,实行集中办学,这造成了一部分中小学生的家庭住址远离学校,来往不便。为了更好地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难题,方便农村边远地区孩子上学,一大批农村寄宿制小学应运而生。农村寄宿制小学更好地整合了教育资源,优化了教师队伍,提高了办学效益;更有利于解决农村生源减少、学生上学半径过大、家长接送不方便等实际问题。由于家庭环境和校园同伴生活的特殊性,逐步地暴露了寄宿生诸如自私、怕苦、攀比、骄妄、浮躁、责任心薄弱、优越感过强等弱点。因此,寄宿生在学校的生活习惯教育研究理应成为现代社会教育一个重要的课题。我校地处遵义县喇叭镇偏僻的乐声村乐庄组,学校2009年就已经开始实行办起了寄宿制,到现在我校实行小学生寄宿就读已有4年的历史,现有寄宿生约150人,孩子们都来自农村,由于受到原来居家生活小环境的影响,普遍存在着生活自理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好等缺点。生活能力差表现为:一是宿舍卫生差。走进学生宿舍,一片混乱,他们不会打理床铺,床上乱七八糟,地板难于下脚,床底杂乱无章,分不出那些是垃圾物品,哪些是生活用品。二是动手能力差。有的学生自己不会洗衣服,把脏衣服打包回家,让人代洗。他们生活习惯不好表现为:就寝时间随意性强,有的早晨不愿起床,晚上不愿入睡,不但影响自己,而且影响其他人;乱倒脏水,随地吐痰,乱丢果皮纸屑;饮食习惯不好,互相攀比,践踏花钱,食堂里倒掉的饭菜多,某些学生甚至有吸烟酗酒现象;公共意识差,浪费水电,践踏草坪,涂刻课桌、乱画墙壁,高声喧哗,购买饭菜不自觉排队,上下楼道左冲右撞。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卫生习惯差等现象。因此,对寄宿学生不仅仅要对其学习进行教育,还要对其生活习惯进行教育,这关系到他一生能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农村寄宿小学生生活行为习惯养成及生成的原因的现状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学生的日常行为和《规范》要求还存在很大距离,“行为习惯”与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与家庭教育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造成学生不良行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一)生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

1、孩子缺少了做人的良好家庭教育

现在的家长因为对人生产生了新的思考而导致孩子的世界里缺少了做人教育。例如:有的父母、长辈教育方法不当,正确引导不够。部分家长对子女过分宽容,不分是非曲直,偏袒护短,忽视对子女团结、协作、助人等意识的教育;有的家长错把粗鲁当严格,信奉“棍棒下面出孝子”的古训,轻则训斥辱骂,重则棍棒相加,体罚折磨,把子女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心理隔阂加深,形成子女对父母的畏惧、怨恨和反抗心理;有的父母、祖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要求不统一,当着孩子面唱对台戏,孩子无所适从,矛盾重重,教育的作用互相抵消;有的父母把子女当成“小皇帝”事事相依,要物给物,要钱给钱,久而久之形成了孩子自私自利,不体谅尊敬父母的懒、馋、娇、散、狂等不良恶习。

再如:家庭结构缺损,家庭关系不和,子女得不到父母细心调教和关怀。有些家庭婚姻破裂,孩子失去家庭温暖,沐浴不到父爱、母爱;有的家庭父母长期“内战”,特别是一些家庭由于第三者插足,家庭感情淡化冷漠,造成孩子心灵的严重创伤。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但启蒙内容不能只是“呀呀学语”,更多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做一个好人。

2、学校的影响

(1)一些学校忽视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放松或忽视德育。有些学校视升学率为学校的生命线,认为德育可有可无,对德育的认识上出现的这种严重“错位”,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品德的形成。

(2)个别教师不重视师德修养,不能为人师表。有的教师不关心尊重学生,对学习好的学生无原则地偏袒纵容,对学习差的或犯过错误的学生,挖苦讽刺,冷漠歧视,甚至体罚,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严重伤害;有些教师出言不逊,行为不轨,追求名利,奇装异服,给一些品行不良的学生起了“示范”作用。

(3)一些教师处理问题感情用事,方法简单,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仅使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反而增大了学生的逆反心理。

3、社会不良导向带来学生可塑性发生偏差

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而且这个成长的时段有些因素还会影响到他们的人生。《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集中体现了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对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如诚实守信、加强实践、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网络文明、安全自护、远离毒品等。但切实实施这些规范有待于整个社会去进一步关心。如果我们带着追究的勇气去再问为什么要修改时,我们就会发现,这是时代所需,防止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影响小学生。社会环境的主流从整体上说是好的,应当肯定,但也存在不利于少年儿童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些消极因素。

(1)市场经济对小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具有一些消极方面的影响。在价值观上,诱发价值取向功利化。由于市场经济遵循的是价值规律,其驱动力是逐利思想,商品进入市场进行交换就是为了盈利,所获利润的高低成为评价市场行为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因此很容易导致拜金主义的产生。扩大到同学关系中,就会诱发缺乏理想,只讲实惠不思进取奉献,甚至有的学生为贪图享受挺而走险。在道德观念上,导致集体主义精神减弱,社会责任感淡漠。在生活方面,引发贪图享乐、追求高消费。

(2)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生活环境、文化氛围等外界条件腐蚀、毒害着少年儿童学生的健康成长。虽然法制逐步健全,政策逐步配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威力逐步加强,外界条件有所好转,但资本主义反动势力的影响,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资产阶级腐朽文化的冲击,都严重地腐蚀着少年儿童。社会上对学生毒害最大的一是散布色情、盗窃、抢劫、凶杀、恐怖的录像、书刊时有出现,带有赌博色彩的电子游戏厅、台球室等屡禁不止。二是坏人教唆,不少少年儿童在坏人教唆下形成恶习并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

(3)和平建设环境使当代小学生没有经过艰苦生活的磨难,心理十分脆弱,承受挫折的能力和自控能力、抗诱惑能力差,甚至心理错位和行为反常。

(二)、寄宿生寝室生活方面。

为了更好的开展寄宿生在寝室生活中形成良好习惯的教育工作,我们首先要了解掌握寄宿生在寝室的生活习惯现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通过调查分析和个案研究我们发现寄宿生在寝室的主要问题是不能约束自己,总是违反纪律、偷盗、说谎、不讲卫生、东西乱放等。调查发现:将近40%的寄宿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活不能自理现象,具体表现如下:

1、就寝铃后,仍有约42%的同学成群结队的人上厕所,导致就寝半小时后还安定不下来。有15%的同学睡姿不正确,冷天仅脱外套,绒衣裤、毛线裤、袜子不脱,而且衣、鞋脱后放置无序,造成晚上上厕所的同学把衣、鞋踢的满寝室都是,后面上厕所的同学找不到鞋,闹出声响,吵醒了全寝室的同学,有时把两边寝室同学也吵醒,甚至把全体寄宿生都吵醒。

2、夏天驱蚊、蚊香放在床头,睡觉不老实,睡着后烧了好几床被子。寄宿生晚上睡不着觉,翻墙出去到田间捉黄鳝、到附近小卖部买零食,跑到村民田里偷水果。起床铃响后赖床,20分钟内不能完成洗漱整理内务的工作,被子不铺,或滚筒或草草叠起,床单不拉平,随身物品、换洗衣物乱放。

3、良好的卫生习惯没有形成,根据调查显示,有15%的男生在早操铃响后起不来更来不及洗漱,甚至经常有约11%左右的人不能按时早操或不早操,下操后也不洗,有值周教师查寝时发现,几个同学没有洗脸洗脚,还不承认,因为25%的毛巾是干的,寝室里空气中充满异味,令人无法进门。

4、寝室生活无序,物品摆放零乱,毛巾架上毛巾乱放,杯具、肥皂、洗发水、脸盆、塑料桶、鞋随意摆放。寝室值日生不履行职责,不负责整理打扫保持,致使床底乱鞋、乱袜、乱砖头,垃圾成堆。

5、寝室里还经常发生偷盗现象,约有16%的孩子眼睛见不得别人有学习用品、零食或钱等东西,否则就趁人不在,就把别人的床铺、书包翻得乱七八糟。

(三)、寄宿生的客观方面原因:

①情感沟通的缺乏。孩子在情感沟通方面有需求这是正常现象,家长具有理性思考,选择让孩子寄宿,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但不可否认,寄宿作为一种方式,有其存在的必然特点。有半数以上的家长无论寄宿或不寄宿,留给孩子身上的交流时间都很有限。但也有30%的家长和孩子的相处交流时间因为寄宿的客观原因减少了。两者合起来看,共有82%以上的家长和孩子情感沟通时间减少,而我们的寄宿生又有多半的孩子需要父母能多留给他们一点时间。如果两者的矛盾不能协调统一,那我们的寄宿生的性格行为就会偏失方向。

②自我约束的缺乏。孩子有他的天性,他们往往是率性,又是任性的。他们矛盾于随意和遵守规则之间。寄宿生和走读学生相比,更需要自我约束。但有些寄宿生在家是别人迁就他们的居多,所以从小就缺乏自我约束方面的能力锻炼。从寄宿生表现的普遍整理内务差,闹矛盾事件多等情况可以看出,寄宿生缺乏自我约束能力。一成多的寄宿生存在暴力倾向,且六年级比五年级寄宿生差。这些都表明,有些孩子在缺乏监护人的教育管理后,自我约束能力不高。

③寄宿生寝室良好生活习惯没有形成。寝室值日生制度流于形式,值日生不做操,要整理寝室内务。因个人物品乱放,做操的20分钟整理不完,扫完地就没有多少时间做其他的事情。没有形成打扫、整理内务的习惯。学校要组织寄宿生整理内务。穿衣、叠被、洗脸、刷牙都要组织学习,部分寄宿生在家一切都是大人包办的,来到学校还没有脱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

从寄宿生寝室生活现状和原因分析的结果来看,为了每个寄宿生的每一方面的发展,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寄宿生的发展趋势,适时引导,伸出我们的援助之手。在寝室卫生、内务整理、内务保持、行为习惯等方面,我们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饮食生活方面

根据调查显示出,有35%的学生对饮食生活极为挑剔,经常有人提出不吃这,不吃那,这样不好吃,那样不好吃,尽管学校一再教育和强调,但一顿饭后,饭厅里扔在地上的东西很多,有8%的同学随意乱倒饭菜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学校原有设施与寄宿制小学要求的硬件配备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撤并学校的学生到完小就读,使得原来就不充裕的校舍更加捉襟见肘,现有宿舍远不能满足要求。这里还不包括学生的浴室、餐厅、食堂、厕所等其他配套用房,学生的活动场所就更小。由于没有资金建造新的学生宿舍,有的只能把教室改造成宿舍,还需要添置床铺、改造门、窗,加装防盗门等设施,这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寄宿制的硬件投资是令许多农村学校头疼的事,也可以说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寄宿制学校的发展。

2、寄宿制管理经验匮乏与高品位管理之间的矛盾。

农村寄宿制小学目前很多学校在这方面是初次探索,无成功经验可谈,而家长和社会都对寄宿制寄予厚望。如何保证寄宿制在安全服务的同时,又能全面发挥育人功能?是摆在学校面前的一个全新课题。

4、由于处于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完全小学学前班还难以取消,特别是山区,这种现象更加明显,如果完全小学取消学前教育,很多家长不愿意把孩子送到私立幼儿园,甚至部分学生没经过学前教育,达到读一年级的岁数就直接送入学校就读一年级,这就影响了这部分学生的早期教育。

6、按所需岗位给足人员编制

近二十年来,教育行政部门一直按1:23的更生比例来给农村小学配教师编制。但是实际上,大部分农村小学教师编制离此比例甚远。寄宿制小学建成后,食堂、宿舍管理都需要一定的人员,在不增加编制的情况下,农村寄宿制小学只好再次压缩教学人员,这样,专任教师的负担就会变得很大。很多教师每周工作量都在20节课以上,还要管理寄宿生,课余时间除了批改作业、备课外,哪有心思和精力去研究教师的角色定位,去探究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为了办好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按农村寄宿制小学所需岗位给足人员编制,才能保证农村寄宿制小学健康发展,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办学之路才能越走越宽阔。

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学生 非智力因素培养研究 二0一三年十月

第二篇:农村小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培养中期工作报告

关于《农村小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与研究》课题中期工作报告

一、成功立项切实制订课题实施方案

(一)2006年1月在省领导指导下,我校参与了农村小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与研究实验课题的研究工作。标志着我校教育科研工作有了新的突破,也更激励我们努力工作、奋发图强搞好课题研究,全面提高保教质量。为了使此课题保质保量的完成,特制定了《农村小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与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是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形成了17名教师共同参与课题研究的热烈氛围。

我校于2006年1月19日召开了由徐华校长主持参加的学校课题组成立大会,大会结合我校校情及我校工作的实际,讨论了我校课题的研究重点及研究方向并确定了由杨志丹等17名同志组成课题研究实验小组并落实分工。

组建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组长:

徐华,43岁,课题负责人。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管理本科毕业,曾经获得区、市级优秀课,区级、市级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撰写的论文多次在 区级、市级获奖,她带领施家小学连续三年获得乡级、区级先进单位,重视科研工 作,以科研促管理,以科研促发展。

主要负责课题研究全面工作和经费保障。

课题负责人:

杨志丹,34岁,课题负责人。本科毕业,高级教师,负责学校教学工 作。区级、市级观摩课,论文多次获奖。有很强的研究能力。

主要负责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验报告的撰写。负责调查问卷的设计、下发、回收、分析,完成《农村小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培养与研究分析》,负责将学校的优秀成果编辑成册。

书记:陈德军,47岁,本科毕业,小学高级教师,区优秀班主任,省级 论文。有很强的研究能力。

主要负责档案管理

参与课题研究的其他人员,主要是教研人员和各校长期从事一线教学的骨干教师,还有长期从事学校管理的学校领导,他们构成了课题研究具体实施队伍。从知识结构、专业素质和已有经验看,这支队伍都是很出色的。

研究教师分为高中低三个研究组。参加研究的教师有: 郎朗,30岁,本科毕业,小学一级教师,区级优秀课.省级优秀论文,优秀班主任,有很强的研究能力。

李毕莹,28岁,专科毕业,小学一级教师,曾经获得中级三和 班级,区级优秀课,省级优秀论文,有很强的研究能力。

邹春婷,25岁,本科毕业,小学一级教师,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省优秀论文,区优秀课。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刘伟伟,本科毕业,小学高级教师,省优秀论文,区级骨 2 干班主任,具备较强的研究能力。

何丽娜,33岁,本科毕业,小学高级教师,省优秀论文,市优秀 课,市级骨干教师。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石建军,45岁,专科毕业,小学高级教师,省论文一等奖科研成果二等奖,区级指导教师一等奖,有多年的教学经验。

何娟,33岁,专科毕业,小学一级教师,省优秀论文,区优秀 课。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

曾凤霞,43岁,专科毕业,小学高级教师,省优秀论文,省指导教师一等奖,区优秀教师,区优秀数学课,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区优秀队会。有较强的研究能力。

胡乃军,48岁,专科毕业,中学高级秀教师,区观摩课,国家级论文,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秦剑,31岁,专科毕业,小学一级教师,省优秀论文,区观摩课。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李桂英,46岁,专科毕业,小学高级教师,省优秀论文,有很强的研究能力。

王琪,33岁,本科毕业,小学高级教师,区优秀课,省优秀论文,市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吴丽敏,25岁,专科毕业,小学一级教师,省级论文,区优秀青年教师。有研究能力。

纪艳玲,33岁,本科毕业,小学高级教师,区优秀课,省优秀论文,有研究能力。

根据参加研究课题试验教师的特点将教师分为三组,进行具体细致三个方面的研究。

第一组,以一、二年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个人卫生习惯的研究。

组长为何丽娜,组员为李毕莹、纪艳玲、李桂英,吴丽敏。组长何丽娜负责定期检查组内研究情况,确立组内实施研究具体情况,收集学生教师资料,确立小课题研究目标和方案。并负责学生能正确地做眼保健操的子课题的实施与研究。

实验教师李毕莹负责学生四勤方面的子课题实施与研究(勤洗澡,勤洗手,勤换衣物,勤洗头)

实验教师纪艳玲负责学生四带方面的子课题实施与研究(抹布、手绢、水杯、餐具)

实验教师李桂英,吴丽敏负责学生书写、阅读卫生,坐立行的姿势正确的子课题实施与研究。

第二组,以三、四年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家庭卫生习惯的研究。

组长为郎朗,组员为石建军、曾凤霞、胡乃军。组长郎朗负责定期检查组内研究情况,确立组内实施研究具体情况,收集学生教师资料,确立小课题研究目标和方案。另外负责珍惜金钱,不大手大脚花钱子课题的实施与研究。

实验教师石建军负责按时作息、生活有规律。合理安排时间的子课题实施与研究。

实验教师曾凤霞负责提高生活技能和智力能力。学会帮助家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子课题的实施与研究。

实验教师胡乃军负责不娇宠,不任性,具有独立性,不追求享受,有克服困难的勇气与能力子课题的实施与研究

第三组,以五、六年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校园卫生习惯的研究。

组长为刘伟伟,组员为秦剑、王琪、何娟。

组长刘伟伟负责定期检查组内研究情况,确立组内实施研究具体情况,收集学生教师资料,确立小课题研究目标和方案。另外负责节约水电,节约一切能源,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的子课题的实施与研究。

实验教师秦剑负责课间宜进行有意义的活动,不奔跑追逐,不大声叫喊,爱劳动,懂得爱惜,珍惜劳动成果。子课题的实施与研究。

实验教师王琪负责爱护学校公共财物,保护学校花草树木。文明礼貌,尊老爱幼,会使用文明用语的子课题的实施与研究。

实验教师何娟负责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积极参加值日生工作和学校大扫除,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能避开生活中潜在危险,建立起安全意识。坚持锻炼身体,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子课题的实施与研究。

(二)明确课题研究指导思想。以全面提高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标。

(三)建立健全课题研究的规章制度。

(四)重审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五)确立课题研究的内容、对象及方法。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1、个人生活习惯方面(包括衣着整洁、坐立行的姿势和日常生活的习惯等。)

2、家庭生活习惯方面(包括按时作息、生活有规律、提高生活技能和智力能力等。)

3、校园生活习惯方面(包括书写、阅读卫生、学校环境卫生、作息制度、文明礼貌、爱劳动、勤俭节约等。)

我们将从以上三方面内容入手,把三方面内容细化为一系列具体行为习惯,按照不同年级阶段选择3组实验班级,进行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并有侧重地进行重点突破。我们将从以上三方面内容入手,把三方面内容细化为一系列具体行为习惯,按照不同年级阶段,选择高中低三组实验班级,进行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并有侧重地进行重点突破。一、二年级,着重培养学生个人卫生习惯,训练培养学生衣着整洁,勤洗澡,勤洗手,勤换衣物,早晚能刷牙,每天坚持带四带(抹布、手绢、水杯、餐具)上学,保证个人卫生。并培养学生正确的洗漱习惯。保持仪表整洁端庄。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阅读卫生,坐立行的姿势。三、四年级着重培养学生家庭生活习惯方面,培养按时作息、生活有规律。训练学生有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提高生活技能和智力能力。学会帮助家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珍惜金钱,不大手大脚花钱,不娇宠,不任性,具有独立性,不追求享受,有克服困难的勇气与能力。五、六年级着重培养学生校园生活习惯方面。培养学生节约水电,节约一切能源,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使学生在课间宜进行有意义的活动,不奔跑追逐,不大声叫喊。爱护学校公共财物,保护学校花草树木。文明礼貌,尊老爱幼,会使用文明用语。爱劳动,懂得爱惜,珍惜劳动成果。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积极参加值日生工作和学校大扫除,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能避开生活中潜在危险,建立起安全意识。坚持锻炼身体,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研究对象:我校高中低所有学生、研究方法:习惯的形形成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方法,一般要经历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首先是完全由老师或父母来管理和约束。第二阶段是由团体管理。最后是自己管理。

培养习惯的方法要科学,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针对不同班级、学生、学科、时间、地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要行之有效,要有创新。

1、父母和教师在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中,要做到:

7(1)以身作则。父母、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要做儿童的模范。

(2)发挥儿童的主动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小孩子学习事物须自己学习。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做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做。凡是学生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凡办事情,父母和教师切不可一手包办,或横加干涉,应当从旁观察,相机指导,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

(3)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是养成习惯的必要步骤。不断地做,是养成“习惯”的必要步骤单是“知”而不“行”,单是“理论”而无实践,样样事情都不会成功。

(4)多接近自然和社会。走进自然和深入社会是养成儿童良好习惯的有效途径。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宝库,是活的教材、活教师。

2.教师培养学生规则习惯的方法(1)循序渐进,形成训练

培养卫生习惯要从少年儿童的实际和特点出发,符合他们发育成长的规律,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少年儿童应提出不同内容的卫生习惯要求。教师应把培养卫生习惯的目的意义讲清楚,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分清轻重缓急,循序渐进地加以培养。如一年级新生入学第一阶段着重培养学生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做到四勤四带,并教给他们爱护书籍,和正确的看书、写字姿势,第二阶段着重教会学生能正确地做眼保 8 健操,维护校园环境卫生。第三阶段,针对子课题研究制定有效活动的安排,促进课题研究完成的质量。

①班级内开展四比,比个人卫生保持,比书包书桌整洁,比四勤四带,比看书写字三个一。自己和自己比有没有进步,自己与别人比,看谁做的好,班级与班级比,看哪个班有差距。活动中有奖励与鼓励,找不足,找差距,自我完善。在比赛中养成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②班级开展班会、队会,以各种形式,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来提高学生的个人卫生习惯,学校也要及时开展大队会活动,实验教师大队辅导员邹春婷负责,第一阶段开展《我该怎么做》让学生知道该怎么做,才能养成好的卫生习惯。第二阶段开展《1+1你帮我,我帮你》互帮互助,互相督促,把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住。第三阶段开展《卫生模范在你身边》活动,利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上进心,带动全校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2)严格约束,规范训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的各种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健全规章制度和严格严肃的规范训练。只有形成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管理的约束氛围,才会在学生幼小稚朴的心灵中,烙下良好习惯的印痕。课堂常规的培养要在课堂上落实,课前要求学生带齐学习用具,教师上课时就要 检查学生带学具的情况,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提醒,并转告家长督促孩子按照课表整理书包每天带齐学具。再如课堂常规 9 的训练:课前认真做好上课准备,学习用品要整齐安放在课桌指定的位置。发言、提问,按规定的姿势举手,发言时要姿势端正,声音响亮。这些行为习惯必须有细化的要求,必须有规章制度。

①.以中高年组为单位,组织发动少先队员从公共卫生,个人卫生、饮食卫生等方面,找出普遍存在、最需克服的生活陋习。并以班级为单位召开主题班会,选出急需克服的陋习。

②.指导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等文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自己的“作战计划”(克服这些陋习的具体措施)

③、学校结合各年组各课题小组的情况,有针对性地确定教育重点,修改前期《良好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细则》制定出适合本校实际的《良好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细则最后修订版》。并组织学生学习,利用板报、宣传栏、广播等广为宣传。(3)反复坚持,强化训练。

良好习惯的培养和不良习惯的纠正,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小学生在习惯 养成的过程中有“反复”的特点,改变己巩固的条件反射,建立新的条件反射,往往需要花较大的精力,反复坚持,才能成功。采用“反复抓”、“抓反复”的方 法,学校与班级联合强化、小组与个别结合强化,通过对他们强化训练,必能取得良好效果。强化法可与学校的常规管理相结合,学校在不同阶段根据学生的生活习惯的形成情况,确立强化训练点,10 班级、学校上下一致强化训练。

①培训学生骨干,自觉执行《良好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细则最后修订版》。对部分较差的学生进行强化训练。

②、各年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寓教于乐。各班以点带面开设好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示范课,可以有演示、竞赛、评比、演讲、故事、儿歌、小品、哑剧、经验交流等形式,引导队员熟记自己当前最应当克服的陋习和最急于养成的良好生活习惯。

③、设立解决问题信箱,请有经验的老师和能干的队员,为“陋习”会诊,帮助他们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4)晨间检查,转化训练

少年儿童时期卫生习惯的培养往往是从不自觉到自觉,从被动到主动的,经常地、系统地进行晨间的检查督促,对培养少年儿童卫生习惯能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以校长徐华和主任杨志丹、书记陈德军,大队辅导员邹春婷组成的课题组的负责人做到每周监督检查,督促研究实施情况。

(5)表扬为主,个别谈话。

所有实验教师牢记,培养少年儿童的卫生习惯是一项耐心细致的工作。班集体的卫生习惯状况是通过 每个学生表现出来的。教师要对班里各种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坚持正面教育个别卫生习惯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谈话,了解孩子的思想实际,11 了解孩子的困难,帮助孩子尽快形成好习惯。习惯的养成具有一致性的特点,要取得家长的支持配合,孩子的不良习惯的成因有哪些是属于家庭因素造成的,教师要认真分析,并帮助家长运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同时,让习惯好的学生成为骨干,作为榜样带动差的学生,当他们有点滴进步时,及时肯定,予以鼓励。

(6)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少年儿童有很强的模仿性,成人的言行对他们有很大的影响。老师、家长都是他们卫生知识的传授者,其表率作用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应在生活习惯方面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做到有意识地来影响少年儿童,使他们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蒙教育。

(7)对于不良行为的学生要采用科学的矫正方法。科学的方法来源于教师的学习和实践,教师要学习《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和 《不良行为矫正方法》等教育理论和实践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注意总结成功经验,自觉提高自己科学育人的能力。

根据校实际情况筛选出了最基本,最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习惯作为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即个人生活习惯、家庭生活习惯和校园生活习惯,各班又根据本班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一个子课题在自己班内实施研究。各实验教师分别确定了子课题。并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需要,确定采用抽样调查法、观察记录法、12 个案跟踪法、针对比较法与经验总结法等多种方法。

(六)确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步骤。实施步骤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6.1—.2007 l)准备阶段

1、成立学校课题研究小组。

2、组织课题组成员查阅、搜集有关资料,进行理论学习。

3、选题讨论,申报立项,设计方案,开题论证,修改课题方案。

4、做好课题宣传、动员工作,明确研究实践的目的、意义、要求,调动积极性,叫人人参与,达到课题研究实践的一致性。

第二阶段:(2007.1一2008.1)全面实施操作阶段

1、深入落实研究方案,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训练及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阶段性研究以论文和教育个案的形式体现。

2、充分利用《少年儿童研究》杂志,办好家长学校,进行家庭良好行为习惯养的指导,并进行经验交流。

3、每学期召开阶段成果汇报,经验交流会。

4、研究过程中,开展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一系列研讨观摩活动和论文交流会。三个实验小组按计划开展实施研究方案。

第三阶段:(2008.1-2008.10)实践总结阶段

1、汇总各种研究资料,分析比较,抓重点突破,以点带面调整,充实研究计划。

2、实践总结,推广经验,编写实验教师的论文集。

3、结题。全面整理撰写研究实践报告,形成一篇终期成果报告。

4、编写《小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培养》校本教材。

5、初步制作小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研究实践教育网页。同时又制定了家长调查表,进行家长调查工作。各实验教师又积极观察学生开展前期测量工作,然后确定目标与研究工作将逐步进行。教师们的积极精神和认真劲头是史无前例的,我们相信经过这个课题的研究教师的科研素质将会有很大提高。

二、注重过程 脚踏实地搞研究

平时注重过程管理,做到有计划,有总结,扎扎实实开展好研究。首先制定了家长调查表,进行家长调查工作。本调查随机抽取我高中低年级学生及其家长。采用的调查方法是分层抽样调查和个别访谈法。对培养孩子生活习惯的教育观念、培养方式、培养内容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同时我们又采用个别访谈法了解家长在培养孩子生活习惯方面的做法。通过调查与对原始资料的处理,我们基本掌握了抽样孩子的家庭环境,家长在培养孩子生活习惯方面的教养态度和教育理念,从而也可看出当今社会家长们对自己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的重视程度,并为我校开展农村小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与研究课题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材料。然后制定各种观察记录表,在各班展开观察记录工作,收集到了各子课题孩子表现的最原始 14 数据,并对观察记录资料整理、分析,各子课题写出了观察报告。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加强实施过程中资料的收集管理,将阶段计划,观察记录、反思随笔、案例分析、理论学习资料等分类归放。今年3月份3对课题开展情况先自查,并积极要求进行中期检查验收。

三、开展培训 提高教师科研水平

搞科研提高教师素质是关键,应在培训教师上大做文章。首先在选择课题立项上积极培训指导教师如何从日常工作的问题入手选题,问题怎么变成课题,课题如何论证等。同时在校各班调查学生生活行为习惯存在问题,总结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子课题。对教师进行了《农村小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与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培训实施方案,学习课题研究的基础知识,如了解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对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方法的培训,促使教师掌握研究方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个案法,学习如何进行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三次对教师进行观察法的观摩培训,最后收集到前测所需要的数据,提高了教师们的科研水平,也胜利完成了课题研究的前期工作,为以后的课题研究工作打下了基础。进行了研究经验交流培训会。在会上,各子课题组不单单交流了自己的中期研究成果,还深刻的谈到了自己的科研能力在这次研究中得到显著提高,对开展这项工作有很高的参与兴趣。

四、完成工作近期工作方向

根据课题计划,目前我们已经进行了前两个阶段的工作。第一阶段(2006.1—.2007 l)准备阶段

1、成立学校课题研究小组。

2、组织课题组成员查阅、搜集有关资料,进行理论学习。

3、选题讨论,申报立项,设计方案,开题论证,修改课题方案。

4、做好课题宣传、动员工作,明确研究实践的目的、意义、要求,调动积极性,人人参与,达到课题研究实践的一致性。

第二阶段:(2007.1一2008.1)全面实施操作阶段

1、深入落实研究方案,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训练及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阶段性研究以论文和教育个案的形式体现。

2、充分利用《少年儿童研究》杂志,办好家长学校,进行家庭良好行为习惯养的指导,并进行经验交流。

3、每学期召开阶段成果汇报,经验交流会。

4、研究过程中,开展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一系列研讨观摩活动和论文交流会。三个实验小组按计划实施操作过程。

经过两个阶段的实践工作,课题组教师认真写出了行为个案观察报告和相关论文,并获得了国家级和省级多各优秀论文成果。

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 16习惯的养成……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害”。因此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成才、成人,有利于家庭和睦幸福,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相信我们的辛勤工作一定会对学生教育有实实在在的贡献。

抚顺市顺城区施家学校课题组

2008年11月8日

第三篇:农村小学生零花钱调查报告

农村小学生零花钱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站在学校门口每天都能看见相当一部分同学早上来校,中午休息或放晚学回家,尽往街边小店、地摊钻买东西,甚至发现一些同学,特别是一、二年级由家长接送的同学,在家长带领下也经常光顾校门口的小店。我想通过孩子每天的零花钱的调查,了解他们每天的消费状况,来唤醒同学们的勤俭节约意识,帮助老师和家长教育学生不要乱花零用钱。那么孩子的零花钱从何而来?他们每天的零花钱是多少?他们是如何利用这些零花钱的,能不能合理的利用零花钱呢?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我们课题组对我校学生每天的零花钱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研究过程

(一)、问卷调查

1、调查对象:双龙湾镇中心小学五三班全体学生

2、样本数量:40人

3、问卷形式:不定项选择

4、调查目的:了解农村小学生零用钱的消费情况

(二)、问卷内容与设计——农村小学生零用钱消费情况调查表

1、你每天大概花多少钱?

A、5角—1元B、1元—2元C、2元—5元D、5元以上

2、这些零花钱是从哪儿来的?

A、爸爸、妈妈B、爷爷、奶奶 C、其他亲人给的D、压岁钱

3、你和你的同伴有零用钱时最爱做的事是()

A买零食吃B到网吧或游戏厅好好玩一下

C买自己喜爱的玩具D 买自己爱看的图书E储蓄

4、你每天大概在什么时间花?

A、早晨上学B、中午休息C、课间休息D、晚上放学

5、花这些钱时你有没有考虑这些钱是怎么来的?

A 没想过B想过,但无所谓C想过,有些不好意思

6、你觉得这些钱来的容易吗?

A、不容易B、很容易C、没考虑D、与我无关

7、你每天的零花钱全花光吗?

A、全花光B、花一部分C、从来不花,攒起来

8、你有没有存过零花钱?

A、有B、有时有C、根本没有

9、你平时存的零花钱用来买过书吗?

A、买过B、没买过C、买过很多次

10、你希望在过生日或受表扬时得到什么礼物作为奖励()

A文具B玩具C衣服D书籍E零食F零用钱

11、你花压岁钱或零用钱有计划吗?()

A有B没有

12、你的父母问过你的零用钱是怎么花的吗()

A经常问B偶尔问C从不问

(三)、走访同学家庭

利用假日走访同学家庭,了解和感受同学们的家庭经济、消费、及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状况。

(四)、关于农村小学生零用钱的消费调查结果

本次采用抽样调查,调查对象是五三班同学40人.下面对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关于你每天大概花多少零花钱?这一问题回答一元以下的有10人,占总人数的25%;1-2元的有27人,占总人数的67%;2元以上的有3人,占总人数的8%。

2.关于小学生零花钱的来源调查 ,反应如下:

压碎钱来源 要

总人数(40

人)

所占百分比 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主动给的 14 35% 24 60% 其他人给的 2 5%

3.关于零花钱主要用来购买什么?这一问题35%的学生用于购买零食,50%的同学用来购买学习用品,10%的同学用来购买水或饮料,而还有5%的同学用来

购买玩具。并且在这些被调查的同学中,大部分同学考虑过这些零花钱来之不易,但是他们却感觉无所谓。

三、研究结果

(一)、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与思考

从调查中还可以看出我们大部分农村的孩子把大量的课外时间花在玩上,把大笔的零用钱都花在买玩具、玩游戏,吃零食上。只有少部分同学把零用钱花在和学习有关的东西上,如购买文具、报刊、图书等。为什么会导致这种情况呢?通过这次调查的调查结果的分析,我认为我们现在的农村小学生的消费行为受到了很多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有来自家长方面的,有来自学校和老师方面的,有来自同学、同伴之间的,还有很多社会环境的影响等。在这一系列的影响因素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影响占了主要原因。联系调查结果,我得出了以下分析结果:

(1)家庭环境的影响

如今我们农村孩子的零用钱越来越多,消费也越来越高。但大家的消费行为通常会受到父母及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一般是家庭经济状况越好,该同学消费水平就越高,这些家长大多不愿子女受委屈,平时的零用钱给的较多,他们大都尊重子女的意愿,鼓励子女发展自立能力。但这部分同学却出手大方,花钱不节制,常常出现比吃比穿比谁的文具盒漂亮的现象,就这样产生了相当大的负作用。不知我们的这些家长是否认识到:消费决不仅仅意味着兜里的钱怎么花,它是应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今后的做人、待事。所以我们建议我们的家长还是正确引导大家有计划的消费,零用钱花得也要有意义。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的同学零用钱也只比家庭经济状况好的稍差一些,现在的家长无论自己的经济状况怎样,大都舍得在我们孩子身上投资,用他们的话说,那就是“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尤其在“吃”方面,唯恐孩子受到一点委曲。所以我们这些孩子在吃零食和玩上面的消费并不比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孩子少多少。

通过调查,我还总结出这样一个规律:我们学生的消费结构除了和家庭收入水平有关外,还和家长的学历层次、知识水平有一定关联。低学历的家长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吃”、“穿”上,他们对这些小同学的学习关爱程

度偏低,开发智力的投资也相对较少,从没有培养这些小同学的兴趣,没有培养他们特长的意识。至于孩子的零用钱是怎么花的也从不过问;而到了中、高学历的家长则非常关注大家的家庭教育和素质培养,对我们孩子的智力投资相对较大,他们才开始对我们这些孩子如何开支零用钱关注,才开始引导我们有计划的正确使用零用钱。可我们当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用在学习上的投资却不是很多,特别是些中等学历的家长,他们的观点是任由自己孩子自主发展,人家怎么着咱这么着,随打众心理非常强。从调查中我们还发现:父母爱读书的,家里藏书就多,他们的孩子也爱读书,而且大部分零用钱都花在购买课外读物上。而不爱读书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也不爱读书,不爱读书的孩子大都喜欢玩,多数的零花钱都花在玩游戏、吃零食上。

(2)学校环境的影响

我们小学生多半会把自己的老师视为自己的偶像、榜样。老师的消费行为往往会影响我们,我们会向老师看齐,老师说什么好,我们就要求父母给我们买什么,而且越是小学高年级的同学消费就越多,自己支配资金的意愿也就越强,我们多数不想让父母知道自己是怎么支配零用钱的。学习氛围浓厚的班级的同学,消费在学习方面的就多。在调查中发现有些班的教师重视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鼓励大家多读书,读好书,那么这个班的同学用在订阅报刊、购买图书等方面的的消费就相对较多。而用在“吃”、“玩”方面的相对较少。但也有些班的教师不能正确引导学生消费或是没有引导学生正当消费这方面的意识,那么这里的多数同学就会把零用钱花在“吃零食”、“玩游戏”上。有的班级的同学至今还没有一本可供自己阅读的课外书籍。可见班级的正确引导是多么重要呀!

(3)同龄人群体的影响同班的小伙伴、同龄的玩伴消费观念也对大家的消费产生很大的影响。生活在贪玩、爱吃零食的同伴中,把钱投资在学习方面的同学几乎是零。听大人们说,在过去的消费观念中,认为孩子“吃”的消费,主要是集中在一日三餐的花费上。今天的现实则不同了,一日三餐花费只占食品总花费的三分之二,其余的三分之一则花在零食上。像冷饮、辣串、火腿肠、方便面、泡泡糖等都是大家最青睐的食品。有76.7%的小学生“经常吃零食”,有60%的小学生认为吃零食比吃饭“有味道”,“离不开零食”。

我们同伴的攀比心理对我们农村小学生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在调查时,许多同学告诉我,伙伴有的东西,大家也很想得到,而且一定要比伙伴的好。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讲求品牌,追逐名牌的意识也不仅在成年人中蔓延,在我们小学生这一群体中也同样存在着。受环境、媒介的影响,大部分同学对一些名牌商品如数家珍。据调查,有32.5%的同学知道巴拉巴拉、米奇等一些童装品牌,并且存在购买欲望;有28.1%的同学曾向父母提出要求购买名牌衣服或鞋子。父母亲由于不想他们的孩子“受委屈”,多半会满足我们孩子的要求。

(4)社会环境的影响。

当今社会请客吃喝之风盛行,请人办事要请客。大家耳目熏染,久而久之,大家也学会了,评上“三好学生”要请客,当上班干部也要请客,小到一个面包,一包奶,大则一顿饭。还有的同学甚至花钱或给零食请人帮自己做作业,做值日。

新事物对大家的影响也是不小的,镇上的电子游戏厅开了一家又一家,尽管有明令禁止中小学生入内,但是从我们在假日调查过程中查看的几家游戏厅来看,发现里面至少有60%的人是我们在校的小学生,有的同学甚至从几里路外赶来玩。

(二)分析小结

从调查的结果看,我们多数农村小学生把零用钱都花在“吃零食”、“玩游戏”、“比穿戴”上,真正用在学习方面的少之又少,这不能不引起大家的深思,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及社会的重视。大家都说,我们是今天的花朵,也就是明日的栋梁,若养成好吃贪玩不爱学习的坏习惯,将来我们怎能担当建设祖国的重任?况且,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这些孩子们的零用钱会越来越多,引导我们小学生正确使用零用钱,从小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是家长、学校、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从小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更是我们小学生自觉遵守的准则。

(三)、引导大家正确使用零花钱的策略

1.控制零花钱的数目。即使家里有很多钱也不能多给,告诉孩子零花钱也应该用在刀口上,如买学习用品、乘车,或在肚子饿、口渴时买些充饥解渴的食物等。

2.给之前可以先征求孩子的意见:今天你需要多少零花钱?分别用来干什么?然后父母按需而给。这样可让孩子及早养成计划用钱的习惯。当然父母有时还得“旁敲侧击”地“调查”孩子的钱是否如他自己计划的那样去用了,避免孩子为多领零花钱而撒谎。

3.让孩子体会赚钱的艰辛。可利用寒、暑假等时间鼓励孩子进行劳动实践,如下地干一天农活、帮妈妈当一天家、帮亲戚做一天生意、替奶奶带一天孩子、跟着爸爸上一天班、上社会自己找活干试着去挣钱等等,孩子自然会领悟到许多书本上所没有的道理,用零花钱时当然就会多想一想了。

4.鼓励孩子多存钱。好多孩子的班级里建有红领巾小银行,家长应该鼓励自己的孩子把平时节省下来的一角、一元都存入小银行,积少成多。家长也可以为孩子建立“家庭小银行”,或者在银行为孩子专设一个活期存折,让孩子自己尝试有了钱存“银行”、有必要开支向“银行”提取的理财滋味,加强理财意识。

5.教育孩子钱不是万能的。“有钱能使鬼推磨”这是错误的说法。知识、能力、气质、性格等好多东西就是用钱买不到的,而一个人再有钱也买不完世上所有的东西。只有劳动、知识、经验、能力等才是每个人不可少的财富,拥有了这些才能拥有幸福。

6.创造儿童成长的良好环境。加强对书报刊、影视作品及文化娱乐场所的管理,让儿童多接触健康有益的事物;加强对小店、摊贩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严禁“三无”产品和引诱学生赌博的商品出现。

最后我要呼吁全社会的家长,积极行动起来吧,别再纵容你们的孩子乱花钱了,“用好零花钱,增强理财意识”才是你们必须对自己的孩子特别引起重视的教育观念。

第四篇: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祁集中心学校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教育不仅是学校、教师的责任,更是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只有学校与家庭、教师与父母相互合 作,才能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本着这样的初衷,我们对全校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增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教育的意识,形成育人整体合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调查方法

1、调查时间:2012年11月23日

2、调查对象:全校学生家长(家长到会率98%)

3、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采取以班级为单位集中问卷,共发出问卷500份,收到有效卷487份,无废卷。

三、结果与分析

(一)家庭状况:

1、家长文化程度:父母中有一人为本科学历的占2.5%,大专学历占10.6%,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4.7%。

2、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条件以中等收入(即父母平均月收入为1000——2000元)为主,贫富两极也占一定比例,人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49.1%,在2000元以上的占24.3%

(二)家庭教育现状:

1、家庭教育投入情况:

(1)经济投入:家庭订阅杂志、报纸一份以上占3.1%;每月给子女购买课外书3本以上占22.6%。

(2)时间投入:每月经常陪子女去新华书店的(不少于2次)的占38.9%;每周平均有一小时以上的时间和孩子一起交流学习占37.5%说明家长对孩子教育比较重视,但经济的投入明显高于与孩子共处的时间投入。家长对孩子的关心

还是不够,实质性付出太少。

2、家庭教育方法:

(1)家庭教育的理念:72.1%的家长认为对子女严厉,要求严格,孩子听话;71.4%的家长认为谁对孩子溺爱,孩子就不听谁的话。

(2)教育子女的途径:以生活经验、随时随地教育为主的站96.8%,3.2%的家长从书、报、电视中获取教育方法。

(3)督促子女看课外书的方法:鼓励的占28.1%,采用物质奖励的占42.7%,引导的占13.4%,进行陪读的占16.8%。

(4)在家进行英语、家庭辅导的占12.7%,在家进行钢琴、电子琴辅导的占

8.3%。由母亲承担的占68%,由父母一起承担的为24%,父亲单独承担的占3.6%,祖父母承担的占4.4%。

(5)让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扫地、擦桌子、整理东西)占58%。

(6)20.6%的家长不给孩子零花钱。

说明家长对孩子进行素质培养的观念、方法日渐成熟,普遍认识到正确的教育观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教育方法上以鼓励为主,方法越来越多。但仍表现出对孩子智力学习重视的倾向。

3、特长培养情况:

23.2%的家长让孩子参加青少年活动活动中心的乐器、书法、英语、绘画辅导班。

说明家长对培养孩子的兴趣专长较为重视,兴趣的选择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家长对孩子特长培养的投入较多。

4、家校联系情况:

100%的家长希望每学期与老师沟通1次以上,联系方式一发短信、打电话、利用网络、写便条、上门家访为主。说明家长对子女学习的关心程度较高,对家校合力的重要性认识到位;同时也反映出家长把教育寄希望于老师、学校的心理。

四、措施与对策

1、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家长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角色,在家庭教育中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建议通过家长学校等途径,不断接受新知识,接纳新的教育观念,提高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

2、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建议家长多学一些管理孩子的方法,对孩子要尊重,但不是听之任之;要管教,但不是独断专横。对孩子管理要把握好一个度。细心观摩孩子,发现有异常要及时想办法给以处理。

3、身教重于言教。家长是子女教育中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思想、行为、道德爱好、习惯对孩子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建议家长改变一些不良习惯,做孩子的榜样,以身作则,多与学校保持联系,从而更好地督促孩子的学习。自身也适当地学习一些新的知识,创造家庭学习的良好氛围。

4、加强家校联系。家庭教育的特殊功能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但学校教育有其自身的教育功能和教育优势。学校应加大同家长的联系和沟通,给家长教育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持。形成校——家教育阵地,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完善的教育环境。

五、对学生家庭教育调查现状的思考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强有力的辅助和补充。以上资料和数据表明,学生家庭教育情况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容乐观的一面。

第一:总体住房比较宽敞,能给孩子一个比较宽敞的学习环境。70.9%的家庭居住的是2-3层的自建房,是独门独户的住房,这样的住房有利于孩子相互交往,增进交流与合作。将近50%孩子能相互串门,这能增进孩子之间的相互了解,有利于孩子的合作交流。55%左右的孩子合作精神与交往能力比较强,38%的孩子一般,只有5%左右的孩子合作精神与交往能力较弱。

第二:家长与孩子共同生活的时间比较充足,平时与孩子每天住在一起的占97.4%,每天与孩子一起吃饭的占94%,父母与孩子吃住均在一起的76.9%,这能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了解。对孩子负全部责任和负主要责任人之一的达97%左右。在这其中,母亲对孩子负主要责任的占65%左右。这说明母亲对孩子的关注更多一些。

第三:总体孩子的身体状况良好,情感品质健康。95.7%的学生没有慢性病,绝大多数孩子在参加剧烈体育运动和强体力劳动后能很快恢复。连续几天紧张地温课迎考,对孩子也没有多大影响,这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有利的条件。当然有近20%的学生需要关注一下。但是对天气的骤变,还是有将近70%左右的孩子会或多或少受影响。绝大多数孩子能听取父母的劝告,并能改正。能乐于帮助困难同学,孩子的竞争意识强的占50%左右,40.2%的孩子一般。当孩子遇到挫折、打击时,只有少数孩子表现出消极情绪。

第四:家长教育孩子的观念、方式或态度一般。只有50%的家长不认为孩子考分愈高,将来就愈有出息的观点。有43.6%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全身心投入学习,什么家务都不让孩子做。当孩子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有46.2%的家长会代替孩子去想办法,45.3%的家长只指点方向,让孩子自己去摸索。看来,怎样引导家长教育孩子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第五:家庭文化底蕴薄弱,家庭学习氛围不浓,家庭的结构比较复杂,三代,父母双全的“主干家庭”占32.5%;三代,父母一辈有两个或以上家庭的“联合家庭”有14个,占12%;其他家庭8个,占6.8%。这样的家庭结构,给教育孩子也带来了不利。家长的学历偏低,学历在初中毕业甚至小学以下的占了近50%左右,本科的仅占2.5%,大专的占10.7%。家长大都从事农业劳动和亦商亦农的工作。家长的学习状况令人担忧。家庭属于知识学习类的仅占17.1%;绝大部分家长在劳作之后,喜欢串门聊天,这种家庭文化氛围很难使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尽管有部分家长能注意引导孩子学习,但注重文化学习,对孩子品行方面的教育还比较薄弱,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是不利。

第六:家庭经济状况较差,从调查数据看,人均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占了50%左右,绝大部分家庭只是解决了温饱问题,这样的经济状况势必减少投入孩子的智力发展。这阻碍了孩子的发展。同时,家长自身的学习方面的经济投入也会减少,家长的学习也会滞后。

第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还有待加强,从调查的情况看,虽然有联系,但次数还较少,教师访问家庭的次数还要增加,家长学校虽然一学期有2~3次,但是,形式比较单一,教师与家长联系,或家长与老师联系,谈的最多的是学习上的问题,约占77%;思想品行方面的问题,仅占12%,部分家长只关心孩子的成绩,在智育上能与学校配合,但在其他方面则我行我素,或对孩子娇生惯养,或对孩子过于苛刻粗暴。还有一部分家长自认为文化素质不高,不懂教育,没有能力参与学校教育活动。这使得教育孩子成了学校的单边教育,教育的效能

降低。孩子的教育效应出现了波浪状,尤其是诸如寒暑假等长时间的假期,此类效应更容易产生。

教育体制改革正在深入发展。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横向联合起来,拓宽蕴藏于社会各个方面的教育资源,才能更快更好地培养跨世纪一代新人。

从我们的调查看出,农村学生家庭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让我们深入研究,积极引导,让所有的孩子、所有的家庭都能稳步、健康地发展。

第五篇:123关于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

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分析

刘楠 从调查中发现,学生没有养成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我们班学生喜欢读书的学生大约占一半,自觉读书的不足班级学生的一半,大部分是在家长和老师的督促下阅读;不愿意与同学交流阅读体会者占多数,学生阅读时比较认真人数很少。由此可见,大多学生对科学阅读方法的掌握不够,好的阅读习惯没有养成,而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自然无法评估。

大部分的学生喜欢看卡通小说类书籍,阅读中外名著者仅占班级少数。阅读书目比较直观、浅显,欣赏不了陶冶性情的名著,看不懂深奥的自然科学书籍,喜欢浏览浅显易懂的卡通小说、童话寓言类书籍。

学校的图书馆资源少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农村学校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来配备图书,有的学校连续好几年未购买过一本新书因此造成了家村学生看书难。图书不仅少而且良莠不齐,适合孩子口味、又比较新的读物不多。虽然近些年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力度,农村学校的教学硬件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

但是,由于农村教育经费中对图书的投入很少,农村小学图书室几乎形同虚设,大部分农村孩子无法从学校借到真正的课外书,再加上书价过高、家长观念等种种原因,“无课外书读”已成为贫困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反思

牛俊悦

从学生的家庭环境来看,缺少基本的读书氛围,很多学生的父母几乎每夜都在电视前或者在打牌中度过。家长的文化素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阅读习惯,没有浓厚的家庭文化环境的熏陶,这一客观因素造成学生没有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

由于家长文化的局限性,客观上不明确阅读哪类书籍对孩子有益,对孩子的阅读指导束手五策。只是抱怨孩子不读书,贪玩,盲目购买教辅资料逼着孩子阅读,认为这就是课外阅读,歪曲“阅读”一词的深刻内涵。甚至盲目认为:只要孩子把语文书上课文会背了,就是学好了语文。这也是造成学生阅读内容浅显书籍的客观原因。

除了以上两个客观因素外,与教师的阅读指导和阅读兴趣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虽然每周一老师都检查学生上周阅读的书目和阅读时间是否保证半小时以上,并由家长签字证明,但是完成质量普遍不高。学生普遍带着应付的心理阅读,加之家长督促不力,阅读效果可想而知。这是逼迫学生阅读,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语文成绩,分析理解能力普遍差。对于文字描述性的问题或需要加以主观分析的习题,就无从答起。作文时导致错别字、语病连篇,理解能力明显低下。

如何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

孙涵梦 要使学生的阅读成为“悦读”,该怎么做呢?有爱看书的父母,才有爱看书的孩子。”家长读书、看报、上网无疑是孩子无声的榜样,在家长的潜移默化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就更爱看书,写作能力也强。如果家庭中缺乏读书的氛围,怎么指望孩子喜欢看书呢?这种要求孩子努力学习,家长自己放弃学习的情形目前在我校一些家庭中并不鲜见。

一项调查显示,对课外书很感兴趣的小学生仅有23%,四成左右小学生拥有的课外读主要是教辅书。教育界人士认为,课外阅读和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关系密切,老师和家长应及时采取措施,帮助不想读、不让读、不会读小学生增加阅读量并扩大阅读面。养成孩子一生的读书习惯,使其终生自觉读书,那么孩子一生将会受用无穷。

由于农村教育经费中对图书的投入很少,农村小学图书室几乎形同虚设,大部分农村孩子无法从学校借到真正的课外书,再加上书价过高、家长观念等种种原因,“无课外书读”已成为贫困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市中许多孩子的书柜中却摆满了少则几十本、多则上百本的各种图书,故事类、历史类、百科类、传记类图书应有尽有,甚至一些八成新的图书看完后就被束之高阁,有些家长还发愁看过的图书无处可放。为了帮助那些想读课外书的农村孩子,让拥有课外书不再成为孩子的梦想,我向全体社会成员发起倡议:捐出一本书,传递一份爱,播种一份希望。相信每一位爱书的人都希望自己的书能在一双双求知的眼睛里传播力量。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体会

任雨婷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们要终生与书为伴,让书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让书成为我们人生中的“指路明灯”。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不仅对扩大学生知识、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提高读写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对发展思维、陶冶情操、促进志向的行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没有风。”他把课外阅读当作风,比作帆。有了风,有了帆,船才能在大海中劈波斩浪,勇往直前。因此,课外阅读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我在此号召人们更多的关注我们农村孩子的读书况,为我们创造较好的阅读条件和环境,积极度引导我们用书开启智慧的大门,为中华民族带来更多的希望!

下载农村寄宿小学生生活习惯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寄宿小学生生活习惯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寄宿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突出主线,科学管理,努力做好农村寄宿学校的德育工作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好下一代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

    小学生生活习惯的培养

    小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俗话说“好习惯,好人生。”一个人的良好习惯,确实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奠定学生一生的基础。用好习惯成就学生,成就未......

    小学生生活习惯演讲稿(精选5篇)

    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以及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养成习惯。......

    生活习惯小学生作文(精选5篇)

    坏习惯不是最好的仆人,而是最坏的主人,这句话真的是一点都没错。在我上五年级的时候,遇到数学或语文难题就十分头晕,甚至还要上网找答案,直到那一次,我才改掉了这个坏习惯。这里给......

    针对小学生农村春节调查报告

    小编:随着经济发展,区域文化特点也愈来愈明显,农村和城市过年的方式又有甚么不同呢?针对小学生农村春节调查报告范文 今年我是在农村过的春节,看到故乡修了公路,通了公共汽车......

    农村小学生使用零花钱调查报告(定稿)

    对农村小学生使用零花钱的调查报告 五年级 近来发现,许多小学生花钱如流水,一点也不知大人赚钱的艰辛。家长呢,总是抱着这样的心理:缺什么也不能缺孩子的零花钱,不能再让孩子像自......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报告一、问题的提出课外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提高学生文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正确地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课......

    农村小学生作文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小学生作文现状调查报告 2014年4月,我们对我校中年级学生习作情况和小学语文老师作文教学情况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 调查对象:三年级学生。 调查方式:问卷、看学生习作本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