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朝阳小学2013-2014学第一学期道德小银行活动总结
朝阳小学“道德小银行”德育实践活动总结
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中心校的统一部署下,我校开展了“道德小银行”德育实践活动。自实施“道德小银行”德育实践活动以来,我校严格按照中心校的安排和要求,扎实开展“道德小银行”德育实践活动,现就我校活动的开展情况做如下总结:
一、总体实施情况:
开学初,我校利用周前会认真组织教师学习了“道德小银行”实施方案,并按照中心校的要求完善了班级及学生信息;我校专门利用升旗仪式举行了“道德小银行”启动仪式,教师、学生代表分别做了表态发言,让每位师生切实了解此项活动实施的步骤及方法;同时对教师进行了操作培训,让每位教师能熟练操作“道德小银行”软件,做好了“道德小银行”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9月11日,我校全面启动“道德小银行”实践活动,开始实施道德币的个人申请登记工作,并于9月16日下午班会课进行第一次评价存取实践活动,各位教师能够再次对“道德小银行”开展的重要意义进行宣传,并对上周学生申请情况进行了公布、评价,各班的班干部和监督小组明确责任,做到日日清、不漏记,及时进行评价,评价做到公平、公正,从实施过程来看,班主任已基本掌握了实施的全过程,为后期的深入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确保此次活动落到实处,每周周前会学校对每个活动开展情况进行通报,并及时安排本周“道德小银行”活动的实施。学校积极听取班主任意见与建议,针对学生积极不高的情况,要求班主任将“道德小银行”的评价、存取活动与本班的“星级评比台”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真真切切获得一种荣誉感。同时结合中心校半学期学校工作观摩的机会,让每位班主任到其他学校去观摩学习,尤其是到各校听“道德小银行”实施主题班会课,通过听课、学习,初步学会并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初步形成“道德小银行”班会课教学模式,在活动中扎实开展进行评价、存取,不让活动停留在表面,只是一种形式,而真正让活动的实效落到实处,让每位老师、学生都受益。
二、可喜的成绩:
“道德小银行”活动的实施,进一步规范了学生的日常行为,培养其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自开展“道德小银行”活动以来,我们可喜的看到:学校的卫生干净了,乱扔垃圾的同学少了,各班级的卫生也明显好转,学生都能主动捡拾平时看到的垃圾,并且善意的提醒的别人注意保护校园环境;校园内见到老师问好的同学多了,为班级、为父母、为他人做好事的同学多了,学生的孝心、孝行处处得以体现;在互帮互助小组中,他们能够及时提醒行为不规范的学生,使他们不做有损班级荣誉的事情。应该说,“道德小银行”的开展,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另一种平台,让他们从小就有责任意识,懂得要从小事做起,为别人服务,为班级服务,在整个活动中,学生的自主意识、诚信意识得到培养,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争做美德少年的风气越来越浓。
三、存在的问题:
1、学生感受不到自己获得的奖励,激励的实效性不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不是很高。
2、学生对道德币的理解不够深刻,参与体验不足,只停留在表面的一些小事上,不能从大的方向来考虑。
3、学生不能做到对自己、对别人进行客观的评价,尤其是不愿意说自己在某个方面存在的不足。
4、学生只知道如何去获得道德币,而对如何使用、消费道德币认识还比较浅,需要进一步强化。
5、个别班主任对主题班会课的基本流程、模式还不够熟悉。
四、改进方法及对策:
1、继续加强宣传、学习“道德小银行”的实施细则,明确活动实施的重要性,让每位师生都能熟知道德币的存取、扣除细则,以便灵活的掌握。
2、加强对教师的培训(看视频,上机操作),让教师熟悉“道德小银行”系统的操作方法,准确进行操作。
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与班级评比台紧密结合起来,每周或每月对成绩突出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奖励(小红花、小红旗、五角星等),张贴于评比台,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5、为学生提供使用、消费道德币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道德币所带来的实惠,培养学生合理理财的意识。
6、开展“道德小银行”实践主题班会评比及示范观摩活动,让每位班主任都熟悉班会课的基本模式,提高活动的实效。
青铜峡市朝阳小学 2013年12月11 朝阳小学“道德小银行”活动掠影
“道德小银行”启动仪式,教师动员讲话、学生表态发言
“最美孝心少年”感动你我他
公正评价,我们又被评为“道德小明星”,真高兴!
学校、社会、家长同努力 让学生成为四好少年
第二篇:一年级第一学期道德小银行总结
一年级道德小银行工作总结
蒋顶小学
代
琴
本学期,我校在中心校的带领下继续开展了一项德育活动,“德育小银行”。
我们的活动宗旨是:为了加强对学生的基础道德教育,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形成,拓展我校的德育工作,以“道德银行”为载体,让整个校园洋溢文明和谐之情,使我校的德育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我们的活动目的:重在自我教育、自我激励,强化孩子做好事的意识,激励学生从点滴积累的实际行动中提高自身道德素养,体验助人为乐的情感,培养关心他人,奉献爱心的良好品质。
在此项活动中我们是这样实施的:(1)聘请学校大队辅导员为顾问,每个年段设一个道德银行总行,推选年段长为总行支行长。
(2)每生都申请一本道德存折,根据每天记录情况,将“道德币”存放在“道德银行”里。
(3)每生存入100个基础道德币作为原始道德资金。
(4)学生有良好道德行为时,个人申请或他人举荐,经支行行长确认道德币数量,在该生账户中存入。
(5)学生有不良道德行为时,本人申请或他人反映,由支行行长确认道德币数量,在该生账户中支出。
(6)总行负责对各支行的存储情况进行检查。
(7)存单由支行长统一进行管理,支行长结合同学的表现及时登记,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汇总,班会课公布积分。
(8)每学期末,各总行根据学生一个学期的总分评选出“道德富翁”,上报学校,学校将在宣传栏宣传他们的事迹。
“道德小银行”活动是融合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和德育评价于一体,并以“小银行”的形式实现。以“银行储蓄”为手段,以“榜样教育”为途径,以“激励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教育载体。它是一个既重视过程、又注重结果的德育评价体系,是该校学生德育管理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
“道德小银行”活动。从增强节约意识,关爱父母、关爱同学的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祖国、爱人民、具有社会责任感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从关爱同情心的建立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每个学生“道德小银行”分数将不断“储蓄”增加,给学生以荣誉感。老师们根据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品德、遵规守纪、学习态度等表现,对照学校指导的细则对其进行公正合理的增减。每周一小结,每月一公布,每学期一统计。到学期末根据小银行里的“道德分”推荐优秀同学参加校“文明礼仪标兵”的评选。
该活动对加强班级管理力度,促使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有着深远的意义。同时,该校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内容针对性的研究,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有机渗透,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此外,我校还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宣传栏、板报、校园广播等宣传阵地,努力营造氛围。
在活动中,老师和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开展“道德小银行”主题教育的重要性,都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
本年级在活动中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经过两学期的活动,该活动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
第三篇:小学学讲活动总结
深入推进“学讲”工作总结
“学讲计划”课堂教学改革进入全面深化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落实“学南通·推学讲”精神,我校将“学讲方式”的理念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努力建构富有民富特色的学讲课堂。为此,我们将开展一系列活动,推进我校的学讲工作。
一、关注核心要素,立足校本教研,深入推进学讲计划。
我们将紧紧围绕“学讲计划”的精神,将学讲行动中的难点、热点和重点问题,作为校本教研的主题,深入研究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并引导教师及时总结和反思,把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上升为理论,为学讲计划注入源头活水,给老师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不断优化实施效果。学校将每周一下午4:40—5:20作为集体教研和集体备课的时间,为提高教研实效,每次教研活动都确立中心发言人,教师们提前积极准备,保证研讨效果。同时,学校中层领导要全部下到教研组,每人包挂一个组参与活动,每周还有一个教研组的活动在学校会议室进行展示,一把校长、业务校长参与活动。
二、继续加强理论学习,重温学讲计划
“学讲计划”的实施是我市基础教育的一项重大教育变革。本学期,我校所有教师再次全面的学习市教育局有关“学讲计划”的相关文件:《关于实施“学进去 讲出来教学方式”行动计划的意见》《“学进去 讲出来教学方式”行动计划》《关于持续深入地开展“学讲计划”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开展中小学生“学讲方式”学习培训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走乡村—真教研、真学习”调研观摩活动通知》《徐州教育科研》……学校把这些学习材料汇编成册,下发到每一位教师的手中,作为业务学习的内容,要仔细阅读、复习并且摘抄在业务学习上。要求所有教师重温学讲计划,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此外,学校还对去年新入职的教师进行了学讲计划的检测。我们每周的集体教研、集体备课的内容也紧紧围绕学讲进行,每个教研组都制定了学讲主题、发言人,精心准备了PPT,发言稿。通过再次学习,教师们深化了对学讲行动的再次认识,有效地推进了学讲计划在我校的实施。
三、立足三名工程 深入推进学讲
本学期,我校紧紧围绕区教体局工作要点,以新课改为导向,以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为宗旨,举办“立足三名工程,深入推进学讲”全体教师公开课。公开课面向全体教师,人人参与,业务校长李常伟以身作则,带头上课,打响了教学研讨的第一炮。全体教师高度重视研讨活动,同学科教师积极调课听课、认真记录,上课结束后,我们采用卷入式教研的形式,结合学讲精神,对上课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热烈研讨、精准点评。
四、发挥“张保勇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作用,成立“承文”名科工作坊,带动语文学科的发展
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研究,在“名师工作室”的带动下,我校成立了“承文名科工作坊”,6月份,在进行了尽半年的准备后,我校隆重举行“承文脉•继国学”——“承文”名科工作坊揭牌暨文言教学进课堂启动仪式。业务校长主持活动,张保勇校长致欢迎词,云龙区教研室王勤部长、“三名”办公室谢主任、吴主任、“名师工作室”成员和承文名科工作坊的全体成员参加此次揭牌仪式。李校长和蒯老师分别为大家献上一堂精彩纷呈的文言文研讨课《湖心亭看雪》和《伯牙绝弦》。开阔的课堂视野,深厚的文化底蕴,娴熟的教学基本功,让听课老师耳目一新。“承文”名科工作坊的骨干教师和“名师工作室”成员参加不仅对《湖心亭看雪》、《伯牙绝弦》两堂课进行了现场评析,还就文言文走进小学语文课堂发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见。王主任对该校文言教学进课堂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并给予殷切的期待,勉励学校借助“三名”工程的东风,扎实有效地开展文言进课堂教学活动,提速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学生今后的文言学习奠基、助力。
五、开设“我学我讲”教师学讲论坛活动。
民富大讲堂为教师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为了达到学讲课堂的资源共享,相互交流,共同促进,我校开设开展教师论坛——“我学我讲”活动。活动中,教师将个人心得,思索,经验,困惑配以PPT进行7—8分钟的汇报演说,达到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教师精彩并且实效的语言,源自课堂又服务于课堂,为与会学习交流的教师提供了最佳的素材。活动中,共性的问题得以讨论,个别问题则在交流中得以解决,使得学讲计划顺利高效地开展。
学讲计划”的实施,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我们相信,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将进一步立足核心素养,以“学讲计划”为抓手,理清思路,突出重点,深入研究,探讨实践,为小学谱写教育新篇章!
第四篇:道德小银行工作总结
道德小银行工作总结
(2013-2014)第二学期
德育内化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品德评价就是让学生德育内化的一种很好的途径。只有通过师生共同确立评价内容,共同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才能使学生德育内化,促进学生发展。
德育内化是指学生把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等道德等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也就是学生对德育的要求入耳、入脑、入心,从而变成自己的行动,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如何使道德内化成学生自身行为,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越来越成为一个紧迫问题,其中学生品德评价就是让学生德育内化的一种很好的途径。学生品德评价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对学生品德发展水平的评判,为改进德育工作提供依据的德育方法或活动。如何才能使品德评价成为学生德育内化的途径呢?我校利用道德小银行的激励方式,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
一、道德小银行让师生共同确立品德评价的内容
以前品德评价内容基本上是由学校和教师确定的,学生极少有发言权,形成了学生不明白不知晓要评价内容,对其行为没有指导意义。要使评价内容内化成学生成为,最好是让学生大面积参与,共同来确定评价内容,让学生知晓评价内容。
首先,让学生来选择共同评价内容。教师提供《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礼仪常规》、生存安全和健康消费等前沿德育内容,让学生来来选择。学生在在选择中会受到极大的教育的,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哪些行为是必须遵守的,哪些是行为是不允许的。
其次,让学生选择个性化内容。每位学生实际情况不同,如果不顾实际,整齐划一,将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制约其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个性的发展,所以在制定统一评价内容时应留一定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制定,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最后,教师把关评价内容。教师在学生选择评价内容时要指导,给学生逐条解释,对学生选择出的内容要进行修改,这样才能确立起较全面的、符合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富有地区性、时代性、开放性、生活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兴趣的评价内容,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二、道德小银行确定师生共同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
品德评价指标是评价目标的具体化、操作化的表现形式,是评价者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标准,它主要解决评价什么,判断目标达到什么程度。评价是否能顺利进行,关键是能否构建起科学的评价指标。
当评价内容确定后,然后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来讨论指标的设立,把要评价的内容细化和具体化、形成容易理解、方便操作的各级指标;根据学生自身实际情况设置各级指标的权重,这样,使评价更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让学生都明白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三、道德小银行确立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过去的品德评价重视教师和学校评价,轻视甚至忽视家长评和学生自评,置学生于“被审”地位,出现了评价主体的严重“错位”,缚束了学生的主动性的积极性,不利于自我教育和管理。新课程理念要求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等互相参与、交互作用的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这样才能使德育内容内化成学生自觉成为。
学生评与教师评相结合。教师具有较高的评价水平,评价客观准确,但是每位教师与学生呆在一起的时间很有限,且学生在教师面前尽量隐藏其言行,稍有不慎评价会出现很大的片面性。学生年龄相同,兴趣相近,长期生活在一起,无话不说,互相影响很大,彼此了解深刻,评价较全面;如果正确引导,采用学生互评、小组评或班委评等方式进行,其教育作用可能远远胜过教师,有利于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和正确的班集体舆论的形成,使评价内容内化成每个学生和班集体共同的行为。
校内评与校外评相结合。自评、学生评和教师评均属校内评,作用意义已讲清楚。校外评主要是家长评,还可吸收社区中思想觉悟高、懂教育、热爱教育的人士等参与,使教育延伸到家庭和社区,有利于家长的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同步共振,协调发展,使学生的行为在校内校一致,使其内化的行为得到强化。
四、道德小银行充分发挥品德评价的教育功能
过去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把品德评价也只当作单一的评判工具,单纯地诊断受评者达的水平的程度,没有把品德评价当作一种综合教育活动,忽视了其导向和教育等功能,为评价而评价,教师感觉增加了额外负担,学生感觉到害怕,都被动参与,评价内容不可能成为学生自觉行为。新时期的品德评价在不放弃鉴别功能同时,应更充分发挥其导向和教育功能等。
首先,学生在制定评价内容和指标中得到教育。学生在选择评价内容时必须大量阅读教师提供的材料,从中学生会受到极大的教育。使学生明白自己的哪些行为应遵守,哪些行为不允许,每种行为应到达到的目标,这种学生有了明期的行为准则,具体的奋斗目标,为其德育内化奠定了基础。
其次,评价中使学生行为内化。学生品德评价过程实际上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活动、方法和手段。他评可加强对学生行为进行监控,促进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强化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管理作用。家长评可以把教育由校内延伸到校外,强化教育合力。互评可以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可以互相取长补短。自评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内在动因,调动其积极性。这样,肯定的评价结果,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加自信心,否定的评价会促进学生发奋改进。总之,充分挖掘品德评价的教育功能,在内外教育合力下,学生的行为逐渐与评价内容趋于一致。
总之,学生在选择评价内容和制定指标过程就是德育中的“知”,包括学生在内的各种评价合力就是“行”和“意”,评价结果转化成“情”,这样通过品德评价全过程促使教育目标内化成学生自身行为,使德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促进学生走进生活,自我发展,不断完善学生人格,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第五篇:道德小银行工作总结
道德小银行工作总结
(2013-2014)第二学期
德育内化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品德评价就是让学生德育内化的一种很好的途径。只有通过师生共同确立评价内容,共同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才能使学生德育内化,促进学生发展。
德育内化是指学生把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等道德等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也就是学生对德育的要求入耳、入脑、入心,从而变成自己的行动,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如何使道德内化成学生自身行为,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越来越成为一个紧迫问题,其中学生品德评价就是让学生德育内化的一种很好的途径。学生品德评价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对学生品德发展水平的评判,为改进德育工作提供依据的德育方法或活动。如何才能使品德评价成为学生德育内化的途径呢?我校利用道德小银行的激励方式,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
一、道德小银行让师生共同确立品德评价的内容
以前品德评价内容基本上是由学校和教师确定的,学生极少有发言权,形成了学生不明白不知晓要评价内容,对其行为没有指导意义。要使评价内容内化成学生成为,最好是让学生大面积参与,共同来确定评价内容,让学生知晓评价内容。
首先,让学生来选择共同评价内容。教师提供《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礼仪常规》、生存安全和健康消费等前沿德育内容,让学生来来选择。学生在在选择中会受到极大的教育的,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哪些行为是必须遵守的,哪些是行为是不允许的。
其次,让学生选择个性化内容。每位学生实际情况不同,如果不顾实际,整齐划一,将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制约其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个性的发展,所以在制定统一评价内容时应留一定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制定,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最后,教师把关评价内容。教师在学生选择评价内容时要指导,给学生逐条解释,对学生选择出的内容要进行修改,这样才能确立起较全面的、符合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富有地区性、时代性、开放性、生活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兴趣的评价内容,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二、道德小银行确定师生共同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
品德评价指标是评价目标的具体化、操作化的表现形式,是评价者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标准,它主要解决评价什么,判断目标达到什么程度。评价是否能顺利进行,关键是能否构建起科学的评价指标。
当评价内容确定后,然后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来讨论指标的设立,把要评价的内容细化和具体化、形成容易理解、方便操作的各级指标;根据学生自身实际情况设置各级指标的权重,这样,使评价更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让学生都明白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三、道德小银行确立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过去的品德评价重视教师和学校评价,轻视甚至忽视家长评和学生自评,置学生于“被审”地位,出现了评价主体的严重“错位”,缚束了学生的主动性的积极性,不利于自我教育和管理。新课程理念要求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等互相参与、交互作用的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这样才能使德育内容内化成学生自觉成为。
学生评与教师评相结合。教师具有较高的评价水平,评价客观准确,但是每位教师与学生呆在一起的时间很有限,且学生在教师面前尽量隐藏其言行,稍有不慎评价会出现很大的片面性。学生年龄相同,兴趣相近,长期生活在一起,无话不说,互相影响很大,彼此了解深刻,评价较全面;如果正确引导,采用学生互评、小组评或班委评等方式进行,其教育作用可能远远胜过教师,有利于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和正确的班集体舆论的形成,使评价内容内化成每个学生和班集体共同的行为。
校内评与校外评相结合。自评、学生评和教师评均属校内评,作用意义已讲清楚。校外评主要是家长评,还可吸收社区中思想觉悟高、懂教育、热爱教育的人士等参与,使教育延伸到家庭和社区,有利于家长的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同步共振,协调发展,使学生的行为在校内校一致,使其内化的行为得到强化。
四、道德小银行充分发挥品德评价的教育功能
过去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把品德评价也只当作单一的评判工具,单纯地诊断受评者达的水平的程度,没有把品德评价当作一种综合教育活动,忽视了其导向和教育等功能,为评价而评价,教师感觉增加了额外负担,学生感觉到害怕,都被动参与,评价内容不可能成为学生自觉行为。新时期的品德评价在不放弃鉴别功能同时,应更充分发挥其导向和教育功能等。
首先,学生在制定评价内容和指标中得到教育。学生在选择评价内容时必须大量阅读教师提供的材料,从中学生会受到极大的教育。使学生明白自己的哪些行为应遵守,哪些行为不允许,每种行为应到达到的目标,这种学生有了明期的行为准则,具体的奋斗目标,为其德育内化奠定了基础。
其次,评价中使学生行为内化。学生品德评价过程实际上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活动、方法和手段。他评可加强对学生行为进行监控,促进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强化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管理作用。家长评可以把教育由校内延伸到校外,强化教育合力。互评可以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可以互相取长补短。自评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内在动因,调动其积极性。这样,肯定的评价结果,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加自信心,否定的评价会促进学生发奋改进。总之,充分挖掘品德评价的教育功能,在内外教育合力下,学生的行为逐渐与评价内容趋于一致。
总之,学生在选择评价内容和制定指标过程就是德育中的“知”,包括学生在内的各种评价合力就是“行”和“意”,评价结果转化成“情”,这样通过品德评价全过程促使教育目标内化成学生自身行为,使德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促进学生走进生活,自我发展,不断完善学生人格,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