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考试总结

时间:2019-05-12 12:35: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物实验考试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物实验考试总结》。

第一篇:生物实验考试总结

辛寨初级中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工作总结

2013年4月22日,我校九年级学生参加了设在本校考点的由临朐教育局统一组织的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试活动。本次考试的六个实验相对比较基础,学生容易操作,合格率较高。现将本次考试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经验及亮点

1.工欲善其事,必先得其器。为圆满完成本次实验操作考试活动,我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完善生化实验室和物理实验室,添置了不少的仪器设备,为实验的顺利进行打下了物质基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务处分三个阶段有条不紊的落实本次考试活动:

第一阶段:动员阶段(4月初)。各班主任告知学生相关会考事宜,并完成学生准考证的制作;科任老师在网上下载课件前期培训学生。

第二阶段:培训阶段。生物教师集中培训,学习掌握实验注意事项,商讨实验具体安排和分工,合作完成六个实验的教学。学生培训,教务处联系学部,组织学生进行了生物实验操作训练,以确保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专业知识过关和熟悉考试流程。

本次实验考试有很多亮点:

1、学生通过实验,加深了对生物知识的理解,提高了生物学习兴趣,为他们马上到来的高中生物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本次试验参考人数多,实验材料及用具准备却很充分,这与领导高度重视,狠下功夫,工作安排到位有关。

3、实验教师灵活动脑,通过各种渠道改进实验,简化实验,完善操作。

4、标准化的实验室建设,全新的实验环境和设备,为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树立了镇街学校建设的典范。

二、存在的问题

1、学生操作动作不规范,同一个实验因教师认识不同造成学生操作出现差异,影响成绩。

2、学生实验操作步骤比较随意,没有系统化的学习和练习,出现操作步骤混乱现象,平时缺乏训练。

3、时间短,急于求成,学生不具备基本实验操作技能,没有良好的实验习惯,很多同学不收拾整理实验台。

4、教师缺少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以至于老师教的不完全,学生学的不准确。

三、今后的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反映出的问题,今后主要改进:

端正认识,重视实验。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进行实验教学,学校要创设条件,为实验教学提供资源和教学时间,减少生物教师工作量,让教师腾出精力去搞好实验教学。为学生实验操作的每一个动作打好基础,因为评分标准很细,如果只是考试前集中训练,学生只是会做,但是细节要求不上去,扣分严重。总而言之,本次实验操作考试不仅是考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是考察学校实验教师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实践出真知,我们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更多的去挖掘学生潜力,开展充分的实验教学,在实验中掌握知识,实验是学生知识巩固加强,深入实践的有效措施。让学生体验到自我探索的乐趣以及通过自己实践最后找出结果的幸福感。

2013.04.27

第二篇:生物实验考试总结

东翔学校八年级生物实验操作考查工作总结

东翔学校教务处 张胤

2012年5月10日,我校300名八年级学生参加了设在本校考点的由桂城教育局统一组织的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查活动。本次考查的两个试题相对比较基础,学生及格率达89.55%,操作等级为A等的占到65.51%。在5月11号,教务处又组织了学生补考,最后总及格率达100%。现将本次考查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经验

1.工欲善其事,必先得其器。为圆满完成本次实验操作考查活动,我校董事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完善生化实验室和物理实验室,添置了不少的仪器设备,为实验的顺利进行打下了物质基础。

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务处分三个阶段有条不紊的落实本次考查活动:

第一阶段:动员阶段(4.9—4.13)。各班主任告知学生相关会考事宜,并完成学生准考证的制作;科任老师在网上下载课件前期培训学生。

第二阶段:培训阶段。

(4.16-4.20)科任教师和监考教师培训。我校抽调生物专业老师林秀娟老师对八年级生物科任老师进行了实验操作培训,并对6名监考老师也作了相应的培训。

(4.23-4.27)学生培训。教务处组织学生进行了生物实验操作模拟考试,以确保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专业知识过关和熟悉考试流程。

第三阶段:实验操作考试(5.10)。

3.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本次操作考试成绩虽不是最好,但总体上比我们预想的要好。无论从学生们应考的精神面貌,还是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仔细程度都比平时表现的要好。这得益于为这次考查付出关心和重视的各位领导和付出辛勤劳动的各位老师,只因为平时训练的得当,有效,才能有考场上十五分钟的精彩。

二、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一: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 出现的问题有:

1.学生方面:A、不能正确、灵活使用镊子

B、菜豆种子各部分不能很好的区分开

C、粘贴过程中将试卷撕破

D、因后期实验中菜豆种子被风干,胚芽、子叶解剖时受损,粘贴不完整。

E、实验习惯不太好,考完未能及时清理台面。

2.监考员方面:A、不熟悉评分细则,标准不统一

B、评分不及时,造成前后场之间衔接不及时

(二)实验二:观察植物叶表皮细胞 出现的问题有:

1.学生方面:

A、不能正确使用显微镜:手摸目镜或物镜、反光镜;不会对光;镜筒下降时看目镜,导致永入装片被压碎;不会左右或前后移动装片找物象;实验完成后未把物镜偏到通光孔一侧。

B、绘图过程及结果存在问题:不能对照视野内的图形进行画图;绘图不规范,凭着主观的审美角度作图;名称标错或指示不对;不能左眼观察物象,右手作图。

2.监考员方面:评分主观性较强

三、今后的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反映出的问题,今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改进:

1.端正认识,重视实验。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2.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招聘专业对口的教师,对现任教师加强专业培训,使其能更好更快的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

3.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工作作风。自然科学不是审美艺术,实物是什么样,我们就要遵循它固有的特点,不能随心所欲。

总而言之,本次实验操作考试不仅是考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是考查教师对学生教育的理念。实践出真知,我们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更多的去挖掘学生潜力,让其体验到自我探索的乐趣以及通过自己实践最后找出结果的幸福感。

2012.5.14

第三篇:生物实验总结

实验一 物质鉴定

还原糖 +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脂 肪 + 苏丹III 橘黄色

脂 肪 + 苏丹IV 红色 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 紫色反应

1、还原糖的检测

(1)材料的选取:还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萝卜。

(2)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现配现用。

(3)步骤:取样液2mL于试管中→加入刚配的斐林试剂1mL(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水浴加热2min左右→观察颜色变化(白色→浅蓝色→砖红色)

★模拟尿糖的检测

1、取样: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

2、检测方法: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或班氏试剂或尿糖试纸

3、结果:(用斐林试剂检测)试管内发生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4、分析: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无还原糖,所以没有发生反应。

2、脂肪的检测

(1)材料的选取:含脂肪量越高的组织越好,如花生的子叶。

(2)步骤: 制作切片(切片越薄越好)将最薄的花生切片放在载玻片中央

染色(滴苏丹Ⅲ染液2~3滴切片上→2~3min后吸去染液→滴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余的酒精)

制作装片(滴1~2滴清水于材料切片上→盖上盖玻片)

镜检鉴定(显微镜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3、蛋白质的检测

(1)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溶液,B液:0.01g/mL的CuSO4溶液)

(2)步骤:试管中加样液2mL→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加双缩尿试剂B液4滴,摇匀→观察颜色变化(紫色)考点提示:

(1)常见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有哪些?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性糖;淀粉、蔗糖、纤维素都是非还原性糖。

(2)还原性糖植物组织取材条件?

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等。

(3)研磨中为何要加石英砂?不加石英砂对实验有何影响?

加石英砂是为了使研磨更充分。不加石英砂会使组织样液中还原性糖减少,使鉴定时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

(4)斐林试剂甲、乙两液的使用方法?混合的目的?为何要现混现用?

混合后使用;产生氢氧化铜;氢氧化铜不稳定。

(5)还原性糖中加入斐林试剂后,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为: 浅蓝色 棕色 砖红色

(6)花生种子切片为何要薄? 只有很薄的切片,才能透光,而用于显微镜的观察。

(7)转动细准焦螺旋时,若花生切片的细胞总有一部分清晰,另一部分模糊,其原因一般是什么?

切片的厚薄不均匀。

(8)脂肪鉴定中乙醇作用? 洗去浮色。

(9)双缩脲试剂A、B两液是否混合后用?先加A液的目的。怎样通过对比看颜色变化?

不能混合;先加A液的目的是使溶液呈碱性;先留出一些大豆组织样液做对比。

实验二 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1、材料:新鲜藓类叶、黑藻叶或菠菜叶,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2、原理:叶绿体在显微镜下观察,绿色,球形或椭球形。

用健那绿染液染色后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成蓝绿色,细胞质接近无色。

知识概要:

取材 制片 低倍观察 高倍观察

考点提示:

(1)为什么可直接取用藓类的小叶,而不能直接取用菠菜叶?

因为藓类的小叶很薄,只有一层细胞组成,而菠菜叶由很多层细胞构成。

(2)取用菠菜叶的下表皮时,为何要稍带些叶肉?

表皮细胞除保卫细胞外,一般不含叶绿体,而叶肉细胞含较多的叶绿体。

(3)怎样加快黑藻细胞质的流动速度?最适温度是多少? 进行光照、提高水温、切伤部分叶片;25℃左右。

(4)对黑藻什么部位的细胞观察,所观察到的细胞质流动的现象最明显? 叶脉附近的细胞。

(5)若视野中某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为顺时针,则在装片中该细胞的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是怎样的? 仍为顺时针。

(6)是否一般细胞的细胞质不流动,只有黑藻等少数植物的细胞质才流动?

否,活细胞的细胞质都是流动的。

(7)若观察植物根毛细胞细胞质的流动,则对显微镜的视野亮度应如何调节?

视野应适当调暗一些,可用反光镜的平面镜来采光或缩小光圈。

(8)在强光照射下,叶绿体的向光面有何变化?叶绿体的受光面积较小有一面面向光源。

实验三 观察有丝分裂

1、材料:洋葱根尖(葱,蒜)

2、步骤:

(一)洋葱根尖的培养

(二)装片的制作

制作流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1.解离: 药液: 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1 : 1混合液).时间: 3~5min.目的: 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2.漂洗: 用清水漂洗约10min.目的: 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并有利于染色.3.染色: 用质量浓度为0.01g / mL或0.02g / 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染色3~ 5min 目的: 使染色体着色,利于观察.4.制片: 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按压载玻片.目的: 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三)观察

1、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2、换高倍镜下观察:分裂中期→分裂前、后、末期→分裂间期。(注意各时期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和分布的特点)。其中,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考点提示:

(1)培养根尖时,为何要经常换水? 增加水中的氧气,防止根进行无氧呼吸造成根的腐烂。

(2)培养根尖时,应选用老洋葱还是新洋葱?为什么? 应选用旧洋葱,因为新洋葱尚在休眠,不易生根。

(3)为何每条根只能用根尖?取根尖的最佳时间是何时?为何?

因为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上午10时到下午2时;因为此时细胞分裂活跃。

(4)解离和压片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压片时为何要再加一块载玻片? 解离是为了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压片是为了使细胞相互分散开来;再加一块载玻片是为了受力均匀,防止盖玻片被压破。

(5)若所观察的组织细胞大多是破碎而不完整的,其原因是什么? 压片时用力过大。(6)解离过程中盐酸的作用是什么?丙酮可代替吗? 分解和溶解细胞间质;不能,而硝酸可代替。

(7)为何要漂洗? 洗去盐酸便于染色。

(8)细胞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什么? 染色最深的结构是染色质或染色体。

(9)若所观察的细胞各部分全是紫色,其原因是什么? 染液浓度过大或染色时间过长。

(10)为何要找分生区?分生区的特点是什么?能用高倍物镜找分生区吗?为什么?

因为在根尖只有分生区的细胞能够进行细胞分裂;分生区的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处于分裂状态;不能用高倍镜找分生区,因为高倍镜所观察的实际范围很小,难以发现分生区。

(11)分生区细胞中,什么时期的细胞最多?为什么? 间期;因为在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最长。

(12)所观察的细胞能从中期变化到后期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所观察的细胞都是停留在某一时期的死细胞。

(13)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能否看到染色体?为什么? 不能,因为洋葱表皮细胞一般不分裂。

(14)若观察时不能看到染色体,其原因是什么?

没有找到分生区细胞;没有找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染液过稀;染色时间过短。

实验四

比较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考点提示:

(1)为何要选新鲜的肝脏?因为在不新鲜的肝脏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会由于细菌的破坏而降低。

(2)该实验中所用试管应选较粗的还是较细的?为什么?应选用较粗的,因为在较细的试管中容易形成大量的气泡,而影响卫生香的复燃。

(3)为何要选动物的肝脏组织来做实验,其他动植物的组织的研磨液能替代吗?因为肝脏组织中过氧化氢酶含量较丰富;其它动植物组织也含有少量的过氧化氢酶,所以能够替代。

(4)相同质量的块状肝脏和肝脏研磨液,哪一个催化效果好?为什么?研磨液效果好;因为它增加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的接触面积。

(5)滴入肝脏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时,可否共用下个吸管?为什么?不可共用,防止过氧化氢酶与氯化铁混合,而影响实验效果。

实验五 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

实验目的

一、1.初步学会探索酶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方法。

2.探索淀粉酶是否只能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

实验原理

淀粉和蔗糖都是非还原糖,它们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都能水解成还原糖,还原糖能够与

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用淀粉酶分别催化淀粉溶液和蔗糖溶液,再用斐林试剂鉴定溶液中有无还原糖,就可

以看出淀粉酶是否能催化这两种化学反应。

材料用具

滴管、试管、火柴、试管架、温度计、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烧杯、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斐林试剂。

二、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制备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必须完全冷却后才能使用,如果用刚煮沸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进行实验,就会因温度过高而破坏淀粉酶的活性。

(2)两支试管保温时,应控制在60 ℃左右,低于50 ℃或高于75 ℃,都会降低化学反应的速度。

(3)如果2号试管也产生了砖红色沉淀,可以考虑以下原因。

①蔗糖溶液放置的时间是否过长。因为蔗糖溶液放置时间过长,蔗糖容易被溶液中的微生物分解成还原性糖,影响实验的结果。这时应改用现配制的蔗糖溶液。

②试管是否干净。如果上一个班的同学做完实验后未能将试管清洗干净,这次实验又接着用,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为此,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在实验结束后,一定要将试管洗刷干净,并倒置控干。教师在实验前应对试管统一进行检查,以杜绝上述情况的发生。

③蔗糖本身是否纯净。如果蔗糖不纯,就可能出现产生砖红色沉淀的现象。为保证蔗糖纯净,实验前教师可先配制少量的蔗糖溶液,并用斐林试剂检验一下,确无砖红色沉淀产生,则为纯净蔗糖。

实验六 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实验原理: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等条件的影响,适宜的温度和pH有利于酶发挥活性。

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材料 质量分数为2%的新配制的淀粉酶溶液

用具 试管,量筒,烧杯,三脚架,酒精灯,石棉网,火柴,试管夹,温度计,滴管。试剂 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或斐林试剂)。

方法步骤

(1)取2支洁净的试管,编上1号和2号,并分别加入2 mL的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见下表)。

(2)另取2支洁净的试管,编上1′号和2′号,并分别加入2 mL的质量分数为2%的淀粉酶溶液。

(3)将1号和1′号试管放入60 ℃的水浴中保温5 min;2号和2′号试管放入100 ℃的水浴中保温5 min。

(4)将1′号试管中的淀粉酶溶液倒入1号试管中,轻轻振荡混合液,并将1号试管继续放在60 ℃的水浴中加热10 min;将2′号试管中的淀粉酶溶液倒入2号试管中,轻轻振荡混合液,并将2号试管继续放在100 ℃的水浴中加热10 min。

(5)待1号和2号试管冷却至常温后,在1号和2号试管中分别滴入2滴碘液,并轻轻振荡,观察颜色的变化。

说明:

(1)本实验和后面的第2个实验都应该将底物和酶分开保温,然后才混合在一起。

(2)在实验室中常用的淀粉酶为α-淀粉酶,α-淀粉酶的适宜温度为55~75 ℃,因此,本实验采用的温度为60 ℃和100 ℃。

(3)在2号试管中滴加碘液前应将试管及其内容物冷却至常温,否则碘液会挥发,导致溶液不变色。

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材料 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

用具 试管,量筒,滴管。

试剂 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清水,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

方法步骤

(1)取3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上1、2、3号。

(2)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的过氧化氢溶液(见下表)。

(3)再另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1 mL清水、1 mL盐酸和1 mL NaOH溶液,并在试管上分别写上1′、2′和3′。

(4)在1′号、2′号和3′号试管中分别滴入2滴新鲜的肝脏研磨液,并轻轻振荡,静置1 min。

(5)将1′号、2′号和3′号试管中的液体分别倒入1号、2号和3号试管中,并轻轻振荡,使试管内的液体混合均匀。

(6)观察1号、2号和3号三支试管内的变化,记录哪支试管产生的气泡多。

实验七 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丙酮或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分离色素

2、步骤:

(1)提取色素 研磨(2)制备滤纸条

(3)画滤液细线:均匀,直,细,重复若干次

(4)分离色素: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5)观察和记录: 结果滤纸条上从上到下依次为:橙黄色(胡萝卜素)、黄色(叶黄素)、蓝绿色(叶绿素a)、黄绿色(叶绿素b).考点提示:

(1)对叶片的要求?为何要去掉叶柄和粗的时脉?绿色、最好是深绿色。因为叶柄和叶脉中所含色素很少。

(2)二氧化硅的作用?不加二氧化硅对实验有何影响?

为了使研磨充分。不加二氧化硅,会使滤液和色素带的颜色变浅。

(3)丙酮的作用?它可用什么来替代?用水能替代吗?

溶解色素。它可用酒精等有机溶剂来代替,但不能用水来代替,因为色素不溶于水。

(4)碳酸钙的作用?不加碳酸钙对实验有何影响?

保护色素,防止在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不加碳酸钙,滤液会变成黄绿色或褐色。

(5)研磨为何要迅速?要充分?过滤时为何用布不用滤纸? 研磨迅速,是为了防止丙酮大量挥发;只有充分研磨,才能使大量色素溶解到丙酮中来。色素不能通过滤纸,但能通过尼龙布。

(6)滤纸条为何要剪去两角? 防止两侧层析液扩散过快。

(7)为何不能用钢笔或圆珠笔画线? 因为钢笔水或圆珠笔油中含有其它色素,会影响色素的分离结果。

(8)滤液细线为何要直?为何要重画几次? 防止色素带的重叠;增加色素量,使色素带的颜色更深一些。

(9)滤液细线为何不能触到层析液? 防止色素溶解到层析液中。

(10)滤纸条上色素为何会分离?

由于不同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因而它们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就不同。

(11)色素带最宽的是什么色素?它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比什么色素大一些? 最宽的色素带是叶绿素a,它的溶解度比叶绿素b大一些。

(12)滤纸条上相互间距最大的是哪两种色素?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13)色素带最窄的是第几条色素带?为何?

第一条色素带,因为胡萝卜素在叶绿体的四种色素中含量最少。

实验八 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

1、条件: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差,活细胞,大液泡

2、材料: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具紫色大液泡),质量浓度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等。

3、步骤: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观察→盖玻片一侧滴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观察(液泡由大到小,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盖玻片一侧滴清水, 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观察(质壁分离复原)

4、结论: 细胞外溶液浓度 > 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质壁分离

细胞外溶液浓度 < 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质壁分离复原

知识概要:制片 观察 加液 观察 加水 观察

考点提示:

(1)洋葱为何要选紫色的?若紫色过淡怎么办?

紫色的洋葱有紫色的大液泡,便于观察液泡的大小变化;缩小光圈,使视野变暗些。

(2)洋葱表皮应撕还是削?为何? 表皮应撕不能削,因为削的表皮往往太厚。

(3)植物细胞为何会出现质壁分离? 动物细胞会吗? 当细胞失去水分时,其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动物细胞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因为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4)质壁分离时,液泡大小和颜色的变化?复原时呢?

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液泡变小,紫色加深;当细胞质壁分离复原时,液泡变大,紫色变浅。

(5)若发生质壁分离后的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其原因是什么? 细胞已经死亡(可能是外界溶液浓度过大,细胞失水过多或质壁分离时间过长)

(6)高倍镜使用前,装片如何移动?

若要把视野中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心,则要将装片继续向上移动。若要把视野中左方的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心,则要将装片继续向左方移动,因为显微镜视野 中看到的是倒像。

(7)换高倍物镜后,怎样使物像清晰?视野明暗度会怎样变化?如何调亮?换高倍物镜后,应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变得清晰;视野会变暗,可调大光圈或改用反光镜的凹面镜来使视野变亮。

(8)所用目镜、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9)物像清晰后,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和放大倍数的关系?

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越小,放大倍数越大。

(10)总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放大倍数具体指面积的放大倍数还是长度的放大倍数?

总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是指细小物体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

(11)放大倍数与视野中细胞大小、多少、视野明暗的关系?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越大、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12)更换目镜,若异物消失,则异物在目镜上;更换物镜,若异物消失,则异物在物镜上、移动载玻片,若异物移动,则异物在载玻片上。

(13)怎样利用质壁分离现象来测定植物细胞液的浓度? ①配制一系列浓度从小到大的蔗糖溶液 ②分别用以上不同浓度的溶液制成某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 ③用显微镜观察某植物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某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就介于不能引起质壁分离的浓度和能引起质壁分离的浓度之间。

实验九 植物向光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 向性运动是植物受单向外界因素的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它的运动方向随刺激的方向而定。在单侧光刺激下,植物表现出向光性运动。在重力的影响下,植物的根表现出重力性运动。为了进一步了解植物向性运动的原理,和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自己设计了此实验。

材料用具:种在花盆中的小麦幼苗,滤纸、不透光的锡纸

花盒、培养皿、剪刀、胶布、棉花、硬纸盒。

一、1、实验原理

1.1 植物的芽尖端产生生长素,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并且与植物的向光性生长有关。

1.2 植物产生向光性的感光部位是在单侧光照下背光面的生长素比向光一侧的生长素分布多,所以,背光处生长比向光一侧快,因而植物向着光源方向生长。

2、实验设计思路和方案

2.1 为了证明生长素产生部位是胚芽鞘芽尖端,可切去胚芽鞘芽尖端,与正常幼苗的生长进行对照观察。

2.2 为了证明感光部位是胚芽鞘尖端,可将胚芽鞘尖端进行遮光与不遮光的对照实验。同时设计胚芽鞘中端的遮光处理。

2.3 使所有实验用幼苗处在单侧光照射的条件下。

3、方法步骤

3.1 实验前,先将小麦种子播种在花盆里,待小麦种子发芽,进行实验。3.2 实验时,先固定植物幼苗;开始做的第一次,我们的做法是,在滤纸上用剪刀剪数个小孔,将数个小麦幼苗分别按设计进行处理后,用滤纸固定在培养皿中,进行单侧光照射培养。可是,敦煌地区气候干燥,水分蒸发快,既是不断补充水,幼苗只能生存两天。导致实验失败。

改进后的做法是:用小花盆盛满土,将幼苗栽培在土壤中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处理。

3.3、处理方法:①组幼苗的胚芽鞘尖端切去。② 组幼苗的胚芽鞘尖端用一个锡箔小帽罩起来。③ 组幼苗胚芽鞘中端用锡箔纸包住。④ 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组。

3.4 将硬纸盒的一面,割开一个细长的开口,(开口高度因花盆大小而定)

3.5 将小花盆放入开有通光开口的硬纸盒内(放置前,浇足水分),用胶布把其余逢隙封好。

将纸盒有通光开口一侧朝向光源放置。为了避免幼苗因缺水死亡,每天用注射器通过通光开口向幼苗喷水。

二、向重力性生长实验设计

1、实验原理

植物的生长受地球引力的影响,茎表现为背向地生长,而根表现为向地生长。

2、实验设计方案 2、1 方法一,将刚萌发的种子以不同方向放置,探究根和茎的生长情况。

方法二,将不同方向放置的幼苗置于黑暗中,探究根和茎的生长情况。

3、方法步骤:

3.1 取四株萌发的小麦种子,以不同的方向置入琼脂培养皿中,使其胚根尖端朝向培养皿中央。四株小麦幼苗分别位于培养皿的东、西、南、北位置。将培养皿竖立放置在温暖适宜的环境中。

3.2 将另一个同样设置的培养皿放在暗盒中。

4、实验结果

按上述方向放置的幼苗无论在光下还是黑暗中,根均向地球引力方向生长(向地性生长),茎的生长均背着重力的方向。如上图。

向性运动在植物的生长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向光性使植物的茎、叶处于最适宜利用光能的位置,有利于接受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向重力性使植物的根向土壤深处生长,这样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向性运动是植物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第四篇:生物实验总结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总结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素质我主要是通过生物实验教学来实现的。初中生物实验包括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实验现象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因此,组织好实验教学对学生学好生物学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下面把我初中实验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要使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和任务

观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生动的感性认识形式,它是通过多种感官的联合活动,并在思维的参与下进行的。学生在观察时,①首先提出目的和任务;②拟定计划;③按计划认真仔细观察;④提出问题寻求答案。这样才能保证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观察的物体上。例如:鱼鳍的血液循环。实验目的是要求学生在观察中认识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及血液的流动方向。观察前教师应强调要调好光圈,光线强弱要控制适当。使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目的要求去观察。观察的结果好坏,可由教师检查,检查方法可采取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也可让学生绘制观察的标本图示,这样一定能达到观察的目的。在该实验中,还应该强调在观察完毕,应把小鱼放回水中,提高学生保护小动物的意识。

二、对每个实验,应让学生找出重点、难点,同时围绕重点、难点进行思考并注意关键问题,这样学生在预习时就有了明确的目的、有了思考的内容、有了讨论的话题。在课堂上教师参与学生们的讨论,在课外教师指导兴趣小组的活动,对实验内容进行预演,培养实验课小骨干,让他们在实验课上充当小老师的角色,既发挥了实验小骨干的作用,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充分对比观察

运用纵横比较进行观察,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对比观察能使学生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从相似的事物中找出差异以及从差异中找出共同点或因果关系。这样,学生在实验中就会有针对性,便于观察,从而减少盲目性,且印象深刻。

四、先整体观察后局部观察

教师要指导学生全面进行观察,抓住事物的各个方面及其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样才能达到认识事物的目的。例如,观察人体的各种组织,先从整体观察各器官的部位,再观察种种组织的局部,从而有了整体和各种器官细胞组成的不同概念。

五、重复观察

为了保证观察的结果可靠性,观察的次数要多,否则就难以区分偶然发生和一贯现象,也就是巴甫洛夫所说的“观察、观察、再观察”,他深刻地揭示了观察的严肃性和科学性。由于学生自身能力、性格、知识水平的不同,在实验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速度上的差距。对待这种现象我的做法是:划分实验小组时要根据以往了解的情况进行合理搭配,在此基础上对实验速度特别慢的小组再进行强化指导,或把他们落下的个别次要步骤“演示”完成,以帮助他们在实验结束后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为今后的学习树立信心。对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学生应讲清楚道理布局严格要求,有时甚至手把手地教,以形成规范化操作。当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错误操作并且会影响实验结论时,应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找到补救办法,以防学生一错再错,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此外,在实验完成后必须进行总结,结合具体、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适时得当的点拨、引导,这样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起到思维辐射的作用。总之,只要老师功夫深,就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过去被动、机械、僵化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具有学习生物课的浓厚兴趣,有助于他们形成生物学概念,获得生物知识和实验技能,提高观察、实践、探究和创新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求精、求实、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2015.6

第五篇:生物实验总结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八年级生物实验总结

燕 九间楼乡中心学校

2014-2015学年第二期七年级生物实验教学总结

由应试教育转轨于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能力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培养途径主要是通过生物实验来实现的。初中生物实验包括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实验现象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因此,组织好实验教学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在实验教学中的一些反思。

1.明确观察目的和任务

观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生动的感性认识形式,它往往通过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并在思维的参与下进行的。在观察时,必须对观察者预先提出一定的目的或任务,拟定一定的计划,按计划仔细地观察,提出问题,寻求某种答案,这样才能保证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观察的事物中。例如: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实验目的是要求学生在观察中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观察前教师应强调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内壁上不易辨认,有些细胞核也不太清楚,要调好光圈,光线强弱要控制适当。使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目的要求去观察。观察的结果好坏,可由教师检查,检查方法可采取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也可让学生绘制观察的标本图示,这样一定能达到观察的目的。在该实验中,还应该强调在撕取洋葱内表皮时要小块的,如果太大块,在盖盖玻片时,容易产生气泡,影响观察。

2.对每个实验,应首先把重点、难点提前告诉学生,同时围绕重点、难点提出思考题或应注意的关键问题,让学生在预习时有明确的目的、有思考的内容、有议论的话题。并经常参与学生们的讨论,指导课外兴趣小组对实验内容进行预演,培养实验课小骨干,让他们在实验课上充当小老师的角色,既发挥了实验小骨干的作用,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充分对比观察

运用纵横比较进行观察,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对比观察能使学生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从相似的事物中找出差异以及从差异中找出共同点或因果关系。

4.先整体观察后局部观察

教师要指导学生全面进行观察,抓住事物的各个方面及其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样才能达到认识事物的目的。

局部观察即细微观察,要求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抓住事物最本质的属性,捕捉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异,从而发现事物各个侧面的特点。例如:在组织学生观察花的形态和解剖花的结构实验中,首先观察水稻花与桃花的形态,我们向学生提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桃花盛开的时候会招引许多蜜蜂前来传粉?为什么水稻花盛开的时候却很少见到蜜蜂及其它昆虫前来传粉?从而使学生认识和掌握风媒花与虫媒花的形态特征上的区别。紧接着老师指导学生进行两种类型花的解剖,仔细观察桃花子房基部的突起结构桃花的蜜腺,弄清花蜜产生的原因。而观察水稻花结构时却没有这种蜜腺结构,使学生弄清虫媒花与风媒花的结构差异。通过解剖观察使学生认识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花在本质属性方面的区别 5.重复观察

为了保证观察的结果可靠性,观察的次数要多,否则就难以区分偶然发生和一贯现象,也就是巴甫洛夫所说的“观察、观察、再观察”,他深刻地揭示了观察的严肃性和科学性。由于学生自身能力、性格、知识水平的不同,在实验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速度上的差距。对待这种现象笔者的做法是:划分实验小组时要根据以往了解的情况进行合理搭配,在此基础上对实验速度特别慢的小组再进行强化指导,或把他们落下的个别次要步骤“演示”完成,以帮助他们在实验结束后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为今后的学习树立信心。对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学生应讲清楚道理布局严格要求,有时甚至手把手地教,以形成规范化操作。对每个实验,允许各实验小组在结果上出现一定的偏差,但实验步骤非经允许不得更改(探性实验除外)。当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错误操作并且会影响实验结论时,应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找到补救办法,以防学生一错再错,偏离正确方向,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形成相关知识的错误定势

此外,在实验完成后还进行了必要的总结,以活化知识、丰富学生知识面,结合具体、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适时得当的点拨、引导,有助于他们将平时所学的被肢解了的知识系统化,从而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起到思维辐射的作用。

总之,只要老师开动脑筋,就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过去被动、机械、僵化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具有学习生物的浓厚兴趣,有助于他们形成生物学概念,获得生物知识和实验技能,提高观察、实践、探究和创新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下载生物实验考试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物实验考试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物实验总结

    生物实验中试剂的作用及实验方法总结一、化学物质的检测方法 ①淀粉——碘液 (蓝色) ②还原性糖——斐林试剂班氏试剂(砖红色) ③CO2——Ca(OH)2溶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④......

    生物实验总结

    2010-2011学年度生物实验室工作总结 实验教学的各各方面工作都能顺利开展,现就一学期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 一、生物实验教学工作方面 严格实验准备制度,各任课教师要根据实验......

    生物实验总结

    高中实验汇总 实验一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实验原理:DNA 绿色,RNA 红色分布:真核生物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实......

    生物实验总结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初三生物实验工作总结 一、生物实验教学工作方面 严格实验准备制度,各任课教师要根据实验计划,演示实验一天前,分组实验两天前交实验通知单到实验室,本人......

    八年级生物实验操作考试试题及总结

    2013-2014学年末八年级生物学科实验探究能力考查试题 一、考查题目 : 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二、实验的方法:探究法 三、提出的假设是:如果烟草浸出液加入到含水水蚤......

    生物实验课程总结

    生物实验课程总结 谢天佑物理42 2014012228 这学期我总共完成了四个实验:啤酒与酸奶制作和微生物观察,ELISA实验,显微镜的使用与小白鼠腹腔血细胞的观察和蟾蜍解刨实验。 啤酒......

    八年级生物实验总结

    2014学年度八年级生物实验室工作总结 左家中学 张学智 这学期我担任八年级生物教学。众所周知: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开展好实验教学是学好生物的前提条件。生物实验......

    生物实验总结2

    生物实验总结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开展好实验教学,是学好生物的前提条件。生物实验具备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的功能,更有培养学生动脑、启迪思维、开发潜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