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长期 发展规划
幼儿园长期发展规化
罗阳镇中心幼儿园
幼儿园长期发展规划
一、幼儿园长期发展的成果与经验
幼儿园建园至今,特别是经过发展,在教育管理、师资队伍、教育教学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展。主要成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园本课程理念---以让幼儿和教师幸福、快乐的生活并成为主动的学习者,让幼儿、教师和家长都善于合作、互动,让幼儿获得高质量的适宜发展为目标,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经验,满足不同智能优势幼儿的需要,对不同水平的幼儿具有挑战性,各领域均衡分布的内容,在信任、支持、平等、合作、互动、反思中,通过主题探索活动和学科活动相结合,利用一日生活各环节实施课程,建构课程。形成“有序的环境,有序的生活,有序的学习,有序的观察”,在四个有序中让入园的幼儿快乐、幸福的生活,并获得有意义的发展。(2)通过“农村幼儿园学习活动中手工制作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推动教育教学的管理。经过对幼儿园现状的分析,为了使教师及幼儿能有更多自由发挥的余地,充分挖掘利用农村的有利资源,在对教师的管理中实行弹性管理:活动时间、活动环境的创设、活动内容的选择、课程的生成等等,都让教师、幼儿参与,有自主的权利,既给教师以压力,又让教师有充分发挥的舞台,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3)形成了以学科带头人为主线的传、帮、带的师资自培机制。幼儿园要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培养。在走出去、请进来的基础上,我们通过考核、评比推荐出优秀的青年教师,其中一位教师获得镇学科带头人的称号,另四位教师获得园学科带头人的称号。通过“四个一”的活动(带教一位教师,上一次公开活动,点评一次活动,推荐一本好书),在自己园内形成相互听课、评课、手把手带教的良性循环机制,为教师的业务提高创设了环境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依法治园、依法治教,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教育质量观,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针,积极实施教育改革与创新,全面深化素质教育。进一步规范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追求教育质量,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立足幼儿园、教师、学生发展三位一体的新的制高点,励精图治,开拓创新,进一步提升幼儿园办学品位,引领区域学前教育的发展。
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建设和谐、特色、文化校园 2.师资队伍:让每个教师都有创造的天地 3.幼儿发展:让每个幼儿都有发展的空间 4.科研工作:让更多教师享受科研的乐趣 5.教育改革:让教育实践闪耀理想的光芒
三、长期发展任务
重点:普及3—6岁幼儿教育。鉴于园舍、师资、经济、意识等因素,我地区幼儿入园率徘徊在90%左右,距省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园将普及3—6岁幼儿教育作为长期发展规划的重点任务予以落实,力争达到94%。
亮点:幼儿园达标建设。通过07年暑期的迁改建,幼儿园办园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在农村幼儿园中是遥遥领先。
不足:以“农村幼儿园学习活动中手工制作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推动教育教学的管理。特色积淀不深,我们还要不断提高幼儿园的办园质量、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
四、主要措施
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稳步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幼儿均衡个性发展。
以幼儿发展为核心,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紧紧围绕新教材,以学习活动为主线,整合幼儿生活、游戏和运动,综合家庭、幼儿园、社区等物化环境因素和人文环境因素,从预设和生成着手,建设合理的课程,稳步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幼儿均衡个性发展。
2、加大师资培养力度,构建可持续发展人才高地
一是通过实施职初教师培养计划、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专题培训、特长培训等加大师资培养力度,促使教师均衡化、个性化发展;二是组织形式各异的实践活动,锻炼教师各项能力,鼓励教师冒尖,培养骨干教师,为教师搭建发展平台;三是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实施优劳优酬、岗薪挂钩的原则,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四是有计划地引进教师,把好选用关,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高地。
3、以科研为抓手,形成特色,引领园所发展
通过开展国家级科研项目“创建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农村幼儿园学习活动中手工制作的实践与研究”、“制作小玩物提高幼儿技术素养的研究”的推广,提升教师研究能力,形成园所特色,引领教师和幼儿园发展。
六、实现长期发展规划的具体措施 ㈠事业规划
大班2班,中班2班,小班2班 ㈡基础建设
1、完善园舍建设,丰富班级用具及教学具。
2、完善校园网,对外开放幼儿园网站。㈢教工队伍建设
1、三年内专任教师专科教师达100%左右,本科学历达50%,制定教师三年培养规划(以园本教研为手段,以项目培训为切入口)。落实首期计划,邀请有关资深人员组织专项培训。
2、组织教师进行幻灯片制作和课件制作专题培训,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3、开展岗位特长培训。
4、提高幼儿园凝聚力,提高教师道德修养。㈣保教研究
1、以全面落实和推进素质教育为切入口,积极开展国家级科研项目“创建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3年)第一阶段研究,研训一体,提高教师保教能力。
2、以“农村幼儿园学习活动中手工制作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推动教育教学的管理,深化课题研究成果。
第二篇:长期发展规划
杨家湾镇中长期教育
改 革 和 发 展 规 划
(2010-2020年)
杨家湾镇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2010-2020年)
依据国家、省、市、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结合《关于全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意见》、省教育厅《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为促进杨家湾镇基础教育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结合杨家湾镇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杨家湾镇镇情及义务教育基本情况
杨家湾镇位于毕节市西南角,距市中心47公里,地跨东经104°52′ —105°05′,北纬27°05′—27°17′之间,东临毕节市撒拉溪镇,东南与毕节市阴底乡毗邻,北抵毕节市野角乡和放珠镇,西与赫章镇平山乡隔河相望。362国道穿镇而过,经七星咽喉要塞进入赫章,往西到达威宁、昭通、昆明等地,是毕节市名副其实的西大门。全镇总面积94.5平方公里,辖16个村161个村民组,2010年底,全镇总户数15671户,总人口51394人,境内居住着汉、苗、彝、仡佬、白等几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4%。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围绕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这条主线,以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为支撑,加大义务教育专项投入,建立和完善保障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长效机制,统筹镇域义务教育发展的规模、质量、效益,促进义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努力缩小城乡、校际差距,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主要指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20年,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基本实现建设“教育强镇”的战略目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在师资水平、生源分布、教育质量等方面基本均衡,人民满意;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平等性原则,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二)发展指标
1、办学条件基本均衡。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进一步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实现基础设施标准化。学校数量、规模满足生源变化的需求。办学条件和教学设施设备符合要求。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做到学校之间在校园校舍、图书、仪器设备等资源配置方面基本均衡。
2、师资力量基本均衡。实现师资配备均衡化,教师编制配备适应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教师补充渠道畅通、科学。教师的定期交流形成制度。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制度健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各校教师的职称比例、骨干教师比例大致相当。
3.管理水平基本均衡。建立健全规范高效的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率控制在
省规定的标准之内。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学习能力的残障适龄儿童能够接受同等的义务教育。
4.教育质量基本均衡。实现教育质量一体化。生源分布均衡,择校现象有效缓解。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办学质量差距缩小,教育质量整体明显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建立健全义务教育质量保障监控体系及科学的评价制度。
四、工作重点
(一)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教师配置、学校建设等方面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倾斜。建立镇城学校支援农村学校工作机制。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大对薄弱学校的在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建立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提供管理服务制度。
(二)合理调整学校布局。通过学校布局调整、闲置校产置换、转让、拍卖等多种形式,优化资源配置,盘活教育资源。按照党中央提出的2014-2018年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处理好因学校布局调整闲置的教育资源,一部分用于学前教育,剩余部分可采取置换、转让、拍卖等多种形式筹集经费,用于学校扩建。
(三)整体提高义务教育办学水平。根据城市化进程,合理调整义务教育学校的区域布局。逐步解决大班额问题,有条件的学校推进小班化教学,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强化班等。
(四)加快实施学校标准化和现代化建设进程。全面加强学校校舍、场地、师资队伍、设施装备等方面的建设,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标准化、均衡化和现代化。促进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在普及现代化信息技术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到2018年,全镇义务教育学校建成标准化学校的比例达60%以上。到2020年,全镇义务教育学校均建成标准化学校。
(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立现代教育理念,坚持育人为本,树立质量意识,创新培养模式,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成长成才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推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好规定课程,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的学习,积极创设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发展的需求。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推行小班教学。
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使学生心理健康、体魄强健。将教育和文化有机结合,创造条件开足开齐艺术教育课程,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体育、艺术活动,提高课外活动及兴趣特长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精神压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坚持德育为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中小学校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大力加强伦理道德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理想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大投入,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保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费需求。依法落实国家关于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规定,根据本镇实际情况,严格执行义务教育经费的各项规定,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费保障机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扩大保障范围,落实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基准定额,高于国家基准定额的不得降低标准,逐步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要保证财政预算内公用经费要及时落实到位,确保学校正常运转。
依法加强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严禁挤占、截留、挪用。努力增加改善办学条件投入,保证上级各种改善办学条件专项资金按照有关规定用于办学条件改善,不得用于人员开支和学校办公经费支出。足额征收和依法管理使用教育费附加,做到专款专用,保证主要用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统筹各种建设项目和专项经费,加大对薄弱学校和重点项目的投入。
(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1、切实加强师德建设。大力弘扬爱岗敬业、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师德风尚,严格执行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建立健全教师职业道德评价、考核和奖惩机制。严禁教师体罚及变相体罚学生,对在职教师举办或参与举办培训班、有偿家教等以教谋私行为坚决予以查处。
2、优化城乡教师结构。建设一支数量充足、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为促进教育质量均衡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一是按照学科专业化、教育专业化的“两化”目标充实教师队伍。到2016年,补充小学专任教师
人。
二是创建灵活开放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体系,构建教师在职学习提高的激励机制。改革教师培训模式,提高教师质量和学历层次。
三是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的全员素质提高培训。五年内,每位教师完成不低于360学时的在职进修。培训的重点是“新课程、新理念、新技术和师德教育”,确立终身教育思想,提高实施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增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改革的能力,促进教师职业道德显著提高。组织实施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在国家、省、市培训的基础上,加大镇级培训力度,促进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高,为建设专家型教师队伍奠定坚实基础。
四是建立镇域内、校级间教师、校长交流制度,促进教学水平均衡发展。建立健全校长培养、任用、考核机制。继续实施校长“月培训”制度,提升校长的整体素质;实施“名校长”培养工程,利
用2至3年的时间要培养一支懂教育、善管理、精业务的优秀校长队伍;实行校长公开选拔制度,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机制;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选派部分干部到优质校挂职和教育系统机关锻炼,加快后备干部成长;健全校级领导班子考核机制,将校级领导班子评价考核内容纳入到年末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实行“一果两用”。坚持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校长“捆绑式”发展,从优质学校选派优秀校级干部或后备干部到薄弱学校带队支教,从薄弱学校选派校长到优质学校学习培训、实地考察和挂职锻炼。
五是按规定配齐寄宿制学校的校医和学生宿舍管理员。六是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新增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和教师的交流机制,促进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每年适量引入一批优秀的大学毕业生或兄弟镇市年轻优秀教师,保证后续力量跟进。通过引进人才改善队伍结构,坚持凡进必考;鼓励城区教师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支教。建立城镇教师和农村互派交流制度,继续实行教师评聘中级职称必须具备在农村薄弱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的规定。全面推行教职工聘用(任)制度,全力做好第二轮教师全员续聘工作;按照省、市、区要求,做好绩效工资二次分配工作,实现多劳多得、优质优酬;均衡城乡教师资源,逐步建立教师校际之间正常流动机制。
(三)努力提高基础教育法制化水平。义务教育学校要依法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依法维护学校和师生的合法权益。依法保障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其他合法权益。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自觉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治
教、依法办学,推进基础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
(四)突破重点,加快重大项目实施。2010—2015年组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立足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积极争取中央、省专项资金,继续实施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启动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建设项目等。坚持抓好项目规划、建设与管理,围绕校园校舍建设,切实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以提高仪器设备装备水平为目标,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实验室装备项目,按照规定标准,为全镇中小学校实验室配齐教学仪器和设备;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图书装备项目,按照规定标准,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配齐图书,建成电子图书室;完成义务教育学校计算机信息技术、劳技、卫生保健装备项目;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音乐、体育、美术器材装备项目。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实施基础教育教育教学管理建设项目、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评价项目,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促进和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围绕提升信息化水平,以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和喀什地区基础教育资源库为依托,实现自主制作广播级优质教学资源和优质课程的远程直播,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五)加强监督,严格督导验收。镇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要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主要任务,加大监督力度。根据《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制定本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控和督导评估制度,将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镇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围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开展必要的专项督导。同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和综合督导评估结果优秀的,由政府给予表彰奖励,并在新闻媒体上进行公示。要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情况作为对教育行政部门、各乡镇工作考核的指标之一和对学校表彰奖励、校长考核任用、评选先进以及专项建设工程设立的重要依据。
(六)加强领导,做好组织协调。镇人民政府、各乡镇和相关单位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教,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政府履行公共教育职能的首要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健全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及时研究推进镇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到政策配套、措施有力、工作到位。教育行政部门成立以教育局局长为组长的杨家湾镇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领导全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要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作为考核各级政府政绩的重要内容,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实行逐级问责制。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支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扩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度。
第三篇:长期发展规划 文档
阎庄村长期发展规划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共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好本村新农村建设工作顺利进行,根据新农村资源条件,发展现状和村民的愿望需要,结合市、县、乡各级的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部署要求,特制定本长期发展规划。
一、现状与发展需求
(一)基本现状:
1、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阎庄村位于陶城乡西南跃15公里处,南与临颍县相接,交通便利。阎庄村有三个自然村,分别是张梁桥、北阎和南阎。现有农户551户,人口2201人,党员52人。村总地面积约4800亩,耕地面积约4500亩。随着生活的提高,目前人均纯收入约1300元。养殖羊约100头,猪约200头,鸡约500只。
2、农业产业发展状况。阎庄村是以小麦种植为主,近年来根据农业发展方向,准备调整农业结构,采用集中化经营模式,统一耕统一收,统一管理,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3、公共事业方面。阎庄村公共事业方面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1条石子公路为主巷道,交通比前有所改变;村庄 1
整体环境卫生较差,柴堆、粪堆等乱放尚未解决,村有小学、幼儿园,但无公共活动场所,全村有线电视入户率为不高,电话安装率80%,村级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95%。
(二)主要特点
村主要依靠种植冬小麦、秋作物玉米、豆类和养殖业为经济主要来源,没什么工业来源,全村剩余劳动力靠常年外出打工、劳务输出为全村经济一大亮点。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链不够健全,产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村民自身素质低下,思想落后。
2、畜牧养殖业基础,畜牧良性循环还未形成。
3、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发展意识不强,科技文化水平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普遍还不够富裕。
4、集体经济薄弱,全村以单一家庭生产经营为主,村集体无一经济实体,村级难以为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支持。
5、村两委班子战斗力不强,村民等待移民搬迁的愿望迫切,混日子不愿发展,随时准备走的现象仍然存在。
(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要求
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需求主要是:渴望获得种植业、畜牧养殖等关键技术的培训和市场信息服务;加快村基础设施建设,希望政府在村农业发展上给与资金上的支持和相应的政策扶持。
二、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及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阎庄村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发展理念,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环境整治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居住条件为基础,以培训、教育和文明创建为动力,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台优惠政策的有利时机和良好的发展机遇,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实现各项事业和谐稳定发展,建设好新农村。
(二)规划的原则
1、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立足实际,突出区域特色,提高规划的针对性,可操作性。
2、注重实效,逐步完善。建设要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入手进行解决,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实事求是。
3、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要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发展生产为核心,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三)发展目标及任务
阎庄村以组建新的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了为工作重点,把阎庄建成经济快速发展,产业布局优化,集
体经济壮大,农民收入增加,生活富裕安康,乡村风气文明,村容村貌整洁,居住条件改善,人与自然和谐,民主法治进步,社会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工作步骤
1、加强班子建设
我村两委班子9人,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组织、党员、村民代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实现班子成员团结务实、敬业尽责、廉洁自律、办事公道。按照民主决策的要求,对我村的重大事项,首先经过村两委研究后,交由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讨论决定。认真执行村务公开,对经费使用、财政支出、计划生育指标审批、宅基地审批、困难户申报及其他各项问题及时公开,增加办事的透明度,赢得村民的信任,树立两委干部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保持融洽和谐干群关系。
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利用橱窗、板报、广播、座谈会、党员远程教育网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宣传,以“十星级文明家庭”创建为载体,动员党员和群众参与到此项活动中来,通过开展 “十大孝星”、“文明户”等评比活动,保证十星级户达到20%。建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妇女禁赌会等群众组织,充分发挥作用,保持全村无封建迷信、赌博等不文明现象。确保全村实现良好的风气,维护社会治安,努力做到无治安刑事案
件发生。
3、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我村认真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利用村民中心,组织党员群众学习科技知识、国家法律和党的方针政策,提高大家的综合素质。不断改善两室建设,将党员活动室和图书室进行升级,增加设备和器材,党员活动室已在政府的帮助下接通了网络电视,购置了新型办公桌椅,为党员开会、学习等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4、注重教育事业发展
我村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下大力量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建立支持教育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加教育事业的投入,修缮危旧教室,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利用广播宣传教育的重要性,让全体村民都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特别是利用“六一”儿童节、教师节组织党员群众开展慰问教师、捐款送书等活动。
四、工作措施
1、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和乡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努力发展我村经济,特别是要支持农业的迅速发展。围绕镇党委、政府的发展思路,我们还要加强社会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沼气池和秸杆气化炉,解决养殖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农民遗留下来的柴草乱堆乱放问题。稳定粮食生产,引进优良果树品种,积极发展养殖业和加工业。
2、发挥“村民服务中心”的服务作用,完善村民公约,规范党员和群众的言行,树立正气,改变不良习惯,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实现村内长治久安。建立良好的长效机制,组建学习小组,利用农闲时间去外地参观学习,开阔视野,解放思想,使外地的经验能为本村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
3、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落实党员包户制度,使广大群众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力支持镇、村的各项工作,加快我镇的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未来的阎庄村,将会是旧貌换新颜,村里到处绿树成荫,花草飘香,呈现秩序井然,健康向上的新格局和文明、和谐、生态的的新型农村。
第四篇:2010—2015年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1—2015年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
随着社会发展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日益增长,医院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医院将继续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实现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我院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15年)。
一、总体目标
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强化医疗服务质量、注重人才培养、加强医院科学管理为重点,积极探索新的经营模式,群策群力,团结协作,力争5年完成七项工作,即人才建设、学科建设、质量建设、文化建设、基础建设、信息化建设、财务建设;打造二个队伍,即:专家技术队伍,经营管理队伍;从而实现一个目标,把我院建设成一支医疗技术精湛、医疗设施先进、医院管理规范、医德医风良好的二级医院的远期目标。
二、工作任务
(一)医院规模
力争五年内开放床位数达180张,年门诊量20万人次,床位使用率>90%,专业技术人员188人,固定资产1500万元,收入年增长12%。
(二)人才建设
人才是科技兴院的第一资源,要坚持“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激活优秀人才、培训未来人才”的原则。一是稳定现有人才,特别是骨干人才,要继续强化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并为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努力做到“以情感留人,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二是加快人才培养力度,选送优秀专业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提高业务水平;三是举办管理培训班,分期分批培训中层干部,提高管理水平。我们将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对学术骨干进行重点定向培养,使他们的学科特点更加突出。
每年举办中层干部经营管理培训班一期,通过培训、学习、请专家授课、外出考察等手段培养中层干部,尽快使我院经营管理工作向科学、系统管理模式发展,在5年内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经管队伍。尽快建立起一支与卫生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卫生人才队伍。临床医生争取达到5—10%硕士学位以上水平、90%本科以上学历水平;护士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达到80%,本科以上学历达到50%。
(三)学科建设
未来5年,要继续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以医疗技术创新为动力,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推动医院发展。一是明确医院目标定位,构建龙头学科、重点学科、特色专业三级学科体系;二是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努力培育学科带头人;三是加强学科制度建设,完善学科发展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实现“院有专科、科有专人、人有专用”的专科建设目标。
1、拟设ICU病房
成立ICU病房,为此要在近期内加强人培训,派医护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考察并购进相关仪器设备。
2、血透室
装修透析室,完善血液透室的规范化建设,派医生、护士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同时做市场调研,购进台血液透析机。
3、康复科
在理疗科、中医科等相关科室现有的基础上,增加人员和设备,开展康复项目,并派医务人员到专科医院进修学习,争取在5年内,建设成独立的康复科。
4、拟开设疼痛科
开设疼痛科,依托麻醉科,首先在门诊设立诊室,由麻醉医师担任治疗任务,主要解决癌痛和其他慢性疾病所致的疼痛,其次是在上级医院专家的指导下,进一步开展无痛人流技术,待条件成熟后成立独立的疼痛科。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1、开展人工关节置换及脊柱手术
开展人工关节置换及脊柱手术,现有3名医生完成该项目的进修学习,可购置设备,在盛京医院专家督导下完成,预计在2年内完成。
2、开展腹腔镜及关节镜
微创手术是外科手术发展的方向,也已被广大患者广泛接受,为满足患者需求,增加医院服务项目,预开展腹腔镜及关节镜技术。首先选派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普外科、妇产科、骨科),做市场调研,购进仪器设备,争取在5年内完成。
3、开展肿瘤标志物检测及微量元素测定。
(四)质量建设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的主题,是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过程。要集中精力,着力抓好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在认真贯彻基本医
疗制度,基本诊疗规范和诊疗标准的前提下,重点加强基础质量、环境质量和终末质量管理,全面落实创二级医院活动提出的各项工作要求。
1、健全质量管理组织。制订可行性的管理措施,对医疗质量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2、充分发挥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质控小组的指导、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督职能。通过不断检查、反馈、整改,体现不断提高持续改进的过程,从整体上加强和推进医疗服务的规范化、法制化和标准化。
3、加强临床路径变异和退出管理,保证入径率、完成率。加强单病种质量控制,促进医疗质量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继续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深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加强优质护理服务。开展预约诊疗服务。
4、加强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落实核心制度。
5、要健全并认真贯彻落实医疗技术准入、应用、监督、评价制度。在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同时,做好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建立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确保患者安全。
(五)文化建设
医院文化是医院的灵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化,优秀医院文化能以其良好的医德、医技、医风和服务获得病人的信赖。在未来5年中,继续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医院文化转化为职工的自觉行动,履行好自己的神圣职责。以各种形式引导、宣传医院文化,传承弘扬医院文化,使职工对医院文化有所认识,有所提高,让医院文化深入人心,发扬光大。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医院文化成为医院发展的核心动力。拟定每年举办《院报》、医院网站,把每年的“五.四”、“5.12”、“七.一”等活动办好办出特色。通过医院文化建设,实现医院文化与医院发展战略的和谐统一、医院文化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和谐统一。
(六)基础建设
1、完成住院部建设工程,实现临床平稳顺利搬迁,完成投入使用后的配套工程及美化亮化工程。2、120急救救护建设,改造现有房屋布局,使功能完善和合理布局。
(七)信息化建设
利用5年的时间,完成HIS系统、PACS系统、LIS系统和电子病历等信息化系统建设,打造一个全新的数字化医院,实现信息最大限度应用,达到以三层架构为主的网络布局。以财务为中心的全院收费自动化系统;以临床为中心的医疗全过程自动化处理系统;以行政管理为中心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决策为中心的数据分析处理系统;开展远程医疗、远程会诊、远程教学。实现财务票据全程管理监控,医疗文书类工作转为计算机处理,基本实现电子病历、电子处方,改手工纸张办公为计算机自动化办公,提升医院综合实力。
(八)财务建设
强化经营理念,加强医院成本管理,降低运行成本。建立组织框架,力争实现成本管理计算机系统化,达到成本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实行重大经济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实行总会计师制。建立完整的内部在审计制度,有部门有专人的管理体系。按照上级规定合理编制预算,严格执行预算,加强预算的管理和监督。
广汉市第二人民医院 二○一一年三月
第五篇:学校长期发展规划
白土岗镇中长期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观,理清学校办学思路,明确学校办学方向,坚持依法治校,加快发展步伐,创建特色学校,根据县教育局文件精神,为切实加快学校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满足建设和谐社会对教育发展的需要,我校特拟定此中长期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河南省基础教育改革“十二五”规划的有关要求,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实施素质教育,以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宗旨。
二、发展思路
在“育人至上、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指导下,树立“学生是学校的根本、创新是教育的灵魂”的办学理念,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有效开发校本课程,将教学改革实验研究与学校发展融为一体,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每位学生走向成功,让每位教师创造价值。
三、发展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观,举“以人为本”之旗,走“和谐管理”之路,将学校建设成队伍精良、质量较优、管理优化、特色明显、设施先进、校园优美的好学校。努力把学校办成学生喜欢、家长满意、领导放心、社会认可的现代化教育特色校,为形成县品牌校奠定全面基础。
四、具体措施:
1、做好教学设施配备、校舍扩建及校园美化。
2、追求现代管理,坚持依法治校
以人为本,追求管理的现代化,坚持依法治校。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教育科研的业务能力。教师要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新理念。学校管理不是某一个人的行为,而是一个群体的共同意识。因此,要开发全员的主体性,充分调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内在积极性,创建规范、高效、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学校管理机制,促使东七初中能够主动适应时代的发展。具体规划如下:
①、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强化领导集体的自身建设,形成一个“廉洁奉公、团结协作、率先垂范、精益求精”的领导班子。实施人本化亲情管理,一切管理工作服务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服务于为教师创造舒心的工作环境、愉快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造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②、优化学校物质文化。争取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变办学现状,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教学设施现代化水平。精心布置校园的静态环境,建设 “温馨的教室”,丰富校园物质文化内涵,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彰显快乐特色。
③、丰富学校精神文化。发扬学校优良传统,挖掘学校办学潜力。在此基础上,打造“担当、进取”的特色校风,以形成和谐快乐、健康向上的学校精神文化,提高学校“文化”的影响力。
④、完善学校制度文化。建立一个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的管理运行机制和一个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财尽其力、事尽其理的工作环境,以及“平等、尊重、关爱、欣赏”的人际关系。
⑤、树立学校文化品牌意识,在继承和发扬学校历来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优化学校物质文化,完善学校制度文化,丰富学校精神文化,初步形成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品位高雅的和谐的学校文化。同时,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逐步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力争省级示范学校达标。
3、深化教育科研
学校将通过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研究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整体策略。通过对新课标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探究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为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建立良好的教学改革运行机制。
①、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教师按照“三疑三探”课堂模式进行教学。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能力。
②、加强学科流程管理工作备课注重“二次备课”。课堂教学以学为本,教学相长,作业布置,在强调规范的同时,重在“拓展”、重在“适量”、重在“习惯”;课后辅导,重在实效,体现分层,面向全体;评价反馈,讲求及时,重在有效,帮助提高。加强教研组建设,加强基本功训练。学科分管领导深入课堂,深入教研组,进行具体指导,帮助解决疑难。
4、建设专家型教师队伍
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随着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建立动态的、吸优从教的师资调控制度已被社会认可。因此,坚定考核聘任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调整不适应学校发展的人员。优者上,能者进,人品至上,水平至上,在变动中稳定,在稳定中提高。全面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政治上严格要求,业务提高上创造条件。
5、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培养高质量的学生是学校办学的最终目标,也惟有高质量的学生才能体现学校存在的价值。我们在坚持基础学科的前提下,要以个性化发展为策略,确实把教育教学质量的标准落实到每一个具体学生身上。
①、确立“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人本”教育原则。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模范践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 “一切德育活动”为载体,切实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良好的行为习惯,改善学校的整体面貌。
②、建立完善的团队活动教育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
③、建立学校德育常规工作评比制度,不断完善评比细则,以学生自评、教师检查、领导监督等多层面管理。
④、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校风。
⑤、建立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标准,逐步尝试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家长跟踪评价的评价方法。
⑥、要为每个学生建立个人档案,要为每个学生设置个性品行记录;要让每一个学生不仅能挖掘自己的潜能,还能吸纳身边的榜样;要奖惩相宜,表彰、鼓励要对集体,批评、帮助只对个人。
6、做好创建“平安校园”的活动。
(1)、成立创建“平安校园”机构,加强创建“平安校园”工作领导。
(2)、加强对教师的安全意识教育,形成安全工作的自觉行为;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与安全演练,有针对性、季节性地对学生进行交通、课内外活动、大型集会与外出、下水、用电、消防,食品卫生、体育课、实验课、寒暑假、传染性及高致性疾病防治等安全教育,不断形成学生的安全与防范意识。
(3)、教育学生不进“两厅二室两吧”,不与陌生人外出,未经父母同意不得私自外出、在外留宿、吃饭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了学校的宏伟蓝图,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与提高教职工主动参与学校发展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能力,激发广大教职工主动的发展意识和创新精神,为学校和谐稳步的发展,为学校实现中长期办学目标,为创建品牌学校而努力工作。
201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