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汀罗镇第一中学对学校在课程实施方面的几点看法大全
汀罗镇第一中学对学校在课程实施方面的几点看法
一、学校在课程实施方面取得的主要成绩有哪些?
1、规范办学行为,拓展教育教学空间。
(1)、规范教学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省教育厅的有关文件精神,提高对规范办学意义的认识,同时引导教师把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作为自己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指导学生从预习、听课、做笔记、复习与巩固、检测与补偿等几个环节上总结交流自己的方法,另外,针对学生周六、周日双休,农村家庭家长无力监督的情况,我们分年级分村引导学生三至五人为一组,成立自主互助学习小组,组长周末在老师的帮助下制定学习内容,自己组织学习,定时间(每天上午、下午课两个小时),定地点(有组织能力的学生家庭),定督查(周六周日学校督查),一方面控制学生的时间支配,防止个别自控能力差的学生随便外出,造成不安全因素,另一方面也能发挥小组内不同层次学生互助帮扶作用,使部分中等、学困生利用小组学习进行补差,力求他们互相促进,全面提高,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2)、分阶段培养,创造出具有特色的分年级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六年级实行起始年级报告制,注重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使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七年级、八年级抓好以培养积极情绪和积极情感为主的成功教育,抓好分类辅导,制定防分化措施,使每个学生都有提高;九年级注重突出重点和全面提高,正确处理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的关系,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加强对薄弱学科和学困生的帮扶,做到扶弱为强,共同提高。
(3)、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拓展德育教育空间,多渠道育人。①、坚持家长例会制度,让家长充分了解学校,了解学生,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对于“问题学生”,学校采取“家校联手”的教育的方法,使家校形成合力,转化了大批问题学生,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②、社会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我校各年级每期都组织学生走出学校,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对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活技能的训练”。这些活动的开展,既充实了学生生活,又提高了学生的思想素质。
2、以“和谐课堂构建”为载体,深化教学常规管理与课堂教学改革。教师的教学常规一直是我校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在执行《东营市初级中学教学常规》的前提下,针对本校实际,重点抓了教师的备课、作业布置与批改,教师听课,理论学习等几个方面的工作,教师备课要体现新的课改理念,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并初步探索了“教、学、练”案的编写,力求做到既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现在已有十几名教师的特色教案在全校教师中交流推广。王向坤老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在东营市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并推荐参加山东省优质课评选。同时对教师教学常规的检查也逐步制度化,过程化,教务处每个学期定期三次检查,参与人员为中层领导、教研组长、教师代表,及时对教学常规情况进行总结调度,同时由校长亲自牵头,每个周末组织教务、年级主任,把教师的常规材料集中普查,对出现的问题以“常规情况反馈单”的形式提交本人,下周整改,做到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体现出过程管理的效益。
学校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引导教师探索“自主互助学习型”和谐课堂教学模式,引领教师在学习先进学校的教学经验的前提下,鼓励教师尝试实践,探索出了符合本校学生的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10+30”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用10分钟的时间讲解,学生用30分钟时间互动学习,强化了课堂的和谐发展,提高了课堂效率,特别是学校重视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由教务处负责,根据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测评的活动情况,每个学科组推荐两名优秀的年轻教师,统一安排在全校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示范课展示,全体教师参与听课,交流,利用教研时间进行集体评课和讨论,各抒己见,交流体会,推广优秀案例,使各个学科的年轻教师的教学能力全面提高,提升了他们的专业素质。
3、学校大力探索校本课程,以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为出发点,抓“研究性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基础学科的拓展性阅读,科技艺术教育等活动,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坚持①.强化师生间的沟通,开展“师生同乐”等有益活动。②.积极进行校本课程的探索,把综合实践活动课提高到与其他课程同等重要的地位,我校成功举办了四届“与世纪同行”科技艺术节和科技创新大赛。比如我校朱立新老师主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如何制泡沫奶》获市优质课一等奖,并推荐参加省优质课展示评选,这项活动的开展,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③.加强理化生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验中体味科学的奥妙,体验操作技巧,享受成功喜悦。④.改善学校管理模式,推进民主管理,开展“金点子”征集活动,教师可以将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书面或者邮件的形式直接反映到校长室,使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调动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二、学校课程开设的特色有哪些?
通过这些学校课程的开设,逐步培养起学生的创新能力,并逐步在全校开展了以“科技教育”为特色的科技实践活动,近年来,我校学生在科学探究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今年的第二十三届科技创新大赛中李兴华同学的作品《爱心映五环共享奥运年》获省级二等奖,张同庆同学的作品《节约用水从我做起》和李雪婷同学的作品《回收垃圾美化环境》获省三等奖,并由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进行了现场展示。我们的这一成绩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并将我们这一做法,在《东营日报》上以《素质教育---花开香飘满校园》为题,做了专题报道。
三、学校是否按省课程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开课质量怎样? 我校完全按省课程方案开齐课程,特别是对地方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还有音体美等非考试科目,加大管理力度,确保授课质量。如,六年级:健康教育、写字;七年级:安全教育、传统文化、创意想象、技术技能;八年级:传统文化、信息技术、劳动技术。九年级:安全教育、劳动技术、研究性学习、人生规划。
在开课过程中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四、课程开设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主要困难有哪些?
1、课程计划的内容理解不到位,地方课程如何与各门学科有机结合、地方课程教育师资难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有困难等
2、任课教师不能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地方课程的重要性。
3、部分学校课程与学校实际联系不密切,脱离实际较远。
4、家长对学校课程的开设不理解,认为这是浪费孩子的时间
五、提高课程实施水平,政府、学校、教师应该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1、政府部门应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各项教育经费按时、足额拨付,并能根据学校需求及时引进师资。
2、学校应统筹规划为提高课程实施水平,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并积极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引导教师进一步转变观念,确保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3、教师应积极主动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授课方式,积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提高授课效率。
六、为提高课程实施水平,给教育主管部门提哪些意见建议?
1、优化师资结构。从目前情况分析,优化师资结构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针对各校师资状况引进新的师资力量,可缓解我镇教师年龄偏大问题,解决我镇师资严重不足的状况,使新、老教师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二是加大教师对口交流力度。教师队伍交流,有利于城乡师资水平的均衡,而师资力量的均衡是教育均衡发展中最重要的方面。对偏远乡镇教师,如果简单地使用“堵”的办法来保持表面稳定,其结果是得不偿失。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优惠政策,采取切实措施,对城乡校长和教师进行统筹调配,实行定期轮岗和交流制度,鼓励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到当地弱势学校任教或支教、挂职,从而建立起人才培养和流动的优化机制,形成城乡之间、乡镇之间、学校之间的有效流动,使优秀教师在“流”向条件较好乡镇学校的同时,又能主动“流”入艰苦边远地区薄弱学校。
2、规范检查验收程序。一是验收项目要提升质量,做到精要、细致,有选择性,能发挥出引导作用。要选择各学校普遍存在的薄弱点来设立验收项目,引导学校走上规范化道路;要简化验收程序,把验收的重点放在学校常规管理上,看现场而不是材料。二是对验收项目统一筛选。确保学校有时间、有精力来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3、减少对学校的行政干预,确保学校自主发展。真正确立学校自主办学的主体地位,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学校办学的引导,减少行政命令,鼓励各学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真正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汀罗二中2015年课程实施水平自查报告
学校“课程实施水平”自评报告
利津县汀罗镇第二中学(2015年1月20日)
为贯彻落实好《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规范我校的学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育人意识、服务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基础教育办学水平和质量,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按照《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试行)》精神及东营市课程实施水平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状况,我校对课程实施水平进行了认真而全面的自评,现将自评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教师培训,促使理念转变
1、理念学习积极到位。
在课程理念实施中,学校首先从理念学习入手,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强化了对课程实验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初中课程实施工作的各项领导机构和组织机构,如《汀罗二中实施课程工作领导小组》、《汀罗二中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汀罗二中课程指导委员会》等。多次召开研讨会,认真学习《山东省课程实施方案(试行)》,制定了符合学校实际的课程实验工作的各种方案。学校健全了学习制度,要求每位教师深入学习课程实施方案。学校通过各种会议、校报、校本教材、校园广播室、校园网等渠道和形
式,及时全面地宣传课程理念,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课程实施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从观念上加强教师投身课改的自觉性和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
2、理念体现科学先进。
针对山东省初中课程实施方案的要求,学校及时调整办学思路,提出了“全面贯彻规范精神;遵循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创新实践能力,打造文明和谐校园,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基、让每个学生都成功”的办学理念,学校课程理念的实施也是遵循了这一理念,通过课程理念的实施从而贯彻“让每个学生都成功”的教育思想,为此,学校全面落实山东省课程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以人为本,切实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创办“幸福教育,和谐家园”。
我校是市规范化学校、市教学示范学校、省交通示范学校,多年来一直非常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为营造课程实施的良好氛围,学校从每个细节着手,从励志警语的制定到宣传橱窗的文章,从每位教师教案编写的变化到学校整体办学思路的调整,从校园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着手,打造了一个理念先进、科学规范、严谨高效的舆论氛围。
二、全面落实课程方案,规范课程设置,开齐开全课程
1、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和东营市《落实<规范>推进素质教育十五条刚性规定》的要求,我校制2
定了《汀罗二中课程方案》,开齐开全了全部的课程,音体美等课程都配备了专业的任课教师,按规定的课时上课,七至九年级设体育与健康课,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在进行相关体育活动时,使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健康知识。在音乐和美术课上,丰富学生的艺术经验,发展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开设信息技术、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并逐步形成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学校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课程教学计划,六年级每周30课时(含综合实践和地方课程),七八九年级每周34课时(含综合实践和地方课程),没有增减任何一门课程。校长室、教导处时常下班级、开座谈检查教师对课程的执行情况。
2、根据《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各年级分别开设了《传统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人生规划》等地方课程。任课教师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学校大力探索校本课程,以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为出发点,抓“研究性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基础学科的拓展性阅读,科技艺术教育等活动,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有艺术部、体育部、科技部、综 3
合部负责。艺术部分别是:书法、国画、竖笛、舞蹈等小组;体育部下设篮球、乒乓球、健身操等小组;科技部下设电脑制作、电脑动画和科学探究小组。综合部下设有图书阅览室、经典诵读、五子棋、象棋、小记者团等。学校组织教师开发物理化学校本课程《生活中的物理化学》、体育学科校本课程《乒乓球》等学校课程,同时学校联系汀罗敬老院,作为社会实践基地,并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研,撰写调查报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强化课程实施,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课程实施质量和水平。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关键在素质。我校一直把教师专业成长放在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的位置。学校通过新教师培训、读书论坛、骨干教师经验交流会、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师德征文、师德演讲、教师职业道德专题学习等活动加强师德培养,汀罗二中也以教师队伍素质高,能力强,干劲大,有着优良的团队精神而在全县享有一定的知名度,我校现有专任教师86人,其中本科学历57人,学历达标率100%。为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发展,学校建立了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教师队伍充满活力,教师工作热情高。学校重点建设了以下四项工程:
一是实施“借脑兴校工程”。学校近几年组织全体教师赴油田四中、昌乐二中、杜郎口中学进行实地参观考察“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在走出去的基础上,还积极地“请进来”。一年来学校利用油田四中高级教师吕明东支教的契机,多次聘请四中名师到我校送课,聘请县教研室的领导到校给师生作专题报告。
二是“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建立了完备的教师业务档案,尤其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从师德、依法执教、学生管理及班主任工作、教学工作以及教学技能方面进行岗前培训。这样学校采取分层、分类进行锻造和培养的策略,形成市、县、校三级骨干教师管理网络。
三是“精品课带动工程”。为加快学校“导学互助型课堂”构建,各教研组加强四种课型研讨,各教研组定实验人,集体备课,进行听课、说课、评课,再次集体备课,研讨各种教学模式。近几年,我校有27位教师在县级以上竞赛活动中展示过“精品课”,有4名市级教学能手、2名市级优秀班主任、20名县级教学能手及骨干教师。为发挥这些优秀教师的带动作用,学校实行 “传帮带”工程,通过拜师结对,每年都组织“基本功入门课”“基本功过关课”“示范课”“研究课”“实验课”等活动。这样,进一步挖掘了校骨干教师所具备的潜质和实力,促进新老教师的交流、合作,敦促青年教师更快成长,使师资整体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四是“继续教育工程”。学校鼓励教师自学和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组织教师读书论坛活动,倡导读书、研究、做学问,引导教师走出经验型,努力向专家型教师发展。
2、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充分利用教学设备 学校尽最大的财力,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现配备了图书室一个,藏书2万7千余册,全天向教师学生开放,各功能室的配备能满足教学的要求,学生分组实验开出率达100%,演示实验开出率达90%以上;建立起了校园网和教师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能基本满足教师需求,教师和学生的满意度高。
3、合理开发家庭课程资源
我校地处农村,学生都出身农村家庭,相对于城市,农村家庭收入偏低使家庭教育的投资明显不足,农村家长文化素质偏低,导致家庭教育氛围不浓,家庭教育是农区教育的薄弱环节。学校必须主动联系家长,做好家校沟通工作,我校采取的措施有:
⑴、写致家长的一封信。在开学伊始,校长要代表学校给家长写一封信,内容包括学校的大概情况,过去一学期学校取得的成绩,本学期学校主要准备做哪些工作,对家长提出哪些要求。这封信可以使家长基本了解学校的办学情况,可以让家长明确他们对孩子成功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为家校沟通工作奠定基础。
⑵、建立班级家长通讯录。每班都要建立自己的通讯录,通讯录不仅有每位家长的电话,还有该班任课教师、班主任、年级组长、分管年级校长、主任的电话,利用打电话的方式和家长沟通,便于家长之间,学校与家长之间随时沟通。
⑶、家访、约谈、召开家长会。每月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和家长面谈一次。家长可以来学校约谈,少部分存在家庭教育问题的家长可以实行家访,甚至要学校领导亲自出面。通过约谈或家访和家长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沟通并达成一致的教育意见。每学期利用期中考试之后开展全校性的家长会。家长会不是单纯的学习情况通报会,要开成一个全方位、深层次、互动式的家校教育通气会和经验交流会。它包括以下六项内容,即家长听课,学校领导讲话,班主任同任课教师通报班级内部情况和学科教学情况,家庭教育效果较好的家长介绍典型经验,征求家长关于学校教育的建议,参观学校和学生作业成果展览。
⑷、形成家长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工作制度。首先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委员由每班两到三名家长组成,家长委员会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可以通过对教师的不信任调整该教师的工作,对学校重大问题、决策有知情权,对学校的发展规划有参与权,为学校办学条件改善集资筹金,还可以帮助学校向家长宣传办学政策,推动家庭教育的发展;其次要开设校长接待日,校长热线和校长信箱让更多的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民主管理中。家长监督学校工作,成为学校教育的参与者和合作者,对学校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家庭教育的协调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四、教学研究深入扎实,教学活动丰富高效,课程实施严谨规范。
1、教学研究深入扎实。课程方案如何有效的实施,这向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这一问题上,我校认识到位,行动积极。建立健全了“校长室——分管校长——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的教研机构,并成立了督导室,分工明确,各教研组每学期都有具体的教研计划,教研计划针对性强,符合学校实际。
教导处督导室积极开展工作,学期之初制定周密的教研计划,学期末及时进行总结。为把课程方案的实施落到实处,更加扎实有效,学校又组织了很多不拘形式的教研活动,如外出学习汇报课、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研究课,学校还组织新聘教师入门课、青年教师过关课,全体教师撰写教学案和教学反思等,这些活动都以解决具体问题为宗旨,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学校还适时鼓励表彰先进备课组教研组及个人。开展了集体备课、教学反思、和谐课堂构建系列课等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校教师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8篇,获奖论文省级20篇,市级19篇,县级9篇,优质课市级二等奖两人次,县一等奖7人次。学校承担或参与的省级课题共两项,市级课题三项。立足学校实际,校本课题的研究,做到了人人都有研究课题,07-08学年的研究课题已全面结题;2010年10月语文组省课题圆满结题,2013年数学组省级课题圆满结题。
2、借脑兴校,落实个人思考下的“导学互助学习型”课堂
为了转变课堂教学观念,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到杜郎口中学、胜利四中、昌乐二中学习,借鉴杜郎口中学、胜利四中“小组合作 ”、“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推行导学案和预习学案,通过导学题纲(或学案)和学习小组两大课堂运行的载体,落实认定目标、自主学习、交流释疑、训练巩固、检测拓展五大教学环节,逐步形成了“自主学习是主体,小组互助是关键,展示交流是平台,能力提升是根本”的“导学互助学习型”课堂,使得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始终保持在全县的先进行列,今年的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再创佳绩,荣获教学工作上台阶单位,在学生基础差的情况下,教学质量有了巨大飞跃。
3、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在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将德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和活动之中。根据素质教育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开展了“社会志愿者”服务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到敬老院开展打扫卫生、演出节目等活动,净化生活环境,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学生也养成了尊老爱幼的美德。同时利用班会、团会、校会与升国旗等定期开展爱祖国、爱家乡以及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活动,利用国庆节、清明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安全专题报告等落实安全教育,通过法制报告及演讲 9
会等加强法制宣传。科技制作等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取得了显著地效果,多年来我校没发生过一起安全责任事故,没发生过一起违法乱纪的案件,在山东省第22、23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选手屡创佳绩。有四人次或省级一、二等奖。
4、全面落实规范,规范办学行为
⑴、严格控制学生作息时间。合理安排学生在校时间,严格执行县教育局冬夏两套作息时间表,走读学生在校时间不能超过8小时,寄宿制学生每天增加学习时间不超过1.5小时,每天不少于9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晚自习结束时间不能晚于二十一点,早上起床不能早于7:00点。双休日和其他法定节假日不上课,也从未举办过各种形式的辅导班和学生集体活动。
⑵、严格控制学生作业时间、作业量。学校明文规定,坚决不搞题海战术,不准购买补充作业资料。制订了《汀罗镇第二中学有关学生作业的规定》,从作业布置的科目,总量的控制,作业的质量和形式等方面做了具体的规定。并采用由各年级主任具体负责,教导处不定期抽查等方式抓好落实,保证了学生每日作业的质量,控制作业的数量。
⑶、学校节假日从不给学生补课,也从来没有分过快慢班。班主任按学生身高或视力条件编排座位,并进行合理轮换,不准利用编排座位向学生家长索要财物,也不得按学生成绩优劣区分座位好坏。
⑷、教辅资料的选用符合省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学校从来没有征订购买过一本规定外的资料,也规定教师不得组织、宣传购买规定外的任何资料。
五、课程评价
1、学校每学期组织期中、期末两次统一的考试,不参加未经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各种考试、联考或其他竞赛、考级等活动,学校与班级不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不按学业成绩排列学生名次。
2、学校不给教师下达考试指标,对教师的考评实行从德、能、勤、职、绩的综合考评,学生考试分数不作为对教师考核的唯一依据。各学科教师对每个单元实行反馈、激励性评价,把单元教学效果的检查作为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某些缺陷的途径,也是改进教师教学策略的手段。期末考试实行等级评价制。教师也不以考试分数给学生排队。
音体美等学科要求教师加强平时上课的课堂教学效率、加强平时的课内作业练习、加强口试外,不组织统一性的考试,但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由教导处加强平时的调研,遵循“平时上课、作业的规范高质,取得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以统考来提质量”的指导思想。如美术学科的作业检查,音乐学科的歌曲、曲谱演唱的口试,体育、信息技术的实践操作测试等多种形式,既减轻了学生考试多、压力重的负担,又保证了教学质量。
3、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结合我校实 11
际,我们逐步建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发展性评价体系。评价采用等级制,等级用A、B、C、D四个等级表示,分别对应的是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四个等级。为每个学生建立起了成长记录袋,全面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
六、学校特色
课程实施特色是学校文化长时间的积淀,是学校办学水平的具体表现。先进的课程理念,规范到位的措施,开设齐全的课程,安排合理的必修选修,制定科学的课程开设方案,为课程改革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领导、决策、管理和技术保障。
1、学校从多个层面推进教学改革,打造“导学--互助型”高效课堂新亮点。目前,我校的导学--互助型教学模式已融入课堂,教师的教学心态和教学行为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已逐步形成。课堂上老师是神采奕奕,精讲点拨,个别释疑,忙的是不亦乐乎,学生斗志昂扬,奋勇争先,各抒己见,每个学生都在为小组的荣誉而行动起来,小组长主动的组织学习,讲解疑难,学困生在课堂上也找到了尊严,也敢于积极主动的展示自己,沉闷的“满堂灌”变成了人人争相参与的活跃课堂,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2、大力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近几年大力开展我国革命、建设的历史教育、国情教育、利津县情教育。这项活动要与学校综合实践课程结合起来。学生12
通过社会调查等形式,通过走近农村、农民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农村的变化,培养创业精神和爱心。通过符合初中生特点的主题教育,其中包括重要节日的报告、讲座、班会等教育活动,重要事件的纪念大会或参观活动,校园征文、演讲、讲座、知识竞赛、歌咏、演出等青少年喜爱的活动,用事实教育人,让典型教育人,通过活动教育人。如我校长期开展了“社会志愿者”服务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到敬老院打扫卫生、演出节目,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同时学生养成了尊老爱幼的美德。一系列主题教育开展过程中,同学们把切身的体验和感受写下来,写成日记、作文,画成图画,并积极参加德育作品、德育征文活动,增强了自身的公民道德意识。最重要的是通过活动培养了尊老爱幼、勤劳节俭的习惯;学生们通过参与活动,锻炼了能力,养成了品格。
六、存在问题
1、个别教师对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重视程度不够,素质教育观念不强,兢兢业业扑在教学上,却对学生的综合发展不重视,还是认为只要考得好就好学生。
2、校外课程资源开发不够。
对于学生校外学习活动组织的不到位,有的教师担心安全问题而放弃了广大的校外课程资源。
3、功能室配备及设施不足。受我校校舍不足的限制,形成了功能室及设施配备不足的现象,很多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受到限制。
我校进行了全面自查和认真总结,自查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很多不足之处,还特恳请各位专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及时修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把我校各方面的工作提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第三篇:2012—2012学年第一学期实施课程改革工作总结-学校工作总结
2012—2012学年第一学期实施课程改革工作总结-学校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汉语班一至六年级、民语班三至四年级实施课程改革工作,在各年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紧张而有绪的开展着。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落实好“以人为本、以教育科研为重点、以课程改革为动力”这一指导思想,在教师中不断强化课革基本理念的认识,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牢记这一指导思想,发挥好在课改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二、具体做法:
1、在开学初学校就制定了相应的制度,以保证课改工作取得实效。如《课改教师培训计划》、《骨干教师培训计划》、《民汉合校双语教学计划》《控缀保学措施》等,通过计划和措施的落实,加强了对课改工作的监督与管理。
2、加强理念理论学习,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理论学习是课改实施中的重要一环。本学期,学校要求教师积极进行理论方面的自学,并做好学习笔记。教师们认真研读了《新课程标准》,结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写出了认真的学习笔记。每位教师还结合学科特点,自费订阅了专业理论书籍与杂志,在校园中掀起了学习的高潮。
3、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教研活动。本学期,我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通过各级各类的培训,极大的增强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促进了教师的业务水平。
4、加强对教师的常规教学管理。我校在实施课改过程中,注重抓好教师的常规教学管理,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方面,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各教研组为基础,增强教研活动的实效,通过集体备课,上观摩课、研讨课等,将好的教学模式向教师展示。同时加强评价改革,要求教师在积极改变以往的评价方式,向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向做努力,如语文组开展的口语测试与期末测试相结合,数学组则增强了口算、解决问题等综合成绩测试等内容,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为客观的对学生的学业情况进行评价。
5、做好民汉合校工作,不断提高民语学生的教学质量。本学期,我校为全面落实民汉合校的工作,不再招收民语班,一年级民语学生一律纳入汉语班的教学,其他年级的民语教学也要向汉语班的教学看齐。我校加强对民语教师的教学指导,要求每位民语教师要用汉语授课,要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凡是县级教研培训活动我校都要组织民语教师前去观摩,不断提高他们的民语教学水平。
6、本学期的收获。通过集体的努力,本学期最大的收获是学生的能力进一步得到增强,合作意识、探究意识得到培养,教师的教研意识进一步提高。同时在县州级的展示中我校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校本培训的力度,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研究能力,促进教师向专业化发展。
2、加强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得到发展。
3、加强课题研究,使课题研究的成果能在全校推广。
文章来自: 励志网 详文参考:http://
第四篇:李庄镇中学初中课程实施水平自查报告
李庄镇中学初中课程实施水平自查报告
根据惠民县教研室
2014年11月3日的通知精神,我校结合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山东省初中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指标》有关细则,制定了我校课程实施水平自查方案。我校把这次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当做是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次大检阅。学校成立了课程实施水平自查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担任副组长,中层干部为成员。明确了课程实施水平自查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及分工情况。在自查中,学校对照《评价指标》,严格掌握评估标准,对自评自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确保了自查工作按时、顺利地完成。
一、课程实施水平自查工作安排
(一)课程实施水平自查人员落实
教学管理、德育管理、团委根据分工,按照指标及年级分工,各负其责,责任到人,按时完成档案的完善、整理及自查自评工作。
(二)校内自查、自评时间安排
1、材料准备、档案的完善和整理(11月5日)
(1)一级指标:课程理念、课程开设、课程资源、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学校特色;
(2)二级指标:理念学习、理念体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教师队伍、办学条件、其他资源、教学研究、教学活动、教育活动、课业情况、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等;
(3)三级指标:按照三级指标的具体内容,结合评价标准与要求设立专卷。
2、分管干部自查、整改阶段(11月6日)
明确工作责任,严密组织,严格掌握评估标准,认真自查评估各环节的工作,及时整改。自查于11月5日结束并完成了二级指标自查小结。3.学校领导组织有关人员开展校内全面复查、验收。(11月9日)
二、课程实施水平自查内容
(一)课程理念
我校干部教师牢固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以“和谐博爱、拼搏进取、开拓创新”为校风;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为校训。努力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我校一惯重视教育理念的学习,每学期有理论学习计划,每月有学习主题,每次有具体安排。先后学习过《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关于印发<山东省素质教育推进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鲁教基字〔2011〕7号)、《滨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关于印发<滨州市素质教育推进计划(2011—2015)>的通知》(滨教〔2011〕26号)、“翻转
课堂”等20余篇文章和有关文件,教师的学习笔记内容比较丰富,教师能自觉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当中,自然和人文的校园环境充分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
(二)课程开设
按照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的实施方案,我校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尤其是综合实践活动与音体美等课程,按照《山东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要求的周课时数开设,没有随意增减任何一门课程课时数的现象;深挖课程资源和师资资源,努力开好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符合《山东省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要求,按照《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要求的课时数开设地方课程;根据我校发展规划,制定了学校课程方案,目标明确,内容有特色,符合学校所在地与学生的实际,有管理措施,有时间保证,课程开设的目标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课程改革的原则要求,使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相互配合,形成目标一致、体系严密、内容开放的课程体系。
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青少年特殊的生活体验,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和探索领域,为他们提供自主探索、想像和表达的空间。增进学生对各自生活背景下的生命、文化、社会、自然、科技的理解和尊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文精神和艺术素养,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主动探究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学生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
(三)课程资源
1、教师有效管理
我校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活动,邀请名师来校做讲座、每年寒暑假,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培训。学校在教师的任用方面,能根据不同教师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特点,科学合理地分配工作,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制定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教师业绩考核评价机制,从教师职业道德和工作成绩客观对教师进行考核。
2、教学设施设备的配置和利用 :
我校充分发挥图书、实验器材、体育器械、教学场所、网络等设施设备功能的作用,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措施并建立相关使用记录。
我校建有图书馆、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保证图书流通量每天不少于40册。开展学生读书征文活动,读书心得交流、手抄报和校报展示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丰富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学生养成爱读书,会读书的好习惯。
学校建有理化生实验室,设备齐全,使用得当,利用率高,每学期理化生实验开出率达100%。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报告单纪录详实,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校建立大课间管理制度,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每个班除了每周3节体育课以外,还另外安排了2次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健身体育活动比赛,体育器械和场所得到充分的利用,健身体育活动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3、家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学校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全体学生家长会,在家长会的召开形式上,学校实行了改革,各级部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特点,由班主任和年级主任商讨不定期的召开不同层次的学生家长会。形式有个别座谈、几人座谈或部分家长指导的形式进行,可以充分考虑学生家长的时间等各方面因素,因此很受学生家长的欢迎。
学校倡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走进学生的家庭,实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情况,和家长做促膝探讨,不仅共同解决了学生的思想情况,同时对于学生的教育也达成了共识。
(四)课程实施
1.教学研究
我校教研机构健全,教研制度完善,教研计划具有针对性。定期开展主题明确、形式多样、记录详实的教研活动。在集体备课基础上形成的教案或教学设计适合学生需求。近几年取得比较丰硕的教学成果。相关的档案:
2.教学活动
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教学活动中,注重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体现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课内与课外的联系、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做到接受学习与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有机结合。能够根据教学实际,恰当地选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各种媒体对教学的辅助作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良好学习习惯得以培养与发展。
3.教育活动
(1)常规教育活动
充分利用宣传橱窗、校园网、黑板报、报刊等宣传手段,宣传规范办学的内容以及先进的教育理念,使规范办学思想深入到师生心中。
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两周一次的团干部例会制度,明确各级团干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实施团委会、班级团支部逐级管理,有效地提高了团组织的战斗力。
规范升国旗仪式,学校要求各班必须有升旗小组,从出旗到升旗,做到严规范。国旗下讲话是我校强化学生教育的重要环节,政教处每周都要精心准备讲话稿,以“安全、卫生、守纪”为重点,从思想到品质、从安全到卫生、从守纪到常规等多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切实做到话题的针对性、及时性、教育性。
开展法纪教育、心理教育、感恩教育、安全教育、环保教育、禁毒教育、崇尚科学系列教育等。通过这些活动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自我教育的能力。(2)主题及其他教育活动
学校在传统节日到来之际,都会向学生宣传相关的习俗,并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促使学生更多的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增加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在重大节日放假时间,学校总是把学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每次在十一、寒假、暑假等假前,都会进行学生安全教育,并同时下发家长一封信,以此引起家长的重视。
为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陶冶学生的情操学校定期开展学生艺术和体育比赛。4.课业情况
(1)我校一直坚持正常的作息时间,不加班加点,强调在单位时间内提高工作效率。学生每天在学校学习时间不超过8小时,双休日与其他法定节假日不上课。作业布置体现层次性和可选择性,控制知识巩固型练习题目,确保一定数量的探究性、实践性题目。每天书面作业时间不超过1.5小时。教辅资料的选用符合省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学生每天集体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
(2)学校根据阳光体育的总体活动计划,将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进行了学校统一按排课间活动内容和活动场地,为保障活动的落实和学生的安全,学校安排专人进行检查和指导,并将每班的活动情况进行了记录(包括出勤人数、活动内容的落实等)。
(3)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学校每月开展月主题体育活动,将锻炼与比赛有机的结合,学校为跟踪记录学生的体能,在9月份和11月份分别测试了全体学生的体能
(五)课程评价 1.学科课程
学校不组织学生参加未经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各种考试、联考或其他竞赛、考级等活动。
学校每学期组织的统一考试不超过两次,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单元测试等平日质量检测主要用于反馈
教与学的信息。各类测验题体现课标要求,密切联系实际,以考察能力为主,重视考察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控制机械记忆性题目的比例。
学业成绩评价实行日常评价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评价办法,成绩实行等级制,其中,日常评价所占比例不少于30%;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成绩齐全。学校每年结合学
生的体质检查情况,将学生的体质做汇总表,并定期在全校开展视力、血压等各方面的健 康普查。
学校与班级不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不按学业成绩排列学生名次。不以考试成绩或升学率作为评价和奖惩师生的主要标准。
(六)学校特色
1.校本课程
我校树立起“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确立了培养学生“合格+特长”的培养目标,提出了“在打好学习基础的前提下,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技能特长”的教学思路,积极构建符合教育规律,贴近教学实际,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
在选择开发《四个学会》教程后,我校还鼓励学校课程教师开发符合我校实际的新课程。
2.高效课堂教学
为促进我校学生各学科全面发展,让孩子们得到来自教师和家长更多的关爱,激发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我校开始准备在起始年级实施“单元整体问题学导模式”,从而提高优生的弱科和中等及中等以下学生的学习能力,我校在三个年级分别进行高效课堂目标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我校将在课程实施当中,不断学习,勇于实践,开拓创新,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中学搬迁做出更大的贡献。
李庄镇中学 2014年11月9号
初 中 课 程 实 施 水平自 查 报 告
李庄镇中学 2014年11月
第五篇:体育课程改革在北师大实验中学实施效果的调
体育课程改革在北师大实验中学实施效果的调查分析
崔江波
【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进行调查,并对该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该校课程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学生体质健康对比北京市学生整体健康水平无显著差异,该现象的出现主要受校外及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建议学校在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体育课程评价方法改革、学校健身场馆利用率提高、及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方面进一步加强力度,使体育课可以更好的为增强学生体质、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服务。【关键词】体育课程改革 影响因素 体育意识 自我锻炼
ABSTRACT Using the questionnaire method, literature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form process, physical activity for students to enhance awareness of the formation , Physical exercise habits ,as well as students in the spread of sports culture.Continuously enhance the physical fitness of students to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forms and methods and to improve the physical health effects of secondary factors.【Keyword】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Influencing factors;Sports consciousness;Self-training.前言
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以下简称“七号文件”),指出国家体育课程应当围绕“健康第一”这个中心进行开展,一切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为主导,开展体育活动【1】。同年9月全国各省市高一年级开始正式实施新课程大纲,此次改革是建国以来中国体育课程改革力度最大的一次,与过去相比,具有历史性的突破,这次课程改革,对传统大纲中的内容范围、时数分配、考试项目、评分标准等均不作规定,将课程内容的选择权下方至学校,这是一种进步,给体育教师提供了极大地自我发挥空间
【2】
。北京市各中学不同程度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以及体育校本课程,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因此,让学生接受体育教育、参与体育活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是目前学校体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北师大实验中学作为体育示范性学校,在体育教育方面有其独到之处,该校已开设了各种体育健身活动,学生踊跃参加,在增强学生体质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物力与财力。本文对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进行调查,并对该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为学校体育工作更好的开展提供支持和依据。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研究以北师大实验中学课改实施效果的情况,以及该校初
二、初
三、高
二、高三年级1163名初、高中学生体质测试数据为研究对象。各年级人数分配情况见表1:
表1各年级人数分配情况
初二 初三 高二 高三 男 人数 N 148 153 142 143 女 人数 N 147 132 158 140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
针对体育课程改革改后学生对体育课及课外锻炼的态度的变化,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实验中学4个年级学生进行随机调查,共发放问卷321份,回收有效问卷291份,其中男生149份,女生142份,有效回收率86.425%,问卷内容所包括板块如表2所示:
表2 调查问卷的内容板块
题目板块 数量 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及认识 3 课外因素对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 6 课内因素对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 5 影响学生中途放弃体育锻炼因素 4 目前学生的体育锻炼状况 4 2.2.2 文献资料法
通过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互联网,对有关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方面的文献资料以及07至08年北京市中学生体质测量报告进行查阅;通过实验中学校医院与体育组,对相关学生体质报告进行查阅。2.2.3 访谈法
对研究所涉及的问题,与实验中学、二龙路中学、北京四中、北京二十二中及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有关教师、学生及家长进行访谈,征求其意见和指导。2.2.4 数理统计法
使用SPSS Statistics 17.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频率的常规数理统计。3结果与分析
3.1 北师大实验中学的体育课程改实施情况
3.1.1 北师大实验中学国家规定体育课程与校本课程、体育活动课的安排
笔者在实验中学进行为期2月的实地考察,并走访了二龙路中学、北京四中、北京二十二中及人民大学附属中学4所中学,结果显示,五所中学之中实验中学体育课程及各项活动开展的最为丰富。北师大实验中学每周体育相关课程及活动安排,以“七号文件”的中心指导思想——“健康第一”为指导,科学安排每天的体育锻炼计划,严格贯彻“七号文件”提出的“3课2操2活动”的课程安排要求。每天常规上,下午出操各一次,并且每天学校都规定出45分钟为体育锻炼时间;每周除3节国家规定的体育课外,还要求2节体育活动课以及1节体育兴趣自选专修课为必修课程。相对于其它4所学校而言,实验中学在课程安排上多出1体育兴趣选修课。3.1.2 北师大实验中学上课质量的调查
考察期间,笔者细心观察实验中学体育课上课状况,并与学校教师及学生进行交流,最终与二龙路中学、北京四中、北京二十二中及人民大学附属中学4所中学上课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如表3所示:
表3不同学校上课质量情况对比
学校 教师上课内容 学生上课态度 学校设施 课堂气氛
实验中学 充实 认真,热情 游泳馆,体育馆,良好
300米椭圆形运动.场 以及各种健身器材
二龙路中学 欠充实 懒散 体育馆,250米 差
椭圆型运动场以及
少数健身器材
北京四中 较充实 认真,较热情 游泳馆,体育馆,良好
300米椭圆形跑道,以及各种健身器材
北京二十二中 较充实 懒散 体育馆,200米椭 一般
圆形运动场,少量健 身器材
人大附中 充实 认真,热情 游泳馆,体育馆,一般
300米椭圆形运动,以 场及各种健身器材
表3中可以看出,从教师上课内容还是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气氛方面,实验中学、北京四中以及人大附中3所国家示范性学校的体育课相对于其他2所中学上课的效果较为良好,学生对待体育课的态度也如此。体育设施方面实验中学、北京四中、人大附中也较其他两所学校状况好。另外对实验中学进行调查显示,98(约占31.9%)人能够掌握3种以上的运动技术,107人(约占36.8%)掌握3种运动技术,76人(约占26.1%)掌握2种运动技术,只有15人仅能掌握1种运动技术,只占到总样本量的0.05%,以上数据均表明实验中学教师已达到了教授基本运动技术的预期目的。
3.1.3北师大实验中学学生体质与北京市中学生整体水平对比情况
在对实验中学的教师进行关于近年学生体质变化状况的访谈中,笔者了解到,实验中学体育教师将07年至08年实验中学1163名学生体质报告数据与同年北京市中学生体质报告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实验中学的学生体质整体水平与北京市中学生体质整体水平对比未呈现出明显差异。笔者不禁有这样的疑问,为何一个体育改革示范校,学生体质水平也未有预想的明显提升? 3.2 影响实验中学学生体质的因素
针对实验中学学生体质未得到增强的现象,笔者对问卷进行了分析。3.2.1学生对体育的理解
在调查问卷中,涉及到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态度方面的问题,其结果见表4 表4学生对体育理解情况的统计
体育课目的的理解 对体育课的收获 体育课的评价
消极的评价 13.3% 对体育课目的 9.4%认为没什么 4.3%不喜欢体育课
表示不清楚 收获
较消极评价 41.3%对体育课的目的 42.7%认为收获很 14.3%上不上体育课无 表示知道一点 小 所谓
中性评价 33.7%表示对体育课 24.3%认为有一定 27.7%较喜欢上体育课
目的有一些认识 收获
积极评价 11.7%表示对体育课 23.6%认为收获颇 55.7%喜欢上体育课
目的有一定认识 丰
通过表4 所谓可以看出,学生对于体育课的热情很大但对体育课的理解少之又少,多集中在有一点理解与知道这一层面上,此结果表明实验中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文化转播这一方面有所欠缺,以至于学生没有对体育产生更高一层次的认识。调查问卷中对体育课收获的问题的调查结果表示,较消极的评价居多,对收获内容进行调查,结果如表5所
示
表5对学生体育课收获内容调查结果
问题选项 选择此项所占总样本量百分比 健康的体魄 93.7% 体育文化 21.6% 运动习惯 32.6% 对体育产生热爱 20.7% 没什么收获 3.5% 其他 2.4% 从表5可以看出,272人(93.7%)选择从体育课中获得了健康的体魄,95人(32.6%)通过体育课形成稳定的运动习惯,61人(20.7%)产生了对体育的热爱。我们深思,要达成“终身体育”这个目标,我们一定要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习惯与能力,而中学时代是正式培养学生这种能力的黄金时期,相对于技术的教授,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其体育习惯与意识得培养。调查中62人约占样本总量的21.6%的学生认为在体育课中没有或者很少地获得了体育文化方面的知识,说明体育教师在文化传播方面有所欠缺,教师仅仅是上好了一堂体育课而不是更好地作为一个体育文化的传播者与引导者。另有24人从来没有喜爱过体育运动,其中19人为女生。以上数据说明体育课程改革在北师大实验中学的深化依旧不够。
3.2.2教师对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
针对教师是否对学生课外锻炼进行干预的问题,调查结果表示:69.7%的同学(203人)没有受到过体育教师对自己进行的个人锻炼建议,10.9%的同学(32人)受到过体育教师的建议但没有坚持执行或者没有执行,19.2%的同学(56人)受到体育教师的锻炼建议,并坚持执行。结果显示,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个人锻炼指导这一方面存在漏洞。同时学生在针对自身状况,询问教师应当怎样锻炼方面,也略显被动,调查结果显示,87.6%的同学(255人)没有主动询问过教师关于针对自己状况应当怎样锻炼的问题。综上发现对于学生运动方式、方法干预活动存在的缺陷是学生与教师双方面造成的。
3.2.3学生自身曾喜欢但现在放弃体育活动的原因调查
在与学生的访谈中,发现有相当部分的学生由于某种原因放弃了体育锻炼的习惯。因此,针对部分学生曾喜欢体育活动但现在放弃体育活动这个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学生放弃体育锻炼的原因调查
原因 占总样本量的百分比 学生自身原因
以前体育运动时受过伤 7.8% 学习比体育更重要因此而放弃体育爱好 35.3% 电脑更吸引我 23.3% 自身身体缺陷 2.7% 校外原因
场地太少,懒得花时间找 21.6% 喜欢的体育运动消费太贵 2.6% 喜欢的体育运动在学校未被开展 36.8% 其他 7.8% 通过调查结果发现,导致学生放弃锻炼的原因排在前4位的分别是“喜欢的体育运动在学校未被开展”、“学习比体育更重要因此而放弃体育爱好”、“场地太少,懒得花时间找”、“电脑更吸引我”。首先,在实验中学调查期间获悉,实验中学基于对学生安全考虑,未开展足球、MAX运动以及其他对高抗性的活动,因此使部分喜欢对抗性强的运动的同学失去了对体育的兴趣;第二,由于国家教育政策及考试制度的原因,导致学生学业竞争压力增大,不得不在主科学习上花费更多时间,大量压缩了体育锻炼的时间;来自校外的影响因素中,锻炼场地太少,学生不愿意花时间去找场地,锻炼机会也随即减少,致使部分学生因此在假期中断了每天的体育锻炼,使体育锻炼习惯在假期夭折;第四大原因就是学生认为电脑更具吸引力。由于现在学生可选择的活动方式很多,上网、打游戏等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爱好,使学生养成“坐式生活”,不愿意流汗,不愿意消耗体力。这值得我们去反思,去改变!曾经受伤导致现在放弃运动的有6人,教师应当对这个群体进行针对性的运动指导,使其继续进行适合自己的运动。在选择“其它”选项的同学中,以表示“自己对参加运动没信心”或“父母不允许进行自己喜爱的锻炼,因此中途放弃锻炼”的人偏多。
3.2.4外部因素对学生体育习惯养成的影响
笔者卷调查中也发现了如下问题:(1)在回答“你认为同学对你体育活动时的表现的评价重要吗?这个题目时,选“不重要”的有43人约占总样本量的14.8%,选“很重要会影响我是否会继续参加体育运动”选项的有26人占总样本量的8.9%。学生的选择集中在“比较重要”与“重要”两个选项。说明外界的评价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也起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到学生心理的变化,采取适当的评价标准,不应将评价标准完全统一。评价可以采取学生的纵向对比,减少学生间的横向对比。使学生拿自己的现在与自己的过去比较。使他们发现进步并感受进步带来的乐趣,而不是一味的感受挫折。这样有助于学生坚持体育锻炼。(2)在回答“你父母是否向你谈及过为了高考可以牺牲体育课的时间?”有11人选择“是”仅占总样本量3.7%,96.3%的学生选择“否”。在回答“家长是否在假期时鼓励你出门锻炼身体”这个问题时7人选择“不鼓励”占总样本量的2.4%,选择“鼓励” 有284人占总样本量的98.6%。可见家长是鼓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但是,通过对部分家长进行访谈时发现,所有家长对孩子锻炼的鼓励是具有条件的,其条件就是体育锻炼必须是在不影响学习时间的情况下进行的。一旦影响学习时间的长度,体育锻炼就必须停止或减少。家长认为,学校体育课就是锻炼了身体,何必再浪费时间锻炼呢?在学校锻炼就足够了,放假何必再进行多余的锻炼呢?现在学习比进行体育活动更重要。首先我们就家长对体育课的目的的认识做出一个判断,那就是对体育课程目的的误解。体育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对体育文化的传承,体育技术、自我锻炼方法的教授以及学生锻炼习惯的培养,而学生在课上进行体育锻炼则只是体育课程的一个职能,但绝对不是最主要的职能!其次家长在体育锻炼对体质增强方面有一个误区,他们误认为身体需要锻炼时才应该锻炼,身体健康就不用多余的锻炼了;体育锻炼随时都能进行,随时都有效果。家长的这种想法错在了主观认为体质增强的过程是简短的,是一促即成的,忽略了体育锻炼应当是一个长久坚持甚至终身坚持的习惯。家长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对家长思想的改变也是重要的。
4.结 论
4.1 通过个调查得出的各项数据以及笔者亲身观察,表明北师大实验中学积极实施体育课程改革,的确体现了“健康第一”的中心指导思想,也积极配合实施了“三课两操两活动”的课改要求,并进行了各种创新与实践,使其体育活动丰富多彩。
4.2 实验中学的努力已达到一定的效果,但在实施过程中忽略了两方面因素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其一是校外因素:包括家长的期望,社会对体育的价值观问题;教育改革考试制度以及国家法规的影响;学校体育氛围浓厚与否的问题;教师自身的能力。其二是学生自身因素:包括学生先天身体条件限制;外界对学生心理的影响以及自身对体育的态度的影响。同时,学校在体育授课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自我锻炼意识的培养,没有使其在上课过程中形成稳固的运动习惯。致使其因在放假期间的某些可控制因素而放弃了体育锻炼,使前期锻炼的效果荡然无存。当在开学时,一切又从头开始。周而复始造成学校的努力以及学生的努力是对体质的增强在做无用功。以上原因是导致学生体质与北京市整体水平差异不大,没有达到应有预期效果的主要因素。5建 议
5.1 在巩固发展已有课程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应当更充分发挥学校的特点,积极开发体育校本课程,加强对体育课程
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使校本课程真正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以辅助国家规定体育课程的进行。
5.2 进行体育课程评价方法的改革。使体育课程评价从单一的评价方法向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互结合、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结合的方向进行发展。其次,使体育课程评价指标多元化。体育课程评价指标应当包括认知、技术技能与情感三方面内容,不再一味强调把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当做课程评价的仅有的标准,而使情感态度的评价同样受到广泛地重视。鼓励学生发挥所长,进行公平竞争。与此同时还应当强调个性评价。淡化一般评价。体育课程评价的标准应当主张以学生个人的进步度来评价其体育学习情况。
5.3 学校尽可能在假期开放体育锻炼场所,使学生在假期也拥有同样的锻炼条件,不至于使部分学生因为场地等原因而放弃了锻炼得机会,从而使刚形成或正在形成的体育锻炼习惯夭折。政府可以在学生假期时向学生发放健身场所的免费锻炼票,不仅使学生有机会有兴趣去参加自己喜欢或想要尝试得运动,还能在某种程度上刺激消费,一石二鸟之举何乐不为?
5.4 教师应当更加关注学生心理的变化,应当时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并帮助学生突破在运动中产生的羞涩,厌烦,易怒等情绪,做一个心理引导者。使学生敢于运动,喜于运动。这将使教师的任务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5.5 课程改革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在不断调整变化的。因此地方及学校自身应当时刻反思上一阶段的不足、总结获得的成果,并大胆的为下阶段任务的实施进行创新,真正的达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季浏.论“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的运动技能教学[J].体育教学,2006,2(3):4-6 [2]任大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产生与存在的问题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5(29):97-100 [3]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体艺[2002 Jl3号)[z].2002-4):8-6.
[4]教育部、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姚晶磊,肖林,徐冰,刘利.北京1 8 3 9例中学生体质指数与裸眼视力调查结果分析[J].北京医学,2008,30:184-186 [6]林飞.初中学生体质健康评价的研究[J] 辽宁教育研究,2005,4(12):56—57 [7]高嵘,张建华.中国中小学新体育课程改革几个基本问题的质疑[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3(1):119-122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10]毛振明.建立“地方性体育课程指导方案”的必要性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9(2):1-3. [11]魏有为.关于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与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5,3(25):47-51 [12]邵伟德.建构主义理论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正面影响及其局限性[J].体育教学,2008,3(3)66-70 [13]肖紫来.论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活动化、个性化、兴趣化取向[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6(3):106-108 [14]段健芝,梁晔,安福秀.中国学校体育改革路向思考—卢元镇教授访谈录[J]体育学刊,2001,8(11)1-4 [15]甄志平,张瑛秋,邢文华.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运动处方教学方式对中学生体质影响的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5(20):5-9
致 谢
本文撰写过程中,得到了北师大体育学院刘晓莉教授的悉心指导与无私地帮助,其对学术严谨的态度与工作时的忘我精神已经深深植入我的心底,此精神足使我辈志学一世。同时感谢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体育组的各位老师,他们在学生体质资料汇总和问卷发放与收集的过程中给予了笔者莫大的帮助。当然,不能忘记的还有自己的家——北师大体育学院以及各位恩师。恩师们在对我培养的4年中无私的付出,使我感激。此情不敢忘怀。昨日对我的种种教诲依旧清澈于耳畔,时时对我或激励或鞭策。此情怎是言语所能描述的。过多感谢之词在此显得繁琐,我只当今后以行动向世人证明我不愧是北师体院的人,北师体院不愧为世之典范。
最后,在此向各位恩师呈上真挚的谢意。
2009-5-9于北师大
附件一: 问 卷 调 查
同学: 你好!
首先感谢你的参与。本调查是针对体育课程改革在实验中学得实施效果编制的。此次调查不需要您得姓名,没有对错之分,请根据自身真实状况对照题目一 一作答。在你选择得选项上打“○”,需要填写内容的请在“---”上填写。最后真挚地谢谢你的配合
一 基本情况 性别 A 男 B 女 2 年级 ______
二 选择题
1你了解体育课的目的么?
A 不理解 B知道一点 C 比较知道 D知道 2你能熟练掌握几项运动的方法? A1种 B2种 C3种 D3种以上
3假期,你平均每周自觉进行几次30分钟以上的体育锻炼? A0次 B1次 C 2次 D 3次以上
4你觉得体育课给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A健康的体魄
B 体育文化
C 运动习惯
D通过上课对体育产生热爱
E没什么收获F其他__________________ 5你对体育课的评价?
A不喜欢 B无所谓 C 比较喜欢 D 喜欢 6你觉得体育课跟其他学科比是否重要?
A 不重要 B 不太重要 C 一样重要 D 更重要
7你父母是否想向你谈及过为了高考可以牺牲体育课的时? A是 B否
8你认为学校的体育设施是否完善? A是 B否
9你喜欢上学校的体育兴趣课么?
A不喜欢 B无所谓 C比较喜欢 D喜欢 10你们学校体育氛围浓厚么?
A不浓厚 B一般 C 比较浓厚 D浓厚 11 你喜欢的体育运动是否在学校被开展? A没开展 B已经开展 C正在开展
12如果学校开展了你喜爱得运动,你是否会积极参与? A是B 否
13你是否一直喜欢体育运动?
A是(选择“是”则跳至第16题)B 否
14你曾经喜欢体育运动吗?若不喜欢请说明原因——
A不喜欢(选择“不喜欢”则跳至第16题)B比较喜欢 C喜欢 D很喜欢 15什么原因导致你现在不喜欢体育运动?(单选)
A场地太少,每次需要花时间找 B 电脑更吸引我 C以前体育运动时受过伤 D 喜欢的体育运动消费太贵 E 学习比体育更重要因此而放弃体育爱好 F其他______________ 16你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多选)
A锻炼身体 B与同学交往 C抒发情绪 D个人爱好 E 其他________ 17你父母每天是否有锻炼习惯 A没有 B有
18家长是否在假期时鼓励你出门锻炼身体 A不鼓励B 鼓励
19现在为止你参加过几次体育锻炼常识的讲座或宣传? A没有 B 1次 C 2次 D 2次以上
20你是否被体育教师建议过如何进行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吗?
A从来没有B有过,但是我没有执行过 C有,并且我一直按照建议执行 21你认为,同学对你体育活动时的表现的得评价重要吗?
A不重要43 B 比较重要C 重要 D 很重要,会影响我是否会继续参加体育运动26 22你对学校的体育活动的开展还有什么建议么?
------
再次感谢你得参与!
附件二: 访 谈 提 纲
1.从体形体态以及体能两个方面阐述,您对贵校学生近年来的体质状况有什么样的评价?
2.您对增强学生体质有些什么建议?
3.您认为贵校在实施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解决的?
4.就您看来,如何更好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中贯彻“健康第一”的中心思想?
5.您认为在假期政府与健身俱乐部合作共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这样的建议可行么?
6您对体育教师这个角色的定位什么样子的?
7体育文化传承在您的课上是否成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