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考试总结小抄版-职业道德
第一章 导论
1、理解道德的含义
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① 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② 道德以善恶为评价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人们的行为。③ 道德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④ 道德是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2、道德的一般本质
是指道德作为同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等意识形态一样的一般社会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性质,受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制约。
① 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会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② 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具体而言:1.要爱岗敬业,勤于职守。2.要尽职尽责,奉献社会。3.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4.要文明竞争,友好协作。5.要勤奋学习,熟练业务。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内容:
(1)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2)尊重自我,热爱学生;(3)团结协作,开拓创新;(4)严格自律,以身作则
第二章 教育劳动和教师职业道德
8、如何理解劳动对象的向师性?(可与第13题的②结合起来看)
教师是学生获求知识的导师和引路人,在学生心目中占有特殊地位。教师的道德品行和知识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内容,而且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榜样。无论教师是否意识到,事实上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事的态度都被学生视为榜样,被学生竭力模仿,教育的这种向师性,要求教师必须从育人高度注意自身劳动的示范性。
9、如何理解劳动对象的主客体双重性(与第14题中“教师应做到”结合起来看)
★独立自治指大学作为一个法人团体不受国
家、教会及任何其他势力的控制和干预,有权自由、自主的决策和处理学校内部的所有事务。
12、现代大学精神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
(1)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职业责任观。教育责任是大学教师必须首先承担的第一责任,在履行教育责任的同时,理所应当地应该把学术责任、把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问,作为自己必须承担的神圣职责和全部活动的基础。(2)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学术自由权。每位大学老师在享有高度的学术自由权利的同时要有能力实行“德性上的自治”。(3)服务与引领相统一的社会责任观。大学教师必须要积极投身到现实社会的变革与实践中去,把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结合起来。(4)还要树立起崇高的学术追求并养成独立的学者人格。既要以自己的方式积极主动的介入社会生活、承担社会职责,又要与社会保有心智上的距离,远离急功近利的浮法律关系: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因一定的法律事实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主体、内容、客体)
管理关系:教师对学生实施的教育、教学、指导等过程中发生的管理和被管理的行政关系。(强制性、民主型、放任型)心理关系: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和指导的实践过程中,师生间相互的认知、情感、意志、信赖状态、行为影响等方面的心灵感应关系。(传统型和现代型)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和指导的实践过程中,师生作为一个普通的社会人相互之间所构成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 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在层次上具有差异性;在情感、角色期待上具有互动性;在评价标准上具有冲突性。
14、论述:协调(正确处理)高校师生关系的师德要求是什么?
① 确立学生主体的观念。学习的主动权完完全全掌握在学生自己手中。在教育过程中,教③ 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发展必然会引起道德关系的变化发展。
当然,对道德一般本质的理解必须是辩证的,即道德具有相对独立性,有自身的存在规则和发展规律;同时对社会发展有反作用,可以是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可以是消极的阻滞作用。
3、道德的特殊本质
道德的特殊本质是指道德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定的、具体的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本质。其主要表现为: 首先,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具有特殊的规范性。1)道德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2)道德是一种非权力规范。3)道德是一种内化的规范。道德规范只有在为人们真心诚意地接受,并转化为“内心自愿”时,才能加以遵守得到实施。
其次,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① 道德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而且是人类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人类完善发展自身的活动。②道德是一种以指导行动为目的,以形成人们正确的行为方式为内容的精神,因此它又是实践的。道德作为实践精神是一种价值,是道德主体的需要同满足这种需要的对象之间的价值关系。
③道德主要是促使人类结成相互满足的价值关系,推动人们改善这种关系,调节人与人的交往、协作,完善人的人格
④道德不仅仅是价值,更是实现价值的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
⑤道德是人们从“实践——精神”上掌握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其目的是按照“善”的规则去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道德的特点:特殊的规范性;广泛的渗透性;独特的多层次性;更高的稳定性;强大的自律性。
4、道德的基本功能: ①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调节人的行为并通过调节人的行为来调节社会关系的作用。道德调节主要靠舆论褒贬、习惯疏导、教育感化等,尤其注重于唤起人们的道德良心,培养人们的道德责任感和善恶判断能力,它通过评价、教育、指导、示范、鼓励、沟通等方式得以实现。
②道德的论证功能。指的是道德对自己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的作用。
③道德的教育功能。指道德的教化作用。④道德的导向功能。指社会对人们的道德价值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方向性指导及其要达到的道德价值目标。
5、职业道德的概念:指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形成和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品质。
6、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P15)
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的事业,因此,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及其观念的灵魂,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1)为人民服务,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新型的人际关系。2)为人民服务,体现了一种新的劳动态度,是履行职责的精神动力。3)为人民服务,体现了衡量职业行动善恶是非的最高标准。
7、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又称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规范体系),怎样理解?
职业道德规范是在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指导下形成的,调整人们职业活动中的利益关系,判断职业行为善恶的具体标准。我国目前已形成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道德的规范体系。① 教育劳动是以人为对象的创造性劳动,但这一对象与其他劳动实践过程中的对象不同,他是一个有意识的、有思想的、有主动性的人。② 广大青少年既是作为教师的劳动对象(即客体)而出现的,又是作为教育劳动的主体而出现的。③ 教师对学生施加教育和影响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过程,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作为主体的主动一方,接受不接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操有某种主动权。④ 教师劳动对象的主体性,还反映在劳动过程中的反作用特点。⑤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作为主体以其知识、思想品质作用于学生,那么学生作为客体,也随时以其思想、感情、见解、态度等,影响乃至改变着教师和教师的劳动。只有当教师的教育引起学生积极、肯定的反应时,教师的要求才具有积极的价值和作用。否则,学生会抵制教师的影响。⑥可见,教师劳动的效果、成效,不只是取决于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努力和能力。
10、如何理解教育劳动方式的创造性?(P31)(1)与社会活动其他部门相比,教师职业活动最具有创造性。这是由教育劳动的特殊性决定的。教师的劳动是自觉地、有目的地培养新的一代,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根本在于他的活动并无固定不变的规范、程式或方法可以套用。各级各类学校制定的培养目标,规定的各种教学大纲,只为教育工作提出最一般的要求,并不能解决教学实际中碰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必须由教师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地去创造。(3)教师劳动过程的创造性不仅在其规程、方式、方法上,在教育教学内容上也必须如此。(4)教育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塑造完美个性形象的艺术,而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造。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并不否定教师劳动过程中有一般的或普遍的规律存在。关键是要在创造性劳动中,根据具体情况因人因时因地来灵活地运用规律。★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1)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比其他职业道德更高更全面。(2)教师职业道德影响比其他职业道德更深远。(3)教师职业道德调节方式更具有自觉性。
第三章 大学精神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11、大学精神是在大学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凝结而成的,为大学人所普遍认可并共同追求的,相对稳定的理想、信念和行为准则。★大学精神的内涵
(1)学术自由的精神。是大学作为“探讨高深学问之场所”的题中应有之义。(2)独立自治的精神。
是指大学作为一个法人团体不受国家、教会及任何势力的控制和干预,有权自由、自主地决策和处理学校内部的所有事务。(3)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大学的科学精神表现为热爱科学、追求科学,为科学献身的意志与情怀,又表现为一种不迷信、不武断、不盲从、不附和的理念与态度。大学的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以人自身的自由与完善为终极目标的价值信念。二者在价值上相互渗透,相互支撑。(4)开拓创新的精神。大学之开拓创新精神,一是指向科学研究,二是指向人才的培养,三是指向社会发展。(5)理性批判的精神。
对社会现象持理性批判的态度。体现于三个方面:首先,从文化传递来看,大学是整理、选择、保存、传递和发展文化的场所。其次,从思想发展的角度来看,大学是各种思想兼容并包、交相汇集的场所。再次,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大学是社会理想的制定者与实行者。
躁与浅薄。
第四章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13、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① 教书育人原则
确立的依据: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教书育人是遵循教学规律的要求。首先,教学的过程必然是育人的过程。其次,教好书要求育好人,育好人是教好书的保证;教书育人是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才的要求;
此原则要求:坚持对学生的全面培养;按教育规律育人;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探索教书育人的规律。② 为人师表原则
确立的依据:为人师表是实现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劳动特点的要求;为人师表是整个社会对教师的要求。
此原则要求:坚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坚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坚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坚持以身立教,德识如一。③ 教育公正原则
教育公正主要指教师在评价和处理教育领域或教育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各种事情时能做到出以公心,坚持原则,公平合理。
确立的依据: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总体原则的要求;教育公正是贯彻为人师表原则的保证;教育公正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要求;
此原则要求:坚持真理(努力学习和掌握科学理论知识,增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旗帜鲜明地宣传科学,大胆地,积极地同谬误作斗争;能随时随地地修正自己的错误;要求教师能主持正义)、办事公道、一视同仁
④依法从教原则
★道德与法的关系:区别:产生时间、社会作用的特点、作用的范围。联系:遵循的根本原则相同、作用上相辅相成、交叉重合(特点、层次、作用范围)、相互转化。职业道德是法律和道德的结合点,是二者同一性的集中表现,依法治教既是法律义务,又是道德要求、道德义务。
⑤教育人道主义原则
基本内容:教育人道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的具体化和职业化,它是调整教育过程中各种人际关系的道德原则。
应体现尊重人权的精神(保障受教育者的教育权利:入学与机会均等、免遭歧视、特殊姿赋的教育权利、文化学习权利、为多元文化发展而教育的权利、为就业和流动而教育的权利、终身教育的权利、政治教育的权利、家长与学生及教师的权利;教育要尊重和保护一般的人权);应努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确立的客观依据: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在教育领域、教育过程重的贯彻;是处理教育过程中特殊人际关系的要求;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于特殊地位。
贯彻要求: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同不尊重学生,不关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
第五章 高校师生关系中的道德问题 ★师生关系的关系体系
是根据师生关系实际发生的内容按其主要特点形成的一个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系统。伦理关系——第一层次
教育管理关系——第二层次
心理关系、法律关系——第三层次 人际关系——第四层次 伦理关系:教师和学生以其各自的心理、情感、意志、信念和行为,遵循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所形成的相互之间的辈分关系。(师生代际关系;师生朋友关系;师生代际-朋友关系.)
师的主导性的教育活动起了重要的外因的作用,但决定学生能否学好的,是他自身的内因。没有内因的响应,就达不到教育活动的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1)在教育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2)在确立学生主体观念的同时,更应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3)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② 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个性
尊重学生是教师有效实现教学教育的需要;友好、平等、信任、自制是尊重学生的基本要求;尊重学生人格,教师还应当学会克制;对学生的尊重,不仅表现为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而且还表现在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上——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 ③ 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不仅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师生感情的需要。教师要扩大与学生的交往范围,积极参与他们的各项活动,在交往中增进师生的相互了解,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应遵循师德规范的要求深入了解学生,公正、无私、少成见,放下架子去接近学生,把握学生的内心思想活动,以适当的方法去教育、指导学生;理智地把握师生关系的密切程度,保持适当的距离.④ 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学生。严而有理——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应当符合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符合教育规律;严而有度——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理解、接受能力应有一个正确的估量,才能对学生提出符合他们实际情况,能为他们所接受的适度的要求;严而有方——教师多学生提出的要求必须有办法促使学生乐意地去接受、确确实实地去执行 ;严而有恒——所谓恒,就是坚持长久。对学生提出的严格要求不能时有时无,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第六章 高校教师集体中的道德问题
15、论述: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的道德调节(要有适当的解释P117)①关心集体
重要意义:团结和谐的集体对个人的意义:产生内聚力和向心力;提高业务能力;提高思想水平;有益于身心健康;只有关心集体,集体价值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关心集体作为教师道德的具体实现路径:关心集体的教师应遵守集体纪律,爱护集体荣誉;应维护集体团结,正确对待集体矛盾;个人和集体发生矛盾,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关心教师集体与集体主义道德原则。首先,教师所关心的集体是一种真实的集体。在这种集体中,个人的利益和价值就能得到较好的实现。其次,教师集体应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师个体利益的实现。②尊重同事
尊重同事的道德意义:尊重同事是尊重人的一般道德要求在教育劳动中的具体体现;有利于良好的教师集体的形成
尊重同事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首先,尊重同一学科的教师。其次,尊重不同学科的教师。再次,尊重优秀的和暂时处于后进状态的同事。第四,尊重持不同学术观点和教育思想的同事。第五,不同年龄教师之间的相互尊重。第六,领导与教师的相互尊重。教师要服从正确领导,支持领导工作;体谅领导,为领导分忧解愁;维护领导威信。同样,领导要尊重教师价值选择的权利;要尊重教师的个性;尊重教师的事业心;尊重教师的民主权利。③团结协作 概念: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事从学校和育人的大局出发,既能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和个性风格,形成互相促进、互相激励的教育人际关系,进而形成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最终形成育人合力。内涵:教师集体的团结协作意识;教师集体的团结协作行动;校、院、教研室的团结协作传统;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氛围
团结协作表现为维持性团结协作和发展性团结协作。维持性团结协作,主要是以保持现有教育人际关系、不伤和气为目标和出发点,表现为教师同侪之间为了保持既有的表面的和谐关系,有问题怕争论,有意见不敢或不愿提出,以至心中的意见和矛盾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消除,反而使矛盾日积月累。
发展性团结协作,主要是以优化现有教育人际关系,促进发展为目标和出发点,表现为教师同侪之间为了促进发展、优化关系,主动沟通,有问题时,愿意、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有意见提在当面,“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教材的能力。一是养成认真钻研教材的习惯。二是从整体性、准确性和教育性方面去把握教材。③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一是对教材的组织加工能力,二是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三是组织学生集体的能力。4)注重全面教学改革
①确立主动性教学的价值追求。②建立整体性教学目标模式。③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中心设计教学方法系统。5)进行合理的教学评价
①教学评价的意义是使教学活动成为主体性强的活动。②教学评价使教学活动成为具有自觉勇动性的活动。③教学评价是揭示教学过程和结果与教学主体之间的关系,即教学与教学成果所具有的功能。
第八章 高校科学研究中的道德问题 19科学研究的道德意义
有权利的必要方式。高校教师的社会服务也应
当一样受到社会的尊重,在道德上也应得到肯定的评价,但其中极个别人打着社会服务的旗号而做出有违法律和道德的行为,当然应受到法律的制裁和道义的谴责。
21、高校教师社会服务应当遵循的道德原则? 首先,诚信、公平竞争与效率以及奉献是基本原则。同时要做到:
① 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1)对权利的追求应符合道德的“应当”。2)切实履行应尽的道德义务。
② 正确处理岗位主次关系。高校教师在工作和社会服务二者关系上必须要有主次意识,不能颠倒二者的关系,工作是主,社会服务是次。③ 确立自觉的守法道德。1)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2)处理好法理情的关系。3)处理好金律阶段的积淀和发展。第一,主动接受各种师德教育,在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中,提高大学教师师德修养认识,陶冶师德情感,培养师德意识,规范师德行为。第二,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自觉依靠各种制度、纪律等外在压力来规范自己,约束自己。第三,积极主动参与营造教书育人的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3)大学教师加强师德修养要努力由他律向自律转化。第一,要做到自觉内省。第二,经常反省。第三,努力做到慎独。(4)在他律和自律的结合中,大学教师的师德修养还要突出师德实践环节。
第十一章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目的性原则 目的性与评价的目的性原则;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目的性原则及其规定性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一般标准和最高标准 寻求和实现了充分的人际交流,不断达到新的理解,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促发新的发展契机。
④有益竞争
在教师集体中开展竞争的必要性: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是促使教师个体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
以道德的手段在教师集体中开展有益竞争:竞争的手段必须符合道德;应妥善处理好教师集体中竞争和协作的关系;教师要有一种开拓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
16、什么是真实的集体
按照马克思关于“真实的集体”的思想,在真实的集体里,个人与集体、个人利于与集体利益在价值本质、价值地位、价值意义上是统一的,不存在内在的分裂和价值序列上的优劣之分。从个人与集体的价值关系来看,两者在总体上是一种相互统一、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共生共长的关系,一方面,个人的价值创造、利益增长和需要的满足依赖于集体价值和利益的增长;另一方面,集体的总体价值和利益的增长又必须依赖于个人的价值创造和利益增长。总之,把实现社会整体的共同进步与每个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真正统一,作为最高目标。
17、调节教师集体人际关系道德之实现(教师集体道德实现的内在根据与外在条件)1)教师良好的道德素质:教师集体道德实现的内在根据 内涵:主要包括教师科学的道德理性、高尚的道德情感、自主选择正确道德行为的能力。培养教师认识集体之必要性的道德理性(教师道德行为的过程也是主体不断超越自身德性状况之“实然”而向德性之“应然”状态切近的过程。);形成教师对于集体高尚的道德情感;提高教师在集体活动中自主选择正确道德行为的能力。
2)社会规范和激励机制:教师集体道德实现的外在条件
激励机制大体可分为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主体的自我激励,即自己为自己设定守德的动力机制;二是客观的外在激励,这种激励可以是精神激励,也可以是物质激励。总之,就教师集体道德的保障机制而言,不仅应该规定教师在集体活动中的行为不得为非,而且要告诉他们应该去追求更高的价值;既要制定必要的规章使广大教师的行为不逾道德之矩,又应激励他们去追求更高的守德境界。不同道德境界的教师:践踏集体道德的教师——纠偏、限定;消极守德教师——强化和提升;信守集体道德的教师——强化和激励(主体的自我激励;客观的外在激励)第七章 高校教学工作中的道德问题
18、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道德要求 1)确立科学的教学理念
科学的教学理念有着鲜明的特征:①教学对象的主体性,教学的出发点是人,教学的主体是人。②教学目标的发展性。首先要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个性。其次,要激活学生经验,实现知识向智力转化。③教学要求的全面性。通过各科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激发学生自尊心、自信心,形成学习信念,丰富学生精神世界。2)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①教师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不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是专家能手,还要对本专业的学术动态、理论前沿有所了解,并具备独立研究的能力。②教师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素养。现代教师只“专”不行,还得“博”,即还应该具备较广博的知识素养。③教师要掌握教育和心理科学知识。④教师要学而不厌,锐意进取。(知识的更新规律、保持自身魅力的需要)3)提高教育专业能力 ①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应达到科学性和准确性、启发性、形象性这三点要求。②教师把握1)有助于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健康方向 从高校的职能来看: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看: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2)有助于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3)有助于大学生创造人格的养成 创新意向的培养;冒险精神的培养;开拓能力的培养
4)有助于高校教师取得科学研究的成功 5)有助于大学生科研素养的培养
19、科学研究中具体的道德要求?(案例)(1)追求真理、勇于创新。①打破科研的神秘感。②克服自卑感。③防止自满情绪。④反对迷信权威。⑤正确看待失败。(2)实事求是,治学严谨。①选择研究的课题要有科学价值。②资料收集要客观、准确、全面。③在研究过程中要消除主观上的偏向,尊重事实,不要先入为主。④反对学术腐败。主要表现为:a.抄袭剽窃。b.伪造或拼凑包装。c.浮夸吹嘘,制造“学术泡沫”。d.大搞不正之风。如何消除学术腐败:a.设立一个全国性的科学道德监督机构,专门接受举报、调查并处置。b.详细公布调查结果。c.加以适当处罚。⑤.建立学术规范。(3)配合协作,优势互补。
①增强合作意识。②分工协作③优势互补(4)学术民主,提携后辈。
①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是学术民主的前提。②开展学术讨论、争鸣是学术民主的关键。③防止学术垄断是确保学术民主的保证。④提携后辈。
20、学风不正、学术腐败表现形式?造成的原因?如何解决? 学风不正、学术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P169)① 抄袭剽窃;② 伪造或是拼凑;③ 浮夸吹嘘,制造“学术泡沫”;④ 大搞不正之风。学风不正、学术腐败产生的原因:(P170)① 从大的社会环境来说,整个社会在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出现的价值观、利益观和道德观偏差对学术界的影响等;
② 从学术界自身而言,建立和完善既适应社会发展又符合学术规律的学术管理系统滞后; ③ 从学术和学术人员来说,极少数人学术道德低下,学术功底薄弱,心态浮躁,经不起名利的诱惑等;
④ 从监督和惩罚机制上看,监督和惩罚机制的缺败也是我国学术腐败未能得到遏制的一个重要因素。解决的途径:
① 有赖于党风、社会风气的根本转变;有赖于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学术发展规律的学术评价机制,需要综合治理,多管齐下,才能见效。
② 建立和完善既适应社会发展又符合学术规律的学术管理系统
③ 提高学术人员学术道德,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和经得起名利的能力
④ 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学术监督和惩罚机制 第九章 高校教师社会服务中的道德问题 ★高校教师社会服务道德价值评价中不确定性的辨析
(1)如何看待高校教师的道德义务。
传统观念中,高校教师的社会服务历来都是“义务”或“奉献”,但随着改革开放和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背景发生了变化,高等教育的成本已由政府和受教育者共同承担,“第二职业”也已成为合理、合法的正当行为。
(2)如何看待高校收费。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看待“私心”。
过去的一些“私心”几乎是一切罪恶之源,而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酬金是对劳动的肯定,人们关心自己的利益不再是“私心”的范畴,它是人们要求自己正当劳动价值得到社会承认的一种形式,是人们正确主张自己应钱和道德的关系,“义利统一”。4)按章纳税。
④ 要主动维护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
⑤ 应具有人格示范的要求:为人师表。
22、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道德意义?
① 可以促进教学、科研等工作顺利的开展 ② 成为学生社会的榜样
③ 正确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
23、教师在服务社会中需处理哪些关系? ① 正确处理好享有的权利与应尽的义务的关系。
② 正确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
③正确处理好职业范围内工作中的主次关系。④ 正确处理好学术无禁区与传播有规范的关系。
⑤ 正确处理好学术独立与功利性的期望的关系。
第十章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指人们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对自身道德素质的自我改造、自我完善,是人类主体精神的自律和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及其行为实践。
★道德修养的意义:①时代发展的需要。②完善自我的需要。③实现现代化的需要。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师德修养的必要性?
①师德修养是教师个体职业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要求。②师德修养是教育现代化对教师的要求。③师德修养是社会对教师的要求。
24、理解师德修养的过程
首先,师德修养是教师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信念、行为和习惯诸要素从低到高、从旧质到新质的循环往复的矛盾运动过程。然后,① 提高师德认识 ② 陶冶师德情感 ③ 磨练师德意志;④ 坚定师德信念 ⑤ 培养师德行为和习惯。
25、新时期师德修养的要求?(P203)① 学习与实践结合。
1)大学教师要提高师德水平,必须加强理论学习。①要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②学习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知识。③学习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吸收社会生活中一切有用的养料。④向具有高尚师德的优秀教师学习。⑤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2)大学教师要提高师德水平,还必须注意深入实践。①积极投身教育实践。②积极投身社会生活实际。③开展有教育意义的道德实践活动。
② 他律与自律的结合。(见26题)
③ 品德修炼与仪表修饰的结合。1)服饰:冷暖色适宜,和谐得当;款式合时,展示个性特点;扬长避短,张扬个性;朴实自然,整洁宜人。2)语言:健康文明富有思辨性;规范简介富有逻辑性;准则生动富有幽默感。3)举止:仪容端庄潇洒和蔼可亲;沉稳大方,行为得体;积极践行公德,讲究礼仪。
26、他律与自律的关系
他律指道德主体在接受道德的有关原则、规范和要求的过程中,处于被动、受动的位置,其意志受到外在因素的干扰和驱使,把追求和道德之外的目的作为行为准则。自律指道德主体在道德实践过程中能严于律己,自觉主动地内化道德的有关原则、规范和要求并自觉地付诸行动。他律和自律是大学教师道德修养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但是二者又是相互关联作用,这种关系表现在他律是自律的前提和基础,自律是他律的发展和升华,大学教师加强师德修养必须经过他律阶段的不断积淀、发展、提升,渐而转向自律,坚持他律与自律的结合。要做到:(1)正确认识师德修养过程中他律与自律关系的意义。第一,他律是教师进行师德修养的外在动力。第二,自律是教师进行师德修养的内在动力。第三,师德修养重在自律。
(2)大学教师在师德修养过程中,要重视他
(1)一般标准:“善恶”是道德评价的一般标准。教师职业道德评价首先是道德评价,然后才是在教育领域内对教师进行的道德评价。(2)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善恶标准的内涵:主是对教育目的实现有价值的行为和品质就是善的,凡是对教育目的的实现有害的、产生负价值的行为和品质就是恶的。
(3)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最高标准:教育伦理中的“至善”——人的全面和自由地发展,成为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最高标准。★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依据 其争议主要集中在“动机与效果之争”、“目的与手段之争”这两个方面。
第十二章 职业道德教育与教师的道德成长
27、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记住,与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相区别)
① 引导性原则。这一原则主要是从师德的他律性特点出发的,是一种外在的客观要求,需要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懂得这些规范之所以重要的道理。② 内化性原则。这一原则主要与道德的自律性相联系,师德的道理虽然是可教的,但师德本身却是靠教师主体去修养。③ 认知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在师德的培养过程中,教育者既要重视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又要引导受教育者运用理论知识去观察分析问题,指导自己的行为,以便把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统一起来
④ 差异性原则。首先指高师院校的师德培养工作必须依据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的生理、心理即品德形成的规律来进行,要通过全面深入地了解,真正掌握学生各方面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其次,注意到教师的不同个性、特点,开展有针对性地师德教育。
⑤ 连贯性原则。师德养成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规律。影响师德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是广泛的,具有社会性,是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综合影响的结果,如果各方面的影响不连贯、不一致,必然会影响师德素养的形成。另外,师德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顺序行和阶段性,是一个前后连贯的完整过程,这就要求各阶段在总体方向上要一致,在内容、方法上要互相连接,要系统连贯。28在职教师师德教育的内容? 1)教师角色意识的强化
角色认知:对自己角色的社会地位、作用、行为规范的实际认识和对与社会其他角色的关系的认识。角色体验:在扮演教师角色的过程中,教师由于受到各方面的评价与期待而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
教师角色冲突的表现:①不同角色期待引起的角色冲突②对教师角色行为的不同理解引起的角色冲突③教师在履行多种工作角色时所产生的角色冲突④职业的社会评价和时间与精力的投入与职业收入不相符引起的冲突。3)教师职业情感的培养 教师职业情感,是指教师感受教育需要的心理活动,它是基于教师对教育客体关系的认识,在对可以直接引起愉快或痛苦的事物关系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心理体验。转变观念,重塑教师精神 改变传统课堂教学观念影响,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第二篇: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问题论述题总结-心理学
1.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P228知情心 自我独立 人际适应 人格)①具有旺情绪的能力,心境良好;③具有心理行为。④具有正确的自我独立生活人际适应境的能力;⑧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3.简述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P27)①学习内容上的特点(两高一实践):a.专c.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②学习方式上的特点(两自一结合):a.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b.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提高;c.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
4.简述学生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P170)①态度定势的形成:态度定势是个体基于定势的作用较为明显;②道德观念的确立:道德观念是人们对道德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关系以及如何处理这些关系的行为准则认识的反映,道德观念的形成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③道德情感的培养:伴随道德观念反映人的内在需要的一种态度体验,是推动人产生道德行为或制止不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a.通过具体的道德情境培养直觉的道德情感;b.通过文艺作品或先进人物培养想象的道德情感;c.通过说理培养伦理的道德情感);④道德信念的形成:道德活动的理性基础,是个体对自己要遵循的道德观念的确信(a.使学生获得道德行为的经验;b.利用道德情感的催化作用;c.发挥教育者的言传身教作用);⑤道德意志的锻炼:道德行为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个体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挫折和诱惑,需要进行道德抉择和行为调节,这就是道德意志的体现;⑥道德行为的养成:受道德意识支配的对待他人、社会乃至自身的具有道德意义的活动,是道德观念的外现,也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a.掌握道德行为技能;b.训练道德行为习惯)。5.简述教师教学的三种水平(P17)①尝试式教学:没有经过教师理论的学习或正规培训,知道该“教什么”,但不懂得“如何教”②因循式教学——不懂得如何有效教③策略式教学——不仅关注“教什么”,“如何教”,更关注如何有效教 7.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矛盾有哪些?(P231)①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②思想性和的矛盾;⑤群集友谊与争强好胜的矛盾;⑥性生理成熟与性心理成熟相对迟缓的矛盾
8.简述“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基本内容。(P7)维果茨基将学生的发展水平分为两发展水平”,这种可能的发展水平,实际上是我们的教育目标,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为“最近发展区”。教育就是“实现最近发展区”的过程。9.简述学生学习动机水平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P54)耶尔克斯-道德森定律: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b.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C.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启示: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尽量紧张一点;而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则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10.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心理因素。(P142)①问题表征(问题表征反映对问题;②情绪状态(个体在怎样的情绪状态下进行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对活动效果有直接影响);③动机强度(动机会影响个体思维活动的积极性);④定势作用(由先前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⑤功能固着(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⑥原型启发(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11.简述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P217)①相似吸引;②互补吸引;③仪表吸引;④14.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P41)知识观:科学的知识包含真理性,答案,也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学生观:学生具有广泛的知识和经验,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学生的协作活动对意义建构起重要作用。学习观:a.学习是知识的建构过程;b.学习过程是双向建构的过程;c.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展变化的两种途径方法(同化:学习者把外界环境中的新信息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以丰富强调已有的思维倾向和行为模式;顺应:外部环境变化,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的信息,引发原有认知结构调整,建立的新结构)。15.简述创造性(力)与智力的关系。(P139)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①低智商不可能有高创造性;②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③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任意;④高创造性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这种非线性关系分布表明,高智商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而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更重要的是,创造性绝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
16.简述知识应用的基本过程。(P88)①审题(弄清已知、未知条件和各条件之间;③重现知识(到长时记忆系统中去找解决这一课题的有关知识);④解题。18.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论。(P61)自我实现理论(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现的需要。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最高级的需要是自我实现。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发展和实现。
20.简述自我认识的基本途径。(P196)全面认识自我 a.通过认识他人和与他人的c.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d.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e.通过自我反省来认识自我21.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P232)①环境适应教育②智力发展教育 22.简述“名片效应”的基本内涵。(P13)所谓名片,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一育效果。“话不投机半句多”从反面证实了这种效应。23.简述“好感效应”的基本内涵。(P13)如果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有好感,他们会的观点。
24.简述道德情感培养的主要途径。(P173)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观念反映人的内在德心理结构中道德情感起到联系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桥梁作用。(a.通过具体的道德情境培养直觉的道德情感;b.通过文艺作品或先进人物培养想象的道德情感;c.通过说理培养伦理的道德情感)25.简述多血质气质类型的基本特征。(P271)①胆汁质:坦率、精力旺盛、反应迅②多血质:活泼好动、反应迅速、敏感、情绪发生快而多变、注意兴趣易转移、善交际、具有外倾性;③粘液质:沉着、安静、反应缓慢、情绪发生慢而弱、注意稳定、往往表现为固执和淡漠、具有内倾性;④抑郁质:情绪体验深刻、敏感、反应慢、行动迟缓、行为孤僻、心理脆弱、具有内倾性。
一.试述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措施。(P63)学习动机的激励措施:①使学生②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③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功感④利用学生的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⑤利用
反馈信息,合理进行奖惩⑥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
二.教师的教学怎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P129):①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具互之间的关系);②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教材的结构化、一体化和网络化);③改进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不断分化:知识的纵向联系;综合贯通:知识的横向联系);④训练学生掌握学习策略。
三.举例说明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P72)a.强度律:感知的事物(刺激)必 b.活动律:活动的对象更容易被我们所感知; c.差异律:感知的对象必须与它的背景之间有所差异,对象从背景中突出来; d.对比律:凡是在性质或强度上具有对比关系的刺激物,当它们同时或相继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往往能使学生对它们差异的感知变得更清晰 e.组合律: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态上相似、颜色上一致,教学内容应力求在时间、空间上组成有意义的或有规律的系统,以便于学生整体知觉。
四.试述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对当今教育改革的意义。(P33)a.强 c.教学应遵行4个学习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和反馈原则;d.提倡发现学习(发现法4好处:提高学习者智慧并发挥其潜力;产生自行学习的内在动机;学会发现的试探法;巩固对知识的记忆);e.鼓励学生进行直觉思维。五.试述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的基本内容及其教育意义。(P263)①逻辑数的智力⑧观察自然的智力。启示:①我们应该全面地认识学生,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②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体发展;③用多元标准评价学生,使他们在未来职业中扬长避短。④有利于发现不同类型的人才。六.教师威信对教育效果有重要的影响,这对我们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有何启示?(P13)威信。这种威信,只要是教师,人人都有。二是教师的人格威信。这种威信并不是每个教师都具有。这种威信对教育的影响与学生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每个教师都应该努力形成人格威信。教师的人格威信是由教师个人的资历、声望、才能与品德等人格因素决定的。从本质上讲,它是教师具有积极意义的人际关系的反映,它一经形成,将会对教育、教学成效产生巨大的作用。因此,形成和维护教师良好的威信,既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又是教师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二)教师威信对从事教育工作的启示。如果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不高,那么教师的要求与教诲,即使是正确的,也往往会成为“耳旁风”,学生听不进去,也不会认真执行,甚至还可能跟教师发生冲突。反之,教师的一切要求与教诲都会顺利的被学生接受,并努力去执行,甚至教师的缺点也可能得到学生的原谅。因此,每个教师都应该努力形成并维护和提高自己的威信。一方面,教师要形成自己的威信。教师都希望自己在学生的心目中有崇高的威信,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形成威信呢?第一,要具有高尚的思想、良好的品德;第二,要有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育和教学艺术;第三,仪表端庄,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和习惯;第四,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第五,要努力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另一方面,教师要维护和提高自己的威信。首先,教师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其次,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第三,教师要有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第四,教师要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启示:要使学生顺利接受教师的教育,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和首先修养,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威信,形成好感,同时注意与学生交心,与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七.试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教育意义。(P168)①人的行为是可以影响道德行为因素有社会环境、文化关系、客观条件、榜样强化等,如果能控制这样一些因素,提供良好的榜样,奖励恰当的行为,就有助于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与发展;④在研究方法上,社会学习论注重实验室实验。教育意义:a.学习者在社会交往中,通过对榜样人物的示范行为进行观察而无须予以直接强化的学习,这就是模仿学习b.成人把社会首先准则传递给学生可以通过两条途径,一是口头说教,另一条是在儿童面前展示自己的行动和实践,尤其是后者效果更为明显,如果成人言行不一,对儿童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有影响的。
八.根据性格特征的结构,分析你所熟悉的一个人(请用化名)的性格特点。(P276)以及对待学习、工作方面等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例如,有的人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热爱集体,严于律己,宽厚待人;工作勤奋、踏实,富有创造精神;谦虚谨慎,自尊自爱。(2)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主要是指在感知、思维、想象等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在感知方面,有的人属于主动感知型,不易受环境的干扰,主动根据目的、任务进行观察;在思维方面,有的人做事总是三思而后行;在想象方面,有的人想象主动、积极、现实。(3)性格的情绪特征。人的情绪活动在强度、稳定性、持续性、主导心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例如,有的人情绪比较稳定持久,精神饱满,无忧无虑,积极心境占主导地位。(4)性格的意志特征。一个人在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水平方面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例如,有的人行为的目的性强,对行动的意义有清晰的理解,办事果断,做事持之以恒.九.以大学生“考研”为目标,用动机期望理论揭示大学生考研的不同动机强度。性)根据动机期望理论,大学生选择考研主要基于三个具体因素。第一个因素是大学生对自己考研能力的主观估计。如果大学生相信自己能够考研,则考研的动机就强烈;如果认为自己不可能考上研究生,则考研的动机就降低。第二个因素是大学生对考研的期望。如果认为考研会带来某种好的结果,换句话说,如果大学生想象自己考研会带来自己渴望的结果,则考研的动机会就强烈。相反,路过大学生若认为考研不能带来自己所期望的结果,则考研的动机就不足。
第三个因素是大学生对考研的偏好。如果一个大学生真的渴求考研,则动机会很强烈。如果认为考研并不能找到好的工作甚至延缓就业的机会,那么考研对于他来说就不会成为一种激励力量。总之,大学生考研的动机强度依赖于他们认为自己能否考上研究生,考上研究生能否带来预期效果,以及考上研究生是否有价值。如果大学生对这三个因素的估价都很高,考研的动机强度就可能高;如果他们对其中的某个因素不感兴趣,考研的动机强度就不强,甚至认为考研毫无意义。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阐明良好人际关系建立和维护的基本途径。(P223)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一往情”深 ①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②主动交往;③移情。良好人际关系的维护:①避免争论;②不要直接批评,责怪和抱怨别人;③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④学会批评。
第三篇:2012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职业道德》小抄版
名词解释
1.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
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
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
3.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教师从事教师劳动所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
4.教育人道主义原则:就是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应
当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出发,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协调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并以人道主义的言行影响、培养学生。
5.教书育人原则:所谓教书育人就是教师既要向学生传
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又要自觉地用人类崇高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去塑造学生的灵魂,到稳重端庄。第五,在待人处事上,要做到真诚热情。教师职业良心的作用是什么?教师职业良心一旦形成,便能够调节教师的行为,具体有三个方面:第一,教师行为前的选择作用;第二,教师行为中的监督作用;第三,教师行为后的自我评价作用
9.教师道德品质的构成?有六个基本的要素:教师道德
认识、教师道德情感、教师道德意志、教师道德信念、教师道德行为和教师道德习惯
10.教师道德内化的意义?
(一)完成教师道德由他律到
自律的升华
(二)实现了教师道德的规范作用
(三)达到了培养新一代教师的道德目的 论述
1为什么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也就是必要性)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培养合格教师的需要。道德修养是每个教师胜任工作的必要条件。教育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道德修养的高低。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正确处理好精神与物质、集体与个人、8.(1)慎独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又是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一种极高境界(2)慎独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标准和方法(3)慎独是教师道德的崇高境界。总之,教师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是由教师道德的本质和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决定的……………..5教师应如何贯彻教师育人原则
(一)既要做学生得良师,又要做学生的益友。做学生的良师,教师就必须具有良好的专业造诣,把书教好,做学生得益友,教师就必须具有好的人品,有人生的经验,有做人的工作热情,把人育好。不管做良师还是益友,教师都必须去接近学生,了解学生
(二)遵循教育规律,掌握教书育人艺术。要掌握教书育人的规律和艺术,首先,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具有勇于进取的精神,勇敢的地在实践中探索的精神。其次,要努力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并与自己的具体教育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转化为教书育人的实际能力和艺术。再次,必须精通新时期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方法和艺术,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四是严而有恒。
17.严谨治学、博学多才,是教师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必
备条件。
18.教师的能力主要包括智力、专业能力和创造力三个方
面。
19.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育劳动的特定要求。
20.道德义务就是个人自觉无私地对社会、他人所承担的道德责任,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对人们行为的要求。
21.马克思主义认为,一方面道德义务是客观存在的社会
现实关系的反映,社会的人必定生活在各种社会关系之中,从而也必然有一定的道德义务。22.道德义务是无私的纯碎的义务。
23.教师道德义务具有下列突出的特点:第一,履行教师
道德义务是教师自愿选择的结果。第二,出于道德义务选择的行为,教师不乞求相应的报酬。第三,教师道德义务的内容必须付诸行动才具有现实意义。6.并把二者有机的统一起来。热爱学生、教学相长,是指教师对学生持有超出一般
情意的崇高感情,深切地关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并7.和学生相互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成长。严谨治学,博学多才,就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要不
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不断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具有精深广博的专业知识和其他知8.识,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才能。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指教师用自己的行为作为学
9.生的行为准则,成为可资学习的表率,可效法的榜样。教师职业义务: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职业活动时对社
10.会和他人所应承担的责任教师职业良心:是教师在对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
及社会、学校履行职业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的11.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自我评价能力。教师职业荣誉:是指教师在履行教师道德义务后,社
会给予的赞扬和肯定,以及教师个人所产生的尊严与12.自豪感。教师职业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基于
对幸福的正确认识,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实现自身和谐发展产生的一种自我13.满足、自我愉悦的生存状态。慎独,是指个人在独处无人监督时,仍能谨慎遵守道
14.德原则。教师道德品质:是指以教师为职业的道德主体所持有的行为习惯和行为特征,是教师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倾向和一简答贯表现。1.职业道德的特点有哪些?第一,在内容表达上,带有
强烈的具体职业特征。第二,在表达方式上,更加具体、灵活、多样。第三,在调解范围方面,主要是用来约束从事本职业的人员。第四,在功能和效果方面,2.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成熟性。
范性;①学生的“向师性”心理决定了教师职业劳动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是什么?1)教师职业劳动的示的示范性特点②教师职业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特点③教师独特的劳动手段决定了教师职业的示范性特点3.职业劳动的创造性;2)教师职业劳动的复杂性。3)教师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是什么?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是
4)教师职业劳动的长周期性; 由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所决定的。4.性;人道主义及教育人道主义的内容是什么?人道主义坚
2)道德行为的示范性;3)影响结果的深远性;1)道德意识的自觉 持以“人”作为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而在价值领域里确立了“人的目的”这一根本的道德原则,它主张去掉一切标签,以“人就是人”的眼光来看待人和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强调人的地位,重视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和保障人的权利。教育人道主义就是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应当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出发,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协调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并以人道主义的言行影响、培养学5.生。贯彻教书育人原则必须反对哪几种错误倾向?一是
“分家论”就是把教书和育人截然分开、对立起来。二是“自发论”就是把教书和育人混为一谈,混淆了教书和育人各自确定的内涵。三是“代替论”就是把6.教书和育人从另一个极端混为一谈,未来教师的职责表现在哪些方面?一是学生学习的指
用育人代替教书。7.导者。二是未来的设计者。三是智力资源的开发者。教师风度仪表方面的要求?首先,在服饰上,要做到
整洁高雅。其次,在神态上,要做到愉快亲切。第三,在言谈上,要做到谦逊文雅。第四,在举止上,要做奉献与索取等方面的关系,树师表,铸师魂,正师德真正做到正已、敬业、爱生、奉献,而要做到这几点,就必须加强教师的道德修养历史使命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完成教师的激励作用,,培养合格学生的需要。教师道德不仅对教师具有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而且对学生道德意识、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也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需要。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席卷全球,3)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知识经济对社会各方面正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展和教师素质的提高既是严峻的挑战,机遇。又提供了全所未有的这对教育发2首先,树立优良学风。教师树立优良学风,主要应当做到以教师如何做到严谨治学?
下几点:一是要认真求实。二是勤奋刻苦。三是虚心踏实。四是科学严谨。其次,刻苦专研业务。教师要淡泊名利,甘于寂寞,注重学术积累。要加强团结,和谐合作,在业务研究中相互力戒浮躁,潜心钻研;要认真读书,关注现实世界,切磋,共同进步。再次,强化教育能力。教师的教育能力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一是,教学能力,教师要掌握和提高教学内容的加工能力,递能里,教学过程的调控能力,现代教学手段的操作能力。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力,教学信息的传二是思想工作于组织管理的能力,的关系,要擅于处理好人与人之间教学教学秩序。三是教育科研能力,要成为科研能手,以科擅于设计和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形成并维护良好的研促进教学。最后,处理好教学和治学的关系。具体讲一般应该围绕教学搞科研,兼顾二者,又以教学为主,以教学为中心,只有这样,才算摆正了教学与治学的位置。3教师的公正,论述教师职业公正的作用 搞好教学,改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和校风,对指导教师高校教师履行道德义务,推动师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成。第一,有利于良好的教育环境的形理好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系,教师能够对人对己做到公正是十分必要的,校教育外部环境;等等。第二,有利于教师威信的提高。学就会有利于形成较好的学因为公正处生对教师公正品质的期望很高,学生心目中形象的好坏。教师公正与否,会影响他在挥。面:一个是个体,教师公正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泉之一。教师的公正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的重要性体现在两方第三,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另一个是集体,分裂。导致集体生活和集体建设的动力减退。第四,有利于不公正的教师行为会人为地造成学生集体的学生的道德成长。教师公正本身直接构成德育的内容。公正本身就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涵,的生活准则,教师要让学生选择公正所以五,有利于社会公正的实现,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的起点,他自己就必须首先做到为人出事公正无私。第如果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不能感受公正的存在,立起公正的信念,最终不利于公正的实现。学生就很难树4 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他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规论述教师道德修养的方法
范、养一方面要学习相关的道德理论、道德原则在教师职业活动中的具体化,在道德实践中不断锻炼。道德规范,因此教师道德修另一方面又要修养过程中进行学习,有助于明确师德修养的方向和要求,(一)理论学习的方法。教师道德提高对师德和师德修养的认识,实践。所以,学习在教师道德修养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用正确的理论指导道德修养道德修养过程中的学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习党和政府关于教育方针、政策。2)学习现代教育科学理论((1)学习3和途径
4、学习优秀教师的思想)学并为社会实践服务。
(二)实践锻炼的方法。道德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产生,业道德,离开了教师所从事的教育实践活动,没有人类的社会实践,道德现象就无从就不会有教师职实践活动中加强道德修养,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当然也不可能有教师道德的修养。教师必须在教育践增强教师道德修养的主动性((1)通过实为道德行动(3)通过实践磨练道德意志
(三)慎独的方法,2)通过实践把道德认识变式
(三)把育人寓于课堂教学之中。每门课程的任课老师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都应结合自己所授课程的内容,行思想教育
(四)扩宽教书育人的空间,教师应把教书育人对学生进的空间从课堂内扩大到课堂外。在高校工作的每一位教职工都要自觉地担负起教书育人的(五)形成全面育人局面。重担
(六)进行科学管理。建立健全科学的教育管理制度和学生管理制度,用制度来规范和引导教师教书育人的行为。选择、判断1.道德的本质:
用,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思,它植根(1)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本质的决定作
于经济关系之中。第一,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第二,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道德的内容。第三,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决定道德的变化。第四,在阶级社会中道德的阶级性和道德的共同性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这种特殊的规范性表现在(2)道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第二,道德规范不使用强制性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第三,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2.3.一种实践精神。道德调整的是以个人为主体的社会关系。
3)道德是生产劳动是道德产生的客观前提,自我意识是道德产
4.生的主观前提人类最初的道德意识是怎样产生的呢
德产生的根源。道德产生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是一?第一,劳动是道
定社会关系即个人与他人、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关系的产生;二是人们具有一定的能够反映这种关系的能力,即人对自身所构成的这种社会关系的自我意识的5.出现。第二,社会分工是道德形成的关键职业道德的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第一,生产的发展
和社会分工的出现,是职业道德形成的历史条件。第二,人们从事的各种职业活动,是各种职业道德形成6.和发展的实践基础。人类教育活动的出现是教师职业产生的社会基础;社
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教师职业产生的经济基础;脑力劳7.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是教师职业产生的历史前提。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 对教育过程的调节作用
(三)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
(一)对学生得教育作用
(二)8.9.(四)对教师的激励作用 道德规范体系包括: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范畴。
人道主义的发源地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它最初是
针对封建等级制度、经哲学及宗教神学对人的身心的10.无情禁锢而提出来的。教育人道主义原则对教育活动中的一切参与者都具有
11.约束力。贯彻教育人道主义原则,其具体要求是:第一,尊重
每一个学生。第二,关心每一个学生。第三,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学会爱人。第四,教师还要把教育人道12.主义原则贯彻到其他一切人际关系的处理中。13.教书育人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所谓教书育人就是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
识,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又要自觉地用人类崇高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去塑造学生得灵魂,并把二者有14.机的统一起来。师生关系的教育意义:首先,师生关系影响学生得可
塑性。再次,师生关系影响信息的传递。再次,师生15.关系影响学生得心理。师爱的教育意义:首先,师爱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感。
最后师生关系影响学生得学习。师爱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一是目的性。二是广泛性。16.三是科学性。其次,师爱巨大的教育力量。热爱学生得具体要求:首先,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
其次,教师要热爱所有学生。再次,严格要求学生,一是要严而有爱,二是要严而有格,三是严而有方,24.职业良心,就是职业劳动者对职业责任的自我意识,就是人们在履行对他人、对社会的职业义务的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自我评价能力,是一定的职业道德观念、职业道德情感、职业道德意志、职业道25.德信念在个人意识中的统一。荣誉是社会对人们履行义务后的赞扬和肯定,以及个
26.人由此而产生的尊严和自豪感。教师道德修养是指教师为了适应教育教学教学工作的需要,根据教师道德的原则、规范、范畴的要求,在道德方面所进行的一种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活动,以及经过锻炼、改造而形成的教师道德品27.质和达到的师德境界。教师道德修养的实质就是不断地解决道德必然性与个
人道德选择能力之间的矛盾。道德选择能力之间的矛盾(品质与他个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品质的矛盾(2)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1)道德必然性和个人28.性与情欲的矛盾3)道德理道德修养的与马克思主义人性论:第一,人性是后天
形成的,第二,人性善恶是具体的、历史的。第三,29.人性善恶具有可变性。教师道德修养的可能性:第一,每一个教师都有道德
修养的主要能力。第二,社会或阶级为教师为教师进行道德修养提供可条件。第三,人性的后天性和可塑30.性是道德修养的先决条件。教师道德内化的三个阶段
(一)服从阶段
(二)同化
31.阶段
(三)内在阶段道德品质是指体现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
并具有稳定性和一贯性倾向的个人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总体的根本属性,也可以说是人们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同社会利益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和行为特征(品质是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内化(1)道德品质是道德关系的体现(32)道德32.觉意志的凝结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道德品质是主体自累((1)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积
质是行为整体的稳定特征2)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内在根据(3)道德品
第四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章新世纪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思考:1.如何认识基础教育改革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现实需要?P8
2.P10—11
第二章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思考:1.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有哪些特点?P42
2.P43
3.P4
4.怎样理解高校教师职业的道德性?P14
第三章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范畴
案例分析:用生命守望山城教育。P52—54
思考:1.简述高校教师义务的特点。P56
2.P64
3.P58
4.简述高校教师幸福的特点。P66
第四章高校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
思考:1.简述高校教师与教育事业道德规范的意义。P74
2.谈谈你对教书育人的理解。P79
3.P84
4.P84
第五章高校教师对待学生的职业道德
案例分析:(1)用爱与责任教书育人。P90
(2)网贴曝某高校一辅导员财务违纪,老师向学生借近10万元。P 91 思考:1.谈谈你对高校教师对待学生的职业道德规范意义的认识。P98—100
2.举例说明高校教师如何才能做到热爱学生、诲人不倦。P101
3.P104
4.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的教学语言有哪些要求?P109
5.谈谈你对教师性道德问题的看法。P112
第六章高校教师对待其他人员的道德
案例分析:1.为了一名保安的生命。P114
2.“小”教授抄袭“大”教授,谁的学术道德有问题?P14 思考:1.简述高校教师与教师之间交往关系的意义。P118—119
2.举例说明高校教师如何处理好与同事之间的关系。P120—123
3.简述高校教师与学校管理者交往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P127—129
4.高校教师与学生家长交往时应遵守哪些职业道德规范?P133—136
5.谈谈作为高校教师应遵循哪些学术道德规范?P137
第七章高校教师道德修养
案例分析:1.浙江大学贺海波论文造假事件。P144
2.范敬宜:我最大的乐趣是教书。P146 思考:1.为什么要加强高校教师的道德修养?P151
2.比较师德修养与师德教育的异同。P150
3.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和特点有哪些?P157
4.结合自己的经历或体会谈谈高校教师应如何进行道德修养?P164
第五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库
★根据“法治与德治”结合的治国方略,谈谈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对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性。
答:法制与德治相结合是新时期治国的重大方略。法律与道德相互区别、联系。德治属于思想道德建设、属于精神文明。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对于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和治国体系,说明加强师德修养的重要意义。
答:(1)对目前高校师德状况的估计:少数教师师德状况不如人意。。
(2)对目前高校少数教师师德不如人意的原因的分析。。(3)简述加强师德修养的重要意义。。
★陶行知为了中国教育事业,毅然放弃高官不做,抛开舒适的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培养“四有”新人,具有重大的意义。
★根据所学关于教师劳动结果(“产品”)的特殊性的理论,论述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答:
1、教师劳动的结果是培养出掌握一定文化科学知识、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人,这是教师职业劳动的重要特点。这种特殊的劳动“产品”,具有其他劳动产品无法比拟的社会价值和意义。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对学生的教育或影响作用,带有持续性、持久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具备对其劳动“产品”高度负责、对整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
2、概括出材料的实质: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3、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一,在道德意识上比其他职业道德有更高的要求;二,在道德行为上比其他职业道德有更强烈的示范性;三,在道德影响上比其他职业道德更广泛、更深远。
★100 多年来,先进的中国人,无数优秀的教育家为培养强国富民的人才,献出了毕生精力。例如无产阶级教育家徐特立,始终“以教书为职业,教育为事业”,从事教育工作70年,为国家培养了几代青年,被尊称为现代圣人、人民师表。在徐老60寿辰时,毛泽东给他的一封信中说:“你是我 20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始终坚持“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是革命队伍中的“一位坚强的老战士”。又如人民教育家吴玉章,以“一息尚存,绝不放松”的奉献精神,“一贯有利人民,一生有利青年”,数十年如一日,为人民教育事业做出卓越贡献。建国以来,无数人民教师胸怀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赤子之心,辛勤耕耘,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请从上述典范的事迹并结合本人的体会,简述合格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重要性。
答:
1、热爱教育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道德责任。
3、严谨治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浅谈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
答: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仅要了解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而且要掌握师德的科学方法。
一、努力做到“慎独”;
二、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严于解剖自己;三,要防微杜渐,积善成德。
★列举两个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状况的正、反方面的事例,城市生活,深入农村,接近群众,安于“粉笔生涯”三十载。他在靠募捐的困难条件下,创办了举世闻名的晓庄师范等各类学校。他那“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和“爱满天下”的宽广胸怀,以及一贯身体力行,为人高尚的品质,光照后人。请结合实例,谈谈你对人民教师理想人格的设想。
答:所谓理想人格,是指一定道德原则规范的结晶和道德的完美典型,是一定道德所认定的 各种善的集合,也是一定道德为人们树立的最高行为标准。人民教师理想人格的设想,应从以下各方面加以概括:一,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热爱教育,甘于奉献;四,教书育人,尽职尽责;五,严谨治学,德才兼备;六,以身立教,德识统一。
★教师高尚人格是教师职业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从个体角度谈怎样塑造教师个人的高尚人格。
答:教师应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1)做到自爱、自尊、自重;(2)以自己创造性的劳动来履行自己的职责,用高尚的人格指导自己的言行;(3)加强个体的道德修养,从点滴入手,逐步达到较高的道德境界。
★根据你个人在学生时期的体验,举例说明教师为人师表的重要性。
答:(1)教师要为人师表、成为学生表率的原因;
(2)为人师表的主要内容(如思想品德方面,言表风纪方面,人格力量方面)。
★1998 年 9 月 4 日,对于辽宁朝阳市第二中学高(二)8 班的男生崔某来说,是一个灾难的日子。当晚6时,学生下课的时候,学生多聚集在楼内走廊,外面正下着大雨,秩序非常混乱。崔某在走廊内鼓掌喧闹,被时任副校长的易淑荣撞见。易拍打崔某后背几下,说:“你起哄什么,幸灾乐祸呀!”易拽住崔某的衣服去八班。崔某边走边嚷:“你校长凭什么打 人„„。”高二(8)班班主任许晓晨上前打了崔某左面部两耳光。崔某感觉听力下降,耳鸣。经法医鉴定,崔某左耳被暴力打击造成外伤性鼓膜穿孔,构成轻伤。后又经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所对崔某进行精神病司法鉴定。结论为“患神经官能症,人格偏离;被打后所反映出来的神经性症状与被打事件及个性特点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据《辽宁晚报》报道,经过三年多诉讼后,对学
生实施体罚的老师和校方赔偿崔某各项经济损失人民币31万元。据悉,这是目前国内体罚学生事件引发的最大的一笔赔偿。这一事件引发的思考是多方面的。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说明加强教师职业道 德修养,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意义。
(3)为此,要求教师要有很高的思想道德修养。
★王某去大学任教。问及原因,答:“教师工作轻松,悠闲,每年还有寒、暑假,我图的就是这个”。也有人认为教师劳动就是答:
1、教师体罚学生是违背教育规律和教师道德的;
2、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告诉我们,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3、加强师德修养重要性的表现。。
★教师职业良心的涵义,它是如何调节教师的行为的? 答:教师职业良心,是教师在对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对社会、学校,职业履行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自我评价能力。教师职业良心对教师行为的调节作用:(1)在教师选择行为前的指导作用;(2)在教师行为过程中的监督作用;(3)在教师行为后的评价作用。
★谈谈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内化的意义。
答:作为人民教师,不仅要从理论上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基本内容,更主要的是要把这 些道德要求内化(或转化)为教师个人的道德品质,落实在行动上。具体地讲:(1)教师职业道德由他律转化为自律的需要(2)教师道德人格完善的重要环节;(3)实现教师现代化的需要。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第一条中,曾提出如下忠告:如果你的“本性”孤僻、沉默寡言,更多地愿意独处或与少数朋友交往,如果和人多的集体交往你头痛,如果你感到工作时独自一人或两个朋友一起比和一大批人在一起好,那就不要选择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结合所给材料,论述教师职业劳动中人际关系的特殊性及其对教师个性品质的特殊要求。
答:教师职业劳动具有许多特殊性,其中在人际关系中,必须正确处理与学生、与同事、与领导、与学生家长等多方面的关系,有着各种特殊性;(2)个性是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心理特征,侧重于人的气质和性格方面;(3)教师职业劳动中人际关系的特点对于教师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其中对个性的要求是非常突出的。作为教师必须具备一些特殊的性格,其中较为突出的是“乐群性”。乐群性即乐于与他人、与群众共同相处的性格,作为教师,不仅要与学生交往,甘为学生献身,而且离开了学生甚至会感到不适。
★从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怎么看教师必须加强师德修养。答:(1)教师劳动手段(或工具)的内容。。
(2)教师劳动最主要的手段是自身所具有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教师劳动的手段与其自身是融为一体的;
“三清”(清闲、清贫、清高)。对这些看法,应做何评价? 答:(1)王某对教师工作的认识是不对的。实际上,教师的工作不仅不轻松,而且很辛苦,没有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是做不好的;(2)教师工作的专业性很强,对教师的个人能力要求很高,没有相应的教育教学技能是做不好教师工作的;(3)如果抱着图轻松、清闲的态度从事教育工作势必造成不良后果。
★简述教师言表风纪方面的道德要求。
答: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1)教师的语言要求。。(2)教师的仪表要求。。;(3)教师的风度要求。。;(4)教师的法纪要求。。。
★教师要实现职业理想,在职业选择上要处理好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答:(1)职业理想与职业选择是相互联系的。。;(2)在教师职业选择上,要把个人志愿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3)要正确处理教育职业选择与教育才能的关系;(4)要正确对待教师的社会地位与待遇;(5)要正确对待教师的苦与乐。
★一般说来,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或者教师与集体之间发生矛盾,教师应负主要责任。对此,你的看法如何?
答:(1)教书育人是教师工作的根本目的,教师与学生的道德关系是育人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好与坏影响育人的效果;(2)在教师与学生的矛盾中,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一旦师生之间发生矛盾,一般来说教师应该首先从自我找原因。
★某高校孙老师先是因为住房问题与单位领导发生口角,后又在职称评定时,因未过三分之二多数票而被否决。孙老师非常气愤,认为是院领导有意整她,故到院办大吵打闹。因倍感委屈,上课时控制不住自己而声泪俱下,无法继续上课,中途回办公室休息。后又因心情不好,在家休息,只好请别的老师带课。后又在教师的集体活动中,不顾场合,只要看见院领导就想发脾气,宣泄心中的不快。如果你是当事人,你会怎么做?你认为孙老师应如何认识和处理与领导的关系?
答:此题评价教师处理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及对荣誉的态度。按照教师在人际关系中的道德要求:(1)教师应正确的对待领导,正确的对待荣誉,正确的对待自己,冷静地处理与领导的关系,多从自身寻找原因;(2)教师不应该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不应将不快的情绪告诉学生。否则,就会影响教师的形象,也影响教书育人的效果;(3)领导对教师也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并根据规定与可能维护教师的正当利益。★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一个核心: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2)一个原则:以集体主义为原则;(3)五个基本要求: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4)三个领域: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5)一个总目标: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
★李某毕业后分配到某高校任教,他的大部分同学均出国或到国内大公司任职。他原想去公司谋职,但因身体矮小,谋职受挫,无奈进入高校。来校之初,情绪低落,勉强应付上那几节课,既不愿意当班主任,也不愿意做其他工作。后来,又与老同学联系,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校外兼职上去了。用你学过的关于教师要热爱本职,忠于职守的道理评价李某的行为。答:此案例反映了一个年轻教师对教师工作的态度。(1)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立足本职,踏实工作,对工作尽职尽责;(2)如果不从思想和实践上解决对教育工作重要性以及教师的责任问题,势必对个人前途和教育工作带来重大损失。
★浅论动机与效果在教师道德评价中的作用。
答:道德评价在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内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动机与效果是道德评价的重要根据;动机与效果各执一端,这是错误的;在教师道德评价中必须坚持动机与效果的辩证统一关系。
★教育人道主义原则对教育者有哪些重要要求?
答:教育人道主义要求教育者全方位有成效地协调、处理好与教育过程具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对象之间的各种关系,尊重和关心这些对象作为人的价值,并努力在教育过程中使这些价值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具体包括:(1)尊重作为教育对象的受教育者;(2)努力理解受教育者;(3)真正关心受教育者。
★大学教师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应如何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答: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少数教师职业道德失范,出现了一些问题。作为大学教师,应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为此,(1)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开拓重新观念、优胜劣汰观念、公正观念、自主观念等);(2)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贡献与索取、人生与金钱的关系。
★简述教师与学生关系中应该遵循哪些基本道德规范? 答:调节师生道德关系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热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诲人不倦,关心他们的成长。
★你通过学习《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课程,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有哪些主要收获?
答:联系个人实际,列举 2—3 点主要收获:
(1)对若干理论观点的认识有所提高。。;(2)若干实践问题的初步解决。。。
★苏步青教授为中国数学教育和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从教50多年,桃李满天下,许多学生也很有成就。早在30年代,苏步青在日本荣获理学博士,与同学陈建功相约,自愿来到新建的浙江大学数学系任教。当时系里只有4个教师,10多个学生,图书资料奇缺,实验设备全无,经费无着落。他名为副教授,连续几个月没有拿到一分钱。但他毫不动摇,他与陈建功每人开四门课,外加辅导、改作业、编教材、搞科研。他利用暑期到日本去找资料,一个假期找回20万字。靠这种自觉的事业心和意志力,为社会培养人才。解放后,他更是孜孜不倦,献身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就教师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来看,你从苏步青的事迹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1象苏步青这样的优秀教师在我国教育领域不胜枚举。;
2、要做一个合格的教 师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自觉地履行自己的道德责任;
3、教师应该具有艰苦奋斗的 品质;
4、教师应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不要固步自封、墨守成规。
★结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和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谈谈你对“学术自由”的理解。
答:1)作为专业教师,需要有本专业工作范围内的自由。2)教师的劳动具有上层建筑性质,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人才,需要有限的,有主流价值方向的自由。3)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学生,是发展中的青年,是价值观在不断建构的青年学生,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创新,自由学术,同时需要把握自由的分寸,拿捏好尺度。
★谈谈对教师而言,“德福一致”的重大意义。
答:1)教师道德能够带来教师的个人幸福,德福一致才使得教师的自我道德约束和牺牲行为,具有一定的意义。2)德福一致,才能够有利于建构校园内的“伦理秩序”,益于构架健康、和谐社会。3)教师更有一定的内在目标为学生树立榜样,形成对社会的道德信心。
★由于教师劳动带来的人际关系涉及到学生、家长、同事、学校(社会)、专业职业等方面,谈谈由此带来的教师职业责任有哪些?
答:包括对学生应负的责任,对家长应负的责任,对同事应负的专业责任,对学 校、对社会应付的责任,对职业本身应付的责任(专业形象问题)。(教材124页到1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