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高考人大附中权威教师支招冲刺复习 政治[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2 12:09: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8高考人大附中权威教师支招冲刺复习 政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8高考人大附中权威教师支招冲刺复习 政治》。

第一篇:2008高考人大附中权威教师支招冲刺复习 政治

2008高考人大附中权威教师支招冲刺复习政治

教师介绍:

段启兰,人大附中政治教研组组长,高级教师。长期担任高三文科班的政治课教学,不断对高考试题进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高考复习经验,并在中国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的《中国考试》杂志发表《练习是落实知识的重要途径》(2005年第3期)、《把握黄金时段积极有效备考》(2006年第1期)、《政治试题的解题钥匙》(2007年第5期)三篇文章,对考生的复习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观看人民网教育频道视频访谈。本次访谈的主题是2008年高考政治名师冲刺辅导。距离高考还有不到80天的时间,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了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政治教研组组长、高级教师段启兰老师。欢迎段老师的到来,请您先和人民网的广大网友进行一个简短的交流。

段启兰: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做客人民网教育频道。

主持人:段老师,现在全国有10多个省市的考试说明已经下发了,很多考生非常关心如何根据考试说明进行下一个阶段的政治复习。我们在人民网教育频道征集了一些网友提问,接下来就请段老师逐一为考生作答。

第一个问题是所有考生都在关心的,下一个阶段政治复习应该着手做一些什么工作,考生复习从何下手?

段启兰:从现在来看,我认为这个阶段考生仍然需要对知识的再理解和再记忆。因为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所以,能力的具备都是建立在对知识的把握上,考生在这一阶段还是应该强调“双基”的落实在这方面,首先是记忆知识,比如说北京试卷今年在考试说明当中有一些局部的微调,大家在知识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关注考试说明当中与2007年考试说明所要求内容有变动的地方。

2008年的考试说明知识要求有变动的有几个方面。经济常识这部分有三处变化:第一处变化要注意的就是把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和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改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二个改动就是把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改为健全生产要素,改为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第三个变化就是新增的资源优化配置。在经济常识这部分的变化当中,要求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变动的字和词,因为字和词的变动,往往意义是不一样的,而且复习的时候的着力点也是不一样的。在考试说明当中,哲学常

识的变化也有两处:一个就是把规律的共同特性改为规律的含义;第二就是新增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第三部分是政治常识部分。政治常识部分也新增了三处考点,大家需要注意,政治常识完全是新增的考点,一个考点就是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第二个就是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第三个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贡献。所以在这一阶段,除了落实“双基”的基础之上,尤其关注考试说明当中有变动的一些知识点。另外,这一阶段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把知识形成网络式的记忆,而且要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不再是一个一个孤立的知识,要把三部分知识联系起来。

另外还建议大家,在复习过程当中,一定要跟着老师复习,要提高课堂听课的效率。尤其要注意老师强调的内容和所讲的学习方法。另外还建议学生,能够作一个复习计划。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建立错题档案,因为前一段咱们已经复习了一轮,而且也做了一系列的题,在做题的过程当中,你会出现一些错题。在错题当中,实际上就说明了你在知识掌握上有漏洞,在能力上有待提高,所以要建立错题档案,这样在以后的复习,你就有自己的针对性。

主持人:2008年的3月份“两会”刚刚闭幕。包括“两会”在内的很多社会热门话题,同学们都很关心。大家知道2008年的政治高考时事政治截止到3月底,这些东西可能都涵盖在内,希望老师在这里针对社会热点就考生围绕什么样的原则和哪部分的知识点进行复习,给我们做一下具体的指导。

段启兰:关于热门话题。高考是不回避社会热点问题的。而且从这两年的高考命题内容看,几乎都是以当今的社会热点问题为情景材料作为背景材料,而且以此作为社会的切入点。所以我个人认为,今年在高考当中,所应该关注的热点,比如说十七大的有关精神、“两会”的精神,特别是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的一些政策性的内容,具体的比如说民生问题、“三农”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经济发展问题、北京举行奥运会以及我国南方出现的大雪灾等。这些具体的材料都可以作为我们复习中关注的热点。

在这里,还特别应该强调的就是要关注本省、本市、本地区的一些具体事情。比如说,在2007年全国卷,全国试卷当中的第32题,实际上就是把背景材料、社会热点问题具体化,具体的各省、市政两级政府每年拿出2亿元资金逐步实施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三项工程,为农民构建起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在这件事情中政府的角色。从全国32题的例子来说,我们想关注社会热门话题,除了掌握一些党政府的大政方针之外,还要注意身边具体的事情。比如我们当前会谈到一些物价问题、就业问题、医改问题,在对外贸易当中,顺差增幅太大的问题。另外,我国目前对通货膨胀问题所采取的政策,比如货币政策等等。因为高考命题一般不会出一些空泛的题,都是非常具体的,所以我们关注热门话题的时候,不要空泛地去谈社会热点,而是要注意把这些问题具体化。

主持人:我们知道政治教材上有很多理论,有的考生认为我背的好才能考的好,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背的好是考的好的基础呢?

段启兰:关于这个问题,这里面有一个误区。这个误区就是认为政治就是一个死记硬背的学科,只要能背下来就能得高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因为政治本身是作为社会科学,这个知识的把握不像理科记住公式就能解决的,那么对政治学科的知识,一定要做到活学、活记、活用,活学就是联系实际的例子理解知识、把握知识。而且必须是在学懂知识的基础上记忆。因为我们文科的确是需要记忆的,但是,记忆不能死。不是死记硬背。一定是要有关的一些概念、原理,通过联系实际,把它学懂,这样才能够学活。只有学活了,才能够会用,会用才能够得高分。所以得高分,绝对不是死记硬背的结果。

主持人:我们中间有一些考生平时复习很不错,感觉很好,可是一上考场,答题的时候没有了思路,对于这样的考生,老师会有什么样的建议?

段启兰:关于这个问题,也是很多考生常出现的情形。总认为在考试的时候,好象平常复习的很不错,一到做题的时候就想不起来了。我理解这个思维“短路”就是思维停顿了,不知道怎么想了。我觉得这种情况的发生,归根到底还是你的知识有漏洞,能力有限,还没有到水到渠成的程度。对不同类型的题,不能形成一种条件反射的思维程序。所以我想建议考生,一旦在平常练习出现“思维短路”,一定要检查一下问题是什么,及时补上。比如说,在做题的时候,你的题目是否审清楚了,审明白了,在题目当中所提供的一些材料,对材料当中的一些关键字、关键词是否准确的把握,大家一定注意要准确把握。另外,对设问的角度把握的是否准确,所以这个设问也就是你要回答问题的指向性,指向必须明确。另外要能准确的运用相关知识。当把这些环节都能够融会贯通掌握的时候,我想你在做题的时候,就不会出现思维短路。

主持人:我们有一些考生希望您预测一下2008年的考题和2007年的考题相比出现哪些不同?

段启兰:关于2008年的试题和2007年的试题的命题有哪些不同,我觉得只能预测一下2008年的试题走向。实际上2008年试题的走向,应该是从考试说明当中的一些要求来看。比如说北京卷的考试说明当中指出政治学科无论在内容、题型、考试要求还是分值分布等方面,总体上都是稳定的,只在局部有微调。从北京考试说明来看,我觉得今年的高考和2007年高考的形式、难易度是相当的,不会是有大的起伏、大的波动。推广开来,估计全国的命题形式也应该是大体相当的。我觉得,只能做这样一个比较。建议考生认真地研究一下2007年的高考试题。重点研究题型,以及设问。而且总的应该是把材料与知识、与思维能够有机地形成一个组合。在这里,提醒考生特别关注一些开放性的题目。

主持人:有一些考生在答题的过程中,认为自己答的不错,写的也很多,觉得自己的考点都达到了。但是得分却非常令人失望,这种情况您是不是也经常听说?您对此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段启兰:这也是学生最常出现的。考完了以后,学生感觉都非常良好,而且认为答的很多。结果分数出来以后,和他的预期分数完全是不一样的。总认为能够得高分却是分很低。我觉得原因存在“两不

清”的问题,这是我从一线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我感觉到由于存在“两不清”的问题才导致出现了考生自我感觉良好,但是最后的结果并不理想。这“两不清”的问题,一个是对题意理解不清,到底这个题目说的是什么,对题目的含义是不清楚的。第二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对设问的要求不清,换句话说,要求你回答什么问题,你把我的不对路,所以出现了所答非所问的情况。审题就有问题。不仅审题有问题,而且审设问有问题,所以出现所答非所问,结果就是你答题答的越多,离题也就越远,所以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形。

既然出现这样的问题,我就想建议考生在平时做题的时候,能够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能力,比如说,对,题意的把握,题意怎么把握,必须要抓住题意当中的关健词,能够捕捉到有效的信息,也就是说怎么理解这个题意的准确性,它一定在材料当中有一些词、字会提醒你。我们把这些词、字作为关健词,作为有效信息,你要把握住。这样你就能够理解题的意思说的是什么。另外,对设问也一定要清楚,要让你运用什么原理,回答什么问题,要从什么角度去分析,建议大家试着做几道高考试题,看看你答题的准确程度。

主持人: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因为没有把握,所以会答的很多,占用很多时间,这方面有没有常规的解题步骤,在字数上是不是有一个上限,大概多少字以内能把问题说清楚?

段启兰:一般没有字数的限制,完全按照题目的要求、设问的要求。人家要求你用什么样的理论,你必须要在答题当中运用这样的理论。而且要求你回答,比如要求你回答原因,你一定要从原因的角度回答,而不是从结果去回答。所以我想,在这里不做客观的规定多少字就行。

主持人:大家有一个误区,觉得写的越多,得分的机率越高?

段启兰:这是一种误区。其实有的时候你答的越多,耽误时间越多。相反把你可以得分的题耽误了。一定要针对设问答题。

主持人:很多考生对于政治答题的技巧方面都有很多期望,主要还是想通过一种什么样的解题方式把考点答的完整,在这方面老师有没有什么建议?

段启兰:关于答题是有技巧,但是我觉得技巧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些学生会认为基础知识是什么?认为我把政治书全都背的滚瓜烂熟了,但是在答题的时候还是抓不着重点,我觉得这里面仍然还是存在你认为政治背的滚瓜烂熟,实际上你背的可能是盲目的背一些东西,而且在背的过程当中,你根本就不知道你背的是什么。然后你就背下来了,背下来以后,你想找一个捷径怎么答好题,其实这是没有捷径的,你的背一定要理解,你背的是什么,怎么样背,背清楚

了、背明白了,在这时候才谈到了一个方法的问题,谈到了技巧的问题。这里谈到技巧,我想考生在复习的时候,老师们都会谈到技巧问题。所以我在这里不作具体的说明。

主持人:上面我们林林总总回答了网友不少问题。在这里,老师给我们总结一下接下来两个多月的时间,我们在政治复习方面如何能够有效展开。

段启兰:考生的心情,我还是很能理解的。怎么能够抓住有限的、宝贵的时间更好地复习。我觉得政治学科是一个有良性的学科。这个良性就是你要对它付出,你要认真复习,要给出一定的时间,要用心地去学。而且在复习的过程当中,你一定要强调一种感悟,感悟出你所掌握的知识是什么。首先在这里复习的时候,你要分清楚这么几个方面:第一方面,我在这个阶段知识的掌握情况怎么样,知识应该是一种由点到面、到网络化。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从知识的层面来掌握的。第二方面,要用知识。这个用知识就是我们说的要联系实际,因为现在命题都是贴近社会生活实际的,也就是我们说的社会热点问题。贴近实际、联系实际,这就看你能力了,你的知识迁移能力、知识阐述能力,以及对知识运用去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我们高考当中所要求的几种能力。所以在第二方面,就要学会用知识。第三方面,要有一定的要有做题的方法,我觉得很重要的首先要审清题意,比如对选择题,审清题意,同时审清设问,还有审清题支,设问和题支要相联系,相联系起来才能够准确地选出选项。所以选择题是不是能够在这方面审题。主观试题同样存在一个审题的问题,对不同材料的把握,比如在主观试题里面出现的材料,像图表题,表格、柱状图表等这些文字的材料,对这些材料一定要读懂。另外也有一个审设问的问题,设问当中分为两部分:一个是要求你运用什么样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这个知识你一定要把握住;再有一个要求你回答什么问题。问题的指向性。所以,这样你才能够把审题这部分抓住。这是一个审题的问题。再有一个就是如何做题。做的过程当中,一个是对知识必须准确掌握,而不是你自己随便给它一个定义,要科学掌握有关的概念、原理,而且要有一定的科学逻辑思维。再有要运用科学的语言,还有一个就是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分层次,要有层次的表达设问要求你回答的一些问题。这样你才能够把题做准,也才能够得高分。

主持人:在这一块能不能具体展开一下。大家也都知道,我把题审好了,我也看清楚设问了,在这个基础上,想拿到最高的分值,这种层次性,我们怎么理解呢?

段启兰:比如在哲学方面,同学感觉到哲学这部分知识难度比较大。另外命题的时候,哲学的命题次数比较多。从设问的角度,它一定会给你一个理论的规定性,比如说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比如说事物发展的原因是什么,这时候你要首先知道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有哪些,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你脑子里面必须形成一个体系的知识层面,然后看设问,要求你对这个事物发展原因去分析,你就得要从唯物辩证法关于原因的原理是什么,大家都知道,这个原因的原理就是内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这时候你就要分析内因怎么起决定作用,怎么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不可缺的,外因又是什么。第三层就是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第四层应该答的就是内因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这样你就把原理的层次和设

问的要求,这时候你要联系材料,材料一定会给你相关的原因内容。你就要联系材料当中提供原因的素材,哪些原因是属于内因,哪些素材是属于外部原因。然后,哪些素材又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所以我觉得如果要是从这么一个层面去理解、去回答这个问题,我觉得这个层次就清楚了,在这里特别提出的就是一定要联系材料这个实际。

主持人:政经、哲学和政治常识哪一部分是考试的重点,该怎么分配精力进行这几块的复习?

段启兰:有同学把政治学科的三部分知识分为重点和非重点,在这里我肯定告诉你们,这里绝对没有重点和非重点。因为考试说明非常明显地把三部分考点非常清楚地列出来了,所以,在复习过程中,一定按照考试说明要求的知识内容要把握好,另外,在这里我为什么要谈到有的知识点不做重点的准备,实际上咱们所要求的知识点都可能在高考题上能够体现出来,比如2007年北京卷,它就考一个国家的结构形式,以前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对国家结构形式不作为重点,这次高考恰恰考了这个知识点,所以我觉得从高考命题角度来说,从人家出题本身就没有把这三部分知识有重点、非重点之分的,所以我们在复习当中,考生千万不要自己人为的去给它设置重点和非重点。

另外,还有的考生也跟我说,是不是按照分值的多少来做题。我也做了这么一个统计,比如说2007年全国卷,它的分值比例,经济常识是占了36分、哲学常识占了35分,政治常识占了29分。从分值的比例来看,似乎政治常识的知识好象占的比重比较小,就不重要了。我觉得,这个宝押不得。也许今年的考题会侧重在政治常识上,可能分数不仅仅是在29分了。为什么?我觉得刚开完十一届全国人大会议,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决定》地全国人大高票通过“大部制”的改革方案,加快“大部制”的改革,打造服务型政府,我们的政府是廉洁、高效、服务型政府,在这里特别提出体现了党的十七大精神。这些实际上都是与我们所学的正式常识的知识联系的。所以我想,考生一定要正确对待每一部分的知识。

主持人:刚才您也说到在政治学科中,可能对于社会上的热点和重点并不回避。希望您结合教材的知识点给我们在如何立意方面,举例说明一下,比如您刚才也提到“两会”和十七大的精神。

段启兰:比如关于民生问题,这次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用了大量篇幅提到了民生问题。在民生问题中,涉及到了政府如何为百姓做实事。政府为百姓做实事,于是这就涉及到了我们政治常识的关于政府职能的问题,国家职能的问题,既然是职能问题,和我们所学的知识就相联系了。比如说在学国家职能的时候,在国家职能中,比如政府履行行政的职能,管理经济的职能,管理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一旦出现关于民生的有关问题,比如就业问题、农民工的问题、农民工子女教育的问题、医保的问题、低保的问题,这些实际上都涉及到了很广泛的民生问题,都涉及到政府怎么去为人民服务,体现了这么一个原则。既然有这个职能,也体现了一个原则。我想是不是要根据具体的民生做法,去体现知识。而且这个知识一定和所提出的热点问题相联系。

主持人:今年南方发生了很严重的雪灾,在这一块,政治今年的高考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什么样的出题形式或者怎么把这个事情表现在它的背景材料中?

段启兰:因为咱们不是出题的人,咱们不知道人家命题者会把这个问题以什么形式出。当然我们必须要把这个问题作为我们的热点问题来复习。因为哲学常识里面确实强调了一个正确价值观的导向问题。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了关于价值观的问题。比如在这次南方暴风雪当中,很多的电力工人,甚至一些其他省市的人都去支援灾区的救灾工作,他们都体现了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价值观。除此之外还有我们的党和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党和政府做的大量工作,比如咱们的党,非常关注南方雪灾,这就体现了我们执政党执政为民的理念问题。另外还有,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原则。无论从财政、从物资都给予大量的支持。我想是不是能够针对这个社会热点问题,都有可能从多角度、多方面命题,当然还需要多思考,我们都说不能够肯定下结论到底出什么样题,我们只可能从角度上分析。

主持人:最后,请老师给我们谈谈在考试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什么样的问题?

段启兰:我想跟各位考生谈一些我觉得在高考前复习当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请各位考生做参考。

现在离高考的时间已经很短了,希望同学们能够抓紧最后的宝贵时间,进行有效的复习。所以我觉得,应该强调效率。有效的而且是有质量的复习,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优质高效的复习。在这一段的复习,我建议大家一个就是对高考知识点要以网络的形式再进行一遍理解和记忆。第二就是建议除了做模拟题以及我们老师出的一些平常出现错题失误的题,然后归纳出来给你做。除了做有分量的题之外,我想别用太多的时间去毫无目的的去做题了,市面上这个题那个题好象很多,我觉得要选择做你需要做的题,题一定要有选择,不要见着题就做,如果这样的话,一个是耽误了时间,再有一个作用不是很大。所以我建议学生能够把最近三年的高考题认真去看题,我觉得看题还是很重要的。

为什么我强调看题呢?因为看题的过程是你思考的过程、以看历届高考题的命题的材料是什么样的,它的设问是什么样的,它的要求是什么样的,它的要求和它所要求的答案怎么能够是统一的,我觉得一定要在看题思考过程当中,归纳出解题的方法,而且解题的方法,每个人有普遍性的东西,但是也有特殊性的东西,也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你自己在解题当中的问题是什么,你应该针对你自己的问题去把握题的方法。我想是不是应该在有选择的做题,做有质量、有份量的题,另外要看题。这是一个。

再有一个,要关注一下社会热点问题。

再有一个就是要做好考前的心理调试。心态非常重要,这个时候你要相信自己,要自信,相信自己你已经做了大量的题,你的知识已经是很系统了,已经胸有成竹了,你没有什么可怕的了,什么题型你

都见过了,这时候的心态应该是放松的。这个时候我想再提醒大家,当你进入考场拿到卷子的时候,第一,一定要稳。

主持人:这种稳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段启兰:首先是稳定情绪,不要,情绪很波动,不要很急切,如果不稳的话,往往这个时候可能你的手发抖,心发颤,可能一下子脑子会出现空白,我觉得这是挺危险的一种状态。

再有一个稳就是拿到试卷以后,要稳一下神儿,这时候你要把整个的卷子,因为咱们都是文综卷,比如咱们的政治题,一般选择题都是从24题到35题,然后是主观题,主观题38题一般是政治题,然后39、40题,这都是有咱们政治题的部分。这时候你大概看一下。这是第一个要稳。

第二个要准。我觉得这个准就是要求你在做题的时候的准确性。不要做题的时候都等最后你回来找补。因为考试的时候时间都比较紧,因为是三科,思维都带有跳跃性的,做政治题就要全身心地集中精力,按照做政治题的思路开始做政治题。

再有就是有一定的答题技巧。我建议先顺着做,在顺着做的过程当中,一旦出现你有不会的题目,这时候要跳过去,不要在一个题上耗你那么多的时间,当然这个时候你一定要用铅笔做一个记号,在你认为你能够看到的位置做一个记号,这时候你就再往下做题。为什么是这样的做题方法呢?这样你心情能够踏实下来,顺着做题,心情可以踏实。你觉得你的思维就形成了一个很惯性的,符合一种思维规律。

再有一个就是你做着前面有不会的题,也可能你在做后面题的时候,对你有提示了,对你理解前面那个题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也许一下子你就把前面的题做出来了,我觉得这个点还是可行的。

再有一个就是要相信自己的判断,不要犹豫,特别是在选择题上。我觉得第一感觉很重要。为什么第一感觉很重要?因为你已经做了大量的知识积累、能力积累了,这时候你的第一感觉应该基本上是可信的。所以我觉得在这时候你要相信自己。一旦出现你犹豫的时候,你先放一下。等回过来,你再按照平常做题的思路对照一下。当确定下来之后,你不要再犹豫。

第三个也需要考生注意,就是不放弃任何一道题。比如说选择题,不放弃好说,如果说这个选择题不会选,你就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你就选择你认为对的。但是你千万不要空着。特别我这里要说的就是主观题。主观题是答题,这时候多少还是有一些你可以根据题意进行发散性思维的空间,既然有这么一个空间,一旦你觉得这个题你无从下手的时候,我觉得你可以按照题目的要求以及你能理解到的程度去写出来。尽量写,别空白。主观题绝对不能空白。因为这也是经验。所以我想不放弃任何一道题,特别是主观题,不留空白。因为在高考的时候,一分都是很可贵的。

第四个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考试的时候,你见到了似乎和你平常练习的题很相似的题,这时候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要把你平常做的题照搬到你的高考试卷上。大家都知道,高考试题决不会出的题和你平常练的题完全是一致的,而且高考题往往是在你最不注意的地方设问。所以这里面需要考生细致的分析题。尽管你对这个题看来似乎是很熟悉,实际上你还是应该认真地去审题,认真地去对待它,以免出现失误。

主持人:有一些考生不知道政治的试题有没有必要从文综中拎出来单独做,这一块您怎么看?

段启兰:单独做还是集中做,也是因人而异的,在平常练习中,如果经常练文综的题可以顺着做,如果平常单科做,也不妨单独做。这个方法可以因人而异,没有一个统一的什么方法。

主持人:谢谢段老师给我们作了这么精彩和详细的复习指导,我们在这里也祝愿考生们能够在2008年的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也希望你们继续关注我们人民网教育频道。再见!

第二篇:2008高考人大附中权威教师支招冲刺复习语

2008高考人大附中权威教师支招冲刺复习语文

教师简介:

沈献章,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教学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海淀区进修学校高三语文兼职教研员,海淀区高中教学工作专家指导组成员,海淀区教委名师工作站专家组成员,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试题评价专家组成员,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考试》杂志特约编委,光明日报《考试》杂志编委,中央电视台《当代教育》国际网站高考语文学习指导主讲教师,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在线高中语文主讲教师。从事高中语文教学30年,教高三毕业班20年,尤其是在抓高三工作、高中教学管理和高考语文复习指导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60多篇,主编、参编著作10余部。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人民网教育频道的视频访谈,我们本次访谈的主题是:2008年高考语文名师冲刺辅导,在距离高考还不到80天时间,我们特别邀请到了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教学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沈献章老师,首先欢迎沈老师的到来,请和人民网的网友做一个简短的交流。

沈献章: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接受人民网教育频道的视频访谈。

主持人:沈老师,目前全国大概有10多个省份考生拿到考试说明,现在考生最关心如何根据考试说明进行下一个阶段的语文复习,我们在人民网教育频道的网站上征集了不少网友的提问,下面就先请您就这些提问给我们一一作答。这个阶段考生非常关心下一阶段复习应该从哪下手,如何能够把这两个多月的时间利用好?

沈献章:这个阶段我们首先要做一个明明白白的竞争者,就是我们常说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彼”,就是知道高考考什么、怎么考?“知己”,就是说,高考的知识点我是否掌握了?每一个考点的解题思路、方法和解题技巧我是不是具备了,我们头脑里要想,我不能带知识的盲点进考场。

第二,这时我们要做到查漏补缺,温故知新。进入高三以来几次统考、本校的摸底考试、月考,这是最重要的综合训练板块,这时我们要汇集起来,认真“回头”。另外每周的练习要回头梳理,把历次综合联系放在一起看。对答好高考这张试卷意义重大。温习时,不仅要查补知识方面的缺漏,还要方法技巧、审题得失、规律把握,速度的掌控以及时间的分配等认真总结。

第三,要构建知识的网络。因为网络化的学科,是最便于提高学科能力的。它的特点是能够归纳、概括、有条理,它在解决问题时,能够最快的提取,又可以最容易最牢固的记忆,因为它是理解性的记忆。在使用时,容易与外界信息组合,很快从大脑里把信息提取出来。因此高考复习备考一定要知识网络化,使知识点上下连贯、前后贯通。

主持人:我国的成语数量相当庞大,有一些考生在解答成语题时,觉得记忆非常困难,有一种“大海捞针”的感觉,做这种题有比较好的方法吗?

沈献章:成语是我们高考必考题,它是最有语文特色的,成语是高考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纵观全国十几年考试的难点,我们应该从六个方面来准备成语:一个是高考命题常常出在词意理解的错误上,在这个方面设置题,大多不是使用频率很高,也不是非常生僻,就是说限于常用和非常用,因为中学生掌握的成语有限,所以考到的成语不一定是你熟悉的。例如“田先生生气了,涨红了脸说道:“你们说的都是杯弓蛇影、纯属无中生有,完全不符合事实。”(北京海淀区03年期末考试题)“杯弓蛇影”用到这个句子里是不对的,因为“杯弓蛇影”是把杯子里的蛇影错当做毒蛇,疑神疑鬼,它的同义词是庸人自扰,也并不是无中生有。所以这个成语,大家对这个真正意思是理解错了。

主持人:是不是因为口语中,不是很常使用这样的成语,由于这样的现象导致同学们遇到这种成语时,感觉到比较生疏?

沈献章:我们要记忆大量的成语,要积累,积累阅读也好,积累多时,你调用时,你就方便了,而且也准确了。

第二个特点,高考命题人常常考查的感情色彩的错误的认识。在成语里有很多成语意思是相近,但是有不同的感情色彩有的表示肯定和赞许,有喜悦的色彩,这是褒义词,有的表示否定或者贬斥,有厌恶的感觉,感情色彩不同,使用场合不同。因为成语在感情色彩上,细微的差别出题人会设计陷井。比如说“无所不为”、“处心积虑”、“趋之若鹜”这些都是贬义词,“雨后春笋”是褒义词。

例如:几乎所有的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几个人就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就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了。(2002年高考题)

这个意思是春雨过后,竹笋长得又多又快,用雨后春笋形容造假者多,这就不恰当了,因为这是褒义词,他是比喻新事物大量涌现,不能有来形容反面事物,后大家忽略了雨后春笋的感情色彩,就是因为他说食品场就多了,仅仅从多的角度来理解雨后春笋,而没有从感情色彩上理解,就落入陷井了。

第三个特点,命题人常常在成语适用对象上设置错误,因为有一些成语的意思是相近的,但是在使用范围上有细微的差别,或者使用对象上有差别。有的成语的意义轻,有的重。有的成语只可以跟这类词语搭配,有的跟那一类搭配,有的只适用于人,有的还可以适用于物,有的可以在所有的语境中使用,有的是只可以在一定语境中使用,如果不了解这些,在解题时就会容易出现差别。比如说“美轮美奂”,只可以形容建筑物,比如说“炙手可热”是形容气焰神圣,“洗心革面”是针对人的。例如: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继续向高层次、高水平攀登。(2000年高考题)这个成语就用错了,因为“洗心革面”是清除内心的罪恶,单从革面两个字感觉是改变刊物的质量是说得过去,但是整个成语意思来讲,就用错了,以因为洗心革面是彻底的悔改,刊物决定继续提高稿件的质量,这个对象是刊物,刊物不是人,它更没有悔改之意,所以这个成语用到这里就错了。

我们既要理解成语的意思,同时还要看成语放在语境里是不是恰当。

第四,望文生义的错误。比如说“不刊之论”,考生一看就认为是不能刊登的意思,其实这个“刊”不是刊登的意思,是修改的意思。古人的话,是把字写在竹简上,写错以后,用刀把木简一削就可以了。这个刊左边是“干”右是立刀,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橡皮擦,是修改的意思。“首当其冲”、“万人空巷”、“釜底抽薪”,都是这样从字面理解就错误了。最近我们海淀区考了一个题目,由于工作负担过重,收入差别过大,以至公司出现骨干员工跳槽的现象,这对那些人才力量不丰厚的公司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必将影响公司的发展。釜底抽薪的字面意思是抽出锅底下的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个地方不是解决问题了,在这个语境里应是雪上加霜。骨干员工跳槽了,本来就是工人少,又有人走了,的确是“雪上加霜”。

第五个考查的成语错误是容易混淆的错误。比如“应接不暇”和“目不暇接”,这两个成语,非常容易混淆,应接不暇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一路上风景优美看不过来,一个是形容人、事很多,应酬不过来,而目不暇接是形容东西多,眼睛看不过来,这个意思跟前面的第一层意思有相近,而跟应付不过来意思差别比较大,比如说“耸人听闻”和“骇人听闻”,耸人听闻是故意夸大,而骇人听闻是使人听了非常吃惊,都指社会上发生坏事,这样的成语特别容易混淆,所以考察时要放到一起用心比较,看他们细微的差别在哪。

第六,我们语言逻辑上的衔接错误。运用成语不仅要弄懂词意还要符合语法的规范和符合逻辑,不符合逻辑就前后矛盾,或者照应不当,我们在应用成语上常常犯逻辑上的错误,所以命题上常常从这个方面来设置陷井。比如说,有这样一句话“对新教材的修改,大家已经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最后我想再补充几点,就全当是抛砖引玉吧”“抛砖引玉”是以自己的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意

见,这是谦虚的话,因为这是放在首先发言的场合,引出别人的意思,这时,是别人说完了,你最后说,还存在什么抛砖引玉呢?

主持人:还有一些考生在诗歌鉴赏方面有一些疑问,比如说接下来请沈老师说一下诗歌鉴赏题的备考和建议?

沈献章:我认为是三懂,一个是要读懂诗,二是要看懂题。三是要懂表达。就是说人家从哪个方面来提问,我来从哪个方面回答。

读懂诗,就是说要注意抓诗歌的密码,我们说密码就这么几点,一个是题目,比如说,朱熹的《观书有感》中的“半庙方塘一鉴开,云影天光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也感”这个标题是这首诗的诗眼,一定要从“观书”这个题目上,来理解这个诗的意思,不看标题,单看诗歌内容,就很难抓住一个主题,就是抓不住要点。所以要看标题。

第二,抓注释,这样是命题,特别是为学生提供理解诗歌内容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肯定是在解题上对我们有帮助,比如说有一年高考题是,《塞上闻笛》中的“一夜梅花笛里飞,冷沙晴槛月光辉”,这里的“梅花”不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看的梅花,不是植物梅花。

第三抓诗眼,比如说“一上高城万里愁”这个“愁”是这个诗的表现手法。比如说比喻,拟人、双关、烘托、寄景,抒情。

第五抓意向,它实际上这是约定成俗的,比如说“鸿雁”、“杜鹃”、“杨柳”、“菊花”,一看“鸿雁”,我们就知道是书信的意向,“杜鹃”一般是跟悲哀联在一起,“杨柳”是送别,是依依不舍,“菊花”是高洁的。

主持人:您能不能就诗歌的鉴赏常见题型给我们讲解一下?

沈献章:我们要读懂试题有这么几点,一个是问“是什么”,就是要求回答使用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蕴含了什么道理?,比如说,《观书有感》有两首诗,这两首诗用什么修辞手法,这两首诗各蕴含怎样的读书道理,这是直接提问是什么?第二个是为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是,要结合具体的分析来解说,比如说,有一年高考题,考王维的一首诗《过积香寺》,问第三句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两个字是诗眼,第三问是这样描写好在哪,这就要求分析表达效果了,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个角度来回答,常常是,有什么好处,这样的提问你就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法来讲它的好处。第四是怎么样,要求从手法角度来回答,比如说怎么表达。

我们搞清楚前两个读懂诗歌,知道它怎么出题来考察,就是应该我们如何在回答问题,就是懂得表达,懂表达,不举一个例子,《咸阳城西楼晚眺》第二、第三联更是为人称道,这首诗是千古名篇,请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从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妙处。二三两联,诗歌的内容我们应该说是回答这两联在景物描写上,颇具暗示性,并且寄托景物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这是总说,这两联如何把景和情结合在一块,第二联是写风云变化,风声雨来,预示着社会动荡的暴风雨即将横扫晚唐。三联是写秦宫汉阙,满目凄凉,鸟在凄凉的悲鸣,这时风、雨、太阳落山,鸟雀躲藏起来,这都宣扬一种悲苦和惊恐不安的情况。我们知道,他写的是什么景,这个景里蕴含了诗人的什么感情,借这个景物的凄凉,抒发对晚唐满腔的凄凉之情。

主持人:在考生的答题过程中,他们觉得阅读是特别难以拿分的大项,但是在这个题中是不是也规律可遵循,是不是可以给介绍一下。

沈献章:现代文阅读要抓规律,抓住规律才抓住要害。我可以用五个方面概括,第一个纵观全篇,把握主旨,考生拿到一篇文章,首先要把全篇文章认真读一下,理解这篇文章的主旨和中心,这样从总体是把握这篇文章,高屋建瓴来看待这篇文章。大凡高考命题,总会是在主旨的考查上设置题目,有的是直接考主体,有的是间接考,有是放在选择题,有时主观题,所以把握主旨是最重要。

主持人:这是第一遍读文章要达到的目的吗?

沈献章:对,第二,划分层次,理清思路,我们在第二遍读文章时,较划分层次,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如果有中心句你要画出来,如果这个段里没有中心句你认为是什么,你就简单写两个字,旁边,做一个旁批,把这篇文章的大致意思勾画出来。也许高考题不直接涉及这块,但是划分思路,理清思路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主旨的把握。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综观全篇,划分层次,理清读者的思路,把握文章的主旨,才能够解答后面的题目。如果我们把个事做好了,做后面的题就顺风行船,事半功倍,问题是我们有很多考生,看题,看文章觉得耽误时间,拿到文章,就走马观花看一遍,似懂非懂,就急于做后面的题,看到题干时,做着,一个是费时费力,我认为这是“欲速则不达”。不仅费时费力还常常耽误时间。

主持人:这个划分层次,和理清思路是不是也在第一遍读文章时,想抓住主旨时就开始做的工作。

沈献章:对,要同时进行。

第三,开始涉及到考题方面,筛选讯息,准确摘选,我阅读文章是把文章内容看得很清楚,这时五一看题干里,就很容易和前面的内容联系在一起,所以一看题干,题目设计什么段落,什么区域,我们就要找的对应的这些词语和语句,阅读题义一般是从文章中抽出几道题,所以答案是从显文里找,只要我们认真揣摩上下文眼,准确抓住关键的语句,大多数的题目,答案是可以在原文中抠出来的。

主持人:您说在看问题时,可能需要在原文中找一些段落,这种寻找的有没有快速的方法,从中怎么读,有没有速读的方法?

沈献章:第一遍读文章比较细致,文章的内容和要点心中有数,或者已经做上记号,这时看后面题时,很快就可以联系在前面,一看这题是什么意思,什么信息,很快就可以在文章中找到对应的词语和句子,而且筛选细节这个题,应该说比较简单,命题人不会设置很大的障碍。

第四,要归纳整合,引申转换,这是难度最大的最大题,要求考生整合信息,要么要求我们概括归纳,甚至分析评价,这个比筛选信息难度大得多,比如说信息整合,对信息,在原文中,不是说是现成让我们一言看出来,可能是散在全文中,有时是隐性信息有时是显性信息,有时要找到,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有时在文章中没有现成,这需要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来归纳,有一些要点,还要进行引申转换进行表述,所以,现代文大阅读,在这两个题上,应该说是一个难度最大的,我们不求得满分,但是可以得70―80%得分就不错了。

主持人:您说这种语言表述归纳到这种能力,在平时如何进行培养?

沈献章:在平时阅读时,要养成好的习惯,我刚才说这都是我们应该是我们阅读良好的习惯。还有老师的指导下,如何去抓,抓主旨,抓要点,这篇文章的前后主要意思要明白是什么意思,做后面题,按照这个要点,主旨去答,一般来讲,可以说八九不离十,有时你的答案不一定和高考答案一样,有时考卷会在最后会有一个意思对接,只要你和这个意思接近就可以。

我说了四个方面,主要是从内容方面来理解对方,高考专家是从这四个方面来命题。除此以外,我们要明确这些手法的作用,命题者往是从文章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来出题对考生进行考察,因此我们要掌握常见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明确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这样对理解和鉴赏文章也是很有帮助的。我归纳了一下最近几年,全国高考现代文阅读有一些试题,大致是用了这样几种修辞手法,第一个是比喻、第二是拟人,第三是反衬,第四是对比第五是反复,第六是排比,第七是象征。可以说是一种表现手法,这几种也是在大纲里要求我们掌握的。

主持人:我们有一些考生对文言文阅读比较弱,一块是理解和分析,另一块是翻译,请您给我们展开详细说一下?

沈献章:文言文的阅读主要是理解。理解和分析文言文考察的重点和难点,突破这个难点和重点,也要讲解题的思路和方法的做文言文。首先要做到两个通读,一个是要通读全文,通读全部分的试题,这是帮助考生整体上粗知文章大意,整体上了解文言文这段话要求考的是什么,通读的过程,我们要记住有实词,虚词和文言常识,文言句式这种东西,这时我们要对文章有一个五六分的理解了,两通读后,我们先不要急于做后的实词和虚词的题,我建议大家先做最后一道选择题,因为这个题是对文章内容做出一个提示,就是理解和分析。为我们把握人物形象或者文章的中心提供一个参考。使我们能够更快的进入文本,这个题选项通常是三对一错,四个选项里,依照原文的行文先后顺序,对文章文已进行概括转述和分析,如果一上来就错误,这就太简单了,是大部分正确,可能只有一个词语,或者一两处甚至一处的错误。

正因为这种题四个选项是按照行文的顺序逐层转述,而且内容大部分正确,所以把四个选项当做理解这篇文章的一个拐杖。这时,我们对文言文要有一个八九分理解了。在这个基础上,做前面的四个题,我们就十拿九稳。

所以文言文的题不难,我们要全得分。有同学说,文言虚词和实词浩如烟海我怎么掌握。我说,文言虚词考试大纲明确规定,18个文言虚词,这几年都是这么考,而这些我们都在文章中学过要了解他们的词性,出题者把文本中文言虚词和我们已经学过课本的文言虚词进行比较,只要掌握18个文言虚词词性和词义你就可以掌握,即使是考的课外文言实词,但是知识点是在课内的,就是说文本之内的文言虚词我们都可以在课文中找到他们的影子和出路,在教材里可以找到答案。

主持人:只要把这些已有18个文言的虚词和词性词义搞清楚,到时对应一下就可以找到答案。

沈献章:对,就是初高中学的文言文每篇文言都要弄懂。

主持人:我们说翻译方面解题思路上有没有比较好的思路?

沈献章:六字真言,一个是“留”,比如说专有名词,国号,年号地名,人名,古今词意都是一样的,我们可以保留下来,第二个是“替”,古今汉语是单音词,现在汉语是双音词的,翻译时,把单音词变成双音词。比如说古汉语的走,和现代汉语的词不一样,古汉语的“走”是跑,现在汉语是“行”的意思,这是古今词义不一样的地方。我们要把这的清楚,要区分开来,还有单音词一个走是“逃”的意思,我们现在说是“逃跑”或者说是“逃亡”。第三个是“拆”,古今译意不同的,我们可以拆成两个单音词来解释,第四是“补”,补充句子中损失成分,根据前后意思是损失了什么成分,第五,“删”,删除不需要虚词,我们在翻译时不管它,第六叫“调”,就是调整顺序,文章中有很多,语句是不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如果我们不做调整,就不顺畅,比如说倒装句,我们把它调整过来,回到现代汉语的位置上去,这样才符合我们现代汉语的习惯。

总之翻译的方法是根据结构来确定词性,根据语境来确定词义,翻译时最好是直译,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主持人:有的同学说,作文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因为它分值很高,所以每年我们在作文这块,都是着力复习,但是这块的复习要想卓有成效,您说有没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方面?

沈献章:我想从高考的阅卷角度来谈我们现在冲刺阶段作文备考要注意什么问题。作文,、在高考语文中占的比重很大,可以说,是高考的“重头戏”。考生作文失分比较多的地方,我们从阅卷的经验发现,主要是存在这几大硬伤。第一个是标题,常言道,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阅卷老师对文章第一印象,特别是材料怎么做,话题怎么做,要求考生根据阅读所给定的材料自拟题目,阅卷老师很看重考生所拟的题目,一般来说,老师认为这个题目好,考生抓住了要害,首先印象好,应该是观点鲜明、言简意赅、富有文采,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我们现在,我们在高考阅卷常常看到有这样的作文,就是没有标题。可能是拟不好,要么是拟不好,要么有的考生是先写正文,再拟标题,等到文章写好,也可能是没有时间写,也可能是忘记了补写标题,总的是没有标题的,原则上是扣两分,但是实际上远远不是这样,是因为阅卷老师对没有标题的作文,产生了一种心理距离,看到这个作文不知道写的是什么,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看到眼睛知道你这个人就知道你这个文章是什么样,所以产生心理距离就不知不觉就拉大差距。

第二是审题,这一块可以说是丢分最多的地方。审题一错,后来就是全盘皆错,当然最近几年的高考材料作文,或者话题作文,主旨和寓意是比较明显的,但是有一些考生不是这么明显也不是这么看,他说,大家都这么想,这个中心,写出来文章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他就想另辟蹊径,结果造成立意偏差,下笔千言、离题甚远。还有,材料作文作完之后有一个要求,要求和注意事项这也是题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要求和注意事项有一些是限制,有一些是不限制的。可是有的考生漠视这个限制,不照章办事,所写的内容完全是另其炉灶,打一个比方,给了你一条鱼,让你做一道菜,红烧和清蒸都可以,但是你不用它做菜,丢了它,用肉做菜,这就不对了,所以审题很重要。

第三,入题,就是文章的主题内容要尽快表现出来,这样可以扩大文章的容量,可以尽量发挥每一题的现象,高考要求你更快进入主题内容,但是许多考生犯了入题满的内容,有一些考生把大段大段原材料都搬上来,把原来的剪辑材料就进行了扩张,有一些材料,是开篇摆材料,而真正说到内容时,却千呼万唤不出来,开篇很松散,占去了大量的篇幅,后面的立论就没有办法写,只可以一笔带过,草草收笔,这个文章的比例就严重的失调,议论文要尽早进入,抠住话题,三言两语,干脆利落,有道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高考阅卷时,时间紧、任务重,老师们不愿意跟你慢慢磨,不理想的开头容易造成先入为主的感觉,即使你后面的论证也到位,也还上一定的档次,但是也难做出公正的判决。会影响你得分。这是行文的入题。

第四结尾,由于种种原因有的考生是来不及煞尾,或者用一个句硬断,或者点上省略号,或者干脆空在哪,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视为是没有完篇。阅卷老师衡量一篇文章的好坏,首先看整体,所以考生交给老师无论如何也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成型的作文,古人写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这是有道理的,如果你这三点没有处理好,即使开头雕出凤头,壮大了猪肚,也会因为没有豹尾也不成一篇好文章。得不了高分。以上是从文章的内容来谈我们要注意的四项。

第五是卷面,在有一些考生中,卷面清洁似乎无关紧要,其实不是,清洁的卷面给阅卷老师的感觉很重要,尤其是高考作文,卷面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心情和情绪,比如说难以辨认的文章,马上给阅卷老师不好的感觉,无形中就会多扣你几分。而当我们一个阅卷老师,书写工整,字写得很漂亮的文章,一看心中先高兴三分,你的文章即使内容稍微欠缺,也许因为阅卷老师惜才而给你高出几分。是不是卷子上一个字都不能改,不是,改可以,但是改时,要改得清楚和整洁,哪一些地方删掉,哪一些地方千万不要让老师看的刺眼。还有错别字,高考作文出现一两个错别字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有七八个错别字,他们就会认为你的语文基础太差,你的得分就会大打折扣。

主持人:今年有考试说明中,对高考错字扣分有很明确的规定,上海每错三个字扣一分,有的是错一个字就扣一分,是不是错字就否定的考生的语文功底?

沈献章:的确如此,有一些地方,比如说,新课程改革的一些考试的省份,去年我们全国有四个省份进行改革,就是作文上一个错别字就扣分,就是因为我们现在社会上错别字太多,学生一提笔就写错别字,满街也都是错别字,这样我们要加大惩罚的力度,这对消灭错别字有帮助。

主持人:在字数方面有没有什么特殊的说法?

沈献章:文章是表情达意的方法,有则长,无则短,但是高考作文,考虑到考试时间的约束,对字数也进行了规定,最近各年考试是不少于800字,因为作文题是需要题目明确,错误少,考生要有写作这个能力,写出800字不成文章,但是有两种情况,一个是字数不够,尽管评分表述为每少50字才扣一分,实际情况,字数不足往往是被阅卷老师要么文章单薄,很难上档次,第二,就被人认为没有完篇,总之字数不足是作文很难上档次的。第二,字数太多,洋洋洒洒写一千四五百字,这样的作文给人一种臃肿的感觉,阅卷老师一看这种文章就反感,你的作文得分可想而知。还有作文写得长,花的时间多,检查前面的题就用的时间少,你整个语文得分也会受影响。所以总之,高考的作文的六大硬伤,我们学生要规避,我们对他们要引起高度的重视,我们把平时的作文当成高考的作文来看及严格的要求及规范化训练,我们的写作水平一定可以上一个台阶。

主持人:我们知道有一些考生为了能够在高考发挥自己的作文的文采,就会背一些名家名篇,为了做到心中有数,又会看一些历年优秀和满分作文,在心理形成一种既定的模式,希望在考试套用,您觉得这两种做法可行可取吗?

沈献章:在自己的作文里适当的引用一些名句名篇的确是可以使文章增加色彩,增加文采,可以多得一些分。阅卷老师会认为你的语言生动,但是名句名篇一定要用得恰当,恰当好处,如果是硬用上去,不伦不类,那么还不如不用。

主持人:刚才我还说到,现在特别流行看一些近几年的满分和优秀作文,希望可以在考试中套用这种模式,这种做法学生中间采用得多吗?可取吗?

沈献章:不要一味的套用,我们可以从满分作文中学一些自己应该掌握的东西,比如说有的同学,我从满分作文里我学他的构思立意,在另外一篇作文里学选材,其他作文我可能学文章的结构地或者说另外一篇文章,学习他的语言,总之的话,我学人家那个方面好的东西,我能够学得到,拿过来可以管用的东西,不要一味的模仿,以自己为主,借鉴别人的为辅。可以借鉴不可以套用。

主持人:在最后,请沈老师再给我们强调一下在答题时,各题型的时间如何把握,能够把它分配得更和?

沈献章:我认为语文的时间,大致可以划分三个阶段。

在两个半小时是这样的分配的,第一卷,用半个小时,第二卷,一个小时,作文一个小时,这是大直的划分,并不是一成不变,如果做前面的题时,比较顺手,要做到得心应手时,我们不必非要用半个小时。在正确稳妥的前提下,可以用较短的时间来完成,我建议大家,在诗歌鉴赏和现代文阅读上多花时间考虑,因为这部分题思考时间要长一些,作文一定要保证用一个小时来作,有的同学,用半个小时来做作文,这个作文肯定写不好,有的同学不会合理安排时间,常常前松后紧,前面苦思冥想,用了很多时间,后面是半个小时,作文要么没有完篇,完了也是思路不畅,或者七拼八凑,最后最好留五到八分钟进行检查,不要写完就交卷,这就没有检查的时间了,每课考试结束前15分钟,监考老师会提醒大家,这时我们要基本把题目做完,检查也不要通篇检查,在做的过程中,哪个题你感觉不可*,把握不大,这是我们检查的重点。检查时,也要注意到,一定要把你正确的答案确定后,你才能修改先前的答案,千万不要用后来糊涂的大脑去翻先前清醒时做出的判断。

主持人:有很多考生最后看来看去就想改答案,昨天政治老师也说了,应该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请沈老师说一下今年语文高考出现的变化情况,您具体的给我们说一下好吗?

沈献章:今年的高考各个省的自主命题省份变化的情况不一样,北京的高考是这样的,北京高考考试说明上有两大变化,第一个变化是题量减少了,由原来25个题减到23个题,减这两个题,从考试说明我们来看,可能一个是现代文的小阅读一个题,还有一个是语用的题,这两个题得分加到诗歌鉴赏上去了,诗歌鉴赏的分值加得比较大,还有背诵默写上。为什么要减少题量,主要是考虑,语文题不是多多益善,题目太多,学生只是马不停蹄的做,思考的余地和时间就少,高考是考能力,这就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的时间,所以,北京这样改了以后,我认为后来也是符合现在考能力,加大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方面的一个考核。

再说,全国高考,现在题量一直是21个,其他自主的命题省份也是21―23道,北京今年是23个题,我认为还是比较合适的。语文卷常常被人说成是阅读量大、写作量大,一万多字的阅读量,他们称语文卷是“哈达卷”,就说明这个语文题量少一点好。

第二,高考阅卷的变化,以前,第一卷是机读,第二卷是人工来判,这一次都是合在答题卡上,都是用电子扫描以后,用无纸化阅卷,这样更加客观公正,至少有两个老师在阅卷,如果作文的误差太大,自然这个卷子就会就会调到第三个老师那里判,这样的话,就更加客观公正了。这是网络阅卷的好处,当然对我们考生至少有一个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个要求是两点,一个是书写清楚,要求是用黑色签字笔是写在答题卡上,并且指定的区域里,不能写在线外,写在这个红线之外,就扫描不进去,就等于没有答,这是一个书写要规范,要按要求办,第二书写要清楚,如果你写得太潦

草,扫描不出来,老师没有办法看,这肯定是影响得分,所以对北京的考生来讲,无纸化阅卷给我们提供两个要求,一个是规范一个是清楚。

主持人:您刚才说,现在无纸化阅卷在作文这块,要在指定区域内书写,如果有需要删除和增加内容是不是阅卷上留有这样的空间?

沈献章:空间很少,如果你真的在答题卡上某一个地方写错了,轻轻用黑笔划掉,然后还在这个位置把答案写出来,字要写小点,不要超过这个格子。

主持人:很感谢沈老师给我们今天做这么详细精彩的演讲,经过您的讲解,希望大家在沈老师的中讲解得到很好的启发,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可以利用不长的时间把语文复习更好一些,可以到比较理想的分数。

沈老师您还有什么要说的。

沈献章:语文是高考第一科,占的地方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满怀信心、胸有成竹、心态平和的对待它,语文考好了,后面几科考试就会有好心情,语文考不好,后面的几科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说,心平则一路坦途;心躁,则一路坎坷,我希望大家,在高考中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希望大家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祝各位好运,谢谢大家。

主持人:我们也祝愿各位考生在2008年的考试中,打一个开门红,希望您继续关注人民网的教育频道,再见。

第三篇:人大附中语文教师点评2014高考作文题

来源:人民网 文章作者:肖远骑 2014-06-07 16:19:17

[标签:人大附中 语文教师 点评 2014 高考 作文题] [当前178514家长在线讨论]

纵观今年高考各省的作文题,应当说开放度比往年更大,给了考生一个主动思维的机会,一个展示自己思想的空间,可以看出:回归本真,以人为本,是命题者的基本思想。

1、回归本真,符合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要求: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如辽宁卷高考作文题:材料:祖孙两人坐在山上看风景。孙子说霓虹灯很美,让城市变得五彩缤纷;爷爷说当初没有霓虹灯的时候,能看见满天繁星,更美。

再如湖北卷高考作文题:一群人上山游玩,在山下的时候,碰到山上旅行团下来,问山上风景,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走到半山,又遇到一群下来的游客,有人说风景好,有人说不好。最后他们上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他们有的人觉得风景好,有的觉得不好。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样的作文命题,很符合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中学作文教育的基本要求教会学生:怎么想就怎么写,怎么说就怎么写,我以我手写我口,只要能用文字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如实地表达出来就可以了。这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也是学生将来走向社会,从事各项工作所必要的一种基本技能。作文教学一定要考虑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把中学生的年龄、思维、知识、语言和表达能力当作作文教学出发点和参照系。写作,作为语文素质的重要内容,应研究学习对象的特点,可长期以来,写作教学上由于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导致作文教学的基点偏了:有人将中学作文写作等同于文学创作,将作文教学简单的等同于文本教学。作文教学简单化为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构思、如何结构;教学生掌握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写法等(在这里,我并非说这些在中学作文教学里不重要,而是讲作文教学的定位问题),作文教学演绎成纯技法的训练,这样教出来的学生,他们就是懂得了写文章的基本要素(当然,这一点也值得怀疑),但写出来的文章也是千篇一律,缺乏生气,缺乏灵性,缺乏体现自我个性和创意。也难以适应今天高考的作文要求。

2、以人为本,“要作文先做人”。今年的作文命题更符合教育的本质。

如北京卷高考作文题:老规矩。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久前,有网友陆

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再如:湖南高考作文题:有一个很穷的地方,很多人干了两年都走了,但有一人留下当村支书干了八年,把村子变成了“最美乡村”。在接受荣誉时,村支书说:“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请以此写一篇议论文或者记叙文,题目不限。

透过这些作文命题,告诉我们中学的语文教育要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铸造民族文化精神,培养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方面所应担当的历史重任。新课标告诉我们:中学作文是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应当确立“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指导思想。我们总说“文如其人”,“要作文先做人”,可见人是本,是根。从文章的生成过程来看,任何一篇文章的诞生都要经过“双重转化”,中学生作文也不例外,首先是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向认识“主体”的转化。然后是作者的观点、感情向文字表现的转化,将头脑中的意识、情感转化为书面语言,这是由认识到表现的第二个变化。无论是第一个转化还是第二个转化,其中心毫无疑问是写作“主体”,因此,写作就应该把“主体”置于中心地位,这就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符合文章写作的客观规律,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作文的根本出发点是人,应该从人本出发,而不是从文本出发。国家的新课标中说:“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要为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应有的作用。”“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高中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的洞察力和批判力,让学生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候具备一定的理性精神,为他们构建一定的精神的底子”。写作不仅仅是语言表达的事,它首先是生活体验、知识积累、思维方式、思想认识的事,他是一个人文化素养。价值趋向。创造能力的综合体现。高考作文又有指挥棒的作用,高考作文关注学生的理性思维其意义就在这里!

3、注重辩证思维,“文以载道”是作文的基本原则。今年的作文考题越来越重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这些思考的背后是学生文化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思考人生、认识自我。

如上海卷高考作文题: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再如山东卷高考作文题:开窗看问题。窗口下一个画框,通过它可以看到不同的画面,有的人看的雅,有的人看到的是俗。有的人看到的是静,有的人看到的是闹。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还有浙江卷高考作文题: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根据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这些命题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要从言语技能的学习去领悟作品的思想、精神、意蕴,培育其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而高中语文则必须把价值观的锻造,精神家园的构建放在首位,然后去分

析言语技巧。高中语文教师应根据目前社会转型期的特点,结合高中学生的特点,针对其一些弱点,如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狂热、偏激,好走极端,反教育,盲从,没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等,在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利用语文教学的优势,培养学生的一些理性精神,独立地分析问题的能力,冷静地处理问题的能力,表达个人的一些成熟的看法,对世俗的现象有自己清醒的认识,透过现象分析本质,具有一定的批判能力,对自己的思想行为有反思的能力,对未来生活有一定的构想并为之努力奋斗,具有积极昂扬的状态,具有崇高的生活信念,鄙弃假、丑、恶,追求真、善、美,有一定的价值取向能力,使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定位在对人格完美的追求上。作文中蕴含的文化价值观、审美力以及理性思辨力既不是空中楼阁,也有别于昙花一现式的灵感。她来源于对生活的独特观察,来源于阅读中的涵泳品味、,更来源于作文教学中对思维训练的执着追求,人文素养的积淀板结的土壤是结不出甜美的果实的,只有在具备厚实的人文素养的心田,才能绽放绚丽的理性之花。只有在具备相当的人文积淀之后,才能做到厚积薄发,推陈出新。所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关键在学校的校园文化精神建设,对此,笔者有专论,在此不深谈。

我总觉得作文考题不单单是考查学生的语文水平,“她”和这个国家的教育理念有很大关系。近年来的高考作文,越来越重视对人生的思考核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这些思考的背后是学生文化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思考人生、认识自我。因此,我们的语文教育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文化对话,在陶冶学生的情感中激发写作驱动。

(作者:肖远骑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第四篇:高考政治复习

高考政治复习:国际社会和我国外交政策12个考点

高中政治学习需要总结归纳重要知识点才能更好学习政治学科,在掌握了每课重要知识点后才能为以后高考文综复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是2013高考政治复习重要知识点。

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外交政策

1.国际关系决定因素。国家间出现的亲疏冷热、分离聚合的关系,主要是由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①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外交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目的。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相悖则是引起冲突的根源。②国家力量是国家赖以生产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和实现国家目标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的重要尺度。③国际关系是发展变化的。

2.主权国家是由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构成的。享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

3.国际法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国际法对国家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对国家关系的正常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5.国际组织是通过正是条约或协议成立的。可分为政治性、专业性;世界性、区域性;政府间和非政府间等类型。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6.联合国:①宗旨:维护国家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②原则:国家主权平等,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禁止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干涉国家内政。③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是全体会员国参加的审议机构,大会通过的决议对会员国产生广泛的政治影响。安理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对实质性问题实行大国一致的表决原则。④联合国的作用: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世界紧张局势和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协调国际关系。促进各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7.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和平与发展是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全球性问题。(2)战后世界,和平是主流,但威胁和平的因素仍存在,世界并不太平。(3)战后世界发展是主线,但整个世界的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全球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3)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8.建立国际新秩序:(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2)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3)国际新秩序必须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9.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种发展。这种趋势有助于遏止美国搞单级世界的图谋,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发展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10.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在当今世界,经济是基础,科技是龙头。世界各国都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力图在未来世界格局种占据有力地位。当前,大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强国家实力,是我们的基本立足点。我们要着力于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力争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种掌握主动权。

11.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2.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1)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种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一切国际问题都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2)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①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一个国家能否自立于世界的重要条件,也是国家安全有无保障的基本标志。在外交活动中,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②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五项原则的核心和基础;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各国和平共处的保证;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五项原则的目标。五项原则是一个有机整体,成为国家间和平共处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4)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5)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实行对外开放中,我们必须维护国家主权、民族独立和祖国的尊严,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抵御外国敌对势力对我国的“分化”和“西化”图谋。

本单元的内容是高考中的一个重点。根据本的热点。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用国家关系的决定因素分析美国和西欧、俄罗斯在一些国际问题上的不同立场和行动。(2)结合联合国的改革,回答安理会的知识、联合国的作用以及建立国际新秩序等。(3)结合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分析说明我国重大科技突破的政治意义及面对世界挑战,我们如何应对。(4)结合中国的积极外交活动,分析我国相关外交政策和活动的依据、意义。(5)结合国际社会在援助非洲的举动说明联合国的作用和如何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第五篇:2013高考政治复习

2013高考政治复习:经济常识57个考点与分析

一、商品和商品经济

(1)商品

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量。

(2)货币

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的产生和发展;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3)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

1、只有商品才有价值,价值是商品所独有的,有价值就一定是商品,是商品就必有价值。

2、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商品所不可缺少的,如果假冒伪劣就不能视为商品。

3、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与价值无直接关系,但存在间接关系,将会对社会劳动生产率产生重要的影响。商品的价值量有单位商品价值量和一定时期内创造的价值量之分,但多数情况下是指单位商品价值量,要注意分清。

4、如果l只羊=10斤大米成立,这是不考虑供求关系变化情况下,得出价值相等。等式的右边是等价物,是直接的物物交换,买与卖同时进行即W-W。

5、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可以是一般等价物,也可以是货币,这时买与卖分离。货币产生后,交换媒介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即W-G-W.6、纸币不能执行价值尺度,有贮藏手段职能。除执行价值尺度外,必须是现实的货币。纸币不是观念中的货币,是货币符号。假币不是纸币。

7、价值的表现:交换价值、等价物、一般等价物、价格都是商品价值的表现。等价物-----般等价物-----货币

↓↓↓

交换价值←———价格

8、流通中所须的货币量是指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由于货币是指金银贵金属货币,因此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也是指金属货币量。

9、物价上涨不一定是通货膨胀引起的。通货膨胀一定会引起物价上涨。

10、价格变化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根本性的因素快(定因素)是价值

(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供求关系是影响价格变化的重要因素。在坚持价值决定价格的前提下考察供求关系的影响。供求关系直接影响价格的变化但不是决定因素。在货币价值一定的条件下考虑,除价值的决定与供求关系的影响,还有政策因素、纸币的发行、人们的购买心理等。

11、等价不是价值与价格相等或完全一致,而是相符。价值规律的作用是价值规律在发生作用,因此三个作用都基于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违背价值规律的表现,结果就是受惩罚或遭淘汰。

12、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

13、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而不是主导。坚持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是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一个方面表现。另一方面就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不是对所有行业所有部门而言的,不同行业和部门可以有所不同。

14、混合所有制经济不能再简单地划作是非公有制经济。对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性质要具体分析,其中国有集体成分仍然是公有的,国有集体控股企业具有明显的公有性。它体现了公有制的优越性。股份制是资本组织形式和经营形式,股份制经济必然是混合所有制经济。但股份制企业不一定有公有制成分。

15、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地位不平等,但其市场地位是平等的。

16、合法的劳动收入有:不同所有制企业中的(含国有)劳动工资、奖金津贴、管理收入、技术收入等,凡消耗人的体力和脑力所获得的个人合法收入。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主要是指因资本金生息的收入,包括存款利息、股息红利、购买债券的利息、房地产租金等。按生产要素分配,则资金、技术、管理、信息、劳动力、土地房屋(用于生产)等都可以成为生产要素。按劳分配侧重公平,按生产要分配侧重效率,但不能说按劳分配只体现公平,按生产要素只体现效率。

17、按劳分配的原因≠我国分配制度的原因。

18、价值规律起作用的途径是通过价格体制,供求关系,竞争规律进行的。这被认为是市场经济的三要素。

19、客观经济手段(经济杠杆)有价格、税收、信贷、利率等。

20、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但是它不否认计划,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

21、政府或政府官员(不含党的组织和村干)部代表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企业和社会团体的活动不是。但国家可以通过企业或社会因素进行宏观调控。中国人民银行是金融机构也是国家机构,但不是企业法人。其活动也可以行使国家职能。政府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对经济的管理是直接的,但不直接参与管理和从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三、企业和经营者

(1)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企业及其作用;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兼并与破产

(2)企业的经营者

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四、产业和劳动者

(1)三大产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劳动合同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

1、企业不是唯一的市场的主体。法人是一种组织,不等于经济组织,也不是自然人。公司是法人,企业不一定是法人。公司是企业。

2、利润高或劳动生产率高≠经济效益高。经济效益既考虑劳动产品,又考虑这些劳动产品价值的实现,还考虑生产这些产品所消耗的劳动俄本〉。经济效益是衡量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综合指标,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可以说是企业规模、竞争力之源。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必须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经济效益的两条途径都围绕着利润的增加、成本的减少两方面。

3、产品的质量对实现经济效益至关重要,但不能说质量好就一定效益高。高效必须优质,优质未必高效。优质产品如果消耗的劳动多、成本高,就可能不会高效;优质产品如果不适销对路,不符合市场的需求,造成积压也不会高效。

4、企业的规模大,可以产生规模效益,但是不意味着规模越大效益就越好。我国组建大企业集团,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从而能参与国际竞争。

5、要区分法人、法人代表、厂长经理、企业法人=法人企业、公司等概念。

6、合法的竞争才会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应对竞争加以引导和规范。

7、名牌代表了高质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知名度,名牌代表着信誉和形象。其根本目的还是企业的经济效益。正因为名牌往往有好质量,使用价值高,往往耗费了更多的人类劳动,因此价格更昂贵。

8、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机制,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它是农村集体所有制形式,既是一种经营形式,也是一种分配方式。但家庭承包经营不是集体经营。

9、农业结构,不等于农村经济结构。它是指农业缺义〉内部粮食和经济作物结构或者广义农业内部农林畜副的结构。农村经济结构是指农村中农业和非农业的比例关系。

10、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当前农村问题的关键。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发展农村经济,当前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的关键是减轻农民负担。

11、加工业不等于产业化经营,乡镇企业不等于农村中的工业。

12、三大产业总括了我国所有的国民经济部门。

一、二产业的发展为第三产业提供了条件,第三产业又为斗、二产业提供服务,所以它们相互促进。

13、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是结合在一起的,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存在统一。义务不可以放弃,而权利能放弃。

14、我国现在的失业是称为结构性失业。原因:①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②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制转变的必然产物。③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结果。④计划经济时代,重复盲目建设的后遗症影响。⑤我国的改革,尤其人事制度的改革使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用人单位逐步建立人才竞争机制的影响。解决:①生产力有较大的发展,提供条件使之再就业②由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5、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地域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调整经济结构的原则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为依托,劳动密集和技术密集产业相协调,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协调,地区经济相协调。

五、财政税收和纳税人

(1)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

国民收入的分配;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的巨大作用。

(2)税收与纳税人

税收及其基本特征;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六、银行和储蓄者

(1)我国的银行

银行的产生;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银行的业务和作用;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2)公民的储蓄

存款储蓄及其作用;债券与商业保险。

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

1、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国民生产总值与社会总产品是交*的关系。国民收入与物质生产部门所创造的那部分国民生产总值不是等同的。国民收入的分

配与财政收入的分配是不同的。国民收入的分配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不是由国家统一分配;财政收入是由国家经过预算进行分配的。国民收入经过分配分为积累和消费两部分,财政收入经分配后也分作积累和消费。但两者不等同。财政收入的一部分来自国民收入,另一部分来自非物质部门。

2、财政收支的三种情况:收大于支;收等于支,或收大于支略有节余;收小于支。第一种情况意味着财政没充分利用,第二种状况叫做收支平衡,第二种状况就是财政赤字,财政赤字主要*借债来弥补,但发行货币也是一种消除赤字的办法。不能笼统地看财政赤字是有利还是有害。一般说来,财政赤字过大会引发通货膨胀,但近年来我国运用适度的财政赤字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平衡总供给和总需求等产生了良好的作用。

3、我国仍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运用财政收支来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4、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决定交换,生产决定消费。所以影响财政,税收增长,储蓄增长,家庭收入等的根本原因(基础性)都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5、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强制性、固定性和无偿性,这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但其他财政收入形式并不是完全否定这些特征。它们也可能具有其中的某一个甚至两个特征。税费改革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是利用税的固定性特征来让农民减负的。

6、中国人民银行作为领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国家机关,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一一制定货币政策、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增长。银监会既不是国家机关,也不是企业法人,但是以公共利益为目的的法人。银监会产生后,行使着监管金融机构的职责,形成了出国资委、证监会、银监会组成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使我国国有资产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

7、要弄清债券与股票,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与公司债券,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几组概念的区别。

8、从广义来看,对公民来说,储蓄存款,购买债券,购买商业保险和购买股票都属于投资行为,都能给投资者带来收益。但从货币流通的角度看,居民储蓄的直接结果是货币退出流通,只有当银行再贷出时货币才又进入流通。

9、虽然2004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但我国仍然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使我国的金融政策具有连贯性,对防范金融风险,促进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10、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国家的重要政策。但两者又有不同。调节经济的手段不同,财政政策是运用财政收入和支出来调节,货币政策是通过调节货币的供应量和需求量来调节。制定政策的机关不同,财政政策中的财政收支计划必须经过人大的批准,货币政策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财政调节更具有直接性,货币调节则相对具有间接性。

七、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

(1)商品服务市场

商品服务市场的内容和特点;市场交易原则。

(2)家庭消费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家庭消费的内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八、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

(1)当代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经济全球化;外汇与汇率;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

(2)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和主要内容;关税;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与作用;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

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

1、市场交易原则从不同方面规范着市场上买卖双方的交易方式和交易行为。因原则各有其特点,又相互联系。它们和市场的一般特征有天然联系,但又不能混同。平等性既是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也是市场交易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竞争性必须以遵循公平原则为前提。违背公平原则需要法律和道德来调节,又体现市场的法制性和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

2、消费包括家庭消费和社会公共消费。广义的消费还包括生产消费。适度消费是指在家庭消费中要量入为出,既不黯后也不超前。不滞后就要不抑制消费。不超前消费就是要量入为出,考虑家庭的承受能力。鼓励消费与提倡节约是不矛盾的。艰苦奋斗与鼓励消费也是不矛盾的。

3、消费者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但消费者维护自己的权利也要依法。消费者的合法权利与市场交易原则是一致的。

4、货币的购买力与货币的外汇汇率是不同的,但两者有密切联系。货币的升值与贬值是指货币与外汇的汇率变化,不是指购买力变化。一国货币贬值,意味着该国货币能换的外汇更少,在对外贸易中有利于产品出口,升值则不利于出口。

5、外汇储备是一国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是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外债。

6、对外贸易不等于对外商品贸易,它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对外贸易也不等于对外经济关系。对外经济关系包括对外贸易、对外资金交流、发展国际旅游等。

下载2008高考人大附中权威教师支招冲刺复习 政治[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8高考人大附中权威教师支招冲刺复习 政治[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2高考成语冲刺复习doc大全

    2012年高考语文临门一脚之成语 一、语法功能 有些成语有自己的习惯用法,切合了习惯用法,则使用正确,反之,则使用不当。这些成语也是考查的重点。例如: 1.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

    清华附中2011年度高考化学复习练习题[模版]

    清华附中2011年度高考化学复习练习题一、填空题1、向含有a mol FeBr3的溶液中,加入x mol Na2S。 A.当2x=a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B.当x=a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2、......

    2010中考语文冲刺复习分类支招:考场写作

    2010中考语文冲刺复习分类支招:考场写作 (一)题型备战篇 题型备考训练1:全命题作文 题型盘点近年来,每年的中考作文命题都会有一定的变化和创新,但无论怎样改变,全命题作文一直都......

    高考冲刺如何回归课本 北大清华学生为你支招

    高考冲刺如何回归课本 北大清华学生为你支招! 郭科琪 现就读于北京大学(一)错题集 即使时间再紧,你也需要自己的错题集,起码,你的弱科需要。错题集是你的个人学习记录,这是具有明显......

    政治中考冲刺复习建议

    政治中考冲刺复习建议 一、强化基础知识。 政治中考复习的基础知识,就是中考的58个考点,特别是36个理解、应用级的重要..考点。了解级考点要求能再认,所以主要是用来应对选择题。......

    政治高考模拟冲刺四

    政治模拟试题(五)第Ⅰ卷(必做,共140分)24.2014年以来,受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低的影响,我国成品油价格迎来了八连跌。假设D和D1中有一条是汽车需求曲线,另一条是某生活必需品需求曲线,在......

    2018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课时跟踪训练:“人大

    第 1 页 共 5 页 课时检测(九) “人大·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协”选择题提速练 1.民法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201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进行......

    高考政治复习:民族团结专题专题

    6、2009年7月5日,乌鲁木齐市发生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这是一起境外指挥、境内行动,有预谋、有组织的打砸抢烧事件,其目的就是要破坏民族团结,挑起民族对立,破坏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